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污染調查報告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09 01:26: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噪聲污染調查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一、調查與分析

(一)調查基本情況

調查時間:2021.2.15-2021.2.22

調查方式:采取問卷星發放調查問卷

調查對象:爸爸媽媽的微信、釘釘上的好友、親戚、鄰居

調查過程:回收答卷71份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在春節期間是否燃放煙花爆竹。

調查結果顯示,選擇燃放煙花爆竹47.37%,選擇不燃放煙花爆竹52.63%,這說明隨著環境宣傳的深入,燃放煙花爆竹已經不是大多數人的必選項了。

2.在煙花爆竹方面的消費金額。

調查結果顯示,100元以內的占22.22%,100-500元的占66.67%,1000-2000元的占11.11%。這說明大家在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趨于理性了,不再盲目跟隨。

3. 燃放煙花爆竹的理由是什么?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這是一種傳統的占38%,可以增加過年的氣氛的占37%,享受帶來的樂趣的占18%,放爆竹帶來好運的占7%。

4.在燃放完煙花爆竹后是否有看到濃濃的煙霧或聞到刺鼻的氣味。

調查結果顯示,經常聞到的占66.67%,偶爾會聞到的占22.22%。

5.燃放煙花爆竹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是?

調查結果顯示,震耳欲聾的聲音、刺鼻的火藥味以及燃放后的紙屑等超過了50%。

6.燃放煙花爆竹會對環境帶來危害嗎?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燃放煙花爆竹會對環境帶來危害的占89.47%。

7.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污染有哪些?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空氣污染、噪聲污染、固定廢棄物污染的超過了80%。

8.燃放煙花爆竹后是否會主動清理燃放垃圾。

調查結果顯示,會主動清理燃放垃圾占55.56%。這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篇(2)

調查地點:衡陽石鼓廣場

調查對象:衡陽居民

調查內容:環境保護的相關調查和宣傳

調查目的:為了一場反對破壞環境、污染環境的戰爭,同時也是一場反對人類自身錯誤行為及觀念的戰爭。促使每個人都能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我們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長流,青山綠野常在。環境保護

調查姓名(可不填)年齡職業日期:2010年**月**日

(1)你認為現在電廠的環境如何:A.很好B.一般C.有待改善D.不滿意

(2)你認為哪個時間段的環境最好:A.30年前B.15年前C.5年前D.現在

(3)認為下列哪種環境破壞對你的生活和工作影響最大:A.噪聲污染B.水源污染C.大氣污染D.固體垃圾污染

(4)在你的周圍有哪些環境污染:(多選)A.噪聲污染B.水源污染C.大氣污染D.固體垃圾污染

(5)環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A.工業三廢B.農業生產C.自然災害D.經濟發展而造成的影響

(6)你認為環境問題現在是必須解決的嗎?A.迫在眉睫B.無所謂C.到時候再說D.不需解決

(7)在你的周圍有沒有關于保護環境的宣傳或是活動:A.經常有B.偶爾有C.聽說過但沒有見過D.從來沒有

(8)這些活動是有哪些部門組織的:A.政府部門B.民間機構C.學生假期實踐D.不清楚

(9)你認為這些活動對于你和你周圍的人有用嗎?A.效果很好B.比沒有好C.形式而已D.浪費時間

(10)那么你參與過這類公益宣傳和講解活動呢?A.參加過B.想參加C.沒有

(11)現在你通過這類活動自己對于環境保護意識如何?A.一定要保護環境B.盡力吧C.看情況D.不管我的事(12)你周圍的人對于環境保護意識如何?A.一定要保護環境B.盡力吧C.看情況D.不管我的事

(13)會向你周圍的人,告訴他們環境的重要性嗎?A.義不容辭B.盡力吧C.記起來會D.不會

(14)遇到有組織或個人污染環境你會怎么辦?A.個人力量去說服B.舉報有關部門C.通過媒體暴光D.多管閑事,隨便。

(15)你覺得現在政府,社會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得怎么樣?A.做的很好B.力度還欠大C.有待改進D.不好

(16)你知道世界環境日是:A.6月5日B.7月5日C.7月6日D.6月6日謝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調查,希望您能把你熱愛環境的熱情奉獻給你深愛的環境。

環境調查報告總結:

這次暑假,我利用假期時間,做了一份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調查。我在這次活動中采取問卷的方式,就預先設計的16個問題對名衡陽居民進行了調查。因為是初次做社會調查,所以在很多方面有局限性。調查年齡層在14~76之間,職業有學生,醫務人員,清潔工,司機等。

調查總結如下:

一.有67.5%的人認為市區環境質量欠佳

二.對市民生活影響最多的依次是固體垃圾污染,噪聲污染,水源污染,大氣污染。

三.普遍認為是受工業三廢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四.12.5%的人認為環境保護沒有必要或是不重要。

五.對于周圍的宣傳,更有75%認為沒必要走形式。

六.43.75%對于環境保護只是勉強的去做。

七.12.5%對于檢舉環境污染認為是多管閑事。

八.82.5%的市民對政府環境保護工作并不滿意。

九.12.5%認為環境保護只與國家政府有關,與群眾自身無關。

調查中比較突出的是:

一.噪聲,水源,固體垃圾,大氣污染,都在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存在,并且日益影響著人民的生活質量。

二.群眾對于國家采取的對于環境方面的保護宣傳沒有很好的領會,或者是從中受到什么教育,相反認為是走形式。

三.政府各個相關機關也確實存在著形式“亮”于實際形式的現象。82.5%的人對政府工作表示不滿。

四.群眾過分依賴于政府,認為這只與政府有關,更震驚的是在只認為環境保護是國家政府責任的人中,有2個是大學生,一個教師,更不知道那個教師是如何教育他的學生的,可悲啊。

解決方法:

根據調查者給出的建議總結如下:

