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電影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1-08 11:02: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商業電影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商業電影論文

篇(1)

當下中國電影市場,商業邏輯已經成為越來越具有支配力量的強勢話語,幾乎所有電影創作都必須對投資成本、產品營銷、電影票房、市場回報等商業環節進行周密考慮。電影的商業性越來越多地得到認可,電影的商業價值和市場前景也成為眾多投資方和創作者蜂擁而至建立合作的重要甚至是首要吸引力。電影的藝術創作被物化,同一切商品一樣,電影成為產品,經過投資生產、研發制造(創作)、然后投入市場,通過流通(發行放映)來實現其使用價值。投資、回報、市場、票房成為電影運作是否成功的新關鍵詞,個人話語很多時候必須為市場需求做出犧牲。那么一貫以女性視角、邊緣題材和細膩講述來表達獨特聲音的女性導演是如何應對電影市場這場愈演愈烈的商業演義呢?轉變——這是她們對此做出的回應。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曾經特立獨行的女性導演的攝影機下生產出與市場上如出一轍的商業制作。馬儷文自2002年推出處女作《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之后,2005年的《我們倆》、2007年的《我叫劉躍進》和2008年的《桃花運》以及2011年的《巨額交易》,非常清晰地呈現出整個創作風格從藝術向商業化的轉變。這個轉變過程頗具代表性。改編自張潔同名小說的處女作《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以及隨后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創作的影片《我們倆》都是非常典型的女性導演選材和情感表達,既有對現實的觀照也有對內心的書寫,是導演表達個人理解的文藝性很強的作品。中影集團推出的首部“作家電影”系列《我叫劉躍進》也為馬儷文的創作帶來了轉折,這部電影的故事性更強,雖然還是能感受到導演注入其中的細膩情感,但馬儷文鮮明的女性創作風格卻在與小說家劉震云的黑色幽默交融時極大地被消解了。《桃花運》與《巨額交易》的面世,宣告了商業元素的全面入侵,前有葛優、范冰冰、鄔君梅、李小璐的明星陣容,后有藍正龍、韓彩英、許志安的強大卡斯,兩部影片完成了馬儷文商業電影的轉型。另一位風格陡轉的女性導演是寧瀛。這位被賈樟柯稱為“真正自信、有創造力的女權主義者”,(1)在2010年拍攝了三部商業電影(分別是《A面B面》、《天上人》和《功夫俠》)。寧瀛在接受采訪時說:“三部片子都是制片人帶著現成的劇本找到我,而且市場都是面向國內市場,我覺得這是大環境下的產物,所以我老說在這種新的制作環境下,導演更像一個監工頭。因為很明顯,影片的觀點是劇本當中確定的,甚至風格樣式也是劇本當中確定的,你可以有自己創作的空間,但是跟他最大的不同是他已經把觀點確定了,風格已經確定了”(2)“按需定制”——中國當代女性導演的商業化創作轉變是面對時代需求、市場需求、社會需求的共同結果。而“定制”一詞也極好地保證了作品作為一般商業電影的基本水準,一定程度上還有她們直面挑戰的灑脫和勇氣。一句“按需定制”聽起來合情合理,但女性導演們從藝術片向商業片過渡、轉型的過程卻遠非如此簡單。順應市場和游戲規則為她們的電影創作解決了投資問題,使她們的電影創作和個人價值得到實現,但商業化的運作模式對她們的電影創作和個性表達造成的束縛和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很多時候單純的藝術創作在資方干涉下已不再可行。馬儷文在評價《我叫劉躍進》時說:“這部電影并不能說是純粹的導演個人作品,有些投資方愿意按照慣例去判斷一事情,他也在為你創作奠定一種方向。”(3)而《桃花運》與《巨額交易》中也已經完全看不到馬儷文對女性主題和女性獨立意識的執著與強調。影片中的女性形象重新回到男性視域中的欲望符號,導演自身的性別特征被隱去。在論及影片風格的定位時寧瀛坦言:“有的時候這些都是制片人在控制,包括演員陣容、影像風格、劇本走向和劇組成員,都不一定輪到導演去決策。”(4)寧瀛的《A面B面》有張靜初、陳曉東等明星加盟,甚至還請來網絡紅人芙蓉姐姐“造勢”,但藝術水準與故事表述上與之前的女性視野甚有距離。而面對就她們藝術品味和個人堅持的懷疑和指責時,寧瀛說自己是在用“一個商業片的思路去強化喜劇”,(5)商業片必須從市場角度考慮,為此她也必須放棄自己的一些創作。或許對她們來說,這也是一種艱難的調整與抉擇,但女性導演們自己似乎更愿意把這種轉變解釋成是對適應和駕馭商業片游刃有余的一種實力證明。寧瀛把商業電影的嘗試視為挑戰:“藝術片失敗的時候,你總有一個招牌,我是為藝術付出,我做了一次大的成功,但是商業片失敗就是失敗,你沒有任何其他的借口。”(6)所以某一方面,女導演們這樣的嘗試也是想證明自己完全可以按照商業片要求的速度和質量生產電影。寧瀛表示,這種轉變可以贏得市場,擁有更多觀眾,然后才有機會去創作一個更有話語權的作品。對此,馬儷文的態度和觀點也有著驚人的相似。在面對采訪時,馬儷文說自己熱愛電影,但不一定要以“清教徒”的方式去創作“:人生是有限的這樣的工作機會說明了你的存在價值。”(7)就如同雖然受到劇情俗套、情節漏洞、缺乏真情實感的詬病,《桃花運》賀歲檔上映僅十天就輕取3000萬元票房,與《我們倆》當年五萬元的尷尬收益形成鮮明對照。馬儷文的轉變至少證明了自己作為導演的商業價值。據說,現在她所拍攝的影片已由最初聯合投資的不足一百五十萬元晉升到動輒千萬元,這或許也是女性導演對于自身市場價值與藝術地位的一種覺醒和爭取。

