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長江的古詩句匯總十篇

時間:2022-12-25 08:58: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描寫長江的古詩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描寫長江的古詩句

篇(1)

一、巧用詩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教育的藝術并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有時候一句優美的古詩就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如在講授《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時就引用了李白《將進酒》里著名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學生頓時興致盎然,教師發問,詩句里的“天上”指的是哪里,為什么說來自天上?“奔流到海”又指什么?請大家對照黃河水系圖尋找答案。就這樣學生很快進入對黃河的探討研究中去。

二、善用詩詞內容分析所學知識,幫助理解記憶

中國詩詞里面有許多都跟地理知識有關,如果能在教學中適時地引用,對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是非常有用的。如白居易的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因海拔的升高而導致氣溫的降低,再如李白的詩句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反映了我國河流因冬季南北溫差大,北方河流會有結冰現象,此時可聯想到長江,再結合黃河與長江共同流經青藏高原,后分開流淌在秦嶺兩側,總結成新詩“一樣俱從天上來,山南山北各不同。黃河已是冰塞川,長江依舊向東流。”枯燥的地理知識一下子活了起來,學生在輕松又高雅的氣氛中即領略到我國復雜的地形氣候特征,又激發了他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篇(2)

1、描寫平原與山地氣候差異的詩句如: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全詩短短四句,寫出了平原與山地氣候的差異。人間四月正是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開。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導致氣候的垂直變化造成的。對流層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于地面,因此離地面愈高的大氣受熱愈少,氣溫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對高度較大,所以山頂的氣溫是山腳氣溫減去相對溫差,故山頂氣溫要遠低于山腳的氣溫。

2、描寫季風和降水的詩句如: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的《涼州詞》)玉門關外的楊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風不度造成的,這里的春風指夏季風。夏季北太平洋高壓勢力大大增強,亞洲大陸上形成印度低壓,太平洋曖濕氣流便沿著北太平洋西部邊緣,以東南風吹到亞洲東南岸,形成東南季風,即夏季風。在我國把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劃分為季風區,夏季風影響不到的地區為非季風區。季風區與非季風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這條線以東以南為季風區,以西以北為非季風區。因為玉門關正好位于這條界線以西,關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風的滋潤了。

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黎花開”描繪的是天氣特征,“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個時節反映我國春末夏初的時節,其降雨類型屬于:鋒面雨中準靜止鋒。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理解掌握天氣與氣候的有關知識。

二、描寫地形的詩句如: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渲,崖轉石萬壑雷。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李白的《蜀道難》) 此詩生動地描寫了四川省西部崎嶇的地形。四川盆地西部邛崍山等山脈屬于橫斷山脈的部分,山巒起伏,連峰接天,削壁深壑,連山聳立,地形非常復雜。“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從另一方面反映了該地區的地形特征。地勢高低起伏,導致道路只能圍繞山峰盤旋,所以歷來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之說。

三、描寫河湖的詩句: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將進酒》),這二句描寫的是黃河源源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這里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黃河從這里發源,曲折東流,沿途接納了許多支流,經過了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國第二長河。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它與第二級階梯高出2000~3000米,與平原地區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們來看,黃河好似從天而來。這種落差之大,使黃河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目前,已在干流上相繼建立了多個水電站和水利樞紐。

2、“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青山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詩中以“輕舟”沿江下行,來形容長江流速之快。而“彩云間”三個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以體現長江上下游之間的斜度差距,突出長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注入東海。長江流到四川盆地以東,深切巫山,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由于兩岸青山的約束,水流湍急,形成了豐富的水能資源。

四、描寫自然景觀的:

篇(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4―0125―01

自古以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來形容一個人知識淵博。地理知識與語文知識關系非常密切。學語文也在學地理。初中語文教材(人教版)“寫在前面”告訴學生語文與地理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從語文教學中可以學到許多地理知識。

一、古詩詞中的地形描述

我國疆域遼闊,地形地貌豐富多樣,描述各種地形的名家詩句數不勝數。比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就是描寫典型的山地地形的佳句,寫出了廬山的雄奇秀麗。“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則生動描繪了陰山腳下河套平原的坦蕩遼闊和牛羊肥壯、牧草茂盛的草原景觀。“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則寫出了四川盆地地形崎嶇的地貌。“仰望山接天,俯視江如線,對面能說話,相會要一天”道出橫斷山區的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各種地形的成因也各有不同,有地殼運動的內力作用,也有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外力作用,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就是對流水侵蝕地貌的描繪。

二、古詩詞中的氣候

我國的自然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大江南北景觀各異。比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春風”就描述的是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從東南沿海吹來,由于路途遙遠,加之眾多山脈阻隔,使之不能到達我國內陸西北地區。“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則反映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由于距離海洋較遠而形成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寫出了山地景觀的垂直變化。有時也可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解釋這種氣候的垂直變化。“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是三種降水類型中對對流雨的形象寫照。“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表現了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黃河自西向東流,也可解釋海陸間的水循環規律,陸地徑流入海,而海水只能通過大氣輸送到陸地上空,暗含水循環使得陸地上的水資源得以再生和補充。

