時間:2023-02-27 11:06:3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補課現況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 新課改 農村小學生 體質改善 具體措施
在農村,由于種種原因,小學生的體質狀況不佳,引起了學生和家長的擔心。針對這一現象,國家提出了新課改的要求,通過具體的措施,改善學生的體質狀況。本文將分析導致我國農村小學生的體質下滑的具體原因,然后提出新課改下,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改善小學生的體質狀況。
一、我國農村小學生體質下滑的具體原因
(一)學習壓力大,課業負擔重
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家長對學生的期望都非常大,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能夠考上好的院校,將來找一份穩定輕松的工作。因此,許多家長就從著自己的孩子,將大部分的時間讓孩子進行學習,有時還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逼著孩子完成各種各樣的作業。學校老師也同樣如此,為了提高學校的升學率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許多老師給孩子布置很多作業,要求孩子在休息時間補課,這樣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雙重逼迫下,沒有了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沒有時間去進行身體鍛煉,從而體質下降。
(二)營養失衡
現在我國的農村經濟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城市里買得到的許多食品,在農村里也同樣賣得到,所以一些父母過于寵愛自己的孩子,給孩子常常買一些碳酸飲料、肯德基等等食品,長此以往,導致孩子營養過剩,體型發胖,很難減輕體重。還有一些學生從小挑食,父母沒有正確對待,只給孩子做喜歡吃的東西,導致孩子某一種營養缺失,不能健康地發育。所以,肥胖和營養不足成為了農村小學生常見的兩種現象。
(三)學校體育課質量差
在農村,教學設備設施相比城市還很落后,體育老師的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許多學校為了節約經費,不給學生配備體育老師,或者由其他的任課老師來擔當體育老師,這些因素都導致體育課的質量下降,學生得不到相應的鍛煉效果。還有一些學校,學生一上體育課,就是自由活動或者安排上自習,學生還是呆在教室不進行運動,所以,學生的體質水平出現了整體下滑的情況。
二、新課改下改善農村小學生體質狀況的具體措施
(一)優化體育課質量,提高小學生鍛煉水平
提高農村小學生體質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小學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在新課改下,人們對農村小學體育課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要充分重視體育課在小學學習中的重要性,給學生們配備專業的體育老師,然后安排一定的體育課,讓學生有充分的鍛煉時間。
體育老師在提高小學生體質中的作用非常大,首先,老師要進行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老師可以讓小學生們多進行體育方面的思考,利用小學生聰明好問的一面,比如,體育老師在上課時,可以向學生提問,怎樣才能夠跳得更遠呢?怎樣才能跑得更快呢?怎樣才能跳得更高呢?讓小學生們先自己去體會,然后進行思考,提高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體育老師還要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將體育的學習與游戲聯合起來,比如說讓小學生練習跑步時,不能讓小學生就圍著操場跑兩圈,而應該創造一個游戲中,讓小學生在游戲的時候,進行跑步,提高跑步的速度。比如,老師可以讓學生舉行“貼膏藥”的游戲,增加跑步的趣味性,又讓小學生真正地鍛煉到身體。
體育老師還可以在上課時為小學生提供多樣的鍛煉形式,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進行自主地選擇。比如,在上體育課時,體育老師可以讓一些學生玩扔沙包的游戲,可以讓一部分學生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還可以讓一部分學生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這樣學生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鍛煉形式,就會更加喜歡上體育運動,從而得到真正的鍛煉。
(二)減輕孩子課業負擔,重視孩子平常鍛煉
在新課改下,老師和家長都應該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在家里,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孩子布置作業,讓孩子留出一定的鍛煉時間,可以自己教或者陪著孩子進行適當地鍛煉,減輕孩子學習的壓力,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
(三)改善小學生營養狀況,進行合理的營養搭配
在家里和學校,家長和老師都要注意給孩子合理搭配營養,注意營養的均衡,使孩子的營養能夠跟上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少給孩子買肯德基、碳酸飲料等食品,一發現孩子有厭食或偏食現象要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營養跟不上,耽誤孩子的成長。
三、總結
