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9 15:46: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祖國寄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親愛的客戶,剛有一筆10萬美元的匯款按要求轉入你的賬戶,請在國慶放假的第八日確認,否則轉賬自動作廢。
3、任時光匆匆,歲月流逝。永不腿色的是祝福;永不改變的是友情。我深深的祝福你開心快樂每一天。愿這短短的話語給你帶來國慶的快樂
4、燈火一盞,共剪西窗燭。薄酒一杯,把酒話桑麻。輕風一縷,溫馨又飄逸。祝福一句,樸實又真誠。國慶長假,愿你笑口常開!
5、陽光是明媚的,溪水是清澈的;牛奶是甜的,蛋糕是香的;年輕是幸福的,日子是甜蜜的……我的祝福是真誠的,希望國慶你是開心的!
6、國慶節之際,不想給你太多,只給你五千萬:千萬要快樂,千萬要健康,千萬要平安,千萬要知足,千萬莫忘記我!
7、如果我有一百萬 我將送你999999 我有一百萬嗎 沒有 所以我只能用一毛錢發個短信 祝你國慶快樂!
8、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幸福的人們歡度國慶,愿祖國繁榮昌盛!祝福你笑臉常開,祝愿你心想事成!
9、笑是世界上服用最方便,營養最豐富,功效最神奇,最無憂傷,煩惱等毒副作用的綠色環保型美容補品。國慶上我家來抹美容補品吧!
10、回顧中國這么多年走過的路,我慶幸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愿和我有同樣想法的人——國慶快樂!
11、學習,使人向上;工作,使人充實;休閑,使人輕松;交際,使人開朗;友誼,使人開心;祝朋友國慶佳節:開開心心,每天好心情!
12、像天空的繁星,燦爛美麗;像清晨的小花,清新絢麗。朋友,用心去體會,秋風會把我的祝福帶給你,愿幸福和快樂永遠陪伴你,愿你好好享受國慶長假!
13、轉眼又是這個熟悉的國慶節,我的祝福分分秒秒,我的關心時時刻刻,就在你的身邊!愿我的祝福隨輕風飄送,順著柔水漂流,直達你的心扉,溫馨我們的友誼.
14、走遍祖國最想母親,走遍世界最想祖國。不同的民族,同一個祖國。母親的生日,同喜同喜。祝福你在這個和平幸福的年代里節日快樂!
15、山河壯麗,歲月崢嶸!舉國英豪開新局,中天麗日慶長春。祝福我們的國家繁榮富強,祝福我們的生活步入小康,國慶節快樂!
16、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里,送給你我最真摯的祝福,也祝全天下所有的人幸福快樂!也祝愿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
17、冷嗎?請把我悠悠的思念披在身上;請把我綿綿的情意藏在心底;請把我甜甜的祝福帶進夢中。
18、每一陣清風細雨,都會讓我將你輕輕想起;每一條祝福短信,都會將我們的心靠得更近;恰逢國慶之際,借此送上我的真摯問候,愿你天天快樂!
19、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才發覺人生其實最重要的是:找一些吃的東西,找一些喝的東西,找一個愛你的人,還有找到一些可以在國慶佳節給你祝福的朋友!
20、十一長假到,心情算術題:工資做加法,憂傷減出去,乘以幸福和如意,除以煩惱和憂郁,得數我來告訴你,就是快樂在十一,祝你國慶節快樂。
21、國慶祝你:百事可樂!萬事芬達!天天哇哈哈!時時樂百氏!刻刻高樂高!心情似雪碧!永遠都醒目!
22、不妨出去走走,放松呼吸,走向燦爛陽光。把發霉的心事交給流水,向遠去的塵埃行個注目禮。
23、金秋風景如畫,十月天高云淡。良辰陽光燦爛,吉時熱鬧非凡。喜慶楓葉紅遍,千山層林盡染。大街小巷快樂彌漫,東南西北煙火璀璨,國慶佳節綻放笑顏,祝愿朋友幸福平安,好運永伴身邊,健康天天相伴。
24、自己活得開開心心就是幸福,讓別人過得開開心心也是幸福。幸福是豐富多采的,只你用心去體會,就會感覺到幸福!祝國慶快樂!
25、歡度國慶,舉國同慶!在這美好日子里,讓我用最真摯的祝福陪你度過!祝:萬事大吉,心想事成,家和萬事興!國慶快樂!
26、迎接另一個晨曦,帶來全新空氣。氣息改變情味不變,問候充滿情誼。國慶祝福你,愿你吉祥如意。國慶快樂!
27、有一種關心不請自來;有一種默契無可取代;有一種思念因你存在;有一種孤單叫做等待;有一種沉默不是遺忘;有一種朋友永遠對你關懷!祝國慶快樂!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文化與民族文化有更多的機會可以交流,服裝設計需要良好的審美意識,需要對現存的社會需求、時展向符合,需要與國際上的時尚同步。民族個性化的時代融合發展可以提升服裝設計的多樣性,更好的提升服裝設計效果。我國的服裝文化自古至今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服裝的演變與歷史文化有一定的關系,分析中國民族文化發展變化,對中國的歷史文化進行研究,從歷史發展角度認識服裝變化的原因。加強服裝設計的國際化發展研究,將服裝設計的民族化與國際化相互統一,提高民族改革開放發展和創新,提升我國服裝設計的國際化標準地位。
1服裝品牌中面料的設計
服裝品牌的核心要素中包含產品的發展水平,產品具有的獨特特點。服裝品牌的發展需要不斷的創新,分析當下社會服裝發展變化的基本需求,對每一個季節的服裝展覽時代需求進行分析,對服裝市場供需標準進行認識,對服裝的面料進行不同的研究。充分認識棉、麻、綿綸、混紡、海馬毛等多種材料單獨使用或綜合使用的效果,對不同的材料進行不同服裝設計。運用現代服裝加工工藝,將不同的材料相互結合,實現多結構、多層次的面料設計,實現獨特的、精細的服裝面料基礎研究。這樣的服裝品牌就具有了品質效果,實現了品牌的獨特文化發展,適合市場的服裝材料是保證服裝品牌長久經營的基礎,不斷完善服裝材料品質的研究,加強品牌的創新研究意識,確保服裝品質的穩定發展。
2服裝產品的創新
服裝受季節、時代、樣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往往具有不同的商業價值。根據服裝品牌的產品創新研究,對商品進行大量的分析,挑選具有特性的商品,提高服裝產品的產品價值。這樣的商品價值具有良好的品質作用,服裝的流行與創新發展有關系,良好的服裝創新會促使服裝產業的進步。分析服裝市場中需求和變化的不同,對產品價值、產品主導思想進行研究,逐步提高服裝產業的發展水平,改變服裝產業的時裝標準,對適合服裝銷售的主導基礎思想進行研究。根據服裝產品銷售的情況分析服裝的市場認可度,以服裝創新為基礎,提高市場的新鮮度,更好的完善服裝設計的效果,確保服裝產品的創新研究品質。
3創建品質品牌服裝文化
將品牌品質設計融入到文化設計中,利用不同的文化設計提高品牌的品質效果。設計師將個性化的服裝文化融入到服裝中,提高服裝品牌的設計效果,這不是單獨的制造服裝,更是一種文化產業的藝術設計,建立獨特的服裝設計理念,提高品牌品質的設計效果。這有利于品牌文化的發展,提升服裝品牌的價值,是藝術行業的品牌文化發展。
4民族與國際的服裝文化設計
4.1民族品牌文化的營銷。民族品牌文化的服裝設計師具有多樣性的、個性化的、民族性的文化發展標準。利用不同的品牌設計標準思想,對民族品牌文化設計進行營銷,提高民族文化的審美設計效果,對民族文化道德思想進行綜合整理。品牌文化設計受營銷的需求影響往往更具有市場選擇性。服裝品牌的民族文化設計,通過市場可以驗證服裝設計的市場認可度。品牌服裝的設計更具有持久性,世界品牌服裝都具有歷史文化思想底蘊。市場經濟對品牌的認識和發展具有一定的關系。有的品牌與國際品牌想合作,利用品牌加工的機會熟悉國際服裝制作標準,學習研究國際品牌的設計思路;有的品牌利用文化主題會將我國文化思想在國際上的時裝周上展示,另辟蹊徑,更好的提升文化品牌的國際設計效果。
4.2特有的服裝工藝加工設計。民族服裝設計具有民族服裝制作的獨到文化特點,將民族服裝設計的工藝特點充分的發展,實現服裝品牌的品質建設,形成具有自身民族文化的品牌。中國的民族文化中京劇臉譜、中國結、唐裝、風箏等文化思想越來越多的受到市場的認可,國際上的服裝設計中也不乏有類似中國民族文化的元素。民族的特色文化影響了國際服裝市場的設計發展,良好的民族產業文化更需要國際市場,這樣的大環境提升民族產業服裝文化的發展。因此,利用民族產業文化,推進國際服裝產業的市場發展,將民族的推進國際化市場,將國際化市場的優秀方面學習過來,實現中國服裝文化的國際化發展。法國巴黎時裝周是服裝產業最盛大的節日,多種品牌的時裝會在這里云集。近年來,中國的民族文化受國際時裝的歡迎,中國元素的設計引人入勝。中國國力經濟的發展帶動服裝市場的進步,中國在世界服裝周上的地位逐年提高。中國文化受到大家的認可,中國的文化節日已經成為世界的文化節日,這就如圣誕節一般,世界認識到服裝設計需要多元的文化思想,而中華民族文化的思想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強中國民族文化與國際化水平的融合,這有利于中國民族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利用服裝設計這一共同的橋梁,實現文化思想的構建,提高中國與世界經濟的快速交融和發展,確保中國文化設計的有效性和可行發展性。
【作 者】朱軍,南開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民族研究中心博士 研究生;高永久,南開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300071
【中圖分類號】C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 號】1004-454X(2009)03-0017-005
“Segregation”and“Integration”: The Logic of the EthnicIntegration in Multinational Country
Zhu Jun, Gao Yongjiu
Abstract:The multinational country is the prevalent form of modern nati onal str ucture.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 and nationalities are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social life in these countries. Through the national public authority to in tegrate a member of nationalities into 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to unify nati onal identity and ethnic identity,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re t he ultimate goal and building process of the ethnic integration in multinational country. From the inner regulation of the ethnic integration, this paper cons iders that the tense between the ethnic heterogeneous elements and its growing s trength (“segregation”) and the national unity (“integration”), determines the logic of ethnic integration in multinational country, which concretely mani fest three aspects of reality, political and construction. For the multination al country, the recogni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collective rights of national ities as member s of the heterogeneous elements is the key to ease the structural tension.
