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答辯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02 07:39:51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德育答辯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德育答辯論文

篇(1)

對于高等院校而言,組織畢業(yè)論文答辯是為了進一步考查和驗證畢業(yè)論文的答辯學生,對其所著論文的論題的認識程度和當場論證論題的能力;進一步考察答辯學生對專業(yè)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審查畢業(yè)論文是否是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等情況。對于答辯學生來說,答辯的目的是能通過論文答辯,按時畢業(yè),取得畢業(yè)證書。畢業(yè)生要順利通過畢業(yè)論文答辯,就必須了解學校組織畢業(yè)論文答辯的目的,然后進行有針對性準備,繼續(xù)對論文中的有關問題作進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論文中提到的基本資料搞準確,把有關的基本理論和文章的基本觀點徹底弄懂弄通。

二、答辯過程

本科論文答辯是答辯委員會成員即答辯老師與撰寫畢業(yè)論文的畢業(yè)生面對面,由答辯老師就論文提出的有關問題,讓學生當面回答,它有“問”有“答”,還可以有“辯”。為了保證論文答辯的質量,我校實行答辯過程一分為三的形式,即指導老師指導、評閱老師評審和論文答辯3個環(huán)節(jié)。

(一)宣講論文

在答辯會上,先讓學生用1”-15分鐘概述論文的標題及選擇該論題的原因,較詳細地介紹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寫作體會。可以事先準備好講稿,講稿是答辯學生在答辯時宣講的稿子,它比摘要詳細一些,根據所限定的宣講論文的時間而定,最好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宣講完,否則會影響評委對論文的總體評價。同時,可借助多媒體或幻燈片,盡可能脫稿宣講。

(二)問題答辯

主答辯老師一般提2-3個問題。老師提問完后,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準備1”-15分鐘,再來回答;或由主答辯老師提出問題后,學生立即作答,隨問隨答。可以是對話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辯老師一次性提出數個問題,學生在聽清楚記下來后,按順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據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主答辯老師和其他答辯老師隨時可以適當插問。

(三)成績評定

畢業(yè)論文成績包含畢業(yè)論文評閱成績和答辯成績,其中論文評閱成績由導師評閱成績和1-2位論文評審人評閱成績組成。評閱成績依據包括開題報告的情況、學生的業(yè)務水平、畢業(yè)論文的總體質量和整個畢業(yè)論文環(huán)節(jié)過程中的工作態(tài)度等。評閱成績和答辯成績在總評成績中所占分值比例,由各學院根據專業(yè)特點確定。畢業(yè)論文的成績按百分制記分,其中優(yōu)秀比例控制在2”%左右,優(yōu)秀的畢業(yè)論文必須參加學院的大組答辯,各專業(yè)學生畢業(yè)論文成績總體應呈正態(tài)分布。各學院根據本學院制定的評選細則評選院級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申報后,教務處組織專家組參照相關規(guī)定對申報的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進行評審。教務處公示評審結果,公示時間為1周。經公示無異議并報分管校領導批準后公布評選結果,并由教務處將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匯編成冊。

(四)論文存檔

學生畢業(yè)論文的資料要以紙質形式裝入學生畢業(yè)論文資料袋;同一專業(yè)所有畢業(yè)生的畢業(yè)論文匯總資料,要以紙質形式和電子文檔形式(光盤)裝入畢業(yè)論文專業(yè)匯總資料袋。學生的畢業(yè)論文要長期保存。學生個人畢業(yè)論文資料袋材料包括: (1)畢業(yè)論文任務書; (2)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3)指導教師中期檢查報告; (4)畢業(yè)論文正文; (5)導師評閱表及評閱人評閱表; (6)畢業(yè)論文答辯成績表; (7)畢業(yè)論文成績評定表。專業(yè)匯總的畢業(yè)論文資料袋材料包括: (1)按專業(yè)匯總的畢業(yè)論文任務安排情況表; (2)學院有關畢業(yè)論文的補充規(guī)定; (3)畢業(yè)論文評分標準; (4)畢業(yè)論文組織安排(包括答辯委員會的組成名單及參加大組和小組答辯教師名單、學生分組名單和答辯時間安排表等); (5)同一專業(yè)學生的畢業(yè)論文成績匯總表; (6)同一專業(yè)所有學生畢業(yè)論文正文的電子文檔(光盤若干張)。

三、答辯技巧

答辯是審查論文寫作質量的一種補充形式。教師在答辯會上提出一些問題,讓答辯學生回答,以便進一步了解答辯學生立論依據及處理課題的實際能力。答辯學生為取得滿意的成績,應掌握必要的答辯技巧。

(一)答辯前的準備

答辯前的準備,最重要的是答辯學生的準備。要保證論文答辯的質量和效果,關鍵在于答辯過程的表現。答辯學生在提交了論文之后,不能有所松懈,而應抓緊時間積極準備論文答辯。

1.認真做好幻燈片。幻燈片主要內容應包括論文的題目,指導教師姓名,選擇該題目的起因,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寫作體會,以及本論題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學位論文答辯一般要求將講稿與多媒體或幻燈片緊密結合在一起。幻燈片內容要簡潔,控制在1”-2”頁。宣講用的圖表宜精簡且具有代表性。圖要選可視性強、趨勢明顯,不同曲線最好用不同顏色加以區(qū)別。在論文中使用的表格如不適合宣講時,表格項目盡量簡化。一般行不超過4項,列以1”項以內為宜。說明趨勢、表示差距的表格可改用圖表示,因為圖比表更易理解,解釋起來節(jié)省時間。

2.熟悉論文全文。要熟悉論文的主體和結論部分的內容,明確論文的基本觀點和論題的基本依據;弄懂弄通論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確切涵義,所運用基本原理的主要內容;同時還要仔細審查、反復推敲文章中有無自相矛盾、謬誤、片面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有無與黨的方針政策相沖突之處等[8]。如發(fā)現有上述問題,就要及時補充、修正和解說等。只要認真設防,在答辯過程中,就可做到心中有數、臨陣不慌和沉著應戰(zhàn)。

3.掌握相關知識。如自己所研究的這個論題學術界的研究已經達到的程度,存在的爭議,自己傾向哪種觀點及理由;重要引文的出處和版本;論證材料的來源渠道等。這些方面的知識和材料都要在答辯前做到有比較好的了解和掌握。

4.總結不足之處。論文有哪些應該涉及或應該解決,哪些在論文中未涉及到或涉及很少等,要認真總結和分析。是在研究過程中確已接觸到并有一定的見解,還是力所不及而未能接觸的問題,只是由于覺得與論文表述的中心關聯不大而沒有寫入的問題等。

(二)答辯會的表現

1.攜帶必要的資料。首先,學生參加答辯,要攜帶論文的底稿和主要參考資料。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允許翻看自己的論文和有關參考資料,答辯時雖然不能依賴這些資料,但帶上這些資料,如果一時記不起來,稍微翻閱一下有關資料,就可避免出現答不上來的尷尬和慌亂;其次,應帶上筆和筆記本,以便把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意見和見解記錄下來。通過記錄,不僅可減緩緊張心理,而且還可更好地理解老師所提問的要害和實質,同時可邊記邊思考,使思考的過程變得自然。

2.樹立良好的信心。在作了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大可不必緊張,要有自信心。樹立信心,消除緊張慌亂心理很重要,因為過度的緊張會使本可回答出來的問題也答不上來。只有充滿自信,沉著冷靜,才會在答辯時有良好的表現,而自信心主要來自事先的充分準備。

3.聽清問題再作答。老師在提問時,學生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聆聽,并將問題回答思路略記在本子上,切忌未弄清題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對所提問題沒有聽清楚,可以請?zhí)釂柪蠋熢僬f一遍。如果對問題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請?zhí)釂柪蠋熥鲂┙忉?或者把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說出來,并問清是不是這個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再作答。只有這樣,才會避免答非所問。

4.答題要簡明扼要。在弄清老師所提問題的確切涵義后,要在較短的時間內作出反應,要充滿自信地以流暢的語言和肯定的語氣把自己的想法講述出來,不能猶豫。回答問題,一要抓住要害,簡明扼要,不要東拉西扯,使人聽后不得要領;二要力求客觀、全面和辯證,留有余地,切忌把話說“死”;三要層次分明;此外,還要注意吐詞清晰,聲音適中等。

5.答題時不可強辯。有時老師對答辯學生所作的回答不太滿意,還會進一步提出問題,以求了解論文答辯學生是否切實搞清和掌握了這個問題。遇到這種情況,答辯學生如果有把握講清,就可申明理由進行答辯;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審慎地試著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講得不是很確切也不要緊,只要是與問題有所關聯,老師會引導和啟發(fā)答辯學生切入正題;如果確是自己沒有搞清問題,就應實事求是地講明自己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認真研究這個問題,切不可強詞奪理,進行狡辯。學生在答辯會上,某個問題被問住是不奇怪的,因為答辯委員一般是本學科的專家。當然,所有問題都答不上來,一問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6.有沖突展開辯論。答辯中,有的老師會提出與論文基本觀點不同的觀點,然后請答辯學生談談看法,此時就應全力為自己的觀點辯護,反駁與自己觀點相對立的思想。答辯老師在提出的問題中,有的是基礎知識性問題,有的是學術探討性問題。

