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6-07 17:56: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論文

篇(1)

2.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存在的問題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是社會向前發展的根基,依靠科學技術進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市場經濟的發展推動了農村的普及,計劃經濟下由政府主導的傳統農業生產也逐漸被以農民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農業所代替。在政府扶持和財政支持下農村的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取得一定的發展,過去政府設定技術項目財政負擔所有經費,現在是農民自己找項目財政給予相應的補貼。雖然農技推廣的模式有所增多,但新型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仍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推廣效果遠低于預期水平。根據我國現階段農業發展水平,農村對高效多產的新型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應該是巨大的,但總體上接受新型農業技術并用于生產實踐的農民數量并沒有明顯增加。造成這些問題除了農技推廣工作沒有做到位外,主要原因是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民對科技成果的應用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約。農業是受地理條件、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的行業,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存在著技術風險和自然條件影響風險等多種不可控因素。傳統農業生產時根據經驗耕種,農民用經驗推斷可能需要采取的耕種措施。對待農業新技術農民只是根據程序按部就班的耕種,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無法預測更不可能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修正和補救。從根本上說農作物的生產離不開光照、土地、水源等自然因素的相互配合,新型科技成果的生產流程是否能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也給農產品的生產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多種不確定因素和可能出現的失敗讓農民對新技術更加小心翼翼,時常持觀望態度。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民生產投入能力有限,分散到戶的小塊兒土地作業給新技術推廣造成障礙。許多新型農業技術具有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產出、減輕作業者勞動強度等特點,這也是農民選擇新型農業生產技術的主要原因。當前農村主要采用的生產模式,獨門獨戶的生產使種植規模受到局限,達不到新技術要求的高投入高產出的生產效果,沒能有效提高農業生產的勞動產出比。新技術的效果沒有顯現出來并且生產效益沒有明顯提高,影響農民的期望和對新技術的后續采納。另一方面,我國農民文化素質偏低的現狀也限制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全國農民中受過高中以上教育的占不到十分之一,小學及初中文化的占到百分之八十,剩下多為文盲和半文盲,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文化水平更是低于這個比例。農民在生產中技術接受能力較差,達不到增產增收的效果,也限制了農業技術的再推廣。

篇(2)

旅游業的發展能夠帶來巨大的收入,從而增加當地農民收入,也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生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又使得旅游資源的質量與數量得以提升。

1.2強調生態保護是農業生態旅游區別與傳統旅游的的重要特征

很多旅游項目,特別是很多自然景觀旅游項目的過度開發都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逆的破壞性影響,使得旅游經濟無法持續。而農業生態旅游則更強調綠色環保與生態保護,從而能夠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性。

1.3與地方特色相結合是農業生態旅游的特征之一

各地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的過程中都與當地農業發展特色相結合,帶有非常強的地域特征進行差異化發展,從而增強對游客的吸引。例如在我國新疆很多地區在葡萄、哈密瓜成熟的季節進行采摘體驗旅游,在旅游的過程中參與當地時令瓜果的采摘活動,并在此過程中對相關瓜果的栽培等生產活動進行一定的講解,通過增加游客的親身體驗來提高樂趣。

2農業生態旅游對農村經濟的影響

2.1轉移剩余勞動力,帶動服務業發展

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作為旅游的一種形式,必然會帶來龐大的人力資本需求。包括農事生產、觀光表演、餐飲服務、土特產銷售、周邊產業等方面對于勞動力的需求都較為普遍。同時,農業生態旅游也能夠促進品牌意識的形成,圍繞品牌帶動周邊產業經濟輻射,使當地的生態農業資源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提升知名度。

2.2促進優勢農產品,打造特色品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飲食健康和餐桌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生態農業,作為健康綠色又環保的農業生產方式,在廣大民眾中必定會得到廣泛的認可。而農業生態旅游,正是要抓住這一契機,打造優勢拳頭產品,通過游客對生態農業設施和場所的參觀、體驗,親自參與農產品生產,將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游客樹立健康、綠色的土特產產品形象。

3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策略

3.1推進農業技術人員的隊伍建設

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的基礎在于生態農業,而生態農業的發展又取決于農業發展的現代化水平。農業現代化要求大量掌握一定的科技人才與管理人才,這是發展生態農業的基石。可以通過“請進來”的方式請農業院校的相關專家對當地技術人員進行定期講解與培訓,也可以以“送出去”的方式選送當地的業務骨干到相關院所進行學習,從而解決生態農業發展的人才瓶頸,促進農業生態旅游的快速發展。

3.2合理布局,構建立體旅游體系

旅游產品的開發作為現代服務和消費的重要體系之一,在農業生態旅游中需要著重予以考慮,農業生態旅游,生態農業是賣點,旅游是手段和途徑,即使生態農業建設的好,如果對旅游產業發展認識不清,旅游設施和相關建設不到位,那么希望通過發展生態農業帶動經濟發展也是空談。因此,必須在加強生態農業建設的同時,構建現代化的旅游產業支撐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旅游管理部門的推介、旅游線路規劃、旅游產品開發、地方品牌形象設計等方面的引導,與生態農業發展協調促進,共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篇(3)

1.1農業生產面臨雙重風險

農業生產既是一個自然再生產過程,也是一個經濟再生產過程,因而面臨著雙重風險的壓力。一方面,農業生產可能會遭遇洪澇、干旱、沙塵暴、病蟲害和瘟疫等災害,生產形勢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自然條件的好壞,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的自然特點還直接導致了市場風險的產生。因為農業生產周期長,季節性強,農產品公共調整滯后于市場需求變化,而這種滯后反應帶來的市場風險往往只能由生產者自己承擔,這無疑會給農業生產帶來沉重的打擊。因此,農業需要政府的支持與保護。

1.2農業部門比較利益低,在社會資源配置中處于不利地位

農業部門的比較效益低下,不僅使農業部門缺乏對逐利資本的吸引力,而且難以阻止農業內部各種要素資源向非農產業流動,致使農業缺乏競爭力,最終導致農業的萎縮。圖1就說明了在市場和利益驅動機制的作用下,社會資源配置不利于農業發展的情況。

如圖1所示,AB曲線代表生產可能性邊界,社會的全部資源在農業部門和非農業部門之間進行分配,OA代表全部經濟資源配置在農業部門時所能提供的農產品,OB代表全部經濟資源配置在非農業部門所能提供的非農產品。OB>OA,表明非農產品生產的比較優勢大于農產品。假如初始資源配置在E1,這時農產品供給量為Oa2,非農產品供給量為Ob2。若增加農產品供給量,將經濟資源配置點移至E2,這時農產品供給量為Oa1,增量為a1a2;非農產品的供給量為Ob1,減量為b1b2,b1b2>a1a2,表明經濟資源從非農業部門配置到農業部門,轉移成本比較高。相反,如果將初始資源配置點從E2移至E1,即經濟資源從農業部門轉向非農業部門,轉移成本比較低。這就說明了市場價格機制條件下人們不愿意將經濟資源主動投向農業的原因。因此,農業是一個需要政策性補貼的產業部門。

農業的弱質性決定了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農業都需要得到政府扶持。對我國而言,農業弱質性表現得更為復雜,如自然資源條件較差,生產者素質較低,經濟形態多表現為自給自足的農戶經營,農業市場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很不完善,參與國際競爭能力差。因此,在我國農業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2農業的多功能性理論為農業補貼提供了依據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需求的增長,農業被認為是一種多功能性的產業,突破了傳統認識的局限,給予了農業新的地位和作用。農業的多功能性是指農業除了具有商品生產功能外,還有土地占有、環境、糧食安全以及文化等功能。具體表現如下:從經濟的角度來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農業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基礎、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頭;從政治角度來看,農業是社會政治穩定的基礎,也是農民發展的依托;從環境生態的角度來說,農業保護了生物多樣性,為環境生態創造了巨大的價值。農業的多功能性決定了任何國家都要重視構筑農業產業體系間各個環節的互動,而非傳統的單一的農產品商品生產功能。此外,長期以來,人類自身生活與生產等活動消耗環境質量的生態需求,都是免費獲得滿足的。隨著資源的“硬約束”,人類不僅要遵循其固有的自然生態規律,還要或多或少地投入人類勞動,改善農業生態條件。農業再生產的實現問題,基本上不能通過市場競爭在物質上和價值上得到補償。因此,國家和社會必須給農業必要的保護與支持,以增強農業生態再生產的自生能力和自凈能力。

3公共財政理論為農業補貼提供了理論依據

市場在具有外部性的產品供給調節上存在失靈,這就需要政府的干預;同時農業產業本身的弱質性和基礎地位,也決定其需要政府的服務。從經濟學角度看,完善的基礎設施是私人有效投入和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先行條件。農村基礎設施、農民的技術培訓和農業科研創新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們具有明顯的外部性(正外部性),但這些領域存在市場失靈和免費搭車行為。因此,要求這種農業正外部性“內化”,其主要手段是通過政府的干預,即要求政府一方面通過政策手段從社會上其他人所得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來補償行為者的損失,將農業社會效益和農業經濟效益的差額返給農業;另一方面充當制度供給者、環境營造者和主要投資者的角色。

