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9 23:46: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網絡教育培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與時俱進的探索精神, 樹立現代教學理念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現代教學觀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著眼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因而,高校教師應在傳授現有知識的基礎上,教會學生如何獲取、掌握所需知識和信息的方法,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教會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強調結果本身;在適度掌握知識數量和精確程度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努力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學有所獲,真正做到“授人以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只有確立了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并在教學中加以貫徹,學生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才能得到保證,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二、善于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好的課程準備還需要好的課堂發揮,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目前提倡“以學為主”的教學理念,即要加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力度,以啟發學生探索學習、創新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而,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對比式,啟發式、討論式,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講授、自學、討論會、實習等多種教學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向題的能力,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溝通,注重教學效果
教學的目的在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教學效果評價的主體是學生。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應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課余活動等方面的情況,還可以通過開展課外活動,拓寬師生交往渠道,做到與學生及時溝通。對學生應一視同仁,不以成績的好壞來評價學生,建立起友好而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這有利于我們教學工作的開展。通過及時有效的溝通,學生可以從教學中受益,而教師也可以從中認識自身的不足,做到教學相長,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基于網絡的資源共享、遠程協助等應用發展迅猛,我國的各個職業教育機構依托互聯網構建網絡教育培訓系統,為各個不同中學教師提供相關的培訓服務。網絡教育培訓系統是職業教育機構培訓管理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1)培訓平臺資源的個性化問題;(2)受訓教師學習和測試的內容不具有針對性;(3)網絡教育培訓系統各參與者主體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4)系統的智能水平較低,職教培訓平臺一般僅提供資源的下載和共享功能,雖然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但是對于數據的利用率不高,導致對受訓教師網絡培訓系統上的操作行為數據掌握不明,數據沒有被充分利用,系統平臺無法為施訓教師和受訓教師提供科學的輔助和指導。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必要構建一套基于Web的,綜合運用資源分組共享技術、計算機協同學習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等的施訓教師網絡教育培訓系統,為受訓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同時提供基于學習主題的交流通信環境,并基于協同工作流實現基于受訓教師學習狀態的培訓內容自動選擇,基于數據挖掘技術實現對培訓的輔助支撐,從而能夠進一步培養受訓教師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對課堂上沒有掌握的知識進行強化。
一、系統設計原則
中學教師培訓系統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解決在當前網絡培訓過程中出現的施訓教師無法對受訓教師的學習過程進行掌控,受訓教師自主學習缺乏指導等問題,科學規范網絡培訓過程,提高培訓效果。在設計與開發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的開發原則包括:
一是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的原則。二是技術先進性原則。三是系統集成和數據標準化的原則。
二、系統功能架構設計
系統功能架構設計主要是從軟件最終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的角度,對系統的總體功能及其模塊劃分進行設計,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
三、培訓資源功能的設計
培訓資源的是系統后繼功能的前提和基礎。由于培訓資源有多種存在形式,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不同類型培訓資源的處理方式不同,在設計時需要對其進行區分。通過分析可知,對于培訓資源的處理大體分為四個步驟,分別是讀入培訓資源、設置資源屬性、資源入庫、資源,這些步驟缺一不可,所以在該功能的設計時采用了設計模式中的建造者模式,其類圖如圖2所示:
四、通信交流功能的設計
該模塊的設計中包括服務端和客戶端兩個部分,服務端的主要功能是對客戶端用戶登錄的合法性進行驗證,轉發即時信息,存
儲信息,推送離線信息等。客戶端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用戶登錄,輸入或者接收交流信息,發送或者接收文件,實現視頻交流通信等。
對于服務器端的設計,具體采用的是基于服務的方法,即開發交流通信服務器,開放方法的訪問地址,以及接口的調用方式。服務器類的設計如圖3所示。
客戶端主要是參與通信交流的用戶實現信息的收發,該類的類圖設計如圖4所示。
五、總結
本文針對目前施訓教師網絡教育培訓系統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綜合運用基于網絡的資源共享技術、信息交互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等,基于對培訓平臺深入的需求分析,設計了平臺的主要功能模塊和構建方案,系統解決了培訓資源的按權限共享,施訓教師與受訓教師交互信息的分類保存,受訓教師在線學習數據的智能分析等問題,不僅為受訓教師提供了培訓平臺,而且能夠為施訓教師提供培訓輔助決策,以及為受訓教師提供學習指導。
參考文獻:
[1]丁興富.論遠程教育中的學生學習支助服務(上).中國電化教育[J].2012,(3):8991
1分析、調研階段
1.1煤礦干部職工隊伍及培訓現狀分析
1.1.1從煤礦干部隊伍的管理經驗、方法上看,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企業基層領導安全管理觀念淡薄,對安全投入與生產效益的關系認識欠缺,不能及時發現和徹底消除事故隱患,對工作過程缺乏具體的指導和管理。而我礦在管理培訓方面缺少長期、系統的安全教育培訓規劃。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呈階段性、短期性的特點,具體工作過于呆板,實施處于零散狀態,難以建立起高效、科學和規范的教務、后勤管理制度為教學服務。
1.1.2從煤礦職工的知識結構來看,職工知識結構不盡合理。據部分國有重點煤礦調查統計,目前煤炭生產一線工人85%為初中以下文化,還有20%左右的文盲,對現代化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根本沒學過、沒看過、甚至沒聽過,再加上煤礦生產任務較重,職工很少有時間接受真正的培訓,容易導致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的發生。
1.1.3從煤礦職工的思想觀念來看,松懈的思想觀念與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不適應。相當多的職工安全觀念淡薄,缺乏安全生產基本常識,沒有自律意識,自我保護能力較差。煤礦從業人員素質低下的問題,已成為濟寧二號煤礦安全生產的“瓶頸”制約和亟待解決的焦點、難點與熱點問題。不僅影響“人才興安”戰略的穩步推進,也嚴重影響我礦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急需強化職工的安全培訓,創新安全培訓模式,轉變職工觀念,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
