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經濟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04 15:00:4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制度經濟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制度經濟學論文

篇(1)

制度經濟學之所以有別于其他經濟學而成為一門新的學科,關鍵不取決于它的研究對象,而是它的分析方法。與舊制度主義者一樣,新制度主義者也是從批判流行經濟理論“過于抽象”人手,但降低抽象程度意味著要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放棄建立在確定性和無限理性基礎之上的古典和新古典理論的基本假設。放棄這一基本假設的方法論無論是從整體上還是局部上說都是意義巨大的。本文首先分析新制度經濟學研究方法與古典經濟學研究方法的關系,進而討論新制度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特點,最后對新制度經濟學與經濟學方法論進行比較。

一、新制度經濟學研究方法與古典經濟學研究方法的關系

諾思指出:“我們應注意不斷地把傳統正規新古典價格理論與我們的制度理論結合起來。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試圖去替代新古典理論,我們的目的是使制度經濟學成為對人類更有用的理論。這就意味著新古典理論中對我們有用的部分——特別是作為一套強有力分析工具的價格理論應與我們正在構建的制度理論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新制度經濟學是在批判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但這種批判并非全盤的否定,而是在批判的基礎上加以繼承、發展和揚棄。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是一些有關理性和信息的苛刻假設,它隱含地假設制度是既定的,更多地關注經濟的效率而忽略經濟制度對經濟績效的影響。思拉恩·埃格特森指出被新古典經濟學忽略的三個問題:(1)各種可供選用的社會法規和經濟組織如何影響經濟行為、資源配置和均衡結果。(2)在同樣的法律制度下,經濟組織的形式為什么會使經濟行為發生變化。(3)控制生產與交換的基本社會與政治規則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它們是如何變化的。而這些問題恰恰是新制度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威廉姆森認為,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從本質上說和微觀經濟學是一致的。新制度經濟學在一些方面對古典經濟學進行了繼承,但新制度經濟學的“新”也表明在方法論上有所突破:(1)新制度經濟學給出了充分假設,即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2)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重要性不僅在于技術本質,也在于其獨特的管理方式和結構。后者帶來了不同組織類型中信息傳遞和激勵的區別。(3)新制度經濟學使用的比較方法是兩種可行形式之間的比較,而不是將可行形式與抽象無摩擦形式進行比較。總之,新制度經濟學和古典經濟學的關系可表述為:新制度經濟學是在把制度作為內生變量的條件下,用古典經濟學的方法去分析制度問題,是對古典經濟學關于制度變量假設部分的進一步發展。

二、新制度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特點

新制度經濟學流派在研究和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制度分析的路徑和傳統。新制度經濟學更注重從生活的實際問題出發,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詳細考察,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表現出鮮明的特點:第一,重視制度對經濟績效的影響。以經濟制度的產生、變遷及其作用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交易費用的存在必然會對制度結構及人們具體的經濟選擇行為產生影響。顯然制度的產生和使用需要投入真實的資源,這里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交易費用,然而這樣顯而易見的問題卻經歷了很長時間才被認識到。不僅是古典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即使是他們的批評者也都想當然地把這些制度和交易費用看成黑箱或無摩擦狀態。這與他們在經濟研究過程中舍棄制度變量緊密相關。第二,試圖從文化、心理、歷史、法律的角度尋找制度產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礎。制度的一種產生方式是通過人類的長期經驗形成的。當一種經驗或習俗被足夠多的人采用時,這種規則就會逐漸變成一種傳統并被長期地保持下去,鎖定為一種行為方式或傳統習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規則多數是在社會中通過一種漸進式反饋和調整的演化過程發展起來的。并且,多種制度的特有內容都將漸進地沿著一條穩定的路徑演變。學者稱這樣的規則為“內在制度”。凡勃侖把制度形成的基礎歸于思想和習慣,“制度實質上就是個人或社會對有關的某些關聯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習慣”,而思想習慣又是從人類本能產生的。加爾布雷思則認為,現實的“經濟制度”(私有制、貨幣、商業、利潤等)只不過是心理現象(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的反映和體現,起決定作用的是法律關系、人們的心理及其他非經濟因素。注重對包括習慣、思想在內的內在制度的研究是新制度經濟學研究方法的鮮明特點。第三,新制度經濟學一個重要特點是經驗和案例的研究。在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中,案例研究非常普遍。案例研究對經濟現象的解釋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同時,對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問題的研究,必須注意這樣的事實,即小概率事件可能使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發生改變。在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中非常關注“微觀”問題,同時將個案研究提升到“一般化”的層次。阿爾斯通指出:“借助關于制度的理論知識和現有成果,案例研究方法常常是推動我們積累關于制度變革理論知識的唯一方法。”

三、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基準和理論工具

新制度經濟學最重要的理論基準就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的名字命名的,其核心思想是交易成本。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詞典》中,羅伯特·D·庫特對“科斯定理”做出如下解釋:“從強調交易成本解釋的角度說,科斯定理可描述如下:只要交易成本等于零,法定權利(即產權)的初始配置并不影響效率。”科斯定理是認識產權功能的理論基準。科斯定理說明,在交易成本為零的條件下,就所有制來說,無論它是國有或非國有,誰擁有財產對效益并不相關。而在現實生活中,產權的所有是同效益密切相關的。科斯定理的力量在于,它指出尋找答案的路徑:究竟是現實生活中的什么因素與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設恰恰相反,導致產權與效益無關。

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工具是交易費用理論,交易費用理論是整個現代產權理論大廈的基礎。1937年,著名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費用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和市場是兩種可相互替代的資源配置機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機會主義、不確定性與小數目等條件,使得市場交易費用高昂,為節約交易費用,企業作為代替市場的新型交易形式應運而生。交易費用決定了企業的存在,企業采取不同的組織方式的最終目的也是為節約交易費用。他指出,市場和企業都是兩種不同的組織勞動和分工的方式(即兩種不同的“交易”方式),企業產生的原因是企業組織勞動和分工的交易費用低于市場組織勞動和分工的費用。一方面,企業作為一種交易形式,可把若干個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和產品的所有者組成一個單位參加市場交易,從而減少交易者的數目和交易中的摩擦,因而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業之內市場交易被取消了,伴隨著市場交易的復雜結構被企業家所替代,企業家指揮生產,因此,企業替代了市場。由此可見,無論是企業內部交易還是市場交易,都存在著不同的交易費用。而企業替代市場是因為通過企業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費用比通過市場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費用低。所謂交易費用是指企業用于尋找交易對象、訂立合同、執行交易、洽談交易、監督交易等方面的費用與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談判成本、簽約成本與監督成本等構成。企業運用收購、兼并、重組等資本運營方式,可將市場內部化,消除由于市場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從而降低交易費用。科斯這一思想為產權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長時間內一直被理論界所忽視,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引起經濟學家們的廣泛重視。盡管交易費用理論還很不完善,存在很多需改進之處,但交易費用這一思想的提出,改變了經濟學的傳統面目,給呆板的經濟學增添了新活力。它打破了(新)古典經濟學建立在虛假假設之上的完美經濟學體系的一統天下,為經濟學研究開辟了新的分析視角和新的研究領域。它的意義不僅在于使經濟學更加完善,而且這一思想的提出,改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正如科斯本人所說:“認為《企業的性質》的發表對經濟學的最重要后果就是引起人們重視企業在現代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那就錯了。在我看來,人們極有可能產生這種想法。我認為這篇文章在后來會被視為重要貢獻的是將交易成本明確地引入了經濟分析。”也許,該理論目前應用于現實生活中還有距離,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對經濟理論的巨大創新意義。四、新制度經濟學與經濟學方法論的比較

新制度經濟學與經濟學方法論上的區別在于:前者采用微觀、個體主義的研究方法;后者采用宏觀、整體主義的研究方法。前者以科斯定理和交易費用為理論基準,后者以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理論為參照系。新制度經濟學的基本方法論是以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和自由主義為主。個人主義的方法論意味著所有的經濟績效最后必須由個人行為來解釋。新制度經濟學派對主流經濟學的“經濟人”的假定予以繼承,而不同意其理性人的假定,在現實世界中由于人所處的經濟制度環境的復雜性及人自身能力的限制性,信息是稀缺的資源,因此總有意識地想把事情做得最好的人可能會導致:想達到理性意識,但又是有限的。所以經濟人行為的有限理性就成為新制度經濟學的第二個基本假定。在其基本假定之后,他們仍繼承了古典的個人主義方法論,同時就不可避免地使用與這一方法論相一致的經濟學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如,效用、效率、邊際、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等概念。新制度經濟學對新古典經濟學關于人的理性和人所面對環境的理想化假定做出了更加切合現實的修正,并借助交易費用概念論證了在存在交易費用的現實世界里,產權制度與資源配置效率之間的相關性,得出了經濟人活動其中的市場制度有改進的必要而不能被理想化和永恒化的結論。其對市場現實分析得出的產權理論,成為支撐其整個制度變遷理論大廈的基石。但其整個學說仍是建立在斯密的功利主義、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等經濟人命題之上的,其研究方法本質上仍是新古典主義的。經濟學的制度理論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基本方法論,把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看成是一個自然發展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它既闡明了經濟發展過程中制度的產生、發展及變遷,揭示了制度的動態性、歷史性及其演變規律,又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角度闡釋了制度創新與技術進步、生產力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既分析了微觀層面的制度,又分析了宏觀層面的制度及其相互關系,體現了宏觀與微觀、抽象與具體的辯證統一。在理論分析中,堅持了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演繹分析方法。在理論和史實的分析中,堅持了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分析方法。馬克思制度經濟學的理論背景是他的社會歷史哲學觀。馬克思的社會系統觀、結構觀、發展觀、動力觀和社會經濟形態的演化觀,為其制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哲學工具,使其制度經濟學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動態的、宏觀的理論體系。

