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員實習匯總十篇

時間:2022-04-30 06:21: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java程序員實習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java程序員實習

篇(1)

VB本身也不是很難。尤其在GUI編程上能夠體現出來。我接觸過幾種GUI的編程,桌面應用里面有swing、QT庫的編程,另外還有android和j2me的編程。這些程序在GUI開發上面雖然不能說難,但代碼量也是很大的(qt和android有可視化輔助設計,稍微好一點)。而微軟確實對程序員比較照顧,出了很多的編程方式都比較簡易,比如windowsform式的編程,這在VB和C#上體現的非常到位,大大降低了程序員的門檻。值得一提的是,我初中的學校,超過三分之一的人通過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VB,可見VB的簡單程度。

雖然VB很簡單,但說實話我不太喜歡VB。一方面是長期接觸類C語法,讓我對于類C語法的語言比較偏愛(java、C++、PHP等)。另一方面是VB是一種windowsonly的語言,可移植性比較差。

篇(2)

校企合作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更是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難點。由于學校與企業合作在人才供需、目標定位、利益追求等方面存在矛盾,基于合作雙方利益的不對等,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松散的參與合作階段,缺乏實質性的深度合作,使得“校企合作”或是“校企合一”難以真正落到實處。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軟件技術專業對校企合作建設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在促進校企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校企合作現有模式分析

我國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已經歷十多年的發展,合作模式不斷創新,合作的領域達到了一定深度和廣度,按照合作的深度,可將校企合作模式分為淺層、中層、深層三個層次。

1.1 淺層次合作模式即“企業配合”模式

在這種模式中,企業處于“配合”的輔助地位,它只是根據學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應的條件協助完成校外實習的培養任務。學校按企業所需確定專業方向,并在企業建立實習基地。具體表現為:一是,學校根據行業、企業的崗位需求,制定基于崗位的模塊化課程體系;二是,企業為學校的校外實習基地,解決學校學生校外實訓和頂崗實習問題。

1.2 中層次合作模式即“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在這種模式中,企業不僅參與研究和制定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培養方式,而且參與實施與產業部門結合的培養任務。學校為企業提供咨詢、培訓等服務,根據企業的需要進行人才培養。“校企聯合培養”模式最直接的表現為定單培養,在培養方案的設計中,將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術按照分層次、分模塊的方式,集中地安排在前幾個學期,而后幾個學期則由校企共同制定培養方案。這種培養模式是先由企業招聘,通過筆試和面試的學生根據企業的要求,學校與企業共同組織對學生進行后期培養。經過培訓的學生作為見習生到企業中參加項目實訓,實訓合格的學生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

1.3 深層合作模式即“校企實體合作型”模式

在這種模式中,企業以立足于建設企業文化,構建學習型組織,促進企業創新為目的,主動與學校相互滲透,參與高校人才培養。企業對學校的參與是全方位的整體參與、深層參與,企業主動向學校投資,建立利益共享關系,真正實現“教學―生產”一體化。這種合作模式中,企業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參與辦學過程和學校人才培養,分享辦學效益。具體表現為:一是,通過“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校中廠”模式,在校內建立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二是,引校入企,校企共建“廠中校”模式,在工廠建立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不管哪種方式,校企雙方必須簽署協議,明確資源配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財產管理、師生實訓等方面的責權利,并共同制定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以“契約”為保障的利益共享機制。

2 校企合作開展方式探索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軟件技術專業(以下簡稱“專業”)是2004年與印度NIIT合作開辦的特色專業,通過置換部分課程,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2006年,專業開始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有效實施途徑,構建了基于軟件開發過程以程序員為核心崗位的相關崗位群、基于崗位群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基于項目的能力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基于仿真工作場景的實踐教學環境,有效地實現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深度融合。

2.1 構建基于軟件開發過程以程序員為核心的崗位群

專業依據業界權威的標準――軟件統一過程(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理論,按著軟件開發的流程,從RUP中提供的職業崗位入手,分析職業崗位的職責、候選者的經驗和知識背景,確定了由程序員、測試員、技術支持、軟件營銷、界面美工、設計師、項目經理組成的崗位群,并結合當前軟件開發技術的流行趨勢及極負盛名Tiobe全球編程語言排名榜,將程序員做了進一步的劃分,然后將這些崗旆治核心崗位、輻射崗位、拓展崗位和發展崗位4種類型:

核心崗位:程序員,專業面向的主要崗位。根據當軟件開發技術流行性,進一步將程序員崗位細分為Java程序員、.Net程序員和Android移動程序員。

輻射崗位:測試員和技術支持。在培養學生核心崗位能力的同時,同時也培養其他崗位的能力,這些崗位為輻射崗位。如程序員開發完程序后需對程序進行必要的測試,并成功地安裝在實際的應用環境中,這些能力正好是測試員需具備的能力。

拓展崗位:界面美工、軟件營銷、軟件外包、微信開發、PHP程序員。通過附加專業拓展課來獲得的崗位能力。一些學生有特長,他們想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來選擇自己的就業崗位,如有藝術修養學生想從事界面美工的工作,英語、日語水平好的學生想從事軟件外包的工作,口才好的同學想從事軟件營銷,看好Php網站開發的想學習Php技術,但專業核心課程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要求,學生可能通過選修專業拓展課來加強這些崗位能力的培養。

發展崗位:設計師、項目經理。在培養學生核心崗位能力,進行學期綜合項目開發時,需要有學生熟悉其他相關崗位的能力,但因需要其他的綜合素質或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并不是每個人能達到的,有少部分學生可以達到或向這個方向發展。如設計師需要較強的自學能力,項目經理應具有項目管理的專業知識,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及領導能力。

2.2 構建基于工作崗位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在課程體系的構建方面,專業始終堅持課程跟著崗位能力走的建設思路。課程體系中的每門課程都是針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力、專業通用能力、崗位特定能力三個層次能力開設,形成的主要思路如下:

①獲取程序員崗位(Java程序員、.Net程序員、移動程序員)在實際軟件開發過程中具有完整工作過程的典型工作任務,歸納整合典型工作任務,按照職業成長的規律分類排序整理典型工作任務。

②將一個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一個或多個學習領域,一個學習領域對應一門課程,將多個典型工作任務中公共的學習領域劃分為專業基礎課,稱為專業通用能力培養模塊。特有的學習領域劃分為專業課,稱為核心崗位能力培養模塊,該模塊又包括.net程序員、Java程序員和移動程序員課程學習子模塊。

③根據崗位群拓展崗位類型,開設了用于培養拓展崗位所需能力的專業選修課。

④開設相關的職業素養課程,用以培養學生的IT職業素養。如每個學期開設的ISAS信息搜索與分析技巧課程用來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表達溝通能力、時間管理能力。

這樣就形成了由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選修課組成的課程體系,專業基礎課圍繞不同類型程序員典型工作任務中公共的學習領域及職業素養培養開設,專業課緊緊圍繞不同類型程序員特有的學習領域開設,專業選修課則圍繞培養崗位群的拓展崗位能力開設。

2.3 構建基于項目的能力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

專業始終堅持“以行業為依托、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突出核心能力培養”的原則,構建“以項目為載體、層次化、能力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層次化、能力遞進”使學生技能培養及角色轉換從簡單到復雜、從單項到綜合、從熟練到精湛、從實訓到生產、從校內到校外、從學生到員工的遞進,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實踐教學體系的層次由四個層次構成:

第一層次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培養的是學生專業通用能力、崗位基本能力和崗位特定能力。

第二層次為學期綜合項目實訓及校內生產性實訓,培養的是學生項目綜合開發能力。

第三層次為署假校外集中實訓,培養的是學生在校外進行項目綜合開發能力。

第四層次為校外企業畢業頂崗實習,培養的是學生現場項目開發能力,實現了由學生到員工角色的轉變。實踐教學體系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2.4 基于仿真工作場景的實踐教學環境

為確保實踐教學體系的順利實施,專業與企業深度合作,組建與業界同步的多類型綜合實踐教學環境,形成了“校企聯動、合作育人、協作生產、共同研發”的運行機制,實現學校教學環境與企業現場環境、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有機融合。圖2為專業實踐教學環境體系結構示意圖。

①專業建有多個教學做一體化軟件類實訓室,確保實踐教學體系第一個層次學做一體化教學的順利實施;實驗室以軟件產品開發流程為主線,營造真實的軟件產品開發氛圍,從合理利用空間和設備等硬件資源的目標考慮,引進物理產品線和邏輯產品線的概念,按物理產品線的思想規劃實驗室的布局及設備資源,按照邏輯產品線的概念配置軟件實訓環境,以滿足第二層次學期綜合項目實訓及校內生產性實訓的需要;專業依托長沙安博牛耳青竹湖實訓基地,創建一個可同時容納600人進行實訓的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以滿足實踐教學體系第三個層次署假校外集中實訓的需要;專業與企業廣泛合作,共建立多個校外軟件實訓基地,以滿足實踐教學體系第四個層次校外頂崗實習的需要。此外,專業通過引入10個企業進校,采取企業化運作的形式,建有項目工作室10個,由學校、企業、教師各按一定比例投資入股,利益按股分配。每個工作室建筑面積86平方米,根據公司需要,劃分為不同的工作區域,可接受15~25名學生進行真實項目開發,用來培養技術骨干,也是教師和公司人員一起進行科研的場所。

②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為實現校企雙贏,形成一套完整的“共建共贏、協作生產、合作育人”的運行機制。先后制定了《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專項管理辦法》,明確學校的人、財、物支持;制定《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協議》、《項崗實習管理辦法》,保證校企合作雙方如約履行各自權利義務,對校企合作過程以及后期成果進行保障性說明,保障企業的利益;制定《校企聯合科研開發管理辦法》、《科技成果獎勵辦法》等,鼓勵教師主動和企業聯系。制定評價標準,保護和激發雙方參與合作的積極性。高職院校制訂各專業開展校企合作工作的具體評價指標,納入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在政府、行業組織等第三方的參與下,加強對校企合作的過程性評價和終極性評價。評價指標包括實訓基地建設的質量、人才培養的質量、科研合作的成效等,也包括培養人才的數量、效益,合作企業的成本、產值等。

③為規范實踐教學環境的管理,專業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借鑒ISO90001、CMM及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完善標準化、工程化的管理體系,制定了“6S”現場管理制度、實踐教學環境的分類管理制度、設備的操作規范、對外開放共享管理辦法,制定了程序員崗位職責、軟件開發流程規范、校內技能訓練管理辦法。

3 校企合作的實踐成果

經過多年的努力,專業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思想的指導下,靈活組合“企業配合”模式、“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和“校企實體合作型”模式,實現了企業與學校的深度融合。2007年,專業成為民政部信息化人才培養基地;2012年,專業成為湖南省軟件技術生產性實習實訓(教師認證培訓)基地;2013年,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獲湖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校企合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建立長效機制,促進校企合作持續深入開展,需要政府、企業和學校共同努力。地方政府應加強鼓勵和引導,充分調動學校和企業積極性,引導行業組織發揮在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項目的評估、職業技能鑒定及相關鼓勵工作。企業從戰略高度看待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參與到合作教育中來,把學生看成一種待開發的人力資源,為學生提供實習、培訓以及工作崗位,投入不大成本,獲得所需要的人才將成為企業引進基礎應用型人才的主要模式。學校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和生源情況能及市場需求,發揮職業院校的基礎作用,實現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對接,不斷總結經驗和調整思路,在探尋與完善中摸索有效的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和校企合作方式,總結合作過程中的經驗與不足,提煉成功合作案例的精髓,形成系統、完整的合作模式。

【參考文獻】

[1]王冠華,王東.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動力機制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24).