Key words:multinational country; ethnic integration; institu tion construction; collective rights
從民族構成上看,現代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多民族國家,比例占到國家總數的95%以上。① 民族構成的多樣性、文化上的多元特征,構成這些國家社會生活的一大特色。因一國內部民 族權利保障和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而產生的民族沖突、民族矛盾乃至民族分離運動,充斥在 世界每一個角落。這些民族問題不僅阻滯了多民族國家內部的民族和諧和社會發展,惡化了 國家外部的族際環境,而且還影響到國際關系格局的變遷。以致于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 一書中驚呼,“在這個新的世界里,最普遍、重要的和危險的沖突不是社會階級之間、富人 和窮人之間,或其他以經濟來劃分的集團之間的沖突,而是屬于不同文化實體的人民之間的 沖突。”②
對于多民族國家尤其是一些正處于民族國家構建過程中的多民族國家而言,如何對待國內多 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現實,把具有異質性的各個民族成員單位統合到國家社會政治生活當中 ,消除因民族異質性要素帶來的民族之間、民族與國家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實現民族認同與 國家認同的統一,進而構建更高層次的政治共同體,是這些國家面臨的極為重要和迫切需要 解決的任務,也是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的終極目標和構建過程。本文從“分”與“合”兩個 方面出發,認為主導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邏輯展開的是其內在規定性,即民族異質性要素及 其力量的增長與國家統一性這對特殊矛盾,它們的相互作用使多民族國家產生了結構性張力 。圍繞這對結構性張力,多民族國家的民族整合具有現實性、政治性和構建性三個表現方面 。
(一)民族整合的內在規定性:分與合的觀察視角
探討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的邏輯,首先要弄清楚民族整合的內涵或其內在規定性。馬克 思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的質是其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而質的屬性和特征則取 決于事物內部的特殊矛盾。“任何運動形式,其內部都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的 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③民族整合作為一種運動形式所具有 的特殊矛盾,決定了民族整合的內在規定性及民族整合邏輯的展開。
“民族整合”是一個組合詞,由“民族”與“整合”共同組成,要理解其內在規定性,需對 “整合”及相關概念作一番考察。“整合”作為特定范疇第一次出現在人文社會科學文章中 ,是與系統理論聯系在一起的④,這并非偶然。在社會研究領域,帕森斯的系統理論最先 把“ 社會整合”(social integration)作為社會行動總系統的一項重要功能,即“一個系統得 以確保其內在穩定性的諸因素”⑤。此后,“社會整合”和“整合”便與社會系統的功能 分析 聯系在一起,成為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的核心范疇。社會系統功能分析中的“整合”,其內涵 由兩個相互作用的方面加以規定:(1)“分”。社會分化出大量異質性要素,要素重組產 生新的結構及功能的專業化,打破了各子系統邊界的平衡,從而對社會系統的均衡產生壓力 ;(2)“合”。為了維持系統的均衡,需要協調各異質性要素、使各要素作為一個整體發 揮功能的力量或機制。換言之,社會結構分化之“分”與系統功能統一性之“合”構成一對 特殊矛盾,兩者的關系規定著社會整合的內涵。
從詞匯的演變和轉借來看,“民族整合”的涵義來自于社會整合的衍生⑥。與社會整合相 同, 民族整合的內在規定性也取決于一對特殊矛盾,它決定著民族整合的內涵及其邏輯的展開。 民族整合的特殊矛盾可以從“分”與“合”兩個方面進行觀察。從“分”的方面來看,一國 內部民族異質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長,增加了民族之間的區隔及其與國家統一之間的張力; 從“合”的方面來看,民族國家的構建是運用國家權力實現多重統一性的過程⑦,包括主 權領 土、經濟生活、政治法律規范、社會核心價值觀念等的統一,是統合各種不同民族成員單位 走向統一的趨勢。總之,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的內涵由這一對特殊矛盾內在規定著,民族整 合的實質就是多民族國家運用國家公共權力緩解民族異質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長與國家統一 性之間的張力,協調國內民族與民族、民族與國家之間矛盾和沖突,進而構建更高層次政治 共同體(民族國家)和實現國家統一的過程。
(二)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的現實性:分與合的矛盾運動
從“整合”一詞的社會學淵源來看,邁克爾•舒德森認為“整合就可能是分化和交互依存的 產物,而不是出于共性。”⑧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的現實性來自于民族整合內在規定性中 “分 ”的方面。民族整合“分”的方面,即民族異質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長,存在的時空場景是 民族構成多元性的多民族國家。探討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的現實性,有必要追溯多民族國家 的形成過程,探究其在現代社會作為一種普遍國家結構形態的必然性。
民族理論研究“所謂‘多民族國家’,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族共同組成的國家。”⑨多民族國家 和單 一民族國家,是從民族結構上對國家所作的一種分類。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源于在歷史發展過 程中民族共同體與國家政治共同體遵循著不同的運行邏輯,兩者的演進表現出一定的交叉性 。民族共同體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分化和聚合的趨勢,具體表現形態為一個民族分裂成或分 化出數個民族,或數個民族聯合、同化或融合為一個民族。民族共同體以共同的文化為聯系 紐帶,其具體形態的演變本質上體現為文化特征的趨同或變異。國家政治共同體尤其是現代 民族國家超越了民族共同體以文化為聯系紐帶的狹隘性,在共同地緣基礎上實現了領土 、中央政治權威以及政治法律規范的統一性。因此,一個國家把各種不同文化特征的民族納 入自己的疆域范圍,或者一個民族由于發展演進的不同趨勢分布于數個國家,就造成了民族 邊界與國家邊界不能完全吻合的情形。在全球化、現代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民族成員跨國 界的遷移和流動,無疑增加了民族與國家交叉互動的復雜性。多民族國家遂成為現代國家結 構的普遍存在形態。多民族國家的存在只是為民族整合內在規定中“分”的存在提供了時 空場景,而由民族構成的多元性帶來的異質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長與國家統一性的張力,則 是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現實性的根源。
在多民族國家,民族異質性要素是指民族間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差異。民族作為一種特殊 的社會存在形式,是自然體和社會體的有機統一。作為一種自然體,每個民族都具有區別于 其他民族的一些自然特征,這些自然特征在斯大林經典民族定義中被規定為共同語言、共同 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⑩。其中,族屬意識(民族心 理素 質的一種深層次體現)和共同文化,是民族自然屬性中最為重要的區分性要素,民族之間的 差異在這兩個方面表現得最穩定、最持久和最直接。“民族共同體的存續是以民族特征(語 言、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的存在及其在民族心理上的積淀為前提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特征的 集中反映。這些特征作為整體,具有區分性的功能,它們彼此密切交織而組合為穩定的整體 。”(11)民族作為一種社會共同體存在形式,必然要與社會各個方面相互關系, 從而形成了自身的社會屬性。其中,政治屬性可視為民族共同體及其范疇的本質內涵之一(12)。民族在與社會互 動關系中表現出政治屬性的不同方面,其核心則是圍繞公共權力爭取、實現和維護自身利益 展開的活動。作為民族構成要素或民族區分性重要特征的政治屬性,在社會政治結構上顯明 地標示出民族之間的差異。
民族間異質性要素具有維持民族邊界、實現民族利益的功能,而其力量的過度增長則會打破 民族與民族、民族與國家關系的均衡狀態,增加了民族與民族、民族與國家摩擦、矛盾和沖 突的可能性,甚至會因內部排斥力過強導致某些民族成員單位的分離或多民族國家解體。隨 著民族社會經濟的發展,民族異質性要素獲得了發展的契機,表現為民族意識的旺盛、民族 文化的發展、政治利益訴求的強烈等傾向,其不適度的發展則會突破民族之間區分性界限, 加劇民族與民族、民族與國家之間沖突和矛盾。多民族國家內部這種排斥力沿著利益和價值 兩條線索展開,具體表現為國族語言與民族語言、國民文化與民族文化、權力壟斷與權力分 享、國土開發與利益分配、國家的現代化與族體發展等方面的矛盾(13)。多民族 國家內部結構性 張力中“分”的傾向,要求國家運用公共權力協調和調控民族異質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長, 實現各民族成員單位統一之“合”,這就為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的政治性奠定了現實基礎。