4利益集團理論為農業補貼提供了理論依據

奧爾森(Olson)在《集體行為的邏輯》中指出,人口規模小的利益集團相對于規模大的集團,其成員與集體行為有較深的利害關系,而且監督成本也比較低,比較容易克服“免費搭車”問題,從而具有較高的組織水平和較大的政治能量。可見,一個利益集團政治能量大小,不僅取決于它的規模大小,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它的組織水平的高低及克服集體行為中“免費搭車”現象的程度。

具體到補貼政策的選擇,我們假定分為2個利益團體,一個是作為農業生產者的農民,另一個是非農產業的生產者及農產品消費者。那么,究竟是選擇對農民有利還是選擇對消費者有利的補貼方式,將取決于這2個集團的力量對比。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多數人從事農業,分布在廣泛的農村,大多數農業人口受教育少,對于一些隱蔽的不利影響毫不知情;即使他們確能知道這些,也會因組織抵制集團行動的代價過于高昂而難以實現。而大都市的人口雖然不多,但是比較集中,他們的收入很低,恩格爾系數偏高,高昂的食品價格勢必直接危及政府的城市安定。人數雖少但組織得很好的實業界,因為擔心生產費用上升會導致工人工資的提高,也會強烈反對食品價格的上漲。他們紛紛游說政府,使國家的補貼政策向城市消費者傾斜,這樣中國就出現了農產品“剪刀差”。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均收入增加,恩格爾系數下降,城市居民對食品價格的敏感度降低;而且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對環境保護和綠色農業的興趣日漸增加。與此同時,農業人口在減少,農村教育水平在提高,農村地區的通訊、交通運輸設施得到改善。農村居民對收入和生活水平與城市居民相比較所處的地位,變得越來越敏感;同時他們自己組織起來的成本也相對降低。在這種條件下,當農業的比較利益下降,農民的收入狀況繼續惡化時,他們就會采取政治行動以建立城鄉平等關系,這樣國家的補貼重心轉移到了對生產者的補貼上來。為了提高補貼的效率,補貼方式由價格補貼等間接補貼向對農民直接補貼轉移。

論文關鍵詞農業補貼弱質產業公共財政利益集團

論文摘要從農業自身產業特點、農業的多功能性理論、公共財政理論、利益集團理論等方面多視角地分析了農業補貼的理論依據,以期為農業補貼政策的發展提供參考。

5參考文獻

[1]梁東黎,劉東.微觀經濟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篇(4)

我國農業保險是在近二十幾年的時間內才逐步發展起來的的,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與城市保險市場相比,尤其是與農村經濟的發展及農村對保險的需求相比,農村保險的發展速度卻非常緩慢,遠遠不能滿足“三農”發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村社會的發展。目前,農村保險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1農村保險種類單一

無論是從保險公司數量還是從農業保險品種上來說,目前的農業保險都不能滿足農村發展的需要。與城鎮居民不同,通常農民將財產保險放在第一位,而將人的身體的保險放在最后一位,然而保險公司在險種開發上基本上是以自我為中心設計保險產品,條款中的投保條件、費率、可保范圍、繳費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變、不可選擇的,缺乏靈活性,抗風險能力也就較弱,尤其是專為農村設計的險種少,針對性不強。

1.2保險費用標準過高

由自然災害導致的農作物的損失率和養殖物的死亡率通常較高,農業保險的費率也就通常高于一般財產保險和人壽保險的費率,因為只有通過較高的保險費率,保險公司才能夠彌補成本甚至盈利。但是對于廣大農民而言,這樣的保險費率使得他們很難承受,再加上大部分農民的保險意識淡薄,所以很多農民普遍認為買保險是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當災害來臨的時候,受到損失的農業經濟無法得到足夠的農業保險的補償,影響當地農業的恢復和發展。

1.3農業保險市場供給主體數量少

由于農業保險承保的風險發生的概率高,損失巨大而且覆蓋面廣,因此保險公司的賠付率也相對更高,從事農村保險有可能使得保險公司長期處于虧損狀態。追逐利潤的天性使得作為商業公司的保險公司不愿過多涉足農村保險。而專門從事農村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也沒有能及時進入部分落后的農村開展農村保險業務,使得部分農村的保險業務呈現出相對萎縮的局面。

2拓展農業保險市場的對策

完善的保險市場必須具備四個要素:主體要素、客體要素、資本要素和生產要素。一個保險市場的發展,不僅需要成熟的保險人,也需要理性的投保人,農業保險業的發展更是如此。因此,拓展農業保險市場除了國家的政策支持外,還要在保險人和投保人兩方面下足功夫。

2.1培育農業保險市場上的消費者農業保險解決的不僅僅是農業的再生產問題,更主要的是農民的生活問題,這與農村社會保障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應把農業保險和農村社會保障放在一起考慮。對于農民來說,首要的問題是滿足他們對于衣食住行的需要,所以在整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中,農業保險只能排在較后的位置。當農民解決了溫飽問題后,便可以通過普及保險知識、提高保險意識來培育農村保險消費者了,這其中可采用的方法手段很多,例如組織保險知識講座、挨家挨戶講解等等,讓廣大農民真正的了解保險、認識保險、購買保險、宣傳保險,促成農業保險市場的良性發展。

2.2適時創新險種

農業保險在原則上要做到低保費、低保障、責任寬,農民易于接受,因此保險公司應充分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對原有險種進行技術改造,重點開發一些收費低、保額低、責任寬的適銷對路的新險種,滿足農民的需要,還應根據農業保險的分類有針對性的開發相應的險種。對于貧困和富裕地區的農民,也應該針對他們的經濟狀況和不同需求設計不同的險種。

2.3扶持保險公司發展

由于農業保險賠付率較高,所以保險公司承擔的風險也相對較大,所以國家財政和各級政府應該對從事農業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應給予一定的地方性的稅收優惠,在鼓勵這些商業保險公司積極開展農業保險業務的同時,讓利部分所得給廣大投保戶,適當降低農業保險的保費費率,增加農業保險供給。另外,各地應逐步加大金融保險行業的開放步伐,還要積極吸引專業的農村保險公司進入農村開展業務。畢竟,專業的農業保險公司開發的產品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除此之外,政府應該積極為農業保險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在政策、法律、經濟等各個方面給予農業保險的扶持。同時繼續推進科技興農、減負減稅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在物質層面為推動農業保險發展創造條件。

【論文關鍵詞】農業保險;保險公司;險種;保費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現狀,指出了農業保險發展中存在的險種單一、保費過高、供給主體少等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參考文獻:

[1]李霄震.農村保險存在的弊端及建議[J].浙江金融,2007(12)。

篇(5)

1桃源縣農業面源污染現狀

1.1農業面源污染不斷加重

1.1.1化學肥料污染。全縣2007年化肥總用量(實物量)約12.268萬噸,平均化肥施用折純量為564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6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2.16%;施肥中有約1/3的N、P營養元素通過地表徑流和滲漏而進入水體,由于不合理施肥導致的N、P營養元素對水體污染的問題不容忽視。

1.1.2化學農藥污染。全縣2007年農藥總用量1388.4t,其中有機磷農藥725.1t、除草劑517.2t。農藥施用量很高,農業面源污染的隱患顯而易見。

1.1.3農膜污染。全縣每年農膜使用總量約為752t,平均回收率為26.2%,即每年大約有555t農用薄膜殘留在土壤中,對環境造成污染。

1.1.4生活廢棄物污染。全縣年生活污水排放量達1788.5萬噸、固體廢棄物排放量70.3355萬噸、生活用洗衣粉用量3880多噸。

1.1.5畜禽糞便污染。全縣畜禽糞便年產生量1295.5萬噸,養殖業廢水排放量467.4萬噸,其中規模養殖戶廢水排放量27.74萬噸,每年直接進入水體的污水有8.8萬噸;養雞專業戶雞糞年產生量13.286萬噸,其中進入水體的有10.6萬噸。

1.2工業“三廢”的污染在加劇

2000年前每年約146萬噸廢水進入農業環境,污染農業灌溉用水和水庫、河流,10.9億立方米廢氣污染物通過氣流運動或隨降水向農區擴散。2007年底增加到廢水960萬噸、固體廢棄物14.55萬噸、廢氣195億立方米。如此多的污染物,給產糧大縣的糧食及其他大宗農產品生產帶來了安全隱患。

2圍繞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所做的主要工作

2.1開展農業面源污染調查與監測工作

隨著農業集約化程度的提高和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化肥、農藥使用量大幅度增加,畜禽糞便及污水排放成倍增長。農業面源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為明晰環境質量情況,查清農業面源污染現狀,我們從2004年起在水稻、柑橘、蔬菜等作物上建立了農業面源污染長期監測點,2008年完成了全國第1次農業污染源普查工作。

2.2開展農業投入品執法檢查

嚴查未取得登記證、無登記證或假冒登記證的肥料以及質量不合格的肥料、農藥,突破對農資質量案件查處的瓶頸,加大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對較大規模的批發商進行重點監控;同時開展以農資打假為主要內容的“夏季百日行動”。