二、商業電影新類型的開發運作:“Chickflick”本土化與移植硬傷

伴隨著電影市場全球化,電影商業競爭國際化,中國當代女性導演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在對抗與轉變中尋求實現自身價值和創作理想的新模式。其中部分新生代女性導演更是以一種高調的適應姿態,用自己的理解和時尚理念引領商業電影的新趨勢。金依萌的《非常完美》(2009)與徐靜蕾的《杜拉拉升職記》(2010),分別在“商業電影類型化”和“電影商業化運作”方面貢獻了示范性的出色表現。電影類型化是一種商業自覺,類型片的商業特性也同時顯示出與觀眾極大的審美互動。根據固定的類型范疇制作電影,才能保證最大程度地滿足觀眾對電影的預期。留美導演金依萌的處女作《非常完美》,由章子怡擔任制片,被看成是中國時尚愛情片類型的開始。“Chickflick”(小妞電影)也就此進入了中國電影類型的熱議范圍,一度引起了同類型國產影片的集中熱映。“Chickflick”是一種好萊塢流行電影類型,“以‘女性’、‘都市’、‘時尚’、‘愛情’、‘喜劇’等關鍵元素迎合了都市年輕觀眾的審美趣味,受到大量女性觀眾的喜愛,正在成為一個有著廣闊市場空間的中小成本類型”。(8)它與“愛情片”和“女性電影”都有著血親關系,但又有所不同。這類影片將年輕學生與白領女性作為主要受眾,以講述一個浪漫愛情故事為基礎,通過塑造一位遭受生活捉弄的可愛女主角以獲得觀眾的心理認同,摒棄了傳統女性主義電影中對苦悶社會深層矛盾的探究和呈現,而用一種輕松、調侃和通俗的語氣大力營造時尚、浪漫、勵志的社會幻象,最后以皆大歡喜的“HappyEnding”消解抗爭,回歸主流價值觀。可以說,這些影片正是商業電影潮流與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出色結合。“小妞電影”是“Chickflick”在中國的譯名,并在近年內取得了一定的商業成功。《非常完美》作為這一商業電影類型的本土化開拓者,滿足了與其相關的所有商業元素。首先是它完全具備一部高品質商業電影的“專業制作水準”:留美導演、明星制作人、韓國制作團隊等。影片的畫面色彩、美術布景、動畫特效、后期剪輯、場面調度,以及對于動畫、幻覺、廣告和現實的活潑拼貼和大膽演繹,都讓人無可挑剔。其次,章子怡、范冰冰、何潤東、蘇志燮、姚晨、林心如等俊男美女的明星陣容和借由現代娛樂傳媒的話題指數也讓影片未映先熱。同時,《非常完美》也以一個“很傻很天真”的傳統灰姑娘情場失意,陰差陽錯遇到真愛的簡單故事,對觀眾的補償心理做了不遺余力的迎合。配合成功的市場營銷和宣傳植入,《非常完美》總票房過億元。金依萌的首戰告捷也為其電影之路創造了好的開端。《非常完美》作為一部商業電影是成功的,次年徐靜蕾的《杜拉拉升職記》則將這種成功的商業運作推進到更為模式化的階段。《杜拉拉升職記》同樣是以“職場女性”的愛情故事為賣點,加入了時尚和勵志主題元素的“小妞電影”。影片顏色鮮艷、節奏明快,同樣運用多元素拼貼等商業片流行形式。制片人張一白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從買下電影版權開始就將影片當做一個商業項目來做。(9)被譽為“職場教科書”的《杜拉拉升職記》擁有超過180萬的讀者,連續88周蟬聯當當網小說類暢銷書首位,同名話劇也在國內各城市公演,相關電視劇和欄目也陸續推出。電影上映前,“杜拉拉”現象已經借由各種媒體得到傳播,這些都是電影消費的潛在保障;加上徐靜蕾本身的號召力和高人氣的微博支持率,臺灣當紅小生黃立行、名模吳佩慈、香港影星莫文蔚等的傾情加盟,電影版《杜拉拉升職記》打的是強強聯合的商業制作牌。有條不紊的宣傳營銷、緊鑼密鼓的廣告植入,《杜拉拉升職記》將資本與資源整合到了一起,運作比較成功。吳冠平在對張一白的采訪中總結道:“《杜拉拉升職記》的運作方式把過去電影傳統的產銷方式給改變了,它讓投資人、制作人、發行人能夠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大家能在這個項目上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那一份,這可能是這部電影比藝術經驗更重要的地方。”(10)相對于《杜拉拉升職記》的熱鬧傳播與營銷,徐靜蕾作為女性導演的整體影響力和個人風格反而在這部影片中被削弱,導演的身份更接近于整個影片商業運作的一部分在發揮著作用。類型電影的商業開發與運作無疑是當下電影市場的趨勢和要求。金依萌與徐靜蕾只是將這種好萊塢模式在中國進行了一次復制與演練。電影類型的鮮明分類體現了商業和藝術的妥協,類型使電影有了流水生產的可能性,通過將虛構的故事以某種確定的方式為觀眾展開,在娛樂中使觀眾產生掌握與控制的從而獲得雙贏。然而,根基于美國文化的“Chickflick”在本土化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由于文化錯位帶來一系列移植硬傷。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非常完美》、《杜拉拉升職記》中清一色的“虛擬上流社會空間”。同作為都市時尚愛情題材,前者在時空與文化上采用了模糊處理,女主角蘇菲獨自生活在一座西式洋樓中,男主角常瑞的住所則充滿簡潔的現代主義風格,影片中隨處可見的各種精致擺設和布景、歐式的街道、美式的醫院、好萊塢式的酒吧、奢華的新年酒會、羅曼蒂克的燭光西餐廳所有這些空間的營造都過于西化,遠離了現實中國人的都市生活。電影中所追求的精致生活是一種極端西化的生活,依賴于歐美的時尚消費也很難引起國內觀眾的文化認同。后者雖然把背景明確地定位在北京,但北京的城市文化、地域傳統卻在這種模糊移植中被傷害性地壓縮了。“北京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時尚氣息得到不遺余力的渲染。可惜,氣派非凡的跨國公司、衣香鬢影的奢華晚宴、價值不菲的名牌服飾都分明拉開了與普通觀眾的距離,杜拉拉的奮斗史演變成了觀眾的白日夢。”(11)電影中的北京空余一個高樓林立的“超級都市”形象,高密度的香車美酒、奢侈品和高級寫字樓中宣揚的美式生活方式,也由于空間上的不真實而顯得華麗空洞。空間上的缺憾直接導致故事通俗、感情表達的不盡真實,章子怡在《非常完美》中飾演弱勢的蘇菲一角就因落差過大,被指表演成分太重。而徐靜蕾飾演的杜拉拉和她的同事們如同秀場般的辦公室“時裝表演”,過于外露的商業元素也透露出影片對時尚理解的簡單粗陋和時代浮躁感。商業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商品,并非如同一般物質商品只進行簡單的金融交換,當它被消費的同時也“生產”出對自身認同的電影觀眾;緊接著電影觀眾的文化需求又作為商品被“銷售”給電影創作和生產者,繼續生產某一類影片,“觀眾的需求”成為這條產業鏈得以順利實現的關鍵。“小妞電影”本就是好萊塢電影高度類型化、商業化和產業化的產物。其準確的觀眾定位(年輕、時尚、受教育,且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女性)更是體現了商業電影時代對觀眾消費行為和市場需求的細化和分工。《非常完美》和《杜拉拉升職記》的成功具有一定的不可復制性,影片所帶來的商業類型開發、市場運轉經驗和大眾娛樂消費理念值得重視。

篇(2)

二、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一)數據包絡分析

數據包絡分析(DataEnvelopeAnalysis,DEA)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領域,以Farrell前沿生產函數為基礎,基于“相對效率”概念,運用數學規劃,評價具有多輸入,特別是有多輸出的“部門”(即決策單元,DMU)間的相對有效性。1.基本DEA分析模型第一個DEA分析模型由Charnes、Coopor和Rhodes提出,故稱CCR模型。CCR模型的假設為規模報酬不變,其得到的效率為綜合效率(TE)。放松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即擴展為BCC模型,該模型將綜合效率分解為純技術效率(PTE)和規模效率(SE),其中TE=PTE*SE。BCC模型可表述為:minθ-ε(eTms-+eTSs+)ni=1ΣXiλi+s-=θX0ni=1ΣYiλi-s+=Y0ni=1Σλi=1s+≥0,s-≥0,λi≥0,i=1,2,……,≥n(1)(1)式中,θ即為決策單元的效率指標,λ表示權重,ε為大于零的非阿基米德無窮小量,eTm=(1,1,…,1)T綴Em,eTS=(1,1,…,1)T綴Es,s-和s+為輸入和輸出松弛變量,分別表示投入冗余和產出不足。當θ0=1,s-0=s+0=0時,決策單元i0是DEA有效的;當θ0﹤1,s-0或s+0至少有一個不為0時,決策單元i0是DEA無效的。決策單元足夠多時,會有很多決策單元處于前沿生產面上,即會有很多單元的效率值為1。基于CCR或BCC的DEA分析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不能對這些處于前沿面的DEA有效的單元進行排名。現實中很多企業再投入和產出上迥異,但當他們都達到DEA有效時,傳統的DEA分析模型就不能對其進行比較分析了。2.超效率DEA分析為解決傳統DEA分析模型無法比較DEA有效單元的技術效率,Andersen和Petersen[15]提出了超效率DEA(SE-DEA)模型。該模型的基本原理可用圖1表示:圖1中,X1為一種投入要素,X2為除X1以外的其他的投入要素。決策單元D1、D2、D3、D4表示處于前沿生產面的四個不同的投入產出組合,為DEA有效單元,其效率均值為1,決策單元D5表在前沿面之外,其效率值為θ5=OD'5/OD5,是小于1的。SE-DEA模型的基本原理為:以有效決策單元D3為例,傳統DEA分析模型(CCR或BCC)下,前沿面為D1D2D3D4,當計算決策單元D3在SE-DEA模型下的效率值時,將D3排除在外,此時的前沿面為D1D2D4,D3的參考點變為D'3,決策單元D3到新前沿面的的距離表示其可擴張的大小,其效率值為θ3=OD'3/OD3,顯然是大于1的。這里SE-DEA模型所表示的經濟含義為:保持現有的技術水平,決策單元D3的各投入要素等比例擴大θ3倍,依然是DEA有效的。而對于無效決策單元D5,在SE-DEA模型下,其前沿面沒有發生變化,故其效率值也是不變的。規模報酬不變下的SE-DEA模型的數學表達式為:minθ-ε(eTms-+eTSs+)ni=1,i≠i0Σn(2)(2)式中各符號與(1)式相同,所不同的在于評價決策單元i0時,將其與其他決策單元的線性組合進行比較。當θ0≥1,s-0或s+0=0時,決策單元i0是DEA有效的;當θ0﹤1時,決策單元i0是DEA無效的。

(二)數據來源

對于電商企業的經營績效進行評價,評價指標體系的選擇應當滿足科學性、綜合性、系統性、可操作性等原則。綜合考慮大多數學者關于企業經營績效的評價的研究,構建電商企業的投入產出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表1中,員工人數、應付職工薪酬、資產規模是電商企業進行經營的實物投入,而資產負債率和總資產周轉天數分別反映電商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是電商企業的管理投入,實物投入和管理投入共同構成電商企業的投入體系;主營業務收入和凈資產收益率分別從量的角度和質的角度反映電商企業的產出情況。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選取在滬深兩市上市的22家電商企業作為評價對象,決策單元個數大于投入產出指標個數之和的兩倍,因此可以運用DEA方法進行分析。各投入產出指標均為所選企業2012年的數據,所有數據來自RESSET金融研究數據庫。

三、實證分析

(一)分析結果

實證分析通過軟件DEAP2.1和DEA-Solve-LV實現。首先通過DEAP2.1在傳統的DEA分析模型(BCC)下對所選28家電商企業的投入產出進行分析,然后通過DEA-Solve-LV運用規模報酬不變的SE-DEA模型對所選電商企業進行分析。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初步可以看出,傳統DEA分析模型在綜合效率為1的10家企業在SE-DEA模型中都有了明確的排名,是可以進行比較分析的。