新制度經濟學與經濟學方法論相似處在于:第一,都注重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相結合,都對制度進行了系統的結構分析。新制度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思曾說過:“在詳細描述長期變遷的各種現存理論中,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說服力的,這恰恰是因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遺漏的所有因素:制度、產權、國家和意識形態。馬克思強調在有效率的經濟組織中產權的重要性,以及在現有的產權制度與新技術的生產力之間產生的不適應性。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貢獻。”新制度經濟學明顯地受到經濟學基本方法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新制度經濟學把制度作為分析對象,分析制度的產生、發展和變遷,提出制度的動態性和歷史性,這是借鑒經濟學對人類社會經濟制度產生、演變規律的分析。第二,都強調制度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馬克思定義的“制度”即經濟關系與豎立其上的上層建筑,它的變更不是人自由意志選擇的結果,而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它有自身的運動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制度對生產力有反作用,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安排能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發展與社會進步,反之則阻礙發展。新制度經濟學則認為制度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起決定作用。在1971年發表的《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一文中,諾思明確提出制度變遷對經濟增長十分重要的觀點。他說“制度安排的發展才是主要的改善生產效率和要素市場的歷史原因。”在1973年出版的《西方世界的興起》中進一步指出:“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有效率的組織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確立所有權以便造成一種刺激,將個人的經濟努力變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會收益率的活動。”也就是說,新制度經濟學更強調制度的決定性作用。按照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技術創新、規模經濟、教育、資本積累等各種因素都不是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它們不過是由制度創新所引起的某些變化,以及這些變化最終推動經濟增長的表現而已,對經濟增長起決定作用的只有制度因素。

篇(2)

提及虛擬經濟,首先想到的是投機、泡沫經濟、次貸危機、金融海嘯等這一系列讓人并不愉快的字眼。世界經濟虛擬化的逐步發展使當代國際經濟關系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其主要趨勢是由國際貿易與實體經濟逐步轉變為大規模資金以虛擬形式在國際間流通。尤其是在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的背景下,虛擬經濟方面的研究更表現出重要的意義。目前國內外已有許多關于虛擬經濟的理論研究,但都還缺乏統計實踐的系統知識,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針對虛擬經濟的特點,對其進行合理的測度指標研究,為開展虛擬經濟統計,判斷虛擬經濟發展狀況,認識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評價和防范金融風險服務。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國外研究現狀

雖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虛擬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各主要工業國家的金融資產迅速膨脹,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各類虛擬資本的價值運行形態越來越具有獨立性。但尚未有關于虛擬經濟統計核算的系統研究,國際組織的統計實踐中也沒有提出明確的虛擬經濟統計指標,只是《貨幣與金融統計手冊》為貨幣與金融統計提供了一個標準框架和核算準則,虛擬經濟測度指標的設立可以借鑒現有的貨幣與金融統計、國民賬戶體系等國民經濟統計指標。

1.2.2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虛擬經濟的研究是從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后開始的,奠基之作是劉駿民教授1998年著的《從虛擬資本到虛擬經濟》。后來,有高敏雪(2006)明確提出要改革現有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增加對虛擬經濟的統計核算,這樣就客觀要求設立必要的測度指標用以完成虛擬經濟的統計核算工作。虛擬經濟的主要活動場所是金融場所,我國目前的關于金融資產存量和金融交易的指標是專門用于反映某種金融資產或金融工具的規模和交易量,是虛擬經濟統計指標的有機組成部分。

1.3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虛擬經濟的持續膨脹和經濟虛擬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核心內容,虛擬經濟的運行也逐漸脫離了實體經濟,因此不能單純的依賴實體經濟的測度統計指標來研究虛擬經濟。虛擬經濟是相對于實體經濟而言的,它產生于實體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并以推進實體經濟的發展為基本目的。建立虛擬經濟合理的測度指標,對涉及的指標數值進行及時的觀測分析,是強化虛擬經濟監管,防止金融泡沫膨脹,防范經濟與金融危機的需要。通過測度指標了解虛擬經濟發展狀況,控制虛擬經濟的適度發展,對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4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過研讀諸多關于當前熱議的虛擬經濟的文獻期刊,為本課題測度指標的研究選取了虛擬經濟合適的定義和統計核算口徑;然后借鑒當前已有的部分金融統計指標,從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的角度考慮出發,將衡量虛擬經濟發展規模、流動性、結構變化及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程度等的測度指標進行設定、歸類、分析,最終建立一套合適的統計指標體系,為虛擬經濟測度的統計工作作出初步構想。

2虛擬經濟測度統計指標體系研究

2.1虛擬經濟統計工作的認識

要研究虛擬經濟的測度指標,首先要明確虛擬經濟的含義和核算口徑,這有助于找準測度指標的定位。目前虛擬經濟理論不成熟,關于虛擬經濟的研究還在繼續,爭議還在進行。本課題采用普遍接受的虛擬經濟理論為基石,即認為虛擬經濟一般是指在股票、債券以及金融衍生品等虛擬資本的交易活動基礎上形成的相對脫離實體經濟的一種經濟活動。從統計核算的可操作性角度出發,與虛擬資本的范圍一致,將虛擬資本限定在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品以及房地產等領域。若按交易工具劃分時,虛擬經濟統計核算口徑有三種:

(1)寬口徑,即包含貨幣黃金和特別提款權、通貨與存款、股票以外的證券、貸款、股票和其他權益、保險專門準備金、金融衍生工具、其他應付/應收賬款、房地產;

(2)中口徑,即股票以外的證券、股票和其他權益、金融衍生工具、房地產;

(3)窄口徑,僅僅包括股票以外的證券、股票和其他權益、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工具。本課題研究采用中口徑,因為中口徑抓住了虛擬經濟的核心內容,虛擬經濟的特性、經濟活動的晴雨表、經濟及金融風險,都集中在這里面體現出來。

2.2虛擬經濟測度指標結構框架設計

虛擬經濟統計指標的研究還屬于初級階段,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統計實踐中雖沒有提出虛擬經濟統計指標,但一些統計對象就是虛擬經濟的各個組成部分,對一些指標的匯總就可以得到部分虛擬經濟統計指標。而且表現尤為突出的就是金融統計指標,因為虛擬經濟活動的主要場所是金融市場。這樣,金融資產的統計指標就能為虛擬經濟統計指標的設立奠定基礎。現有的金融資產統計指標是針對我國當前的金融市場狀況設計的,沒有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制定的《貨幣與金融統計手冊》對指標進行系統設計,只能反映當前金融市場各部分的情況;核算范圍不全,沒有包括房地產行業,沒有包括金融衍生品,沒有衡量虛擬經濟總量(包括虛擬經濟資產總量和虛擬經濟資產交易總量)的指標。作為虛擬經濟統計指標,除了能反映各種金融工具的狀況外,還要能在整體上反映虛擬經濟的規模。本課題將從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的角度來具體分析設立虛擬經濟測度統計指標體系。

2.3以住宅市場為例的統計指標體系

城市經濟主要是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影響住宅市場,同時,住宅市場的發展也會對城市經濟的發展產生強大的反作用。因此,住宅市場的發展與城市經濟的繁榮與否有著密切的聯系。住宅作為投資品時,資產市場決定其價格和生產;而作為一種消費品時,物業市場決定了住宅的租金水平。住宅資產市場與物業市場是相互聯系的。對住宅市場傳導機制的分析,即對住宅市場的影響因素分析。