2.3依法開展農業環境污染事故調查處理

幾年來,共開展了包括常張高速公路建設因施工導致的農作物污染受損事故的調查與鑒定;創元鋁業含氟廢氣污染農作物事故的調查與鑒定;陬市鎮東林村農作物遭受水泥廠廢氣、粉塵污染損害情況等多次農業環境污染事故調查處理。

2.4摸索整治農村面源污染的途徑

2.4.1大力推廣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全縣共建戶用型沼氣池4.2萬個,畜禽糞便通過沼氣池產生沼氣、沼渣、沼液,促進了全縣多種類型的種養模式發展。如全縣共發展豬—沼—稻模式、豬—沼—果、豬—沼—菜、豬—沼—茶、豬—沼—魚等模式4.2萬戶,沼渣、沼液作茶園、菜園、果園有機肥,實現了資源高效利用目標。縣百威有機肥廠利用畜禽糞便和食用菌栽培廢棄料以及農作物秸稈,加工成優質有機肥,既符合國家有機肥商品化的產業政策發展方向,又為我縣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開辟了新的利用方式。

2.4.2大力推廣資源高效實用技術。一是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007年推廣測土配方科學施肥近6.67萬公頃,增效節支375~450元/hm2。二是推廣秸桿還田技術。全面普及稻草還田,提高了地力,減少了化肥施用量。三是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全面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減輕了農藥對環境的威脅,提高了農產品安全水平。四是推廣頻振式殺蟲燈誘蛾技術。2007年我縣在水稻、棉花、茶葉等作物上推廣頻振式殺蟲燈2667hm2,減少了農藥用量。

2.4.3開展鄉村清潔工程示范。一是鄉村清潔工程對村容村貌進行了整治;二是鄉村物業管理力度加大;三是通過沼氣、鄉村清潔工程等工程項目的實施,農村“五改”工程明顯加快;四是基礎設施條件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提高。

2.4.4大力發展農業“三品”生產基地。全縣已建無公害大米、茶葉、蔬菜、水果等基地3.73萬公頃,綠色食品基地3333hm2,有機食品基地67hm2。

3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的對策

3.1加強組織領導

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事業。政府要真正納入工作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3.2加大資金投入

農業環境保護是一項公益事業,財政資金不夠,阻礙了農業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各級應當將農業環境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隨著經濟的增長逐年增加投入。

3.3加強環保設施建設

建議以一個鄉(鎮)或村為建設單元,解決村民生產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問題。辦法是在行政村內合理布局建設垃圾回收池,并解決運輸工具,做到戶有垃圾分類回收筒、組有垃圾集中收集池、村或鄉有垃圾填埋場,徹底解決農村生活垃圾亂扔亂丟的問題。

篇(6)

“濕地農業”的概念是在“濕地”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濕地的基本特征。國際上提出濕地的概念,主要是鑒于該類自然資源對調節自然環境和保護生物物種的絕對重要性,即所謂“大地之腎”的特點提出來的,其核心是要加強對濕地的保護[6~7]。但對我國江漢平原乃至長江流域來講,近600年來,已有大片的濕地被開墾成了以水稻田為主的人工濕地,該濕地的主要功能已轉變成農業經營的基礎條件、生產農產品的功能上來。在該地區農業經營中,除要保護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濕地、發揮濕地的生物和生態功能外,農業的經營本身還或多或少受到本區濕地特征的影響,如何根據其特點進行農業經營、處理好濕地開發、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系,是濕地農業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很早以前,我國勞動人民針對南方多雨的特點,在有效排水和農業利用上就創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著名的“桑基魚塘”系統,在長江下游地區則有所謂“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長江中游的兩湖平原,則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優勢。而且這部分地區在我國農產品生產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對于我國北方干旱地區的干旱農業而言,我國南方濕地季風氣候條件下湖泊濕地地區的濕地農業,還面臨著一系列特有的問題與挑戰。開展濕地農業研究意義十分重大[8~13]。

2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特點

在低濕地上之所以短期內發展了出色的農業,固然與人口壓力密切相關,但也與其具有獨特的優點息息相關。江漢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光熱水資源豐富,雨熱同季,宜于農作;交通發達,綜合經濟實力雄厚,湖北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大都位于江漢平原地區之內。但是在20世紀50~80年代期間,江漢湖泊數量和面積急劇減少,耕地面積驟增,生態環境日益脆弱化。農業災害,包括洪、澇、漬、干旱、病蟲、冷熱等日益嚴重,農業耕作和生活的設施水平與條件十分惡劣,農業的結構單一,勞動生產力與土地生產力徘徊不前,農業資源浪費嚴重,比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基本背景[10,12]。江漢平原的濕地農業還具有一些具體特點。

2.1垸田特征

江漢平原濕地墾殖所產生的直接結果是大量垸田的產生。所謂垸田,就是人為地由湖邊向湖心通過建立堤壩、排干湖水,建立相應的水利設施,即所謂“圍湖造田”形成的農田。最后在地貌上就自然形成了一個個由人工開挖形成的水系相對獨立的垸落。從大的方面來看,垸田由于開墾歷史不同,所屬各異,因而垸落與垸落之間形成各種人為的隔離和阻礙,道路和水系混亂,不利于農田作業以及灌溉、排水與行洪。每逢5~10年一遇的大雨,往往形成大面積內漬[1,14]。

垸田的另一特征是土壤長期接納河流沖積物和湖漬物,因而表現為土體深厚、有機物豐富、土壤潛在肥力高但有效肥力低。由于其土地平整與水利設施大都不充分,因而排水不良。春季土壤升溫慢,形成所謂“冷漬田”。此外,還有一部分低湖田表現為土壤粘粒成分含量高、土壤結構不良。從土壤營養上來看,該地區土壤嚴重缺磷和缺鋅[4,15]。

2.2地貌和生態上的分異特征

江漢平原的農田多由湖泊開墾形成,在地貌和生態上呈現出有規律的變化。王克林等在對洞庭湖濕地進行探討時指出了洞庭湖區具有碟形盆地圈帶狀立體景觀結構的特點。并將該濕地歸納成3個圈次,即1)內環敞水帶;2)中環季節性淹沒帶;3)外環漬水性淹沒帶[2,8]。蔡述明等在江漢平原四湖地區監利新興垸進行的研究闡明了四湖地區“湖垸同體”,從湖邊到湖心可分為9種農業利用地貌類型的規律[4]。我們通過對典型碟形洼地——高場示范區的剖析,觀察到一個沒有徹底完成墾殖過程的低湖地在多個土壤特征上(地下水位、土壤剖面結構、土壤機械構成、土壤營養、土壤溫度和綜合土地質量)存在明顯的梯級遞變,因而其適宜的農業利用價值也是不同的。

2.3災害加劇與生態脆弱化特征

由于本地區獨特的地理氣候特點,近幾十年來自然災害的頻率和程度日益加劇。主要災害有洪災、澇漬、干旱和病蟲災害等[16~18]。葉柏年等在分析湖北省旱澇發生情況時,論述了進入上世紀80年代以來,災害日益加重,如1980、1982、1983、1991、1993、1995、1996、1998年均為特大洪澇年,每年因洪澇使農田成災面積均超過66.7萬hm的標準,平均兩年就遇一次,其中1991年農作物受災174.97萬hm,農業損失55億元。80年代與50年代相比,旱災面積增加1.28倍,澇漬面積增加1.67倍。

王學雷等對江漢平原的生態脆弱性進行過專題論述[19]。除上述以洪澇為主體形成的各種自然災害外,江漢平原還面臨嚴重的生態脆弱化問題。包括,1)耕地面積日減,人口驟增,土地的承載壓力越來越大;2)土壤有機質含量逐年下降,物理結構劣化,生產性能下降;3)生物多樣性下降,時有暴發性或毀滅性病蟲害發生;4)水體面積減小,湖水水質下降,漁農矛盾日漸突出;5)農業內部結構單一,農業經營比較效益低,農業經濟再生產難以完成;6)農業設施老化,基本建設嚴重落后,農民生活得不到應有保障,等等,應該說濕地地區的農業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挑戰。

3濕地農業技術體系探討

局部性、季節性水環境惡化是南方低濕地的一個帶普遍性的問題。位于該地區的以湖泊為主體的自然濕地既是當地農業的重要環境,又在該地區整體的水資源調度和控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必須從整體上來認識南方低濕地區存在的各種問題,大力開展濕地農業技術研究(圖1)。

附圖

圖1“濕地農業”構成圖

3.1濕地農業關鍵技術的探討

“九五”期間,我們對農業濕地中的主體——澇漬地合理開發利用技術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關鍵技術包括:

