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現在時練習題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27 11:06: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一般現在時練習題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在復習教學中,所講知識是學生已經了解或把握了的知識,而對于初中生而言,通常熱衷于新奇事物。在教學過程中,若僅僅是重復學習,學生則興趣不高。因此,在初中英語復習教學中,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充分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利用競賽、表演、對話等形式來組織學習活動,這樣,復習教學會更具趣味,更有生機,學生會更愿意融入其中,在活動中再次復習與鞏固所學知識。

如復習一般現在時與現在進行時,教師可通過表演、猜測、對話、競賽等多種活動來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復習學習中,輕松把握與鞏固知識。比如1.表演與操練:英語教師可先向學生提問:“What do you usually do?”引導學生復習一般現在時。而后要求同桌之間運用一般現在時相互進行提問操練,進一步運用與鞏固一般現在時。然后邀請一名學生上臺表演,臺下的學生則猜猜這位同學正在做什么,運用英語句型“What is she / he doing now?She is reading/dancing/sing…”進行提問與回答,熟練運用現在進行時。操練之后,再引導學生總結一般現在時與現在進行時的基本結構、動詞變化、時間狀語。2.競賽練習:將所給動詞進行第三人稱單數和現在分詞變化,比比哪組寫的又快又準。3.對話練習:結合生活實際,運用一般現在時與現在進行時編寫情景對話,并進行表演,選出最佳表演者。教學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總結課堂知識與重點內容,鼓勵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解答,釋疑解惑。另外,教師還可選擇一些典型例題,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展示各組的練習成果,并相互提問,各組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與原因。這樣,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策略,可讓復習教學變得更生動有趣。

二、精而全的教學內容,增強復習針對性

1.精準的教學內容

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整體性的回顧所學知識,再次鞏固知識,檢測學習效果。同時,通過復習,可以幫助學生彌補知識缺陷,改正知識誤區,提高辨析能力,完善知識結構。這就需要教師注意篩選與重組復習內容,提煉知識重點難點,歸納知識間的聯系,找出易錯易混的知識點,而后有針對性地、有目的性的開展復習教學。其次,找準教學切入點。當明確教學內容后,教師需要注意教學切入點,幫助學生克服知識障礙,理清知識脈絡,弄懂知識聯系,有效建立知識系統。如like,can與現在進行時態等知識點,其共性在于含有動詞,在學習過程中,不少學生容易在動詞形式上出現錯誤,因此,將這些知識點選作教學內容,同時以現在進行時為學習重點,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然后以動詞的不同形式切入,而后呈現運用上述3種結構的各種句型,再引導學生結合這些句型加以表達,步步深入。

篇(2)

一、中職英語語法教學背景

(一) 大綱要求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激發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勇于實踐,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在教學上要注重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語言,培養技能,積極實踐,提高語言綜合應用的能力。

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要尊重學生的差異,為其提供多種學習選擇。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要進行補償教學,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進行拓展教學,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使每個學生均學有所得。

這些陳述體現了能力本位的英語課程設計,是學生取向的,以學習者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與未來職業發展以及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使用能力和繼續學習的能力的理念。

(二)學生情況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英語基礎不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較差,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本人在教學過程當中發現,多年來,其實還是有相當部分的學生希望自己能學好英語,為的是以后有更好的就業前景,或者是能繼續升學,就讀于大專院校,取得大專或本科文憑。特別是在學生了解本校有升讀電大的直通車后,積極性就更高了。這部分學生不滿足職校的英語教材內容,會自己另外找一些升學輔導題來做。他們掌握的詞匯量不夠,對英語語法沒有較為系統的認識,不知怎樣去分析句子的結構,不清楚時態的運用等等,在做練習——尤其是在寫作文時,經常有無從下手的感覺,只能憑著感覺走,常常寫出類似“You’d better come to Guangzhou in spring is the best time of the year to come.” 的句子。

(三)中職學校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

目前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普遍有“重交際,輕語法”的情況,無疑這對改變啞巴英語,提高交際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淡化語法教學,但是并不代表語法就可以不教,學生就可以不學。即使學生知道單詞,但不清楚句型、時態,在說和寫時,往往錯漏百出,影響交際和溝通;或是想說而說不出,不知從何著手。事實上,具備一定的語法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進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語法是交際能力中不可缺少的,語法能力是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和保證,同時交際能力又是語法能力的實踐和最終目的。語法教學的開展,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英語的運用規則,并在語法的指導下,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因此,語法教學是中職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四)教材

采用的教材是《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這本教材是在初中英語學習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

二、理論依據

排序(sequencing)是一門為教學活動制定邏輯計劃的藝術,它可以幫助學生以一種有組織的方式有效地掌握一系列的知識或規律。通過把知識排成一系列緊密相連的步驟來呈現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內容,而且可以提高他們處理信息的能力。

排序的基本原則

一般排序的基本原則有四個: 1. 從簡單的步驟開始。 2. 運用具體的例子。 3. 增加課程的難度。 4. 介紹抽象的概念。

排序可以讓教學更加有效,應該以反映課程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的方式將學習目標排序,就像“搭建橋梁”一樣。應該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學習目標,從而使他們能理解該學期整個課程的語法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

運用排序進行語法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的邏輯進程,將零散的知識變成知識體系。它們是相互作用的,并不是機械地按照一二三四的步驟,而是經常需要重復以前的步驟來幫助解釋目前正在討論的問題。

三、排序和教學組織模式在語法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第一步要從簡單的步驟開始。以講解一般現在時為例。通過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大部分學生明白一般現在時的定義(表示現在經常反復發生的動作、存在的狀態或習慣性的動作的時態)。他們覺得困難的是系動詞和助動詞的用法,以及在表達時首先要考慮什么(其實就是不清楚句子的結構)。講到第一章的語法內容“be” 動詞時,就可以告訴學生:現在接觸到的時態是一般現在時,讓我們從最基本的句子結構開始——主-系結構。只學三個系動詞:am, are, is.同時幫助學生弄清楚主語中的“第三人稱”的概念原來是“除了I, we, you 之外的人稱和名詞”(很多學生認為“第三人稱”僅僅是指 “he, she, it”或“they”)。

