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1 09:05: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網絡管理實習自我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等職業教育的任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求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具備實踐技能,僅僅憑顯性知識的課堂教學很難使學生掌握實踐技能,而這個過程可以通過頂崗實習來實現。頂崗實習是教學計劃中綜合性最強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頂崗實習,學生能夠盡快將所學專業知識、崗位技能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實現在學期間與企業、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頂崗實習對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練就過硬的職業技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同時頂崗實習這門課程又不同于一般的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頂崗實習的教學活動的實施場地不在學校,學校的教學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學生處于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上,使得這項教學工作的管理變得非常復雜,而且效率不高。如何加強頂崗實習的組織與管理,確保頂崗實習各項任務按質按量的完成,是目前高職教育工作者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有不少高職教育工作者積極開展了有關頂崗實習實踐教學管理的研究,但研究成果主要還是局限在制度管理的大框架內。
一、頂崗實習存在問題
目前,國內的高職院校對頂崗實習實踐教學的管理主要是制度管理模式。全國每所高職院校都制定了相當完善的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形成了具有規范化、系統化的整體性頂崗實習規章制度,包括學生頂崗實習指導書、教師實踐教學指導工作規范、安全管理制度等。這種管理模式在制度上是完善的,但是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根據調研,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工作難度大
學生實習地點分散,學生之間和教師之間信息傳遞困難,同時學生的日常生活都在實習單位,管理主要由實習單位負責,學校基本上處于遙控管理狀態,這樣,往往會出現學校與實習單位脫節現象。例如頂崗實習工作單位變更申請,學生往往是先斬后奏,給管理帶來很多麻煩。再如實習過程中,需要傳遞學生的信息和文檔,由于受學生獲取相關信息和文檔渠道的限制,傳遞非常麻煩。尤其是部分學生責任心不強,教師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相關工作,同時學生容易養成懶惰、依賴的職業工作習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開發了專門的頂崗實習網絡管理平臺
(二)重視程度不夠高
目前,許多教師在教學觀念上還是傾向于將課堂傳授知識作為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學任務,而認為頂崗實習就是學生找到了工作,不需要什么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實習企業、實習情況及實習效果不聞不問,很少到頂崗實習企業進行現場指導。
(三)考核標準不合理
許多高職院校頂崗實習考核評價內容分為實習紀律、實習內容、實習報告等幾個方面。程序是首先學生自我評價,然后學校指導教師參考企業指導人員的意見綜合打分。這種考核方式看似合理,考慮到了學生、學校、企業三方,但實際上學校指導教師與企業指導人員溝通很少甚至不溝通,導致考核方式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頂崗實習情況。
二、頂崗實習網絡管理平臺功能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嘗試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了專門的頂崗實習網絡教學平臺。山東絲綢紡織職業學院17個專業均建立了頂崗實習網絡課程,具體功能如下:
(一)總體功能
學生可以通過頂崗實習網絡課程平臺查看消息、新聞,提交月結,提交更換實習單位申請等資料;可以給教師、同學發信息、在線交流等;指導教師可以查看信息、新聞,監控學生實習情況,批閱月結,發送或者回復學生信息、申請;網絡課程管理者可以信息、新聞、管理本班學生的實習、就業資料,監控學生實習情況。
(二)模塊功能
1、頂崗實習工作計劃提交平臺
要求學生在到達頂崗實習單位后,要在企業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按照本專業實習指導書要求,在一周內完成頂崗實習工作計劃,并通過網絡平臺提交給學校指導教師。工作計劃至少包括各階段實習崗位、實習內容,實習結束后應該形成的工作效果。教師在一周內必須與學生溝通交流,完善工作計劃,形成切實可行工作計劃,作為學生實習結束后考核的依據。
2、月結提交平臺
學生實習過程的管理與記錄,要求學生每一個月上交一份月結,月結至少包括學生的實習地點、單位與崗位,實習內容,工作經驗總結,是否達到實習計劃預期目標,下一月的工作計劃。
3、實習單位更換申請平臺
學生調換實習單位的審批程序,學生在向實習單位提交辭職申請前,需先向學校指導教師提出申請,經指導教師同意后,方可向實習單位提出辭職申請。嚴禁“先斬后奏”,對于不履行手續的學生予以通報處理,通過網絡課程使每一個學生明白制度的嚴肅性。
4、教師與學生交流平臺
包括及時通知、公告、自由意見的論壇和方便學生與教師信息交流的平臺。要求教師在一個工作日內必須回復學生提出的問題。
5、頂崗實習考核平臺
方便校外指導教師查看學生實結報告,保證報告的真實客觀性,杜絕學生抄襲,真正參與到學生考核當中,給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避免傳統考核方式中校內外指導教師評價考核互相脫節的弊端。
三、頂崗實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管理方便有效
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教師與學生交流方便及時,能夠隨時掌握學生工作狀況,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同時可以準確掌握學生頂崗實習工作單位,杜絕私自更換實習單位的情況。
(二)總結報告客觀真實
學生將實習崗位的工作內容、崗位職責、工作流程、經驗體會等整理成一份技術總結報告。總結報告必須與實習月結的內容相一致,使得學生必須認真總結實習期間的工作崗位、體會,從而避免傳統頂崗實習考核中月結與總結報告同時上交,造假抄襲嚴重的現象。
(三)生產實踐密切結合
學校教師通過批閱月結以及實習報告能了解企業生產一線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等,有利于教師更加了解行業企業發展動態,積累實踐教學素材。
雖然我們開發了頂崗實習網絡教學平臺,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他也有自身的缺點。因此我們還要積極配合實習單位工作,加強與實習單位指導教師的聯系,了解學生在實習單位表現情況、工作完成情況等。同時,教師要到學生實習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巡回檢查,與企業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不斷完善網絡教學平臺中不足的地方。
參考文獻:
[1]劉峰,張岸楊.基于三層體系結構頂崗實習管理監控網絡平臺的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09,(04).
[2]羅金梅,羅恩華.高等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管理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11).
基于上述原因,筆者學院自2009年提出了校企聯動循環頂崗實習的理念,認為頂崗實習是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高級階段,是校內學習的延伸,是連接校內學習和企業需求的橋梁和紐帶,是一種“基于學習的工作”,只有通過校企聯動,使實習過程在整個工作過程中輪流頂崗,才能形成系統的企業崗位職業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無縫對接的就業能力。
二、借鑒PDCA循環和ISO質量管理模式,構建校企聯動循環頂崗實習模式
校企聯動循環頂崗實習模式以校企聯動作為保障,循環頂崗作為目標,其基本思路是,校企聯合制定頂崗實習計劃,聯合確定循環崗位,共同指導學生實習,共同考核實習效果。
1.校企聯動建立頂崗實習的質量目標
在研究國家、省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行業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學院總體人才培養質量目標,校企聯動確定學生頂崗實習的質量目標。
(1)學生參加頂崗實習的參與率為100%,實習崗位與專業的對口率為95%以上,循環頂崗實習的崗位數為3個以上。
(2)實習單位對學生綜合評價優良率達到90%以上,家長對頂崗實習的滿意率達到90%以上,學生在頂崗實習單位的就業率達到80%以上,總體就業率達到95%以上。
(3)學生參加中級(或以上)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參考率達到100%,取證率達到100%以上。
2.創新頂崗實習管理模式,構建校企“三層”聯動機制
第一層:組建由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推進,交通運輸骨干企業、濰坊市對口大中型企業、行業協會和有關交通職業院校參與的山東交通職業教育集團。集團理事會下設秘書處、六個工作部和七個專業工作委員會,其中人才培養部對接學院內部的教務處、就業中心和企業中的生產、人力資源等部門,校企聯動合作開展人才培養、學生頂崗實習等業務。
第二層:專業群與行業企業對接的汽車、道橋、物流等7個專業工作委員會,校企雙方有專人負責,處理簽訂頂崗實習協議等各項具體事宜。
第三層:專兼結合的教師團隊以學生頂崗實習為紐帶,聯合制定學生頂崗實習計劃、共同指導學生實習、共同評價實習效果。
3.借鑒ISO質量管理文件,構建頂崗實習質量保障體系
導入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制定頂崗實習質量管理文件,通過PDCA循環,將頂崗實習工作劃分為前期準備、中期過程管理與監控、后期考核評價三個階段,使頂崗實習全過程得到有效控制,持續改進,達到頂崗實習質量目標。
頂崗實習質量管理文件由三級文件構成。
第一級為程序文件,描述校企雙方的頂崗實習工作流程,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規范頂崗實習各環節的操作流程,為各部門的良好協同提供了制度上的依據和保障。
第二級為作業文件,對程序文件規定的頂崗實習工程流程制定具體的操作細則。
第三級為記錄文件,包括頂崗實習流程中所需要記錄的數據項目和格式要求,作為頂崗實習過程監控和評價的依據,同時為今后的持續改進提供分析數據。
4.校企聯動實行雙導師制,建立四元評價機制
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實行“雙導師制”。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聯動配合,在頂崗實習前,要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結合企業工作崗位設置,確定學生的實習崗位,以及每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實習時間、預期成果和考核標準等,并制訂學生頂崗實習計劃。實習過程中,校內導師通過現場檢查指導、網絡、電話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指導,企業導師在現場完成技術業務指導以及職業素養的培養。
