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0 12:11: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指導學生用歡快的情緒,輕松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歌曲的學習,讓學生認識頓音記號,并了解其作用,并準確運用到歌曲演唱中。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演唱歌曲《請你唱首歌吧》
2、認識并掌握頓音記號的作用與唱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謎語導入
二、
聆聽
1、
同學們見過杜鵑鳥嗎?它的叫聲非常好聽。今天我們就邀請小杜鵑給我們唱首歌吧,聽一聽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
讓我們再來聽一聽歌曲是幾拍子的?(按節奏律動)
三、熟悉歌詞
1、今天我們跟著小杜鵑來學唱吧
2、按節奏讀歌詞。請同學試一試
3、注意0
停頓和漸強記號
四、學唱歌曲
1、學唱樂譜
2、師糾正音準
節奏問題
3、按譜填詞注意一字多音
4、慢速演唱
5、回原速
6、聽錄音輕聲填唱歌詞
7、用優美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五、拓展
1、小杜鵑非常的美麗,它的聲音也非常好聽。它的叫聲是怎樣的?“咕咕”“咕咕”同學們有喜歡的小動物嗎?試著請它唱首歌吧。生按譜創作歌詞
2、同學們表現的真好,讓我們用小樂器試著給他們伴奏試一試吧。
快樂的牧羊人是一首蒙古族兒童歌曲,歌曲模仿了羊的叫聲,旋律歡快,活潑緊湊,與舒展的節奏交替出現,相得益彰,歌曲運用了領唱、齊唱、合唱、童聲與男聲等多種演唱形式,音色豐富。歌曲是用蒙語演唱,雖然我們不能聽懂歌曲的詞意。但是從音樂的旋律中就能感受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學內容
欣賞《快樂的牧羊人》
教學目標
1.能感受歌曲《快樂的牧羊人》歡快的情緒,感受合唱時聲音的優美。
2.能分辨齊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3.能小組合作編創舞蹈動作表演。
教學重難點
1.分辨演唱形式。
2.用伴奏、舞蹈等多種形式來表現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在我們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當中,有一個民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你們知道是哪個民族嗎?學生回答。
2.師:是的,蒙古族是一個游牧民族,他們的生活牧馬放羊,今天我們要欣賞的內容是蒙古族的一首童謠,叫《快樂的牧羊人》。
二、簡介歌曲相關內容
1.簡介蒙古族,通過觀看圖片、視頻了解蒙古族。
2.簡介歌曲含義。
三、欣賞
1.初步欣賞,感受樂曲輕快活潑的特點,引導學生發揮想象。
(1)教師提問: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生答:歡快、活潑。
(2)分享交流想象的畫面。教師提問:同學們,誰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所想象的畫面呢?
2.第二遍聆聽,區分樂段。
教師提問:歌曲有幾段歌詞內容?生答:有六段歌詞內容。
3.第三遍聆聽,分辨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1)教師提問:歌曲有哪些演唱形式?教師例舉演唱形式,并講解其區別,學生聽辨。生答:領唱、齊唱、合唱。
(2)分段聆聽,教師引導學生聽辨歌曲具體的演唱形式。
四、簡單學唱,加深歌曲旋律的記憶。
學習中文版的《快樂的牧羊人》歌詞,加深學生對歌曲旋律的印象。
五、表現音樂
1.生用自制的小樂器為歌曲伴奏,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樂趣。
2.教師指揮,學生集體演奏。
合唱是多聲部、多層次的聲音達到高度統一、和諧的藝術表現形式。培養合唱意識的第一步應該是培養多聲部概念。
1.借助鋼琴,進行聽覺訓練
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聽覺訓練應從聽辨音區開始。教師在高音區彈奏旋律時提示學生用手輕輕拍頭,中音區彈奏時提示學生用手輕輕拍肚子,低音區彈奏時提示學生輕輕跺腳或走起來。當學生能準確地做出反應后就可以加大訓練難度,進行兩個音區的聽辨練習。如教師同時彈奏高、低兩個音區,學生相應的反應是邊走邊輕輕拍頭;教師同時彈奏中、低兩個音區,學生相應的反應是邊走邊輕輕拍肚子;教師同時彈奏高、中兩個音區,學生相應的反應是原地一只手輕輕拍頭,一只手輕輕拍肚子。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就能很好地聽辨不同的音區及“雙音區”了。
應當注意的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訓練的方式要多樣化。音區聽辨可以是一個學生做,也可以以集體的方式進行。例如:將學生分成三組,每組分別代表高、中、低三個音區,聽到教師彈奏哪個音區,相應的組員做出反應;還可以扮演不同的動物,如用大象、小兔子、小鳥等形象來表示不同音區。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使學生覺得有趣,同時幫助他們在不同音區中尋找自己所在的團隊,培養分聲部意識。
2.借助音響資料,培養多聲部聽覺
合唱教學失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沒有建立多聲部概念。我認為,在低年級就應該培養多聲部聽覺,這樣有利于今后的合唱學習。
首先,教師要精心挑選音響資料作為補充教材供學生聆聽,中外優秀合唱團的CD、重唱與重奏作品、巴赫的復調音樂都是不錯的選擇。對器樂類作品的欣賞最好是結合視頻進行,例如聆聽圣-桑的作品《天鵝》,學生通過畫面可以看到豎琴和大提琴兩種樂器,再配合聆聽音樂,便能更鮮明地感受到兩種樂器的音色和旋律。如果沒有視頻,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只能聽到大提琴演奏的主旋律。當然音樂是聽覺藝術,這種方法在低年級適用,但到了中高年級,隨著學生聽覺訓練的進一步升華,就無須再配合視頻欣賞了。
其次,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設計欣賞課教案,對于一些作品,可引導學生關注器樂曲中聲部、樂器的配置,通過一些活動來幫助體驗不同的聲部旋律。例如一年級教材中的《小象》和《調皮的小鬧鐘》這兩首欣賞曲,其共同點是都用固定音型伴奏:《小象》是一首爵士風格的樂曲,一開始的前奏就由固定音型 連續演奏四次之后由弦樂奏出小象蹣跚前行的主題;《調皮的小鬧鐘》也是在樂曲的一開始由雙響筒敲出切分音表現小鬧鐘。這兩個一開始出現的節奏都貫穿樂曲始終。教學中教師可在聆聽《小象》前先采用體態律動讓學生感受前奏的節奏以及音高;聆聽《調皮的小鬧鐘》前教師先用雙響筒按照音樂中的節奏敲擊,學生聽節奏繞圈走,熟悉固定音型,在學生熟悉了固定音型之后再完整聆聽全曲,這樣,他們在聽覺上就有了多聲部的體驗。
二、從節奏入手,建立多聲部概念
節奏合奏是幫助學生建立多聲部概念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切忌枯燥的操練,培養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1.在情境中進行節奏合奏訓練
由于兒童都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所以他們很喜歡角色扮演游戲,因此將節奏合奏合理地融入情境中,會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理發師》一課中,我請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節奏合奏練習:
訓練時先分聲部進行練習,然后采取從一個聲部開始逐漸疊加聲部的方式,直至學生能很好地進行節奏合奏。
在聆聽第二冊器樂曲《鐵匠波爾卡》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圖形譜,分別扮演大師傅手里拿著大錘、小師傅手里拿著小錘打鐵的情景:
第一樂段第22小節開始(從前奏算起):
從第二樂段第17小節開始:
第三樂段與第一樂段相同,結束句為:
上述兩個例子,學生是在一個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節奏合奏訓練的,角色之間相互聆聽、配合,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便可較為輕松愉悅地逐步建立起多聲部的聽覺概念。
2.運用聯覺效應,有助于學生節奏合奏的準確性
在節奏合奏中經常會出現互相影響而產生錯誤的情況,使節奏合奏到最后變成了讀著不一樣的象聲詞,而節奏卻是一樣的“齊奏”了。運用聯覺效應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如在練掃除節奏的場景中,我設計了兩種節奏:
在訓練時,我給兩種節奏分別加入兩種動作配合練習,教師夸張地拿著掃把大幅度地從左掃到右,嘴巴發出“唰、唰”的聲音,請學生模仿。而擦桌子的節奏則指導學生邊在桌子上擦,邊從嘴巴發出“嚓、嚓、嚓、嚓”的聲音。由于動作幅度大小不一,由動覺影響聲覺,發出的聲音長短自然也不一樣,憑借聯覺效應就可準確地完成節奏合奏。
3.進行節奏卡農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聲部的獨立性
在學生學習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之后,就可以進行節奏卡農訓練。節奏卡農訓練能幫助學生進一步培養聲部間的獨立性,不被互相干擾。低年級的學生進行卡農訓練時首先要注意節奏的排列應疏密結合,也就是說一小節密集,一小節寬松。如: XXXX │X X│XX XX │X- 這樣的排列可降低卡農的難度,讓學生有時間思考和反應,提高準確率,幫助學生建立信心。而且應在學生拍節奏的基礎上進行,比如讓學生先拍,教師錯后一小節進入,讓學生體驗什么是卡農。在學生明白這一形式后,教師與學生互換,教師先拍,學生后拍,最后將學生分成兩組,在教師的指揮下進行節奏卡農練習。
三、遵循學生學習規律,進行二聲部合唱訓練
大多數音樂教師都按照教材中的安排,從三年級開始,按部就班地進行合唱教學。教材中對于合唱的編排十分科學合理,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從二聲部輪唱開始到伴唱式、復調式最后到柱式,逐漸加大合唱的難度。我認為我們可以遵循這個規律,活用教材,在低年級通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在學生有了分聲部意識和多聲部聽覺之后,尤其是在學生能熟練掌握節奏卡農這一技巧時,就可以進行簡單的二聲部合唱訓練了。
1.輪唱,打開合唱的大門
與節奏卡農一樣,輪唱訓練要在學生十分熟悉歌曲的情況下進行,并盡可能地創設一種情景。例如一年級下冊歌曲《兩只小象》,在學生能很好地唱熟歌曲后,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扮演兩只小象,教師手上拿著兩只小象,一只在前面走,另一只在一小節后跟進來。這樣學生只要跟著他們扮演的那只小象唱,按照歌譜來唱,第一只小象在倒數第二小節反復一次,就能順利地完成輪唱。再如一年級下冊歌曲《拍皮球》,教師為學生創設體育課拍皮球比賽的場景,學生分成兩組圍成兩個圓圈,在教師的指揮下進行輪唱,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本組的聲音抱團,降低其他聲部的干擾。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歌曲都可以進行輪唱,教師選擇歌曲時要注意第一和第二聲部的和聲配置是否合適,如果一首歌曲進行輪唱時有太多不和諧音程,就不適合進行輪唱練習。
2.為歌曲旋律編配二聲部伴唱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教材中的歌曲,為其編配固定音型的二聲部進行合唱訓練。例如一年級下冊歌曲《小雨沙沙》:
歌曲唱熟后,進行分角色表演:從第九小節開始,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扮演種子和小雨,配合律動表演進行教學,二聲部效果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再如一年級下冊歌曲《火車開啦》。在學生演唱準確、熟練之后,我加入了汽笛的聲音:
挑選音準較好的學生來擔任火車頭,組員當車廂,在教室里進行歌表演,由組長唱表現汽笛聲的聲部,組員唱原歌曲。
學生是新課程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學生以往被動接受學習的模式。教師應充分注重學情,從學生的角度作為出發點進行語文的有效教學。首先,教師應充分掌握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語文的知識起點,從而全面深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要全面的掌握,教師應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實現小學生個體差異化的教學;最后,教師應對小學生的學習背景進行全面的掌握與評價,從而整理出適合小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教案。以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34課的《小蝌蚪找媽媽》作為例子,教師在進行這節內容講解的時候,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能力進行小蝌蚪、鯉魚媽媽、烏龜、蝌蚪媽媽的角色朗讀,通過趣味盎然的角色扮演,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且也能發揮出學生的特長,并進一步激起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可以設置“小高爾基”“朗讀之星”等相關的榮譽評價,以此激勵小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自信。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語文課堂的教學,并著眼于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從而有效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根據教材特點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備課
教學離不開書本教材,而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應只局限于書本內容,應善于利用書本教材以外的知識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有效教學。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提前備課的時候,首先應對教材進行深刻的鉆研,從而找出有用的知識激起小學生思考與探究的能力;其次,對課本知識的內在聯系應進行全面的分析;最后在進行教材分析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課李白《靜夜思》內容作為例子。教師在進行此節內容的備課時不應只局限于課本的參考,可以通過研究詩仙李白的生平事跡,同時對李白作這首詩的時代進行深入了解,并充分進行《靜夜思》的深入分析,從而讓學生在語文的教學里能深刻領會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懷。小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詩人強烈的思鄉情感,并深刻領悟到《靜夜思》所包含的思緒,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三、營造課堂良好氛圍進行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共12冊,筆者發現古詩詞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占據一定的比重———58首古詩,其中哲理詩約占13首,這些人生哲理的探究,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有一定的啟迪作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1]這樣的觀點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不謀而合。因此對于哲理詩的學習,學生要發揮自主發現的魅力,使學習的成果最大化。在這里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哲理詩的教學思路。