篇(3)

0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和管理實踐的發展,技術與管理的融合達到了一個新的深度。一方面,新興信息技術的移動性、個陛化、虛擬體驗、極端數據化、社會性等特征和Web2.0/3.0、電子商務、物聯網、云計算等應用形式,豐富了信息化的內涵和外延,催生了新型管理模式和商業機會;另一方面,傳統的業務決策在向信息決策轉變,組織管理活動在向信息管理活動發展。

信息系統作為攜載組織業務模式的人機計算平臺,呈現出技術與管理并重的特點。信息系統的研究和應用在技術視角,關注的是信息的提取和處理、系統的開發和構建;在管理視角,關注的是系統如何被采納和使用、組織如何被影響和改變。信息系統的技術和管理視角反映出“造”和“用”的分離與統一。

在《中國信息系統學科課程體系2011》的指導和啟發下,結合魯東大學國際化、有特色和應用型定位,根據生源特點和師資優勢,我校2012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總體思路側重信息系統的技術層面的同時,將企業、行業和職業崗位相互融合、統一,引入精講多練模式,設計集約化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平臺,驅動理論課設置;面向工程實際,夯實學科專業基礎,分類培養信息系統開發和商務智能應用人才。

集約化是指運用行業實際、先進、成熟的管理概念和工具,將典型管理業務和概念貫穿于信息技術課;基于管理業務對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理論課程進行調整,形成面向企業工程、解決管理問題的實踐平臺。使學生在校期間形成工程化、模塊化的概念,深入理解技術背景和原理,在就業后無須長時間培訓便可開展工作,降低企業用人成本,提高學校畢業生就業率。

我們將管理業務分成3個方面,分別是金融業(商業銀行)的出納服務顧客所涉及的業務、紡織業實時監控系統的卷繞機實時狀態查詢業務以及零售業的快速客戶響應管理工具。

1 典型工程架構與行業、職業相結合的信息系統實踐平臺分層設置

結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特點,緊跟企業需求,我們按信息融合的層次設計了分層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基礎運作涉及的課程體系是專業核心必修課,不分方向。學生可根據自身實際選擇“信息系統開發”和“商務智能應用”對應的兩個明確的專業方向,我們的引導方向是準備讀研的學生選擇“商務智能應用”方向,直接就業的學生選擇“信息系統開發”方向。通過專業劃分,緊縮人才培養出口,強化專業核心,分類分流培養,適度跟蹤專業熱點,以統籌“基礎+主流+發展”的關系。

從我校信息系統專業近6年畢業生就業行業的統計情況來看,從事Web程序員、Windows程序員、Java程序員、數據庫管理員的占50%,從事信息系統維護的占8%,從事ERP實施顧問崗位的占31%,其他行業占11%,與《中國信息系統學科課程體系2011》就業按行業劃分的結果類似。因此,我們將適應面最廣的系統分析員、Web程序員、Windows程序員、Java程序員、數據庫管理員、ERP實施顧問和管理咨詢師作為信息系統專業職業崗位的立足點,對應職業崗位符號,如表1所示。集約化實踐平臺系統性解決方案,如表2所示。

現代信息系統運行在網絡環境下,企業級信息系統在網絡環境下最典型的應用結構是C/S(Client/Server)和B/S(Brower/Server)。凡是與信息系統開發相關的課程,我們都緊扣這兩種結構展開課程設置與運行,如表2所示。這種結構適應分布式處理環境,有效集成與利用網內資源,最大程度地為分布式用戶服務。

對于C++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ASEnet程序設計、JSP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需要預先準備好或封裝好數據庫服務器,每次課程學生都要登錄到局域網上指定的公共數據庫服務器實驗。使學生無論是Windows應用程序還是跨平臺的Java應用程序,都能直觀體驗到C/S架構,通過ASEnet和JSP程序設計課程領會到B/S結構和C/S混合應用情況。而對于系統性、綜合性和應用性強的管理信息系統概論、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Web實時信息系統開發、電子商務網站建設、ERP原理和技術、ERP電子沙盤模擬對抗,將在信息融合與管理支持的第三層體系架構的基礎上融合B/S和C/S應用結構。

1.1依托零售業的客戶快速響應展開聯機事務處理

聯機事務處理以零售行業、服裝生產企業、紡織制造業三者共同實施的快速客戶反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為基礎,將快速客戶反應涉及的EOS、POS、EDI、CRP、UPC、CAO、ASN概念與技術滲透網絡工程基礎、數據庫系統原理、程序設計、Visual C#程序設計、庫存管理、采購管理、市場營銷、生產管理、管理信息系統概論、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Web實時信息系統開發、ERP原理與技術、ERP沙盤對抗實驗和電商務網站建設課程中,以此為前提編寫教學大綱和企業級高端專業圖書,對接軟件開發的面向對象、組件、ADO、ODBC、觸發器、存儲過程、動態SQL、動態鏈接庫等概念與技術,開發快速客戶反應實踐平臺,進行ERP沙盤對抗實戰,有針對性地培養系統分析員、系統管理員、數據庫管理員、中高級程序員、ERP實施顧問職業崗位。 1.2依托金融服務業展開聯機分析處理

聯機分析處理具有靈活的分析功能、直觀的數據操作和分析結果可視化表示等突出優點,使用戶對基于大量復雜數據的分析變得輕松、高效,有利于迅速作出正確判斷。同時可用于證實人們提出的復雜假設,以圖形或表格的形式表示結果或對信息的總結。它并不將異常信息標記出來,是一種知識證實的方法。

聯機分析處理以商業銀行數據源和股票行情數據源為基礎進行金融行業的運營優化分析,涉及的課程有高級數據庫與數據倉庫、金融數據商情分析,主要面向管理咨詢師崗位。 1.3依托金融服務業展開KDD

知識發現KDD是從數據集中識別出有效的、新穎的、潛在有用的及最終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過程。知識發現將信息變為知識,將為知識創新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作貢獻。數據庫知識發現的研究非常活躍,它的概念涉及數據集、模式、過程、有效性、新穎性、潛在有用性和最終可理解性。數據集是一組事實F(如關系數據庫中的記錄)。模式是用語言L表示的表達式E。過程通常指多階段的處理,涉及數據準備、模式搜索、知識評價以及反復的修改求精;該過程要求有一定程度的智能性、自動性(僅僅給出所有數據的總和不能算作是一個發現過程)。有效性是指發現的模式對于新的數據仍保持有一定的可信度。新穎性要求發現的模式應該是新的。潛在有尉性是指發現的知識將來有實際效用。最終可理解性要求發現的模式能被用戶理解,目前它主要是體現在簡潔性上。有效性、新穎性、潛在有用性和最終可理解性綜合在一起稱為興趣性。

信息系統實踐平臺的知識發現依托股票行情數據,涉及商務智能基礎、金融數據商情分析、云計算、軟計算和多元統計分析課程,培養管理咨詢師崗位,提供“主流+發展”的課程設置。

綜合聯機事務處理、聯機分析處理和知識發現,衍生出信息系統開發和商務智能應用兩個專業方向。信息系統開發針對聯機事務處理設置,面向信息系統涉及的系統分析員、系統管理員、中高級程序員、數據庫管理員、ERP實施顧問;商務智能應用針對聯機分析處理和知識發現設置,面向高級管理咨詢師崗位,也可作為企業的首席信息官。

2 多層次、多方位與多企業深化校企合作

為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實際工作能力,以校企師資置換為紐帶,以課堂教學和專業實習為基礎,以合作開發教材和實踐平臺為切入點,破解高校畢業生與社會需求脫節難題,堅持走校企合作之路。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三位一體良性互動,帶動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又好又快、和諧可持續發展。

學校以ERP原理與技術課程教學為窗口,與煙臺用友軟件、煙臺中瑞管理咨詢公司合作。派專業的主講教師參加用友舉辦的針對高校教師的培訓;聘請煙臺中瑞管理咨詢公司和煙臺用友軟件公司的高級咨詢師作為本專業的兼職教師,教學內容細化到具體章節,落實到授課計劃。以專業實習為紐帶,在第6學期讓學生在煙臺用友軟件公司進行用友管理軟件實施、維護和銷售的實習、實訓。

在校內建立企業級的信息系統開發研究所,吸引學生參加教師承接的橫向課題開發,培養學生的實戰能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與實施的全過程,切實提高在企業級分層架構體系編程的能力,積累工程化、模塊化的實際編程經驗。

以Web實時信息系統開發課程為窗口,與煙臺信誼電氣公司合作,編寫《Web實時信息系統開發》教材,開發“Web實時信息系統”實驗平臺。

3 圍繞服務社會全方位培養企業級應用型教師 定期派高級職稱教師、博士教師外出參加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學科建設等方面的研討會,學習國內同行先進理念、成功經驗和有效措施,學習國內知名專家前沿、熱點研究,了解國家自然基金的資助方向。定期派碩士教師參加企業級的項目實訓和知名廠商組辦的培訓,深入企業進行調查研究。

篇(4)

自我國啟動實施“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以來,盡管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改革方面已經取得了諸多積極成果,但從目前軟件技術人才就業情況來看,高職培養的人才與市場需求之間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說明當前職業教育與企業需求發生了嚴重脫節。其主要原因是當前高職教育追求學科體系完整,忽視技術發展,課程設置重復,教學內容滯后,專業定位不清,缺少崗位技能的培養;而從本行業專業理論的深度、廣度和專業技能的多樣性等角度來看,要培養出具有高等教育層次、鮮明職業特色的技能型、應用型職業技術專門人才,其關鍵是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構建符合我國國情、以就業為導向、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

以能力為基礎是當今世界職業教育界的共識,而職業能力是職業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的核心概念。高職教育是一種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主。因此,教學模式的設計應按照職業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模塊組織教學,針對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將專業細分為各種專項能力,并設置相應的課程模塊。其中能力模塊的劃分,將是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設計的關鍵。

1.職業崗位核心能力分析。從當前軟件企業的開發流程來看,與軟件技術開發有關崗位可分為:系統架構師、系統設計師、高級程序員、程序員、軟件測試人員、系統管理員,如圖1所示。其中需求量大,且層次相對較低的高級程序員、程序員和軟件測試員等技術類崗位是本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目標崗位。

軟件技術專業的能力分析是在對職業崗位能力分析的基礎上,確立與崗位對應的專業能力,并對各專業能力的要求層次。而我們高職所培養的軟件技術類人才主要從事的是程序員、高級程序員等崗位的工作,其關鍵核心能力由下面9項組成:

1.1 信息檢索與分析能力。能熟練運用信息檢索工具從互聯網、相關書籍中檢索與收集所需的信息;初步掌握整理和分析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書寫信息檢索與分析報告的方法和技巧。

1.2 溝通能力。能熟練掌握常用演講技巧;熟練運用各種溝通工具實現溝通;熟悉社交禮儀。

1.3 計劃和組織能力。能初步運用協作配置管理工具(如:VSS、CVS和SVN等)與組員協作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務;具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具備協調各部門的能力;有責任心、有較堅強的意志。