學院建立四元評價機制。學生頂崗實習成績由校內導師評價、企業導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四部分組成。
5.通過頂崗實習管理監控網絡平臺,實施過程動態監控
學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頂崗實習網絡管理平臺,對學生頂崗實習過程實行遠程管理,實現學生、企業、學校三方頂崗實習計劃、實施、控制的遠程實時交流,真正做到實習安排、過程管理、結果考核“可視化與動態化”。
頂崗實習網絡管理平臺主要包括“實習公告”“實習規定”“崗前培訓”“實習計劃”“實習周志”“實結”“實習評價”等功能模塊,學生可在平臺上完成自主學習、實習報告的提交、實習疑難問題的交流等,導師可完成學生實習報告的評閱、問題的解答以及實習效果的評價等。
通過頂崗實習管理監控網絡平臺建立,實現了實習過程的動態監控和實時交流與評價,拉近了學生與導師的距離,有效地解決了實習地點分散、難于管理的問題。
三、校企聯動循環頂崗實習,實現三方共贏
1.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明顯提高
校企聯動循環頂崗實習是一種“基于學習的工作”,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明顯提高。
學生的頂崗實習是連接學校專業知識和企業專業技能的紐帶,通過多崗位循環頂崗實習這一途徑,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了全面的實踐,對行業企業的工作流程有了全面了解,從而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實現了“零距離”就業。
2.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校企聯動循環頂崗實習也是一種“基于工作的學習”,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學生頂崗實習不同于工人的做工,是一種以做工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學習。在頂崗實習中,學生渴望通過頂崗實習的途徑盡快融入到行業企業中,對枯燥、單一的工作崗位積極性不高,通過崗位循環方式,提高了實習的積極性和實習的穩定率,能更好地完成這種以學習為目的的工作。
3.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和價值觀得到全面提升
在頂崗實習中,企業對產品質量、生產任務、工作紀律和社會責任的嚴格要求,規范了學生的職業行為。為了適應企業環境,學生必須學會與人共處、學會必要的社交禮儀,感受到“職業道德”和“企業文化”不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實、可靠、容易引起共鳴的人和事。
4.促進了校企的深度融合和滲透
校企聯動促成了學校與企業的親密關系,由“鄰居”發展到“親戚”,最后成了“一家人”。校企聯動使企業深層次參與到了人才培養的核心區,培養的人才更有針對性。學院2010屆畢業生在頂崗實習單位就業的比例達到了87%,受到了企業的高度評價。
本文列舉頂崗實習階段德育問題,分析企業與學校德育教育差異性,通過提升職業道德修養、完善管理體系、構建網絡德育模式、培養自我教育能力四個層面闡述頂崗實習期德育對策。
【關鍵詞】
高職生;頂崗實習;德育管理;對策
頂崗實習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鞏固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途徑,是職業院校不可或缺的教育環節。德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道德這一概念之中,也就是說德育應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目前,頂崗實習學生的德育工作面臨弱化問題。
1頂崗實習階段的德育問題
1.1吃苦耐勞精神欠缺
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在家不做家務,在學校也不會有體力勞動,學生一旦進入企業,面對大量繁重的工作,他們會感到體力不支,表現出無所適從。還有部分學生表現好高婺遠,看不起艱辛單調的一線工作,在崗位上表現為怕苦怕累,拈輕怕重。部分實習生因工作時間不規律、工作環境差不愿到企業實習,甚至因食堂飯菜不可口、住宿條件差而放棄頂崗實習。
1.2適應能力較差
頂崗實習不同于學校生活,在面對新的生活、新的環境、新的崗位時候,很多學生產生極大的不適應感,具體表現在不習慣企業環境,不適應企業管理。對專業就業前景期望值較高,片面的強調專業對口。有學生單純的認為,自己是經過專業的培訓,正規學校畢業,更適合管理崗位。還有學生對整天簡單重復的勞動感到枯燥無味。忽視頂崗實習的重要性。
1.3團隊協作精神欠缺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頂崗實習期間表現為企業集體活動缺乏積極性、對同事漠不關心、工作范圍以外的事情不聞不問、不敢面對困難、遇事總愛斤斤計較,不能正確處理與企業員工的人際關系,缺乏團隊協作精神。
1.4自律能力弱
頂崗實習中有的學生自律性較差,自制能力不強,個人空間和自由度大,經驗不足。一方面主要表現在工作過程中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問題,另一方面主要表現在貪小便宜、鉆企業管理空子、不能明辨是非等。
2企業與學校德育教育差異性
2.1教學實施的差異性
在學校實習工廠,培訓模式單一,老師強調的更多是基礎操作和安全規范,與實際生產脫節。在企業培訓模式很多,但能力是核心,比如德國雙元制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業務能力和社會能力。企業培訓一個突出的特點是面向對象的教學資源非常豐富,培訓完畢即可上崗實操,更加強調實用性。
2.2學生日常管理的差異性
當前高職校普遍采用全封閉式、半軍事化管理模式,目的是為了適應企業需要,培養具備軍人般意志品質和工作作風的一線操作工人。但是從中職生源狀況和教育管理角度看,這種模式喜憂參半,一來保姆式管理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二則不能與企業有效對接,企業人員的管理是松散式管理,靠員工的自主管理,明顯保姆式管理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企業的管理要求,提升空間很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學生的發展。
2.3教學管理的差異性
學校教學強調知識的完整性,關注學生的成績,以考試為手段,以分數為目標衡量和評價一個學生。企業更加關注學生的崗位專業技能、社會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縮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適應期,實現“畢業即就業,就業即上崗,上崗即頂崗”的“零距離”培養目標。
2.4學習環境的差異性
頂崗實習實現了從“以課堂和學校為中心”到“以崗位和企業為中心”,提供了學生專業學習最真實的環境,且這種環境與學校的學習環境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空間上看“,崗位”替代了“課堂”,“企業”替代了“學校”;從時間上看,“8小時工作制”替代了“課表作息制”。
3具體對策
3.1提升學生職業道德修養
開展德育系列活動,制定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方案,重視德育體系教育。學生在校五學期分別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生命教育(生態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就業創業教育、職業素養教育,努力形成德育系列活動特色。全面提升學生職業道德修養。
3.2完善頂崗實習管理體系
周密的頂崗實習組織管理是確保實習順利進行、提高實習質量、完成實習任務的必要條件,完善的頂崗實習全過程質量管理,必須加強頂崗實習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形成體系,與之對應的階段是崗前培訓、過程管理、考核評價。事前控制。首先必須建立并完善頂崗實習管理制度,諸如《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學生頂崗實習成績評定實施細則》《、職業指導實施方案》《、自謀實習管理辦法》等,明確實習目的、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組織學生及家長、實習單位、學校簽訂三方協議,明確責任和義務。實施雙導師制度,校內班主任和企業指導教師及時交底,確保實習管理無障礙對接。事中控制即過程管理,非常重要的環節。過程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頂崗實習的最終結果。過程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及時性和互動性優勢,解決實地頂崗實習指導不足的問題。通過頂崗實習網絡管理平臺實施頂崗實習指導,實習周記、轉崗總結、每月階段任務反饋等都可以在線提交,實習指導老師可以對頂崗實習學生進行實時的一對一或一對多的交流指導。事后控制即考核評價環節。學生頂崗實習結束后,必須完成頂崗實結。學校的評價主要來自頂崗實習過程考核,主要圍繞遵章守紀、畢業調研報告等;企業評價主要圍繞學生綜合素質、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能。建立校企共同評價的考核機制,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
3.3構建學生網絡德育模式
2015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毋庸置疑,在這個大連接、大數據時代,中國教育產業也正在經歷一場由互聯網主導的深刻變革,傳統的教育模式逐漸被改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在線教育。因此,可以借助BBS、QQ、E-mail、MSN、微信等交流平臺,充分發揮網絡功能,解決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由于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空間阻隔導致德育工作滯后與弱化的問題。根據實習內容有針對地開設一些網絡課程,努力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及時性和實效性,為學生提供實習指導信息,解決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需求。因此,計算機互聯網方式開展德育活動,已不是中等職業學校傳統德育工作的延伸或補充,而是中等職業學校對頂崗實習學生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不可替代。
3.4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引導學生也要學會自我教育和管理,增強自我發展意識,培養自己獨立人格。合理安排工余時間,自覺學習,以利于自己的專業成長,教育學生要有危機意識,不能渾渾噩噩、安于現狀。在頂崗實習中,雖有班主任、實習指導教師、企業師傅,但他們不能總和學生在一起,由于代溝等問題,學生也不愿意向他們敞開心扉,而同學之間朝夕相處,交流比師生之間更方便,因此學校可根據企業實習生人數的多少,相應成立實習小組,充分發揮小組長等學生干部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與管理更有利于及時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作者:劉江華 單位:南京江寧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姜進梅.頂崗實習網絡德育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江蘇教育,2010(5):66~68.
