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06: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民族政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澳大利亞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體現了澳大利亞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主旋律和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特征:最初,澳大利亞政府對土著民及非英語少數族裔實行歧視政策,將其排除于正常的教育系統之外;此后,試圖通過同化教育,使其放棄自身的文化身份,融入白人社會;同化政策的失敗促使澳政府實行了靈活的多元化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為了更好地貫徹實施多元化的民族教育政策,澳大利亞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首先,政府建立了各個層次的相關國家機構,設置專人專崗負責少數民族教育的實施和監督工作,如:總理直接領導下的多元文化事務辦公室和土著人事務辦公室、移民與多元化事務部、土著人與托雷斯海峽島嶼辦公室。這些機構在一些民間團體的配合下進行工作。其次,政府在少數族裔的語言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財力,如:為確保非英語背景的澳大利亞人有機會學習英語,創辦了適合成人和兒童學習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SL)項目,同時還實施LOTE(LanguageOtherthanEnglish)項目,給移民提供在澳大利亞學習本族語言的機會。[5]此外,政府為各州各地區開展民族教育活動提供了充足的經費。不僅出資贊助為當地外來族裔提供相關培訓,為其爭取教育機會和權利、增強其歸屬感和身份認同,[6]同時也在本地族裔中展開系列活動教育人們尊重容忍外來文化。澳大利亞政府在少數族裔的語言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及基礎教育方面采取了各種有效措施,以確保少數民族教育質量。
高等教育對少數民族有很多照顧。首先通過《全民享有的公平機會》的聲明保證來自不同國家和群體的澳大利亞人都有參與高等教育的機會。同時,提供專項撥款給學?;蚱渌叩冉逃鐣矙C構開展相關課程和跨文化的專業培訓。[7]聯邦政府設立土著民資助金,致力于提高土著人的高等教育入學率和成果機會的各種活動。[8]充分考慮移民多元化的背景與語言情況后,政府還采取了諸多職業教育政策措施保證外來移民的就業。如:工作培訓、橋梁培訓等。工業關系部更是針對移民,通過獎勵改革的項目為調研非英語工作者的需求、編寫培訓材料和翻譯改革材料提供經費。此外,成立于1989年的海外技能認可國家辦公室負責制訂標準進行職業認證,以確保海外移民的技能和職稱能在澳洲勞動市場受到和當地居民同樣的認可、對待。為了讓更多的兒童接受教育,政府要求不僅在普通公立與私立學校招收土著兒童,而且在土著民社區成立專門學校。該類學校的基礎設施、教學內容和方法盡量適應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與風俗習慣;教學模式上采用“土著教學輔助員制”,即聘用土著民作為教學輔導員,與有經驗的非土著民教師同時任教,促進師生、生生交流;在教學語言和內容上,采用“雙語與雙文化”的方式,讓學生在逐步掌握英語的同時能保留自己本族的文化和語言,從而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提高民族榮譽感。此外,為了解決居住于偏遠的中西部地區原住民的教育問題,澳政府建立了以網絡為基礎的遠程教學系統和虛擬校區,將人員、信息和資料通過信息技術吸納入遠程教學平臺。通過該平臺,位處偏遠地區的學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場所完成進行過獨特設計的較為彈性的課程。[9]
二、少數民族教育立法