(1)澇漬地農業小區綜合整治開發規劃與實施研究建立了兩個分別代表典型“湖積地”和“沖積地”的澇漬地改良綜合開發示范區,在示范區的綜合整治與開發規劃中提出了以“單元水系”為基本單位整治澇漬地的觀點,將農田基本建設作為整治澇漬地的先決手段。規劃中還引入了日本區域排水規劃的數理模型與土地分析的“數量化理論Ⅰ”,實踐證明上述兩種方法對江漢平原濕地地區微地域特點的分析具有較好的適用性。研究還將高場示范區的開發模式總結為“農田整備+梯級開發”,岑河示范區的開發模式為“農田整備+優化模式”[22~24]。

(2)澇漬地排水改良技術

濕地農業中農田的排水是一項關鍵技術[25~27]。研究開發和引進了適合于濕地農業小區排水的數學模型以及農道、溝渠、土地平整的工程技術參數。深入探討了農田澇漬相隨的作用過程和主要作物棉花、大豆、油菜在關鍵生育期的排漬標準和澇漬排水綜合控制指標[28]。

(3)澇漬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良技術

選擇典型地域對近20年來大范圍的江漢平原濕地農田土壤肥力動態演替進行了分析和評價,采用土壤系統分類法,對澇漬地的土壤類型進行了重新劃分,找出了不同類型澇漬土壤的特征與利用方法。探討了澇漬地土壤的分布與肥力演變規律。

(4)適生生物種質資源的發現、引進與鑒定

對多種水生經濟植物蓮藕、芡實等的適宜特性進行了鑒定。發掘并開發了新魚種——月鱧,繼續擴大了對適宜于濕地的早熟西、甜瓜品種的篩選,選出適合于大面積推廣的新品種“黃寶石”、甜瓜“豐甜1號”。引進篩選出“兩優培九”和“豐兩優1號”等品種作為濕地高產優質水稻換代“組合”。

(5)主要作物抗澇漬的機理及抗漬高產栽培

重點對水稻、油菜等作物不同抗(耐)性品種間差別產生的機理進行了探討,并總結出一套本地區水稻的抗漬栽培技術體系。研究認為栽培上應重點抓好品種篩選和育苗技術兩個環節[29]。

(6)澇漬地作物病蟲草害的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

重點對澇漬地上易發生的稻飛虱、稻螟和紋枯病、白葉枯病的發生特點進行跟蹤調查,以有效排水和節水灌溉為出發點,探討了病蟲草害綜合防除策略。(7)澇漬地生態環境異化評價及生態恢復技術

濕地環境異化程度在日益加重,環境異化的根源在于人類對濕地資源的過度和不合理的利用。環境治理策略既要注重緩解環境壓力,也要注意照顧當前經濟發展,要做到二者的良性互動。

(8)澇漬地高效農業模式研究

濕地良好的土壤潛在肥力和充裕的光、溫、水等自然資源為本地區農業的主體產品開發和農田多熟制提供了十分難得的自然條件[5,30~32]。以“麥—瓜—稻”模式為基礎,面對新的農村形勢,新創了4種高效農業模式。這4種模式是系統針對本地區爽水型高產水田、旱田、農牧肥結合以及保護地栽培方式分別形成的,在生產中已得到迅速推廣。

3.2濕地農業綜合開發典型模式探討

濕地農業模式總體上可分成農田高效農業模式,農林間(混)作模式,水體養殖模式,種養加一體化模式和碟形地域梯級開發模式等5類。每一類有若干種形式的模式。主要模式可以歸結為如下幾種:

(1)適宜于中小水面的分層混養模式;

(2)適宜于連片池塘的魚、豬—禽復合混養模式;

(3)適宜于大中型水面的網箱養魚與流水圍欄精養模式;

(4)野生水生植物人工種植園模式;

(5)適宜于河灘湖灘季節性淹水帶的耐漬經濟植物模式;

(6)低湖田魚—稻—藕共生模式;

(7)湖區生態公園觀光農業模式;

(8)適宜于大面積低湖田的一季中稻模式;

(9)適宜于典型碟形洼地的梯級開發模式;

(10)適宜于高產爽水區的多種農田高效種植模式,包括:麥—瓜—豆—稻模式;油—瓜—稻模式;菜—甜瓜—雜交棉模式;大麥=玉米+綠豆—晚稻—畜禽模式。

優化模式的實施產生了良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其中經濟效益尤為顯著[3,5,33~36]。

3.3濕地農業的若干技術難題

縱觀江漢平原過去幾十年來的研究,濕地農業的技術研究多集中在點、區或者局部技術環節上,成績很大但有所偏頗。今后應加強如下重大關鍵問題的研究。

(1)關于濕地農作區國土綜合整治,即生產、泄洪和湖區水面面積的合理比例及其規劃建設問題。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湖泊面積還在繼續減少,減少的部分主要用來作漁業養殖用。與低湖農田的利用方式相比,漁業養殖兼顧了蓄水、生產和調節生態環境等多方面功能,生態與經濟效益顯著,因而顯示出較大的優越性。但江漢平原全域內土地面積如何在生產、泄洪和湖區水面之間分配出一個合理的比例,并通過具體地規劃、布局(該布局還應該與相關的水利、農業設施相匹配),是今后濕地農業中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首要問題。應該學習日本“土地改良區”的做法,大范圍統一規劃,整體分區建設;通過立法,集中來自于國家、地方和農業經營者的有效投資;規劃與建設必須遵循統一的技術規范,做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開發、保護的有機結合。

(2)關于拳頭產業的選擇與培育。要在減輕澇漬為害的同時,充分發揮濕地地區多水與土地肥沃的優勢,培育特色產業,建立相應的優質、名牌商品基地。而這一方面恰好是江漢平原濕地農業過去的薄弱環節。具體來講,需水較多的水稻、油菜,水生動物(魚、鴨、鵝等)養殖,水生經濟植物產品是本地區農業發展的潛在優勢,但一直以來未形成相應的產業和產品優勢,今后應重點研究其從基地化生產到加工、包裝和銷售一體化的技術,形成濕地農業的特色。

(3)關于恢復優美環境與確保食物安全。江漢平原的地理特點決定了該地區各種用水可能在不同區域之間產生多次循環使用,而且人畜飲水、農業灌溉用水與生活排水之間極易相互混雜。以水作媒介,農藥、化肥及有機污染物容易得到迅速傳播與分布,從而導致對環境的大面積污染,進而導致對農產品的污染。在江漢平原這個傳統的農業集約區和國家農產品生產基地,如何保證農村廣大土地以及農產品免遭污染,改善農業從業者的生產與生活環境,將是今后濕地農業技術體系中的一個難點。

【參考文獻】

[1]陳世儉,蔡述明,羅志強.生態工程在湖垸濕地農業持續發展中的應用[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1997,6(3):253~258.

[2]王克林.洞庭湖區濕地生態功能退化與避洪、耐澇高效農業建設[J].熱帶地理,1999,19(2):130~136.

[3]孟憲民,崔保山,鄧偉,等.松嫩流域特大洪災的醒示:濕地功能的再認識[J].自然資源學報,1999,14(1):14~20.

[4]蔡述明,王學雷,黃進良,等.江漢平原四湖地區區域開發與持續農業發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5]黃jǐng@①,雷海章,黃智敏.論我國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1,(3):34~36.

[6]呂憲國,黃錫疇.我國濕地研究進展[J].地理科學,1998,18(4):293~299.

[7]朱建國,姜文來,李應中.我國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根本出路[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0,(4):50~53.

[8]王克林,劉新平.洞庭湖濕地抗逆型農業開發模式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1995,(3):18~22.

[9]李曉青,程偉民,謝炳庚.江南丘陵稻田濕地景觀生態系統功能與效益研究——以攸縣為例[J].應用生態學報,1995,6(supp.):112~118.

[10]金伯欣,鄧兆仁,李新民.江漢湖群綜合研究[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11]徐琪.濕地農田生態系統的特點及其調節[J].生態學雜志.1989,8(3):8~13.

[12]黃進良.洞庭湖濕地的面積變化與演替[J].地理研究,1999,18(3):297~304.

[13]丁疆華,溫琰茂,舒強,等.鄱陽湖濕地保護與可持續發展[J].環境與開發,1999,14(3):42~44.

[14]李勁峰,李蓉蓉,李仁東.四湖地區湖泊水域萎縮及其洪澇災害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0,9(2):265~268.

[15]向萬勝,古漢虎.湖北江漢平原四湖地區濕地農田土壤的養分狀況及主要障礙因子[J].土壤通報,1997,28(3):119~120.

[16]葉柏年,陳正洪.湖北省旱澇若干問題及其防災減災對策[J].氣象科技,1998,(3):12~16.

[17]傅云新,鄧先瑞.江漢平原旱澇時空分布特征[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1997,6(4):379~383.

[18]金衛斌,雷慰慈.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澇災害與生態減災對策[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0,11(3):38~41.

[19]王學雷.江漢平原濕地生態脆弱性評估與生態恢復[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1,35(2):237~240.

[20]王洋,齊曉寧.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區低濕耕地整治及綜合開發模式[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0,16:105~107.

[21]張明祥,嚴承高,王建春,等.中國濕地資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J].林業資源管理,2001,(3):23~26.