[2]郭志勇.影響職校學生頂崗實習的德育問題及對策[J].江蘇教育,2011(5):45~4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23
1 引言
隨著中國“互聯網時代”向“物聯網時代”過渡,國家更加重視對物聯網的建設,各個城市都相繼出臺了物聯網產業鏈的建設策略,可以預見,在未來的10年里將形成巨大的物聯網產業,作為物聯網發展根本要素的人才培養尤顯重要。中國教育部在2010年3月了《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申報和審批工作的通知》,數百所本科和高職院校申報和試辦物聯網相關專業。2010年6月教育部批準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開設計算機網絡技術(物聯網應用方向)專業。因此,如何借鑒已有的成功經驗,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創新養模式、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成為我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 研究背景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最早于1998年提出,即在物體上增加一些射頻識別( RFID) 和其它傳感器,使物體彼此連接形成網絡。物聯網是以計算機科學為基礎,包括網絡、電子、射頻、感應、無線、人工智能、條碼、云計算、自動化、嵌入式等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術及應用,它要讓孤立的物品接入網絡世界,讓它們之間能相互交流、讓我們可以通過軟件系統操縱它們、讓它們鮮活起來。
物聯網被業內專家稱為“下一個萬億級規模產業”。2012年2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到2015年,中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技術創新能力要顯著增強,要初步完成產業體系的構建,應用規模與水平要得到顯著提升。并且指出要加大力度培養各類物聯網人才,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造就一批領軍人才和技術帶頭人。目前,物聯網產業正處在發展及完善階段,需要大量的相關專業及知識結構的人才,作為國家級重點高新開發區腹地的高職院校,理應先于社會培養相關專業的技術性人才。
3 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特點是以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以崗位工作過程為依據,實現知識傳授與職業能力訓練相結合,使學生成為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結合我院依托交通行業的辦學特點,通過進行企業調研和行業交流,根據對三年制高職網絡技術專業(物聯網應用方向)面向的崗位群與專業職業能力分析,確定了該專業的培養目標。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物聯網應用方向)主要面向網絡集成與工程監理、物聯網應用開發、信息安全與網絡管理、網絡應用開發、網絡產品銷售等相關行業,具備智能交通運輸管理、物聯網應用開發、智能家居綜合布線和計算機網絡建設、管理與維護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從事城市交通(含地鐵和輕軌)物聯網應用、智能建筑與綜合布線工程、無線傳感器網絡維護與使用、智能交通和設備中信息化應用體系的相關軟硬件維護、測試、應用開發等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參見圖1的物聯網專業職業范圍和崗位表。
圖1計算機網絡技術(物聯網應用方向)專業職業范圍和崗位表]
4 課程體系的創建
課程體系的創建就是為了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課程體系的構建一般有三大模塊,即基本素質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和專業崗位模塊,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我們還適當開設選修課程,作為能力拓展的必要補充。
我院的教學安排是實行的“2.25+0.75”,也就是大三只有前兩個半月在校學習專業知識,后面的20周時間為畢業設計和參加實習的階段,因此專業的所有課程必須在大三前半個學期全部結束。課程體系的設計必須圍繞學生基本道德品質、職業素養、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以物聯網應用的技術框架,即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為主線,以服務南京及江蘇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為目標,結合我院在交通運輸業方面的辦學優勢,構建服務于交通行業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物聯網應用方向)專業的課程體系。具體見圖2(見下頁)。
物聯網本身是應用性很強,并且知識交叉的學科,需要動手能力強的人才,所以在課程設置上一定要從實驗和實訓入手,光傳授基礎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企業和社會需求的物聯網實用人才。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物聯網應用方向)專業每一學期都開設相應的綜合實訓課程,專業課程都安排將近一半課時的實驗項目。開設實驗和實訓可以讓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識融合到實際的項目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有些重點實訓課程必須讓學生參加國家或企業的考證,并獲得相應證書,方能畢業,這樣就能使得學生在考證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專業知識,掌握物聯網專業的工作技能。
5 人才培養規格
5.1 基本素質
* 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運用辯證的思維方式指導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 熱愛本職崗位,樂于奉獻,尊重同事,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 具有良好的就業觀念、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
* 具有不斷學習,獲取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 具有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
* 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協調能力和業務開展能力。
* 具有專業的IT職業行為素質并可以從事相關IT類網絡基礎服務的能力,具有不斷學習,創新實踐,自我提高的能力。
5.2 專業技能和知識
* 具有網絡工程設計、組建與維護能力;
* 具有網絡管理與維護能力;
* 具有物聯網應用設計開發能力;
* 具有IT類網絡基礎服務、個人創業與發展綜合能力;
* 具有不斷學習,創新實踐,自我提高的能力。
* 具有網絡管理相關知識;
* 具有網絡工程設計、組織與實施相關知識;
* 具有網絡安全、網絡系統維護相關知識;
* 具有IT類基礎服務、智能交通、物聯網應用開發等相關知識。
5.3 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學生畢業時可獲得物聯網應用工程師、高級局域網管理員、CCNA、CCTT、CNCIW網絡安全認證等職業技能證書。(其中高級局域網管理員為必考,其他幾項中必選1項,在考證學期初統一報名根據人數決定科目)。
6 課程體系的評價
有效的課程體系評價應該結合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教育部門或學院制定的課程標準等指導文件,根據社會、企業對該專業的需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而確定。課程體系經過學習者、學校和企業的評價者評價,制定可行性課程體系評價標準,再來實施評價,最后通過提交報告和答辯的方式進行完整評價。評價流程如圖3。實踐證明這種評價效果較好。
7 結語
物聯網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它能使社會的經濟、生產、管理更加高效,生活方式更加智能。物聯網專業是一個全新的專業,且跨多種專業門類、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所以在高職院校物聯網應用專業的建設上,要通過廣泛的社會調研、物聯網專項課題的研究、緊跟國際和國內物聯網的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通過到物聯網企業定崗實習等形式,促進高職院校物聯網專業的改革和發展,提高高職院校在物聯網專業上的辦學能力,為社會、企業輸送合格的物聯網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煥玲.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J].商業會,2011,(34).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517(2015)11-0078-02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相應也帶動了教育的發展。想要實現教育信息化建設,建設出網絡資源教學平臺就顯得十分重要,而這也成為了教育資源的基礎。縱觀目前的教育發展形式,在高職院校中,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已經成為了教育改革的基礎,同時還能夠深化教育信息,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
一、目前高職院校中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現狀
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導致了硬件設施與基礎實驗條件等出現了短缺的現象,而這也成為了影響學校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職院校中的教學改革上,實現網絡教學平臺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就目前來說,普通高等院校中的教學改革還不能被完全參考與借鑒。這主要是由于通過對比可以發現,高職生整體素質相對較低,在信息技術的運用上也比較弱,學生的自我管理與自主性也存在一些不足。從另一層面上來說,高職教學主要的教學特點是實踐性教學,然而,目前的網絡教學平臺還難以實現實踐性教學。另外,在課程管理系統中,國外的一些國家中Moodle與Blackbord是比較具有特點的,不論是在教學管理上,還是在活動組織上,都具有較強的功能。且Blackbord具有的易用性與安全性等特點,受到了我國一些高校與及教育機構的追捧。而Moodle則具有可以免費使用與修改源碼等特點,這樣就便于進行二次開發。所以說具有良好的實用性與擴展性,也逐漸被我國的一些研究者所關注。