三、古詩詞中的水文知識

我國水能資源豐富,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L江、黃河、珠江、瀾滄江和松花江的上游。水能資源的形成需要有三個最基本的條件即河道、落差和水量,而描寫這方面的詩句也不少。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即是對廬山瀑布的描繪,又可以從中看到瀑布蘊藏著巨大的水能資源。“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向我們展示了奔騰不息的長江流經三峽時一瀉千里、氣勢磅礴的壯觀景象,我們在體會大江東去,奔流入海,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時,也加深了對長江三峽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等特征的了解。“海潮歲月生,江水應春生”“絕岸愁傾履,輕舟故溯洄”等則展現了錢塘江洶涌澎湃卷潮而來的磅礴氣勢,潮汐能量巨大,若能開發利用必將造福人類。

四、古詩詞與天體運動

關于天體運動,古詩詞中也多有體現,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就能恰如其分的說明地球自轉運動所引起的晝夜更替景象。“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則寫出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物向東,天物向西的視運動。“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更是一句詩詞言清四季變化,萬物輪回。“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這首詩把初冬的水文、植被和天氣特點表現得優美如畫。

篇(4)

在基本把握詩文內容的基礎上,仔細揣摩人物心理,讓學生擔任不同角色進行誦讀,品味語言的感情。如誦讀《公輸》人物對話時,用論辯性語氣讀出墨子善用巧妙鋒利的言辭,指責對方的不義之舉,顯示其機智勇敢和令人折服的雄辯能力,迫使對方只好認輸,從而達到止楚攻宋的目的。又如《愚公移山》中,愚公之妻的“獻疑”是出自于關心,河曲智叟的話是冷嘲熱諷,愚公的駁斥堅定有力,胸有成竹。通過反復品讀,愚公不愚的形象就躍然紙上。在分角色誦讀的同時,教師的示范、點評和矯正等貫穿始終。

二、編、演課本劇

對于故事情節較強的古詩文,可采用編、演課本劇的形式,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唐雎不辱使命》可安排三個場景:(1)以秦王使者與安陵君的對話交代背景,點明唐雎使秦原因。(2)展示斗爭經過,表現唐雎誓死護國的決心。第一回合,唐雎堅決抵制秦王的騙局,表現出維護國土的正義立場。第二回合,唐雎以“布衣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把情節推向。(3)秦王色撓,長跪而謝,取得勝利。這樣,通過教師編導,學生扮演,秦王盛氣凌人、狡詐驕橫和唐雎不畏、敢于斗爭的使者形象就鮮明地展現出來了。

三、佳句接龍

按照成語接龍的方式,根據主持人的提示,進行接龍比賽。(1)描寫季節的詩句,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2)描寫自然景物的詩句,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3)描寫色彩的詩句,如“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4)巧用數字的詩句,如“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前”,“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鵬一兩聲”;(5)描寫懷人思鄉和遠人理想的詩句……經常開展此項活動,有利于名言警句的積累。

四、知識擂臺賽

規則:教師制作試題,各題均為搶答題;各小組推選一人參賽,選手回答正確得10分,錯誤倒扣5分;小組其他成員補充正確得5分,錯誤得0分;積分最高的選手為擂主。比賽中,教師的提示和點評貫穿始終。如(1)填空題:唐初最有名的四川籍詩人是 ;(2)判斷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是宋代著名詞人晏殊的名句( );(3)單選題:司馬遷是漢代( )時的史學家(a武帝b高祖c文帝d景帝);(4)多選題:下列作家中唐代詩人有( )(a王勃b白居易c陸游d孟浩然);(5)簡答題:“”一詞中的“風”和“騷”各指的是什么?

五、欣賞歌舞

篇(5)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2)22-069-2

一、巧于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握詩意

一位老師在教學《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時,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習古詩的步驟,朗讀、釋題、了解作者、理解句意、體會感情,然后按部就班引領學生亦步亦趨學習。很多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習感到索然無味。這樣的教學難以引人入勝,相反引人入睡。古詩教學可以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對于學習方法的指導不能貼標簽,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滲透了,學生就能感悟。楊振寧先生在《談談我的讀書經驗》中說:“滲透性學習方法就是在學習的時候對學習的內容還不太清楚,但就在這不太清楚的過程中,已經一點一滴地學到了許多東西。”

另一位老師在學生自由誦讀基礎上,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看到一池的荷花荷葉)哪些句詩描寫了荷花、荷葉?學生興致盎然地進入古詩的學習。“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師在不露痕跡中導入對古詩的學習。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古詩的教學和閱讀教學一樣,需要找準切入口,切入巧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牽一發而動全身。

學生充分感受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繪的美景后,問學生你會情不禁地贊嘆什么?詩人又會發自內心的贊嘆什么呢?引入第一二行詩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的學習就水到渠成,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走進了作者當時的內心世界,很好地把握詩句表達的情感。