一.提高群眾環境保護意識。

二.加大破壞環境行為的懲罰力度。

篇(3)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縣組成聯合執法組,重拳出擊,整治城區商業噪聲污染。此次行動,形成了長效機制,由縣環境保護局和縣公安局特警大隊組成聯合組,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噪聲整治工作,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城區(特別是步行街)商業噪聲實行常態化整治:一是向城區企業逐一發放《告知書》并讓業主簽收,告知業主禁止使用高音喇叭等高噪聲設備,為業主普及商業噪聲污染等相關知識;二是通過巡查街道,若發現有商業噪聲產生的商鋪,執法人員立即對該噪聲點進行監測,對噪聲超標的商鋪予以沒收噪聲設備,移交轄區派出所處理;三是加強對流動攤點叫賣聲的治理,對于有噪聲污染的流動攤點,一經發現,責令立即關閉噪聲設備;四是我縣正在調整噪聲功能區劃,目前這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中。通過對商業噪聲的大力整治,從根本上杜絕了商業噪聲的污染,還居民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為我縣城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

二、噪聲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

噪聲污染歷來都是城市管理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更是廣大市民反映和投訴的焦點問題。但面臨噪聲污染的嚴峻形勢,防治工作仍顯不足。主要是:

(一)噪聲污染管理體制不順。當前我縣噪聲污染管理職能的實施主體主要是環保、城管、公安等部門,其中環保部門擁有專業檢測設備,但執法能力薄弱,也不是城市交通運輸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的執法主體,而城管、公安部門有執法權限,卻無專業檢測設備和專業人員,缺乏執法能力,執法權限與執法能力矛盾較為突出,管理效果不夠理想。

(二)噪聲污染執法受到限制。一是界定難。主要是噪聲證據在法的規定上很難確定,目前我國“噪聲污染”的定義是“單一+超標+擾民”的概念,即單一聲源超過國家標準、影響公眾的屬于噪聲。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噪聲污染多屬于單一聲源符合排放標準,但多重聲源疊加后超過標準,顯然不可籠統的對所有單個聲源的主體實施懲治。二是取證難。噪音是稍縱即逝的感覺污染,很難留下作為懲處的證據,若不采用專業設備檢測,即使超過法定分貝數,制造噪聲者矢口否認,執法人員也難于依法定論。三是處理難。雖然國家早在1996年就頒布了《噪聲污染防治法》,如條款中規定“機動車輛不按照規定使用聲響裝置的,在城市市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的,違反公安機關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罰款”,但由于一直未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造成一些惡意、長期制造噪聲行為缺乏取締、查封、關停等行政強制手段,噪聲執法震懾力不夠,執法效果不盡人意。當前,執法措施基本是以口頭勸導為主,對流動性噪聲污染,至多也只是暫扣高音喇叭。

(三)噪聲污染緊系城市規劃。由于歷史原因,我縣城市規劃相對滯后,城市功能細分不完善,導致城區居住、商業混雜矛盾較為突出。多數居民建筑屬于一樓餐飲店、服裝店、二三樓娛樂場所、四樓及以上商品房的商居混合模式,在客觀上形成了底層噪聲影響居民正常休息的現實,加大了噪聲污染防治難度。

三、對策和建議

(一)提高噪聲污染防治意識。開展噪聲污染防治是推進城市文明發展的需要。文明城市是安居樂業的城市,是安靜祥和的城市,爭創文明城市必須大力開展噪聲污染防治,減少城市噪聲。安靜無噪聲的環境是宜居城市、幸福城市的內在要求。要祛除城市的“吵鬧與喧囂”,必須開展噪聲污染防治。再次,開展噪聲污染防治是落實法律法規的需要。深入開展噪聲污染防治,有利于強化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噪聲污染執法意識,進一步加大打擊違反《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行為的力度,維護公眾的切身利益。最后,開展噪聲污染防治是回應市民投訴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及時解決廣大市民群眾的合理訴求,是政府的重要職責,開展噪聲污染防治將是解決噪聲擾民問題由點到面、由治標到治本、由現象到本質的變化,也必能爭取到全體市民的最大支持。因此,要充分利用廣播、報刊、電視、網絡、社區宣傳欄等陣地和媒介,普及噪聲污染對人體的危害、防治知識,宣傳開展噪聲防治工作的意義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進一步提高市民的噪聲污染防治意識,努力營造全民參與、全民監督、共同防治噪聲污染的良好氛圍。

(二)嚴格噪聲污染環保審批。按照環評的相關法規和程序,嚴格招商引資項目的聲環境評估,嚴把項目審批關,從源頭防止噪聲擾民。禁止商住樓的商業鋪面從事產生噪聲污染的行業。嚴格執行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對技術落后、設備陳舊、噪聲設施不完善的項目堅決不予審批,對未通過噪聲排放驗收的項目,一律禁入,對于不符合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新建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文化、工商部門不得發放文化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已經驗收合格的噪聲防治設施未經主要監管部門同意,不得擅自拆除、閑置或變動,防止出現一邊治理、一邊產生新的噪聲污染源的惡性循環現象。

篇(4)

1、 現實生活中,破壞環境的現象比比皆是:

在草坪上,有許多垃圾,污染了環境,小草也枯萎了,只能把草鏟掉。在街道上,為了省事,許多人(成人、小孩子)在人們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把垃圾丟到街道旁,讓清潔工人去掃,從而污染了環境。在公共場所,人們不管三七二十一,為了省事,把果皮紙屑扔到地上;隨處吸煙、隨口吐痰,甚至隨地大小便。

針對這種現象,我的建議是:在草坪旁設立標識牌,寫上人們應該注意的問題,提醒人們保護環境。專門派一些人到路旁觀察,甚至可以錄相拍照,把各種不文明行為曝光,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對各種不文明行為,可以進行教育,讓他(她)不要再犯,也可以實行罰款制,讓人們的素質提高。公共場所要有醒目的環保警示牌,并加強監管,通過嚴格的管理和教育,使人們養成文明的習慣。

2、據國家環境調查顯示,我國每分鐘85萬噸污水流入江河大海,每天1.22億噸,每年的污水排放量為4500億噸。4500億噸,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污水的排放量這么大,而人們又是喝江河的水,這樣既污染了環境,還對人類有著極大的危害。

為此,我建議:要減少廢水的排放量,要經過治理之后再排入江河湖海。要大力發展“中水”項目,對廢水處理后,可以用來沖廁所、澆地,甚至可以作為工業用水。要大力開展節約用水活動,讓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3、在小區內汽車亂鳴喇叭,打擾了居民的生活,尤其是在晚上人們睡覺的時候。

