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11 12:37: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篇(1)

一、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分層次描述

(一)關于大專女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在2008年11月第一周內,從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07級和08級學生中隨機選取15個班進行《癥狀自評量表-SCL90》團體測查,主試人員統一培訓和要求,測試在20分鐘內完成。共發放測試卷682份,回收653份,缺失值3份,有效率達95.74%。通過對調查問卷分類、編號后,我們用北京大學心理測評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軟件系統對所得數據輸機并初步分析,然后將相關數據導入spss12.0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果如下。從附表可以看出,幼專女生在90個測查項目中有反應的(陽性均數為39.6)達到44%,而且接近中等程度(均分2.42)的水平。在9個健康因子中,強迫癥狀明顯,接近輕度反應,除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得分也較高,標準差相對也較大,說明有部分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問題比較嚴重。軀體化得分最低,說明女生生理健康狀況良好。與1986年全國常模比較可以看出,除軀體化因子效應明顯(顯著水平為P=0.011<0.05)較低外,其余因子都有更強的顯著的效應(顯著水平為P=0.000);與高三學生常模比較發現,除強迫癥狀效應基本無差異(顯著水平為P=0.048<0.05)外,其余因子(人際關系和精神病性除外)都有更強的顯著的效應(顯著水平為P=0.000);與大學生常模比較可以看出,除強迫癥狀、恐怖效應基本無差異(顯著水平為P=0.049、P=0.045,接近P=0.05臨界點)外,其余因子(人際關系和焦慮)都有明顯的更弱的效應(顯著水平為P=0.000)。

(二)本科大學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2003年,王彥如遵循分層抽樣的原則,對山西省15所大學本科院校按照性質分為6類,即:綜合院校、醫學類院校、財經類院校、理工類院校、師范類院校、農業院校,選取了山西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山西農業大學、華北工學院等7所學校,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按性別、專業等人口學特征比例抽樣并進行個別測查,測查中女大學生樣本為488名,研究發現,除了敵對外,女生在其他各因子以及總均分上得分均高于男生,其中在抑郁、焦慮及恐怖這三個因子中顯著高于男生得分。這一結果與一些相關研究較為一致。我們認為,由于女性生理特點以及社會上長期形成的一些思想,我們對女生的教育比較保守,女性在行為方式等方面受到一定的約束,因此造成女生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差。而且由于社會仍存在的一些偏見,女大學生面臨的社會競爭更為強烈。同時考慮到女大學生本身的女性心理特征,使得女生在面對各種成長與發展的問題時表現出更多的不適應。

(三)本科學院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漳州師范學院的張靈聰和趙廣平根據2001年—2006年對14714名女生進行了SCL-90測查,建立了該校女生常模。結果表明,SCL-90各因子分和總分存在性別差異,女生得分普遍高出男生,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研究結果還表明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三因子是女生心理方面較普遍的問題;隨著癥狀的逐漸加重,敵對因子的檢出效率加強。研究的結果與量表協作組的結果不一致,量表協作組全國常模認為男女間總體上并無顯著差異;與以往研究大學生群體SCL-90的性別常模資料相同點是承認性別差異,不同的是量的比較方面存在不一致。這一結果提醒人們大學女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與大學生群體有較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說明漳州師范學院的學生的心理狀祝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問題分析

從以上三個有代表性的女性群體心理健康狀況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低于男生,而且在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表現,反映出來的問題主要和女性生理、傳統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因素有關。

(一)傳統文化和教育對女生強迫癥狀形成的影響強迫癥狀是指那些明知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的無意義的思想、沖動和行為。根據調研結果發現,大專女生和本科學院女生強迫癥狀排在9個因子首位,大學本科女生也表現明顯。根據唐登華等學者觀點,強迫癥狀的出現是對一些正當情緒長期壓抑的結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女性就應該溫文爾雅、知書達理并且要“走不露足,笑不露齒”,能忍辱負重和任勞任怨,這種文化在父母傳統教育、各種價值觀并存的今天,對女生不能沒有約束力。但今日世界誘惑多多,作為自然的人,女生的人之本性不能不受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到激發,但理性又要求她不能擅越雷池。這種觀念與本性的沖突必然使女生嚴格壓抑自己性情。特別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我們所舉樣本主要是師范院校,而師范教育更是要求學生要“以身垂范”,女生就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了,這還不說很多女生還是“完美主義”的奉行者。

(二)生理特點、性格等因素是女生抑郁的重要根源男女生理差異對心理的影響是巨大的,如腦成熟的時間、速度,語言及手的動作等。大學階段的女生正處于性成熟早期,而且有非常強烈的愛情需求和“家”的歸屬感,但現實又不允許她們公開談婚論嫁,還有大量的作業等問題困擾她們。從性格來看,很多女生都屬于偏內向類型,特別是在傳統禮教家庭中長大的女孩。根據胡勝利對廈門市10所中學調研結果,中學女生除敵對、偏執和其他3個因子分和男生的性別差異不顯著外,在其余7個因子分和總均分上均極其顯著地高于男生的得分,這一結果與工極盛等人的結論極為相似,可見,女生心理健康狀況從中學開始就已經表現出高危性了!由于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等問題不能盡快消除,抑郁癥狀便較多地表現出來。在筆者接訪中,還發現女生在秋冬季節抑郁癥狀明顯,可能跟其心思細密、多愁善感的思維特點有關。在男性缺乏的女子院校,這類女生抑郁苦悶,生活興趣減退,動力缺乏,活力喪失,還表現出失望、悲觀以及與抑郁相聯系的認知和軀體方面的感受,有的還產生了有關死亡的思想和自殺觀念。

(三)社會文化和生存環境加劇了女生的人際關系敏感人際關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際的不自在與自卑感,特別是與其他人相比較時更加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突出。在人際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顯的不自在,以及人際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極的期待等是這方面癥狀的典型原因。從山西省大學生和漳州師院女生調研情況看,人際關系敏感突出,相對來說運城幼專女生這方面問題不大,這可能與學校存在男生多少關系密切,因為大學生異性之間的交往需要較高的技巧,在目前獨生子女主流的情況下,很多學生缺乏對異性心理了解,也沒有習得與異往的技巧,異性人際關系緊張很明顯。特別是女生在學習、求職中與異往時,因為“性騷擾”等不良現象使她們心理更加緊張,加上社會對女性就業的歧視存在,也使他們缺乏安全感,恐怖加上天生敏感的特點導致了她們的不安全感增加,產生了人際交往困難甚至無助的不良心理。超級秘書網

三、對策建議

篇(2)