在農村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孩子的營養狀況也更加在意。然而,如今許多學校的小學生體質狀況并不容樂觀。有些小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課業負擔重,學校不重視體育鍛煉,沒有進行鍛煉的時間,或者不知道如何鍛煉,從而體質下降;有些學生由于偏食或暴食,而導致體質狀況不佳。針對這些原因,在新課改下,學校要充分重視小學生的體育課,給學生安排專業的體育老師。體育老師則是提高學生體質的關鍵,在教學中,體育老師需要進行靈活的體育教學,提高體育活動的選擇性,多向小學生提問,引發他們的思考,提高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才能讓他們進行適當的鍛煉,改善身體體質狀況。
參考文獻:
通過訪談、問卷調查、觀察以及數據分析,筆者發現導致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不盡相同,形成原因較為復雜且多面化。下面從教育教學視角,擬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對學困生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一)內部原因。
1.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嚴重
調查表明,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且平時缺乏教師的關注與呵護,11%的學生長期處于班級的“底層”,即處于被遺忘,更有甚者,處于被摒棄的位置,這導致他們內心深處缺乏自信心,而且具有十分嚴重的自卑心理,有時在行為上有些偏激。同時他們認為自己不行,不夠優秀,對教師懷有敬而遠之的畏懼心理和缺乏對教師的信任。長此以往,他們不愿主動提問和回答問題,很少參與班級活動。久而久之,他們對學好數學缺乏足夠自信,導致數學成績越來越差。
2.缺乏上進心,學習目標不明確
調查發現,38%的學生由于缺乏上進心,學習目標不明確,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主要基于來自父母和教師的外界壓力和要求的因素,是“要我學”而非“我要學”。極個別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認為讀書無用,學好數學無用,故無心向學。因此,這些學習目標不明確且缺乏學習內驅力的學生上課經常不認真聽講,有時甚至違反課堂紀律,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課后抄襲作業,應付了事。
3.缺乏獨立性,依賴心理明顯
調查結果表明,只有58.6%的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大多學困生把學好數學的希望寄托于他人,如在家依賴父母,在校依賴教師和同學,即上課依賴教師,作業依賴同學。這導致他們不愿獨立思考,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要么習慣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以程式化或模式化學習,要么索性依賴外界的力量。長此以往,他們缺乏獨立性、缺乏創新以及變通能力,而且存在極強依賴性,就極大影響了學習的效果。
4.學習方法差、學習效率低
眾所周知,學習效果決定學習成績。調查表明,有25%的學生存在下面現象:課前沒有預習、課后沒有復習。他們只停留在“照單全收”的學習方法,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知識遷移能力。通常他們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沒能正確把握學習的重難點,只會生搬硬套,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這樣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低,最終影響學習成績。
(二)外部原因。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有教師和應試教育的因素。
1.教師因素
教師是科學知識的主要傳播者和學生邁向正確人生道路的引導者。他們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小學生學習效果以及學生的成長成才。由于教師職業的清貧辛苦以及社會功利化思想或多或少對教師職業帶來一定的沖擊,結果使一些教師不熱愛本職工作,不安心現狀,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認真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講課只是敷衍了事,教法乏味單調,授課內容缺乏層次,更不用說因材施教而顧及學困生這一弱勢群體,并且沒能傾注更多的時間關注學困生,對他們的了解,滲透著個人的意識傾向,存在心理認識偏差,容易出現諷刺、冷漠、挖苦、體罰學生的現象,這樣,嚴重挫傷了學困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學習積極性。
2.應試教育因素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雖然極力倡導素質教育,但實際上應試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這種激烈競爭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忽視知識的消化和鞏固,一味趕進度,教學脫離學生實際。他們更重知識的傳授過程而非知識的接受過程,盲目地提高難度,大搞題海訓練,專注于提高優等生的成績,注重班級成績的平均分、優秀率等,從而加劇了學生的兩極分化現象。
二、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針對當前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現狀,一味地怨天尤人,強調客觀因素無濟于事。當然,要想在短時間內消除這一現象也是不切實際的。為此,教師應根據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采取以上轉代策略,最大限度地縮短差距,最終提升學習成績。