(三)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的政治性:分與合的政治保障
如同在社會體系中,結構的分化與整合是兩個相生相伴的持續過程,民族構成多元性帶來的 異質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長,決定了把各民族成員單位統合進國家社會生活、實現民族和諧 與國家統一,是任何多民族國家都必須面臨的持久主題。所不同的是,多民族國家民族結構 、歷史傳統、族際環境及觀念意識等不同,決定了在民族整合過程中所采用的手段、機制和 標準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在諸多實現民族整合的手段和機制中,民族政治整合無疑居于核心 地位,民族整合的政治性是其最為顯著的特征。尤其對于現代民族國家而言,其它整合機制 如文化整合、領土整合、經濟整合等,都離不開政治整合的權力輔助和一體化保障,“國家 克服地方主義的能力及民族主義思想賦予國家以權力的能力,大大地得助于交通、運輸、正 式的組織科層機構,以及政治意識形態,尤其是得助于‘在于人民’的觀念。一個民族 社會要有能力達到、甚而只是接近于文化整合,唯一的可能性便在于通過這些機制。”(14)
民族整合的政治性,或者民族整合的政治屬性,是指民族整合的主體、客體、實現機制及目 標與國家公共權力及其延伸部分存在極其密切的聯系。民族整合的主體通常是國家及其實體 組織――政府,政府是公共權力的實際擁有者和執行者,通過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來實現 民族整合,因而這種整合具有權威性、強制性和公共性。民族整合的客體是各民族成員單位 間及其與國家的關系。這些民族單位要素及其與整體的關系,由于涉及到利益調整和價值 分配往往會演化或表現為政治關系,“多民族國家族際關系的核心是政治關 系”。(15)民族整合 的實現機制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制度構建等,其實施和運轉都與公共權力密不可分。
對于多民族國家民族和諧與國家統一而言,民族政治整合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功能。這種功能 在民族形成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如在17、18世紀西歐民族國家構建過程中,新興資產階 級通過國家政治體系的統一為民族市場、民族經濟和文化中心的形成創造了條件,進而催生 了現代民族(Nation)。從民族整合內在規定性的特殊矛盾來看,民族政治整合在民族異質 性要素保護和發展及國家合法性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緩解了多民族國家因民族構成多元 性帶來的結構性張力。
從“分”的方面來看,民族政治整合通過針對民族的利益分配和權利保障,有助于民族異質 性要素的保護和發展。認為“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16)。民 族作為一種以文化為主要特征的人們的共同體,在社會生活中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這種利 益訴求主要圍繞維持和發展與其他民族成員單位相區別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展開,表現在 文化特征的延續和發展、民族成員資格的平等、權利的保障以及對國家權力的分享等方面。 諸多民族利益訴求的核心是實現和保障民族集體及其文化的權利,即要求多民族國家對民族 作為一種異質性要素(差異性要素)法理上予以肯定和權利上加以保護。可見,民族“在很 大程度上是利益群體”(17)。伊斯頓認為,所謂政治是為一個社會權威性地分配 價值(18)。對于利益 、權利、財富等社會價值的分配取決于國家的公共權力,取決于民族整合的政治性。對于多 民族國家而言,通過訴諸各種民族政治整合機制,實現社會價值公平合理的分配,從而能夠 實現和保障民族成員單位作為差異性要素的各項權利。
從“合”的方面來看,民族政治整合通過增強國家政權的合法性,有利于實現國家的統一性 。“民族(人們共同體或者族裔文化集團)與國家的形成以及內聚力的產生遵循不同的邏輯 。”(19)現代民族國家是在超越以文化、家族、宗族等原生性紐帶聯結局限性基 礎之上,通過地 域領土、中央權威和政治法律規范的統一等次生性政治聯系紐帶,實現了包容眾多民族成員 單位的歷史構建。現代民族國家的合法性基礎,也由魅力型、傳統型逐漸轉向法理型,而法 理型合法性的核心則是對國家的政治認同及自愿踐行公共領域的制度規則。對于多民族國家 而言,凝聚各民族成員單位不能僅僅依靠歷史文化傳統(通過訴諸人們的民族主義意識和激 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來實現),而且還需要在權利保障和利益公平分配條件下,實現其對 國家的政治認同。這種政治認同保證了民族成員對國家持久的效忠情感,保證了民族成員對 國家制度的自愿遵守,進而構建了國家的合法性基礎。民族政治整合無疑契合了現代民族國 家發展的需要,通過圍繞民族權利保障和利益分配,構建一套協調民族異質性要素及其增長 與國家統一性張力的政治機制,從而有助于實現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統一,為多民族國家 合法性建設提供了政治保障。
總之,民族整合的政治性來源于多民族國家因民族多元性帶來的結構性張力,其核心在于 圍繞民族權利保障和利益分配,合理引導和保護“分”的同時,加強和凝聚“合”。而如何 通過觀念導向、制度構建等具體機制實現“分”“合”有序,則是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構建 性所要解決的問題。
(四)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的構建性:“分”“合”有序的目標
多民族國家民族和諧與國家統一的整合狀態,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為政治建構的結果。 在這個意義上,民族整合可以看作多民族國家的民族治理過程(20)。民族整合的 構建是從政治實 踐角度對多民族國家民族和諧與國家統一實現過程的抽象概括和描述,它包括運用公共權力 緩解民族異質性要素及其力量增長與國家統一性之間張力的各種手段和機制的總合。
對于一國民族構成持何種觀念,即如何認識多民族國家內部異質性要素的存在,決定了民族 整合的不同構建過程。在現代民族國家構建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兩種對立民族結構觀念的斗 爭。一種是排斥性的民族結構觀念,它追求一國民族構成的單一性和純粹性,追求以血緣、 種族、宗教或民族紐帶建立國家,忽視、限制乃至否定民族異質性要素的存在。這種觀念在 早期歐洲民族國家建設過程中表現為“民族國家”的理念(即一個民族建立一個國家),在 現代則表現為各種形式的大民族主義、泛民族主義、泛宗教主義和同化主義。在排斥性民族 結構觀念支配之下,民族整合往往表現為主體民族壟斷國家權力、執行歧視性和不公正的民 族政策、忽視弱勢民族的權利和利益訴求等。其結果只能是帶來民族異質性要素對國家統一 性的排斥力,由此導致的民族矛盾、沖突和分離主義運動,極大地影響到多民族國家的穩定 和統一。另一種則是包容性的民族結構觀念。它承認“多元一體”是一國民族結構的普遍存 在形態,承認民族異質性力量的存在及其合理發展的要求,國家構建的基礎是地緣聯系和政 治法律紐帶。持有這種觀念的多民族國家也往往能夠通過政治制度建設,保障少數民族的權 利、進行公平的利益分配,促進各民族成員單位對國家的政治認同,鞏固了國家的合法性基 礎,最終有助于增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性。
排斥性民族結構觀念,已被證明無益于緩解民族異質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長與國家統一性之 間的張力,無益于多族國家的民族整合,采取包容性的民族結構觀念,通過政治制度構建保 障民族權利、公平進行利益分配,則是多民族國家民族整合的題中之義。在圍繞民族權利和 民族利益進行政治制度構建上,由于對民族異質性要素或差異性要素的性質、地位及作用的 認識不同,多民族國家的民族整合沿著兩條不同的路徑展開:一條是個人權利或公民政治的 構建路徑,另一條是集體權利或民族政治的構建路徑。
在個人權利整合路徑下,國家的法律實施和制度建設以公民個體為對象,各種制度、法律和 規范針對公民的權利保障和利益實現展開,不承認針對國內某一民族成員單位的特殊權利。 這種構建路徑假定社會政治生活的基本單元是個體,保證個體的公民身份及其權利是政治共 同體存在的合法性基礎,任何針對特殊群體的集體權利都是對個人權利公正性的侵犯。這種 路徑下的制度構建突出表現為西方以政黨政治為特征的代議制民主,以及各種以實現民族非 集體政治權利為目標的社會文化政策,如美國的多元文化政策、墨西哥的民族一體化政策等 等。個人權利的整合路徑實質上不承認民族成員單位作為一種異質性要素或差異性要素的存 在,忽視、限制乃至否定民族成員單位對于民族集體及其文化的權利訴求。在集體權利整合 路徑下,民族成員單位的文化延續、社會發展及自我管理等集體權利,被作為民族政治的核 心內容加以構建。這種路徑下的制度構建表現為國家權力機關職位的民族比例制、國家結構 形式中的聯邦制、民族自治,以及一些以實現民族集體權利為目標的民族政策,如中國的民 族區域自治政策。集體權利的整合路徑本質上肯定了民族異質性要素的存在,并且通過制度 構建保護民族異質性要素,以促進民族異質性要素力量的發展。
中國家族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正在探尋成長和擴大的途徑,其中一些家族企業會尋求向中國以外發展成為跨國企業的機會,并最終走上國際化的道路。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縱深發展,在國際經濟規則的主導下,國際競爭環境發生了變化,并對企業國際化模式產生影響。對于我國家族企業而言,國際競爭環境的變化使其國際化模式有了多種選擇。
一、國際競爭環境變化的主要特征
(一)國際競爭的重心由國家層次轉向企業層次
