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統計監測工作工作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15 18:23: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扶貧統計監測工作工作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扶貧統計監測工作工作

篇(1)

(一)農牧業生產形勢

20*年,全區農牧業經濟是幾十年來最好的一年。第一產業生產總值達到847億元以上,增長8%。預計全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650元,比上年增加697元,增長11%,也是近年來較高的一年,主要農產品糧、油、菜、肉蛋奶全面增產。尤其是主要農產品糧食單產533斤/畝,總產420億斤,分別較上年增加60斤/畝和58億斤,均創歷史新高。肉類總產量220萬噸,較去年增加14萬噸。為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確保我區市場農產品有效供給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結今年的農牧業生產豐收主要得益于一是國家的惠農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落實的好;二是農牧業基礎設施條件不斷地改善和提高;三是老天幫忙,風調雨順。今年的農業形勢很好,但問題也不少,尤其是當前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就足以顯現出明年我區的農牧業形勢比較嚴峻,需要我們深入研究。

一是農產品價格全面下行。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米11份的價格比6月份平均下降40%;國內市場三種糧食價格11月份比9月份最高點下降4.2%。雖然我區糧價11月還未出現下降,進入十二月東部地區已反映出糧價開始下滑;二是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少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停產休業的企業增多,農民工外出打工難;三是我區的農牧業規避自然災害能力較差,靠天吃飯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因此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和積極應對。

(二)千方百計增加對農牧業的投入,夯實農牧業基礎設施

2009年我們要抓好幾個重大項目的投入和實施:

1.生態工程。一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工程。今年我委牽頭會同幾個部門編制了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工程八年規劃,其中國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建專項資金77億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十一月批復了并下達了建設任務,今明兩年合并實施,投資為19億元。二是退牧還草工程。我區退牧還草工程一期規劃3億畝,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1.7億畝,尚有1.3億畝。爭取明年退牧還草規模和投資超過今年2100萬畝和3.6億元的數額。三是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現已經落實2009年國家投資6.6億元。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爭取將沙源區的禁牧舍飼項目重新啟動,到2010年爭取國家投資達到8億元。并做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三北”防護林等建設工程資金爭取和落實工作

2.水利工程。按照水利工程結合國家確保糧食安全的增糧計劃,爭取加大對14個大型灌區的投入,并對尼爾基和綽勒兩大新灌區向國家申報立項。請有關盟市督促灌區管理部門按照國家要求盡快做好可研報告編制。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我區進入國家第三批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的有13座水庫,請有關盟市嚴格按照病險水庫管理程序和流域機構復核意見加快修改上報,批復初步設計后及時上報國家爭取安排資金。

大江大河治理工程。2009年重點是力爭開工建設黃河寧蒙河段段除險加固工程。

牧區水利工程。自治區已編制完成牧區水利建設規劃,2009年全區進入規劃的54個牧業和半農半牧業旗縣擬爭取一半旗縣國家給予投資安排。

3.糧食增產工程。2009年我們要組織實施新增百億斤商品糧生產能力建設規劃。以水資源和節水灌溉為依托,集中連片打造東部西遼河、嫩江流域和西部河套灌區兩大糧食核心產區。積極爭取國家的支持,推進國家糧食核心產區建設,促進糧食穩產增產。加快實施33個旗縣優質糧食工程,同時兼顧10個旱作農業旗縣旱作技術推廣示范工程,以此為契機,使我區農田水利等基礎建設上新臺階。

4.抓好民生工程建設。2009年繼續組織實施的一系列涉農民生工程。抓緊改善農村牧區生活條件,推進新農村新牧區建設。一是20*年我區解決了86.7萬人口的農村安全飲水基礎上2009年再解決100萬人的安全飲水;二是20*年全區解決了8萬戶沼氣建設基礎上,2009年再解決新增戶用沼氣10萬戶;三是通過生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等措施,對生存環境惡劣地區的貧困群眾實施易地安置。做好林區2萬戶、墾區9千戶危舊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林區、墾區居民生活狀況。四是加強“菜藍子”工程建設。繼續對奶牛和生豬規模化養殖基地、牛羊育肥基地、優質馬鈴薯大型噴灌圈建設、城郊蔬菜溫室大棚建設項目進行扶持。

5.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我國今年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事件頻發,對我區農牧業生產的沖擊不可低估。先是9月份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不僅損害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對我區農牧民奶牛養殖業造成了沉重打擊。此外,國內先后還發生了毒蛋事件、柑橘大果實蠅事件、豬肉瘦肉精、面粉漂白濟等等。暴露了農畜產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不規范、標準化水平低,監管體系缺失。明年要充分利用國家拉動內需加大農產品質量體系建設的有利時機,我們選擇了30個農牧業生產大旗對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項目建設。另外要全面完成動物防疫體系第一期規劃國家給我區安排的建設任務掃尾工程。結合奶牛標準化牧場項目建設的大規模開展,在5年內把全區60%的良種奶牛納入標準化牧場飼養,基本保障現有奶業企業對優質鮮牛奶加工的需求,進一步規范奶牛養殖秩序,提高養殖安全水平。

6.抓好項目前期工作。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包括加強重點工程專項規劃和年度項目申報工作。在做好項目和資金落實的同時還要做好幾個重點工程規劃的編制工作,一是開始編制接近規劃建設期尾聲的京津風沙源、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四期防護林和退牧還草接續規劃;二是啟動編制四大沙地三大沙漠的鎖邊規劃;三是完善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綜合治理規劃。四是開展安全飲水2010年到2013年項目建設規劃;五是開展編制林區棚戶區、墾區危房改造項目、動物防疫二期規劃。各盟市要做好年度計劃申報項目庫建設,經常更新補充項目,以備急時之用。

(三)加強項目監管

一是加快項目計劃下達進度。國家下達投資后自治區盟市要盡快下達任務和投資計劃,力爭項目早開工,快開工。二是加強管理。首先不能因為事情急,就不按程序辦事,在項目的前期工作,建設實施和運行各階段,都要強化相關措施。努力實現工程良性運行。三是自治區和各盟市要爭取做好中央項目配套資金的落實工作。四是對項目建后要跟緊驗收審計。2009年自治區將對京津風沙源、退牧還草、14個大型灌區進行全面總結、稽查并審計。總結驗收方式采取由氣象局、國土資源廳等技術部門的空中遙感、地面人工驗收和資金由自治區審計廳全面審計等三種方式配合共同完成。希望各盟市也可采取以上方式開展總結驗收工作。

(四)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

目前我區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大約在250萬人,區外150萬人,區內100萬人,主要從事建筑、餐館、保安等工作。受金融危機影響,出外省的農民工回流率20%以上,現仍在增加,到春節達到高峰,明年農民工外出務工更加困難,而我區是農牧業大區,生態建設與保護、畜牧業和養殖業發展很快,加之沼氣等一些民生工程開展用工空間很大。對此各盟市、旗縣都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農民工的技能技術培訓。

初步統計,在能吸納農民工的幾個農口重點建設領域加強技能培訓,能夠解決回流農民工就業問題。一是在沼氣建設方面,按照第一期規劃,到2012年,全區要累計完成70萬戶戶用沼氣、4500個旗、鄉、村三級服務網點、500多個大型沼氣工程建設,需要建筑技工、沼氣維修工人、大型沼氣工程建設和運行維護人員、日常管理工作人員等8萬多人;二是“十一五”末到“十二五”初期,我區規劃建設規模化奶牛場2500個,生豬養殖場1600多個,建設設施蔬菜曖棚50多萬畝。在這些重點建設領域,需要近百萬有技術有能力的農業工人。加上參與生態重點工程、扶貧移民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完全有條件、有能力解決大部分回鄉民工的就業。自治區勞動、農牧業、扶貧等業務主管部門,要整合培訓資金,要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工作,使回鄉民工加快就業進程。

(五)加強支農資金整合和信貸資金的利用

近年來,隨著自治區財力不斷增強,財政用于支農支牧資金總量也不斷增大。2007年全區財政支農支牧支出108.4億元,比上年增加24.1億元,增長28.6%。到20*年底,財政支農支牧支出預計達到130億元,比去年增長20%。其中,國家基本建設投資2007年22億元,20*年達到31億元,增長了40%,加上生態項目的糧食補助折款30億元,共達61億多元。據預測2009年將達200億元。

長期以來,由于政府投資體制和機構職能配置等原因,全區支農資金使用和管理分散的問題一直存在。一方面由于旗縣缺乏統一的農牧業建設項目布局規劃,旗縣各涉農行政部門都向上級爭取投資,名目繁多、交叉重復、投資效益低下。另一方面,旗縣項目建設重點不突出,形不成規模較大的體現現代農業的投資重點項目,投資效益不顯著。2009年國家已明確建設投資中央只負責建設任務,安排原則、補助標準和管理要求,具體項目和建設內容由地方政府負責安排。這就從國家和行業層面給我們松了一綁。下一步推進支農資金的整合,以資金渠道不變,實行同類項目資金整合。

一是要以旗縣為單位編制支農資金整合規劃,合理布局建設項目,突出地區重點,辦實事,辦成事。

二是要建立支農資金整合協調工作機制,推動支農資金整合,避免互相矛盾抵觸和彼此交叉重疊,為支農資金整合提供制度支撐。

三是盟市和旗縣級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擔任負責人的支農資金整合協調領導小組,主動協調,明確各自的工作重點和職責范圍,建立相應的工作責任制,形成協調、互補的工作聯系制度。

另外要充分利用農村金融和信貸。十七屆三中全會對農村金融信貸的改革有明確意見。《決定》中指出要“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體系”,實際上是金融服務與農業的綜合體制。即:商業金融講贏利和安全,主要服務于龍頭企業、鄉鎮企業;合作金融主要服務于小農戶;政策性金融可以服務于重要的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三者各有服務側重,而三者又缺一不可,而且《決定》中進一步明確“綜合應用財稅杠桿和貨幣政策工具,定向實行稅收減免和費用補貼,引導更多的資金投向農村。”“加大政策性金融對農業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信貸支持。”如果政策性金融信貸和國家的投資、地方政府的投資很好的銜接起來,這個力量可以幾倍的放大出來。

二、關于明年的利用外資和經濟協作工作

利用外資和引進區外資金是我區項目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近幾年,這兩塊資金大約占到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40%左右。目前我區利用外資和經濟協作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形勢惡化的沖擊,但也有機遇的一面,這就要越需要我們審時度勢,把握機遇,按照擴內需、調結構、促增長的要求,切實做好明年的利用外資和經濟協作工作。

(一)利用外資和走出去方面,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進一步拓寬間接利用外資的領域。要與我區的實際和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相結合,特別是環境治理、節能減排以及醫療衛生等民生工程是我們今后利用外資的重點和方向。我們在污水處理、集中供熱等環境治理方面已經取得了成效。在解決點源污染的同時,我們可以策劃諸如奶牛小區建設這種既解決面源污染,又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取得規模養殖、環境治理多贏的好項目。再比如醫療衛生設備的引進。要分析國外需求不足對其出口設備價格的影響,變對外不利為對我有利,抓住機會引進必要的設備,提升我們的醫療硬件基礎條件。我們要加強這些方面的項目組織策劃工作,積極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為各盟市、部門做好服務。

