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游戲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27 11:05: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課堂游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課堂游戲論文

篇(1)

二、凸顯能力,課時游戲要適宜

根據兒童心理學可以得知,低年級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不長且不穩定,無意注意占主要優勢,所以課時游戲要省時簡單和利用學生主要的無意關注方式,這樣才能避免學生走神,不關注游戲教學等各種弊端。由此可見,課時游戲的適宜性主要要看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是否貼合教學內容,是否能引起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這幾個方面。

例如:在拼音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計幾組簡單省事,生動有趣的小游戲讓學生參與。第一組小游戲是“找朋友”:輪流請同學們上臺,每次兩個,同學上臺后教師交給學生各一個印有韻母或者聲母的卡片,然后讓他們拿卡片進行游戲互動,例如卡片一是un,卡片二是ch,生2拿著卡片二說:“我是ch,誰要做我好朋友?”生1就拿著卡片一說:“我是un,我要做你好朋友。”找到朋友后,全班一起念:“ch—unchun,”緊接著,再來一組“降落傘”小游戲讓學生鞏固詞語的拼讀能力:教師將降落傘形狀的聲母卡片(如ch,f)和韻母卡片(如un,eng)貼在黑板上,然后再在黑板上畫上藍天白云和草地,讓學生充當跳傘員,帶領降落傘式的卡片順利降落草地,而要降落草地就必須要順利拼出音節詞(如chunfeng)。這樣一來,幾組小游戲就幫學生鞏固了字和相關詞語的拼讀,而且這種小游戲耗時小,節奏性強,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力,提高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因材施教,游戲形式要多元

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也會在不同的階段表現出不同的年齡特征,而且隨著教學效果的影響加深,一些學生會表現出相應的紀律性和思維性,再者,不同教材文本的教授都應該配合相貼近的游戲教學,在諸多因素影響下,我們不易得出游戲教學應該要多元化的教學特點。

例如:進行生字教學時,教師可以同樣采用“開火車”的游戲,但是游戲形式可以根據文本內容不同而變換,在《小鷹學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上大大的翅膀,在翅膀上畫下條條直線,形成像車廂的層層格子,然后把這節課的生字貼在“格子”里,跟同學們說:“小鷹能不能展翅飛翔就看你們是否幫它爭取到這大翅膀了,看看哪一組的小朋友能夠最快最好地重組小鷹的翅膀,幫助小鷹高飛,請每組同學都互相檢查好每個小格子,看看自己是否都學會了,要知道一個錯了小鷹就不能飛了,而一個小組的同學要每個人都會噢,不然小鷹也不會飛的噢。”而在《青蛙看海》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畫一片海,海邊有一塊塊大的“鵝卵石”,“鵝卵石”上也貼著課文生字,學生依然要通過識記生字幫助青蛙回到大海。由此可見,同種游戲在不同的文本中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當然不能長期用一種游戲形式來進行教學,教師在進行生字教學時還可以采用“順口溜記憶游戲”“猜謎語”“詞語接龍”等多種游戲形式。只有結合文本實際和兒童實際特點去運用游戲教學法,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篇(2)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課堂討論

引言:初中語文作為承接小學語文與高中語文教育的橋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在小學語文教學注重于文字識別與基礎知識的掌握上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一方面又為高中語文教育覆蓋面廣,內容較深較難理解打下良好基礎,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文章的閱讀與分析,尤其是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了語文閱讀課堂討論的有效性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擁有絕對的主動權與話語權,把握整個教學進程以及課堂氛圍,但這一教學模式顯然不利于提高語文閱讀課堂討論的有效性。教師過多的掌握課堂主動權與把握學生學習進度,并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與能力,也讓學生不敢于開口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阻礙了語文閱讀課堂討論有效性的提高。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改變了這一思想局面,創造了一個言論自由,氣氛活躍但卻不偏離主題的良好課堂氛圍,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在教師進行必要引導的同時,讓學生張口去說,去表達自己對于文章的所想所感,對于與教師想法有異議的部分予以提出,一方面培養了學生敢想敢做的精神,一方面也提高了其語言組織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通過學生的理解程度來調節課堂進程,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學習效率。一個良好的、自由度高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接受科學文化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在進行課堂討論的過程中自由發揮想象力,提高了學習興趣,自由闡述想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了提高語文閱讀課堂討論的有效性的目的。

二、教學手段的變更提高了語文閱讀課堂討論的有效性

通過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教學課堂,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學手段來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是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各種文化之間的不斷相互交流碰撞,教學手段早已不再單一,不再僅僅局限于板書與教師的講解。初中生尚處于人生青少年階段,對于新穎的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多變的教學手段可以成功的吸引其注意力。初中語文課本人文性很強,與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較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意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音頻、視頻等教學手段對課本內容予以引入,成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讓學生對于教學內容進行閱讀與討論。

在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重壓導致了語文教學的畸形,教師不得不強迫學生對于課本內容進行強行記憶,而不是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進行學習,這就將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由“主人”降為“奴隸”,這樣一來不僅導致了學生對于學習缺乏積極性,也影響了學習效率。蘇教版教材中則對此問題進行了處理,減少了教學中要求強行記憶的成分,對于學生的理解與實際動手能力的要求則有所加強。例如對于課文《背影》,從前是要求全文背誦,很多學生難以理解當時年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背誦起來十分困難。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手段變更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以便于記憶。教師可以首先在課堂組織有感情的朗誦文章,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在朗誦的過程中體會作者與父親之間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然后對文章進行段落劃分,分幾個大塊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理解,對不同的板塊分別展開討論,例如各板塊中最感人之處、描寫最為生動之處、體現了怎樣的情感等等,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學習文章的理解,以便于記憶,避免死記硬背的情況發生。