在多元化政策實行的數十年間,澳大利亞政府逐步意識到少數民族教育對于整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性,在加大對少數民族的教育投入后,政府也逐漸意識到僅僅靠多投入資金很難全面解決澳大利亞少數民族教育的發展問題。由此,政府制訂了很多法律條文,把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的目標、方法、策略、途徑、責任制等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相關法律的制訂以多元化民族政策為基礎,以保證少數民族的受教育權力為前提。實施多年的情況證明,多元化的教育政策不僅有效解決了澳大利亞少數民族的教育問題,還積極促進了民族團結,有力促進了澳大利亞經濟、文化的發展。澳大利亞少數民族教育立法中以促進土著人教育的法律法規尤為突出。如:影響未來教育的《21世紀澳大利亞學校教育國家目標》中有數條與土著民族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強調包括種族、宗教、性別、文化、語言、殘疾以及學生的經濟和地理位置背景在內的因素都不應該影響教育結果;所有的學生應理解并認可多元文化和語言多樣性的價值。另外,《澳大利亞土著民族教育法案2000》更加具體地規定了方法和問責制度,同時,該法案將土著民族的學前教育入學率、職業教育培訓人數等納入部長年度績效考核指標。除此以外,澳洲政府還通過《高等教育資助法案》來保證聯邦政府設立的土著基金可以安全有效地用在土著居民教育上。2000年設立的《土著民教育法案》也規定要為土著民教育戰略行動規劃提供經費資助。州和地方也制訂了一些法律法規提高土著居民在教育決策中的參與程度。其中有很多是為了增加雇傭參與教育的土著民人數,其中包括教師(助教、研究人員)、課程咨詢人員、社區聯絡人員、文化歷史、社會、原住民語言的教育人員等等。讓少數民族的畢業生能夠參與到少數民族教育的過程中不僅有利于解決土著人就業,而且土著人參與土著人的教育能夠結合民族特征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輔導。
三、澳大利亞少數民族教育政策對我國的啟示
澳大利亞的少數民族教育曾被認為是幾大發達多民族國家中進行得最為成功的,它既抵御了同化力量,拓寬了對本民族的了解,又延續了自己的民族遺產、培養了人們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生活的能力,超越了各自的民族文化。我國在今后的少數民族教育發展方面可以借鑒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中適合我國的政策和措施,推動具有我國特色的和諧的少數民族教育的發展。
首先,避免民族極端主義,發展多元文化教育。從澳大利亞初期對待少數民族尤其是土著人的政策可以看到民族極端主義的可怕,事實證明一味追求主要民族的單一發展,扼殺少數民族受教育的權力將導致社會的動蕩,也同樣遏制了社會的發展。以多元文化為核心建立教育政策,尊重所有民族的傳統文化,根據民族特點進行多元化的教育不僅提高了少數民族的整體受教育程度,而且在促進整個國家的和諧與進步上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應該汲取澳大利亞早期的教訓,極力避免走上民族極端主義的道路。
其次,加快民族教育立法進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澳大利亞少數民族教育的經驗說明了健全法制的重要性。我國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在大力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采取了多種的措施,出臺了多項政策,然而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水平一直落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其中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民族教育沒有完善的法律保障。我國應盡早確立相關法律法規,促進民族教育發展,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切實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
目前,我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普遍實施了評教制度,并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評教普遍存在事前準備不足、事中執行不夠、結果不公平等問題,為此,筆者結合30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經歷,擬提出一些解決辦法。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評教事前準備不足及其對策
