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論文獲獎匯總十篇

時間:2022-12-14 15:37: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科學論文獲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小學科學論文獲獎

篇(1)

為了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我經常從一些報刊、雜志上剪貼一些與科學課有關的知識,積累起來。我還經常學習《山東教育》、《煙臺教育》上有關科學研究的內容,課余時間觀看電視臺的“科學教育”節目,多媒體網絡也是我搜集材料、釋疑解惑的好幫手。課余時間我就到實驗室,把課堂上要做的實驗先做一遍,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勤于積累,勤于學習,勤于反思,使我在課堂上得心應手,也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心滿意足。

為了盡快跟上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步伐,還積極參與各種培訓與教學研究,認真撰寫科學教學案例和教學論文。曾多次在區市科學論文評選活動中獲獎。在不斷的學習中我迅速成長起來。

二、充分準備,有的放矢。

小學科學教學如果沒有材料,那就是紙上談兵。每一節課我都布置學生課前準備材料。要求學生通過上網查閱、閱讀報紙、刊物、詢問父母、朋友等形式收集資料。另外我還利用農村的天然資源。讓他們到自己熟悉的大自然中去調查了解進行探究。如在學習《各種各樣的礦物》時,我就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實地考察,對學生帶回來的各種礦石,進行科學的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對各種礦物的特征已有了比較充分的了解,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這樣讓學生親自動力手,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習質量,教學效果很理想。

再是,我不怕麻煩,自己動手,搜集和制作實驗所需的教具,并積極發動學生、家長尋找許多直接可以使用的教具:小鐵釘、細鐵絲、注射器、塑料吸管、電池和各種金屬等;可以尋找替代品:如臉盆代替水槽,普通玻璃杯或其他水杯代替加熱用的燒杯;利用不銹鋼的勺子、湯匙代替凸面鏡和凹面鏡等;可以尋找各種能夠制成教具的材料:如各種瓶子、線、廢紙、易拉罐、可樂瓶等。凡是人們看不上、用不上的東西往往在我們的科學課上都有用武之地。

三、激發興趣,巧妙引導。

要想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愉快的心情,就應該努力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氣氛,讓學生有自主時間去分析思考,去提出問題,去猜想假設,讓學生毫無顧忌地發表己見。在教學中我始終和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和學生一起觀察、實驗、思考、分析、交流,和學生始終保持融洽的師生感情,加深了學生的實踐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課堂上我經常利用故事法、懸念法、游戲法、謎諺語法等創設學習情境,啟迪學生提出問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如在學習《生命的奧秘》一課時,我給學生講了女媧造人的神話故事,引起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在心理上有了愉悅感時,就敢想、敢說、敢為。我適時地、靈活地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探索,不包辦代替,引導學生在動手、動嘴之前先動腦。

課堂上對于學生經過精心思考提出的問題,教師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處理,甚至置之不理,則很有可能打擊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使他們感到自己的想法沒有得到關注,從而放棄自己的努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學生提出一個好的問題或答對一個有創造性的問題時,就及時地評價進行表揚,對一時答不上來或答錯的同學,也給予鼓勵。由于學生的想法能及時得到反饋,課堂氣氛活躍了。有時候我對學生的發言也不急于表態,因為過快的肯定和表揚往往傳遞著“討論已經結束”的信息,應該給學生提供發表自己見解的自由空間,讓學生都有機會發言,嘗試成功的喜悅。

在做火山噴發實驗的時候的有個同學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老師:火山噴發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災害,我們能不能用一個鍋蓋蓋在火上口上,這樣它就不會噴發了。我當時極力的忍住笑。沒有評價他的問題是否正確,而是讓同學們針對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同學們從火山的形成,火山噴發的原因等方面進行了熱烈討論,課堂氣氛之活躍達到空前水平。

四、認真指導,及時反饋。

新的科學課程標準強調“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而實驗是學科學的最有效的手段。動手實驗可以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

篇(2)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建設“教育強縣”和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為契機,在局黨組的的正確領導及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的正確指導下,以“強管理、抓質量、保均衡、促發展”為主線,狠抓學校內部管理、質量提高和學前教育建設,促進我縣基礎教育健康、均衡、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學前教育:實施學前教育XX年度建設計劃,改擴建好武源、萬水、土地、水東中心幼兒園等4所鄉鎮中心幼兒園、30所村級附屬幼兒園,確保適齡幼兒接受三年學前教育率達65%,接受一年學前教育率達99%以上。指導創建4所縣級示范性幼兒園和1所市級示范性幼兒園。

2、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達100%,輟學率控制在0.5%以下;初中入學率100%,輟學率控制在2%以下;推動建好特殊學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城鎮達到75%,農村達到60%。

3、高中教育:高一招收新生1400人,高中階段在校學生達3000人;推動普通高中向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確保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年檢合格以上。

4、學生思想品德合格率:小學生100%、中學生達99%,學生犯罪率為零。

5、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和大課間體育活動,確保體質健康合格率城鎮中學生98%,農村中學生96%,城鎮小學生96%,農村中心小學93%,村級小學92%。

6、教育質量:小學合格率98%,初中畢業學業考試一次性合格率95%,7a人數達到10%,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一次性合格率90%以上,高考本科上線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狠抓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按規定開齊所有課程,力爭體藝活動參加市級競賽參賽項目和獲獎人次有所增加。

三、工作任務與措施

(一)緊抓機遇,促進各級教育均衡發展

1、學前教育要有新舉措

一是搞好中心幼兒園建設。實施學前教育XX年度建設計劃。做強公辦幼兒園,力爭改建好武源、萬水、土地、水東中心幼兒園和禾魚完小附屬幼兒園等31所村級附屬幼兒園,努力提高學前三年普及率。召開學前教育現場會,全面推動學前教育發展。學習資興、蘇仙安仁縣、宜章縣農村公辦幼兒園建設中好的經驗,創建4所縣級示范性幼兒園、1所市級示范性幼兒園,充分發揮其示范輻射作用。二是規范幼兒園日常管理。推進標準化幼兒園建設,按照《湖南省幼兒園辦園標準》和《湖南省簡易幼兒園基本條件》等要求,建立幼兒園建設和管理指導、檢查、考核與評估機制。加強師德建設,通過多種形式,提高保教水平。對民辦幼兒園和鄉鎮中心幼兒園、鄉鎮小學附設的幼兒班分別進行量化評估檢查。對于辦園、辦班不合格的幼兒園、幼兒班進行整頓,限期整改到位,以達到端正辦園思想,規范辦園行為,改善辦園條件的目的。建立幼兒教師用書及教育教學資源審查制度,全縣所有學前教育機構都要使用省教育廳推薦的幼兒教材。充分利用郴州市幼兒園網上管理系統構建覆蓋全市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提高辦事效率。嘗試幼兒園劃片招生,杜絕惡性競爭。入園年齡不低于3歲,民辦幼兒園和鄉鎮中心小學以及今年改擴建的村級附屬幼兒園逐步取消附設的學前班。三是積極扶持與規范民辦幼兒園發展。努力爭取資金用于扶持和獎勵民辦幼兒園,著力提高硬件設施好的民辦幼兒園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質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性學前教育機構,力爭新批規范化民辦幼兒園4所。四是促進學前教育向前延伸。探索0—1歲以醫為主、教支援醫,1—3歲以教為主、醫支援教的醫教結合新模式,嘗試構建3周歲以下散居嬰幼兒早期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成立縣嬰幼兒早期教養指導中心和縣嬰幼兒保健指導中心,為嬰幼兒早期教養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早教指導站可依托幼兒園成立,保健指導站可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