1.2煤礦職工隊伍遠程網絡教育培訓需求分析為推動煤礦遠程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增強培訓的實效性,我們采取多種形式,方法征求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總結如下:
1.2.1增加地面工種知識內容的播放;
1.2.2增加中級工、高級工輔導培訓知識;
1.2.3隨著現代化技術水平的提高,煤礦開采技術越來越先進,設備的電氣化、多功能化和技術高端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操作和使用維修這些設備需要大量的高、精、尖的人才,但因職工缺乏對新設備及工藝的了解,因此在生產管理中存在很多“空洞”,故需增加基層技術人員對新設備、新工藝的理論知識、使用方法及基本維護知識的培訓,做到來之能用,用之能修,修之即行。
2實施、創新階段
2.1創建遠程網絡示范教學中心
2.1.1構建責任體系,提供組織保證。為推動濟寧二號煤礦遠程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增強培訓的實效性,我們在第一階段分析調研的基礎上,礦成立了以礦長、黨委書記為組長,下設管理委員、教學委員、技術委員、培訓網員等共26人組成的遠程網絡教育培訓領導小組;依托礦內部局域網建立教育培訓網站,為16個基層區隊的示范教學點配備遠程網絡教育賬號,由各基層區隊的負責人任組長、技術主管任副組長,培訓網員任輔導員,負責管理遠程網絡教育培訓計劃的制定、遠程網絡教育資源的接受、收看等工作,切實承擔起了遠程教育管理的各項具體工作,保證其高效運作。
2.1.2健全制度體系,保證遠程網絡教育工作順利進行。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如工作制度、責任制度等,還制定了網絡管理、資源利用、教學管理、學籍檔案管理、日常教學管理、設備設施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并配備了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專職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兼職管理人員和教師,擔任各教學示范中心的培訓網員,為遠程教育網的創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2.1.3加強管理、嚴格考核。根據各單位每月中旬按時上報的教學內容和網絡學習統計報表及完成情況,按照開展遠程網絡教育示范教學中心創建活動和“四五級”聯動的實施要求和管理規定對各示范教學點進行檢查,并進行評比。每月定期查看、觀看流量記錄,對觀看流量達不到要求的單位取消其遠程網絡教育帳號和示范點資格。
2.2擴充、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備的設施保證體系為支持遠程網絡教學,礦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支持遠程網絡的建設,共投資185萬元為各個教學點配備了教學設施,其中120萬元用于中心教室(13間。總面積860㎡,能同時滿足380人上課,其中一個電教室配有軟座椅,高級課桌,教室配有空調,有電教設備,燈光、通風及音響設備效果良好);65萬元用于區隊學習室的配備,包括筆記本電腦13臺、投影儀13個及全新桌椅312套。為遠程網絡教育培訓工作提供了資金保障和設備保證。
2.3創新學習培訓方式為了讓遠程網絡教育培訓更有針對性,更符合安全培訓工作實際,我們推行“每日一題”、“每周一課”、“每月一考”、“每季一評”為主要內容的區隊班組安全技術培訓活動。做到“三結合”、“四不同”,即堅持全員培訓與重點培訓相結合、業余培訓與脫產培訓相結合、安全業務與新技術相結合;同時期有不同重點、不同工種有不同內容、不同對象有不同方法、不同層次有不同要求。采用集中學習和個人組學相結合的培訓學習方式。一是集中培訓學習。基層單位成立領導小組,由單位負責人任組長、技術主管任副組長,培訓網員任輔導員。根據學習培訓需求,編制培訓計劃,利用班前班后會,每周的安全學習和政治學習日組織職工進行學習。二是個人自學。職工可根據自己的工作實際和個人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需求,利用業余時間登陸網站學習。效果良好,切實提高了職工的安全技術水平。
3應用、拓展階段
遠程網絡教育模式的探索,不僅創新了培訓方式,增強了培訓的趣味性和靈活性,而且使各種崗位工種的培訓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得到了自上而下統一的支持,現在已經在全礦范圍廣泛應用和拓展,培訓效果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卻日漸薄弱,近年來發生在大學里的犯罪事件有上升趨勢,已經引起家長和社會的高度重視。中醫藥院校在校學生作為日后醫學的后備人才,加強其思想政治教育已經刻不容緩,但傳統的書本式教育已逐漸被學生所厭煩,甚至引起厭學的不良現象。本文通過探討中醫藥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加強其思想政治素質,為其日后走上醫學道路進行理論和道德觀念培養。
一、資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選取在我校就讀的醫學生200人作為研究對象。
2.教育方法。通過網絡教育、專題討論式講座、實踐教學等三種途徑對入選對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具體培訓方法如下:(1)網絡教育。利用網絡教學的手段對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進行強化,并利用網絡手段使醫學生學習傳統醫德和現代中醫技術和理論,把相關內容做成教學課件,課件盡可能要求直觀、生動、詼諧,在多媒體教室由我校教師及中醫院專家對學生進行授課。(2)專題討論式講座。針對近年來的中醫熱點話題,分班展開醫德討論,并與傳統的中醫文化進行對比,由辯論會的形式使學生自由發言。(3)實踐教學。由學校組織社會實踐活動,使醫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到中醫院去了解、體會現代醫患關系,學習中醫技術,由醫院資深中醫學專家講述要領,并由學生動手實踐中醫技能,深化醫學生的理論修養。
二、結果
經過三種方法的教育培訓,培訓結束后對200名學生中的50名學生進行隨機提問、考核,獲得了如下結果:第一,我校醫學生的各項理論水平明顯提高,對醫學生職業道德有了更深的認識,并熟悉了網絡、多媒體等多種現代教育方式。第二,通過進行專題討論式講座,醫學生對于許多中醫熱點話題有了新的認識,對中醫傳統理論特別是醫德在現代社會有了全新的理解。第三,通過去中醫院參加實際培訓,學生的實踐水平明顯提高,初步掌握了各種中醫學方面的技能。
三、討論
通過對200名在校中醫藥專業大學生進行系統培訓,結果顯示,學生的各方面水平明顯提高。由于現在中醫藥院校大多數還是采用傳統的書本教育,使學生只是停留在知識的表面,對于近年來中醫藥方面出現的新技術、對中醫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新體現不甚了解,所以本次研究引入網絡教育,由我校教師和在醫院工作的專家共同創作課件。網絡教育的一大特點就是生動、信息準確且及時,利用網絡中文字、圖像、動漫等視覺方式和幽默詼諧的講解,使學生更加了解現代中醫學的現狀,了解現代醫學生職業道德的具體內涵,并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生動地理解授課內容,并讓學生在課后寫學習體會,以加深對此次網絡教育培訓的理解。網絡教育結束后,我們對學生分班進行專題討論式講座,對于網絡教學課件內容以及最近中醫熱點進行討論,并讓學生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對比討論,辯論一度非常激烈,大大激發了學生對于中醫學方面知識探索的欲望。在辯論過程中,許多學生對醫學生職業道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實踐證明,參加討論方式的講座,可活躍學生的思維,增強表達能力,且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這種方式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對于知識的渴望使學生更加有積極性,辯論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加強學生對于這些知識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最后,我們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到中醫院去參觀學習,了解各種中醫技能,使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由于以后這些學生最終將走上工作崗位,實踐能力尤為重要,故應從實際出發,使學生對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個初步的了解,回到學校后有的放矢地學習理論知識,真正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的針對性和高效性,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日后從事中醫工作做了很好的鋪墊和準備。
綜上所述,開展網絡教育、專題討論式講座和實踐教學有助于提高中醫藥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綜合業務水平,值得高校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覃曉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教學方法創新的探討[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25(4):30-31.