我的建議是:在小區內禁止汽車鳴笛,尤其針對特殊時段,各級環境監管機構要重點控制和檢查,增加現場檢查頻次,加強夜間巡查。同時,要對擾民的各類噪聲污染源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設立投訴電話,鼓勵廣大居民發揮監督作用。

4、環保意識淡薄,只要自己方便就行。

篇(5)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中學地理教材中多處滲透環境教育問題,靈活運用這些內容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他們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熱情。

1.結合國情進行環境教育國情教育是環境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國的基本國情是:地域遼闊、山川秀麗;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自然災害頻繁,環境污染與破壞嚴重等。通過對這些國情的具體分析,使學生懂得實行計劃生育、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和合理使用土地資源的必要性和緊迫感,增強學生的國土安全與生態安全意識。

2.開展以環境問題為主題的課外活動。組織學生開展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競賽活動,如:演講會、調查報告會、辯論賽等。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進行正確恰當的引導,為他們提供資料和信息幫助,并加強指導,鼓勵學生進行社會調研活動,尋找新的環境事例來支持他們的論點。同時開設環境專題講座也很有必要,環境專題講座既能豐富學生的環境知識,又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講座內容要結合教材的環境知識,并用鄉土材料來做例證。這樣的講座能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學生也容易接受。如講我國水資源不足時,有的學生會認為我們當地水資源豐富,用不著節約用水也能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若是請有關專家介紹“我市的水資源狀況”,特別是“沙漠化”、水庫的蓄水情況,學生會對當地的水資源狀況有清醒的認識,從而增強節約用水的意識。

3.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課外實踐活動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環境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其熱愛環境、保護環境、改善環境的強烈意愿。如開展以環境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組織學生參觀,調研學校附近的工業區,水體污染源,污染水處理廠,垃圾處理處置,使學生在真實環境中體驗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環境污染治理措施,人類生產、生活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環境對人類健康、經濟發展的反作用等,變環境知識為環境意識,自覺投身到環境保護與治理活動中。

二、組織學生進行環境問題調查和參觀活動。

篇(6)

2生態驗收調點

調查因工程內容(如開采面積、開采深度、棄渣量堆放等)造成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植被、土壤環境變化、水土流失情況、防護工程及其效果、綠化工程及其效果、景觀影響等。礦山開采的近期、中期和開采終止后生態恢復計劃、規劃和實施方案及落實情況。環境影響報告書及設計中各項環保措施和各級環保主管部門的審查意見中有關環境保護要求落實情況及有效性,并根據調查結果提出環境保護補救措施[1]。調查工程采取的生態恢復、水土保持及污染防治措施。通過對工程所在區域環境現狀監測與調查,比較項目建設前后環境質量變化情況,分析各項環保措施實施的有效性。針對工程已產生的實際環境問題及可能存在的潛在的環境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補救措施和應急措施,對已實施的尚不完善的措施提出改進意見,對新產生的環境問題提出減緩和補救措施[1]。環境保護目標調點:礦山附近村莊、河流、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礦產資源及文物古跡等。

3調查的主要內容

3.1項目工程概況

(1)核實項目建設過程履行環評審批全過程,涉及項目變更的要求變更環評審批手續。(2)核實項目選址與環評報告書和批復文件確立的選址是否一致,重點核實造成環境影響的尾礦庫、廢石堆場選址情況。(3)工程調查和項目組成,包括礦區范圍、開采范圍、標高、開采方式、建設內容、產品種類、名稱、規模、服務年限、取棄土石量、廢石場、尾礦庫、工業場地建設等。屬于續采工程或技改擴建工程的要調查原有工程情況,本項目與原有項目在主輔工程和環保工程等方面的依托關系。(4)項目生產工藝、工程技術經濟指標及生產負荷、產污環節及污染治理、生態恢復、水保措施、清污分流、污污分治等情況,如廢石堆場、尾礦庫設計施工單位情況、壩下滲濾水收集池和監測井,周邊排洪溝建設,礦區排洪、開采范圍內雨水收集等。(5)調查運礦路線、道路建設,礦區道路和礦山與外界連接道路建設情況。(6)調查工程環保投資包括水污染治理投資、大氣污染治理投資、固體廢物治理投資、噪聲治理投資和環境監測儀器配置以及生態保護和綠化投資等。(7)項目周邊敏感點分布、敏感點與項目的相對位置關系和距離。如受廠界噪聲運輸路線噪聲、粉塵影響的村莊,尾礦庫、廢土石堆場影響的地下水和村莊,水系河流、溶洞暗河、農田土壤以及自然保護區、稀有動植物、保護文物等等。因為時間的不同和施工工程的變化使保護目標發生相對位移,環評報告書中所涉及到的保護目標未必與驗收調查時實際存在的保護目標相同,在工程調查中要實地調查。

3.2生態環境現狀調查

(1)區域自然環境現狀調查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氣象、地質水文、植被、土壤、動植物、礦體特征和成分。(2)是可持續發展影響調查:包括土地資源影響調查、水資源影響調查等。(3)區域社會環境調查;工農業生產;土地利用、水環境功能區劃;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調查。

3.3生態環境影響調查

(1)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調查礦山的削頂表層剝離、運礦道路等工程開挖地段、廢土石堆放、尾礦庫建設等直接破壞礦區內原有植被,造成地表土,隨著大氣降雨或風的影響,極易發生風蝕和水蝕的水土流失。現場調查項目采取的生態恢復措施,分析其效果和技術可行性。(2)運行期生態環境影響調查項目露天開采,不可避免的造成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完全改變區域的地形地貌,破壞植被和動植物的生存環境,隨著開采不斷深入,自然生態環境破壞面臨的壓力越大,對動植物的影響將不可逆轉,調查報告要重點分析項目在開采年限范圍內對生態環境的累積影響。景觀影響調查:主要包括區域景觀狀況調查、項目景觀構成分析和影響景觀的不利因素分析等。生態危害調查:包括露天開采對區域動植物的影響;水土流失強度調查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調查;礦區土地復墾措施及有效性分析。項目永久占地狀況、臨時占地及其恢復狀況。