本研究所采用的常模中一個是在關于大學生SCL-90分析研究中比較常用的胡啟先建立的2685名大學生常模,稱為大學生常模,由于該常模的制定距今有10余年,所以研究中將黃艷蘋等人的薈萃分析結果作為另一常模,稱為新大學生常模。長安大學大學生SCL-90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個因子均顯著低于大學生常模和新大學生常模,這說明本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大學生常模和新大學生常模,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2、男性大學生與女性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本校女大學生SCL-90的10個因子中恐怖因子均值高于男性大學生,且差異具有顯著性。男女大學生SCL-90其余的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精神病性8項因子的差異不具顯著性。這表明本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女性大學生對孤獨和公共場合的懼怕高于男性。大學生SCL-90總分為121.71±27.55,本校大學生SCL-90總分大于或等于160分的陽性檢出率為9.81%,任意一項或一項以上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檢出率為2.89%,這些信息從一定角度反映了本校學生心理健康態勢良好。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方面的中度及以上不適感(因子分≥3)分別占0.41%、1.34%、0.41%、0.41%、0.41%、0.93%、0.21%、0.72%和0.31%,其中強迫因子檢出率最高,其次為敵對和偏執。其中男大學生在焦慮因子的檢出率方面顯著低于女大學生(P<0.05),其余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各項的檢出率與女生無明顯差異,表明女生在產生神經過敏、緊張以及由此產生軀體震顫等情緒或行為方面比男生表現的更為明顯。

二、結論與建議

1、結論

本校大學生SCL-90中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項因子的均值均顯著低于所選取的大學生常模,這說明我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良好,高于選取的大學生常模。這可能與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有密切關系。我校女大學生SCL-90中恐怖因子均值顯著高于男大學生,且焦慮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的檢出率亦顯著高于男大學生。這表明我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性別差異,女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恐怖和焦慮方面低于男性大學生。除了男女性格、情感上的這一差異之外,主要是因為面對社會激烈的競爭和就業壓力的增大,女性大學生承受的心理壓力比男性大學生更大,在社會角色、性別意識、升學就業等方面女性大學生所受的壓力很大。盡管本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良好,但仍有部分大學生的SCL-90的總分大于或等于160,部分學生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9項因子方面某一或某幾項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提示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這些學生需要對其心理健康程度做進一步的篩查,要特別重視,有必要的可行心理治療。

2、建議

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印發宣傳冊和海報、開展相關講座等方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學校應組織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對于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的學生進行跟蹤,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女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至關重要,針對當前女性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她們進行及時的心理輔導與矯正,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與支持,使她們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女大學生對孤獨和公眾場合的懼怕可通過集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進行合理的引導,加強安全感。改善部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對于有輕度與中度心理問題的大學生,要以人為本,有針對性通過心理咨詢等形式,改變其不良的心理狀態。

篇(3)

大學生心理健康是近幾十年較受關注的領域,國內外就大學生心理健康做了大量研究,發現大學生是心理障礙的高發人群,大學生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得分高于全國正常人常模。而深入研究大學生不同群體,如男女大學生之間、文理科學生之間]、不同生源之間,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異往往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近年來大學生休學、退學的第1位原因,每年全國高校學生因失戀、考試失敗、人際沖突、生活受挫等自殺者達數十人之多。另外,因大學生嚴重的敵對、抑郁等心理問題誘發的違法犯罪等社會問題日漸突出,造成的危害與后果極為嚴重。

為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幫助他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我們采用癥狀自評量表對大學生心理狀況進行問卷調查。

l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本次調查采取分層抽樣方法,在重慶師范大學一至四年級部分在校學生中選取4O0名學生,剔除無效問卷,得到388份有效問卷。其中男生258名,女生13O名;文科2O8名,理科18O名;來自城市195名,農村193名;平均年齡2O歲。

1.2方法

1.2.1測驗工具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一90)來評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量表包括9O個項目,分9個因子,分別是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此外還有7個項目未歸入因子,為附加項目或其他,作為第10個因子,以便使各個因子分之和等于總分。對各條目按照從“無、較輕、中等、較重、嚴重”5級來回答,對應評分為1、2、3、4、5。

1.2.2施測程序

對分層隨機抽樣選取的一至四年級學生進行無記名測試,按照測試規定,用統一書面指導語,采取自陳格式,在規定時間內集中答題,當場交卷。

1.2.3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s表示,2組問均數比較用檢驗,數據用sPSSl4.O進行分析,P<O.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大學生與全國正常人常模比較

表1顯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9個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常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O.O1)。

2.2不同性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表2顯示,女生在抑郁、焦慮、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O.O5或P<O.01)。

2.3不同生源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表3顯示,來自農村學生在心理健康9個因子的得分都高于城市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O.O1)。

2.4不同學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表4顯示,文科學生和理科學生在心理健康9個因子上得分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O.O5)。

3討論

3.1大學生心理健康總體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從總體上看,在心理健康9個因子上,大學生的得分均高于全國常模,表明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國常模,這與有關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大學生這個群體的獨特性及其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研究發現,以下幾點是造成大學生總體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的主要因素。

3.1.1家庭因素的影響

由于大學生大部分都是外地求學,遠離家庭,與家庭交流較少,還有很多貧困學生因為自己上學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荷而增添心理壓力。從總體上看,大學生能夠接受和感悟到來自家庭的力量很薄弱。可以說,家庭的支持顯得鞭長莫及,來自學校的支持將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和發展起很主要的作用。

3.1.2社會因素的影響

社會對于生活在其中的個體有很大的影響力,當人們的心理出現某種程度的不適應和失調時,就容易引起心理的矛盾、沖突和情緒上的變化,而嚴重持久的心理平衡失調會導致心理異常,影響身心健康。大學生是社會最活躍最敏感的人群,他們常常能敏銳地感覺到當代社會的各種變化和沖突,又由于他們正處于在人格和觀念的形成期,因而這種變化和沖擊在他們心理上引起的反應也十分強烈。學校是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地方,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直接而深刻的,諸如復雜的人際關系、緊張的學習生活、激烈的競爭壓力、單調的業余生活等常見的并不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但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學校教育并沒有把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予以足夠的重視。

3.1.3學校因素的影響

首先,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使學生缺乏必備的心理衛生知識,不能正確處理好人際關系;自我調節與社會適應能力差,一旦在某方面受挫就出現情緒低沉,抑郁甚至精神分裂與自殺等。其次,基礎教育向高等教育轉變的跨度較大。其學習方式由中學階段“填鴨式”向大學階段有一定自由度的自主性學習轉變,學習方式的轉變也帶來了生活方式和交友方式等各方面的相應變化,但學校心理保健教育環節還比較薄弱。

3.2不同性別的心理健康差異

研究顯示,男女生在一些因子上有差異,但這種發現往往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本調查中女生在抑郁、焦慮和恐怖等幾個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這可能與男女生各自的性別特征有關。一方面,女生較男生膽怯、懦弱,男生相對而言比較大膽、堅強一些,承受打擊能力也比女生強;另一方面,女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也比男生多,易產生心理問題,而女生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她們不象男生那樣采取一些強烈的手段來充分宣泄壓力,而更容易將這些壓力逐步累積,日久形成抑郁等負性情緒。超級秘書網

3.3來自城鄉學生心理健康的差異

篇(4)

二、泰山文化與駐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一)泰山可視可感的物質文化滲透著人的生存理念