2、義務教育要有大發展

一是進一步理順義務教育辦學體制、完善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以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為重點,突出解決農村學校資源配套問題,積極推動城鄉骨干教師均衡配置,因地制宜,區域推進,逐步提高;優先扶持薄弱學校,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二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切實保障困難群體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促進教育公平。保障殘疾少年兒童受教育權益;探索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加強其入學保障和教育管理;探索進城務工和經商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和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三是鞏固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成果,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認真學習外地課改經驗,努力培養課改樣板校,打造有效課堂。四是推進中考制度、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充分發揮考試評價導向作用,不斷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五是加強學籍管理,啟動學籍管理系統,嚴格控制學生非正常流動,加快緩解義務教育大班額問題。進一步探索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擇校問題,優化城區教育資源配置,調整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啟動擴容提質工程,努力增加義務教育尤其是小學學位,實行劃片招生,確保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就學權利。嚴格控制城區學校班額,確保學生健康成長。嚴格把關學生入學年齡,不準留級,確保不浪費義務教育資源。六是努力建成覆蓋面廣使用便捷的管理服務平臺,通過現代化信息手段促進基礎教育的全面管理。

6、開展“6.26”禁毒及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7、組織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及高中畢業證驗證;

8、召開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會議;

9、組織高中階段學校錄取工作;

10、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測;

11、參加“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市級征文和演講比賽。

七月

1、組織參加郴州市第十四屆中小學幼兒園(英東杯)藝術節和藝術教育科學論文評選;

2、組織初中畢業學業考試補考工作;

3、組織參加市舉辦幼兒園園長、教師培訓班;

4、開展農村骨干體育教師和健康教育教師培訓;

5、幼兒園改擴建建設督查。

八月

1、初中畢業考試生、地補考(上報組考方案);

2、組織參加郴州市第18屆中小學生(英東杯)第一階段運動會籃球、舉重、健美操比賽;

3、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秋季招生工作;

4、開展國防教育,組織高中新生軍訓;

5、指導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和幼兒園秋季招生工作。

6、開展全縣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科學論文評審活動;

7、督促學平險理賠。

九月

1、組織收看“開學第一課”;

2、開展中小學生“愛牙日”活動;

3、開展防近宣傳周活動;

4、安全隱患排查;

5、開展XX年秋季全縣中小學、幼兒園開學情況檢查,做好開學情況數據匯總上報工作;

6、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7、組織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初中學業考試生、地補考;

8、開展學校食品衛生和飲用水專項檢查;

9、開展音樂、美術教師基本功比賽;

10、征訂家長讀本,長學校;

11、迎接省項目園建設督查。

十月

1、組隊參加郴州市第18屆(英東杯)中小學、中職生運動會第二階段(田徑、健美操、乒乓球)比賽;

2、組織學習、貫徹幼兒園日常管理常規和教學常規,開展幼兒教育教學送教下鄉活動;

3、開展學校體育、藝術、衛生專項工作督查;

4、開展示范性家長學校評估驗收工作和優秀家庭教育論文及百名優秀家長評選、推廣工作;

5、舉辦xx縣第28屆中小學生運動會;

6、開展慶祝“建隊節”活動及少先隊輔導員培訓;

7、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8、組織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考查;

9、開展中小學學校管理視導。

十一月

1、做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數據上報以及體衛藝與國防教育年終總結、報表上報等工作;

2、組織學前教育年終專項檢查,開展農村示范性中心幼兒園評審工作;

3、組織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考查;

4、指導開展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德育特色示范校、優秀德育案例評選;

5、迎接市級示范家長學校驗收。

十二月

1、總結XX年度工作,擬定XX年基礎教育工作要點,開展年終考評;

2、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3、組織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

4、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測試上報考核(9.1-12.31)。

基礎教育的工作計劃二

教育時刻需要不斷的變化,適應不斷的形勢的變化,在不斷的前進中,我們有了更多的方向,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在不斷努力的目標,這些都是我們認為最好的。基礎教育的改革實在必行,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大踏步前進的動力。國家近年來一直在深化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斷的提倡素質教育,希望國家教育能夠得到較大的提高,我們基礎教育辦公室已經就201X年的工作做好了準備。

一、工作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為魂”,堅持“自主創新”,啟動并實施以“百堂新課改探索課”、“百項特色校本教研活動”為重要載體的“攜手行動計劃”,注重聚焦課堂,重視常態課建設、課程建設、校本教研制度建設,充分發揮課程改革的積極效應,合力打造上虞課改品牌,積極推進我市課改健康發展。

二、工作任務

一類培訓、二次評比、三項研究、四大建設。

1、一類培訓

做好面向教師的學科培訓,面向教研組長的主題教研培訓。

2、二次評比

(1)以“科學地教、有效地學”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在上下半年分二期開展“上虞市中小學百堂新課改探索課評比活動”。

(2)堅持“以校為本 以效為本”的教研理念,在全市中小學中開展“百項特色校本教研評比活動”

3、三項研究

(1)認真做好對課改實驗的調查研究工作。對全市不同層面學校課改實驗進展工作進行調研。通過調研和評估,及時總結、培育和推廣成功經驗;對出現的問公文頻道題及時組織力量進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2)課堂教學策略和基本規范的研究。通過案例分析、探索課評選的方式,對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樣式進行探討,為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提供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指導。

(3)繼續開展對學生發展性評價的研究,探索全面提高教師“常態課”教學質量的評價方式。

4、四大建設

(1)課程建設。合理應用好地方專題課程教材,著力完善教材建設。有效地引導學校合理地進行校本課程建設。

(2)制度建設。重點是推進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設,通過“推進校本教研”主題征文、主題論壇等活動,推行10大措施做實校本教研,改變教研和培訓的工作方式,以樸實的方式扎實推進校本教研制度建設。

(3)隊伍建設。通過培育、挖掘、宣傳等方式,及時總結推廣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提高上虞教育在紹興市乃至浙江省的影響力。

(4)資源建設。合理規劃,積極組織開發對教師有實際價值的課程資源,加強“課改在線”網站建設和利用,高質量地編印《上虞課改》。探索和研究促進城鄉課改和諧發展的有效策略。

三、工作安排

一月:中小學第三屆師徒結對滿師及第四屆師徒結對啟動儀式

二月:《上虞課改》09年通訊員工作會議

三月: 分段進行新課程主題式調研;

四月: 省06規劃課題《農村完、村小新課程實施策略》部分成果共享

五月:“科學地教 有效地學”——中、小學新課程各學科探索課評比(一)

六月:“推進校本教研”主題征文

七月:“推進校本教研”主題論壇

八月:“網上教研”的工作規律和模式探索

九月: 有效備課行動研究——各學科利用學區學科教研基地開展

十月:“科學地教 有效地學”——中、小學新課程各學科探索課評比(二)

篇(3)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整體推進課堂改革為重點,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實踐課程改革理念,壯大強勢學科和骨干群體。突出教研工作的先導性,強化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小學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主要目標