從第一章到第二章,按照教材的安排,讓學生熟悉“主-系”結構。在學生做練習時,經常幫助他們重溫“第三人稱”這個概念。

從第三章到第四章,教材的語法內容出現了 “主-謂”結構。這個時候要讓學生明白: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謂語動詞有變化;同時要幫助學生弄清楚“主-謂”和 “主-系”這兩個結構的區別和用法(有謂語動詞時,不能用系動詞),在舉例和練習中,時不時提及 “主-系”結構,以強化學生對這兩者的區分和理解。隨著課程的深入,學生要學習一般現在時的否定句和疑問句,出現了助動詞(do, does), 在學生通過操練熟悉助動詞的用法之后,適當增加難度,補充課外練習題,讓學生同時面對“主-謂”和“主-系”結構。

在講完第四章時,安排學生做一些一般現在時的翻譯題,內容盡量把他們自己的生活和之前所學的主題結合起來:自己/他人的日常作息,或者是自己/他人的購物習慣,也可以是父母的工作情況。

在學習一般現在時的過程中,學生面對習題時,仍有可能面臨不知從何著手的情況,老師有必要提點一下:句子的結構,或者謂語動詞的變化,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四、語法學習要注意的方面

(一)要與聽說教學結合起來

講授和練習有利于學生較系統地掌握語法規則,但是要做到形式與功能相結合,語法教學必須增加另一個環節——交際性活動。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提供必要的詞匯,可結合當時所學的語法內容和他們的學習、生活相關的話題,引導、激勵學生進行會話、造句和閱讀等交際活動,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這些話題可以是住宿、兼職、假期活動或者朋友,因為這些話題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興趣和參與熱情。例如在講到第三章的clothes and colors的時候,讓一位同學描述自己的一位舍友平時在宿舍里的穿著,因為都是同學們熟悉的人,說得對不對大家一聽就知道,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聽的人饒有興趣,說的人認真準備,大家都復習鞏固了本章所學的詞匯和語法內容(一般現在時)。再比如講解第六章(housing 住房)的There be 句型時,事先要求學生提供一些照片,最好是關于自己家里的一個房間的,也可以是朋友房間,讓學生在臺上描述照片里有什么家具和擺設,鼓勵其他同學就照片內容提問,能把照片描述得清楚的同學都可以得到一件小禮品。同學們非常樂意參加這類的課堂活動,這讓他們感覺到成就感,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二)提高學生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學習的一個重要動機性因素,高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其內在學習傾向更強,低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其內在學習的傾向較弱。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常采取以下策略來提高學生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為學生設置明確、具體和可以達到的學習目標。

如果學生看不出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完成學習任務,他會覺得要達到學習目標是超出了自己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很容易放棄。因此,在做習題或測驗時,都不會出現太難的題,學生可以在筆記或練習題中容易找到相似的例句,他們想一想,或替換一些單詞就可以做出來了。

(三)多表揚,不作橫向比較

經常運用贊美原則, 對學生取得的即使是一點點成績或進步, 都予以真誠的贊許,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教學中尤其是測驗后,不在學生面前作相互比較,盡量讓學生注意到自己的進步。

(四)給予學生鼓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要多鼓勵,少否定。 在學生回答問題、開流出現失誤時,沒有必要逢錯必糾,可以通過手勢語、眼神或微笑等鼓勵他們,要樹立他們的信心, 祛除他們害怕或對抗的心理, 并形成良好的心理體驗。 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正面評價, 他的內在價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認, 學習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滿足, 感到一種自我實現的快慰,學習外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也就漸漸提高。

(五)及時提供反饋信息

如果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展情況,他很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他可以切身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就會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最能了解學生當日的學習情況是作業,但現實情況是:不會做的同學面對作業的時候,首先就是去找別人的作業來抄,老師并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那么,我的做法是開卷測驗。根據實際情況,每兩周舉行一次小的語法測驗。題量控制在一堂課完成(40分鐘),難度不能大,絕大部分內容讓學生可以在書上或筆記中找到。為了讓學生 把注意力集中在語法知識的掌握上,出現的單詞是最近常接觸而且可以在書上找到的。改卷不能拖延,爭取在下次上課時就要把批改完的卷子發給學生,并有選擇地把學生的錯誤用幻燈片顯示出來。

五、效果和反思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個班大部分的學生在造句和口頭表達時,能從句子的結構、時態的應用以及句型方面綜合考慮,口頭表達及寫出的句子更具整體效果,而不是像之前說或寫的句子,想到哪說/寫到哪,完全是單詞堆砌起來的“句子”。這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為他們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在教學中體會到:一、在實施的過程當中,教師有必要不斷地復習之前講過的內容來解釋學生當前面臨的問題,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語法知識和句子結構。二、教無定法。排序法并不是萬能的,它不適用所有的語法教學(比如介詞的用法以及there be 句型),它對講解句型和時態有較明顯的效果。

結束語

學習語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語言,因此教師應把它滲透到聽、說、讀、寫教學中去。教師有必要根據教材的不同、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的不同、教學目的的不同等因素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或方法進行語法教學,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創造性地發揮或改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2009.