[22]高繡紡,李方敏,謝紅.日本的農村整備事業及啟示[J].科技進步與對策,1998(特刊),15:112~116.

[23]黃永平,田小海.數量化理論Ⅰ在農地分級中的應用[J].湖北農學院學報,1999,19(2):148~153.

[24]朱建強,潘傳柏,章賢東,等.中日專項技術合作項目岑河示范區排水規劃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1998(特刊),15:69~77.

[25]劉祖貴,郭國雙.漬害稻田合理排灌技術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4,13(3):1~6.

[26]李振華,管光生.改造湖區低產田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6,15(4):38~40.

[27]朱建強,歐光華,黃發新.四湖流域農田排水有關問題研究[J].灌溉排水,2002,21(3):39~43.

[28]朱建強,張文英,潘傳柏,等.幾種作物對澇漬脅迫的敏感性試驗研究[J].灌溉排水,2000,19(3):42~46.

[29]田小海,龔信文,工藤哲夫.水稻在澇漬條件下的產量形成試驗初報[J].湖北農學院學報,2000,20(4):289~291.

[30]黃智敏,田小海,鄢圣芝.四湖澇漬地區主要種植制度的氣候評價[J].湖北氣象,2000,(2):18~20.

[31]江蘇省種植制度研究課題組.江蘇沿江經濟發達區高產高效持續多熟種植制度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1997,(1):1~4.

[32]李曉儲,劉貴陽,黃利斌,等.揚州市珙江低濕江灘地林農復合構建模式早期經濟效益研究[J].江蘇林業科技,2001,28(5):6~10.

[33]鄧德源,李開倫,向德楷.濕地資源開發模式[J].自然資源,1991,(5):18~20.

篇(7)

教學成敗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對教材的選取,國際貿易課程的教材僅國內出版的就可謂是汗牛充棟,編著者眾多,不僅良莠不齊,而且難易程度不一;如果教材選擇適當可事半功倍,否則可能誤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情況而言,教師在選取教材時,并未較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更不會考慮該門學科對學生的長遠影響;往往選取的標準是主要偏重個人偏好,尤其是傾向于挑選容易講解的教材,做到最大可能地節約個人精力和投入;并且一旦選定教材在若干年內都不進行更換和調整,而多數教材的更新速度是緩慢的,但是教學內容卻一如既往地按照選定不變的教材年復一年地講授,也很少進行課件的更新與補充。而在學生這一方面,為了考試順利通過,多數人過分依賴制定教材,即使有推薦的其他版本教材和輔助學習資料,學生通常也并不重視,結果,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實習環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大學生實習是一項充分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活動,是教學在課外的體現與延伸,實習應根據所學專業進行相應的安排,進而檢驗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然而遺憾的是,當前很多高校對待大學生實習并不重視,或者讓學生自己去找企業實習,或者學校統一安排,但卻流于形式。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而言,由于是農業院校,具有很多農業方面的優勢資源,比如實驗與研究基地、優秀的農業科研隊伍以及農業區位資源等等。所以,多年來我校貿易專業學生的實習方式主要是深入到周邊的農村地區進行農戶調研,采集相關數據信息,最后就具體農業領域相關的實際問題形成調研報告。可以說這種方式極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實地調研能力,并使其親身體驗中國農村、農民與農業的發展現實,然而,弊端是與國際貿易專業理論偏離較多,無法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更甚者,由于我校長期以來形成的實習傳統,導致貿易專業學生逐漸忽視國際貿易等核心基礎課程的學習,嚴重影響了國貿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與質量提升。

3.學生經濟學基礎普遍薄弱且主觀能動性不強。

國際貿易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的,是經濟學在國際范圍內的應用。但是,農業院校由于其農學研究氛圍濃郁,而經濟學等基礎學科發展相對滯后。因此,國貿專業學生的經濟學基礎普遍較為薄弱,這就成為在國際貿易學習中的絆腳石。同時,受到院校教師科研領域與學校優勢資源的影響,貿易專業學生也較多傾向于純農學的研究,而對與國際貿易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研究并不十分感興趣;結果導致,很多貿易專業學生在最后的畢業論文設計中選擇國際經濟學研究方向的寥寥無幾,反而普遍在管理學或農學范疇內選題;長此以往,通過學生之間的跨屆交流就形成了一種傳統,而這種傳統又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即由于畢業論文設計可以任意選題,導致他們更加不注重國際貿易的學習,僅僅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或是為了獲得獎學金而進行的一種功利式的學習,也正是因為如此,多數學生過分依賴指定教材和課件,而并不關心是否獲取了真知,沒有學習熱情,明顯缺乏主觀能動性。

二、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建議

1.更新教學內容。

(1)吸收最新的學科研究進展和科研成果。

國際貿易課程是一門既古老又年青的學科,國際貿易理論伴隨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而發展,同時,國際貿易實踐活動不斷地出現新形式、新趨勢。于是,在針對學生的理論學習中,要注重學科前沿并及時更新到教學內容中去,比如新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等近幾年剛剛興起同時又引起較多學者關注的新理論;同時,條件具備情況下,還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文獻作為授課內容的一部分。

(2)突出“國際性”特色,同時更要注重結合中國國情。

國際貿易專業具有鮮明的“國際性”特色,課程要突出該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但更值得強調的是結合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實際進行課程內容設計。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對外貿易高速發展,同時又不斷地涌現新的問題,國際貿易理論在解釋發達國家貿易實踐方面無疑是較為成功的,但是否也能很好地解釋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的情況呢?這些都應是授課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3)教學內容的更新與補充與教師的科研課題或研究興趣相結合。

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高校教學與科研活動實際是相分離的,但實際上教學科研是可以融合互為一體和相互促進的。任課教師如能將自己的研究課題或研究興趣融入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能使其在該領域的研究越發成熟和深入;對于學生而言,一方面可了解到老師的研究興趣,促使其更好地參與到教師的課題研究中來,從而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該學科;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2.改進教學方法。

(1)優化教學手段,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建設。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如案例教學、音像教學、計算機模擬軟件教學、開放式研討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尤其應注重開發案例教學、計算機模擬技術與課堂研討等形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而且可促使其更好地掌握該學科的研究技術和手段,同時提升理論學習與研究能力。

(2)改進實習方法,加強實踐環節訓練。

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學方法改革的核心原則,同時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新的教學方法應注重將課堂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實現感性與理性認識的提升。有鑒于此,建議我校在實習環節應根據不同專業進行安排與設計,而不是采取一個模式“、一刀切”。就國貿專業學生而言,應安排去對外貿易企業或工商企業,以及海關、外管局、檢驗檢疫局等政府職能部門觀摩學習,建立幾個穩定的實踐型校外實習基地。

3.強化國際貿易教學的國際化理念。

(1)擴大與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可通過國際間與校際間的學者互訪,開設貿易領域專家講座的方式,讓學生接觸國內外最前沿的學科知識與信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已與國外很多院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已建構起一個比較好的國際交流平臺,只是較多集中于農經領域,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多注重在經濟學、國際貿易等學科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同時,應多邀請國內知名院校的專家學者前來講座,并采取計學分制的方式形成學生激勵式參與。

(2)引進國外原版教材,嘗試雙語教學。

雙語教學是提高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方法,也是與國際接軌、適應經濟全球化時代的需要。首先,對于教材的選取做到難易程度適中,同時為學生推薦輔助教材和學習資料;其次,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增強對教師的技能培訓;最后,應合理設計課程體系,增設專業英語課程以輔助雙語教學的順利進行。

篇(8)

(一)支持模式美國財政對農業保險的支持模式表現為農業保險的具體業務均在私論文營農業保險公司和農業保險投保人之間發生,由私營農業保險公司完成,政府不參與農業保險直接業務的經營領域,美國風險管理局(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負責農業保險推廣和教育,并且對私營農業保險公司經營的農業保險業務提供財政支持,對投保人提供保費補貼。另外,為了對農業保險的參保率提供保證,美國還將農業保險的保費補貼與其它農業財政支持計劃捆綁起來,對農業保險實行事實上的強制參加。當前,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主要采取各地區試點的方式進行發展。從目前全國來看,已有近九成省份開展了有財政支持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財政支持模式主要有:上海、吉林為代表的“大農險”模式,浙江、海南為代表的以“共保”為主的模式,四川、蘇州為代表的商業性保險公司為政府代辦模式,黑龍江農墾區為代表,以互助合作組織為經營主體的模式。除了上海等幾個地區采取地區“統保”方式外,全國絕大多數地區財政支持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均是自主自愿的原則,并沒有采取強制或變相強制的措施。美國和我國各試點地區財政對農業保險的支持模式都是針對本國的實際情況建立的,具體對比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從市場化角度而言,美國財政對中美財政支持農業保險的比較研究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世界上發生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在自然災害損失中農業最為嚴重,而且農業承受自然災害損失的能力最為脆弱。自然災害每年給我國造成巨額經濟損失,農業風險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在后WTO時代,傳統的農業補貼政策空間和效力日漸式微,以農業保險為代表的“綠箱政策”空間和效力與日俱增。但農業保險在我國現行的農業風險管理體系中仍處于附屬地位。借鑒發達國家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財政支持經驗,對于發展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事業有著重要意義。中美政府財政支持農業保險運作情況比較分析美國作為農業大國,對農業生產的支持向來力度很大,自從其于1938年開辦政策性農業保險以來,針對自身的國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農業保險運營模式和財政支持模式,這些模式和經驗對于發展我國特色農業保險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本文擬從財政對農業保險的支持模式、支持項目、支持標準、支持層次、稅收優惠、財我農業保險的支持模式市場化程度很高,其農業保險的具體業務均由私營農業保險公司直接經營,政府完全退出農業保險直接經營的領域,只是通過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為農業保險提供較大力度的財政支持,包括農業保險的強制性都是以經濟手段進行的;我國各試點模式的市場化程度也比較高,農業保險的具體業務要么由商業性保險公司直接經營,要么由商業性保險公司組成“共保體”經營,只有黑龍江農墾區由互助合作組織進行經營。美國模式的強制性較高,通過經濟手段,即用一定的優惠政策捆綁來達到事實上的強制性;我國的試點模式中上海與黑龍江采取的是地區“統保”,有著一定的強制性,其他地區基本上都是采取自主自愿的原則。