(二)電商企業經營效率分析

首先,從傳統的BCC模型來看,22家電商企業綜合效率達到DEA有效的企業有10家,占45.5%,因此綜合來看,電商企業經營管理處于有效狀態的企業并不是很多。從純技術效率來看,純技術效率達到DEA有效的電商企業有16家,占比72.3%,顯然純技術有效的企業是比較多的,并且純技術效率平均值也比較接近前沿面。從規模收益來看,處于非DEA有效的企業大多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另外,對于個別電商企業,像輝煌科技、海虹控股、三五互聯等企業綜合效率都很低,而其純技術效率都是DEA有效的,其經營的低效率幾乎完全是規模無效造成的。其次,從SE-DEA模型的分析來看,對于BCC模型下DEA有效的10家電商企業,SE-DEA模型給出了其綜合效率值的大小,且均是大于1的,說明這些企業擴張相應倍數后依然是DEA有效的。另外,表2中,上海鋼聯在SE-DEA模型下的綜合效率值高達33.4以上,究其原因,從該企業披露的2012年年報中可以看出,其應付職工薪酬僅32.07萬元(而其他21家電商企業相應投入的平均值為10368.1萬元,最小的也有379.75萬),較低的投入產出比使其成為行業內綜合效率最高的企業。再次,比較BCC模型和SE-DEA模型來看,SE-DEA模型最大優勢就是其能夠對BCC模型下DEA有效的電商企業進行排名,這些DEA有效的電商企業的“超效率”值不同正是說明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比較的,而不是無差異的;而對于BCC模型下DEA無效的企業而言,兩模型的計算結果基本是一致的(由于計算過程的四舍五入等原因,使得個別企業計算結果有差異,不代表真正不同)。

(三)電商企業投入產出改進分析

首先討論BCC模型下非DEA有效的電商企業的改進情況。可以從兩方面改進:對于純技術效率有效而規模無效的6家電商企業,均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因此可以擴大企業的規模以使這些企業達到DEA有效;對于純技術效率無效規模收益也無效的6家電商企業,可以先調整這些企業的投入要素組合,使其達到DEA有效。DEAP2.1軟件了純技術效率無效的電商企業產出不足和投入冗余的情況,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有兩家企業在營業收入方面存在產出不足,所有企業在凈資產收益率方面存在產出不足;所有的純技術效率無效的電商企業在投入要素方面存在冗余。其次討論BCC模型下DEA有效的電商企業的改進情況。BCC模型下這些企業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為1,達到DEA有效,但在SE-DEA模型下,大于1的“超效率”值正說明這些企業不同的擴張程度,因而這些分企業依然是可以改進的。DEA-Solve-LV軟件給出了SE-DEA模型下電商企業的改進情況,限于篇幅,表4給出了排名前三位的上海鋼聯、蘇寧云商和高鴻股份的投入產出的改進情況。表4中,Xi(i=1,2,…,5)和Yi(i=1,2)的含義見表1,可以看出即就是“超效率”大于1的電商企業,依然存在可改進的空間。例如,上海鋼聯綜合效率值高達33.4以上,但依然未處于最優的生產前沿面,將其員工人數增加43%,應付職工薪酬增加999.90%,資產規模增加100.7%,資產負債率減少22.7%,總資產周轉天數增加577.7%,就可以在產出不變條件下達到更優的生產前沿面。而對于排名第三的高鴻股份來說,將其員工人數增加131%,應付職工薪酬增加131.19%,資產規模減少4.6%,資產負債率增加33.43%,總資產周轉天數增加55.1%,就可以在保證主營業務收入不變的條件下,將其將資產收益率增加999.90%。當然,應當指出的是,無論是DEA非有效的電商企業,還是DEA有效的電商企業的改進,僅在本文的投入產出指標體系下有意義,而且也只具有數據包絡分析層面的理論意義。例如,對于表4中,蘇寧云商的資產負債率的目標值為239.8%,這個顯然是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

篇(3)

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給跨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對跨國企業的全球營銷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電子商務出現以后,跨國企業的這種變革要求顯得更加迫切。一方面,電子商務有助于跨國企業實現價值鏈活動全過程的低成本資源調配整合。電子商務的應用使跨國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橫向比較和縱向分析,實現企業全球資源低成本調配整合。電子商務平臺有助于跨國企業實現與客戶的實時雙向溝通,提高客戶滿意度。與傳統的營銷模式相比,電子商務打破了以往顧客單向被動接受信息的局面,實現了企業與市場之間的雙向信息流動,新鮮的市場信息源源不斷的流入企業,使跨國企業可以根據不同市場的差異化需求及時做出反應。

整合營銷傳播(IMC)

根據舒爾茨教授本人的定義,“IMC是把品牌等與企業的所有接觸點作為信息傳達渠道,以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為目標,從消費者出發,運用所有手段進行有力的傳播過程”;概括地講,IMC是為開發出反映經過一定時間可測定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相互作用的傳播程序而設計的。

整合營銷的關鍵在于營銷活動的中心由產品向顧客轉移。舒爾茨認為:對于營銷組織的最大的挑戰是更多的去理解他們的客戶和潛在客戶的需求。在早期,市場發展的競爭階段,企業只需要知道他們的產品經銷渠道和價格;但在一個競爭市場環境,企業更需要知道誰是他們的客戶,他們希望從企業得到什么等等,企業營銷必須從原來的營銷4P轉向5R,既Relevance(關聯)、Receptivity(感受)、Responsive(反應)、Recognition(回報)和Relationship(關系)。簡言之,營銷必須從以產品為中心的方式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方式,這也是整合營銷的精髓所在。

電子商務支持下跨國企業的整合營銷

整合營銷傳播要求營銷機構從全局出發,運用一切傳播方式和營銷手段,對客戶進行全方位持續性營銷。而電子商務為跨國企業運用整合營銷傳播進行全球營銷提供了最佳平臺,其核心是引導營銷方向由產品向客戶轉移。

(一)跨國企業營銷起點和重心轉移

跨國企業關注的起點將從自身向市場轉移。傳統的營銷模式當中,企業的營銷活動多以自身為起點,僅向市場提供自己所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電子商務不但使跨國企業面臨的競爭范圍空前擴大,也使得實現差異化生產和規模效應并存成為可能。透過電子商務平臺,跨國企業將營銷起點放在市場,關注不同市場的客戶差異化需求,通過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營銷措施來提高客戶滿意度。

跨國企業的營銷將更側重于核心客戶。根據“二八原則”,企業的多數利潤總是源于少部分重要顧客,因此跨國企業的關注重點應該是那些能夠與企業一塊成長的優秀客戶,而非所有對企業產品服務感興趣的人。通過建立顧客信息系統,分析所有顧客的實際消費行為,電子商務的信息技術可以幫助跨國企業在不同區域間進行選擇,找出那些關乎本企業生存的核心顧客進行重點營銷。

(二)跨國企業品牌傳播更便捷

營銷的最高層次是要建立品牌忠誠,品牌忠誠要靠先進的傳播和與顧客保持良好的雙向溝通才能實現。通過電子商務技術,跨國企業可以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信息源源不斷的傳播給受眾群體,使全球顧客能夠隨時隨地了解公司相關信息。與傳統的傳播途徑相比,電子商務提供的傳播途徑更為豐富、廣泛、準確性高,不受時空限制。

“遍布全球的互聯網絡為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和提高品牌形象創造了優越的技術條件。在互聯網上做廣告可以在瞬間以極低的運營成本和直通個人的特點將品牌信息準確無誤的發送給事先設計好的群體,這無疑可以增強全球客戶的品牌認知和偏好,使品牌形象信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大的范圍內得以傳播”。這種品牌傳播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提高跨國企業美譽度,獲得品牌忠誠。

(三)跨國企業對顧客需求反應能力提高

跨國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拓展了對顧客需求的反應方式和途徑。傳統的反應方式多以事后回應為主,即等顧客需求真實發生并將信息傳遞到公司總部以后,市場部門才做出回應,相關措施再按原信息流逆向傳遞,層層分派。這種傳統的反應方式速度慢,途徑單一,在規模相對較大的跨國企業當中尤為明顯,限制了企業對顧客需求的反應能力。電子商務為跨國企業提供了更為寬泛服務平臺,在顧客與企業之間構建出廣泛的溝通渠道。通過設立網上商店,記錄顧客消費和需求信息;開通網絡論壇,提供在線服務等多種互動方式,改過去的被動回應為主動響應,持續向全球顧客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隨時響應顧客需求。

電子商務使得跨國企業對顧客需求的反應速度大為提高。首先,從顧客自身的決策過程來看,需求信息的形成有四個階段:出現需求、收集信息、分析對比、決策并行動。傳統營銷方式對顧客需求的反應多集中于顧客搜集信息的第二階段,或者是顧客發出需求信息第四階段,等出現明確市場需求信息之后再做反應。這種滯后于顧客需求的做法使企業喪失了許多拓展市場和提高現有客戶滿意度的機會。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跨國企業可以通過前期的信息收集和數據分析,直接將本公司產品和服務信息提前覆蓋顧客可能出現需求的第一階段,或通過引導消費的方式,先于顧客發現需求,提高對顧客需求的反應速度。