1.使小學教學水平提高,有詳細的小學教學工作計劃。加強教導處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努力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

2.加強各科教學活動,使各科教學質量穩步上升。

3.加強教研組建設,使教研活動開展豐富有效。

4.加強師資培訓力度,著重培養青年教師,確保教師隊伍有層次、穩固提升教學水平。

5.堅持走科研興校、興教之路,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加強校本培訓,提升辦學水平。

6.繼續深化新課程改革,全面試行《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加強綜合實踐、藝術、科學等一些新課程的研究工作,摸索行之有效的課程實施模式。

三、主要工作

(一)明確要求,規范教學常規

學期初,組織教師重溫學校教學“七認真”工作要求,對照要求,找差距,明確本學期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學生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1.備課要提前三課時,精心備好每一課,不得出現無教案進課堂的現象。教案教學目標要明確,重點、難點要合理清晰。要有教后小記,教后小記一定要及時寫,字數不作規定,內容應該是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想法、做法,學生在課內的反應情況及學生作業反饋等,要求寫一些實在的得與失。通過平時每一堂課的反思小結,來促進每一位教師不斷成長。

2.課堂教學是主陣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要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認真思考學、教、練三者的關系。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強調教學互動,既要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又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指導和幫助學生建立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式,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充分利用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或自制課件來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習興趣,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會知識的遷移,得到創新的啟迪,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更多的知識。

3.教師要精心布置作業,加強針對性,體現靈活性,提倡分層布置作業,控制學生的課外作業量。語文忌死抄、死背,注重積累性、應用性作業的布置,數學忌機械、重復性作業,注重實踐性、應用性作業,其他各學科也應創造性地布置作業。作業批改要認真、及時、正確。各年級要扎扎實實抓好寫字工作,嚴格抓好學生的寫字姿勢、寫字質量。

4.課外輔導要緊緊圍繞提優轉差這一總目標,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分層次進行個別輔導,做到因材施教,輔導內容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對學困生的輔導務必做到耐心和細致,幫助學生選擇和構建適合他本人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努力使每一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畢業班尤其要作好輔導工作,力爭在畢業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二)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水平。

1.加強理論學習。

有什么樣的教學觀念,就有什么樣的教學行為,教學觀念決定教學行為。在當今深入實施素質教育開創教育新紀元之時,對教學理論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本學期,繼續采用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引導教師學習教學理論,更新教育觀念。集中學習由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在備課組活動、教研活動時,組織開展專題性的理論學習。自學要求教師做到每周進圖書室、閱覽室借閱教育教學書籍、雜志及報刊,并做好摘記。每周完成讀書筆記的摘錄任務,并按要求認真完成繼續教育學習任務。

2.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

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是提高教學管理效率的一項有效措施。使教研組、備課組成為學科課題實施、教學研究的基本單元。教研組工作必須上一個新臺階,做到教研活動的常規化、專題化、系列化。各教研組務必在期初制訂好切實可行的小學教研工作計劃,活動過程要具體體現全過程,有重點,有專題,有資料記載。教研組長負責組織好學習相關理論文章,每周聽本組成員的隨堂課,督促本組成員認真參加各年級段的聽課、評課等交流活動,組長將每次活動資料收集記錄完備,及時交教導處。

各年級成立備課組,開展好集體備課活動。保證集體備課的有效性。由組長負責先確定活動內容,備課組成員一起對所定內容進行分析研討,確定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每一階段都要有一個主題,每次活動都有一個中心發言人;提倡教案多樣化,個案與共案并存,集思廣益,共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開展教學研討活動。

組織教師開展相互聽課、評課活動,努力營造濃厚的教學研討氣氛。鼓勵青年教師上好“一課三上、三課一議”活動,在每一次修改中得到不斷提升。其他教師每學期認真上好一節研討課。班子成員、骨干教師每學期向全校教師上示范課。師徒結對教師分別上好示范課和匯報課。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5年以內青年教師和學校中層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30節。同時,本學期還要加強教師間的互相評課制度。通過聽課、評課活動,使教師在聽的過程中學習,在評的過程中反思,以促使每一位教師加速成長。

4.開展好新課程改革實驗工作。

本學期要繼續指導好一至五年級任課教師開展好新課程改革的實驗工作。課改領導小組成員定期深入課堂聽課,組織低、中年級備課組、教研組開展教學研討活動,與實驗教師一起探索、實踐,積累資料,撰寫案例與論文,努力形成階段性成果。

這學期繼續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管理網絡,組織任課教師加強理論學習與實踐研究,開展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和社區中去尋找、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然后進行交流和篩選,確立若干個“主題”,并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調查,觀察上網,實驗咨詢等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

同時,這學期還要加強對藝術這門學科的研究工作,利用現有的師資,以點帶面,加強藝體組的教研組活動。促進全體任課教師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提升我校的藝術教學質量。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我們順利實施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抓好隊伍建設是我們今后階段的一個重要任務。因此,本學年,我們將繼續致力于在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與壯大骨干教師群體上下功夫,不斷創造條件,為他們搭設成長的階梯。

1.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和各種培訓

新世紀的教育充滿挑戰,新世紀對教師的業務素質要求,有人把它概括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跨文化學習能力等。而我們觀念的轉變和能力的培養要內化為我們自身的素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通過學習和培訓來完成。所以在年齡規定內的學歷進修、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及其他學習任務都要督促教師積極參加,認真完成。同時引導所有教師積極參加其他專題培訓,不斷夯實底蘊。

2.繼續高度重視骨干教師的培養。

對事業性強、勤于鉆研業務、有培養前途的青年教師要多壓擔子。為骨干教師的成才搭建舞臺,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評優課比賽、學術研討活動,給骨干教師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才華的機會,使骨干教師盡快脫穎而出,早日成名成家。

3.抓好五年以內的青年教師的成長。

貫徹落實市教育局有關文件的精神,扎實開展傳幫帶活動,為三年內的新教師配備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業務指導老師。明確師徒結對的活動內容、要求,明確幫帶的目標。每個青年教師均要制訂并切實實現個人成才奮斗目標。學校將組織各種競賽活動促進五年內的青年教師業務能力與專業水平的提高。本學期將組織開展青年教師三字一話等教學基本功競賽和教學評優課活動。

(四)、落實制度,做好常規工作的管理工作

1.加強隨機檢查。

依托“行政人員值班制度”和“課堂教學隨機調研制度”,對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隨機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糾正。主要檢查課程計劃執行情況、教學秩序情況、課外輔導幫教情況等。班子成員按教研組分工,加大聽老師隨堂課的力度,及時了解教師的教學動態,并相應作出評價,提出要求,不斷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

2.組織專項調研。

針對教學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及存在的問題,組織開展專項調研活動。如新教師課堂教學調研、學科教學質量抽測等。本學期將著重在數學、英語課堂教學上進行專項調研,探索構建科學有效的數學和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3.規范教學百分考核。