篇(3)

2014年,提示詞給出5個動詞,考查學生變成動名詞,動詞時態,動詞變成形容詞,非謂語動詞包括不定式和現在分詞,主謂一致;此外,提示詞還有形容詞,考查變成副詞;沒有提示詞的部分填的是連詞,介詞和助動詞。

2015年,提示詞給出4個動詞,考查學生動名詞,非謂語動詞包括不定式和過去分詞,動詞時態;此外,提示詞還有形容詞和名詞,考查形容詞變成副詞和名詞,名詞變成形容詞;沒有提示詞的部分填的是連詞,介詞和冠詞。

2016年,提示詞給出5個動詞,考查學生祈使句,主謂一致,不定式,動詞時態以及動詞變成名詞;此外,提示詞還有形容詞和名詞,考查形容詞變成副詞和形容詞的比較級,名詞變成復數;沒有提示詞的部分填的是連詞,介詞和冠詞。

綜上所述,這三年中必考的項目是形容詞變成副詞,非謂語動詞,動詞時態和主謂一致,詞性轉換,介詞和冠詞和連詞;選考的項目是特殊句式包括祈使句,感嘆句和疑問句。考試主要考查單詞拼寫和詞形轉換,還有語法知識綜合運用。考試難度不大,為什么新題型得分率沒有以往的單選題高呢?筆者覺得主要是因為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沒有很好地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沒有做到新題型,新教法。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1.高中詞匯量很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指導到位。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1到選修8一共有大概3000個單詞,課標單詞3500詞,學生掌握這些詞匯很難,不知道哪些詞匯是認知詞匯,哪些是四會詞匯,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做到重點突出,有的放矢,所以花了很多精力,英語基礎卻很弱;同時教師沒有將這些詞分類,按照考綱將每個單詞講解透徹,變形清晰,將掌握程度告訴學生。

2.平時講語法沒有整體性,并且練習題和語法填空題脫節。外研版教材把語法項目分成小項目,分配到各個模塊,比如Book 1 Module 1 講的是一般現在時,而Book 1 Module 4講的是現在完成時,并將它與一般過去時對比。這樣的編排方式,讓時態分散到各個模塊,教師講解完后練習題只能配單句填空題,這樣的練習沒有語篇,讓學生的課后練習與新題型脫節,不能做到有針對性地各個擊破,使得語法教學不能很好地為語法填空題服務。

3.學生語篇分析問題能力弱,長難句分析能力弱。學生在做語法題空題時沒有注意上下文的明顯暗示。例如2015?新課標全國Ⅱ68題This cycle 68 (go) day after day:The walls warm up during the day and cool off during the night and are thus always a timely offset(抵消)for the outside temperatures. 如果學生注意冒號后的時態,還有本句時間狀語day after day時態很容易填出來,是一般現在時,可是很多同學不注意語篇,導致失分。

4.?W生平時練習題偏難,比高考題難很多,沒能做到有效的時間做有價值的練習,解決基礎問題。由于新題型才存在3年,可借鑒的高考題少,我們主要看廣東的高考語法填空題難度進行訓練,平時的模擬題難度太大,考的詞匯變形生僻,時態區分度小,時間浪費在了糾結不會考的內容。

鑒于以上的教學中的問題,筆者建議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用以下的策略,有效地指導學生在新題型中拿高分。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應對策略

1.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有效地指導學生詞匯掌握程度。對于平時的詞匯教學,教師應該根據考綱,告訴學生每個單詞的掌握程度,給出單詞的變形,讓學生把有限的時間花在重要的單詞上,做到有付出有回報;對于一輪復習,我們學校教師編寫了知識清單,每個模塊一張,將單詞分成考綱單詞、變形單詞和核心單詞三個部分,這樣學生做到了“一單在手,全部擁有”。

2.教師在語法教學中系統地處理各個語法點,并及時地鞏固所學內容。鑒于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的編寫特點――每個語法項目分散在不同的模塊,教師可以整合幾個模塊的語法,系統地一次性講完這個語法項目;并精選適合高考難度的語法填空題,有精力的教師可以按照本模塊的文章,編寫語法填空題,帶領學生鞏固好所學的內容。

篇(4)

眾所周知,中職英語教學存在學時少,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的狀況。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英語語法學習更是難于上青天一般。其實在中職英語書中,編者也考慮到了學生的基礎,大綱在對語法要求方面,也并沒有像初高中一般,所以只是要求學生掌握常用語法,以及一些語法的常用條目。盡管這樣,學生一聽到要講語法依然高喊:“老師,我們上初中就不會語法…”“老師,語法真的太難了,學不會…”面對這些情景,我有過放棄,但是作為一名職校的英語教師,我知道,這個問題無法回避,因為他一直存在,所以只能選擇解決。因此,我開始積極努力,終于,當我準備了這次被動語態的課程時,就在心中充滿期待,當下課鈴聲響起時,我看到了學生眼中閃現了新的光芒,我也看到了希望。

被動語態是在英語第一冊第一課《長城》之后出現的語法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我結合課文,在本節課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作了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 情境導入

首先,課文《長城》中就出現了很多這樣的句子。1.About 1 million people were forced to build the wall. 在學生閱讀并翻譯之后,我給大家看了話劇《修建長城》,講的就是當時勞動人民被迫修建長城的故事。學生看后紛紛都說,那些勞動人民太可憐,以及監工們太暴力…在觀看視頻之后,學生們明確了解了被動語態的第一種情況: 被迫做某事2. The Great Wall was rebuil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3. In 1987, it was listed as a World Heritage Site.這兩個句子我也配合了相應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了被動語態常用的另外兩種情況:不知道動作的執行者或沒有必要知道以及強調動作的承受者。

綜合上節課課文《長城》的學習,學生們針對其中的被動語態句子的再一次復習,使學生們對于被動語態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 學生主導

在學習被動語態構成時,我改變了以往的最常見的語法課講授的風格,教師一言堂講授分析。我給出了以下幾個句子:

1 .The ball is kicked by him . 球被他踢。

2 .The flower is watered by her.花被她澆。

3. The classroom is cleaned by our moniter.班級被班長打掃了。

通過幾個簡單易懂的句子,讓學生自己總結出一般現在時被動語態的構成:主語+be+過去分詞+by + 賓語。學生總結后,我再簡單點撥一下其中的幾個小問題,1.be 動詞的選擇,2.過去分詞的構成。

對于本課的重點部分,讓學生來主導,而我只是在配合著學生來一起完成。這樣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而我也更容易找到學生的難點在哪里!

