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經濟發展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27 11:25: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村委會經濟發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一、基礎設施狀況

1、通路。該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6個自然村都建設了簡陋的進村公路,但由于路窄、路基不穩,里程長,無力經常修復等原因,導致進村公路利用率相對較低,運輸成本高。2、通電。該村5個村民小組已全部解決通電問題。3、通水。該村5個村民小組已通人畜飲水,迷丕村民小組挖進村公路挖斷了人飲水管,因沒有物資資金修善導致飲水困難,其余村民小組雖然已通水,但只通到村內,沒有入戶。4、通訊。5個村民小組部分農戶安裝了無線電話,移動通訊信號已經覆蓋整個村委會。5、住房。5個村民小組多數住房簡陋,為土房或土堆房,縣人畜不分離,屬于改造范圍。6、衛生路。**民小組20xx年鋪設衛生路2公里,但由于資金物資不足還沒有覆蓋完成整個村子,格保村民小組利用一事一議項目基本鋪設了衛生路,普朵村民小組已經整合各類資金計劃20xx年完成衛生路等基礎設施項目,梅東村民小組、迷丕村民小組(迷丕、哈塔東)還沒有鋪設衛生路。7、公廁。5個村民小組都建設有農村公廁,但數量不夠、質量不高,無法滿足農民入廁需要。

二、公益事業發展情況

1、教育。**委會有1所寄宿制小學和2所初小,基本能滿足適齡兒童受教育的需要。2、衛生。該村委會有1個衛生室,1名鄉村醫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看病難問題。3、文化活動。目前,**委會5個村民小組6個自然村還沒有一個圖書室、科技室、文化活動室及籃球場等活動場所,農民學科技難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農民群眾思想素質、文化素質一直以來都較低。

三、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全境為山區,溝壑縱橫,山峰林立,境內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1250米,年平均氣溫18.4℃,最高氣溫26℃,最低氣溫2℃,年降雨量1620毫米。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草果、核桃,但由于山高坡陡,經濟基礎薄弱,勞動者素質低,生產生活中科技含量低等原因導致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多數農民處于貧困線。20xx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725.00元,比國務院確定的貧困線1196元低471元,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是全縣典型的貧困村。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基礎設施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進村公路處于情通雨堵的局面,運輸成本高,阻礙了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住房條件差,人畜沒有分離,村容村貌沒得到改善。

(二)學科技難。整個村委會沒有一個圖書室、科技室、文化活動室,學科學技術難,農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無法利用科技提高生產生活質量。

(三)勞動者素質低。全村適齡兒童輟學率高,村民文化素質低,“等、靠、要”思想突出,沒有主動參與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經濟的思想。

五、解決的辦法和建議

篇(2)

打破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經濟發展的因素很多,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一個地方,假如基礎設施建設沒有跟上,道路不通、信息不靈、用水困難、用電無保障,經濟發展自然會受到影響。因此,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打破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十分重要。我曾在幾個鄉鎮任過職,都是在最邊遠、最困難的村駐村蹲點,每到一處聽得最多的就是村民要求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呼聲。每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就和村兩委一班人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千方百計籌措資金爭取項目,帶領村民新修、維修公路,建設水庫,拉通電話等,村民對此十分擁護。有個村的公路竣工時,村民自發地敲鑼打鼓慶祝。公路修通后,收購商能夠進來收購農產品,減少了村民的運輸成本,直接增加了農民收入。

盤活閑置資源,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村委會要充分利用村內閑置資產和資源發展經濟,尚未利用的山場、水面、林地、草地、灘涂、土地等,都可以作為利用的資源。村委會既可以以入股的形式參與,也可以發揮集體優勢,組織村民共同參與,還可以以租賃的形式對外招租,促進經濟發展。某村新一屆村委會班子上任后,積極利用本地石材資源,引進外商開發,村集體收入逐年翻番,一舉甩掉“空殼村”的帽子。但是要注意一點,千萬不可為了發展經濟而“病急亂投醫”,對那些不符合產業發展規劃的行業要拒之門外。有個村看見鄰村集體經濟發展得紅紅火火,非常著急,恰好此時有人想來該村搞冶煉業,結果由于污染嚴重,村民意見很大,后來在地方政府的干預下關閉了。

因地制宜,積極扶持地方優勢產業。村委會要促進本地經濟發展,應當發展地方優勢產業。地方優勢產業的產品,在質量或產量上占有優勢,在市場上能夠暢銷。當然,有的地方優勢產業明顯,有的不明顯。如何引導產業發展呢?一是發展適銷對路的傳統產業,因為傳統產業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能夠延續下來自然有其自身的優勢;二是借鑒自然和基礎條件類似的地方的經驗,發展同樣的產業,使之規模發展;三是聘請技術專家深入實地,根據本地土壤、光照、溫差、氣候等環境特征,結合市場因素,現場分析指導。

篇(3)

截至2013年9月底,祁陽縣有微小農村金融機構4家,主要包括祁陽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祁陽村鎮銀行、祁陽縣眾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祁陽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機構共有網點65個,其中城區網點16個,鄉鎮網點49個,自助設備45臺,其中農村38臺,高級管理人員金融從業年限均超過20年,共有員工525人。4家機構均是股份制形式,投資主體主要是自然人、政府財政、企業和個體商戶,共有股東3983人,股本金2.16億元,其中農戶股東3938戶,股本金0.62億元,各項貸款36.96億元,各項存款62.17億元,發行借記卡21萬張,涉農貸款戶數5.98萬戶,貸款余額33.3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0.46億元,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余額0.69億元,小農戶貸款余額24.45億元。