[2]陳志軍.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初探:北京中醫藥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建設的基本思路[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23(4):11-12.
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對會計教育進行深化改革。我國21世紀經濟體制發生的重大轉變,由原來的工業經濟逐步發展成知識經濟。知識經濟屬于全新的社會主義經濟形態,知識能夠有效推動國家的經濟增長,實現國有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知識帶領經濟發展的時代,會計這個職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因此,對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我國已經加入WTO,作為會計從業人員要與國際會計相互協調,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改革勢在必行,要求從業人員的專業性與技術性變得更加復雜,所要求具備的職業技能定位也越來越高。在科技信息技術快速進步的社會中,會計理論研究方面需要不斷深化和改革,國家頒布了會計具體準則的實施辦法,所以會計從業人員必須隨著國有經濟的轉變而逐漸變化。變化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由傳統手工方法向現代高科技記賬方法轉變;由報賬型向管理型與決策性轉變;由被動型向主動型、自主型轉變;由事后型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轉變。
2.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要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提高需要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繼續教育,首先我們可以通過繼續教育來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政治素養,培訓過程中要堅持我國的政治主要方向,提高會計人員自身的學習認識能力、工作實踐能力、自我創新能力。其次我們可以通過繼續教育將會計從業人員需要掌握的知識結構進行創新,讓會計人員熟練掌握會計業務的操作,在接受培訓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最后我們可以通過繼續教育培養會計的職業道德,讓會計人員更加謙虛謹慎、愛崗敬業、廉潔奉公,以嚴謹的工作作風面對自己的職業生涯。
3.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能夠改變我國會計教育落后狀況
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模式需要由知識積累來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繼續教育的改革需要以制度為主要培訓的出發點,從而使教育培訓內容不斷創新,作為培訓部門我們要協調好會計繼續教育的現實性與前瞻性之間的關系,注意教育內容的及時調整與教育模式轉換之間的銜接,我們要積極吸收和借鑒國外會計培訓教育的經驗,培養出合格的中高級會計專業人才,提高會計從業人員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
二、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企事業單位缺乏對繼續教育認識和重視
企事業單位缺乏對會計部門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對提高會計業務水平不夠重視,不愿意多投入對會計部門人員的培訓學習經費。有的中小民營企業為了為了節約成本,基本不安排會計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沒有將會計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列入員工職業培訓教育計劃當中。
2.集中培訓和培訓內容的問題突出
我國會計人員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會計人員學歷不同他們接受的能力自然存在差異性,在現階段的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主要采用的培訓方式是集中培訓,在較短的培訓時間內,填鴨式的方法將教學內容灌輸給受教育者,這樣的培訓方式直接影響繼續教育的培訓質量。我國會計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存在單一性,培訓教材不分主次高低,培訓對象不分企事業單位,培訓范圍不分地區,結果培訓內容與工作實際情況不符,很難學以致用使部分會計從業人員失去學習興趣,影響繼續教育的培訓質量。
3.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教材陳舊,培訓形式及考核方式跟不上時代要求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所采用的教材缺乏針對性,現在會計電算化已經基本普及,很多會計從業人員缺乏對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了解,影響工作質量。培訓教材的陳舊影響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發展,繼續教育培訓教材要不斷改革和完善這樣才能與時俱進適應新時期,培養符合科技發展的會計人員。我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主要采用面授的培訓形式,雖然這樣的形式非常直觀,但會計從業人員由于工作原因在學習過程中帶來了很多不便,有時勢必會影響工作。在接受繼續教育期間很難始終堅持學習,培訓期滿后很多學員難以得到真實的收獲。目前,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主要的考核采取簽到和一份試卷的形式完成考核內容,但由于各種原因課前簽到考核形同虛設,甚至有些會計人員不參加培訓學習,在考試時抄抄寫寫,這樣的考核毫無意義可言,沒有達到繼續教育的最終目的,使繼續教育更流于形式。
三、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的應對策略
1.提高企事業單位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視程度
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是幫助企事業單位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重視會計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這樣才能提高單位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2.提高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綜合能力
開展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的主體是繼續教育培訓機構,因此培訓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繼續教育的培訓效果,我們對于培訓機構應該采用競爭的方式,利用優勝劣汰的方法選擇綜合能力強的培訓機構,這樣才能有效改進師資隊伍,提高繼續教育的培訓質量。
3.開展網絡教育培訓方式
21世紀網絡教育的迅猛發展,在教育部門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作為繼續教育培訓機構我們應該推行網絡教育的培訓模式,而且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我們能更加生動的展現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者的興趣,將枯燥的學習教育模式變得生動起來,這樣還能有效節約繼續教育的成本。在網絡普及的社會中,可以采取多模式、多層次的繼續教育方法,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以及教學質量。
