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05: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專業化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有的醫院管理者認為,醫院管理的重心應當放在如何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方面,對于后勤管理的專業化卻缺乏足夠的認識,因此在后勤管理方面的財力和物力投入相對較少,這也使得后勤管理始終沒有收到足夠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后勤管理的專業化水平。
2.后勤管理專業化程度不高
后勤管理專業化的內容不夠明確,同時缺乏科學的專業化管理制度,使得后勤管理工作沒有科學的依據。
3.后勤管理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
醫院后勤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對醫院自身的發展狀況有科學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礎上實施科學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管理者缺乏對醫院管理環境的科學認識,使得管理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模式的實施都無法與當前醫院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符合,導致醫院專業化管理水平低下。
二、醫院后勤管理運行專業化的策略與途徑
1.后勤管理運行要走社會化外包管理策略為了提高醫院后勤管理運行的專業化水平,醫院需要將后勤管理中相對核心、人力成本比重較高的管理項目交由社會組織或者專業的管理團隊來完
成,同時以契約的方式對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進行明確,這種管理模式可以稱之為醫院后勤社會化外包管理。社會化外包的形式,一般可以表現為契約管理、契約服務、租賃、勞務派遣等,通過社會化外包管理的實施,可以促進醫院后勤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與此同時,提高專業設備的投入,加強管理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培訓,從根本上提高后勤管理的專業化水平。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醫院后勤管理中實施社會化外包管理模式的項目,主要集中在保潔、餐飲、商貿、物資運送等,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也將有越來越多的后勤項目走社會化外包之路。
2.醫院后勤管理核心組織架構的創新
與傳統的后勤管理模式相比,將醫院后勤社會化外包具有明顯的優勢,通過社會資源的引進,可以促進醫院后勤管理在技術含量和服務水平等方面的提升。而為了保證社會化外包模式的有效運行,需要具有以與之相適應的后勤運行組織架構,因此必須要對醫院后勤管理的核心組織架構實施創新。一方面,成立專門的后勤管理委員會,并且確定相應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責;另一方面,要促進后勤管理制度的改革與創新,將傳統的多個職能科室進行合并,成為一個系統的管理部門,以此來提高部門的執行力,實施扁平化管理,促進管理效率的提升。
3.后勤管理與高績效聯動運行
醫院與普通的企業、事業單位不同,其在水、電、環境、服務等方面都有著特殊的要求,而且醫院的人流量大、環境嘈雜,這些都需要醫院具有完善后勤保障,因此后勤管理系統與高績效聯動運行已經成為醫院后勤管理的必然選擇。醫院建立統一的IB控制中心是解決醫院后勤的系統管理與高績效聯動運行的有效途徑。基于醫院信息化、數字化基礎及現代信息技術的充分應用,醫院把IB中心建設與運行定位在醫院后勤保障運行的指揮控制中心,成為醫院管理的核心區域之一。
1.深入搞好稅源調查。
加強風險管理運行環境分析是實施風險管理的重要前提。我們在組織實施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前,首先要對本地區企業所得稅征管面臨的風險環境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從去年摸底的情況看,分局所得稅稅源稅戶總體戶數變化不大,內、外資企業戶數占比為94.24%和5.76%,稅源占所得稅總稅源的34.08%;所得稅稅源前4位行業排序為:制造業、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和建筑業,占分局所得稅總稅源的90.47%;從所得稅規模稅源稅戶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分局所得稅稅源大戶不多,微利企業偏多,且稅源稅戶分布不均衡。實際應納稅額10萬元以下的企業有3585戶,占稅源企業總戶數87.80%,而稅源僅占12.86%。
2.認真開展所得稅稅收風險分析。
從宏觀上,分局2008年度所得稅企業實際應納稅額46810.42萬元,比2007年度增加了8547.58萬元,增幅22.34%。根據匯繳數據分析,分局所得稅預繳率和查賬征收面均比2007年明顯提高,說明分局加強日常預繳審核和對核定征收企業風險排查工作顯現成效;從微觀上,分局通過市局下發重點評估項目數據分析,以及匯集日管中的異常信息,深入查找異常指標企業的風險;從中觀上,分局所得稅稅源排名前4的行業占總稅源的比例最大。其中房地產業和建筑業占分局所得稅稅源的比重日益增長。分局實際應納所得稅在500萬元以上的13戶企業中有6戶是房地產企業。因此,我們把風險行業確定在房地產業和建筑業兩個行業上,尋找這行業的風險特征。同時,分局以房地產企業項目成本為風險點,通過第三方信息比對,不斷尋找建筑行業的風險特征,積極打通房產企業與建筑企業之間的稅收風險鏈。
3.積極采取多維應對措施。
結合現有的征管體制、征管資源以及稅源稅戶情況,分局積極探索所得稅風險管理的重點內容、運行機制和手段方法,完善“面—線—點”稅源風險應對模式,不斷降低所得稅納稅遵從風險和稅收執法風險,切實提高所得稅管理“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水平。分局各責任區管理員根據風險應對要求,結合日常巡查發現的異常變化企業,通過逐戶逐項進行風險排查和應對,實現對稅源“點”的風險處理;在對單戶企業風險排查取得成效后,繼續在轄區內對類似的企業或行業進行風險識別排序,實施風險控制的分級分類管理,實現對稅源“線”的風險控制;對類似的企業或行業風險排查取得成效后,向分局提出風險管理建議,在整個分局進行推廣,實現對稅源“面”的風險管理。
(二)抓好專業化應對,實施稅源管理風險聯動
分局借鑒運用稅收風險管理理念和方法,突出稅源管理重點,強化部門聯動,合理調整管理職責,整合管理資源,實施專業稅源管理與屬地責任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形成稅源管理與責任區管理層次分明、相對獨立、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格局
1.實施專業稅源管理。
按照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要求,分局把稅源管理工作職能從責任區管理員的主要工作中分離出來,集中分局各職能科室的業務專才,實施專業化的稅源管理。按職能設立三個專業稅源管理團隊,分別負責實施稅源收入管理、稅源行業管理和稅源預警管理。分局指導小組按月對各稅源管理部門的風險監控報告進行綜合會商,將各類風險指標討論、分析、篩選后,對有效的風險指標納入風險特征庫,并進行歸類排序,按風險度高低形成高中低風險等級,確定應對方式。
2.實施屬地責任管理。
由各管理科所責任區管理員負責實施。按照屬地管理的要求,做好制度性安排的調查、核查、巡查以及日常納稅服務等工作。
3.實施專業風險應對。
對分局指導小組確認下發的符合條件的風險指標信息,根據風險等級高低,分別明確稅源管理部門、評估科、管理科所實施風險應對。對低風險指標一般由稅源管理部門直接進行應對,不下發到管理科所或評估科進行應對。對高中級風險,分別確定由評估科實施綜合評估或管理科所實施宣傳輔導、風險提醒或日常評估等應對方式。在明確應對方式的同時,分局指導小組將三個稅源管理風險監控報告進行整合后下發各管理科所,以強化指導各責任區日常稅源管理,便于確定責任區階段工作重點,明確責任區各環節的管理方向。
(三)抓好專業團隊管理,實施稅源風險控管