一、古代哲理詩教學思路之一:反復誦讀、加深體會
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在建構意義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地搜集并分析有關信息,對所學問題要提出各種假設并加以驗證。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葉圣陶先生指出語文“是讀的學科”,不論時代如何變更,教學方法如何層出不窮,“讀”仍然是語文學科的基本方法。對于內涵豐富的哲理詩,熟練的朗讀有利于對意義的理解。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反復誦讀,以求爛熟于心。總體而言,可以從三方面做到熟讀而誦。
(一)掃除字詞障礙,貫通朗讀語氣
低年級學生在學習短小精辟的古詩時,首先需要在不熟悉的詞匯上標注拼音,認識每一個詞的讀音。如在《春雪》(二年級下冊)[2]“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根據“四聲”讀音“hǎoyǔzhīshíjié,dāngchūnnǎifāshēng。suífēngqiánrùyè,rùnwùxìwúshēng。”根據“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的劃分,學生可以先知道此詩“平聲”有7個字,“上聲”有5個字,“去聲”有3個字,“入聲”有5個字。如在《登鸛雀樓》(二年級上冊)“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中,“四聲”讀音“báirìyīshānjìn,huánɡhérùhǎiliú。yùqióngqiānlǐmù,ɡènɡshànɡyīcénɡlóu”,學生可以在標音的基礎上了解此詩“平聲”有4個字,“上聲”有7個字“,去聲”有2個字“,入聲”有7個字。這樣熟悉字詞做初步的信息加工后整體誦讀,容易達到流暢自然。
(二)分清詩詞層次,注意反復吟誦
詩歌的閱讀中,不僅要有聲調美,還要有節奏美。在詩歌的層次劃分中,五言有“二二一”節奏,也有“二一二”節奏,以王安石的《梅花》(二年級下冊)為例,便是“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以《春雪》(二年級下冊)而言,便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節奏。鄭燮的《竹石》(三年級上冊)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熟知了詩歌的節奏韻律后,教師可以采取帶頭有感情朗讀的方式傳遞詩歌的主觀情感,使學生在個人默讀以及全班齊讀的時候,抑揚頓挫,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感受到語言的音律美,還可以體會詩歌意境美和形象美,能更好地“品詩明理”。
(三)掌握平仄知識,加強誦讀效果
平仄的讀法是基于“四聲”的劃分產生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詩歌中“平聲”為平,“上聲、去聲、入聲”均為仄。而平仄的構成能體現詩歌的格律美。以《登鸛雀樓》(二年級上冊)“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為例,它的平仄劃分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韻)”。根據“平”長“仄”短,句末的“平”讀音適當拉長的原則,讀出韻味,使哲理詩意蘊更深,體現了建構主義者倡導的對信息的加工處理作用。
二、古代哲理詩教學思路之二:合作探究,穩步提升
建構主義者認為,為了使意義建構更有效,應注重協作學習中的協商過程即開展交流與討論。杜威曾明確提出反對傳統教育中學生消極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書本知識、教學過程與學生經驗脫離的教學模式,要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獨立自主的發現。[3]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指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的過程。[4]這是建構主義傳達出來的學習觀。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探究法進行了歸類:
(一)師生問答,交流探討
問答法即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見解和認識,以獲得新知識,鞏固原有知識的方法。它可分為啟發式問答和再現式問答。啟發式問答常用于傳授新知識,啟發學生運用現有知識,聯系思考,回答問題,教師補充答案。再現式問答常用于鞏固舊知識。通過問答,使學生再現學過的知識,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這兩種問答都是通過對于新舊知識間的某種聯系,獲得知識的過程。以《觀書有感》(六年級下冊)為例,詩的三四句為“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老師可以一步步提問:師:“為”是一個多音字,在這兒讀“wèi”,第四聲,作什么意思?生:“(因為)它向我們解釋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斷地從源頭流來。”師“:如果沒有活水源源不斷流進方塘,方塘會怎樣?”生:“水面就不會那么清澈了,池塘就會變成死水一潭,水還會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來,詩人更不會喜歡這半畝方塘了……”師“:可見,源頭活水對于小池塘來說是多么重要啊!”初次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讓學生一步步靠近哲理,起到引導的作用(即啟發式的問答),為之后哲理的闡述和鞏固(再現式回答)埋下伏筆。
(二)小組交流,深化感悟
小組討論法是將一組人選集中在一起就某個話題展開討論,優點在于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維、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有效地活躍課堂的氛圍。聯系上面的《觀書有感》,老師可以提出疑問供學生討論:“朱熹說:‘讀書須有疑,方有長進。’學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可是……詩中連個‘書’字都沒有,全寫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不如改成《觀塘有感》,你們同意嗎?”經過探討,老師可以在黑板上做相應的提示:“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池塘使池塘清澈。不斷地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使人__________。”在不斷的探討中,學生得出“更加聰明”的結論。最后老師可以總結一下觀點:作者巧妙地把讀書的道理蘊含在詩中,把美麗的方塘風光和讀書感想融合在一起:“當今世界,不斷發展變化,即使你已經擁有很多的知識,如果停滯不前,不繼續學習,也會被社會所淘汰。所以,記住:學習是一件終身大事。”詩的意境得到了升華,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處。在大家不斷討論中,意義建構更加深入,學生的認知記憶也會更加深刻,有利于哲理的掌握。
(三)同桌討論,資源共享
同桌討論法顧名思義就是和同桌進行問題的探討,一般是針對一些小問題。同桌之間的溝通有利于自我回答的完善,這樣的討論方式高效,便捷,更有利于課堂討論的組織和管理。以《梅花》(二年級下冊)而言,讓同桌兩人討論,從“墻角”、“凌寒”、“獨自”中體會梅花的特點。“墻角”二字點明地點,“數枝梅”寫出它的“形”;“凌寒”二字交代梅花開放的時間;“獨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沒有開放,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寫的是梅花的“神”,從而告訴我們要像梅花一樣,擁有不怕困難、堅忍不拔的意志。合作探究的出現,在相互協作,不斷深入的基礎上對于哲理詩進行完整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哲理詩的學習有了更加深刻的意蘊。