理解整首詩的詩意后,問學生學到這兒學完了嗎?老師巧妙地引出課題,繼而引導學生關注課題,從課題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從課堂教學的情況來看,學生更喜歡第二位老師的教學,對于這樣的引導學生學得專注、投入。方智范老師說:“哪一位老師上小學語文能把孩子的情緒調動起來,能把孩子的體驗過程拉長,能讓他和作品里的情緒發生共鳴,溝通,那么這位老師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小學語文老師。”

二、恰當點撥,夯實文字理解運用,想象情境

有專家統計,建國以來歷次“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中關于語文學科的基本任務基本上都一直是表述為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古詩的教學也應重視字詞的教學,使學生能夠依據文本理解字、詞在詩中的確切意思,不能僅不停留在字典上的意思,要把字典上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會聯系詩句理解,會抓關鍵詞想象畫面,感受古詩語言文字的精妙。

這位老師引導學生從通過“無窮”、“接天”感受到荷葉多后。繼而又讓學生體會碧到什么程度?在教學中由于之前受“多”的影響,學生一下子沒有什么反應,教師順學而導,提示學生,除了碧綠還有什么樣的綠?深綠、粉綠、嫩綠、綠油油……體會滿池的荷葉,綠得幽、綠得美、綠得讓人心醉。在有陌生感的語言處,要引領學生駐足涵詠品味。在體會到荷花的“別樣紅”和怎會“別樣紅”后,教師引導學生誦讀詩句,體會詩句的對仗美。緊接著讓學生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寫看到的情境。

小學時期是一個人直接感受最強的時期,兒童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形式、聲音、色彩這些形象直觀的元素,最能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在自主誦讀的指導上,注重指導學生在讀中去想象畫面,想象畫面的景物。進而抓住景物的色彩特征,讓學生捕捉心中的感覺,帶著感覺去讀,并且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內心的感覺,在描述中加深了對詩意的理解。教師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引領學生用心體會、感受詩人對滿池荷花荷葉的贊美之情。指導層層推進,一環緊扣一環,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呼之欲出。這樣的引領,恰當地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以及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同時也彌漫濃濃的語文味,夯實了語言文字的理解,達到了“言——意——言”學習、理解、運用的教學效果。

三、精心拓展,教材為本把握好度,深入文本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一節課學一首詩,課堂的容量太小了。對古詩的學習不應局限于作品本身,而應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拓展。根據詩的內容、情感進行合理拓展,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感悟作品的情感內涵。

學生感悟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意后,教師告知學生詩人楊萬里一生酷愛荷花,寫了幾十首描寫荷花的詩,是全方位描寫荷花的高手。然后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句詩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句詩有什么不同。一句寫的是荷花、荷葉,一句描寫的是小荷,描寫的對象不同。還有呢?學生靜思。作者用什么手法寫小荷的?荷花、荷葉呢?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了解到細節描寫和整體描寫。描寫的方法不同。學習語言,不僅要了解寫什么,還要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的,學習語言的同時,要學會運用語言。

四時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教師圖文結合把其它三季的景致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了解到西湖春有“蘇堤春曉鶯啼柳”,秋有“秋霞夕照雷峰塔”,冬有“冬寒不眠斷橋雪”,你喜歡哪個季節的西湖?為什么?作者呢?切回文本的學習,感受作者更喜歡盛夏的西湖。

當學生了解題目的意思后,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古時交通不便,一別后很難知道何時再相見,詩人把濃濃的離別情融在了詩里。讓學生背一些送別的詩句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當然,對教材的拓展也應注意把握好一個度。如果教師在課文中碰到什么,就引出什么話題,碰到歷史就說歷史,碰到地理就講地理。或者介紹作家事無巨細,將他的生平像流水帳一樣講出來。那么,這將會使古詩的課堂教學變成“雜貨筐”。無論是對作家的介紹,對歷史文化背景的補充,還是與其他相關作品的比較,都應該緊緊圍繞作品,圍繞作品的情感內涵來展開,以學生對作品內容、情感的領悟為最終目的。

篇(6)

古詩文默寫的主要考點有:古詩詞中優美句子的默寫運用,文言中優美的句子、重點句子,與課文有關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寫和運用,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語、哲理語、中心句等。

古詩文默寫的主要題型有:

1.識記型。采用填寫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詩文中名句的背誦。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內容要點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對整篇詩文的背誦,又考查對記誦內容的理解。

3.開放型。只提出一種要求,讓學生根據要求任意默寫,答案不唯一。

4.運用型。根據情景內容填寫古詩文名句,既考查記誦積累,又考查對于學過的古詩文的靈活運用。

復習時,要重視積累,強化課內篇目特別是古詩文名句的記誦,重視課外制作卡片等。平時對要求默寫的字、詞、句正確規范地書寫,抓住蘊意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勵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對其歸類集合,強化記憶。

【能力訓練】

一、識記型默寫

(一)請你根據上下句默寫出相應的詩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銅雀春深鎖二喬。

2. 問渠那得清如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知汝遠來應有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

5. 山河破碎風飄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飛來山上千尋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幾處早鶯爭暖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惶恐灘頭說惶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聲。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雁洛陽邊。