分局緊密圍繞稅源管理風險聯動工作,結合行業管理實際,組建“5+1”稅源風險控管團隊模式,打破科所限制,成立地產、壓力容器、換熱器、筑路機械和鍛壓五個行業風險控管團隊。每個團隊由3-6人組成,由分局選定一名具有較高行業管理經驗的人員任團隊長,實行團隊長負責制,制定團隊工作計劃,明確人員分工。充分發揮團隊集體作戰優勢,強化對重點行業、企業的風險識別和排序,準確發現風險、正確實施應對、及時評價績效,全面提升分局對重點稅源、重點行業稅收風險控管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完善1個跨國稅源管理團隊。分局指定由八科選配具有外稅管理經驗的干部組成專業跨國稅源管理團隊。進一步強化反避稅和涉外審計工作,加強對關聯申報數據的分析利用,實施對關聯交易大戶動態監控,將跨國交易日常控管與反避稅、情報交換相結合,開展跨國交易綜合性分析評估。按照“風險聯動防控、管理職責明確、服務效能優先、應對多措并舉”的稅源風險管理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行業稅源風險管理,直面行業稅收管理實踐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問題,充分發揮人才優勢,通過集團作戰,明確重點管理行業,積極探索行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方法和經驗,并通過學習、研討、實踐,就存在的相關行業管理風險,最終提出建設性的管理方案,確保分局把組織收入工作的主動權建立在對稅源稅基的有效控管上,大力挖潛增收。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實踐,造就了一支專業化的行業風險管理隊伍,培養了一批專業化人才。通過團隊攻關,促使干部不僅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實戰技能,還要懂得如何學得更快、更深入地學習,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良好理念,進一步強化合作意識、協調意識、共同發展意識,塑造優秀的攻堅團隊,全面提高了稅收工作效能,推動了分局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二、風險管理取得的初步成效
稅源風險管理雖然在分局推行的時間還不長,但它所帶來的管理理念的轉變、管理方法的改進、管理成效的提高是積極和明顯的,初步實現了稅源管理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專業化管理的轉變,促進了征管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風險管理在稅源管理機制中的抓手作用逐漸發揮出來。
(一)稅收職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稅源管理職能轉變后,各稅源管理部門的工作按照各自的職能有條不紊的進行,工作質量與效果均不明顯的局面大有改變。通過稅源分析,我們抓住了影響分局所得稅稅源的重點行業,摸清了行業規律,根據分局的稅源特點以及市局的重點評估行業要求,分局共對11戶房地產企業實施評估,共計補稅340萬元,調減虧損979萬元。
(二)納稅評估、日常檢查工作成效顯著。
納稅評估檢查與日常管理工作職能分離,有效促進了評估檢查工作的開展。評估檢查部門有精力、時間根據所轄納稅人的行業、特點探索規律,緊扣市局重點評估項目認真核查。分局在重點評估項目的核查中,緊扣項目提示信息,逐項剖析異常指標。在成本倒掛項目核查中,發現企業以暫估商品多結轉成本,調減虧損327萬元;另一戶企業涉嫌大額賬外銷售,目前已移交稽查處理中。在其他項目核查中,分局也同時發現由于企業核算上的不規范,侵蝕所得稅稅基,共計補稅106萬元。
(三)稅源聯動機制效果明顯。
通過部門聯動進一步加強一般納稅人管理。管理人員在對數據信息分析的基礎上,對帳面庫存量與實際不符的,要求其申報不開票收入;對確實無業務發生長期零申報的一般納稅人建議取消其資格;綜合業務部門對在認定復核環節中,對一般納稅人變更、增加專用發票用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向管理部門反饋建議,管理部門在日常管理中逐條落實到位,稅源管理聯動機制得到體現。
(四)稅源管理風險大大減少。
分局在對建安企業專項核查工作中,通過第三方信息比對發現某企業在國稅年申報營業收入300多萬元,但對比地稅代開項目發票,07、08年兩年少申報收入350多萬,隨即補所得稅100多萬元。同時,我們在對該企業成本發票核查過程中,發現了該企業大量取得我科轄區內某小規模建材企業開出的大量大額普通發票。通過信息核實,發現該企業為小規模定額征收企業,發票用量很大,但申報銷售很少。通過實地檢查發現該企業開票不入賬,06年至今有一千余萬元銷售未申報納稅,出現了較大的風險,我們立即對該企業進行了查處,并對分局類似企業進行了風險排查。目前,分局評估的23戶建筑業共計補稅213萬元。
(五)專業化應對措施明顯增強。
分局在做好重點行業和重點項目評估的同時,開展了虧損大戶、核定轉查賬、所得稅同比減少50%以上、10萬元以下虧損無調整事項以及微利企業5項自主風險項目核查。共計補稅454萬元,調減虧損1350萬元。分局四科在匯繳時發現一戶剛由核定轉為查帳,第一年參加匯繳的企業,存在人為調劑計稅成本的現象。經過集體討論以后,分局認為該企業存在的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對核定征收改為查賬征收的企業進行了篩選,在分局開展專項核查,發現有問題企業9戶,合計補稅414萬元。
三、存在問題和下步打算
目前,我們的各個系統已經提供了大量的申報數據信息和部分財務數據,但缺乏所得稅管理所需的涵蓋納稅人基礎信息、歷史數據、行業指標、預警分析的專業平臺。目前各種數據的整合還停留在手工階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缺乏科學性和有效性。針對下步工作,我們將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進一步整合平臺,提升風險分析的科學性。
盡快完善所得稅風險管理平臺,才能加快信息化成果轉化,充分了解和把握納稅人生產經營規律,準確掌握納稅人的涉稅信息,根據不同類型納稅人的特點,實現所得稅分類動態監控的無縫隙管理。
2.加強與外部聯系,確保信息的真實有效性。
二、高校公共管理學科泛專業化之弊
公共管理學科的泛專業化之弊,一是淡化了專業的特殊性,使專業的存在價值貶值。一個專業之所以有別于其它專業,就因為它是以自己特有的專業理論、專業方法、培養目標、能力培養要求以及課程體系為人才培養的基本依據的。如果一個專業沒有自己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方法,在課程設置上與其它專業相互交叉滲透,在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上與相鄰專業小異大同甚至同質化,就會模糊與其它專業的邊界,弱化與其它專業之間的差異性,也就是淡化甚至失去了區別于其它專業的特殊性而走向泛專業化,進而降低這個專業存在的價值,使專業的生存與發展陷入困境。二是降低了人才培養的競爭力,放大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當前,大學生面臨著激烈的就業競爭,就業壓力持續增大,公共管理學科的大學生,由于其學科性質和專業特點的限制,面臨著比理工科學生更大的就業壓力,而目前的泛專業化現狀則進一步加大了公共管理學科的就業壓力,因為泛專業化所培養的復合型人才往往通而不專。雖然在目前的就業環境下人才流動頻繁,需要就業者具備復合型人才的素質和能力,但是泛專業化的教育,由于涉獵寬而泛使學生大多“樣樣通,樣樣松”,既難造就合格的復合型人才,也難塑造有一技之長的專門人才。所以,一個泛專業化了的專業,輸出的畢業生不具備在本專業領域的專長和優勢,在就業市場和就業崗位上呈現出明顯的可替代性,也就意味著降低了畢業生應有的競爭力,使其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如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保專業。
2新時期下物業管理企業的競爭策略
通常情況下,物業管理行業的目標市場以及服務種類都是定位在保安清潔和勞動密集型房屋管理權等內容上,而這對企業所采取的營銷手段、市場渠道的拓展以及企業的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等都是有一定的約束作用的,并且也會對物業管理企業的盈利水平和經營能力產生影響。在物業管理行業向著專業化發展的趨勢下,服務產品的專業化程度以及科技含量水平的高低將是兩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2.1建立更加專業的物業維修部門