三、古代哲理詩教學思路之三:情境教學,體驗感悟
建構主義者認為,教師應當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和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幫助學生構建當前所學的知識意義。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得到一定發展的教學方法[5]。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對于情境的聯想、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的認知與情感。亞里士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現、發明等一切創造活力的源泉。”[6]只有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才能讓學生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領略我國燦爛悠久文化神韻。這一層也是哲理詩學習的較高目的所在,前兩層都在為其做鋪墊。
(一)直觀手段的描述
直觀手段的描述情境包括生活展現情境、實物演示情境、圖畫再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以及表演體會情境。這些直觀情境的出現有利于學生理解哲理詩的內涵,從而挖掘它的哲理。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的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只有最直觀的接觸和感受才會使抽象的詩詞變成形象的感知,使學生對于哲理的闡述更能了然于心。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教師可以通過實物的演示、圖畫再現(PPT、投影幻燈)、音樂渲染等方式增強學生對于哲理詩的理解。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以鄭燮的《竹石》(三年級上冊)而言,它是一首題畫詩,教師可以先把詩人的《竹石圖》放映出來并配上古琴樂,讓學生先感知圖畫,描述一下畫中的竹子給人的感覺,從而更好地理解詩意。教師也可以將現實的竹子融入課堂,先讓學生感受一下竹子的頑強,從而知道人的品格就應該像竹子的意志一樣,堅強不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借助生活展現、表演體會等方法,理解詩歌的內涵。以《鋤禾》(一年級下冊)而言,農作的艱辛,糧食的寶貴都是需要學生們深刻體會的。如果單純從課堂教學而言,教師可以使學生扮演角色,讓他們在講臺上表演自己想象中的農民勞作的場景,給他們播放一些視頻教案,看看現實中的農民伯伯是怎樣勞作的,這樣,他們更能體會哲理內涵。當然,感悟若是能在實踐中產生就更好了,無錫安鎮小學的校本課程就是稻草節,學生們在長達一個月的自我勞動中不斷認識、成長,最終了解到原來從地里的莊稼到能夠食用的大米是經過了這么長久的過程,使學生有深刻的印象,珍惜糧食的觀念也更加深刻。哲理價值來源于生活,充滿了現實的價值。
(二)語言描述情境
教師的語言描述會提高學生的感知效應,情境會更加的鮮明。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著,幫助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的建構,會使學生的主觀感受得到強化,從而更好地激起感情,明理識趣。以《鋤禾》(一年級下冊)而言,教師可以在直觀的感受后發出這樣的感慨引導學生:“這位農民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假如此時你身處于插畫中,你會有什么感覺?”“你們一直生活在溫室中,衣食無憂,能夠體會農民伯伯勞作的辛苦嗎?”“當你們看到這樣的情境后有什么想法?”低年級學生大都比較喜歡寫想象出來的內容,教師可適當地提示、引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在寫話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古詩、與古人對話的樂趣。一位小朋友有如下的感慨:“生活中,有許多人不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把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浪費了,假如這讓農民伯伯看見了那該多傷心啊!我以后再也不會浪費食物了。”可見學生在老師的不斷引導下理解了這首詩中的哲理。情境教學就是將直觀的感知與語言的描述相結合,不斷深層挖掘詩意以求達到理解哲理。人們常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鑒賞哲理詩時,讀者在原作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又可以賦予詩以新的哲理。譚獻在《復堂詞錄序》中說“: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哲理詩便是這樣,雖然內涵豐富,但是學生們要想深刻的理解其哲學內涵也是不現實的,應找到最好的立意。哲理詩不僅適合兒童閱讀也適合成人品鑒。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書[M].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02.
[3]李莉.自主合作探究式語文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學園,2014(11).
[4]杜曉輝.淺談探究式語文教學[J].神州(下旬刊),2012(3)
第一 、首先,提問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問提是一種教學方法,無論怎么問,我們的目的都是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怎樣才能讓學生自覺的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來,提問能否引起學生的注意!怎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那么提問的魅力尤為重要!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第五課歌曲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教學時,我是這樣做的,《茉莉花》這首歌曲雖然是新歌教學,但是這首歌曲比較經典,很多學生都會哼唱,比較熟悉,所以,再次來學習的時候,難度比較大,那么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提了幾個關鍵性的問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一個問題,以奧運會為鋪墊,問:奧運會是全世界都關注的一個世界性的集會,而奧運會的冠軍頒獎儀式更是備受關注,那么這么重要的活動的頒獎儀式的背景音樂用的都是《茉莉花》的旋律,這是為什么呢?學生頓時積極踴躍的舉手,告訴我這首歌曲好聽,茉莉花象征著純潔、真誠的中國人……。問題不在多,關鍵在于起作用,這個問題一提學生的思維一下就活躍了,都在積極努力的思考!第二個問題就是,在欣賞歌劇《圖蘭朵特》片段的時候,我這樣做的,著名的意大利的作曲家普西尼在創作歌劇《圖蘭朵特》的時候,也被茉莉花的旋律所吸引,在歌劇中的很多場合都出現了,這個旋律,問:那么這么偉大的音樂家而且是國外的音樂家,在自己的歌劇中都用了茉莉花的旋律,這是為什么?問題一出,孩子都爭相回答,說音樂好聽,說明影響力大,緊接著我又問:外國人都用我們的音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學生馬上就脫口而出“自豪”。簡潔有效的提問,讓學生頓時感覺到了《茉莉花》的魅力所在。一種自豪感也油然而生。雖然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是在老師的有效提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依然高漲。學習歌曲的欲望被重新點燃,學習的效率自然很高!那么顯然教學目的也在一種輕松和快樂中達到,這也是音樂課的魅力所在!知識在快樂中滲透!