例如學習文章《最后一課》,教師可以首先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就其作者都德所處的年代背景和歷史環境進行查找,然后在課堂上講解給其他同學聽,并讓學生進行分段朗誦,朗誦過程之中體會作者的所想、所感,通過有感情的朗誦以及歷史背景的介紹,學生們可以加強對文章內容的深刻理解,以避免學生不了解年代背景,對文章的理解只是屬于“空中樓閣”式的掌握等情況的發生。總而言之,各種教學手段之間的靈活變更可以加強學生對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的了解與體會,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有目的、有組織的討論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鍛煉和加強了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提高了語文閱讀課堂討論的有效性。

三、結論

學無定法,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沒有固定的規律可循,語文學科的教育,既不是在教學中強行灌注德育知識與文學知識,也不是淡出的情感宣泄,而是對于中學生高尚道德情操與文學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理解程度不斷變更課堂討論的方式與重點,并且在教育中融入一些新鮮元素,引導學生不斷進步,在語文學習中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為德才兼備的新世紀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詹海群.初中語文閱讀課堂即時性激勵評價應注意的問題[J].新余學院學報,2013(03)

[2]申紅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我之見[J].學周刊,2013(12)

[3]顧輝.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才智,2013(06)

篇(3)

在如同繃緊的弦一般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們總要找個空閑,與友小聚,甚至賴個床,因為我們需要“輕松”。

一根牛皮筋、一片樹葉、甚至一團泥巴,可以讓八九歲的男生女生留戀半天,因為孩子喜歡“玩樂”。

情節永遠不切實際,結局大多美滿團圓的卡通片對孩子有致命的吸引力,幾乎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看動畫,因為他們充滿“幻想”,喜歡“美好”。

生活如果沒有了“歡笑”、“神秘”、“輕松”、“玩樂”、“幻想”、“美好”、“思考”,生活將是蒼白的。我們追求高品位的生活,同樣我們也追求高質量的教育。如果沒有了上述這些,我們的教育將是無力的。

如何在教育中添加“歡笑”、“神秘”、“輕松”、“玩樂”、“幻想”、“美好”、“思考”等調味品?我覺得,讓課堂游戲化是關鍵。

游戲在英語課上的重要性都快比得上水之于魚了,很難想象四十分鐘一堂課,如果沒有了游戲,該怎么繼續。不論高年級還是低年級,在游戲中學習都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方式。低年級學生好動又好勝,游戲能讓他們在動身體的同時動腦,并且享受成功的喜悅,當然也會有失敗的經歷。好的游戲能讓一堂平凡的英語課亮起來!

游戲的安排應講究一個“適”字,適時、適式、適度。

一.適時

組織游戲,要看準時機,針對學生的實際安排合適的游戲形式。

1.讓學生從思想上盡快進入英語課堂,游戲導入是個相當快揭、有效的方法。我們可以安排Listenanddo,listenandpoint,lookandsay,flashandsay等操作簡單,但具有檢查性質的游戲。學生在玩游戲的同時,復習了舊知識,情感上也得到了體驗,而從這些舊知識的復習中,我們自然過度到新知識的傳授,溫故知新,以舊帶新,一舉兩得。

2.在復習鞏固階段,最忌諱的是機械的操練。游戲能使復習變得生動。比如我們學了一系列水果以后,安排老師拿一個水果,學生說出來這樣的環節,反復幾次,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減弱,。這時,我們安排游戲Whoismissing?Whoisfast?Magiceyes等,學生的積極性就立刻恢復,一只只小手又會爭先恐后地舉起。

3.當學生的臉上閃過“無聊”“困惑”的痕跡時,游戲可解“燃眉之急”。高年級的學生面臨著背單詞,記單詞的難題。如果不講究方法地死記硬背,不但效果不好,學生的興趣也會逐漸減弱。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方法,促使他們主動背單詞,一定對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單詞接龍、吊死鬼、尋找共同點等游戲,不僅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而且能提高他們課后記單詞的興趣。

二.適式

有些游戲的可用性很強,像copy不走樣等游戲,無論什么內容,都能套用。但有些游戲,卻不是什么內容都合適的。作為教師要學會使用最恰當的游戲。Flashandguess這樣的游戲僅適合單詞教學,而不適合鞏固句型。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游戲的口味也不同,我們要學會投其所好。低年級的學生喜歡趣味性強點的,像copy不走樣,highvoiceandlowvoice能引起他們參與的欲望。而高年級的學生則喜歡探索型的游戲,比如bingo,加減運算對抗賽就很受他們的歡迎。

三.適度

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只為讓學生放松、玩樂才安排游戲,歸根結底,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在游戲以前,我們必須指定相應的規則,沒有規則,游戲過程就會很“亂”,有規則才能“活而有序”。當學生的“玩性”到五、六成的時候,我們的游戲就該結束了。因為如果游戲結束太早,學生才剛進入游戲狀態,熟悉游戲規則,結束游戲,一來掃興,二來游戲的“運用語言”的目的也沒達到。如果游戲結束得太晚,學生會越來越無聊,下次再玩這類游戲就沒有了熱情。

游戲的組織,還要講究一個“變”字----以不變應萬變。

一、巧設陷阱

同一個游戲“發口令,做動作”,我們一般都是自己怎么發,學生怎么做,最多讓一個學生發,其他學生做,偶爾做做反口令,分組進行比賽。做多了,學生的好奇心沒有了,游戲就變成了機械的操練。如果設幾個陷阱,真有“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的效果。趣味性的調節就是教師在做動作的時候,可以先慢慢的好象在做“坐下”的動作,眼神一定要是那種壞壞的笑,突然變成“起立”,讓學生產生和教師斗下去的欲望。”師生成了“敵人”,而游戲就成了戰爭。把動作和語言結合起來,邊做動作邊說,動作和口令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在訓練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的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反應能力。

二、變換速度

隨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逐漸熟練,訓練的速度逐漸加快,這不但適合學習的規律,還使原本枯燥的操練重新顯出生氣,學生逐漸減淡的新奇感又被吊起。