WT0產生后,其所確立的國際經濟規則涵蓋范圍擴大、約束程度加強,而且表現出對政府行為的規制和對企業行為的重視。新的國際經濟規則使得傳統意義上民族國家政府為加強國際競爭力而采取的各種政策手段不斷被“剝奪”,從而給民族國家政府行為留下的空間越來越小,相應地給企業行為留下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大。新的國際經濟規則帶來的一個重要的結果是,國際經濟競爭的重心正在從國家層次轉向企業層次。
(二)合作與并購成為企業擴大市場力量的基本趨勢
企業擴大自身市場力量的主要方式,一是限制競爭者的進入,二是消滅已有的競爭者。根據微觀經濟學原理,如果企業目前所處的是一種寡頭市場結構,其最佳選擇是“合作”。而如果企業處在壟斷競爭市場上,兼并與收購則是一種最常見的選擇。在無法吞并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大企業之間為擴大市場力量而進行的“合作”已成為一種流行的選擇,其“合作”的方式包括共同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企業間從事聯合研究與開發活動、組建準壟斷意義上的經營聯盟等形式。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企業并購已成為全球性浪潮。據著名金融數據公司Thomson Fi nancial最新統計報告顯示,第五次全球并購潮方興未艾。2005年上半年,全球并購市場并購總額(包括已宣布但未最后成交)高達1.2萬億美元,而在亞太(除日本外),同比更是增長82.9%,并購額超過980億美元。新一輪全球并購活動與2000年全球并購浪潮相比,更多的是發生在傳統行業內部,以資源整合和跨國并購為特色。這是新一輪的國際競爭,若在這一輪競爭中落伍,就會在未來的國際分工中被“鎖定”在低級別的鏈條上。
(三)“國際競爭國內化”和“國內競爭國際化”現象凸現
國際競爭國內化是指在海外市場上,競爭已經不僅是走出國門的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的競爭,還包括國內企業之間在海外的競爭。而國內競爭國際化是指中國本土的競爭已經國際化,走向國際市場不僅是國內企業與境外企業的競爭,還有國內企業與在本土的國際企業之間的競爭。因此,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已經不存在明顯的國土界限,而且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對接直接導致了企業競爭環境的改變和競爭對手的增強。
二、國際競爭環境變化對企業國際化模式的影響
隨著國際競爭環境的變化,企業走向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如何在本土市場上迎接世界競爭。因此,企業國際化不僅是指企業向跨國企業演變的外向發展過程,還應包括與企業外向國際化相聯系的內向國際化過程。事實上,當企業經營活動與國際經濟發生某種聯系時,企業國際化進程就開始了。這種聯系可以是生產要素方面,如資金、技術、人力資本等的聯系,也可以是商品和服務的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交換,還應包括各種海外生產經營活動。因此,國際競爭環境變化的結果是在發展方向上將企業國際化區分為內向國際化和外向國際化兩個方面。企業內向國際化活動的方式包括進口、購買技術專利、特許經營、國內的合資合作等;企業外向國際化活動包括產品和服務直接或間接出口、技術轉讓、國外的合資合營、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等。
從動態的角度看,內向國際化和外向國際化貫穿于企業國際化的整個過程中。對于后發型跨國企業而言,內向國際化是外向國際化的基礎,外向國際化是其內向國際化充分發展的結果。在后發型企業國際化發展過程中,模仿性學習具有重要意義。這種學習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模仿,而是與當地生產條件相結合的吸收和創新。而且,在模仿性學習中,內向國際化的不同方式對企業競爭能力的提高有不同的功能。
三、目前我國家族企業國際化的方式
(一)貿易帶動方式
我國大多數制造行業的家族企業通過自己的產品出口作為“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形式,如飛躍縫紉機、東藝鞋業、志高空調、新疆美克家具等,這些企業是從單一的產品出口開始,開拓國際市場,逐步建立起國際營銷網絡。也有一些家族企業在了解國際市場的基礎上,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在國內建立專門瞄準國際市場的出口產品生產基地。例如,北京中達、天津德利得、內蒙維信等公司就是走的這樣一條國際化道路。
(二)OEM方式
0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是指產品生產者利用自己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負責設計和開發新產品,并掌握產品的銷售渠道,為了降低成本和擴大市場份額,通過合同訂購的方式委托其他廠家為其生產加工,所訂產品直接貼上自己的品牌。從產品成長過程看,我國很多家族企業是從為外國公司做OEM開始邁向國際化道路的。貼牌生產是企業產品從國內走向國際的重要橋梁,在貼牌生產過程中,我國企業能夠逐漸學習和掌握國際競爭規則,拓寬產品的外銷渠道。還有一些家族企業通過與國外跨國公司合作,成為跨國公司在我國的OEM生產基地。例如,占據低壓電器高端市場的德國西門子在尋找產品質量和技術要求符合其標準的中國企業作為其在中國的OEM生產制造工廠時,就選擇了與浙江柳市的長城電器合作。
(三)境外投資方式
按照由低水平到高水平排序,境外投資方式分為設立銷售機構、FDI、并購,其中并購是最高級的境外投資方式。近年來,我國家族企業出現了海外并購加強的趨勢。例如,萬向集團收購美國UAI 21%的股權,新疆德隆并購了美國機械行業三大巨頭之一的Murry公司,華立集團在美國全面收購飛利浦CDMA核心技術和人員等。通過并購方式可以利用國外公司原有的銷售網絡和品牌拓展國際化渠道,將國外研發的前沿技術變為自有知識產權。
四、對國際競爭環境變化下我國家族企業國際化的思考
(一)家族企業國際化對于擴大我國的國際市場力量和提升國家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向縱深發展,任何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參與國際競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我國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出現了民營企業開始成批向海外投資的現象,我國一些家族企業已經不同程度地走向國際市場。加入wTO,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由自主開放轉向遵守國際規則約束下的開放,也是我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體現。wTO規則對國家的約束使企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并成為國際市場的主角,國家競爭力、產業競爭力也將最終體現在企業的競爭力上。作為我國民營企業起步時的主要形式,我國家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不僅可以使其更好地配置資源,尋找獲利市場,規避和防范風險,為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為重要的是,對于擴大我國企業的國際市場力量,提升我國的國家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家族企業國際化應當注重內外向國際化的聯系
與其他國家企業的國際化相比,我國家族企業國際化有著明顯的不同:一方面,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我國家族企業屬于后發展型企業,在競爭優勢、外國市場的進入方式等方面不同于先發展型跨國公司;另一方面,隨著大量外國直接投資的涌入,我國家族企業在自己的本土市場上面對著激烈的國際競爭。因此,我國家族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有獨特的特征和路徑選擇,必須注重內向國際化和外向國際化之間的內在聯系。具體來說,我國家族企業可以通過技術、設備進口、建立合資企業、與國外公司在國內合作等內向國際化形式為其跨國經營做準備,通過內向國際化的經驗積累提高外向國際化的速度和成功率。目前,我國一些家族企業已意識到內向國際化的意義,例如,浙江現代集團董事長章鵬飛認為國際化不是簡單的走出去,也包括國際合作,國內也可以國際化;浙江萬馬集團總裁李凡更多考慮的是和國外的戰略合作,合作對象必須要有或者是技術優勢、或者是市場優勢、或者是品牌優勢等,而且目前仍考慮將市場定位在國內。
(三)我國家族企業國際化方式的選擇
從總體上看,目前是我國企業國際化的最好時機。這是因為,一方面我國現在是世界的生產加工基地,國外企業需要中國這個加工平臺,另一方面國內企業需要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先進技術和廣闊的市場。國外的一些企業由于勞動力成本太高,競爭不過中國企業,所以選擇通過資金整合和技術輸出,利用中國低廉的勞動力和生產工廠、土地資源,共同成立一個大集團來向世界銷售產品。我國家族企業要重視這一國際化的契機,與國外企業合作,進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在新一輪全球并購浪潮中,我國家族企業國際化也可以通過國際資本融合的并購方式來實現,但在并購之前必須要懂相關的規則和理念,在經營理念上和國際先接軌,然后才能以資本為紐帶走出去,實現國內企業與國際的接軌。具體來說,要成功并購,首先要明確別人的規則和經營經驗,然后進行產業整合、人力資本整合和文化整合。由于我國大部分家族企業只有在國內運作的經驗,缺乏對相關國際規則的理解,因此我國家族企業要在熟悉規則和理念上多下功夫。
