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9 03:05: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護士醫學院畢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預防保健意識越來越強,社會公眾對公共衛生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自2003年SARS暴發流行后,國家加大了對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力度[1],各級政府資金投入也快速增加。但2008年的甲型H1N1流感和2013年的H7N9型禽流感的流行提示,公共衛生體系的人才建設仍然不能滿足形勢的需求。這種需求不僅體現在人才數量的擴增上,更體現在人才質量的需求上。要求高等學校不僅在專業、課程設置上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專業課理論學習和實習期間給予更多的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教育更是高校教師需要探索的課題[2]。當前,多數預防醫學專業本科實習仍然沿襲以往培養模式,即專業理論課由在校老師承擔,后期的實踐實訓由實習基地完成,學生在基地完成一個階段的轉科實習后,返回學校由專業教師指導完成畢業論文[3]。而全國許多教學型醫學院校普遍面臨著師資力量薄弱的難題。一方面存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呈現明顯的脫節現象;另一方面由于學校能指導畢業論文的高年資、高職稱的專業教師不足,必然會出現一位教師指導多名學生的現象,很難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和學生能力的培養。為充分利用校外師資力量,培養本科生實踐能力及科研思維能力,本課題組開展了相關的教學研究工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為了解某醫學院校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實習雙導師制實施的效果,對2008級開始的近三屆學生雙導師指導情況、實習基地帶教老師學歷和職稱、畢業課題經費來源和情況進行總結。其中2008級學生83人,2009級學生223人,2010級學生230人。3軟件進行數據錄入,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率的變化采用趨勢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雙導師指導比例
本課題組在省級和校級質量工程項目的支持下,在預防醫學專業學生中全面推行本科實習雙導師指導,2008~2010級536名學生中,由雙導師指導畢業論文比例由87.95%上升到2010級的95.22%,平均雙導師指導比例為93.28%。3年比例呈上升趨勢(Z=2.15,P=0.032),具體見表1.
2.2指導教師職稱
為了保證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質量,學院對實習指導教師職稱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根據學校實踐教學文件,本科生帶教老師至少為中級職稱以上,三屆學生實習單位帶教老師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比例為72.19%。考慮到實習單位指導老師工作任務較為繁重,原則上一名指導教師同一時期內指導一名學生,對于能力強的指導教師,同一時期指導學生人數不超過2人,三屆學生平均每名教師指導學生人數為1.43人(具體見表2)。
2.3畢業課題經費資助
學生畢業課題的選題一方面可以結合實習單位的常規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是專項項目或工作。目前,國家對公共衛生機構普遍實行政府花錢購買服務的模式。課題組調查了近三屆本專業實習課題經費資助情況,結果表明:實習單位與帶教老師科研項目經費、校內帶教老師科研課題經費、大學生科研基金、生產實習經費等途徑完全能夠滿足學生畢業課題的需求,其中實習單位項目資助比例高達93.28%(具體見表3)。
2.4學生情況
通過與實習單位協商,積極鼓勵學生就實習課題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統計結果顯示:2008、2009級學生26篇,平均每百名學生8.5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20篇,每百名學生6.54篇(具體見表4).
3討論
本科生導師制誕生于國外,在我國,導師制長期以來主要針對研究生教育和七年制、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培養[4-5]以及低年資護士培養。當前國內外高校部分專業逐步實行了“實習生導師制”,如周勇等[6]提出的校外導師制對預防醫學本科生應急能力培養起到了很大作用,顯示利用校外資源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但這種導師僅在學生學習理論期間進行課外指導,時間較短,和學生之間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一對一指導,并不能適用我校目前形勢;李志忠等[7]介紹了實習基地如何完成預防醫學本科生后期全部實習和畢業論文工作,但這種模式要求實習基地具有非常高的教學管理能力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因而不容易復制,嚴志平等[3]介紹了深圳某預防醫學實習基地對預防醫學本科實習生管理和指導,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導師制。其他相關研究也在該領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8-10]。本研究結果顯示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雙導師制模式不僅可行而且與我國目前公共衛生運行體系及可能的發展趨勢相適應,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3.1實習基地人才隊伍和實驗儀器設備完全能滿足
“雙導師”制的需要隨著近年來國家對公共衛生體系的大力投入,省、市、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單位逐級建立了一支高職稱、高學歷、經驗豐富的人才隊伍,其人數能滿足對實習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即一個學生能有一位老師指導。本調查結果表明指導教師的職稱基本符合帶教老師的高職稱要求,同時,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數量的限制也保證了帶教質量。
3.2實習基地的項目和經費能滿足
“雙導師”制的需求本研究結果顯示實習單位項目資助比例高達93.28%,滿足了學生畢業課題的需要。隨著我國公共衛生服務戰略的實施,政府“花錢購買服務”,“中央、省、市財政轉移支付”項目、重大傳染病(如艾滋病、結核和瘧疾等)慢性病防治項目專項經費和國外合作基金(如GAP項目、克林頓基金等),均能夠保證學生畢業課題的完成。
1.優化藥學服務型人才培養機制,構建“立體化”的專業實習模式
研究表明,結合患者使用藥物的過程,我國多數醫院目前所開展的藥學服務有用藥前藥學咨詢、用藥中參與臨床治療、用藥后合理用藥評價。在藥學服務工作過程中,除了專業知識之外,還涉及到與患者、醫生、護士以及同行等交流問題,如何能將藥學工作者認為正確的藥學服務內容傳達給不同的人群,獲得非專業人士的認同,不僅體現出藥學服務工作者的專業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現了“藥學服務型”工作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為此長沙醫學院藥學院在“藥學服務型”人才的培養方案中,將具有“藥學服務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貫穿于教學環節的每個階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蓋“藥學服務理念”的人文教育的相關課程,基于藥學服務的實踐及畢業課題研究3個環節的實習模式,進一步完善了基于藥學服務人才的培養體系。
1.1 強調藥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構建“服務型”的藥學人文教育
著名藥理學家吳春福教授認為傳統的藥學教育理念是以藥物為中心,而不是以“人”和患者為中心;教學內容則是以藥品為中心,并沒有考慮藥學服務型人才培養中全面素質教育。因此現有的藥學教育思想難以滿足社會藥學服務型人才的崗位需求。所謂藥學服務是指藥學工作者藥學工具及自己掌握的藥學專業知識,向社會民眾尤其是患者提供與藥物使用有關的各種服務的總稱。因此,學院在開展“藥學服務型”人才培養的教學中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利用現代教學技術開展了如下工作:
1.1.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創新人文教育新模式 通過多渠道開展人文知識培訓和再學習,鼓勵教師授課過程中增加人文知識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學院鼓勵教師在教學中采取TBL、PBL、CBL等教學活動,以多元化評價模式將人文精神在專業課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求教師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并起到示范作用,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確立“以人為本,藥學服務”的理念。
1.1.2 優化課程結構,積極建立網絡文化教育陣地 結合藥學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學院依托互聯網的技術,讓學生在學院網絡教學資源中選修相應的人文課程,從而形成網絡教學的新途徑。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學習人文教學內容,解決了課堂教學時間受限的困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1.3 延伸第二課堂空間,強化校園人文建設 校園活動等第二課堂作為藥學人文教育的有益補充,將課堂教育和第二課堂緊密銜接,建設校園文化平臺,促進學生人文內涵的形成。因此,通過開展藥學人文論壇、藥學人文電影展播、藥學人文對話等特色的第二課堂,形成校園藥學文化活動,為培養學生良好人文素養提供堅實的保障。
1.2 理論對接實踐,積極推進“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是藥學人才培養的最后環節,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理論聯系實際和綜合應用能力培養的關鍵節點。經過大學前3年的學習,學生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但在藥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學生并不能有效地將所學理論應用于藥學服務。開展基于“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成為學生走向社會的重要保障。
1.2.1 落實實習單位準入制度,積極建設實習單位 實習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能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很大的提升。實習基地的建設一直都是學院常抓不懈的工作,結合”藥學服務型”的人才培養要求,學院積極創造條件,幫助學生打通”藥學服務”實習通道,選擇醫院綜合實力雄厚、藥學服務走在前列的省內醫院和社會藥房。通過現場參觀,考察實習基地相關設施設備,與帶教人員進行交流,評估帶教人員專業素養等方式,與實習單位就開展”藥學服務型”實習模式進行協商,形成考察報告上報學校,經審核批準后建立學院實習基地。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已經和省內多家醫院和社會藥房形成實習單位網絡群,確保了開展藥學服務的實習效果。
1.2.2 規范實習教學內容,落實畢業實習帶教活動 實習過程中,學生先通過對醫院藥庫、藥房、靜脈配置中心、臨床藥學等部門的輪轉實習,了解藥品在“藥學服務領域”流轉、存放、發放及臨床藥學研究等工作流程,然后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 “深入了解”“藥學服務”的用藥前咨詢活動、用藥中臨床指導、用藥后的合理用藥評價等環節,根據臨床科室或者疾病等用藥特點,開展深人學習。實習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提高學生“藥學服務理念”的職業素養。
1.3 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課題研究
畢業實習過程是一個全面訓練的過程,由于實習時間的限制,學生只能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選擇藥學服務的某一領域完成研究。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查閱文獻、結合實習內容,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完成選題、設計、開展研究、分析、總結以及撰寫畢業論文。在畢業論文答辯時,實習學生匯報自己的研究工作和實習內容,而后由醫院藥學相關專業的教師組成答辯委員,按照畢業論文要求,實事求是地評定畢業論文質量。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課題研究,可以使學生在實習階段比較系統地剖析藥學服務內容,發現藥學服務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自己的專業和綜合素養進行解釋,使學生對醫院藥學服務有一個全方位應用性掌握,對醫院藥學服務的工作內容和性質提前做好職業準備。
2.構建藥學服務型畢業實習質置監控體系