2.4住宅市場相關經濟學理論研究

地租地價理論:地租產生的基礎是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存在且兩者處于分離狀態,無論何種社會制度,只要這一社會形態存在,就會產生地租,而土地價格是地租的資本化。因此,地租與地價在本質上具有同一性。地租作為土地價格的一種及土地價格體系的基礎,是有效配置土地資源的核心和政府調控土地供求關系的手段。因此,研究地租地價理論尤其是地租地價理論,對發展我國住宅市場,促進土地資源合理配置,有一定指導意義。地租理論區別于其他經濟流派的主要標志是其地租理論建立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并緊密地聯系社會生產關系——農業與土地制度進行考察。我國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和有限期使用制度的理論,正是由此推導出來的。從量的方面,地租分為級差地租Ⅰ、Ⅱ兩種形式,由于所使用的土地本身狀況以及使用者投資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地租量的差異。這一點對我們發展房地產住宅市場,促進土地資源合理配置,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供求理論:市場供求狀況決定產品的均衡價格。土地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由于土地空間位置的固定性及資源稀缺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土地供給(尤其是土地自然供給)是恒定的。住宅區位理論住宅市場較強的區域性特點決定其發展必然遵循一定的空間規律。區位理論是始于級差地租的研究,逐漸發展成一種有關空間經濟活動的一般性理論。德國經濟學家杜能(JHVonThunen),最早從區位地租出發得出農產品類圍繞市場呈環帶分布的理想化模式,為距離衰減法則和空間相互作用原理的出現作了準備。德國經濟學家韋伯(AWeber)建立了工業區位論。隨著第三產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速,住宅區位理論逐步發展,主要分為兩大派別,即過濾論和互換論。

2.5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間的統計指標體系設定

實體經濟主要是指工業、農業、建筑業、運輸業、郵電業、商業等各產業部門,而虛擬經濟在現代經濟中主要指金融業,資本的所有者以股票、債券等虛擬資本通過信用手段為生產性活動融資。由此可見虛擬經濟的最終服務目標還是實體經濟。虛擬經濟產生于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最終以監督實體經濟、推進實體經濟為目標。國民經濟又以實體經濟為主,在日常所見的商業形式中以實體經濟為主要形式,因此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對比有著重要的意義。

1.虛擬經濟貨幣占用量

貨幣數量在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分配,調節著資產價格與實體經濟物價水平。虛擬經濟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流動性,也就是說充當資金流通的媒介作用,針對必要的貨幣政策,需要有一個測度指數來對虛擬經濟與貨幣數量進行統計測量。虛擬經濟作為貨幣的流動中介必然有大量資金滯留,虛擬經濟貨幣占用量就是用來表述虛擬經濟對大量貨幣的儲備,從靜態看,就是指滯留在虛擬經濟各部門中的貨幣數量,就是指在市場中有多少貨幣可以從事或正在從事虛擬經濟相關的交易活動。從動態看,就是虛擬經濟各部門中貨幣數量的變動情況。這些變動時通過虛擬資產交易額活虛擬資產價格變動得以體現。

2.虛擬經濟活躍度

發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之所以能夠很快的演變為全球金融危機,不僅僅是出于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還與國際資本的流通形式有很大的關聯。此測量指標表示一個國家虛擬經濟活躍程度和貨幣在虛擬經濟中的流通速度及其對虛擬經濟規模大小的支撐能力。虛擬經濟中滯留或正在流通的資金對高速度的虛擬經濟運行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流通速度也是支撐虛擬經濟的一個指標,這里用虛擬經濟交易活躍度來進行測度。

3.虛擬經濟靈敏度

虛擬經濟具有很強的靈敏性,虛擬經濟的交易量對虛擬經濟系統容納的貨幣數量的變化非常敏感。以上虛擬經濟的交易量我們已用絕對增長的指標表示,這里用當年虛擬資產交易量相對于上年同一數據的量的變動率除以虛擬經濟中當年的貨幣量相對于上一年貨幣量的變動率,得到虛擬經濟靈敏度。因為虛擬經濟的運作活躍性很強,影響資產交易的因素很多,時間T的時間不能設置太長,否則虛擬經濟的即時交易性得不到充分體現。

3住宅市場統計指標體系理論研究

3.1住宅市場統計指標的特征

(1)質的規定性

住宅市場統計指標具有反映住宅市場經濟活動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特征及其內容的屬性,且每一類住宅市場統計指標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表現屬性。比如普通商品住宅、經濟適用住房、別墅等均分別表示住宅的不同類型。但每一類型的住宅在質的規定上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功能與用途。因此每一住宅市場統計指標所反映的市場經濟活動的內容基本相同或相近,但不同的指標反映的住宅市場經濟活動的內容具有不同質的規定性。

(2)同質可量性

沒有質的規定性不能稱其為住宅市場統計指標,但即使有了質的規定性而不能用數字來表示也不能成為房地產住宅市場的統計指標。一些抽象度高的社會經濟概念是難以直接量化的,要把它分解或轉化為可以量化的概念,才能成為統計指標。例如,“住宅滿意度”這一概念,可以用其它一系列指標來表示其基本內容,然后用一定計算方法加以分析。

(3)綜合性

住宅市場統計指標說明的對象是總體的量而不是個體的量,它是許多個體現象的數量綜合的結果。它體現著同質事物總體的綜合數量特征。比如一間房屋面積、一次房產或地產交易量等沒有實際指標意義,只能在一定時空間條件下的房屋使用或建筑面積總量(㎡)或者房產、地產交易量(㎡),交易額(萬元)等。

3.2我國現階段住宅市場統計指標體系分析

我國房地產調查體系中主要存在兩大調查系統:一是由國家統計局及其調查總隊所組成的政府綜合統計系統;二是由建設部和地方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所組成的部門統計系統。統計調查按組織形式可以分為兩類:統計報表制度和專門調查。我國房地產統計調查主要采用統計報表制度。因此,住宅作為房地產的子內容,對住宅市場的統計主要也是采用統計報表制度。因此,根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開發統計報表制度》和建設部《房地產統計報表制度》以及全國部分省、市的統計年鑒中有關住宅的統計,整理分析我國現行住宅市場統計指標及其指標體。

3.3統計指標存在的問題

經過將我國現行住宅市場統計指標體系的整理與分析,目前我國住宅市場統計指標主要有反映住宅開發投資完成情況、資金來源情況、建設情況、銷售與出租情況的指標。從這些現有的統計指標設置可以看出,我國的住宅市場統計指標是從固定資產投資演變而來,它立足于投資角度反映住宅開發經營情況,僅能反映不完全的供給信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發展,現有住宅市場的統計分類和指標設置逐漸體現不足,發現主要有以下幾點問題:

(1)住宅市場的統計范圍不足

與國內房地產統計相比,統計局和建設部兩個統計報表制度以及各省市統計年鑒中均有對“土地購置和開發”相應指標的設置,且聯合國有“居住用地開發”統計指標的設置,而我國住宅市場則沒有相應的住宅用地統計指標;與香港、美國、聯合國的統計指標體系相比,缺少對“住宅金融”的統計。

(2)實物性指標較多,價值性指標少

美國住宅價值性指標有房價指數、住房售價、住房租價、購房收入比、租房收入比;香港有房地產市場租金指數等指標;聯合國有住房價格與收入比、房租與收入比、住房價格上漲、市場下滲統計指標。而我國價值性的統計指標只有銷售額、出租額,成交金額,盡管目前國內對房價收入比、房租收入比等價值指標早有研究,但均還沒有納入到住宅市場的統計體系當中。

(3)內容重點在于生產和開發層面,反映市場層面的統計信息量少

由于我國的住宅市場統計指標是從固定資產投資演變而來,因此它立足于投資角度反映住宅開發經營情況,而反應市場層面的只有銷售面積、出租面積。而美國有住房空置率、市場吸納率、經紀人住房供給數等統計指標;香港有自用量和自用率,租用量和租用率,自有量和自有率等指標;聯合國有新住戶生成、住居流動、空房率等統計指標。

3.4統計指標計算方法

篇(3)

(二)學生綜合素質較高,學習新生事物能力較強獨立學院的收費較高,所以能上的學生大多家庭條件較好,家長一般對教育比較重視,學生思想活躍,情商高,興趣廣泛,大多有文藝特長,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等非常熟悉,善于利用現代技術學習。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有很強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討厭刻板的理論學習。

(三)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欠缺,缺乏刻苦精神學生在高中階段沒有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自控能力較差,在大學缺乏監督和制約的情況下,學習習慣很難改正,導致學習事半功倍,學習效果不顯著;學習方法也缺乏靈活性,由于習慣了高中的填鴨式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不會自己總結和解決問題,嚴重依賴教師。此外,由于家庭條件較好,學習上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對較難的問題往往不愿深究,考試前臨時抱佛腳。

二、提高宏觀經濟學教學質量的方法探討

針對以上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在宏觀經濟學的教學中,我認為應該扎實基礎、加強課程教學的互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習精神。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獨立學院學生對宏觀經濟學的畏難態度,使學生真正把宏觀經濟學學好

(一)扎實基礎知識

主要體現在數學和經濟學原理兩門課程上,在大一的高等數學的學習中應該拿出相當的時間復習高中的數學知識,另外,在高等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還要使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又可以打實基礎。在經濟學原理的學習過程中,要通過各種手段,例如案例教學、實際問題分析等培養學生對經濟學的興趣,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二)加強案例教學

宏觀經濟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因為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都是源于歷代經濟學學家對經濟現象的解釋和經濟問題的解決。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將經濟理論和歷史或現在的經濟現象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和獨立學院的學生注重實用性的特點是想符合的,通過形象的各種實際案例可以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生動的現實問題,逐步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建立起正確的經濟學思維模式