4.開展會計從業人員征文獎勵活動,提高教育培訓內容
我們要不定期對會計從業人員開展征文活動,讓企業當中的會計管理工作者能夠結合自己的工作情況談談管理工作的經驗和感受,在參加繼續教育的會計從業人員中挑選優秀的人員談談培訓過程中職業感悟。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3)01-146-03
一、傳統成人高等學歷教育與網絡教育發展的趨勢
目前,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繼續教育主要包括四大類:傳統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包括函授、業余(夜大)、脫產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包括業余輔導助學和全日制脫產助學;繼續教育培訓,包括知識普及型、服務型、專業技能型培訓和高層次繼續教育培訓;現代遠程教育,包括廣播電視大學舉辦的電大教育和試點高校舉辦的網絡高等學歷教育。這四大類及其辦學形式各有優勢與不足,發展趨勢也不一致。
(一)走向“暮年”的成人學歷教育全日制脫產班
教育部關于加強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和辦學秩序管理的通知要求:“從2008年起,普通高等學校停止招收成人脫產班,成人高等學校招收成人脫產班的規模要根據行業需求從嚴、合理確定。”成人學歷教育脫產辦學規模迅速萎縮,正逐步退出成人教育辦學的舞臺。成人學歷教育脫產辦學還有非常大的社會需求,只是因為與普通本專科生競爭有限的高校教育資源,國家不得不割舍,出臺停辦的政策。這是國情的需要,也是教育發展的需要。
(二)正值“壯年”的函授和業余教育
2010年,成人教育本專科(主要是函授生、業余生,有少量的脫產生)招生數2084259人,在校生數5360388人,畢業生數1972873人,規模龐大,且穩中有升。函授和業余教育由于其穩定的社會需求、相對靈活的辦學形式、不占用過多高校教育資源的優勢,會繼續發展下去,在建立學習型社會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中繼續發揮作用。但其面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變革不可避免。函授和業余辦學的優勢在于,自學為主、集中面授為輔的教學形式,既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又使學生與教師面對面互動交流,可以保證教學的效果;同時,教學點或函授站對學生集中統一的組織管理,在教學質量保障方面具有優勢。面臨的問題,一是隨著普通高校師資的緊張,聘請有經驗、高水平面授教師越來越難,無法保障整體的教學質量;二是相對靈活的辦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工學矛盾”,但解決學習與家庭、學習與生活的矛盾,還受到集中面授輔導的制約。
(三)“朝氣蓬勃”的網絡教育
1999年至2002年,教育部先后批準67所普通高校和中央電大開展網絡教育試點工作。截至2010年,網絡教育招生數1663655人,在校生數4531443人,畢業生數1105529人。其規模還在繼續擴大,趕超傳統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指日可待。目前,網絡教育仍在探索中發展,成績和問題都有,機遇和挑戰并存。網絡教育的優勢,一是不受時空限制,自主靈活學習。這不但為學員所青睞,而且對建立“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意義重大。二是網絡教育較少占用高校教育資源,而且能最大化發揮已有優質教學資源優勢。三是可以有效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對學歷教育整體質量的保障和提高作用明顯。四是網絡教育對推動繼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規范化也具有重要意義。其面臨的問題,一是師生完全分離使雙方在交流溝通上遜于面授輔導的教學方式。二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難度較大,要求學生有較高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三是網絡及計算機設備的覆蓋率、學員及輔導教師相關IT技能的掌握、優質課件資源的共享等問題有待解決。
總之,函授教育、業余教育和網絡教育作為成人學歷教育的主要形式,均是建立學習型社會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會并行存在。但是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具有傳統面授輔導不可替代的優勢。實現二者的有效結合,實現傳統面授輔導向網絡教學過渡,是繼續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
二、華南農業大學成人學歷教育網絡教學改革試點的實踐
(一)成立校級網絡教育建設領導小組
華南農業大學成立以主管副校長為組長、以繼續教育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教務處、財務處、設備處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網絡教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各項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學校現有資源的調配,制定目標、方案和各項管理辦法,聯絡社會有關部門、機構和學校教學院系等力量參與網絡教育建設。
(二)總結經驗、交流學習,為網絡教學改革提供指導
華南農業大學早在2002年下半年和2006年至2007年,前后兩次在校外教學點開展非系統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課程遠程教學試點,總結經驗。在網絡教學課件制作方面,三分屏課件能夠同時提供教師授課視頻、授課提綱以及PPT內容,教學效果良好;適合于網絡教學的課件,對授課教師(神態、發音、著裝等)、PPT的制作(文字多少、動畫、模版等)、錄制的視音頻文件(文件大小、格式、特碼率等)等均具有具體的要求;網絡教學課件單節授課時長以25至30分鐘為宜。在網絡教學過程管理方面,需要對學生學習進度及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監控,因為學生自覺參與網絡學習是不充分的;網絡教學的隨堂作業、章節練習和實時輔導答疑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網絡學習的學習效果。實踐證明,在成人學歷教育中開展網絡教學具有可行性。網絡教學不但在學習效果、學習成績方面毫不遜色,而且在學習的靈活性、自主性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此外,多次到省內外已經開展網絡教育試點并取得成功的兄弟院校請教學習,收獲頗豐。不但已經總結的經驗得到進一步的印證,并且學習到了許多未遇到問題的處理經驗,對網絡教育建設從整體把握到細節工作的開展均有了明確的認識。
(三)擬定管理辦法,為網絡教學改革提供制度支撐
在前期經驗總結、交流學習基礎上,結合華南農業大學成人學歷教育管理實際,先后擬定出臺了《成人學歷教育網絡教學與管理實施方案》《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網絡課件主講教師工作職責及待遇》《網絡課程輔導教師工作職責及待遇》等管理辦法,分別對學校成人學歷教育領域開展網絡教學改革實踐工作的組織機構、相關部門職責、教學系統平臺建設、課件制作標準及要求、網絡環境建設標準、經費預算及來源、課件主講教師職責和待遇、輔導教師職責和待遇進行了明確的說明。隨著網絡教學改革實踐工作的不斷推進,以上管理辦法也將不斷地完善,最終形成制度,為學校網絡教育建設提供支撐。
(四)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網絡教學改革的內容
1.成立網絡教育工作小組,組建網絡教育專業人員隊伍。繼續教育學院成立網絡教育工作小組和網絡教育管理辦公室,開展網絡教育建設有關的調研學習、設備采購與維護、平臺設計與開發、教師聘請、課件制作、商務洽談等相關工作。專門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工作隊伍,是保障網絡教育建設工作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另外,通過公開招聘或直接聘請具有豐富成人教育教學經驗的專業教師,組建教師隊伍,為網絡教學課件的錄制和網絡教學輔導提供師資保障。