3.4建設項目社會環境影響

調查環保搬遷包括防護距離內環保搬遷,震動噪聲污染引起的村莊搬遷問題,建設項目征地搬遷及其賠償等。工程占地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等社會環境影響調查。

3.5建設項目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調查

根據環評及其批復要求,重點檢查企業水土保持方案和土地復墾方案制定、資金籌措、已開采區措施落實情況;對山區露天開采項目檢查開采邊界排洪溝建設情況;廢土石場堆放、攔渣壩、雨水收集系統、排洪設施、壩下滲濾液收集及監測情況。對以上各項措施和設施建設有效性進行評價,對不完善的措施提出環境保護補救措施建議。

4污染因素調查與監測

4.1水環境調查監測內容

(1)廢水監測:露天開采項目廢水主要有廢石攔渣壩壩下收集水池廢水和少量生活污水,壩下收集池廢水一般循環使用,部分外排,對外排廢水進行監測。少量生活污水,一般用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圍林地灌溉。監測指標以監測特征污染物指標為主。(2)地表水監測:根據環評和批復文件調查評價范圍內地表水系分布情況,明確納污水體及納污水體功能區劃;由于露天開采項目廢水僅為雨水沖刷引起的面源污染,因此,在對地表水監測布點時要對礦區河流上游、礦區范圍、河流礦區下游監測布點監測,同時監測河流底泥,監測項目為水質常規項目和項目特征污染物指標。(3)明確調查范圍內的地下水流向,在礦區地下水上游、下游布點監測,盡量與環評點位一致,監測項目為水質常規項目和項目特征污染物指標。

4.2大氣環境影響重點調查內容

(1)有粉碎加工工段的,對破碎工段、皮帶運輸、裝卸物料等揚塵點采取的抑塵措施進行調查,對配套的除塵設施除塵效果進行監測,監測項目為顆粒物[2]。(2)根據環評所提出的措施,檢查對大氣污染源環保措施的落實情況,包括:礦區灑水抑制揚塵、篩分破碎車間灑水加裝除塵、礦山運輸車加蓋等。(3)廢氣廠界無組織排放監測,下風向設置監控點,監測顆粒物無組織排放[3]。

4.3聲環境影響調查

(1)結合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的噪聲監測布點,特別關注環境影響報告書中預測結果超標的敏感點。(2)選擇距工業場地和道路較近(小于200m)的村莊、學校;廠界內有高噪聲設備的對應廠界適當增加監測點;監測因子為等效聲級LAeq。(3)應給出如下結論:根據驗收標準,分析工程周圍的敏感點環境噪聲和廠界噪聲的達標情況;分析現有噪聲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及存在問題,在對措施有效性分析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聲環境保護補救措施建議[3]。

4.4公眾意見調查

建設項目公眾意見調查,其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公眾對項目建設的基本態度,施工期及運營期主要環境影響。了解施工前期和施工期曾經可能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其采取的措施,針對遺留的生態環境問題和運行期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征求公眾意見,作為進一步采取生態恢復措施的參考。公眾意見調查應在工程的影響區域內進行,調查方式采用分發調查表的形式進行。調查表宜發放100份。對調查內容進行逐項分類統計,分不同地域特征、不同年齡、不同職業計算各類意向或意見數量和比例,并依據調查統計結果對建設項目的主要影響、公眾對工程建設的意見進行分析。

篇(7)

作者簡介:萬荷仙,任教于浙江省義烏市賓王中學。

新《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離不開科學的學習過程”。當前,科學課后的練習題和作業本中的題目設計使得學生依舊拘于書本,和當代學生的思維發展相脫離,影響了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與拓展,和新課程改革理念不相吻合。因此,在新理念下優化科學作業,是落實課程標準的最佳措施之一,也是減負高效的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對教師的要求

作為教學過程基本環節之一的作業設計,是促使學生認知、能力、情感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作業的設計者——教師,對教師也提出了新要求,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應是學習型的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最后成長為學者型的教師。

教師要積極學習現代教育的相關理論。教育的相關理論很多,吸取傳統和現代化教育中的精華部分,及時撰寫階段性小結、論文、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用以充實和完善自我,提高文化素養。

教師要積極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和技能。FLASH動畫制作、幾何畫板的運用,多媒體電子教室的使用,網絡查詢論壇等,做到能自己制作課件、制作動畫、自己繪圖。熟練使用多媒體教學編題。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新課程理念的精神,更加堅信以新課程理念和創新理論作為優化初中科學作業設計時的指導思想,從而構建出有層次、有個性、有發展空間的作業體系。如在講七年級下第一章第三節《耳和聽覺》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實地考察能力,增強對噪聲污染的認識。可以這樣設計作業:讓學生做一個關于噪聲污染及其控制的調查報告。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去調查本地區哪些部門噪聲污染較嚴重,噪聲對人們生活產生的危害,通過咨詢、查資料,了解控制噪聲污染的方法,最后寫成調查報告,相互交流、展出。

這樣的作業融環境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于一體,更能有效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還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廣闊的空間自由發揮。

教師要深入學生進行調查。對教材中課后練習和作業本中練習向學生進行問卷和抽樣調查,發現中下水平的學生認真聽課,但如果作業太難,仍不能獨立、正確地完成,這會導致他們產生一種看法:雖然認真聽課,作業一樣不會做。既然認真聽課也不會做作業,何必“投入”(認真聽課)呢?不認真聽課,又導致作業更不會做,形成惡性循環。同樣,布置作業太容易,優等生輕而易舉就能完成,會使其有“吃不飽”的感覺。因此,需要分層次布置作業,使后進生通過做一些相對容易的作業,獲取成功的體驗和自信,從而使他們更認真地投入學習,形成良性循環,將成績逐步提高;使高層次學生有獨立思考、發散思維的空間,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學校還可以對科學教師作訪談。同時開辟論壇,供教師發帖和學生提問。收集一手材料,讓問題明朗化,從而確定優化科學作業目標和方向。

二、面向全體,關注個性,實施作業分層多元設計

學生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作業設計要面向全體,同時要關注各層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為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空間。