泰山物質文化主要是指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兩者相互映襯、相互充實,宮室、植被、摩崖石刻、題字、廟宇、道路、溪水、山谷、建筑、懸石、碑坊、亭臺、松柏等等,山水交映、盤道崎嶇,歷來有“步步不離地,步步是登天。一寸不著力,一寸天相懸。親到絕頂者,步步乃慎焉。”的說法,通往山頂的路上,“登高必自”、“從善如登”、“努力登高”類題刻醒人耳目,給登山者以積極的心理暗示。這些和諧的自然美景,既有靜謐安然之處,又有古樹參天、風清云靜之所,移步異景、蒼松翠柏、溪水潺援、高崖深谷、怪石嶙峋。登臨之處,無不蕩滌心靈、振奮精神,不亞于在這空靈幽深的美景中進行一次人生冥想,靈魂得到洗禮,心胸豁然曠達;“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遙望攀登之路,真真切切、曲曲折折、喧囂紛爭,連綿起伏的群山、滾滾流動的白云,都變成了旅途中多彩的風景,這種登山實踐,人們始終處于欣慰和奮發向上的情緒之中,拋卻了煩惱,振奮了精神,催人奮進,置身積極心理狀態中。正是基于這樣的考量,自古以來,各階層的泰山朝圣者,把攀登泰山比作啟迪人生的精神之旅,歷代名人宗師對泰山仰慕而至,泰山成為了一種精神具象,一種精神存在,一種心理象征。

(二)泰山精神蘊含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和教育價值

通過泰山文化凝練形成的優秀品德稱作“泰山精神”,泰山的厚重、博大,世代敬仰,不斷給人以啟迪、激勵和力量,而人的意志、追求、性格、理想,又恰與之契合,為駐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新的發展。

1.勇于攀登、登高必自、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從古至今,人們不光流連于泰山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而且熱衷于一級級臺階不畏艱險的攀登過程,在過程中體驗與時俱進、勇于攀登、積極向上的心理境界,表達不畏艱險的情懷,昭示著一個人要實現人生理想,達到人生目的,就必須在確立遠大志向的同時,正確對待不幸和挫折,充分的投入到生活中去,發奮努力、克服困難、不斷超越、持之以恒。這些泰山攀登精神的意義,可以通過積極心理學的關注視角,引導駐泰高校的大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強烈進取心的心理訴求,最大限度的激發自身潛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敢于面對挫折和挑戰,勇往直前,塑造積極人格,促進全面發展。

2.寬容博大、包羅萬象、居高不傲的包容精神。泰山“五岳獨尊”,有著“呼吸宇宙、吐納風云、海納百川”的博懷,在泰山之上,無論儒、道、釋,還是古往今來各種文化,總能互相包容,兼收并蓄。分散于各個寺廟宮觀的泰山石刻上,能清晰地看出儒、道、釋三教合流的現象,雖然從內容上難以梳理出明顯的教派合流的發展線索,但毋庸置疑的打上了儒、道、釋多元崇拜印記。諸多景點也涵蓋了經濟、民俗和其他宗教派別等信息,印證了泰山文化的博大、包容,“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正是泰山文化胸懷博大、包容萬象、謙虛謹慎的包容精神的真正寫照,包容精神的培養,有益于幫助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上懂得寬容待人、忍讓克制,在人際交往上易于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情感,容忍別人的過失,合情合理的向周圍的人們表達自己的心理訴求,接納別人,悅納自我。

3.敢于擔當、扶正壓邪、勇于承擔的擔當精神。我國自古就有靈石辟邪和崇拜的民俗,泰山石也不例外,海內外常把泰山石、泰山石敢當碑碣賦予“保平安”、“鎮宅”、“辟邪”的靈石。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泰山石敢當在人們心目中成了正義的化身,賦予了新的信仰理念,延展了靈石崇拜功能,包含了“扶正壓邪”、“懸壺濟世”、“敢于擔當”的擔當精神。馬克思曾告誡我們,“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人是社會的人,其社會本質決定了一個心智成熟的人要敢于承擔相應的人生責任,這種敢于擔當、勇于承擔的責任感注重強調個體的自主、自覺,強調認知、情感、行為內心體驗責任意識的自覺承受。培養勇于擔當、敢于擔當的擔當精神,有助于健全學生人格,引導學生自主、自覺、知行合一,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承擔自身言行產生的一切后果。

4.物我兩忘、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精神。泰山作為登臨圣地,不同于一般自然風光,如果僅僅局限于自然特征,泰山也就談不上“五岳獨尊”的顯赫地位,“離開了人的現實的生命活動,任何自然地理環境都是沒有現實意義的。”泰山的自然物景和藝術風格渾然一體,從眾多的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的泰山文化遺存中,可以發現置身泰山中人與自然那種“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融洽關系。尤其在泰山的多元文化要素中充分體現著和諧的思想,既保持了自然本身的和諧,又解決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和諧,以及景觀與游客生理、心理上的和諧。推及心理健康教育,這種和諧理念,涵蓋人與國家、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強調個體的修身養性,強調尊崇生命的本源。和諧理念的推行,有助于大學生的和諧成長。

5.凝重沉穩、維護自尊、重如泰山的價值取向。泰山山脈形體渾厚、沉穩,給人以安穩感的視覺感受。司馬遷認為“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于鴻毛”。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用了“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更是賦予“重如泰山”以嶄新的內涵和時代精神。歷經風雨洗禮,泰山便有了平安之山、穩定之山的文化內涵,蘊含了泰山的人格價值,并把追求“國泰民安”、“重如泰山”的價值取向同人類最高精神境界、價值理念和人生理想融為一體。當代大學生正處于多種形態的人生價值觀,少數學生沒有遠大抱負,沒有生活目標,缺乏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精神。“穩如泰山”的人生理念滲透,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克服各種急功近利、不切實際、盲目攀比、好高騖遠的浮躁情緒,營造腳踏實地、穩健務實的學習風氣;“重如泰山”的價值取向,有助于引導大學生認識到人的存在價值,利于培養志向高遠、穩健務實的合格人才。

篇(5)

一、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分析貧困大學生作為高校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所背負的心理壓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貧困家庭據國家統計局經濟景氣中心報告,我國城鄉居民基尼系數在1978年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4]另一方面,我國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資助政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逐漸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從原來的完全由政府資助變為學生繳費上學與獎、貸、助、補、免的資助政策相結合。調查表明,貧困大學生在校期間最大的心理壓力來自于經濟上的困難。[5]貧困生一般來自于農村或城鎮下崗職工家庭,父母為供孩子上大學節衣縮食甚至不惜賣血。因此貧困生都存在著將來如何通過自己的成就改變家庭經濟狀況的壓力。此外,由于城鄉之間和東西部之間的極大差異,貧困生的基礎教育狀況相對于發達地區學生也更多地存在學業不良現象。對于臨近畢業的貧困生來說,由于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方面的原因,在聯系就業單位問題上也明顯處于不利地位。這些外部壓力都容易使貧困大學生形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和自卑情結,如果得不到正確的調適,可能導致抑郁或絕望等較嚴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認知治療理論認為,認知是情感和行為的中介,情感障礙和行為障礙與歪曲的認知有關。人們在生活經驗中形成的“功能失調性認知假設”,決定著人們對事物的評價,成為支配人們行為的準則,而不為人們所覺察,即存在于潛意識中。一旦為某種嚴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則有大量“負性自動想法”在腦中出現,即上升到意識層,進而導致情緒抑郁、焦慮和行為障礙,反過來又加強了負性自動想法。對貧困大學生來說,早年生活雖然艱辛,但壓力畢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擔,當進入大學后獨立面對難以解決的經濟困難時,就形成了嚴峻的心理沖突。如每當面臨學校催交學費等費用并影響到正常學習時(如有的高校規定沒交清學費不能參加各種考試等),負性自動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別是因此而導致學業上的失敗時,更容易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導致行為、動機和認知等方面出現嚴重焦慮或抑郁癥狀。