第二、提問題的難度一定要適中。
對于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提問的難度不一,難度過大,孩子望而生畏,喪失信心,過于簡單的提問,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孩子會認為很幼稚,不感興趣,仍然沒有效果。難度過高,會給孩子一種距離感,望而生畏,所以提問的難度把握也很重要,難度適中才能使學生有自信,愿意參與音樂活動中來,比如,在一年級欣賞《國歌》中,國歌是一首很生硬的歌曲,知識點比較多,和現在學生的生活環境差異較大,那么怎樣又能把知識灌輸給孩子,又能讓學生掌握一些知識,在提問的時候,如果這樣問:你知道國旗為什么有五顆紅星?頓時,幾乎沒有人會回答,歷史離孩子很遙遠,所以,在面對這些知識的時候,我們就要避重就輕的選擇性提問,降低問題的難度。可以這樣問,“你知道我們的國旗為什么是紅色的嗎?”學生幾乎都知道,繼續問:“紅旗上有幾顆星?有什么特點?”學生答:“有一顆大4顆小”問:“你知道嗎?星星的大和小還包含著秘密?”這個時候學生不僅興趣大,而且很愿意聽老師講這些知識,同時會記憶深刻!由此可見老師提問的難度顯然很重要!
第三、提問要能不斷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育技巧之所在。”這里其實強調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學的始終都是以“問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無論是欣賞教學還是歌曲教學,再美好的音樂,時間長了,學生都會產生審美疲勞,所以,適時的提問不僅能緊抓學生的思維還能引導學生緊緊處于音樂的世界之中。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絕大部分學生都能緊緊跟著老師思維走,無論怎么問,有時候總會有一小部分學生思想不集中,那么針對性的提問,加上和藹的態度,同樣可以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也是一種變相的監督,從而使得我們的音樂教學能夠深入的進行!
第四、提問要能反饋教學
在音樂教學中,“樂感”的養成,是學生音樂素養形成的標志,也是教學成果的衡量標準之一。所謂樂感,雖然定義繁多,但是從音樂素養的角度而言,樂感即對音樂的感知力,包括音高感、節奏感、旋律感、和聲感,以及對音樂情感、風格的感覺等,以及在此基礎上此基礎上構建起來的音樂情感表達都是樂感的范疇。所以,可以說,籠統而言,樂感就是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能力。樂感并非天生獲得,擁有“絕對樂感”的天才只可能是極少數人,不過,大多數人經過后天的鍛煉都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樂感,從而對音樂獲得更加靈敏的感受。學生如果沒有樂感,就無法領略到音樂美,更無法表現美的音樂。因此,以審美為核心的小學音樂教育,必然無法回避學生的樂感培養,小學階段正是后天培養樂感的最佳時期。樂感的養成需要靠聽、唱、演等各種方式去不斷練習,更需要引入生活的活水,勾起學生心中審美趣味的萌發。當前已經廣泛使用的多媒體教學與培養樂感的目標相結合,能夠表現出它強大的優勢。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我們的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還有一些偏差,當多媒體教學與培養樂感的教學目標相結合,它的優越性便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筆者嘗試結合教學經驗,初步探討多媒體背景下學生樂感的培養。
一、多媒體方式培養學生樂感的優勢
1.多媒體能夠調動起學生的情感參與,增加樂感培養的趣味化
樂感的培養不僅包括音的高低長短,節拍的強弱,還包括樂曲反映的情緒和思想感情,因此,學生樂感的培養需要帶入他們豐富的情感和興趣。這就需要音樂課堂教學能夠情感化、趣味化、生活化,為課堂帶來與學生生活和喜好相關的各種不同的元素,為音樂渲染背景知識和情景,為課堂培養豐富的情感氛圍。
2.多媒體能為樂感的培養提供豐富的情境,打開學生的想象力
樂感的培養從聽開始,然而單純的聲音刺激有時候無法完全打開學生的想象力,多次重復的音準訓練,也會讓學生感覺枯燥。因此樂感的培養需要想象力的參與。多媒體的形象性、交互性和選擇性,能夠為學生樂感的培養提供多種輔助。如在聽音時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場景,在辨音時能夠提供對比,在體驗旋律時營造情境,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更敏銳地感知音樂語言。
3.多媒體能為樂感的培養提供多層次的審美體驗
音樂作為一種審美藝術,可以于其他藝術方式之間實現同通,這樣才能體現出音樂的豐富內涵。此時,利用多媒體引入電影、動畫、舞蹈等綜合藝術形式中的片段,可以從人物的動作、表情,情節的節奏等環節截取素材,幫助學生從視覺、聽覺和情感等多方面進行審美體驗,從而更深層次地領會音樂語言表達的豐富意境。
二、多媒體方式培養學生樂感的原則
1.多媒體的使用要有目的性
多媒體不應成為課堂的擺設。在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前,我們應該搞清兩個問題:為什么要用這個課件?用了之后可以達到什么樣的結果?如果用實物、講授等形式是否效果相同或者更好。
2.多媒體不可限制學生的音樂想象
很多時候,教師在教案中嚴格執行著自己預定的程序,面對學生多樣化不同的生成,不能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程序,同時有些的啟發誘導過于單一,遏制了學生的音樂想象力自由發揮。這是使用多媒體時需要避免的,學生樂感的培養需要有積極引導而無限制的想象力的訓練。
3.多媒體不能占用學生聽、唱、動的時間
多媒體不可占用并縮短了學生聽、唱、動的過程,否則就剝奪了他們對歌曲進行感受、實踐、表現、再創造的機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味沿著預設的程式推進教學進程,就是對學生的能力發展的扼殺。
三、多媒體方式培養學生樂感的方法
1.用多媒體強調樂理知識
學生的樂感薄弱往往因為在樂理基礎知識的學習上未用心,因此在在演唱等音樂表現中沒有樂理意識,往往發生走調。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將樂理知識進行多媒體加工,穿插入視唱教學中,在多媒體課件中,將調式、幾幾拍子、強弱規律、休止符、延音符號等制作成動畫,展示這些符號所代表的不同意義,并且播放不同的樂曲片段讓學生競猜、練唱,以養成對樂理的敏感度。
2.用多媒體加強聽音辨音
聽音、辨音訓練是培養學生樂感的重要方式之一,這一過程本身稍顯枯燥,然而加入了多媒體,情況就不同了。在課件的制作中,筆者借助于“森林十佳歌手大賽”的情境,讓各種小動物唱不同的音,再選擇一位裁判“百靈鳥”唱基準音“1”,學生判斷成功,將出現勝利的畫面。學生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了起來,個個躍躍欲試,課堂效果很好。此外,多媒體軟件還能夠提供不同速度、不同情緒下的樂段的比較試聽,能夠在有趣的情境下激發學生進行聽覺訓練的興趣。