對于前一類問題,是要答辯學生作出正確和全面回答,不具有商討性;對于后一類問題,是非正誤并未定論,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可互相切磋商討[9]。如果答辯學生所寫論文的基本觀點是經過自己深思熟慮,又是言之有理和持之有據,能自圓其說的,就不要因為答辯老師提出不同的見解,就隨聲附和,放棄自己的觀點。否則,就等于是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苦寫成的論文。要知道,有的答辯老師提出與論文不同觀點,并不是他本人的觀點,他提出來無非是想聽聽答辯學生對這種觀點的評價和看法,或者是考察答辯學生的答辯能力或對自己觀點的堅定程度。退一步說,即使是提問老師自己的觀點,答辯學生也應該抱著“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tài)度,據理力爭,與之展開辯論。不過,與答辯老師展開辯論時要注意分寸,運用適當的辯術。一般說,應以維護自己的觀點為主,反駁對方的論點要盡可能采用委婉的語言、請教的口氣,用旁說、暗說和繞著說的辦法,不露痕跡地把自己的觀點輸入對方,讓他們明理而誠服或暗服。讓提問老師感受到雖接受答辯學生的意見,但自己的自尊并沒受到傷害。這樣的辯論,答辯老師不僅不會為難答辯學生,相反會認為其有水平,基礎扎實。

篇(2)

回答:講述我們課題的主要研究點就可以,大體上進行課題的研究描述。

2、你的課題運用了什么現代技術?

回答:把我們研究課題中的一些現代技術表述出來即可。

3、論文課題中標題概念的相關內容提問?如:電子商務的特征是什么?

回答:我們會就按照我們會的回答,假如我們不會先不要怕,把我們知道的進行回答表述就可以了。

4、你的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回答:按照我們研究課題的目的進行回答,接著進行一下相關的拓展。

5、你的課題研究的意義是什么?

回答:把我們課題研究的意義進行大概的表述,接著進行我們自己的一些獨特見解。

6、你的課題框架是什么?

回答:針對這個問題,就要求我們在答辯前,一定要了解下我們自己的論文,了解我們論文課題的目錄內容。

7你的課題研究有什么亮點?

回答:把我們課題中采用的亮點表達清楚即可。

8、論文是你寫的嗎?程序是你設計的嗎?

篇(3)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自然地將一些符號與一定的含義聯系在一起,例如提到國旗,我們會自然地聯系到愛國,這些習以為常的聯系正是社會生活中的習慣性表達。在學校的德育活動中亦存在這樣的例子。

(一)讀重要的書

對于學校而言,設計文化墻是德育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在基礎教育階段,教育者常常希望每面墻壁都說話。筆者參觀過一所小學,在該校德育主任重點推薦的一個班級里,作為講解員的小女生熟練地介紹著他們的班級文化墻(以儒家文化為主題設計)。當問及墻上手抄報的內容時,這位女生先是有些困惑,隨即乖巧地解釋,主題是老師定的,內容是家長選的。之后,她有些自豪地說,她們班的同學都喜歡讀經典,不看漫畫。筆者問她是否喜歡看漫畫,女生猶豫了一下,堅定地說:不喜歡,我們喜歡看重要的書。筆者繼續(xù)追問什么是重要的書,她思考了一會兒說名著,旁邊的女生補充道有學問的。

這位只讀重要的書的小學女生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筆者很難判斷她是否真的不愛看漫畫,也不能斷言只有看漫畫才是小孩子的常態(tài)。但在這次顯然有表演痕跡的介紹中不難看出,當學生處于一種充斥了價值表達的符號空間中時,這一價值似乎被學生自然地接受了:即使不理解意思,也可以在老師、家長的協(xié)助下完成作品;或許有遲疑,也自然地認為要讀重要的書,而這個重要的內涵已經由成人確立。

(二)紅領巾是烈士的鮮血染紅的

在小學,少先隊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先進的群體,而成為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也曾經是十分光榮且神圣的事情。在少先隊教育中,紅領巾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這樣的表述被用來喚起學生對革命英雄的崇敬、對祖國的熱愛。

這種表達至今仍被沿用,但是這一表達背后的敬畏感卻似乎正在減弱甚至消失。事實層面,不斷生產的紅領巾本身不可能是被鮮血染紅的,更不可能是烈士的血,這不符合事實,只是修辭的游戲;價值層面,革命烈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長期使用類似的大詞,會使學生言不由衷。[2]

基于對這種表達的質疑,另一種戲謔的表達產生了:紅領巾就是一塊紅布。現代社會對傳統(tǒng)權威的質疑很多,在試圖解構這些權威表述時,一種常見的做法便是解構神圣性,但這樣擊碎的僅僅是所謂的權威嗎?在學校德育活動中,當我們將原本由烈士的鮮血染紅的紅領巾解構為一塊紅布時,我們能夠傳遞給學生的價值是什么?

在學校德育活動中,上述兩種習慣性表達同時存在,構成我們處理價值表達的兩個方向。一方面,我們簡單地將我們認定的價值輸出給學生;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傳統(tǒng)的價值表達簡單地提出質疑。顯然,這兩種處理方式對于德育活動中的價值引導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面對這樣的習慣性表達,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邏輯、進而提出新的處理方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建構:習慣性表達的邊界分析

如上文所述,習慣性表達作為一種語言符號,總是與創(chuàng)造者試圖表達的價值相關。當符號和價值之間形成固定的聯結時,神話便形成了。德育活動中的習慣性表達使表達中的事實部分與特定價值相聯系,由此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神話。

現代神話這個概念由羅蘭巴特提出,是指一種傳播的體系[3],它的創(chuàng)造者在傳播之初已經預設了動機,所以,當人們接收到這個經過加工的內容時,甚至可以忽略傳播內容就自然聯系到特定的價值。例如,在一幅名為愛國的畫作中,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一群孩子簇擁著國旗。而我們往往會自動地表達為:人民熱愛祖國。在這個過程中,圖畫本身的內容已經不重要,它已經近乎自然地導向了愛國這一價值,這就是神話形成的過程使需要推導得出的價值成為事實而被接受。

德育活動中,人們對于一些流行的盲目追逐,形成的正是對這些習慣性表達的自然接受;而對于傳統(tǒng)的質疑甚至顛覆,則源于對習慣性表達的反思和解構。在學校德育中,這兩種相反的情形同時存在,共同指向德育活動中意欲進行的價值傳遞,所以,我們需要對習慣性表達的邊界進行界定。

(一)習慣性表達的危險性

當符號發(fā)展為神話時,形式遠遠重于內容,接受者自動地對意義進行闡發(fā),原本結合于一體的形式與內容間的張力擴大,極端的表現就是二者的脫節(jié)。

學校為了形成育人的氛圍,往往將整個校園裝扮成一個封閉的意義空間,其中充斥著各種育人的裝飾:貼滿墻壁的名人名言、教室前方的國旗、以學生為本的一輪又一輪的活動展示。教育現場的育人體系以形形的活動和標語構建出一副熱鬧的場景,但豐富的形式并不意味著充實的內容,一定程度而言,這些熱鬧本身成為了教育者的目的,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使學校自然地成為一個具有德育意味的空間。

此時,習慣性表達的第一重危險性顯現:原本作為工具的各種價值符號本身成為目的,德育活動試圖進行的價值傳遞則被拋之腦后,這樣的熱鬧對于學校德育而言是本末倒置的。

神話形成的關鍵步驟在于事實與特定價值的自然化聯結,而這種自然化取消了其所生產或再生產的文化的正當性,使其蛻變?yōu)橐环N符號游戲,而接受者在接受神話時已經被符號生產者的意識形態(tài)所控制。在德育活動中,意識形態(tài)對內容或價值的選擇往往受到權力、利益的影響,一定的價值表達正是一定的意識形態(tài)輸出,其背后是權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學生自然地接受這些習慣性表達,實際上是一個過于簡單且被動的價值輸入過程,不經解釋的表達與灌輸的基本特征大致相同,而不經反思的接受使接受者成為這些價值表達的盲目信徒。

此時,習慣性表達的第二重危險性顯現:學生如果只是被動地將價值作為事實接受,這與現代教育強調人的理性與自由的培育相悖;同時,這種簡單的價值傳遞過程難以真正使學生深刻理解和接納其所接受的內容,這樣形成的價值觀是很容易發(fā)生動搖的。