三、獎勵機制的運用

在教育中,我們都能體會到表揚和激勵對學生起的作用比批評更大。在老師的激勵下,學生的探索精神更易發揮,更容易學會原本以為很難學的東西。我常常習慣于口頭表揚,認為給學生物質獎勵會使他們變得功利,但在同事們的感染下,偶爾嘗試獎勵,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激勵效果。去年,我用小五星激勵學生,常常搞得自己整個黃昏剪五角星,有時,一節課獎多了,自己還有點心疼,最重要的是用多了學生還不稀罕了。我們可以嘗試用加分,且分值有區別,加分要敏感,時時注意給學生以表揚,讓學生得到成功的認可。這樣一來,不但讓自己得到解脫,更使獎勵更具可變性。

四、以人為本

教育的對象是人,所以教育應當以人為本。在游戲中,教師的神態、語態、眼神、動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用主持人一般的激情,讓每個學生都感覺到老師的召喚。我相信教師只有投入情感,學生才會給以相應的回報!

當我們感到教學有一絲疲倦的時候,一個小游戲會趕走疲倦,讓我們放松那根崩緊的弦,重

新振作精神。

篇(4)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當前,馮恩洪老師的適合教育理論在我縣教育界引起了轟動,老師們自覺地把理論學習與自己的教育實踐相結合,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得失,更新觀念,努力構建適合自己班級實際的優質課堂。小學語文是學生一生發展的基礎,是學生構建自己幸福人生的墊腳石。如何幫助學生打好語文學習基礎?如何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好的適合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如何使我們的語文教育轉到以學生的成長為中心上來?這是我們經常要思考并作出回答的。學生的學習主要是課堂學習,因此,如何構建我們的優質課堂,就成為我們學習與思考的重點。筆者在學習適合教育理論的基礎上,試圖對優質語文課堂作出自己的解讀。一、學習適合教育理論,構建愉快語文課堂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類的行為動機在于離苦得樂。逃避痛苦,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少年兒童也不例外。只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熱愛學習,享受學習。適合教育理論告訴我們,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們小學語文課堂必須適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給他們帶來持久的快樂體驗。為此,我認為必須構建一個愉快的語文課堂。那么,怎么構建愉快的小學語文課堂呢?

1、激發興趣,精心導入

進入新課,教師的誘導非常重要。如在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時,一開頭我便微笑地說:“同學們,我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生:自行車、汽車)如果到海里游覽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呢?(生:船)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到威尼斯去認識一種特殊的船——小艇,那里的人們幾乎天天要用到它,大家想知道為什么嗎?(生:想!)那么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游覽威尼斯的風光,好嗎?(生:好!)大家做好準備(生坐得端正,集中注意力)請欣賞(播放課件)。”如此導入,學生興趣濃厚。

2、營造氣氛,體驗快樂

在語文課的開始,我都喜歡讓學生和我一起做一些積極的動作,并在動作中引入積極的引導詞,以此來為一節課奠定基調。如,我會讓全班同學全體起立,邁左腳,再邁出右腳,張開左手向上攤開,說出引導詞:“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然后食指向空中指點,繼續說出引導詞:“充滿了愛、自信、能量!”完成后,換成右手向上張開,說出引導詞:“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然后繼續食指指點空中,說:“充滿了愛、自信、能量!”通過這樣的引導,美好的能量就進入學生一天的學習與生活中了。

3、積極評價,品嘗快樂

消極的課堂評價不能容忍學生回答錯誤,實際上是在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積極地評價是一種激勵,它能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花,使學生品嘗求知的快樂。

一位老師借班上課,不巧點中了一名膽小基礎又不好的孩子,孩子畏畏縮縮地讀著,不是念錯字就是加字、丟字。老師不急不躁,不斷提醒鼓勵,短短的一句話孩子反復了三次總算不出差錯地讀完,其他孩子都認為他讀得很糟,可老師卻說:“你們沒有發現嘛,這位小朋友不怕困難,反復讀了三次,堅持自己讀正確,多認真的孩子!這一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老師巧妙地換個角度變貶為褒,一是委婉地提醒學生讀錯了一定要自己認真讀正確,同時對孩子又是一種鼓勵。結果被夸的孩子參與熱情陡增,舉起的小手一度高過前面孩子的頭頂。

對回答錯誤的學生,我們可以這樣評價:“回答得很有趣,動了腦筋。不過要是按照給定的條件會怎樣呢?”“沒關系,再好好想想,想好了再補充”“你的想法很獨特,下面聽聽別人是怎么想的。”等等。這樣的回答既明確無誤地使學生知道該回答是錯誤的,同時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營造了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愉快的語文課堂能夠帶給學生快樂的體驗,使他們從小學會享受學習的快樂,體驗學習的積極意義。愉快的語文課堂是適合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課堂,它教會了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培養了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為后續學習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動力支持。二、學習適合教育理論,構建生活語文課堂

教育離不開環境,離不開學生熟悉的生活。適合教育理論強調,國家課程必須校本化,必須適應學生的學習狀況,才能真正深入學生的靈魂。但現實教學中,很多老師還是把教材、參考書當做教學最主要的資源,忽視了適合學生的生活化的校本資源。為此,我們必須努力構建一個把教學滲透到師生活動中的生活語文課堂。

1、用語活潑,進入兒童世界

特級教師薛法根的一些課堂用語會給我們一些啟發。在教《螳螂捕蟬》這一故事時,他安排了學生聽寫了五組詞,可當學生聽寫完四組詞后,薛老師說:“同學們聽得很認真,老師‘獎勵’大家一組。”此時,學生都開心地笑了。本該聽寫的,現在卻成了“獎勵”,學生興趣很高。在復述故事時,薛老師表揚了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學生,說:“看來,你很有文學細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評價!當第二位同學復述發生錯誤“黃雀伸長脖子……卻不知道,后面有個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時,薛老師沒有否定和生硬的批評,而是以“能站在黃雀后的是超人。”這樣兒童化的語言巧妙地啟迪了學生。