2.加強網絡教育軟硬件環境資源建設。學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已經具備了非常優越的條件,對外網絡帶寬方面,包括科教網、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長城寬帶,總帶寬達6000M。硬件配置方面,學校擁有核心機房6個,服務器175臺(其中托管46臺),萬兆核心路由交換機6臺,萬兆匯聚交換機21臺,千兆匯聚交換機51臺,各類型網管交換機1800多臺。憑借學校優越的信息化硬件條件,為保障成人學歷教育網絡教學改革實踐的開展,繼續教育學院投入近20萬元,采購了兩臺專用服務器,一臺用于Web和數據庫服務器,一臺用于流媒體服務器。另外,為滿足網絡課件開發制作的需要,遵循操作簡易、錄制靈活、功能完備、成本低廉的原則,繼續教育學院又購置了2套三分屏課件錄制系統以及專用筆記本電腦等。
在軟件建設方面,通過公開招投標,與北京網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設計開發成人學歷教育網絡教學與管理綜合平臺。在選擇開發公司方面也是綜合考慮了公司實力、技術先進性、網絡教育平臺研發經驗、業界評價等多方面因素。經過兩次需求調研,以及設計開發過程中不斷的溝通探討,網梯公司為華南農業大學定制開發了“華南農業大學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教學與管理綜合平臺”。目前,該平臺已基本開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實現了基礎數據管理、招生管理、學籍管理、教學管理、考務管理、成績管理、財務管理、教材管理、學生工作室、教師工作室、管理員工作室等功能。系統平臺除了滿足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日常管理信息化、規范化的需要,還注重教學過程監控和教學輔導環節,以保證網絡教學的質量。教學過程監控和學習統計功能,實現教學點管理員和輔導教師對學生學習進度的監控與統計,繼續教育學院教學管理人員對輔導教師輔導過程和學生學習進度的監控與統計。教學輔導環節實現了課程通知、在線練習、在線實時或非實時答疑、隨堂作業及批改、自學指導、在線測試等功能。
3.多種模式,開展網絡教學課件資源建設。目前,華南農業大學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網絡教學課件主要是以自制開發為主。通過立項校級繼續教育類教改課題的方式,開展課件錄制工作。主講教師主要是通過自主聘請有豐富成人教育教學經驗的教師和公開招聘擇優聘用兩種途徑來確定。在課件表現形式上,全部采用適合于網絡教育教學的三分屏課件,并有嚴格的格式要求,可以通過節點設置,跟蹤學生學習的進度,便于教學過程的監督與控制。課件內容,除了主講教師授課視頻、PPT等素材,還包括教學大綱、學習指導、導學資料、章節練習題庫、思考題、討論題、期末考試模擬題庫等。
三、成人學歷教育開展網絡教學改革的經驗
(一)學校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校級工作領導小組,為網絡教學改革實踐提供體制保障。雖然是成人學歷教育領域開展的網絡教學改革,但為避免資源的重復投入和浪費而整合學校已有的教育資源,僅依靠學校繼續教育部門是很難實現的,成立一個以主管校級領導為組長、由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組成的領導小組確有必要。
(二)擬定管理辦法,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是約定俗成的,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淀。但是,在改革試點之前,結合學習交流的經驗和學校自身辦學的實際,擬定相關管理辦法,為網絡教學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和指導非常有必要。
(三)圍繞三大資源建設開展具體工作
1.人力資源隊伍是保障。網絡教學改革的成功實施,離不開一支由專業管理人員、網絡技術人員、教學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組成的人才隊伍,由其推動和開展該項工作。
2.軟硬件環境資源建設是基礎。整合學校已有硬件資源,根據學校涉及網絡教學的學生規模,適當投入,配置必需的服務器、帶寬、課件錄播設備等硬件設備。網絡教學平臺,或與實力較強、技術先進、有豐富網絡教學平臺開發經驗的公司合作,設計開發,或學校自主開發。網絡教學平臺不是現有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的簡單的信息化、程序化,不但其設計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且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相關功能,以保障網絡教學的學習效果。
3.多模式開展網絡教學課件資源的開發制作。優質網絡教學課件資源是保障網絡教學質量的關鍵。網絡課件可以購制,也可以自主開發。自主開發,建議采取課題申報立項的方式,通過公開招聘擇優立項,或者直接聘請有豐富教學經驗教師錄制并給予立項,調動教師參與課件制作的積極性。
(四)開展交流學習和相關科研工作
學習兄弟院校的成功經驗,明確網絡教學改革從整體到細節工作開展的思路,是網絡教學改革不可或缺的前期準備。其他院校成功的經驗,有助于相關改革少走彎路。開展科研工作,對前期工作實踐進行必要的總結,并進行理論升華,可以為網絡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提供指導。
四、繼續教育領域開展網絡教學改革的思考
(一)針對網絡教學特點,建立網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質量就是生命力。保障網絡教學效果,提高網絡教學學習質量,仍是網絡教學改革面臨的挑戰。應努力實行網絡教學的全面質量管理,通過規劃科學的網絡教學課程體系,整合優質網絡教學課程資源,建立互動式智能化網絡教學系統,完善網絡教學監控體系等保障體系。
(二)繼續教育全面實施網絡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老師一般是利用課件為學生進行知識講解,枯燥的電子文檔容易讓學生疲勞甚至厭煩,導致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教師的課堂教學缺乏有效的組織,紀律渙散。這些原因使學生不能集中精力在課堂,老師也不能專心講授知識,僅僅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忽視與學生的互動,使得課堂氛圍死氣沉沉,教學質量不高。
2.老師不愿意運用網絡教學手段
關于網絡教學,老師往往會有以下兩種誤解:第一,過于依賴計算機,認為計算機可以代替人工教學。第二,由于網絡的負面影響,使一些老師對于網絡教學有很深的抵觸情緒,認為網絡教學不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不是傳播知識的途徑。另外,網絡教學許多都是在網上直接觀看視頻或是電子演講,老師和學生比較新奇,容易忽略課堂的重點,對教育造成負面影響。
二、解決網絡教學的策略
1.構建網絡教學平臺
由于網絡教學課件相當缺乏,所以建立一個網絡平臺是很有必要的。對于教學網絡的建立,要使之具有Internet的功能,形成交互式的多媒體系統。這樣的設計,不僅為網絡教學提供了平臺,也為課件的開發提供了環境。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把準備工作都做好了,老師以后的教學活動才會沒有后顧之憂,把每堂課當作“觀摩課”,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同時也為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2.建立具有針對性的課件
利用已經構建的網絡教學系統,建立以網絡為基礎的課堂。通過在線課堂,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查找與課堂相關的視頻或者是電子演講稿,這樣就可以實現“一對一”或“一對多”的針對性教育。同時,老師可以進行多媒體的、播放、制作和管理,達到與教學同步的目的。通過這個平臺,老師可以獲得許多具有針對性的課件,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無疑是有很大幫助的。