本學期,繼續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百分考核。為保證每月考核的正常開展,教導處負責做好以下工作:1、每月組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對教師的備課、作業批改情況進行檢查,并及時反饋。2、班子成員、教研組長深入課堂聽教師的隨堂課做好記錄與評定性評價。3、教研組長組織教師開展教學研討活動,上課教師有教案、聽課教師有評課意見。4、組織參加各級各類競賽,設立輔導獎,輔導學困生有記錄、有成效。5、認真組織各學科的平時抽測和期末測試工作,做好質量分析。6、教學論文、教學隨筆、教學一得、讀書筆記每月收繳登記,擇優上貼《教科研信息網》和學校網站,對于發表、獲獎的及時做好登記與表彰。

在規范教學百分考核的同時更要注意發揮百分考核的示范榜樣作用,對考核中對某一方面表現優秀的教師教導處將予以公布表揚,對考核中發現的一些優秀備課、優秀作業將組織展覽,對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的成功做法予以推廣,使其他教師就從身邊的榜樣學起,從而督促每一位教師在各方面做得更好。

(五)加強體育、美育、科技教育和勞動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素質教育提出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讓學生獲得生動地、活潑地、全面地發展。因此,要加強對體育、美育、科技、勞動等學科的教學管理,根據新的課程標準開展以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為主的實踐活動,抓好田徑隊、足球隊、文娛隊、書畫組的平時訓練輔導工作,開展好器樂比賽、繪畫比賽、科技制作比賽等,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四、具體工作安排

附:主要活動安排:

三月份:

1.學期初各項常規檢查(學科計劃、備課等);

2.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會議;

3.組織全校學生參加“第八屆世界華人小學生作文大賽”;

4.小學語文命題研討與試卷評比;

5.寒假讀書筆記競賽;

6.教學“七認真”檢查;

7.制訂2009年教導處工作計劃、教研組、備課組計劃;

8.上報學額,整理學籍;

9.學雷鋒活動;

10.備課組活動和教研活動常規進行;

11.參加片級小學語文教師評優課活動;

12.植樹節活動;

13. 參加市小學生田徑錦標賽;

四月份:

1.中、高年級英語單詞默寫競賽;

2.選送英語論文參加市評比;

3.體育節;

4.音樂優秀課評比;

5.速算比賽;

6.課堂教學展示;

7. 品德學科教研組活動;

8. 青年教師會課比賽;

五月份:

1. 教學質量調研;

2. 教學常規檢查;

3. 語文命題作文比賽;

4. “名師引路”活動;

6. 四年級鋼筆字比賽;

7. 選送論文參加蘇州市(張家港市)優秀論文評比;

8. 開展校際間課堂教學觀摩活動;

六月份:

1. 科學論文評比;

2. 選擇選手參加蘇州市計算機操作應用能力競賽;

3. 藝術節暨慶“六一”活動;

4. 世界環境日教育;

5. 校內結對師徒上匯報課;

篇(4)

(一)主要成績

1.修建場館,搭建平臺;設立機構,規范管理

2009年3月-4月,相繼成立九龍坡區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以下簡稱區青輔會)、九龍坡區青少年體育藝術科技活動中心(以下簡稱區藝體中心)兩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機構。在區教委、區科協、區科委等部門的領導下,對全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實施組織、策劃、管理與領導職能。

2.促進興趣小組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培訓

通過促進學校建設將特色與傳統有機結合的科技興趣小組,重點建設師生創造發明組、科技制作組、師生科學論文組、科技實踐活動組等科技興趣小組,加強了各學校師生科技骨干隊伍的建設。通過組織區科技輔導員創造發明、科技論文、科技模型制作等科技培訓,組織參與全國、市科技輔導員培訓班,開展全區科學教師專業技能考核等方式,做好科學課教師、科技輔導員培訓及學校科技教育活動培訓、指導工作,2007―2012年先后舉辦了6次大規模培訓,近500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教師參加培訓。

3.優化教育課程設置,拓展教育課程內容

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從小學至高中將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堅持每周開設3課時綜合實踐課,在學科課程中廣泛滲透科技教育意識,廣開科技教育途徑。小學:以科學學科為龍頭,運用新課程中富有時代氣息、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與培養。初中:深入開展“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感受信息技術的巨大價值,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動手操縱能力。高中:全面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職高以“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為重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4.開展科教宣傳與競賽活動

由區青輔會牽頭組建了有8名科技輔導員組成的科技報告團,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科技活動指導和科技講座10次,為多所學校數千名學生做科技講座和指導科技活動。

2007-2012年,在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重慶市聯賽、中小學“科技之星”創新大賽等各種科技賽事中,我區累計獲得市級獎項439項,國家級獎項23項。其中,最能體現學生創新水平的創造發明和科學研究論文較往年有較大幅度上漲,反映出我區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正在穩步提升。在學生和科技輔導員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我區還獲得了優秀組織獎。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缺乏專門管理機構

目前,我區在區教師進修學院設有區藝體中心、區青輔會兩個負責科技活動的組織,但屬于一個班子兩塊牌子,且管理人員都是兼職,沒有一個專門負責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機構,更沒有專門人員、專門辦公地點和專項經費,難以對全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并有效開展科技活動。科技工作的開展均是根據上級有關文件進行,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工作的計劃性不強。

2.缺乏科普教育基地

迄今,我區僅有一個科技活動中心,且因剛建好,還有待完善和逐步發揮作用。青少年科技活動基地明顯不足,也沒有中小學生的科技作品進行展示、參觀和交流的平臺,制約著科技活動的深入開展和科普教育的全面進行。

3.缺乏科普專項資金

目前,我區一直沒有科技教育專項資金,開展科技工作和活動都是各部門籌集資金,才得以基本維持。在培養科技骨干教師、科技后備人才、開展科技項目培訓、增添科技教育設施設備等方面也存在資金的嚴重匱乏,因而,科技教育的普及、提高、深化均嚴重受限。

4.缺乏科技專業隊伍

我區沒有專門從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教師,全區兼職科技教師不穩定,且缺乏專業技能培訓,優秀科技教師少,科技教育和科技活動指導不力,這是造成科技作品質量不高、區域整體科技教育水平落后于我市其它區縣的一個重要因素。唯有培養一批業務精、水平高、有創新思維、有敬業精神,愿意從事科技教育的專業化科技教師,才能真正提高全區科技教育水平。

5.缺乏特色科技項目

近20年來,由于多種原因致使我區科技教育工作沒能持續、深入地進行,我區科技教育基礎薄弱,推動力度不夠,歷史積淀不深,迄今仍沒有形成具有區域特色且可持續發展的科技項目,缺乏拳頭項目,缺乏競爭力。

6.缺乏評價激勵機制

教育效果具有滯后性、潛在性。新課改倡導既重結果更應注重過程的發展性評價。然而,時至今日,僅僅關注科技教育、科技活動、科技競賽的結果而忽視過程的現象十分普遍,沒有正確的評價導向機制、沒有公平公正的評價平臺、沒有展示激勵的舞臺,嚴重影響著兼職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評職評優評先等方面缺少對科技教師進行激勵的長效機制,科技教師在學校地位不高,不受重視和重用,使優秀人才不愿到科技輔導崗位上工作,取得成績的優秀科技教師也想方設法地調離。

二、鼓勵與保障措施

(一)加大投入,落實到位

“科普是公益事業”,需要政府加大科普投入,同時,在科普經費、科普場地與設施設備等方面給予政策保障。上到區財政、區教委,下到各學校均應設立科普教育專項資金,盡快建立科普經費的保障機制。作為經濟強區、教育強區的九龍坡區,也應當在科技(普)方面努力作為,力爭邁入重慶市一流行列。