在物業管理企業中,所涉及到的維修和服務項目是非常多的,相關的專業也很廣,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精神生活水平和居住文化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所以住戶的要求也是多種多樣,大到住行,小到衣食,都有著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物業需求,因此,要想滿足這些種類繁多的需求,并且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就必須成立專業化的物業維修部門,同時組建一支更加專業的物業維修團隊。要有專業的房屋等建筑物的維護部門,要有物業附屬設備、基礎設施的維修和保養部門,要有相關的場地的維護和管理的部門,要有消防設施的更新、維護和保養的部門,同時治安保衛、車輛管理、庭院護花以及清掃保潔等都要配有專業的服務人員或是服務機構,這樣才能真正的組建一個專業的物業維修部門,每一個機構或是個人在各自領域上都有著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優質的物業維修服務,只有這樣,得到了所服務住戶和業主的信賴和支持,物業管理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2.2提高物業維修人員專業的技術水平
由于歷史上的種種原因,物業管理企業的維修人員大多是從原來各個單位所分離出來的后勤服務人員,這些人員的年紀普遍偏大,并且存在著專業不對口以及技術水平較低等問題,應用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也十分匱乏。未解決以上所存在的種種問題,首先應大力的實施減員增效的措施,認真研究和分析目前物業維修人員數量過多、用人成本過高并且專業素質較差的實際情況,減員就是實現物業維修部門自立生存的一個重要的措施,盡可能的精簡管理層,同時大膽的放開作業層,對維修崗位以為的剩余人員應堅決的執行減員的措施。在實行減員增效策略的過程中,要利用好相關的政策措施,減下來的人員,可以替代現在由外來雇工所占據的崗位,這樣對降低整個企業的工資水平也是十分有利的。對于留下來的物業維修人員,應定期的對其進行物業維修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和教育工作,充分提高物業維修人員的維修技能和專業技術水平。同時還應加快物業維修高級人才的培養步伐,可以適當的從外部引進高素質的專業的物業維修人員,這樣才能真正的打造出一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的物業維修的人才團隊。
3專業化發展是新時期物業管理的必然趨勢
在新時期下,物業管理企業競爭策略的制高點就是物業管理專業化的發展方向,物業管理不再是傳統的大一統的管理模式,而逐漸轉變成為全新運作的專業化的管理模式,通過這一模式物業管理市場的競爭優勢才能得到強化,市場特有的競爭力才能得到鞏固和提升,所以,專業化的發展方向必將成為物業管理企業發展的趨勢。
3.1專業化的發展更加有利于物業管理企業在服務和管理的過程中形成統一的模式
也更加有利于企業共享資源和降低成本,通過向客戶提供更加人性化和更加優質的服務,物業管理企業才能夠真正的實現規模化的經營管理,從而提高其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2通過建立專業的物業維修部門以及提升物業維修人員的專業素質等措施
才能不斷滿足業主對高品質服務和新生活的需求,提升了物業管理企業的形象力、生產力和擴展力,在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內容中,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活動將更加完美、專業和精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氛圍中找到更多的商機。并且借助于這類物業專業化的服務,也能夠更好的適應不斷變化的個性化的服務需求。
3.3在物業管理企業專業化發展的要求下,將建立更加專業的服務管理機構,比如說清潔、綠化、保安以及工程維修等物業管理活動都要配備專業化的服務團隊,而這也更加有利于統一物業管理行業的服務標準,物業管理專業的服務安排得到進一步的統籌和規劃,無論是資金的使用效率還是資金的配置,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有利于實現護理工作的現代化、科學化和標準化
在醫院網絡信息化管理中,護理管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而護理管理中的護理信息包括護理工作量、護理質量控制、護理物品供應、醫囑處理、差錯分析、護理排班信息及以各科室護理站應用的最多的護理語言提示系統,語言提示系統可按時語言提示各位在班護士準確地及時地為患者進行治療與護理,還有試行的電子護理交班等等,護理信息化管理后可有效地降低差錯發生,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使護理工作標準化、現代化和科學化,也使護理跟上當代飛速發展的腳步,翻開護理工作的新篇章,為護理的內涵增添新的活力。例如常規護理操作的標準化,可通過網絡信息化管理中護理質量控制欄目輸入,圖文并茂,使護士達到規范標準化操作的目的。
3有利于提高護理專業的科技含量,豐富護理理論
在護理網絡信息化系統管理中,有護理教育及科研成果交流欄目,可以學習目前先進的護理理論,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在此護士們可以互相交流,學習和應用新的護理科研成果。在此大力鼓勵護士們在護理的學習與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表達自己的觀點,把實踐中學到的新東西上升到理論,再由理論指導更多的實踐,不斷提高護士知識水平,與國際、國內先進的護理模式相適應,提高護士的護理本領,例如整體護理模式的開展,優質化護理服務的臨床應用,都極大地提高了住院患者的信任度和滿意率,從護理網絡信息化系統的友情鏈接可以很快地查出諸多的護理期刊,很快捷地查閱文獻和網上發表的專業學術論文,提高護理專業的科技含量,豐富了護理理論,真正意義提高了護理內涵。
4有利于拓寬護理領域的橫向聯系,開闊護理服務的范圍
在信息化管理系統中新聞動態一欄會及時報道國際國內大事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護士能及時了解并與醫院其它部門相協調,積極參與全社會的護理服務,如社區的護理、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等,擴展了護理內涵范圍,再如與醫療上臨床路徑相適應的臨床路徑護理服務,極大地豐富了護理內涵范疇;也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化管理系統開展護理網上會診,跨科護理服務,解決護理中的疑難問題,通過網絡信息化管理系統相互聯系,請有關護理專家進行實際考查,解決本科內不能解決的疑難護理問題,拓寬了護理服務的范圍。
5有利于全面提高護士的自身素質
在護理園地一欄中,設有護士情趣、天使風采、護士吧、文化娛樂、音樂、圖片和更多的文化交流,使護士的業余生活豐富多彩,增加多方面信息交流,調節護士心情,使之放松心身,增強修養的同時使護士達到勞逸結合,保存體力,充滿生機與活力,這樣就更有利于做好護理工作。自身修養的提高也是提高護理內涵的必備條件。信息時代護士要學習與健康人的信息交流,也要學習與患者的信息交流,如在院患者的心理護理、出院患者的健康隨訪、護理科普知識交流等等,在不斷的學習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時代的召喚。
專業化管理是根據納稅人的實際情況和不同特點,通過建立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充分運用其專業技能,實行分類管理和規模化管理相結合的模式,達到加大管理力度、強化管理深度的目的。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所有制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化、市場分工越來越細的經濟社會背景下,稅收管理專業化是大勢所趨。據筆者調研,20o7年婁底市國稅局適應這種趨勢,大力推行稅收專業化管理,著重改革管理的組織結構,按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和個體戶、所得稅三個類別分設稅源管理機構,實行針對性管理。專業化管理推行一年多來,收到了明顯成效,稅收征管質量得到一定提升,補辦稅務登記2836戶,個體稅收增長44.6O%,高出總收入增長水平20.42個百分點,所得稅收人增長53.5%,高出總收入增長水平29.92個百分點。但是,總體來說,目前的專業化管理還只是“破冰”之舉,尚未達到“融冰”、“化冰”的境界,專業化管理的深度、廣度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尤其是在專業化管理方法、專業化管理手段、專業化管理目標等方面還大有文章可做。本文擬從認識和實踐兩個層面對推進專業化管理縱深發展提出幾點淺見,供工作中參考。