(二)支持項目美國財政對農業保險的支持項目主要有:保費補貼,針對農業保險投保人所承擔高保險費率提供的補貼;業務費用補貼,針對經營農業保險具體業務,私營農業保險公司所承擔的高成本提供的補貼;再保險支持,針對私營農業保險公司經營農業保險的高風險性提供比例再保險和超額損失再保險保障;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的各項費用以及農作物保險推廣和教育費用。我國現階段各試點地區財政對農業保險的支持項目包括:保費補貼,針對農戶所承擔的高保險費率提供的補貼;保險責任分攤,即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與保險機構分攤保險責任;財政兜底,即對巨災風險造成保險機構的損失由政府財政兜底。美國與我國政府對農業保險的支持項目的對比情況見表2,從中可以看出,美國財政對農業保險的支持項目齊全,體系完善;而我國政府財政對農業保險的支持項目中,只有保費補貼是在所有試點地區實施,其它項目只有在部分試點地區實行,從全國來看,我國政策性保險的財政支持項目仍有待完善。

篇(9)

Abstract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mergedinthe60’sof20century,whichhasthecharacterofvacation,entertainment,demonstration,knowledgeandeducationfunction.Formulateanecology,cultureandtourindustry,Undercertainsocialeconomicscondition,itwillbethenewmodelofagriculturalexploration,whichexploitagriculturallandscape,ecologicallandscapeandfarmlandlandscapedeeplyandoverlappingwithtourindustry.Inthispaper,theconnotationofecologytourofagricultureisadvanced,andempiricalanalysisofZhuhaieco-agricultureS&Tzoneisconducted.AftersummaryofitssuccesseXPerienceandoperationmodel,webelieveitisthedevelopmentmodelthatChinawillbeadoptedrecentlyandfuture,anditseffectiverealizationwayis.tosetupEcologyTourofAgriculture.

Keyword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XPlorationmodel,empiricalanalysis

一、引言

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閑、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加上政府積極宏觀引導,及時推出了“黃金周”節假日,為城鄉居民休閑消費提供時間保障,許多工商企業紛紛響應,加大投資力度,抓緊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增加城鄉居民選擇的旅游天地。據統計,我國東部沿海省份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已見成效。如浙江金華石門農場的花木公園,富陽縣的農業公園,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觀園,廈門華夏神農大觀園,上海浦東孫橋現代化開發區等。廣東省已發展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游客400多萬,收入達10多億,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

二、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

1、生態旅游農業的概念

生態旅游農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使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產業。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僅指用來滿足旅游者觀光需求的農業;廣義的生態旅游涵蓋較為廣泛,主要包括“觀光農業旅游”、“休閑旅游”、“鄉村旅游”、“農村生態旅游”等不同概念,具體講是指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業產品加工與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是旅游者充分體驗現代農業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型旅游產業。在線

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第一,要有具備開發農業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旅游觀光農業,必須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觀光開發的農業資源基礎上,從而把農業資源轉化成旅游觀光資源,擴大農業資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對傳統農業進行加工和包裝,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旅客參與農事活動融為一體,成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第三,要以生態旅游為導向。農業生態旅游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拓廣了生態旅游觀光功能,巧妙利用城鄉各種差異來規劃、設計、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費欲望。使旅游者親身感受和參與現代農業技術與生態農業等大自然情趣,把現代農業及自然資源景觀與旅游資源融為一體,最終達到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結合,既發展了農業,又保護了環境。第四,觀光農業旅游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伴隨著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趨勢,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新興課題,而旅游業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此種情況下,經營者迎合當今社會人們追求“個性化”、“生態化”,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需求心理,把兩個領域有機結合起來而成為一個新的項目,是農業和旅游業的進一步延伸,也是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2、生態旅游農業的特征

與傳統農業和旅游業相比較而言,生態旅游農業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齊全、雙重效益。生態旅游農業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鄉村空間,旅游者在景區內觀光、休閑、參與娛樂、品嘗美食。甚至親自勞作,既增長知識,親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園區內還可舉辦節日慶典活動,加強游客之間感情交流,傳播信息,增進友誼,縮小差距。企業和農民則通過銷售產品,提供食宿服務和勞務以增加收入。

(2)保護環境、持續發展。觀光農業的建設嚴格按照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的要求進行生產,只允許在殘留有害物質規定標準范圍內適量的使用化肥、農藥,其產品為無公害的、安全、營養的綠色保健食品,大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生物多樣性在這里得以充分體現,植被覆蓋率也大大高于一般農區。這種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適當注重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的做法,遵循了農業發展的規律,符合農民的利益,使農業走向一條健康的持續發展道路。

(3)回歸自然、身心享受。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導致城市污染的加劇,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使人們的精神日趨緊張,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回歸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態旅游農業滿足了城鄉居民的這一要求,它用生態學、美學和經濟學理論來指導農業生產,通過合理規劃布局,自然調節和人工調節相協調,使農業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具有生產、加工、銷售、療養、旅游娛樂等綜合功能。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不是簡單的轉換,而是把農業中(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漁業等)具有旅游資源部分的功能進行整合發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滿足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個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農業。生態旅游農業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農業的具體體現,尤其在一些大型觀光農業科技園區,大片土地通過平整與規劃,用先進農業技術進行開發,由掌握先進技術的人來管理,造成具有相當規模、各具特色的農業整體,成為具有較高的先進農業技術支持和科學管理手段的新型農業。這種農業不論在優質品種、栽培管理技術還是在農業生產工藝、景觀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籌,是一般大田農業區無法比擬的,游客在這樣的環境中游覽,不僅賞心悅目,還能學到科技知識,產生深刻印象。

3、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布局原則

(1)因地制宜。農業生產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合季節性,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根據各地區的農業資源、農業生產條件合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條件合交通條件,因地、因時制宜,突出區域特色。

(2)盡可能與旅游業相結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區和景點,擴大和增加觀光農業項目,通過相互帶動作用,發展農業與旅游業合一的新型產業。

(3)充分考慮客源市場。發展生態旅游農業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區和經濟發達的地區,這里的人們對觀光農業的要求強烈,經濟條件可能,交通比較便利,發展生態旅游農業的條件比較優越。

(4)必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搞好交通、水電、飲食、住宿等基礎設施,設計專門的旅店、餐廳、農宿以及娛樂場所和度假村,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游產品,以供游客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在線

(5)與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要搞好農村居民點和道路規劃,合理開發和整治土地,改善農村環境,在保留歷史民俗農舍的同時,興建體現觀光特色的農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觀光旅游。

三、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開發實證分析

珠海市生態農業科技園是一個集農業高新技術引進、開發與生產、加工、出口以及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該中心是在原珠海農科所基礎上僅憑5000元流動資金起家,園區現已發展集科研、生產、商貿、旅游、教育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集團化科研經濟實體,2001年該中心的科技創收就達5000多萬元,旅游收入1000多萬元,出口創匯達860多萬美元,成為目前我國最具實力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區之一。

1、區位與市場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的建設,區位優勢比較明顯。珠海地處富饒美麗的珠江三角洲,陸地與澳門相連,有二個口岸可直接與澳門通關。水路與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時。離廣州、深圳不到2小時的車程。京珠高速、珠海機場、珠海港、九洲港構成了陸、海、空的立體交通。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地處珠海的城鄉結合部,環境優美,面積廣闊、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十分好,從交通上來說,從園區到市區只有10分鐘車程,并且已開通了公共汽車和觀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車道的旅游景觀路直達園區的門口,交通非常便捷。從地域上來說,園區的核心區2000畝,已成為永久性的農業科研用地并辦妥了征地手續,領取了土地證。市政府還給園區預留了1500畝的土地,可以作為第二期的開發用地。