12. 相見時難別亦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 入則無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國恒亡。

(二)補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鱗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鸚鵡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淺草才能沒馬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鐵馬冰河入夢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樹前頭萬木春。

6. 世事洞明皆學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共看明月應垂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兩岸猿聲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表里潼關路。

10.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牧人驅犢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際看。好峰隨處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行到水窮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因思杜陵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型默寫

(一)理解詩文手法,進行正確默寫。

1. 蘇軾評價王維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筆力蒼勁,意境雄渾。

2. 《望岳》中虛實結合,表現泰山秀美、高大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至塞上》中詩人自比,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情感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白《渡荊門送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

5. 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從視覺、聽覺兩方面生動表現激烈戰斗場面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渡荊門送別》中反襯江水平靜,展現江岸遼闊,天空高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錢塘湖春行》中運用了對偶手法描寫動物迎春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木蘭詩》中通過環境描寫,渲染十年生活悲壯、嚴酷的氣氛,烘托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赤壁》中發揮想象,從反面落筆議論歷史、抒發感慨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景寫冬景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杜甫在《春望》中通過描寫花和鳥來表現詩人悲愴心情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詩中以比喻寫愁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詩人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天凈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涼孤寂心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比較默寫

1. 唐代詩人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高適在《別董大》中與這句話意思相反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李白《把酒問月》中有“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詩句,蘇軾的《水調歌頭》中有從這句中脫胎而來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難長生。”《孟子》闡述這一觀點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詩圣杜甫“側身天地更懷君,獨立蒼茫自憂民”的兩句詩與范仲淹《岳陽樓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5.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與《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兩句意境相似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請寫出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具有相同哲理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鏡),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聯想到《〈論語〉十則》中孔子的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天凈沙?秋思》中與詩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紅樓夢》中有句詩:質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污陷淖泥中。《愛蓮說》中與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夜雨寄北》中詩人借“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詩句,把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對未來相逢的設想,而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除表達與親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開一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詞句來表達他對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道出了類似的生死觀。

13.“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只字未提送別,筆端卻飽含悠悠不盡之情思,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根據詩文內容默寫

1. 《論詩》中表達詩人趙翼期盼文壇盛世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歸園田居》中畫龍點睛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表達豪邁樂觀之情,引用《秋詞》中的詩句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中傳誦千古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表達詩人前路艱難,歸期無期的處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觀滄海》中最能體現詩人博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觀書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詩人深切而獨特的讀書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次北固山下》中寫詩人思念故鄉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以新代舊”哲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點明主題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過零丁洋》中最能體現詩人的民族氣節和生死觀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岳陽樓記》中描寫洞庭湖之“大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雁門太守行》中表明戰士以死報效君主的堅定決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李白的《行路難》中表現作者執著的抱負與堅定信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詞)中傷花惜時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運用型默寫

1. 如果人人都能為他人著想,做到像《〈論語〉十則》中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構建和諧社會的愿望就能早日實現。

2. 建設和諧社會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我們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現村中熱鬧景象、民風淳樸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詩經?關雎》表達了一個男子對一位女子的思慕、愛戀之情,其中被我們常用來形容美貌女子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教師節到了,你送給老師的最好的對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李商隱《無題》句)

5. “撲朔迷離”常用來形容事物錯綜復雜變化多端,這個成語的源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成語“曲徑通幽”常被用來題景,它是由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的頷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化而來。

7.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對此我們可以用周敦頤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為理論依據進行反駁。

8. 面對金融危機,我們積極應對,攻堅克難,表現出無所畏懼、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這可以用王安石《登飛來峰》 中的詩句來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讀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銘》中的兩句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這么多大腕級作家朋友的福樓拜,真是讓人羨慕啊!

四、開放型默寫(除5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標題)

1.請寫出二句古代詩詞中寫“山”的詩句(必須帶山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的詩人很喜歡寫柳,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請再寫出兩句寫柳的詩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在詩人筆下多姿多彩,請再寫出不同的三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詩詞中有關親情的名句燦若繁星,請你寫出兩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贈別詩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占有相當的比率。不少詩句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誦。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表達對友人的深摯感情;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借景抒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蓄地表達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贈汪倫》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無形為有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畫的殘陽,常映入古詩文中。試寫出兩句,供大家欣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詩的世界也姹紫嫣紅。請寫出三個涉及顏色描寫的古詩句(要求:出處應各不相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運用修辭,能使詩句靈動、表意雋永。“忽如一夜春風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用比喻,為寒冷的邊塞增添了無限春意;“烽火連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用夸張,表達了杜甫對家人的強烈思念;“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用擬人,使落花有情,表現了它無私奉獻的精神。

9. 請你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兩句與“雪”有關的完整的詩句。再寫出一個與“大海”有關的完整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王維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突出了邊塞的壯美,范仲淹在《漁家傲》中用相關的景物描寫了邊塞的悲涼,相應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古詩詞中有很多關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請寫出一聯。