從需求信息在跨國公司內部的傳遞過程來看,需求信息從出現到傳遞到母國公司總部要經過需求信息出現、跨國企業在當地的市場部門、需求發生國所屬的地區總部和母國全球總部四個環節。信息傳遞路徑過長會影響跨國企業對顧客需求的反應速度,而傳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信息偏差還會對跨國企業的制定相關決策質量帶來負面影響。通過應用電子商務的信息技術,顧客需求信息可以越過中間環節直接傳遞到母國全球總部,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信息通道過長帶來的信息失真,提高了跨國企業對顧客需求的反應速度和效率。

(四)跨國公司與顧客關系更密切

“整合營銷傳播的核心是使消費者對品牌萌生信任,并且維系這種信任,使其長久存在消費者心中。然而,你不能單單靠產品本身就建立這種信任,因許多產品實質上是相同的,而與消費者建立和諧、共鳴、對話、溝通的關系,才能使你脫穎而出”。

網絡化帶來的溝通渠道扁平化和多樣化促使跨國公司與顧客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使跨國企業可以隨時了解不同區域的差異化需求,快速制定出針對性產品滿足顧客需求;同時,透過網絡信息平臺,顧客取得了與企業同等的信息地位,能夠迅速準確的獲取跨國企業的相關產品服務信息,通過信息反饋,及時將市場真實的需求信息傳遞給企業,幫助企業提高服務能力,與企業形成良性互動。而這種良性的低成本高頻率溝通,也在跨國企業與顧客之間形成無形的紐帶,進一步增進了彼此關系。

溝通方式的簡捷化進一步增加了顧客與跨國企業互動的熱情。顧客與企業互動的最上層是相互參與(重點是顧客參與)。不同地域的顧客共同為跨國企業改進自己產品和服務貢獻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甚至對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跨國企業為全球所有的顧客提供個性化產品和服務,提高顧客的生活質量;顧客與跨國企業之間相互促進,共同成長。電子商務的便捷性為這種參與式互動提供了最佳的交流平臺,尤其是解決了跨國企業跨國界、跨時空與不同顧客同時進行溝通的難題,促進了跨國企業與其顧客之間全方位溝通,推動兩者關系向前健康發展。

篇(4)

王選教授曾經說過,在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業階段,技術專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而到了高速發展時期,沒有現代化、規范化的管理,絕對不行。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其特殊的經營模式,必然會改變我們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無論電子商務將來的走向如何,至少它在管理上對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

進入世紀之交的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國際互聯網的出現和迅速普及不僅僅改變著人類信息傳輸和交流的方式,其深遠意義更在于它已經引起整個社會組織架構和制度安排的深刻變革。傳統的產業經濟模式正在動搖、重組和消失,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網絡經濟正在崛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創造財富》一書的作者萊斯特把網絡經濟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據統計,1999年因特網給美國經濟注入30l0億元的產值,并使120萬人就業。因特網17年發展所創造的價值,接近于汽車工業一百年所創造的價值。

電子商務是指買賣雙方利用現代開放的互聯網絡,按照一定的標準所進行的各類商業活動。在由工業社會的產業經濟向網絡經濟轉變的過程中,電子商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關鍵的手段和措施。它是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的橋梁,是企業由傳統經濟跨入網絡經濟的必由之路,因而,電子商務對企業經營環境及企業管理的影響是直接、深刻和全方位的。

(一)電子商務對企業經營環境的影響

1、市場模式

電子商務的普遍應用,將促使經濟由迂回經濟向直接經濟過渡。即由以依靠中間物、分離生產與消費、浪費資源為特征的工業經濟向依靠網絡、使生產與消費直接見面,人、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為特征的網絡經濟過渡。其實質就是減少中間費用、庫存和流動資金,使生產“直達”消費。如果買賣雙方都上了電腦網絡,那么從電腦上可以行樣品、談價格、簽合同、付價款。

2、商業結構

傳統商業存在的全部基礎就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在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商場的作用就是充當他們中間的橋梁。商場是物質流(貨物)和信息流(價格)匯聚的中樞。在工業經濟中,離開了傳統商業作中介,生產和消費就會既不方便又缺乏效率。但在網絡經濟下,商場存在的根本理由被動搖了。越來越多的廠家擁有了自己的網上主頁,大量地產品信息和價格信息。中介業將大批消亡,新興產業將產生和興起。

3、行業結構

電子商務對行業結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以服務為主的新行業產生。如網絡交易中心、電子商場、電子商務咨詢服務公司、電子商務應用軟件開發公司等。他們的人員構成有幾個特點:年輕化、高素質、跨學科、跨專業,且大都是工商管理、金融財經、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專業的綜合人才。(2)跨國管理成為現實。由于電子商務系統的建立,使得大規模的跨國組織、跨地區的商業活動成為可能。一些著名的零售業紛紛擴大營業范圍和規模,組織跨地區、跨國界的商業活動,以降低成本和搶占市場份額。一些大的連鎖巨商如西爾斯、麥當勞、沃爾瑪等,都在網絡上創立了自己的虛擬商店,調整傳統的商業結構和布局,以適應新的管理模式。

(二)電子商務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電子商務對企業的經營環境產生的影響,使企業的整個生存環境產生變化,這就要求企業做出相應的整體戰略和策略上的調整,以適應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所以,電子商務對企業管理的影響是深遠的。

1.組織結構

電子商務給傳統的企業組織形式帶來了猛烈的沖擊。它打破了傳統職能部門依賴于分工與協作完成整個任務的過程,而形成了并行工程的思想。在電子商務的構架里,除了市場部與銷售部和客戶打交道外,其他職能部門也可以通過電子商務網絡與客戶頻繁接觸。原有各工作單元之間的界限被打破,重新組合成了一個直接為客戶服務的工作組。這個組直接與市場接軌,并以市場的最終效果來衡量流程的組織狀況。企業間的業務單元不再是封閉似的金字塔式層次結構,而是網絡狀的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的網狀結構。這種結構使業務單元廣開信息交流渠道,共享信息資源,增加利潤,減少摩擦。

在電子商務的模式下,企業的經營活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出現了一種類似于無邊界的新型企業——虛擬企業。它打破了企業之間、產業之間、地域之間的一切界限,把現有資源組合成為一種超越時空、利用電子手段傳輸信息的經營實體。虛擬企業可以是企業內部幾個要素的組合,也可以是不同企業之間的要素組合。其管理由原來的相互控制轉向相互支持,由監視轉向激勵,由命令轉向指導。

2.管理模式

在電子商務構架下,企業組織信息傳遞的方式由單向的“一對多”到雙向的“多對多”轉換,信息無需經過中間環節就可以到達溝通的雙方,工作效率明顯提高。這種組織結構的管理模式叫“第五代模式”,這是21世紀的管理模式——信息模式。信息模式下的企業管理有三個主要特點:

(1)企業內部構造了內部網(intranet)、數據庫。所有的業務單元可以通過內部網快捷地交流,管理人員之間溝通的機會大大增加,組織結構分布化和網絡化。

(2)中間管理人員獲得更多直接信息,他們在企業管理決策中發揮的作用更大,使整個組織架構趨向扁平化。

(3)企業管理由集權制向分權制轉換。電子商務的推行,使企業過去高度集中的決策中心組織改變為分散的多中心決策組織。單一決策下的許多缺點(、低效率、結構僵化、溝通壁壘),都在多中心的組織模式下消失了。企業決策由跨部門、跨職能的多功能型的組織單元來制定。這種多組織單元共同參與、共當責任、共享利益的決策過程,增強了員工的參與感和決策能力,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了企業決策的科學水平。

3.生產經營

電子商務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首先,電子商務降低企業的促銷成本。據國際數據公司的調查:利用因特網作廣告媒體,進行網上促銷活動,結果是銷售額增加10倍,而費用只是傳統廣告費用的1/10。其次,電子商務降低采購成本。利用電子商務采購系統,企業可以加強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將原材料采購與產品制造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體化信息傳遞和處理系統。通用電器發言人說:自從采用電子商務采購系統后,公司的采購費用降了30%(人工成本降低了20%,原材料成本降低了20%)。

篇(5)

2“社區化”電商服務模式

2.1基本情況介紹“社區化”電商服務模式,也是“區域化”電商服務模式,是實體商業地產通過在小范圍的區域或者社區所提供的集中電子商務服務。“社區化”電商服務模式以寶龍地產電商服務項目為代表。寶龍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國領先的商業地產上市企業,專注于開發及經營高質量、大規模、多業態的綜合性商業地產項目。寶龍地產于2013年4月啟動電子商務項目,但與傳統的電商模式不同,寶龍地產旗下的電商主打“區域化”和“社區化”理念。該項目全稱為“寶龍在線社區中心”。主要由國內擁有的26座城市綜合體與一批特色商業街等商業物業為“據點”,開展社區電商業務。寶龍地產旗下電商平臺“寶龍廣場在線”在2013年11月24日正式上線,以福州寶龍城市廣場為首發站。寶龍以自有商場為中心,劃出了一個半徑約6km,方圓百余km2的區域,將其作為線下商場和線上電商平臺的目標服務范圍。在此范圍內,寶龍擁有實體商業建筑優勢,大數據分析更為可行,體驗特色商家更有機會,提供超越主流電商的線下服務也成為可能。