人才培養需要有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做保障因此,學院在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實習過程中,建立了初步的實習階段質量關鍵控制點,主要包括完善的實習管理過程和規范合理的實習考核方式及內容,形成了有效的實習質量監控體系。
2.1 加強實習過程管理,健全實習管理機構
2.1.1 開展實習前教育工作 學院在實習前需要開展教育工作,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為實習中的安全紀律等規章制度教育,要求學生學會在實習單位遵守各項規定,做好安全防范,第二是介紹實習內容和實習要求,強調學生在實習期間的任務以及實習中如何將通過工作完成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通過開展教育,學生提前對藥學服務實習的工作流程、工作內容有初步了解,讓學生更能在較短時間內適應實習環境。
2.1.2 建立健全實習管理機構 為統一規范學生實習的管理和監控,成立了以分管院長為首的實習管理機構,主要部署和管理學生的畢業實習事宜。建立了定期聯絡制度,以便執行和落實實習安排,及時了解學生的實習動態,解決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1.3 完善管理程序,出臺“制度化”管理 建立權責明確、紀律嚴明的管理制度,實習期間,學生由實習單位帶教老師直接管理,實習單位通過采取實習崗位培訓及崗位輪轉等措施,結合考勤管理制度,確保學生實習學習時間。同時學院嚴格執行定期聯絡制度,考察學生在實習基地的實習活動。通過有效的制度及嚴格的執行,學院可以掌握學生的實習情況,有效地監督實習單位帶教教師的教學質量。
2.2 規范實習考核方式,創新考核內容
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考核以內容案例分析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應對及解決能力。針對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制訂了“階段化”的考核方式。
2.2.1 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提高實習效果 在實習階段初期,學生往往存在著理論知識與實際藥學服務脫節的問題。帶教教師要幫助學生熟悉工作內容,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書寫實習心得,學會將理論知識與藥學服務實踐相結合,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學院定期會將實習中優秀的實習心得總結在學院實習網站發表,給予表揚,提高學生的實習積極性。
2.2.2 建立“階段化”的考核形式帶教老師針對不同的藥學服務內容,結合階段性和系統性的原則,制訂實習培養計劃,提高學生的實習興趣和積極性。在藥物咨詢方面,主要考察學生理解和運用藥物的能力,向患者講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和經濟地使用藥物,讓學生能把理論和實踐融會貫通。在合理用藥方面,主要考察學生處方點評的綜合應用能力,在“考核”中讓學生加深理解產生不合格處方的原因以及如何指導醫生開具合理處方。在臨床藥物治療方面,主要考察學生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藥、藥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儲存等方面的掌握程度。通過組織開展藥學服務階段性考核,檢查學生藥學服務的真正能力。
1.優化藥學服務型人才培養機制,構建“立體化”的專 業實習模式
研究表明,結合患者使用藥物的過程,我國多數 醫院目前所開展的藥學服務有用藥前藥學咨詢、用藥 中參與臨床治療、用藥后合理用藥評價。在藥學服 務工作過程中,除了專業知識之外,還涉及到與患者、 醫生、護士以及同行等交流問題,如何能將藥學工作 者認為正確的藥學服務內容傳達給不同的人群,獲得 非專業人士的認同,不僅體現出藥學服務工作者的專 業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現了 “藥學服務型”工作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為此長沙醫學院藥學院在“藥學服務 型”人才的培養方案中,將具有“藥學服務能力”的人 才培養目標貫穿于教學環節的每個階段。目前已初步 形成了涵蓋“藥學服務理念”的人文教育的相關課程, 基于藥學服務的實踐及畢業課題研究3個環節的實習 模式,進一步完善了基于藥學服務人才的培養體系。
1.1強調藥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構建“服務型”的藥 學人文教育
著名藥理學家吳春福教授認為傳統的藥學教 育理念是以藥物為中心,而不是以“人”和患者為中 心;教學內容則是以藥品為中心,并沒有考慮藥學服 務型人才培養中全面素質教育。因此現有的藥學教育 思想難以滿足社會藥學服務型人才的崗位需求。所謂 藥學服務是指藥學工作者藥學工具及自己掌握的藥 學專業知識,向社會民眾尤其是患者提供與藥物使用 有關的各種服務的總稱。因此,學院在開展“藥學服 務型”人才培養的教學中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利用現 代教學技術開展了如下工作:
1.1.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創新人文教育新模式通過 多渠道開展人文知識培訓和再學習,鼓勵教師授課過 程中增加人文知識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學院鼓勵教師在教學中采取TBL、PBL、CBL等教學 活動,以多元化評價模式將人文精神在專業課教育中 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 的同時,要求教師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并起到 示范作用,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確立“以人為本,藥 學服務”的理念。
1.1.2優化課程結構,積極建立網絡文化教育陣地結 合藥學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學院依托互聯網的技術, 讓學生在學院網絡教學資源中選修相應的人文課程, 從而形成網絡教學的新途徑。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 片時間學習人文教學內容,解決了課堂教學時間受限 的困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1.3延伸第二課堂空間,強化校園人文建設校園活 動等第二課堂作為藥學人文教育的有益補充,將課堂 教育和第二課堂緊密銜接,建設校園文化平臺,促 進學生人文內涵的形成間。因此,通過開展藥學人文 論壇、藥學人文電影展播、藥學人文對話等特色的第 二課堂,形成校園藥學文化活動,為培養學生良好人 文素養提供堅實的保障。
1.2理論對接實踐,積極推進“藥學服務型”的畢業 實習
畢業實習是藥學人才培養的最后環節,是教學計 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理論聯系實際和綜合應用能力培養的關鍵節點。經過大學前3年的學習,學生 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但在藥學實踐 中筆者發現學生并不能有效地將所學理論應用于藥 學服務。開展基于“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成為學生 走向社會的重要保障。
1.2.1落實實習單位準入制度,積極建設實習單位實 習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 能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動手能力 和綜合素質得到很大的提升實習基地的建設一直 都是學院常抓不懈的工作,結合“藥學服務型”的人才 培養要求,學院積極創造條件,幫助學生打通“藥學服 務”實習通道,選擇醫院綜合實力雄厚、藥學服務走在 前列的省內醫院和社會藥房。通過現場參觀,考察實 習基地相關設施設備,與帶教人員進行交流,評估帶 教人員專業素養等方式,與實習單位就開展“藥學服 務型”實習模式進行協商,形成考察報告上報學校,經 審核批準后建立學院實習基地。經過幾年的努力,目 前已經和省內多家醫院和社會藥房形成實習單位網 絡群,確保了開展藥學服務的實習效果。
1.2.2規范實習教學內容,落實畢業實習帶教活動實 習過程中,學生先通過對醫院藥庫、藥房、靜脈配置中 心、臨床藥學等部門的輪轉實習,了解藥品在“藥學服 務領域”流轉、存放、發放及臨床藥學研究等工作流 程,然后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深入了解“藥 學服務”的用藥前咨詢活動、用藥中臨床指導、用藥后 的合理用藥評價等環節,根據臨床科室或者疾病等用 藥特點,開展深入學習。實習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 學態度和工作作風,提高學生“藥學服務理念”的職業 素養。
1.3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課題研究
畢業實習過程是一個全面訓練的過程,由于實習 時間的限制,學生只能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選擇藥學 服務的某一領域完成研究。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學 生通過査閱文獻、結合實習內容,在帶教老師的指導 下完成選題、設計、開展研究、分析、總結以及撰寫畢 業論文。在畢業論文答辯時,實習學生匯報自己的研 究工作和實習內容,而后由醫院藥學相關專業的教師 組成答辯委員,按照畢業論文要求,實事求是地評定 畢業論文質量。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課題研究,可以 使學生在實習階段比較系統地剖析藥學服務內容,發 現藥學服務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自己的專業和綜合素 養進行解釋,使學生對醫院藥學服務有一個全方位應 用性掌握,對醫院藥學服務的工作內容和性質提前做 好職業準備。
2.構建藥學服務型畢業實習質量監控體系
人才培養需要有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做保障。 因此,學院在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實習過程中,建立 了初步的實習階段質量關鍵控制點,主要包括完善的 實習管理過程和規范合理的實習考核方式及內容,形 成了有效的實習質量監控體系。
2.1加強實習過程管理,健全實習管理機構
2.1.1開展實習前教育工作學院在實習前需要開展 教育工作,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為實習中 的安全紀律等規章制度教育,要求學生學會在實習單 位遵守各項規定,做好安全防范,第二是介紹實習內 容和實習要求,強調學生在實習期間的任務以及實習 中如何將通過工作完成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通過開展 教育,學生提前對藥學服務實習的工作流程、工作 內容有初步了解,讓學生更能在較短時間內適應實習 環境。
2.1.2建立健全實習管理機構為統一規范學生實習 的管理和監控,成立了以分管院長為首的實習管理機 構,主要部署和管理學生的畢業實習事宜。建立了定 期聯絡制度,以便執行和落實實習安排,及時了解學 生的實習動態,解決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1.3完善管理程序,出臺“制度化”管理建立權責明 確、紀律嚴明的管理制度,實習期間,學生由實習單位 帶教老師直接管理,實習單位通過采取實習崗位培訓 及崗位輪轉等措施,結合考勤管理制度,確保學生實 習學習時間。同時學院嚴格執行定期聯絡制度,考察 學生在實習基地的實習活動。通過有效的制度及嚴格 的執行,學院可以掌握學生的實習情況,有效地監督 實習單位帶教教師的教學質量。
2.2規范實習考核方式,創新考核內容
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考核以內容案例分析為 主,主要考査學生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應對及解決能 力。針對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制訂了 “階段化”的 考核方式。
2.2.1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提高實習效果在實習階段 初期,學生往往存在著理論知識與實際藥學服務脫節 的問題。帶教教師要幫助學生熟悉工作內容,積極引 導學生通過書寫實習心得,學會將理論知識與藥學服 務實踐相結合,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學 院定期會將實習中優秀的實習心得總結在學院實習 網站發表,給予表揚,提高學生的實習積極性
2.2.2建立“階段化”的考核形式帶教老師針對不同 的藥學服務內容,結合階段性和系統性的原則,制訂 實習培養計劃,提高學生的實習興趣和積極性。在藥 物咨詢方面,主要考察學生理解和運用藥物的能力, 向患者講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和經濟地使用藥物, 讓學生能把理論和實踐融會貫通。在合理用藥方面, 主要考察學生處方點評的綜合應用能力,在“考核”中 讓學生加深理解產生不合格處方的原因以及如何指 導醫生開具合理處方。在臨床藥物治療方面,主要考 察學生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藥、 藥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儲存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通過組織開展藥學服務階段性考核,檢査學生藥學服 務的真正能力。
美國“研究型”高校的旗幟
文?王常泰
在著名高校林立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可以說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優秀學府。這里不僅有風景如畫的校園,還有數不勝數的學術大師。置身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圖書館和課堂,你一定會深刻感受到其中濃厚的學術氣息,以及積極進取的治學精神。其實,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離我們并不遙遠,它與南京大學合作創建的中美文化交流中心是美國大學在中國唯一常設的教育機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約翰?霍普金斯,共同欣賞美國“研究型”大學的魅力。