1.4 團隊協作能力。熟悉項目組組織結構及運作流程;能自覺遵守各項組織紀律;初步具備項目計劃、控制能力;能熟練編寫項目小組工作計劃;具備領導項目小組的能力。

1.5 解決問題能力。熟練掌握調試程序和追蹤錯誤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分析程序業務處理錯誤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使用現有資源解決現場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1.6 語言能力。該項能力將根據學生選擇就業領域的不同來進行設置:選擇從事軟件外包開發的行業則需要加強外語能力的培養,如:選擇對日則要求日語通過三級考核;對歐美則要求英語達到四級以上;并能熟練掌握800~1200左右專業英語(對日外包則為日語)詞匯;具備閱讀專業外文技術文檔;初步具備外語聽說能力(對日為日語)。

1.7 持續學習能力。熟練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能自主學習課程中的擴展部分內容;具有吃苦精神和創業精神。

1.8 應用數學方法的能力。具備邏輯思維能力;熟練掌握各種算法和數據結構,并具備對中等復雜算法的分析和優化能力。

1.9 技術能力。熟練掌握操作系統原理中有關處理器調度算法、進程的同步與互斥算法以及存儲器的管理方法;掌握基本的軟件開發方法,初步具備中小型應用系統的設計能力;熟練常用的軟件開發方法,如RUP等;了解數據庫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數據庫SQL語言;了解軟件測試的基本原理,具備設計單元測試用例的能力;具備編寫符合規范的技術文檔;熟練掌握1~2門編程語言的基本語法,并能正確編寫規模達到200行以上的簡單程序,其中Bug率在每100行少于6個以上;熟練行業通用編碼規范、流行的開發工具;熟練掌握編寫多線程并發處理程序的能力;熟練掌握網絡編程技術;至少熟練掌握一種流行的企業應用技術,并能獨立完成規范達到2000行以上業務模塊的設計、編碼任務,并且業務模塊Bug率不超過6%;能運用工具對軟件進行簡單的建模;熟悉行業中流行各種應用服務器的使用;能編寫軟件開發過程中各種技術文檔;熟練掌握單元測試技術,并能獨立完成單元測試。

2.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模塊化課程設計與實現。根據對職業崗位9項專項能力的分析,我們將以本專業一門核心課程――《Java企業技術》為例來講述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模塊化課程設計與實現方法。

2.1 課程在本專業中的地位。《Java企業技術》是軟件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具有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企業級多層分布式應用的軟件開發技術,也能為《JBuilder+WebLogic》、《Java開源框架》等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并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該課程在軟件技術專業中的地位如圖2所示。

2.2 設定課程目標。通過與企業合作、通過職業崗位調研、崗位分析,以職業崗位需求為根據確定本課程的課程目標,特別是學生的能力目標。

2.2.1 職業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用Java企業技術進行企業級分布式應用開發。

職業特定能力:

在理解J2EE框架的基礎上進行企業級應用設計的能力;

使用主流的J2EE開發平臺及開發工具進行企業級應用開發的能力;

對主流的J2EE服務器進行配置的能力;

使用JSP、Servlet進行Web應用開發的能力;

使用JavaBean、EJB進行業務層開發的能力;

使用JDBC進行訪問數據庫的能力。

行業通用能力:

應用軟件工程的理念進行軟件設計的能力;

應用Java進行編碼的能力;

進行常用開發環境的配置及應用軟件部署的能力;

進行訪問數據庫的能力;

良好的代碼規范能力;

對應用進行測試的能力;

具備設計文檔的編寫能力。

核心能力:

團隊合作能力;

良好的交流與溝通能力;

良好的英語閱讀、書寫能力;

較強的學習能力,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2.2.2 課程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Java企業技術在軟件技術中的地位和作用;加深對多層結構的企業級應用開發技術的理解;掌握Java企業技術的核心技術:JDBC、JavaBean、RMI、Servlet、JSP和EJB;理解J2EE框架。

2.3 教學內容遴選。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緊緊圍繞培養軟件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這一中心目標,重點培養學生掌握企業級分布式應用的開發技能,同時注重設計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運用“逆向倒推法”對Java企業級應用開發人員職業崗位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崗位工作任務為:開發客戶端應用來接收來自不同部門、不同業務取向的用戶的請求信息及用戶的輸入信息,開發服務端應用響應不同用戶的請求及輸入,結合后臺持久數據進行相應的處理,返回結果給客戶端及維護后臺數據。

我們知道企業級應用典型的三層分布式結構是由:表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層組成。如圖3所示

圖3中,表示層是用戶和系統交互的接口,接收用戶的請求信息,并顯示由業務邏輯層處理數據的結果給用戶;業務邏輯層進行業務處理,包括接收輸入,處理、維護后臺數據,應答客戶請求等;數據層存儲系統持久數據。

運用“逆向倒推法”對企業級應用開發各崗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確定完成各崗位工作任務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選擇相應的知識、技術作為課程的核心內容。崗位工作任務與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對應關系如圖4所示。

2.4 教學內容組織整體設計。根據課程內容遴選機制結果,將JDBC、JavaBean、RMI、Servlet、JSP和EJB等技術納入到教學內容中,基于工作任務劃分模塊,建構模塊化課程結構。

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學習積極性,強調任務、案例驅動教學模式,選用了“DUKE在線銀行”典型案例為載體,并把整個案例分解成幾個子項目恰當地分配到課程的各個模塊中,對學生進行單項能力和職業崗位綜合能力的訓練。第一次課就給學生分析“DUKE在線銀行”實例要達到的目標,后續的每一課完后,學生就能實現本實例的一部分功能,本課程學完后,一個完整的“DUKE在線銀行”就完成了。通過學習本課程,學生不僅掌握了本課程的理論知識,還掌握了開發一個實際項目的技能。

課程安排綜合實訓項目――物流信息平臺,讓學生經歷企業級分布式應用軟件開發全過程,提高學生設計、編碼、文檔編寫、團隊合作、交流溝通等綜合能力。

整個課程由七個教學模塊和一個綜合應用模塊組成,分別是:JDBC模塊、JavaBean模塊、RMI模塊、Servlet模塊、JSP模塊、會話Bean模塊、實體Bean模塊和物流信息平臺綜合應用模塊。一個案例“DUKE在線銀行”貫穿七個教學模塊。課程模塊化內容結構如下圖5所示。

2.5 教學模塊內容組織。每個教學模塊由若干個子模塊和一個獨立實踐案例組成。

每個子模塊包含五個教學環節內容:任務陳述、知識點陳述、示范案例、指導練習、點評與擴展。

任務陳述:陳述子模塊要完成的實際工作任務,要達到的預期教學目標和掌握的職業技能。

知識點陳述:陳述完成實際工作任務所要用到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

示范案例:能運用“知識點陳述環節”的知識解決的一個與本環節目標相似的案例。由教師來完成本案例。

指導練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能運用“知識點講解環節”的知識來解決前面提出的實際工作任務。

點評與擴展:教師根據學生的練習過程,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進行點評,掌握不夠的地方進行再講解,陳述擴展的知識和技術。

獨立實踐案例:學生運用本教學模塊中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獨立完成與本模塊教學中案例相似的工作任務,以訓練學生的單項能力。

2.6 教學內容順序與課時分配。《Java企業技術》總學時132課時,實踐性教學占本課程的67%。課時分配及模塊內容順序如下表所示。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已初步完成從理論教學為主向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為中心的轉變。通過案例教學、課程項目實踐、到軟件企業頂崗實習等多種方式,初步實現了“工學結合”。

參考文獻

1 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點擊核心――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課程開發導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第1版

篇(5)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我國的計算機技術教育早已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信息化人才。但是,我們培養的計算機人才依然難以適應社會的快速變化和飛速發展。究其原因,就是我們的計算機人才培養受到了傳統觀念的影響和制約,沒有從“工業化思維”躍進到“信息化思維”,沒有正確理解“信息時代”的真實含義。因此,更新觀念,引進世界先進教學模式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尤為迫切和重要。

一、NIIT培訓模式及其引進

NIIT是總部設在印度的IT跨國公司,是擁有多年軟件開發與IT職業教育經驗的IT培訓領導廠商,在發展過程中總結出一套獨特、先進、高效的教學方法,以確保NIIT的學員可以在較短的時期內,不僅全面掌握業界的主流軟件開發技術,而且獲得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能力,從而能夠在技術快速更新的IT行業勝任多種富挑戰性的職位。

NIIT的基于榜樣學習法的培訓模式是一種在專家引導下的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學習方法。在每個教學循環中,首先提出一個IT行業或工業界的實際問題,專家解決這個問題;然后向學生提出另一個類似的實際問題,學生在專家指導下參照專家的方法解決該問題;最后學生脫離專家指導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個新的實際問題,逐漸培養起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計算機專業本科類教材大多是以計算機理論為主,教師以“講、聽、談、記、練”教學模式授課,培養的學生理論知識較強,動手能力較弱。NIIT教材基于IT行業專家經驗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專家以“觀察、理解、記憶、練習”教學模式授課,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強,理論知識弱。因此,兩者具有明顯的互補性:NIIT重實踐經驗,計算機本科專業重理論知識。但是,如果不能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計算機本科教材與NIIT教材脫節、計算機本科教育的目標與NIIT培訓的目標差異較大、NIIT培訓模式需要有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實戰經驗專家、NIIT培訓模式中需要有配套“軟件工廠”等等。

目前,大學計算機專業教學正在為適應新的社會需求進行改革,NIIT也正在為適應中國這個新市場而調整自己的目標。我院在辦學實踐中,既注重從國外引進這種先進的培訓模式,也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創新,對重實踐經驗的NIIT培訓模式與重理論知識的計算機本科專業教學模式取長補短,進行了融合,以解決引進NIIT培訓模式后存在的問題。

二、協同教學目標

NIIT各階段要到達的目標是:

第一學期,要求學生了解程序設計基本概念,熟悉LINUX工作環境,掌握面向對象概念,可使用C++和JAVA編寫程序,成為WEB程序員。

第二學期,要求學生掌握使用SQL Server2000的數據庫,能對其進行查詢、修改、添加,能應用J2EE創建企業級應用程序,了解軟件開發生命周期,成為面向對象的可視應用程序員。

第三學期,要求學生掌握XML數據存儲和表示,連接.NET體系架構,使用VB.NET編寫基于.NET,桌面應用程序,并使用VB.NET和ASP.NET編寫企業級分布式網絡應用程序,成為企業級應用程序工程師。

第四學期,要求學生能運用Visual C#開發com+,運用WAP.WML,J2ME與. Net技術開發移動應用程序,運用ASP.Net開發網絡應用與服務程序,成為針對桌面和移動設備的企業級應用程序工程師。

引進NIIT培訓模式后的以四年為期的大學本科計算機教育,不能照搬這種目標。前兩年應以培養軟件籃領為目標,否則只能是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因此,新的教學目標需要進行如下調整:

第一學年的目標(里程碑一)是普通軟件藍領,要求學生夯實基礎,養成有“工業化、組件化、標準化”意識的“軟件藍領”的習慣,掌握程序編碼標準、COM/JavaBean組件編制技術、流水線裝配流程。并以此為基礎對真正合格“藍領”進行驗收。

第二學年的目標(里程碑二)是高級軟件籃領,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功底,養成有“高工效、低成本、高質量”意識的“軟件藍領”的習慣。掌握服務器端所提供的企業級基礎設施、能快速而高效編制低成本的企業級COM+/EJB組件的方法。

第三學年的目標(里程碑三)是普通軟件工程師,要求學生提高理論知識,養成“創新設計”意識,逐漸從軟件藍領提升到軟件工程師。

第四學年的目標(里程碑四)是有經驗的軟件工程師,此階段主要是讓學生“走”出去,給學生提供機會與社會接觸,進行生產實習。這也是大學本科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產品(學生)是否合格,要由社會來檢驗。