2.貧困文化的社會遺傳200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勢群體”這一概念來特指我國社會當前的貧困階層和就業困難人群。弱勢群體由于長期生活于貧困之中,形成了與他們的社會存在相適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價值觀念和心理定勢。英格爾斯指出:“落后和不發達不僅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會經濟圖畫的統計指數,也是一種心理狀態。”[6]貧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極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個人或群體的社會心理的反映,是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信念、理想、習慣和思維方式等等。但是,貧困文化中的某些負面因素,如思維方式的封閉性,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敏感和絕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觸社會主流文化導向的集體無意識等,相對于現代化社會所要求的積極進取、樂觀開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質來說,顯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貧困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后仍帶有自己家庭所屬的社會身份特征,表現為價值觀、行為方式、語言、衣著以及與個人生活緊密相關的各種有形或無形的符號,從而形成一種貧困文化的所謂“社會遺傳”。

“根據社會心理學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歸屬”[7]。盡管在大學里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這種知識性活動并不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區別,但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發展卻必然在這種社會歸屬中遭遇沖突,其中最容易表現出來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會導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閉,成為心理健康的深層次原因。我們在調查和咨詢中發現不少貧困大學生不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與周圍的同學相處不融洽,心理過于敏感,行為上表現出不合群,內心深處有很強的孤獨感,從而造成人際交往和人際溝通的困難。有的貧困生也因過度的自卑而形成過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對接受學校的困難補助感到羞恥。

3.校園文化和組織環境貧困大學生在進入學校后即處于新的群體之中,不僅要與教師和同學發生各種交往關系,同時也要發生受個體人格特征調節的心理關系。社會心理學將這種心理關系稱為人際關系,它帶有濃厚的感彩,具體體現為群體成員間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現為個人與他人感到滿意或不滿意。

這種人際關系不僅與個人心理特征有關,也與其社會生活背景有關,同時又與外部環境形成強烈的互動性。在學校教育中,不僅存在班級、年級等正式組織,同時也會形成與學生家庭背景和社會身份文化差異有關的非正式組織以及相應的生活方式。一般來說,貧困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前無論是在家庭、學校還是在社會生活中,與周圍人群的生活狀況不會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較能融入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組織中去。但在進了大學之后這種反差卻會突然變得明顯起來。當今社會拜金主義風氣日盛,反映到大學校園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學生也喜歡相互攀比,表現在同學聚會、拜訪老師和衣著消費等各個方面。貧困大學生因為自己在經濟上的困窘很難在這一類活動中找到心理歸屬感,從而容易導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學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為加以誤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誤會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礙。

4.家庭生活背景貧困大學生面臨的現實經濟困難和社會環境文化影響,是導致其心理健康的整體水平低于非貧困大學生的重要原因,但兩者不具有必然的聯系。貧困大學生中出現嚴重心理問題的畢竟只是少數。

太原理工大學的一項測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學生中(貧困和特困之間沒有明確界線,一般將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確定為特困生),心理異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對同樣的生活事件,為什么有的貧困大學生出現了心理障礙,而有的卻沒有,顯然這是因為他們對生活事件的認識、評價、解釋和信念不同。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其青少年時期的人格發展有密切關系。人格發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與環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展開的,是個體經過一定方式的社會學習,接受社會教化,將社會規范、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等轉化為較為穩定的人格特征和行為的過程。因此,貧困大學生的個體人格發展過程,體現了他們在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的困難時心理素質水平的差異。如果不考慮先天遺傳因素的差異,家庭教化環境是貧困大學生早期人格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家庭不僅從每一個人出生起就賦予他包括種族、階級、宗教、經濟狀況等在內的多種社會特征,同時也是每一個人產生原始的自我感覺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動機、價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學家認為,家庭教化對兒童的“本體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埃里克森將這種“本體安全感”稱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個人與他人、與社會及其客觀世界之間相互聯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認為:“在正常的環境中,兒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抵御存在焦慮的情感疫苗,這是一種保護,以抗拒未來的威脅和危險,這種保護使得個人在面對讓人消沉的境遇時還能保有希望和勇氣。”[9]在面臨同樣的經濟壓力和生存憂慮時,不同的貧困家庭對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態、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引導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預孩子的自由和選擇,那就必然對貧困大學生早年的人格發展形成扭曲。這一點在我們的心理咨詢實踐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證實,大多數心理障礙較為嚴重的貧困大學生在回顧早年生活時都談到了父母對他們童年心理的消極影響。

二、改善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對策造成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應的解決對策也不應該是單一的

高校關注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僅是擔心學生在校期間會出什么事的問題,而是關乎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目標和培養全面健康發展的人的問題。貧困大學生的社會人格和心理發展具有可塑性,學校對學生開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義,都會對其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僅僅限于心理咨詢機構,而是應該努力形成一個包括校園文化建設、思想道德教育、經濟資助機制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在內的綜合性的教育環境。

1.基本經濟資助與學校環境育人相結合如前所述,貧困大學生面臨的經濟困難是他們最大的心理壓力。目前,高校對貧困生的資助機制一般由獎學金、貸學金、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和“減免緩”交學費等制度組成。困難補助和“減免緩”交學費目前都難以解決根本問題,而獎學金只與學習成績相關。一項調查證實,農民子女在獲得大學獎學金的比例上相對于其他階層子女而言明顯偏低。[10]雖然有少數高校利用政府或企業支持建立貧困大學生獎學金,但受益面畢竟很小。因此,高校應充分利用政府當前重視和推進大學生助學貸款的有關政策,幫助貧困學生得到完成學業所需要的最起碼的經濟保證,從而使貧困大學生基本上消除單純因經濟原因而導致的絕望性心理焦慮。需要強調的是,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班級、寢室和同學會這類小群體的組織人際關系的改善問題。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為過于瑣細而得不到注意,也因為難以用某種顯性指標來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視。但我們在調查和咨詢中發現,對貧困大學生來說,正是這種小群體密切的人際互動關系對他們的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高校應重視班級和寢室的作用,在這些小群體、小環境里營造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際環境,并通過組織各種團體活動來優化這種人際關系。這對于調適貧困大學生的自卑情緒,降低他們的抑郁性和增強他們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同時還是一個使大學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會化過渡的重要環境。在大學里,即使是社會階層和文化背景相異的大學生,都會受到同樣的校園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學倡導和建立一種求真求善、平等和諧、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那么對貧困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將起到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2.鼓勵勤工助學與培養自尊意識相結合提高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還應當使他們自己充分意識到,雖然經濟上的困難是客觀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卻可以有不同的態度和選擇。因此,關鍵是要使貧困大學生建立起自尊、自強的意識。從人格心理學的觀點看,自尊是一種積極的自我形象,它決定一個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美國心理學家庫柏•史密斯認為:“自尊與參與討論和表達意見的能力有關;與完成任務的堅持性有關;與在挫折條件下保持恒定知覺結構的能力有關。”[11]當他認為自己無能時,就不指望成功,表現在行動上,就沒有遠大抱負,缺乏自信心,把行動目標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奮斗,也無勇氣去與人競爭;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會成功,則能產生勇氣去面對困難和挫折,從而向預定目標接近。貧困大學生應當在實踐中增強自尊和自信,不僅在學習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積極參加勤工助學活動。勤工助學的意義遠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經濟條件,更重要的是使貧困大學生通過實際行動來克服困難,從而建立自己的尊嚴和信心。因此高校不僅應積極為貧困大學生提供廣泛的勤工助學的渠道,而且應對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勵。超級秘書網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與針對性相結合我們認為,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應著眼于貧困大學生,而應面向全體大學生。