1.隨堂作業的設計

隨堂作業的設計要能有效地檢驗每一位學生當堂的聽課效果,讓每一位學生通過作業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隨堂作業的設計以體現當堂的雙基為準則,簡單中又略有提高,形式豐富多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性。隨堂作業量一般控制在16k紙一頁,做到少而精,適宜當堂完成。

2.課后作業的設計

課后作業的設計要以對課堂教學的提升為準則,讓每一位學生通過課后作業對知識加深理解,讓科學從書本走向生活。搜集生活、科技、新聞等有關信息作為課后作業的設計背景,分層設計,使每個學生都能受益,給每個學生鍛煉的機會,讓他們學會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作業量一般控制在16k紙正反兩頁。

3.周末作業的設計

新課標認為:“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周末作業的設計以這一理念為準則,培養學生學以致用,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周末作業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知識運用與實踐探研。知識運用部分能體現一個階段知識的整理,突出重難點,而實踐探究部分是能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科學來自生活又回到生活。因此,周末作業設計應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系實際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體驗到尋覓真知、增長才干的成功樂趣與合作力量。

采用多層次、多元化的形式,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實際出發,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使學生的科學綜合能力在作業中獲得發展。

三、嚴格謹慎,發揚合作精神

科學作業觀亟需轉變,科學教師要以新課程理念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核心,本著面向全體、學以致用的科學作業觀,發揚合作精神進行科學作業設計,使科學作業設計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再現和強化,而是不斷地關注、不斷地探索,在實踐中對知識進行完善。

第一階段:每位教師按計劃、按要求提前一周編好下一周的隨堂、課后和周末作業,編寫好資料后親自做一遍,通過“下水”作業對重復出現、類似的題目進行刪整。同時,按新課標標準和教學要求,根據難易程度對題序進行重排,并根據是否符合新課程理念進行添減形成初稿。

第二階段:進行比稿。第一,各教師之間交換資料進行“下水”作業,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審核:是否緊扣教學目的、突出教學重難點;題序排列是否合理;是否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是否做到多層次、多元化;題型是否新穎有特色;能否發展學生的個性;是否符合新課程理念。第二,集中進行探討,各抒己見,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后再重新整合優化。

篇(8)

1污水處理廠對環境的影響

污水處理廠根據工藝處理方式有不同分類。但處理步驟基本類似。現行的污水處理一般通過進水、粗格柵、提升水泵、細格柵、沉砂池、初沉池、污泥法(或者氧化溝)、二沉池、出水這一系列路徑,依靠水泵、水池,噴嘴等設備和工藝產生回流、跌落、翻騰實現水的清潔。這一污水處理路徑中,易產生空氣污染,噪聲污染等。

1.1污水處理廠的空氣污染

由于傳統污水處理廠脫味除臭的普遍方法是曝氣。即通過增大污水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將污水中的臭氣揮發出去。這一環節主要是運用機械對污水反復攪動來實現,目前,已經有不少污水處理廠建設時已加蓋并配備除臭系統,空氣污染有一定控制。

1.2污水處理廠的噪聲污染

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水翻騰、設備運行都會產生很大的噪聲。加之24小時不停歇運轉,對近距離的人和建筑物干擾很大。尤其是夜間運行時,大功率的水泵往往還會產生震動和共鳴。

2廠區環境的改善方法

通過綠地可對廠區的環境進行改善。綠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凈化空氣、減弱噪音等功能,廠區綠化在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生產區、還是辦公區,好的綠化環境能減少污染,美化環境,給廠區帶來新的面貌與活力。《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五冊《城鎮排水》第十章第六節《公用設施》中第8條規定,綠化面積不宜小于全廠的30%。通過充分發揮廠區綠化的功能,改善廠區內的環境。

2.1污水處理廠區綠地特點

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與高程設計有一定的功能性要求,這使得廠區綠化也有自身的特點,了解廠區的綠化特點,有助于更好地進行綠化設計。

2.2綠地面積分散在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中,對應有與工藝處理相關的各類設施。如粗細格柵區,初沉池、生物轉盤、二沉池、深度處理區、預留區、辦公區等區域。通常情況下,這些主體功能平面布置完畢之后,余下的部分才由綠地填充。因此,廠區綠地相對比較分散,散布于各主體設施平面之間。

2.3地下管線密集

在污水處理廠的高程設計中,為使得污水能在各個構筑物間通暢流動,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各構筑物之間通過管網相連,這些管網豎向一般較為復雜,且密集地分布在綠地中,給綠化設計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4異味、噪聲對植物生長不利

污水處理廠的異味來自于揮發到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和粉塵,化學物質會使葉片受到損傷,粉塵中的微小粒子則會在植物葉片表面堵塞氣孔或者形成薄膜,降低光照水平,進而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而長時間的噪聲會減緩植物的長勢,也不利于植物生長。鑒于此,抗污染性較弱的植物,難以適應污水處理廠的環境。

3綠化設計要點

3.1平面上合理分區

根據污水處理廠不同的平面布置,合理的綠化布局可形成防污染的綠帶。不同的功能區域采用不同的綠化手法。以某污水處理廠為例,生產區綠化應以功能性為主起防護隔離的作用。主要運用規則的修剪籬,植物組團,草坪為主,便于生產,降低環境污染。如選用圓柏、杜仲、紫丁香、絲綿木、大葉黃楊、金y木等為主要植物,豐富植物層次,形成綠色屏障。對于泵房,應設置喬灌草結合的復層種植方式,起到降噪的作用。對于異味常有發生的曝氣池,為了不影響通風,不宜種植過于高大郁閉的闊葉植物。可使用灌木、綠籬、草坪促使局部污染盡快擴散。對于材料存儲區應選擇枝葉郁閉、不易落葉的喬灌木,有吸附和滯塵的作用。預留區為方便后期施工及降低成本的需要,可以花灌木及地被為主,減少喬木的種植比例。辦公區則可考慮景觀性要求,采用較為精細的植物組團。如建筑入口兩側規則的修剪籬層次性種植,修剪籬后方搭配葉色豐富的紫葉李、金葉槐等,還可配置芳香植物,打造色葉鮮艷芳香舒適的辦公景觀區。此外,污水處理廠區外部道路綠化隔離帶兼具功能性和景觀性的要求。選用枝葉茂密的植物品種,起到隔離吸聲防塵的作用,同時運用喬灌草結合的方式種植。自道路至污水處理廠呈由低到高密植形成較好的外部迎視面。主要選用的樹種有毛白楊、皂莢、油松、榆樹、海棠、金銀木、連翹、紫葉李、紫葉小檗、大葉黃楊、沙地柏等。