三、 適當取舍

以前講語法時,總是會想是否講解的足夠全面,是否講解的特別完整,以及講解的是否十分明白。卻忘記了一件事,全面了,完整了,自己講明白了,學生就都聽懂,接受了嗎?學生的基礎畢竟有限,英語課的課時更是有限,他如何把一個語法項目面面俱到的都掌握呢?在這次課上,我也進行了我的課改:只講解了兩個時態的被動語態的構成,一般現在時態和一般過去時態。因為一般現在時態被動語態構成是學生自己總結出來的,而我只要簡單說一下過去時只是在be動詞有所變化,學生們就明白了如何構成了。

一般現在時被動語態:主+be(am,is are)+動詞過去分詞+by +賓語+其它。

一般過去時被動語態:主+be(was, were )+動詞過去分詞+by +賓語+其它。

這是兩個在生活中最常用的時態,這也就使這個語法項目的實用性更強。

Eg : The book was stolen yesterday.

I am praised by our teacher today.

The thief was caught by a police yesterday.

如果再講解其他幾個時態的被動語態,暫且不說是否常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另外時態的主動語態還不能分析的很好,如果再加上被動,則會讓學生真的是云里霧里一般。不過,其它時態也不是完全不講,而是要在之后的學習中慢慢滲透。當學生把這兩個時態的被動語態運用自如時,再去學習其它時態,也會有事辦功倍的效果。

雖然這樣是否是對的還沒有定論,但我覺得如果像我們上學時一樣,每個語法項目都講解的完整之極,甚至那特殊情況都要背誦的相當流利。這樣的教法對于現在的中職學生來講似乎有些不可能,無論是從學校課程安排,重視程度以及學生的基礎……所以有時真的是有舍才有得!

四、 多媒體輔助教學

優化教學過程,突破難點是組織教學重要的一環。隨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引入,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的直觀性教學成為可能。多媒體教學借助其圖文、聲情并茂的情景,直觀地展示某些教材中的難點內容,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語境。教學直觀明了,學生也感興趣。既擴大了語言教學的外部環境,又直觀地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本節課從導課的視頻---修建長城,到授課時,為了更好的理解句子的主動與被動:The ball is played by a bird..當學生看到小鳥在玩球的GIF動畫時,他們就主動的來進行學習,來參與回答。但是在本節課中,還有一個環節讓多媒體發揮了更好的作用,應該說把學生更好的調動起來了。那就是在練習環節,首先是選擇題。

1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__ on October 1, 1949. (B)

A. found B. was founded C. is founded D. was found

2. English ____ in Canada.(D)

A. speaks B. are spoken C. is speaking D. is spoken

3 .This English song___ by the girls yesterday. (D)

A. sings B. is sung C. was sang D. was sung

4 .This kind of car ___ last year. (D)

A.makes B. made C. is made D. was made

5 .New computers ___ all over the world. (C)

A. is used B. are using C. are used D. have used

6 .A new house _______ at the corner of the road.(B)

A is building B is being built C are built D be building

雖然每一個題都有正確答案,但無論學生選到哪個選項,都會出現一個不同的QQ表情,只不過正確的是一個鼓掌,或者是做勝利的表情,但錯誤的就不同了,有大哭,有皺眉,各種不快的表情。學生們都喜歡極了。正是因為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有時也會想看看選錯了是什么表情,那我就會讓他們告訴我這個錯誤的選項錯在了什么地方。這樣,這一個選擇題讓學生們把被動語態得到了充分的練習。這里的第6題是現在進行時的被動語態,在學生選擇時我則先給出了提示,這樣一點點的去了解其它時態的被動語態。

這個練習之后,我趁熱打鐵,出現了第二個練習題,完成句子。但我是用看圖說話的形式出現的,看著一個個GIF動畫,讓學生來做句子。

1 .Football is played (play) all over the world.

2 .Chinese is spoken (speak) by many people now.

3 .Many trees are planted (plant) in North China.

4 .Rice is grown (grow) in South China.

5. This book is being printed (print) now.

6 .I am often asked (ask) to do this work.

7 .Her homework is not finished (not finish) by her.

8 .The classroom is being cleaned (clean) now.

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這節課的練習應該說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總之不同的教學風格等待老師們去創造,去共同編織英語教學豐富多彩的圖景,展示英語教學的特殊性。英語課在一直進行著,課改也在一路跟隨著!

篇(5)

第二階段是進行專項復習。現以語音、詞匯、句型和動詞的時態的復習為例,分述于下:

一,語音的復習:語音的復了按《初中英語學習記憶手冊》(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分中的表格進行全面復習外,還要針對一些比較輕易混淆而又能用形象化記憶的單詞,編了順口溜。

二,詞匯的復習:詞匯的復習,采用下列幾種歸納比較的方法:

1、同音異形詞的歸納。例如:no-Know,father-farther,our-hour,write-right,etc.

2、詞義的歸納。

①一詞多義:如:stopv.停止,n.停車站。watchv.觀看,n.手表。

②一義多詞:如:say可歸納比較tell,speak,talk.

③同義詞:如:begin-start,rest-break,difficult-hard,etc.

④反義詞:如:above-below,open-clost,up-down,man-woman,etc.

3、詞類的歸納。例如:

①學習用品名稱:pen.pencil,pencil-box,knife,ruler,rubber,ink,sch

②月份名稱: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

③星期名稱: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4、按構詞法歸納。例如:

①派生:把前后綴加在詞干上,構成新詞。如后輟er加在有些動詞后面,表示從事某種動作的人或物。如:build?builder,sing?singer,teach?teacher,work?worker,etc.如前綴un加在有些詞語前面,就將原詞義改變為另外的詞義。如:fair?unfair,known?unknown,able?unable,happy?unhappy,etc.

②合成:把幾個詞合成為一個新詞。如:news+paper=newspaper;black+board=blackboard;basket+ball=backetball,etc.