2.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在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同時,抓住當前國際資源性產品價格回落的時機,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一是充分利用我區區位優勢,加大向北開放工作的組織,特別是利用俄、蒙資源的開發項目策劃工作。二是對開發輸入的資源要積極發展口岸落地加工,促進轉換增值。

(二)經濟協作方面,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鞏固和擴大已有的區域協作基礎,加強與環渤海、遼西—蒙東協作區、黃河協作區及長三角、珠三角的聯系,推進高層協作機制的建立,并力求在一兩個合作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

篇(2)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全縣工業總產值完成情況

2、全縣工業主要產品產量情況

3、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

(二)中小企業服務及項目實施工作有序開展

(三)項目備案工作進展順利

為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情況下,2012年開展項目備案有:免燒磚備案10戶;農產品加工備案1 戶;砂石場備案1 戶;申報生產技術改造項目備案6戶。

(四)安全生產情況

(五)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和企業減負工作

(六) 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及國有企業管理情況

2012 年我縣啟動改制的企業有3家。為搞好企業改制工作,加快改制進度,我局組織并抽調專門力量承擔了兩家國有企業即XX縣印刷廠、XX縣酒廠和一家集體企業即XX縣鐵木合作工廠的企業改制工作。我局多次深入3家企業,組織召開企業職工會議對改制方案進行討論、修改和完善,對職工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研究,合理的給予采納,不合理的訴求已多次對職工做思想工作,保持思想上的統一。目前,三家企業改制相關工作正在緊張進行,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其中XX縣印刷廠改制方案縣人民政府已批復,正在進入實施階段。XX縣酒廠和XX縣鐵木合作工廠改制方案已經上報縣人民政府待批。同時,要求未改制企業負責人要切實關心職工,做好交納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工作,盡力解決困難職工的生活費問題,千方百計確保企業職工穩定,盡量避免職工上訪,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七)節能監察工作開展情況

(八)工業園區建設情況

二、黨風廉政建設情況

今年以來,我局認真組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一是開展理論學習,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州、市有關會議精神,每次全體職工會均組織學習。二是結合黨員黨性分析評議活動,查找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問題和不足,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提高。三是在全縣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范圍內實行“廉潔自律六不準”制度,并搞好督促檢查,確保制度嚴格執行。四是實行民主集中制。涉及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重大財務支出,一律召開黨政聯席會議進行研究,涉及單位的重大事項,一律召開職工大會或職代會進行表決。五是按季度實行黨務、政務公開,督促個監管企業按季度實行廠務公開。六是在貫徹執行《廉政準則》中,局班子不存在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和揮霍公款行為,也沒有脫離實際、弄虛作假、損害群眾利益和黨群干群關系等現象,在社會保障、政策扶持、救災救濟工作中沒有優親厚友、顯失公平現象。沒有利用職權經商辦企業、公款私用等行為,無一例違反52個不準行為發生。七是在執行《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中,全局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嚴格執行紀律要求,對突發的涉及個人重大事情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報告。對涉及應當報告的事項都按照要求如實報送縣委組織部及縣紀委。

三、抓好三個建設年活動工作。

我局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開展“三個建設年”活動暨“四幫四促”活動的總體安排,局領導高度重視,精心安排,在局全體干部職工和監管企業負責人中廣泛開展三個建設年暨“四幫四促”活動,基本完成了各階段的工作。通過的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并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發動和學習教育活動,使全局干部職工對開展“三個建設年”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全局實現解放思想有新突破,轉變職能有新舉措,服務水平有新提高,干凈干事有新氣象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局干部職工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精神振奮,形成了干好工作的強大合力。

四、黨建扶貧工作初見成效

五、其他工作完成情況

(一)認真做好災后重建工作。2012年6月6日百年一遇特大洪災襲擊XX,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縣境內多家企業廠房和機械設備被沖走或被洪水淹沒,企業損失嚴重。經我局組織調查核實,此次洪災中,我縣工業企業受災共9戶,直接經濟損失折合人民幣705.09萬元。災后幾小時內,我局立即啟動抗洪救災預案,除組織干部職工立即深入各企業調查統計受災情況外,全體干部職工立即響應縣委、政府號召,全力投入到縣城及附近村組抗洪救災第一線,前后投入人力100余人次,組織受災企業努力搞好搶險救災和生產自救,盡力盡快恢復生產,全力抓好災后重建。在我局的積極組織下,我局干部職工和受災不嚴重的企業負責人還向災區伸出援助之手,為災區捐款捐物,有力地支持了災后重建工作。

(二)切實抓好維穩工作。我局認真對待了每一件上訪反映的問題,局主要領導多次到上訪一線,深入企業了解和掌握情況,排查和化解矛盾。局相關工作部門按要求制定了工作方案,分解落實責任到人,切實抓好企業維穩工作。五、

(三)搞好整臟治亂工作。按照縣政府要求,成立工作機構,全體干部職工各負其責,認真組織開展“整臟治亂”專項工作,凈化美化工作環境衛生,做到了辦公室、會議室、樓道、衛生間等干凈整潔、清潔衛生。并經常對衛生責任區域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四)多彩貴州兩賽一會及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六、主要做法

(一)抓目標任務落實,對照州工信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對2012 年重點工作目標責任書的要求,將我局的各項工作任務作了明確的分工,任務到分管領導到部門再到人,各負其責,責權明確、整體配合,齊心協力做工作。

(二)務實不務虛,抓住重點不放松。對今年我局監管的企業、實施的項目和面臨的新問題進行分類,對重點工作進行專人全程跟蹤、全程服務,直至落實為止,確保了各項工作完成的質量。

(三)對各項經濟指標早計劃、早行動,加強經濟運行的監測調度,加強企業的統計監管工作,積極指導和配合企業經濟指標的上報。

(四)至始至終抓住為企業服好務的主線,始終將企業的困難和問題放在首位,千方百計地做好企業服務、減輕企業負擔,解決企業面臨的困難、維護穩定,為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七、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是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發展滯后,招商引資難度大。

二是工業經濟結構不合理,輕重工業比例失衡,縣域經濟對駐縣企業過度依賴,抵御風險能力低。

三是工業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產業鏈短,附加值低。

四是縣屬工業企業量小質弱、包袱沉重,產業結構相似,經濟互補性差,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五是科技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管理人才匱乏,市場意識、競爭意識薄弱;五是企業發展環境還不寬松,融資、人才引進等一些關鍵配套政策實施困難。

六是節能降耗形勢和企業創新能力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任務較重。我縣處于工業化發展的最初級階段,工業結構以建材、農特產品加工等為主,大多數企業普遍存在創新能力不足,產業層次較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競爭力、綜合實力弱,產品附加值較低,處于價值鏈的低端,技術工藝設備相對較落后,耗能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小,企業做為節能主體的認識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隨著國家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大,冶金、建材等行業對我縣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將會降低。

七是工業用地不足。國家進一步加強土地調控以來,調控工業用地成為工作重點之一, 隨著我縣基礎設施建設及民生項目的快速發展,與工業發展空間相對不足的矛盾將日益突出,征地和項目落地難度更大,土地緊缺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緩解。

八是國有企業的發展艱難,國有企業的改革改制困難重重。 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工作,往往伴隨著一大批“老帳、老人”等難點、熱點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對象涉及下崗職工、退休人員、企干部等人員,內容涉及要求提高政治、生活待遇、落實政策、幫助解決生活困難等方方面面,矛盾糾紛隱患多。多數國有企業靠租賃門面為主,債務沉重,欠繳養老保險等過多, 醫療保險等基本未繳,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工作不夠理想。

八、2012年工作計劃

2012年是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實施的第二年,在這新的起點上,我縣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發展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我局將進一步按照“三個建設年”的要求,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強農穩縣、產業強縣、城鎮帶縣、旅游活縣”戰略目標,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保穩定,扎實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經濟發展目標

2012年,將進一步保持經濟發展較高增速,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轉變,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實現以服務業為主導、工業為后續支撐的產業體系建設取得較大突破;以工業競爭力增強、特色農業產業壯大、文化旅游業活躍,產業布局合理為重點的產業結構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

1、工業產值及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完成指標

2、工業主要產品產量計劃完成指標

(三) 抓好企業改革改制工作,增強企業活力。以盤活存量資產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優化資源配置。一是加大破產重組力度,加快企業扭虧解困步伐。在完成對XX縣印刷廠改制的基礎上,積極推進XX縣酒廠和XX縣鐵木合作工廠改制工作,爭取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XX縣酒廠和XX縣鐵木合作工廠的改制。二是堅持國退民進的原則,對未改制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 鼓勵民間資本參股, 實現產權多元化,優化企業資本結構,激發企業活力。同時配合上級做好XX縣明鑫水泥廠關停工作。

(四)抓龍頭骨干,發展壯大市域經濟。繼續堅持走“工業強縣”的路子,努力培植中心以上企業和項目,實現工業產業集簇式發展。一是通過政策傾斜、多方融資等途徑發展壯大骨干企業,增強它們對全縣經濟的支撐作用。繼續扶持集團化企業,立足做大做強,通過低成本擴張、新上項目等手段,迅速膨脹企業規模,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圍繞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旅游產品開發等行業,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培植產業龍頭,進一步擴大中小規模企業群體。二是以骨干企業為龍頭,延伸產業鏈條,形成集簇式發展局面。圍繞特色食品加工、桐油加工等重點行業,發展主導產品和配套產品,形成特色企業群,加快產業集聚。三是引導鼓勵企業,建立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培植一批新技術支柱行業、企業和產品。

(五)抓節能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科學的發展觀總攬全局,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一是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深入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對規模小、消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企業,分批關停并轉。二是依據循環經濟理念和工業生態原理,科學規劃設計工業園區,合理規劃園區資源和能源,研究入園項目的產業連接關系,爭取把工業園培育成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三是依靠技術進步,構建循環經濟體系。大力發展資源節約、清潔生產技術,突破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瓶頸,推行清潔生產工藝。重點發展資源精深加工技術、產業鏈接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逐步淘汰資源消耗高、技術含量低、土地占用多、環境污染重的產品和項目。