2.2寶龍項目的SWOT分析寶龍模式具有以下優勢:首先,寶龍地產在國內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前十強,依靠多年的經營和管理,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同時旗下擁有很多購物中心,以購物中心為基石,開展電子商務業務和服務,有利于更快融入市場,受消費者的認可和接受。其次,寶龍地產在全國26個城市擁有“據點”,所涉及的城市和省市較廣泛,在推進電子商務模式試點后,有利于全國范圍內鋪開推進,從而促進整個全國范圍內的電子商務模式進行;再次,寶龍地產電子商務模式選擇的是“區域化”、社區化“理念,有利于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方便所開發實體商業地產周邊的人們。寶龍模式具有以下劣勢:首先,與其它的商業地產電子商務實踐一樣,寶龍地產作為創新型引進這種模式的企業,缺乏專業的電子商務人才,也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從寶龍地產近期的招聘情況也可以看出,該企業對于相關人才的渴望和需求;其次,對于一個城市或者省市而言,寶龍模式所涉及的區域受半徑6km的限制,使得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受地點的約束較大,因此,具有較大的劣勢。寶龍地產遇到的機會,其一在于電子商務的消費模式越來越被消費者認同,這個也是同其他的商業地產電子商務經營一樣,對于實體商業地產創新地改革,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不難接受;其二,寶龍地產多年積累的商業地產管理經營、各種資源等都是其進行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的機會。當然,新型事物的引進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推進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威脅:如競爭者強有力,寶龍地產的競爭者萬達集團也在積極推進,在這場競爭中,如何取得勝利、如何更大程度盈利,這都是寶龍地產需要面對的問題;如相關的保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這也為寶龍地產電子商務模式的推進提出威脅,在此過程中,必不可少地要進行探索和嘗試;另外,物流服務、與其它部門的溝通協調,這些都是該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2.3寶龍項目的評價把社區化電子商務模式,從理論到實踐,寶龍地產只花了7個月時間,帶著“聚焦半徑6km、30min高速物流、精準式營銷”的特點,“寶龍廣場在線”有望在全國15座寶龍城市廣場全面推廣使用。第一,寶龍地產積極推進了電子商務模式,并且在短時間內付諸實踐,以購物中心為載體,輔以“高速配送”的服務,30min送貨上門,同時細分市場,具有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的特點。同時,在開發和打造網絡平臺時,也積極研發了手機端,并且在AppStore上架。寶龍地產具有開拓進取的精神,有積極創新的勇氣,盡管在摸索中前進,還是非常值得鼓勵的。第二,寶龍地產電子商務模式在推進一個月以來,實踐中,一周注冊用戶突破2萬人,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這些注冊用戶,只要通過手機,就可以在福州寶龍城市廣場進行消費了,從而使大部分的商家都能從中銷售到新增的網絡營銷渠道所帶來的收益增長。第三,寶龍地產電子商務模式在試點和推進中,暫時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是要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推進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戰性。對于福州的試點,如果成功,寶龍地產將推廣到15個城市,當然,對于不同的城市,是否能適應,對于全國性拓展和開發,寶龍是否有成熟的管理體系?寶龍地產是否能處理好整個大范圍的協同?寶龍是否能如“社區化”電商服務實現供應鏈之間的協同發展?這些都是考驗寶龍地產電子商務經營的推進的關鍵問題。

3銷售平臺模式

3.1基本情況介紹銷售平臺模式是指實體商業地產通過搭建或者借助一個電子商務的平臺進行銷售、租賃等商業活動,以實現價值。銷售平臺模式以SOHO中國為典型代表。SOHO中國2011年開始把網上賣房作為新的一大營銷戰略,并且聯合新浪樂居開展在互聯網進行商鋪的拍賣,走出實體商業地產電子商務運營的第一步。SOHO中國于2011年4月籌備使用電子商務的平臺銷售房產,通過與新浪樂居合作舉行無底價商鋪競買活動,并且最終順利成交。通過成功試點,SOHO中國搭建專門的網絡平臺把全部的租售信息放入自己搭建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的搭建,既實現了成功營銷的效果,又實現了銷售奇跡。

3.2SOHO中國電商項目SWOT分析SOHO中國電商項目具有以下優勢:首先,作為最先進行電子商務平臺銷售房產的企業,SOHO中國電商項目具有先行優勢,其先于其它企業構建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房產銷售,具有較大的優勢,實踐證明,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其次,由于最先嘗試引入電子商務銷售平臺,SOHO中國比其它的房地產企業具有更好的管理團隊、更加成熟的管理理念,這些也是支持SOHO中國繼續創新地運用電商平臺的動力;再次,SOHO中國已經在香港上市,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平臺,資金充足,同時,擁有獨特的建筑設計理念,也是其具有競爭優勢的原因。SOHO中國電商項目也有其劣勢:首先,SOHO中國在轉型(從分散銷售到持有物業)過程中,租售之間的差異導致現金流與利潤的削弱,公司資金壓力較大;其次,營銷優勢失效,2011年SOHO中國作為首推平臺銷售的公司,具有先行優勢,然而如今,競爭者非常多;再次,SOHO中國管理能力面臨挑戰,資產周轉率大幅下降。這些都是SOHO中國電商項目目前的劣勢所在。SOHO中國電商項目具有以下機會:首先,從SOHO中國推廣電商平臺銷售到如今,市場越來越能接受并認可這種銷售方式,這是SOHO中國電商項目的機會;其次,SOHO中國有較好的資源,與知名開發商、知名網絡機構有較好的關系,能聯合發起“中國房產電商競價聯盟”等,具有很大的市場機會。SOHO中國電商項目具有以下威脅:首先,有強大的競爭對手,而且這些競爭對手也開始啟動電商項目,對于SOHO中國來說,其先行優勢將不那么明顯;其次,由于整個市場對房地產行業處于觀望狀態,因此,對于SOHO中國而言同樣面對這樣的問題,因此,對于公司的創新、管理能力有更大的要求;再次,關于技術支持、人員支持方面,由于中國的電子商務還不夠完善,技術水平還不夠高,因此這也是SOHO中國面臨的威脅。

3.3SOHO中國電商項目的評價SOHO中國電商項目從試運行到現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也開啟了房地產行業電子商務模式的新篇章。從2011年,借助新浪樂居合作網上競拍商鋪開始,到打造自己的網上銷售平臺,SOHO中國在嘗試中進步,在曲折中前進。首先,SOHO中國是中國首批積極探索,運用電子商務平臺銷售房產的企業,引領了整個房地產行業的電子商務模式開啟。SOHO中國從2011年開始聯合新浪樂居嘗試在網上競拍商鋪,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現在一直處于積極開拓創新中,值得鼓勵和提倡。其次,SOHO中國打造了自己的網絡平臺,從借助外力平臺,與新浪、搜狐等網站合作,到自己開拓全新的平臺(一個是SOHO中國網絡平臺,一個是工程設計建設的BIN系統),SOHO中國敢于嘗試,敢于創新,在摸索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再次,對于這種網絡銷售平臺,如何更大程度地發揮它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更持續地發展,如何打造整個集團的協同發展,這些SOHO中國的長期課題。另外,在創新和改革的過程中,對于管理團隊的打造、管理人員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技術水平的提高都有很高的要求,這些也是需要面臨的問題。

4商業地產電子商務經營實踐評析

篇(6)

(二)區域品牌效應在集群企業中生產的產品擁有的共同聲譽統稱為區域品牌效應。區域品牌效應相對于單獨的企業品牌來說更直接更有可信度,具有持續的品牌效應,能夠有效地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通過這個提升集群企業的電子商務績效。

(三)電子商務應用水平電子商務的應用水平是指企業通過電子商務的實現了商業活動的程度。電子商務主要分為基礎、功能、集成和協同的四個階段。基礎結算主要是讓企業通過簡單的網站相關的信息;功能階段是將電子商務建立的網上系統和物流系統完善后來實現基本的功能;集成階段將電子商務系統、內部信息管理系統以及物流系統進行有效地集成后,來提高電子商務績效;協同階段是企業將系統完善,對產品業務的流程實施了優化和重組,在集成企業內全面實施知識管理,讓企業客戶和企業都能更好地工作,這樣使電子商務的應用水平達到了最高階段,以此來提高商業技績效。

(四)電子商務模式電子的商務模式是指的企業電子商務業務運作的相關方式,商務模式從多個角度來建立不同的模式框架,例如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自建電子商務平臺或者產業集群公共信息平臺等,要根據集群企業的情況選擇不同模式的商務平臺,每一種模式都會給商務績效產生一定的影響。