2、組織活動,讀寫生活化

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是關鍵,也是學生考試中質量檢測的重點。讀寫過關的學生,聽與說自然也不會差。因此,我在教學中高度重視讀寫的結合。我結合語文課堂教學,組織開展“讀”“講“寫”活動,啟發學生說和寫,調動其閱讀與寫作興趣。

(1)“讀”

課文中的習作例文和有關講讀課文,學生自選報刊上的佳作,都可以讓學生在“朗讀比賽”活動中有感情的朗讀,從中學詞、學句、學段,體會寫作特點,定期評選“小小朗誦家”加以鼓勵。

(2)“講”

每周的作文課上,舉辦一次“小小新聞會”讓學生把平時自己在班里、校內、校外,家里及電視報刊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簡短的語言告訴大家,相互啟發表達。

(3)“寫”

利用“讀報小組活動”指導學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摘抄下來,積累成寫作素材。同時利用“小組作文接力賽”“悄悄話知心箱”“手抄報比賽”等活動形式,激發小學生的寫作熱情。及時挑選出作文在學習園地進行展覽,相互交流學習。寒暑假里讓學生“集春聯、誦春聯”。這些活動都深得學生喜愛。

通過“讀”“講”“寫”活動,要力爭將閱讀與寫作變成學生的生活需要。通過閱讀學生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把自己狹小的生命與無限廣闊的宇宙時空聯系在一起,與古圣今賢的思考聯系在一起。通過寫作,培養了學生高尚的品德,涵養他們寶貴的童心,使他們看到自身的美好及發展的潛力。

生活化的語文課堂就是適合學生生活的課堂,就是從孩子的視覺看待世界的課堂。我們在教學中常常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成人的東西強加在孩子的學習中,以為孩子和我們一樣,這是我們要注意避免的。讓我們俯下身來,說孩子們的語言,才能感受他們的快樂與痛苦;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展開教學活動,才能體驗到教學相長的成長快樂。

三、學習適合教育理論,構建成長語文課堂

適合教育理論是關注師生成長的理論。比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比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比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人的成長。人的成長是人的個性化與社會化和諧發展的結果,是師生通過互動不斷發現、發掘潛能的過程。成長最重要的是關注,是激情與體驗。

1、聚焦優點,激活創造力

語文老師要將眼光盯在學生的優點上,學生才能被激發出無窮的創造力。一位剛上六年級的小男孩告訴我,他從小學三年級到現在語文作文還沒有被老師打過70分的。我拿起他的作文一看,字雖潦草,但作文卻是原創的,寫的是他家的小雞如何聰明,如何乖巧,寫得興味盎然,富有個性。我高興地給他打了90分。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說他喜歡寫作文了。我讓他寫關于小雞的系列作文。他也樂呵呵地動筆了。所以,我們老師一定要把眼光盯在學生的優點上。

小學生,他們的依賴性很強,常常把父母老師的話當做圣旨,這樣就更需要用表揚來激勵他們。頗有點像一位家長說的“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不說慢慢好。”對于學生自己,我也是讓他們不斷尋找自己的優點的。我說,我們看問題就要像那照相機照相一樣,要把焦點對準自己最美的時刻與方位。他們感到新奇的是,從小到大,大人都對他們提缺點,要他們改正缺點。今天我卻提要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他們還真有點不適應。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關注自己的優點有助于弘揚與發展優點。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全部心力都放在發展優點上時,他就沒有時間與精力去“發展”自己的缺點了。

2、學會欣賞,用發展的眼光看每個學生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發現語文其實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學生任何一個方向的優點都可以為語文學習服務。因為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語文是工具科,可以為學習任何知識提供支持與幫助。我們一定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教育他們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當人人都互相尋找優點,互相贊美,互相欣賞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更融洽,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每個人都會從內心蕩漾出幸福。

3、學會超越,提升精神境界

篇(5)

才貌雙全的“紫薇”要和淘氣可愛的“小燕子”比人氣,總是差一大截,因為“小燕子”給我們帶來歡笑,我們需要“歡笑”。 

大衛科波菲爾的魔術如夢似幻,曾在2002年度,占盡了我們的眼球。魔術經久不衰,因為我們向往“神秘”。 

在如同繃緊的弦一般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們總要找個空閑,與友小聚,甚至賴個床,因為我們需要“輕松”。 

一根牛皮筋、一片樹葉、甚至一團泥巴,可以讓八九歲的男生女生留戀半天,因為孩子喜歡“玩樂”。 

情節永遠不切實際,結局大多美滿團圓的卡通片對孩子有致命的吸引力,幾乎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看動畫,因為他們充滿“幻想”,喜歡“美好”。 

生活如果沒有了“歡笑”、“神秘”、“輕松”、“玩樂”、“幻想”、“美好”、“思考”,生活將是蒼白的。我們追求高品位的生活,同樣我們也追求高質量的教育。如果沒有了上述這些,我們的教育將是無力的。 

如何在教育中添加“歡笑”、“神秘”、“輕松”、“玩樂”、“幻想”、“美好”、“思考”等調味品?我覺得,讓課堂游戲化是關鍵。 

游戲在英語課上的重要性都快比得上水之于魚了,很難想象四十分鐘一堂課,如果沒有了游戲,該怎么繼續。不論高年級還是低年級,在游戲中學習都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方式。低年級學生好動又好勝,游戲能讓他們在動身體的同時動腦,并且享受成功的喜悅,當然也會有失敗的經歷。好的游戲能讓一堂平凡的英語課亮起來! 