1.健全科技教育管理體系

學校要健全科技教育管理網絡。建立由分管校長、分管主任組成的領導小組,成立由專兼職科技教師組成的指導小組,結合學校實際,成立科技活動小組。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每年根據上級工作部署,制定具體計劃,全面推進科技教育工作。

2.建好基地,拓展陣地

在九龍坡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石新路小學點的基礎上,逐步建成“重慶市九龍坡區科技活動基地”,設立分類工作室、實驗室,并逐步面向學生開放,力爭區科技教育活動基地上一個臺階。區和學校要利用現有教育、文化、衛生、環保和體育等設施開展好科普宣傳,充分發揮科普陣地在科普中的作用。在九龍教育局域網上建立科普網頁、開辦科普專欄或節目,促進科普教育工作的全方位開展。

3.搭建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系列平臺

結合國家、市年度科技競賽活動要求,開展系列競賽活動,認真組織、廣泛發動、積極參與、精心打磨,打造出有特色、有實用性的科技作品參賽。舉辦科技創新教育展示活動。把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作品展示給社會,展示給廣大市民,起到宣傳科技教育、宣傳九龍教育、宣傳學校的作用。

4.建設專兼職結合的科技教育隊伍

培養一批科技骨干教師隊伍。建立一支精干的、高層次的科普講師團,定期舉辦有影響力的高質量的科普報告會。抓好科普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壯大科普教師隊伍。建設一支科技志愿者隊伍,積極吸引高新技術企業中有關專業人員參與科普教育宣傳活動,發揮區域內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普宣傳中的主力軍作用。

(二)優化獎評機制

1.創新評價,明確職責

逐步建立以學校科普教育為支撐,以科普活動、科普效果與科普工作的進步和創新為主要內容的評估體系,將科普工作納入學校綜合目標考核。既關注科技教育、科技活動和科技競賽的結果,更要注重過程中的教育價值。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機制,建立公平公正的評價平臺,表彰科技教育先進教師和優秀學生,激發所有專兼職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專項獎勵,激勵到位

篇(5)

有人說:"高考不改革,中國的基礎教育很難有根本性的改變。"此話不無道理。不是有人把高考比作"獨木橋"嗎?現在就是有千軍萬馬急于要通過它,因為只有通過它才可能達到充滿希望并獲得發

展的彼岸。如果我們不去改造這座"獨木橋",不去建筑新的通道,只是一味地宣傳、動員大家不要擁擠,那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幾十年來,我們從批判片面追求升學率,到反對"應試教育",問題

真正解決了嗎?

現在的高考,用一張試卷、一個標準、一個模式來要求和鑒別幾百萬學生,至少有兩個弊端是明顯的。第一,在這種統一標準的影響下,因為試卷主要考查學生的知識復制、遷移、運用能力,學校

教師也用主要精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結果造成了我國青少年,在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創造才能得不到有力的發展和培養。第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有所長就有所不長,很多創新型人才并不全

面。所以說,這種考試制度在選拔出一大批有才能青年的同時,也扼殺了一批有突出特長、有創造性才能的人。

其實這種統一考試的弊端,早在選拔音樂、美術、表演、體育等特殊人才的過程中就被人們認識到了,而且做了改進,形成了一個細小的通道。實踐證明,以上院校按照他們各自的招生方法都挑選

到符合自己培養目標的新生。現在的問題是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青少年也應該開辟這樣一個通道,使他們的能力得到鑒別,使他們不拘一格地受到重視和培養。

這種選拔工作開始時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只有少數的重點高校參加。特別應該強調這種選拔應該不同于過去的保送生,因為過去的保送生絕大多數是通過各種形式不同的考試(如學科競賽

)來證明他們的繼續進入高校學習的潛能。而對具有創造能力學生的鑒別,應該以中學生科研論文答辯會的形式來進行。各個高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種協會以及大的企業集團,每年可以按期組

織一個或幾個中學生科學論文評選和答辯會。關鍵是由學生已經完成的創造性工作的成果來說明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性研究能力。與之相輔可以對他們相應的文化基礎做一定的綜合考查。如果這樣的

通道一旦開通,它的好處是多方面的。首先,這種招生方式是一個指揮棒,它使得所有的學校都來重視學生創造能力的發現和培養。這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

用,對整個基礎教育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第二,高校能招到一批在某一個領域已經自學了相當內容,有一定研究能力和研究興趣的新生。外國的經驗證明,這樣的學生在研究領

域的成功率遠高于各種學科競賽獲獎的選手。第三,如果這樣兩種高等學校的錄取方式并存,形成一個雙渠道的高校招生體系的話,一方面它們可以相互補充,另一方面它們也可以相互競爭、相互影響

。這樣勢必可以促進原有高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

課程和教材的改革。

在學校我們是通過課程和教材對學生進行教育,是通過課程和教材來具體地體現我們的教育目標。每一門課程都是以學科體系為中心,系統深入地介紹本學科的基礎知識。雖然因學生的負擔過重,

幾經刪減,但是由于指導思想沒有根本變動,學科體系沒有改變,刪的總是皮毛,負擔依舊不變。知識經濟的到來,人類創造新知識的速率成幾何倍率增加,知識更新的周期在不斷縮短,學生在學校所

學的知識,將不再能夠適應未來時代的需要。時代的發展,注定了"人為了生存,不得不終生學習"。所以,學校不僅要傳授給學生人類積累的重要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學生如何自己去學習,使他的

終身學習比較順利。這是一種全新的課程觀、教材觀。在這種新觀念的指導下,我們應該作以下幾方面的改革:

(1)改變必修課的教學方式。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不是對基礎知識的否定,更不是不要基礎知識的教學;創新不是異想天開,新知識的發現是在扎實的基礎知識上,運用創造思維能力,通過艱苦的探索和努力才能獲得。所以

,我們強調創新精神培養的同時,也要強調學生要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為此,我們必須重視必修課的教學,必須把素質教育的要求落實到必修課的教學當中。這就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課

堂的教學方式,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改變必修課內容、科目。

在保證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所必需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刪減一些必修課的內容,與此同時增加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內容。必修課不一定都要學得那樣系統,可以合并成一些綜合的科目;還可

以刪減一些必修科目,把一些必修科目改為選修科目。這樣做,一方面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為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創造能力留下空間;另一方面有利于給開設一些適應新時代需要的課程留下時間。

(3)開設新課程。

實際上,我國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早已呼喚要開設新課程。在全國各地的教改實驗中,出現了學法課、小論文課、科學實驗課、創造發明課、科學專題講座、科學專題討論會等等。在這一類課程中,

突出的特點是: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去自學,使學生學會在社會實踐和學習科學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系統地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這樣,就把學生的精力引導到進

行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的研究之中,從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現在的問題是應該擴大這種教改實驗的范圍和深度,經過提煉形成新的課程,并最后把這種課程納入我們的課程體系之中。

教學環境的改造。

二、培養創新人才是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自1997年初之后,我國科教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自1997年夏季之后,我國經濟界最關注的熱點問題是東亞的金融危機。這兩件事在20世紀末不期而遇,絕不是偶然的。早在90