(五)物流配送系統效率物流配送是集群產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集群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不可或缺的條件。物流系統高效配送可以能夠降低成本,以最快的速度將產品交送至客戶手中,一方面節約了時間成本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交易過程的進行速度,有效地提高了集群企業電子商務的績效。

(六)地方政府實行的電子商務政策在目前的集群企業地,集群企業是屬于當地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因此集群企業受政府重視度高。現今集群企業大力發展的電子商務來促進集群的發展,政府也隨之出臺了一系列便于集群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政策,例如稅收財政方面的優惠、防范交易風險的法律法規以及維護電子商務交易的市場秩序等,通過這些政策來敦促集群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規范企業的行為,對于集群企業電子商務的績效進行有效的提升。

(七)企業規模集群企業規模發展的越大企業的資金、人才和技術方面的實力都會隨之增強,這就能夠有效地降低電子商務的成本并獲得更大的市場,因此能夠提升集群企業電子商務的績效。

(八)知識溢出程度在產業集群的眾多優勢中知識溢出是一種,企業因為集群所以具有地理位置相近的優點,這樣極易知識的傳播,能夠迅速地將集群內的市場信息、知識信息和部分隱含的信息快速地擴散,增強了集群內企業的創新能力。集群里的企業通過發展電子商務獲得了利益后,可以通過便利的地理環境和社會關系網絡來共享相關信息,集群里的其他企業則通過相關的信息來來模仿發展,同時在發展電子商務過程中所遇到的教訓以及累積的經驗也會在集群內開始傳播與擴散,讓其他企業引起注意。

(九)電子商務投入電子商務的投入對于各類的商業活動來說是獲得收入的比較條件。電子商務的投入越大企業就能獲得更好的收益,通過優秀的IT設施來發展更多的高技術優秀人才,能夠有效地提高電子商務的績效。

二、對集群企業電子商務的啟示

(一)完善集群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對現今集群企業的公共信息平臺進行完善,通過政府和專業的電子商務企業等有效資源來完善和打造一個多功能的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平臺包含了商品交易的所有內容包括信息、交易、支付和物流等環節,通過高效的服務來降低電子商務的成本和風險,提高績效。

(二)有效加強區域品牌的建設在地方政府支持的前提下,集群企業共同聯合起來注冊集群專有的產品商標,加大投入來對品牌的質量進行提升比增強品牌的宣傳工作,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對區域品牌開展市場營銷工作。統一規范集群產業的品牌商標和宣傳廣告工作,樹立一個統一的區域品牌形象來發展企業的電子商務獲取更多的效益。

(三)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在集群企業的發展中物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創造一個利于物流發展的環境極其重要,在發展的過程中提高物流的基礎設施和技術水平,根據企業的情況可以選擇分離外包物流業務和促進集群企業的物流發展,更好地提高產品交易的效率。

篇(7)

通過對用電終端的科學管理,使用電負荷平均化,提高終端能源使用效率,可以節約電能,從而降低電價;實施階梯電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部分減少電能消耗,從而降低電價;而智能電網的最終建成將智能配置電能利用,提高利用效率,有利于電價的穩定。

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暢通電力營銷渠道,提升客戶滿意度。

第一,加速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推廣國家電網SG186營銷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大型的信息化項目和信息化集約項目并應用在生產和管理上,在“十二五”信息化規劃期間,將努力建設數字化電網技術應用,生產業務精細化管理,新一代網絡技術網架結構影響及數據中心硬件架構優化在SG816信息一體化應用基礎上向鞏固信息化建設成果邁進,努力使信息化建設再上一個臺階。

第二,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不斷完善客戶服務中心建設。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應用于各行各業已不是鮮例,所帶來的改變有目共睹。比如,計算機視覺技術。

這種智能系統在電力自動化中的應用起了很大作用。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形成的工業電視系統和遙視系統,利用紅外技術形成的紅外成像系統等從本質上屬于圖像技術。在電力監控人員對很多圖像進行識別時,由于人眼易疲勞,不能快速對各種畫面進行綜合判斷,而電力系統又是一個信息能量變化非常迅速的系統過渡過程,這時就需要計算機視覺技術代替人眼進行工作,從而實現電力系統圖像信息的智能處理。

樹立良好的供電企業形象,全面贏得客戶滿意度。

企業形象塑造歷來受到重視。供電企業形象塑造要從全面完善供電營銷服務做起,供電營銷人員戰斗在營銷第一線,他們的形象就是客戶對供電企業的第一印象。因此,營銷人員要加強與客戶的聯系,溝通,加強向客戶進行業務知識普及和業務宣傳,使他們做到心中有數,對供電措施支持和理解,電力營銷人員要有充分的業務敏感性,以能夠保持現有營銷規模和擴大用電客戶為己任。

三全面完善線損管理,降低線損率

第一,推進智能電表的實施和舊電表的更換。

第二,強化線損動態管理和考核工作。

篇(8)

二《電子商務示范法》的主要內容。

《電子商務示范法》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涉及電子商務總的方面,共三章15條,。第二部分只有一章2條,它涉及貨物運輸中使用的電子商業,本文僅就第一部分的條款做介紹。

第一章"一般條款",包括適用范圍、定義、解釋、經由協議的改動等4個條款;第二章"對數據電文的適用的法律要求",包括對數據電文的法律承認、書面形式、簽字、原件、數據電文的可接受性和證據力、數據電文的留存;第三章"數據電文的傳遞",包括合同的訂立和有效性,當事各方對數據電文的承認,數據電文的歸屬、確認、收訖、發出和收到數據電文的時間、地點等5個條款。

(一)第一章:一般條款。

1.適用范圍:示范法第一條對適用范圍做了規定即"本法適用于在商業活動方面使用的`以一項數據電文為形式的任何種類的信息"。它的適用很廣,包括以電子技術為基礎的各種各樣通訊手段生成、儲存或傳遞信息的情況,而不限于某一特定的形式或手段。該法還專門對"商業"一詞做了廣義的解釋,使其包括不論是契約性或非契約性的一切商業性質的關系所引起的種種事項。商業性質的關系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交易:供應或交換貨物或服務的任何貿易交易,分銷協議,商業代表或,客帳,租賃,工廠建造,咨詢,工程設計,許可貿易,投資,融資,銀行業務,保險,開發協議或特許,合營或其它形式的工業或商業合作,空中、海上、鐵路或公路的客、貨運輸。

2.定義。在本章第二條中,該法對"數據電文"、"收件人"、"電子數據交換(EDI)"、"發端人"、"收件人"、"中間人"、"信息系統"等詞均做了定義。"數據電文"系指經由電子手段、光學手段或類似手段生成、儲存或傳遞的信息,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郵件、電報、電傳、或傳真;"電子數據交換(EDI)"系指電子計算機之間使用某種商定標準來規定信息結構的信息電子傳輸。一項數據電文的"發端人"系可認定為:(a)發送或生成該數據電文的人;(b)被代表發送或生成該數據電文的人;(c)對數據電文予以儲存的人;(d)但不包括作為中間人來處理該數據電文的人。一項數據電文的"收件人"系指發端人意欲由其接收該數據電文的人。"中間人",就某一特定數據電文而言,系指代表另一個發送、接收或儲存該數據電文或就數據電文提供其它服務的人。"信息系統"系指生成、發送、接收、儲存或用其他方法處理數據電文的人。

第三條提醒各國對該法做出解釋時,應考慮到其國際淵源以及促進其統一適用和遵守誠信的必要性。第四條規定合同各方對本法第三章有關電子商業的規定享有另做規定的自,但這種自不適用于該法第二章。。

(二)第二章`對數據電文的適用法律要求。

1、對數據電文的法律承認。第五條規定,不得僅僅以某項信息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為理由而否認其法律效力、有效性或可執行性。不應歧視數據電文,應同等對待數據電文與書面文件。

2、書面形式要求。示范法第六條規定,如果法律要求信息須采用書面形式,或規定了信息不采用書面的后果,那么只要一項數據電文所含信息可以調取以備日后查用,即滿足了該項要求。我們知道,電子商務產生的非紙質的數據電文與傳統的書面文件相差很大,傳統的書面文件包括書面的合同、協議和各種書面單據如發票、收據等,它們是由有形的紙張和文字表現出來,具有有形物的特點。如文件可以被閱讀,可以用筆簽字證明合法有效。而數據電文的表現形式是通過調用儲存在磁盤中的文件信息,利用電腦顯示在屏幕上的文字來表現,電子文件的存在介質是電腦硬盤或軟盤介質等。貿法會擴大了法律對"書面"一詞所下的定義,使電子數據能納入書面范疇。這一方法可稱為功能等同法,即符合書面形式功能的東西便可視為書面形式,而不論它是"紙"還是"電子數據"。由此可見,示范法對數據電文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信息可以閱讀或復制。