一、認識上應該厘清的幾個問題
1、專業化管理不是簡單的分類管理,而是全方位、立體型、深層次的專業化管理。有人認為,按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和所得稅納稅人進行了分類就是進入了專業化管理,這是錯誤的。分類是專業化管理必備條件,是基礎,但不是全部。目前,我們的專業化管理還停留在淺層甚至表面上,形式上轉型了,實質上還沒轉型,管理的手段、管理的方式、管理的程序還是老套路、老辦法。在一般納稅人管理上,稅源管理部門沒有做進一步的細化、分工,也沒有制定對應的管理辦法,更沒有形成系統的管理體系;在所得稅管理上,缺少專門的稅源監管,缺少多元化的信息網絡,缺少專業的納稅評估;在個體稅收管理上,稅源底子、納稅人戶籍還不是很清楚,稅額調整方式還比較粗放,個體大戶的征管還不是很到位。真正的專業化管理應該是專到了每個行業、每個稅種、每個納稅人、每個工作點上,還應該有專門的辦法、專門的手段、專門的目標。
2、專業化管理不是稅源管理部門單打獨斗,而是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相互聯動。有些人一提專業化管理就認為是稅源管理部門的事,與自己無關,因而置身事外。誠然,稅源管理部門是專業化管理的主體,但是,其他部門也是專業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專業化管理模式下,信息技術部門應提供專業化的信息技術支撐,征管部門應提供專業化的征管制度和辦法,稅政部門應提供專業化的政策服務,計統部門應提供專業化的統計分析,因此,不能把各類業務彼此割裂,而應該各單位各部門、各崗位明確分工、強化職責、密協協作,尤其要理順綜合管理部門和專業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落實和完善稅源管理良性互動機制。
3、專業化管理不是一專到底,也應有適當的多元化管理。專業化管理是縱向的延伸,多元化管理是橫向的延伸,缺少多元化的專業化是狹隘的專業化。比如:管理增值稅的部門既要管理好增值稅,也要注意所得稅的管理,及時將增值稅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向所得稅管理部門反饋;管理大企業的部門,既要探索大企業稅收管理新方法,也要對大企業下的子公司、小企業加強管理;管理甲行業的稅收管理員,既要加強對本行業的稅收管理,也要注意與甲行業相關的乙行業的情況,做到相互融通、相得益彰。因此,專業化管理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4、專業化管理不是要管理不要服務,而是要在專業化管理上實現專業化服務。重管理、輕服務本來就是一種錯誤的理念,推行專業化管理后,部分人甚至加深了這種理念,片面強調專業化管理而忽視納稅服務,征管制度變得越來越冗長,征管措施變得越來越繁瑣,征管流程變得越來越復雜,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管理,但另一方面也加重了納稅人負擔,犧牲了優質服務,并且兩種效益不對等,犧牲大于收獲。在推進專業化管理上,要特別重視專業化服務,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納稅人,采取不同的服務方式,逐步實現個性化服務,使納稅服務的觸角伸得更長、更深、更廣。
5.專業化管理不是唯收入論成敗,而要把提高征管質效作為主要標桿。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效益的明顯提高帶動了稅收收入的較快增長,這是經濟決定稅收的產物,這種表象容易掩蓋稅收征管質效的本質,讓人誤以為這完全是專業化管理的功勞,并在這種成果下沾沾自喜。檢驗專業化管理的成效既要看稅收收入的增長,更要看稅收征管的質量和效益,看征管漏洞是否存在,看征收率是否提高,看征管秩序是否好轉,看納稅人是否滿意。
二、實踐中應該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進一步完善分類管理與層級管理相結合的模式
進一步打破稅源管理部門內部屬地管理的模式,分行業、分規模進行管理。一般納稅人管理部門設立大企業管理組,大企業以外的企業按行業進行分類設立若干個組,商業與工業分開,甲行業與乙行業分開,每個稅收管理員專門負責一個或幾個行業的稅收管理,加強對各個行業的比較分析,采取針對性管理措施,同時,在職能建設上,要將管理與評估分離,專門設立評估組,負責互動平臺下發現的疑點企業的納稅評估;所得稅稅源管理部門可以比較一般納稅人的管理進行分類管理;小規模納稅人和個體戶管理部門則要按地段、按規模、按行業進行分類管理,監控到每一個個體工商戶,監控到開業、歇業、復業等具體的經營活動,監控到每一張發票的開具情況。同時,市局要積極參與到稅收征管實踐中來,重心下移、業務貼近基層,市局直接對大型企業進行評估,對大型企業進行重點監控,對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進行直接稽查。
1、抓緊規范管理制度。隨著管理方式的轉型,管理的基本制度、基本規程也必須相應轉型,否則,就會出現管理空擋。要適應專業化管理的新要求,重新規范管理工作制度,制定詳細的行業稅收管理辦法、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發票管理辦法、稅務稽查管理辦法、納稅服務實施辦法,使各項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要適應專業化管理的新要求再造管理流程,科學設置稅收征管基礎工作流程、辦稅服務流程、部門銜接流程、互動協作流程,使各項工作順利流轉,防止工作斷鏈;要適應專業化管理的新要求,強化檢查考核,明確內部分工和崗位職責,建立目標管理機制,完善考核辦法,為專業化管理提供保障和動力。
2、著手強化配套措施。要將征管、稅政、稽查、計統、信息中心等部門納入專業化管理工作范疇,形成大專業化管理格局,增強整體合力。各部門要以專業化管理為核心,積極主動為專業化管理服務,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改進管理辦法,創新管理手段。征管部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所有行業的稅收管理辦法,供基層征收管理機關執行,進一步擴充納稅評估模型庫,建設類型齊備、典型具體的納稅評估模型庫;稅政部門要著重完善民政福利企業、廢舊回收企業、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管理辦法,提出精細化管理舉措;稽查部門要加強典型案例的剖析,掌握各個行業偷稅漏稅的慣用伎倆,為稅源管理部門實行專業化管理提供參考;計會統部門要走出傳統的統計分析習慣,將統計分析細化到各個產業、各個行業和細分行業,將統計分析指標細化到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使統計數據更加準確、全面,使分析結果更加科學、可靠;信息中心要發揮技術支撐的作用,建立稅收數據處理中心,把各稅種、各類經濟活動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儲存,加強稅收數據的深層次開發使用。
(二)努力建立專業化人才隊伍
人才是基礎,沒有專業化人才就無法實現專業化管理。目前,干部隊伍中行業分析專家、反避稅專家、所得稅管理專家、轉讓定價調查專家、納稅評估專家、計算機審計專家、個體稅收管理專家還很稀缺,制約了專業化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各級國稅機關要高度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把它作為專業化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先行性工作來抓。要及時調整教育培訓的方向,從學歷教育、基本技能教育、綜合性教育轉向專業教育、針對性、高精尖教育,使受教育者多獲取特定行業、特定領域的專門知識,多培養行業分析專家、納稅評估專家、稅務稽查專家、計算機專家;要建立和擴充各級各類人才庫,對專家級人才統籌管理、合理調配、因才適用;要確保專業化人才隊伍的基本穩定,每年專業人才的崗位異動率不能超過20%,并要實行“退一補一”的辦法,順利實現專業人才的新老交替。
(三)積極推動納稅服務專業化.