3.2豎向上避讓管線

污水處理廠根據不同的廠址以及不同的工藝要求,會設置一系列復雜的地下管線系統,這些管線通常位于綠地以下。綠化應考慮地下管線的性質、埋深對植物根系的影響,綠地中的這些位置常選用用淺根系植物,如檜柏、鋪地柏、臺灣草等,防止與管網沖突。

3.3見縫插綠增大綠視率

污水處理廠內綠地散布于主體功能設施之間,單位綠化面積有限。綠化設計應想方設法多途徑多形式的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綠地率、綠視率。如化零為整,通過種植密葉植物將分散的綠地從視覺上聯接起來,盡可能地增大綠視率。或者見縫插綠,有條件還可設置垂直綠化爭取綠化用地,提高綠地率。

3.4選用抗污染樹種

各地抗污染樹種有所不同,需根據污水處理廠所在區域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一般可通過查閱各地園林部門的植物抗性調查報告,選擇合適的種類。以某污水處理廠為例,可有如下的選擇:(1)抗性強的如女貞、石楠、紫薇、銀杏、皂莢、石榴、玉蘭、絲棉木、樸樹、紫荊、木槿等。(2)反應敏感的如紫藤、楓楊、懸鈴木、刺槐、芙蓉、薄殼山核桃、杜仲、小葉女貞等。(3)滯塵效果好的如臭椿、白楊、黃楊、石楠、麻櫟、海桐、珊瑚、樸樹、白榆、櫸樹、刺槐、冬青、枸骨、皂莢等。

3.5四季常綠美化香化

植物選擇除了滿足抗污染的要求,還應盡可能使用四季常綠擇少落葉落花的樹種,以避免污水處理廠內的水池管道堵塞。同時,運用芳香植物遮掩臭氣,也是污水處理廠的綠化設計趨勢,如采用山楂、紫丁香、玫瑰、月季等低矮,芳香植物種植于四旁綠地中。另外,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還可以將再生水用于景觀水源方面。如先通過再生水深度處理控制水體富營養化,以達到景觀用水標準。再將處理后的達標的水作為景觀水源,同時在水體中配置千屈菜、鳶尾等水生植物,營造水生植物景觀,從而達到改善廠區環境的目的。

結語

篇(9)

一、項目學習

項目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行為主導為主要方式的一種基于“項目”的學習,是在做中學的教學思想的體現。其要求學生會扮演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角色,通過完成項目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并得出自己的結論,每個項目都是獨立的,都需要評估、確定、實施和結果評價,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任務驅動教學或單元教學,學生在項目中學到的不僅是基本的科學知識和能力,而且可能是同學們將來要從事的活動本身,因此對學生來說,項目學習是一個長期的任務。通過每一次項目的完成,學生自己不僅可以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更能提升對學習的興趣,繼而使其對學習能保持一種持久的態度。

二、基于項目學習的物理課程形態

基于項目學習的物理課程形態主要分為以下四種:

(1)物理課程與勞動技術教育課程整合,形成項目學習課程。這類項目是將物理學習寓于勞技教育、美術教育等課程中。 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通過教師指導、查閱資料、看說明書等方法,加上學生間的口口相傳, 來實現物理知識與技能的傳授。 比如:將《電磁波》的教學整合成安裝七管收音機的過程中進行;將《電磁鐵》的教學寓于制作溫控加熱器、水位報警器的過程中。

(2)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滲透研究性學習,形成項目學習課程。主要是將物理課程涉及人文、社會等方面內容比較多的學習內容整合在一起,在課程標準范圍內設計研究指南,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開展研究。 教師在學生交流研究成果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梳理知識。 比如:在《能源》的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在課題指南的引導下,確立《研究能源危機對人類生存的影響》《預測直接利用太陽能的前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前景研究》以及《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的建議》等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小課題,利用課余時間先進行研究,在課堂上各組進行交流, 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3)改造物理實驗探究活動,形成項目學習課程。主要是針對課堂教學某項內容,為學生提供專題的探究性實驗,直接為課堂教學服務。 比如:通過研究教室里日光燈的控制原理來實現《電路的基本連接方式》的教學目標;通過研究開水冷卻時的溫度變化規律或保溫材料的隔熱性能來完成《溫度、溫度計》的教學等等。

(4)將課后體驗性的“三小”前置,引入課堂,形成項目學習課程。主要在“小實驗、小制作、小發明”的實踐過程中,為學生創設問題產生的情境,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或者動手制作一些小產品等活動來獲得物理知識和技能,比如-通過制作手電筒來認識電路的基本元件,掌握電路的連接方法,學會電路圖的畫法,了解電路通斷的幾種狀態等等。

三、應用策略

(一)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項目開展的基礎

項目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在項目中擔當引導作用.要想項目能夠順著預期的方向行進.教師必須對學生群體有個理性的認識,包括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結構、性格特點、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心理特點等方面。如本人在開展“噪聲與人類生活”的學習中,采用K―W―L―H調查形式了解學生對噪聲的知識儲備、需求及期待等。再如在“壓力和壓強”的學習準備中,本人在開展活動前采用頭腦風暴的方法及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對力學的掌握程度。

(二)靈活的課程展開,打造良好的開端

1.設情境,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的角度來看,興趣能夠提高學習的動機,保持參與學習活動的激情及專注度。在進行項目學習中創設合適的情境,用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尤為重要。本人在“噪聲與人類生活”的學習指導中將學生置身與噪聲污染區去親身感受.讓學生去感受到那種噪聲帶來的不適感,從而讓學生樂于去進行噪聲污染調查及防治措施的項目學習。在“探究滑動摩擦力”中.讓比較大力的男同學穿上旱冰鞋與小個子女生進行拔河,感受整個過程的變化以及結果。