3、簽字。示范法第7條規定了如果符合下列兩種情況,數據電文就滿足簽字的基本法律要求:(a)如果數據電文的發端人或收件人使用了一種方法,其效果是既鑒定了該人的身份,又表明了該人認可了數據電文內含的信息,并且(b)從所有各種情況來看,包括根據任何相關協議,所用方法是可靠的,對生成或傳遞數據電文的目的來說也是適當的。

4、原件。示范法第8條規定了數據電文原件的特點。與傳統的書面原件之規定有所不同。書面形式的原件一般應具有下列特點,既除了具有可閱讀、復制和保存的特點外,它能確保其所載的原始數據的完整性與不被改動性。如果把數據電文的"原件"界定為信息固定于其上的媒介物,則根本不可能談及任何數據電文的"原件",因為數據電文的收件人所收到的總是該"原件"的副本。示范法也用功能等同法重新確定了數據電文"原件"的概念。該條強調了作為數據電文原件信息的完整性,規定了在評定信息完整性的標準應當是:除加上背書及在通常傳遞、儲存和顯示中所發生的任何變動外,有關信息是否保持完整,未做改變;并且應根據生成信息的目的和參照所有相關情況來評定所要求的可靠性標準。該條對物權憑證、流通票據和金融交易電子合同等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們必須是原樣未被改動的,以"原件"形式傳遞,這樣才能保證在國際商業往來中當事人廣泛的合法權益。

5、數據電文的證據力、可接受性和留存。示范法第9條充分肯定了數據電文在法律訴訟中作為證據的可接受性,同時,也確立了數據電文的證據價值。第10條針對現有的信息儲存要求確立了一套留存替代方法。

(三)第三章:數據電文的傳遞

1.合同的訂立、有效性和對數據電文的承認。示范法第11條規定,除非當事人另有協議,合同各方可通過數據電文的要約和承諾的方式來締結合同,并不得僅僅以使用了數據電文為理由而否認該合同的有效性或可執行性。貿法會擴大了以電子手段訂立合同的法律可靠性,而對以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時合同成立的時間和地點問題并外未做出具體的規定,從而有利于避免與某些關于合同訂立的國內法的不一致。第12條是第11條的補充,規定發端人和收件人應承認以數據電文形式作出的單方面聲明或陳述的法律效力。

2.數據電文的歸屬。為了確保數據電文的真實性、完整性、不可篡改性和抗否認性,目前,通過對數據電文編碼、加密、認證中心的認證等手段來核查,防止假冒或欺詐等事件發生。示范法第13條對數據電文的確認、核實等方面做了較具體的規定,一項數據電文,如果是由發端人自己發送或由有權代表發端人行事的人發送的,或由發端人設計程序或他人代為設計程序的一個自動運作的信息系統發送的,即為該發端人的數據電文。

滿足下列兩個條件,則收件人有權將一項數據電文視為發端人的數據電文,并按此推斷行事:(a)為了確定該數據電文是否為發端人的數據電文,收件人正確地使用了一種事先經發端人同意的核對程序;或(b)收件人收到的數據電文是由某一人的行為而產生的,該人由于與發端人或與發端人的人的某種關系,得以動用本應由發端人用來鑒定數據電文確屬源自其本人的某一方法。但有兩種例外情況,1)收件人收到通知,知道有關數據電文非發端人發出;2)由于發端人或收件人疏忽,數據電文未經授權被發出,則當事方要自己承擔責任。

3.確認收訖。如發端人未與收件人商定以某種特定形式或某種特定方法確認收訖,可通過以下形式來確認收訖:(a)收件人任何自動化傳遞或其他方式的傳遞,或(b)足以向發端人表明該數據電文已經收到的收件人的任何行為。

4.發出和收到數據電文的時間和地點。在電子通信網絡的電子商務往來中,確定一項數據電文發出和收到的時間和地點十分重要,示范法第15條規定,數據電文發出時間應是該數據電文進入發端人控制范圍之內某一系統的時間;數據電文發給了收件人的一個信息系統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統,則以收件人檢索到該數據電文的時間為收到時間。除非發端人與收件人另有協議,數據電文應以發端人設有營業地的地點視為其發出地點,而以收件人設有營業地的地點視為收到地點。如發端人或收件人有一個以上的營業地,應以對基礎交易具有最密切關系的營業地為準,如無任何基礎交易則以其主要的營業地為準,如發件人或收件人沒有營業地,則以其慣常居住地為準。

篇(9)

1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促使了電子商務的產生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Internet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也在迅速崛起。電子信息技術、網絡經濟已迅速進入工業、農業、貿易和金融服務等各種行業,呈現出電子商務潮流。而作為金融業一大支柱的保險業,和信息是緊密相連的。保險是一種承諾、一種無形產品、一種服務商品,保險中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信息。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保險業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日新月異,其中所蘊涵的無限商機使得無數商家紛紛把目光投向電子商務。于是一種全新的保險經營方式——保險電子商務應運而生。網上保險作為一種新興的營銷渠道和服務方式,以其具有的成本低、信息量大、即時傳送和反饋、服務的連續性等特點,正在被越來越多國家的保險公司和消費者所認可和接受。在國外,網上保險的發展已相當成熟,成為繼個險、團險和銀行保險之后的“第四駕馬車”。

2保險電子商務的涵義

發達國家大多數保險公司已經應用電子商務網絡為客戶服務,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發展勢頭甚為強勁。電子商務為人類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管理商業交易的方法。因此,了解電子商務已成為現代企業特別是金融服務業必須面對的課題。那么,什么是電子商務呢?廣義的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利用電子工具(電話、傳真、廣播、電視、網絡)從事的商務活動,如市場分析、客戶聯系、物資調配等。狹義的電子商務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網進行的商務活動。根據電子商務的定義,保險公司或保險中介機構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技術為工具來支持保險經營管理活動的經濟行為,可以稱之為保險電子商務(網上保險)。

筆者認為,保險電子商務指保險人或保險中介人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所形成的對組織內部的管理、對客戶關系的管理以及經營業務的部分或完全電子化這樣一個綜合的人機系統來進行的商務活動。這種商務活動可能是與原先的傳統業務相并行的或者是相融合的。因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保險電子商務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

從狹義上講,保險電子商務是指保險公司或新型的網上保險中介機構通過互聯網為客戶提供有關保險產品和服務的信息,并實現網上投保、承保等保險業務,直接完成保險產品的銷售和服務,并由銀行將保費劃入保險公司。

從廣義上講,保險電子商務還包括保險公司內部基于Internet技術的經營管理活動,對公司員工和人的培訓,以及保險公司之間,保險公司與公司股東、保險監管、稅務、工商管理等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

3我國保險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我國保險業經過25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險市場有了廣泛的拓展,保險業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才剛剛起步,保險業的經營與管理,和世界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差距;除此之外,2004年12月11日起,我國按照入世時的承諾,對外資保險企業全面開放市場,保險業的競爭日趨激烈。我國保險公司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紛紛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去發展電子商務這一新的商務模式,將電子商務引入到我國的保險業中去。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電子商務在我國保險業中的應用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我國的網上保險業務還只能處于傳統保險業務的補充地位,真正意義上的網上保險還需要一定的發展過程。

我國第一家保險網站是在1997年,由中國保險學會和北京維信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的——中國保險信息網,這是中國最早的保險行業第三方網站。同年11月28日,由中國保險信息網為新華人壽公司促成的國內第一份網上保險單,標志著我國保險業才剛剛邁入網絡的大門。此后,中國保險網在主管部門、行業組織、保險公司和業內外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一直是國內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保險行業綜合網站,點擊率始終為國內同類網站第一名。成為中國保險行業的電子信息窗口以及保險業內各方面的網上交流渠道,為推動國內保險業信息化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000年8月15日,太平洋保險電子商務網站,標志著中國保險業第一個貫通全國、聯接全球的保險網絡誕生,這是太平洋保險公司面對激烈的競爭市場致力于保險電子商務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2001年3月,太平洋保險北京分公司與朗絡開始合作,開通了“網神”,推出了30余個險種,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保險網上營銷。當月保費達到99萬元,讓業界看到了保險業網上營銷的巨大魅力。

而國內其他保險公司紛紛開設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進行網絡營銷的積極探索,保險電子商務的網絡營銷渠道功能逐步顯現。2000年8月18日,中國第一家以保險為核心的,融證券、信托、銀行、資產管理、企業年金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緊密、高效、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啟用一站式綜合理財網站PA18,平安大步進入電子商務。以平安門店服務中心、平安電話中心、互聯網中心組成的3A服務體系的運行標志著平安的客戶服務向國際水平邁進,其強有力的個性化功能開創了國內先河。9月22日,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家投資建設的大型保險電子商務網站——“泰康在線”全面開通,這算的上是國內第一家由壽險公司投資建設的、真正實現在線投保的網站,也是國內首家通過保險類CA認證的網站。與此同時,由非保險公司(主要是網絡公司)搭起的保險網站也風起云涌,目前影響最大的是一家由中國人壽、平安、太平洋、友邦等十幾家保險公司協助建立、由上海易保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并運營的易保網。通過易保網廣場,客戶可以客觀比較各家保險公司的養老、醫療、意外、理財險等保險產品;可以通過網上招標獲得量身定制的個性化保險方案;提供理財、投保、理賠等常識;提供車輛保險、家庭財產險等網上直銷專業服務。而保險公司、保險中介、保險相關機構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設立個性化的專賣區,客戶只需要在一個網站瀏覽就可以完成對十幾家國內大型保險公司的保險咨詢,特別是其推出的保險需求評估工具,如同在線計算器,客戶只要在網頁上輸入個人需求,服務器就能自動的列出各家保險網頁,通過信用卡完成保費支付。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易保網上保險廣場致力于為保險買、賣雙方及保險相關機構和行業提供一個中立、客觀的網上交流、交易的公用平臺;幫助客戶輕松了解、比較、購買保險;幫助保險公司和保險人通過網絡新渠道開發客戶資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幫助保險相關服務機構和行業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4我國保險電子商務網站的主要模式