在對高職院校的教育制度進行改革的過程中,Blackbord與Moodle都廣為盛行,但在實際的國外教學平臺上,進行具有我國特色的二次開發并形成穩定發展的教學平臺卻并不多見,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受到社會文化背景與學生自身背景的影響下,造成的國外平臺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在國內使用較為廣泛的網絡學習平臺主要有:中華學習網的QRCEDU遠程教育平臺以及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電大在線教學平臺等,上述這幾種網絡教學平臺主要被運用在試點高校中的遠程教育實踐等課堂教學中。這些平臺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能將教師在課上的授課視頻與教案等教學工具在適合的網絡環境下,形成可供點播的網絡教學課程。同時也能夠實現繳費與成績等管理。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對課程的管理與資源的管理,但還是沒有適用于高職院校中的模塊化教學與實踐性教學。所以,建設高職院校中的網絡教學平臺,就必須進行分層推進,并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教學理念實現教師的高度參與,將網絡教學平臺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有力依靠,同時在創建網絡教學平臺的過程中,要完善教學資源庫,促進高職院校中的教學改革,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發揮出網絡教學平臺的價值。
二、目前高職院校中網絡教學平臺中存在的問題
1.不適用于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網絡教學平臺中,基本上都是重視理論教學,所創建的平臺也只是根據學科的體系所進行的講解,因此并沒有以學生的實際能力或是操作技能為主線來開展課堂教學。
2.平臺中過于重視教學內容
通過觀察大部分的教學平臺可以看出,如今的網絡教學平臺都過于重視教學內容的講述,雖然在教學內容的講解與演示上比較全面,但都屬于教材與課堂的搬遷。在課程開始,直接引導學生進入到理論學習中,并沒有為學生設計出相關的教學環境,并以此為基礎來開展教學,這樣學生就處于較為空洞的學習環境下,造成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環境脫節,這樣也就使學生的學習質量不高。
3.平臺對于學生的學習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水平不符
在網絡教學平臺中,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如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自控力與操作能力等。但是在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下,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主體意識不足,這樣就造成了學生的創新與思考意識不足。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學習興趣也就不足同時對自主學習的方式也并不適應。一些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就很容易沉迷在非學習的網絡空間中,這樣就造成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不高的現象。
三、在高職院校中提高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措施
1.要有效支持模塊化教學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所選擇的教學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制定,同時要建立在學生能勝任這一崗位需求的基礎上來進行,并確保其要依靠專業技術與理論知識,提高網絡教學平臺的針對性與實用性。所以在創建網絡教學平臺的過程中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課程設計,使教學平臺能支撐起模塊化教學的內容,同時還要堅持以某一技能或是能力為主體,采用專題等形式,來開展網絡教學。另外,在創建網絡教學平臺的過程中,還要結合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另外,還要在保證學生學習的基礎上,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重點突出實踐性與社會性。
2.所創建的網絡教學平臺要具備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
在高職院校中,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實習管理模塊中,為學生所提供的畢業設計環節要融合選題、開題報告、成績管理、報告審閱等多個管理流程。同時在系統中,還應具備監控與質量評價等多項功能。在定崗實習管理模塊中,也要具備學生在校外實習、教師在校外的指導與管理等多個管理流程。
3.在網絡教學平臺中要重視實驗與實訓教學
高職院校中的網絡教學平臺不僅要具備普通的教學平臺,最為重要的應突出對實驗與實訓的網絡支撐。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在指導與為學生布置課堂實驗時,要對實驗的結果與實驗報告進行審閱,讓學生在網絡上模式進行實驗,在學生完成實驗后,提交出實驗報告。對于教師來說,也要及時借助多媒體來編制實驗教案,并給學生,大力支持學生進行虛擬實驗,并為學生自主實驗創造出良好的環境。同時,教師還要以高職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與其他教學平臺進行整合,完善高職院校中實驗課程教學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
4.重視資源建設
在高職院校中,培養學生主要的特點就是要突出實踐性與職業定向性。由于在高職院校教學中,主要以職業特色教育為教學方法,如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或是采用多層實訓教學法等,因此對于資料庫的建設十分重要。從另一角度來說,建立資料庫能夠為網絡教學平臺提供出科學的數據來源。(1)完善資料庫中的課件庫。在課件庫中,主要包含了視頻課件以及多媒體課件等。(2)完善資料庫中的活頁講義庫。在高職院校中,十分注重教學內容與企業技術實現徒步,因此就可以采用活頁講義的方式,將最先進的專業技術傳達給學生。(3)完善資料庫中的案例庫。選擇一些較為適用的案例,并采用引導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
5.增強互動性
在網絡教學平臺中,必須要具備良好的互動性。因此就不僅要在網頁上增加一定的文字內容,還應配上一定的圖片,這樣就可以實現靜態與動態網頁的相結合。另外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視頻與音頻等課件,以此來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
6.完善答疑系統
完善網絡教學平臺中的答疑系統,能為教師減輕一定的工作量,同時還能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來進行答疑解惑,這樣也就提高了學生參與熱情。健全網絡教學平臺能夠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實現資源共享與傳播,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主動與相互協作,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新意識。所以說在高職院校中創建網絡教學平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呂遠東.新形式下高職院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路徑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12):67-68.
[2]邵一江.黃雄英.淺析新形式下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564-565.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4)23-0053-04
一、引言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徑;也是為提高人才綜合素質,在實踐教學體系中實施的重要環節。目前頂崗實習的途徑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學院安排學生去長期與學校建立校企合作的校外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另一種是學校提供場地,讓企業來校辦廠,從而學校就近安排學生在校辦廠頂崗實習。第二種形式頂崗實習對學校來說,場地提供困難,資金難以保證,而且校辦廠難以一次性接受大量學生的實習,學生專業的選擇面較窄。基于這些因素,許多院校的頂崗實習選擇第一種形式。
根據資料分析及結合本院頂崗實習的實際情況,得出目前國內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由于缺乏實習全過程的原始信息積累,大多數學校采用傳統的紙質材料考核辦法,即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上交數份頂崗實習日志,在實習結束時上交實結報告、參加頂崗實習答辯等。由于實習前準備不充分、實習過程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到位、實習后材料整理難度大等原因,難以科學客觀地實現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測評。第二,實習過程中的監管、溝通手段、方法不是很多。由于校內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學生進行溝通時缺乏有效的渠道、工具,以至于學生中途單位變化、心理狀態變化不能及時跟蹤。學生具體崗位操作的熟練度、技術掌握度,實際生產產品的合格率,學生是否了解企業文化,學生是否達到企業員工標準等很難收集了解,因此,教師對學生基本都是進行形式評價,無法全面衡量頂崗實習成果。第三,實習過程中缺少企業指導教師、學生實習過程心理變化等信息反饋,校方無法對學生技能掌握程度、職業素養等方面進行考核,無法對學生心理變化、崗位變化等情況進行跟蹤,以至于整個頂崗實習管理系統演變為實習后根據學生最后提交的資料進行簡單評價的系統,難以對學生進行動態跟蹤、管理、評價。第四,由于學生實習單位分布廣、崗位多、學生數量大,造成管理、溝通、評價難度大。一個院校頂崗實習的學生達到兩三千人之多,涉及的崗位可能達到幾十個,實習單位可能分布在全國各個地區,難以將這么多信息及時、準確地集中起來。