就19世紀中葉以來的世界歷史變化中,社會的進步影響了人們的文化心理,落后的民族首先表現為向一種文化心理靠攏的趨勢。所以有了近代以日本為龍頭的整個東亞美術的西化過程,大批去日本留學尋求救國之路的中國莘莘學子就是這種趨勢影響下的產物。此后,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傳入,中國近代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紛爭局面,一時間,西化中心論、中西調和論、中西融合論、中學為體論、民族虛無論等等可謂熱鬧非凡。總之,一直以天朝上邦自居的中華民族,在科學技術落后被動挨打的局面下,以血的代價認識到,世界上除了東方文化之外,還有一個發達的西方文化圈存在。于是掀起了向西方學習的熱潮。然而這種文化心理也包含了迷信和誤解,并導致一部分人有了這樣的想法:似乎所有文明的發展都只能遵循一條道路發展,才有所謂的前途可言。在伴隨著西方文明的入侵造成的變革與守舊、傳統與創新的一系列文化沖突之后,如今已有了明朗化的趨勢,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不能成為所謂的中心,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整體。不管是東方文化,仰或西方文化,都是世界這一整體文化的一個部分,各文化肢體的個性中都有共性存在。而這個共性就是我們人類文化共同財富的大哲學,是人間之大美,是地球文化的價值所在。于是,在盲目的崇拜和癲狂的學習之后,我們終于認識到,所謂的世界性或國際性,如果不落實到形上,將是不切實際的夸夸其談,無庸質疑這樣的世界性將是一個虛幻的名詞,國際化也只不過是一個理論上的,泛化而非實的問題而已。任何一種觀念,無論它有多高,有多進步,倘不如此,一切深談將毫無意義,事實的確如此,不管你有多么的能耐與苦楚,你總要回到現實中來,總要回到你的作品中來,回到你筆情墨趣所造就的韻味中來。因為畫畫畢竟是表達自己的親身感受,任何一種風格和樣式,都是畫家在藝海里苦苦追索的點滴匯成。由此可知,對世界或地球之大美的追求和表達,就必須給情感以一定的形式,內在的情感形式不可見,可見的正是對應于這些情感表達的藝術形式,于是順理成章對世界性藝術大美的探討,便落實到對具體形式表達的找尋上。也許吳貫中先生一語激起千層浪所引發的關于藝術形式的大討論,與此不無關系。
冷戰以后,原來在兩極格局下所掩蓋的矛盾都開始暴露出來,戰爭與革命已經成為歷史詞匯,而和平與發展此時已經成為世界的主題,各國之間的經濟交往更是頻繁,區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使得許多問題要多國政府協商才能解決。如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冷戰期間一度是美蘇兩國爭權奪利的舞臺,由大國控制,根本不能代表中小國家的利益。冷戰后,聯合國在解決國際爭端,維和,為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首先,各國政府開始更加重視政府間國際組織的作用。政府間國際組織在解決地區沖突,維護世界和平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各國也都希望更理性的處理彼此之間的關系,利用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平臺進行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其次,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各個地區為了自身發展成立了很多區域性的組織,最為成功的當屬歐盟。歐盟的發展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很多地區以其為榜樣,許多國家開始向這些組織靠攏,這也極大的促進了政府間國際組織的發展。
當然,冷戰后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也面臨著很多新的困難。首先,政府間國際組織需要國家讓渡一部分,這對于國家至高無上的國家來講簡直是與虎謀皮,任何國家都不想把自己的讓渡,或者受到其他的組織的限制。其次,政府間國際組織所處理的問題日益復雜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經濟利益相互交織,貿易摩擦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這也對政府間國際組織處理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許多政府間國際組織依然是西方發達國家把持,這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十分不公平,也需要進一步的改善。
總體來講,政府間國際組織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國際社會對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但是"政府間國際組織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個協調者,在它能夠適應國際社會的需要和期望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1]
二、冷戰后中國與政府間國際組織的發展現狀及其原因
冷戰后中國與國際組織的關系尤其是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在數量上,據《中國參與世界》中國加入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已由1977年的21個增加到1995年的49個。[2]另據《當代世界中的國際組織》,到1993年,中國參加的國際組織總數達到1729個,其中政府間的國際組織222個。[3]兩個數據相差很大,但是也可以從側面反應出中國參加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數量在迅速增加。其次,中國在參加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態度上更加積極,自信。冷戰后,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世界的主題,中國的經濟迅速騰飛使得中國在國際社會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中國開始在國際社會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第三,在與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合作范圍上進一步擴大。除了傳統的合作領域以外,冷戰后,中國開始與政府間國際組織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涉及到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的各個方面,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與世界合作,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與交往,塑造自己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說到這里,我們有必要說一下中國加強與政府間國際組織聯系的原因。先從國內看,冷戰后,中國的改革開放開始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即全面深入發展的階段。中國的經濟基礎薄弱,急需引進世界先進的技術、資金與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加強與諸如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等政府間國際組織的聯系與合作。其次,中國近代以來閉關鎖國的歷史已經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發展不行,我們需要與世界溝通,讓世界了解中國。中國此時推出了多邊外交政策,也進步促進了中國與政府間國際組織的聯系。再次,中國的發展需要一個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國需要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平臺與其他國家進行溝通,以消除他國對我國的誤解。
從國際方面來看,冷戰后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主題,各國都在致力于本國的發展。區域性的組織大量發展,各國也都想通過加入一系列區域性的組織搭乘經濟發展的快車。拒絕加入這些政府間國際組織就是拒絕融入世界,在經濟的發展上面被對手遠遠甩在后面。
總之,中國進一步加強與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關系既是世界發展的需要,更是中國發展的需要,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加強的同時,也會以國家自信的態度參與國際事務。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同樣離不開中國。
三、加入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對中國的影響
先說積極方面,首先,中國的國際地位與威望得到極大的提高。通過參加政府間國際組織組織,中國積極的參加各種國際事務,向世界展示中國,在處理國際沖突中發揮會及其重要的作用。政府間的國際組織為中國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中國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展示自己的負責任大國形象。改革開放前,中國不太刻意塑造中國的國際形象,致使很多國家誤解中國,把中國當成威脅,當成潛在的對手。世界各國刻意通過這些組織以及中國的表現進一步了解中國,也為消除"中國"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國際地位發揮作用。