以促進健康人格發展為主線,從認知過程、情緒調控和行為訓練三個維度開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自我意識與自信心得到增強,使學生的情緒調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時排除成長中的一些心理障礙;幫助學生學會合作,發展建設性的人際關系,從而使每個學生的心理素質都獲得相對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學校對貧困大學生在心理問題方面表現出來的某種群體特殊性不應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傷害貧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對于少數存在明顯心理障礙的貧困生則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如通過個別性心理咨詢引導他們建立積極的心理防衛機制,鼓勵他們進行改善人際關系的嘗試,指導他們調控情緒以降低心理焦慮水平等;同時也可以通過組織團體行為訓練來解決在貧困大學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礙問題。總之,高校只有通過綜合性的多種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當前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篇(6)

2成因

目前,在廣大的大學生中,尤其是剛踏入大學的新生中,廣泛存在著或重或輕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健康發展,威脅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大計,已經得到國家和教育部門的廣泛重視,針對此類問題展開的研究也已經有了廣泛的開展.民辦高校解決了公辦院校資源不足的問題,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就讀于民辦高校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尤其突出.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于問題緩解的研究隊伍中.若要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首先,我們應先找到問題的原因,為了探索廣大大學生產生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筆者進行了相關的調查和數據統計,經過仔細分析,筆者將原因歸結于以下幾種:

2.1環境的不適應這個問題是所有的高校所面對的共同問題,不論是公辦院校還是民辦高校,廣泛存在于剛入學的新生隊伍中.大學入學新生,在過去的十幾年里,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在此期間,他們接受了繁重的學業任務,從早到晚不間斷學習,尤其是還要經過高三一年的魔鬼般訓練,而大學的學習相對輕松的多,沒有繁重的學業任務,擁有更多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發揮空間,是一個自我提升的平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轉變,非常多的大學新生表現出極大的不適應,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大腦閑下來了,反而不知道怎么辦,精神上空虛了,無聊了,擁有太多遐想的空間,有些學生向著積極向上的方向思考,而有些學生則走向了反面;其次,學習的方式突然從強迫性學習轉變成自我學習,學什么,怎么學,如何安排自己的空余時間,這些都讓他們束手無策.在過多的無聊時間充盈下,慢慢地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此外,生活環境也有了很大的改變,離家很遠,需要自己長時間在沒有父母的幫助下生活,沒有家人在旁邊,從而失去了安全感.社會關系也發生了改變,面對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梳理,沒有交心的朋友去排解心中的煩悶,久而久之,也會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

2.2目前大學生普遍表現出不成熟現象,自我定位有很大的偏差現在的大學生在未成年時的生活狀況相比較于過去,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個家庭的孩子數量都很少,而且經歷了艱苦生活的父母,很多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苦,因此在孩子的生活上都盡可能地給予照顧,從而使他們建立了對父母的極大依賴性,表現出很大的不成熟性,承受困難的能力很差,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欠缺,不能應對自己生活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很多孩子在家里存在嬌生慣養的問題,使得這些孩子有種高高在上的自滿,自我定位很高,一旦踏入大學校門,沒有人去寵溺,從而造成人際關系處理不當,久而久之,會誘發種種心理問題.

2.3心理落差大對于民辦高校的大學生來說,他們面對的問題更多.民辦高校雖然在解決公辦高校資源不足的問題上展現了很大的能力,但是這些高校面臨著社會認可度的問題,相比較于公辦高校,民辦高校的社會認可度相對較低.進入民辦高校的大學生也同樣經歷了九年的義務教育和三年的高中教育,接受了相同的學業任務,但是相比較于自己的同學,沒有進入社會認可度高的公辦院校,他們心中存在著很大的心理落差.不僅在以前的同學關系中,在家族生活中,都存在著一定的自卑,沒有被別人認可的心理壓力會一直伴隨著他們,因此,相比較于公辦高校的大學生,他們承受著更多的壓力.

2.4未來生活壓力大目前,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資文化以及生活水平相對于過去也出現了質的提升,但是對于要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他們面臨的生活壓力相對較大.由于高校擴招,每年的應屆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就業問題也逐漸凸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就業難的問題,在此類問題中,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壓力更大,因為社會認可度的問題,他們相對于公辦高校的學生來說,更難找到滿意的工作.而且現在的生活壓力大,工作以后將要面臨的買房問題也極大的困擾著大學校園里的學子們,生活上的壓力使他們變得越來越憂郁.

2.5師資力量跟不上民辦高校受到的國家支持力度不高,因此就會出現資金問題,需要靠學校管理者自身經濟實力的支持,在學校硬件設施上,管理者可以通過投入資金來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在師資軟件上,面臨著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進入民辦高校就讀的學生,往往希望通過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或是參加合適的實踐活動來增加自己的閱歷,以此期望在未來的工作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但是民辦高校師資力量不足問題,不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從而會增加學生的失落和無奈感.

3解決措施

目前高校中已經通過開設心理課等手段來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但這些方法多集中在心理輔導上.很多高校通過引入心理輔導老師,來聽取學生的訴說,幫助他們解決相關問題;有的高校還引入心理輔導課,通過課堂教育來指導學生排解心理的疑問和焦慮.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確實緩解了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但是沒有普遍性,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如果遇到缺乏交流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則不會與心理咨詢師進行交流,心理咨詢得不到準確信息,就無法對問題進行緩解;如果學生厭惡心理咨詢課,或是對心理輔導教育的方法無法掌握,也無法解決其心理問題.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種非常好的排解方法,那就是體育運動,相比較于心理輔導,它更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天津大學的范洪成就針對運動干預在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狀況的影響做了相應的研究,得到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借助本校的資源優勢,對本校及其他民辦高校的大學生也做了相應的調查和數據統計,使用SCL-90癥狀自測量表來對對進行體育運動和未參加體育運動的個體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分析發現,體育運動確實在治療和緩解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筆者將體育運動的優越性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3.1舒展心情體育運動可以很好的舒展人們的心情,在朝陽初露的早晨,聆聽著鳥音,聞著花香,慢跑中享受大自然的饋贈,伴隨著汗液的分泌,人們的心情能得到自然的舒展,能夠忘卻心中的煩悶.