二、微小農村金融機構與縣域經濟匹配分析

祁陽縣微小農村金融機構網點多、分布面廣、全部扎根農村,所操辦的業務有個人存款、貸款、跨行轉賬、匯款,業務等,都是經銀監部門批準允許范圍的各種業務,服務質量相對過去一年比一年好,但相對現代銀行先進管理水平來說還有待提升。祁陽縣近年來縣域經濟發展較快,2012年成功挺進全省二十強,GDP和財政收入逐年增加,年均分別增長14%和21%左右。到2013年9月,全縣規模工業企業達112個,年總產值達130多億元,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32個,納稅上1000萬元的達9個。園區經濟發展迅猛,祁陽經濟開發區實現規模工業產值73億元,財稅收入7.5億元,全縣完成農業總產值52.3億元,糧食總產達66.6萬噸,連續九年增,該縣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林業科技示范縣、和全省發展鄉鎮企業先進縣、農業現代化建設示范縣、畜牧業發展先進縣、農業產業化先進縣等,被列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第一批油茶產業基地建設示范縣,第三產業蓬勃發展。2008年以來成立了祁陽村鎮銀行、祁陽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2012年開始籌建祁陽農村商業銀行。祁陽縣微小農村金融組織與縣域發展還存在一些遏制,業務發展沒有優勢。以祁陽縣農信聯社為例,該社到2013年9月年底有網點59個,其中城區網點12個,自助設備36臺,其中農村設有23臺,高管人員金融從業均達20年以上,最少也達10年,有員工486人,其中吸收大學生村官3名,各項貸款31.99億元,平均年利率10.8%,各項存款52.22億元,發行借記卡20萬張,涉農貸款余額30.74億元,農戶貸款余額4.81億元。該社存款和貸款規模只占全縣金融機構的26.88%和45.35%。祁陽農信聯社與祁陽村鎮銀行對比,祁陽村鎮銀行成立近5年來,網點和人員只占祁陽縣農信社的3.2%和6.8%,而存款和貸款規模占全縣金融機構的4.69%和6.65%。祁陽村鎮銀行能發展得這么快,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因村鎮銀行是新型金融機構,又是政府部門引進的,在各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對信用社貸款也有影響,由于村鎮銀行推行了企業聯保貸款和個人聯保循環貸款業務品種,貸款利率又比較信用社偏低等政策,對信用社貸款業務有一定沖擊。信用社原來扶持的中小企業、農業產業化企業、個體戶等優良客戶,村鎮銀行搶占和滲入到這些客戶中。從長遠看,村鎮銀行對農村信用社的影響主要是其政策優勢,在政府等有關部門的影響下,農村信用社的部分優質客戶將繼續流向村鎮銀行。為此,祁陽縣農信社近年來在服務縣域經濟中,一是抓住機遇促發展。不斷創新理念、創新載體、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機制,努力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實現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二是培植多種客戶群。大力實施優質客戶戰略,注重發展中小客戶和微小企業客戶,培育和發展支柱型客戶,淘汰劣質客戶,實現市場有進有退,客戶有保有壓,主動尋找企業、走進企業、培育企業,把小微企業信貸計劃作為農信社信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微小企業貸款營銷,把有規模、有效益、有發展潛力、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作為信貸傾斜對象。對客戶群體細分,全面實施“百千萬”工程。三是創新工作思路,研發金融產品。推出了微小企業商業信用授信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經營權質押貸款、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擔保貸款、社團貸款等信貸產品。簡化操作手續,縮短操作流程。創新利率定價機制,實行利率定價機制,為自己贏得市場。四是加大各類經濟主體的支持。總體來講,對當地經濟貢獻度和所產生的影響主要是農村信用社。一方面,農村信用社點多面廣,通過60多年的發展,一直根植在農村,服務三農,業務不斷壯大,老百姓對農村信用社認知度和金融需求依賴性起來起大,農村信用社支持縣域經濟成效不斷顯現。另一方面,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的微小金融組織,規模太小,服務縣域經濟及支農力度范圍較少,發揮不了較大作用,可以這樣講,只相當于農村信用社的一個金融網點,而這些機構均設在縣城,鄉鎮級沒有設立,服務對象真正的種養農戶較少。同時,這些微小金融組織經營風險性也較大,主要在貸款發放上,由于其規模小,資本金一般在5000萬左右,如果貸款投入到60%以上,假若出現500萬元以上不良貸款,或一旦發生幾百萬元的經濟案件,將成為高風險金融企業。

三、微小金融遭遇的問題和風險

(一)微小企業貸款難。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抵押物不足,企業帳目不全,融資成本上升和融資難度上升。在貸款緊縮情況下,貸款利率也在往上升,微小企業貸款難也跟銀行的理念和指導思想、戰略定位有關。

(二)小額信貸催收有一定難度。因為小額貸款戶分布農村,大部分的村民都應社會經濟時展趨勢南下或者北上打工,呆在家的貸款戶很少,客戶經理上門去催收貸款時,基本是吃“閉門羹”。因催收不到位,收息、收本、轉據都成了障礙,不良貸款頻頻增加,嚴重影響信貸款質量。

(三)安全問題不可忽視。縣域微小農村金融組織前進的路途還是阻力重重,機構遍布在農村各鄉鎮,環境差,員工偏少,經營品種單一,服務對象全是農村居民,相對來說這些客戶群體素質不是很高,日常監督方面存在問題也是層出不窮,特別是安全保衛和案件防范這一塊,是微小金融部門顧慮的重心,因為農村交通不太方便,機構設施不夠完善,對于犯罪分子防不勝防。

(四)信貸風險有不確定因素。目前,人民幣升值壓力很大,一些小企業面臨的風險也很大,中小金融機構能不能開展一些金融延伸產品服務,幫助客戶分散風險,同時也幫助自身減少風險,現在手機特別普及,能不能開展移動金融服務。

(五)小額貸款公司存在的問題。以祁陽縣眾信小額貸款公司為例,一是市場問題,由于公司收取利息是按銀行基準利率的四倍收取,而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有限,市場發展空間受到影響。二是稅收問題,稅務部門按企業稅收政策而不按金融機構的稅收政策對等收稅,并不承認小貸公司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使稅費過重。三是質量問題,信用貸款比較多,抵押少,貸款風險控制難度大,極易形成不良貸款。四是收息問題,企業和個人還息意愿不強,公司催收力度不夠,導致收息率不高,影響經營效益。五是自身問題,員工素質達不到要求,金融業務不夠熟練,各方面都有待加強。

四、政策建議及對策

1、完善政策扶持。銀監會要求信貸實現市場有進有退,客戶有保有壓政策,微小金融組織要加大主動尋找企業、走進企業、培育企業力度,把小微企業信貸計劃作為微小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小微企業貸款營銷,把有規模、有效益、有發展潛力、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作為信貸傾斜對象,縣域微小農村金融組織根據當地結構和發展進行一系列的規劃,但這些規劃還需要當地政府及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及協助,進行大力支持。

2、加強監管引導。引導微小金融組織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組織體系,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機制,幫助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一是應建立嚴格的準入制度,加強微小金融組織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審查。二是要建立審慎的運營監管制度,對于微小金融組織考慮到其經營的高風險性和抗風險能力不強的特點,對其運營應堅持更為審慎的原則。比如資本充足率標準應該高于其他類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分類標準和流動性比率應更高,以保障其運營更安全,努力減少因經營不善可能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要建立更為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由監管部門組織成立由監管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組成的經營評價機構,定期公布評價結果,將經營情況置于公開場所,借以增強市場對經營者、借款人、監管者的制約,向存款人提供充分的信息。

3、強化自身管理。一是要不斷加強資金組織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強盈利能力,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擴大貸款規模,形成“以規模抗風險,以內控防風險,以積累化風險”的經營理念。二是要切實加強風險管理,提高風險管控能力,加強內控制度建設,規范業務操作行為 。三是要加強不良貸款清收力度,做好新發放貸款的管理。四是要要加強自身建設,以人為本,樹立良好行業形象。

4、協調財政存款注入。微小農村金融組織要充分發揮銀行一級法人優勢、靈活優勢,以貸款優先、方便快捷的服務,全力支持縣域農業重點項目建設。同時,建議各級政府協調部分財政存款存入微小金融機構,不斷壯大微小金融機構資金實力,為更好地支持“三農”、服務地方經濟提供更多的資金源。

篇(4)

該成果在分析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的構建我國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指導思想是:根據我國的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國家的綜合國力和農村的經濟發展狀況,通過農村群眾的聯合互助,以合作的力量為主,配之于國家和社會的一定扶助和農民個人的力量,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地建立著眼于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有利于保護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該成果立足于以下兩個方面的創新:一是制度創新。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應避免出現依賴國家和社會救濟的城鎮傳統模式,應以合作經濟組織為載體,將農村社會保障與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建設適合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這是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現實選擇。應立足于農村群眾組織起來“自救”和“自我保護”,鼓勵農民從自助走向互助,以合作的力量為主,配之于國家和社會的一定扶助和農民個人的力量,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二是體系創新。將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拓展為基本性保障項目與積極性保障項目并存的新型體系構架,在農民養老保險制度、農村醫療保險制度、農民最低生活保障與社會救濟制度、農村扶貧制度、農村優撫制度、農村社會福利制度等傳統的基本性農村社會保障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了農業保險制度、農村流通保障制度、農民就業保障制度和農民收入保障制度等積極性的農村社會保障項目。這種新型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在保障對農民的“輸血”功能的同時,強調增強農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也就是針對農民所面臨的諸多社會風險,一方面為其提供基礎性的保障,另一方面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從根本上增強農民防范外部風險的能力。