(三)創新教學手段

在教學方法上,也不能單一的利用教授法,這樣難免使學生感到枯燥,失去學習興趣。而應該充分理由學生知識面廣、才藝突出、對計算機和因特網的熟悉來創新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對于通貨膨脹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去采訪自己的親朋好友的通貨膨脹經歷,然后用小品的方式呈現出來,既可以發揮學生的特長,又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對失業問題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互聯網上查找典型國家的失業率指標,然后用PPT的方式進行演講;而對于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這樣理論性比較強的章節,就可以通過課程提問的方式互動,多做練習,多多激勵和表揚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總之,不能采取單一的教學模式,要根據不同章節的特點,相應的選取合適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不感到枯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完善激勵制約機制

獨立學院的學生普遍自制能力較差,逃課現象比較突出,上課不專心聽講。對于宏觀經濟學的學習也同樣如此,因此,在宏觀經濟學的教學上面也要在制度上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制約。例如,在上課時,對積極互動發言的同學加平時學分,對上課玩手機不認真聽講的學生和遲到曠課的學生減平時學分,對曠課嚴重的學生給予退課處理等。通過獎懲兩方面的作用,從外部起到激勵和制約的作用,并轉化為內在的學習動力。

篇(4)

一、引言

新制度經濟學理論體系擴張了傳統經濟學的解釋力,已成為一種能更準確和全面地解釋現實世界的經濟學工具。盛洪(1993)用兩個詞概括了其理論核心,一個是“產權”,即受制度保護的利益,產權制度既涉及對產權的界定,有涉及對產權的保護;另一個是“交易費用”,即指達成契約和保證契約執行費用。

眾所周知,房屋拆遷工作對于我國現代化建設、城市面貌更新及國有土地使用的合理布局等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然而拆遷工作又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對于被拆遷者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產權的不明晰界定,導致了拆遷補償標準的確定機制不完善,進而降低了拆遷工作效率,嚴重增加了拆遷工作的交易成本,甚至引發了大量拆遷雙方的矛盾糾紛,對社會穩定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合實際的建議措施,以圖為建立健全房屋拆遷的法律法規,處理好加快城市改造、提高城市品位和居民生活質量與保護被拆遷人合法權益的關系提供借鑒。

二、實施拆遷行為的必要性分析

對于問題交互性質的認識將有利于人們更理性地判斷某一行為的潛在收益和損失。科斯(1960)在分析涉及對他人產生有害影響的工商行為時深刻指明損害問題具有交互性質,即外部侵害不僅起因于侵害者的行為,也起因于被侵害者的存在,避免對受損害方的損害將會使實施損害的一方遭受損失,關鍵在于避免較嚴重的損害。因此,在分析拆遷行為給房屋所有權人帶來損失的同時,更應考察不實施拆遷行為給社會凈收益帶來的損失,唯有權衡兩者輕重,才能更好地理解實施拆遷行為增加社會總價值的戰略意義。

實施拆遷行為給被拆遷者帶來的損失方面,暫不考察拆遷者(損害方)對于被拆遷者(受損害方)是否補償及補償是否合理,需考慮的是由于城市居民的房屋往往是一個家庭的命脈,承載著太多的東西,當拆遷方實施拆遷行為時,大多數被拆遷者將只能選擇放棄原來市中心便利的生活設施和交通條件,到城市邊遠地區購買一套住房,這使得居民蒙受了原有物業和物業區域內土地使用權喪失,以及因搬遷而造成的生活、工作、學習成本增加等損失。

此外考察不實施拆遷行為帶來的損失,亦即實施拆遷行為帶來的收益。由于拆遷制度的實施,我國許多城市實現了住房資金的良性循環,加快解決了住房困難,大部分危房、棚戶、簡屋得到了改造,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因此,拆遷行為是我國進行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另外,拆遷制度也使中國城市住房的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城鎮住房以公有制逐漸轉化為非國有為主,為房屋的市場交易奠定了基礎。因此,比較實施與不實施拆遷行為的各自損失,我們可以發現,雖然目前拆遷制度受到了一定的詬病,但是放棄拆遷制度而將城市更新重新放歸私法領域也是不現實的。

為了更好地分析實施拆遷行為的必要意義,在此引入科斯(1960)提出的“合法的妨害”這一概念,即有些行為即使對別人造成了損害,只要該行為的當事人采用了適宜的技術降低了侵害,受到侵害的人也只能承認這些行為的合法性,即他們只能忍受。這是法律根據對整個社會的成本與收益的考慮,作出的對私有產權適當削弱的調整。于是,從提高社會凈收益的角度出發,受侵害一方應當允許并接受“合法的妨害”,即人民群眾應當對城市房屋拆遷行為報以支持和配合的態度。另外,由于相對于實力較弱的、分散的居民,拆遷方及地方人民政府顯然具有談判優勢,這使得擁有“合法的妨害”權利的當事人,會降低技術的適宜水平,從而使侵害的程度提高。對于國有土地使用權產權的不予以承認及不明晰界定導致被拆遷者損失加重的現象,便是拆遷方提高侵害程度行為的具體表現。

三、土地使用權產權不明晰界定引發的城市房屋拆遷問題

土地使用權是憲法確定的私有產權,在涉及對這種私人產權的征收、征用、拆遷時,就應當考慮補償。然而近年來,在城市房屋拆遷過程中,拆遷往往只是對房屋進行補償,不對土地進行補償,有關土地使用權的補償糾紛時有發生,從而影響了社會的穩定。此外,不合理的法定拆遷補償標準使得居民在缺乏合理依據的情況下根據自己喜好提出要求,一旦前人的要求得到滿足,后人會以此為依據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也致使拆遷方和地方政府承受了巨大的交易成本和財政負擔。

1、城市房屋拆遷的本質及其所涉及的土地問題

為了考察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獨立產權性質,必須理解什么是產權。阿曼?阿爾奇安(1965)指出:“在任何社會里,資源的個人使用權(即產權)都能得到解釋,產權意味著對于其他人在資源使用方面做出的違背我意愿的選擇的一種保護”。E.G.弗魯博頓和S.配杰威齊(1972)認為:“產權不是指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關于它們的使用所引起的人們之間相互認可的行為關系。產權安排確定了每個人相應于物時的行為規范,每個人都必須遵守他與其他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或承擔不遵守這些關系的成本。”

土地使用權雖然是不完全物權,但仍然是獨立的財產權利,具有對世性的特征。土地使用權者直接和不特定多數人發生法律關系,也都可以獨立地行使物權請求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也可以自主決定將該權利轉讓、出租或抵押,或在其權利上設定其他性質的物權。土地使用權人實施上述法律行為時,不受土地所有權人即國家及社會任何其它個體或組織的干涉。因此,土地使用權是其使用權人的一項獨立產權。

盡管城市的土地按照憲法規定屬于國家所有,但這些國有土地上建立了各種不同所有權的房屋,這些房屋是因為擁有國有土地使用權而存在的。城市房屋拆遷的直接目的在于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流轉,被拆遷人的財產價值構成不僅涵蓋房產,更應當體現出土地的價值。從表面上看,拆遷似乎指向的是房屋,但其本質卻是在公權力干預下的平等主體之間土地使用權的產權交易。基于土地使用權的獨立產權性質,其流轉交易應依法實行有償轉讓,房地產開發及拆遷行為應當按照法律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城鎮拆遷費等相關費用,以平等協商、等價有償的原則上取得土地使用權。

然而無論是相關法律理論,還是拆遷補償實踐,大多有意無意地偏離了拆遷的本質。長期以來,一些部門和單位宣稱拆遷方產權人購買的只是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權,利用地方規章和政策無視、模糊以至于抹殺公民合法擁有的土地使用權產權,不能給予被拆遷方公正合理的拆遷補償。因此,國有土地使用權產權的不明晰界定導致了對于受損失方不合理的拆遷補償標準,進而引發拆遷交易成本急劇上升、致使矛盾糾紛頻繁涌現,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2、土地使用權產權不明晰界定引發的拆遷交易成本上升

“交易成本包括事前發生的為達成一項合同而發生的成本和事后發生的監督貫徹該合同而發生的成本”(R.Matthews,1986)。樊綱(1992)對交易成本的具體成本支出內容進行了劃分,本文所要分析的拆遷交易成本上升問題則主要涉及其中的議價成本,即為確定買者和賣者的真實要價而進行的討價還價過程,此外還應包括因無法達成合同而產生的訴訟賠償等方面的成本支出。

交易與交換,無論是物品的交換還是勞務的交換,說到底都是一種權利即“產權”的交換,也就是放棄對某一物品的產權換得對另一物品的產權。產權不明確,事實上從兩個方面使交易成本上升,一方面是造成交易對象之間發生議價博弈,雙方為追逐私利引起了“有形交易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模糊的產權會阻礙交換行為的發生,導致交易規模的縮小,使人無法通過交易行為提高經濟效率,這一由產權不確定造成的效率損失,也被稱為“無形的交易成本”。下面就有形和無形交易成本兩個方面,對土地使用權產權不明晰界定引發的拆遷交易成本上升問題進行考察。