篇(7)

二、學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

筆者經過兩年的教學經歷,積累相關學生評價數據,主要分為四大塊:教務系統中學生對任課教師的評價,布置作業《自我心理成長報告》收集學生課程學習后的感悟,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累的學生評價,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對課程的評價。經過對采集數據的梳理分析,發現教務系統中90%教師的學生評價分數在90分以上(滿分95分),近70%教師在各下屬學院教師學生評價排名中位居前列。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心理課程總體是滿意的。

(一)對課程內容的評價

關于課程內容,學生有這樣的評價:“總體很好,感覺很放松,不必拘謹”;“在快樂中獲取知識,課堂氛圍輕松、愉快”;“在生活中會想起課堂上老師教過的知識,能幫助自己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關建議,學生提到“增加課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與大學生相關的案例來吸引學生”;“降低課程內容的重復度,能突出重點,傳授在現實問題中運用心理學知識的方法”;“建議在大三時候再增設心理課”。綜上所述,學生對心理課程是比較歡迎的,普遍認為課程內容有趣、豐富,與現實生活有聯系,但希望在課程內容安排的時間、層次、與生活的緊密性方面能有所改進。

(二)對教學模式的評價

在對教學模式的評價中,學生提到最喜歡上活動課,理論課對心理測試、互動游戲和心理電影等更感興趣,有學生提到教師在課堂上分享自己個人成長經歷,對自己啟發很深;有學生評價教師單純教授心理學知識時,學生容易走神、玩手機等,對復雜深奧的理論知識不感興趣,更不喜歡教師道德說教式地教導學生。學生對心理課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課程,更希望在活動式、體驗式的教學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認知、情緒控制、心理調適等方面的技能。

(三)對師資隊伍的評價

在分析學生評價中發現,學生對課程的評價談及對教師的印象比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課老師,我對這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老師有人格魅力,上課很有趣”;“老師幽默、自信、大度、溫柔,我們喜歡”;“老師上課認真負責,對我們有耐心”。在學生的評語中,基本都是對教師的積極評價,授課教師的人格特點、教學態度,影響著學生對課程的評價。

三、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策略

基于以上學生評價的梳理與分析,發現心理課程是受到學生歡迎的,學生們期望經過課程學習,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積極的人格。哈佛大學“幸福課”是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教育教學的成功案例。筆者借鑒現有文獻成果,結合自身研究,對課程優化提出一些建議。

(一)課程目標注重發展性

心理課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識、預防心理問題及疾病,課程目標圍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設置。實際絕大部分學生心理是正常的,但會出現心理不健康的現象,比如自我認知偏差、情緒失控、人際沖突等。心理課程目標應從傳統的預防性模式轉向發展性模式,重點在于從正面引導學生明確心理健康的意義,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和心理危機預防意識,促進個人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課程教學目的應使學生達到知識、技能和自我認知三個層面統一:在知識層面,學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論和基本知識,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了解大學階段心理發展的特征及異常表現,掌握自我調適的基本知識;在技能層面,學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調適技能及心理發展技能,如自我認知技能、壓力管理技能、人際交往技能、情緒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認知層面,學生要樹立心理健康發展的自主意識,能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在遇到心理問題時能進行自我調適或尋求幫助,積極探索適合自己并適應社會的生活狀態。

(二)課程內容注重針對性

根據課程目標的設定,課程內容安排應減少對問題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極因素的關注,加強如何培養學生積極人格和人生態度的研究。借鑒積極心理學的觀點,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個人把所有的力量都運用到極限而問心無愧的人生態度,它促使一個人熱愛自己、熱愛他人、熱愛世界,擁有快樂和幸福。在積極心理學的視野下構建心理課程的內容,總原則是以多元學科背景為基礎,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素材,讓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做一個懂得幸福、創造幸福和傳遞幸福的人。在具體內容安排時,要讓學生了解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研究成果,如主觀幸福感的形成、積極人格的培養、積極社會組織系統的構建等;要和學生分享形成積極人生態度的方法和技能,如養成讀書習慣、堅持運動鍛煉、旅行增長見識等;要結合學校實際生活展現典型人物故事,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人真事啟發學生。課程內容要有理論的指引,更要有與日常生活相聯系的鮮活實例來將理論具體化,提高內容的針對性和感染力。

(三)課程模式注重主體性

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體驗的過程。心理課程不同于一般課程,更加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體驗性,所以課程教學活動設計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我們可以從積極心理學提出的積極情緒體驗受到啟示,具體是指個體滿意地回憶過去、幸福和從容不迫地感受現在,并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一種心理狀態。積極情緒體驗應用于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積極的視角解讀日常生活,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日常生活,最終實現積極改變。在知識的教學中要采用雙向的、互動的、開放的教學模式,嘗試把課堂模擬成團體咨詢的場景,鼓勵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溝通,學生在師生互動、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多種學習方式中積極改變認知;豐富課程內容展現形式,通過案例、視頻、心理測試、時事新聞等傳遞信息,將微信、微博等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新興媒體帶進課堂;增加活動課的比例,活動課的場地可以安排在專門的團體輔導室,也可以設在室外,在自然環境下,學生通過肢體、表情等非語言形式傳遞信息,增進感情,特別有助于人際交往、團隊建設、戀愛等教學專題的教學效果。

篇(8)

1.2社會營銷理念和心理健康服務的共通性社會營銷與傳統的市場營銷的本質區別在于,社會營銷的價值導向是目標受眾的利益,而非營銷者的利益。所有社會營銷策略都是為了讓受眾最大限度地接受某種有益的觀念或行為。它和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和原則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些天然的聯系為社會營銷理念應用于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契機。首先,前者的立足點是目標受眾的利益,而后者以學生的利益作為核心價值和工作導向,目的在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擾,獲得個人成長,達到心理健康。其次,兩者都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心理健康服務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為他們提供服務,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滿足每個個體獨特的需要。同樣,社會營銷要求服務提供者根據不同受眾對象的需要、價值觀、能力、興趣、文化背景等,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這樣才能激發受眾接受和保持期望行為的興趣,最終改變學生對心理健康服務的態度和行為。最后,兩者都遵循自愿原則。一般而言,學生是否接受心理健康服務、接受何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務完全出于自愿。對于有必要接受咨詢但本身不愿求助的學生,不適于采用強制手段(除按照《精神衛生法》需實施非自愿住院醫療的精神疾病患者外)。社會營銷利用行為改變的原理和技術,通過轉變觀念,提升動機,最終改變行為,相比于法律、政策等強制手段,是一種更為溫和、更為人性化的行為改變方式。社會營銷理念與心理健康服務之間的上述共通性,為將其引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奠定了基礎。