三、協同教學課程

NIIT教學模式是很先進的教學模式,在專家引導下用專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專家還必須引導學生探索相關的技術文獻。它強調的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手段,更注重信息的獲取過程。正因為如此,如果在教學過程忽略了信息獲取能力的培養,就會出現知識斷層。不僅會降低學生學習高級知識的興趣和熱情,而且也打破了課程的整體性和關聯性。因此,新的IT課程計劃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NIIT課程之間插入部分專業或體系結構課程,防止知識斷層。例如,在《C++程序設計》之前插入計算機專業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打好程序設計的基礎;在《C++程序設計》與《COM組件設計》之間插入《MFC》等。其中,《MFC》填補了《C++程序設計》之后的知識斷層。如表一所示。

以C++系列為例,《C語言程序設計》專注于打語法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遞進到面向對象思想,《Visual C++程序設計》著重講解如何利用現有的類庫以提高生產力,《用ATL設計組件》為現代軟件開發模式軟件工廠打下組件涉及技術基礎。《用C++設計COM+》遞進到開發企業級組件時如何利用已有軟件基礎設施以進一步提高生產力,最后在《基于.NET的軟件開發》中進入真正的企業級應用開發。其它課程可聯系這一主線,圍繞成為真正精通C語言的程序員這一階段性目標進行設置。按這種模式進行課程設計,因強調了整體性和聯系性,不會出現知識斷層,明確的方向感和不斷積聚的成就感,使教師方便教,學生易于學,并逐漸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

(2)在專業理論課程中插入NIIT的培訓內容,理論結合實踐。例如,在《操作系統原理》中插入NIIT的《Linux》課程;在《數據庫原理》中插入NIIT的《SQL Server》課程;在《軟件工程》中插入NIIT的《UML》;在《計算機網絡》中插入NIIT的《HTML》等。由于NIIT教材18個月更新一次,使我們的專業理論課能緊跟技術的發展,而這些發展了的新技術、新工藝也會作用于理論課程,促使理論知識的更新。

(3)以市場為導向,按公司類別開設課程,進行對比學習。例如:

(4)以項目為主導,突出電子商務,進行有針對性的項目訓練。例如,以手機項目開發為目標,安排《電子商務》、《XML》、《網絡安全》、《項目管理》等知識的學習。

四、協同教學過程

NIIT培訓模式的引進能極大地促進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改革,但同時也為相關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

首先,NIIT教師必須充分了解計算機技術體系結構,緊跟信息技術的發展,并適應其快速的變化。為了緊盯市場和新技術,NIIT教材每18個月要更新一次。這就需要NIIT教師不斷地學習,以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其次,NIIT教師必須具備實際項目的開發能力和經驗。NIIT教材面向程序員,指導學生如何按部就班地編程。如果教師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課程進行講解,因其清晰性和流程性,還是比較容易的。但要“帶”出一批合格的程序員(在我們的教學中,這些程序員的目標是“有經驗的軟件工程師”)就比較困難。因為NIIT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各個領域的實際開發經驗(這也就是NIIT為什么稱為NIIT教師為“專家”的原因),用這些經驗正確引導學生,用各種教學設施以及多媒體功能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現場解答他們提出的各種技術問題,并解決技術難題。

第三,NIIT教師之間必須緊密協作和配合。NIIT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自組織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課程之間的銜接非常強。例如,對于COM+和EJB的教學,教師講得再清楚,如果學生對COM和JavaBean不是很清楚,還是沒辦法理解。而對于COM和JavaBean的學習,其前提是學生對組件技術軟件工廠”見習經驗。再如,NIIT在安排J2EE教學內容時,是基于學生已經完全掌握Java程序設計技術的,因此,J2EE內容就顯得有些寬泛,包括JDBC、JavaBean、RMI、Servlet、JSP、EJB等。這就要求J2EE課程教師與Java基礎課程教師之間的協同:Java基礎課程教師在講解Java課程時,引導學生了解將要學習的遞進知識J2EE及相關教師的教學特點,增加學生對未來知識的學習興趣以及為什么要打Java這個基礎。J2EE教師則應適當地重復以前學習過的內容以防止遺忘,在項目實踐中引導學生多使用以前的技能以防止退化等。

五、協同實習過程

隨著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軟件的應用領域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單機模式、C/S模式一直到現在的網絡計算,特別是網絡計算帶領軟件產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軟件開發領域正面臨著一些新的課題。如復雜的分布環境、靈活的應用模式、廣泛的包容性等。傳統的軟件設計思想已遠遠不夠,出現了采用構件化和軟件復用等軟件開發方法。NIIT的教學內容也主要圍繞這些新的方法進行設計,如引導學生編制組件、生產組件、裝配組件等。

為了讓學生體驗如何當軟件“藍領”,并成為一個合格的軟件籃領,進而逐步由軟件籃領提升自己成為軟件“工程師”,就需要建立“軟件工廠”并輸入“組件化”觀念。因此,有必要“創辦”虛擬“軟件工廠”,使之成為一個共享、協作、開放的軟件群體。在按教學目標和社會實際需求決定生產什么產品后,學生可以按“廠”里的規定和要求進行設計、生產并在“廠”里測試組件,也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組隊協作開發。這些由學生在學習期間按規格生產的組件將來既可以作為共享軟件對外,也可以作為開源項目進行交流。學生在NIIT專家指導下還可以學習和研究的開源項目,為工廠提供更加先進的思想和便于重用的軟件零部件。當學生能從實際運行看到隨著自己組件的加入,應用程序功能逐漸增強和完善,而這種程序不只是練習時,其成就感是不言自明的。既感到學習的輕松,又能了解自己在一個團隊里的作用。

學生在學習組件編程時如果沒有“軟件工廠”實習,就感覺不到編制組件的好處,也體會不到團隊的協同編程能力和工業化生產的優勢,就會逐漸對先進的編程技術失去興趣。如果學生覺得想成為軟件“藍領”都那么難,又怎么會對成為軟件“工程師”有信心呢。因此,這種讓學生體會軟件工業化大生產的實習過程是必須而且相當重要的一環。

綜上所述,為了適應社會的快速變化和飛速發展,我們既要引進國際上先進的計算機人才培訓模式,以擺脫傳統的觀念和陳舊的習慣,但同時也要注意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加以創新。21世紀對新型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都提出了新的需求,從聯合國教育委員會提出的新型人才“四大支柱”中可以看出,21世紀面臨的全球性危機要求新型人材富有創造性、能合作共事并具有高尚的道德精神。具備創新能力是對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時,既要注重“工程化”、“標準化”、“流程化”方面的藍領技能培訓,又要強化學生的自組織學習能力和創新設計意識,才能培養出合格的信息技術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Jim Arlow,Ila Neustadt著,UML and the Unified Process,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版。

[2]伊利亞·普利高津著,湛敏譯,確定性的終結,上海科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NIIT GNIIT(FTC) 類培訓教材

篇(6)

1概述

目前,許多五年制高職院校對畢業設計這一環節越來越重視。學校按照自身的人才培養方案,對畢業設計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學校采用實習結束后,提交相關的畢業論文作為畢業設計;有的學校要求學生結合實習崗位,針對企業在生產和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開發軟件,并輔以文字介紹軟件的設計思想、流程和使用方法作為畢業設計;有的學校則在畢業實習之前,通過畢業設計題庫,讓學生自由選擇設計。不論哪種方案,其宗旨都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畢業設計是銜接學校教育與企業崗位工作的重要環節,只有了解企業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設計相應的畢業設計流程,才能在畢業設計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本文結合我校軟件技術專業的特點,探索基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畢業設計方法。

2五年制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基于職業能力的課程體系

2.1五年制高職

所謂五年制高職,也稱五年制大專,通過招收初中畢業生,實施五年一貫制培養模式、融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于一體的職業教育。五年制高職的前3年為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后2年為高等職業教育階段,圍繞學生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整體設計統籌安排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達到培養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2.2軟件技術專業基于職業能力的課程體系

職業能力是指從事某個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即將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在職業活動進行類化遷移整合,形成完成一定職業任務的能力。職業能力又分為基本能力(即社會能力)、專業能力及綜合能力也稱核心能力。通過構建職業素質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方向核心課程三個模塊,凸顯“三個能力”,基于職業能力的課程體系如圖1,職業素質課程模塊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必要的人文、身心、道德、職業等素質,培養學生與人交流、合作的社會能力;專業基礎課程模塊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編程基礎、網頁設計圖像處理能力及計算機維護能力等專業性的基本職業能力培養;方向核心課程模塊主要培養學生具備使用當前主流開發技術完成軟件開發的職業核心能力。

3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畢業設計實踐

職業能力的培養是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所在,在畢業設計實踐中有機融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在畢業后快速適應企業工作并勝任相應的工作崗位,真正實現學校人才培養和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零距離對接。

3.1創新畢業設計的組織與管理,保障畢業設計環節

畢業設計的組織與管理是確保畢業設計實踐有效開展的關鍵。首先合理安排畢業設計的時間。畢業設計一般放在學生畢業實習之前的最后一個學期,五年制高職的畢業設計可安排在第9個學期進行,利用第9學期的最后2個月開展,前2個月的時間各科目按原有教學計劃進行教學。其次是指導教師確立,參照我校的教學規律,畢業實習之前的專業課教學就是方向核心課程中各項目實戰課程的教學,所以指導教師也就是負責這些項目實戰課程的教師,教師仍按原課表開展工作,這樣指導教師可以實時了解到所帶學生的進展。通過這一部署,學生每天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集中,畢業設計的時間、場地有保障,指導老師按課表進行指導,做到對畢業設計全程監管,檢查指導及時,學校的教學管理不會紊亂,促進畢業設計實踐實施,也可使學生帶著完成的畢業設計作品去找實習崗位,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

3.2圍繞崗位職業核心能力,設置畢業設計方向

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從事的崗位息息相關。通過對當地軟件企業的考察、調研及人才培養方案的定位,五年制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學生就業崗位有軟件程序員、軟件測試員、網頁設計員、軟件技術支持等崗位。其中,軟件程序員是主要就業崗位,程序員又細分為.Net程序員、Java程序員、PHP程序員及移動開發程序員等。不同的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通過主要就業崗位與所需核心職業能力的分析表1可以得出,合理設置畢業設計方向,可以針對性地提升學生在相應崗位上的綜合能力,所以在選擇設置畢業設計方向時,也是按四個方向來實施。通過專門化的方向設置,提升和強化學生的崗位職業核心能力。

3.3構建畢業設計環節,打造學生的職業能力

篇(7)

關鍵詞: 程序員;課堂教學;軟考

Key words:programmers;classroom teaching;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qualifications (level) examination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36-0209-02

1 軟考情況介紹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是由原國家人事部和信息產業部組織的(現已更名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全國計算機軟件職業資格認證統一考試。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實施全國統一考試后,不再進行計算機技術與軟件相應專業和級別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因此,這種考試既是職業資格考試,又是職稱資格考試。

為提高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提高畢業生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開始對部分軟考科目進行組織教學,并引入正常的教學環節,除了參加國家組織的軟考外,還把部分課程作為學生必須取得相應學分的必修科目。

2 軟考程序員情況分析

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的軟考進行了改革,程序員被列為初級水平考試,雖然是初級,但其考核的能力范圍和難度系數較大,其通過率一直不高。