能解決頂崗實習中存在問題的有效辦法是建立頂崗實習信息管理系統。目前國內部分高職院校開發了類似的管理系統,如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頂崗實習-畢業項目網絡管理系統、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的頂崗實習管理系統、天津職業大學的頂崗實習互動系統、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的頂崗實習管理與指導平臺等等。從各個院校使用系統的反饋信息來看,除了信息系統功能單一等本身不完善外,最主要存在頂崗實習管理系統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系統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是系統無法真實、及時獲取實習現場、實習人員的第一手材料,不能動態跟蹤實習學生學習、心理等變化情況,系統參與人員不全面性。其原因如下:第一,校方頂崗實習管理系統缺少與企業技術人員溝通的渠道,無法動態獲取學生信息;第二,頂崗實習管理系統缺少捕捉學生實習過程中生產場景、產品、工藝圖紙、位置等生產要素實時資料的途徑;第三,學生實習過程中實習單位、崗位等信息突然變化無法及時掌握;第四,實習資料的部分填報、補缺基本是由教務管理員等幾人完成,信息的準確性無法保證。解決頂崗實習管理系統“最后一公里”問題的工具是移動智能終端。
移動智能終端具有品種多樣性、普及率高、功能性強、便捷性好等特點。移動智能終端主要分為四類――智能手機、筆記本、PAD智能終端、平板電腦。移動智能終端在人們日常工作和學習中越來越常見。2011年,Google與IpSosResearch聯手進行了關于人們如何使用移動智能終端的大規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移動智能終端在中國普及十分迅猛,已成為全球五大移動智能終端普及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高達45%。尤其是以iPhone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在中國呈現大規模增長的趨勢,為許多系統的應用提供了硬件平臺和可能。在大量使用移動智能終端人群中,大學生使用率最高,幾乎達到100%。現在人們使用的移動智能終端具備移動性、實時性、多任務、多媒體、通話、上網等功能,能獨立對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信息處理、、收集。
根據上述情況分析,建立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頂崗實習管理系統是解決頂崗實習管理中問題較好的辦法,也是未來研究的一個方向。生產一線現場的學生、指導教師利用移動智能終端動態收集信息,它能保證信息來源可靠、真實、及時,又能及時動態跟蹤學生實習過程中的實時學習、心理、安全情況。它既能保證學生頂崗實習全過程監管,又能為學校、政府、企業決策層提供數據支持。
二、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頂崗實習管理平臺網絡系統框架
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頂崗實習管理平臺是一個將企業網、校園網、政府網三個局域網通過移動互聯網、電信網、Internet簡稱“三網融合”的公共信息網互相融合在一起的網絡應用平臺,同時也是應用云技術、3G/4G、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平臺。這種模式的頂崗實習管理平臺建立在云空間之上,通過智能網關轉換平臺將其轉換成不同環境下的移動智能終端平臺,讓頂崗實習的高職學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移動智能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工具輕松地將生產現場、過程、環境、設備、位置等資料傳到頂崗實習管理系統中的空間。這樣操作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頂崗實習管理系統中的資料來源的真實性、全面性,它使目前頂崗實習管理系統過去由教務管理員、班主任等某幾個人完成任務轉變成由實習生、企業指導教師、學校指導教師、教務管理員、家長等全員參與完成任務的平臺。它與目前的頂崗實習管理系統最大不同的特點是移動性、實時性、真實性、全員性、溝通協調性。(見圖1)
三、移動智能終端的頂崗實習管理流程分析
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可按時間順序流程來進行操作,其頂崗實習管理流程如圖2所示。
實習前期:崗前測試、培訓及崗位申請。
實習前期,為獲得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學生個人發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信息,需對學生進行崗前能力的測試,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崗前培訓。根據坎佩恩―布朗(J.C.Campione&A.L.Brown)對動態評價理解而提出的漸進提示評價模式,從崗位適應能力、學生個人發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三個方面進行測試試題設計。學生隨機從試題庫中抽取試題,測試成績作為后續培訓、學生發展的參考基準。學生根據公布的單位、崗位信息及培訓后增強的能力,選擇自己理想中的單位、崗位進行申請。
實習中期:原始資料動態收集、提交和互動、在線心理干預。
實習過程監管是頂崗實習管理系統重中之重。傳統的頂崗實習管理系統很難對分布在不同地區、不同崗位、不同環境的學生實習情況實時進行跟進、掌握。移動智能終端的頂崗實習管理系統利用移動智能終端的移動性、便捷性、GPRS等功能將系統平臺平移到生產環境中,這樣學生可以利用隨身攜帶的移動工具將自己的實習位置信息、生產環境、生產會議、指導教師安排的生產任務、生產產品等與生產過程相關信息采集到系統中。在校指導教師每天隨機抽查10%學生的采集信息、互動信息進行查看,及時發現學生實習過程中情況的變化。對生產實習過程中心理變化比較明顯的學生利用移動平臺適當進行心理干預。
實習后期:總結和測評。
在實習后期,系統改變了傳統的紙質材料檢測,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提供實結、報告、自我評價等電子材料給校內管理教師隨時檢測、評價。校內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與實習的學生進行互相評價;校內指導教師根據學生信息填報完成數量、質量及評價中的參數對學生實習成績進行綜合評定。
四、移動智能終端的頂崗實習管理平臺設計
根據實習管理流程分析及移動智能終端的特點,將兩者融合在一起系統地設計了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頂崗實習管理系統,主要包括8個子系統,29個功能模塊。其中針對實習前期階段設計了通知公告管理、實習單位信息、頂崗實習申請三個子系統;針對實習中期階段設計了實習過程管理子系統;針對實習后期階段設計了評價管理、統計與分析子系統。針對系統管理與維護設計了系統維護、用戶管理子系統。
(1)通知公告子系統:在實習前,設計了頂崗實習通知模塊。學生可從此模塊中獲知實習時間安排,崗前測試、培訓,填報申請單位、崗位的時間。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需動態獲取就業的動向,如就業單位、崗位信息等,故設計就業信息公告模塊;在實習后半階段,設計了其他信息管理模塊,學生可獲知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如學生畢業前補考時間、學生集體返校進行答辯與領取畢業證時間等等,學生可以登錄到系統中查看這些信息,以掌握學校相關的要求和發展動向。
(2)實習單位信息管理子系統:它包括單位信息、崗位信息、實習指導教師信息3個功能模塊。單位信息模塊是學校對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實行電子檔案精細化管理,如將單位的規模、資質、性質、校企合作的模式、主營業務等進行詳細描述;崗位信息模塊是對單位的崗位信息進行管理,如崗位類型、崗位職責、崗位技能、崗位流程等描述;實習指導教師信息模塊是對實習指導教師的信息化管理,如指導教師工作業績、榮譽稱號、從事崗位的時間等。這樣分門別類為實習單位建立信息有利于學生對頂崗實習單位、崗位選擇,為學院今后的頂崗實習安排與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3)頂崗實習申請子系統:它包括崗前測試、自主實習申請、實習崗位志愿申請三個功能模塊。針對目前許多院校派往頂崗實習單位進行實習的學生對崗位不適應、心理負擔過重、自動脫崗等問題,需對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前的測試,然后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直到學生再次測試合格為止。學生在進行頂崗實習崗位申請時,分別有兩種選擇,其一是學生本人自身聯系好單位、崗位,其二是按照學校提供的單位、崗位信息,根據需要選擇自己相適應的單位、崗位。
(4)實習過程管理子系統:它包括成長記錄、學生分布情況、變更實習安排、分享與交流、在線心理輔導5個功能模塊。學生將實習過程中每天工作關鍵信息點如生產會議、生產任務書、工藝流程圖紙、加工產品等以圖片、視頻、文字形式上傳至自己成長軌跡記錄空間;學生利用智能終端的GPRS定位功能將自己實習單位具置上傳學生分布情況空間,這樣校方可以查看校外實習生最新位置,顯示他們的狀態(正常、離線、警告),加強對實習生監管。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可能因為崗位不適應等原因,需調換單位、崗位,學生需填報變更實習安排申請報告,等待校方管理人員批準方能變換單位、崗位。學生與指導教師之間、學生之間以帖子、留言、視頻等形式開展工作技能、生活娛樂等方面的交流。在實習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如與企業管理人員關系處理不好、工作單調等心理方面的問題,校方安排心理方面的專家為學生在線進行心理干預,讓學生消極心理消滅在萌芽狀態。
(5)評價管理子系統: 學生經過半年的頂崗實習后,需要將在實習單位所學到的職業素養、工作技能以及工作體會等進行自我總結,并完成頂崗實習報告的撰寫。以總結、報告形式提交到自我評價的空間。企業指導教師對實習學生在實習期間工作表現、成績給予評價;校內導師根據學生提交的實習成長記錄等信息材料完整性及企業指導教師的評價、實習過程中的互動性等進行綜合成績評定。系統還能將學生的頂崗實習報告、答辯記錄和最后綜合評定的成績進行打印,以便學院存檔。
(6)統計與分析子系統:這個子系統能夠統計出頂崗實習單位地域的分布情況,實習單位對人才、專業綜合技能不同需求的分布情況;統計出頂崗實習生對口專業的概率;統計出導師和學生交流互動情況次數以及指導教師定期批閱學生成長記錄的次數等。學生查詢自己的實習成績,查詢自己還需補交哪些資料。學院管理部門根據統計數據分析企業需求,決策學院的發展方向、專業規劃等。
(7)用戶管理子系統:頂崗實習管理系統涉及不同對象,如學校指導教師、教務處管理員、學生、政府教育管理者、學生家長、企業指導教師等。不同對象對該系統的使用應賦予不同權限,讓不同的對象能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源。故該子系統需設計用戶權限、用戶增加、用戶刪除、用戶驗證四個功能模塊。
(8)系統管理子系統:為保證該系統安全性,設計了數據備份、系統升級、日志管理功能,保證系統最大限度正常運行。
五、結束語
通過移動智能終端的頂崗實習管理系統使學校、政府、企業、家長全員、實時地參與頂崗實習管理、監督、溝通工作,解決了頂崗實習監督不到位、聯絡不暢通、信息收集不真實、學生工作、心理動向無法實時掌握等問題,實現了對頂崗實習全過程、7×24小時全時段監督、管理、溝通、評價。
參考文獻:
[1]陳斌,秦國剛.基于B/S 方式的頂崗實習管理平臺構建[J].信息系統工程,2010(8).
[2]劉峰,張岸楊.基于三層體系結構頂崗實習管理監控網絡平臺的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09(4):152-153.