5、其他歸納比較的方法,不一一列舉。

三,句型的復習:句型的復習一般采取句型轉換或改寫句子的方式來進行操練和鞏固。例如:

1、…so…that…,…too…to和…enoughto…

Heissoyoungthathecan’tgotoschool.(復合句)

Heistooyoungtogotoschool.(簡單句)

Heisn’toldenoughtogotoschool.(簡單句)

2、both…and…和notonly…butalso…

Bothmyfatherandmymotherareteachers.(動詞用復數)

Notonlymyfatherbutalsomymotherisateacher.(動詞用單數)

3、neither…nor…和either…or…

Neithertheboynorthegirlknowstheanswer.(兩人都不懂得答案。)

Eithertheboyorthegirlknowstheanswers.(兩人中有一人懂得答案。)

4、Ittakessb.sometimetodosth.改寫為sb.spendssometime(in)doingsth.(某人花費多少時間做某事)

Ittookmetwohourstofinishmyhomework.

Ispenttwohours(in)finishingmyhomework.

另外,在這種專項的練習過程中,列表進行比較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列舉兩表說明:

表一:連系動詞“be”與行為動詞的比較

由于學生對連系動詞“be”和行動詞的概念模糊,但他們對最早學到的“be”的印象比較深刻,因此,學生把有關“be”動詞的肯定句變為否定句時,都能在“be”動詞后加“not”,若變成一般疑問句時,也會將“be”動詞調到句首。但行為動詞的肯定句變為否定句或一般疑問句時,需要借用助動詞-do(does)或do(does)not。現列表比較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詞連系動詞“be”行為動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句I’mastudent.I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句I’mnotastudent.Idon’t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問句Areyouastudent?Doyou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回答Yes,Iam.Yes,Id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回答No,I’mnot.No,Id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二:動詞“have”的非凡作用

由于“have”一詞本身的詞義是“有”,當它作為“有”解釋時,它可以當作助動詞作用,但是當它與一些名詞構成詞組時,就失去了“有”的意義,也就不能當作動詞作用。如:

havelunch,havelessons,haveagoodtime,etc.現將“have”可當作助動詞和不可當作助詞列表比較于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ave可當作助動詞不可當作助動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句Ihaveabook.Ihavelunchatho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Ihaven’tabook.Idon’thavelunchatho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問句Haveyouabook?Doyouhavelunchatho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答句Yes,Ihave.Yes,Id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答句No,Ihaven’t.No,Id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動詞的時態復習:時態的復習以一般現在時為例,現列兩表比較于下:

表一:一般現在時的用法和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態用法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表示經常的習慣性動主語

般作和經常性狀態。1、第一人稱動詞

現2、表示客觀事實或普遍第二人稱+原形

在真理。第三人稱復數

時3、在時間或條件狀語從2、第三人稱單數+

句中,主句用一般將來時,從動詞加“s”或加“es”

句則用一般現在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當變換句型時,需要借用助動詞do(does)或do(does)not.

表二: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與其他人稱時所用的行為動詞的比較:(以he和we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語第三人稱單數其他人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句Hestudieshard.We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Hedoesn’tstudyhard.Wedon’t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問句Doeshestudyhard?Doyou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答句Yes,hedoes.Yes,wed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答句No,hedoesn’t.NO,wed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階段是進行綜合練習和選用模擬考卷。綜合練習是一種通過全面的復習,使學生所把握的各種知識更加鞏固和扎實的手段。綜合練習的內容是根據中考試題的總設計,一般按語音、詞匯、語法(選擇填空、句型轉換、動詞填空)和綜合應用(補全對話,綜合填空,閱讀理解)等四個部分的題型和順序。教師編寫練習題時要將學生在平時做練習時出現的典型錯誤,尤其輕易混淆的詞語列出。如:

1、“say”與“says”的讀音應分別為[sei]和[sez]。

2、含有“…thananyotherone”和“…thananyoftheotherones”的句子應注重分別。例如:

①TheGreatPyramidisbiggerthananyotherpyramid.

②TheGreatPyramidisbiggerthananyoftheotherpyramids.

3、牽涉到短暫性動詞的句子:(以join為例)

LiMingjoinedthearmyin1991.

LiMinghasbeenasoldierforthreeyears.

篇(6)

一、be動詞:獨行俠

個性十足 獨立性強

常譯為“是”或不譯,但是一個句子中有了它就有了靈魂,可以稱為句了。構成肯定、否定、疑問句時統統可以獨立完成,因此,我稱它們為“獨行俠”。不用助動詞的幫忙,自己就是孫悟空,am/is/are/was/were 需要什么變什么。英語教學是學生掌握英語語言項目的過程,是教與學相互作用的交際統一整體。一個靈活、豐富、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對象,明確學習任務,確立學習目標;可以提高學生認知領域里的思維活動,能力領域里的訓練活動,情感領域里的心理活動。因此,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前提,靈活地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上探索和運用新的、好的教學方法,不僅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

二、實義動詞:壞丈夫

實力不夠,花心外遇

實義動詞是英語學習中的難點,動詞形式多、語法規則多,因此在講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最費勁。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動詞的用法和漢語動詞的用法大相徑庭,幾乎每一個初學英語的人都對此抓狂。怎么讓學生們記得快、分得清,把知識深入淺出地讓他們掌握牢靠考驗著每一個初中的英語老師。結合動詞的特點我用壞丈夫這個形象比喻動詞的特點:

1、一般現在特聽小三兒的(在一般現在時態中,當主語為單數第三人稱時動詞變為第三人稱形式)。

2、一般情況肯定不需要賢內助(在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的主動形式中,肯定句構成時不需要助動詞)。