程序員考試試題分為上午試題和下午試題部分。各75分,達到45分為合格,只有上下午都通過才算整體合格,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程序員考試和軟考其他科目一樣,每年組織兩次,分布在每年5月份和11月份。

上午試題的覆蓋范圍相當廣泛,既包括Office辦公軟件的知識,還包括計算機英語的知識,其他的考核范圍基本是教材中用到的知識。下午試題每位考生要答5道題,共包括算法流程圖、C語言、程序設計應用、數據結構和選答題,其中選答題來自C++和Java試題選做一道。

這幾年來程序員上午試題在保持傳統知識考點的基礎上,每年都有新題型出現,如傳統的程序語言基礎知識、數據庫技術和數據結構等試題每次都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但新的題型基本每次都要出現。下午試題基本穩定,但難度有所增加,尤其是最后一題,其考核范圍、試題難度和知識廣度都在不斷增加。

3 課堂教學組織

由于程序員是一門考證的課程,要想教好這門課,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應該先研究軟考程序員考試大綱,對考試大綱中所要求的知識點有充分的了解,根據這幾年來形勢的不斷變化,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

從2007年11月份我院同學參加考試以來,已經連續參加了6年,以前組織教學是在每屆同學的大二第二個學期,這時他們基本學完或接觸了高職計算機專業的基本課程,學習完本課程適合參加程序員考試。在2010年以前(參加學習的是2008級學生),我們課時安排是這樣的,每周4課時,共有16個教學周,講授內容即涉及到計算機科學基礎知識、操作系統基礎知識、數據庫基礎知識,也涉及到多媒體基礎知識、網絡基礎知識、程序語言基礎知識、軟件工程基礎知識、數據結構與算法、標準化和知識產權、安全性基礎知識,還有C、C++、Java等語言程序設計。由于每年軟考的時間上半年安排在5月份,而那時本門課程根本無法講完,所以學生要想把所有課程都學完再參加考試,只能等到下半年的11月份。而那時又是學生大三的第一個學期將近期末,我院所有課程都已結束,有的同學都開始實習了,并且在這個學期有沒有開設這門課程,所以好多同學在上半年打好的基礎都忘了。基于以上時間和課程的安排沖突的原因,我院學生的通過率也一直不是很高。

從2011年開始,我們調整了教學課時的分配,從以前的16個教學周,每周4課時,調整為11個教學周,每周6課時,這樣就可以在五月中旬把課程講完,讓同學們參加程序員考試。解決了以前同學們參加上半年考試時課程還沒講完,參加下半年考試時又沒有就開設門課程的問題。使同學們在掌握本門課程知識最好的時候參加考試。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本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全面,幾乎涵蓋了所有計算機專業基礎課程,為了使學生學后能獲取相應的程序員資格證書,本課程在教學方法上主要采用講練結合的方式。從歷屆的軟考題中選取大量典型試題,講完每一章后,進行相應的考試練習,分析每年的出題思路,著重培養同學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運用程序設計語言進行程序分析和設計的能力。

教材方面我們一直采用的是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技術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指定用書《程序員教程》,從今年開始我們使用教材已經從程序員第二版升級到第三版,和第二版相比,內容稍有變動,去掉了“VB程序設計”這一章。這一章本來也不是講課的重點,其考試內容下午試題的“VB題”早已不考,因此教學內容除了不介紹這一章,沒太大變化。使用的題庫已從原先的2008版升級到2010版,需要講的試題多了,但這樣學生就更能把握近幾年的出題思路,有利于考試。在講課內容上,由于這門課已經開設了6年,對于考試的重點難點早已有了比較準確的把握,在講每一章的時候先把這一章的重點難點,考試時所占的分值告訴學生,讓他們有所了解;其次是重點復習,輔以歷年考試習題,同學們掌握起來還是比較容易,對于一些常考的題型要重點講解;再次就是下午試題,考的知識點雖集中,但形勢變化多樣,平時要從基礎講起,重點講解程序分析的思路,和做題技巧,告訴學生,不能把重點思路放在某一道題上,要把重點思路放在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上。最后把近兩年的考試真題,打印成試卷,在臨考一兩周的時候,讓同學們作為模擬試題使用,讓同學們充分把握程序員考試的出題思路,有重點地去復習相關知識,以便使他們通過考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4 取得的教學效果

經過幾年的經驗積累和對授課方式的轉變,我們抓住了考試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出題的基本規律。通過給同學們具體的復習,同學們參加程序員考試的通過率也極大地得到了提高,大大高于天津市包括本科院校在內的平均水平。從2011年我們教學組織方式改為每周6課時后,近兩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通過率統計如表1。

5 結論體會

軟考程序員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幾乎涵蓋了所有計算機專業基礎課程,其難度也高于其它初級考試。對于計算機系的同學來時想通過考試取得證書,雖有難度,但只要通過好的復習方法,重點把握考試大綱中要求的知識內容。對歷年試題有一個全面的分析,分析每年的出題思路,想通過考試也不是很難。作為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系的教師,我們當然希望同學們在校期間能夠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為他們以后從事相關計算機行業相關工作奠定一些基礎。我們學院一直重視對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的培養,把此課程納入正常的教學課程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因此,我們平時教學也應該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軟考程序員這門課程使同學們真正提高自己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篇(8)

程序員年度工作總結1以前在校很少自己做程序,對軟件工程更是一無所知。來到公司,開始接觸"大規模"(其實現在看來實習的項目其實還是很小的)軟件開發,一時真的有些迷茫。比起VSS,MVC,QA,CMMI,我對JAVA,JSP,_ML的一竅不通根本不值一提。大家都不想輸在"起點",所以都默契地在加班,這樣一直持續了實習的兩個月。

剛來的時候"始業教育"顯得慢吞吞,我們還經常盤算去哪哪玩之類的。我和__(20個新生里一個南區的兄弟,軟件學院的)還經常出去吃各種小吃,每到一處都嘗嘗本地的風味,這是他的習慣。之后開始的培訓還不是很難過,JAVA,C++,ORACLE,老師們講的很"好",可以說是非常好,好得我們沒有幾個人能聽懂。大家開始發愁,我也是每天晚上都基本看書到10點。

"我心說得虧哥們我還練過",來之前的2月份我就自己買了一本THINKINGINJAVA,看懂看不懂怎么說也算是準備了一下JAVA。C++雖說沒去上過課,但憑我的直覺我就一下看中這東西很有用,自己也看過一陣。至于ORACLE,雖然不了解,但畢竟因為佩服"云飛揚"的性格和敬業精神,咱SQL選修也不是白混的。專業倒還有點"基礎",再加上咱這自學能力也不是吹的,基本維持。可等到后來的日語課就全迷糊了:本就沒有語言天賦,再加上記憶嚴重欠缺,總是特別害怕去上日語課。不過特別喜歡那個老師說話的感覺,加上她一直對我都很好,所以還是很用心的學著。

隨著培訓的收尾,我們開始正式進入項目。從需求分析,概要設計到詳細設計,我們一步一步的開始接觸軟件開發的每個細節。不了的就是每天都要記"周報",填寫自己的勞動成果。因為這個我還被QA通報了好幾次呢,真的很郁悶。其實現在我很感謝這種制度化的東西,某些情況下好習慣的養成是要靠強制來確保的。詳細設計之后就是企盼已久的編碼,我心想終于可以做點"正事"了。現在回頭一看才知道,其實編碼只占軟件開發的整個過程勞動量的1/4左右,而且其他的環節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無足輕重。

編碼我其實做的很不好,主要是因為需求分析階段就沒有認真仔細的理解需求和規格說明,加上編碼時一個關鍵時段我回校和老同學敘舊。那陣項目經理(PM)就經常和我們說,"有問題自己想辦法,不要經常問我"。PM其實是在叫我們自己醞釀,遇到難題只有"憋"一"憋"才能有真的收獲。而我不在的那三天正好是大家技術/思路上的一個"躍遷",很多難題的解決方法都基本成熟,大家的編碼也接近50%了,所以回來時我感覺已經掉隊很多。再一個就是編碼中期時機器出問題,環境搭不上了,這使我更加緊張和急躁,大大影響了我的士氣。

后來利用五一其間的加班我終于趕完了自己的模塊,達到了第一個里程碑。其實從發現落后到加班趕完這段經歷,對我來說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不僅考驗了我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素質,也證明了我對集體的責任感和合作意識。我可以叫別人來幫我做趕上進度,但那樣我會錯過自己學習的機會,以后再遇到難題我還是不行;我也可以硬著頭皮導致項目延期,那樣我以后的日子保證不好過,而且這么做也不符合我的性格。事實證明我頂住壓力獨立完成任務不管是對集體還是對我個人都是一件大好事。

緊張的編碼之后是單體測試,很多人都在繼續編碼,原來大家的編碼都是沒有完全做完。本是自己給自己挑毛病的過程,我們卻都用來完成之前沒有完成的任務,說來不禁可笑。

單體測試之后就是惡夢一樣的系統測試。傳說系統測試壓力很大,測試組找到BUG上報后這邊就得限期修改,之后提交給測試組進行下一輪的測試,回歸若干次,測試結束后產品達到允許的缺陷率才可以出荷。不過由于這時已經有人要返校體檢,其他人也軍心渙散導致集體"早退",測試沒有很正式的進行,只是簡單的做了一下界面的統一和功能的檢查,連性能測試都沒做。不能不說是實習的一個敗筆。

回想之前的工作,不到10周時間我們從學生開始轉變為員工,從對公司完全陌生到有了一定的了解,不管是處世為人還是技術思想我們都有確確實實的進步。

再結合我自己來看一看。的收獲就是我克服了有些自大的壞毛病,虛心的向別人學習。我知道這就是我練習與不同類型的人適應,交流的開始。技術上自不必說,我絕對學到了以前在學校一年也不一定學到的東西,這就是一個態度的問題。"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太有道理了。

另外一點遺憾就是小孟說的,我似乎也感到自己有點"工作狂"的味道。為了拿下那些代碼和BUG,我有好幾周都連續加班到晚上11點,由于工作占用了時間,我連以前一直的跑步都沒堅持下去。這樣不是好兆頭,我必須要養成合理的作息制度,不管工作怎樣忙,必須不能占用自己的作息時間。還有一個就是和別人的交往。曾因為一些小事分別和老胡和哲明鬧了不愉快,幸好后來都說開了,大家沒計較。我一定要嚴謹,克制,絕對不在以后的正式工作中做這樣的蠢事。

總體來說,我對實習充滿了快樂的回憶,也許是因為我在大學的生活過于平淡和壓抑。希望我可以延續這樣的快樂,將自己帶上事業的頂峰。

程序員年度工作總結2過去的一年,在馬總的親切關懷,伍經理的殷勤管理與認真指導,軟件研發部的團結協作,以及在公司這充滿奮斗的環境下,我以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百折不饒的精神,努力的完成了公司的各項工作,在軟件研發、團隊協作和個人成長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公司一年的工作已經結束,特向公司總結匯報

第一部分工作總結

一、軟件研發

根據公司的安排,項目的需要。在自身的努力、伍經理的幫組,團隊的合作下,克服重重技術困難,增長了工作經驗,收獲豐盈

1、asp.net開發

以前我在其他公司也做過一些開發,但是底層和架構與頁面樣式我都是沒有涉及到的。通過這一年在本公司的的這些項目程序中的鍛煉,我成長了,我學會了很多很多。

首先,面向對象語言的收獲。對于當前編程的主流思想是對象,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對象來表示。以前理解這些話很費解都是從表面上理解,沒有從深入的體會,通過這次asp.net項目的深入,不管是數據還是外部一些條件我們都可以抽象成對象,都可以用對象來表示,具體可以用語言中的類方法等。asp.net如此,c#如此也同樣如此。