2.問題引,懸念導

項目學習是一種導向性明確的學習模式,在進行項目學習開始,引導設置的一些問題能夠對課題的方向及目的有很好的啟發、導向作用.在敲定課程框架問題時可以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鼓勵學生對課程進行有效的設定.定好基本問題、單元問題及內容問題。如在學焦耳定律時,定好如“電能為人類帶來什么?”類似的基本問題。

(三)成果展示,總結所得

當小組項目結束時,小組成員需要進行項目的總結,撰寫總結報告,并對學習成果進行展示。比如在“噪聲與人類環境”的項目中,每組的學生都撰寫了調查報告,并且都提出有效的噪聲防治的措施。在“認識壓強”中,各個小組有點撰寫了項目報告.有點有課件展示,有的采用板報形式展示等。面對學習環境的不同以及學習主體的改變,為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中不斷培養創新精神,這需要我們不斷改善教學模式,其中項目學習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能為我們實施教學提供多一種選擇。

四、運用項目學習的優勢

項目學習將真實世界的主體情境引入課堂,使得教學不再局限于時間或空間的限制,對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了動態的管理。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增強了學習的動機,讓學生主動去探索知識,掌握技能。在項目中,學生們在任務中獲得信息、處理信息以及分析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時也獲得了綜合性、程序性的知識,這可以激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和發散性思維,發揮他們的潛能。而且,在協作交流中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合作意識,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使其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社會,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責任感。既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篇(10)

一 建筑施工存在的問題

1.1 建筑施工引起的環境污染

建筑工程中的環境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泥漿污染、灰塵固體懸浮物污染、基坑開挖時對周圍環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體廢棄物產生的污染、施工過程中電弧焊和閃光對焊工作時發出的弧光、玻璃幕墻引起的反光等道路污染, 無論怎么小心在運輸建筑材料時總免不了把建筑材料掉落在公路上, 或輕或重地影響著城市面貌,對附近居民造成不同程度的不便。

建筑施工中造成的污染,不僅關系到城市的面貌和人們的生活,還直接影響到建筑企業的自身利益。國家已建立相關法規,對施工中造成嚴重污染的施工單位或個人進行相應處罰。例如:建筑施工作業產生的噪聲或者其邊界噪聲超過國家規定標準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依據《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第三十六條:責令改正,限期治理,并可處以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第三十七條:責令限期改正,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違反作業時限,拒不改正的,可以封存產生噪聲污染的器材或者設備。

建筑施工中的環境污染問題,還直接影響到施工作業人員的健康問題。建筑施工中產生的噪音、粉塵、電弧閃光等,直接影響到施工作業人員的聽覺、嗅覺、視覺,嚴重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1.2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問題

建筑生產活動多為露天高空作業,不安全因素較多,有些工作危險性較大,是事故多發性行業。近幾年來,建筑施工中的多發性事故不斷發生,據統計,因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占事故總數的8 5 %以上。

建筑市場管理不完善。當前,建筑市場時常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重質量、輕安全、最低價中標和包死價工程,從而使得安全文明施工的資金投入不足或完全沒有安全文明施工經費。因此,一些公司在中標后,將工程分包給有關的專業隊伍,甚至有一些建筑商為了拿到工程不惜惡意壓低價格,用于安全生產的經費被忽略。在中標后無法拿出多余的經費購置安全生產的必要設備、器材和工具等,因此就導致了施工現場的混亂, 增加了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護意識, 建筑企業缺乏用于安全教育培訓的資金。在建筑企業的施

工中經常可以看到經營人員多是隨時隨地招收的農民工, 這些人的安全技術素質普遍較低, 安全意識也普遍比較缺乏。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企業節約了用于安全教育培訓的資金, 甚至有的企業連最基本的“三級安全教育”都沒有進行。而在進行施工的人員中這些缺乏安全意識的工人占多數, 從傷亡事故的統計情況來看, 事故傷亡者也多屬于此類。

安全監督的力度不夠。在目前的安全監督工作中,仍不免存在著某些形式主義。有些安全監督人員只著重于外在的一些安全表象, 但是在實際的安全監督過程中, 安監部門不但要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 還應與安全管理的資料相對照, 這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施工現場的安全情況。而且, 應該強調的是, 安全監督部門在施工過程的跟蹤檢查與管理過程中,應重視隱患治理, 決不能打感情分、關系分, 否則就無法達到預先診斷、超前控制的目的。

1.3 建筑施工方面的質量問題

當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從總體上講是逐年不斷提高,但由于一些施工企業的技術素質低,質量管理差,懂技術管理的人員少 ,施工規范落實不到位。還有因建設單位過分壓低造價, 施工企業難以承受, 造成一系列的工程質量問題。例如:

地基問題引起房屋沉降,造成墻體開裂 下水道堵塞、斷裂等。墻體的材料及施工方法選擇不當。引起墻體開裂及粉刷起殼。屋面女兒墻因屋面熱脹冷縮因素,在混凝土圈梁和磚墻交界處.呈現不規則的水平方向裂縫。尤其是在房屋的四大角出現嚴重裂縫。墻面涂料、屋面防水材料、防盜門等選定的生產廠家及其產品質量達不到房屋設計要求。砌體結構存在錨拉筋長度不足, 砌體砂漿強度不均勻或強度較低的情況。

外墻窗周壁滲水;外墻面抹灰起殼裂縫引起滲水;圈梁底、構造柱邊縫滲水;陽臺里口外墻面滲水;陽臺之間隔板處墻體滲水;固定落水管的管卡腳處墻面滲水;女兒墻滲水等。

砼工程存在的吸模漲模的現象,澆筑砼時操作不當使砼結構出現蜂窩,樓板經常出現裂縫。地面順樓板方向裂縫及預制樓板縫處滲漏。房屋頂板改用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開裂造成滲漏。

建筑材料把關不嚴,次品劣質產品等時有出現。

1.4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問題

目前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管理存在問題。如管理職責不落實,資源配置不充分。大部分質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項和實物質量不合格的出現都與職責不落實密切相關。對分承包隊伍的評價選擇和管理不能滿足實現質量目標的需要。對勞務分承包隊伍的評價大多只停留在其所持證件的驗證,忽視對其實際質量保證能力的評價、考察。預防、糾正措施的機制形同虛設。