其次是經濟方面。經濟的發展是各國非常關注的問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的幫助。中國經濟的發展還有很多瓶頸的制約,比如技術,人才,資金等等。加入這些政府間國際組織就能提供這些便利。80年代,中國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得到了三筆貸款,累計13.25億特別提款權,合16.5億美元;1980年一1992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共向中國提供過20次技術援助,中國共派出85人到國際貨幣基金學院學習。[4]極大的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為中國培養了一批人才。中國加強與這些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從別國學習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增強相互了解。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看到自己的差距與不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反過來進一步是中國的發展合理化,正規化。
同時,政府間國際組織對于中國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加入政府間國際組織必然要讓渡一部分國家,這與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相沖突的,必然會影響到中國的獨立性。另外,諸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政府間國際組織的規則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很有限,很多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政策也不利于我國的發展。更有一些國家利用政府間的國際組織肆意干涉別國與內政。這也是中國一貫反對的。
盡管有著很多的不利因素,中國還是要進一步加強與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合作,以爭取到更有利的發展條件,趨利避害為中國的發展提供最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葉宗奎,王杏芳。國際組織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2][美]伊麗莎白.埃克諾米,米歇爾.奧克森伯格。中國參與世界.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
基礎教育的國際化要以民族化為前提。雖然我們強調教育國際化重在提高和發展自己,但如果缺乏對中國教育現實的深刻了解和分析,盲目引進,極有可能會出現“圓鑿方枘”的結果。同時,基礎教育的國際化必須建立在實事求是地認識和肯定民族教育傳統的基礎之上。基礎教育國際化的理想境界是,通過與他國平等交流與合作,在借鑒他國經驗的同時,發展中國的基礎教育并擴大其國際影響。教育國際化的含義很本文由收集整理多,“包括讓世界了解中國”。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擁有被國際認可、使自身能不斷迸發成就感的東西。越是民族的精華,越能贏得世界的尊重。吳文俊教授在“機器證明理論”中強調:“真正讓西方人所不及的,也正是中國傳統思維中的普適原則。”這是中國基礎教育走向國際化必須堅持的信念。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客車生產在2001年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2001和2003年增長幅度為50%。2006年,中國市場銷售登記的汽車數量達到722萬輛,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的二大新車市場。這一年,中國汽車企業共生產了728萬輛汽車而成為目前全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中國政府希望在汽車行業建立起有相當競爭能力,能起到產業支柱作用的汽車生產企業,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歐盟認為:中國作為一個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正成為歐洲汽車企業為全球主要汽車廠商生產低價格,高質量汽車零配件的理想生產地。盡管中國汽車工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然而在過去5年里,中國汽車投資數目巨大,生產能力過剩,利潤下降。歐盟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工業的利潤以6%的幅度下降。這種情況使包括在華歐洲企業在內的所有汽車廠商都受到了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
二、歐洲汽車生產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優勢與機遇
歐洲汽車企業在中國汽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已有20年。90年代初期德國大眾汽車與中國建立的合資企業占據著超過50%的國內汽車市場。歐盟認為:歐洲汽車生產企業領先對手的優勢在于其先進的環保生產技術;如果中國出現更為嚴重的空氣污染,中國政府將會通過立法來提高燃油質量和經濟性。由于中國的環保標準是參照歐洲基準制定的,所以歐洲企業在這方面會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在按照高排放標準設計與生產汽車發動機方面,會有更大的市場。同樣,歐洲卡車的優勢也在于高技術,特別是在環保技術方面。當今卡車技術的發展趨勢是發動機功率更大,燃油經濟性更高。歐盟相信:如果中國企業打算生產達到歐III排放標準的發動機,大多數國內企業將因為技術與工藝不能達到標準,而不得不加大與外國企業合作。除此之外,因為中國汽車生產企業與外國企業所進行的合作日益加強,引進新車型更為迅速,所以需要更高水平和更高標準的零部件,這為外國零備件廠商提供了更加有所作為的機會與空間。
三、歐洲汽車生產企業在中國市場受到的挑戰
歐盟的調查數據顯示:影響歐洲汽車企業在中國市場表現的主要原因依次包括:政府干預行為(20%)、企業所有權限制(20%)、知識產權侵犯(16%)、中國行業標準(11%)、新型發動機引進速度緩慢(5%)、資金限制(5%)。歐盟宣稱:中國市場存在著貿易非關稅壁壘,在中國的歐洲汽車成品與汽車零件生產行業每年因喪失機會而造成的損失高達46億美元。
1.歐盟認為中國未能全面履行WTO條款。歐盟宣稱:中國加入WTO極大地降低了引入中國汽車市場的關稅,但中國在如何進一步履行WTO承諾仍不甚明朗。歐盟認為中國政府將要在如何解釋與執行WTO 條款方面讓中國汽車工業獲得最大的利益。因此,歐盟相信在這方面將會與中國政府有發生爭執的可能。對關于進口汽車零部件計算進口稅率,按中國有關規定,盡管并不構成整車,但對零件或零件組合按整車稅率收取。歐盟認為中國有關汽車產品壁壘稅率計算方式不合理。
2.歐盟認為中國進口汽車業務經營業務權限的規定有待改善。中國政府對經營進口汽車業務的廠商實行進口許可證制度,在經營資金與管理標準上都有嚴格的要求。歐盟聲稱:極少數小公司可以達到中國政府所要求的5億人民幣注冊資金或40億人民幣固定資產的水平,這使許多規模較小的經銷商無緣進入此行業。
3.歐盟認為中國行業標準限制了歐洲汽車企業在華發展。歐盟認為中國有關禁止進口外國二手汽車的規定,以及15年后報廢商業用途汽車的政策限制了國內高質量汽車市場的發展,實際上不利于提高汽車質量,道路安全和環境保護。
4.地方保護與知識產權侵犯損害在華歐洲汽車企業利益。中國汽車生產企業與政府關系密切,并能以微妙的方式從中獲取地方性保護和其它商業利益。在政府采購、法律法規執行,特別是在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得到政府關照和庇護。在歐盟看來,中國政府與企業認真執行現行相關法律要比建立新的法規更為重要。歐洲汽車生產企業聲稱:“中國市場準入障礙使我們的營業額減少了70%,使我們企業達到收支平衡晚了至少5年”。
四、歐盟采取的對策
歐盟認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亟待提高。對此,來自外國的壓力與督促對改善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現況十分必要。同時,歐盟特別提出,涉及汽車行業產品與生產的中國行業標準應與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加以商榷, 以確保中國標準沒有與國際標準相沖突的內容,并以次為依據,減少或取消例行檢查。歐盟甚至希望在可以實施國際標準的行業中,不必實施中國行業標準。此外,歐盟要求中國取消有關禁止進口用于商業用途的二手汽車和有關報廢15年車齡汽車的規定。在歐盟看來,廢除上述規定有助于中國防止質量低劣、污染嚴重的汽車上路行駛,有利于改善環境、提高汽車制造業整體質量水平。由于中國汽車市場存在嚴重的非貿易壁壘,政府保護主義,執行法律不力等情況,歐盟建議歐中雙方必須以一種更為深入的方式進行對話。歐盟明確表示,要在這些問題上必須保持更為強硬的態度,迫使中國在上述方面的表現有所改善。
為了保持歐洲汽車生產企業的競爭力,歐盟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一)歐洲汽車企業要繼續投資研發綠色環保技術,保持對中國同行的優勢。歐洲汽車企業要在實施限制汽車廢氣排量法律所帶來的商機中,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二)歐洲汽車企業要在中國進行更大的投資,并在中國建立設計中心。(三)歐洲汽車企業要采取更為靈活的手段與方式向市場推出新款汽車,以此減弱中國汽車廠商的競爭優勢。(四)歐洲汽車企業,特別是那些在中國加入WTO前的企業,要加大投入,采取措施加強其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制定更為可行的生產方式,改進那些以往實行的但并不適合現在競爭環境的運作方式。(五)歐洲企業要尋求新的方式來使中國的汽車生產為其全球生產體系服務,將中國汽車廠商與零部件生產企業納入全球汽車采購計劃中,并利用中國研發設施與生產設備參與并支持全球汽車生產。