管理與服務是一對連體嬰兒,有相應的管理就有相應的服務。隨著管理的深人、細致,納稅服務也應該緊隨其后,步調一致。推動納稅服務專業化首先要樹立“顧客導向”意識,對企業來說,顧客是市場營銷活動的中心,企業的一切活動,都應該圍繞著顧客需求、顧客滿意來進行,對稅務機關來說,納稅人就是稅務機關的顧客,所有的管理活動都應該以顧客需要、顧客滿意為標準,當然,這種需要和滿意是建立在依法依規的基礎之上。其次,要建立大客戶稅務經理制,達到一定規模的納稅人,稅務機關要指定一名專門人員作為企業的稅務經理,成為稅企溝通的基本渠道,對企業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各類涉稅問題。再次,要拓展納稅服務的方式方法,實行同城辦稅、網絡服務、數字稅收等新的服務方式和手段,提高辦稅效率,盡最大努力方便納稅人。
(四)全面推進管理專業化。
l、推進一般納稅人管理專業化。摸索大企業專業化管理新途徑。目前,省級以下稅務機關尚未建立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但是我們可以進行探索,為以后大企業的稅收管理積累經驗。大企業的標準可按銷售規模、納稅規模、資本規模和其他特殊情況綜合確定。每個大企業明確專門人員進行管理,管理員負責了解大企業的財務核算和相關的生產經營情況、資金流動情況、發票開具情況、稅款入庫情況,同時,根據掌握的情況對申報資料進行評估,對申報資料、稅款入庫、爭議稅款進行動態監控,定期進行跟蹤性稅收風險分析,及時發現和糾正申報中的異常情況,對發現重大問題的企業實施專業化稅務審計,審計過程中可以召集行業分析專家進行集中“會診”,必要的情況下,大企業可實行專家組專門管理,但是,對專家組成員要明確職責,量化指標,用簡易的考核辦法加強考核,確保駐廠員忠實履行職責。
深入推進行業分類管理。當務之急是要在專業化的稅源管理部門內部進一步打破屬地管理的格局,按照“突出特點、規范制度、重點推進、逐步細化、完善體系”的總體要求,合理劃分行業、合理分配征管力量進行分類管理。根據目前的情況,分行業管理不宜太粗也不宜太細,太粗了專不起來,太細了人員力量有限,應以兩人為一組,每組專管1—3個行業(包括細分行業)。要逐級建立行業稅收信息庫,搜集各類經濟稅源信息,樹立行業指標標準,定期指標體系,根據行業的發展變化適時調整各種指標標準,為稅源監控和納稅評估提供參考。要加強行業研究,行業稅收管理員定期出具行業發展報告,定期提供行業經營、發展情報,定期召開行業分析例會,對特定的行業問題,采取專家咨誨、實地考證等辦法加強研究。要完善行業納稅評估模型庫,開展專業化評估,專業化評估的特點是人員專業、知識專業程序專業、方法專業。
2、推進所得稅管理專業化。今年是新所得稅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年,總局和省局專門召開了所得稅管理與反避稅工作會議,提出了“分類管理,優化服務,核實稅基,完善匯繳,強化評估,防范避稅”的24字方針,為所得稅專業化管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按行業、按規模進一步細化分工,適當增加所得稅專業管理人才,調整所得稅管理事項。縣(市、區、局)應迅速積極探索在稅政科設立由2—3人組成的專門小組,重點抓好所得稅納稅人除稅務登記、申報征收、發票管理外的稅源監控、納稅評估、重點涉稅事項管理、匯算清繳等重點事項工作。
拓寬信息渠道,強化專職監管。所得稅管理的瓶頸是信息失靈,因此,有必要建立專職監管部門,專門負責加強信息情報的搜集和稅源的監管,理想的模式是建立稅收數據處理中心,綜合各種經濟稅收信息,統一自動采集、自動儲存、自動篩選、自動分析。當前的選擇是健全信息網絡,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可以從產權交易機構、工商部門、公證部門采集重大產權交易、產權變更、經濟合同及協議等情況,可以從金融部門采集銀行開戶、資金流動情況,可以從新聞媒體采集經營發展變化、重要產品上市情況。
建立所得稅專業評估體系。所得稅納稅評估是對稅源監管信息的分析、利用的過程。所得稅專業化評估有別于原來的“大一統”評估,評估的精細化程度更高,側重于收入成本的審核,強調行業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應加快建立包括行業稅負率、零負申報、財務比率、財務項目分析指標等在內的指標峰值,建立指標警戒體系,將低于警戒值的納稅人作為評估對象。運用管理學、統計學等相關知識和科學的數學模型進行計算分析:找出疑點,指導評估。
按照“二八律”建立重點稅源監管制度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抓好2O%等于抓好10o%的“二八率”是現代管理的機理,也是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哲學原理在稅收管理中的應用。要編制重點稅源監管調查指標體系,調查分析重點稅源企業報表數據、納稅申報數據和生產經營情況,分析稅源、稅負變化動態。要明確規定納稅人發生重大盈虧、資產損失、產權變更、投資轉讓、破產重組等變化時,必須及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并辦理所得稅清繳手續,并將重大事項報告情況作為稅務獎懲的一個重要指標。
嚴格核定征收。對連續虧損、行業平均利潤率低于預警值的一般納稅人、符合核定征收的小規模納稅人全部實行核定征收;對零申報和負申報的企業核定征收面要達到60%以上。
加強反避稅工作的研究和管理。積極培養一批反避稅專家,依靠專家推進反避稅工作。定期剖析反避稅典型案例,增強反避稅工作的針對性,以典型案例指導反避稅工作。對長期虧損或跳躍性盈利又不斷擴大投資規模等違反營業常規的企業、實行關聯交易有較大避稅嫌疑的企業,開展內、外部調查,加強情報交換,做好信息比對和功能風險分析。
大力開展所得稅專項檢查。切實扭轉所得稅檢查是條“橡皮尺”的觀念,進一步增強所得稅檢查的剛性。稅務稽查的重點、檢查的技能逐步從增值稅轉向所得稅,大力培養所得稅檢查專業人才,探索所得稅檢查的新方法、新手段。所得稅稽查收入與全部稽查收入要協調發展。
3、推進個體稅收管理專業化。
加強管理隊伍專業化建設是由建設項目的專業性決定的,建設項目工程工作是一門科學,具有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建設項目的本質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當代技術人員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春風化雨的管理工作,規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和全方位的服務,以及細致入微的人文關懷。管理人員作為建設項目工作的最直接的承擔者,必須實現專業化。只有推動管理隊伍的專業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管理隊伍存在著職責不清、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管理不規范、精力分散、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等弊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以影響工期,能夠科學合理的組織施工等建設項目的活動。
1建設項目管理隊伍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就業門檻低,專業化不強。企業在選留、招聘管理人員時,一般認為擔任過建設項目管理的、表現比較好、某方面有特長的中專生或一般人員就可以了。管理人員主要來源于企業各專項底層人員直接進入管理層,其中許多人既沒有系統的管理的理論知識,也沒有建設項目系統專業訓練,且工作后的在崗專業培訓不夠,從而影響了建設項目管理人員工作上水平和特色。1.2數量不足,管理工作深入不夠。數量問題是建設項目管理人員專業化隊伍建設的基本問題。沒有一定的數量作保證就難以保證建設項目工程的工作效果。項目經理作為專職主業化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規章制度的變化,項目經理工作的職能也將發生細微的變化,內容有所延伸,這都需要配備足夠的管理人員,以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管理和服務并且協助項目經理的工作。1.3重視不夠,影響隊伍穩定。建設項目工程工作需要有一支比較穩定的建設工程工作隊伍,但目前我國企業對建設項目專業化管理隊伍建設工作重視不夠,待遇低、工作任務繁重、壓力大,部分管理人員產生了消極情緒,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
2建設項目專業化管理隊伍的建設措施
2.1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技術人才。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項目,以高層次創新型技術人才為重點,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項目經理、技術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技術人才,建設宏大的創新型技術人才隊伍。加強實踐培養,依托項目工程、重點技術項目、管理交流合作項目,建設一批高層次創新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發展創新文化,倡導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寬容失敗、團結協作的創新精神,營造科學民主、學術自由、嚴謹求實、開放包容的創新氛圍。2.2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適應項目需要,以提高現代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間競爭力為核心,以經營科和項目經理人為重點,加快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職業化、市場化、專業化,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市場開拓精神、管理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高水平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庫。培養和引進一批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家和企業發展急需的戰略規劃、資本運作、科技管理、項目管理等方面專門人才。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2.3工程師等高層技術人才培養和建設。