[3]秦文勝,黃蘭.3G技術在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中的創新與應用[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
一、受企業歡迎的電子商務人才
在信息時代,人才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所謂的電子商務人才是指既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又通曉現代商貿理論與實務,能通過電子方式來進行商貿活動的一種復合型人才。從應用角度來看,當前受企業歡迎的三類電子商務人才有:
(一)技術支持型電子商務人才。主要針對企業電子商務的商務秘書、電子商務操作員、網絡營銷員等,他們從事前臺的操作和運作,要求精通電子商務技術,掌握電子商務技術的最新應用,如網站建設、系統維護、網頁制作、程序開發等,還具備相應的現代商務知識,能根據商務需求,以最有效且可靠的技術手段予以實施。目前,對程序員的教育手段基本能夠滿足需要,數量較多,但系統管理員一級的技術人才(如網絡管理員、UNIX系統管理員和數據管理員DBA)比較缺乏,這也使得國內的一些系統存在著安全性的隱患。
(二)管理型電子商務人才。主要針對數據分析員、商務操作員(外貿)、客戶關系管理、數據庫管理員、網絡管理員等,從事數據庫管理、網絡管理、企業電子商務平臺的運作和管理等。這是最龐大的群體,要求不但精通現代商務知識,充分理解企業商務需求,還具備一定的電子商務技術知識,能夠根據商務需求提出電子商務應用方式。據美國IDC估算,此類人員的培養需求量較大,未來10年內,我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數量為200多萬。目前的電子商務教育對這一層次的需求有所忽略。
(三)戰略管理型電子商務人才。主要是針對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對企業電子商務進行規劃、管理與建設。戰略管理型電子商務人才能夠運用現代管理思想把信息技術與企業的營運組織有機地整合起來,能從戰略上分析和把握其發展趨勢,并對電子商務的支持系統進行應用協調,其中應該包含ERP(企業資源計劃)、SCM(供應鏈管理)、CRM(客戶關系管理)、EAP(企業應用門戶)等若干子系統,對企業價值鏈進行全面的優化,從而提高企業的總體管理水平、營運效益和服務質量。它涉及到企業采購、生產、營銷各個工作流程。這樣的人才是復合型人才,是做項目的人才,是管理整個業務流程的人才,加大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已成為發展電子商務的先決因素[2]。隨著電子商務系統的完善,其他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如網絡營銷、網絡廣告、網絡調查、物流配送系統人員等。就當前形勢而言,可以說電子商務在我國存在著巨大的人才需求,對于不同類型人員的需求,要想保持電子商務在我國的持續高速發展,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就必須培養大量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3]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公眾缺乏電子商務的知識和技能,多數公眾文化素質不高,加上現代通信和網絡技術日新月異,多數公眾難以跟上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如果在人員方面的培養和教育跟不上,將直接影響電子商務的發展。
二、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案
高職院校只有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加強課程建設、搞好師資建設等方面深化教學改革,才能培養出適合企業用人需求的高技能型實用電子商務人才。
(一)培養目標定位
高職院校開設的電子商務專業,其人才培養應該以社會和企業需求為導向,應該根據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狀況來確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企業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原6688網絡公司市場總監畢敬楓說:“電子商務其實并不需要什么專業,和其他網絡公司一樣,我們需要網站建設維護、營銷、渠道這樣的人才。”由此可知,作為企業,它需要的則是高技能型實用電子商務人才,即掌握信息技術,了解商務規則,熟悉交易模式的電子商務專門人才。可見,它對人才要求的特色是動手能力、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4]所以,作為高校在教育過程中,就要著重加強實驗、實訓、實習環節的安排,要將電子商務教學與企業的電子商務實踐緊密結合,要探索高職院校與企事業單位之間密切交流合作的機制,給教師和學生提供實踐、實習的機會,使學生學有所專,學有所精,這樣,才能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才能培養出具備很強實踐能力的高技能型實用電子商務人才。如筆者所在的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的電子商務專業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具有商貿理論和電子商務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相關知識,具備電子商務的應用能力和電子商務業務處理能力,能夠從事企事業單位網站建設及管理、網絡維護、網絡營銷及調研的高素質技能型女性專門人才。就業崗位方向為:1.在企、事業單位擔任電子商務管理員;2.在企業擔任網絡營銷員或從事經營管理工作;3.從事電子匯兌、電子支付、證券交易等金融方面擔任操作員;4.在企業擔任網絡編輯員或網站維護員、網頁設計員;5.從事對外貿易實務與管理(含海關、商檢、外運等部門);6.大型商業超市、電子商店或物流配送中心從事操作和管理的實際工作。實踐證明,這些培養目標定位是務實和正確的,從2004年-2007年這四年間,我院經貿系的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都在97.7%-98.0%之間,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2007年初本專業被廣東省教育廳確定為2006年度高職高專教育示范性建設專業。
(二)加強課程建設
1.科學構建課程體系
電子商務專業是一個涉及面寬廣的復合型專業,在構建課程體系時不能簡單地將商務課程、計算機類課程等進行簡單的疊加,應該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如我院電子商務專業就構建了“基礎+核心+拓展”的課程體系見圖1。從圖1可見,除基礎課程以外,構建專業基礎課模塊、專業核心課模塊和專業拓展課模塊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專業基礎課模塊包含經濟管理類基礎理論課程和計算機類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指的是電子商務專業必需的理論與技能課程,例如電子商務應用、電子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安全、電子商務網站建設等。專業拓展課程包含電子商務專業及其以外的職業能力和綜合能力拓展課程,如營銷類、金融類、物流類等。這樣,課程設置有所側重,同時又突出了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技能優勢。又如2008年7月,據北京財貿職業學院招生辦副主任劉祥介紹,該校在教學課程設置上結合商貿特點,對課程進行改革,把電子商務與財貿崗位、財經商務崗位相結合,努力培養適應首都社會與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級應用技能型人才。所以該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當年應屆畢業生就高達98%以上,他們主要到一些大中型商場、銀行等單位從事網絡營銷等工作。以上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鑒的。
2.加強實踐教學
電子商務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實踐環節是教學環節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高職院校應該重視電子商務學生的技能培養,將所學理論知識靈活應用于實踐,提高實際操作水平。
(1)通過實驗、實訓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如我院為突出電商專業的特色,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設計性、創新性的綜合實訓。一是對“電子商務網站設計”等課程采用完全實驗室教學,在實驗室采用邊講授邊實踐的教學方式,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系統運用所學課程知識進行實戰的能力。二是進行電子商務生產性實訓,如校園超市實訓等,學生在仿真實驗系統進行實際的電子商務活動,能夠完成理論與實踐的直接對接。三是加強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在學院領導的重視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建立了實訓超市、網絡超市、商務網站建設和電子商務安全等校內實訓室,并通過多種途徑,建立了五個校外實訓基地,簽訂了“校企合作辦學協議”。這些實訓基地都是本省規模較大的電子商務方面的公司、超市和信息中心,每年都會選拔一批即將畢業的大三學生到企業進行畢業實習,并適當選擇一部分大二的學生在假期到實訓基地參加崗位實踐教學。這些實訓室和實訓基地的建立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了穩定的環境。
(2)構建校企合作。作為電子商務的學生,不拿出相當一部分精力投身于實際的、一線的電子商務實踐,不從一線的電子商務實踐當中學到東西,光靠書上的東西是非常不足的。要建立一個高校與企業之間密切交流、合作的機制,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如高校可以與IT界企業共同聯合,走教育、科研、實際應用一體化道路,為學生爭取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當然,加強校企合作要把“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一方面,成立有企業參加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與修訂;邀請一些著名的IT人士來校做講座,讓學生直接了解電子商務的最新發展動態,以拓展他們的視野。另一方面,通過與企業聯系,教師參與企業科研項目,并帶動學生參加項目建設,在加強教師業務素質和能力提高的同時,也為參加項目的學生提供了“預就業”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為最終就業創造條件[5]。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教育部部長周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指出,“職業教育必須以就業為導向改革創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會、面向市場的辦學方向”。當前社會,就業崗位對學生的職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中職學校的課程設置對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課程設置必須以崗位的職業能力為主要依據。
1 我國中職教育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有所突顯,而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課程設置大多還是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課程模式,這種模式有著明顯的不足,不能適應就業市場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對發展學生職業能力極為不利。
1.1 追求專業設置的“熱潮”帶來的課程設置不合理
很多中職學校專業設置一味的追求“潮流”,不考慮地方經濟發展的長遠需求和自身的辦學條件,課程設置用同類高等專業院校的課程結構,過分重視學科體系,理論性的內容偏多偏深,并且實訓條件根本無法保障,加上對大學生與中專生在認知能力、心智發展、培養目標上的差異欠考慮,培養出的學生自然缺乏中專生特色,人為造成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差,不能滿足企業就業崗位的需求。
1.2 課程設置與企業需求脫節
很多職業學校都在各自封閉的環境中進行教育教學活動,課程設置不考慮企業對技能的要求,缺乏適應知識經濟的特征,內容陳舊,新觀念、新知識、新科技、新技能的補充較遲緩,針對性不強,完全與企業的實際需求脫節,學生走出校門仍有“學了用不上,要用的沒有學”的遺憾。這些弊端直接影響到中職計算機教育培養的人才的質量。
2 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就業崗位的職業能力分析
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專業是計算機專業的一個發展方向,其就業前景很好,但是對就業者的能力要求比較高,特別是職業能力。所以對該專業所覆蓋的職業崗位群或技術領域中相關層次人才所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分析非常重要,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2.1 職業能力概述
所謂職業能力就是一個人在學習活動職業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使職業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的個體素質和個性心理特征的綜合。職業能力一般包含: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才能順利地完成職業活動和履行好崗位職責。計算機網絡專業是中職計算機發展的新型專業,那么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職業能力呢?