游戲的安排應講究一個“適”字,適時、適式、適度。 

一.適時 

組織游戲,要看準時機,針對學生的實際安排合適的游戲形式。 

1.讓學生從思想上盡快進入英語課堂,游戲導入是個相當快揭、有效的方法。我們可以安排Listen and do, listen and point, look and say, flash and say等操作簡單,但具有檢查性質的游戲。學生在玩游戲的同時,復習了舊知識,情感上也得到了體驗,而從這些舊知識的復習中,我們自然過度到新知識的傳授,溫故知新,以舊帶新,一舉兩得。 

2.在復習鞏固階段,最忌諱的是機械的操練。游戲能使復習變得生動。比如我們學了一系列水果以后,安排老師拿一個水果,學生說出來這樣的環節,反復幾次,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減弱,。這時,我們安排游戲Who is missing? Who is fast? Magic eyes等,學生的積極性就立刻恢復,一只只小手又會爭先恐后地舉起。 

3.當學生的臉上閃過“無聊”“困惑”的痕跡時,游戲可解“燃眉之急”。高年級的學生面臨著背單詞,記單詞的難題。如果不講究方法地死記硬背,不但效果不好,學生的興趣也會逐漸減弱。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方法,促使他們主動背單詞,一定對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單詞接龍、吊死鬼、尋找共同點等游戲,不僅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而且能提高他們課后記單詞的興趣。 

二.適式 

有些游戲的可用性很強,像copy不走樣等游戲,無論什么內容,都能套用。但有些游戲,卻不是什么內容都合適的。作為教師要學會使用最恰當的游戲。Flash and guess這樣的游戲僅適合單詞教學,而不適合鞏固句型。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游戲的口味也不同,我們要學會投其所好。低年級的學生喜歡趣味性強點的,像copy不走樣,high voice and low voice能引起他們參與的欲望。而高年級的學生則喜歡探索型的游戲,比如bingo,加減運算對抗賽就很受他們的歡迎。 

三.適度 

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只為讓學生放松、玩樂才安排游戲,歸根結底,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在游戲以前,我們必須指定相應的規則,沒有規則,游戲過程就會很“亂”,有規則才能“活而有序”。當學生的“玩性”到五、六成的時候,我們的游戲就該結束了。因為如果游戲結束太早,學生才剛進入游戲狀態,熟悉游戲規則,結束游戲,一來掃興,二來游戲的“運用語言”的目的也沒達到。如果游戲結束得太晚,學生會越來越無聊,下次再玩這類游戲就沒有了熱情。 

游戲的組織,還要講究一個“變”字----以不變應萬變。 

一、巧設陷阱 

同一個游戲“發口令,做動作”,我們一般都是自己怎么發,學生怎么做,最多讓一個學生發,其他學生做,偶爾做做反口令,分組進行比賽。做多了,學生的好奇心沒有了,游戲就變成了機械的操練。如果設幾個陷阱,真有“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的效果。趣味性的調節就是教師在做動作的時候,可以先慢慢的好象在做“坐下”的動作,眼神一定要是那種壞壞的笑,突然變成“起立”,讓學生產生和教師斗下去的欲望。”師生成了“敵人”,而游戲就成了戰爭。把動作和語言結合起來,邊做動作邊說,動作和口令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在訓練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的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反應能力。 

二、變換速度 

隨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逐漸熟練,訓練的速度逐漸加快,這不但適合學習的規律,還使原本枯燥的操練重新顯出生氣,學生逐漸減淡的新奇感又被吊起。 

三、獎勵機制的運用 

在教育中,我們都能體會到表揚和激勵對學生起的作用比批評更大。在老師的激勵下,學生的探索精神更易發揮,更容易學會原本以為很難學的東西。我常常習慣于口頭表揚,認為給學生物質獎勵會使他們變得功利,但在同事們的感染下,偶爾嘗試獎勵,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激勵效果。去年,我用小五星激勵學生,常常搞得自己整個黃昏剪五角星,有時,一節課獎多了,自己還有點心疼,最重要的是用多了學生還不稀罕了。我們可以嘗試用加分,且分值有區別,加分要敏感,時時注意給學生以表揚,讓學生得到成功的認可。這樣一來,不但讓自己得到解脫,更使獎勵更具可變性。 

篇(6)

一、提高教師教的有效行為,有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俗話說“國無君,民亦亂”,在課堂教學中也是如此,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教師來帶領這群無憂無慮的孩子,那么,再好的孩子也不過是“一盤散沙”,不能成就大業。

1.走到學生中,和學生融為一體

良好的師生關系,直接關系著課堂的教學效果,只有師生關系良好,使學生愛學、好學,才能激發學習興趣。記得以前,我每次上課都站在講臺上,從不走到學生中,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到了學生的心聲:“老師老是站在高高的地方……”聽了這幾句話,我恍然大悟,經過反思,我終于走進了學生中,和學生成為好朋友,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設置合理的作業,全面開動思維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設置作業時,我將繁雜的教學知識融入到學生喜歡的游戲中,這樣完成的質量好,學生的興趣高。例如:在教學“除法”時,我給同學們設置了一個這樣的作業題:“請你回家,將家中的蘋果平均分給你的家人”,自己設置題目,自己解答,結果在第二天的課上,學生們都把自己的小手舉得高高的,等待著回答,這充分說明作業的設置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的情況。同時,在評價作業時,也應時常鼓勵學生,也許正是作業本中的一句贊揚的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鼓起了孩子們學習的風帆。一個學習較差的孩子,在一次作業中,把一道較難的題目做對了,我不但在課堂上對他進行了表揚,還在他的作業本上,畫上一張笑臉,同時,加上了一句話:“你做得真棒,繼續努力,老師期盼著你的成功”。就這樣,這位孩子在我的表揚和鼓勵中,學習認真刻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二、提高學生學的有效性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今天,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提高,這就要求課堂教學行為要圍繞學生的“自主發展”的引導、導向。

1.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興趣的產生和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結果,學生一旦對于一樣事物或是一門學科產生了興趣,便會積極主動的投入,這正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一個開始。而提高課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例如:在教學混合運算中的“小熊購物”時,我根據與之相關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素材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大量的物品,在教室內辦一個“商店”,同時讓學生準備一定的“錢”(用彩紙代替);在活動中,讓學生自扮收銀員(或服務員),其他同學扮購物者,由于學生對“買東西”興趣濃厚,積極性高,讓學生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學生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深深地認識到書本里的知識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培養了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一節課下來,學生不但不感覺累,反而學習興趣高漲,教學重難點得到了突破,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真正實現了有效教學。