五、中國政府與汽車生產企業應采取的對策
1.提升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能力,獨立自主參與全球化生產
中國政府要利用歐盟對華汽車工業政策,鼓勵有能力的中國汽車企業參與全球汽車市場競爭,擴大中國汽車產品在全球范圍的影響,并爭取從國際市場獲取利益。同時,要避免使中國汽車工業成為歐盟全球汽車體系的工具。汽車工業是一個產業鏈廣泛的重要產業,政府要認識到決不能以犧牲相對獨立的本國汽車工業體系與基礎來片面追求汽車生產的國際化。為此,政府與企業要利用歐盟關于中國汽車市場政策的有利因素,加強汽車工業技術研發,充分消化吸收外國技術,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培育自主品牌,發展自主創新能力,加速形成自己的開發能力和創新體制。以先進的自主技術為支撐,發揮中國汽車工業,特別是有潛力的民營企業,在近幾年形成的汽車生產優勢,采用國際通用營銷與售后服務模式,建立高效、完善的現代化汽車銷售流通體系,通過擴大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及在海外嘗試投資建廠生產自主品牌汽車等方式,力爭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海外市場有一席之地,并以此獲取本土汽車工業研發與持續發展所需資金。
2.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沉著應對歐盟有關知識產權問題的指詰
歐盟在報告中提出了有關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對此,中國政府要再次明確在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的堅定態度,重申解決此類問題的決心。政府要通過加強法律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法律對侵犯知識產權的監督與防范作用,營造有序的市場競爭與尊重知識產權的社會環境。考慮到中國的現實情況與歐盟在此問題上的態度,可以預見,歐盟與中國在汽車生產的問題上,圍繞知識產權問題將會出現多回合的爭執與交涉,中國政府對此應有充分的認識與準備。
3.認真研究,慎重決策,妥善解決標準認證統一等問題
歐盟在此次報告中提出了歐洲企業遭受中國國內汽車行業標準影響等問題。對于歐盟提出的上述問題,應采用多方論證的手段加以協商解決。政府與企業要組織國內汽車行業與各領域標準認證方面的專家,以及相關領域的學者,認真研究國際汽車生產認證標準與國內標準的內容,清楚各種標準的特點,嚴格評估采用或不采用某種標準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充分了解因此而對國家經濟建設造成的影響與潛在的意義。只有在充分論證與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對雙重核查標準問題做出決策。
4.加強磋商,統一政策,在不損害中國汽車工業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解決市場準入、非貿易壁壘、地方保護主義等問題
在歐盟看來,中國政府履行WTO承諾的表現在上述方面未能達到歐盟的期望。提出這些不滿與要求的基本出發點是要讓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上與中國企業進行全面競爭。對此,政府要積極表明嚴格遵守入世承諾的態度與行動,按照與WTO成員國達成的諒解條件,就市場準入、非貿易壁壘等問題與歐盟對話與磋商,明確自己的觀點,說明國內實際情況。在認真遵守入世諾言的前提下,找到履行WTO承諾與保護民族汽車工業的最佳結合點。此外,中央政府要重申統一有關對外貿易與引進外資方面的原則性政策。采取措施控制“諸侯經濟”帶來的地方保護主義弊端。理順國內各地區經濟利益與全面經濟發展的關系。既要避免各地區為盲目爭取外商投資數量,匆忙上馬缺乏科學論證,不計后果與回報的外資汽車項目,同時也要防止一些地區為保護地方經濟利益,設置障礙阻止外國汽車企業進行在國家法律允許范圍之內的正當經濟活動。
5.不斷引入新技術,增強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競爭力
目前國內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大轎車廠幾乎全部與國外汽車公司合資,我國轎車市場競爭變為幾大跨國汽車集團在華競爭。因此,外商不得不拿出最新、最好的產品在中國生產,以在不斷激化的競爭中爭得市場份額。政府與企業要充分利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有關技術與創新轉讓方面的新變化,加快引進新技術和新型汽車在本土生產步伐,鼓勵外商把最新的技術拿到中國,使我國汽車工業可以獲得一些先進技術、先進生產方式、先進營銷理念,為我國汽車工業產品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競爭中注入優勢。同時,要注意加強技術儲備與產品技術含量,以及新技術運用程度,避免中國汽車工業走到低質量,低價格,低利潤的道路上去。
6.借鑒成功經驗,開拓本土市場,滿足國內大眾對汽車產品的需要
目前,中國已經初步形成了相對獨立的汽車生產體系, 大國的市場優勢、勞動力素質和本地生產優勢、工業配套的規模優勢逐步顯現。企業要利用這些優勢,開發出當前國內消費者急需的轎車產品,占領國內市場。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只有國內企業最了解我國國情,最了解國內對汽車產品的需要,這是我國汽車工業同國外汽車工業進行競爭的根本的優勢之一。因此,我國的汽車行業要轉變觀念,開拓思路,繼續加深汽車工業結構重組。同時要加強國內汽車企業之間合作,集中優勢,并借鑒彩電,冰箱等國產家電行業的成功經驗,開發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高質量產品,并在這類產品的開發中掌握技術主導權和競爭優勢。
7.加快汽車市場與服務體制的改革,積極應對WTO有關對中國汽車市場的要求
面對歐洲企業的競爭與WTO有關對中國汽車市場的要求,政府與企業要加快銷售、服務、信貸方式的改革步伐,建立現代化汽車銷售流通體系刻不容緩。汽車工業要利用借鑒國外先進的營銷理念、售后服務體系,針對我國國情,完善我國汽車產品的銷售及售后服務體系。此外,政府與企業要采取措施,培育二手車市場,大力發展汽車租賃業,建立個人信用制度,推廣汽車消費信貸,并對國外適當開放汽車服務貿易市場,建立起多樣化銷售方式。
在經濟全球化成為當今世界主要特征,國家、經濟體之間金融貿易聯系逾加緊密,金融風險傳導機制多樣且擴散迅速的情況下,防范風險,減少負面溢出效應更需要各國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和協調。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主要的發動機之一,中國協調推進國際組織之間的合作,共同維護國際經濟秩序的穩定發展,通過國際組織的協調合作改革來引導全球經濟邁向更加公平的新平衡,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國際組織協調合作制度存在的問題
1.WTO爭端解決執行難
十余年來,多哈回合貿易談判一直沒能取得有效進展,已直接影響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各國政府首腦眼中的地位。與此同時,雙邊及區域自由貿易協定(FTA)蓬勃發展。
另一方面,作為“世貿組織皇冠上的明珠”――爭端解決機制(DSU)面臨執行難的困境。當事方經常延長執行期間,爭端解決機構(DSB)無法有效監管敗訴方的履行行為,而確定合理執行期限(RPT)的時間安排過長,也會影響敗訴方的執行。
2.經貿規則碎片化
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和某些高調的單邊貿易改革一樣,成為貿易自由化的主要形式。在1994年,只有47個FTA生效。到了2000年,這個數量已經增長到93個,到目前這個數字激增到了283個。
雙邊FTA的興起導致了國際經貿規則呈現碎片化的發展態勢,在2007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后,這種碎片化的趨勢就更加明顯。由于WTO談判陷入僵局,美國和歐盟相信,至少在中短期內,超級FTA是增加商業利益的一種更好的選擇。這些協議也可能幫助應對FTA盛行所造成的“意大利面條碗”現象,并且能M可能地在諸多貿易中增加監管規則。然而,最終將FTA演變成為一個全球性協議的基礎還不明朗。很多發展中國為了能有一席之地,用他們的經濟和地緣政治打賭,因此樂意與歐盟和美國簽署高要求的FTA,以區別歐盟和美國其他的貿易伙伴。
3.國際組織間缺乏協調合作范式
共享信息是國際組織之間協調合作的基礎,信息交換可以增強合作的信心,實際參與其他國際組織的決議,真正做到相互協調。但目前,國際組織間的信息共享模式尚未健全。
首先,信息共享的范圍較窄。2016年4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國和世界銀行聯合公布在稅收問題上加強合作――稅收合作平臺,這是目前國際組織間協調合作發展最為突出的一個,不僅有討論平臺,還有OECD與WTO合作的數據庫。而在其他的問題上,國際組織的協調合作和信息共享更多停留在相互設置觀察員的程度。
其次,即使存在加強協調合作的官方協定,但國際組織提供的數據質量存在隱患。例如,在IMF和世界銀行已有的協調合作協定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國際組織間信息交換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雖然各個國際組織的工作核心不同,但還是存在交叉和競爭,在存在分歧時國際組織不承認其他機構信息的關聯性而作出獨立的評估,同樣由于競爭,國際組織在向其他機構提供信息時會先做策略性的選擇。因而最終影響數據的質量。
此外,由于國際組織間不存在統一數據統計的標準,各個國際組織提供的數據口徑不一,單位不同。
構建國際協調合作機制的意義與影響
1.提高國際組織的工作效率