篇(7)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2-0190-01

古典詩詞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對于小學生來說,古典詩詞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塑造學生的思想和人格的重要途徑。在當代,古詩詞也一直在語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要求不明,其教學被邊緣化,教學研究也大多止于感性的經驗總結。尤其是小學階段,是為提升語文素養打下基礎的關鍵階段,深化這方面的研究對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有重要的意義。

一、引導講解,理解古詩詞的意義

為了押韻、平仄的需要,古詩的詞序與現代漢語有很大差異,甚至有時一味按字詞順序根本無法講通。而且古詩語言簡練,以字作詞,隨著時代變遷許多詞意與現代漢語詞匯迥然不同,這些都給學生理解古詩造成了困難,教學中釋詞、順句、連篇,循序漸進,才會漸入佳境,才能品其妙處。

1.釋詞。對于難以理解或查不到的意思的詞,教師可以適當的點撥。如《山行》一詩中,對“遠上寒山石徑斜”中“寒山”一詞的理解。“寒”是“冷”,那“寒山”是什么意思?教學這個詞時應引導學生從具體事物描寫中去感知:時值深秋、草木凋殘、山石森森、秋風瑟瑟,冷不冷?所以,“寒山”指“深秋時,草木枯黃的山”。

2.順句。詞意通了,然后由學生獨立思考,練習順句。在順句時,除提醒注意詞序外,對一些初次接觸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也要提出來講,避免學生誤入歧途。如王昌齡《出塞》中“秦時明月漢時關”,按字面意思當為“秦朝時候的明月,漢朝時候的邊關”。但是眾所周知,明月千古一輪,邊關萬年不變,“秦漢”之說由何而來?若點明這是修辭手法中的“互文”,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邊關”,疑問則迎刃而解,學生也會恍然大悟。

3.連篇。讓學生用一段話,把詩句意思完整的說一下。但要注意的是,古詩中常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決不可停留表面,而應深入內里,究其實質。例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的最后兩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學生很可能認為詩中“兒童”天真好客,詩句表現了詩人對“兒童”的喜愛。而詩中要表達的,實際上是作者重踏故土,江山依舊、人事全非的蒼涼慨嘆,笑中有淚。

二、重視品讀古詩詞,在品讀中感悟魅力

詩歌是富于情感的,詩歌的語言美必須通過反復體味才能領略得到。朗誦是體味的基礎,也是它的具體表現之一,而讀詩又可分為三個步驟:初讀、細讀、精讀。下面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為例加以說明。

1.初讀。初讀要指導學生讀懂詩句,讀通全詩。首先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進行自主學習,著重進行旁批。古今義不同的要批:如《送孟浩然之廣陵》題目中的“之”,這里用作動詞,相當于“去”,學生不常見的古漢語單音詞要批,如“辭”,告別;盡,消失。地理名詞要講清:送別的地點——黃鶴樓在武漢,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廣陵,也即揚州,前者在長江上游,后者在下游,故有“下揚州”。然后引導學生由字到詞,由詞到句進行對譯,使學生了解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送別的情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黃鶴樓目送詩人孟浩然遠去,孤獨的帆影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滾滾的長江水流向遠方。

2.細讀。學生了解詩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濃厚,形象鮮明的詩句,進一步學生引導學生悟情明理,體會詩的意蘊。如詩的第二句“煙花三月下揚州”,“煙花三月”是什么樣的季節?細究何為“煙花”?結合學生學過的詞語“煙雨”一詞,學生可理解為描寫的是那看不盡,也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美景。讀詩的最后兩句有一細節,李白送別友人的時間是很長的,從目送孤帆到消失在碧空,又到“唯見長江天際流”,正是李白“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一往深情的表現。

3.精讀。古詩語文凝煉,煉句擇語,在文學長河里達到了登峰造極的輝煌。教學中,要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對語言的表達方式。詩中“之廣陵”與“下揚州”互換,詩句用韻反不合轍了,題目也口語化了,整首詩讀起來不順口。又如“煙花三月”中“三月”前用“煙花”一詞平中見奇,假如用“陽春”或“春花”代替“陽春三月”只點明了時間,“陽春三月”有一點色彩感,但那種春意蕩漾的氛圍就不那么濃郁了。

三、拓展延伸,在提升內涵中融情

古詩詞產生的年代久遠,古代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語言風格等,都跟現代大不一樣,加之學生的閱歷又太淺,要準確把握詩歌作品情感,僅僅拘泥于課文必學內容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對作者的社會經歷,文化教養,情趣愛好以及寫作背景等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教師要形成開放的語文教學觀,讓作者情、學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拓展的渠道有三種:

1.課前收集: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僅僅是通過教師向學生傳遞,而是學生根據外在信息,通過自己的背景知識,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每個學習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經驗系統對新的信息進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識又因為新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

篇(8)

[關鍵詞]文本解讀 同中求異 異中求同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4-075

在蘇教版第八冊課文中,編者把《池上》《小兒垂釣》兩首古詩編在一起,可謂獨具匠心。在這里,筆者把這兩首詩放在一起進行賞析,發現了別樣的精彩。

一、文本解讀,同中求異,精彩紛呈

《池上》《小兒垂釣》這兩首詩雖然都描寫了鄉村孩子,但是在表現手法上別有風味。

1.兩首詩的相同點

(1)作者都是唐朝人。《池上》的作者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而《小兒垂釣》的作者是唐朝詩人胡令能。