(二)習慣性表達的正當性

當然,德育活動中不僅有對于習慣性表達未加審視的盡信,也有對其進行破解的質疑。就像破解紅領巾由烈士的鮮血染紅的神話時,質疑者提出這不過是一塊紅布,由此,紅領巾的神圣性被瞬間消解,原先對紅領巾的尊敬與向往也極有可能在破解之后蕩然無存。對神話的質疑一定程度上是對傳統(tǒng)權威的挑戰(zhàn),而對于神話的解構與批判是后現代思維模式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拓更廣闊領域的起點。在符號與人、社會、文化相互交織的復雜網絡中,對于神話的這種意識形態(tài)批判,有助于更全面且深入地對其中的權力、利益博弈進行探索,而其邏輯前提在于社會的民主與自由以及價值的多元化,這無疑是批判的合法性來源。

但對于習慣性表達的批判不僅僅是將權威拉下神壇,對于神圣性的解構一方面帶來人們更多的自由表達,但其危險性在于只破不立會摧毀德育的價值性繼上帝死了人類死了之后,再度出現德育精神性死了的情形。在提倡價值多元的背景中,如果否定神圣性的存在,這種否定本身就是一種一元論,而這一思維方式恰恰是價值多元所批判的。

德育活動之所以具有精神性特征,恰恰是因為它具有明確的價值性,但一味強調價值的多元使價值本身成為一種可供選擇的知識性存在和可供消費的商品,從而喪失應有的神圣性,喪失人們對它的敬畏,這恰恰違背了德育的初衷。所以,德育活動需要類似于宗教的神圣性以保護其價值不被消解,被神話化的習慣性表達在一定程度上有存在的合理性,僅僅是一塊紅布的紅領巾是無法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的。

(三)習慣性表達的邊界

既然習慣性表達有存在的合理性,那么其邊界的劃分主要取決于形成這種神話的內容,即具體情境中表達價值的內容的性質。在德育活動中,進行價值引導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實體性的內容與精神性的內容。教育者首先需要對內容的性質進行區(qū)分,然后再選取合適的方式進行處理。

實體性內容主要是指具體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對于這一性質的內容而言,與其對內容進行神秘化處理或簡單進行灌輸、強制規(guī)定,倒不如對學生進行說理教育。像對待其他學科知識一樣將規(guī)范、價值觀的準確含義告訴學生,同時,也要向學生說明如此踐行的意義。

一方面,說理這一形式本身符合民主社會的基本價值訴求;另一方面,說理過程本身恰恰是對學生進行理性培育的過程。學生在這樣的德育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接納價值引導,并且形成批判性思維和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教師當然可以、也應當引導學生讀重要的書,但僅僅告訴學生這個結論是不夠的。在價值引導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表明重要的書有哪些核心的特征,閱讀重要的書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哪些實質的益處,進而使學生具體地認識到自己的確應當閱讀重要的書,并自覺自愿地去實踐。

篇(4)

語言測試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科學,其目的由逐項測試學習者對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系統(tǒng)知識的掌握,擴展到了測試人們對語言能力的運用,尤其是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語言進行有效交際、交流思想情感、達到相互溝通的目的。語言學習者的交際能力成了被測試的對象,在Widdowson,John?son,Brumfit,Candlin,Wilkins等應用語言學家所倡導的交際法語言教學的基礎上,LyleBachman的交際法語言測試理論應運而生。

交際法語言測試理論認為語言的交際不只是簡單的信息傳遞,而是發(fā)生在情景、語言使用者和語篇之間的動態(tài)交互。語言測試應測量包括語法、語篇、社會語言能力和策略能力在內的語言交際能力,同時它還以真實為準則,使受試者能同時處理清晰的語言信息和隱含的言語意義或功能意義。Bach-man(1990:81-110)認為語言交際能力由語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機制組成5。

這一理論的優(yōu)勢和意義在于它不僅考察了傳統(tǒng)語言測試所覆蓋的語言知識,還考察了受試者在語言交際語境中恰當使用語言的能力。它把語言的使用看成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突出語言能力不僅是指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有效的交際。這就意味著測試時要把涉及交際能力的各種因素結合成一個整體加以測試。基于答辯的過程和本質,筆者認為它對評估學生在畢業(yè)論文答辯中的表現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二、畢業(yè)論文答辯中蘊涵的交際法語言測試理論

就學生而言,本科畢業(yè)論文答辯的基本過程包括5分鐘的陳述和10分鐘的問題答辯(時間長短各校有異)。陳述(presentation)是學生對自己所做論文的選題、研究意義、論文主要結構和觀點等做出簡明扼要的口頭展示,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手段提綱挈領地突出論文框架和觀點,增強直觀性,有效濃縮論文要點,讓評委和聽眾對其論文迅速產生整體的印象和興趣。陳述時盡量脫稿以體現流暢和對論文的熟悉程度。第二階段是教師提問,學生或答或辯。通常教師會針對論文提出一些知識性的基礎問題或學術性的探討問題供學生回答和辯論,通過對問題的認真傾聽、正確理解和快速反應及清晰表述,學生不僅深層次上體現自己對所研究課題的深入理解、判斷、分析、歸納、邏輯思辯等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yè)水平,而且全面展示自己的交際語言能力、臨場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

答辯是審查論文寫作質量的一種補充形式,通過學生的陳述和回答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立論依據及處理課題的實際能力3,就其本質來講是一個復雜的口頭交際過程。在這個動態(tài)的交際過程中,學生要和教師、聽眾以及論文之間形成有效互動,教師根據事先制定好的細致科學的評估參照標準體系,在真實的交際情景中考察學生的語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機制,這種對受試的整體考察以及主觀評估方式正是交際法語言測試理論的一大特點。因此,畢業(yè)論文答辯中蘊涵著交際法語言測試理論。

三、根據評估參照標準,制定答辯應對策略

交際法語言測試將受試在完成測試任務時的表現同事先制定的評估參照體系進行比較,據此判斷受試在測試中所達到的程度。同樣,答辯時教師在評判學生的表現也參照著一份評估標準體系,雖校際之間的具體標準在細節(jié)上有差異,但總體覆蓋的幾個層面大致相同,個人陳述和回答問題兩部分納入答辯評估的參照標準有所側重。答辯學生可參照評估體系的各項能力要求,制定相應的答辯策略。

1.陳述主要考察論文的結構、主要觀點、論據的說服力及邏輯性。本部分是整個答辯的開篇,簡明扼要的論文總體介紹,鮮明的觀點以及充分有力的論據無疑會給教師及其他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他們對答辯學生的關注和對該論文的興趣。答辯前的計時對鏡演練或同學間的相互陳述,可以?

及時發(fā)現不足,強化時間觀念,熟悉陳述內容,直至現場的完全脫稿。

2.問題答辯部分的考察項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理解能力正確的理解是回答問題的前提。對于英語專業(yè)的答辯學生來說,這是對其聽力理解能力的檢測。學生接受教師問題的語言信息到理解問題的過程實質上是其心理生理機制發(fā)揮作用的過程,即語言交際時的一種神經和生理過程,如在接收語言過程中使用的是視聽技能;而在產出語言的過程中使用的是神經機能2。這一過程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學生對論文本身的熟悉程度,英語聽辯能力,抗高壓的心理素質,聽力條件和外界干擾,提問老師的語音、語調、語速、口音及有個性特點的語音群等。要獲取信息理解問題,答辯者必須沉著冷靜,圍繞論文主題的大語境,把握關鍵詞,對問題的語義進行智力加工和整合,提煉出重要的語言信息,快速做出反應。

(2)反應速度論文答辯是由答辯委員會的教師和答辯學生為主體構成的一個學術互動的語言交際情景。在這樣的口頭交際中,教師的問題雖圍繞論文提出,但依然具有不確定性,學生聽到的信息稍縱即逝,因此,答辯和口譯一樣,具有很強的現場性和即時性,對答辯學生的快速反應和敏捷思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往往學生在聽到教師提問之后的幾秒之內,要迅速做出反應。否則就會出現冷場,學生的表現也會因此大打折扣。答辯現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基于平時的專業(yè)基本功和答辯前的充分準備,英語聽力、口譯、演講等技能的訓練不僅可以強化記憶,而且對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有一定幫助。對論文關鍵詞、主題的了解和熟悉,也能讓答辯學生在聽到問題之后迅速激活大腦中儲存的記憶信息,做出反應。

(3)語言能力語言能力在Bachman的交際語言能力中被分為組織篇章能力(如詞匯、語法、句法、銜接、組織等)和語用能力(如言語知識和社會語言知識)。表達是交際的產出階段,作為答辯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語言能力體現的是答辯者的專業(yè)水平、心理素質、邏輯思辨等綜合素質。

在弄清了教師所提問題的確切涵義后,學生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要充滿自信地以流楊的語言和肯定的語氣把自己的想法講述出來。因此,回答問題要思路清晰,抓住要害,簡明扼要,層次分明,具有針對性;對于沒有把握的問題,要謙虛誠實,盡量回答,爭取得到提問老師的啟發(fā),不可強辯,避免東拉西扯,答非所問,邏輯混亂,沒有內在連貫性的作答4。