二、提出以合作經濟組織為載體,發展農村社會保障事業

1.逐步拓展農村社會保障項目,擴大保障覆蓋面,提升保障水平。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應按社會保障的本質要求,遵循普遍性與選擇性相結合的原則、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保障農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則、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的原則、政府統一管理與農民自我管理相結合的原則進行。確定農村社會保障水平時應與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相適應、公平與效率兼顧、穩步推進并逐步提高,政府在農村社會保障發展的初期應承擔主導責任,夯實農村社會保障的基礎。在農村社會保障的各項目中,應區分輕重緩急,優先滿足農民大病統籌的合作醫療保險、農村社會救助、農民最低生活保障等農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逐步探索構建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政府、集體經濟或合作經濟和農戶三方合理的籌資機制:為保持資金的穩定性,資金來源應當制度化;財政全方位支持農村社會保障;分享土地資本收益,充實保障基金;發揮合作經濟等集體組織的保障功能;拓展籌資渠道,增加輔助籌資形式;創造條件,開征農村社會保障稅。同時,應從建立健全各級農村社會保險管理機構、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基金營運的監管機制等方面加強農村社會保障基金運作管理。

2.以合作經濟組織為載體實施農民養老保障,以產品換保障、實物換保障和土地換保障作為實施農民養老保障的物質基礎。 “產品換保障”是通過收取農產品實物抵作養老費來為農民提供養老保障。“實物換保障”是把農民積累起來的部分實物作價轉讓或入股給合作經濟組織。“土地換保障”的方式具體有三種:第一種是由農民特別是那些不愿耕種土地的農民把自己所擁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按一定的協議價格讓渡給合作經濟組織;第二種是當農民年老不適宜勞動的時候,把土地承包經營權交給合作經濟組織;第三種是對失地農民將部分征地補償費轉化為養老保險基金。

3.完善農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合作醫療是當前農民醫療保障的最佳選擇,但所推廣實施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目標和原則、籌資機制、管理體制以及資金的使用和監督機制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

4.根據不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構筑起多種模式的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的完整體系。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基本性制度,我國農村社會救助制度在實體制度、規范形式、法制和政策等方面仍然存在缺陷。應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切入點,根據不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從貧困性社會救助、災害性社會救助、疾病性社會救助、互社會救助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方面進行構筑和完善。

5.抓緊研究和制定農民工社會保障的相關政策措施。對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進城”和“返鄉”兩種方案展開了比較和評析,認為應堅持“進城但不完全與城鎮統一”的方案,并應對農民工的醫療保障制度、工傷保險制度和養老保障制度的構建予以特別關注,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

6.構建農業保險制度、農村流通保障制度、農民就業保障制度和農民收入保障制度等積極性農村社會保障項目。(1)將合作和股份這兩種既具有互助傳統又具有現代企業性質的因素結合起來,提出了構建農業合作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模式。(2)我國農業勞動力轉移應有多種途徑,強化內部轉移。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尤其是大中城市郊區的二、三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擴大就業空間,加快農村剩余人口向城鎮的遷移與流動。(3)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使農民參與到農產品價值鏈中增值部分的創造與分配,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拓寬就業領域,實現農民收入的增加,從而有助于更好地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制。

7.積極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發展要有可行的措施: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的改革;調整國民經濟分配格局,公共財政一定要覆蓋農村;以個人自愿儲蓄養老的模式改革城鄉社會養老保障制度;以合作經濟的模式發展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8.加快農村社會保障立法步伐,強化政府職能的發揮。借鑒國外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經驗,在農村社會保險、農村社會救助等方面具體制度的設計中,要在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基礎上加強農村社會保障的立法工作,建立多方面、全方位的農村保障制度;結合實際制定符合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村社會保障實際的具體標準,并根據發展適時調整。政府應以適當方式主動介入農村社會保障領域,引導農民表達利益訴求,承擔起制度供給、政策設計、財政責任、管理監督等職責,將農村社會保障納入規范化軌道。通過法律手段逐步弱化二元型保障體制的沖突,同化及理順各種社會保障關系的轉軌過程,為最終打破城鄉二元保障格局,真正實現全體社會成員間的社會保障權利平等這一終極目標創造條件。

三、成果的顯著特點

該著作主題明確、結構合理、邏輯慎密、資料詳實,做到了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國外經驗與國內實踐的結合、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緊緊圍繞著中國農村社會保障這一主線,展開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理論觀點和政策建議,為理論界對此問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平臺,為我國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提供了有價值的建議和啟迪。

第一,路徑選擇獨特。該成果以合作經濟組織為切入點,創新性地提出了建立我國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模式和路徑,即由合作經濟組織作為提供社會保障的責任主體,突破了傳統的國家和個人兩級模式分析,不僅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合作經濟組織還具有強大的經濟功能,即組織功能、服務功能和中介功能,將分散的小規模農業生產與大市場聯系起米,降低了農民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這些經濟功能為其實施社會保障提供了支撐,從而能夠為農民提供傳統的社會保障所沒有涉及的一些積極保障項目。

篇(5)

汽車流動圖書館是圖書館業務進一步延伸的一個重要步驟。設立圖書分館服務點的形式,建立、鎮、村、邊遠地區(學校)等圖書借閱的業務網絡,解決了部分地方借書難、看書難等問題。隨著我國農村經濟形勢的發展,農村的生產規模、生產方式、種植品種、經營內容都有明顯的改變,農民文化水準的提高,科學技術知識的不斷創新、信息含量的迅速發展及不斷的更新,對汽車圖書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為農村經濟服務過程中,汽車圖書館應當發揮其快速、靈活、便利的優勢。

1 內容要不斷更新

在為農村經濟服務的汽車圖書館在服務內容上,要走在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前沿,按照地域特點,有針對性、引導性的提供服務。根據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主攻方向,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服務內容。

1.1 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的文獻信息的提供

以優質新品種為重點,如:麥類優質新品種,玉米優質新品種,豆類、薯類作物優質新品種,棉花、蔬菜、油料、水果優質新品種,水產品優質新品種,畜禽優質新品種等等。

1.2 蔬菜高產文獻的信息的提供

據蔬菜專家預測,2l世紀初,中國蔬菜產業和蔬菜科技的發展方向有10個方面的內容要不斷出新。包括:①逐步改變蔬菜產業的增長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②通過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在各地形成支柱產業或龍頭產業;③蔬菜先進、實用技術的集成、組裝并大面積推廣;④蔬菜產業信息化將成為新時期蔬菜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普遍應用于生產、銷售流通、科技等各個環節而形成網絡,并逐步國際化;⑤根據蔬菜市場發展需要,更加重視優質新品種的選育;⑥開發高產、優質、高效設施栽培技術及配套設施,逐步建立起適合中國各地的現代設施蔬菜技術;⑦開發生物肥料、生物農藥、害蟲天敵的利用,發展無公害蔬菜.保護菜田生態環境;⑧蔬菜產品的貯藏保鮮及深加工技術;⑨蔬菜生產和經營管理的自動化、機械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⑩高產蔬菜應用基礎研究及高新技術將得到進一步加強。

1.3發展畜牧業產品的文獻信息的提供

畜牧業是一個國家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態。畜牧業的不斷發展,可以促進種植業,帶動加工業.促進農業內部結構合理化和產業間的良性循環。加強畜禽良種新品種繁育和疫病防治,發展飼料工業和畜產品深加工,把畜牧業發展成為一個大產業是21世紀農村經濟形勢發展的大趨勢,這方面的文獻信息和科技成果是農民急需的。

1.4 水產品高產的文獻信息的提供

水產品生產遍布全國各地。內陸地區有水庫養殖、堰塘養殖、稻田養殖、江河胡泊網箱養殖,沿海有海洋養殖,海洋捕撈,水產品加工、儲藏、運輸等都需要科學技術作指導,需要文獻信息。

1.5 水果業高產的文獻信息的提供

汽車圖書館在服務過程中,一是要注意水果種類的多樣化和新品種的出現;二是要注意每個品種生產工藝的創新和新科研成果的轉化;三是要注意水果業的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各類文獻信息的傳遞。