年代初,就有位美國經濟學家指出:"并沒有什么東亞的經濟奇跡,他們沒有科學上的創新,沒有新經濟制度突破,整個東亞經濟就象一個巨大的肥皂泡,只要用針尖輕輕一戳就會破滅。"這句話今天被

言中了。而這些年來,美國的5000家軟件公司高速發展,創造的利潤價值使美國經濟獲得了強大的助推力。連續幾年經濟上獲得高增長,失業率降到歷史最低點。這一消一長,反差如此之大,原因當然

是多方面的;但是,除了金融管理方面的諸多原因之外,有一個教訓也是深刻的:一個缺少科學儲備和創新能力的國家,不可能持久地繁榮。

"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全黨、全社會都要高度重視知識創新人才的開發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興國真正成為全民族的廣泛共識和實際行動

。"這是主席代表國家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號召。如果到現在我們仍不覺悟,仍然沒有為國家本世紀的騰飛,培養出一代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新人,那將是我們教育的重大歷史性失誤。

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在大家都在議論建立國家的創新體系。教育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創新人才既要具備創新意識,又要具備創新能力。首先,創新意識是屬于

世界觀的范疇。我們知道:一個人的世界觀是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形成的,而這個年齡的人正是處在高中時期。不能設想一個從小沒有好奇心、對新事物不敏感、對科學新發展沒有興趣、沒有批判意識

、沒有為事業獻身精神的人,長大以后能成為一個具有創造性的人才。而人的這些可貴的精神,必須從小經過啟蒙、引導、愛護、培養、發展。

另一方面,創新能力是屬于思維能力的范疇。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發展到十八歲就基本成熟。而在這之前,整個青少年時期有兩次思維能力發展的。一次是在十四歲,正值初

中階段;一次是在十七歲,正值高中階段。在這兩個階段培養成的思維習慣,會與人終生相隨。這說明創新教育必須從基礎教育抓起。

我們的教育自古至今,不論大中小學,都太注重繼承,都太注重記憶,總認為學習就是吸收知識,把知識記到腦子里就是真正學到了東西。所以,我們大中小學課本的知識容量和難度遠大于歐美。

我們的學生學得很苦、很累,他們把功夫都下在強化重復性思維方面。我們的學生發展了這方面的能力,所以參加各種學科競賽,歐美的學生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但是西方人拿諾貝爾獎的卻遠遠多于

我們。

注重效益的西方人認識到:腦子不是主要用來記憶和計算的。人類不具備鳥類的飛行功能,但卻設計出飛機、火箭,比鳥飛得更高更快;人類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不如很多動物,但能設計出汽車、火

車,比任何動物跑得更遠更快;人腦的記憶和計算能力有限,但可以設計出記憶、運算能力無比強大的計算機。可見人類正是利用自己最可貴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使自己機體的各種能力得到發展和延伸

,使全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這就是中國教育工作者在本世紀末最應該深刻認識到的現實。今天國家強大起來了,經濟上有了一定的發展。唯獨深入每個中國人骨髓的傳統教育觀念沒有變。今天,考試

的功能得以進一步發揮,重復、記憶負擔比幾十年前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教育怎能應付本世紀世界經濟的挑戰?

綜上分析,基礎教育應該是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從國家的最高利益來考慮,改變基礎教育現狀,實施創新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培養創新人才是我國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任

務之一。

培養創造性人才,需要改革教育制度和教育內容,但創新教育不是只能在特殊的課程和活動中才能進行,它應該貫穿于學校整個教學、教育活動之中。在我們的學校里應該形成一種培養創造性人才

的環境和氛圍。學校的辦學思想和校長、教師們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是形成這種環境和氛圍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們歷來重視培養學生重復性思維能力,重視以統一的考試來鑒別學生是否優秀,所以我們傳統觀念中的好學生就是努力學習,成績門門優秀的學生。按照這樣的好學生標準,那些有突出特長

、有想象力、創造力的學生就可能不在其列。由于我們強調學習前人所積累的知識,所以在師生關系上,我們維持師道尊嚴,強調趨同性,凡事都要求統一。有人甚至想把軍營里一切劃一的要求,也移

植到我們的學校里面來,認為只有那樣才體現學生素質高。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和培養創造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的。

學生健康的個性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才能的基礎。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求每一個學生都門門優秀,就會把一個天才變為普通人。有想象力、創造性的孩子,總是好奇好問,好突發奇想,具有思

維的批判性,往往會使我們的教師難堪,無法應對。為了培養創新人才,使我們的學校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沃土,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新的學生觀。我們要重視學生對人類過去積累知識的學習,但是,決

不要苛求有個性特長的學生門門優秀,不要以他們在我們眼前表現的不足而過多地責備他們,而應該把他們看成一個個正在發展的個體,尊重他們、寬容他們,要對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每一點可貴傾向

,都給予鼓勵和幫助。我們的學校里,要形成一種民主的教學氛圍,因為只有民主,才有可能發展求異思維,使有創造性的思想、見解充分地發表出來。

教學方法就是培養人才的方法。不同性質的人才應該用不同的方法去塑造。過去,我們著重培養重復性思維的人才,把學生作為儲藏知識的容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授法就是用告訴的方法傳授知

識,這是因為單純就傳授知識而言。告訴的方法效率最高,它可以細致準確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剩下的問題就是看哪個學生記憶得最好。可以說從古至今,我們的大多數課堂都是承襲這種教學方法,

而且成為成千萬計教師的教學習慣,而今天的時代,要求培養善于思考、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學生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所謂的真理。學生在課堂上應該是學習的主動參與者,他們應該在積極的思辨中、

在不同見解的碰撞中,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我們要培養和發展他們思維的批判性、發散性,要使他們不僅準確地掌握人類已發現的知識本身,還要他們在課堂上、在教師的精心組織下,體會人類發現

這些規律的過程,要引導學生去自學、去研究、去爭論、去自己推理歸納、去做探索性實驗。

在培養重復性思維能力的傳統教學方法中,還有一個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師布置大量重復性的作業。適當的練習對于掌握知識,學習運用知識是必須的,現在的問題是練習太多太重。我們的教師希

望通過學生大量重復性的勞動,形成思維定勢,以求學生在頭腦中知識復制印象的深刻。這是目前中國學生學業負擔沉重的主要根源之一。在這種作業重負之下,學生沒有了游戲、沒有了學習興趣、沒

有了個性特長,當然也就沒有了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即使我們中國的孩子最富有想象力,在課業的重負下他們的創造性也會被窒息。這是中國學校的最大悲哀。學生成天在那些題海、題林中翻滾,做那

篇(6)

10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癌癥的專門機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宣布,將室外空氣污染列為對人類致癌(一級),這是空氣污染首次被列入與吸煙、汽車尾氣、石棉同級別的一類致癌因素。同時,該報告還指出,空氣污染不僅會誘發肺癌,還會引發膀胱癌。