都市中的校園 繁華中的靜謐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創建于1876年,位于美國東海岸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市。1873年,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銀行家、教友派教徒約翰?霍普金斯去世時,留下了一筆價值700萬美元的巨額遺產。遵照他的遺囑,其遺產分別捐贈給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學和醫院。1875年,其財產托管人在巴爾的摩市中心的霍華德大街購買了第一塊地皮,以此作為未來的大學校址。從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便在巴爾的摩市中心的土地上一點點地發展壯大起來。巴爾的摩是美國最大的都市之一,長期以來一直穩坐美國第十大城市的交椅,并有馬里蘭州的“精神首府”之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校園正是有了這座都市的襯托,才顯出其特有的無窮魅力。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位于巴爾的摩市的北部,從該地坐火車去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只需1小時。如果開車的話,一天時間就可以到達周圍的旅游景點,如切薩皮克海灣(Chesapeake Bay)和大西洋海岸等。校址的地名為霍姆伍德,原是《獨立宣言》簽名人之一的查爾斯?卡羅爾之子的莊園。霍姆伍德是一個十分漂亮的地方,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園設在這里既從霍姆伍德的秀麗景色中沾了不少自然風光,又為霍姆伍德的居民區增添了一道典雅的人文風景。
事實上,在霍姆伍德參天古樹環抱之下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就是霍姆伍德地區的景中之景。整個校園占地面積140英畝,到處綠草如茵,樹木成林,宛若一座天然公園。在這蒼松翠柏交相掩映的校園里,一排排學生宿舍和教學大樓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紅色磚墻和綠色樹葉互相映襯,把整個校園點綴得美輪美奐。校園四通八達的小路把各幢大樓連成一片,使人們在行走方便的同時,又頓生行走在鄉間小道般的親切感。寧靜安謐是許多校園的特點,但地處巴爾的摩大都市的約翰?霍普金斯校園之寧靜卻非同一般。它在四周喧囂包圍之下的這片寧靜不啻似“世外桃源”般令人羨慕,令人神往。也許正是繁華和喧囂的巴爾的摩大都市中有了這樣一片凈土,巴爾的摩才獲得了“精神首府”的雅稱。
“科研為本”的理念 卓越非凡的成果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立之初就雄心勃勃,為自己設定了較高的起點。不同于哈佛、耶魯和哥倫比亞等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起步階段就把目標放在科學研究領域,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教學工作。19世紀中葉以前,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主要承襲英國的教育傳統,注重教學,不搞研究工作,學位也只能停留在學士一級,沒有高層次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但是德國的大學不僅僅向學生傳授知識,還積極鼓勵大學教師從事研究工作。一些著名大學開設研究生院,專門培養高層次研究人才。一些美國大學生為了進一步深造,往往在美國讀完本科之后去德國攻讀更高一層的學位。面對這種局面,美國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考慮改進美國大學的辦學方法,在從事教學的同時,再開展一些高層次的研究工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一個極富特色的學校。作為一所注重研究的學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對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十分重視。不像眾多的美國研究型大學,只是在研究生階段才要求學生搞研究項目,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要求學生在本科三年級就選擇課題,從事研究工作。無論是文科生還是工科生,無論是商科生還是理科生,都被要求參加科研項目,學生較早就接觸、了解和掌握前沿學科的最新動態。為確保學生有機會參與不同學科的研究項目,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采取了兩條有力措施:一條是把各學科的班組的學生控制在50名之內,為師生的交流提供便利。在師生人數比例1∶8的情況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有足夠的一流教授在課堂上和實驗室里與學生一起探討問題,一起尋求真理。另一條是充分利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術威望和校友關系,為學生爭取各種各樣的科研實踐機會,使其盡早知道現實世界對學生們的期望,同時又為學生們發揮潛能創造理想的條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工學院、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商學院及國際關系學院的學生在這方面尤其受益。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這種注重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辦學思想指導之下,該校學生較早就養成了獨立研究的習慣,其中很多人就此走上研究道路。據有關資料統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中,近三分之二的學生畢業之后不是進入研究生院進一步深造,就是考入醫學和法律等專科學習。這一比例在全美大學中屬最高之列。也許是基于這一原因,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長期以來不追求擴大學生人數,而是把在校學生人數限定在5000左右,(3600名本科生和1400名研究生),以真正做到突出研究,做一個名符其實的研究型大學。從某種程度上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上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因為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畢業生中有近20人摘取了諾貝爾獎桂冠。目前,有兩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四名麥克阿瑟獎獲得者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作。
自創建以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直致力于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在美國高等院校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院和工學院長期以來享有崇高的聲譽。它的醫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不僅建立的時間最悠久,而且在眾多相關學科領域一直保持著全世界的領先地位。在美國歷年進行的醫學院評比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院始終名列前三名,1980年還曾被評為第一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院里,云集了許多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一流醫學專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工學院也極為出色。自1913年建立起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威汀工程學院起,工程教學和研究一直在該校受到極大重視。在該工學院里,一位教授和學生曾一起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雜志在最近進行的一次大學學科排行榜評比活動中,把霍普金大學工學院排在全美最好工學院之列。
除了在醫科和工科方面享有盛譽之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方面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以人文學科為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寫作研討班在全美可謂家喻戶曉。在這個富有特色的“寫作研討班”里,學生們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認真研讀古往今來的經典之作,尋求和探索他們的寫作風格和寫作技巧,然后把名家的寫作方法應用于自己的練習之中,從中體悟藝術大師的創作靈感。在社會科學方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系的國際研究課程不僅在該校是最受歡迎、選修學生最多的課程,而且在全美高校的同類學科中屬于佼佼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高級國際問題研究學院為美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培養了人數相當可觀的外交人才。此外,為了擴大與國外大學的學術交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還與意大利的一所大學以及中國的南京大學合辦跨文化研究中心,使美國學生有機會與歐洲學生和中國學生一起學習和交流,至今已經培養了一大批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法律、外交等諸多領域的專門人才。
服務社會的使命感 技術進步的助推器
一所大學必須通過服務國家和社會來贏得自身的地位和評價。作為最重要的研究型大學之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對馬里蘭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這一切都來源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由來已久的社會使命感。
與其他注重抽象性基礎理論研究的大學有所不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側重于應用性科學和技術研究。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各個學科領域,教授和學者們都無一例外地強調科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心理學、人類學和文化研究的教授們借助各自的學科知識,告訴學生這些知識對認識自己、互相溝通和促進了解的重要作用;工程學、醫學、計算機科學的教授們則在他們各自相關學科領域,向學生傳授掌握技術知識的實際本領,幫助他們到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拼搏;國際問題和經濟問題專家們通過現實世界中的種種實例,讓學生明白,世界上的許多爭端和矛盾可能假借政治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智慧和經驗得到妥善的解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從宇宙到亞原子的各個層次進行了廣泛探索。該校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正在努力探索大爆炸的即時后果,醫學院的教授正在開啟癌癥遺傳基礎的秘密,而工學院的工程師則致力于解釋怎樣才能使房屋免遭颶風與地震的破壞。由于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相結合,學生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到的東西相當實用,真正達到“經世致用”的目的。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對頒發給學生的學位證書感到極為自豪,并自認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位證書的“含金量”很高。而一代又一代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業的學生們,則用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受到的訓練和養成的習慣作為起點,在各自的崗位上盡情地發揮著才能,不斷躋身美國社會杰出人物的榜單。