1.6 鄉鎮企業發展的文獻信息的提供

鄉鎮企業的產生,是農村濟體制改革帶來的變化。以后,農業生產的發展由集體所有制轉變為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鄉鎮企業的發展改變了農業的生產格局,其發展種類繁多,需要逐一選新選優。

1.7 科技、商品信息的提供

汽車圖書館為農村提供信息服務主要是兩種類型。一種是科技信息,科技信息是推動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幫助農民發展生產、提高技術,或是新的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實用技術的應用;第二種是商品信息,是農民通過勞動收獲的產品如糧食、棉花、蔬菜,其它經濟作物產品等。這些商品有的地區需要銷售,有的地區需要購進。汽車圖書館要注意將這一類似的商品信息搜集、加工、分析、整理后,再傳遞給農民。

2 方式要靈活多樣

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高質新品種的科學技術應用,鄉鎮企業農產品的加工、儲藏、運輸、銷售業務的大量興起。汽車圖書館為農村經濟服務更需要有多種服務方式,才能更好地滿足農民讀者的需要。

2.1 服務時間上需要多變,為棉產區、水果產區讀者服務要注意跟蹤

棉花從播種到收獲整個生長過程周期比較長(約7個月左右),載培技術性強,在種植棉花的過程中需要學習,掌握棉花生長發育的習性,精心培育。汽車圖書館工作人員深入棉花產地,了解當地的自然狀況,如旱地、河沙地、水田、土壤中的氮、磷、鉀元素含量,氣候特征等,適合于種什么品種的棉花等。根據這些實際,有針對性地及時送上農民所需要的文獻,并長時間的跟蹤服務,以解決技術難題或實際問題,這是很受農民歡迎的。水果從生產、儲藏到銷售等周期長,有的晶種從移出到掛果需3~5年時間,跟蹤服務對水果產區是適合的,主要送去操作性強的實用技術文獻、供求信息。有些難以掌握的技術,汽車圖書館可以請園藝師到跟蹤服務點現場講解,現場操作以幫助農民解決技術難題。

2.2 為蔬菜產區讀者服務要靈活機動

蔬菜有許多品種,各個品種的生產工藝、生長周期不同,新品種、優質品種又不斷涌現。蔬菜一旦成熟上市,就成為商品,產生經濟效益。農民為了蔬菜早熟早上市,產生高教益,急于查找新的技術信息、新的品種信息:這些需求沒有固定的模式或固定的周期,需要圖書館靈活地適應它的變化。

2.3 為鄉鎮企業讀者服務可定時

鄉鎮企業的讀者看書學習,比較有規律。他們學知識、學技術,上下班的時間大致能夠固定下來,所以借書還書的時間,只要固定下來,定時定點,汽車圖書館定時到達,讀者就能習慣地按時來辦理借還手續。

2.4 服務方式上的靈活性

2.4.1 直接借閱

汽車圖書館將圖書、文獻、信息進到各網點,當場辦證,現場將文獻借給讀者。汽車圖書館再到各點,送書、借書,周而復始。

2.4.2 二次文獻服務

汽車圖書館工作人員針對著農村的需要,在大量的報、刊、圖書卜面摘錄比較實用的資料、信息,編成專輯,送到各網點或農民用戶手中。

2.4.3 借售一體化

汽車圖書館在為農民讀者服務的過程中,有的文獻、信息是農民借回去看一下就可以掌握的;有的文獻技術性很強,一時難以掌握,就希望把文獻買下收藏,長期使用。在這種情況下,汽車圖書館既要送去借閱的文獻,還要帶能夠賣出去的圖書或技術資料,以滿足農民讀者的需要。

2.4.4 代譯查新

現代科學的發展,有的是外文資料,有的是專業用語、技術數據。農民在使用技術文獻時有看不懂的,不理解的,需要請人翻譯或講解,汽車圖書館工作人員應提供多方面的幫助、服務。

2.4.5 巡回展覽

有些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或新科研成果轉化,農民一時難以接受;有的農作物出現了病蟲害,農民不知所措。汽車圖書館應針對這些內容,用展板、彩圖巡回宣傳、展覽,農民看后,對汽車圖書館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將會十分感激。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對精神文化的追求。汽車圖書館為農村送圖書、送科技、送信息,不僅掌握了科學知識,還豐富了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農村勞動者的綜合素質,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

篇(6)

香港是一個經濟高度外向型的城市,過去20年來,整體經濟增超過兩倍,人均GDP在亞洲僅次于日本。香港的經濟結構以服務業為主,第一、第二及第三產業在經濟中所占比重分別為0.1%、13%和87%左右,其中,金融業、房地產業、貿易及物流業比重較大,占GDP的35%左右。香港是亞太地區主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旅游和信息中心,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貿易實體、第十二大銀行中心、第六大外匯交易市場以及亞洲第二大股票市場,擁有全球最繁忙的貨柜港,亦是主要的黃金交易中心。香港是世界上經濟最開放的地區之一,商品、資金進出自由,連續多年被國際機構評為全球經濟最自由及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 ,香港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樹立大開放大發展意識,充分發揮優越的地理位置的區位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響堂管理區是一個在我市落后的鎮區,如何推動響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香港的發展理念很值得我們借鑒。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大招商工作力度,要把招項目、引資金作為經濟發展的助力器和推動力來抓,形成人人講招商,人人會招商,人人能招商的招商引資新格局。

1、強化發展是第一要務的觀念。一切服從發展,一切圍繞發展,有利于發展的事情多做,阻礙開放發展的事情不為;突破狹隘部門利益的束縛,講政治、講大局,以全局利益為重,堅決防止和克服為了個人和小團體私利而置發展大局于不顧的思想行為。

2、強化大開放促進大發展的觀念。要加快經濟發展,必須擴大開放,建立多元化的投資體制,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有效配置各種資源,形成大開放促進大發展的格局。大開放促進大發展一定要落實到項目上。沒有項目就談不上開放,沒有大項目就談不上大發展。

3、強化自我發展觀念。我們有些部門對自己所負責的領域,沒有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沒有開動腦筋想辦法加以發展,凡事總是等待上級的落實,依賴上級的投入,似乎只有上級投入了資金,他們的腦子才會轉動起來,否則,他們的這些領域永遠是無人問津的“處女地”,極大地影響了全局的發展。因此,只有摒棄因循守舊的觀念和做法,致力于競爭中求發展求進步。特別是在籌措資金上,要真正摒棄“等、靠、要”,積極開拓融資渠道。可以用部分優良資產,吸引外部資金入股,形成多元投資的局面,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地方經濟穩步發展。

4、強化服務觀念。加快發展靠投入,增加投入靠業主。既要啟動民間資本,培育當地投資業,更要降低門檻,引進外地投資者。只有培育、引進一大批業主,興辦一批大企業,才能搞活一方經濟。我們當地領導干部要學習像香港那樣的政府,為客商服務的意識,要積極主動地接近和聯系客商和私營業主,依照政策和法規,提供“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把他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為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到來投資置業感到安心、放心、舒心,進得來、留得住、能發展。把提高服務質量作為發展經濟的“無形資產”來建設,形成服務“品牌”。