有形交易成本方面,假定拆遷方對其所致損失(包括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負完全責任,被拆遷方就沒有任何理由修改他們的安排,因為對被損害權益的賠償總是能夠替代他們損失的市場價值。但是,如果拆遷方抹殺公民的土地所有權即不用負完全賠償責任,他們就會堅持這一安排,這樣輪到被拆遷方設法減少損失,采取與拆遷方進行議價博弈的形式。進而,在議價過程中,居民往往具有更高的博弈資本,由于一旦對某個地塊進行拆遷,這個拆遷的程序是不可逆轉的,政府和開發商無論投入多大成本都必須將這個工作完成,此時,居民就不會擔心因為自己要價過高而使得開發商知難而退。因此,在后一種情形下即土地使用權產權不明晰的情形下,原先的拆遷補償標準名存實亡,被拆遷方不合理地提高補償要求,使拆遷方和政府承受了大大超出預算范圍的有形交易成本。

無形交易成本方面,當拆遷雙方就補償標準進行議價談判陷入僵局而無法達成拆遷協議契約,甚至引起雙方法律糾紛時,就產生了無窮大的無形交易成本。即當我們以“機會成本”的觀點來看該問題時,產權界定不清楚,事實上阻礙交易的實現,使任何交易成為不可能,事實上使潛在無形的交易成本無限大。

從這個意義上說,明確界定產權,不僅是減少有形交易成本的前提,而且本身也減少了“無形的交易成本”。對于我們分析的城市房屋拆遷問題帶來的借鑒意義便是:承認并明晰界定被拆遷方應有的土地使用權產權,并為此建立公平合理的產權制度以保護公民的私人獨立產權,將會大大降低拆遷過程的交易成本,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四、土地使用權明晰界定為被拆遷居民獨立產權的意義

明確的產權界定,提供了人們進行一切交易活動的基礎,它能有效減少和節約交易成本。進而,不同的產權界定所帶來的資源配置效率也是不同的,換句話說,一種界定可能比另一種更有效率或更無效率,并且存在著最佳產權界定。盛洪(1992)認為,“誰的行動給他人的既定經濟利益帶來損失,誰就要負賠償責任,這便是達到最佳產權界定的簡化了的經濟學規則”。

對于房屋拆遷問題而言,要達到最佳土地使用權產權界定,應當要從遭受利益損失的使用者的產權角度去考察,由于拆遷方的行為改變了既定的利益格局,為了使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不受影響,必須負完全賠償責任。即政府及有關部門應脫離房屋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分離的思路,土地所有權公有化,并不意味著土地使用權產權的公有化,應當按照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完全市場價格,將其基本或完全界定為居民的獨立產權。唯有如此,才能以最有利于社會資源配置為目的的土地使用權產權界定方式,有效減少拆遷過程中因土地使用權產權不明晰所造成的有形和無形交易成本,使拆遷交易活動更容易、更順利、更高效率地進行。

同時,不能執行的法律,只是一紙空文;不能有效地加以貫徹和保護的產權,只是“口頭”的產權。因此,為使界定產權不流于形式,還必須有效地保護產權,即能對破壞產權的行為進行有效的制裁。既然產權的概念本身是一個社會概念,是在人與人之間才能劃定的社會關系,那么也就需要以國家機器為物質基礎的社會契約方式加以界定和保護,而產權制度便是這樣一種社會法律契約形式。E.G.弗魯博頓和S.配杰威齊(1972)指出:“產權制度是一系列用來確定每個人相對于稀缺資源使用時的地位和社會關系”。產權制度的價值,就是它所能避免的為爭奪產權而付出的代價和因產權未定帶來的資源配置的機會損失。因此,產權制度較之沒有產權制度是優越的,有關拆遷立法和監督執行部門要在行政法規、地方規章和具體行動中真正明晰界定以及保護居民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加快建立起將土地房屋共同界為私人獨立產權的公民產權制度,推動城市房屋拆遷安置工作更好地為城市建設服務。

五、對我國城市房屋拆遷問題的對策性措施思考

1、以明晰界定被拆遷者土地使用權產權為基礎對拆遷法規進行修訂

國家應當盡快出臺《房屋拆遷管理法》,確保城市政府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時,能夠依照法律的規定進行,而不是依據現行的行政法規。修訂法規的核心任務是明確城市房屋拆遷安置屬民事范疇,應遵循“有償”、“公平”、“平等”的原則,充分保護被拆遷人依法享有的土地使用權產權,改變對依附于房屋所有權的土地使用權被無償征收的不合理狀況。

2、逐步完善土地使用權補償制度

應當在《土地管理法》及《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中增加對土地使用權剩余年限補償以及區位變動補償的具體規定,這既是尊重和保護私人財產的體現,也是市場經濟中土地資源市場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通過設定較為科學完善的價格評估程序,合理確定被拆遷房屋及依附土地的貨幣補償金額,充分保護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由于作價補償時,必須考慮土地的價值因素,置換地段區位,應以合理的土地評估價,給予被拆遷人公正合理的拆遷補償。因此,要全面推行市場化評估,拆遷房屋所依附土地的市場化評估要符合國家房地產評估規范的要求,緊跟動態的房地產市場。對于被拆遷房屋所依附土地和安置房屋所依附土地的評估,要參照同區位的房地產市場交易價格,采用同一的市場化評估方法,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原則。最后,具體費用的計算標準和方法應該通過制定新的《行政征收法》以及相應的實施細則來加以規定和明確。

3、政府應合理定位并履行好自身職責

在土地管理過程中,政府扮演著雙重角色,即土地所有者和行政管理者。實踐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沒有理順這兩種角色的關系,若要有效推進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土地使用權產權有償轉讓制度,政府必須正確行使土地所有權和行政管理權職責。拆遷是平等主體之間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拆遷補償應由雙方當事人依法平等協商確定。除非涉及公共利益拆遷外,政府應保持中立。當然,由于土地的國有性,國家作為土地所有權人和土地使用權人存在管理服從的行政關系。但是如果政府能夠嚴格區分其作為土地管理者與土地所有者的角色,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才不至于在實踐中出現政府職能“越位、缺位、錯位” 的情況。具體到拆遷補償問題上,政府應謹守其財產所有人的中立角色,尊重土地使用權人的私人獨立產權,做到“行政的歸行政,市場的歸市場”,讓拆遷人與被拆遷人自主談判,無法達成協議的依法裁決;同時作為管理者,政府要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努力做好協調關系、制定優惠政策、提供信息等服務工作,做到不從拆遷中牟利,不充當市場競爭的主體,不與投資主體之間存在經濟利益或親緣關系,不搞暗箱操作,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因此,政府唯有成為超脫的居中管理者并努力踐行上述職責,才能使其重新樹立群眾公信力,更好地推動城市房屋拆遷安置工作。

4、推行被拆遷人參與機制:對擬建項目的社會評價制度

城市發展項目是引致城市拆遷的動因所在,因此,必須要做好項目評價工作,把好城市項目審批關。然而現有的城市建設拆遷制度似乎在引導公眾參與、協商、促進信息公開、減少負面社會影響等方面有所欠缺,在城市開發項目的規劃和建設過程中,缺乏對擬建項目進行必要的社會評價,難以識別開發中存在的社會問題。通過對擬定項目進行社會評價可以在拆遷戶與拆遷人之間建立一種協商機制,賦予拆遷戶協商權、發言權,把拆遷戶的意見體現在拆遷協議中,確保他們的利益不受侵犯,達到城市發展以城市居民為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盛洪:現代制度經濟學(上下卷)[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 R.H.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Law & Economics,1960.

[3] Armen Alchian.“Some 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s”[J]. Politico,1965(30).

[4] 樊綱:有關交易成本的幾個理論問題 [J].經濟學動態,1992(5).