另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為馬里蘭州創造了無數的工作崗位,并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促進了該地區企業的技術進步。該校醫學中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病人、醫生和科學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馬里蘭州最大的私立用人機構。1999年,它總共提供了79250個新工作崗位。1999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聯邦經費近8.7億美元,加上從病人、公司、基金會和慈善事業獲得的外部經費大都注入到了馬里蘭州的經濟活動。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科學和醫學方面的研究與發展支出大大超過任何一所美國大學。1999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了56項專利并提出了199項專利申請,馬里蘭州近期新開的14家公司正在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發明進行商業化運作。在1997年的最新排行榜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聯邦科學與醫學經費7.24億美元,這比位居第二位的斯坦福大學(3.32億美元)多出1倍以上。更值得一提的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還在其他方面支持了馬里蘭州的經濟建設。例如,它為該地區的商業、工程、生物技術、公共衛生、教學、環境科學、護士及其他很多領域提供研究生層次的教育;為巴爾的摩地區的發展研究與之相關的房地產項目;為不能支付費用的患者提供數以億計的資金;為該地區提供文化和體育設施,以便吸引更多投資者來此定居。■
約翰?霍普金斯的創舉:
“專業式”研究生培養機制
文?彭華安
作為美國第一所標榜“科學研究”的高等院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絕不是徒有虛名的。其標志就是,這所學校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全美乃至整個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對美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歷史貢獻。其中,“專業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就是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首先提出并積極推廣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充分學習了德國大學“學徒制”研究生教育模式,并與早期的英國式學院制相結合,在美國首創研究生院,形成了以研究生院為組織體系的“專業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專業式”研究生教育在借鑒“學徒制”教育模式的基礎上,一改“學徒制”教育手工作坊式、非正規化和個性化的特征,形成了大工廠式、正規化和規模化的研究生培養鏈條和固定化模式。“專業式”研究生教育模式主要包括研究生培養程序和研究生管理層次兩個方面的內容。
研究生培養“三步走” 循序漸進穩扎穩打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將研究生教育過程細化為三個具體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非常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各個階段環環相扣,緊密結合,從打基礎開始,逐級提升,形成了一套合理有序的研究生培養機制。
這套研究生培養體制強調的是教學和科研相統一,二者不可偏廢。在具體的研究生教育過程中,這三個階段分別是:課程學習、實踐訓練和論文撰寫,每個階段都有專人負責,其教學任務和職責都很明確。研究生入學后第一階段的任務是課程學習,碩士研究生一般將花費1-1.5年時間用于這個階段的學習。其區別傳統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設立有規范的課程體系,將課程學習模塊化和正規化。而且學習非常重視基礎課和專業學位課,一般都會由相關專業的導師組成“導師組”,對開設的所有課程進行跟蹤評價和指導。研究生學習的第二個階段是實踐訓練。這個階段包括獨立自由科研活動和參加導師課題兩個部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生從入學開始就在導師指導下進行零散的科研活動。但是在實踐訓練階段,研究生個人可以單獨進行一段時間的科研活動,然后再參加導師的課題小組。課題小組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和提升研究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實踐訓練階段結束后,研究生將進入最后一個階段,也就是論文撰寫。研究生的論文撰寫的題目是研究生自己和其導師共同商定的,再經過研究生教師指導委員會最終確定,一般情況下就是研究生在課題組中所負責的項目。每個研究生在題目確定之后都要獨立進行研究并撰寫畢業論文。如果在研究過程中出現困難,可以找到其導師尋求必要的指導,或者咨詢導師組中的其他教師。畢業論文必須具有創新點,否則將很難通過最終的答辯。
研究生管理“三層次”
分級授權責任明確
此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生管理實行的是以“校-院-系”為組織體系的三層縱向架構,其中每一個層次都有十分明確的管理職責,形成了分級管理的行政體制。學校設有研究生管理委員會,負責全校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并對研究生的招生、培養和學位授予等宏觀政策性管理起決定作用。同時,它還兼負著學位評定委員會的作用,負責全校研究生的學位評定工作。
建科時間雖然不久,但在科主任李彥林的帶領下,運動醫學科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李彥林說,這支嶄新的隊伍有著宏大的夢想,救治更多的患者是他們肩上的責任。
用最專業的技術救治更多的人
運動醫學是醫學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它研究與體育運動有關的醫學問題,運用醫學的知識和技術對體育運動參加者進行醫學監督和指導,從而達到防治傷病、保障運動者的健康、增強體質和提高運動成績的目的。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看似非常專業的運動醫學,其實距離我們并不遙遠。運動醫學解決的不僅是運動員的問題,更包括廣大民眾在運動中所遇到的多種運動醫學問題。”李彥林解釋道。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運動醫學科建科雖不到兩年,但其軟硬件實力卻十分雄厚。它不但是昆明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及碩士點,還是目前云南省大中型綜合醫院中以最先進的關節鏡微創手術技術為主要治療手段,集醫療、教學、科研、健康教育與管理為一體的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培訓基地和臨床中心。科室自成立以來,配備了美國最先進的關節鏡微創手術系統,完善的學術梯隊和良好的硬件設備,在短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可以說,運動醫學科的成立,大力推動了昆明地區乃至全云南省的運動醫學水平,縮短了云南與內地發達地區的距離,從而帶動了云南省運動醫學快速發展。
建科至今,運動醫學科一直致力于解決軟骨、骨、韌帶的修復與重建問題,在骨和軟骨損傷與修復、韌帶斷裂與重建、運動員勞損性傷病、組織移植和細胞移植和基因治療等方面的研究均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運動創傷、運動康復和運動營養三個領域一直處于國內外先進水平。
科室具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施樂輝高清關節鏡微創手術系統,使手術的操作安全性和精確度達到最優化,并能詳盡記錄手術的每個細節和過程;采用關節鏡微創技術,手術創傷小,療效好,術后患者恢復快,痛苦少,住院時間短,明顯節省手術費用和負擔;科室主要致力于肩,肘、腕、髖、膝、踝等關節的各種急慢性損傷,對肌腱、肌肉、韌帶損傷也有獨特療法;團隊在術后,針對性地采取個體化綜合康復治療措施,使患者的手術療效達到最佳鞏固效果,盡快地恢復正常運動功能。
走進運動醫學科,醫護人員溫暖的笑容、輕柔的聲音很難讓人想到他們背負著巨大的工作量以及很多危重病人的治療。“精誠團結、密切配合、緊張有序”,這是運動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對自己的要求,也是病人對他們的評價。科室全體醫護人員深受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一年多來,科室系統開展了關節鏡下微創治療韌帶、半月板、滑膜、關節腔內骨折等各類運動系統常見急慢性損傷,還進一步開展了膝關節多發韌帶損傷的修復與重建,巨大肩袖損傷、復發性肩關節脫位、肩關節撞擊綜合征、髖關節疾病、關節軟骨損傷、腕關節三角軟骨盤修復重建,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后采用個體化綜合治療的康復方案,讓廣大患者盡早盡快康復。
對于運動醫學科來說,他們的工作并不止于醫院一為更好地體現醫院的公益性,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解決看病難問題,在李彥林的帶領下,科室每3個月進行1次免費義診活動。秉承“以科技為先導,以病人為中心,以優質服務為標準”的理念,科室成員在醫術質量上力求精益求精,在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同時,構建良好的醫德信譽,為患者筑就健康之夢。2012年6月9日,在李彥林的帶領下,全科到昆明東陸社區進行免費義診,期間診治患者200余人次。2012年10月20日,科室到貴研小區義診,期間診治患者180余人次。2013年1月19日,科室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8樓進行免費義診并開展健康大講堂,期間診治患者300余人次。
對此,李彥林說:“因為每次義診都是在周末,所以全科上下所有人員都是在義務加班,但是卻從來沒有人抱怨,因為大家都把科室當做了自己的‘小家’,能為這個家、為廣大患者出一份力是大家的心愿,全科人員也用實際行動在展示著我們運動醫學科的科室精神――‘服務意識、家的理念、團結協作、爭做第一’。”除此之外,科室還定期舉辦健康教育講座,極大推動了運動醫學知識的普及和科室醫療業務的拓展。
在全體醫務人員的齊心努力下,科室的發展也開始加速。
為臨床打基礎科研也要“爭第一”
李彥林說,全科所有醫護人員不僅在臨床醫療方面“爭做第一”,在科研教學方面也要努力“爭做第一”。業余時間,每位醫護人員查閱相關書籍、雜志,學習運動醫學科新進展等方面的知識,從而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及素質,掌握國際、國內的先進理論及技術,使全科整體醫療水平得以提高。
開科至今僅一年半,運動醫學科就積極進行科研項目申報及成果申報工作,組織全科醫生和護士主動申報科研課題及科技成果獎,申報國家面上項目5項,申報省級面上項目4項,獲教育部博士基金項目1項,省級項目4項。并獲省級獎勵1項,云南省衛生科技成果獎一等獎2項,云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獲2012年度伍達觀教育獎二等獎1項,有1人次獲云南省醫學學科帶頭人,申報項目3項,課題鑒定項目1項。有4人次到國家級運動醫學及學科年會作學術報告,標志著科室運動醫學研究部分達到國家先進水平,為醫院的科研成果做出了貢獻。
科室蓬勃發展的勁頭和全體醫護人員勤勉向上的風貌,得益于李彥林十分重視對人才的培養。他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科室上下十分重視研究生培養教育,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習書寫病歷、病程記錄等基本業務,親臨病房熟悉病人、了解病情,和科室醫生一起參與科室各項臨床工作。科室致力于培養研究生的臨床思維及臨床能力,促使他們抓緊完成相關課題的實驗工作,撰寫畢業論文并發表相關文章,保障研究生能在三年內保質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學業并順利畢業。開科至今,科室培養的在讀研究生共有14名,其中碩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5名,已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共計6名。科室還重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設有專人負責該項工作,共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30人次,本科學生帶教40余人次,根據醫院規定安排科室新進人員輪轉并安排專職帶教老師。
寓教于學,在科研中培養隊伍是運動醫學科保持科研活力的秘訣。這些管理辦法也讓科室逐一收獲令人矚目的成果。2012年9月及2013年5月,科室分別成功舉辦了2012年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運動醫學及關節鏡微創新技術學習班和2013年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運動醫學及關節鏡微創新技術學習班暨云南省運動醫療會成立大會。2012年11月,由李彥林主編,王福科、何川、王國梁等臨床一線醫師編寫的《實用骨科運動醫學注射療法》正式出版發售,該書被選為昆明醫科大學本科選修課教材,進一步豐富完善了云南省的運動醫學診療技術。
無論是臨床還是科研,努力提升自己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患者。種種實踐表明,在運動醫學科,“以人為本”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切實的行動。李彥林說,未來他們依舊會堅持踐行這一理念。
當好科室“領頭羊”
提到運動醫學科的建立與發展,就不得不提到科室主任李彥林。作為一名醫者,他心中裝滿了對病人的厚重深情;作為一名管理者,他心中無時無刻不惦記著團隊的發展。
李彥林說,最終將骨科運動醫學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是因為機緣巧合。1992年畢業于昆明醫學院的他曾先后在內科和兒科工作過兩年。1994年,他進入昆明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本來選擇了普外科,結果卻被意外地分到了骨科,從此便在這條專業之路上不斷學習。2000年,他又獲得了華西醫科大學骨科博士學位。