3.建立自主學習的網絡環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利用計算機作為教學工具時,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網絡教育的引入相對于以往的傳統教學,會讓許多學生感覺新奇,進而會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而這種情況也是老師應該注重的。這是讓學生好好學習的一個契機,使學習變得有組織有紀律,提高課堂效率。自主學習的網絡環境,可以配備與教學相關的學習軟件、電子講稿、視頻、動畫等素材,把在線課堂的內容及時整理出來,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學習的進度,進行自主學習。
4.對老師進行網絡教育培訓,提高老師對計算機及網絡教育的理解
對于那些過于信任計算機和網絡的老師,要通過培訓讓他們認識到,網絡教學也是通過人腦來操作的,也不是一直都不會出錯的,要把它當作輔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而對于那些盲目排斥網絡教學的老師,通過培訓讓他們正確認識到網絡的正面效應,采用辯證的眼光認識到它的作用。對于那些負面的東西,要教會他們認識,而不是以偏概全,盲目排斥,忽視網絡教育的正能量。通過在線學習論壇、答疑系統,以及考試系統,幫助老師解決現實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實行在線教學,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通過網上的學習討論區,師生之間可以進行問題的討論,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
5.合理利用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所以也應納入教學系統中。網絡中有許多有用的資源,學生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可以提高知識的深度,使他們學得更全面更系統。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高校網絡教學課程的實施概況
以揚州大學教育信息化為個案,截至2000年,揚州大學的八個校區都擁有千兆主干網,每個用戶可獨享百兆桌面帶寬,信息點遍布所有建筑的每個房間。目前,在圖書館、教學樓、大型活動場所還可以享受無線網絡,師生皆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在線視頻直播和開展網上互動。而軟件平臺的設計開放必須建立在對學校作整體的、科學的、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必須符合用戶的全面需求,以人為本、方便適用。2005年前,學校主要為廣大教師開展網絡課堂教學提供服務器空間,學生主要通過在線瀏覽教學網頁或者下載教學課件學習,借助電子郵件和網上留言互動。2008年,根據網絡課堂教學發展的新形勢和多方調研,揚大從浙江大學天空教室、畢波平臺、清華教育在線(theol)、網梯、安博中選擇了清華教育在線為網絡教學系統軟件平臺。該系統整合了網絡教學課程、教學管理系統、學習資源系統和平臺控制系統等。
網絡教學系統(網絡課堂)是教師和學生開展網絡互動學習的課堂,同時也是教師進行現代教學設計的利器,既減輕了老師在軟件上投入的負擔,又進一步深化了師生互動和研究性教學的開展。其主要涉及教師備課、教學、輔導以及評價等各個教學環節;實現交互式授課、個性化學習、作業批閱、輔導答疑、討論交流和教學評價等功能。
硬件建設就像信息化的高速公“路”,而軟件平臺好比是高速路上行駛的“車”,那么資源就被稱為“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目標就是實現三者的合力最大化,即要保證路是高速的、車的性能是穩定的,貨物美、豐富且價廉。揚州大學現有7個校區,且學科門類全,優勢學科集中在文、理、農和生命學科,因此在網絡課程建設上沒有統一要求一個標準,本著“學科多元自主開發為主,共建共享發展為輔”,“大平臺、分學科、保特色”,有計劃地建設資源庫。目前,網絡課程占全部課程的80%,其中自主開發國家精品課程14門、校級精品課程近百門、有1800多門課程在線運行。每個課程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建設標準和技術規范,均包括電子教材、教學講稿、網絡課件、作業習題等,這些網絡課程基本符合現代教學設計,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整體性,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平臺。課程資源可以放置自主空間也可以統一在學校本科教學網,但必須無縫整合。資源建設中為避免出現課本“搬家”,對網絡課程資源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視覺化資源,如:實驗視頻、授課視頻、虛擬現實以及案例視頻學習資源,這些視覺化資源也作為評價優秀網絡課程的一個要件。
應用程度是檢驗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指標,實施網絡教學課程就是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學習過程,提高教育質量。而教師的信息意識和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熱情,對網絡教學課程的教學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此,學校需要對教師進行全員培訓,使之適應新技術應用和教育改革的挑戰。從學校和教師教學面臨的具體問題出發,自2002年開始,揚州大學對全校教師進行了6輪培訓(按學科、年齡、計算機應用水平),采用專家授課、現場觀摩、網絡學習、教學比賽等多種形式對所有教師開展了現代教育思想、網絡課程制作技術、平臺軟件使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4個模塊內容的培訓,還引導教師學會建立QQ群、飛信、E-mail、博客(微博)等工具交流和探討。通過培訓,教師們在教學中逐漸轉變了教學觀念,嘗到了甜頭,加上學校的政策引導,那么全面推動學校的網絡教學課程自然水到渠成。
2 網絡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誤區與不足
(1)規劃缺乏系統化,上下在思想認識上不夠統一,導致網絡課程教育開展狀況不盡如人意,水平也參差不齊。在一個擁有7個校區、27個學院、涵蓋11大學科門類、110多個本科專業的綜合性大學,全面系統地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復雜的工程,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需要各學院多部門間的相互協調和廣大師生員工的配合與實施。由于學科特點明顯,對網絡課程教育開展的標準是什么、網絡課程建設在整個教學中承擔的角色、如何建設以及怎樣建設都缺乏完善統一的科學設計。在學校網絡教育課程開展狀況調查問卷中反映:90%左右的課程基本按照相關規范進行課程建設,75%左右的課程基本發揮了建設目標,學生的滿意率在85%左右。
(2)重硬輕軟,應用層次不高 沒有達到理想效果。“重硬輕軟,應用層次有待提高”,揚州大學和很多高校都同樣經歷。學校軟件建設上滯后了硬件近5年,在2007年全部引進清華教育在線平臺后,才真正實現“軟硬兼施”。近幾年,學校每年在硬件投入上還在不斷加大,但在配套軟件建設、技術應用和教師培訓等投入仍重視不足。同時,學校還沒有建立完善的激勵和考評機制。
(3)資源建設是弱項,學科與課程整合度有待提高,精品課程比例少。網絡教育課程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有效延伸。網絡教育課程資源不能“課本搬家”,而是豐富網絡學習資源庫。資源的建設也是漸進的,不斷豐富與更新的。但大部分的專業教育資源建設任務落在教師身上,對于45歲以上的教師僅提供一般的培訓難以從根本上改觀,或者有些是直接交給技術人員,又往往是一次性的,不僅更新少而且還存在教與學的脫節。目前,揚州大學校級以上精品課程建設大都建立在教學科研團隊的基礎上,其中都有專業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人員的參與。據調查,網上運行的60%的課程存在學習資源內容上缺乏深度、精品特色資源匱乏、學科特色不明顯。