從上面的例子來看,我國目前的保險電子商務網站主要有以下兩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第三方保險網站,即獨立的保險網,他們不屬于任何保險公司或附屬于某大型網站,他們是為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客戶提供技術平臺的專業互聯網技術公司。前文所提到的中國保險信息網、易保網上保險廣場,都是目前國內具有較大影響的第三方保險網站。中國保險信息網將自己定位為向保險從業人員提供資訊的一個內容提供商,它為保險的內外勤人員提供從保險新聞到行業知識的各類專業信息,屬于保險業內信息提供商;而以“網上保險廣場”命名的易保網,將自己定位為利用互聯網技術為保險業各方提高效率的網上平臺,它包括B2B,B2C兩種電子商務模式,致力于為行業中的各方提供一個交流和交易的技術平臺;第三類為直銷平臺,如網險,它以的身份通過網絡進行保險銷售,從銷售中提取傭金。以上是我國目前第三方保險網站定位的三大種類。

第二種模式是保險公司自己開發的網站。例如本文所提到的太平洋保險網站,平安的,泰康在線,以及我國最大的商業保險集團——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的等等。應該說,隨著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在我國的日益完善,現在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網站,這些保險網站,大部分處于電子商務發展的初級階段,即利用保險網站一些有關保險公司文化、保險產品及服務的簡單介紹,還沒有真正的網上保險業務。這類網站主要在于推廣自家公司的險種,進行網絡營銷。這是我國大部分保險公司發展電子商務所處的階段,但是也有像太平洋保險公司這樣的保險企業對電子商務的應用到了互動、在線交易這樣的階段。2001年,太保集團公司新成立的電子商務部對太保網進行全新改版,網絡銷售和服務功能大為提高,網上支付功能基本實現,成為B2C業務中重要的銷售渠道。太保網建立至今,網上B2C銷售總計實現收入3500多萬元,其中在2003年5月,一位北京客戶在線購買“安居理財保險”,成功通過太保網網上支付10萬元保費,成為太保網開通以來最大一筆金額的網上交易,展現了電子商務作為公司重要銷售渠道的發展前景。

5我國保險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

保險電子商務發展是涉及到保險公司各類資源整合,涉及到公司所有利用互聯網(包括Internet與Intranet)、無線技術、電話等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電子化交易、電子化信息溝通、電子化管理的活動,貫穿公司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保險電子商務是隨著互聯網技術興起并逐漸成熟后,新的信息技術在保險公司內又一輪深層次的商務應用,是信息技術本身和基于信息技術所包含、所帶來的知識、技術、商業模式等在公司內的擴散和創新。隨著我國《電子簽名法》的頒布實施,我國保險企業將在現有B2C銷售平臺的基礎上,積極開發電子保單和電子簽章,策劃推出電子商務專有產品,對保險網站進行全新的改版,以網上銷售保險完全電子化流程為目標,繼續全面推進電子商務的建設,抓住未來網絡保險快速發展的機遇。

篇(10)

1.全球市場

中小企業傳統市場的競爭力可以得到加強;中小企業有更多的機會將產品銷售到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

2.市場供應鏈

對供應商提供設計和工程服務的要求將增加;廠商將外包更多的非核心業務;客戶將需要更多的電子通信以用于下訂單、記賬等業務,當大的客戶有這種要求時,這將對供應鏈產生大的影響;客戶將要求他們的供應商提供更多的存貨管理服務,如數據倉庫和訂單管理;制造商將繼續減少供應商的總數量;供應鏈中各公司之間的聯系將更加緊密。

3.內部操作和過程控制

隨著更多地使用聯網信息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公司內的通信和協作將改進;將更多地使用自動化制造技術,為集成外部數據和內部操作提供更大的機會,如EDI和MRP系統的集成;企業雇員的數量將減少,但每個雇員的工作量將增加;企業的操作和管理成本將減少。

4.客戶服務

制造商將試圖縮短它們的新產品和服務面世的時間;制造商將試圖將價格降到最低;產品質量將受到更大的重視;供應商將會發現有必要更好更快地提供有關訂單狀態的信息(如產品的生產日期等);商家將會更加重視產品的售后服務;信息和電信服務之間的競爭將加劇;提供給制造商的信息和電信服務的種類將增加;新的電子商務產品和服務將出現;人力資源和工作結構;計算機在企業中的作用將更加重要;小公司在訓練員工使用計算機方面,將比大公司更困難些。

5.信息作為商業資產

信息本身將成為重要的可銷售商品(如數據庫);公司內部數據在決策時將起重要作用;通過聯網,制造廠商將具有更多更好的機會來更廣泛地訪問有用的商業和技術信息。

6.商業前景

中小企業使用網絡可以及時地獲取最新的商業發展趨勢的信息,以指導自己的生產和銷售。

二、確定電子商務技術的可行性

當中小企業決定使用電子商務時,就有必要確定可以滿足這些企業需求的各種電子商務計劃的技術可行性。一個基本的原則應該是使用那些最能提高企業的業務能力的電子商務技術。下面列出了每種電子商務技術最適合的一些應用領域,可以供中小企業在選擇時參考。

1.EDI

將結構化數據集成到其他的應用中(如使用客戶訂單來安裝產品);當交易量大時可以降低成本;可使與許多不同的貿易伙伴(如客戶、供應商、廠商等)之間的貿易更加容易。

2.條形碼

迅速判定和識別商品;將判定和身份信息集成到其他的應用和數據庫中。

3.電子郵件

提供對個人或小組的自由查詢和交流;需要將一些簡單的共享信息發送給企業的所有成員;通過附加文檔(attachment)共享復雜的信息;使遠距離的協作更加方便快捷。

4.WorldWideWeb

公布企業的有關信息,以達到宣傳企業的目的;從大量的數據源中檢索信息;電子商務買/賣商品或服務;(4)多個用戶之間的協作或信息共享。

5.產品數據交換

需要將產品的有關數據及時地發送給貿易伙伴;與合作伙伴遠距離地共同進行產品設計。

6.電子表格

更好地以一種規范的格式管理有關的數據;在涉及到許多人同時完成不同的任務時可以跟蹤整個過程;將人工輸入的數據同機器本身就有的數據集成起來;通過集成WWW和內部系統促進電子商務的實施。

三、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相對于大型企業來說,中小型企業的人力、財力、信息技術實力較弱,因此在實施電子商務的過程中有一些問題需要引起特別的重視,即使是小企業也需要對電子商務進行系統級的查看,這個過程非常重要。

企業在感到有必要時可以從企業系統的任何一個地方開始啟動電子商務過程,可以利用企業原有的商業或技術,也可以從頭進行系統級的電子商務規劃和設計。如有的企業可能會在解決如何處理多余的存貨時想到要開始利用電子商務,而另一個企業則可能會選擇通過實施電子商務戰略來提高客戶服務的水平。這是中小企業的一個靈活的優勢,而大企業則不同,要想進行電子商務就必須進行系統級的全盤規劃。

對于中小企業來講,系統級的計劃也可以在電子商務實現期間的不同階段開始。公司即便已經實施了部分的電子商務系統,也可以迅速地進行修改。

對于電子商務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利益回報必須在商業后果和技術可行性兩方面進行評估。這兩個方面會影響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態度和決心。一個對自己的市場競爭能力充滿信心的公司未必就能夠很好地應用新的電子商務技術,這樣的一個公司在決策時重點考慮的就是投資電子商務風險問題。而另一個想通過使用新的電子商務手段來擴大自己的競爭優勢的公司,在實施電子商務時步子可能就更大一些。

因為電子商務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決定使用它之前必須要確信這樣做能夠給企業帶來最大的好處和最少的不利影響,最關鍵的是要保證實施電子商務能夠給企業帶來較大的利益回報。

所以我認為電子商務在中小型企業運做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視的,也是中小型企業發展進步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楊堅爭.電子商務案例.2006.

[2]趙衛東,黃麗華.電子商務模式.2006.

[3]王宇川,章俊,高勁松等.電子商務系統的開發與應用.2006.

[4]駱正華.電子商務系統規劃與設計.2006.

上一篇: 春季學期后勤工作計劃 下一篇: 固定資產監管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片 |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a | 玖玖资源免费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