污染的大氣與煙草處同一致癌等級

這份報告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在組織專家小組,綜合研究了國內外最新的1000余篇科學論文后,得出的結論,即認定在戶外呼吸臟空氣可誘發癌癥。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致癌評估報告被視作“致癌物百科全書”,是致癌性物質的權威科學參考資料。該機構對物質致癌性的評估分為4大類,由輕到重依次為第四類“不大可能對人類致癌”、第三類“無法界定是否對人類致癌”、第二類“可能或很可能對人類致癌”以及第一類的“對人類有明確致癌”。也就是說,大氣污染在致癌方面的危險程度已經與煙草、紫外線和石棉等已知致癌物處于同一等級。

該報告顯示,最近幾年,全球部分地區的空氣污染程度大幅增加,尤其是那些正在經歷快速工業化的人口大國,例如中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援引數據稱,在2010年,全球因空氣污染引發肺癌的死亡人數達到22.3萬。

報告明確指出,接觸顆粒物和大氣污染的程度越深,罹患肺癌的風險越大,還會增加呼吸系統和心臟病、膀胱癌等一系列疾病的風險。盡管大氣污染物成分以及人們與污染的接觸程度因地點不同而差異明顯,但這一結論仍適用于全球所有地區。

此前,該機構已經評估了許多存在于在室外大氣污染中的化學品和具體的混合物,包括柴油發動機的排氣、溶劑、金屬和粉塵等。但是,這是第一次專家們把室外大氣污染列為第一類致癌物。

“我們呼吸的空氣已經被一些致癌物質所污染。”這一報告的專題部門負責人克里斯托弗·懷爾德博士表示,此次將空氣污染歸為人類致癌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份報告向全世界發出了強烈的信號,由于空氣污染影響范圍甚廣,采取行動降低空氣污染刻不容緩。

癌癥并非單一因素造成

其實,在此之前,空氣污染已被證實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但正式公布其會導致癌癥尚屬首次。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就曾在本刊參與主辦的“科學傳播沙龍——空氣和健康”主題活動中明確表示,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非常嚴重。

“空氣污染的加重增加了心肺疾病患病率及發病率,污染程度與肺癌發生率密切相關。”在談到PM2.5對人體的危害時,鐘南山更是強調其對神經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方面的影響非常嚴重。

“PM值在5以上的話,就可以到達氣管、支氣管,到1-3微米時,就會進入肺泡,被巨噬細胞吞噬,就永遠停留在肺泡里,對心血管、對神經系統、對其他都會有影響。不單純是對呼吸系統。”

此次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可以說驗證了鐘院士的觀點。但是,需要明確的是,癌癥的發病原理是十分復雜的,并非某單一因素導致。

總體來說,癌癥主要是外因(環境)與內因(遺傳基因)作用形成的。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喬友林等人在國際學術期刊《腫瘤學年鑒》上發表的論文指出,中國居民的總體癌癥死亡中,57.4%可

避免。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的癌癥是由于后天的環境原因所致,但這個“環境”是十分復雜的。

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告訴記者,比如肺癌就是一種“氣”出來的病,不僅包括大氣,還包括煙草煙霧、由于房屋裝修或裝修材料導致的室內空氣污染、廚房油煙等,還有就是癌癥性格生“悶氣”。

支修益認為,世衛組織將大氣污染列入一類致癌物,有著深刻的警示意義,對于政府、醫療研究機構、臨床從業人員以及民眾都能帶來觸動。但我們也應當科學看待這一結論,報告中所說的致癌原因并不是絕對地說某一種因素一定能夠致癌,而只是一種間接的誘發因素。“比如,PM2.5的顆粒非常小,當它搭載著含有致癌化學成分的附著物進入人體,沉積在肺部的深處,或者隨血液等在其他器官上產生影響,再綜合其他因素,就可能引發這些器官發生癌變。”

大氣污染致癌也要“量化分級”

在提到某一疾病時,我們往往會說某一類人是患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但其實高危人群這個概念并不可怕,因為它并不意味著絕對化,但這一概念的提出對我們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比如我們現在有一個‘吸煙指數’,如果每天吸煙20支超過20年,患肺癌指數達到400,即每天吸煙的支數20乘以吸煙年限20的所得數,我們就定義這些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最終是否會患癌,還跟遺傳、基因等其他因素有關,但這一可量化指數的提出,會讓一些抽煙的人意識到這種危害程度。”

支修益認為,同樣,對于大氣污染的危害,我們可能也需要這樣一個分級量化的指數,去界定這個高危人群,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一個是PM2.5的濃度或者說是空氣質量指數,也就是污染的程度。第二就是人接觸這種空氣污染的時間有多長,比如在北京,每年在中重度污染,也就是PM2.5大于100的環境下待多少天。第三是大氣污染的地區,“顆粒物能否致癌與顆粒物上搭載的附著物有關。如果是工地揚塵污染,這個顆粒一般是PM10,這里面一般不會有致癌物質,而是一些不干凈的顆粒物吸到肺里。但如果在汽車尾氣、工業廢氣集中,或者石化、石油、煤礦等地區,本身顆粒物上就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和致癌物質,吸到肺內,進入身體,患病的幾率就要高一些。”支修益說。

也許由于大氣污染成分的復雜性,世衛組織的報告中并沒有界定這一點。事實上,目前我國也還沒有開展相關空氣污染與癌癥關聯性的研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一個確定的評估指標,此外,還缺乏對固定觀察人員的跟蹤監測,甚至對其進行醫學機理研究,以確定大氣污染與癌癥的關聯程度。

在北京地區,也沒有大規模空氣污染致癌方面的研究,只是做過霧霾天氣對于呼吸道疾病產生的影響的統計。但由于近年來污染變得嚴重了,包括醫學界在內的各界對于這種致癌因素的關注度也就提高了。而對于北京這種大城市,這種環境因素對于癌癥的發生有著更多的影響。

健康是治污的最大動力

在報告時,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研究院達納·盧米斯博士通過媒體向大眾呼吁:“空氣污染是真正具有典型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空氣屬于每一個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私人空氣,我們共同為它負責。因此,采取集體公共衛生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相比其他污染和致癌因素,空氣污染顯得更具有不可回避性。“你可以不抽煙,不吃受污染食物,不喝被污染的水,但是卻無法不吸被污染的空氣。無論是相關機構還是個人,世衛組織的這份報告給每一個人都敲響了警鐘,我們應該感覺到壓力。”支修益說。而在國外,比如霧都倫敦的空氣治理,其成功的最大動力,也在于全民性的健康需要。

盡管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負責致癌評估工作的負責人強調,就個人而言,大氣污染構成的致癌風險較“低”。但每個人都生活在這樣的大氣中,生命健康面臨的危險系數就會在無形中增加。

9月,國務院正式公布了被認為是史上最嚴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計劃要求2017年全國PM10濃度普降10%,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PM2.5濃度分別下降25%、20%和15%左右,要求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北京市委常委會本月16日也討論通過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預案規定根據空氣質量預報結果對應的預警級別,北京市將分級采取健康防護、建議性污染減排和強制性污染減排等相應的重污染應急措施。當啟動預警一級時,將實施“停產、停工、停放、停燒、停車、停課和沖洗道路”等“六停一沖”措施。

除了相關機構在空氣治理議題中加碼,對于每個人來說,生活方式的轉變也有更多的空間。少開一天車,多采用綠色方式出行;少燃放煙花爆竹,做到垃圾分類;少開空調,養成節約節能的習慣。同呼吸,共責任,治理污染,還我們所在的城市一片潔凈的藍天,在于每個人的配合,在于每個人的點滴行動。