對話式教學與長期以來形成的灌輸式教學的最大差異是:后者強調的是知識的傳授,學生是聽懂的,而不是自己讀懂的;對話式教學則強調知識的自我建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實踐活動。
因此,教學對話不是普通意義上的交流,而是對話雙方彼此敞開心扉、相互接納,而不是“一言堂”,學生隨聲應和。師生間的對話是民主、平等的。由此看來,對話教學的前提是教師真正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從思想的源頭徹底扭轉,以一個全新的姿態投入到具體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好伙伴。在這種民主、平等、互動的格局中,學生的心靈自由、個性張揚,最終創造力得到釋放。
二、處理好對話關系是關鍵
在閱讀教學中,對話關系有三種:第一種是師生或者同學之間的對話,第二種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第三種是師生與教材編寫者之間的對話。其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是閱讀教學的基礎。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可見,新課標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呼喚學生的閱讀實踐,呼喚生本之間的充分交流與對話。學生只有先行與文本進行對話,獲得獨特的體驗、發現后,再和老師或同學對話,這樣的對話才有質量和意義。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巨大的空間,讓學生圈點批注、靜思默想,引領學生親歷閱讀過程,多元解讀,與文本直接“對話”。讓學生通過文字思維得到細化和沉淀。
三、提高對話策略是抓手
(一)調動積極性,激發對話欲望
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有以下做法。
1.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進行有效對話,首先教師要善于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對話環境,讓孩子們如癡如醉地進行探究、體驗、交流,或發表自己的見解,或補充同學的發言,或相互啟發,或自由組合朗讀,鼓勵學生“敢說,大聲說,人人說”。
如在《走進水滸傳》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教學中,我就在課堂教學上營造了一種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我首先運用多媒體播放師生看書的場景,同時和學生交流讀書的心得和體會。親切的交流加上音樂的渲染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民主和諧的氛圍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為后文的教學鋪好路,所以在本節課的對話中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2.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這‘火藥’就是興趣。”但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利用多媒體是其中的一種。
如在《走進水滸傳》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教學中,我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前、課中、課后都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通過音樂、圖片、視頻等等將學生帶入水滸傳的年代里,感受書中描繪的水滸英雄的豪氣和水泊梁山的興盛與衰敗。在交流指導的過程中,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得到沖擊,興趣得到有效調動,充分實現了學生、文本、教師之間的有效對話。
(二)注意質疑問難,提高對話質量
首先,教師要預留適合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走進文本,使學生有話可說。要在一定程度上喚醒學生的個性,給學生以充分品讀、欣賞、感悟的過程,引起學生的注意和緊張,使學生處于探究的亢奮狀態,讓學生自主地與文本的的思想內涵碰撞出情感的漣漪,進而領悟到文本語言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最終達到讀書的最高境界。
其次,進行有效對話,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質疑。問題是理解的開始,學生只有從課堂中提出問題,才能實現真正的交流,構成對話。“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這話是千真萬確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能發現和提出問題,說明他的思維是廣闊的、靈活的,并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才會興趣盎然,在質疑過程中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前進,有所創新。
例如,在教學《藍色的樹葉》一文時,在初讀課文時,我先讓學生觀看視頻,欣賞樹葉的不同顏色,以幫助學生調取已有的生活感知經驗,然后讓學生讀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讀了題目你發現了什么?”“什么季節樹葉會變成藍色的呢?”“老師,大自然根本沒有藍色的樹葉,題目弄錯了。”……這些問題為教學目標的達成做了很好的鋪墊。其后,引導學生圍繞這些問題讀文,讀文,再讀文就水到渠成了。
(三)捕捉增長點,生成有效對話
教師要促進對話深入,就應該善于捕捉課堂教學的增長點。利用課堂上生成的教育資源、引領學生與教師、文本對話。有經驗、課堂機智高,駕馭能力強的教師絕不會按部就班,更不會急于完成教案要一個個步驟,眼里、腦中只有教案,耳朵里沒有學生的發言。
例如,在執教一年級下冊《烏鴉喝水》這一課時,理解感悟烏鴉是怎么喝到水這一片斷時,我安排了一位學生上臺演示,讓下面的學生認真觀察,并相機和學生對話:“為什么要一個個地放呢?說明了什么?漸漸地又說明了什么?”逐步引導學生通過演示體會烏鴉的好辦法,感受到烏鴉的聰明。此時,課堂的呈現是活潑而靈動的,學生在對話中長知識、煉思維、育美感。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人生,無論哪一個階段都值得回味。我的人生故事,注定與課堂,與語文,與兒童相伴,素淡,悠然,在記憶中,在當下生活的每時每刻……
1998年7月,頭頂優秀學生會主席、優秀畢業生、優秀學生黨員等令人羨慕的光環,我從師范學校畢業,自豪地站到了三尺講臺上!