(六) 抓企業管理,提高企業整體素質。企業管理是企業發展恒久不變的主題。當前,我縣企業管理水平仍然比較落后,這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軟肋”。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增強企業整體素質,使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一是要加快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機構和管理機制,逐步完善企業各項制度,加強人本管理、成本管理、經營管理、信息管理和基礎管理,優化企業人力、物力、財力和信息資源,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和營運效率,確保管理水平跟上企業擴張和成長的需要。二是要抓好班子建設,提升企業核心凝聚力。以建立宣傳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為目標,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各項活動,積極組織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有關企業管理方面的專題講座,借此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科學決策水平,從而提高班子成員的整體素質,增強企業核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七) 抓經濟運行和監測,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加強和改善經濟運行工作的綜合協調,搞好科學調度和經濟分析是新形勢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而是圍繞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和新增企業“四個重點”,對主要經濟指標的變化及時進行調度,分析各個層面企業對工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加強監測分析和預測,全面把握全市經濟運行態勢,指導資金投向和產銷銜接,掌握組織經貿科技工作的主動權。二是完善扶強扶優政策體系,擴大扶持對象,加強政策協調。集中精力、集中資源實行重點傾斜。建立健全跟蹤、調查和動態管理機制,及時反映經濟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鞭策企業加快發展。三是要努力緩解經濟發展中的制約因素。突出抓好主要生產要素運行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的重點協調,解決土地、原材料供應緊張,運力不足,資金短缺等熱點、難點等問題。四是抓好虧損戶、新增虧損企業、連續性虧損企業以及微虧行業的調度分析,針對企業虧損的不同特點,分類實施,為企業扭虧增盈當好參謀。

(八) 抓園區建設,打造發展平臺。工業園區是項目投資、結構調整的載體,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抓好園區建設,下一步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創新機制,在園區的招商引資上實現新跨越。要整合招商引資源,完善招商引資載體,堅持“外資、國資、民資同引,大中小項目齊上,傳統產業和高科技產業并舉”的原則,抓好項目招商。二是加大投入,在載體建設上實現新跨越。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原則,加快基礎設施投入,打造園區良好的招商平臺。三是落實責任,在推動項目落地上實現新跨越。繼續實行重點項目建設責任制,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實,加快項目落地、開工和建設進度。

篇(3)

一、年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為目的,創新思路、開拓進取,較好地完成了州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81.4億元,增長19%;工業增加值355.1億元,增長2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0.7億元,增長56.6%;全地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7.3億元,增長30.2%,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2億元,增長26.9%;財政一般預算支出95.3億元,增長5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07元,增長13.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574元,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9億元,增長18%。主要指標創歷史新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在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征程上邁出了更大的步伐。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強化調控,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正確分析研判全州經濟形勢,加強對企業煤、電、油、氣、運和資金等要素協調,有效保障了企業生產經營需求。積極發揮財政調控作用,投入扶持企業發展資金2.1億元,減免各項稅費11.1億元,安排中小企業擔保資金4.7億元。安排新增貸款61億元,同比增長206%。用于科技投入的財政資金5000萬元,技術創新步伐加快,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我州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地區。采取有力措施穩定物價,居民消費價格水平逐步回落。積極推動旅游業發展,全年接待游客320萬人次,旅游收入8.9億元,分別增長6.7%和48%。爭取到國家、省上各類項目400個、補助資金40.2億元,實施了一大批事關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二)堅持理順機制,試驗區建設扎實推進。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木里煤田管理局組建成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逐步完善。《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總體規劃》全面實施,金屬鎂一體化等骨干項目建設進展良好,山金礦業黃金開發等項目開工建設,昆侖堿業100萬噸純堿等項目正式投產,循環經濟主導產業框架初步形成,試驗區工業企業達到375戶。著眼于循環產業鏈延伸,精心謀劃了鎂系新材料、PVC制品等38個重點產業項目。圍繞園區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民用機場建設有序推進,茫崖花土溝機場奠基。青藏鐵路至增建二線工程建成通車,錫鐵山至北霍布遜支線鐵路開工。國道215、315線境內6條高速公路建成試運行。750千伏至雙回輸變電工程建成投用,330千伏那棱格勒至花土溝輸變電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實施“兩權價款”地質勘查項目40個,木里煤田資源整合積極推進。

(三)堅持統籌發展,城鄉一體化加快建設。《州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總體規劃》獲批實施,編制完成村鎮建設、產業發展等24個專項規劃。鄉等20個城鄉一體化示范點建設加快推進。加大農牧業投入,用于農牧業的財政資金15億元,增長68%。積極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枸杞、馬鈴薯、油菜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持續擴大。大力抓好現代高效生態畜牧業建設和傳統畜牧業改造升級。新建日光節能溫室1200棟。實現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7.5萬人(次),勞務收入2.3億元。無公害果蔬產值突破1億元。第二輪“百企聯百村”活動深入推進,形成的“金溝里模式”有效帶動了農牧區發展、農牧民增收。加大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點水源工程蓄集峽水利樞紐建前工程開工建設。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推進,11520戶、38513名農牧民轉為城鎮戶籍。

(四)堅持改革創新,對外開放繼續擴大。行政管理、財稅金融、水權林權改革扎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教育教學改革順利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初見成效。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招商引資工作進一步加強,先后赴重慶等地開展招商和宣傳推介,成功舉辦“蘇推會”,積極參加“青洽會”等大型節會活動,共簽約項目49個、簽約金額559.2億元,到位資金131.8億元,增長67.8%。與國家有關部委和浙江省的對口支援工作全面推進,與北京海淀區等友好地區及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支援玉樹州治多縣災后重建工作扎實推進。

(五)堅持注重環保,“兩型”社會建設加強。大力發展以風能、太陽能為主的清潔能源產業,編制完成《柴達木新能源發展規劃》,開工建設新能源項目44個,實現913兆瓦安全并網發電。實施“黑土灘”治理、封山育林等項目17個,落實國家重點公益林管護1389.4萬畝,完成重點工程造林16.5萬畝、封山育林24.3萬畝、林業有害生物防治40.2萬畝,生態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工程,突出抓好13家國控和39家省控重點能耗和排污企業監管,推進化工等行業強制性生產審核,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實施重點城鎮生活垃圾、污水處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工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達到7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35.8%。

(六)堅持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堅持教育優先、均衡發展,用于教育事業的財政資金12.5億元,增長78.1%。投資2.6億元實施校安工程暨中小學布局調整工程,改造學校34所,改造校舍面積19.1萬平方米,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隱患。認真落實城鄉12年免費教育和貧困生資助政策,“兩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學前教育加快發展,學校管理繼續加強,辦學條件持續改善。用于醫療衛生事業的財政資金4.8億元,增長20.3%。縣管鄉、鄉管村的醫療衛生管理體制全面建立,城鄉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公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藥物配備率達100%。州人民醫院、人民醫院被評定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康福家行動”深入開展,計生獎扶政策全面落實,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41‰。用于文化事業的財政資金2.6億元,增長38.4%。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投運,本土原創文化蓬勃發展,成功舉辦了第三屆柴達木民族文化藝術節等系列活動,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和寺院規范化管理工作積極開展,雙擁工作深入推進。

(七)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工程圓滿完成。實行“民生財政”,落實“民生預算”,我們用于民生的財政資金達到70.5億元,增長50%,占財政總支出的74%,承諾的10項民生工程全部完成。用于就業和社保的財政資金8.7億元,增長22.9%。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613人,四類下崗失業人員就業4567人,“4045”人員就業557人。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孤兒、殘疾人和困難群眾救助制度進一步健全。城鎮居民醫保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在全省率先實現并軌運行,省內就醫購藥實行“一卡通”和即時結算,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440元,在省、州、縣、鄉四級醫療機構就醫報銷比例分別提高至65%、75%、85%和90%。在全省率先實行州、縣、鄉、村四級醫療機構所有藥品零加成銷售。財政投入9.7億元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32544套。實施一批農村公路、人畜飲水等農牧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新建和改建農村公路886公里,解決了2.79萬人和49.2萬頭(只)牲畜飲水安全問題。實施整村推進項目20個、異地扶貧項目4個,扶持貧困戶4279戶16671人,實現8115人穩定脫貧。

我們扎實推進政府自身建設,按照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的要求,以建設學習型、效率型、服務型政府為出發點,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強化行政服務,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有力保證了政府工作的高效有序運轉。認真辦理代表建議、意見和委員提案,辦結率100%。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推行政務公開和信息公開,打造透明政府、陽光政府。穩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市和縣鎮、市鎮、市鄉、縣新源鎮國家、省、州級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全州社會管理創新由點帶面整體協調發展。此外,監察、審計、統計、氣象、檔案、地方志、地震、殘疾人、慈善、紅十字等各項工作都有了新發展。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州人民迎難而上、群策群力、團結奮進的結果,也是州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州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在各個領域和崗位上辛勤努力、做出貢獻的全州各族人民,向給予我們監督與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派、人民團體、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駐州指戰員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關心支持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州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受外部經濟形勢影響,經濟下行風險增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產品附加值較低;自身金融支撐有限,企業融資難度加大;運力緊張問題沒有根本性解決;物價反彈的壓力仍然較大等等。我們一定要以負責任的態度,認真解決好這些問題,決不辜負全州各族人民的重托!

二、年政府工作任務

今年是“十二五”時期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屆政府任期的第一年,改革發展任務繁重而艱巨。當前,國內外影響經濟穩定運行的不利因素依然較多,我州經濟增長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因素。但我們的發展也有諸多有利條件,我們既有國家擴大內需、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支持藏區發展的有利機遇,也有省政府促進經濟增長的有力舉措和加大投資拉動的政策保障,更有對口支援的友好局面,各族群眾的滿腔熱情,具備加快發展的基礎條件、產業優勢、政策機遇和良好氛圍。我們要按照州委的總體部署,準確把握發展趨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統籌處理好抓速度與調結構、控物價,抓經濟與惠民生、促和諧,抓當前與謀長遠、增后勁三個重大關系,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努力在推動科學發展中創造新優勢。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大、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屆十一次全會、州委屆二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四個”建設為重點,以“五個發展”為路徑,按照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總基調,多措并舉促增長,突出重點擴內需,抓好時機調結構,毫不松懈控物價,加大力度惠民生,堅定不移抓改革,更加注重保穩定,繼續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協調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今年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7%,工業增加值增長1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全地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均增長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旅游總收入增長20%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以內。

圍繞上述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全力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用好用活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各項政策措施,有效支撐和保障發展。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堅持抓自有財政收入與爭取國家、省上支持并行,擴大收入總量與優化支出結構并重,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力爭再有大的突破。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推進財政綜合績效管理,突出對產業轉型升級、“兩區”建設、基礎設施、重點領域改革、科技創新等的支持。二是強化要素保障。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保持工業經濟增長的十項舉措,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監測分析,強化綜合協調,做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指導意見,加快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優化融資服務體系,加強信貸擔保機構和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推動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支持有條件企業上市融資。重點圍繞有色金屬、煤炭、油氣等資源,實施地質找礦戰略行動,大規模投入,大兵團作戰,進一步加大地質勘查工作力度,為經濟發展提供資源支撐。加快柴達木科技創新園和創新型鹽湖特色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建設,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三是擴大消費需求。繼續加大對改善民生、擴大消費的財政性支出,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消費能力。有效發揮服務業對擴大內需的支撐作用,制定和實施《州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提升服務業綜合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旅游業對消費的帶動作用,積極打造“中國柴達木”旅游品牌,大力發展高原特色旅游業,努力建設“高原旅游名州”。加快昆侖國家公園和柏樹山森林地質公園建設。引進培育旅游市場主體,完善旅游基礎設施,開工建設柏樹山旅游公路,提升旅游發展層次和水平。加強市場體系建設,開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力爭覆蓋全部鄉鎮和90%以上的自然村。繼續實施“家電下鄉”政策,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實施購買首套商品房優惠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落實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強化市場監管和服務,堅決打擊商業欺詐、制假售假行為,營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四是抓好價格管理。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繼續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加大糧、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儲備,提高供給保障能力。加強市場供應的監測預警,抓好重要商品產運銷銜接。加強涉農、醫藥價格和收費監管,及時查處亂漲價、亂收費行為,規范市場秩序。加大清費減負工作,取消不合理收費,切實減輕群眾和企業負擔。管理和運用好價格調節基金,保持物價基本穩定。