3、可一遇到事想起了賢內助(實義動詞構成時態、語態時,變否定、疑問句時都需要助動詞的幫忙)。

4、別人問個話都得賢內助支應(在回答一般問句時,常用助動詞)。

三、情態動詞:宮里太監

無能但有眼色

這些個奴才自己無能,成不了氣候,構不成謂語,所以情態動詞不管主語是什么,后面必須跟著動詞,傍上這個有實力的皇上。動詞有了情態動詞在前面支應著,自己也樂得當甩手掌柜,表現出原形就得啦。這些奴才深知自己只要腿勤、嘴勤就一切搞定,遇上變否定句、疑問句和做回答時跑得溜快。

四、助動詞:終極絲

最苦命的就是某些助動詞了,最累不說,連本來有的詞義都沒了。一切老板需要的地方都得立馬到位,否則就會死的很難看。不過還有一點可以聊以安慰:時態、語態這兩位“態態”表示離不開它們。

可能有些比方有些不妥,但在學生們有了一定的動詞知識以后,通過我這么戲說一下之后立刻對這種動詞的特點感覺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就可以把過去一些貌似掌握,可又是是而非的知識瞬間理清、記牢。“教無定法”,能把知識深入淺出地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們輕松掌握知識,獲得學習樂趣不正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嗎?

非謂語動詞不是初中英語的重點,涉及到這部分的題目,我一般都是以定語從句的方式進行過渡,定語從句充當的是后置定語,當把某些定語從句的主語和Be動詞省略,就成了Ving或V過分直接做后置定語,此時只是短語,不再是句子了。

篇(7)

所謂語法是用詞造句規則的綜合,是研究語言的詞形變化和句子結構的科學,它是語言運用能力的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語法知識的講授。下面分析了幾種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歸納法

歸納法主要是讓同學根據所學知識自行歸納總結,使記憶更加深刻。歸納法要求我們先給學生一些含有語法教學內容的語言材料,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材料中接觸這些語法現象,然后引導學生從語言材料歸納總結出語法規則。傳統的英語語法教學,通常是教師不停的寫板書,學生被動接受,這樣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要想讓學生掌握好語法知識,教師就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主動發現自己不熟悉的語法結構,進行歸納總結。如在講授非限制性定語從句時,先把定義闡述清楚,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的作用是對所修飾的成分作進一步說明,通常和主句間用逗號隔開,將從句拿掉后其它部分仍可成立。然后舉例:

1. which引導的非限定性定語從句,His house,which was built twenty years ago,stood still in the earthquake.(他的房子在地震中依然聳立,它是20多年前建造的。)

2. who 或whom 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John,who is my brother,ate the apple just now.(我的弟弟約翰,剛才吃了這個蘋果。)

3.當先行詞是專有名詞或物主代詞和指示代詞所修飾時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The book,which I have read three times,is very interesting.(這本書很有趣,我已經讀了三遍。)

把以上這些基本的知識教授學生之后,給出幾道練習題,讓學生自行完成。

二、演繹法

演繹是從已經形成的概念出發,直接將語法概念講授給學生,然后再用例句和語言材料來說明概念。

例如在講授虛擬語氣這一語法現象時,首先講解定義,虛擬語氣用來表示說話人的主觀愿望或假想,而不表示客觀存在的事實,所說的是一個條件,不一定是事實,或與事實相反。然后講解虛擬語氣的幾種用法:1.表示與現在事實相反的情況:if+主語+did/be(were)+其他+主語+should/would/could/might+do+其他;2.表示與過去事實相反的情況:if+主語+had done+其他+主語+should/would/could/might+have done+其他;3.表示對將來情況的主觀推測:if+主語+did/should/were to do+其他+主語+should/would/could/might+do+其他。最后學生自行完成布置的作業。以上可以得出演繹法過于理性,需要學生具有比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強烈的學習興趣。它與歸納法相比,歸納法更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便于學生消化吸收,演繹法更有利于縮短學生學習時間。歸納法更利于學生的學習,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演繹法更利于教師的教學,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歸納法比較適用于新知識的教學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演繹法能夠提高教學速度和適合強化舊知識的。

三、比較法

用比較的方法學習英語會加深對句型句意的記憶和了解,記憶詞匯時可以用比較的方法,語法結構也要比較著記憶。記憶詞匯時可以:1.比較詞音、詞形、詞義。例:dear和deer,might和fight,favor和favour;2.一詞多義的比較。例:put的用法,put on穿上、戴上;put off推遲、拖延;put out熄滅;put away收好、處理掉;put up舉起、推薦、提供、提高、建造、貯備。3.利用構詞法進行比較,常見的構詞法有:轉化法second第二―second支持,合成法consulting-room診室,綴后法permit―permit+ion。語法學習時可以:一是對語法的比較。如一般現在時與現在進行時的比較,一般現在時是以動詞的原形表示的,當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時,做謂語的動詞原形后要加上詞尾-s or -es,現在進行時是由助動詞to be的現在時+現在分詞構成,英語中的時態學習都可以運用比較法。二是對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中的相關的語法現象和結構規則的比較。英語多前重心,漢語多后重心。在表達多邏輯思維時,英語往往是判斷或結論等在前,事實或描寫等在后,即重心在前;漢語則是由因到果、由假設到推論、由事實到結論,即重心在后。另外,可以利用比較的方法,進行句型轉換,讓學生掌握這一語法難點。

參考文獻:

篇(8)

一、創造真實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本人曾針對pep六年級下冊話題“holidays”上了一堂復習三個時態(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的復習課。

這個想法不是我原創,是在別人的文章中看到的,就設計了一節由“holidays”為主題的語法復習課。先從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at…? 開始談論,自然引入與holiday有關的詞匯及其語音復習,和一般現在時的語法復習。再由 My favorite holiday is summer holiday. Last summer holiday, I went to Qindao. …自然引入一般過去時的語法復習。最后由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summer holiday? 引出一般將來時的語法復習。 最后配合一些相關練習題加以鞏固。