2.加強動手實踐操作,加深學生印象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愛玩的心理特征,我覺得在教學中能借助學生親身經歷的事情,讓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效果會更好。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中,我事先準備好實物—10枝鉛筆,讓學生自己先去數、去分,然后在小組內共同分,自己動手實踐操作,而教師只作引導點撥,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找出問題,并自己去解決問題;既充分發動了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又讓學生自己完成了本課的任務,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學。

3.將抽象的東西直觀化,增強學生的記憶與觀察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有待發展,因而在教學中,我根據此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將抽象的東西直觀化,讓學生借助實物來觀察分析,先初步進行感性認識,然后在進一步進行延伸,這樣,學生不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學生能更好的接受。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時,我采用先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及插圖等,讓學生整體性的認識角,再引導學生觀察、制作角,進一步了解角的特點,最后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的“角”,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再如:在教學“厘米認識”時,當學生初步認識1厘米的實際長度后,可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了解一個圖釘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一個手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等,借實際的東西初步了解,再進一步深化,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4.讓學生思考,自己總結結論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課改后,教學更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借助手、腦等器官,自己總結結論,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只是組織者,輔導者。例如:在教學“數的比較”中,我采用游戲及鼓勵的言行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教學中,我加入了學生的游戲中,和學生一塊進行比較、猜測,讓學生先寫一個兩位數,而我寫一個三位數,進行比較;再讓學生寫一個三位數,而我寫一個四位數,進行比較……依此類推,讓學生自主合作,交流討論,來尋找規律,這樣學生不僅興趣高,而且也找到比較兩個位數不同的大小的初步規律。接著再讓學生在游戲“猜數”中進行比較同位數的大小,從而總結出數的比較規律,從而實現了本課的目標,也真正做到了自主教學。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要看教師教,還要看學生學,只有將兩者結合,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

參考文獻:

篇(7)

一、英語課堂提問的現狀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合理有效的課堂提問能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及時調控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當前,許多英語教師對課堂提問不夠重視,缺乏研究與探索,使課堂提問流于形式,大部分的問題膚淺、平庸、缺少信息溝,提問方法單調。在很多英語課堂上,看似有問有答,有大量的“雙邊活動”,但實際上卻缺乏實用價值。有些教師提問時總希望引出確定的認知結果,實現預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步驟,結果,提問成了老師牽著學生鼻子走,學生不是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去思考和分析問題,而是在猜測教師想要的答案是什么。這樣的提問只能置學生于被動地位,抑制他們的思維活動,更談不上開發智力了。此外,教師還容易忽視學生的心理因素,只按自己所期望的目標來判定學生的答案;問題提得不夠明確,學生感到迷惑不解;教師不注意自己的態度,對學生的回答反應不積極等等。所以,在中學英語課堂提問中,教師要從各種角度考慮可能出現的影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不利因素,及時警惕那些不當的提問,使提問真正成為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和傳播知識的紐帶。另外,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的成熟,他們主動配合參與課堂提問討論的欲望與日俱減。尤其是現在施行了“五嚴格”,許多老師忙于趕進度,更無暇顧及課堂提問的藝術,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思維不活躍、不敢主動發問,教學雙邊活動嚴重傾斜,與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如此一來,我們時時刻刻呼吁的有效教學又從何而來呢?因此,教師必須把控好課堂提問的尺度,優化課堂提問的策略,實現有效教學。

二、有效課堂提問的策略

根據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我認為,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應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提問要有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趣味性的提問能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積極思維。心理學實驗也告訴我們,精巧的問題,有藝術性的提問,能夠吸引學生集中精力、振奮感情、提高興致,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為此,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引人入勝、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啟發性等充滿生活氣息的問題,用科學的、藝術的、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課堂提問要有時代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提出一些實踐性很強的具有時代性特征的問題,學生對這類問題非常感興趣,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技能,豐富其英語知識,增強學生的時代感。

3.課堂提問要有情感性。課堂教學是師生間的心靈溝通,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愿意與教師交流,形成融洽、民主、團結、相互尊重的課堂氛圍。

教師只有用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時時體現出對學生的關愛。如果所設計的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就會興趣昂然,踴躍發言,氣氛相當活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4.課堂提問要體現多樣性。教師要活躍課堂氣氛,駕馭學生思維,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就必須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法。提問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單個回答——由個別學生單獨回答某個問題;小組討論——由小組成員集體討論,最后由小組代表回答,其他成員補充;全班討論——由全班同學共同討論同一問題,各抒己見,相互鼓勵,相互補充,開闊思路,各種新穎、獨特甚至創新的見解就會在寬松平等的課堂氣氛中產生出來。

5.提問的對象要有廣泛性。“面向全體學生”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理念之一。然而,有不少教師往往喜歡提問少數“尖子生”,而對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總是怕他們答不出或答不正確而避開他們,“尖子生”成了課堂上回答問題的“常客”。這就使得大部分學生在教師提問時不積極思考,不主動參與,而是把自己當作局外人,導致他們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每況愈下,所有這些都是與“面向全體學生”的新課程理念相違背的。因此,在對基礎知識的內容進行提問時,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學生;面對知識難點的提問,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行有效教學。

篇(8)

當學生紀律有些松散時,我將突然用上揚的聲調喊“一二三”,學生這時被這聲音震驚,立即跟著這上揚的音調對應“坐好啦”;教師接著說“四五六”,學生也立即對上“不講話”;教師緊追不舍,堅定有力“七八九”,學生富有節奏性地對上“老師檢查!”這方法在使用時聲音不得溫柔,要鏗鏹有力,可以高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集中學生注意力,對一二三年級非常有效。