(4)策略能力認為策略能力即指具體情景下運用語言知識進行交際的心理能力,是一種綜合運用已掌握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語言使用者的語言能力與知識結構和交際情境的特征聯系起來,補償語言能力出現障礙的不足,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2。

答辯的本質就是一個復雜的口頭交際過程,其現場性和即時性等特點使答辯學生難免在理解或表達的過程中遇到始料未及的困難,如沒聽懂問題,或不知如何作答,或中英文切換時的短路等等。此時恰當使用策略無疑可以降低由此對答辯造成的不良影響,保證答辯的順利進行。沒聽懂問題時可以用Ibegyourpardon?或Doyoumean…?的方式請老師重復或簡化問題;為爭取思考時間,避免冷場、停頓,偶爾使用Well,um,er,ah,letmesee,youknow…等交際填充詞;肯定教師的問題,希望得到啟發(fā)和引導時可用Well,that’sagood/challengingquestion.Doesitmean…?另外,詢問、求助的眼神,手勢等身體語言的使用也可彌補語言的乏力,緩解答辯出現的困境。

(5)心理能力心理能力是指答辯者的臨場發(fā)揮和應變能力。臺上的答辯委員會往往由3至5位學術水平較高的教師組成,臺下的聽眾有老師和同屆或下屆同學。在這樣一個高度嚴肅緊張的學術氛圍中神情自若地陳述觀點、快速機敏地回答問題對答辯學生的心理素質有很高的要求。滿滿的自信,洪亮的聲音,得體的著裝和禮儀,恰如其分的身體語言等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答辯學生的緊張情緒。當然,自信心來自于事先充分的準備4,熟悉論文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包括了解課題的研究現狀,文獻引用,立論依據,論點的支撐例子,試驗數據,問卷調查等,并科學預測專家提問,答辯時才能冷靜沉著,不至于被臨時的難題嚇慌手腳,腦中一片空白,出現怯場的局面。

四、結語

篇(5)

20世紀70年代后期,日本經濟咄咄逼人,氣勢恢宏,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經濟強國。什么原因導致了這個島國經濟的迅速崛起?什么原因使得它的經濟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超越美國的境界?威廉?大內從1973年開始轉向研究日本企業(yè)管理,試圖找出恰當的答案,并試圖能夠為美國企業(yè)的發(fā)展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他的研究對象是美、日的知名企業(yè),研究方法是以這些企業(yè)的管理模式為模型進行比較研究,研究內容是人與企業(yè)、人與工作的關系。在比較研究中他發(fā)現,在組織模式的每個重要方面,日本與美國都是對立的。但是,日本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模式的效率卻較高出美國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模式的效率。同時,他也發(fā)現,美國的一些成功企業(yè),如IBM、普羅克特、甘布爾、柯達等,在經營管理的理念與模式上都與日本企業(yè)驚人的相似。威廉?大內因此提出,美國的企業(yè)應該結合本國的特點,學習日本企業(yè)經營管理模式中優(yōu)秀的部分,但又不需要照搬照抄,而是要結合美國本土的文化與民俗特點,形成美國本土的、富有鮮明特色的管理模式。他把這種美國企業(yè)應該形成的管理模式歸結為Z型管理方式,并對這種方式進行了理論上的概括,稱為“Z理論”。

二、Z理論的基本內容

在威廉?大內研究的美國模型中,科長、經理等企業(yè)的管理者都理性主義而著稱,他們強調技術、設備、方法、規(guī)章、組織結構和財務分析等元素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除了雇主和雇員之間的為完成特定任務而建立的關系外,沒有其他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交流。

而日本企業(yè)經營管理的模式,具有鮮明的非理性主義色彩,即比較注重目標、信念,價值觀、文化等因素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它重視人性、重視人力資源,強調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職工的潛力,想方設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樣的管理模式與日本企業(yè)的終身雇傭制密切相關。在日本的勞動大軍中大約有35%能在大企業(yè)和政府部門中享受終身雇傭制。

經過對選定的日本模型企業(yè)的研究,威廉?大內發(fā)現了它們的企業(yè)文化特點:一是企業(yè)中人與人的關系,通過多種紐帶相互聯系,涉及到生產、生活、工作、心理等方方面面。二是員工對企業(yè)的忠誠度非常高,它們大多數以企業(yè)為家,當企業(yè)的效益不好時,就不用發(fā)放紅利。三是它們的評價與晉級方式很復雜,而且多變,不太以所謂的生硬的績效去單一評價員工的表現。況且他們的員工在進入企業(yè)后,很長一段時間物質待遇都是相同的,只有過了很久后才會顯示出差別。五是日本的企業(yè)采取集體決策過程,每個有關人員都要關注在企業(yè)的決策中我應該負什么責任。六是管理過程中,既有嚴格的模式與手段,如他們要運用統(tǒng)計報表、數字信息等清晰鮮明的控制手段,同時又溫情脈脈的人文關注,他們注重對人的經驗和潛能進行細致而積極的啟發(fā)誘導。七是企業(yè)的核心價值觀念是人人平等,每個人都可以對事物做出判斷,每個人都能獨立工作,每個人都樹立牢固的整體觀念,每個人都能夠以自我指揮代替等級指揮。

三、美國企業(yè)文化的改變

威廉?大內的研究,在美國本土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并激發(fā)了企業(yè)文化的一次變革。許多企業(yè)認識到,正如大內的研究表明的,一切企業(yè)的成功都離不開對職工的信任,“人”是企業(yè)管理的最重要的元素,要在管理中更多的融入價值觀與人文的元素,而不要單純進行技術管理。如果把雇員當作純粹的生產要素,當作會講話的機器,會損害雇員的感情,不利于企業(yè)長久發(fā)展。因而,在企業(yè)管理中,必須加強組織的人情味,力圖把組織設計得更符合人性、更符合人情。

縱觀20世紀80年代后的美國企業(yè)管理,大體上呈現了以下改變:

1.從忽視人到尊重人,重視人的價值。現在許多成功的美國企業(yè)都把尊重人、關心人,即尊重全體員工放在首位,把它看作是企業(yè)成功的關鍵。

2.企業(yè)決策的方式,從只考慮管理者個人意見,變化為重視職工的民主參與在美國企業(yè)中,企業(yè)的管理者過去只考慮個人意見,很少征求同僚或下屬的意見。這種決策方式有其果斷、快速和高效的優(yōu)點,但往往會出現上下不協(xié)調、政策難貫徹的缺憾。現在,他們改變決策方式,重視職工的民主參與,把個人決策與發(fā)揮廣大職工的積極性結合起來。

3領導與職工關系的變化。傳統(tǒng)的美國企業(yè)里,雇主與雇員是純粹的契約關系,雇傭關系,因此,老板與工人之間關系冷漠,甚至存在著嚴重的敵對情緒。如今,一些成功的美國企業(yè),受日本成功經驗的啟發(fā),把關心職工生活、改善勞動條件、與職工平等相處作為激勵個人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些美國企業(yè)為了改善勞資關系,增加親近感,改變過去“老板”、“雇員”的稱謂,而改稱“同事”,“伙伴”,“先生”、“小姐”之類。

4.從著重依靠制度管理過渡到重視文化建設,重視管理哲學。在企業(yè)中加強思想文化的建設,重視員工的作風、價值觀等和組織的一致性,關注員工的內心世界與個性發(fā)展。

四、結語

威廉?大內的Z理論開啟了企業(yè)文化論理論研究的先河,也為美國企業(yè)管理尋找到了新的突破點,同時也為振興美國經濟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它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是美國傳統(tǒng)管理理論和方法的繼續(xù)和發(fā)展,它既有鮮明的民族性,又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它不僅對美國企業(yè)文化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對其他國家企業(yè)的文化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威廉?大內:Z理論.機械工業(yè),2007~07出版

篇(6)

一、漢語語言文學教學特點

1. 漢語語言文學是我國大學教育中發(fā)展歷史較為悠久的學科,傳統(tǒng)的漢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育目的就是向社會輸送懂得漢語文學知識的人才,并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學技能的使用能力。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當今漢語語言文學的教學目的轉為培養(yǎng)高素質高能力人才,漢語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主要是通過寫作來體現自身的能力,常見的工作崗位一般有宣傳推廣員、秘書類及行政管理類等。傳統(tǒng)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大學生要在大學期間要扎實記憶掌握基礎文學知識,培養(yǎng)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2. 漢語語言文學沒有清晰的就業(yè)定位,換句話說漢語語言知識沒有較強的使用專業(yè)性及實用性。漢語語言注重的是精神層面的培養(yǎng)提高,提升我國整體文化涵養(yǎng)是其教育的最終目標。傳統(tǒng)教育重點主要是向學生傳授一些文化遺產,培養(yǎng)學生懂得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本質,漢語語言文學專業(yè)提高的是我國無形的資產,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教育目標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轉變,逐漸開始向著實用型教學模式轉變,尤其是漢語語言文學教育而言,在堅持傳統(tǒng)教育內容的基礎上逐漸與時下社會發(fā)展特點相融合迫在眉睫。