(二)深入推進循環經濟試驗區建設。按照“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總體規劃,實現合理布局,推進加快建設”的總體要求,我們要從完善規劃、產業布局、重點項目、基礎設施、管理體制等方面入手,著力做實園區。一是落實領導責任。實行園區工作領導負責制,州級領導和試驗區管委會領導分別牽頭負責、、、工業園的建設、項目實施和資源整合工作,重點協調解決工業園建設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確保工業園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進一步完善州政府與試驗區管委會的聯席會議制度,有效促進工作的銜接融合。二是完善園區規劃。修訂完善、、、工業園規劃,進一步明確每個工業園的產業布局和功能定位,為實現工業園產業錯位發展奠定基礎。今后落地到試驗區的建設項目,都要嚴格按照各工業園的功能定位來布局,杜絕爭搶項目,加快形成各工業園特色鮮明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三是抓好工業園建設。我們要在抓好、工業園建設的同時,重點推進、工業園建設,切實增強工業園的產業聚集和輻射帶動功能。工業園,重點圍繞發展鹽湖化工、石油天然氣化工、有色金屬等支柱產業,抓好金屬鎂、鋼鐵一體化、百萬噸鉀肥綜合利用二期等續建項目,推進煤和天然氣聯合轉換烯烴、新增百萬噸氯化鉀等新建項目,做好藏青工業園、青新工業園的前期工作。工業園,重點圍繞發展兩堿、煤基和硅系新材料、枸杞深加工、生物制藥等支柱產業,抓好氯堿化工、10萬噸氫氧化鎂等續建項目,推進新材料產業園、40萬噸有機硅等新建項目,做好浙江工業園、柴達木綠色產業園的前期工作。四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做好省級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和國家循環化項目改造資金、國家資源集約和綜合開發利用項目扶持資金爭取工作,重點實施一批園區道路、電網、給排水、供熱、通訊、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積極推進、物流園建設。力爭機場年內建成試航,花土溝機場全面開工建設。加快至敦煌鐵路、工業園鐵路專用線、旺尕秀至鐵路專用線的前期工作和建設進程。開工建設茶卡至高速公路、光伏產業園區道路、工業園道路及排水、和工業園主干道路。抓好330千伏花土溝、110千伏諾木洪、35千伏冷湖輸變電和青新聯網輸變電工程建設。力爭開工建設、工業園引水項目。

(三)全面加快城鄉統籌發展。緊緊圍繞“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統籌發展”的目標,按照農業做大、新村做美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統籌城鄉一體化水平。一是做好規劃。以全州統籌城鄉總體規劃為綱領,科學編制相關配套規劃,做好縣級總體規劃、各專項規劃與全州總體規劃的有效銜接。完成縣域規劃編制,加快鄉鎮、村級發展規劃編制,努力構建上下一體、體系完整、支撐有力的規劃體系,科學有序推進示范區建設。二是做大農業。加快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探索建立多元融資方式,采取BT、BOT等建設模式,增加農牧業投入,大力發展設施農牧業和特色農牧業,建設果蔬、蛋禽、肉禽基地,提高農畜產品自給率;扶持一批種植養殖、精深加工、銷售龍頭企業,構建柴達木特色農牧業產業體系。圍繞打造枸杞百億元產業體系,引進清華博眾等龍頭企業參與柴達木枸杞生產加工,重點建設、諾木洪、3個枸杞制干基地和諾木洪枸杞交易市場;圍繞打造柴達木三元牛百億元產業體系,引進有實力企業參與現代畜牧業建設,重點建設核心試驗區和示范養殖基地,輻射帶動示范養殖戶200戶;加快建設、、、都蘭4個千座以上規模化種植小區,做大萬畝設施果蔬產業;建設枸杞、蔬菜、油菜制繁種、馬鈴薯繁育、草原畜牧業養殖、飼草生產等8個特色農畜產品基地;啟動綠色產業、牛羊肉加工、諾木洪枸杞、現代農業高科技示范等4個園區建設;鞏固提高生態畜牧業村建設成果,力爭生態畜牧業建設在全州所有牧業村推開。加快農牧業科技創新,提升農牧業科技含量。認真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及糧食、良種、農機具和農資直補政策。三是做美新村。在國道109和315沿線選擇102個村開展“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活動,調動各方面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重點實施環境連片整治,改造村容村貌,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培育發展主導產業,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鞏固發展“共建”成果,積極推廣“金溝里”等成功有效共建模式,促進“輸血型”共建向“造血型”共建轉變。四是做強城鎮。堅持規劃引領,加強茶卡、香日德、等重點城鎮建設,著力打造精品街區和標志性建筑,啟動一批城鎮道路、供排水、集中供熱、環衛等基礎設施項目,強化城鎮產業發展、吸納就業和人口聚集功能,增強城鎮輻射帶動能力。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探索完善與戶籍制度改革相適應的基本生活、就業創業、教育培訓、養老醫療等方面保障措施。五是做實基礎。繼續加大三農投入,實施柴達木綠洲萬畝灌區節水灌溉工程、蓄集峽水利樞紐建前工程、河城區段、巴音河、布哈河防洪和綜合治理工程等一批水利項目建設,建成下灣水庫。爭取沙柳河、魚卡河水庫和察蘇、夏日哈、賽什克等河道城區段防洪治理工程開工建設。推進那棱格勒河水庫、三岔河水庫、諾木洪水庫等項目前期工作。

(四)努力提高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堅持不懈抓好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促進環境改善,實現生態良性循環、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一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繼續抓好森林草原生態效益補償、三北防護林、重點公益林、退耕還林、水源地保護等生態環境項目。實施機場綠化、青藏鐵路沿線、新315國道綠化和市、都蘭縣防沙治沙工程等項目,整體推進柴達木盆地區域生態工程建設。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抓好農業污染防治,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倡導生態宜居、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型城鄉建設。加大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重金屬污染防治、大氣和噪聲污染治理,提高水質達標率、人均綠地率、污水無害化處理率和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強化國土資源管理,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用地。二是抓好節能減排工作。落實節能減排各項措施,實施“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和“節能減排科技行動”,加強對重點監控企業的監管,實行嚴格的環保問責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指標之內。強化項目環評工作,嚴把新建項目準入關口,提高節能環保市場準入門檻。三是發展新能源產業。落實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柴達木國家級光伏發電基地、光伏城及新能源發電設備制造示范基地建設。抓好浙江中控50兆瓦光熱、東方華路49.5兆瓦風電、力騰新能源49.5兆瓦風電等續建項目,積極推進中廣核50兆瓦光熱等新建項目及中廣核1000兆瓦冷湖風電等項目前期工作。

(五)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動力。堅持以改革開放拓展發展空間。一是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規范國有資產監管,推進國有投資公司體制改革。加快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推進政府預算和支出公開,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加快組建柴達木農村商業銀行,做強柴達木開發建設投資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壯大州發展投資公司,進一步健全投融資擔保體系,力爭融資規模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快推進木里煤炭資源及企業整合工作,促進木里煤田統一開發管理、高效配置利用。落實支持非公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進一步增強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深化農村牧區改革,鞏固完善林權制度改革成果。繼續推進、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啟動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水權制度改革。積極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提升電子政務應用水平,擴大業務系統覆蓋面。二是強化招商引資措施。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州級四大班子和試驗區管委會領導領銜帶隊,上門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尤其加大“一對一”定向招商、選商力度,加快引進一批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和知名品牌企業,全面提升招商引資水平。主動參與辦好“青洽會”,積極參加“西洽會”等重大節會。做好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確保落地項目順利實施。三是擴大交流合作。繼續推動國家有關部委、央企及浙江省對口支援我州工作,把無償援助與合作開發緊密結合起來,完善對口支援工作機制,落實并擴大支援的實物量和資金、人才、技術、產業等方面的措施和項目。繼續深化與北京海淀區等友好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拓寬交流合作領域,提高合作發展水平。全力推進支援玉樹州治多縣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確保在建項目按期復工、新建項目按期開工,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圓滿完成援建任務,為玉樹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篇(4)

一、20**年政府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我們在克服困難和應對挑戰中不斷前進的一年。一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依靠和帶領全縣人民,創新思路,真抓實干,努力克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困難,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全縣經濟社會取得了新的突破和進展,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2.6億元,同比增長9.7%;入統工業增加值完成18.5億元,同比增長1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6億元,同比增長30.5%;全部財政收入完成6.01億元,同比增長95%,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75元,同比增長25.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42元,同比增長10.6%。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制定出臺了《擴大開放招商引資優惠辦法》,以特色產業、物流業招商為重點,積極開展了小團組、多批次、針對性強的系列招商活動,全年共引進項目82個,總投資7.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06萬美元。引進了臺商施錦成投資120萬美元的裘革服裝加工項目,實現了利用臺資零的突破;香港藝超公司投資500萬美元的景豐裘革加工項目,已到位外資286萬美元;引進了新加坡益海糧油公司投資400萬美元的糧油倉儲物流項目,實現了與世界500強企業的對接;成功舉辦了第九屆中國尚村國際皮草交易會、“肅寧毛皮企業聯誼會”、“肅寧-北京亦莊經濟項目協作懇談會”,簽約項目36個,總投資達12.2億元;毛皮原料、服裝兩個市場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繁榮,原皮市場入駐率達95%,實現交易額74億元,服裝市場入駐率達90%以上。同時,主動出擊“跑部進京、跑省進廳”,爭項目、爭資金、爭貸款、爭政策,共跑辦各類項目79個,總投資6.3億元;爭取到第二污水處理廠、企業節能減排等項目36個,到位資金1.6億元,在全市名列第一位。一年來,全縣投資百萬元以上在建項目達到322個,完成投資23.2億元,同比增長5.1億元;其中千萬元以上在建項目69個,完成投資14.5億元,同比增加3.5億元;億元以上在建項目11個,完成投資4.6億元。天龍、庫氏、博丹毛皮加工項目被列入省重點并全部開工;華斯“怡嘉琦”繼獲得“中國名牌”后,又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在推進全民創業上,堅持抓大不放小,制定出臺了《關于鼓勵全民創業的實施意見》等鼓勵政策,規劃了占地50畝的中小企業創業基地,降低了創業門檻,激活了創業主體,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實現67.5億元,同比增長5%。