二、要發展經濟,必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

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的背景是在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非常偉大的成就的基礎上提出的,是在我國的城鄉發展到一定階段,在城市相對發展,農村的村鎮建設,人均收入,精神文明和人們的生活需求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二00三年初,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中央認為農村工作是我國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圍繞戰略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十六大就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我國現階段正值社會發展的轉型期,人均收入接近1000美元,工業的發展在近五十年的過程中得到了農業的支持,同時現在也發展的相對強大,可以對農業的支持,城市的發展,近二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是日新月異的,有能力有條件對農村的支持。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在建設和發展方向給新農村恰當的定了位,它借鑒了國際上成功的經驗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這一提法在理論和實際生活中也是可以振奮人心,鼓民勁的。也是提高和發展我國的國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關鍵的步驟。從思路上即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統籌發展城鄉,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從現實上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生產力持續發展,城鄉體制日趨完善。城市對農村,工業對農業有條件,有能力實施支持和反哺,同時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廣泛參與,這些措施的出臺即利國又利民,可以斷言,新農村建設的理論是科學的,它一定能較短時間內把城鄉,工農之間的差距縮小,一定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一大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是要在文藝教育治愚,以生計教育治窮,以衛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的新理念。這些理論的提出都為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提出較高的理論指導和詮釋。

海城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了“搶抓雙重機遇,堅持五業并重,提升三化水平,建設和諧海城,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在全省率先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目標”面對新的形式,我們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責任意識,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努力學習先進地區發展經濟的先進經驗,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協調推進農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推動我市農村走上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發展道路。

三、要發揮優勢,推進響堂新農村建設進程

響堂管理區位于海城市區東南,市區東大門、南大門皆位于響堂,地處城鄉結合部,“半城半鄉”是響堂的突出特點。全區總面積24.1平方公里,人口2.8萬,下轄一個街道辦事處、9個行政村。交通極為便利,海城外環路貫穿全區,海岫路、海馬路穿境而過。有耕地面積10.163畝,人均不足0.4畝地,是典型的城鄉型。經濟發展現狀是:二、三產業發展勢頭猛進,個體工商業星羅棋布。有個體工商戶1350戶,個體工商企業156戶,規模加工企業有3家,二00五年實現稅收1681.8萬元,其中地稅625.8萬元,國稅1056萬元,財政收入807.4萬元,地方可支配財力407萬元,人均收入5200元。

村級情況:響堂管理區集體財力不足,村級財力也明顯力不從心,怎樣在城鄉結合部的位置搞好新農村建設,怎樣使響堂管理區的發展為海城城市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即做到科學發展,因地制宜,又能積極穩妥,即破解城鄉發展的難題,又能解決經濟發展的低靡問題,這些問題和困難是現實的,但發展又是必然的。由于時間短,僅談粗淺想法。

1、充分認識響堂管理區的區位優勢

獨特的區位優勢,海城外環路兩側為海城市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而響堂占有東、南兩面,又處海城河南岸,交通便利,工業發展的寶地,又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黃金地段。響堂的發展已融入了海城建設的一體之中,這是優勢。

2、專業市場優勢。響堂荒嶺村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形成的以鋼材、裝飾材料、木材市場為主的市場體系。荒嶺的兩個市場二00五年營業收入近10億元,物業收入1200萬元,上繳稅金600萬元。已經成為了繼西柳服裝、南臺箱包市場之后的全市第三大市場。這一市場的初具規模就為打造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的商貿交流中心創造了可能和便利。

3、工業加工業的優勢。十分暢通的交通為工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如何在已形成規模的加工業上作文章,把華銀集團的鎂鋁深加工企業,金柜制造業做強做大,不但在國際市場有份額,還在知識產權、產業創國際品牌上下功夫,金柜加工業不但在東北地區有份額,還要在長江以南的地區發展,創全國的名牌。

4、發展淡季菜和城市蔬菜基地的作用。響堂的地理優勢,為發展農業產業化,發展蔬菜生產,為城市提供副食生產創造便利條件,就西響一個村的暖棚黃瓜生產每年在1000萬公斤以上并且全部是市場暢銷,同時是人們喜愛的黃瓜品種,這里的養殖業雞、奶牛、肉牛、商品豬都有很大的生產量和市場份額,這些即可以為城市提供食品,更是致富百姓的有效途徑。

篇(7)

上了年紀的村民特別是務農的,沒有養老金,只靠平時的積蓄和兒女的點滴金錢補助過上很簡樸的日子,他們都盼望村的集體經濟能夠發展,增加股份分紅,讓自己的口袋寬裕點。

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城鎮相比顯得遲緩,群眾的生活配套設施也不足,村民的生活顯得單調和不方便,年青的一代中有能耐的大部分喜歡到城鎮生活。村民都希望政府和村委會增加對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縮小與城鎮的差距。

村委會是基層的自治性組織,除了依據自治組織法律法規管理本村的事務之外,還承擔黨委政府和各部門所給予的行政任務,工作的壓力不少。同時,村委會工作的效果也直接影響了政府的管理。因此,村委會都希望能增加人手和辦公經費,減少行政任務,把更多精力和資金放到本村的社會經濟發展、村的基礎建設和生活配套中。

在發展集體經濟,搞多種產業,增加收入的趨勢下,村建起了工業區,讓村民發展工業,改變原來的單一的農業經營。這樣,也吸引了外來務工人員到村里,與村民一起生產生活。群眾組成成分的多樣性,打破了原來以血緣和宗族為基礎的比較簡單的社會關系,增加了以經濟為紐帶的社會關系,使社會關系多樣和復雜。村民和外來務工人員由于在文化上的差異,素質上參差不齊,經濟水平的不同,不僅村民之間、村民與企業之間存在矛盾,外來務工人員與村民、企業之間的矛盾也在不斷發展,但是他們之間的融合也同時在進行。因此,村委會干部要處理的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其中的內容愈顯復雜。這樣,給我門村干部處理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挑戰,經過不斷的摸索,他們在實踐中找到了合適而現實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發展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是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活環境是農村工作的重要部分,妥善處理各種社會問題是農村和諧穩定的保證。如何妥善處理農村的問題是駐村工作中獲得的最大收益。以法律為原則,道德倫理為輔助是處理問題的標準,合理運用各種關系,促進問題快速解決。用說服和提供方式方法的形式是比較妥當的,盡量避免使用硬邦邦的方法,否則,挑起村民的反抗情緒,問題就更難解決。

“兩委”成員,意識到與鄰近的村相比,社會經濟相對落后,要加快發展的腳步。村委會充分利用集體的資金,從改善村容村貌和建立村級的救助體系入手,首先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和開展困難救濟工作。在交通建設方面,擴寬和拉直村的主干道,對破舊的路面重新鋪裝混凝土,新開通多條村級道路,改善了村里的道路,方便了村民的出入。

篇(8)

中圖分類號 F321.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6-0319-02

農村經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就是村集體經濟,發展村集體經濟直接關系到整個農村經濟發展大局。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是事關小康社會全面推進的大事,不僅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還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切實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可以加強農村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1-2]。現就新形勢下如何加快巍山縣村集體經濟發展進行探討。

1 巍山縣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

1.1 巍山縣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2008年底,全縣83個村委會(社區)集體經濟共有293.3萬元。從收入來源看,當年無任何資產出租和經營、管理性收入村委會(社區)47個,“空殼村”占56.6%;當年有一定資產出租和經營、管理性收入的村25個,收入152.2萬元,分別占全縣行政村數和全年集體經濟總收入的30.1%和51.9%;有非資產出租和經營、管理性收入的村37個,收入141.1萬元,分別占全縣行政村數和全年集體經濟總收入的44.6%和48.1%。在有一定資產出租和經營、管理性收入的25個村中,收入最高的達80萬元,最低的只有0.44萬元;收入在1萬元以下的有5個,占20%,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3個,占12%,10萬元以上1個,占4%。從資產出租和經營、管理性收入村委會(社區)分布情況看,全部村委會(社區)均為“空殼村”的有2個鄉,占20%;“空殼村”數在1/2左右的3個鄉,占30%;絕大多數為“空殼村”的7個鄉,占70%。從資產出租和經營、管理性收入渠道看,村辦街場收入的村委會(社區)11個,收入33.8萬元,分別占有收入村委會和資產出租和經營、管理性收入數的44.0%和22.2%;鋪面出租收入的村委會(社區)15個,收入23.5萬元,分別占60.0%和15.4%;發包、租賃土地、山場等收入的村委會(社區)4個,收入4.2萬元,分別占16.0%和2.8%;經營種植業收入的村委會(社區)1個,收入1萬元,分別占4.0%和0.7%;經營或者入股經營工業企業收入的村委會(社區)1個,收入80萬元,分別占4.0%和52.6%。村委會一級集體資產主要是村委會的房屋、村辦街場、小庫塘、較少的山場等。