二、百分法

有時在歌唱教學時學生感到無趣,對部分樂句始終唱不準,我就采用百分法來調動興趣,即告訴學生這次演唱集體可得90分,給學生找出百不到滿分的原因,要求學生再試一次,找回失去的分數;當學生再次演唱時,教師根據演唱再次量分95分,再次幫學生找出差距的原因,要求學生再來試一次,再次找回失去的分數,直到100分為止;當學生演唱到一定程度時,教師突然告訴學生這次可以得100分,這時學生會非常興奮。我在教學中,采用這一方法,學生興趣大大增強,當告訴得分為90分時,學生是不很高興的,一旦要求再試一次找回失去的分數時,學生的興趣就來了,當告訴得分為99分時,部分學生會指著唱錯的學生怨恨道“哎呀,就是你!”也有的學生會直接說:“老師,我知道是什么原因扣掉一分的!是……”有的學生直接央求老師“還給我一次機會吧!”當我給他們評100分時,他們會興奮得跳起來。

三、音樂美術法

即在音樂板書上美術化,把音樂課題進行圖象化、美術字化、動物化、人性化、植物化板書在黑板上,使學生看到后感到新鮮,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

四、創編法

即將教材歌曲歌詞進行修改,讓歌詞更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更有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文學創作水平。如在教學《如今家鄉山連山》(四年級七冊)時,我在四分休止符和間奏處增加了話白,學生在演唱時興趣倍增,一會兒就把歌曲學會了。這歌詞是這樣的:媽媽對我說,家鄉沒有山,(白:是嗎?)我呀搖搖頭,拉著媽媽看,(白:真的!)家家谷垛堆得高,(白:好安逸!)如今家鄉山連山,(白:太棒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媽媽笑彎腰呀,親我小臉蛋喲喂。

又如在教學《什么是真正的美》(五年級九冊)時,當學生學會演唱原歌詞時,我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學習實際,什么是真正的美?學生總結出了許多,比如認真聽講就是美、尊重老師就是美、勤奮學習是美、熱愛校園就是美等,這時我立即動員學生模仿原歌詞自己創作一首自己的歌《什么是真正的美》,然后分小組學生自由演唱自己創作的歌《什么是真正的美》。學生的創作熱情非常之高,創作的效果也是非常之好。

五、聲像法

創造條件,把音樂課堂建設得有“聲”有“色”,來調動學習興趣。“聲”指使用錄音機、打擊樂器、電子琴,使我們的演唱更富立體感,更動聽;“色”是在音樂課堂中加入現代教學媒體,使音樂圖像化,在優美的音樂聲中還能看到優美的圖畫,從而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撒謊法(激將法)

篇(9)

課堂上老師一宣布小組討論,前排的同學唰唰地回頭,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四人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幾分鐘后,老師一喊“停”,學生立即安靜下來,站起來發言的學生一張嘴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覺得應該如何如何。”學生關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么樣”。(摘自《新課程優秀設計與案例》,海南出版社,2002年9月)

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它是目前高中語文教學中小組討論學習使用現狀的生動寫照,雖然形式上很熱鬧,而實質上卻沒有效果,結果只是為了使用小組討論學習而使用小組討論學習。

深入剖析,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要求不明確

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教師給出一個問題,要求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答案,但沒有明確給出答案需要達到的要求。許多學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由于缺少明確的要求,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合格。通過小組討論,也難以得出最佳答案。

二.時間不合理

教師要求學生討論時,都會規定相應時間,但是往往不到時間就讓學生舉手回答。一方面學生的討論時間不充分,討論不夠深入,達不到效果;另一面,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也受限,影響部分學生的討論積極性。然而,有時候卻因為討論時間過多,同學們難免聊到無關問題的事情,浪費課堂時間。討論時間過少或過多都是不合理的,都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三.反饋不及時

課堂上小組討論氛圍看似很好,大家都七嘴八舌說的很開心。然而,可能有些小組成員并沒有參與,甚至部分小組在討論其它話題等。大家的討論情況如何,甚至是否真正在討論等,教師都不得而知。因此,得不到及時的反饋,討論容易流于形式,熱鬧的討論背后是無效甚至是低效。

四.參與不積極

小組討論后,大部分教師一般讓小組長或部分優秀的組員發言,久而久之,組內的其它成員就會懶散,討論積極性不高。部分教師采取組內輪流發言的形式,雖然改變了部分學生“獨角戲”的情況,但許多同學沒輪到的時候仍然懈怠,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仍受影響,以至于討論的結果往往是個人的答案。

五.評價不全面

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通常交流評價哪個是最佳答案,但沒有自我評價這一環節。自我評價能深化相互評價,是不可或缺的。小組討論后,教師一般只是總結答案,也沒有深入的進行分析評價。學生只知道自己的答案對或不對,并不知道自己思考誤區在哪。

基于以上關于小組討論學習的反思,筆者提出了以下優化意見。

1.明確要求,便于評價

提供明確的要求,相當于給學生一個評價的標準。學生可以自主對照要求,評價自己答案以及組員的答案達到了哪級要求,并適當做出完善。如讓學生討論作者在《相信未來》這首詩中表達了什么情感時,要求簡潔、準確、全面(三個要求逐級提升)。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依據這三個要求先審視自己的答案,進行自評,再通過互評,最后得出最佳答案。總結最佳答案時,如果語言不簡潔,就簡化語言;如果不準確,就細究文本;如果不全面,就補充要點。

不同的問題,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一些概括類問題可以要求簡潔、準確、全面,而一些開放式問題則可要求真誠、細膩、個性化之類的。學生依據這些要求,就不會茫無目的的討論。

2.給予時間,充分思考

討論,是主體間的討論,在討論前,學生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討論時大家才有會有話可說,討論才會深入。因此,在討論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并給予相應的獨立思考時間,然后再進行小組討論。