(4)教師的網絡教學技術應用不能與時俱進,熱情難以維持。網絡教學課程的蓬勃發展為高校的教學改革,師生實時延時深度互動,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提供了嶄新的技術手段與解決方案。但從目前來看,大部分教學人員仍簡易使用PPT的現象相對普遍,加上由于缺乏一定的網絡技術、知識更新速度較慢,不少教師又不愿投入一定的精力去學習,從而跟不上信息化條件下的對人才素質培養的新要求。
3 網絡教學課程的優化策略
3.1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重視系統建設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育決策者信息化的過程,需要決策者統一思想,更新觀念,提高對信息化的認識。揚州大學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實行以點帶面,重點學科率先實施,35歲以下青年教師率先推進 “兩個率先” 的做法,建立教育信息化分步建設分層實施的方案,避免一哄而上,避免低水平重復,加強每一門課程的監控與管理。
首先學校出臺了鼓勵實施網絡教育課程的政策,對每一門建設課程予以資助,并將其納入學校各級的教改課題,從而激勵了一部門教師率先進行網絡教育課程的信心。其次,學校利用講座和網絡加大了教育信息化的教育培訓,使得各級領導和教職人員全面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與豐富內涵。第三,在課程建設中利用QQ群,有教育技術學院老師和教務處教育技術人員全程參與指導,共同進行課程信息化建設,防止出現建設的“誤區”,避免了建設中的“盲區”。
3.2 實施政策引導,通過評估促開展
學校將網絡教育課程納入到教師職稱評定、教學評獎的必要條件。每兩年開展一次評估,對于運行效果處在學校前15%的課程進行獎勵,對評估優秀的網絡教育課程給予資助,并從中擇優推薦申報省級以上精品課程。
3.3 為避免重復建設、低水平建設,揚大開展了以學科群共建網絡教育課程,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和技術應用聯合
一個教師的網絡教育經驗是有限的。在學科群內建立交流、協作的平臺,取長補短,有利于制作出一些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同時,利用學科群內知識的共通性,按照內容模塊進行系統化建設。特別是,按照使用過程中反饋意見進行二次開發,可以持續提高教學資源的豐富度,促進課程精品化。目前,揚州大學在外國語教育、計算機應用教育、生命科學實驗教育、醫學生技能教育等學科建立了獨具特色的網絡教育課程,形成了針對性強的專業培養模式。
3.4 推進教師信息化工程,開展精品課程示范引導
第一,首先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應從傳統的課堂模式中跳出來,哪些是需要課堂中重點講解的,哪些是更適合網絡學習的,教師應能從信息的觀點對知識的傳授過程進行系統分析。第二,重點是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教師要掌握教學資源的開發與使用能力,學會多種素材的數字化處理;學會迅速在大量數字信息資源中檢索與篩選所需信息,并能進行有效的吸收、開發與重組。當然還需具備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能力,根據教學對象選擇合適的傳播媒介,開發強交互性的學習資源等。第三,重視精品課程示范引導,保證教育信息化的質量與效益。在研究性教學示范課、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和教授觀摩課中,將每年學生網絡課程評教前15%的教師,按學科門類進行示范推廣,讓教師觀摩精品課程是如何進行教學的。
4 結語
總之,教育信息化既是一個循序漸進又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很多仍在探索與嘗試之中。只有不斷總結,多方借鑒其他院校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的成功經驗,注重信息資源建設,加大教師培養力度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才能不斷優化網絡教育課程建設,為實現高等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發揮更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人類進入21世紀,在全球知識化進程中,人們充分利用信息產業重新構建了工作及生活布局,特別是信息化對法律工作及確保司法公正等方面都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如何抓住信息化、網絡化對司法工作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助推力有利時機,是我們各級法院首要工作任務。需要通過科技手段提高效率,逐步實現各級法院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全方位實現審判工作全程數字化,從而樹立法院公正、高效的良好形象,本文就加快法院信息化建設與法官素質教育談幾點看法,展示法院信息化建設的明天。
一、法院信息化建設是法官創建學習的新模式
如何利用先進的、新型的信息化網絡系統來促進法院工作,促進審判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使民眾有機會自由地與法院進行信息交流和對話溝通,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民主法制環境。這一切需要我們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把信息化建設擺在首位,齊心協力把信息化建設工作做好,把法院信息化、網絡化建設推向新臺階。
各級法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網絡化的功能,結合基層法官的職業特點為,開展專題講座、庭審觀摩、案例分析、研討會、辯論會等方式以開拓法官視野,提高法官認知社會、解決糾紛的能力。必要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方式,使基層法官的再學習課程資源的廣度和深度上受信息化等載體的影響,在樹立終身學習全過程中提倡“開放共享、全球受益”的教育新理念,結合自身優勢孕育出新的學習模式,提高了高等教育受知面,為法官職業生涯鋪平了道路。同時,課程國際化也是高等教育國際化中基本的重要舉措。所以,對國際開放教學資源情況的了解與總結,有助于我們更快地了解國際教育發展情況,引進新的教育思想,與世界同步。不斷的為中國高等教育資源建設增加活力,更有效地推進我國高等教育課程資源建設。可見,法官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在身邊,只要在辦公室敲擊一下鼠標,就能聽到一流的法學教授講課,清華、北大、南開等法學教育資源就在眼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開拓了法官創新意識。充分利用遠程教育、遠程庭審、遠程調解等實現“公正與效率”的理性化,以形成正確的職業教育方式。遠程教育對于我們的法官再教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形成新的培訓機制,促進偏遠地區和內地區域在受教育平等。在重視不同區域不同類型院校和不同學科之間基礎和資源存在差異中,要鼓勵打破校際各自為戰的書面,整合各種資源形成高校社會資本群體性。以伊春為例,要充分利用遠程教育這一平臺,從而使中國的法律教育大眾化在伊春法官培訓中更加輝煌發展。
二、法院信息化建設是法官教育載體的有機結合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路是:圍繞一個中心、兩手抓兩手硬,推進三項改革,加強四個建設,采取五大措施,依法規范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一個目標,就是根據《行政許可法》、《會計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加強會計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建立結構合理、運行規范、管理嚴格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制,下大氣力提高會計人員專業技術、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著力提升會計隊伍整體素質和會計工作水平;兩手抓兩手硬,就是一手抓會計人員培養,提高隊伍整體素質,一手抓培訓秩序規范,建立和完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制;三項改革,就是會計法律制度改革、會計管理體制改革、會計監督管理改革;四個建設,就是會計誠信建設、會計隊伍建設、會計基礎工作建設和會計行業管理網絡建設;五大措施,就是夯實基礎、完善制度、抓住重點、創新服務、量化考核。