二、網絡文化的特征

1. 內容多元化

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里,沒有硬性制度限制,任何文化任何民族任何地區(qū)的網民都可以互相交流溝通,網絡文化交流開放性、可選擇性更強,交流內容更加豐富,網民利用互聯網交流沒有心理壓力,受客觀因素影響較小,使交流擺脫了空間上的束縛,利用互聯網交流的個體可以擺脫社會風氣及傳統(tǒng)問題的偏見,從這個層面上看網絡文化有著極大的包容性,在網絡文化中高雅與低俗并存,既有抽象嚴肅的文字也有娛樂方面的文章。網絡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另一個不同點是網絡文化是單純以傳播信息與相關知識為主要內容,超越了物質層面。在互聯網世界中使用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彰顯自我個性,人們可以隨心所欲真正按照自我的喜好來安排自己的網絡生活,滿足了人們對于自由的向往與追求。

2. 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為網絡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計算機語言不同于傳統(tǒng)定義上的語言,計算機不受地域的限制是真正意義上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基于操作系統(tǒng)及應用軟件上的網絡文化有著傳統(tǒng)文化無法企及的統(tǒng)一性。就目前現狀而言,網絡文化的發(fā)展對于青少年的影響尤其明顯,新型的網絡語言的發(fā)明及使用對象都是青少年,加之我國計劃生育國策的深入,家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獨生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由于缺少玩伴,網絡就成了其了解世界的工具。這也為網絡文化的傳播發(fā)展提供了社會環(huán)境。

3. 信息的時效性

網絡文化有效彌補了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弊端。基于互聯網技術上的網絡文化,對于信息的采集處理及都能做到第一時間。可以瞬間實現向所有網絡用戶傳輸信息,用戶通過互聯網終端可以更加方便的了解信息,使社會變?yōu)橐粋€信息整體,節(jié)約了不必要的時間及資源浪費。網絡的時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活節(jié)奏,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內容。

三、大學漢語語言文學教學重點轉變策略

1. 隨著網絡文化的不斷強化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重點也必須隨著網絡文化的發(fā)展進行相應改變。教師不應再只重視學生漢語語言文學的基礎知識的教育,單純的知識性教育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對于漢語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的要求,必須結合網絡文化的特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用性寫作能力,集合新聞學及現代傳媒的要求,結合多種方面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實際靈活運用能力。針對現階段學生寫作能力普遍較差的現狀,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私人空間及論壇,從最初的命題作文變?yōu)槎ㄆ诘母挛恼拢没ヂ摼W的特性,學生之間可以隨意交流,互相欣賞彼此文章,教師定期進行集體修改點評,通過點擊量的差距來刺激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積極性,在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的同時還能提高自己對于文章的點評能力,從別人的問題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2. 傳統(tǒng)教育教學重點只是注重對于學生硬性知識的培養(yǎng),往往忽視了學生實踐性的培養(yǎng)。隨著網絡文化的發(fā)展,漢語語言文學的教學應更加注重學生對于知識實用性的培養(yǎng)。要為社會培養(yǎng)既懂得專業(yè)知識又懂得如何運用的雙重型人才。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與社會網絡媒體制定聯合辦學的目標,通過網絡發(fā)展實際需要,培養(yǎng)定向專業(yè)人才,從根本上提高大學漢語語言文學的實用性。現代漢語語言文學的具體實用性更多的是要求學生要有基于網絡技術對實時發(fā)表評論及看法的能力,要將自身掌握的專業(yè)知識與網絡文化的大眾化特性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總結語

網路文化雖然是一種新型的文化載體,但是其影響正在逐步擴大,大學漢語語言文學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網絡文化的巨大潛力及優(yōu)勢,積極改革教育教學重點,努力提高現代漢語語言文學與時代的結合度,提高漢語語言文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拓寬該專業(yè)生的就業(yè)范圍。在享受現代技術帶來的資源共享時代的過程中,完成新課標對大學漢語語言文學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永軍.新形勢下大學漢語語言文學的教學改革方案[J].中南大學出版社.2012

篇(7)

2006年,美國人斯通、威廉姆斯和杰克·多爾西共同創(chuàng)建了虛擬社交及微型博客類網站Twitter(中文名稱為“推特”)。2009年,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推出了微博的內測版,成為中國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從此“微博”這一新興的網絡傳播媒介進入了中國網民的視野。經過一年的發(fā)展與醞釀,2010年微博已經成為深受中國網民歡迎并被廣泛使用的一種網絡新媒體。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微博用戶數達到2.5億,較上一年底增長了296.0%,網民使用率為48.7%,微博用一年時間發(fā)展成為近一半中國網民使用的重要互聯網應用。[1]用戶每秒產生/轉發(fā)微博785條。[2]用戶人數如此龐大、增長速度如此之快,加上每秒近800條的更新量,使得以新浪微博為代表的微博媒介已經成為網民發(fā)表信息的重要平臺、用戶交流觀點的“自由市場”。

與此同時,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新聞自由這些早已被人們所熟知的字眼在微博時代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并且因為微博媒介的諸多特性,使其得到全新的定義和詮釋。筆者認為,在嶄新的微博時代,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新聞自由這些概念的邊界將逐漸消解,它們會以“表達自由”的面貌而被融為一體。

筆者欲借此文,淺談微博帶來的這種表達自由,并討論其將產生的相關影響。

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新聞自由的邊界

言論自由是人人應當享有的權利。言論自由是指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公共領域自由地發(fā)表言論以及聽取他人陳述意見的權利。近來,它通常被理解為包含了充分的表述的自由,包括了創(chuàng)作及電影、照片、歌曲、舞蹈及其他各種形式的富有表現力的資訊。言論自由通常被認為是現代民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概念,在這一概念下,它被認為不應受到政府的審查。[3]

言論自由是人的重要權利,它是民主的題中應有之義。這一權利莊嚴地載于《世界人權宣言》的序言和第十九條中,1966年通過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九條將它具體化。[4]《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九條對于言論自由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人人有權享有主張和發(fā)表自由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持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過任何媒介和不論國界尋求、接受和傳遞消息和思想的自由。”《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九條則進一步說明:“一、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二、人人有發(fā)表自由之權利;此種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不分國界,尋求、接受及傳播各種消息及思想之自由;三、本條第二項所載權利之行使,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故得予以某種限制,但此種限制以經法律規(guī)定,且為下列各項所必要者為限;四、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五、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衛(wèi)生或風化。”

由此可見,言論自由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法律作為其實行的保障和依據。我國《憲法》也承諾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此項權利。

為出版自由奮斗薪火相傳。出版自由是指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公民有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見的自由,并有權從事著述、出版、印刷、發(fā)行的活動。現今世界公認出版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民利,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標志和象征。世界上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大都在自己的憲法和法律中對此有明文規(guī)定。[5]

最早提出出版自由這個口號的是英國政論家、詩人約翰·彌爾頓。彌爾頓面對當時英國政府嚴酷的出版審查制度,寫出了不朽著作《論出版自由》。1557年,瑪麗女皇為管制“異端邪說”,成立了皇家出版公司,對于印刷品的出版進行審核。1586年,伊麗莎白女皇頒布了出版法庭命令,也就是所謂的“星法院法令”。該法令規(guī)定如下:(1)全體印刷商的印刷機必須在皇家特許出版公司登記;(2)倫敦市外,除了牛津與劍橋大學,一律禁止出版;(3)除非教會同意,不再允許新的出版商登記;(4)特許制的各項規(guī)定;(5)印刷任何刊物均須事前申請許可,否則處以12便士至14先令罰款或坐牢處分;(6)皇家特許出版公司對非法秘密出版物和印刷機有搜查、扣押、沒收及逮捕嫌疑犯的權利;(7)出版商的學徒不得超過3人,但牛津與劍橋大學的印刷商各限有1名學徒。[6]1644年約翰·彌爾頓在他向國會發(fā)表的演說《論出版自由》中,抨擊英國教制阻礙科學和教育發(fā)展,以及對印刷業(yè)實行許可證制度的《出版管制法》,他呼吁“讓我有自由來認識、抒發(fā)己見,并根據良心作自由的討論,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歷史上很多思想家緊隨彌爾頓的腳步,將為爭取出版自由而奮斗的火炬一代代地傳承下去。他們的前赴后繼換來的是出版自由的權利得以保障。著名的《人權宣言》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明確規(guī)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法律文件。

篇(8)

一、德育答辯的實施過程

德育答辯是指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將自己在大學學習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紀、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規(guī)定的格式,以總結報告的文體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形成個人德育狀況論文,并以班級為單位,通過答辯會的形式,向班級的同學、答辯委員會成員宣讀,同時接受提問,回答問題,由同學和答辯委員會就其德育表現作出評價。