——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取得顯著成效。按照“不求最快、但求最好”的總原則,努力做到拆除違法建筑措施到位、自拆自建政策激勵到位、拆除合法建筑安置補償到位、重點難點問題解決到位、拆后規劃建設到位,使拆遷拆違工作始終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圓滿完成了拆遷拆違任務,全年累計拆除各類建筑近27萬平方米,占市下達任務的1**%,實現了零事故、零上訪,被評為“全市拆遷拆違先進縣”。關鍵是通過拆遷拆違鍛煉了干部、凝聚了干勁、贏得了民心、樹立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形成了一種拼搏向上、無堅不摧的“肅寧拆遷精神”。加快了城市建設步伐,全年共投資8.2億元,開通了育才大街;建成了神華東路;完成了靖寧中北街、八一新村至河定路、縣中行至三中等路街改造工程;完成了河龍線肅寧段大修工程;開工建設了第二污水處理廠和“潔之源”垃圾處理場;完成了雨竹園、藍水頤園、北辰二期主體工程;完成了金鼎首府、融天花園、陶然小區等5個高標準住宅小區前期工作;實施了城區集中供氣、公交、消防等工程。加強了城市管理,完成了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和報批;高標準編制了以新區為主的城區近期建設地段控制性詳細規劃;啟動了尚村鎮、萬里鎮、河北鄉的總體規劃編制;實施了亮化、綠化、美化、凈化工程,縣城形象明顯改觀。另外,率先在全線完成了大廣高速肅寧段征地拆遷工作,倍受全縣人民矚目的大廣高速肅寧段正式動工;謀劃多年的付佐平原水庫正式啟動,并被省列為南水北調配套工程。

——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新突破。圍繞“雙三十”重點縣各項任務目標,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嚴格落實責任,強化項目準入和監督管理,對重點行業和企業進行重點治理,共關停整改各類污染企業200家。大力實施了減排工程,第一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正式運營,二期工程如期完工。以年耗能2000噸標準煤以上的10家企業為重點,實行了能耗限額管理,大力實施企業技改節能工程和能源替代工程,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全年萬元gdp綜合能耗控制在0.81噸標準煤以內,降低率達到6.1%;入統工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控制在0.475噸標準煤以內,降低率達到6.2%;cod排放量控制在898.17噸以內;so2排放量控制在640噸以內,圓滿完成“雙三十”年度任務目標,順利通過了省考核驗收。

——依托朔黃加快發展取得新進展。制定了《關于依托朔黃鐵路公司加快肅寧發展的實施意見》,組建了路地共建促進委員會,建立了路地高層領導定期會晤制度及日常工作定期協調制度;積極做好朔黃鐵路肅寧北基地改擴建、北站貨場東遷太師莊等工程的服務工作,路地合作更加緊密。制定出臺了《加快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投資4000萬元建設了煤炭產業園區,年內入駐外地經銷企業5家,另外,中鐵一局、四局煤炭運銷機構也正式入駐我縣。

——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新成績。認真落實了國家種糧補貼、綜合補貼、退耕還林補貼等優惠政策,3519萬元補貼資金全部發放到位。爭取上級資金1600萬元,實施了小麥玉米良種補貼等國家級項目9個。采取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全年投入近400萬元加大了對特色種養業的扶持力度,全年新建擴建蔬菜示范園5個,萬只以上養殖場發展到11個,新增棚室類蔬菜5000畝,珍稀毛皮動物出欄130萬只。全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3家,龍頭企業數量居全市首位,其中4家入選全市十強。全縣各類經合組織發展到137個,帶動農戶4.3萬戶,戶均增收3000元。大力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新建沼氣池1475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扎實推進,新建農家店100個,總數達到316個,覆蓋全縣85%行政村。全年投入4600多萬元新建改建鄉村道路14條,維修改造橋梁5座,解決了13個村的飲水困難問題和39處穿京九、朔黃鐵路橋涵積水問題,有效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糧食總產達到23.8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被省政府認定為“全省農產品加工基地縣”。

——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大力實施了民生民心十大工程,發展成果廣泛惠及群眾。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完成了中心敬老院主體工程;實現了農村五保戶應保盡保,全年發放供養資金248萬元;新增農村低保人員2000人,總數達到5806人,救助標準提高到年人均720元,城鎮低保救助標準提高到月人均160元,真正實現了城鄉低保全覆蓋;進一步強化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工作,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按時足額發放;實施了生育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5563人和2156人;全年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21000人,城鎮新增就業崗位1476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364人,實現了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的目標。文教衛生事業長足發展,投入近4000萬元,足額落實了新機制經費;改擴建中小學4所;對10所學校進行了危房改造;完成了43所中小學的暖氣化改造,全縣中小學全部實現了暖氣化供暖;安裝電扇4554臺;徹底解決了多年來學生自帶桌凳問題。對貧困學生和困難教職工進行了救助,發放救助金近30萬元。全縣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高考升學率再創新高,順利通過了省教育督導評估驗收。投入654萬元全部完成了9個鄉鎮衛生院的改擴建和醫療設備更新;投入40多萬元新建高標準村級衛生、計生服務室50所,改善了村級衛生計生服務條件;完成了縣計生服務站的立項審批;縣醫院病房樓投入使用;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由每人40元提高到80元,農民參合率達到87.9%,全年報銷2040萬元,大幅度減輕了農民看病負擔。

——平安肅寧建設開創新局面。堅持把奧運安保工作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來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動員以公安為主的各條戰線實行全民參與,克服種種困難,圓滿完成了奧運安保任務,被中央政法委、中央組織部評為全市唯一一家“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進一步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年查處各類違法案件327起,妥善有效處置了“三鹿奶粉”事件,集中力量深入開展了以肉制品、面粉、屠宰等為重點的4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取締香腸等食品生產黑窩點11家,凈化了食品市場,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切實加大工作力度,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累計解決各類問題303件,實現了進京、赴省集體訪和非正常訪的“零指標”,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加強了安全生產工作,強化了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安全監管,加大了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執法監察力度,有效杜絕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另外,在全縣深入開展了抗震救災募捐活動,共募集救災資金313.6萬元,救災物資折款158.5萬元。

——依法行政理念進一步增強。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和輿論監督,主動向縣人大、縣政協報告工作、通報情況,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1件、政協提案80件,按時辦結率達到100%,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對20**年政府工作報告任務目標進行了細化分解,明確責任,各項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年初確定的30件大事實事基本完成既定目標。加強了制度建設和效能建設,進一步完善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加大了審計、監察和反腐敗工作力度,政風、行風建設取得良好成效。積極推進政務公開,深入開展了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專項資金清理等項工作,妥善解決了一批社會熱點難點問題。

再有,計劃生育、農業開發、文化、科技、廣播、電力、糧食、扶貧、殘疾人事業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我們在迎接挑戰中取得突破、在攻堅克難中凝聚人心的一年。一年中我們遇到了嚴峻挑戰,克服了種種困難,經受了諸多考驗,尤其是面對拆遷拆違和奧運安保等艱巨任務,全縣上下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以奮勇爭先的精神、務實高效的作風和艱苦細致的工作,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取得了比預想更好的成績,全縣繼續保持了經濟發展、社會安定、人心思進、團結和諧的大好局面。同時,經過一場場攻堅克難,集中展現了我們干部隊伍面對嚴峻考驗,勇往直前、開拓進取的拼搏精神;面對崇高使命,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面對艱巨任務,創新思路、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面對發展大局,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團隊精神。這四種精神,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寶貴財富,是推進各項工作的動力源泉,是成就事業的根本保證,是凝聚力量的一面旗幟。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縣委統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力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和衷共濟、通力協作的結果,更是33萬肅寧人民自強不息、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全縣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和各人民團體,向駐肅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在肅寧投資創業的企業家,向所有關心、支持肅寧建設和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在攻堅克難中,工作上有了新體會,認識上有了新提高,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是實現肅寧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用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把握工作全局。一年來,面對越來越緊迫的經濟競爭形勢,縣政府堅持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用科學發展的理念決策定位,把推進“亮點工程”貫穿于又好又快發展的全過程,從我縣發展實際出發,適時提出了“特色產業興縣、朔黃拉動、城市化帶動”三大主體戰略,作出了“三年大變樣”戰略部署,提出了振奮人心的奮斗目標。具體實踐中,我們始終正確處理“好”與“快”的關系,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發展速度的和諧“共贏”。實踐證明,只要我們思想上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工作上咬定加快發展不松勁,又好又快發展的步伐一定會越邁越大!

二是實現肅寧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用積極有為、務實高效的舉措破解難題。一年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我們不等不靠,堅持順應形勢變化,以務實高效的工作舉措,在調控中搶抓機遇,在調控中加快發展。經過積極跑辦,一大批項目資金爭取到位,為我們下一步發展創造了充足條件。實踐證明,前進中遇到困難不可怕,只要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用務實高效的辦法去解決,就一定能夠把握先機,加快發展!

三是實現肅寧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用團結奮進、合力共為的作風干事創業。一年來,我縣拆遷拆違的全面勝利,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的持續增長,社會保障、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全面推進,無不得益于全縣上下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無不得益于全縣上下團結拼搏的整體合力。實踐證明,只要我們緊緊依靠全縣人民,求實務實,團結一心,就沒有爬不上的坡,沒有越不過的坎,沒有干不成的事!

四是實現肅寧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用以人為本、心系民生的理念促進和諧。一年來,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讓群眾在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針對我縣財力有限的現實,我們借梯上樓、借力發展,積極上跑外引,修路建城,改善交通、縣城環境,盡全力讓群眾出行方便、居住舒心;在各項惠民政策落實中,我們堅持政策不懸空、標準不走樣;在拆遷拆違中,我們堅持用真情說服,用利益引導。正是由于我們心系群眾、真情為民,權為民用、利為民謀,從而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支持,形成了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運行質量還不高,經濟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二是經濟發展后勁還不足,在生產性大項目建設上仍然沒有實現大的突破。三是受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企業經營困難,出口萎縮。四是節能減排壓力還非常大,今后兩年的目標任務依然艱巨。五是政府工作與人民群眾的新期盼、新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少數公務員素質不高、、效率低下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9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09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我縣克難求進、奮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之年。新的一年,機遇與挑戰并存,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交織。一方面,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持續加深,全球經濟正進入一個明顯的減速階段,許多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放緩,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也出現回落。這些,勢必會影響到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特殊的經濟形勢,也帶給我們許多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從經濟發展環境看,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更加趨好,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積極的應對措施,果斷作出了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重大決策,并啟動了2010年前投資4萬億的拉動經濟增長計劃,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內需、保增長的十項措施,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繼續加大對“三農”、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中小企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也及時做出了進一步擴大投資與促進消費的決定,并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今年要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作為工作的主線。這些都為我們上項目、爭資金帶來難得的機遇和更加寬松的環境。從我縣發展現狀看,經過多年來的艱苦創業,我縣發展的基礎條件不斷改善,經濟增長的內生力量不斷增強。特別是隨著大廣高速、平原水庫等重點項目的開工建設,將使我們的硬件環境得到根本改善;朔黃鐵路稅收對我縣經濟的快速拉動,也為我們集中財力保重點、攻難點,在逆境中求發展創造了不可比擬的有利條件。如果能利用好這些優勢和資源,我們就一定能擴大發展的成果。因此,只要我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牢牢把握發展的機遇,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加快發展,就一定能夠化壓力為動力,變不利為有利,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在推進肅寧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確定2009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指導思想是:繼續堅持“把握一個基調、抓住三個核心資源優勢、實施三大戰略、實現三年大變樣”的總體工作思路不動搖,以“保增長、上項目、惠民生”為主題,深入推進“招商引資、城市建設、節能減排、改善民生”四大重點工作,實現全縣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2009年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0.6億元,同比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3.25億元,同比增長25%;全部財政收入完成7億元,同比增長1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496元,同比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216元,同比增長10%;萬元gdp綜合能耗控制在0.76噸標準煤以內,降低率6.2%;入統工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控制在0.452噸標準煤以內,降低率4.84%;cod排放量控制在858.1噸以內;so2排放量控制在617.6噸以內。在完成上述目標的同時,縣政府將辦好20件關系全縣城建交通、民生民心的大事實事。