1.尊重學生人格,激發學習熱情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人格,激發學習熱情,這是學困生的轉化前提和保障。每個同學都有自尊心,尤其學困生的自尊心更是特別強。由于他們在成績上的差距,很難有機會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得他們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即使這樣,他們內心深處極度渴望教師不諷刺,不歧視他們,傾注較多的關注。
因此教師只有對他們以誠相待,平等對待,傾注關愛,這樣才能建立良好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這也是轉化學困生的關鍵因素。有時教師一個親切肯定的目光、一句贊許的話語或一張和藹可親的笑臉,把愛學生的情感投射到他們心中,這些都能喚起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可在課后經常與他們促膝談心,一旦發現他們具有畏懼心理,應及時溝通交流甚至利用平時休息時間為他們補課。
2.不斷改進教法,培養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改進教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學困生轉化的核心。教師要針對學困生缺乏自信、理解和接受能力較差這一現狀,認真備課,仔細琢磨教材特征,不拘一格地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而且授課時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散難點,及時給予學生模仿練習的機會。此外,教師的講課的語速要適中,講課話語盡量通俗易懂,聲情并茂。基于數學知識相對語文比較抽象,邏輯性極強。學困生大多思維簡單,缺乏從具體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過渡的特點,因此,教師應借助肢體語言,形象生動地進行一些類似量一量、擺一擺、折一折、畫一畫等學生喜愛的活動,促使他們眼、口、耳、腦以及手共同參與,真正達到以手巧促心靈的目的。例如,“平行四邊形面積”這課在推導其計算公式時,可事先或課上叫學生親自動手剪一個平行四邊形,邊動手邊思考,積極探索其中奧秘,并通過剪、移、拼等方式發現其與長方形面積之間存在何種關聯性,最終推導出計算公式。這樣可極大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3.不斷創造成功條件,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創造成功條件,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這是學困生轉化的基礎。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設計一些有梯度的問題,當涉及到簡單一些的題目,有意讓學困生回答,若回答正確應給予表揚鼓勵,答得不正確或不完整,可先讓他們坐下思考,靜聽其他同學回答,然后再補充。這樣讓他們有多次獲得成功的機會,可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教師在備課時,可事先了解他們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有些他們會做的題目,特意提供一些展示機會,鍛煉他們積極參與的膽量。這種作法不僅鞏固他們所學知識,而且又增強自信心且進一步強化他們的成功體驗。
一年之中,不定期的收入會有:教師節,春節,國慶節,中秋節,我的生日(工會發送生日禮物),學校的福利,我在校外兼課(兼職),外出講學的勞務費,以及發表作品的稿費等。
我感覺收入狀況還可以,屬于那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我還要說的是,整體上老師的收入低,但是老師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增加收入。比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用好自己的智慧來教學,收入會提高的。我本人就是通過自己的教育教學努力,從貧困地區走出來的。如果沒有十多年的教育研究,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收入。
我希望自己的年收入能達到8萬元。
案例二
我是一名教師兼班主任。我們的學校是西部地區一個中等城市的普通中學,我在初中部。
我每個月的收入是600元左右,包括基本工資、班主任津貼和教齡。每個月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就沒有啥剩余了,得處處小心節約,偶爾會入不敷出。我希望的收入水平是每個月1500元。
至于年收入,按照你調查表的選項,我只能選“1萬元以下”這一檔。實際上,我的收入離1萬元還遠著呢。一年里,教師節、春節、勞動節、國慶節,學校多少都會發些錢。有時候還有些別的“福利”。
我們這里老師收入基本沒有差別,大家都是國家干部嘛。但是從我們省里來說,不同地方同樣崗位的老師收入差距還是很大,超過一倍以上了。
本來,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的工資就算是很低了,每月600元左右。讓人氣憤的是,還要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克扣,有時都不知道所扣的是什么名目。每年還有各種高額的培訓費用,讓人真的有點吃不消。
調查說明
教師薪資收入是人們關注的一個話題。按照一般的看法,教師屬于中高收入階層,好一些的學校還會有許多福利。那么,實際的情形如何呢?在教師們自己,他們對自己的收入是如何感受的呢?
本調查并不能得出關于教師薪資收入的定論,只是為關注此問題的人們提供一份研究的材料而已。
調查內容
為了比較準確地說明教師薪資收入的實際狀況,記者設計了一個包含20個問題的調查問卷,從“個人任職情況”“月(年)收入”“不定期收入”“收入差距”等方面進行調查,并在卷末以兩道開放性的題目請教師們談談自己的愿景。