篇(5)

在獨立學院,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最終要服務于教學、科研、管理,要與高等學校辦學規律高度耦合。然而獨立學院在我國發展的時間畢竟很短,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激勵機制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獨立學院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制度建設還比較落后,激勵機制的層次和結構還比較單一

不可否認的是,獨立學院在緩解我國高等教育資源相對不足、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獨立學院的師資力量大多是抽調或依賴于掛靠的公辦高校,其激勵機制明顯傾向于這些抽調的教師,獨立學院自身引進的教師在激勵機制中明顯處于弱勢,這是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制度安排上明顯的不公。具體到激勵層次上,以職稱評定和外出深造等激勵機制為例,在這一激勵領域中按資排輩的現象異常突出,嚴重抑制了獨立學院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尤其是嚴重抑制了一些青年教師科研創新動力。

在激勵結構上,獨立學院采用的激勵方式主要是以薪酬激勵為主,在員工職業發展以及員工精神層面上安排的激勵措施相對不足。當然物質激勵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會對教職員工發展起到非常有效的積極作用。然而要想讓教職員工保持一種持續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就必須實現教職員工的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的雙豐收。

2.獨立學院人力資源在激勵約束機制上還存在需要提高的方面

當前我國獨立學院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主要借鑒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式,實行聘任合同制度。激勵機制上的約束機制不健全,表現在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定和聘任方面,一旦聘用成功,對聘用后期的管理還不是很到位,職稱考核管理不是非常健全,依然是套用公辦高校的做法,不能從獨立學院自身實際出發,“職稱終身制”現象依然突出,“能上能下”的人力資源流動約束機制并沒有真正落實。具體到人力資源考核方面,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中的約束機制顯得更是毫無“約束”可言,論資排輩、輪流坐莊的現象依然突出。對于績效、薪酬以及進修深造等方面,明顯偏重于教學科研人員。

3.獨立學院在人力資源激勵指標設定上數量過多,且重“量”忽“質”、執行不嚴的現象凸顯

尤其是在年終考核的時候,一些教師員工根本看不懂下發的考核辦法和考核文件。具體到崗位聘任上,對于崗位聘任的考核獨立學院更多是偏重于量的考核,考察擬聘任的業績成果數量、科研教學數量,對一些內在的質的考核上明顯欠缺,一些教職員工為了盡早評上職稱,在教學科研中過多包攬一些工作量,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到論文著作上,真正用在提高教學質量、提高科研質量的時間非常少,抱有只要完成課時量、只要科研能夠順利結題就可以的思想,其教學和科研的質量很難保證。在教學任務上,對教職員工的考核僅僅是完成任務的工作量大小,至于完成的質量如何卻無從檢驗。一些教職員工內在的隱形創造力因為缺少健全的“質”的激勵而受到抑制。

二、獨立學院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構建的主要路徑分析

1.獨立學院在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中要構建健全的競爭機制

競爭機制是獨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中最為有效的機制,也是最能發揮員工積極性、發掘員工潛力的機制。實行競爭機制,首先要引入崗位競爭機制,在崗位上要實行全員聘任制制度。獨立學院實行全員聘任制度,能夠有效增強廣大教職員工的思想重視程度、自覺增加壓力、自覺釋放工作潛力和激發活力。采用全員崗位聘任制能夠貫徹獨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公平原則,讓所有員工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根據崗位對個人能力、科研和業績的需求來競聘上崗,真正實現崗位由員工綜合能力決定、而非上級人為安排。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全員競聘上崗能夠有效實現人力資源在合理的范圍內流動,保持廣大教職員工隊伍始終處于一種高質量、高負責的運轉狀態。獨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中引入競爭機制就是要為勝任者提供持續展示的平臺,讓不能勝任者抓緊時間提高自身素質,使獨立學院的有限崗位實現人力資源上的高效配置,無形之中促使員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加強自身業務能力提高、不斷挖掘自身各項潛能。獨立學院引入競爭機制,還要在人才引進、人才培養方面下功夫。在人才引進上要采取公開、公正的社會化招聘,堅決杜絕人情崗,本著擇優錄取的原則,為引進創造各種條件,為引進人才之后的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獨立學院引入競爭機制,能夠使獨立學院廣大教職員工隊伍實現合理、優化和動態管理,發揮人力資源最大效益,實現有限資源合理優化。

2.獨立學院在人力資源激勵中要不斷完善教職工的評價機制

一般來講,人力資源評價機制可以分為發展性評價和獎懲性評價。獎懲性評價是借助獎勵和懲罰的手段、自上而下的評價,這種評價機制主要應用在對教學和科研的效能性評價領域,運用獎懲性評價機制對員工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激勵和約束。獎懲性評價機制中,無論是采取積極的獎勵還是采取消極的懲罰都會使員工的情緒和態度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懲罰環節中,要注意適度的原則,堅持教育和引導為主。發展性評級機制主要是為教職員工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創造條件,以此促進員工積極性發揮。在發展性評價中,獨立學院要克服自己辦學的特殊性困難,采取切實措施幫助廣大教職員工發展,實現人力資源潛能的挖掘。發展性評價相對于獎懲性評價而言,具有雙重性的特點:發展性評價強調是員工與學院二者的結合,只要學院為員工長遠發展奠定好充分的基礎,員工就會以更加積極和努力的態度積極參與,有助于增強員工的責任感、使命感,對于提高教學、科研和管理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長遠來講有助于提高獨立學院的競爭力;而獎懲性評價強調的是獨立學院這一單向層面。獨立學院在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中具體使用哪種評價要根據實際情況。但總的原則是,要以發展性評價機制為主,積極引導廣大教職員工全體參與、共同進步,在評價中重視評價結果的反饋,以此促進教職員工的全面發展。

3.獨立學院要不斷優化和完善廣大教職員工的工作環境,充分應用學院發展與個人發展相結合的方法實現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作用的發揮

工作環境對于廣大教職員工來講,是一種外在、軟性的激勵機制環節;獨立學院在人力資源機制中要充分考慮員工工作環境因素,設身處地地為廣大教職員工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優越的教學環節、融洽的管理環境、和

諧的人際關系環境。獨立學院在領導作風、學院組織架構、硬件設施等方面要盡可能滿足廣大教職員工的要求。一旦教職員工對外在的工作環境滿意了,才能更加投入地去工作。試想,如果教職員工連做基本的科研實驗的硬件設備也沒有、連最基本的辦公條件也不能滿足,他們的積極性、工作熱情、責任心、奉獻精神還會有嗎?通過完善員工工作環境來實現人力資源機制,應該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為廣大教職員工提供一個能夠全身性投入工作的校園自然環境。其次,要為廣大教職員工提供一個無后顧之憂的生活環境。安居才能樂業,尤其是要想方設法在生活條件上滿足引進人才的需要。再次,在教學、科研和管理上為廣大教職員工營造良好的秩序環境,讓他們全身性投入到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中。

在為廣大教職員工提供必要工作環境的同時,要把獨立學院的長遠發展與教職員工的個人發展結合起來。獨立學院要為廣大教職員工在進修、深造、培訓和學習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只有員工的個人潛力被充分挖掘,才能實現人力資源作用發揮至最大,才能實現獨立學院長遠發展。獨立學院要積極引導教職員工在努力工作中去實現人生報復、人生理想,充分考慮廣大教職員工的特長、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等,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員工共同參與到學院的發展規劃制定中來,讓教職員工在對學院有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實現獨立學院長遠發展與個人發展有效結合。

4.獨立學院在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中要不斷改革工資薪金制度

篇(6)

 

考察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歷史沿革,不難發現:其天生的市場導向體制優勢,有效支撐了我國經濟體制的市場化變革;并且,通過示范效應也推動了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實現我國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是關系到我國經濟轉型能否成功的關鍵。正因如此,討論在十二五期間我國民營企業如何選擇發展方向經濟學論文,就顯得格外必要。

不可否認,我國民營企業自上世紀80年代出現以來,長期保持著強勁的資本擴張態勢。然而,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在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逐步到位的今天,民營企業自身的劣根性也悄然涌現。諸如,產品質量差、高污染高耗能的生產模式,不斷被社會所指責。

由此可見,在十二五時期全面轉變經濟方式的大背景下,須針對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不足,展開建設性的梳理與對策分析。

一、十二五時期我國民營企業面臨的經濟環境分析

基于生物學隱喻可知,我國民營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呈現出動態演化的特征。由拉馬克主義原理可得,作為類似于生物體的民營企業,惟有進行適應性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經濟學論文,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中生存。為此,首先就目前的經濟環境進行分析,則顯必要。

(一)我國民營企業面臨的國內經濟環境分析

受到我國社會制度的作用,國內經濟環境主要由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引導。其中,針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目標的產業政策,成為了目前的主要內容。具體有這樣幾個方面:

1.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總結國外發達國家工業進程中的經驗與教訓;并結合我國實際,國家做出了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決策。這樣一來,國家就在企業的入市門檻,以及產品的生產領域,建立了以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為主導的評價指標。由此,從我國民營企業的生產現狀來看,上述評價體系將極大的約束其未來的生產經營。

2.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要求。改變我國在國際分工鏈條上的尷尬局面,惟有在國家意志層面強調企業的創新能力。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通過產品研發領域核心競爭力的建立,來實現企業的市場勢力。但是經濟學論文,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資金約束,必然將弱化其自身創新能力。

(二)我國民營企業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分析

國外經濟環境,主要通過國際貿易的形式來體現。我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民營企業,大都屬于外向型企業類型。目前,國際貿易領域廣泛存在的“綠色壁壘”,極大的阻礙了他們的產品出口。綠色壁壘屬于技術性貿易壁壘,主要由西方發達國家設立。

由此可見,處于后危機時期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各類型貿易保護主義也將影響我國民營企業的長期發展。為此,在對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困境進行探究后,則須提出相應的對策。