(1)評教理論存在問題及其對策。目前,國外高校對教師評價主要存在兩種理論:獎懲性評價理論和發展性評價理論。從導引的制度設計看,兩者是評價制度發展的不同階段,各有側重和利弊。前者強調甄別功能,以獎懲為目的,采用剛性策略,但卻忽視教師的自我診斷、自我提高等。后者以教師可持續發展為目的,注重過程評價,注重柔性策略,但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某些教師的危機意識、競爭意識等。在實施過程中,絕大多數國外高校采用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其中,越來越多的國外高校偏重發展性評價理論。由于種種原因,獎懲性評價理論幾乎統治我國包括民族院校在內的每個高校。如某民族高校出臺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與管理辦法(修訂)》就明確規定:“強化激勵和約束機制,獎優罰劣,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教師年度考核、職稱晉升、崗位聘任、評優評先等提供參考依據?!币蚱涔芾砗凸髁x傾向導致“管理價值至上”,在實踐中也面臨一系列問題,造成教師和學生對價值認同困難,師生參與評教的主動性都較低,導致評教過程的形式化,學校、非領導教師和學生都很少從中受益,評教本身的教育意義嚴重缺失。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評教方案及實施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已經形成“整”非領導教師的情況,導致不少非領導教師“自暴自棄”,嚴重傷了“教心”。鑒于兩種理論導引的評價制度不同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殊性,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評教應兼顧兩者并以發展性評價為主。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特別關注非領導教師和學生的利益訴求,保證使用理論的公正性、公平性。
(2)評教方案存在的不足及其對策。一是沒有獨立的評教方案。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評教方案主要包括評教指標體系及實施細則兩個部分,或稱“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與管理辦法”。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獨立的評教方案,致使其政治性、思想性無法得到充分體現。如某民族高校針對理論課、藝術體育技能課和實驗課共設置三類評估指標體系,把思想政治理論課評教指標體系統歸理論課之中,導致標準絕對化、一表評N課。就筆者調研發現,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相關領導可能是理工科背景的原因,沒有意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殊性,認為沒有必要建立單獨的評教方案。第二,錯誤認為可以通過民族院校學院的院級督導彌補。第三,官僚作風作怪且有私心。一些相關領導私心太重,“兩學一做”“做”得太差,不作為、懶作為甚至形成“合法腐敗”。
二是現有評教方案存在諸多不足。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評教體系角度看,現有評教方案除重定量輕定性分析、語言表達含糊不清外,還存在兩個重要不足。第一,評教目的迷失。不是為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升,而是專為教師“設套”,把學校與教師人為的對立起來。第二,評教內容不足。如某民族高校出臺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與管理辦法(修訂)》提出:“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包括教師教學態度、教學水平、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等內容?!睕]有突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色,如政治性、思想性、民族團結教育等內容,沒有把黨和國家最新方針政策“三進”納入評教內容。因此,評教方案出現不公,操作就有問題,結果一定不公。