調查題目中,既有純粹客觀的數據統計,也有教師們的主觀感受。所以如此,是為比較直接、真切地傾聽教師們的聲音。
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以電子郵件的方式,通過向老師們定向發送調查表格收集有關數據,目的是確保數據的準確和有效。
薪資現狀
問卷首先從“月收入”的角度,以800元、1200元、20__元、3000元為節點,分五檔對教師的收入現況作了調查。各檔的統計數據。
可以看出,教師收入狀況分布呈正紡錘形:800元—20__元之間占了調查對象的七成以上,月收入不足800元和超過3000元的總共不到兩成。
再從“去年一年收入”的角度作個考量。一般來說,月收入是年收入的基礎,但是考慮到一年之中還有一些不記入月工資的收入,故有此一項。五個檔次的分法和月收入分法稍有等差,統計如下表。見表(2)將本表和上表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從整體上,教師的收入狀況是整體“提高”的。換句話說,月收入并不能完全反映教師的收入狀況:有些收入是以年為單位來計算才能體現出來的。下面還有具體分析。
影響和決定教師月收入的因素有:職務、崗位、職稱和每月的各項考評成績(比如班級量化考評等),以及其他。在調查中,老師們的選項排列依次為:職稱(70人),崗位(54人),考評成績(38人),職務(34人),其他(18人)。
教師的每月收入構成,有以下部分(按照選項得數排列):基本工資(80人);教齡(66人);誤餐費(33人);班主任補貼(32人);伙食補助(23人);地區津貼如邊遠、高原等,(20人);補課費,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補課,(18人);洗理費和書報費兩項,分別是17人和16人。
教師們在每年里還會有些不定期的收入。按照入選得數排列,依次為:1.教師節(68人);2.春節(58人);3.發表作品的稿費(46人);4.學校的“福利”(45人);5.中秋節(38人);6.國慶節(35人);7.“五一”勞動節(32人);8.校外兼課或兼職,以及其他勞務費收入(17人);9.過生日的時候,工會派送禮物(10人);10.其他收入。有一位姓丁的老師注明:我有金融投資行為,并經常收益。云南某偏遠農村小學的孫老師在這一項下寫的是三個字:不知道。
影響因素
個人因素
影響收入的個人因素可以從崗位 和職務兩個方面來看。
在學校中,一般有學生管理、校務管理、教學(教師崗位)、工人等崗位。不同的崗位,對學校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學校在分配制度上向教學一線的教師傾斜:調查中,月入3000元以上的6位教師,無一例外都是在教學崗位上。
職務差別也是影響教師收入的重要因素。作為學校的法人代表(校長、院長、園長、中心主任,等)或者中層干部、普通教師、班主任(輔導員、系團干部),不同的職務也會有不同的津貼差別。“收入構成”中“班主任補貼”能夠說明這一點。(見上文)
非個人因素
還有些屬于客觀因素,在目前的情況下,還不是教師自身所能解決得了的。
比如,省部所屬、市縣所屬、鄉鎮所屬和村辦學校,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幼兒教育,教育機構的不同級別、類型,都是影響教師收入的客觀因素。一位署名“自己的眼”的老師說:“教師的報酬問題——普高教師的待遇遠遠高于職高教師。”
比如,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省會城市、中小城市、農村偏遠地區、山區,這些教育機構所在地域位置的差別,也決定了教師收入的差距。
Zzyymin老師留言說,經濟不發達地區教師的工資拖欠問題長期存在。Weizhiyuan老師:地區差異較大,應該更關注西部鄉村教師的收入。
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是客觀存在的。調查中,老師們對有差距的收入能夠理解,有的認為這樣有助于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
有一道問題是調查“您所在的教育機構內部收入差距:1.特別大,相差很多;2.不是很大,但是能起到激勵作用;3.基本沒有差別,大家都是國家干部。”
收入差距還體現在地區差別上。“據您所知,您所在的省(直轄市、自治區)內各地同樣崗位的教師薪資差距:1.極大,相差可以達到數倍;2.相差很大,超過一倍以上;3.有差別,比較大,但是不超過一倍;4.有差別,但是不大,如果考慮生活消費、物價水平等差不多就抵消了收入的差距;5.差別很小,基本沒有差距。”
教師感受
對于收入,人們的感受是有很大差別的。
對于自己的收入,認為“在我的親友圈子中屬于高收入者”的有3人,占3.8;認為“還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44人,占55;認為“偏低,我覺得應該還要高些”的有29人,占36.3;選擇“低,溫飽水平吧”一項的3人,3.8;選擇“每個月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就沒有什么剩余了,處處小心節約,有時會發生赤字”的1人。
如果進行量化打分,按五等來表示,一等表示最滿意,五等表示最不滿意。
有趣的是,對于“您所期盼的薪金水平”,老師們填寫的數字相差數倍之多。從1500元/月、1800元/月、4500元/月到6萬元/年、8萬元/年,多少不等。有一位姓彭的老師寫道:“真正公務員水平”。
教師們的話
何志明:教師的待遇比公務員低很多,也沒有什么“灰色收入”。買不起想看的書,住院看病花費不少,對教師沒有什么優惠的了,就連鍛煉身體的器材也買不起。
朱永平:雖然教師的收入似乎有《教師法》等各項法律法規的保障,但現實情況還是非常不令人樂觀。第一,體現在農村教師與城市教師收入上巨大的落差,即使在同一個省區甚至同一個縣市,生在城市的先天優越于生在農村的,更不要>:請記住我站域名/
yqflf3598:沒有一個工作群體比教師辛苦,教師的付出和收入太不成正比了。……不過我覺得現在的工資還是可以接受的。
Szajiao:全國各地差距較大,希望多關注小城鎮、貧困山區的教師收入。
沈紅:教師收入相對于其他企事業單位,還是比較低的,特別是班主任,基本上沒什么津貼,而付出的勞動卻是最多最累的,應該引起一些重視。
hb楊:調資不要空調,應盡量縮小地區間差異。
王振剛:還應該提高教師收入待遇,使得教師能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