二、上述環境下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困境的原因探究

由上文所述,我國民營企業發展面臨著諸多困境。從組織資源的范疇下,來探究其形成原因,則可以分為內外兩個方面。

(一)困境形成的內部原因探究

上文提到的企業創新能力,實則與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之間經濟學論文,存在著邏輯關聯。即,企業在技術層面的創新能力,不但能有效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能切實優化產品的生產工藝。而這一切目標實現,則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科技人員,以及一定的資金支持。這兩個要素,在我國民營企業中普遍稀缺。

同時,伴隨著社會生產分工的精細化,中小民營企業往往成為某核心企業的外圍生產協作伙伴。民營企業在通過網絡化企業組織架構來獲取報酬的同時,則鎖定了自身生產能力的匹配性。而外圍協作伙伴所承擔的生產任務,科技含量極底,這又造成了民營企業缺乏創新的激勵。

(二)困境形成的外部原因探究

芝加哥行為學派的認為,企業的行為偏好決定著市場結構(本文采信該觀點)。根據上述理論邏輯,正因為我國民營企業缺乏產品創新能力,便使得自身產品的需求替代彈性較大。這一客觀事實經濟學論文,決定了同類型民營企業間的市場競爭,往往呈現出過度與無序并寸的態勢,即,我國物流民營企業便是典型的例子。該市場結構,則壓低了民營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最終,限制了民營企業的創新資金的供給。

三、我國民營企業發展方向的選擇

在討論我國民營企業發展方向的選擇時,應把握問題出現的邏輯起點。上文已經指出,民營企業惟有根據自身所處的經濟環境開展適應性調整,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此,具體闡述如下:

(一)漸進式的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針對民營企業組織資源的次優現狀,可以通過產品與服務的局部創新,來漸進式的獲得能力的提升。并且,對于創新能力提升的努力需長期保持。由馬克思價值轉型原理可知: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在全社會剩余價值平均化過程中,將獲得超額剩余價值。由此經濟學論文,作為超額剩余價值的轉形:超額利潤,便能有效支撐該企業未來的創新需要。

(二)形成人力資本儲存的長效機制

無論民營企業遵循低碳經濟要求展開的生產實踐,還是形成持久的組織創新能力,都需要有具備創新能力的科技與管理人才做支撐。為此,形成人力資本儲存的長效機制就格外重要。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把握幾個原則:(1)從戰略上儲備企業未來5年內所需要的科技人才;(2)對于管理人才的儲備而言,最好選擇具有理工科專業背景的復合型人才。(3)激勵機制的構建。對人才的選擇與儲備,只是從靜態的存量上滿足了企業未來發展的需要。此時,還應通過激勵機制的構建,推動他們在企業價值創造上的能動性。

綜上所述,十二五期間我國民營企業須針對外部經濟環境的演化過程,動態的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向。同時,發展方向的選擇還應從企業的微觀層面著手,即:漸進式的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形成人力資本儲存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陳春花.芻議家族企業繼承機制[J].商業時代,2005(4).

[2]劉瑩.淺析我國家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0(12).

篇(7)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種:中文

本:16開

國際刊號:

國內刊號: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1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8)

 

一、引 言

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令人關注的焦點,成為中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諸多矛盾的集中體現。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為2.57:1,1983年一度縮小到1.7:1,而后的十幾年間,城鄉收入差距隨著國民經濟高速增長不但沒有縮小,反而不斷擴大。2000年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到2.8∶1經濟學論文,2007年則達到3.33∶1。城鄉收入差距過大不僅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增長,也使城市和農村形成強烈反差,構成了社會和政治不穩定的潛在因素,最終會阻礙中國經濟健康持續增長。因此,研究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對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和解決城鄉協調發展的問題具有重大的意義。

在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分析中,理論界從不同的角度給予了詮釋,但可以總結為以下四種代表性觀點。一是資源性原因(吳敬璉、溫鐵軍、李朝林等),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源于農民增收困難,而制約農民增收的根本矛盾是人地關系矛盾,即大量的農民勞動力與稀缺的土地資源之間的矛盾論文開題報告范例。二是制度性原因(陳錫文、易秋霖、吳光炳、李伯霞等),認為城鄉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偏向的政策造成的,他們從城鄉二元結構體制、土地制度、戶籍制度、農村財政和稅收制度分析了制度的不合理對城鄉居民收入的影響。三是市場性原因(于鳳芹、彭騰等),認為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完善、農業信息渠道不通暢、農業結構不合理、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缺乏以及農業投資過少是擴大城鄉收入差距的原因。四是觀念性原因(吳碧君、于鳳芹等),認為整體上農民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質低,直接影響了科學種田經濟學論文,也不利于尋找其他就業機會,導致農民整體收入增加困難,因而拉大了城鄉收入差距。

這些結論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中國(甚至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城鄉收入差距現象,但是,城鄉收入分配研究無論是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上,還是在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對城鄉收入差距的描述和預測缺乏系統、科學的指標體系;沒有對中國城鄉收入差距變化的原因和過程有充分地理解;對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傳導機制并不十分清楚等。本文利用1980~2007年數據,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方法對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影響因素作實證分析。

二、城鄉收入差距模型分析

(一)測度指標

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因素很多,但可以大致歸納為兩個大的方面:一是發展類因素;二是二元化類因素。發展類因素主要包括物價水平、經濟發展總體水平、經濟實力、投資發展水平、外貿依存度和外商投資情況等方面的指標。二元化類因素則主要包括城鎮化水平、農村工業化水平、財政支出結構、城鄉投資對比、農業貿易條件以及惠農政策等方面的指標。經過比較、甄選,結合指標數據獲取的可行性原則,最終選取15個統計指標作為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體系(表1)。

表1 城鄉收入差距測度指標體系

 

影響因素

主要指標及代表符號

主要指標解釋

發展因素

CPI

反映物價水平

人均GDP

反映經濟發展總體水平

一產占GDP比重

二產占GFP比重

三產占GDP比重

財政總收入

反映經濟實力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反映投資發展水平

進出口占GDP比重

反映外貿依存度

實際使用外資額

反映外商投資情況

二元化影響因素

非農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反映城鎮化水平

鄉鎮企業就業人數占農村人口比重

反映農村工業化水平

財政支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比重

反映財政支出結構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城鄉比

反映城鄉投資

工農商品綜合比價指數

篇(9)

出口信用保險具有防范收匯風險的作用,同時具有融資條件寬松、手續簡便易行的特點,日益成為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模式的首選。隨著出口信用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專業化發展,我國的出口信用保險和出口貿易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出口保險的發展速度來看,根據中國信用出口保險公司的統計數據,中國信保在2002年的承保額僅為275億美元。而2009年,中國信用保險及擔保的承保金額達到1166億美元,同比增長858%。其中,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保額806億美元,增長2053%;投資和租賃保險保額543億美元;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保額8413億元,新增擔保金額9億元。2009年,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達到987億美元,是過去七年(2002-2008年)出口信用保險承保總額的69%。到了2010年中國信保累計實現保險及擔保業務保額為19643億美元。

從保險產品的種類來看,最初主要承保短期出口信用險、中長期出口信用險,而后擴大為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投資保險、信用保險貿易融資業務、資信評估服務、賬款追收服務、擔保業務等。

從出口保險的滲透率來看,2002年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滲透率(即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險額占同期全國一般貿易出口額的比重)僅為22%,而截止到2009年,我國出口保險的蓋滲透率已達到179%,較2002年增長了813倍,并且滲透率179%也已超過了近幾年國際平均滲透率15%左右的水平。

二、當前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監督機制不完善

出口信用保險并不屬于商業保險的范疇,出口信用保險機構及其業務活動也不受針對商業保險的一般保險法的限制。各國出口信用保險的經營都有專門的法律作指導,如美國的《美國進出口銀行法》、英國的《出口擔保和投資法》、日本的《貿易和投資保險法》等。各國政府通過單獨制定法律或法規對出口信用保險的性質和宗旨、地位和作用、經營目標、財務核算等進行規范。在中國,不但在中國人保公司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經營出口信用保險時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規范與保障,而且新成立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迄今仍然沒有相應的專門法可依。現行的《保險法》只是一部商業保險法,其中第156條規定:本法規定的保險公司以外的其他性質的保險組織,由法律、行政法規另行規定。2004年7月實施的《對外貿易法》也僅僅是在第53條中對出口信用保險作了簡單的一般性規定,即國家通過進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出口退稅及其他促進對外貿易的方式,發展對外貿易。因此,出口信用保險立法的滯后,導致了難以有效保障和規范中國信用保險的業務運作,從而嚴重影響了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2、出口信用保險預算問題

(1)出口信用保險費率偏高

我國出口信用保險平均費率基本上在08%~1%之間,對東歐、南美、非洲等風險較大的國家和地區,平均費率高達2%。如此高的信用險費率使得大部分外貿企業望而卻步。尤其是不少外貿公司認為,出口信用保險作為國家政策性保險業務,是國家出錢辦保險,本來就應該堅持盈虧基本持平的經營原則。我國現行一年期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費率平均為1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平均費率在1%以下。再考慮到出口信用保險規定的一旦出現保險責任事故,保險公司只負責賠償承保額的80%~90%左右,外貿公司得自己承擔10%~20%左右這一實際。在當前整個世界市場都處于買方市場、外貿出口只有微利的情況下,出口信用保險的保險費用實在太高。