2社會營銷的工作原則

社會營銷是傳統的市場營銷理論和方法在一個新領域里的運用。在商業領域里所采用的市場營銷的原理和技巧,大多都可以運用于社會營銷。概括地說,社會營銷的工作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行為目標(behavioralgoals):社會營銷關注的基本問題是行為改變。為了使營銷計劃切實有效,營銷者要始終關注自己的策略能否影響目標受眾,以及怎樣影響。對受眾知識和態度的改變是通往切實的行為改變的手段之一,因此社會營銷可以和教育、宣傳工作相結合,以便發揮長期作用,使某種觀念、態度深入人心,但社會營銷更關注如何將觀念、態度轉化成行為。為了達到行為改變的目標,營銷者可以將最終目標劃分成一些易于實現的行為步驟,并根據不同的行為目標發展出相應的營銷策略。受眾細分(audiencesegmentation):社會營銷不提倡“為所有人做所有事”。根據受眾細分原則實施目標行動,來達到營銷目的,讓社會營銷者能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受眾細分的過程是將龐大的異質性群體劃分成同質性相對較強的亞群體,劃分依據就是那些會影響他們對營銷策略的反應的特質,如年齡、性別等人口統計學變量,而更常用的劃分標準是受眾目前的行為、未來的計劃、改變的意愿、產品忠誠度,以及心理統計學特征,如生活方式、價值觀、人格特征等。這種將服務對象細分的方式,有利于根據不同亞群體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將資源有效地分配給最需要的群體。競爭分析(competitoranalysis):任何妨礙受眾群體產生目標行為的因素都可以看做競爭,具體通常指能滿足受眾群體需求的其他行為選擇或產品。社會營銷者必須了解自己的產品面臨哪些競爭,使自己的產品具有吸引力,比其他產品更能滿足受眾的需要。心理健康服務面臨的競爭通常是其他解決心理障礙的途徑,比如就心理咨詢而言,其面臨的競爭有求助于親友、自我心理調節等,每種途徑都能滿足大學生特定的心理需求,對解決問題也有一定幫助,營銷的關鍵是揭示其他方法不具備的心理咨詢的特有優勢。雖然在直接提供行為指導方面,心理咨詢不如求助親友,在降低污名和求助風險上,心理咨詢不如自我調節,但心理咨詢的優勢在于讓求助者獲得人格的成長,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這些作用是其他方法難以企及的。營銷組合(themarketingmix)的運用:營銷組合是指營銷策略實施的核心要素,這些要素主要包括產品(product)價格(price)地點(place)和推廣(promotion),因而又被稱為4P營銷理論。從心理健康服務代價與獲益的角度理解4P理論,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提升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活動的獲益(產品策略),降低代價(價格策略),確保服務可以方便的獲得(地點策略),并以有說服力的方式向學生呈現以上信息(推廣策略)。

3社會營銷理念下心理健康工作的具體措施

3.1現狀和需求調查為了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服務,首先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和心理服務需求進行調查。社會營銷者認為,“不要急于向受眾強調意識、接受程度和知識,而是應該先搞清楚人們需要什么服務,想從服務中獲得什么益處,以及我們面對什么樣的障礙[16]。”細致全面的調查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宣傳和干預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心理健康服務需求調查,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回答三個基本問題: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礙的狀況如何?學生對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狀況如何?是什么因素阻礙或促進了學生利用心理健康服務?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幫助我們了解心理服務的潛在需求和資源配置的側重點,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便于針對學生的需要制定相應的干預形式和措施,對第三個問題則能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提供依據。現階段國內心理健康工作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了解主要是憑主觀經驗,實證數據大部分來自已經接受咨詢的學生,樣本缺乏代表性,難以了解學生總體情況。為了保證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應盡量使調查對象能夠代表某范圍內的學生總體。如果大范圍的調查難以實施,則可以通過嚴格控制抽樣方法的小范圍調查結果推測總體。對心理服務的需求所包括的內容有:對心理健康服務的接納和認可程度;希望從心理健康服務中獲得的益處,需要的心理服務方式,如個別咨詢,心理健康課程,朋輩心理輔導,團體咨詢等。以上調查內容需要結合學生的人口學特征、心理障礙的特點等展開。綜合以上各因素,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將工作范圍內的學生總體拆分成同質性較高的亞群體,然后針對每個群體的特點進行宣傳和干預。

3.2有針對性的宣傳有時候,心理服務的潛在使用者并不清楚他們需要什么服務,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幫助,還可能拒絕幫助,這使得心理健康服務的宣傳工作至關重要。社會營銷理念下的宣傳不僅包括告知學生心理健康服務的存在以及獲得途徑,更應該告訴學生如何明智地利用有限的服務資源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服務。基于現狀和需求調查結果,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根據亞群體的特點制定宣傳策略。例如,就心理咨詢服務的宣傳而言,有些學生并不了解咨詢如何工作,也不知道如何識別心理障礙,這時要重點宣傳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如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狀況的判別,心理咨詢的工作范圍、工作方式、有何作用等。有些學生對咨詢有基本了解,但因為對咨詢工作的水平缺乏信任而選擇不求助,這時強調咨詢的專業性和咨詢效果是宣傳的重點。有些學生本身已經有較高求助意愿,研究表明,對這樣的學生可以通過建構積極的求助網絡,強調平等人文的咨詢關系,嘗試提高他們作為咨詢當事人的自我效能,降低他們對咨詢風險的預期,來促進專業求助行為。

3.3層次化的心理健康干預心理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的調查將學生細分為不同的亞群體后,層次化干預即針對這些亞群體的特點,給予不同強度、不同形式的干預。國外一些高校以心理障礙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為劃分標準實施分級干預,其工作模式值得借鑒。例如,美國一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詢分級制度,將學生的心理障礙劃分為不同級別,并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日本大學的心理輔導由三級不同的心理援助構成,一級心理援助的服務對象是全體學生,援助的特征是預防性的,其目的是促進發展和適應環境;二級心理援助的服務對象是在學習、心理、社會和升學就業等方面出現問題的學生,援助的特征是預防和早期發現;三級援助服務的對象是有特別援助需求的學生,如那些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由于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同,并非每個學校都要開展相同的活動。鑒于國內高校普遍人手不足、資源有限,可以用面向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總體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預防心理障礙的發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講座和知識普及解決學生的發展性問題;用團體輔導、朋輩輔導解決一般心理問題;對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提供個體心理咨詢和治療。要適時開展我國大學生心理咨詢的循證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規范性,克服當前普遍存在的干預實務工作的隨意性。循證心理咨詢會使接受心理健康服務的學生獲得有關咨詢目標、咨詢過程、咨詢時長等方面更多、更確切的信息,這將促使他們變得更加主動,從而有效增強來訪者的自我改變動機,同時降低阻抗發生的概率。循證心理咨詢也能幫助初級心理咨詢師更清晰咨詢目標與干預策略間的關系,即使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咨詢師,也能通過循證心理咨詢提供跨流派的、更為靈活的專業技術支持。

篇(9)

2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教育形式的新穎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要力求新穎性,理論與實踐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體驗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基本特征,要使學生在教學中通過體驗來確立自身的世界觀和生命價值觀。課程的形式可以情境體驗教學為主,除了傳統的課堂教授,結合學生實際心理工作案例,尋求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如課堂講授、討論、辯論、情境模擬、團隊心理輔導等。要以學生為本,體現其主體性,提高學生參與度和積極性,以提高教學實效。同時,應定期舉辦一定的心理專題講座、教育培訓和報告,充分利用廣播、網絡媒體、校刊等宣傳手段,豐富第二課堂活動,加強宣傳、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同時,根據學生需要,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社團的指導和支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通過社團等校園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學習熱情,并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氛圍,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為提高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提供有利條件。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堅持“專兼結合,以兼為主”的原則,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形成一支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并加強研究,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學化水平。各大高校已普遍形成由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員、學生輔導員和大學生組成的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體系,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形成全員育人的合力,最大限度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力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形成積極有效的培訓制度,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專業技能和水平。當前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還要走在時代前沿,了解并科學地分析網絡等現代技術對大學生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等所帶來的影響,并將網絡技術運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開創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篇(10)