攻讀博士期間,李彥林對骨科“關節鏡”技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種技術創口小、恢復快,而且可以在檢查的同時進行手術,既節約時間,又能減輕患者痛苦。博士畢業后,李彥林婉拒了國內知名醫院的邀請,毅然回到“關節鏡”技術發展較為緩慢的云南,率先開展起這一技術,目前為止他已為數千名患者解除了痛苦。
對于技術的渴望促使李彥林不停地深造學習,這種勤奮也為他積攢下深厚的醫學功力。為了提高自己的診療水平,2002年9月16日至10月16日,李彥林到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骨科參觀學習1個月,并參加亞洲創傷骨科學會及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進修培訓中心舉辦的椎體成形術工作坊學習并獲證書。2003年10月13日至2004年1月13日,李彥林到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骨科進修學習3個月。2006年,李彥林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西部人才項目,并于2007年9月一2008年9月先后到美國布朗大學附屬羅德島醫院及紐約大學附屬關節病醫院學習運動醫學及關節鏡微創外科,任職客座教授。
為了系統深入地開展研究工作,李彥林積極主動申請并承擔各種科研項目,目前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獲得的研究項目共7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基金“SDF-1/cxcR4信號通路的干預及調節關節軟骨退變的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TGF-D3和BMP-2雙基因轉染調控BMSCs向軟骨分化構建組織工程軟骨的實驗研究”、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仿生新材料復合基因增強組織工程技術修復關節軟骨缺損”等項目。
基于以上科研項目,迄今為止李彥林已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7篇論文獲優秀論文獎。主編《適用骨科運動醫學注射技術》,參編《組織工程基礎與臨床》、《干細胞理論與技術》及《臨床特殊檢查》3部著作。獲云南省科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云南省科技進步類三等獎2項,云南省衛生科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及三等獎各1項。
而除了自身的工作,李彥林還是運動醫學科的一名管理者。他以身作則,不僅對科室醫護人員嚴格要求,更用自己的率先垂范與人格魅力感染著大家。在患者的口碑中,運動醫學科獲得的評價是極高的。開科至今他們共收到錦旗8面,拒收紅包5次,從未發生過醫患糾紛和投訴,病人滿意度達98.5%。全科人員每天8點整準時參加科室交班會議,值班醫護分別對前一天患者的病情進行匯報并對相關病情分析討論,科室整體診療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李彥林不僅關注科室人員的發展情況,在教學上他也盡心盡責,培養儲備人才。他先后參加過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進修生的大課講授及臨床帶教工作,積極參與昆明醫學院的教學改革,課前按教學大綱要求認真備課,并融進新知識、新理論,采用多媒體教學,使課堂教學變得形象、生動;在臨床帶教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進行開放式的臨床病例討論,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為積極主動地參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2002年,李彥林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八屆青年教師基金及青年教師教學獎三等獎,填補了昆醫附一院在該獎項上的空白。此外,留學回國后他采用雙語教學及啟發式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于2007年7月獲昆明醫學院首屆青年教(醫)師“雙語”課堂教學比賽二等獎,還曾獲昆明醫學院2008年度伍達觀教育基金獎教金二等獎。
談到未來,李彥林說,運動醫學及骨科手術正在向精準化、微創化、現代化、智能化發展,他希望年輕一代的醫生們能夠不斷學習,盡快掌握新技術,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云南的百姓服務。
一手組建起運動醫學科,一手培養起一支富于戰斗力的團隊。李彥林的付出正收獲著回報,對于未來,他也有了更多憧憬。如今,他有了更多同行者,他們組建的“大家庭”正懷揣著一個共同的夢想,破浪前行。
專家簡介
一、制訂完整的研究生科研技能培養計劃
作為高技術人才的研究生,應具有較高的素質、較深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對于兒科學研究生而言,學生要在一定年限的時間內完成專業訓練,獲得較高專業學歷,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科醫生或兒科學科技工作者,除了個人的勤奮努力外,合理地制定培養目標,認真實施培養方案也同樣重要。根據四川大學研究生培養相關文件精神,結合華西臨床醫學院和我科室研究生的實際情況,研究生第一學年在完成學位課程的同時,査閱文獻,掌握自己研究課題領域國內外研究現狀、發展趨勢和尚待解決的問題,進行科研課題設計,完成課題預實驗。以此為基礎,在導師指導下公開開題,完成開題報告。第二學年開始進行論文科研工作,實施所設計的課題及解決研究工作進程中所發生的問題,同時在不同程度上協助導師進行相關課題的申報工作,參與“標書”的撰寫、課題實施和總結等;并在規定的時間根據課題開展情況完成《四川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研究學期進展報告》。在第三學年繼續完成課題研究,完成實驗結果的統計處理、畢業論文的書寫工作及參加畢業論文答辯。
二、組織研究生學術交流活動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于創新。如何激發研究生的研究熱情,盡快讓其進入研究課題一直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除了正常的教學、科研指導外,研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學術活動也是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激發研究生的研究熱情和研究生獲得新思維、新靈感的一條很重要的途徑。研究生通過積極參與學術交流活動,大大拓寬了自身的知識視野,使自己與其他科研人員、科研單位的溝通交流合作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開展和參加豐富的學術活動是兒科學研究生在讀期間的主要任務之一,通過系列學術活動,使研究生們拓思維、豐富知識,同時熟悉兒科學 及相關學科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科研課題的能力。學院規定:研究生在讀期間必須參加學術活動不得少于20次。為了給研究生們創造良好的學術交流環境,兒科教研室及整個四川大學搭建了不同領域的、面向研究生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包括各種各樣論壇和講座,主講者范圍來自五洲四海,大到國外的專家學者,小到本科室的醫生護士,都可以登上這學術交流的一方平臺,與廣大研究生進行學術交流探討。除了比較大的學術交流平臺,我們也組織和創辦了科室和實驗室自己的學術活動平臺。每兩周1次定期召開學術周會,安排研究生輪流主講讀書報告或試驗進展,并在學術周會舉行期間要求研究生事前作好文獻資料準備,會上要踴躍發言,以培訓科研思維能力。
三、以研究生導師制為龍頭,注重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
以導師制為龍頭,培養出具有良好的科研創新能力,能獨立完成科研任務的高級醫學人才。導師制具有高彈性、雙向性、針對性等特點。導師制的雙向性是指導師和研究生之間可以自主選擇,研究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導師的研究方向等情況選擇導師,導師也可通過對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考查對研究生擇優錄取。導師的針對性是指導師在了解研究生的個人特點后,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制訂適合該生的培養計劃和重點培養方向,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在科研生涯中能揚長避短,讓研究生在其優勢方面的潛力能得到充分挖掘。兒科教研室自招收研究生以來,堅持以導師制為龍頭的研究生培養理念,為每個研究生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由導師負責,教研組集體培養。
四、建立合理的科研評價與管理體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37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114-02
我院是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甲醫院,開放床位1560張。護理臨床教學的任務主要包括護生實習、新護士的崗前培訓、護士規范化培訓、繼續護理學教育、護理進修生培訓等[1]。護生和護士是護理臨床教學的主要對象。年均接收省內外醫學院校護生150余名;隨著醫院體制改革和發展壯大,年輕護士日漸增加,目前聘用護士占全院護士總數的49%,其中1-3年年資的護士占全院護士總數的35%;臨床教學任務繁重。為適應新形勢要求,提高護理臨床教學質量,2009年護理部組建了護理教學培訓團隊,在護理臨床教學方面加大了培訓管理力度,充分發揮培訓團隊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 教學培訓團隊的選拔與培養
1.1 師資準入標準 大專及以上學歷,護師以上職稱,5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熱愛護理專業,熱心教學,為人師表,具備優良的政治素質及職業道德,專業技能熟練,表達、溝通、組織能力較強,具有較好的教學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勝任專業授課任務及教學安排。
1.2 選拔方式 自愿報名,科室推薦,護理部審核,擇優選拔,集中培訓,綜合考核,動態管理,并吸納省、市、局級技能競賽獲獎選手加入。
1.3 規范教學管理流程 護理部成立教學培訓管理小組,將教學培訓團隊成員根據專業能力及個人特長,分設基礎教學培訓組(理論教學組、技術教學組、禮儀教學組)、專科教學培訓組(危重癥護理小組、氣管管理小組、皮膚傷口小組、靜脈輸液小組、護理科研小組)等。各小組根據護理部總體培訓計劃及各院校實綱的要求,分別制定切實可行教學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以大課堂、專題培訓、教學查房、護理會診、疑難病例討論等形式,對公共基礎、專科課程與操作項目進行講座、培訓、演練及考核。
1.4 教學能力培訓 每年有計劃選送團隊帶教老師,參加全國臨床護理教育、專科護理培訓班及學術會,邀請專家來院進行教學科研、護理禮儀、教育心理學、專業前沿知識等講座,護理部定期對帶教老師進行培訓,學習教學方法、教學管理制度、護理查房技巧、急救技能、新理論、新技術等,豐富教學理論;通過參加護理查房、護理會診、疑難病例討論、講課測評、情景模擬教學、考試考核等,提高臨床能力及教學水平。
2 教學培訓的實施
2.1 臨床實踐技能培訓 加強護理教學設施建設,配備先進教學設備,精選并統一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和急救技能訓練項目,統一操作評分標準,作為全院護士規范訓練、考核的項目。技術教學小組分期分批示教、培訓考核,人人達標過關。
2.2 理論與制度培訓 制定落實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突出專業內涵、注重實踐能力、適應臨床需求的分層次培訓考核計劃,采取“分類施教、講求實效、形式多樣、重點突出”的訓練原則,以病人為中心,以護士核心能力為重點,采取貼近臨床的情景模擬、角色轉換、引導式、體驗式、預見性培訓與應急演練,將護士的溝通能力、病情評估、技術操作、健康教育、人文關懷等溶于示教程序中,著力提高護士床邊綜合護理能力。對應急梯隊、機動庫護士、病房帶教老師的進行專項培訓,以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綜合業務與帶教能力。
2.3 護理骨干培訓 參加專科教學培訓組的學習,根據工作需求及個人興趣,加入危重癥護理小組、氣管管理小組、皮膚傷口小組、靜脈輸液小組、護理科研小組等,開展專科前沿知識交流、疑難病例討論、會診、科研選題、新技術推廣等,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的同時,帶動并指導全院臨床護理工作。
2.4 新護士崗前培訓 護理部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團隊各小組根據計劃安排,各負其責,對培訓項目,如醫院規章制度、醫德醫風、法律法規、禮儀規范、常用護理技術操作等[2]分別進行講座、示教、考核。
2.5 技能競賽選手的訓練 每年選派優秀選手參加省、市(局)組織的護理技能競賽,賽前由教學培訓團隊對選手進行理論、技術、禮儀等強化訓練考核,根據老師專業技術特長,實行競賽項目責任制,增強責任心和榮譽感,提高訓練效果和競賽成績。
2.6 護生教學培訓
2.6.1 入院教育 將護生進入臨床前的入院教育作為常規納入教學計劃,由培訓團隊負責實施,包括醫院的環境介紹、醫院發展歷史、規模、規章制度、組織結構和人員構成、《實習守則》、護士行為禮儀規范、職業道德規范、法律法規、基礎護理技術強化訓練等。
2.6.2 實習期間技能培訓 在各科室分層次目標教學的基礎上,培訓團隊遴選常用基礎護理與急救技術項目、危重癥疾病護理常規、核心制度等,制定教學計劃,以大課的方式,每月組織理論講座、操作示教,并現場考核。每季度組織教學大查房或情景模擬教學等。定期深入病區了解實習情況,督導各科實習計劃的落實,并根據實際,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查缺補漏。
2.6.3 畢業論文指導與綜合考核 對本科護生,根據教學計劃及論文意向,指定指導老師,共同進行論文題目、內容確定與文獻檢索,指導完成資料收集、數據統計與論文撰寫,護理部組織審核、修改。根據各院校實習時間,有計劃進行實習末期的綜合考核。
3 結 果