民族院校構建獨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評教方案特別是評教指標體系,不僅非常有必要單列,而且能夠單列。為了充分調動教師尤其是非領導教師、學生參與評教的主動性,必須賦予他們決策權,民族院??梢詫⑺枷胝卫碚撜n評教指標體系拆分成三個部分:一是校級指標,所有課程評估必須按指標對教師授課效果進行總體評價。二是院級、教研室指標,由學院和各教研室自行設定。三是自選指標,由教師、學生結合各自所教、所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每門課的具體特點,自己設計題目,提交校教學質量監控評估中心審核,通過后可納入評教指標標體。同時,評教方案要定期完善,不要一個標準用到底。
二、評教主體構成存在問題及治理辦法
有學者提出評教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博弈,表面上看是對的,實際上并不準確,實際情況是領導教師與非領導教師的博弈。如某民族高校出臺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與管理辦法(修訂)》規定的評教主體有兩類:一是學生。二是學院領導、同行專家及二級督導員。既把任課教師排除在評教主體之外,也沒有第三方的加盟。由于該校對除學生外的評教主體規定模糊,加上校級督導員、學院院外其他領導甚至校級領導只聽課提建議但不打分,結果,“學院領導、同行專家及二級督導員”這些評教主體實際上被多數民族院校學院完全變成了學院領導、各支部書記、各教研室主任這些領導教師(以下稱為院級督導),并全部握有30%的權重(學生70%)。同時,一些民族院校學院或明或暗地規定:教師是否得優一般由院級督導決定。如果每個教師的學生評教分數差別不大,最后結果就是院級督導實際上是學院領導說了算。這樣,就形成博弈,形成該院學院領導與該院其他領導教師(各支部書記、各教研室主任)的博弈關系。結果,院級督導變成了領導評教、變成了官官相護,理論推導的結果與實際產生的結果出現驚人的一致,每個學期絕大多數優秀成為院級督導的囊中物,由此延伸的利益也基本上被他們占有。首先,學院領導大多數得優(一般是輪流)。其次,該院其他領導教師大多數得優(一般是輪流)。最后,只能犧牲非領導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的利益(極少數非領導教師因為實力或其他原因如與學院領導“走得近”也能得優)。院級督導相互討好特別是示好學院領導有以下好處:一是換取以后獲得評優的機會、獲得校級名師、省級名師的機會。二是獲得以后可能的更多好處,如職稱評定(雖然規定由院級學術委員會實施,但其由一些學院領導、一些支部書記和一些教研室主任組成)、年底評優(由學院領導、各支部書記、各教研室主任投票決定)、由學院組織投票產生的各級各類科研課題和教學課題、研究生各級各類課題和各級各類評優(學院領導、大多數支部書記和教研室主任投票)及其他諸多好處。評教主體出現不公,結果一定不公。
為了治理上述弊端,一是調整評教主體構成。辦法一:增加評教主體。在學生、院級督導的基礎上,增加教師這個重要的評教主體,采取每個教師每學期提交一份自評報告的評價方式,并給予相應權重如15%(把院級督導的30%減少為15%)。全面考察每個教師的課堂、課外教學和教學研究情況,促進教師課堂、課外齊發展。辦法二:規定院級督導至少50%由學院非領導教師競聘上崗,以盡可能保證公平公正。除教學副院長外,其他學院領導不能作院級督導,達成一種制衡。辦法三:由學校教學質量監控評估中心在校外聘請第三方評教。第三方只對學校負責,不能由學院聯系,以免產生“貓膩”,不能只講信任而不講管理。信任產生不了公平,公平管理才能得到應有的效果。辦法四:學生作為唯一評教主體,權重100%。大量研究文獻表明,美國多數教育者對于學生評價教學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教學對象是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參與者。由于學生每節課都在觀察教師的教學活動,并能從教師的作業評定和考試評分以及它們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感受教師的治學態度,來自學生對教學過程及其效果的評價信息重要而獨特,如果評價標準恰當并組織得好,學生的評價可以反映教學過程的真實情況。學生評價教學還可為多種目的服務,如改進教學、為判斷教學效果提供依據、幫助學生選擇課程和教師、促使學生對他們的教育活動進行思考、為領導者進行決策提供依據等。[4]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評教中,把學生作為唯一評教主體,還可以盡可能杜絕腐敗產生的環節。各級督導只聽課提建議,但不打分。