“熱愛的心”比什么都珍貴
終日扎在孩子堆里,我特別享受。因為我總能在他們身上看見自己童年的影子。
童年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兩件事情。第一我是院里的“孩子王”,常常帶領大院同齡的孩子們玩著各種游戲。花樣百出的游戲中我最鐘愛的是“當老師”。我不厭其煩地“當老師”,小伙伴們也不厭其煩地配合著“當學生”,我教他們排排隊、唱歌、跳舞、數數、畫畫,我給他們講故事……一個人的時候,我就自己“當老師”,玩具娃娃“當學生”,我既“當老師”講課,又代替“學生們”寫字,一樣玩得不亦樂乎。“當老師”是我童年最美麗的夢;第二便是父親領著我和弟弟,夏日晚飯后,月下給我們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故事……那是我最初的語文啟蒙,是我迷戀語文的起點。五彩斑斕、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為我的人生涂抹了熱愛、親近語文的底色。如果說,我的成長故事有什么可以告訴你的,我想,那就是我對兒童,對課堂,對教師職業深深的眷戀與熱愛。正是這樣一顆熱愛之心,鼓舞著我帶著兒時的美好夢想行走在語文教學的道路上。
讓“課堂”成為修煉場
教師的生命價值在課堂,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課堂教學,公開課教學成為我成長路上一串串深深淺淺的腳印。那年,我工作的第三個年頭,學校要選拔一名語文教師參加鼓樓區首屆新秀杯比賽。當時,我選擇的課文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安徒生的童話《丑小鴨》。那時我腦子里整天就想著丑小鴨,讀原著,搜集材料,看誰都像丑小鴨!就這么白天想、晚上想、走路想、坐車也想,著魔似的苦苦思索,終于理出了一點頭緒。試上《丑小鴨》,聽課的老師們給了很高的評價,學校當即決定推薦我這節課參賽,結果獲獎了。也就是那個時候,正好學校和柘榮縣一所小學建立手拉手互助學校,我帶著《丑小鴨》去了,整個縣城的語文老師都來聽課。課后有老師夸贊說:“上《丑小鴨》的老師真是一只振翅高飛的小天鵝啊!”
學區決賽那天,課上到一半,有個孩子突然舉手:“我有一個問題,老師!”他問:“老師,那個蛋是鴨蛋還是天鵝蛋?”好家伙!這質疑之后,接下去的課沒法上了,學生們圍繞“這是一個什么蛋?”展開了近十分鐘的自由議論。這十分鐘的“意外生成”,讓我對課堂有了更加冷靜、深入的思考。事情總是一波三折。區里正式比賽,要求必須識字課教學,臨賽前三天調整為一年級的《識字5》。有了前車之鑒,這次備課,我更加關注學生。課上完,我獲得了鼓樓區首屆新秀杯比賽金獎。接下來的公開課一節又一節:2004年,福建省特級教師協會展示課《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2005年,錢塘小學語文年會交流,公開執教《小音樂家揚科》;2007年,重慶豐都全國現場課,執教《學弈》獲得一等獎;2010年參加第六屆兒童閱讀論壇暨親近母語教育研討活動,執教圖畫書《西雅圖酋長的宣言》,獲得一等獎,并受邀到現場上課;2011年,公開執教《普羅米修斯》,獲得福建省、福州市閱讀教學一等獎;2012年執教《尊嚴》,獲得福建省第二屆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特等獎。百多節公開課和講座的歷練,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多創新的渴求。
教材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根據課程標準來編寫的,體現了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價值取向,凝聚了眾多編者的智慧,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重要依據。一個會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教師,首先就要用好、用足教材。課程標準中提到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隨意地處置教材。我們固然要摒棄“把教材視為‘圣經’,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傳統教材觀,但也要防止走向“隨心所欲地貶低教材、丟棄教材”這個極端做法。
【誤區】熟視無睹,可有可無
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美好的家園”一課中,有一個游戲場,是一副環保棋。從起點到終點共有72步。其中進步的有:種植小樹,進3步;勸阻別人摘花,進2步;放飛小鳥,進5步;不吃青蛙,進3步;垃圾分類投放,進5步;閱讀環保書籍,進5步……退步的有:隨地吐痰退2步;亂扔香蕉皮退2步;使用一次性木筷子退1步;用彈弓打小鳥,退5步……
對于這個課本上現成的資源,三位教師分別做出了不同的處理:
師1:課堂上出示了一個大大的骰子,全班同學一起看著大屏幕下棋,以擲骰子的方式決定前進或后退,一直到下完這副棋。
師2:課結束后,教師出示了這副環保棋,課后請同學們自己去玩。
師3:整堂課對這副環保棋一字未提。
【策略】珍視課本,講求實效
第四位教師執教這課時,是這么處理這個教材內容的:以同桌為單位,給每組同桌事先準備好這副環保棋。課上花了5分鐘時間讓他們下棋,下完后提問:
師:同學們,哪些是可以進步的?哪里是要退步的?