(2)內容:描寫的都是鄉村兒童,在詩中都能流露出一種濃郁的生活氣息,都是在情景交融中勾勒出孩童的天真可愛。

(3)語言:通俗易懂,自然平實,都體現了白話詩的特征。

(4)地點:情節的展開都離不開水,雖然一個在池上,一個在岸邊。

2.兩首詩的不同點

(1)作者的經歷不同。白居易大半世做官,而胡令能一生沒有做官,早年還做過工匠。

(2)兒童的年齡不同。偷采白蓮的小娃,大概七八歲,而學垂綸的兒童據估計大約有十一二歲,從“路人借問遙招手”來看,他的心機似乎多一點。

(3)描寫的意象不同。《池上》所描繪的意象有白蓮、浮萍等,而《小兒垂釣》所描繪的意象有垂綸、莓苔等。雖然這些意象在詩中都是輕輕一筆帶過,但兩者還是有著根本的區別。白蓮、浮萍是主角,小娃天真可愛,沒有心機需要通過它們來展示。而在《小兒垂釣》中,意象僅僅是輔助角色,僅僅交代了事情發生的地點。這首詩表達孩子的天真可愛主要是通過孩子的“遙招手”來完成的。

(4)表達的情感不同。《池上》的小娃主要是描寫他采到白蓮的高興以及得意忘形的樣子。而在《小兒垂釣》這一首詩中,詩人所要表現的是鄉下孩子的專注,“側坐莓苔”是為了垂釣,“遙招手”同樣也是為了垂釣,最終都是為了表現孩子的專注。

同類題材的古詩適合比較閱讀。一方面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另一方面通過比較,同中求異,能夠把詩挖掘得更深。就這兩首詩而言,在比較中,學生不但領略了鄉村孩子的淳樸、天真,更重要的是在文本解讀上也上升到了一個高度。

二、教學設計,異中求同,結構清晰

在教學過程中,這兩首詩的思路也是清晰可見的。

1.初讀兩首詩,要求讀通

學生自讀這兩首詩,要求讀音準確,做到不錯字、不添字、不漏字;大聲誦讀,讀出韻律,讀出節奏;同桌互聽互評。

2.略讀兩首詩,要求讀懂

(1)重點詞語理解。同桌、小組討論,可以借助工具書理解字詞。小組交流不了的,可以全班交流,教師也可以適當點撥。

(2)詩句理解。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詩句的意思,接著小組交流,互相印證,最后全班交流。

3.品讀這兩首詩,要求讀出感情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是讀出來的,特別是古詩,那種韻律,那種節奏,需要學生慢慢品讀,畢竟教師是講不出來的。這是其一。其二,加強對詩歌的品讀,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詩歌,更有利于學生體會中國古代語言的魅力,更容易與詩人跨越時空對話,從而沉浸在詩歌的意境之中。這兩首詩,雖然都是寫鄉村兒童,但品讀需要做不同的處理。比如《池上》是輕快明亮的調子,要著重讀出小娃興奮的心情。而在《小兒垂釣》這一首詩中,則需要輕一點,慢一點,讀出稚子的那份專注與謹慎。

4.拓展閱讀

出示袁枚的《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這首詩重點講述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請認真品讀,并對照所學的兩首詩說一說它們都寫了兒童什么樣的特點。(由于是補充閱讀,只要大意對即可。)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句呢?請列舉一二,全班交流。

5.贊美兒童

今天我們感受到了鄉村兒童的天真活潑,各位同學也大多是農村孩子,你們能不能結合實際也說說鄉村孩子的可愛之處?你們可以結合具體事情來談談嗎?

篇(9)

語文學科既應該是培養語言能力的學科,又應該是培養情感的學科。語文教育要培養人的素質和情感,這和詩歌的陶冶功能是一致的。文飯詩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體和血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滋潤學生心田的正是詩中的真、詩中的善、詩中的美。

一、詩意地積累——為學生奠定詩意人生。

早在春秋時期,詩歌是正統文學的代表,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的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厚積薄發”,積累是創作的基礎。不背誦則談不上積累,背誦的方法有很多。

1.分類背誦法:教會學生進行古詩詞分類整理的方法。例如按季節分類,整理出寫春、夏、秋、冬的詩句;按情感分類,整理出寫表達思鄉、愛國、歡喜、悲傷之情等的詩句;按自然景物分類,整理出寫花鳥魚蟲等的詩句,等等。接著,可結合語文綜合性學習與綜合性活動幫助學生進行積累。不斷拓寬學生積累的途徑,讓學生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可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恰當地引用或化用古詩詞,既復習了古詩詞,又使文章增色不少。