適應走新時期建設項目發展道路和建設工程技術設備升級的要求,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以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為重點,形成一支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完善以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緊密聯系、機構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完善企業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制度,進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2.4建設項目管理專業化。建設項目專業化管理隊伍的建設首先要提高項目建設管理的專業化的建設,在這個大的范圍里面注重管理人員的培養和建設。2.4.1提升項目管理的專業化水平。要充分發揮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優勢,只有通過專業化的項目管理企業對每一個項目進行有效管理.優化建設方案、工程設計并組織實施,才能做到綜合利用資源,節省投資。2.4.2推行現代項目管理技術和方法。推行現在項目管理技術和方法,提升建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首先推行科學、先進的工程項目管理技術和方法,是提高企業項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通過資質標準的引導,使企業能夠重視科技進步重視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的提高,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2.4.3加快培養項目管理專業人才。項目管理專業人才是企業做好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關鍵。因此,工程建設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戰略,有針對性地進行項目管理人才培養,既要注重造就一批精管理性技術、善經營、高素質的項目管理專業人才。還要注重培養項目前期策劃、合同管理,風險管理等各方面的項目管理人才,為工程項目管理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鼓勵企業在加強工程項目管理人才資源建設的同時,有計劃地培養一批能夠按照國際通行項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標準進行管理熟悉項目管理軟件。能進行全過程控制管理的復合型高水平項目管理人才,同時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機制,讓人才在工程項目管理實踐中得到鍛煉成。2.5專業化管理隊伍建設。在建項目經營業績的好壞,關鍵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因此,加快人才培養是一個專門的科學和技術管理體系,建設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2.5.1提升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技術人才在今天的市場經濟,知識經濟和信息經濟下,對剛剛發生的自適應計時的新形勢。作為專業人士,他們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2.5.2合理整合,配置專業化管理人才。企業將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才配置,將作為制定,實施和發展戰略規劃的基本依據和支點建設項目管理人員。建立靈活多樣的人才機制,根據收集的“按需社崗,公開招聘,雇用擇優”的原則,吸引了大量建設項目管理人才。2.5.3建立科學評價和合理的激勵機制。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充分發揮激勵作用,是促進建設項目管理隊伍專業化建設的保障機制。企業應根據建設項目的業務特點的管理,根據起草中的服務和日常管理工作必須調查系統工程項目管理。2.5.4建立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構建多層次,多渠道,類別,多形式的培訓框架,包含了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專業培訓和建設項目完善的管理實踐訓練的專業人才培訓機制,加強科技管理人才的培養機制的成果,是加強專業隊伍建設中的科技成果管理,提高人員素質。2.5.5使命感和責任感。要讓員工和管理人員樹立使命高于一切、一個責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他們切實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對于工作滿懷激情,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維護大家的利益,注重專業化能力的提升,為建設項目打造一支專業化的管理隊伍。
3結論
總的來說,建設項目專業化管理隊伍的要求不僅要過硬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很強的業務能力,使命感和責任感。不同企業對于建設項目專業化的管理隊伍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但是他們的經營理念和核心思想是一樣的,就是我們文中所說的經營理念,核心思想就是成本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真正的讓這個管理隊伍服務于整個的建設項目。
作者:黃玉芬 單位:漳縣公路管理段
參考文獻
違反建設程序建設與施工、監理的關系實質上是合同關系。目前有的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建設對施工、監理的合同履行情況把關不嚴,比如對人員的無序調換不能及時加以制止,沒有按照合同要求進行違約處理,對調換人員沒有達到合同規定的仍予以批準等等,這些都是不重合同管理的表現。我市有多個交通項目早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但合同執行中存在隨意變更等問題,工程結算審價爭議久拖未決,以致每年有農民工上訪現象。特別是有的建設財務控制力量不足,債務負擔過重,資金周轉困難,歷年累積的應付工程款欠款嚴重。歷年來工程款支付環節引發的社會矛盾屢見不鮮,所以,近年來建設管理部門等對合同管理特別是農民工支付保證金加強了控制管理。2013年版本的建設合同條款中單獨對工程款支付和合同變更作出了詳細的解釋。
1.2基礎資料不全,竣工驗收拖延
按規定要求,公路項目通車試運行兩年后應進行竣工驗收,但我市大部分已到期的項目無法及時竣工驗收。原因有檔案資料不全,財務決算未及時完成等等。前幾年已完工的多個項目竣工結算還未全部完成,有的項目尚在訴訟中,導致財務決算無法編制、竣工驗收無法進行。建設由于管理人員不懂工程的管理程序,沒有及時整理檔案資料,后續再補有困難。建設程序中要求的以“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預算”、“預算控制決算”的原則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近年政府主導下的內部專業化分工,統一領導。各司其職,有效地提高了公路建設管理效率。市發改委、財政等部門也成立了基本建設項目綜合驗收領導小組,大大推動了項目綜合驗收的進度。
2推動交通工程建設專業化管理的策略
2.1嚴格控制準入門檻
制定相應法律法規,并且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嚴格按法律規則辦事,交通工程項目招標的時候,要深入調查競標的能力水準、技術水平,對相關項目負責人的專業資格標準和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進行嚴格把關,將組織機構的組建、人員配置的標準明確化,如此措施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實現工程建設管理團隊管理的專業化。依據相關準入條件,對眼下正在進行的項目進行檢測、衡量,把不符合標準的進行及時的變動,將涉及到的相關人員替換。新項目的問題上,一定要嚴格按標準展開。
2.2要把好制度關,推進規范化管理
作為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指導督促項目法人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招標投標、質量標準、進度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材料采購、工程變更、資金撥付、廉政準則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完善各項工作流程,建立規范有序、科學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同時建立財務竣工決算、綜合驗收、檔案管理制度,做好項目的后評價工作。政府部門也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監督管理,扎實督促建設建立工程項目內部控制制度,并能有效實施,提高管理效益和成果。
2.3要把好考核關,落實好建設管理責任
要加強對項目建設的監督檢查,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提高管理效能。要將建設管理能力與項目建設的適應性納入動態監管,重點考核機構和人員變化、履約能力、履職效果、質量安全控制等關鍵要素,及時修正管理偏差。對社會投資項目,還要加強對資金籌措、履約能力的監管,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對工程實施管理不力、現場管理混亂、容易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建設,應責令停工整改。對整改不力的,要及時撤換。
我國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至2013年高校招生數已超過800萬人(普通高校及網絡高校總和),20世紀從90年代開始,“985”工程及“211”工程一直是高校質量保證的基礎,關于專業課程信息科技化的部分如下:教學數據庫系統、大學英語與網絡測驗系統、網絡教育質量管理系統、精品課程共享系統、教材3D數字資源系統、終身學習系統。我國把教育數字化視為其未來發展重點,我國幅員遼闊,城鄉差距頗大,以過去發展遠程教育的經驗分析,信息科技要落實在我國高等教育上,仍然需秉持“科教興國”及“人才強國”的戰略,以數字校園的方式來實現高等教育專業課程信息科技化。在大學校園推動的步驟則是建構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精品課程、網絡課程、設備共享系統,最終串連成整體的數字校園,而當高等教育實現科技信息化后,才能真正進一步推廣終身教育體系,創建一個學習型社會。
1.2美國發展狀況