二是如果院級督導維持現狀,應規定領導教師每學期評教得優比例不能超過30%?;虿扇】偡旨訙p的辦法,即每個領導教師評教總分減5分左右,每個非領導教師評教總分加5分左右,剛性避免或抵消人情分。
此外,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全校公共必修課,學生多、水平不一,而且是大課堂教學,領導教師掌握排課權,一般會把“好教”、“聽話”的課堂或本院專業課堂等“優勢”課堂安排在自己名下,為自己得優打好基礎。因此,課堂選擇應采取抽簽的方式或領導教師最后選擇的方式,以避免“優勢”課堂被領導教師獨占。
三、現有評教實施過程、結果的局限及提升措施
(1)現有評教方案實施過程存在的局限及治理。一是實施過程存在“交易”機會。某民族高校學院以前采取的是院級督導每人聽1節課后就給被聽課教師單獨打分的辦法,后改為院級督導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聽1節課并討論后再給每個教師打分。顯然,后者更容易作。程序出現問題,結果自然失真。二是考核內容太窄,時間太短。目前,多數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院級督導實際上只是通過聽1節課,就得出對該教師的評教結果,督導任務就算完成。顯然,這樣的簡單督導并不能真實全面地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的全貌,想全面考察教師教學內容的政治性、思想性更是不可想象,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因為教師再笨,也知道絕對不能在院級督導聽課時“亂說”的。
為消除上述問題,各評教主體職責應該各有不同,各有分工。關于評教的內容,由于各評教主體的職責不同而有不同。學生主要評價教師的課堂表現,包括備課情況、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自己由此的收獲等。院級督導除聽1節課外,應更多地注重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調研盡可能全面了解學生對教師的真實評價。二是仔細閱讀教師的自評報告并實地調研是否屬實。教師自評報告包括備課情況、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外輔導情況、學生成績評定情況、成績冊及試卷入庫情況、教學改革、教學效果、教學課題和教學研究等各個方面。三方信息和資料相互印證,基本上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每個教師課堂內外教學和教研的真實情況。至于評教時間的安排,應根據各評教主體的分工不同而有差異。學生評教時間,最好是安排在該課結束后1周進行。院級督導評教時間應該是教師每學期第一課開始到成績冊上交、試卷入庫的全過程。教師自評報告上交時間應在成績冊上交、試卷入庫后1個星期以內完成,院級督導評分還是采取單獨方式最佳。這樣,各評教主體才有比較充足的時間全面了解每個教師。
(2)評教結果存在問題及補救辦法。一是相關信息公示、公開不足及對策。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評教結果既沒有公示時間,教師也只能看見自己課堂的正式總分,查不到明細,也查不到其他教師特別是領導教師的評教結果。因此,加大評教結果詳細信息公示、公開的力度,全面公示、公開學院所有教師每學期的評教總分、學生評教總分及院級督導評教總分,方便監督。
二是無申訴時間及改進意見。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評教沒有明確規定教師申訴的權利,沒有給予申訴時間,也沒有教師申訴的機會。鑒于保護教師申訴權是國家法律賦予的權利,應大力鼓勵教師申訴(實際上這也是監督評教作弊的好機會)。民族院校學院、學校教學質量監控評估中心對教師提出的申訴必須嚴肅對待,有求必應,全面深入調查,對錯誤的評教結果必須予以修正。
三是忽視“回頭看”及對策。一說到高校腐敗,自然聯想到基建、招生等“硬”領域,就沒人關注評教等“軟”領域的腐敗。僅就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評教看,早已不是一片“凈土”。一些相關領導不放過任何可以腐敗的機會,“雁過拔毛”,如果嚴查每個學期評教結果數據,就可以發現其中的諸多“貓膩”,“優秀”基本上成了領導教師的“專利”。人們常說:“老百姓最痛恨的腐敗是身邊的腐敗?!蓖恚處熖貏e是非領導教師最痛恨的腐敗也是身邊的腐敗。因此,應借“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東風,實施拍“蠅”行動,建議由民族院校學校紀委牽頭,學校教學質量監控評估中心負責實施,嚴查、嚴懲思想政治理論課相關領導評教過程中的不作為、懶作為、“抱團腐敗”等歪風。一經查實,不僅取消所得相關所有利益,追回所得相關所有利益,并撤職,而且追究相關責任人的主體責任,并在黨內依黨規嚴肅處理。