2.2 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分析
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論是在專業技能上,還是在工作環境中的各種事務處理,以及新知識的學習上對人的能力要求都很高。
2.2.1 社會能力分析
社會能力是與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工作大多是集體協同工作,企業要求員工善于工作中的人際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沖突的處理等)、公共關系(與同齡人相處的能力、在小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與協商的能力、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能力)、勞動組織能力(企業機構組織和生產作業組織,勞動安全等)、群眾意識和社會責任心。
2.2.2 方法能力分析
方法能力是獨立學習、獲取新知識技能的能力,如在給定工作任務后,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把已獲得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運用到新的實踐中等。企業要求員工能夠制定工作計劃、工作過程和產品質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評價(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
2.2.3 專業能力分析
專業能力是職業業務范圍內的能力,包括單項的技能與知識,綜合的技能與知識。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培養的學生可在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絡工程的銷售、建設及維護;中小型網絡的管理、維護和桌面技術支持工作;中小網站的建設、、維護管理;從事IT產品的銷售和技術服務工作。要適應上述崗位要求,該專業的學生應具備的專業職業能力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具有計算機設備采購、組裝與維護的能力。
要求學生了解計算機軟、硬件相關的內容,特別是計算機各種組成部件的型號、性能、市場行情等,熟悉計算機維修基礎、計算機軟件的安裝和測試等知識;在專業技能上能夠識別并采購各種常見的計算機及其相關的設備,具有計算機及其設備連接能力,能夠熟練的組裝計算機并能夠維護,能夠進行軟件安裝、測試和故障排除。
(2)具有中小型計算機網絡工程設計與實現的能力。
需要掌握計算機網絡與應用知識,熟悉流行網絡操作系統、網絡工程、網絡設備等相關的知識,了解信息化法律、法規等知識;在專業技能上根據項目主管的指導下對用戶需求進行描述,依據工業標準和行業規范制作標書、施工圖以及施工報告,能夠對網絡操作系統進行相關配置管理以及對常規問題排除,能夠自行制作網線、進行連通性測試與故障點的查找,能力識別網絡設備并對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等進行正確的配置。
(3)具有網絡管理與維護的能力。
要求學生理解TCP/IP等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掌握網絡設備配置、網絡操作系統和信息與網絡安全的基本知識,了解信息化法律、法規知識;在專業技能上要求能夠使用網絡管理軟件進行網絡監視與數據過濾,具有對網絡設備進行基本配置與簡單調試能力,具有備份各類數據能力以及當災難發生時對具有初步恢復備份數據能力。
(4)具有小型網站建設與管理能力。
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設計理念,熟悉數據庫基礎知識和網站開發以及管理知識,了解簡單的色彩搭配、美術欣賞等基本的美術常識;在專業技能上要求能夠熟練的使用流行的軟件進行靜/動態網頁的設計,具有網站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3 建立以職業能力分析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設置模式
根據對計算機網絡專業的主干崗位群職業能力的分析,可以構建每一項核心專業技能培養的課程群,每個課程群的課程反映掌握相關技能從易到難的訓練過程,也是理論知識學習的簡到難的過程。在課程設置中可以把每個課程群看作一個大型工程項目,把每門課程(模塊)看作整個項目的子項目,可以將每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在分解成若干更小的項目或任務。使學生體驗實際完成一個完整項目的過程。不同的課程群之間形成橫向的課程之間的相關性,一般第一學期為相關理論知識的認知和專業基本技能的掌握,第二、三學期要集中掌握關鍵性的專業技能及其相關理論知識,第四學期進行整個專業的綜合性的專業技能的訓練和技術認證,第五、六學期在相關的企業進行專業崗位見習和專業崗位的實習(具體見下圖示)。
4 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
面對種類繁多,不斷升級的計算機軟件和硬件,以及飛速發展網絡技術,我們在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設置的探索中,對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設置進行了以下幾點思考:
4.1 課程設置必須符合企業就業崗位需求的職業能力
中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為企業培養一線的熟練工人,課程設置必須和企業溝通,通過對企業就業崗位需求的職業能力深入的分析來決定開設怎樣的課程框架體系,以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真正“學以所用”。
4.2 課程設置必須處理好“專業化”和“寬口徑”的問題
由于計算機在各行各業以極快速度的滲透,各種專業化、行業化的應用軟件不斷誕生和變化。過去大而泛的“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課程設置已經很難培養出合格的“中職人才”,畢業生大都是“樣樣都知道一點,樣樣都不會”狀況,根本無法適應企業的崗位要求,已經失去計算機的“專業化”。計算機網絡專業方向恰恰又是走計算機網絡這個“專業方向”,課程設置突出的就是“專業化”,使大多數學生在網絡這一領域“學專、學強”。但問題又來了,專業化導致學生畢業以后就業面變窄、限制了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的發展。所以課程設置過程中必須考慮設置豐富的選修課夯實課程體系。
4.3 課程設置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改革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單純地進行口授,學生以被動聽講,記筆記的形式進行知識學習,教學內容表現為形式單一、不生動活潑,缺乏新穎性,很多學生一開始就失去了對課程的興趣。而現代職業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體,能力本位”育人思想,所以中職學校在科學的課程設置的同時必須關注教學改革,教師要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面對課程設置,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為主體”,采用項目教學法等適合中職專業課教學的方法和模式,使課程設置的合理性真正體現出來。
總之,中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努力實現其培養目標。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依據一種新的課程設置原則設置的課程,不僅符合學生能力結構的要求,培養出的學生還具有相應就職業崗位需求的素質和技能。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
[2] 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3] 鄒永忠,謝新明.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學校課程設置模式的探討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6(34)
[4] 張克慧,李文英,袁勝昔.談中職的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 計算機教育 2004.1
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漸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和行業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深入的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計算機課是計算機相關專業乃至其它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該專業課程內容較多,涉及的知識較廣。
一、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1.課程內容較多而周期短,
目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內容較多,(如:計算機應用基礎,五筆打字,計算機操作,辦公自動化,動/靜態網頁設計,二維/三維動畫設計,網絡信息安全,網站建設,局域網組建維護,企業網搭建與維護,計算機組裝維護,計算機硬件維修,PHOTOSHOP,COREDRAW,VB,C++,網絡綜合布線,數據庫,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等),每門課都只開設一個學期,一般一個學期為3-4個月,一個月四周,每周4-6節課(且這4-6節課分布在一周的不同五天上,斷斷續續)。
2.課程開設無規律沒有層次深入性
目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內容較多,涉及的知識較廣,課程安排無層次無規律,隨意性較大,(如:第一個學期安排計算機基礎,計算機操作員,二維動畫設計,PHOTOSHOP等,第二學期安排五筆打字,辦公自動化,動/靜態網頁設計,網絡信息安全,多媒體制作等,第三學期安排網站建設,局域網組建維護,企業網搭建與維護,計算機組裝維護,COREDRAW,學生學的多而廣,繁而雜,學生只學到了一二而沒有深入。
二、教學模式形式
1.教學模式單一
現在還有許多中職學校教學方法還是停留在以前的教室,而且是以教師為主,填鴨式教育形式,雖能教室都要裝的多媒體,但老師還是主講,學生仍是被動的聽,互動少。
2.上課時間間隔周期性大
現在還有許多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星期一上理論,學生要到星期三以后才能到實驗室去動手實踐,中職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較低,星期一上的理論課等到星期三以后再去動手實踐,學生早把所學的知識點忘了,難以完成實驗任務。
三、考核機制不完備
現行中職學校課程考核還是多以試卷為主,計算機課程也是以本門一個課程來考核,缺乏靈活能動性,嚴重制約的學生自我想象和發揮的能力,對學生考核過于片面。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四、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
1.改變觀念,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
.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應貼近市場適應社會,中職學校的學生畢業從事的一線技術工種,所以在制定人才培養模式要根據市場需求和中職學生特點來制定,課程開設不宜復雜繁多,應具有市場針對性,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逐步深入。可將計算機專業再往下細分,緊貼市場,明確專業方向開設課程,(如:辦公應用方向:文字入錄,計算機基礎,辦公自動化初、中、高級,文學素養等;網頁設計方向:動靜態網頁設計,二維/三維動畫設計,PHOTOSHOP,COREDRAW,網絡信息安全,網站建設,數據庫等;硬件維護維修方向:計算機組裝維護,計算機硬件檢測維修,數據恢復等;網絡方向:網絡信息安全,網站建設,局域網組建維護,企業網搭建與維護,網絡綜合布線,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等。根據方向選擇合理安排課程,(如:辦公應用方向:可先開設文字入錄,計算機基礎,再學辦公自動化初級,再學辦公自動化中級(提高),再學辦公自動化高級(學精)).學生在學本專業方向的同時還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1到2門自己喜歡的課程學習。
2.教學方式改變,調整課時安排時間
改變目前中職學校以老師為主的教學模式,采取以學生為主,自覺靈活的教學特點以適應中職學生自身性格的方式采用點對點,點對多,生幫生,生教生,學生自主發揮,互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星期一上理論,學生要到星期三以后才能到實驗室去動手實踐課時安排,可采用一體化和模塊化教學形式集中課時連續上課(按月制),讓學生邊學邊做,在做中學,學中做,讓學生學懂學透學精,這樣學生就業才有市場競爭力。
3.加強校企合作
根據學生所選專業方向與相關對口的企業合作(公司文職,電腦安裝維修公司,網絡公司,軟件開發公司等)或訂單班形式,分期分批派學生前往合作企業實習鍛煉,參與社會實踐(可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或專門設定時間),也可聘請企業資深和有經驗的員工來校教課,讓學生充分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感受企業文化,提高知識認識和專業技能水平。
4.改革考核機制
對學生的分層作業進行實踐考核,是對學生實際能力最好的檢驗。考核方法可以分為兩種形式:(1)分步考核。對學生每一次實驗的過程以及實驗報告進行考核,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認真對待每一個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2)綜合考核。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業考核也要按不同的標準考核。基礎差的學生判分適當松點,對基礎好的學生判決分適當嚴點。而且,在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綜合考核的時間上也要有層次。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作業,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