2、設計景觀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即達到“一區多園、一園多用”的目的。園區策劃者認為,旅游的概念很廣泛,只有差異才是最好的旅游資源。人們出國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們從未看過的東西,正如外國人看長城,我們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種非常想看的沖動。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旅游業,就在于它可以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不同來顯示出差異,加之把其藝術化處理,就成為非常好的旅游產品。所以,制造差異就可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且這種旅游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正是源于這種理念,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建設初始階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進去,每建設一個溫室或安排一個項目,他們都考慮到了生態、環保、休閑觀光、教育培訓、商貿銷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園區一邊建設、景點一邊可以開放,2002年該園區就接待了來自我國外的賓客30多萬人,旅游創收超過了1000萬元,占園區總收入的1/4。入園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個市場,人流帶動了物流。園區內生產出來的花卉、種子、種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這些商品的銷售價格都高于外邊的市場。比如,該園區在溫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來說,農貿市場銷價為5元/斤,而在園區內則可銷售到15元/斤,客人不嫌其貴,就在于它是一個特殊的旅游產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錢的心理準備,但一定要花得開心,所以只要產品的質量好,加上銷售的方式奇特,他們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該園區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來賣,而是長在溫室內,掛在藤上賣。如果一家三口來旅游,小孩子都樂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邊摘一邊吃,一直到摘了滿滿的一袋才罷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樂開了花,再高的價格也會買,這正是體驗經濟的所在。可見旅游開發,必然會帶動商貿的發展,真是一舉三得。

3、開發生態旅游農業資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劃理念,走企業化、市場化發展之路。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主導產業上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在策劃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閑、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達到開拓市場的目的。

(2)產學研緊密結合,多層次、多元化發展。一方面,園區自身就是一個農業科技研發、產業化拓展的孵化器,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進入了產業圈。另一方面,園區也積極的與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聯合開發高新技術。

(3)以科技為本,優化資源配置。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經過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發展優勢,確定了獨具特色的科研發展方向、主導產品和技術定位。在技術定位上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注重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在主導產品上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為園區設計獨特的生態旅游景觀提供了技術支撐。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設施。利用設施農業和先進的生產模式,種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個品種,創造出新、奇、特的觀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應的旅游設施“農科之窗”、“荷塘觀賞”、“八卦田園”、“野菜園”、“水車陣”、“垂釣走廊”、“珍禽園”、“沙漠植物園”、“心靈茶莊”等一大批集科研、環保、生產、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園林景觀,吸引了大量的境內外游客。

四、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開發的經驗與啟示在線

1、理念創新。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從籌建就樹立了“差距產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認真思考如何尋找和利用差異來改造傳統農業。他們通過尋找自然資源、農業產業、區位優勢等方面差異點來營造新的生態旅游景觀,打造園區獨特的品牌。例如園區于2000年元旦至春節在園區成功舉辦珠海首屆南瓜文化藝術節,展示了全世界數百個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種,大的如大鼓,重達100多公斤,小的如雞蛋,輕才20克,黃、白、紅、綠、青、藍、紫七彩繽紛。進入南瓜園仿佛進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藝術殿堂。南瓜節開幕一個月,創下門票收入130萬的記錄,由此也帶出了一個新的產業——觀賞玩具南瓜規模化生產。這樣通過理念創新,運用農業高新技術開發新品種,利用生態學和景觀學原理精心設計各種差異化的景觀和景點,打造出一個融“自然美景、現代科技、人文情懷”的生態旅游區,豐富和發展了農業和旅游的內容和新領域,找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道路。

2、制度創新。一是科研管理體制創新。首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打破傳統立項方式:不搞純理論的基礎研究。其次,科研立項與市場供求密切結合,由市場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第三,完善對科技人員和項目承擔單位的激勵制度,對于課題成果的產業化效益,實行“技術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勵機制。第四,建立起課題組成員課題研發的風險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體制創新。該科技園區作為事業單位,存在多種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編內人員由財政負擔工資,編外人員由企業自收自支)。通過大力提倡績效工資,形成報酬級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崗位津貼和獎勵制度,對承包部門實行“定職能、定崗位、定編制、定工資總額”的“四定”改革,將津貼和獎勵與個人的工作崗位和業績掛鉤,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拉開檔次,園區內崗位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使該園區逐步向現代企業用工制度方向邁進。

3、組織創新。珠海農業科技園內實施的是一種將科研、生產、示范推廣、科普教育、觀光旅游及貿易緊密結合的戰略。因此在園區的組織結構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體組織架構如下:

一是園區運作的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建立了園區辦公室,負責統一協調園區的各項工作,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對外聯絡、招商引資、項目監督、后勤服務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學決策的專家機構。農業園區的運作還必須建立各類專家決策機構,以對園區的重大項目進行咨詢、決策。珠海農業園區采取緊密型的專家依托機構與松散型的專家群體相結合的方式。如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建立了較為緊密的業務關系,把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大學、珠海大學園區作為技術依托單位。在重大項目的申報、規劃、實施之前,均要征求這些院校專家的意見。而對于一些階段性或臨時發生的問題、項目,則采取專家會議或專項邀請專家具體解決實際問題的做法。

三是項目創新的研發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是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南亞熱帶水果及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因此設立了與項目相關的研發機構,如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組織培養研究室、育種中心、蔬菜研究室、觀賞植物研究室等,負責園區內各種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并完成國家、省、市各種科技攻關項目。

四是項目實施的企業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設立了生產部、設計部、綠化工程部、餐飲部、旅游部銷售部等機構,專門負責產品的開發、項目的承接、實施和運作,是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部門。主導產品的技術支撐來源于研發機構,實施部門視為生產性機構。

五是成果推廣的網格系統。園區設立了技術推廣部,主要任務是推廣、普及農業高新技術,配合當地農業部門抓好各項農業技術服務工作,同時組織科技人員深入項目區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同時還在當地的農業產業區建立示范基地,從產前提供種苗、產中指導、產后回收產品,實行一條龍服務,解決了農民的技術、資金和市場問題。在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訓機構。園區建立了培訓機構,一方面采取各種形式對農民和農業技術干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確保各項高新技術措施在生產中得到落實,也負責對來園區學習、參觀學生的農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同時還與珠海市電視大學、珠海市職業中學聯合開辦了園藝花卉大、中專班,為當地城市美化培養中初級技術人才。園區現在不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時也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廣東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農業科技干部再培訓基地”、“珠海市中小學生的農科教實踐基地”等。

七是市場接軌的營銷網絡。園區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銷售中心,專門負責國外市場的開拓,各個產品均形成了銷售的網絡,為中心的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2002年園區的出口創匯達860萬美元,年旅游收入達1200萬元,生產性收入達4000萬元。

4、科技創新。科技是園區發展和壯大的動力源泉,園區非常重視科技創新工作。

一是確立主導產業,發展與之相關的技術和產品。通過對珠海區位優勢、氣候優勢、資源優勢及市場需求的認真分析,珠海農業科技園區確立了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優質種苗和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并以此為目標建立相關的農業技術體系。由于主導產業和相關技術體系的建立,促使珠海農業園區的發展目標明確,各個主導產品均按既定目標實施。如:名貴蝴蝶蘭在園區的年生產量已達120萬盆,組培苗達300萬株,成為國內最大的蝴蝶蘭生產基地之一,成為園區強大的經濟支柱。

二是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認識到國際市場競爭的嚴峻性,不僅注重開發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如甘茶蔓高產種植技術、保健植物加工技術、名優花卉的優質高產技術等,同時還不斷引進和發展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如無土栽培技術、設施農業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細胞工程技術,形成了在國內外均具有競爭力的技術資源體系,為技術創新奠定了基礎。

三是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近幾年一方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如本地南瓜、豬籠草、樹仔菜、荔枝、龍眼等,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并進行試驗、篩選、鑒定,確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優品種,為加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實現產業化提供了豐富的品種資源,也為園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廣泛的資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送展的產品一舉奪得廣東省瓜果類金、銀、銅三個大獎,在第四屆中國(廣州)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上,珠海園區設計建設的“奇異瓜果園”獲得“室內藝術園景設計大獎”,種植數個特優品種獲得園林精品的單項金獎、銀獎和銅獎等殊榮,說明園區在品種的研究上處在國內同行的先進水平。

四是短期性項目與長遠性項目相結合。如近兩年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根據市場的需求,在春節、國慶節、元旦等重大節日時,引進種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產品,獲得了時效性的經濟效益。同時,園區也十分注重與園區科技的長遠發展規劃和目標緊密相關的項目,它們或許短期內見不到效益,如:組織培養、育種、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項目,但它卻是園區發展最具生命力和創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每年投入近百萬元用于該類應用基礎項目的研發,現在各類名貴花卉的無性繁殖系統和各種樣品的分析測試手段已經建立,為園區科技發展儲備了充足的項目。