參考文獻:
中國的民族倫理學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在研究思路、范式上,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這就需要學者們站在更高的時代水準上定位民族倫理學,深入研究和思索民族倫理學的相關問題。
(一)民族倫理學的學科定位
1.倫理學與民族學二元交叉論。潘忠宇、于蘭認為,民族倫理學是一門介于倫理學與民族學之間的邊緣性、交叉性學科,它以民族倫理道德為研究對象,它所關心的是不同社會文化中的民族倫理道德的形成機制、變化規律、主要內容、基本特征、功能作用等。
2.民族倫理學與人類學二元交叉論。孫春晨認為民族倫理學與人類學具有“親緣性”,民族倫理學應當以人類學的視閾研究民族倫理學,實現民族倫理學研究的“人類學轉向”。
3.民族學、人類學和倫理學三元交叉論。蔣穎榮認為,應當將民族倫理學置于民族學、人類學和倫理學三者的關系中定位,民族倫理學是一門運用民族學、人類學的立場和方法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各民族道德生活的交叉性學科。
(二)民族倫理學的研究視角
1.內在性文化論。李偉教授認為,在文化哲學的意義上,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實踐活動的對象化,是具有內在性、精神性、機理性的文化。從這個意義上,他把民族倫理的研究定位于文化哲學層面的內在性文化范疇。
2.民族倫理價值觀念論。潘忠宇、于蘭認為,民族倫理學研究中的關鍵是要做到倫理學與民族學研究視角的有機結合。在民族文化中起著核心作用的是價值觀念因素,而民族倫理學探討的重點就是民族倫理價值觀念層面的問題。
3.民族政策論。熊坤新指出,研究民族倫理,不可忽視對民族政策的反思,民族問題無小事,所以從事民族倫理研究的學者,首先必須掌握民族政策。
4.綜合民族倫理論。陳延斌提出,研究民族倫理學,應當把少數民族倫理、中國民族的主流倫理以及世界范圍內的民族倫理結合起來,最終形成一個各民族一致的價值觀。
(三)民族倫理學的起點
1.民族習俗邏輯起點論。王淑芹認為,民族習俗是民族倫理學的邏輯起點,但民族習俗中有“良俗”與“劣俗”之分,民族倫理學的任務之一就是從價值選擇的角度評判民族習俗中的優劣元素。胡東原認為,民族學與倫理學的交叉點是民族習俗,這便是民族倫理學的研究起點。
2.文化哲學視角理論預設論。李偉強調把民族倫理文化作為內在于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中的內在機理和本質精神的特征。在此基礎上,他從文化哲學的視角,給予了民族倫理研究四個方面的理論預設,即認為民族倫理文化是非線性的、選擇的、多元的和內在的。
(四)民族倫理學的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創新論。杜振吉主張.在民族倫理學的研究過程中,不能簡單套用倫理學的一般理論范式,而應當挖掘少數民族中生活化的東西。李培超指出,當今倫理學對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小,所以民族倫理學應該在研究方法上進行創新。
2.四方法論。潘忠宇、于蘭認為,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性、邊緣性學科,民族倫理學有其適合自身特點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一是經驗描述方法;二是價值分析方法;三是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四是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相結合的方法。
3.人類學轉向論。孫春晨認為,以人類學的視閾研究民族倫理學,實現民族倫理學研究的“人類學轉向”,不僅能夠拓展民族倫理學的知識結構,而且有助于民族倫理學研究的方法論更新。
4.引入民族志方法論。蔣穎榮認為,民族倫理學現有的研究方法使得目前的民族倫理學學術研究和體系建構囿于一般倫理學的框架,難以挖掘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豐富多彩的道德生活的真實狀態。而民族志方法的引入,將給民族倫理學的研究帶來方法論上的變革。