1.2 當前巍山縣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形式

農村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改革和林權制度改革后,村民小組集體所有的土地、山林、果園、荒山、荒灘、小水塘、機井、抽水站、機器、場房等絕大多數都由農戶承包經營。農村稅費改革前村民小組和村委會的集體收入主要是對承包戶的村提留和政策性費用,實行農村稅費改革后各種農村稅費取消了,村集體多數無任何收入。當前巍山縣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形式如下。

(1)股份合作制集體經濟。這是運用股份合作制改造傳統集體所有制經濟的有益探索,其最大的特點是“產權明晰,受益明確”。農民具有勞動者與股東的雙重身份,勞動合作與資本合作、勞動集體共同所有與勞動者個人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既繼承了合作制的優點,實現了規模經濟,又融入了股份制的長處,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

(2)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增加成員收入,從事同類農產品生產經營的農民、經濟組織和其他人員自愿組織起來,成立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現在信息、資金、技術、加工、購銷、儲運等環節的自愿合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政府指導農業方法的轉變。巍山縣創辦了河西蔬菜協會、馬鞍山紅雪梨協會、永建鎮永勝刺繡協會等一大批協會,并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明顯的積極作用。但當前巍山縣的這些專業協會大多還處于起步階段,村集體尚未從中獲得收益。

(3)村集體興辦市場,出租房屋、鋪面、水塘等資產。在2008年中,村委會一級通過租賃市場攤位、房屋、鋪面、水塘等獲得收入的村委會有23個,占25個有收入村委會的92%,收入71.2萬元,占資產出租和經營、管理性收入總數(152.2萬元)的46.8%,成為巍山縣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渠道。如永勝村委會先后投入近50萬元建設西山街市場,建成了數十間鋪面出租;大倉村委會先后籌資逾300萬元興建大倉農貿市場、建設商鋪逾290間和大量攤位;牛街村委會參與開發小集鎮建設。村民小組出租、發包小水塘、機井、抽水站和由集體管理和經營的公益林、水源林、經濟林。如營盤村委會出租由其管理的中藥種植場;廟街鎮新華、古城、北橋等村的村民小組將集體所有的小水塘按一定的承包費發包給村民養魚等。

2 巍山縣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村干部發展集體經濟的觀念不強,思路不活躍

許多基層的干部群眾缺乏發展經濟的意識,認為發展集體經濟已過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通過個體經濟、民營經濟實現農民增收致富,集體經濟的發展無重要意義。很多村干部認為當地沒有資源、沒有資金,他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思路還沒有被激活,對村集體經濟建設積極性不高,存在“等、要、靠”思想。

2.2 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量小,收入來源單一,發展不平衡

2008年,全縣83個村委會(社區)集體經濟總收入不足300萬元,平均每村3.5萬元,按農村人口計算,人均不到11元,處于較低水平。絕大多數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于鋪面、房屋租賃、街場管理、攤位出租等收入,只有個別村以村辦企業為主要收入來源,收入來源渠道單一。以鄉鎮為單位,村委會一級集體經濟“空殼村”或者“空殼村”占大多數的鄉鎮占全縣鄉鎮總數的70%以上,以村委會為單位集體經濟“空白村”超過了1/2,達到56.6%。資產出租和經營、管理性收入最高的村與無收入的村相比相差在幾十倍,發展極不平衡。

2.3 缺乏有特色的生產經營性項目

巍山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整體素質不高,“少、小、亂、低”的問題十分突出。目前有收入的項目,一是有部分村委會在集鎮所在地的村采取辦市場、出租房屋等獲得一定收入,對活躍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有很好的作用,但舉辦市場的村投入較大,收入主要用于還貸款;二是村委會對其管理的水庫、機井收取水費收入,但此項收入基本用于維持水庫和機井的正常運轉,確保生產正常用水。一些村委會曾舉辦過養殖、種植、加工業等培訓,但由于沒有選準合適的發展項目,大多以失敗或者低微收入、資不抵債而告終。

2.4 缺乏資源性資產

農村實行土地承包、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后,由于沒有足夠注重集體經濟發展問題,除無法分給農戶的庫塘、機井、抽水站外,其余的資源性資產均分給農戶經營,公社時期發展的加工作坊、農機修配廠、集體果園、養殖場等社隊企業,也基本上拍賣或轉讓,收取的出讓金已分光。僅有的少量集體土地、山林、漁塘等資產,絕大多數所有權屬歸村民小組,現有“空殼村”中,95%以上沒有資源性資產,啟動集體經濟困難重重。

2.5 集體經濟發展面臨體制機制制約

一是雙層經營體制中“統”與“分”的矛盾制約。巍山縣村組僅保留的集體必須統籌對庫塘、機井、抽水站等的經營管理,絕大多數都是支大于收。二是自治組織與經濟組織的矛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村委會職能定位不清、政企不分,發展機制缺乏,激勵政策缺失。三是村干部任職年限與集體經濟組織長期經營的矛盾。村干部任職期僅3年,思想不穩定,短期行為突出,不愿想,不愿闖,不愿作長遠規劃;而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壯大是一個長期過程,沒有多年的積累難以形成規模。同時,缺乏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的帶頭人引領集體經濟發展,是當前集體經濟薄弱的又一大制約因素,這不僅使集體經濟創業難,還存在對已有經營實體管理不善,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面臨被淘汰的危險等問題,因此村集體不敢輕易投資創業。

3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對策

3.1 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對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

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臺縣級關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一是在扶貧整村推進和小康村項目規劃中,對具備條件的,可以增加發展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項目,重點幫助經濟薄弱村盡快增強“造血”功能,使其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不斷壯大。二是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篩選和儲備一批項目,通過積極爭取省農業、扶貧、市場建設等項目,整合部門資金,縣財政適當配套等,每年扶持10~15個“空殼村”,每村補助30萬元左右,作為村集體資本金發展集體街場、停車場、特色林果種植等經濟發展項目的資金。三是對工商企業等單位和個人成片租用農戶承包土地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村集體可按照其使用原集體投入的基礎設施,收取一定的使用費或折舊費,擴大增收渠道。四是對農村中小學校撤并后的校址、房產無其他更為合適用途的,可以無償劃撥給村委會管理,作為倉儲、養殖場、客場、停車場等用途,由村委會經營或者出租;對村集體興辦街場、停車場,符合布局和實際需要,有經營前途,符合土地管理規劃的,建設、商務等部門給予規劃、設計指導幫助,國土部門積極給予辦理報批手續,政府給予免收土地出讓金,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積極給予爭取相關項目扶持資金。