各位代表,實現上述預期目標,我們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擴大投資總量,力促經濟增長;必須堅持把開放招商作為全年經濟工作的主線,完善政策,優化服務,改善環境,力促借外力發展;必須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全年經濟工作的總抓手,破除“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唯條件論觀念,樹立“有多少事爭多少錢”的超前意識,搶抓國家加大投入的機遇,力促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產業、重大城建交通項目建設;必須堅持把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確保大部分財力投向民生、投向基層、投向公共事業,力促民生改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順應求富裕、求公正、求平安的愿望,構建和諧肅寧。

三、2009年主要工作任務

為保證今年各項任務目標的全面完成,縣政府將著力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大力開展“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靠項目增強縣域經濟實力。2009年,縣政府將把能不能跑辦大項目作為衡量廣大干部執政能力的主要依據;把能不能抓好大項目作為評價我縣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標準;把能不能建成大項目作為彰顯我縣經濟后勁,實現大發展、快發展的根本途徑。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保增長的總抓手,靠項目拉動縣域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一是痛下決心,強力推進生產性工業大項目建設。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大項目就是抓大發展,抓一批大項目就是抓跨越式發展”和“抓項目是好干部,抓成項目是真本事”的理念,積極倡導“事在人為”、“不到黃河不死心,到了黃河心不死”的精神,把抓項目、抓發展作為論英雄、定獎懲的重要依據。動員全縣上下以“突圍”和“背水一戰”的精神,緊緊圍繞“三五八十”工程建設,集中力量謀劃建設一批影響全局、支撐長遠的大項目。重點抓好天寧甘露醇、無極高效傳熱管、博丹裘皮深加工、海藍藥業二期、益海糧油倉儲等重點項目的跑辦建設,務求在生產性大項目上取得突破。二是竭盡全力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抓住國家擴內需的有利時機,積極謀劃包裝項目,加快城建交通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育才大街、建設大街、神華路開發、肅臨線改建拓寬、第二污水處理廠、“潔之源”垃圾處理場、體育場、人民公園、110千伏變電站、高檔住宅小區等項目建設,實現時間任務同步。三是不遺余力抓好一批重大民生民心項目。本著“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大力推進社會保障工程、醫療衛生設施改造、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以及農村水、電、路、橋等重點項目建設,切實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四是加大跑辦力度,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緊貼國家、省市投資重點,捕捉信息,研究政策,積極謀劃項目,搞好項目包裝,加大“兩跑四爭”工作力度,跑辦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重點對接項目,爭取列入國家、省市項目建設計劃,為長遠發展打好基礎。五是健全完善投融資體系。緊緊抓住中央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等政策機遇,健全金融工作協調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擴大貸款規模,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組織項目推介會、銀企對接會,加強銀企合作,組建信貸擔保機構,幫助企業爭取更多的銀行信貸資金。

(二)強力推進開放招商,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活力。我縣的縣情,決定了要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借外力發展肅寧”的理念,把開放招商作為全年工作的主線,搭建招商平臺,優化招商環境,加大招商力度,拓展招商領域,力爭在借外力求發展上實現新突破。一是實施園區招商。把工業園區作為吸納外來項目資本、優化工業經濟結構的重要載體,加快總面積30平方公里的“一區兩園”建設步伐,高標準規劃建設路網框架、基礎設施,開工建設創業輔導園。同時,注重與我縣交通區位優勢銜接,搞好園區的推介和包裝,打造具有明顯競爭力的招商引資平臺。二是實施產業招商。依托毛皮、紡織、淀粉加工等產業優勢,精心謀劃一批產業鏈條延伸和產業升級換代項目,突出小團組招商和以商招商,把京津、港深、江浙、山東、遼寧、東莞等區域作為招商重點,爭取與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農產品深加工、紡織、毛皮百強企業實現對接。三是依托關系資源招商。充分挖掘關系資源,加強與肅寧籍在外人士、企業家的聯系,廣泛尋求招商途徑;充分發揮本縣外向型企業與國內外客商聯系廣泛的優勢,利用他們與上下游客戶企業之間的各種關系和信息資源,積極加強聯系,尋求對接。四是依托環境優勢招商。大力宣傳我縣在引進工業性大項目上土地供應、納稅獎勵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同時,加強投資環境的治理,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打造引資“洼地”,力爭在培育新興產業和大項目建設上實現突破。五是依托朔黃優勢招商。建立完善我縣與朔黃公司高層定期會晤和工作例會制度,做足做好服務朔黃、依托朔黃、借勢發展這篇大文章,進一步加強與朔黃公司聯系,努力實現路地雙方“資源共享、設施共用、文化共建、發展共贏”。同時,依托朔黃重點發展與之相關的機械加工、裝備制造等配套產業;發展現代物流業,重點抓好梁村煤炭園區建設,打造冀中地區最大的煤炭運銷中心;尋求與神華集團及相關公司的合作,謀求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堅定不移地推動特色產業升級,進一步鞏固提升產業競爭力。繼續抓好以毛皮業為主的特色產業,樹立“危”中見“機”的意識,圍繞國家和省扶持政策,搶抓機遇,趨利避害,積極采取扶持措施,努力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產業健康發展。一是引導毛皮產業在鞏固國際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引導、幫助企業既要盯住國外市場,又要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堅持走出去,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肅寧裘皮的國內知名度,積極組織企業與大中城市商場、超市的對接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銷售合作,努力實現裘皮產品由外銷為主轉向出口與內銷結合。同時,引導企業實施技術創新,注重品牌建設和形象包裝,增強產品競爭力和影響力。二是繼續做大做強原料交易和服裝交易兩個市場。進一步完善毛皮原料交易市場服務功能,鞏固國內裘皮原料交易中心的地位;繼續抓好裘皮服裝交易市場的招商,吸引國內知名企業入駐經營,打造影響力強、知名度高的裘皮服裝交易中心。三是推進毛皮產業集聚發展。進一步完善加工基地功能,發揮產業比較優勢,重點引進裘皮服裝加工企業,全年爭取引進10家以上。四是加大幫扶力度,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認真落實中央、省出臺的救企業、保企業的一系列政策,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切實做好“五了解五幫扶”工作,即:了解資金周轉情況,幫企業搞好銀企對接,通過多種途徑解決資金難題;了解產品銷售情況,幫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開拓市場、搞好產銷銜接;了解技術創新情況,幫企業及時化解改造升級中的項目、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制約;了解職工生產生活情況,幫企業解決好職工生活困難問題,及時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了解企業2009年計劃安排,幫企業謀劃改革發展的思路和舉措。

(四)深入開展“城市建設管理年”活動,加快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步伐。按照城市建設“三步走”的指導方針:20**年為拆遷規劃年,2009年為建設管理年,2010年為形象提升年。今年,按照“建設新區,騰空舊區,釋放壓力,舊城改造”的總體思路,我們將把城市建設的重心由拆遷拆違轉移到建設和管理上來,實施示范區開發建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加強城市管理,努力推進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一是按照功能分區,進一步完善城市規劃。重點編制好3.5平方公里示范區控制性詳規,以及建設大街、育才大街、體育場、人民公園等重要路段、節點的城市設計和修建性詳規,塑造城市亮點,提升城市品位。二是強力推進十大城建交通工程,打造城市建設新“亮點”。1、建成日處理污水2萬噸的第二污水處理廠,確保年內完工。2、建設日處理生活垃圾150噸的“潔之源”垃圾處理場,力爭年內投入運行。3、完成全長2666米的育才大街建設,確保年內竣工通車。4、實施神華路開發建設工程,加快公安交警指揮中心、計劃生育服務站、工商服務大廳和縣社服務中心等工程建設,按照規劃搞好兩側開發,力爭把神華路建成高標準景觀大道。5、實施全長2666米的建設大街工程,確保年內開工建設。6、完成全長13公里的肅臨線改建拓寬工程,力爭年內竣工通車。7、啟動占地225畝的人民公園建設工程,力爭年內開工建設。8、啟動體育場建設工程,爭取下半年開工建設。9、實施總投資5.28億元的朔黃鐵路肅寧北基地改擴建工程,確保年內開工建設。10、新建總投資8.1億元的融天花園、金鼎首府、陶然小區、欣欣小區等四個高標準住宅小區,力爭上半年全部動工。同時,實施好縣城5個主要出入口及沿街兩側空閑地的綠化改造工程。三是強化城市管理,美化人居環境。加大城市綜合執法力度,深入開展城市管理專項整治,整合城市管理資源,推行精細化管理,強化對侵街占道、店外經營、垃圾亂倒、車輛亂停、亂貼亂畫等不良行為的整治,切實改善城市環境面貌。加強社區建設,提高社區服務水平。圍繞創建省級衛生城,加強衛生保潔管理,規劃好城區垃圾中轉站、公廁、果皮箱等環衛設施布點工作,加強小專業市場建設并引導小商小販到規定區域經營。四是扎實推進小城鎮建設。依托特色產業和鄉鎮工業小區,加強尚村、梁村兩個建制鎮道路、供排水、綠化、亮化建設,完善小城鎮功能。

(五)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增強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嚴格按照“雙三十”重點縣承諾目標,進一步完善工作舉措,加大工作力度,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一是加快推進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全力以赴加快第二污水處理廠和“潔之源”垃圾處理場建設,確保第一污水處理廠高效運行,不斷加快工程減排步伐;圍繞重點耗能企業,積極謀劃實施節能降耗工程,力爭工程降耗取得突破。二是嚴把項目審批關。嚴格落實聯合把關制度,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強化節能減排前置審批條件,實行排污總量控制,從源頭上把住污染關。三是加大目標考核力度。將單位gdp能耗、cod、so2排放量等節能減排約束指標納入年度考核體系,建立節能減排考核監督機制,完善統計、監測和考核辦法,對未能完成年度任務的部門實行“一票否決”,嚴格落實問責制;建立健全檢查監管機制、舉報查處機制,強化社會監督。四是提高監管水平。加強節能減排執法隊伍建設,進一步鞏固深化污染專項整治成果,完善聯合執法機制,時刻保持高壓態勢,徹底消除污染反彈隱患;嚴格實行在線監測、日常監管和突擊檢查等監管措施,確保涉污企業達標排放。加強對年耗能2000噸標準煤以上重點耗能企業的監管,實行產品能耗限額管理,督導企業進行節能技術改造,加快推廣清潔能源和節能降耗技術。