國際經貿治理中的任何一個經濟現象或者國際社會問題,都需要從多個角度分析、多個方面考察。單一的國際組織雖然有負責各個領域的部門,但仍然很難搜集到全面的信息,反而有可能顧此失彼,違背組織自身的目標而遭質疑。
協調合作機制能為國際組織提供信息,有助于在信息不完整、不對稱的局面下減少不確定性,因而減少達成協議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降低有關不確定性問題,提高工作效率,并能保持國際組織在機制框架內的可持續性合作。例如,在研究全球價值鏈問題上,WTO和OECD聯合推出的貿易增加值(TiVA)數據庫,在貿易基礎數據的核算方面為分析全球價值鏈提供了便利。而IMF對全球價值鏈的研究以貿易增加值有效匯率測算見長。
2.統一和落實國際經濟治理規則
各國際組織專業領域的不同,例如WTO負責對世界貿易的監管,IMF主要關注匯率波動,金融穩定委員會致力于金融穩定,但是同樣都是經濟領域的重要方面,而且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匯率的變動會影響貿易領域傾銷幅度、反補貼的計算;匯率的波動直接影響金融的穩定。協調合作機制可以為WTO、IMF和FSB提供交換信息、相互咨詢服務,以避免規則的沖突和矛盾。
除了在不同的經濟專門領域避免規則沖突,國際組織間的協調合作也有利于協調“南北”的制度矛盾。比如,WTO和國際勞工組織從成員組成機構、成立目標以及投票方式等方面為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提供了話語權,而由于歷史、組織結構人員組成等原因,低收入國家在OECD、IMF等國際組織很難有自己的聲音。但是通過國際組織之間的協調合作機制,間接地提高了新型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在國際經濟治理規則中的話語權。例如,在“1+6”圓桌對話中,六大國際經濟組織達成共識:“有必要根據世界經濟發展形勢不斷完善和改革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提高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
國際組織間的協調合作機制,除了有利于形成統一的國際經濟治理規則,更可以推動規則的實施。國家間的協調機制通過規則和決策程序的有形激勵促成國家履行約定,國際組織之間的協調合作機制間接的也有這樣的效果。
中國推進國際組織協調合作的戰略舉措
IMF在2016年下調了對全球經濟的增速預期,但卻將中國的經濟增速預估從之前的6.5%提高至6.6%。由此可見,中國經濟仍是世界經濟的“穩定堡”。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闡述發展中國家的主張和訴求,引導國際經貿治理秩序的重構,有助于促進全球經濟包容性、可持續增長。
1.構建包容協調的全球價值鏈
當前世界經濟處于深度調整期,貿易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有所減弱、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發展的不平等、不平衡問題較為突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尚未形成,新工業革命和產業分工正在重塑全球價值鏈。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反全球化浪潮日趨嚴重的情況下,加強全球價值鏈能力建設,找到促進貿易投資增長的有效途徑至關重要。
目前,發展中國家已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增長點,不僅在經濟總量上超過了全球經濟的40%,且貿易也占到全球貿易規模的一半,全球價值鏈是其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的重要手段。同時,鼓勵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更深層次地參與全球價值鏈,全面開展經濟技術合作,縮小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差距,能有效抵抗全球價值鏈的系統性風險,有助于各類經濟體在全球生產網絡和全球價值鏈框架下,提升比較優勢、優化勞動分工,提高抗風險能力,打造有韌性和互聯互通的全球價值體系。
因此,構建包容性的全球價值鏈符合全世界的共同利益,降低全球價值鏈中的成本,鼓勵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特別是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不H有助于降低全球價值鏈風險,提高全球價值鏈的韌性,對于恢復和加速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增長也具有重大意義。
2.發展G20成為協調合作的新平臺
作為維護多邊框架下協調一致的規則和標準,G20成為了避免國際經貿體系碎片化的重要平臺。作為一個國際實體,G20存在兩個比較優勢:第一,是因為G20是以國家為基礎的論壇,其成員對G20的決定具有所有權,因此成員對結果有決定性作用。由于政府會被要求履行G20的決定,相比于IMF和世界銀行的一般成員權利,G20決議更有影響力。第二,金融危機期間,G20比其他頂尖國際組織更容易達成共識。
作為2016年G20峰會的主席國,我國可以繼續通過這個重要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呼吁各國加強國際經濟政策的協調與合作,摒棄那些“以鄰為壑”的貿易和貨幣政策,將經濟復蘇的著眼點要放在做強實體經濟上,對內推進結構性改革,對外加強國際合作。
3.推進國際宏觀政策協調,維護和促進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穩定
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慢,其中日本最為明顯,2005年和2006年日本經濟預計將分別增長0.7%和1.5%,而此前對2005年預測為增長2.0%。同時,歐元區經濟增長也有一定程度放緩,2005年經濟增長預測從2.1%下調為1.6%。2005年美國經濟增長將為3.1%,高于此前3.0%的預測。
2004年,發展中經濟體除非洲之外,增長速度都達到6%以上。發展中經濟體的良好表現歸因于內部和外部經濟環境的改善,首先是財政和國際收支狀況的明顯改善,一些經濟體實現了國際收支的順差,同時通貨膨脹也被控制在了較低水平。這些使經濟環境和信心得到提高,國內需求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04年和2005年發展中經濟體的良好表現很大程度上歸因于世界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美國和中國經濟增長的互補性影響。美國國內需求增加促進了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的制成品出口增加;中國制造業帶動了全球需求和價格上升,因為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仍然依賴于初級產品和原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穴IMF?雪 《世界經濟展望》
IMF《世界經濟展望》預測2005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將達到4.3%,繼續保持較為強勁的態勢,但仍過度依賴美國和中國。如果美國和中國經濟同時疲軟,全球經濟將顯著放緩。多數工業化國家2005年的經濟增長速度低于2004年,2006年情況略有好轉。大多數經濟指標顯示,美國經濟2005年將繼續強勁增長,2005年和2006年增速均達3.6%,但低于2004年的4.4%。由于出口表現欠佳,歐元區經濟增速2004年下半年明顯放慢,雖然已有一些恢復增長的跡象出現,但2005年的增長情況可能比原來預想的要差得多。歐元區2005年的經濟增速為1.6%,低于2004年的2%,但2006年可能達到2.3%。自2004年第二季度以來,日本經濟增長因出口、投資和消費疲軟而停滯。盡管最近的數據總體上預示著日本經濟增長正在恢復,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長速度估計分別只有0.8%和1.9%,遠低于2004年的2.6%。對于歐元區和日本經濟來說,其貨幣急劇升值是一個重要風險。
幾乎所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2004年都超過了預期,2005年將繼續增長,但總體速度會有所放慢。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2004年增長8.2%,2005年和2006年預計分別增長7.4%和7.1%。拉美經濟2005年和2006年分別增長4.1%和3.7%,低于2004年的5.7%。中東地區經濟2005年和2006年分別增長5.0%和4.9%,低于2004年的5.5%。獨聯體經濟今明兩年分別增長6.5%和6.0%,低于2004年的8.2%。
IMF認為,富國和發展中國家都未能采取必要步驟,減少日益嚴重的全球失衡現象。IMF認為美國應增加國民儲蓄,包括削減財政赤字、實施結構改革以消除歐洲和日本經濟增長的阻礙。亞洲國家應增大匯率靈活性,以提升國內需求。美元存在無序下跌的可能,通脹壓力可能導致美國利率走高,加上油價高企并出現波動,這些都是全球經濟前景面臨的重大風險。
世界銀行《全球發展金融》
受美國經濟穩定增長和中國、印度、俄羅斯迅速發展的推動,2004年全球經濟強勁增長,增長率達到3.8%,為近年來最高。發展中國家更是以6.6%的增速一馬當先,創30多年來的最高紀錄。同時,穩定的經濟增長及活躍的金融市場對各國的收支平衡構成了支撐,全球金融系統的彈性也得到持續改善。
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的世界經濟放慢的趨勢將持續到2005年和2006年。油價持續維持高位,貨幣緊縮導致利率不斷提高,應對上一輪經濟衰退而采取的刺激財政政策逐步淡出,以及歐元實際有效升值25%等因素,將削弱高收入國家的內需并降低其經濟增長速度。加上發達國家進口需求減弱,預計將降低中低收入國家經濟增長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