5.借鑒自然科學方法論。王淑芹、高梅提出,研究民族倫理學,除了運用哲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方法之外,還應該借鑒一些自然科學的方法,比如實驗法、統計法等。
(五)民族道德研究
1.民族道德的發軔過程。熊坤新認為,民族道德的產生,大致經歷了如下序列的演進過程:(1)人類道德的真空――前人類社會的道德失范;(2)民族道德的雛形――氏族道德;(3)民族道德向民族道德過渡的橋梁――部落道德;(4)民族道德的形成一一民族道德。民族道德的發軔及其狀態是一個歷史的動態的過程。其中,氏族道德是起點,部落道德是中間環節,民族道德是前二者的結果。
2.道德的民族性與超民族性。唐賢秋認為,民族性與超民族性是民族化道德主體所表現出的兩種相互聯系的道德屬性。道德的民族性指道德主體的民族道德差異性。道德的超民族性,則是道德所具有的超越不同民族主體自身的特點而為各民族所共有的屬性。
二、民族倫理的意義與價值
(一)民族倫理中的和諧因子
1.民族倫理和諧因子與構建和諧社會。徐成芳、李博認為,我國各民族倫理的發展是在“”的基礎上,尋求普遍性理解的過程,其中蘊含了大量寶貴的和諧因子。
2.多元的民族文化中有和諧的元素。衛建國指出,研究民族倫理的宗旨之一,就是“多元和諧”。研究民族倫理,可以將和諧元素整理出來,使之以系統、體系的方式為所有民族共同吸納。
3.對民族平等思想的倫理探析。韓中宜、馬亮認為,民族平等思想蘊含的“公平正義、人文關懷、同舟共濟、致思和諧”等民族優秀倫理,對正確解決我國的民族問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二)民族倫理與文化多元
1.民族倫理與文化多元。姚新中介紹了英國及西方國家與民族倫理學相關學科的研究狀況,論述了民族倫理與文化多元的價值和意義。他指出,在當今世界,尤其是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文化的多元和諧、多元共存,是一個必然的選擇,也是正確的選擇。
2.對待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倫理態度。馮慶旭認為,對待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倫理態度,首先需要各民族對自身的倫理認同以及對中華民族這一整體的倫理認同,然后在此基礎上相互承認、彼此尊重、理性寬容。
3.韋伯消解張力的融合型價值倫理的啟示。馮璐璐認為,從韋伯的理論可以看出,伊斯蘭倫理更多的體現為一種價值倫理而非工具倫理;但韋伯眼中的伊斯蘭教又是富有鮮明的現世倫理色彩的宗教。這對中國構建和諧社會有啟發意義。
(三)少數民族倫理對漢民族倫理重構的借鑒意義
“道德墮落”是學者對當下中國社會的真切關
注。陳文江、張言亮認為,與西北地區部分少數民族相比,漢族群眾現在面臨著道德淪喪的危險。而各種讓西北部分少數民族同胞在這樣一個道德淪喪的時代還能夠堅持底線。在建構現代性倫理的過程中,我們有必要向西北地區部分少數民族同胞學習,重新找到自己信仰的基石,讓倫理規范獲得堅實的地基。
(四)民族倫理的自我意識與超越意識
1.種族認同與民族國家。陳家琪以錫伯族“西遷戍邊”為例進行了闡釋,認為錫伯族西遷是為了使民族國家成為一個以滿族人為主體、但同時又是漢化了的統一國家。
2.作為生存意識和超越意識的少數民族文化。李兵認為,少數民族哲學集中體現在其文化的生存意識和超越意識之中,生存意識展現了人的始源性生命本性和人與世界的原初關聯;超越意識表達了人類強烈的生命沖動和面向未來的生存意向。
(五)民族倫理文化的沖突與融和
1.民族倫理中的價值沖突與融和。尹強分析了民族倫理中價值沖突的“圍城”效應,即兩種不同步的文明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因懼怕“被同化”或“自我異化”而固守各自文化的合理性和內在追求,對異質文化的拒斥心態。何懷宏提出用發展和法律來解決民族矛盾,他認為,當前我們民族工作的思路應該是反暴力、保穩定、促發展,著力解決失業問題,同時要強化法律意識,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地方規則與普遍原則的差異與適應。陳其斌指出,在他自己已有的民族調研中,的確有民族地方習慣與國家法律相沖突的時候,也有藏區法檢部門默認當地習慣在調節糾紛中效力的情況。這引起與會學者一個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就是民族倫理中的地方規則與普遍原則之間的差異、沖突及適應問題。