五是完善科研設施,努力創造項目實施的設施條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農業技術和品種,就必須擁有與人才、項目相適應的先進儀器設備,以確保項目的高質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來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投入了300多萬元,購置了國際一流的儀器設備,建立了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組織培養室、分析測試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國農業園區具有競爭優勢的實驗設施,為吸引人才、實施項目、創立品牌奠定了設施基礎。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科技推廣體系。為了實現園區這一目標,珠海農業科技園經過幾年實踐,摸索了一條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模式,即將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門農民的土地上,實施產前提供種苗、肥料、農藥,產中指導農民技術,產后回收產品的一條龍服務,將科研成果、技術、種苗與農業生產和市場緊密結合,形成規模化的農業產業鏈,用科技和市場帶動農民致富。目前該基地已經將綠色蔬菜出口到澳門及珠海市的各大機關、超級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七是重視信息系統的建立,隨時掌握科技的發展趨勢。珠海農業科技園在信息系統的建立上,不僅注重國內科技期刊和資料的收集,建立了園內圖書資料室、科技檔案室,還為各個職能部門、主要科技人員均配備了計算機,充份利用國際互聯網系統搜集國內外科技信息,同時還建立了園區自己的農業科技網站,這些均為科技資源的搜索、電子商務的運作、項目的國際化奠定了信息資源的基礎。

5、模式創新。通過幾年的實踐,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園區的管理上,有民營企業的做法;有外資企業的管理;還有領導的個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為此,稱之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在宏觀管理上,注重分析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及時調整經營戰略;在重大科研項目上對人財物進行宏觀調控,集中有限的資金,進行投入、集中的打殲滅戰。在微觀上按照市場規則進行運轉,采取目標管理,放權讓利,各自經營實體實施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政策,充分調動了園區企業和員工的積極性。

二是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的優勢。園區借鑒民營經濟機動靈活,果斷決策,管理到位的管理優勢,為我所用,提高效率。這一管理模式對領導層、決策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園區領導們敢于負責,善于拍板,不錯過任何機會,給投資者十足的信心和優質服務,有利地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如該園區領導們在與臺灣商人談判合作規模化開發蝴蝶蘭花項目的過程中,無論對方提出什么問題,馬上作答。雖然投資額在1000多萬以上,但只用了2小時便簽訂投資協議,一個星期后開始興建,三個月開始產出,速度之快,連臺商都感意外。在線

三是注重吸收國有企業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優勢。在吸取民營企業管理先進經驗的同時,同時注重吸收國有企業好的管理模式。國有企業組織健全,規范經營,依靠群眾,充分發揮黨團、工青、婦衛等組織的作用,強化各部門的功能,特別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來抓,這些都是農業科技園在管理上要借鑒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鑒臺資企業的管理模式。臺資企業具有很強的管理優勢,他們在管理理念上比較先進,完全是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制訂出既先進、又科學的管理制度。臺資企業注重市場調查預測、控制成本核算、保證產品質量、做好售后服務、重視人的作用。這種經營策劃的理念值得學習。如園區在與臺灣商人合作生產蘭花的項目運作過程中,確實學習到了臺商的精明能干,信息靈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開拓市場、敢于大膽投入,市場占有率高等先進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發揮領導集體或個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個園區,還應強調領導或領導集體的個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樹立領導威信很重要,企業員工對他的主管有點崇拜也并沒有害處,但不應搞個人崇拜。當然,領導的威信或他人對你的崇拜都應建立在領導的個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礎上,即領導政治上的成熟、業務上的精通、懂得領導藝術、率先垂范、關心同事、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整體,什么樣的困難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出了品牌,創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條特色的路子,這無疑與領導層的威信有著很大的關系。

五、結論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科技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作為主導產業,走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新路子,并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致富。這一案例的實證分析表明:一通過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可以產生獨有的農業要素差異,可以發展為新型的特色主導產業;二適應消費層次的深化和生態保護的需要,農業的性質發生巨大變化,它已經成為具有多功能性的產業,農業將成為體驗經濟的主導產業;三有效的經濟組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科技園區作為現代農業和旅游業交叉的載體,是一種新型的經濟組織創新,它將成為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資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資源、現代管理、風險投資等方面的優勢,將在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郭煥成等:觀光農業發展研究,經濟地理,2000(2)。

2.盧云亭等:觀光農業,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

篇(10)

農業兼業是既從事農業,又從事非農業的一種就業方式。隨著兼業的深入,我國學者從各個角度對兼業進行了研究,有的學者從農業現代化角度進行研究,有的學者從經濟發展層面進行研究,有的學者從社會發展角度進行研究,但是從眾多研究中發現很少有對農村女性關注的視角,了解其在兼業過程中的現狀。

農村女性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她們與城市女性相比較,在生活方式、觀念形態、家庭地位和個人發展上有著巨大的差距。她們是中國婦女中地位較低、困難較多的群體。同時,與農村的男性相比,她們又處于一種相對弱勢的地位。而且在中國這個城鄉二元化結構的社會,農民本身就處于劣勢。所以農村女性可以說受到雙重壓力。兼業無疑是增加了女性參與經濟發展的機會,使她們的地位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與男性相比,農村婦女有著兼業發展的滯后性,出現了農業女性化趨勢。

1.兼業背景下農村女性的現狀

我國進入現代化進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勞動力逐漸向非農產業轉移,中國農村過剩的勞動力開始向鄉鎮和城市轉移。但是由于我國的城鄉二元結構,使中國的農民雖然在城市工作,但是身份仍然沒有改變,他們處于一種兼業的狀態。中國農業開始走向兼業的道路,一批批的農民開始變成在工廠工作的工人,或者自己出資開始從事商業。近幾年來,隨著農業兼業的不斷深入,我們會發現我國農業兼業的一些問題,如兼業出現地區差異,農業兼業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等等,在這其中我們也發現了農業兼業過程中農村女性的生存現狀。

1.1農業生產女性化

近年來由于農村男性大多外出打工,農村女性逐漸承擔起農業工作,成為農業主要勞動力,經濟越發達,此種現象越嚴重,全國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出現農業女性化趨勢。

加拿大人類學家勞蕾爾、博森用自己80年代末在河南、云南等地三個村莊的人類學調查資料,表明婦女在農業勞動力中占54%—74%。從每年男性女性花在種植麥子、玉米、水稻上的時間上看,婦女都稍稍大于男性,這表明今天的中國婦女干著大部分的農業勞動。

1.2農村女性轉移層次上較男性低

女性的轉移速度較男性來說遲緩。80年代初向城市和非農業轉移的主要為男性,隨著鄉鎮企業與我國城市化進程,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農民在兼業過程中得到了好處,到了80年代中期農村女性才開始大部分的向城市轉移。[1]經調查發現,1994年在上海近郊農村婦女的非農化轉移中,曾經出現過一種極為普遍的“男將女兵”現象。另外1995年對江蘇省蘇南、蘇中三個村進行非農化轉移調查時,在鄉村社會結構中經濟地位較低的雇工中,女性比例幾乎是男性的8倍。所以,在非農化的職業分層中,女性被低層化了,而男性在這一資源重組過程中,則相對提高了他們的職業層次。“鄉鎮企業的管理層,基本是男人的世界。”女性則是處于被管理的階層。這在許多調查中都是很普遍的現象。

1.3農村女性的逆向轉移比例較農村男性大

中山大學關于外來女工權益保障與生存狀態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外來女工勞動時間長,工資低,工作和生活條件差,相當部分的外來女工沒有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進企業工作時要被企業扣押證件和交納押金,還有一部分企業甚至對女工的人身權利有所限制,這反映了外來女工的權益缺乏法制性保障。所以女性的逆向轉移的人數較多。

1.4家庭工廠中擴大的性別分工模式

進入90年代,隨著鄉鎮企業效益的下滑,一些人退出鄉鎮企業,自辦家庭工業。在夫妻搭檔式的家庭工廠里,兩性分工有一定的規律:一是,夫妻倆每人都集多種角色于一身,并且密切合作。這樣做不但可以節約經濟成本———更省錢,還可以節約心理成本———自己去干更放心;二是,男人掌握生產和營銷的決策權和控制權,起主導作用,女人則起輔作用;三是,男人負責外部事務,女人只管內部事務。可見,在家庭工廠中,女性的角色實際是傳統家庭角色的延伸。家庭工廠中,男女的勞動分工是擴大了的“男主外,女主內”。男性處于支配地位。

2.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處于一個重要的轉型期,在這一過程中,農村社會發生了重要的變革,農業走向兼業也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

從分析中可以看到,農村女性在兼業的過程中處于特殊地位,還存在著利益受損,安全受到威脅,被逐漸邊緣化等問題,但再更多的時候農村女性的問題被中國轉型期的眾多問題所覆蓋,本文從社會學,經濟學,女性主義的視角來分析農村女性在兼業中存在種種問題的原因,并且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用教育來逐漸改變當前的社會文化,把性別的視角加入到教育中去;用對農村女性的培訓來提高女性的人力資本,加強對農村女性的培訓和教育;用產業結構調整來提高農村女性就業,發展適合女性就業的產業;用政府扶植來促進農村女性的進一步發展,在推動農村女性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王黎芳,非農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性別分析[J],甘肅理論學刊2006(1):41

上一篇: 農村社會考察報告 下一篇: 成人網絡教育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三级网站69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中文 | 最新2021久久精品 | 色妺妺在线视频 |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