生答。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因為他們保護動物,所以要進……
生:因為他們破壞環境,所以要退……
等學生充分回答完之后教師進行總結提煉,從各種環保規劃升華到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家園。整堂課的設計就以此開始,以此為主線索。
前三位教師在處理這個課本資源時,師1看到了,但只作為一種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玩了一下。師2看到了,但作為課后的活動,鼓勵學生去下,至于學生會不會去下也就成了未知數。師3則無視于這一課本資源。只有師4正視了這個課本資源,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從游戲入手,對這副環保棋的使用進行了巧妙的改變利用,不僅以此作為這堂課的導入,而且還以此作為整堂課的紐帶,寓教與樂,最大化地、創造性地使用了這個現成的課本資源。
二、基于學情之“變”:須精選課外有效資源
借助一定的課外資源往往能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有趣,能更有效地吸引學生,提高教學效果。但在選取課外資源時,有些教師常常采用簡單的“拿來主義”,沒有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不注意對素材的解讀,在資源的應用過程中過于理論化,結果學生似懂非懂。這樣的資源必然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有基于學情,精選課外有效的教學資源,并正確處理資源信息,把握正確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為學生素質的提高服務。
【誤區】過于理論,霧里看花
一位教師在執教“美好的家園”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自然、環境和人們之間的密切關系,以及破壞大自然帶來的嚴重后果”,該教師結合去年的霧霾天氣,選取了一個長達4分鐘的霧霾新聞視頻。新聞中對霧霾的形成和危害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是對霧和霾進行了區分:霧是由水汽組成,不會危害健康;霾是由顆粒物組成,會危害健康。接著講述了霾產生的原因是社會化學能源的消費增多,大氣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最后還以北京地區為例,講述了PM2.5氣體產生情況:30%~40%是原始排放,20%~30%是大氣中的光化學轉化,30%~40%是區域輸送等。在整個觀看視頻過程中,全班學生鴉雀無聲,沒有一點共鳴。越到后來,學生的注意力越不集中。
【策略】貼近生活,求真求實
同樣教學“美好的家園”一課,另一位教師就巧妙地選擇了資源,她先播放了美麗的瓜渚湖視頻,伴隨著優美動聽的音樂,瓜渚湖一年四季最美的景色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我們聽到學生的歡呼聲:“哇,好美!這里我去過!好漂亮啊……”歡呼聲此起彼伏,一直到視頻播放結束。接著教師又出示了一張“霧霾中的瓜渚湖”圖片,一片模糊,甚至看不清那些美麗的花花草草,給原本美麗的瓜渚湖抹上了陰暗的色彩。
師:同學們,這就是霧霾天的瓜渚湖,你對霧霾了解多少呢?
生:霧霾天容易出車禍。
生:霧霾天我們不宜戶外活動。
生:霧霾中有許多有害的顆粒,會讓我們得呼吸道疾病,對我們的身體有害處。
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生:人類不愛護環境。
……
兒童的生活是品德課程的基礎。尤其是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以學生的生活和經驗為起點,精選出符合兒童需要的課外資源,才能激活我們的品德課堂,否則將是無效課堂。在上述兩個案例中,前者在選取資源時遠離了孩子現有的知識水平,她所執教的對象僅僅是八九歲的兒童,對于霧霾的認識,不必分析得如此透徹,只要讓他們知道霧霾會危害人體的健康,引發許多呼吸道疾病以及霧霾天我們應該注意點什么就足矣。而她卻將“霧霾”這個不美好的事物進行了“深度挖掘”,結果與本課“美好的家園”的主題相距甚遠,無論對教學目標的達成還是情感的培養都是不利的。而后者選取了美麗的瓜渚湖一年四季的美景,不僅引起了學生的共鳴,而且積極引導了學生真善美的情感,這是一種正面教育。對于霧霾的危害只用了一張對照圖就說明了問題,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要保護好我們美好家園的強烈情感,從而達成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立足課堂之“變”:須關注學生生成資源
《辭海》中解釋的“生成”是相對于“預設”“既定”的一種“自然形成”。所謂生成性資源是指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形成的資源,它既不是教材上既定的產物,又不是教師預先設計好的,而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才生成的資源。而課堂只有動態的,才是美麗的。因此,我們要從課堂實際出發,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生成,隨時改變教學活動,以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誤區】循規蹈矩,墨守成規
一位教師在執教一年級《品德與生活》“興趣與堅持”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明白“堅持就是每天積累,持之以恒”,視頻播放了我國古代大書法家王獻之小時候練字的故事。他堅持每天練字,把十缸的水都給染黑了,終于成為了大書法家。接著提問:
師:看了故事,你想說什么?
生1:他非常能吃苦。(師:豎起大拇指)
生2:我要向他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師:真不錯)
生3:老師,我們班的王××也在練書法,他從中班就開始練了,去年還得了縣一等獎呢!(師:真的啊,這么能干)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都說得很好,能染黑這十八缸水說明他練字時間很長,那么中間一定也會遇到許多困難,請大家充分想象,王獻之可能遇到什么困難?最后是怎么克服的?
生:……
【策略】就地取材,隨勢而變
同樣教學“興趣與堅持”一課,另一位教師則就地取材,及時抓住學生的生成資源,隨勢而變。課始,她用一個“采訪小明星”的活動導課。播放了一段視頻:一個女孩在彈奏美妙的鋼琴曲(考出了六級),結束后提問:
師:你們知道這個小明星是誰嗎?(是老師的侄女,今年才讀三年級,已經考出了六級鋼琴,想知道她是如何苦練的嗎?等下我們來電話采訪她,誰愿意?生舉手)
生1:姐姐,你天天練鋼琴不覺得枯燥嗎?
電話回音:當然也會枯燥,但每次枯燥時,我就對自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堅持就是勝利。
生2:老師,我也有同感,我從中班開始就學中國舞,到現在已經快三年了。特別是練基本功時,我柔韌性不好,經常練得很疼,但我一直堅持著。
師一聽班上居然有如此鮮活的例子,于是馬上改變了教案,說:原來我們班就有一個“舞蹈小明星”啊。能堅持三年真不容易,老師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同學們,讓我們來采訪這個“舞蹈小明星”,好嗎?學生更有激情了:
生1:這三年中,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舞蹈小明星:當我想放棄時,我就會看看別人是怎么練的,別人為什么會成功?從而鼓勵自己一定要加油。
生2:跳舞會不會受傷?
舞蹈小明星:一般不會,但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也會受傷。
生3:你能給我們展示一下你的拿手戲嗎?
舞蹈小明星:那我就做幾個基本功動作吧,說完在講臺邊做了一個橫叉,下腰,前后翻。那難度,那軟度使每個學生報以熱烈的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