3.民族倫理中的地方性文化復興與自我認同。王良范以黔東南苗族文化的變遷為例,認為,今天的黔東南苗人正在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將本土的地方性知識和現代性資源融合起來,以建構自己的文化轉型和新的文化認同。
4.多民族國家中少數民族文化保護中涉及的主體問題。高兆明通過對“民族文化主體”與“民族文化保護主體”的概念分析,揭示了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的基石是多民族文化間的平等與尊重,其核心是少數民族自身文化主體地位的確立與主體性精神的培育。
(六)少數民族倫理與民族地方社會和諧
衛榮凡從教育的層面探討了對民族倫理的研究和建設。鄧艷葵分析了壯族傳統倫理道德在構建和諧廣西中的生態價值。鄧艷葵、賴佩嬡、覃馮還對壯族傳統倫理道德對當代壯族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進行了探討。梁銀湘、唐凱興探討了中華傳統政治倫理在壯族地區中的傳承與更張。胡濱從回族文化特征透析了回族居民的幸福感。王永和、張琳探討了回族倫理文化對促進寧夏社會和諧的價值。李紅梅分析了臨滄南美鄉拉祜族的和諧文化思想。
三、單一少數民族倫理文化研究
發掘單一少數民族的倫理文化價值也是這次研討會的特點和熱點之一。
1.回族的人性論、商業倫理及婚姻家庭觀。梁向明將回族傳統的人性論與儒家人性論進行對比,認為回族思想家秉承了伊斯蘭教的人性論說教,認為人的善惡是由真主前定的,同時,他們又以儒家的人性論為立論依據,強調人的氣質是可變的,從而使他們的人性善惡觀既具有鮮明的伊斯蘭風格,又帶有濃厚的儒家倫理色彩。郭春霞認為,回族商人在伊斯蘭文化的熏陶與洗禮下,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并具有鮮明價值取向的商業倫理。李斌運用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訪談了部分回族人士,概括了當代回族婚姻家庭觀的特征。
2.維吾爾族的生態倫理觀及現代價值。劉東英對維吾爾族生態倫理思想產生發展的歷史進程進行了探析。努力曼?依米提結合自己對新疆天山以南的維吾爾族聚居區所作的民族生態調查,對維吾爾族的生態倫理觀的現代價值作了探討。
3.藏族倫理道德中的“附魅”和“祛魅”。劉海鷗根據自己對我國和川羌等少數民族聚居地進行的考察,對藏族倫理道德中存在的“魅”現象進行了分析。
4.蒙古族的畜牧經濟倫理文化。斯仁將蒙古族的畜牧業經濟倫理與生態結合起來,闡釋了蒙古族畜牧業經濟倫理的概況。
5.壯族歲時節日文化的倫理意蘊。唐凱興、李栗茜論述了壯族歲時節日文化的倫理意蘊。孟立永考察了壯族傳統婚姻道德生活現狀及發展趨勢。
6.土家族生命倫理。滕海濱從土家族撒爾嗬生命意識,解讀了土家族“卵生太極”宇宙論的生命意識傳遞。
7.云南白族近代商幫道德文化和傳統慈善倫理。楊國才對白族商幫道德文化作了系統探討。王銀春就白族傳統的慈善倫理及其現代價值作了論述。
8.傣族的淳樸文化及政治倫理。雷希以傣族為例,向大家展示了他對傣鄉“淳樸”文化的深入研究。李玉珍以西雙版納傣族為例,從政治倫理的視角切入,對西雙版納傣族傳統社會中的優秀傳統政治倫理思想進行了介紹。
9.佤族孝道文化的當代價值。艾兵有以佤族孝道文化為例,提出中國面臨著嚴峻的養老形勢,“中國式養老難題”的解決必須與民族傳統道德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行性和現實性。
10.瑤族“度戒”倫理。劉莉論述了瑤傳道教“度戒”儀式對瑤族倫理的影響,兼論了道教倫理對瑤族倫理的影響。
王磊在分組討論總結時指出,對民族倫理的研究不能只注重差異,更需注重融合。
四、民族倫理典籍及跨學科研究
1.蒙古族典籍倫理思想研究。薩?巴特爾就《蒙古秘史》中的社會理念及倫理精神做了梳理和詮釋。斯仁首次對《蒙古秘史》所記錄的遠古道德材料進行系統整理和分析,對該典籍中蘊含的氏族社會特有的氏族道德風尚進行了梳理。
2.回族典籍倫理思想研究。張學智考察了回族哲學家王岱輿的倫理思想與儒學的會通關系。孫振玉和胡玉冰就明清回回理學的相關文獻中的倫理思想進行了探討。
3.儒家典籍倫理思想研究。段吉福分析了德性倫理視閾中的孟子心性論。楊澤樹論述了孟子“夷夏變”的價值意蘊。鄭全從情本論和治世理念之弊的角度,探討了傳統哲學之主流――儒家道德哲學之蔽。
4.其他典籍倫理思想研究。唐凱興、黃修卓就壯族布洛陀“體系神話”中的倫理思想等進行了學術探討。張亞月對民族倫理視野中的民間宗教及其功用進行了論述。高寶麗從重讀《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手,認為恩格斯的家庭倫理觀的核心是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