(六)扎實做好“三農”工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進一步強化用工業化的理念發展農業,抓住國家不斷加大對“三農”投入的機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一是繼續鼓勵發展蔬菜、果品種植業和特色養殖業。制定蔬菜業、特色養殖業發展的獎勵政策,加強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重點扶持養殖園區建設和設施蔬菜成方聯片生產,年內爭取新增棚室蔬菜4000畝、深冬溫室2000畝,新建毛皮動物養殖小區4個;以東風、凱華等養殖公司為龍頭,大力發展肉鴨養殖業,爭取年出欄達到3000萬只以上。二是大力鼓勵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投入扶持資金400多萬元,突出抓好特色養殖、玉米深加工等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投資2000萬元的大型果品蔬菜批發市場建設,促進農產品流通。加大農業項目爭取力度,瞄準國家各項農業投入政策,搞好項目謀劃包裝,積極爭取農業項目資金,重點抓好1.2萬畝節水灌溉、1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和國債整合投資項目。三是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認真貫徹落實“四項直補”等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讓廣大農民得到更多實惠。加大扶貧開發和農業開發力度,實現貧困和低收入農民增收目標。搞好返鄉農民工的技能培訓,拓寬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四是積極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探索土地合法流轉方式,鼓勵和扶持適度規模經營;推進合作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發展經合組織20個以上,不斷增添“三農”工作發展活力;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改建農家店80個。

(七)大力實施民生民心工程,努力把經濟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眾。進一步強化“抓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讓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廣大百姓”的執政為民理念,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越是困難時刻越要高度關注民生,讓廣大人民群眾最大限度享受發展帶來的實惠。今年,我們將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實施好“十項民生民心工程”。一是實施低保全覆蓋工程。投入245萬元實現農村低保和城鎮低保的提標擴面全覆蓋。農村低保人員救助標準由年人均720元提高到870元,重點做好貧困大學生家庭和重病致貧家庭等困難家庭的救助;城鎮低保人員救助標準由月人均160元提高到245元,人數增加到3400人左右。二是實施尊老敬老工程。加快中心敬老院工程進度,搞好配套設施建設,年內確保220名五保老人入住。同時,實行星級管理,達到全市一流管理水平。三是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爭取年內農民參保率達到試點縣要求。四是實施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工程。投入1761萬元完成第一實小、第二實小、梁村中學和東柴完小教學樓建設工程;開工建設三中教學樓;推進特教學校建設。五是實施醫療衛生設施改造工程。總投資2834萬元,爭取上級支持,開工建設縣醫院綜合門診樓,啟動縣中醫院建設。六是實施農村飲水解困工程。投入260萬元年內解決30個飲水困難村的飲水問題。七是實施農村路橋改造工程。總投資2450萬元,爭取改造農村道路50公里,完成白寺橋等5座危病橋涵改造工程。八是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投入資金4436萬元,完成后堤110千伏變電站、劉屯35千伏變電站以及90公里電網建設。九是實施再就業工程。投入資金330萬元,重點對下崗失業人員在職介、公益崗位、職業資格鑒定等方面進行補貼,解決好“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的就業再就業問題。十是實施城區天然氣入戶工程。投資3600萬元鋪設管道1萬米,實現1000戶城區居民入戶供氣。

(八)深入推進平安肅寧建設,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市場監管和社會穩定工作,著力構建和諧肅寧、平安肅寧。一是高度重視安全生產。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著力抓好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生產整治工作,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和行政首長問責制,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二是繼續強化市場監管。繼續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狠抓肉制品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加強農產品安全監管,加大農資市場管理力度。強化物價監管,抓好市場供應,確保市場穩定,通過我們扎實的工作,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菜、吃上放心肉。三是維護好社會穩定。認真宣傳貫徹落實《條例》,嚴格執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強化重點案件領導分包責任制;充分發揮司法調解和人民調解工作職能,健全縣、鄉、村三級調解網絡,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應急救援體系,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大破案力度,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活動,努力建設和諧肅寧、平安肅寧。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

立足新的形勢和任務,縣政府將按照“為民、務實、高效、清廉”的要求,扎實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增強發展意識,進一步推進能力建設。當前,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嚴峻挑戰的關鍵時期,如何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保持全縣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對我們駕馭復雜局面能力的考驗,是對政府執政能力的考驗。縣政府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發展作為全縣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發揚“拆遷精神”,著力增強“四種能力”,即:敢于開拓,著力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敢于創新,著力增強破解發展難題的能力;敢于負責,著力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敢于碰硬,著力增強推動工作落實的能力。

(二)增強務實意識,進一步推進作風建設。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把主要精力和時間用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上,用在狠抓落實上。進一步強化大局觀念和協作意識,堅決破除部門主義和本位主義,大力整治行政不作為、工作不落實、配合不協調等問題,確保政令暢通。建立健全狠抓落實的各項制度,對政府各項主要工作,細化目標,明確責任,硬化措施,盯緊抓實每個項目,加強檢查調度,一項一項抓落實,一件一件求實效,確保干一件成一件。實行“一線工作法”,倡導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到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持實事求是,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貼近實際、貼近群眾,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篇(5)

發達地區的農業服務有技術、管理、信息、人才、資本等經營要素優勢。欠發達地區有土地、勞動力等經營要素優勢,農業服務只有實行跨區合作,才可以優勢互補、經營要素互補,使資金、勞動力、土地、技術、信息和管理等要素實現跨地域、跨所有制、跨主體的優化和重組。提高經營要素的配置效率。基于此,研究寧波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有重要意義。

一、寧波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的現狀

(一)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形式。發展現代化農業跨區服務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經濟組織。2007年7月1日,《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施行,從此寧波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有了法律依據。此前2006年6月,寧波市為貫徹落實《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意見》,積極推進寧波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健康發展。寧波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勢頭較為迅猛,至2008年6月,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數量接近600家。

(二)抓住農業核心任務,保糧食安全,在大市區內跨縣區科學統籌

為全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提高糧食生產規模和經營水平,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現代化、科技應用程度,寧波市市政府決定用3年時間在全市范圍內實施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功能區主要用于種植水稻等糧食作物,不得隨意調整結構,不得棄耕拋荒,并須全面達到6方面的標準要求,即較高的糧食復種指數、完善的基礎設施、健全的服務組織、較高的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全程機械化率達到90%)、探索糧食生產新的經營模式、提高科技到位率。

(三)提高農機服務合作效益,實施規模化農機跨區作業

為進一步樹立跨區作業品牌,做大做強跨區作業,寧波市引導組建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實施規模經營,提升農機服務實力。并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對新成立的農機合作組織實行以獎代補政策。2008年。寧波市各級農機部門和廣大機手克服油料漲價、作業成本提高、跨區作業市場競爭激烈等困難,積極拓寬跨區作業范圍,扎實做好跨區作業機具檢修維護、跨區作業證發放、作業供需協調、機手培訓、技術指導、信息服務和接待服務等工作,精心組織572合收割機赴河南、安徽、上海、江蘇、海南、廣東、湖南等地實施跨區域稻麥機收作業,全年農機跨區作業面積達50萬畝,創歷史新高。

(四)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重視在大市區內跨縣區城鄉合作

“菜籃子”工程是事關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市“菜籃子”骨干企業的寧波市蔬菜有限公司,承擔著市區80%的蔬菜供應和90%的水果及豆制品供應。如何更好地保障供應、調劑余缺、平抑物價、繁榮市場,尤其在節假日和災害天氣期間保障供應,是寧波市蔬菜有限公司的中心任務,也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事項。寧波市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廣泛開展以“創業創新促提升,關注民生促和諧”為主題的大討論活動,推出了六大民生工程。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六大民生工程分別是:“菜籃子”建設工程,確保城鄉居民餐桌更加豐富:社區商業工程。社區消費服務更加便捷有效:菜市場改造工程,確保城鄉菜場環境更加整潔舒適:農村流通網工程,使農村購物消費更加便利實惠;放心早餐工程,讓市民早餐更放心滿意;市場監管調控,使市場運行更加高效安全有序。這六大民生工程是“菜籃子”工程業務的進一步延伸拓展,也是城鄉一體化跨區合作縱深化、精細化推進的結果。

(五)企業與新疆抱團取暖,實施農業服務跨省區合作

要讓資源實現更加合理的配置,就得加強區域間合作,優勢互補。現在的競爭不只是單個企業之間的較量,而是整個產業鏈之間的競爭。這種在全國范圍內配置資源、抱團取暖的做法是應對成本急速上漲、提高競爭力的良策。新疆是主要產棉區之一,寧波富宏針織公司在新疆沙雅縣投資1.15億元的紡織二期項目竣工投產,成為從籽棉收購到軋花、紡紗、織造、漂染、印花、繡花、成衣出口的一條龍集團公司。另外,浙江巨鷹集團投資長絨棉花的生產。在新疆阿克蘇建立了棉紡織廠,寧波健鷹針織有限公司新投資的棉紡廠也要在新疆新和縣建成投產。

(六)不斷推動農產品出口服務。實施國際跨區合作

寧波是農副產品出口大市,農業外向度高,大力發展出口農業有利于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增強農業競爭力,有利于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業增效,有利于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但受日益嚴重的貿易壁壘、美國金融危機、人民幣升值、能源和原材料漲價、勞動力用工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出口農產品企業困難重重,許多出口企業已出現虧損,形勢非常嚴峻。2008年1-6月,寧波市農副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15.98億美元,同比增長37.12%。其中,出口7.53億美元,同比增長16.63%;進口8.46億美元。同比增長62.54%。水產品進出口貿易額11.7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7%。其中。出口4.68億美元,同比增長25.5%;進口7.035億美元。同比增長89%。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逆差為2.36億美元。寧波市出口農產品種類主要集中在勞動力密集型、區域優勢明顯的農產品上。據統計,水海產品、蔬菜加工品、茶葉、水果罐頭、藺草制品等五大類產品占全市農產品出口總額的76%。其中,水海產品1.856億美元,占40%;蔬菜加工制品0,5687億美元,占12%;茶葉0,389億美元,占8%;水果罐頭0,397億美元,占8%;藺草制品0,34億美元。占7%。農產品出口仍以亞洲及日本為主,非洲、美洲、歐盟等市場份額增加。市場多元化戰略初見成效。亞洲及日本是寧波市出口農產品的傳統大市場。非洲、歐盟、北美洲市場比上年增長較快,分別占全市出口農產品總額的9.6%、9.1%、11%,已成為寧波市農產品出口增長相對比較快的市場。