(一)精心組織、嚴格要求,確保德育答辯教育效果

為了上好德育答辯這堂“課”,理工學院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制定了德育答辯實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領導、學工部(團委)負責同志、學部書記、輔導員、“兩課”教師為成員的畢業(yè)生德育答辯委員會。按照學院的總體部署,德育答辯分為撰寫論文、審核評閱、現場答辯三個階段。

撰寫論文階段。學院要求每個畢業(yè)生認真回顧自己四年的學習、生活,對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進行全面總結,尋找并彌補不足,調整發(fā)展方向,達到樹立正確價值觀的目的。

2010屆2196名畢業(yè)生全部撰寫了德育論文。

論文評閱階段。學院專門安排了德育答辯論文導師,對畢業(yè)生德育論文進行指導、審核、評閱,并寫出評閱意見。大部分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從思想認識、道德品質、人際關系、未來發(fā)展等方面做了認真總結,寫出了有質量的論文。

現場答辯階段。在德育答辯會上既有畢業(yè)生們的真情告白,也有獻給學校建設發(fā)展的合理建議。學院畢業(yè)生德育答辯委員會成員分組深入各學部,聽取學生陳述,進行現場提問,根據德育答辯評分標準評定現場答辯成績。

(二)根據學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現,評定德育答辯教育成績

學生德育答辯的成績由現實表現、書面總結、現場答辯、畢業(yè)離校期間表現四部分成績組成。其中,現實表現的成績占50%(輔導員打分)、德育論文的成績占20%(指導教師打分)、現場答辯的成績占30%(答辯評委打分)。

德育答辯的成績分為四個等級:優(yōu)(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對于成績評定為待考察的學生,指導教師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幫助,進行二次答辯;二次答辯不及格的,按結業(yè)處理。

2010屆有2196名畢業(yè)生,其中有248名畢業(yè)生因工作需要(頂崗實習)不能回校答辯(但均提交了德育論文),在校答辯1948人,占畢業(yè)生總數的89%;有81名學生第一次答辯成績不合格,進行了二次答辯。

(三)發(fā)動低年級學生參與,延伸德育答辯教育效果現場答辯階段,學院鼓勵低年級學生旁聽。對于畢業(yè)生本人來說,這是對自己大學四年的總結和人生的升華,而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這是最好的心靈雞湯,為他們的大學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辯結束之后,德育答辯委員會評選出優(yōu)秀德育論文,將其集結成冊,提供給在校學生閱讀,進一步擴大德育答辯的影響力。同時,學院圍繞德育答辯成果開展新生入學教育,使畢業(yè)教育和入學教育首尾相連,把優(yōu)秀畢業(yè)生在德育答辯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感悟傳遞給新生,進一步促進了學院優(yōu)良學風、校風在高低年級間的傳承。

二、德育答辯的實際成效

實踐證明,德育答辯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對大學德育實施效果的全面檢驗,是對畢業(yè)生在高校學習階段的最后一個綜合性、總結性的考核評價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在校期間思想狀況的全面考核,是大學畢業(yè)生德育狀況評價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一)德育答辯成為加強畢業(yè)生離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對于專業(yè)答辯,德育答辯形式更加靈活,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因此更具吸引力。這種新穎的畢業(yè)教育方式在畢業(yè)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位畢業(yè)生的感觸頗具代表性:“在離校前夕,能有這么一個機會與教育、幫助、關心我們四年的老師進行一次坦誠的溝通,實在是很難得。老師們不僅幫我分析了優(yōu)缺點,還給了不少中肯的建議,對我走向社會大有益處。”

通過德育答辯,學校全面考核了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政治表現,進一步掌握了學生的成長軌跡,全面檢驗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效果,進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學校德育答辯工作還吸引了其他專業(yè)課教師和“兩課”教師,德育答辯的過程成為師生真情話別共敘情誼的過程,進一步密切了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增強了教育的感染力和親和力,及時疏導了離校前學生中存在的各種不良情緒,2010屆畢業(yè)生成為歷年來畢業(yè)離校期間表現最好的一屆畢業(yè)生。

(二)德育答辯成為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為學生提供一個量身定做的教育環(huán)境是德育答辯工作的出發(fā)點之一。按照教育規(guī)律,大學教育是通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終以學生自我教育來實現的。而畢業(yè)生德育答辯活動的形式特點是,它從畢業(yè)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出發(fā),充分反映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強調學生的參與和體驗。答辯會的時機、內容及形式為畢業(yè)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個個性互動的教育環(huán)境。學生有機會自我總結、交流、答辯、闡述,使學生在濃郁的人文氛圍中自覺地投入。經過學生入腦、入心的理智思考獲得的心靈體驗、思想升華的效果是任何灌輸式、說教式的教育方式所無法比擬的。

同時,學校注重將德育答辯理念加以推廣,發(fā)動低年級學生現場旁聽畢業(yè)生德育答辯,以德育答辯成果開展新生入學教育,使德育答辯成為貫穿所有年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紐帶,成為學校德育教學和學生德育實踐的載體,成為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徑。

(二)德育答辯成為構建大學生德育工作體系的重要載體

如果說專業(yè)答辯是學生完成學業(yè)的檢驗,那么德育答辯就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綜合考核,是學習期間思想狀況的展示和總結。通過德育答辯,學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檢驗關,改變了以往學生重專業(yè)、輕德育的思想。與專業(yè)答辯相比,德育答辯更多的是一種思想與實踐的總結和展示。通過這種“出關”,更增強了大學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學生畢業(yè)走向社會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的安排,在2010年畢業(yè)生德育答辯的基礎上,已組織新生結合入校以來的所感所想,在輔導員和個人成長導師的指導下,撰寫德育論文開題報告,認真規(guī)劃自己的大學生活,為自己4年的大學生活打下基礎,也為學習4年后的德育論文答辯積累資料。從入學教育時的“德育論文開題”到畢業(yè)教育時的“德育論文答辯”,畢業(yè)教育和入學教育首尾相連,同時輔以二、三年級德育論文的階段答辯,一個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體系正在該校逐步形成。

事實表明,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以德育答辯為載體,以學校德育理論教學和學生德育實踐活動為核心,以學校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為支撐的模式,成為評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臺,“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為學院畢業(yè)生的普遍特點。學院2010年畢業(yè)生初次就業(yè)率達到94%,受到社會、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廣泛肯定。

三、德育答辯的實踐啟示

科學合理的德育評價對于高校優(yōu)化育人過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評價缺少人性化、動態(tài)化和多元化,影響了評價結論的客觀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進而影響了德育的實效性,高校德育評價體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學德育答辯工作的實踐表明,德育答辯正是實現高校德育評價體系改革的重要平臺。

(一)德育答辯能夠實現德育評價的人性化

重視人的差異性,突出人的主體性,這是人性化評價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辯認可了個體的差異性,注重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德育論文的開題報告、中期答辯、畢業(yè)答辯組成一個完整的道德評價過程。這個過程立足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通過評價前、評價中、評價后的全過程跟蹤管理,激起學生的主體參與積極性,提高他們自我檢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學生由對德育的外在要求轉化為內在的動力,促使評價活動成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調節(jié)的有效載體,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德育評價的導向功能、調節(jié)功能、啟動功能和激勵功能,實現德育評價育人育才的真正意義。

(二)德育答辯能夠實現德育評價的動態(tài)化

長期以來,高校德育評價注重靜態(tài)取向,重視的是評價的判斷和鑒定功能,并進一步異化為片面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作用,以終結性評價結論來區(qū)分學生道德素質的高低,而忽視了大學生的心理與生理還處于成長的動態(tài)過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須以發(fā)展的目光、前進的觀念來看待每位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行為表現,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看最終結果,而應關注其成長過程中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指引他們看到自己發(fā)展過程中的成功方向。通過對學生階段的、單元的和局部的道德發(fā)展水平評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全面發(fā)展,也能對德育工作進行不斷調整,改進德育體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構建。這樣,在學生自我發(fā)展和學校德育評價的互動中,學生不斷取得進步,德育工作目標也能夠最終實現。

篇(9)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7-0170-02

黨的十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何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呈現德育教育具體化、有形化,這是擺在高校育人工作面前的命題,這就要求高校育人工作既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服務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又必須通過路徑創(chuàng)新,在方法、內容、形式上下功夫,不斷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云南中醫(yī)學院將德育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相結合,從2013屆本科畢業(yè)生起,推行德育答辯制度。為什么要在畢業(yè)生中推行德育答辯制度呢?基于云南中醫(yī)學院對300多家用人單位的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在選用畢業(yè)生時,錄用原則排在前列的是“思想品德”。然而,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還有許多不足,存在教師難教,學生厭學,形式單一、方法簡單、目標空泛等問題。推行德育答辯制度,為創(chuàng)新德育評價形式提供了一個平臺,畢業(yè)生通過德育答辯的形式,梳理、總結、匯報、提交大學以來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完成情況,獲得學分,原則上德育答辯不通過者不準予畢業(yè)。