2.拓展背誦法: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如學了《黃山奇松》后背誦描寫黃山的詩句,描寫其他山的詩句;學了《夕陽真美》背誦描寫日出、日落的詩句;學了《臺灣的蝴蝶谷》,背誦描寫昆蟲、動物的詩句……這樣的拓展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深化,而且是豐富學生古詩積累的良好途徑。

3.每周一詩:教師每周推薦一首名詩,讓學生背誦。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經常開展一些活動,如“賽詩會”、“古詩知識積累大賽”、“古詩名句接龍”、“演繹詩歌,再現經典”等,使學生積累古詩的熱情持續升溫。

二、詩意的語言——讓學生感受語文之美。

著名特級教師、語文教育專家于漪曾說:“語文本身有它獨特的魅力,有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的確,語文姹紫嫣紅,春色無限。多彩的語言,豐厚的人文,綿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對學生而言,能啟心智、長見識、陶冶性情,誘發無盡的遐想,更重要的是,獨具魅力、富有詩意的語言在使學生獲得美感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豐富了自己的語言積累,營造了濃濃的文學氛圍。

三、詩意地拓展——讓學生感受意境之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意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的確,語文教育過程應該是詩一般審美創造的心靈感應和情緒感染的過程。

例如,在學習《美麗的丹頂鶴》一文時,在感受“一群群美麗的丹頂鶴唱著嘹亮的歌從北方飛來”后我們吟誦“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在感受丹頂鶴的潔白的羽毛及眾鶴各種姿態后我們吟誦“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云”、“驚身蓬集,矯翅雪飛”,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學習《英英學古詩》那段描寫李白思鄉之情的文字時,我們吟誦:“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復習了舊知,學到了新知,更重要的是常常在這樣詩意的課堂中徜徉激發了更大的創造欲望,為以后的詩歌創作打下了基礎。

四、詩意的創生——讓學生感受文本之美。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課堂應是情趣的夢幻棲息地,是學習的快樂大本營。但我們的課堂過于嚴肅、過于模式化,忽視了兒童的情感需要,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參與,忽視了孩子喜歡新奇多變的心理特點。我們是否可以卸下“應試”的枷鎖,大膽地“玩語文”、“玩教學”,追求那一份我心飛翔、樂趣無限的境界?

富有情趣的教學設計,讓學習活動成了富有誘惑力的行為,靈動著語文課堂的氣息,成為智慧的生命符號。情趣盎然的教學過程,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提高語文素養。情趣來自靈活多樣、獨具匠心的教學形式,這就要求老師不拘一格,大膽創新,重組文本。

五、詩意地創作——讓學生感受智慧之美。

對文本的重組只是詩歌創作的第一步,有了這一基礎,教師便可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創作。教師可利用平時練筆的機會,讓學生也嘗試著創作一些簡單的詩歌,至于押韻、平仄等技巧可在創作過程中引導學生慢慢地提高,對于學生的創作應以鼓勵為主,只要創作的詩歌有自己的想法就行,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要求放低了,學生的創作欲望自然被激發,如學生在學了詩歌《鄉下孩子》后學著寫道:

捉幾條小蟲,樂壞了饞嘴的小雞;

割一籃青草,撐圓了小羊的肚皮;

采一束野花,裝扮了媽媽的房間;

折幾枝柳條,編織了美麗的柳帽。

寫詩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讓他們敢于創作,讓他們知道,古詩詞對于一般的學生而言,并不是陽春白雪,遙不可及,它們已經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有了這樣平和、放松的心態,才會寫出創造性的作品。

詩以簡練、含蓄著稱。短短的三五行,開始到結束,處處給讀者留下空白,讓讀者用聯想、經驗填補,但它在邏輯上是極為嚴密的。通過對詩歌的閱讀、欣賞、積累、運用和創作,學生對眼前的、心中的事物有了更為細致的探察。稍有心弦的觸動,如詩般的文字便“順理成章”地出現在讀者面前。因此,語文課堂的詩意帶來的是學生富有詩意的情感,讓學生詩意地棲居在語文課堂上,進而“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這是每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現代教育生活的理想,其中詩意豐富多彩且韻味獨特。

參考文獻:

篇(10)

1.由于中考文言詩詞重在考查學生背誦以及名句名篇的默寫情況,因此我在授課的同時注重名句的引入及新詩的背誦,所以在設計課堂導入這一部分時我特意以詩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牽引學生“披文入情”,再輔以優揚的音樂,讓他們能夠身臨其境。

2.詩歌重在誦讀。因此運用多樣的誦讀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著重講解第一首詩,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然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首詩。

3.詩歌中的名句是中考考查的重點,因此名句的理解與講授將成為課堂的重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有節奏、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詩文;2.理解、賞析文中佳句,積累名句,體會古詩詞的意境美。

過程與方法: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想象作品所描繪的意境或用筆把詩詞中的畫面畫出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可感受到詩詞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教學重點】1.有節奏、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詩文;2.體會古詩詞的意境美;3.理解并積累古詩詞中的名句。

【教學難點】1.詩詞中有關名句的理解、賞析;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活動準備】熟讀兩首詩,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查找有關資料。教師準備錄音機、課件、投影儀及適合的背景音樂。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授以方法