二、寧波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經過幾年的實踐和努力,寧波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從長遠來看,仍然存在著一些需要重視并且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龍頭企業在外地的適應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農業龍頭企業在一個地方建立生產基地后,需要與當地農民打交道,而每個地方具有不同的風土人情,尤其是到西部少數民族地區辦廠時,如何處理與當地農民的關系經常成為難題。如果不能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就有可能使各方出現機會主義行為的概率加大,阻礙合作關系的健康發展。同時,缺乏與當地農業生產、加工企業的有效合作,也會使得項目的實施遇到一些困難。

(二)部分輸入地的投資環境有待改善

不發達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投資環境不盡如人意,影響了輸出地企業穩步拓展的能力和積極性。因此,改善輸入地的投資環境已成為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中的重要問題之一。不發達地區落后、陳舊的觀念是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最大的制約因素。大多數的不發達地區由于受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歷史因素及地域文化的影響,千百年來所沿襲的是具有典型內陸民眾性格特點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比較追求安逸、輕視商業行為。這種傳統的文化心態妨礙著人們創造力的發揮,同時也阻礙了跨區域合作主體的培育。因此,實現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思想觀念的合拍是一個根本問題。

(三)缺乏高效的物流體系,農產品流通費用過高

寧波農業的產業鏈遍布全國各地。在分散的農產品產地與銷地之間,如何保證農產品運輸和市場銷售是實施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成敗的關鍵。從現狀看來,運力不足,運費過高,缺乏高效的物流體系和銷售網絡大大增加了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的購銷及經營合作成本。糧食流通費用偏高是寧波糧食供銷中的普遍現象。國家糧食局的統計資料表明。國內糧食從產區運到銷區的流通費用。約占銷區糧食價格的1/3.而在發達國家,糧食最高流通費用率不超過1/4。

(四)農業服務務跨區合作水平不高,沒有形成規模優勢

從近幾年寧波一些農業龍頭企業的跨區域合作情況來看,存在著生產專業化和經營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近年來,寧波在外地建立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的面積在逐年擴大,但從總體水平來看,規模偏小,經營效率不高。同時,與本市其它農業龍頭企業間的互利合作偏少,龍頭企業常常單兵作戰,還沒有形成整體合力和規模優勢。

(五)農業服務跨區合作的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不少隱患

一是寧波農民專業合作社受地域限制,業務量無法拓展。組織規模普遍偏小,帶動農戶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組織發育還處于較低層次,對農戶的輻射帶動力較弱,對農戶的覆蓋率低,在市場經濟中發揮的作用有限,主要原因是地方保護主義過強。保護本地利益的最終結果是阻止地區間的業務對接與開放,阻撓跨區合作,保護落后,損害了整體效益。

二是寧波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些項目開展步履維艱,主要原因是政府支持不夠到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效益不理想。合作社租用當地村民山地的費用太高、經營環境差、技術風險大、在稅、費、補貼以及技術引進上給予的支持不夠。通過合作社的形式,從短期來看雖然降低了個人風險,能夠開展一些大規模、高風險的項目;但從長期而言,一旦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或面臨持續虧損,必然會造成會員退社、周圍村民組織參加合作社態度冷淡、現有合作社面臨解散等一系列問題。政府和相關部門對合作社的優惠措施落實得不夠到位。例如,對開辦合作社的資金補助、對重大項目的補貼、對經營大戶的獎勵不能及時到位,對合作社的免稅措施尚未落實,等等,都將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三是寧波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體制不夠健全,也不科學,組織產權模糊,發育不夠成熟。因利益關系導致的各類矛盾越來越尖銳且層出不窮。合作社基本上以會員的出資額或其提供的實物、技術、土地承包經營權等作價來確定其股金額,雖然制度中大多依靠交易額和股金額來決定盈余返還部分的分配,但交易額缺少實際操作性,最后往往以股金額為標準分得紅利。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某些能力強或者肯干的人承擔了大部分的生產銷售任務,而在盈余分配過程中卻無法得到體現。在一些合作社中,小部分人完成了大部分的任務,但是卻只獲得和那些工作量很少的人相同或略多的報酬。這樣的分配方式不但不能體現按勞分配的精神,更對合作社的凝聚力產生了負面影響。還有一些合作社的章程未考慮風險控制,一旦引進一些高風險的項目,在成本和收益的分攤上就會遇到相應的難題。如果合作社章程中未寫明如何解決類似問題,必然激化合作社內部的矛盾。

(六)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仍受許多因素制約

一是耕地面積下降。寧波市由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997的319萬公頃減少為2008年的147萬公頃。二是基礎設施薄弱。糧食生產始終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僅占總耕地的40%左右,有40%的耕地處于不斷退化的狀態。寧波市1995年有效灌溉面積為279萬畝。2008約為275萬畝,相比之下表現為減少趨勢。三是糧食科技進步緩慢。寧波超級稻等增產科技尚未大面積推廣,高產栽培配套技術推廣力度表現較弱。四是農業比較效益低。種糧每畝純收益一直在幾百元左右徘徊,相對于經濟作物等其生產效益一直偏低。糧食播種面積難以穩定。盡管糧價上漲,政府補貼增加,但與打工收入相比,種糧的機會成本仍然較大,農民務農意愿依然偏低。

三、關于寧波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工作的建議

寧波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要抓好這個工程,前提之一是要進一步加快健全完善寧波農業技術服務、農產品流通、現代農產品營銷、生產要素優化配置、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農產品質量的安全保障、農業觀光旅游等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現代農業服務業體系。關鍵問題是,從寧波市農業發展實際出發,著眼于發揮現有比較優勢和創造新的競爭優勢,選擇市場需求旺、基礎條件好、增長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服務領域和優勢項目重點突破,實現跨區合作。鑒于此,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一)抓好農業服務工作,把握寧波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的關鍵

要實現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關鍵是要做好5項農業服務工作:1 牽線服務:政府的牽線搭橋,不僅可為寧波企業提供信息,更為重要的是可協調與輸入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關系。2 政策和法律知識的服務:即政府部門為經濟主體提供政策和法律的培訓、咨詢、援助等服務,使經濟主體了解“走出去”創業哪些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哪些是法律不許經營的。同時,當經濟主體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時,要給予必要的法律援助。3 技術服務:寧波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較高,外拓企業進入不發達地區后常面臨技術服務方面的困難,寧波應當組織科技服務小分隊赴外省市基地提供服務,幫助外拓者擬訂發展計劃、審報項目資金、解決技術難題等。4 金融服務:融資難是寧波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主體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跨區域合作中的輸出地經常處于一些經濟不發達或欠發達地區,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依靠地方財政投資難度大,資本市場欠發達,當地融資困難,直接融資的比例很小,經濟發展主要依靠銀行信貸資金。西部多數商業銀行是“存差行”,而東部卻是“貸差行”。總體來看,通過銀行間接融資形成的資金流向是向東,西部資本又被“虹吸”到東部。在寧波,如何為外拓企業提供信貸服務就職顯得尤為重要。5 物流服務:充分發揮寧波港口優勢,重要交通樞紐功能。政府需要在以下幾個方法發揮作用:第一,盡快疏通寧波與糧食主產區之間的糧食運輸通道,保證糧食運輸及時、快捷。例如,在寧波和黑龍江省之間開行糧食運輸定時快運專列,由兩地誠信度高、實力強的龍頭企業糧食運輸業務,協調引導社會多元主體利用糧食專列,擴展兩地運輸通道,以滿足產銷區糧食合作的需要。第二,新建、擴建和改造寧波現有的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大力推進糧食現代物流的發展。主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建設大型糧食批發市場:改造現有的區域性糧食批發市場,發揮市場的集聚功能,發展集批發、加工、倉儲和信息四位一體的現代糧食物流中心,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建設糧食中轉碼頭,利用寧波的港口優勢。發展鐵水聯運,擴大糧食運輸能力。  (二)加強工作手段建設,推動寧波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服務信息化進程

寧波應當加快“三網合一”建設(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通信網的相互滲透、互相兼容、逐步整合),以傳統傳媒與電子網絡相結合的現代農業信息化體系,研發、利用智能化程度高、可擴展的農業信息網絡平臺,集成農業信息標準化的數據格式、農業信息智能檢索引擎、用戶需求智能判斷技術:解決寧波農業信息資源開發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綜合利用全國農業資源與農情遙感監測系統和農業氣象服務系統,定期農作物種植面積、作物復種指數和種植結構等變化,主要作物總產量預測及其它農情等信息:農業氣象信息可在互聯網上實際運行:建立和完善農業宏觀決策支持系統并在互聯網上運行,建立農業生產技術信息服務系統、農產品市場分析與預測信息網站。開發農業管理決策信息系統:開發包括農業宏觀輔助決策支持系統、農業管理決策支持系統、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輔助決策支持系統、農業生產技術推廣服務信息系統、農產品交易信息分析預測系統、可視化農業遠程信息咨詢服務系統、便攜式農業信息數字化產品等一批農業信息產品:面向寧波農村、農戶應用農業信息技術的示范樣板,實現網絡通到鄉鎮一級,并根據寧波的農業特點,在農業生產實際中應用農業信息技術,大幅度提高寧波農業信息化水平:認真實施全市農業信息服務工程,為廣大農民及時提供各項富農政策、市場供求信息、先進高效種養模式、網上農業博覽會等信息服務,大力實施農業上網工程,發展農業電子商務,促進農產品流通與銷售。

(三)創新合作模式,大力推進寧波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

支持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村服務性組織,為農業跨區合作提供載體。農民專業合作社要積極發揮協會聯系政府與會員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協會加強行業自律。推動誠信建設,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擔負起組織、引導、協調、管理和規范協會的職責,不斷完善協會的職能。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立足寧波資源優勢,結合農業結構調整,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一批銷售貿易、生產加工、種植養殖等類型的龍頭企業,培育一批特色明顯、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企業集團對農業生產的帶動力、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能力和市場輻射能力。鼓勵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企業集團興辦棉花、蔬菜等農產品生產基地,組織農民開展標準化生產。鼓勵、支持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企業集團積極參與當地農業開發。逐步與農民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發展改革、財政、農業、商務、扶貧等部門要優先安排相關扶持政策及資金。

(四)拓寬合作區域,實現跨市區、跨省區乃至國際跨區合作

做好推進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延伸橫向發展工作,向其他地區的拓展。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涉及面廣,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強化工作力度。部署好、組織好、服務好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延伸工作,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在鞏固本市區合作的基礎上,一要推動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市區合作。借鑒本市區合作的成功經驗,建設跨市區合作服務平臺,推進長江流域的“東西合作”以及重點農產品區域高效能服務的“南下北上”,擴大跨區合作規模。二要推動現代化農業服務跨省區合作。通過政府引導扶持,加強宣傳培訓示范,強化信息和省際問協調,積極推進跨區服務。三要利用寧波港的優勢地位推動現代化農業服務國際跨區合作。重視農產品貿易促進工作,把農產品貿易促進工作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重要措施來抓。

(五)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寧波現代化農業服務跨區合作的范圍

上一篇: 物業晉級報告 下一篇: 創建安全社區工作計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2019 | 午夜福利成年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