一、德育答辯的基本概念

德育答辯制度是構建大學生德育工作體系的重要載體。德育答辯是將“立德樹人、以德為先、全面發(fā)展”的德育方針貫穿始終的主要體現,是畢業(yè)生通過梳理專業(yè)學習、身心成長、思想意識、價值取向、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收獲、得失及感悟,在總結中反思與成長,是對學校德育實施效果的全面檢驗,是畢業(yè)生德育評價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二、推行德育答辯制度的現實意義

(一)推行德育答辯制度是實施“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有效創(chuàng)新

黨的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推行德育答辯制度是踐行立德樹人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具有建設性和探索性的意義。

(二)推行德育答辯制度是凸顯“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德育實踐的重要舉措

為保證質量,學校規(guī)定每個畢業(yè)生都要有教師指導,每位教師指導的學生不超過8人,參與德育答辯工作的不僅有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還有校院領導、專業(yè)課教師、機關工作人員,從2013年至2016年,云南中醫(yī)學院德育答辯指導教師已占全校教職工總數的45%,這樣的全員參與,大大提高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三)推行德育答辯制度是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具體體現

德育答辯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是實現德育教育有形化、可視化的具體體現,是加強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德育答辯要求學生按照相關規(guī)定格式,將自己在大學期間所接受的專業(yè)學習、思想道德、身心成長等教育效果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回顧總結,形成德育論文,并以班級為單位用答辯的形式進行陳述,同時接受提問并作回答,由答辯評審委員會綜合其平時表現,就其德育表現做出評價。畢業(yè)生通過德育答辯這個平臺,可以多角度審視自我,總結成敗得失,為走好新的人生征途、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奠定基礎。

三、德育答辯制度開展的基本做法和經驗

(一)領導重視,保障到位

學校黨政把開展畢業(yè)生德育答辯工作作為檢驗全校“立德樹人”成效的重要手段,專題研究制訂實施方案,同時還制訂了《德育答辯規(guī)程》、《德育答辯論文撰寫規(guī)范》、《德育答辯成績評分細則》等相關配套文件,為開展德育答辯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校院兩級在工作中,領導重視到位、思想認識到位、宣傳動員到位、措施落實到位、協(xié)調配合到位。均成立“畢業(yè)生德育答辯指導委員會”,職責明確,責任到人,負責協(xié)調指導和具體工作。學校安排專項經費予以條件保障。

(二)精心組織,全員參與

整個答辯共分為宣傳動員、論文撰寫、交流答辯、總結整理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均明確提出時間節(jié)點要求,校領導多次到二級學院檢查指導,了解工作進展情況,確保了答辯工作順利進行。學校制定了德育論文開題報告提綱、德育論文撰寫規(guī)范、德育答辯鑒定表、互評表等,為規(guī)范德育答辯工作提供了明確的依據。

(三)過程管理,嚴格要求。

1.嚴格遴選指導教師

德育論文指導教師按照專業(yè)論文基本要求,師生雙向選擇確定。教師與學生深入交換意見后確定題目,指導開題撰寫,及時審讀評閱。不少指導教師與學生多次面對面交談,或在網絡上保持密切交流,幫助畢業(yè)生正確認識自我、全面總結得失。

2.嚴把論文質量關

要求德育論文力求用準確精練的語言,通過自我總結、交流、答辯等互動過程,促使學生對自己大學生活進行全面的梳理與反思,總結經驗與體會,分析成功與失敗,剖析優(yōu)點與不足,許多學生還為自己制定了短期或中長期的生涯規(guī)劃和努力方向,進一步理解的人生意義和價值。為端正學風,明確要求論文務必本人原創(chuàng),抄襲者一經發(fā)現按不合格處理。

3.強調正面引導

在論文答辯過程中明確規(guī)定對每名畢業(yè)生的德育總結陳述和答辯中存在的偏頗問題,專家必須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的基本要求,及時糾正,以理服人,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認識。

4.注重總結,典型示范

推薦“優(yōu)秀德育論文”印刷成冊,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作為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教材。

(四)創(chuàng)新舉措,成效顯著

推行本科畢業(yè)生德育答辯制度,可真實檢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方法和手段,有力推進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構建,充實了畢業(yè)教育內容,對畢業(yè)生實現成才夢想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德育答辯制度的創(chuàng)新舉措,引起主管部門、兄弟院校、社會輿論的良好反響。應邀出席學校德育答辯工作總結匯報會的省委高校工委領導在現場點評時指出,“德育答辯給同學們的人生留下了一個很深的記憶,給他們注入了人生放飛理想與希望的動力。通過這樣一個答辯過程,開啟同學們的心智,傳承醫(yī)術,鍛造品德,同時也讓我們得到一次人生境界的再提升,受益匪淺。更重要的是成為當前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種有益探索,應積極倡導和推廣”。新華網、鳳凰網、云南日報等多家媒體及新華社云南分社分別報道了云南中醫(yī)學院的德育答辯工作。

四、完善德育答辯制度的思考

德育答辯制度的推行應重在過程,應貫穿大學四年、五年的學習生活中去,使其延伸至各年級的學生中,大學一年級進行德育論文選題開題、大二大三進行德育實踐回顧、畢業(yè)班進行德育答辯。通過對低年級學生參與到德育答辯工作的調查得知,許多學生通過學長、學姐的感悟,清楚了該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大學時光,明白了該如何度過自己的青春年華,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對教師來說,學生在德育答辯過程中的自我剖析,是通過其他渠道很難了解到的,特別是為輔導員搭建了一個重要的工作平臺,大一的選題開題、大二大三的實踐回顧、畢業(yè)時德育答辯,能全方位的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推行德育答辯制度,凸顯“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德育的有效性。首先必須融合入學教育、日常教育和畢業(yè)教育“首尾相連”的全程化,將德育答辯制度貫穿學生教育的始終,最終形成全過程德育教育常態(tài)化。其次,適應教育環(huán)境不斷變化的新常態(tài),積極探索推行德育答辯制度的理論和實踐,進一步把德育答辯制度的推行作為加強學風、教風、校風建設的重要手段。

推行德育答辯制度不是一個簡單的活動,也不是一個單一的設計,而是著眼于大學生德育工作體系的整體構建,是“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落小落細落實的重要舉措。相信在各方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德育答辯制度會日臻完善,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獨明,李景國.論德育答辯體系的建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6):101-102. 

[2]張海燕,饒亞林.德育答辯——創(chuàng)新大學生德育評價的新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4,16:134-136. 

篇(10)

一、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特征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了解當前高職高專學生思想、學習、心理、生活方面的綜合發(fā)展狀況,總結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思政工作的經驗,掌握高職學生成長與進步的規(guī)律,我們課題組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其中參考了閆獻偉的《高職高專學生思想政治現狀調查》的重要數據與結果,以及毛偉雄的《當前民辦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現狀調查分析》,內容涵蓋泉州中營職業(yè)學院學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觀、心理4個方面,共計發(fā)卷1000份,收回684份。另外,為得到更加詳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了解民辦高職院校的自身特點,我和課題組成員在對《遼寧省高職高專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問卷調查(2011.11)》調查問卷到我校的1000份進行了詳實的統(tǒng)計,其中回收有效問卷1000份,回率100%。問卷內容涉及政治觀;擇業(yè)觀、職業(yè)觀;道德觀;心理健康與學習觀;戀愛婚姻家庭與消費觀5個方面共計50個問題。調查結果與以上結果更能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當前民辦高職類院校學生的思想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為我們今后如何針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健康的個性,提供了依據和參考。綜合數據分析可得:

第一,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特征。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總體思想活躍,積極進取,有比較強的自我表現欲望,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但其思想開放,有些偏激,思想的狀態(tài)不穩(wěn)定,政治意識較薄弱。尤其是在今天知識經濟、網絡普及以及教育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當代大學生相比他們的前輩,信息獲取更快捷,相關知識了解更寬泛,見解更廣闊。這樣的成長背景使得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上比較獨立,行動上不會隨意跟從,不盲目認同某種價值,遇到問題一般會結合自身實際,通過自己獨立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因為他們社會經驗不足,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與公辦高校大學生相比,更易受錯誤的思想觀念影響,看問題做事比較偏激[1]。有些學生對國家大事和政治興趣不濃,加之政治理論基礎比較弱,缺乏一定政治鑒別力和敏感性,對一些深層次問題認識不夠,對現實生活中一些現象存在某種模糊認識,比如“末日說”“涉日保釣”等問題看法偏激。而且,價值觀多元化,更強調實用主義,責任意識弱化,雖然仍在教師和家長的約束和督促下,但對學校和社會一切規(guī)章制度卻明知故犯。