美國高等教育由大學、學院等不同層次的院校所組成,雖然各州的教育體制有很大的不同,但整體來說教育質量都很高,所有的州都有大學或學院提供在線課程或遠距教學,開放式大學更是在線學習的典范。美國致力于以信息科技輔助數學,提升學習成效,在這方面投入可觀的經費。科技整合入教學環境帶給了老師與同學更多的可用資源,也使得教學的策略更加的適性化。美國將信息科技視為提升教學質量的輔助工具,其中更以信息網絡平臺的構建與應用為主要的發展方向。美國自1995年起便利用信息傳媒科技(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開始發展開放式遠距教學。這項方案專注于推廣學校應用ICT教學,在推廣ICT教學時,所面臨的問題即是教師是否具備應用ICT的技能,學校設備是否齊全。美國從經驗中發現,各項計劃雖然立意很好,能見度與執行成果的傳播卻不理想,因此十分重視合理應用網絡科技優勢以更有效地推廣教育政策。美國設置了專業課程遠距教學服務(EAD),該網絡由各校的無線教學中心(CTU)或遠距教學服務單位(SED)聯合組成。另外,美國還實施了數字校園計劃,并提供開放性遠距教學(FOAD),該計劃由教育部發起,并提供財務支援。國際教育科技學會(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ISTE)提議,為了讓美國的教育能更具有前瞻性,聯合美國圖書館學會、美國教育部、美國教育學會等十幾個單位,共同提出一項合作計劃,稱為國家教育科技標準計劃(NationalEducationalTechnologyStandards,NETS),這是美國教育科技領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計劃,這些單位認為,科技是現在學習環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科技更是未來改革的動力。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美國曾針對學生的信息能力制定了一系列的標準,稱之為國家信息能力指標,這個標準包含3個維度、9個標準與29項能力指標。第一個維度是學習課程所需的信息能力;第二個維度主要是規范自主學習所需的能力;第三個維度重點在于描述身處信息社會中所面對的社會責任。這些標準和指標主要以綱要的方式呈現,各州可以根據這些標準制定符合地方所需的信息能力指針,相關教育人員或團體也能參照這些標準,針對他們的學生,提供適性化所需的學習能力。另外,從教育評價(Assessment)方面來看,美國呼吁各州及學校系統重新思考教育評量設計及管理方式,務求內容不應只包含知識的獲得,還有21世紀各科目領域應具備的技能和專業常識;提供教育人員及時、可行的反饋(Timely,ActionableFeedback),各項數據必須能實時且機動地提供給教育工作者使用。結合認知研究與學生對多媒體、互動性及互聯性想法理論的科技評價(Technology-basedAssessments),可以直接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配合學習系統(LearningSystems)的構建,科技評價可以用來正式診斷及改變學習及教學狀況,并決定學生學習的效果。學習系統可以設計成可獲取學生的成果及搜集學生習得知識及解決問題能力的證據(例如e-Portfolio)。系統將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能力,也可以持續提供適當的支持。
2美國高校專業課程教學信息化管理的啟示
美國在信息科技研究方面可稱為科技先驅,其教育改革推動也與時代信息科技的發展與師生的需求一脈相承,對我國信息教育有關鍵性的影響,其信息能力指針相關規劃尤其值得我們借鑒。美國不僅在大學中實施信息科技教學,并且規劃了具體的行為能力目標,因而在我國高校專業課程信息教育議題方面,規劃更具體的能力指標并非不可行。尤其是美國針對信息素養的部分,將圖書利用教育的概念作為規劃能力指標的參考,提供給我國高校專業課程信息教育議題更多的啟示。我國高校信息化無論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在教學信息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高校信息化相比,我國高校還存在著一些差距,比如校園網站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還比較低,信息化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還不高,高校信息化建設亟待進一步加強。
2.1完善發展戰略,健全建設標準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化建設水平直接關系一個國家的未來。在信息化戰略方面,美國高校是非常清晰和明確的,也有非常完善的信息化服務標準。目前,雖然國內一些重點高校已經有了明確的信息化發展戰略,比如浙江大學的戰略是“建設一個科技成果創新的新型的文獻資源與信息服務支撐體系,打造一個多元化、人文化、智慧型、國內領先的信息服務支撐環境”,但是畢竟有更多的高校還沒有清晰的信息化發展戰略。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高校發展決策者,要主動適應信息化發展潮流,從高校實際出發,認真思考和統籌謀劃高校信息化發展戰略。同時,要不斷健全完善信息化相關制度,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不斷推動高校信息化建設走向系統化、科學化和規范化。
2.2運用互動式電子黑板與圖書館是專業課程信息教育可以運用的方式
近年來,以互動式電子黑板代替傳統的黑板進行教學活動已受到各國普遍的重視,電子黑板將成為大學未來教室設計的標準設備。教育部門應致力推動信息科技融入教學,互動式電子黑板將成為高校e化教室的基本設備之一。也許互動式電子黑板不一定是信息科技融入教學唯一或最好的設備,或許是過渡時期的產品,操作上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互動式電子黑板在數字學習上,可提供一種可以和同學分享的表達形式,激蕩出更多的創意,是之前從未有過的教學模式,這個價值是無可替代的,是高校將信息教育融入教學可以善加利用的教學設備。一般人都以為利用圖書館開展教育是針對大型的圖書館所規劃的學習活動,其實高校的圖書館,只要能將藏書做適當的分類與陳列,甚至將圖書管理數字化,即可設計出一系列的圖書館信息融入各領域專業課程的教學活動。課程的規劃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確保能通過圖書館信息培養主動探索與研究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
2.3采用生活課程進行信息教育
生活課程是引導學生借助生活中的種種活動,開啟其視野、拓廣其知覺的學習領域,其教學時間應得到保障。教學的形式具有指標的意義,要讓學生從體驗中認知,從教室的改變做起,拓展新的視野,形成教學的新風貌。身處信息社會,信息教育議題融入生活課程,通過互動式電子黑板的信息科技以及圖書信息教育,不僅能學習信息的取得,更能在書香中陶冶性情,提升氣質,營造有信息素養的生活世界,更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
2.4教育部門應妥善規劃信息教育議題相關的能力指標
在教學上運用信息科技已相當普遍,針對高校專業課程的信息教育,其教學策略必須與現有的課程發展機制整合。高校學生的心智發展以及教學環境限制方面的困境,借助信息科技的發展而有所突破。高校的信息教育議題融入專業課程教學活動,應建立更具體的能力指標,讓教科書的編排以及教師有所遵循,也讓以學生為中心及以信息為本的學習有評估的準則,以確保學生能學到利用信息的能力,而非僅僅是運用信息科技的能力。
2.5學校的圖書館可轉型為教學資源中心
高校專業課程的目標,就是在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訓練學生有運用科技與信息、主動探索與研究、以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科技日新月異,教師除了應掌握信息科技的特性,取得傳統教學媒體所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之外,也不應忽視傳統的教學資源所帶來新的學習機會。高校目前都設有圖書館,圖書的管理、分類、借閱都需要投入相當的人力,如果沒有妥善的規劃,就不可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如何讓圖書館成為學校的教學資源中心,是學校專業課程教學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應重視的一環。
“警學結合”的教育模式并不單純是讓學員用其在校期間所學的理論知識指導日常的交通管理工作,學員走向工作崗位之后,在日常工作中所要面對的問題各有不同,在面對具有極大偶然性的工作任務時可以使用“警學結合”模式中所積累的理論經驗,而不是單一的理論指導。用“警學結合”模式來完善學員初期的工作實踐經驗,達到真正提高學員上崗后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效率和質量。真正的“警學結合”模式是在實踐工作和理論指導之間搭建一條通道,這一通道將彌補學員實踐經驗不足所帶來的短板,而這一短板的補齊才是“警學結合”的真正效力所在。
一、在“警學結合”模式下對學科建設的理性認識
公安學科具有社會性、應用性、群眾性等特點,這決定了公安學科建設必須“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決定了“警學結合”的必然性,決定了公安交通管理專業也必須走“警學結合”的道路。
(一)公安交通管理學科建設“從實踐中來”公安交通管理的基礎理論就是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必須以實踐的第一手資料作為建設發展的基礎,因為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新的形勢以及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也使得交通違法犯罪的方式、手段和特點不斷變化,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新問題、新情況不斷涌現。隨著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交通流的增加,特別是大城市的交通問題普遍成為焦點問題。路網不暢、設施不足、交通擁堵等問題越來越突出,行車難、停車難、交通秩序混亂等問題日益凸顯,對城市交通管理造成的沖擊和壓力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及時了解和掌握這些已經變化的情況,并從中分析規律,找出對策,以此來指導實際工作。公安交通管理理論只有從實踐中不斷汲取新的養分,才能不斷創新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否則,公安交通管理理論和交通管理學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以致最終失去生命力。
(二)公安交通管理學科建設“到實踐中去”之所以要建設和發展公安交通管理理論和公安交通管理學科,是因為它們能夠指導實踐,能夠使公安機關承擔起政治和社會責任,實現公安機關的事業目標。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目標是保證人們出行安全和保障道路暢通有序。交通管理理論緊密結合網絡技術,開辟與道路交通相關的網站,設置《交通便民服務》、《出行安全服務》、《道路交通信息》等欄目。