其次,具備獨立完成vb.net知識方面的能力。以前沒有做過vb的東西,加上這次深入的做,這次涉及到的領域也非常廣,常用的重要的都有涉及,并且還補充_ml,t實際操作中空白的部分。通過這一年的開發,在.net方面我能勝任這方面的工作,能獨立完成這方面的工作。

再次,c#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通過c#這次軟件的開發,也發現自己的不足,如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缺乏編程整體思想。這些都是需要在工作中完善和改進的。

2、數據庫開發

數據庫是伴隨著項目以來用的最多最平凡的技術。以前對數據庫只是會一些簡單常用的操作,經過這一年項目的實戰,對數據庫的操作增加了一些豐富的經驗。為以后的工作和經驗的積累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項目中還用到了oracel與access數據庫,這是我的收獲·

優點:能熟練的運用數據庫技術進行開發。特別是對sql數據庫的操作,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積累,基本上能合理的設計和新建數據庫,同時在數據結構上也加強了對數據庫的理解。通過項目的實踐現在能熟練使用和編寫多種sql語句。還掌握了一些關于數據庫優化sql語句優化的方法,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優化。

缺點:數據是一門比較先進的技術,并不是你會寫一些sql語句,能建幾個數據庫你就是數據庫工程師。要成為一個好的數據庫管理員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工作積累。針對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多接觸,多運用新的知識點。充實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儲備。

二、團隊協作

上面的成功與收獲,除了自身努力外,以及公司的支持。是這個團隊鑄造了我。我們這個團隊也是因為有了我們這些拼搏協作的隊員,使得它成為一個具有務實、拼搏、創新精神的團隊。我與軟件研發小組是一個整體,這里的團隊

總結也就是我在這個團隊中的收獲。

務實:公司下發的任務,下發的工作,件件都是用心去做的。我們這個團隊中沒有一個人在工作的時候做了工作以外的事情,都是實實在在的做跟工作相關對公司有益的事情。相信在伍經理的帶領下現在是這樣,以后同樣也是這樣。

創新:現在我們開始項目的時候都會進行研討,一般都會進行一個效率和邏輯的分析與討論,保證程序正確的前提盡可能的提高程序的效率。

互助:我們小組內只要任何一個人出現技術或其它的問題,我們都會彼此都會盡可能的去幫助他。不會因為某一個人而拖住整個項目滯后。交流:我們在項目中會及時溝通自己的收獲,特別是一些針對性的技術問題。這樣可以省了很多重復研究的時間,這是一筆很可觀的時間。

在交流中只要我會的,我懂的,我不會去吝嗇。我會積極的去與你交流,我的團隊名言“人強團則強,人弱團則削”。

三、個人成長

通過公司這快一年的鍛煉與學習我真的進步了很多,不管從技術上還是做事上,都不像以前那樣了。我在公司學到的懂得的使我飛速成長。

技術上:不管從語言上還是做事的邏輯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現在在軟件小組里面自己能獨立完成一部分工作,承擔自己的責任。

第二部分____年工作設想

通過今年的實踐和學習,明年是一個新的開始,立足當前的優缺,肩負起一個軟件工程師應有的工作和性質。希望為公司明年的發展盡的努力,也希望自己明年有更大的收獲。明年計劃在以下幾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建樹:

一、在編程語言掌握方面,達到本公司的編程思想—不被語言所束縛。在這方面伍經理是我的榜樣,積極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真正做到不被語言所束縛。

二、數據庫方面,在當前已有的基礎上提升自己,明年自己給自己定的目標是,能非常合理的去使用數據庫各類技術,掌握更多的數據庫優化思想和技術點。有時間多向許總交流。

三、加強軟件開發的輔知識使用和積累。針對當前軟件開發中的一些情況,明年更加積極的學習javascrip、aja_和fle_等技術。能輔的把軟件做的更好。

四、工作質量上,現在編程我是屬于會寫會編和局部效率,并不是全局的效率,明年一定要做到,編一個高效率的代碼。這就要綜合上面的三點,才能使其達到全局的高效。

程序員年度工作總結3過去的一年,我參與了較多的產品設計,從中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對動態產品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培養了我作為機械工程師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同時,我堅持自學,學習了當前機械行業新的工具軟件和專業書籍,提高了理論水平。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1.設計、調試出口印度的摩托車試驗機

印度之行是成功的,也是艱難和值得回味的。我們一行三人,在沒有翻譯的情況下,克服當地天氣炎熱和飲食不適應的困難,在不到三周的時間內將四臺設備調試完畢,拿到了用戶的驗收紀要,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覺得也有一些遺憾的地方。由于是第一次做車輛產品的出口,缺乏經驗,我們的包裝和防銹做的不夠好,設備出現了故障,讓印度人對我們的滿意度下降。如果我們注意這些細節,用我們的產品打開印度這個工業剛起步的國家的大門,那么,我相信我們會從中受益。

2.主管設計PWS-J20B1

此試驗機已經交檢完畢,各項指標達到了技術協議要求,等用戶款到發貨。

3.參與設計PWS-200B

與毛工一起設計,對液壓夾頭,氣液增壓泵等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從毛工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設計的嚴謹和嚴肅性,此產品已發貨。

開發四部的工作是繁重和艱巨的,我在車工和毛工的指導下,較好的融入了這種緊張和嚴謹的氛圍中,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有了較大提高,對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

程序員年度工作總結4我是一名程序員,在過去的一年里,軟件研發部團結協作,以及在公司這充滿奮斗的環境下,我以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百折不饒的精神,努力的完成了公司的各項工作,在軟件研發、團隊協作和個人成長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公司一年的工作已經結束,特向公司總結匯報如下:

一、軟件研發

根據公司的安排,項目的需要。在自身的努力、伍經理的幫組,團隊的合作下,克服重重技術困難,增長了工作經驗,收獲豐盈:

1、asp.net開發

以前我在其他公司也做過一些開發,但是底層和架構與頁面樣式我都是沒有涉及到的。通過這一年在本公司的的這些項目程序中的鍛煉,我成長了,我學會了很多很多。

首先,面向對象語言的收獲。對于當前編程的主流思想是對象,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對象來表示。以前理解這些話很費解都是從表面上理解,沒有從深入的體會,通過這次asp.net項目的深入,不管是數據還是外部一些條件我們都可以抽象成對象,都可以用對象來表示,具體可以用語言中的類方等。asp.net如此,c#如此java也同樣如此。

其次,具備獨立完成vb.net知識方面的能力。以前沒有做過vb的東西,加上這次深入的做,這次涉及到的領域也非常廣,常用的重要的都有涉及,并且還補充_ml,java實際操作中空白的部分。通過這一年的開發,在.net方面我能勝任這方面的工作,能獨立完成這方面的工作。

再次,c#方面存在一些不足。LocALhOST通過c#這次軟件的開發,也發現自己的不足,如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缺乏編程整體思想。這些都是需要在工作中完善和改進的。

2、數據庫開發

數據庫是伴隨著項目以來用的最多最平凡的技術。以前對數據庫只是會一些簡單常用的操作,經過這一年項目的實戰,對數據庫的操作增加了一些豐富的經驗。為以后的工作和經驗的積累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項目中還用到了oracel與access數據庫,這是我的收獲。

優點:能熟練的運用數據庫技術進行開發。特別是對sql數據庫的操作,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積累,基本上能合理的設計和新建數據庫,同時在數據結構上也加強了對數據庫的理解。通過項目的實踐現在能熟練使用和編寫多種sql語句。還掌握了一些關于數據庫優化sql語句優化的方法,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優化。

缺點:數據是一門比較先進的技術,并不是你會寫一些sql語句,能建幾個數據庫你就是數據庫工程師。要成為一個好的數據庫管理員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工作積累。針對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多接觸,多運用新的知識點。充實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儲備。

二、團隊協作

上面的成功與收獲,除了自身努力外,以及公司的支持。是這個團隊鑄造了我。我們這個團隊也是因為有了我們這些拼搏協作的隊員,使得它成為一個具有務實、拼搏、創新精神的團隊。我與軟件研發小組是一個整體,這里的團隊總結也就是我在這個團隊中的收獲。

務實:公司下發的任務,下發的工作,件件都是用心去做的。我們這個團隊中沒有一個人在工作的時候做了工作以外的事情,都是實實在在的做跟工作相關對公司有益的事情。相信在伍經理的帶領下現在是這樣,以后同樣也是這樣。

拼搏:公司給的每一個任務不管它多難,如果工作沒有完成我們會晚上加班,也要盡可能的完成當天的工作。如果工作實在忙,為了趕進度我們放棄周末休息時間也要盡可能的使項目提前。

創新:現在我們開始項目的時候都會進行研討,一般都會進行一個效率和邏輯的分析與討論,保證程序正確的前提盡可能的提高程序的效率。

互助:我們小組內只要任何一個人出現技術或其它的問題,我們都會彼此都會盡可能的去幫助他。不會因為某一個人而拖住整個項目滯后。

交流:我們在項目中會及時溝通自己的收獲,特別是一些針對性的技術問題。這樣可以省了很多重復研究的時間,這是一筆很可觀的時間。

在交流中只要我會的,我懂的,我不會去吝嗇。我會積極的去與你交流,我的團隊名言“人強團則強,人弱團則削”。

三、個人成長

通過公司這快一年的鍛煉與學習我真的進步了很多,不管從技術上還是做事上,都不像以前那樣了。我在公司學到的懂得的使我飛速成長。

技術上:不管從語言上還是做事的邏輯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的提高。現在在軟件小組里面自己能獨立完成一部分工作,承擔自己的責任。

程序員年度工作總結5光陰如梭,一年的工作轉瞬即將成為歷史,伴隨著新年鐘聲的臨近,我們依依惜別碩果累累的20_年,滿懷熱情的迎來即將到來的20__年。在這年終之際,現對來公司一年來的時間里所作的工作匯報如下:

1、正義erp項目的編碼工作。

了解新疆正義項目的背景、及計劃安排,熟悉正義公司制度及業務流程,再到熟悉新能開發模式,之后我根據需求調研報告,從基本的數據庫創建,到編碼,完成了銷售部、生產部、采購部、質檢部四個模塊的基本單據的制單、審核、選單、查詢、打印等系列的編碼工作;完成了正義項目的模塊測試及流程測試。

通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使我個人的耐心、細心程度及對工作的合理安排得到了鍛煉,學會了在繁忙之中找條理,危難之中找希望。同時自己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一些細節地方技術上還不太成熟,還需加以學習與鉆研。

2、、正義erp項目的實施工作。

從十一月初開始進行正義項目的實施,每天早起趕在企業上班前趕到企業進行erp的實施。實施期間主要是軟件的安裝實施及對企業的erp系統的使用人員進行軟件使用培訓;紀錄客戶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晚上下班后加班加點將每天的小錯誤及客戶變更修改完畢。

通過這項工作,使我原本欠缺的業務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學到了很多與客戶交流的技巧及業務上的知識,更加明晰了erp系統的流程。但離一個成功程序開發人員的標準還差得很遠,在今后工作中,定會多多注意,加以改善。

3、幫助和使用手冊文檔的編寫。

幫助的編寫使我熟悉了dreameweaver和fireworks的使用,為后期的oa開發也奠定一定的基礎,使用說明的編寫,使我更加加深了項目開發的整體思路與技術要點,總結了前期開發和實施中碰到的問題,并又一次的對軟件整體進行了測試,對暴露出的小bug進行了最后的修改。