二、堅持改革創新、突出培訓特色,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質量
首先是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堅持培訓育“才”。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是會計隊伍建設的核心和根本。為使會計從業人員緊跟上時展的要求,各級財政部門的會計管理機構應把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作為會計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不斷加大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把全面提高專業技能、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增強其依法履行職責的能力作為主要培訓目標,遵循分級負責、分層次培訓的原則,重點抓好會計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要不斷創新培訓形式,堅持集中培訓與日常培訓、內部培訓與外部培訓、本級培訓和上級培訓相結合,使廣大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顯著提高。
其次是采取多種形式,堅持創新教“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會計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要根據新時期的會計工作特點,針對廣大會計人員需要,積極創新培訓方式和教學形式,綜合運用課堂教學、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網絡傳媒教學、調查研究和實踐活動等形式,抓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其中,課堂教學方式要不斷更新會計教學內容,突出開展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會計法規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會計電算化與會計先進技能知識培訓;要邀請專家重點講授熱點問題,還要穿插運用案例教學,增強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
再次是做好典型示范,堅持以才帶“才”。財會工作先進典型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寶貴資源,是會計人員求知、創新、求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各級財政部門要通過抓點示范、以點帶面,加強財會工作先進典型培養,堅持把發現培育典型、宣傳學習典型和發揮典型示范帶頭作用作為抓好會計繼續教育工作、促進會計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在認真總結財會工作先進典型培養規律和包點幫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先進典型的培養、跟蹤管理等一系列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一是建立考核評定機制。堅持“抓先進、樹典型,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按照工作規范、績效突出的原則,先確定初選對象,然后由財政部門組織考核,評定財會工作先進典型。二是建立培養機制。按照“樹立一批、培養一批、儲備一批”的工作思路,分鞏固提高、重點培養、后備對象三個層次抓人才培養。三是建立跟蹤管理機制。對已考核評定的典型繼續實行聯系幫扶,努力使先進更加先進。四是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對會計信用等級下降,難以發揮模范作用的會計人員,取消其財會工作先進典型稱號,始終保持典型的先進性、示范性。
三、著力整合和拓展教學資源,不斷提升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層次及水平
第一,深入細致地挖掘教學資源,做好教學資源合理配置,下大氣力夯實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礎。首先,進一步加大經常性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單位建設,主要是充分發揮高等院校、中華會計函授培訓基地等教學品牌的主導作用;其次,鼓勵和扶持符合條件的社會培訓機構設立培訓點,開展短期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再次,倡導和嘗試新興網絡教育傳媒。
第二,加強教學管理,確保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健康有序運行。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一要堅持長年經常性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的原則,使學歷教育、短期辦班、專題講座、課題調研、會計大賽等形式配套,推進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制度化、經常化。培訓過程可細化為印發教材、課堂授課、集中討論、輔導問答、考試驗收等五個環節,使教學工作扎實有序進行。二要注意延伸培訓鏈,加大培訓前的調研和培訓后的跟蹤服務力度。三要加強對承擔培訓任務單位的監督、檢查和考核,通過隨機跟班抽查、檢查教學日志、召集學員座談、設立舉報箱和電話等形式實行全過程監督,及時掌握動態、總結經驗、發現問題、督促整改,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對不遵守有關制度規定、教學質量低下、亂收費、只收費不辦班及教學混亂的培訓機構,應提出整改或停止其受理會計培訓任務,對整改后仍不能達到要求的,應向社會公布。
第三,提高財會理論研究水平,增強財會理論研究針對性,切實解決財會管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促進財會事業快速發展。為做到學以致用,應科學謀劃和推進財會科研工作,著力使研究課題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和時效性;要注重對企業會計、會計誠信建設、《會計法》貫徹實施、會計管理制度改革等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
四、創新培訓體制、完善培訓機制、全力推進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制度化、規范化
第一,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要致力于加強會計繼續教育培訓管理。首先,應建立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布局合理、競爭有序的會計繼續教育培訓體系,分層次、多渠道開展培訓,按照不同層次、行業和類別,有針對性地實施培訓計劃,在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時間、培訓要求等方面體現出各自特色。其次,為規范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應努力做到三個加強、四個統一。三個加強即加強培訓單位管理、加強師資力量、加強會計隊伍建設;四個統一即統一培訓、材、統一課時、統一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