一堂課下來,三種時態通過課件的鮮明對比,學生的話語能力有較大提高。配合相應的練習鞏固,學生對三種時態的理解也有較大提升。

課件在這堂課上作用較大,因為引入了我去年暑假去大連的大量照片,加上是對六年級學生馬上要迎來的沒有作業的暑假的談論,所以學生的交談欲望比較強烈。這就應了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的主張:把活動作為教學的基本方法。他提出,學生要有真實的經驗的情境,在這個情境內部產生真實的問題。這個即將來臨的“暑假”就是他們最真實的情景。

這堂復習課是主要達到“溫故而知新”中的“新”的第一點“從不全面到全面,從不理解到理解,從單個的語言點的理解到多個語言點融會貫通”。

二、充分利用素材,精心設計教學任務

2012《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中的“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出: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比如第三單元中我將Part A和Part B整合起來,復習了Unit2-4三個單元的主題――Seasons, Pen friend和plans。我用Pen friend Club作為大背景,引出三個筆友的介紹,并通過逐層深入的方式讓學生會運用信息表來對個人信息進行短文闡述――①Ann用短文完成信息表②Liu Yun據信息表補全短文,并對短文進行結構解析③Tom用信息表小組合作簡述短文。然后猜測誰是老師的pen friend引出聯系方式的復習,老師采用的是寫信的特殊方式引入一封信。這部分是對pen friend主題的復習。在信的內容中我復習了season話題,有第五單元New York的四季的交談復習,因為我選擇的筆友是Alice,而這個女孩來自紐約。也有本地的四季復習,這時我用了寫一寫的方式進行復習。在最后是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筆友,以信的格式談談自己的六?一計劃。這是對Plan的話題復習。

我在這堂課中用了比較多的“任務學習”。一堂復習單元的課,我所花的精力比一堂新授單元的課的精力還要多,但我覺得值得。學生在這些“任務”中思考、討論、交流和合作,學習并使用英語,這樣的過程訓練比學會幾個語言知識點要重要得多。

三、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奠定終身學習基礎

畢業班的學生,到了復習階段,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小學畢業考試。有一個清晰的學習目標后,我們做老師的要利用好這個目標,采用多種方式明確各種學習策略。

①制定復習計劃。我在復習時經常讓學生談論昨天復習了什么,今天我們可以復習什么,明天我們準備復習什么,讓學生參與制定復習計劃。我的愿望是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學會制定學習計劃,今后做一個有計劃,有準備的人。

②不斷反思錯誤、鉆研。對于學生常錯的題目,我要求學生辨明原因,分析自己的錯誤,加強正面知識的運用。對于學生在練習中是猜測對答案的,我要求學生要跟進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不可就此沾沾自喜。為了清楚了解學生的錯誤動向,我對于學生的練習題堅持自己全面批改。

③加強學生學習的正遷移能力。我始終覺得英語和數學的學習是相通的,數學有很多的公式,英語的語言也有很多公式,只要有一句話,我們就可以推出這一類的話語都是這樣說的。句子的結構就是如此。我嘗試在課堂上介紹簡單句式并讓學生歸類:

1、主語+謂語 例:I am swimming.

2、主語+謂語+賓語 例:S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3、主語+謂語+表語 例:It looks beautiful.

4、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 例:Mr. Black gives Amy some

books.

5、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足語 例:She teaches us English.

這些就是句子的“公式”。這些句式我并沒有在復習課以前出示過,而是特意到畢業班復習課時才出示,原因是要學生在積累了一定的語言后再給出規律性的東西,加深他們對句子的理解,促進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正遷移能力。

篇(9)

多媒體是以計算機為中心來處理多種媒體信息的技術(計算機技術和視聽技術),這些技術綜合在一起組成多媒體系統,最終形成網絡,進行優化教學。我們現在所用的教學媒體,如書本、模型、掛圖、幻燈、投影、錄音、電視、錄像、計算機等及與其配套的軟件資料,在教師精心設計指導下,進行多媒體優化組合,在教學中發揮多種媒體的優勢。更好地突破教學難點,利用二維、三維動畫技術和視頻技術不但可以使一些抽象難懂的概念變成形象、直觀的畫面、圖形, 而且還能夠動態地演示出它們的變化過程等。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比較、演繹、綜合、歸納等抽象思維活動, 從而形成概念并掌握事物與現象的原理及規律。

英語中有許多教學難點,特別是一些語法,學生總覺得抽象,難于理解,如英語動詞時態的區別及應用,筆者在教學中適當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了激發學生的有意注意,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現在進行時和一般現在時,筆者利用電腦在銀幕上首先呈現一個男孩正在河里游泳,然后問學生:“Look!What is he doing now?”學生們很自然地作出回答:“He is swimming in the river.”當涉及到一般現在時態時,就連續設計出現幾幅圖,呈現男孩周末都去河里游泳的情景,讓學生們經過仔細觀察后,再提問:“What does Jack usually do on weekends?”

借助畫面學生能正確地理解并運用一般現在時態。接下來,銀幕上再連續播放不同動作的畫面,讓學生根據圖片迅速造句,并通過和正確句子的對比來查找自己的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并總結這兩種時態中動詞、 頻率副詞和時間狀語的區別及使用。最后,再呈現事先做好的對比圖和看圖說話練習加以鞏固對知識的掌握。

“so+主語+助動詞”和“so+助動詞+主語”是兩個較難掌握的句型,我在教學時,首先設計Tom和Mary在籃球場上打籃球的動態畫面,Tom對Mary說:“Pass me the ball.”而Mary說:“OK!”然后把球傳給了他。這時,老師問:“What did Tom and Mary do just now?”同學們紛紛舉手回答:“Tom asked Mary to pass him the ball, and so he did.”接著出現一幅Tom在彈鋼琴的畫面,并傳來悠揚的琴聲,爾后又出現Mary也在彈鋼琴的畫面,而且也是同樣的旋律。我問學生們:“What are they doing now?”這時一名潛力生舉手回答說:“Tom is playing the piano. So is Mary.”全班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于是,我趁熱打鐵告訴同學們,這就是“so+主語+助動詞”和“so+助動詞+主語”這兩個句型的區別,“so+主語+助動詞”表示“的確如此,果真如此”;“so+助動詞+主語”用于肯定句,表示一種情況也適合于另外的人或事。

以上是多媒體教學應用于語法和句型教學的例子,下面來看一個多媒體教學應用于練習的例子。有這樣一道練習題:You dont know what difficulty we had ____ home in the heavy rain.