3.2 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模式

一是有效實現資本運營,探索盤活集體資產增收的發展模式。為了增加村集體收入,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要積極建立資產有償使用制度,采取多種方式盤活村集體存量資產,包括股份合作、承包經營、租賃、公開拍賣等,使村集體貨幣資產、村集體閑置水塘和廠房、廢棄的學校等設施優化組合、合理流動。二是運作土地經營,探索以地生財的發展模式。通過有效利用村集體所有的留用地、非農建設用地,有償轉讓土地使用權,如物業租賃經營等方式,提高村集體收入;進行二、三產業設施建設,如休閑娛樂設施、服務設施、停車場、廠房等,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因地制宜,開發荒灘、荒山等村集體資源,可以實行村集體單獨開發,也可以吸收其他資金。農戶無實力進行承包開發的,村集體可以采用反租承包或合股經營的形式進行開發,按一定比例與農戶進行收益分配。通過村莊整治、土地開發整理等工程,實現村集體所有土地的有效增加,利用增加的土地進行農業生產,實現村集體收入穩定增加。三是發展特色經濟,探索“一村一品”發展模式。突出鄉村特色,有效利用各地自然資源和人才資源優勢,壯大農村經濟,打造農產品品牌,帶領農民增收致富。四是整合資源開發,探索依托資源開發增收的發展模式。充分挖掘各種自然資源,如風景、礦產、水、林、山等,以及歷史文化、人文資源,對村集體資源其進行綜合發展,吸收其他資金參股共同開發,從而有效增加村集體收入。五是創新運營機制,探索經紀人角色創收的發展模式。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開拓農產品深加工和銷售實體,逐步實現產加銷一條龍,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的同時降低農民單獨經營的風險。村集體作為經紀人,通過收取服務費用增加收入[3-4]。

3.3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選準村集體經濟發展領頭人

一是配強配好村級班子。提拔、重用經營管理能力強、具有科技水平的青年人才,讓其在村級領導崗位發揮重要作用。二是加強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培養和教育。增強其在新時期帶領群眾致富的創業意識,更新和解放思想觀念,提高責任感。加強村干部培訓,提高村干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管理水平和科技素質。三是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通過物質和精神獎勵方式,建立和完善制度,充分調動村干部工作積極性[5]。

3.4 強化監督管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

一是完善積累機制。落實集體項目責任制,及時收繳承包金或租賃費,歸集資金;集體收回農戶長期粗放經營甚至荒蕪的承包項目,重新招投標承包經營;采用有償使用機制,有效利用村集體的水域、山地資源。二是制定村集體經濟使用約束和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制度。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占村級當年可支配收益的比例,村收入要有一定的比例服務于發展生產,合理制訂村干部報酬標準,減少村組拿補貼干部的人數,遵循因事設人的原則;為避免決策失誤,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對重大事項進行決策,一事一議。三是健全完善村組賬鄉代管、會計委托制、村級財務電算化等多種形式的財務管理新辦法。四是加強村級財務民主監督。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建立村級財務審計制度,對村主要干部實行經濟責任審計,增強村干部分配使用集體資金的約束力。縣、鄉、村經營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村級財務的監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債務,堅決制止新的不良債務的產生[6-7]。

4 參考文獻

[1] 劉志輝.關于村級經濟管理的初步探討[J].經濟視野,2012(11):5.

[2] 嚴凱,方希東,秦雷.發展壯大新型村集體經濟的新途徑[J].新:黨建版,2012(12):53-54.

[3] 王洪波.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2(6):45.

[4] 宋寶國.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2(6):48.

篇(9)

中圖分類號:C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7-0096-01

我國農村公民組織化發展存在很大空間,農村公民的組織化并非有沒有的問題,而是組織化不平衡和普遍組織化低的問題。組織化是他們實現經濟權利和政治權力的途徑,也是他們消除與城市公民在公民身份上差別的途徑。最基層的農村公民民主生活的發展能給中國帶來的不只是公民社會農村部分的新秩序,不只是新農村建設中制度性的勝利,更是對中國民主政治的持續性的支撐力、張力和活力。

1 完善農村村民自治制度建設,深化農村公民組織化的制度改革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的自治組織,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委會權力來源于村民權力的集中,由村民自覺自愿通過直接選舉選出的村民代表組成,代表村民行使農村公共權力。村支部是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要積極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和按其章程充分行使職權,村委會要自覺接受村支部的領導,堅決執行支部的決定并向支部請示匯報工作。鄉鎮政府與村委會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鄉鎮政府對村民自治要切實盡到指導、支持和保障的責任與義務,村委會要自覺接受、主動爭取鄉鎮政府的指導,積極完成鄉鎮政府布置的各項任務,保證法令、政令的暢通。村委會與村支部、鄉鎮政府甚至縣級政府的關系成為能否深化改革的重點難點。我國學者認為:“村委會是國家政權下放基層自治權后的權力空白的填補者,村委會的一切工作的利益導向應是村民公共利益和集體利益,為村民服務對村民負責”。如何建立直選村委會的獨立性還是在探討的話題,有待理論突破。村委會和村支部是村民組織化的重要力量和直接存在的合理合法組織,明確各自職責、工作內容,對發揮兩委的工作能力、積極穩妥處理好村務以及村外關系有重要作用。

必須改革的兩個制度:社會團體管理制度和“城鄉二元結構”。當前弊端重重的社會團體管理制度對于民間組織的發展無疑是個重大障礙。社會團體管理制度應當是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方便和服務人民發起的民間性質的組織。但是現在繁瑣的登記和嚴格復雜的審批卻妨害了人們的積極性,有的組織為了便于登記繞過社團登記而去做工商登記,以企業法人的身份辦組織。改革社團管理制度的關鍵是在法律上給以社會團體成立登記的人,以及給予社會團體獨立于黨和政府的社會地位。城鄉二元結構對農村的剝奪不僅僅是經濟和資源的剝奪,最重要的是權利的剝奪。二元結構下的農村公民權利是極不完整的公民權利。改革二元結構等于歸還農村公民已失去的公民權利,農村公民將同城市公民在制度上實現平等。只有這種制度上的平等才能使農村公民的組織化成為合法公民的組織化,才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民權利在組織化上的解放。

同時,要適應農村稅費改革后的新形勢,鼓勵發展農村法律、財務等中介組織,為農民發展生產經營和維護合法權益提供有效服務。要鼓勵、引導和支持農民建立村民理事會等服務組織,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讓農民為自己的事情做主,真正實現農民自我組織、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

2 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加大農村公民組織化的宣傳力度

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的表現是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經濟發達的程度直接影響了農村公民組織化進程,經濟發展水平成為制約農村組織化的直接因素。有學者認為:“社會經濟發展促進政治參與的擴大,造就參與基礎的多樣化,并導致自動參與代替動員參與”。農村經濟的發展是農民政治參與的基礎,也是國家與農村公民社會良性互動的基礎。在我國,許多富裕地區村莊的致富經驗是農村的工業產業化以及農業的規模化和專業化發展。結合經濟上先發展地區發展的成功經驗和落后地區農村的現狀,找出一條有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是發展經濟的起點。由于落后地區的底子薄、財力有限,需要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府應統籌財政使財政預算向落后地區傾斜,支持照顧其發展。我國已經經歷計劃經濟時代的優先發展工業、農業支援工業的發展戰略,現代工業體系已經趨于完善,工業反哺農業已成為必要的發展戰略。現實中許多地區的農村工業產值成為農村公民的主要收入也反映了工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可能性。

加大農村公民組織化的宣傳教育,理論和事實都表明,受教育的程度如何,影響著我國農村公民組織化的水平和質量。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科學、民主、法制觀念,清除廣泛存在的宗族觀念、封建殘余思想、小農思想等落后思想,建立農村公民的現代民主政治意識、現代市場經濟意識、現代文化思想。只有具備現代組織思想的組織才能代表現代性。現代民主是需要訓練的,政府應疏導教育農村公民對自身利益的合法訴求,指導他們為了共同利益通過現代組織思想指導組織起來。由村民向公民的身份轉變,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參與,政府要做好思想動員,廣大干部要做好思想準備,不能把農村的組織事務擋在大門之外。科學、民主、法制的觀念深入人心,有賴于黨和政府的大力宣傳。

參考文獻

篇(10)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1673―291X(2006)06―0056―03