4、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時間加強學習。

平時注意收集有關pb方面的資料文件,提高自己的處理新問題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并加強學習java及oa方面的知識(現轉為學習.net),為后期的工作打好基礎。

篇(9)

設計一個專業的課程體系,首先要明確專業的學科定位和人才培養定位,然后建立相關的知識體系,確定課程體系,最后確定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通過這些年的實踐,我們逐步構建起了產學合作,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依據、以綜合職業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實施“雙證書制”教育的高職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

1.明確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

明確專業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是專業改革的起點,也是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的行動指南。《職業教育法》規定:“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實施職業教育應當實行產教結合,為本地區經濟建設服務,與企業密切聯系,培養實用人才和熟練勞動者。”由此可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任務就是面向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用人單位歡迎的人才。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我院確定的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在IT產業第一線長期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及應用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2.以能力為本位,構建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理論教學體系

高職的性質與功能都是由課程具體體現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改革目標是建立一整套與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一致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軟件人才培養,如果脫離企業和社會,閉門造車,培養的人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可。高職課程改革的深化和突破在于走產學結合、校企合作之路。產學結合重點體現在以就業為導向,開設產學結合的課程上,通過對職業崗位群進行能力分解,以技術應用能力或面向工作過程的能力為支撐,明確一般專業能力和核心專業能力。核心專業能力要體現在掌握本行業主流技術、先進技術和新技術等方面,重點是培養技術的運用能力和崗位工作能力,然后分析學生必須經過哪些技能訓練,才能夠掌握這些技術能力和關鍵能力,必須有哪些理論支撐才能圍繞核心能力的培養形成課程群和課程鏈,再從這些專業課及實訓課中推出需要掌握的基礎理論,按理論以夠用為度的原則,對部分課程進行整合,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與更新,加大實踐技能訓練的比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增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操作性,力爭使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保持零距離。

實踐證明,軟件編程人員若不是從事系統分析和算法研究等高層次工作,熟練掌握了一種或幾種編程工具的高職學生,特別是通過認證的學生,完成具體的編碼工作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有鑒于此,我們構建了“寬基礎、多方向、模塊化”的課程體系,整個課程體系包括必修課(公共必修課、職業基礎課、職業技術課、職業技能訓練課)和選修課(限選課、任選課)以及認證課三大部分,并針對專業核心能力,形成縱向的,由簡單到復雜的技術培養和訓練體系。職業技術課要參照企業對員工技能的要求、著名培訓機構和認證機構的課程體系,針對專業方向設置專業課程群和專業課程鏈,供學生選修,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非常明確的學習路線,能根據個人興趣進行選擇,使學生學有所長,利于其就業,也能夠形成專業特色,便于高職院校開展訂單式培養。如軟件技術專業可以以Java程序員、.NET程序員、C++程序員、數據庫管理、軟件測試五條主線組織以主干課程為中心,關聯交叉課程為依托的課程模塊。刪減與專業方向關聯不大的課程或者將其改為選修課,例如匯編語言。整合內容相近的課程,調整教學內容,減少重復課時,如可以將“C語言”與“數據結構”整合為一門課程。與此同時,拓寬專業口徑,大幅增大有特色的限選課的比重,可讓學生在計算機系內跨專業選修。采取這種“寬基礎、多方向、模塊化”的專業課程體系,既可以提高學生就業的應變能力,又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樹立信心,成為職業生涯的成功者。

產學結合的另一種形式是課程置換,施行“訂單式”人才培養。如我院與IBM軟件學院合作開辦軟件測試專業,在我院2005級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引入IBM軟件學院測試專業的課程體系,采用課程置換的方式將IBM課程融入到教學計劃中來,對不適合高職學生的課程進行替換與簡化,對動手能力培養比較關鍵的實踐課程,在課時與師資配備上進行加強,利用IBM的豐富案例資源與技術資源進行教學,培養出的人才納入IBM人才庫。

3.完善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環節,我們依據職業技術崗位對專業技術能力的要求設置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專業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術技能訓練和畢業實習三個部分,基本技能訓練通過認知實訓和基本操作實訓完成,專業技術技能訓練則要通過綜合應用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中實現,使能力的培養由淺入深、逐步遞進。為了加強教學的實踐環節,我們加大了專業實訓課的比重,使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學時比為1∶1,部分操作性強的課程教學在實驗室進行。

畢業生實行“一教雙證”,即畢業生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還必須獲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這不僅符合當前國家大力推進勞動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就業政策,也符合當前企業的要求。目前,計算機類的證書有行業和企業的認證,如“微軟”、“思科”、“Adobe”等認證,也有政府部門,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信息產業部的認證,這給軟件技術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很好的考證機會,這就要求學校認真進行市場調查,以便引導學生考取社會認可度高又有助于學生就業的職業資格證書。

4.建立與課內教學相結合的課外教學體系

課外教學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簡單延伸,它能實現課堂教學難以達到的目標。一是能夠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組織不同的教學內容,培養多模式、多層次人才。二是解決相對基礎的教學內容和門類眾多的應用技術的矛盾,讓學生及時掌握新理論、新技術。三是能夠增強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具體形式有以下幾種。

(1)開設網上課堂

充分利用校園網的功能,開設網上課堂,要求學生圍繞所學知識,通過自學、自問、自解、自判等過程,完成課外練習,當學生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時,由專業課老師輪流進行在線輔導,及時為學生解惑答疑。加強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和利用,如結合精品課程建設,將各種課程資源如課程大綱、試題庫、習題庫、課件庫和教學錄像等上網,便于學生預習復習,節省課堂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將一些新技術的電子培訓教程(如電子圖書、教學光盤)上網,幫助學生在課外掌握專業新知識。

(2)開展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和學科競賽

借助專業實驗室,建立學生課外科研活動基地。從各專業挑選學生組成課外興趣小組,各教研室指派老師負責指導學生的科研選題,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每學期組織幾次課程競賽或綜合性的學科競賽,對優勝者予以獎勵并組織他們參加國家和省級學科競賽,力爭取得好成績,借以擴大學校的影響。

三、高職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

在對軟件企業的發展規劃、軟件技術的發展趨勢、軟件人才的需求狀況等進行了深入的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按“夯實基礎,增強學生的發展潛力;強調適用,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原則設置了如下的軟件專業的課程體系。

公共必修課包括計算機數學、英語、體育等。本模塊的課程必須適應專業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繼續學習的需要。

職業基礎課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等。本模塊的課程要以職業素質為基礎,注重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力求專業針對性和社會適應性相結合,要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

職業技術課按專業方向提供專業課程群,并根據市場需求可搭配成多種專業課程鏈供學生選擇,學校加以指導和調控,這種模塊化的專業課程體系便于滿足用人單位“訂單式”培養和學生專業發展的需求。具體設置如下:

“Java程序員”方向: Java程序設計基礎、JSP、XML程序設計、J2EE、Oracle數據庫管理與維護、軟件開發過程與項目管理。

“.NET程序員”方向: 、、C#、XML程序設計、、SQL Server 2000數據庫、軟件開發過程與項目管理。

“數據庫管理”方向:關系數據庫與SQL語言、SQL Server 2000數據庫管理與維護、數據庫應用程序設計、數據庫需求分析與規劃、Java語言、網絡數據庫設計、Oracle數據庫管理與維護。

“C++程序員”方向:C++程序設計、SQL Server 2000數據庫、基于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件開發過程與項目管理、Java程序設計、基于.NET的Web程序設計、源程序閱讀訓練。

“軟件測試”方向:電子商務核心知識、Java 2編程技術基礎、DB2通用數據庫基礎、軟件測試、網絡與Web技術導論、軟件開發生命周期、使用 Rational 測試工具進行功能性測試、使用 Rational 測試工具進行性能測試、使用 Rational TestManager 進行有效的測試管理、Rational團隊管理工具。

選修課包括限選課和任選課,其中,限選課包括互聯網實用技術、圖像處理、電腦組裝與維護、多媒體實用技術、數據庫基礎與應用、實用操作系統、計算方法、英語、計算機英語、Delphi程序設計、JSP、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2EE、Oracle、Visual C程序設計、技術、軟件測試技術、企業管理、電子商務、工程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會計應用軟件等。任選課包括演講與口才、人際交流、文獻檢索、書法與美術等。本模塊的課程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保證,有利于擴大學生的就業面。調查發現,許多畢業生就是靠某一個專門的技能就找到一份工作。

認證課包括各種職業資格證書的認證培訓考試、等級考試和IT廠商的產品認證等。如通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舉辦的“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就可以取得相應模塊的職業資格證書。

四、課程體系改革的保障和配套措施

1.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師資水平決定著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決定著人才培養質量,是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關鍵。目前,高職院校較為缺乏具有在軟件公司從事過軟件開發經驗的教師,大多數老師難以有效指導學生進行項目開發的實訓和承擔一些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因此,必須建立一支專兼職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鼓勵老師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應采取多種途徑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如根據課程建設的需要,送相關老師去培訓機構培訓和到合作企業參與項目開發;請有關專家來學院作新課程培訓和舉辦有關軟件產業發展、軟件技術、軟件企業管理模式和軟件營銷等專題講座;發揮現有教授、副教授的作用,以老帶新,開展課題研究,促進教師教學和科研開發能力的提高,成立以系為依托的科技開發公司。

在加強自身師資隊伍建設的同時,可以招聘校外具有扎實的軟件知識功底和豐富的軟件開發經驗的教師以及合作辦學企業中的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使得專兼職教師人數比為2∶1。這樣既解決學院師資實際開發經驗欠缺的問題,又能發揮兼職教師了解IT企業要求的優勢,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能熟悉企業的運作方式,適應市場需要,從而保障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2.構建教、學、做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

在專業課的教學中,要從根本上轉變原有的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學上淡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界限,推行“教、學、做”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努力做到兩者互相滲透、有機融合,使學生在“做”中“學”,老師在“做”中“教”。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可采用課堂講授和小組學習相結合的模式,主要的、基本的知識在課堂上講授,以便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更多系統化的知識,同時,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開發具體的軟件,一方面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的教學中,全面深刻地掌握相關原理和概念,另一方面可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方法要更注重實效性。要從問題出發、從應用出發,對工程性和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如計算機基礎、網絡數據庫、VB、組裝和維護等),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實驗室或實踐教學基地現場教學、單元教學、真實企業案例教學或者項目式教學等教學形式,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任務設計、完成任務、歸納總結、實踐應用的步驟來組織教學活動。采用真實企業案例教學,組織學生對開發成功的項目,從設計思路、設計技巧、程序結構等方面進行討論、分析,在各抒己見、相互啟發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理論和實踐較好地結合起來,學習的目的性更強。而采用項目驅動方式教學,可利用合作企業的項目或者已實際應用的成熟系統,在企業軟件工程師的指導下,將學生組織成多個項目小組,對學員進行項目開發培訓,幫助學生掌握系統開發技巧與項目設計、開發文檔、系統測試等知識。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盡早感受企業真正的工作流程,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還可以以教學促科研,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教學手段也要注重實效性,所有課程都要全部或大部分采用多媒體手段教學;要充分發揮校園網和校內實驗實訓場所的作用,讓學生用計算機作實驗、提交作業、復習、考試、閱覽,師生通過校園網和互聯網網上答疑、批改作業。

3.加強課程資源建設

課程體系的實現最終要落實到每一門課程上,可結合省級、國家級精品課程的申報,組織相關教師組成項目組,圍繞課程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課件庫、習題庫、案例庫、教學錄像和考試題庫等內容開展建設工作,成果全部上網。主干課程要有校企合作自編的教材,并編寫與課程相配套的實驗實訓教材。

4.加強實驗實習基地的建設

加強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開展中小型綜合性實驗,建立集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專業實驗室,建立企業實習基地,學院應在資金、人力和場地等各個方面給予資助和支持。專業實驗室由相關教研室管理,便于教師開展教學實驗和科研,把科研項目納入實踐性教學工作中,可作為畢業設計課題讓學生參與其中,改變目前畢業設計流于形式的狀況。學生在企業實習基地實習期間,也可以讓學生把實習項目作為畢業設計課題,采用學院和企業的“雙導師”制。如果學生帶著開發設計出的成果去求職,學生就業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26-6334-05

Reform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of“Capacity Progressive, Dual-Line Training”

ZHANG Li-jing, ZHOULi-min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Lanzhou 730060,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form measures, specific practice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software tech? nology professional. Industry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demonst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ability progressive and tworun curriculum system, described the idea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design, rationality and advanc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build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really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graduates of vocational skills, professional quality, has a full range of improved, Great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counterparts in employment rate and quality of employment. Finally,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professional.