如何在重污染天氣保護自己?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廣大公眾,在霧霾嚴重的極端天氣里,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均衡飲食、飲食要清淡、多喝水,注意增減衣物、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2.減少外出,縮短室外活動時間,年老體弱者和孩子、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居民更應注意保護自己,外出時注意增減衣物,注意保暖、要盡量戴口罩。

3.老年人在霧霾天氣時不要在室外晨練,建議只在室內做些簡單活動,并減少活動量。

4.注意保持室內空氣衛生,極端天氣期間不利于開窗通風,因此在這段時間應禁止和減少室內吸煙、過度烹炸食品和燒烤等加劇室內空氣惡化的做法。

5.在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建議老人和孩子少去人群擁擠、空氣流

在“綠色北京低碳到底”北京市民節能低碳科普益智競賽總決賽現場,一名獲得三等獎的5歲參賽者用3天時間為獲獎者繪制了獎品示意牌。圖為活動嘉賓為一等獎獲得者、小學女教師王芳頒獎

10月20日下午,在風景如畫的西山國家森林公園,激烈的“綠色北京低碳到底”北京市民節能低碳科普益智競賽總決賽落下帷幕。經過四輪的激烈角逐,來自大興區龐各莊二小的教師王芳脫穎而出贏得一等獎——一臺長安新能源汽車一年使用權。而這場持續一個下午的決賽,對于各位選手和現場觀眾,也可謂是一次低碳知識的洗禮。

低碳并不等于環保

今天提起“低碳”,想必很多人對此已經并不陌生。在北京奧運會前后,低碳就已經成為中國各地城市居民生活中出現的高頻詞匯,而且衍生出“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低碳經濟”等概念。“低碳生活”是要讓人們把生活中耗用的能量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城市”則表示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

但這些概念等價于環保,或者一定是環保的構成因素嗎?答案其實是否定的。盡管在目前中國的科普宣傳中,常有將“環保”與“低碳”混為一談的趨勢,但這兩個概念有著不同的源流。“環保”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亦即《寂靜的春天》發表之時;“低碳”則是英國人在21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概念,它出籠的背景,是人類面臨著全球變暖的危機,而二氧化碳是這場危機的誘因之一。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科學院教授毛顯強解釋說,低碳與環保有一些重合的地方,比如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既低碳又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選。但是,低碳與環保也有一些不重合的地方,會出現“環保而不低碳”和“低碳而不環保”的現象。前一種現象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會因為消耗(來自火電廠的)電力,而導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火電廠的末端脫硫設備,則會使電廠電能的2%-5%用于這些設備的運轉,從而在環保的同時,加大了電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后一種現象的典型例子是水電站的建設。水電不會產生碳排放,但攔河筑壩的工程,很可能導致大壩周圍生態系統被擾亂,也就是破壞了環境。

不過,當我們今天提及“低碳發展”的時候,很顯然就必須縮小“低碳”這一概念的外延。或者說,我們只能在“環保”與“低碳”二者的交集內,制訂發展的方略。

低碳與發展二者要平衡

“低碳發展”顯然并不意味著減緩或者停止發展,而是要選擇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讓低碳與經濟發展二者取得平衡。

“事實上,西方發達國家目前已經走過了碳排放的高峰期,其碳排放水平正在降低,或者至少趨于平緩。”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劍告訴記者,“但在中國,由于國家仍然在成長之中,能源消耗的增加會令碳排放不可避免地出現增長。因此,國家目前采取的控制碳排放的方法,是計算單位碳排放對應的GDP,也就是說,企業每排放1噸的二氧化碳,可以產生多少GDP,并且限制那些高排放而相對低產出的低效率企業。”

在能源供給有限,而且碳排放和全球變暖危機近在眼前的情況下,精細計算GDP背后蘊含的碳排放,是目前看來較為適合中國產業結構的發展方略。通過算“明細賬”,那些創造GDP有限而耗能更多的企業就會浮出臺面,并因為高能耗而被關注。

著名環保NGO組織“阿拉善SEE基金會”的一位前項目官員則認為,“低碳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個不完美的概念,因為發展經濟與產業幾乎一定意味著對環境的破壞,消耗資源以及增加碳排放。盡管學界總在呼吁進行國家的產業結構轉型,淘汰高能耗的、低效率的企業,但企業在本質上是逐利的,因此除非過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引起民怨,抑或受到了政府的扶持或干預,否則很少有企業會主動投入較多的資金,進行旨在降低能耗與碳排放的技術改進。因此對于企業來說,比較好的低碳發展之選,或許是讓它們意識到高能耗不僅意味著高碳排放,更意味著高成本,從而主動地改良技術。相比于從環境效益角度出發的說教,讓企業意識到降低碳排放帶來的經濟利益,或許會更容易讓它們自愿著手進行技術的改進。比如說,在上海市,化工企業是耗能和制造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戶”。而環保人士在與一些有能力改造設備的大型企業溝通時,便采取了一種獨特的技巧,也就是告訴它們如果選擇更高效的設備,會有效減少企業生產所需的能源消耗量,同時降低碳排放。由于前者是與企業經濟效益直接相關的,故而從這一角度入手進行宣講,會比單純的低碳科普宣傳更有效率。

以近年來新興的碳匯交易加以鼓勵,也是一種可行的思路。通過出售碳排放指標和減少購買指標,企業可以獲得額外的利潤或是降低生產成本。不過,在這一市場尚未成熟的情況下,特別是此前國內尚未建立起碳匯交易體系之時,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虛報碳排放指標的事例層出不窮。因此,如果想要通過碳匯交易引導企業降低碳排放,還需要更規范的交易環境和更嚴格的審核標準。

低碳發展需市民參與

而在日常生活方面,我們同樣有可能找到低碳與發展之間的平衡點,那便是制訂順乎人性的政策,以便每個人能夠主動調整生活方式,將經濟利益與低碳統一起來。

臺北市前副市長吳秀光曾經講過一些關于垃圾減量的故事,或許可以為今天制訂低碳發展的相關方略提供參考。在剛剛當上臺北市長的時候,臺北市由于垃圾排放量極大,面臨著嚴重的垃圾填埋場供給不足的問題。為此,臺北市改變了垃圾處理費的收取方式,改為由市民購買一種高價垃圾袋并且只能用它裝垃圾的方式,以經濟壓力勸導人們自覺進行垃圾減量。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垃圾分類和回收,而不是將所有垃圾一概拋棄,從而成功減少了城市的垃圾排放量,并因為將垃圾資源化,實現了對金屬、塑料等資源的循環利用。

但這個故事有一個并不完美的結尾:市面上很快就出現了不法之徒偽造的垃圾袋,而臺北市政府一時對這種現象束手無策。后來他們才發現,實施類似政策的韓國,早已想到了這種可能性,并且給出了相對較好的解決方案,那就是為每個城區準備不同顏色、不同尺寸的垃圾袋,以增加造假者的生產成本,令他們因為感覺無利可圖而主動罷手。

上一篇: 建筑企業人才工作計劃 下一篇: 出納崗位工作思路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日韩亚洲电影aⅴ | 日本道二区免费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中文字幕第2页 | 亚洲国产五月综合网 |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