3.1 護士的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教學培訓團隊組建5年來,護士技術操作考試85分通過率由82.5%提高到98.2%,理論考試75分合格率由68.2%提高到93.8%,聘用護士年度考核優秀率逐年提高,已有104人通過考核轉為正式護士。住院患者對護士的態度和技術滿意度均>97%。53人參加省、市、局護理技能競賽,榮獲一等獎31人次、二等獎29人次、三等獎23人次,18人榮獲省、市、局護理崗位標兵或崗位能手稱號,6人立功受獎;18項護理技術被評為市級特色護理技術,9人榮獲市級臨床型特色專家稱號;72名護理骨干先后走上護士長、科護士長及職能部門中層管理崗位。
3.2 護生臨床帶教質量提高 護生實習平均綜合成績由68.45±11.23提高到76.89±12.43(p
4 討 論
4.1 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護理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及管理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3]。教學培訓團隊的組建,注重了帶教老師的選拔,打破了論資排輩的傳統觀念,通過自愿報名、科室推薦、護理部考核等程序進行綜合評價,選拔臨床經驗豐富,教學知識全面,愛崗敬業,責任心強,專業能力精湛以及具有良好溝通能力的護理骨干加入培訓團隊,并實行動態管理,以老帶新,逐漸充實、壯大護理師資隊伍。目前,我院教學培訓團隊50人,集全院護理隊伍精英,分設基礎教學培訓組與專科教學培訓組,承擔著全院護士、護生的教學培訓工作。
4.2 為臨床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素質的護理團隊是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的保證[3]。教學培訓團隊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制定實施不同的教學培訓計劃,有明確的教學培訓目標,做到了因材施教,培訓方式貼近臨床,培訓效果顯著。提升了護士的臨床實踐能力和整體素質,促進了護理人才的成長;帶動了科室整體帶教水平,使護生綜合考試成績、對整體教學效果及帶教老師滿意度提高,有力保障了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教學培訓團隊的建立和實踐,是對護理臨床教學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對于提高臨床教學質量,加強護理隊伍能力建設,培養合格的護理人才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nursing students to suit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well,various situations were used in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 of Nursing Science" teaching by the characters of the course."Teaching" and "preaching" were combined together subtly to culture the professional belief,occupational moral,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science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Key words】 Fundamental of nursing science;Nursing students;Situations;Teaching;Quality
由于醫學模式的轉變,自然社會科學的飛速發展,護理學已成為一門為人類健康服務的獨立性應用性學科。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知識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在不斷深化,對護理人員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紀護士從事護理工作的基本條件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素質、體態素質和健全的心理素質[1]。《護理學基礎》作為護理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是各專科護理的基礎,對本課程的學習在護生向護士角色轉換過程中的意義十分重大。在《護理學基礎》教學實踐中,我們通過創設各種教學情景,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設施,模擬醫療護理服務活動各個環節,將護理專業素質教育融于教學過程。教師的言傳身教、師生間的互動、與患者及家屬的直接交往等系列影響使護生不但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順利適應社會和護理工作,又能充分體現護生個人價值和創造力。
1 教學方法
1.1 結合緒論和基本概念的學習,形成正確的護理哲理 《護理學基礎》是護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之前由于社會環境和偏見的影響,很多護生對護理專業和護士自身價值的認識不足,黃戈冰、許樂[2]研究表明:51.6%護生喜歡護理專業,46.8%護生對護理專業發展前途感到迷茫,半數以上護生不愿終身從事護理工作。而《護理學基礎》“論”是引導護生學習專業課程的第一課,“護理學四個基本概念” 能提高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識水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專業信念。為此我們精心設計開篇課,以幫助護生對專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激發學習動機和興趣。
護理本科在大三開設《護理學基礎》課程,經過兩年醫學基礎課程的學習,護生往往對專業課充滿著好奇與期待。我們要求教師每堂課都做到儀表文雅大方,待人熱情誠懇,授課內容和方法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讓護生感受到教師和護士的雙重職業美,真正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在講授“緒論-現代護理學發展歷程”時,突出南丁格爾對護理發展的貢獻。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收集南丁格爾各個時期的照片,制成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輔以詳細、生動的講授,向護生展示一位出身名門望族的貴族小姐如何沖破世俗禁錮而從事身心付出巨大的護理工作,以及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一位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使護生了解護理鼻祖南丁格爾對護理事業的嘔心瀝血和才智傾盡;并介紹了“國際護士節”和“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的相關內容,促使護生內心深處產生對護理專業的熱愛。講授“中國現代護理”時,展示了中國的南丁格爾-王秀瑛、林菊英、葉欣等護理前輩的照片,詳細介紹其感人事跡,以及我國現代護理發展現狀和前景,讓護生了解護理專業發展道路的艱辛,產生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明確學習目標和榜樣。通過學習“護理學四個基本概念”,使護生更好的理解患者特征,樹立新型的健康觀,進一步認識護理專業,從而增強專業信心,促進自身不斷發展。
1.2 滲透護理情感教育,培養高度職業道德感 護理職業道德表現在熱愛護理專業、愛護護理對象、嚴守規章制度、鉆研護理業務、保守患者秘密等方面,這些寶貴品質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需要精心培育的[3]。護理情感教育是培養職業道德感的主要途徑,借助現實生活中先進人物事跡渲染、到醫院參加臨床見習、角色模擬等系列教育活動增加護生對職業道德的感性認識,注重培養護生的愛心、耐心、細心、同情心和責任心。
廣大護理人員在2003年“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表現出的臨危不懼、頑強拼搏、舍生忘死、奮力搶救的精神以及2008年抗震救災中表現出的不怕犧牲、持久奮戰、堅忍不拔的毅力,發揚了救死扶傷的大無畏精神,捍衛了白衣天使的神圣職責,對在校護生來說無疑是最生動的一課。根據護生需求,在授課過程中穿插臨床見習,每學完一個單元內容后即有一次見習機會,使護生能眼見為實,臨床護士在工作中認真、細致、嚴謹、周密、慎獨的工作作風和精神,以及患者的身心痛苦表現,都給護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根據教學內容特點設計特定情境,讓護生自編、自導、自演,變理論教學為具體活動過程。如講授“特殊情況下的溝通技巧”時,創設病室情景,護生分別扮演憤怒患者、抑郁患者、新入院患者和責任護士角色,通過情景表演來探討相應的溝通技巧;在講到“臨終護理”內容時,針對臨終患者的心理變化特點,設計情景,護生分別扮演患者、家屬和護士,使其能在富于戲劇性的情節變化中掌握理論授課內容。在各章節的教學中,我們盡可能地引導護生去創設情景,進行角色扮演,使他們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患者及家屬角度去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1.3 規范日常言行舉止,樹立良好職業形象 南丁格爾曾說:“護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護士不但要幫助其行其貌給人美感,有助于幫助患者恢復促進健康。這種良好職業形象的形成,是通過長久訓練后內在氣質的外化,需要護生下意識地去塑造,并使其成為習慣。為此我們將技能練習室模擬治療室和病室環境,使護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在技能練習課和臨床見習課時,要求護生進入練習室和病室必須穿統一的護士服,戴護士帽,不穿高跟鞋,不留長指甲,不戴首飾,進入練習室就如進入病室,一言一行都嚴格遵循護士行為規范要求。技能練習室采用開放式管理模式,反復強化各種技能操作練習,最終做到操作嫻熟、手法輕巧、膽大心細,以培養護生的技術嫻熟美、操作輕巧美和動作穩健美[4]。
1.4 貫穿臨床案例教學,塑造整體專業素質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的一門橋梁課,護生沒有接觸過臨床,加之本課程約有1/4內容屬護理理論,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沒有生動具體的臨床案例,則不利于護生對理論內容的理解,在學習時也會感到枯燥乏味。授課時我們要求盡可能結合臨床實踐,通過具體案例情景加強護生專業素質的培養。如在講述“醫療事故及處理”內容時,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將抽象理論形象化、簡單化,針對問題護生暢所欲言,進一步領悟和運用所學理論,同時又提高了護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應變溝通能力。再如講授“給藥原則”時,以身邊有血有肉的慘痛教訓為例,加深護生對“三查七對”原則的理解,又能從中學到一絲不茍、忠于職守、誠實嚴謹的慎獨修養。
1.5 鼓勵評判性思維,挖掘科研能力 評判性思維是現代護理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要求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各種復雜臨床現象合理質疑,獨立思考,做出更好的決策。在護理操作教學中,我們改變護理工作過分強調程序和規則、盲目服從的傳統做法,在教師規范示教后護生展開練習的過程中,要求護生視自己為一名真正的護士,能全身心投入到模擬操作情景中,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帶著問題去學習、思考,能夠有所創新和改造,并給出科研新信息,引導查閱相關文獻期刊,了解最新研究進展。如護生能夠了解頭尾床單打結鋪床法,血壓計零點位置、著衣測量和測量部位對血壓值的不同影響;簡化青霉素皮試液配置方法以及能有效減輕患者痛覺的青霉素過敏試驗部位選擇等最新研究成果,與教材標準、教師示教相比較,激發護生產生科研興趣。在講授“鼻導管給氧法”內容時,設疑“鼻飼及胃腸減壓伴吸氧的患者,采用何種氧療方法最好?”,護生通過查閱文獻發現,采用胃管對側鼻導管吸氧法,氧療效果不受影響。但是患者雙側鼻腔同時插入導管,如何解決由此帶來的諸多不適和不便呢?在我們的教育引導之下,參閱其他資料,護生自己設計了一套鼻飼及胃腸減壓吸氧裝置--吸氧套管,并書寫成文有待發表。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我們都注重創設情景,引發護生去思考問題、查閱文獻和解決問題,大大提高了護生的科研能力,為畢業論文撰寫和就業后自身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教學反饋及體會
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我們綜合運用各種情景教學,不僅拓寬了護生的知識視野,而且也注重培養專業素質,使護生在人際交往、語言表達、應變能力、審美觀點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提高,為臨床實習、考研、就業打下堅實的鋪墊。近幾年來,我校80%護生能在省內、外找到理想的實習、就業單位,在工作中體現出完美的職業風貌,有的護生畢業后短時間內即承擔了領導職務,考取研究生的護生也得到深造學校教師的肯定和賞識,收到了良好的信息反饋。
我們體會到,講授《護理學基礎》課程,不單單是傳授給護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護生如何做人,如何更好地塑造自我而符合護士的基本素質要求,把“授業” 和“傳道”有機結合起來,利用各種教學情景,促進護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 考 文 獻
[1] 殷磊.護理學基礎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0.