一、微博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歷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在當前網絡文化浪潮沖擊下越發顯得力不從心,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快速發揮發展的社會節奏和文化潮流,局限性越來越多。面對當前這種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弱勢發展,微博的介人應用成功為其拓展溝通渠道、提升心理教育效果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徑。微博作為近年來新興網絡載體平臺,已經被眾多學者論證其在教育領域應用的多重積極作用和巨大的潛在能量,可以說,微博的出現和微博文化的流行為教育改革、探索提供了新角度、新理念和新方式。對于當前稍顯落后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積極應用微博這種平臺工具進行教育探索與改革,已經成為必然。應用微博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了當前教育事業發展高目標、多元化趨勢的必然。這種新型教育輔助工具的出現與傳統單一的、平面的、封閉的教育模式形成對比,通過將當前微博平臺上所能調動的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形成立體化的教育網絡,從多個角度、多個途徑實現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施加全方位影響。這也是未來很長時間內教育領域所可能應用的最主要、最典型的教育模式之一[]l。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當前的中國社會處于經濟、社會、文化的激烈轉型與動蕩時期,無論從近些年來國內外國際環境變化還是國內政經社探索、改革來看,我們國家無疑都經歷著異常劇烈的思想動蕩,各種各樣的思想文化在這塊土地上碰撞,大學生作為處在學校與社會思想碰撞最為頻繁領域的重要群體,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承受了越來越巨大的壓力[2]。縱觀近些年有關新聞報道情況來看,不少學生因為思想偏激、心理健康問題等走上了錯誤的道路,這些狀況的出現無疑說明了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嚴峻性和緊迫性。對大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正確的思考引導,是確保他們正確看待各種問題、處理各種事件的保障,是他們重要人生階段的啟明星,所以,應用微博這種當前最貼近大學生實際生活、擁有強大影響力的社交工具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須也是必然。大學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帶有不少弊端,與學生心理脫節、與社會現實契合度低,學生不感興趣充滿抗拒,都直接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所以,改革當前教學模式,引人微博促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以一種更加優秀、平易近人的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深人到學生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更好的引導他們形成健康的思想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也是微博介人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現實意義與重要價值。微博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能夠在當前多元文化價值觀沖擊的情況下,抵御各種消極網絡文化和信息對學生們思想的消極影響,讓他們在充滿困惑、矛盾的時候不至于走上偏激的道路。高校通過經營微博賬號對關注學生推送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夠更好地促進資料的共享,通過介紹相關的心理論壇、網站或優秀電視電影作品等提升學生接受度,讓學生自主動手尋找和應用,通過總結學生們時常在微博上發表的各類心情、牢騷和壓力來源等組織相關心理專題,了解學生心理動態變化并給予專業化的建議,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微博作為大學生表達自己觀念的新載體,越來越多的與他們的生活狀況掛鉤,他們在這個平臺上能夠自由發揮,在內心出現問題時有可供發泄的途徑、可供求助的渠道,對于高校來說也能夠通過這個平臺加強交流,更好地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于高校師生來說都是很好的嘗試途徑3]。

二、微博應用價值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發揮

微博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突破了傳統教育空間與時間上的局限性,不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與局限,通過分析這些問題與局限從多種途徑強化微博積極作用的發揮、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當前主要實踐方向。微博介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間還較短,從目前實踐實踐情況來看,其具體存在以下三個問題,分別是內容狹窄、互動交流頻率低、更新速度緩慢。以內容來說,不少高校的微博平臺直接被作為學校官方網站的延伸,在運作模式上還偏向新聞化、固定化,缺乏吸引力,顯得僵化落后,內容上也較為狹窄,多數為一些專業的心理測試,學生們簡單看過就算,很少能夠保持長期興趣進行關注,可以說得不償失,并未充分發揮微博平臺的功用。互動交流頻繁帶來的樂趣是微博文化之所以深人人心吸引眾多用戶群的一大優勢特點,微博平臺溝通中各種圖文并茂充滿樂趣的語言是高校的融化劑,對于高校經營微博來說,以風趣生動充滿幽默的語言來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內容需要高超的微博管理、運營技巧,目前不少高校在這方面的嘗試成績還是不太理想的。微博作為信息更新節奏更快的平臺來說,對信息的更新有著非一般的要求,不少高校微博心理教育無論內容還是與時下新鮮新聞的契合度都十分低,因而無法吸引眼球,使得學生失去興趣,這些不和諧因素的存在都會影響甚至限制微博能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發揮4。針對當前微博在大學生心理教育中應用的局限性,應該多策并舉以應對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搭建專門展開心理教育的微博服務平臺,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與時俱進,應用高超的微博管理、運行技巧,打造充滿趣味、吸引人的微博心理文化,吸引大學生們的關注度和參與興趣。針對大學生心理需求和心里特點,在內容上進行精選,比如自我認知方面的知識、情緒的調控、人際關系的經營、心理健康測試等,以春風化雨的方式貼近大學生生活,滲透他們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通過微博上學生們反饋的心理健康測試信息來完成學生資料的收集,以此為基礎展開相應專題教育指導。針對多數大學生不喜歡面對面心理溝通交流的情況提供微博私信溝通渠道,讓他們敢于積極抒發內心問題,針對學生所提出的各類問題進行專業解答,并且不斷收集相關資料,整理成通稿,借由虛擬案例形式完成推送和教育,在解決大多數學生面臨的共同問題過程中減少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消耗,對于特殊個案展開特殊幫扶。微博作為特殊的運營服務平臺,經營團隊工作人員的選拔也要具有微時代意識,能夠做到對微博資源的物盡其用,配合微博經營需求培養專業化、高素質的工作人員,經常與在校師生展開趣味互動,提升辨識度和親和力,強化對這一新型媒介的高校運用,并配合校內心理健康講座、課程與專業咨詢中心服務共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校方要積極重視微博上信息的監督與管理,在做好日常維護的基礎上,避免出現誤導性信息或者不當信息引發學生反感或抗議等,以一種成熟的方式做好心理教育的推廣與專業化服務閻。針對學生們的留言與反饋及時在微博經營方面進行靈活調整,滿足學生們心理需求的同時針對互聯網上大量流行信息進行針對性鑒別和普及,在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兼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負面信息嚴禁傳播的同時也可參與辟謠等活動,充分體現高校文化的包容性與進步性,以獲得學生認同與喜愛。總之,微博作為當前流行的網絡交流服務工具與平臺已經對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應用微博的這種影響力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展開各項工作,提升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同度,以一種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為學生們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

作者:王小寧工作單位:平頂山學院

上一篇: 質監站季度工作總結 下一篇: 博客營銷策劃方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G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 | 在线看免费的国产大片 | 在线播放美女口爆吞精 | 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 |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