A. walked B. walk

C. to walk D. walking

當我在銀幕上顯示出這道試題時,教室里熱鬧非凡,有選A的,有選C的,但是沒有選D的。但當銀幕上動態顯示出幾個人在大雨中艱難地向一座房子走去時,許多同學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They have difficulty in walking home.”這時,我話鋒一轉,現在我們來分析該句子的結構,“we had ____”是定語從句,其先行詞是difficulty,如果還原的話是we had difficulty,有同學馬上說出了正確答案是D,這時我說:“對,此題答案是D,它考查‘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sth.’這種結構的變體形式”。

這是幾個運用多媒體突破英語教學難點的例子。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教學領域中,除了針對學生的課程內容的教學以外,還存在一些教師合理安排方面的難點,如怎樣適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如何處理好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關系,使之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怎樣組織實施多媒體教學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解決的問題。

1.在不忽視其他媒體教學的情況下,把多媒體當作一種教學技術,適當地開展多媒體課堂教學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課堂教學是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為了使多媒體在教學中發揮作用,我們應該立足于課堂教學這一基本組織形式,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開展多媒體教學活動。這就要求:一方面,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和制作應立足于課堂教學,制作符合課堂教學要求的課件;另一方面,應該讓廣大的教師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只有這樣,多媒體教學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2.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是多媒體教學價值取向的構成部分。兩者關系處理得正確與否,關系到兩者的健康發展,影響師生的互相配合,影響軟件的制作及教學效果。

3.多媒體課堂教學的組織實施、評價反饋環節,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教學過程的操作步驟規劃:規劃課件使用的操作步驟,是多媒體課堂教學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授課教師要根據本節課的實際教學需要,合理分配課件的使用時間,理清思路,認真規劃課件的使用步驟,仔細考慮課件的運行、重復、結束等在哪個環節為最佳;要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務教學為出發點,防止為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一味追求時尚。

篇(10)

【正】They want to have a good rest this weekend but they know that they will not be allowed to do that by their boss.

【析】在被動語態中,not要放在助動詞的后邊,動詞原形be的前面。又如:A bridge is not being built in his hometown.

12. be與been不分的錯誤。

【誤】Has a new website be set up by the villagers to help the visitors learn more about the cultural relics?

【正】Has a new website been set up by the villagers to help the visitors learn more about the cultural relics?

【析】特別是分隔開的疑問句中,有些同學只知道要使用被動語態,卻不知要使用與時態對應的be動詞形式。

13. been與being不分的錯誤。

【誤】Nowadays many phones are been used as cameras and radios.

【正】Nowadays many phones are being used as cameras and radios.

【析】有些同學分不清been和being是怎么來的,由于讀音相近,常常弄混淆。been是be的過去分詞,being是其現在分詞。

14. 主賓格不分的錯誤。

例如:He has made a decision.變被動句

【誤】A decision has been made by he.

【正】A decision has been made by him.

【析】相當一部分同學基礎知識有缺陷,變被動語態時只知道把賓語提前改作主語,卻不知道主語也要換為賓格形式。

15. 主從句不分,錯變從句。

The university has suggested that they teach the course with the new science textbook. 將此句變被動語態

【誤】The university has suggested that the course with the new science textbook has been taught by them.

【正】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y teach the course with the new science textbook.

【析】變被動語態的原則是變主句不變從句,以免引起句子結構混亂。

16. 誤將某些使用主動形式表被動意義的詞語和結構使用了被動形式。

【誤】The question that he referred to at the meeting was quite difficult to be answered.

【正】The question that he referred to at the meeting was quite difficult to answer.

【析】在某些形容詞后面,當不定式表達的情況與主語構成邏輯上的動賓關系時,或者不定式的動作執行者是主語時,用主動式表示被動意義。在need, require,want,be worth,deserve等詞的后面也用動名詞的主動形式表被動含義。又如:I think the film is worth seeing a second time. 我認為這部電影值得再看一遍。

17. 句子結構混亂錯誤。

【誤】The government has chosen the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to organize the training course.

【正】The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has been chosen by the government to organize the training course.

【析】這是新教材課本上一道練習題。有些同學分不清句子的賓語到底是什么,造成變被動語態時結構紊亂。

18. 有些動詞強調動作時可以用被動語態,但有時卻可以用主動形式表示事物特征和狀態,很多同學誤將這樣的動詞使用了被動語態。

【誤】The house is burnt when he hurriedly got there.

【正】The house is burning when he hurriedly got there.

【析】該句表示的是房子燃燒的狀態,并不表示由誰點燃,不能使用被動形式。這樣的動詞還有:wash,write,look,sell,read,print,cook,fry,bake, burn,hang等。又如:A clock is hanging on the front wall of our classroom. 教室前墻上掛著一個鐘。 Your pen writes smoothly. 你的筆書寫流暢。

19. 不清楚介詞短語和被動語態之間的相互轉換。

【誤】Thousands of families are fleeing their homes because their country is under attacked.

【正】Thousands of families are fleeing their homes because their country is being attacked / is under attack.

【析】某些“介詞+名詞”的短語也可以表示正在進行著的被動動作,常見的這些介詞有:on,under。例如:Many new cars are on show.=Many new cars are being shown. Your questions are under discussion.=Your questions are being discussed.

20. 誤將某些用一般時表示進行時的動詞使用了進行時態。

上一篇: 法語教學論文 下一篇: 挑戰杯調查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播放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激情五月天 | 日本精品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午夜福利 | 亚洲怡红院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