同時,教師也應給予合理的小組討論時間。小組才討論到一半,教師就讓大家停止討論,開始呈現討論結果。大部分學生說的還是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小組討論出來的結果。抑或一個只需要簡單交流就可達成共識的問題,老師需要及時喊停,避免學生談論其它話題而浪費課堂時間。

如果能夠合理安排討論時間,一方面能夠引起討論的緊迫感,討論積極,另一方面討論也會更深入。教師應根據問題難易程度,學生認知情況等合理安排討論時間,如難度大的問題要多給些時間,相對較簡單的問題可以適當減少時間。

3.記錄關鍵,及時反饋

許多小組討論都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有的學生負責記錄,有的學生負責發言等。雖然分工明確,有利于討論的順利進行,但語文課堂討論均以問題的形式呈現,是建立在個人思考基礎上的討論,人人都需要動手記錄,人人都要做好開口發言的準備。

上課前,教師要求學生準備學習紙。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動手記下關鍵字詞,討論過程中記下最佳答案的關鍵字詞。有了記錄這一環節,將學生參與討論的思考外顯化,教師根據學生的記錄情況,可以得到及時的反饋信息。

4.隨機抽點,積極參與

傳統的小組討論結果都是由小組長呈現,很有可能討論的答案就只是小組長的答案而已。部分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不高,因為反正有小組長在,自己思不思考都沒有關系。這種“搭便車”的現象非常明顯。或者經常讓已經準備好的小組發言,這樣容易導致成為部分小組的課堂,許多小組只等著優秀小組呈現答案。無論哪種情況,都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討論積極性。

如果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隨機抽點學生代表小組發言,先說說自己的答案,然后在說小組交流的最佳答案。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被點到回答問題的可能,因此大家都會認真思考討論,時刻保持警惕性。這樣就避免了部分學生和小組偷懶的狀況,也避免了學生討論無關話題的現象。

5.多方評價,利于提升

小組討論交流時,每位同學先自我評價,然后相互評價。教師隨機抽點同學回答問題時,讓學生養成先呈現答案再評價的習慣。同時,其它小組的同學可以對發現組進行評價,這樣有利于最佳答案的形成。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總評。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無疑優于學生起來說出答案,然后教師給出簡單評價,接著出示“正確答案”。

優化后的小組討論學習應用示例:

問題:閱讀課文第二段,作者對北平的愛表達了嗎?他又是怎么表達出來呢?請你選擇一處有感觸地方進行評點。

要求:簡潔、準確、全面。

時間:3分鐘左右。

篇(10)

新課改在全國實施和推廣,作為教育改革的一種全新模式,它倡導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要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能輕松快樂地收獲知識,能循序漸進地提高能力。而生物教師面對的是“學生對生物學習激情不高,課堂學習氣氛不濃”的局面。所以,尋求一種思維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我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生物新課程標準摸索出的一些提高生物課堂有效性的方法,現呈獻給各位同仁。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要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首先要學生對生物課堂感興趣,實現從有興趣到學習的動力,從學習的動力到提高學習的效率。其次,教師要積極創設教學活動并積極參與其中,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中間。用親切的微笑、鼓勵的眼神、信任的點頭溝通學生情感,用的動作,贊美的短語給學生力量,從而搭建一個愉快、和諧的學習平臺。

將課堂還給學生,就是要教師在課堂上少講、精講。課堂上哪些不該講,哪些該講,講到什么程度,要有原則。易錯的、易遺漏的、易混淆的要講,學生已會的、自己能學會的、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要講。要打破傳統的“一言堂”,要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時間。

二、精心備課,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備課精細程度關乎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高低。怎樣科學、高效的備課?

1.備教材。在吃透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通過研讀教材,真正弄懂教材的基本思想、編寫意圖,透徹理解教材的精神實質、內在聯系。弄清教學重、難點,千萬不要將二者混淆,把握好重點,解決好難點。同時要明確教材知識是課堂教學的中心部分,備教材還要注意與其他的教學資源實行有效的整合。

2.備學生。要了解學生班級的構成、基礎狀況、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等共性問題,也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體興趣愛好、氣質類型、性格特點、智力差異等個性差異。教師要從學習情緒、作業情況、課堂表現等動態上了解學生,必要時通過談話、調查問卷等方式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采用適當的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備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實施課堂教學的手段,我們生物教師一方面要熟悉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談話法、討論法、實驗法等;另一方面重點學習新課改中優秀教師的教學模式。針對不同的課本章節知識,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或者幾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做到有的放矢。要盡可能地使用幻燈片、掛圖、動畫、課件,打破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

4.備教學資源。俗話說“學高為師”,要教好學生,教師必須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教師應立足做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博覽群書,厚積薄發。也就是要求我們生物教師不僅精通本學科知識,還要廣為涉獵天文、地理、文史、哲學等方面知識,只要對教學有幫助的都要看,寧多勿少。但要注意消化吸收,貴在運用。

三、課堂導入奠定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不僅僅是宣告一節課的內容,更是調整學生學習情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起點,一節課導入的成敗直接影響著整節課的教學效果。

課堂導入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不同的教師對于不同的內容,應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現簡單介紹如下:

比較傳統的導入,以舊拓新,“啟發式”導入(師生問答式);以名人軼事或科學家生平導入,這種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采用多媒體手段導入(如影片片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有通過學生實驗觀察導入的。但,不管采用何種導入方法,只要是有利于激發學生求知欲的就好。

四、課堂小結與練習是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完善和補充

課堂小結就像是一部電影的簡介,盡管是重復,但它卻是整堂課的總結歸納,是重點的再現,是學生課下復習的導航。不同的教師課堂小結的方式是不同的,我欣賞多用線框、圖表,因為過度連接是線,簡潔流暢。

課堂練習題要精編細選,要有代表性,以求達到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上一篇: 傷殘鑒定申請書 下一篇: 新課改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思思99热九九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一线久久 | 在线日本∨a精品视频 | 一本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