在網站上主要交通干線的信息,及時提供動態的路面信息、行車指南、天氣預報、交通地圖、行車常識等便民服務信息,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出行;結合學科理論,交警部門切實加強了交通組織規劃,在主要路口、路段增設一批電子警察、電子卡口、信號燈;通過合理優化路口、優化信號配時、增加停車泊位、進行交通誘導、快速處理輕微事故、增設人行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等措施,逐步形成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發展的綜合交通體系。這些技術大規模應用于道路交通管理中,有效、科學、合理地配置有限的道路交通資源,極大地減輕了交管部門的管理壓力,切實提高了道路通行率,預防和減少了道路交通事故,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安全、快捷出行的需求,為道路交通管理實現了又快又好地發展,為人民群眾的安全出行提供了重要保障。理論和學科建設的生命力是否強大,不是由某個領導或專家來評判,而是由公安實踐來檢驗。如果公安交通管理理論和公安交通管理學科不能指導實踐,它必然會被淘汰和廢棄。正因為這樣,理論和學科建設不僅是公安院校所關心的,也是公安機關所關心的。
二、在“警學結合”模式下的課程設立
(一)根據交通管理職業能力的需要,構建配套的交通管理課程體系在“警學結合”模式下開展交通管理教育工作,必須以培養交通管理工作能力為主要目標,通過構建專業課平臺、拓展課平臺等,完成對交通管理工作職業知識、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無論是公共課、專業基礎課還是專業課的設置,既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又必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時必須對過去的道路交通工作手段、方式、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從中發現問題,找出工作規律,完備課程體系,并能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
(二)根據交通管理工作的崗位要求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專業課的基本內容是交通管理知識和交通管理技能,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法律制度日益完善,這就要求在教學內容設計上以實踐應用為主導,適應社會立法規范和先進技術的要求,把崗位核心知識和技能寫入交通管理課程中。尤為重要的是充分吸收警務改革成果和典型實戰經驗。同時,對實踐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模糊認識、困難和瓶頸也納入教學內容,讓學員了解現實工作,并啟發、引導學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三)以實踐調研工作為手段開發交通管理技能類課程課程開發人員必須通過對交通管理工作崗位職能的實踐調研工作來了解實踐中所需的技能,開發出能夠切實反映交通管理實踐技能的課程。
三、在“警學結合”模式下的實踐教學
(一)科學安排學生的集中實踐教學時間將入學的交通管理本科學生的實習工作安排由過去的最后一學期進行上調。原因在于學生在第四學年中,面臨著就業的壓力,東奔西走去應聘、面試,有諸多從業考試科目以及上崗培訓課程,時間緊,任務重,將不會安心實習。如果在此學期安排大段時間的實習工作,可能會使實習工作名存實亡,形同虛設,不利于學生對個人時間的合理分配,對日后的就業工作無法起到良好的促進效果,甚至會影響就業。
(二)將實習貫穿于整個大學生活,分階段實習將入校的交通管理本科學生的實習工作安排由過去的最后集中實習調整為各學期階段性實習。在學生入學的第二學期,安排進行為期一周左右的實習工作,目的在于讓學員們對交通管理工作在整體上有一個感性認識和實踐上的初始工作體驗,更讓學員樹立安全意識。在執法工作中,保護他人的安全和自身的安全都非常重要,“安全”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在學員入學第四學期進行為期兩周至三周的實習工作,目的在于使學生結合入校兩年以來的理論知識進行中期的實踐工作,把理論融合到實踐當中。最后在學生入學后的第六學期進行整學期的實習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實習工作中,在實習工作中檢驗自己對于理論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并充分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現實性,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創新性地開展工作。在經歷三個階段的實習后重返校園,回到課程學習中,這會使得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自己在理論知識方面的欠缺以及在實踐工作中自身的局限性。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為日后投身于交通管理工作夯實基礎。通過這樣的實習工作,使即將步入社會的警校學員學會交通管理工作的方法,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積累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
(三)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檢驗理論社會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自有的規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亦是如此。在工作中,我們只有不斷地發現規律、掌握規律、運用規律,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為出行人群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人們通過認識規律、通過感知規律并運用于實踐之中,再從實踐中獲取新的經驗和認識,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使工作開展得更扎實,更有生命力。因此,畢業提前進行的交通管理實習工作,最能體現價值的地方在于通過在校學習轉向社會實踐,然后返回校園學習。這是一種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的循環和升華模式,這種模式的優越性與創新性是讓學員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社會的實習工作充分融合。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將個人的書本知識運用到工作實際中,在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真情實景地了解到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威武雄壯”、“光鮮亮麗”的背后充斥著很多酸甜苦辣。通過個人的反思和每日的實習工作,使其更加明白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重要性。積極接受實習單位指定的工作任務,認真地完成各項實習工作,無論自身擅長與否,也要保持積極肯干的工作態度,只要認真去做,努力去做,就會逐步適應工作、學會工作,使其在思想認識方面有更為突出的進步。然后返回學校查漏補缺,完善知識體系。完成這次由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學習的循環和升華之后,學員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職業素質基本能夠達到工作要求,具有一名正式干警的素質。
(四)構建完整的交通管理實踐教學體系為了滿足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能力培養需求,交通管理專業必須形成一個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五)建設與交通管理實踐工作對接的校內實訓基地為了營造真實的交通管理職業環境,緊跟公安科技發展前沿,體現公安實用技術,在建設對接實訓基地時要充分凸顯“警學結合”的特性,按照交通管理工作的形勢和環境來設計、建設校內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實情、實境、實例中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系統、規范的訓練,在模擬完成交通管理崗位的工作任務過程中,實現課堂無法完成的單項或綜合技能的訓練。要使校內實訓基地充分發揮“實訓”的作用,并使其逐步成為推進“警學結合”模式的實踐領域。
(六)形成適應交通管理工作特點的實習模式為了適應交通管理工作常規性、服務性等工作特點,要求我們及時變革以往按部就班的固定畢業實習的方式,轉向采取靈活實習的方式。要根據公安機關的實際需求,適時安排學生實習,形成開放性的實習教學模式,兼顧基層單位對交通管理警員補充的實際需要和提供學生進行交通管理學習崗位的現實要求。在提高了實習效率的同時,也使交通管理工作的實習效果更加明顯。
四、在“警學結合”模式下交通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
(一)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學無止境時展瞬息萬變,各種科學知識日新月異,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各種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融入交通管理工作的社會實踐中,更好地適應公安工作發展的需要。
(二)使學生了解只有熟練地掌握各種業務技能,才能更好地投身于交通管理工作中只有多學、多看、多練,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各項公安業務技能。
(三)使學生認同“業精于勤而荒于嬉”的理念實踐是不斷取得進步的基礎,通過交通管理實習工作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交通管理專業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其在實習中克服急躁情緒,積極、熱情地對待每一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