由于醫學模式的轉變,自然社會科學的飛速發展,護理學已成為一門為人類健康服務的獨立性應用性學科。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知識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在不斷深化,對護理人員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紀護士從事護理工作的基本條件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素質、體態素質和健全的心理素質[1]。《護理學基礎》作為護理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是各專科護理的基礎,對本課程的學習在護生向護士角色轉換過程中的意義十分重大。在《護理學基礎》教學實踐中,我們通過創設各種教學情景,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設施,模擬醫療護理服務活動各個環節,將護理專業素質教育融于教學過程。教師的言傳身教、師生間的互動、與患者及家屬的直接交往等系列影響使護生不但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順利適應社會和護理工作,又能充分體現護生個人價值和創造力。
1教學方法
1.1結合緒論和基本概念的學習,形成正確的護理哲理《護理學基礎》是護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之前由于社會環境和偏見的影響,很多護生對護理專業和護士自身價值的認識不足,黃戈冰、許樂[2]研究表明:51.6%護生喜歡護理專業,46.8%護生對護理專業發展前途感到迷茫,半數以上護生不愿終身從事護理工作。而《護理學基礎》“論”是引導護生學習專業課程的第一課,“護理學四個基本概念”能提高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識水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專業信念。為此我們精心設計開篇課,以幫助護生對專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激發學習動機和興趣。
護理本科在大三開設《護理學基礎》課程,經過兩年醫學基礎課程的學習,護生往往對專業課充滿著好奇與期待。我們要求教師每堂課都做到儀表文雅大方,待人熱情誠懇,授課內容和方法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讓護生感受到教師和護士的雙重職業美,真正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在講授“緒論-現代護理學發展歷程”時,突出南丁格爾對護理發展的貢獻。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收集南丁格爾各個時期的照片,制成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輔以詳細、生動的講授,向護生展示一位出身名門望族的貴族小姐如何沖破世俗禁錮而從事身心付出巨大的護理工作,以及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一位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使護生了解護理鼻祖南丁格爾對護理事業的嘔心瀝血和才智傾盡;并介紹了“國際護士節”和“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的相關內容,促使護生內心深處產生對護理專業的熱愛。講授“中國現代護理”時,展示了中國的南丁格爾-王秀瑛、林菊英、葉欣等護理前輩的照片,詳細介紹其感人事跡,以及我國現代護理發展現狀和前景,讓護生了解護理專業發展道路的艱辛,產生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明確學習目標和榜樣。通過學習“護理學四個基本概念”,使護生更好的理解患者特征,樹立新型的健康觀,進一步認識護理專業,從而增強專業信心,促進自身不斷發展。
1.2滲透護理情感教育,培養高度職業道德感護理職業道德表現在熱愛護理專業、愛護護理對象、嚴守規章制度、鉆研護理業務、保守患者秘密等方面,這些寶貴品質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需要精心培育的[3]。護理情感教育是培養職業道德感的主要途徑,借助現實生活中先進人物事跡渲染、到醫院參加臨床見習、角色模擬等系列教育活動增加護生對職業道德的感性認識,注重培養護生的愛心、耐心、細心、同情心和責任心。
廣大護理人員在2003年“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表現出的臨危不懼、頑強拼搏、舍生忘死、奮力搶救的精神以及2008年抗震救災中表現出的不怕犧牲、持久奮戰、堅忍不拔的毅力,發揚了救死扶傷的大無畏精神,捍衛了白衣天使的神圣職責,對在校護生來說無疑是最生動的一課。根據護生需求,在授課過程中穿插臨床見習,每學完一個單元內容后即有一次見習機會,使護生能眼見為實,臨床護士在工作中認真、細致、嚴謹、周密、慎獨的工作作風和精神,以及患者的身心痛苦表現,都給護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根據教學內容特點設計特定情境,讓護生自編、自導、自演,變理論教學為具體活動過程。如講授“特殊情況下的溝通技巧”時,創設病室情景,護生分別扮演憤怒患者、抑郁患者、新入院患者和責任護士角色,通過情景表演來探討相應的溝通技巧;在講到“臨終護理”內容時,針對臨終患者的心理變化特點,設計情景,護生分別扮演患者、家屬和護士,使其能在富于戲劇性的情節變化中掌握理論授課內容。在各章節的教學中,我們盡可能地引導護生去創設情景,進行角色扮演,使他們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患者及家屬角度去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1.3規范日常言行舉止,樹立良好職業形象南丁格爾曾說:“護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護士不但要幫助其行其貌給人美感,有助于幫助患者恢復促進健康。這種良好職業形象的形成,是通過長久訓練后內在氣質的外化,需要護生下意識地去塑造,并使其成為習慣。為此我們將技能練習室模擬治療室和病室環境,使護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在技能練習課和臨床見習課時,要求護生進入練習室和病室必須穿統一的護士服,戴護士帽,不穿高跟鞋,不留長指甲,不戴首飾,進入練習室就如進入病室,一言一行都嚴格遵循護士行為規范要求。技能練習室采用開放式管理模式,反復強化各種技能操作練習,最終做到操作嫻熟、手法輕巧、膽大心細,以培養護生的技術嫻熟美、操作輕巧美和動作穩健美[4]。
1.4貫穿臨床案例教學,塑造整體專業素質《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的一門橋梁課,護生沒有接觸過臨床,加之本課程約有1/4內容屬護理理論,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沒有生動具體的臨床案例,則不利于護生對理論內容的理解,在學習時也會感到枯燥乏味。授課時我們要求盡可能結合臨床實踐,通過具體案例情景加強護生專業素質的培養。如在講述“醫療事故及處理”內容時,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將抽象理論形象化、簡單化,針對問題護生暢所欲言,進一步領悟和運用所學理論,同時又提高了護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應變溝通能力。再如講授“給藥原則”時,以身邊有血有肉的慘痛教訓為例,加深護生對“三查七對”原則的理解,又能從中學到一絲不茍、忠于職守、誠實嚴謹的慎獨修養。
1.5鼓勵評判性思維,挖掘科研能力評判性思維是現代護理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要求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各種復雜臨床現象合理質疑,獨立思考,做出更好的決策。在護理操作教學中,我們改變護理工作過分強調程序和規則、盲目服從的傳統做法,在教師規范示教后護生展開練習的過程中,要求護生視自己為一名真正的護士,能全身心投入到模擬操作情景中,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帶著問題去學習、思考,能夠有所創新和改造,并給出科研新信息,引導查閱相關文獻期刊,了解最新研究進展。如護生能夠了解頭尾床單打結鋪床法,血壓計零點位置、著衣測量和測量部位對血壓值的不同影響;簡化青霉素皮試液配置方法以及能有效減輕患者痛覺的青霉素過敏試驗部位選擇等最新研究成果,與教材標準、教師示教相比較,激發護生產生科研興趣。在講授“鼻導管給氧法”內容時,設疑“鼻飼及胃腸減壓伴吸氧的患者,采用何種氧療方法最好?”,護生通過查閱文獻發現,采用胃管對側鼻導管吸氧法,氧療效果不受影響。但是患者雙側鼻腔同時插入導管,如何解決由此帶來的諸多不適和不便呢?在我們的教育引導之下,參閱其他資料,護生自己設計了一套鼻飼及胃腸減壓吸氧裝置--吸氧套管,并書寫成文有待發表。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我們都注重創設情景,引發護生去思考問題、查閱文獻和解決問題,大大提高了護生的科研能力,為畢業論文撰寫和就業后自身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超級秘書網
2教學反饋及體會
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我們綜合運用各種情景教學,不僅拓寬了護生的知識視野,而且也注重培養專業素質,使護生在人際交往、語言表達、應變能力、審美觀點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提高,為臨床實習、考研、就業打下堅實的鋪墊。近幾年來,我校80%護生能在省內、外找到理想的實習、就業單位,在工作中體現出完美的職業風貌,有的護生畢業后短時間內即承擔了領導職務,考取研究生的護生也得到深造學校教師的肯定和賞識,收到了良好的信息反饋。
我們體會到,講授《護理學基礎》課程,不單單是傳授給護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護生如何做人,如何更好地塑造自我而符合護士的基本素質要求,把“授業”和“傳道”有機結合起來,利用各種教學情景,促進護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殷磊.護理學基礎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0.