總之,理論實踐一體化職業教育教學法是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方向和特點的新思想新方法;是“動腦”與“動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打造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引導學生參與探索研究;對促進學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發展,推動校本教材的改革意義深遠;是一種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適應職業學校學生基礎和職業教育規律的一種成功的教學方法,它的應用必將給中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也必將培養出更多的技能型、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應桂芬.淺談高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改革[J].成才之路,2008(34)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在學校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世紀90年代末高校擴招以來,高校學生人數迅速增長,高等教育學校的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多校區的情況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新時期學生事務管理的內容廣泛,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等,也給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對大學生的學習、思想和生活等產生了重要影響,這給傳統的學生事務管理方式、工作效果等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也迫使高校認真研究校園網絡的現狀,深入研討網絡的教育管理功能,并就高校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路徑、學生事務管理模式做出新思考。
一、學生事務管理概述
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對事務的管理,包括有學風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檔案管理、學生行為規范管理、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學生違紀處理、突發事件處理、學生評獎評優等諸多方面。由于管理的內容多種多樣,從學生活動形式上可簡單歸納為學生思想品德管理、學習管理、生活管理、班級管理、學生自我管理以及學生評價等等。
2007年起,上海市教委在全市高校中逐步推進網絡文化建設項目——“易班”(E-CLASS)。“易班”作為網上班級的信息交互平臺,是網絡時代凝聚學生、服務學生、教育學生的新途徑。“易班”集教育功能、社會商業社區功能于一身,它的誕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高等教育與管理對現有困境的主動回應。如何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營造和改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發展環境,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手段的現代化,是擺在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課題。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研究探討“易班”在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中的作用顯得尤為必要。
二、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在“易班”上的特點
1.發揮教育對象的主動性
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輔導員與學生通過面對面的方式獲得的有效信息已經非常有限。而許多高校還尚未給學生創建任何形式的思想交流和表達意見的網絡平臺,對學生思想動態和各類資助活動反饋的把握較為困難。而在“易班”上,可以通過建立學生事務管理中心二級群組,建立幫困資助平臺、陽光慈善服務隊、師生互動平臺、家校交流平臺等特色網絡平臺。學校或學院一級的平臺是學生獲取重要信息,是進行思想交流的新空間;幫困資助平臺,為貧困生排憂解難開辟新途徑;陽光慈善服務隊讓學生自我管理和感恩回報社會有了新的陣地;師生平臺為老師和學生近距離交流溝通架起了新的橋梁。每位學生都能在“易班”平臺上找到自己相對應的組織,輔導員或是學生干部也是管理員,師生均可在“話題”板塊中各類通知(包括獎學金、助學金的申報,貧困生的認定等)、征求意見、尋求幫助、進行投票評選班委或各類評優、師生線上交流等。“易班”更注重教育對象的主動參與性,老師通過關注學生的情感流露、思想表達和訴求表示等,從而開展相應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也符合高等教育管理的發展規律。首先,這種平等性的交流改變了傳統教師的說教和命令的形式,更易于被學生接受。其次,互動式的交流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進一步實現學生自我教育的目標。最后,公開性的交流能夠提高群體參與性,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礎教育,它更強調教育對象的參與,更注重教育對象的主動性。
2.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幫困助學工作具有人多面廣,資助形式多樣,資金涉及量大等特點,過去用人工管理,不僅工作量大,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難以操作,監督困難。當前,可在“易班”上開辟“貧困生信息管理”平臺,使全校貧困生無論何時何地均可通過“易班”網上注冊、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把貧困生的家庭情況、個人生活費用支出、申請減免學費、勤工助學、助學貸款、獎學金、特困生臨時困難補助、社會資助情況、個人在校表現、院系審核意見通過“易班”匯聚在一起,并公布于眾,接受同學監督。這樣,在“易班”上的“E—群體”開展學生事務工作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只要上“易班”平臺,就能隨時隨地找到組織、接受教育和開展工作。比如,輔導員利用“易班”平臺與國外的交換生、畢業生保持聯系,適時關注他們在海外的學習生活,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于在國外學習的學生預備黨員,可以通過“易班”平臺上“黨建之家”,及時向組織匯報思想狀況,開展網上黨員視頻轉正會議,利用“易班”網絡平臺進行黨員自主學習,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局限,網上學習形式靈活新穎,學習內容豐富對上黨課的同學有較強的吸引力,同時增強了學習效果。在“易班”平臺上建設校友會,可以聚攏畢業生,使之成為學校幫困資助的重要社會資源等。
3.分享功能強大
“易班”中相冊和網盤都是無限量的,每位成員加入相應的組織后,都可以在相冊和網盤中分享自己的資料,并且不受容量的限制,符合現代互聯網“云”的特征,這無疑是“易班”在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一個重要的優勢,在這里,老師和學生可以分享各類資助的頒獎大會,學生回報社會的公益慈善活動剪輯,歷屆校友立志成材的事跡、誠信教育主題月活動紀實、各類獎助學金的申報表等。分享教育是現代教育所提倡的一個重要理念,在這個理念下,人人都可以成為老師,而真正的老師成為指導者或引路人,“易班”通過提供分享空間,鼓勵分享教育,也將成為學生事務管理的重要平臺。
三、以“易班”為載體,發揮網絡在學生事務管理中的作用
“易班”網絡平臺的開發,符合高校及師生實際需求,也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功。利用“易班”網絡平臺,實現了學生日常教育管理事務工作的信息化,高效服務學生需求;以“易班”為紐帶,拓展了學生教育的新陣地;提高了學校及班級事務的民主管理水平;增強和培養了學生的主題意識,錘煉了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1.實現學生日常教育管理事務工作的信息化
“易班”平臺使學生事務管理的形式開放化和多樣化。“易班”是典型的交互性網站,僅定位于大學生用戶,工作的針對性強。當學生事務工作加載在“易班”平臺后,學生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享受到“易班”平臺服務;學生事務工作者也可以通過“易班”平臺來服務于學生;老師、學生在校內外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檢索信息,開展各項學生事務管理活動。學生事務的信息化也能極大程度的加快高校學生事務專業化的進程。
“易班”平臺使學生事務管理的規范程度顯著提高,使學生事務管理的質量得到充分保證。管理工作的成敗,取決于決策的正確性,而決策的正確程度則取決于信息的質量。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學生人數的顯著增加,信息數據日益龐大,靠原有的手工系統已無法滿足學生事務管理的需要。在“易班”平臺上實行學生事務的信息化管理,可以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準確、最快捷的數據信息,讓學生事務信息管理高效化。
2.拓展了學生教育的新陣地
“易班”平臺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和學生間的交流。學校是一個特殊的社會,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易班”平臺的存在,為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低年級的學生在“易班”平臺上直接向輔導員或學長詢問一些學校和專業的問題,增強了對學校和所學專業的了解,同時也可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了解,特別是對學生特點的了解;同學之間也可以就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如選課、二專、實習、就業等在“易班”網絡上進行討論,增進班級同學間團結和合作,形成資源共享。
在“易班”上,以班級為單位的管理模式基礎上,增加以學生黨支部、學生社團、興趣小組等形式為單位的管理新模式,拓展了學生教育的新陣地。通過開展各類線上活動,進行示范和牽引,展現校園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一位學生在座談會發言:“學習交流平臺不是一個短暫的線上活動,而是我們在易班上建立的長期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你可以隨時提問,很快就會有熱心的同學或者老師來答復你”。
3.提高了學校及班級事務的民主管理水平
在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應把信息公開作為一個基礎。通過“易班”平臺,公開信息,讓學生了解、學習到了學校的規定,以及違反規則可能的后果,達到民主化管理的目的。將涉及學生的事務在“易班”平臺公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開展網上學生座談會,多多聽取學生意見,增加學生事務的透明度,這也是實施監督的有效方式。比如推薦免試研究生、評獎評優、學生資助、勤工助學招聘信息等等。這樣,既有來自于學校的監督,也有來自于學生的監督。提高了學校學生管理的透明度,既有利于服務對象,也是對工作的一種約束。
4.錘煉了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當今的大學生有熱情、有夢想、勇于創新,又敢于面對失敗,而“易班”的出現,正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生管理工作,改變學生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從屬和被動的地位,同時培養了學生能力,發揮學生潛力。教育的管理方式從先前的直接管理過渡到導向管理,變學校管理為以學生自主管理。在“易班”上,增強和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形成了以“學院為指導、輔導員為調節、學生自治為中心”的班級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學生在這種角色轉換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增強了學生的自我約束,使學生對自己的行為真正負責。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達到了學生自治的目的。
四、充分發揮“易班”平臺在學生事務管理中積極作用的具體措施
1.建立高效率的“易班”網絡管理隊伍,勇擔“易班”信息海關
“易班”網絡技術人員負責校園網網站和網頁的建設、維護、更新、過濾和監管。將內容健康、形式新穎的信息全面及時地傳遞給學生,必須行使好網絡信息“守門員”的職責。
學生工作者根據“易班”網絡環境,制定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實施計劃,以及定時向學生提供在線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思想、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問題。同時,針對“易班”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做一些專題報告或講座,使學生通過網絡了解國情、認識社會。
“易班”網絡管理人員可以由老師或部分優秀學生擔任,他們負責了解、監督學生的日常網上行為,并及時有效地對他們的行為加以引導。
2.在合力育人上要整合資源、發動更多人來建設“易班”
發揮三合力,即發揮輔導員的人格魅力、發揮專業教師的榜樣作用、發揮學生網絡紅人的群聚效應,將身邊的學生都凝聚到“易班”上來。如利用“校園名人效應”迅速吸引師生參與;評選“易班形象大使”等起到樹立典型模范帶頭功效。
豐富“易班”上校園資源,如建立精彩視頻,將歷年學生軍訓風采、畢業生典禮、各類獎學金頒獎大會、主題教育活動網上展播給廣大師生;建立或鏈接應急知識培訓、安全防火等健康模塊,同時增設疑問解答,積極為廣大同學提供相關的信息服務,逐步讓學生每天登陸“易班”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