教師用深情的語言引出本課所要學習的課文,并提示方法:吟讀詩句,感知內容;品讀詩句,感悟意境;說讀詩句,感受思想。讓學生帶著方法先來學習王維的邊塞詩。

二、聽讀詩文,插入背景

(一)播放錄音。請學生聽范讀,注意字音、節奏、輕重、語氣、語調及情感。特別提示:塞、騎、都、燕這幾個多音字的讀音。

(二)了解作家作品。讓學生說說作者當時是在什么情況下創作出這么優美的詩篇的,引出詩人及其創作背景。通過預習讓學生說說自己眼中的王維和李白。然后用多媒體展示王維及李白的資料及創作背景。

三、吟讀詩句,感知內容

(一)自由讀。讓學生嘗試用各種朗讀方式來誦讀全詩。如,個人朗讀、集體合誦、男女配讀、配樂朗讀等。

(二)個別讀。請個別學生或小組內的學生以不同方式在同學面前展示朗讀才能。

(三)感知內容。1.學生對照注釋,解詞析句,理解詩歌內容;2.思考《使至塞上》寫的是什么情景?又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預設:寫了奇特壯美的邊塞風光。表現了作者對祖國邊疆的熱愛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擠的幽微難言的情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理解詩歌內容,把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品讀詩句,感悟意境

問學生喜歡這首詩的哪一句,試和小組同學品析交流。

(一)“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

引導學生說說“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含義及蘊涵作者怎樣的感情。

比喻,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像振翅北飛的大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蘊涵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與首句的“單車”相應。萬里行程只用了10個字輕輕帶過。

(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引導學生用語言描繪一下這幅圖畫,也可用筆簡單地勾勒一下。

可從畫面、線條、色彩方面點撥學生。如:

畫面上: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到地下的河流,從近處的烽煙到遠處的夕陽再到綿延無邊的大漠,景物雖少,但空間闊大,層次豐富。

線條上:一望無際的大漠,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寥寥幾筆,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態,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色彩上:大漠黃沙漫漫,黃昏橘紅色的夕陽收斂了光輝,照映著波瀾不驚的閃著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色彩豐富,雄渾遼闊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

2.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你能說說這句詩的意境嗎?

大漠茫茫無邊,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云霄,顯得異常醒目。“孤煙”兩字能狀其神韻,“孤煙”之后隨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長河落日圓”寫出了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中。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將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對廣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中,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可結合課后練習三來談,意思正確即可,不要求統一。)

(設計意圖:掌握對名句的理解賞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五、說讀詩句,感受思想

(一)你們的描繪讓我身臨其境,仿佛看到那幅雄渾遼闊的邊塞風光。那你是否想過能描繪出這樣開闊壯美畫面的人,會擁有怎樣的胸懷呢?(豁達開朗。)

(二)僅僅是豁達開朗嗎?能否結合詩中的字、詞、句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

(預設:可引導學生抓住“單”、“孤”、“征蓬”等字、詞體會作者當時的感情,能夠說出類似“孤寂”、“荒涼”、“消沉”等即可。)

(三)這首詩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預設:表現了作者對祖國邊疆的熱愛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擠的幽微難言的情感。)

(四)讓學生帶著對詩歌的體會再次誦讀此詩。并選擇喜歡的語句背誦,提示學生注意字形的書寫。

六、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教師把學生從王維詩之宏大、詩畫一體的風格特點引到李白的詩上。讓學生運用上一首詩的學習方法自學《渡荊門送別》,點撥如下:

(一)一組學生可從朗讀方面來學習。談節奏、重音、語氣、語調。感知內容,引導回答《渡荊門送別》寫的是什么樣的景?

(預設: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的景色,細致入微地刻畫了長江江面開闊、兩岸平曠的景色。)

(二)二組學生可從語言品析方面入手。

1.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畫面,說出自己的感受。

(預設:用游動的視角描寫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將靜止的山嶺描繪出充滿動感與空間感的活動畫面。后句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寫荊門一帶平原曠野遼闊高遠的景色。這兩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允許學生自由發揮,言之有理即可。)

2.引導學生說說頸聯描繪了怎樣的意境。

(預設:“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再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詩人以移步換景的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出長江的近景和遠景,奇妙多姿。)

(三)三組學生可從情感上把握。

1.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寫長江兩岸的景時,他的感受是什么?那么他想抒發怎樣的情感?

2.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本詩抒發鄉愁的是哪一句? 寫景的又是哪幾句?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預設:“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從景物方面著筆,表現出作者濃濃的鄉思。“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寫的。)

七、拓展延伸,積累名句

通過李白這首送別詩,提問學生還知道哪些與月相關的詩句,或者還知道那些送別詩。

(預設:如:明月幾時有、舉頭望明月、月下一壺酒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送孟浩然之廣陵》等。)

上一篇: 四級評分標準細則 下一篇: 財稅實訓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 | 天堂网站一二三区在线看 | 日本免费一区小泽玛利亚视频 | 日本色婷婷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妇女性爱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