Key words: capacity; vocational; software technology; reform

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軟件技術專業作為學院示范性建設時期地方財政重點支持的專業,得到了較大發展和長足進步[1]。面對IT行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現狀,立足實際,本著“開放、合作、共贏”的軟件技術專業建設理念,始終堅持“專業對接產業、教學內容對應IT職業資格標準、教學過程對應軟件開發工作過程”的建設思路,從人才培養模式研討、課程體系重構、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等諸多方面,逐年深化專業建設與改革,多渠道進行專業辦學合作,工學交替。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獲得了行業專家的一致認可。

自2000年以來,國務院和國家各相關部委連續出臺多項政策,為我國軟件業的發展和推廣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許多省區也相繼采取措施,積極扶持、壯大本地區的軟件產業。作為西部欠發達省份,與全國軟件產業同時起步的甘肅軟件業,經過多年頭的探索和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國內其他省市的發展速度和整體行業水平相比,存在規模小,從業人員少,所占工業產值小等問題;而且布局嚴重失衡,除蘭州市外,其余市州軟件業發展非常薄弱,有的市州甚至沒有一家軟件企業。另外,從行業結構看,目前省內軟件業仍以應用軟件和嵌入式軟件為主,自主研發企業相對較少,無論行業規模還是整體技術水平,都與發達省區相去甚遠。這也為我院軟件技術專業及其專業群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我們服務社會、服務區域經濟提供了機遇,為緩解區域技能型人才缺乏的問題來做出自己的貢獻。

1專業論證

高職軟件技術專業不同于學科本位的建設,更有別于社會培訓機構的速成教學。其人才規格的確立是專業建設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我們為此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通過走訪企業、行業協會以及與同類院校的行業專家進行交流、對其崗位能力進行詳細分析。我們得知,目前企業、社會急缺位于IT人才結構“金字塔”底部的初級程序設計人員、一線銷售人員和測試人員。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軟件藍領”。他對應的崗位群主要有以下兩類:一類是面向軟件外包服務企業,主要從事程序設計、軟件編碼、測試等工作,完成模塊項目任務;另一類面向中小型軟件開發企業,崗位涉及軟件開發過程的各個領域,包括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維護等。技術方向以java和.Net為主,學歷要求層次不高。

所以,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我們更加明確了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層次及培養方向的準確定位。以培養職業素質良好,專業知識全面,崗位能力扎實的高技能人才為目標,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科學素養,溝通力和學習力;使其熟悉軟件開發環境、掌握開發工具、知道項目開發流程及規范,掌握主流操作系統的使用、數據庫管理和常見軟件文檔的編寫,具有良好的崗位適應性。

2能力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確立

示范性建設時期,作為地方財政重點支持的專業,依托學院提供的大學生創業基地,我們系圍繞專業開辦了蘭州智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一整套“專業+公司”能力遞進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案,方案模型如圖1所示。

圖1能力遞進人才培養方式

該方案依托智博軟件公司和校內建立的模擬“軟件工廠”[2],將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按軟件公司開發軟件項目的流程來進行,圍繞軟件技術專業群在公司內部設立軟件開發部、軟件銷售部及市場部等業務部門。公司員工由值班經理(老師)和第五學期的頂崗實習學生組成,負責承接中小型軟件項目,開展多種形式的軟件營銷培訓、項目團隊合作以及應用軟件測試等。實踐證明,堅持“專業+公司”辦學理念的能力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正確的。它把學生的技能培養劃分為技能積累、能力發展和綜合實踐三個階段,學生在校內基礎平臺和公司市場化、項目化的環境中交替完成了真題實作,順利完成從單項職業能力到綜合職業能力,經過職業能力遷移形成崗位職業能力的遞進過程,增加了就業砝碼,做到面向IT企業就業經驗和能力的“零適應”期與零距離[3]。

3課程體系的倒推構建

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專業建設的核心,經過前期的市場調研,我們首先得到了軟件行業的主要崗位及崗位群,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篩選出了軟件開發和軟件服務2個就業方向,及初、中級軟件程序員、需求分析員、人機界面設計師、軟件銷售員等16個應職崗位。如表1所示。

同時,結合崗位能力和知識結構要求,進一步確定了如:數據庫操作員、.Net程序員、IBM Java程序員、軟件測試員等軟件技術專業職業資格取證證書,實行課程置換和考試改革,以證代考,計入學分。要求專業學生必須獲取一個以上的中級職業資格證書,鼓勵并支持學生獲取高級證書及不同科目證書。

緊接著,采用“倒推方法、據崗設課”。先根據專業確定的2個崗位群和16個應職崗位,對應軟件產品開發工作過程,分析每個階段的典型工作任務,獲取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并對其進一步分類,劃分為崗位基礎能力和崗位核心能力;基礎能力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IT職業素養、溝通交流、團隊合作及扎實的計算機基本操作和程序編碼能力;核心能力要求學生具有軟件項目的設計開發、產品測試、文檔編制及項目服務和管理能力。如表2所示。

表2軟件技術崗位能力要求

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是職業院校課程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是課程設置的依據,也是職業技術院校貫穿整個教育教學全過程的主線[4]。這個環節稱為據崗設課,是課程體系的內容核心。我們根據獲取的崗位能力要求,分別設置平臺課程和核心課程;平臺課程包括職業素質課程和專業知識課程;核心課程包括崗位能力課程和技能拓展課程。以推演架構中顯示的專業知識課程為例,如圖2所示。其他不在贅述。

接下來,我們根據高技能軟件開發人才的成長規律組合課程,使入門學習階段的課程與編碼員的特點相對應;專項學習階段的課程與初級程序員的特點相對應;綜合學習階段的課程與程序員的特點相對應。也就是說把學校學習的階段和高技能型軟件開發人才成長的過程相關聯。最后,考慮各課程之間的銜接關系及專業教學資源的配置與均衡,我們對同一階段的課程進行排序,最終形成了軟件技術專業新的課程體系。

4雙線培養方案的實現

人才培養方案是指導教育教學,培育高端、高技能人才的綱領性文件,明確指出了專業建設改革的具體措施和做法,專業教學的所有活動都要圍繞這一方案開展。通過近幾年的發展,軟件技術專業改革搶抓學院示范性建設的有利機遇,深入走訪企業,調研市場,基于“2.5+0.5”能力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倒推方法,確立了專業核心課程的主導地位及專業平臺課程的開設依據。

在深入實踐的過程中,逐年微調修訂,不斷擴大企業兼職教師的參與力度。從專業建設條件、實訓保障等方面,校企共同制訂核心課程標準、共同開發特色教材(講義)、建立軟件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逐步擴改建了軟件技術校內外實訓基地,進一步增強專業核心競爭力,圍繞java和.Net兩大主流技術方向,形成了一套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團隊突出、校內外實訓基地相互補充的雙線培養、立體化運行的人才培養方案,方案中注重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職業能力的遞進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實現了職業能力、專業課程、職業素質和技能證書的四位一體。方案模型如圖3所示。

圖3雙線培養的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從圖中看出,我們將專業平臺課程和核心課程有序分布在第一至第五學期;以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作為開發技術的起點,順序平行開設了Java程序設計和C#程序設計以及Java Web開發和開發等課程,同時,軟件開發技術、數據庫技術等相關支撐課程同步開設,第四學期末,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長完成校內模擬環境下的軟件實訓項目開發,最終將基于B/S企業級項目開發實訓課程作為兩大技術路線的落腳點。

第五學期,在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同時,開設了TCP/IP協議與網絡程序設計、圖形圖像處理等技能拓展課程。提高學生適應IT行業發展變化的轉崗能力。在課程遞進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同步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在注重學生技能培養的同時,職業素質的培養也貫穿了課程體系的全過程。

5思考與總結

這幾年,軟件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均保持在97%以上,對口率達到了70%,先后有60余名學生在上海、無錫、杭州等大中IT企業高薪就業,截止目前有12名學生已經走出國門,開展國際軟件外包業務的研發實踐。欣慰的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如下思考:

1)“知識精、教學優”的雙師教學團隊是方案執行的關鍵。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更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5]。換句話說,軟件技術行業本身更新速度就比較快,這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要親自承接項目開發、積累項目經驗;要創造條件鼓勵教師參加國內外培訓,開闊思路,保持教學團隊教學水平的先進性和技能的不斷提升。

2)“經驗足、技能強”企業兼職教師是方案修訂的源泉。企業兼職教師始終活躍在企業軟件研發的一線,親自主持和參與的項目很多,項目經驗豐富;對新技術駕馭能力強,市場用人要求變化的嗅覺靈敏。要拓展渠道,大力聘用兼職教師,靈活安排授課內容、時間和地點,使其真正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教學工作;另外,鼓勵校內教師與兼職教師一起參與實際項目開發,提煉教學案例,培養軟件開發的規范意識和實戰能力,來一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

3)“設施好、功能多”的教學條件是專業建設的有利保障。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建成的校內基礎實訓平臺主要有軟件開發實訓室和軟件技術綜合實訓室,主要完成軟件開發語言或工具教學;2009年學院與IBM共建了50工位的IBM J2EE實訓室,在模擬企業環境中,反復鍛煉學生的項目開發和編碼能力。校外實訓基地是校內實訓基地的有利補充,依托蘭州智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營造職業環境,引進企業項目,開展項目實戰。最后學生進入校外實訓基地,進行頂崗實習,融入企業團隊,實現頂崗就業合一。因此軟件技術專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好的教學實訓條件。

總之,好的方案,要有強大的執行力來保證實施,要取得最佳的實踐效果才是真的好,那樣的改革才是有效的,才是成功的。事實證明,學院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通過不斷擴大專業技術交流,廣泛與沿海IT培訓機構、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等途徑,已經成功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能力遞進、雙線培養”的專業建設之路,但IT領域日新月異,我們一刻都不能放松,在信息化時代的大潮中,仍舊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宋賢鈞,陳興義,王誠,等.高職計算機類專業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59-62.

[2]任泰明,宋賢鈞.“專業+公司”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1(12):45-46.

上一篇: 小學生法律論文 下一篇: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免费片中文字幕 |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a∨久在线观看 | 呦呦婷婷视频在干 |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