一、村民自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村干部、村民法制觀念淡薄

在村民自治的條件下,農村干部素質的高低關系到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能否貫徹執行。村民自治要求村干部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和政策水平,較強的群眾觀念,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和駕馭農村工作的能力。農民群眾也應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較強的法律意識,以便更好地發揚民主,維護自身權益,監督村干部和政府權力。

在調查中發現,農民很少主動了解《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對有關選舉權、罷免權等知之甚少,更談不上通過法律途徑監督村委會的各項工作一被調查的村委會盡管在填問卷時會選擇“知道”或“知道一些”,而當筆者問到《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的具體內容時,他們卻搪塞了事,可見所謂“知”與“不知”也僅僅停留在是否知道有這么一部法存在的層面上。作為農村和村民自治主體的農民,《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應該是每個人耳熟能詳的。但在調查中,知道《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只有17.1%。試想,如果不知道《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相關規定,村民怎么行使自治權利?怎樣通過合法程序選出自己滿意的村干部?怎樣監督村委會的工作?這還不足為奇,使人奇怪的是在就相關問題問到?些村干部時,他們也說不清楚。“哪管那么多呢,鎮政府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在這種情況下村干部不能依法辦事,村民也不能依法維權。國家政權從農村基層的撤離,使自己管理村務的農民獲得經濟自和前所未有的自由,但他們又陷入了迷茫之中,不知道運用法規管理村中的事務,致使村民自治在混亂狀態下運作。

2.村民無法行使直接選舉權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以及相伴而行的農村管理模式的變化,使農民強烈要求政治民主、農民開始從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來重新審視自己的位置。他們注重自己的權利,關注與自身利益相關的各種村級事務,提出對公共事務參與和知情的權利。也許有人片面地認為,農民的政治民主要求不高或貧困農民根本就沒有參與政治和表達愿望的熱情。但在筆者實地調查中,經常可以感受到農民渴望政治參與的愿望。調查顯示,農民對村委會的選舉持積極態度的占39.4%。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主動參與,選舉出對村民利益、村集體經濟負責任的村委會。

另據調查表明,不少村民對村委會選舉持“無所謂”態度。被調查的村中,大多鎮政府要求村民履行的義務過多而賦予其權利過少,造成了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當問及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時,不少村民表示通過看電視新聞或書刊知道這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最基本的民利。他們都想行使這項權利,但由于村委會選舉的形式化,鎮政府的行政指定,使村民對選舉失去了熱情和信心。有的村委會從第一屆由鎮政府指定后,再也沒有進行過換屆選舉。

政治學理論認為,村民自治最重要的標志就是村民直接選舉村委會。如果這個理論成立,那么我所調查的村實行的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村民自治,只是改頭換面的而已。鎮政府把村委會只是當作自己的下屬行政單位,沿用傳統的領導方式進行管理,沒有對村委會選舉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甚至對村委會成員指手畫腳,隨意任免。這種做法嚴重地打擊了農民參與選舉的積極性,致使出現了調查結果中問及對村委會選舉態度時有12.7%的不積極和33.1%的無所謂。據了解,還有很多村的村委會成員都由鎮政府指定,村民即使通過傳媒等方式知道自己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面對的還是鎮政府說了算,根本不組織選舉的現實。

3.村干部當家人身份難以實現

國家權力從村中撤出,致使行政權在村中出現了空當,必須要有一個機構來代替國家行使其在農村的行政職能,村委會自然地承擔了這一角色。它作為政府的人,管理村中的一切政務,其權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經法律、法規或規章授權而實施的某項行政管理;二是接受鄉級人民政府委托而辦理行政事宜。

實際上,村委會具有國家利益和村民利益“雙重人”身份,它既可減少國家政權深入到農村所付出的成本,又可確立村民自治地位,維護村民利益。作為“雙重人”的村委會,承擔著延伸國家行政權力和行使村民自治權力的雙重功能,但國家的行政管理與村民自治之間不可能總是和諧共處的。盡管從長遠來看,鎮政府和村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就某些具體利益而言還是存在諸多矛盾。具體的就是政務和村務的相互博弈,在這種博弈中,村委會雙重角色存在內在的緊張,更多的時候,行政干預占上風。鎮政府在分散的農民面前顯然居于絕對強勢地位,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行政管理的權力往往凌駕于村民自治權之上。致使村委會的角色和功能陷于兩難境地,若多顧及上級安排的政務,就勢必少顧及村務,其自治功能勢必被抑制和削弱,村民自治組織實質上變為鄉鎮基層政府的延伸和附屬物。在筆者所調查的個案地區,由于村民自治的行政化,村委會傾向于鎮政府,更多顧及的是鎮政府安排的政務,而對一些費時耗力且有可能得罪鎮政府的村務棄之不顧。在這里,村委會作為國家政權人角色幾乎吞噬了作為村民利益人的角色。

二、完善西部村民自治的對策

1.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改變農民在自治體中的被動地位

西部的絕大多數地區經濟欠發達,加之地域偏遠,信息閉塞;交通不便,運輸困難;資源匱乏,生產無門等造成人們眼界狹窄,思想囿于居住的村甚至其家族內部,只求溫飽,不求發展,商品經濟意識淡薄。筆者調查中發現,農民的綜合素質低,是制約村民自治發展的重要因素。要促進村民自治深入發展,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是當務之急。

首先,加強文化教育。文化素質是農民綜合素質的基礎。在筆者所調查的251名村民中,32.3%是小學文化程度,39%是初中文化程度,8.8%是文盲。正如列寧所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須先教他們識字。不識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識字只能有流言蜚語、傳聞偏見,而沒有政治。”從現實中不難看出,凡是文化比較貧乏的地方,民主制度、民主觀念、民主作風就很難樹立,而偏執、獨斷、愚昧、盲從的現象容易流行。由于長期的歷史原因,中國農村人口的整體文化素質偏低。目前,占全國人口1/4的文盲、半

文盲大多集中在鄉村。農村改革后大量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和其他發達地區務工經商,這種狀況必然對農村一般村民參與日常村務管理活動產生影響,所以,要使村民自治活動和村民自治制度真正深入人心,并持久、健康地向前發展,必須在加強制度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培育和發展自治、民主的文化,逐步形成有利于村民自治和基層民主發展的文化條件。

其次,充分利用媒體進行宣傳教育。隨著科技進步,宣傳工具日益先進,且覆蓋面廣,成本低。利用傳媒對農民進行村民自治、科技知識、法律常識等各方面的宣傳非常有積極意義。鎮政府或村委會應該組織農民多看電視、聽廣播、讀報刊文章等,使村民多了解其他地方村民自治的發展狀況,同時也學習到法律方面的知識,從而依法行事、依法維權。

最后,加強培訓,提高村民自治能力。村民自治的主體是農民,農民素質的提高,是鄉村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保證、村民自治的重要內容和治理成功的重要標志。村民自治由自發興起到規范發展是以政府推進為主要動力的,由此造成群眾認同感不足,甚至一些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的農民對村民自治也比較陌生,如前所述,知道《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只有17.1%。因此,政府出面對村民和鄉村干部進行村民自治培訓就顯得尤為必要。鎮政府要組織各種培訓班,培訓村干部如何做好村務和政務,如何帶領村民發展本村經濟,從而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擺脫“雙方人”的尷尬境地。培訓村民如何參與村民自治活動,如何維護自身利益及如何監督村委會的工作。使村民的權利觀念和自治觀念有所提高,掌握了自治權的內容和行使的程序,為村民自治制度的實施打下思想基礎,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村民自治。

2.理順關系,為村民自治創造良好的環境

上一篇: 征信培訓總結 下一篇: 工會女工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的 | 亚洲熟女激情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 亚洲男人天堂视频在线 | 九九热日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