篇(10)

 

區域生產力促進中心是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生產力促進中心體系是指在一定經濟區域內,各種與生產力促進相聯系的主體要素(生產力促進組織和機構)以及協調各主體要素之間關系的制度和政策網絡。價值網的概念是由Merce(美智)管理顧問公司的亞德里安·斯萊沃斯基在《發現利潤區》(TheProfit Zone)一書中首次提出。區域企業創建價值網能夠高效的適應當地實際的區域性生產力促進動力源,是一個以生產力促進為核心,以促進科技與經濟相結合、提高區域創新能力為目的、以市場機制為基礎、政府為引導的高效率的開放型的區域創新服務體系,因此,生產力促進中心建立區域企業價值網是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區域企業價值網發展分析與引導的重要意義

隨著國際互聯網高速發展,市場競爭程度不斷提高,顧客的需求也日趨增加。生產力促進中心應當創建價值網。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為顧客提供服務的。

1.區域企業發展價值網可以優化企業價值

在價值網模式下,價值網主導區域企業作為價值網絡的組建者應當具備網絡整合能力。即構建網絡并對其整合的能力。價值網在網絡環境下尋求最優價值鏈,具有一般網絡組織的共性,又有其獨特的一面,是圍繞區域企業,推動區域企業運作的價值整合網絡。一般說來,區域企業構建價值網是通過獲得某些資源經濟學論文,對外部資源進行網絡化整合并內部化,以此來應對外界變化的環境,從中發現企業自身發展的機會,從網絡化的角度進行戰略思考和規劃,培育和發展區域企業的未來外部伙伴關系,尋求區域企業價值最大化。

2.區域企業可以利用價值網資源,打造核心競爭力

區域企業必須充分利用價值網中的資源,形成行業內的競爭優勢。這可以通過創新、整合、協調三個步驟來實現免費論文下載。首先區域企業必須通過技術創新活動,打造自己的品牌,從而取得競爭優勢;其次,區域企業要以整體的運營眼光,對價值網進行整合管理,這樣能為區域企業員工帶來經濟利益。從而贏得他們的信任;再次,區域企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在網絡內部建立一套有效率的信息溝通機制。當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時,能夠系統價值網中的區域企業及時、準確地獲得信息,共享信息,迅速地實現互相配合。

3.區域企業發展價值網可以優化企業間的關系,實現管理成本合理化

相對于企業內部成本控制來說,區域企業間的成本更難控制,因為這些成本只有在區域企業間的協同努力下才能控制。事實上,區域企業間成本存在極大的合理化空間,應作為價值網全面成本合理化的焦點。所謂價值網全面成本合理化,是只在品牌核心企業的推動下改善加入網絡的區域企業間關系、優化企業間的作業,提高合作效率,使得區域企業各網絡成員相互協作、互相信任,共同努力,實現企業間成本合理化。

二、區域企業價值網發展分析與引導的基本要求

價值網是對個無邊界的柔性組織,其核心任務是迅速將信息和資源傳遞到最有效的地方為客戶創造價值。在價值網環境下經濟學論文,區域企業要想將其核心競爭能力加入到價值網中,體現競爭優勢和規模經濟效益,必須做如下調整:

1.以網絡思維進行戰略規劃

價值網是一個開放的價值流網絡,相對于價值鏈來說,價值創造實現了從鏈狀到網狀的跨越,從價值創造最優的角度重新安排價值活動,實現網絡化的價值創造方式。為了保持和形成競爭優勢,區域企業必須納入網絡化經營中,用網絡化的思維來制定發展戰略,敏銳地確定行業的性質和未來發展趨勢,尋求潛在優勢。

2.所有的價值活動都以客戶為中心

客戶是價值網創造價值的源泉,在價值網中,客戶包含兩層含義:其一,區域企業間構成價值網內部的客戶,是價值網中的節點,節點之間互為客戶;其二,

價值網作為一個整體所面對的客戶,即價值網整體為之提品或服務的客戶,即價值網外部客戶。以客戶為中心是價值網的經營戰略制定的起點,價值網的組織者和其他區域企業是在這種共識的基礎上完成自身功能。以客戶為中心的區域企業價值網中,區域企業根據客戶的要求,通過整合相關成員的核心能力,促使價值價值在網絡中流動并實現增值。

3.要有一定的規則和協議

價值網中一些具有較強協調能力和價值網絡中核心能力要素的企業,脫穎而出形成企業價值網絡中的組織者。同時,要有靈活有力、緊密聯系的節點企業,沒有高效的節點企業,價值網就無法高效運作。

對于價值網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在價值網形成之后的戰略和戰術管理中經濟學論文,價值網的構造程序與戰略緊密聯系。價值網構造程序中必須對節點企業利益進行調整平衡,還要定義每個節點企業的角色和責任;而價值網的組織者在制定任務和檢查價值網發展活動中扮演關鍵角色,起到一種聯系成員之間的橋梁作用。

三、區域企業價值網發展分析與引導的具體措施

區域企業創建價值網是同一時間和空間維度下同步進行的、互動式進程,因此,價值網的環節是區域經濟一體化所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1. 制定區域政策,推動區域企業內部經濟耦合

區域的政策環境是經濟發展的軟環境。在區域經濟耦合過程中,依據對企

業價值網的大小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加快區域平臺的建設,降低企業價值網的外部成本。推動區域由松散式的合作渠道向網絡化,體系化的合作渠道轉變;第二,營造寬松的體制環境和市場準入環境,推動區域企業內部市場的統一化;

第三,改善政策部門領導干部的考核機制,推動區域企業內部財稅政策的改良。

2.構建區域創新體系

區域創新體系是由某區域內參加新技術發展和擴散的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中介服務機構及其相互關系等所組成的,為創造、儲備和轉讓知識、技能和新產品的相互作用的網絡系統。區域創新體系包含以下五個關鍵要素:

(1)主體是企業、研發(R&D)機構;

(2)市場中介服務組織(技術)的廣泛介入和政府的適當參與;

(3)創造和轉讓新知識、新技能和新產品;

(4)圍繞新知識、新技能和新產品創造和轉讓形成的創新網絡;

(5)最終目標是實現一定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

3.對價值網進行恰當定位

價值網的競爭優勢體現在能夠利用網絡成員集體的力量提供多種價值組合,更有效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因此,作為網絡核心的組織者,首要任務就是要確定區域內節點企業要向客戶提供何種價值組合,即對客戶價值進行定位免費論文下載。準確的價值定位是制定合作規則的基礎。

一個優秀的公司擁有高價值的客戶群非常重要。價值網內組織者的業績表現,不僅是由整個網絡打造的集體競爭優勢決定,而且還要取決于網絡內其他成員相比其具有的何種優勢。在價值網下,其組織者首先在細分市場上進行價值定位。

4.重塑企業文化

實現價值網運營的成敗,還要在區域企業內建立以客戶價值為中心的文化價值觀,引導全體員工的行為,沒有企業文化的認同,區域企業間的合作關系很難長久保持,因為文化的認同不僅包括歷史的積累,而且包括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的認同。其直接影響到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外部成本經濟學論文,只有區域內企業更多的發生經濟聯系,文化的重塑才會更快、更牢固的形成并反過來進一步推動區域的發展。

5.創新運營模式

價值網需要圍繞客戶而不是產品進行重新調整,因此,雖然價值網促進了運營效率提高和利潤增長,還仍需要進行革命性的創新。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創新流程。價值網處于組織者角色的企業要帶領區域內節點企業積極改造業務流程,從客戶體驗的角度優化業務處理模式。建立信息共享流程同步,牽動區域內企業整體運營的各個環節,仔細審定每一個流程,精益求精,使其適應價值網運營的需求。

(2)實現內部資源整合。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體系要求從網絡維護,市場規劃,到客戶服務實現內部整合,以一個共同的聲音面對客戶。

(3)建立網絡型組織結構,消除部門之間的障礙,便于客戶需求信息在內部順暢流動,提高價值網的市場反應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子華,我國區域生產力促進中心創新工作機制研究,博導論壇講座,20-21.

[2]Michael E.Porter.Strategy andInterne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1(3) .

[3]華堅,陳潔,基于價值網的中國銀行業競爭優勢研究[J],浙江金融,2008(11),20-21.

[4]郝玉龍,崔巍,基于企業價值網建設過程區域協調發展研究[J],北方經濟, 2005(9),75-76.

[5]彭蘇勉,范高賢,基于價值網的企業優化價值研究[J],物流技術,2010(10),41-42.

[6]李殿偉,基于價值網理論的電信企業商業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07(5),34-40.

上一篇: 紀檢督察工作意見 下一篇: 糧食公司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日本午夜aⅴ | 综合激情亚洲丁香社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专区 |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