頂撞領導,不擅人際關系被迫離職
今年42歲的章迪出生在湖南常德市鼎城區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中兄妹六人,他排行最小。從小學到高中,讓他引以為自豪的是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1984年,18歲的章迪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湖南醫科大學,成了全鄉第一個大學生。
進入大學后,章迪發現自己根本沒有任何優越條件,在其他同學漸漸放松對自己要求時,他仍舊像苦行僧一樣埋頭學習,對身邊的事不屑一顧,與同學們脫離開來,一門心思在學業上尋求尊嚴和心理平衡。
1989年大學畢業后,章迪被分配到天津一所醫院,成為一名血液科醫生。血液科主任是50多歲的副主任醫師,初出茅廬、一身傲氣的章迪看不慣主任的自私與貪婪,眼神中明顯地流露出鄙夷和不屑。
章迪的不滿很快招來主任的忌恨。一天,主任找到他說:“小章,你昨天寫的病歷我看了。你看看,標點符號用錯了多少?這樣的東西如果上面檢查時看到了,對我們會是什么印象?你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怎么連標點符號都不會用……”從小到大一帆風順的章迪哪曾受過這樣的刁難,聽著聽著,一股怒火從心底騰地冒出來,猛地站起來:“不就幾個標點沒打好嗎?你干嗎這樣吹毛求疵?我的本職工作是給病人看病,不是在這里學打標點符號!”幾句話,嗆得主任臉紅一陣白一陣,不知怎么下臺。
主任拂袖而去,有個同事擔心地說:“小章,你惹大禍了。我們平時都不敢頂他,他肯定不會給你好果子吃的。”章迪嗤之以鼻:“怕個屁!天塌不下來的。”
不久,科室對一個病人進行會診。討論會診方案時.主任首先發表看法,作為病人主治醫生的章迪則提出了不同看法,主任馬上沉下臉來說:“這樣的病人我看了不少。你是新來的.臨床經驗不足,可能會導致判斷失誤。”這不是成心打擊報復自己嗎?敏感的章迪十分氣憤,漲紅著臉運用所學專業知識條分縷析,毫無顧忌地當眾與主任爭論不休。最后,經會診專家反復研究,采納了章迪的治療方案。
會診事件后,大家對章迪刮目相看,認為他有本事、有勇氣。
可是相處久了,同事們都覺得章迪雖滿腹經綸,但不合群,時常擺出一副清高、傲氣的樣子,根本不把大家放在眼里,而且好勝心特別強,事事都要論個輸贏,哪怕是下圍棋、賭足球賽勝負這樣的娛樂活動,他也非要占據上風不可。漸漸地,大伙開始討厭起章迪來,盡量不和他接觸。
1990年3月的一天,同事小米午休時與人在電話中大談特談童安格,一旁的章迪聽得極不耐煩,走過去訓斥道:“你一天到晚就談什么明星明星,簡直俗不可耐!”小米頂撞道:“現在是午休時間,你沒有權利干涉我的私人生活!”章迪拍案而起:“你用公家的電話進行私人活動,自私、可恥!”兩人臉紅脖子粗地大吵一場,事情鬧到主任那里。本就對章迪不滿的主任終于抓住把柄,把章迪從病房調到檢驗部門,獎金福利少了一半。
之后,科室里好幾次安排人去國外進修,章迪都打了報告,但主任一直壓著沒批。
那段時間,被單位和同事冷落的章迪倍感失落,心情非常郁悶,時常把自己關在不到20平方的宿舍里閉門苦讀。
1992年,章迪考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研究生。離開醫院的那一刻.他長長舒了一口氣:一切都重新開始了。
越挫越傲,事業愛情接連碰壁
1995年,碩士畢業的章迪在導師鼓勵下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就在他對未來滿懷憧憬時,一件意外的事讓他的命運陡然拐了一個彎。
1998年4月,章迪連續幾天腹痛難忍,上吐下瀉,被診斷為慢性腸炎,嚴重影響學習。無奈之下,他只好休學。病愈后,章迪重返北大,在導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畢業論文,只差最后答辯就可以拿到學位了。就在這時,他考取了英國某皇家醫學院。只要能出國留學,回國后身價一定倍增,到時何愁找不到好工作?但20萬元的保證金讓他望而卻步,并不富裕的家庭是不可能拿出這么多錢的。可他又不愿意讓導師和同學知道自己因為家庭貧困而放棄出國留學的機會而笑話自己,于是,他只好把心事埋藏在心底。
就在這時,同宿舍的一位同學也考上了國外一家醫學院。當同學興高采烈地說出喜訊后,章迪深受刺激,感到自己的傷口上被撒了一把鹽,心底那股不服輸的傲氣再次升騰起來,鼻孔冷哼一聲,鄙夷地說道:“有什么了不起!本人也考上了,卻沒興趣讀,只不過想驗證一下我的實力。”說著,得意地亮出錄用通知書,沖大家晃了晃。
出國留學不成,受了打擊,章迪突然決定:退學。導師十分震驚,不無惋惜地說:“你走錯了這一步,整個人生都會毀掉的。”為了不讓導師知道退學的真正原因而看不起自己,章迪掩飾住內心的痛苦,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找借口說:“我已經非常厭倦醫學,我這輩子不想再碰它,請您尊重我的選擇。”導師在心痛之余對他說:“那好吧,我給你聯系幾家醫院。畢竟是北大的博士生,就業應該不成問題。”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就業的事情居然沒辦成。章迪在心底怨導師的關系不夠硬。沒辦法,他只好硬著頭皮,帶著厚厚一疊簡歷和同學一道去應聘。
在人才市場,本想盡快找一份工作的章迪見同學都向條件好的用人單位投簡歷,攀比心理讓他不平衡起來:相比之下,自己各方面都十分優秀,憑什么就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倘若隨便找一份差事,豈不太掉價;要讓大家知道了,還不被笑話死?
然而,每當他遞上簡歷問:“你們這里需要招人嗎?”對方見他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且是肄業,臉色立刻變了,要么當著他的面將簡歷扔在一邊,要么客氣地告訴他:“對不起,我們這里不缺人。”“哼!你們不要,我還不來這破單位呢!”章迪在氣憤的同時也實在搞不清楚,自己在中國最高學府讀過博士研究生,雖然還沒拿到學位,但怎么也不該遭如此冷遇。
那以后,章迪決定非好工作不找。可是兩個月過去了,同學一個個都簽好了單位,而自己的工作還沒有著落,章迪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當大家關心地問起,他裝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甚至還洋洋自得地說:“有好幾家爭著用我.我一時難以取舍,正在選擇之中。”
輾轉奔波不同的人才招聘會,章迪雖然收到了幾家單位的錄用通知,但都嫌單位不好、薪水低而放棄了。三個多月后,所有的同學都走上了工作崗位,而他還在人才市場轉悠。這時,蘭州一家醫院同意聘用他,但月薪只有1000多元。萬般無奈中,他只好抓
住這根救命稻草,一個人悄悄到了蘭州。博士的薪酬行情一般在5000元以上,因此,那張肄業文憑像一根隱隱的刺,不時刺得章迪作疼。他心力交瘁,沒有精力和底氣在待遇上討價還價,能有個單位就是萬幸了。
在蘭州,章迪結識了護士小杜,因為同是湖南人,兩人很快熟悉起來。此時章迪已經33歲,早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小杜性格溫柔,又是老鄉,兩人確定了戀愛關系。有了愛情的滋潤,章迪心情好轉不少,原本被消磨得差不多的傲氣再次在女友面前表露出來。
戀愛中花錢的地方太多,章迪每月1000多元工資根本不夠用,有時小杜還要拿出自己的錢花銷。章迪天真地以為,小杜不會跟他計較,因為自己堂堂北大博士能看上一個其貌不揚的小護士,已經算是恩賜了。為此,他時常充滿優越感地對小杜說道:“別看我現在很窮,但你要相信我今后有能耐掙大錢,讓你過上好日子!”
“就你?”小杜冷笑一聲,“那些有錢人的零用錢都比你每月那可憐巴巴的工資多……”
女友的譏誚讓章迪的臉紅一陣白一陣:“有錢人有什么了不起!他們有我這么多知識嗎?有我這么高的學歷嗎?”
“學歷能當飯吃嗎?”女友反唇相譏,“你那博士也是肄業,要不,你怎么會到這樣的醫院來工作!”
“你……你……”章迪氣得渾身直發抖。女友一番話觸到了章迪的痛處,他感到奇恥大辱,自己居然被一個小小的護士看不起,而且還嫌他是個窮光蛋。剎那間,他感到血直往腦門上沖,揮手打了女友一個耳光,頭也不回地走了。
失戀后的他難以自拔,成天精神恍惚,在工作中失誤頻頻。領導找他談過幾次,他竟然和領導大吵大鬧。
愛情失敗,加上工作不如意,章迪心中僅剩的一點自尊遭受挫傷。他痛苦至極,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理解自己,再這樣活下去,無疑是對自己尊嚴和身份的褻瀆。
2001年春節前夕,章迪辦理了離職手續,孤獨地回到常德鄉下老家。
心灰意冷,自閉7年出路何在
回家后.他給家人的解釋是,甘肅那地方天氣太干燥了,不適合自己。但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他失業了。年過八旬的父親想到兒子如今落得這個結局,不禁老淚縱橫。
2001年春節,是章迪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個春節。就像當時考上博士一樣,他黯然回鄉的消息很快傳開了,在這個平靜的鄉村里再次引起巨大震動。有人為他惋惜,也有人認為,堂堂一個博士居然失業了,那只能說明他無能。
春節之后,在鄉下度日如年的章迪來到了常德城區二姐家。二姐開了一個小糧油店.一家人住在店里。二姐的糧油店生意并不是很好,只能勉強維持一家的生活。但為了安頓落泊的弟弟,夫妻倆還是特意租了一間房子,讓章迪與他們上初中的孩子住在一起。
為了不讓章迪十年寒窗苦讀付諸東流,家人開始托關系到處幫他聯系工作,他自己也四處奔走。2001年上半年,章迪的大哥找到在長沙湘雅二醫院當副院長的同學,把章迪的情況說明后,醫院答應讓他去上班。可等章迪興沖沖趕到長沙時,卻被告知事情黃了。之后,一個在湖南文理學院工作的遠房親戚曾說幫他找個教書的崗位,但這所學校根本就沒有醫學專業……
接二連三遭受挫折.章迪灰心絕望,他決定捍衛自己幾乎喪失殆盡的尊嚴,不是體面的工作不要,決不為五斗米折腰,決不低三下四地求爺爺告奶奶。他開始很少與人說話,也極少出門,把自己關在家里看書。由于連遭幾家醫院拒絕,章迪對醫學產生了深深的厭倦,開始醉心于高等數學、計算機及物理學研究。幾年下來,他認為自己已經順利完成生命“突圍”,足以勝任大學數學和物理的教學工作。
章迪的二姐見將步入不惑之年的弟弟不去找工作養活自己,而是悶在家里一門心思地鉆研學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苦口婆心地勸章迪先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哪怕是當中學老師都行,管它工資多少,先生存下來再求發展。
章迪一聽,氣不打一處來:“什么,讓我去輔導中學生?我至少要跟大學本科生上數學課才像樣子。你們太小看我了!不管我怎么窮,我都不會降低自己的標準!”他越說越來氣,“我現在是虎落平陽被犬欺。你們都看不起我,總有一天,我會人模人樣給你們看的,等著吧!”
這次爭吵后,深感連親人都不理解自己的章迪把自己封閉得更深了,變得越來越孤僻,言行怪異荒誕,讓正常人根本無法理解。
他租住的地方,偌大一個院子,幾乎沒有人認識他。二姐勸他和周圍的鄰居認識一下,也好有個照應。章迪不以為然地反駁說:“有必要認識他們嗎?我是個知識分子,我有我的圈子。我圈子里的人都是研究生以上的水平,我不可能花費時間來認識他們。”他堅信自己的圈子不在常德,也不在湖南,而是在北方的“北京大學附近”。很多時候,章迪都要去網吧上網,發電子郵件.發給他那個圈子里的“知識分子朋友”。2004年,章迪讀博士時的一個同學輾轉得知他的境況,給他寄來了500元,這讓他高興了很長一段時間,逢人就說自己“在北京有人”。
到后來,在章迪眼里,老邁的父親不如自己的“大事”重要。2006年,章迪的母親去世。安葬完母親后,他急匆匆地要返回城里,哥哥姐姐勸他陪陪80多歲的老父親,他竟然振振有詞地說:“我要去看書,要學習。父親知道我天天在看書,他會高興的!”“你那是看什么書啊?一事無成,純粹是浪費時間!”章迪勃然大怒:“我在看書,怎么會是浪費時間呢?我不是消極等待,而是在突破!再說,我不喜歡呆在農村。農村沒有機會,我只能住在城市,那里有我將來的希望……”
2008年4月底,筆者在常德城區見到章迪。一問10多平方米的小屋陰暗而潮濕,散發著一股難聞的霉味。整個房間簡陋而凌亂,除了一摞摞的書,找不出一件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