在傳統施工管理體系中,施工管理在施工的技術、經濟、組織管理三者關系方面,側重于技術管理,忽視經濟管理和組織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技術方面,很少注意到施工全過程的管理,并把設計和施工過程的管理與使用過程的管理嚴格區分開來,這種管理體系缺乏系統的觀點,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還有就是因為現在的施工單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當不完善,導致出現安全問題,所以有的管理專家常說,很多的問題都是管理的問題。

二 解決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措施

1.1 提倡綠色施工

具有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施工方法或技術,可以稱為綠色施工技術或可持續施工技術。它不是獨立于傳統施工技術的全新技術,而是用“可持續”的眼光對傳統施工技術的重新審視,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施工技術。

綠色施工技術對于工程施工而言,并不是很新的思維途徑,降低施工噪音、減少施工擾民、減少材料的損耗等在大多數施工現場都會引起重視。而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應用的重點在于將“綠色方式”作為一個整體運用到工程施工中去,實施綠色施工,以便在建造過程中對環境、資源造成盡可能小的影響。綠色施工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應用的主要體現,是綠色施工技術的綜合應用。綠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續發展的各個方面,如生態與環境保護、資源與能源的利用、社會經濟的發展等。

實施綠色施工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減少場地干擾,尊重基地環境,結合氣候施工,節約資源(能源),減少環境污染,實施科學管理,保證施工質量等。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長、資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廢棄物產生多等特點。要實現綠色生產就必須首先認真分析施工生產中的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消減污染,滿足環境需求。在此基礎上,結合資源和能源的節約,最終構筑完善的現代綠色施工體系。

1.2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頒布與實施,使我國建筑行業走上了法治化軌道。企業也是一樣,各項管理制度就是企業法,只有通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管安全,規范勞動者的行為,才能使安全管理達到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只有采用科學管理,依靠技術進步,才能保證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企業安全管理是企業管理基礎的一部分,企業安全管理制度是國家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在企業的延伸和細化。因此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必須遵循三個基本原則,即科學性、可行性和現實性。根據國家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范、標準,企業應建立以下幾項安全管理基本制度。

1、建立健全安全生責任制,并要分級的制定和細化,如企業、項目、班組都應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按其職責分工,確定各自的安全責任,并組織實施和考評,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2、制定安全教育制度,即是企業對職工進行安全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安全知識和操作規程培訓教育制定規定。安全教育制度內容應規定: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教育的時間、應受教育的人員、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對危險性較大的特殊工種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機構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每年還必須進行一次安全操作規程的訓練和再教育,對采用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和變換工種的人員,進行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知識的培訓和教育。

3、制定安全檢查制度,規定安全檢查負責人、檢查時間、檢查內容和檢查方式。它包括經常性的檢查、專業性的檢查、季節性的檢查和專項性的檢查,以及群眾性的檢查等。

4、制定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消除和控制勞動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預防傷亡事故。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應根據國家和行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同時根據現場使用的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制定出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并監督其實施。

5、制定安全生產獎罰辦法,不斷提高勞動者進行安全生產的自覺性,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防止和糾正違反法律、法規和勞動紀律的行為。安全生產獎罰辦法必須規定了獎罰的目的、條件、種類、數額、實施程序等。

6、制定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規定,規范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的標準化、定型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規定的內容包括:施工現場一般安全規定、安全技術管理、腳手架工程安全管理。電梯井操作平臺安全管理、馬道搭設安全管理、大模板拆裝存放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網支搭拆除安全管理、井字架龍門架安全管理、孔洞臨邊防護安全管理,拆除工程安全管理,防護棚支搭安全管理等。

7、制定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大型設備應到上級有關部門備案,遵守國家和行業有關規定,設專人負責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保養。

8、制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外電的防護、地下電纜的保護、設備的接地與接零保護、配電箱的設置及安全管理規定(總箱、分箱、開關箱),現場照明、配電線路、電器裝置、變配電裝置、用電檔案的管理等。

9、制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規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查明事故原因,吸取教訓,采取改進措施,防止事故重復發生。制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的內容:主要是企業內部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程序、內容和要求;同時根據生產安全事故的情況成立事故調查組;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程序、調查組人員的組成、調查組人員的分工和職責事故調查報告的時間、內容、要求;以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采取防止同類事故發生的措施等。

另外還有制定勞動防險用品管理制度、建立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其它的制度等。

1.3 加大管理力度,實現多管齊下

管理建筑施工的時候一定要跳出側重于技術管理,忽視經濟管理和組織管理的怪圈,要注意多管齊下,要技術、經濟、組織三者齊頭并進。還要注意要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不要僅僅以包代管,更不要管理緊緊地依靠在包工頭手里。還有特別要注意安全監督問題,每每我們都會看到因為安全管理疏漏而導致的悲劇。

1.4 嚴把質量關,做好驗收工作

工程項目正在朝著大型化、規模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項目的復雜度較之以往呈指數級倍增, 在建設投資力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工程項目的質量、進度需要通過更嚴格的監控和管理,才能得到保證。施工項目質量的優劣,不但關系到工程的適用性,而且還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安定。因此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加強質量管理,確保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施工項目管理的頭等大事

建筑施工的目的就是為了建出質量高的建筑成品出來。所以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把質量關,防止偷工減料,另外還要注意監理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驗收單位在驗收的過程中千萬不可馬虎、大意,一定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標準,認真驗收好每個分部工程及分項工程,發現問題及時地與施工單位進行協商。建筑施工是建筑得以實現的唯一途徑,解決建筑施工問題不僅僅是建筑施工者們的問題,也是所有人為共同關心的問題。

結束語        在環境保護日益重要的今天,傳統的施工方式、施工管理制度已經不能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倡導綠色施工,完善施工管理中的環境保護,開展施工期環境監理。施工人員要堅持從施工產生的污染源頭開始,消除和減少施工污染。

參考文獻:

上一篇: 會展經濟與管理 下一篇: 團員評議自我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 视频二区视频一区欧美国产 | 亚洲成年网在线观看黄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色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