第二,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特征。民辦高職學生入學普遍存在自卑感。由于沒考上理想大學,而是就讀最后批次錄取的民辦院校,學生會產生一種自卑感,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其它院校的學生,感覺自己能力不如別人,逐漸形成思想上的壓力。強烈的自卑導致他們較為敏感而脆弱,這種錯誤認識如果得不到矯正,就會導致思想的禁錮和心理障礙,從而產生很大的自卑心理。另外,還有些學生進入民辦院校后發(fā)現學校與最初高中畢業(yè)時來校招生宣傳的情況有很大的出入,加之民辦學校本身社會地位比較低,使一些學生覺得自身地位很低,原本成長很順利的他們遠離父母、親人的環(huán)境下產生很強的挫折感,自卑感加重,而導致部分學生生活態(tài)度消極,自暴自棄。逆反心理比較重,主要表現在盲目排斥正面的思想政治宣傳教育。認為這些內容“無用”或“與己無關”,認為是在浪費時間,排斥先進典型和個人,表現出冷漠態(tài)度,不屑一顧,而且自我約束能力弱,我行我素,對于重修、掛科等事情全熱無動于衷。

第三,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行為特征。民辦高職學生興趣廣泛、動手能力強、但學習目標不明確、對專業(yè)不了解,缺乏學習動力,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職業(yè)觀念強,其行為表現出很強的務實性,行為盲目隨意。但也意識到與公辦學校學生相比,他們在社會和就業(yè)中處于劣勢。因此,他們適應社會的職業(yè)觀相當的明確,給自己將來定位的職業(yè)范圍比較寬。另外,在校期間,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處理好休閑和學習關系,大部分精力投放到上網、娛樂,上課無精打采,作業(yè)不認真完成,虛度光陰。還有學生缺乏遠大理想抱負毅力,懶散、追求享樂現象日漸明顯,大學生談戀愛現象日益增加,男女不正常交往現象嚴重。在學習行為中,個別學生遲到、早退情況嚴重,他們甚至不在乎學校紀律處分,直接影響班風、學風,愿意參加實踐類活動,對理論學科不感興趣。另外,由于多數為獨生子女,家長溺愛,普遍沒有經過挫折教育,貪圖安逸、怕吃苦。他們進入大學后,不少人自我意識膨脹,以自我為中心,集體觀念團隊精神淡薄。

第四,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yè)特征。我們培養(yǎng)人才是要為社會服務的,但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不知道如何去適應市場,一切都怨天尤人。據權威人才資源機構調查統(tǒng)計,對企業(yè)而言,在招聘時更注重學生的職業(yè)素質和工作態(tài)度。許多企業(yè)強調的是一種對職業(yè)的操守,一種負責任的態(tài)度,是否能夠盡快的適應企業(yè)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轉變,并認同企業(yè)文化。而我們的大學畢業(yè)生會大量出現不認同企業(yè)文化的現象,經常以自我意識為中心,不顧忌他人感受,只憑自己的喜好做事,把企業(yè)理解為學校、把領導當作老師、依舊我行我素,遇到社會問題不知道如何去處理。所以,很多未被錄用的大學畢業(yè)生不是輸在專業(yè)技術上,而是思想與態(tài)度上,關鍵是他們沒有被錄用之后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而總是以為都是社會和企業(yè)的挑剔,而為自己找諸多借口,最終的結果就是待業(yè)。這就暴露了我們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弱點與不足,雖然也有思想政治與就業(yè)方面的教育,但畢竟教材是死的,任何事物都在變化之中,所以教師都很難撲捉到社會大方向的變化,更何況是學生,所以,我們的就業(yè)教育對于社會與學生個人來說,都略顯幼稚化,沒能達到成熟模式。

二、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舉措

實效性,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實際的效果”。他指實踐活動的預期目的與結果之間的張力關系,即實踐活動結果對于目的是否實現以及二者之間的具體實現程度。實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終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工作出發(fā)點和最終落腳點。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實踐中的可行性,產生良好效果的可靠性。

(一)“大思政”育人模式

確立“大思政”實踐理念,合力育人、全方位“立體化”教學考核模式,即“課上—課下—網絡”立體化,不要只停留在課堂教學進行思政教育,而是要充分的發(fā)揮、利用教育資源,全方位立體化育人。

搞好“課前一刻鐘”(課上)。這是針對每位教學老師的特點量身定做推出課前一刻鐘的活動課內容,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鍛煉自我的平臺,例如,說天下,新聞大視野,我秀我行,時事開講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開展的實踐教學活動。這樣的方式使實踐教學與學生的需求和關注點結合起來,加強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其在整個過程中增強體驗。具體的做法是在大一新生入學時上好第一次思想政治教育課,將“課前一刻鐘”的實施要領給學生講清楚,并且由課代表將全班同學按照本學期課時數分組,每次課一組,進行“每課一秀”活動,內容貫穿思想政治、法律案例、歷史文學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每節(jié)課下課前留下一次課的內容,可以按照教學內容安排,由學生自己回去找資料,下載視頻、新聞動態(tài)、社會熱點、自編小品、制作PPT等多種方式,在下次課課上展示給教師和全體同學,然后逐一演講選題的理由以及教育意義,由學生當老師,進行模擬人生講解,之后由其他學生點評、教師點評,每課一秀后教師再根據今天每課一秀的內容講解今天的課程,形成統(tǒng)一內容模式的教學,力求在教師的帶動下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達到育人的目的。

指導社團活動(課下)鼓勵更多的學生加入社團,充分利用大學生社團活動,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參與活動,發(fā)揮潛能,提高綜合素質。學校將大學生校內理論社團活動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擔任指導教師。選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參加校團委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和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組織學生利用國慶節(jié)長假期間深入家鄉(xiāng)、廠礦企業(yè)、歷史名勝古跡等參觀,去敬老院服務、組織無償獻血、捐獻骨髓等活動,組織點評大學生辯論賽。在寒暑假組織大學生到農村向農民提供文化、科技、衛(wèi)生服務,為農民提供信息、技術咨詢,向農民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實踐活動。各院系組織學生志愿者服務,利用自己的休息閑暇時間、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資源、自己的善心,無償為社會上的孤寡老人、殘疾人、孤兒等提供幫助或向社會奉獻愛心的實踐活動。

思政博客和學生QQ群(網絡)將學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網上教育和網下教育、理論教育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提供一個師生分享思想和知識的平臺。由于思政博客和QQ群“自由、開放、共享”的精神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預期及心理特征,成為大學生新的網絡家園。使育人從傳統(tǒng)的“面對面”到現在的“鍵對鍵”,拓寬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成為新形勢下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亮點。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大學生了解信息、發(fā)表言論、交流思想的重要場所,思政博客和QQ群正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從而使教育更具有針對性,進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學生QQ群可以讓學生與老師在課下成為朋友,答疑解惑的方式更符合當代社會的發(fā)展和大學生心態(tài)。

(二)“德育答辯”考核模式

德育答辯是最有效的實效性舉措。他是應屆畢業(yè)生將自己在大學學習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紀、心理、就業(yè)、人文等方面教育的效果,按照規(guī)定的格式,以總結報告的文體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形成個人德育狀況的論文,并以班級為單位,通過答辯會的形式,向班級的同學、答辯委員會成員宣讀,同時接受提問,回答問題,由同學和答辯委員會就其德育方面的表現做出評價的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是對應屆畢業(yè)生的思想狀況、行為規(guī)范、禮儀舉止、溝通表達等素質的一個綜合性、總結性的考核評價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在校期間思想狀況的全面考核。

他的總體考核思路與方法貫穿學生整個大學生涯。從入學軍訓開始,就進行畢業(yè)德育答辯的引導與滲透,將整個德育答辯考核的過程向學生說明。在大一第一學期期末前將上交德育答辯的開題報告,列出未來三年“學會求知,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四個大方面的規(guī)劃,由思政教師進行審核與反饋評分,并最終上交各個院系保管與監(jiān)督,與學生處、各個院系輔導員聯合進行,定期跟蹤考核與糾正。而學生也將根據自己開題報告的規(guī)劃進行大學三年的奮斗與努力,并隨時收集各種素材,包括獎學金、證書、獎狀等,并在大三德育答辯到來之時,在大三的“德育答辯會”之前根據自己的素材撰寫德育論文和PPT。最終在德育答辯會上向老師與同學們展示自己大學三年的思想、道德、情感等等變化、進步與領悟,取得德育答辯的通過。如果未能通過者,將進行德育答辯的補考,通過這一系列的三年規(guī)劃與考核,徹底將一個大學新生改造成為適應社會大發(fā)展的高素質型的技術型真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娟,王慧.民辦高校“90后”大學生的特點及教育策略研究[J].科學時代,2011,(12).

[2]謝錦泉.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特點與學風建設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2,(20).

上一篇: 特殊教育自查工作總結 下一篇: 水利建設與管理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五月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 色综合99久久久精品 | 在线观看免费三级网站 | 在线偷着国产精选视频 | 久久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