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復習計劃匯總十篇

時間:2022-12-15 20:58: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一建復習計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四年來,福建高考理綜化學試題的命制已經形成一定的模式,在試卷結構、試題類型、分值設置等方面均有比較成熟的做法。2012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各方面均保持相對穩定,較為平和。試題內容嚴格按照福建省教育考試院《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省理科綜合考試說明》,不超綱,無偏題、怪題。試題既注重對化學學科素養的考查,也體現高考的選拔性,有利于引導中學化學教學。2012年福建高考理綜化學試題特點如下。

1.試題知識點覆蓋面廣,考查學科的重點主干知識

這一特點是近四年福建高考理綜化學試題的顯著優點。2012年試題考查了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基礎有機化學知識、基本實驗操作等主干知識,重在考查三基,力圖擴大知識的覆蓋面。試題還注重對化學用語的考查,依然重視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全卷考了4個化學方程式,其中1個考查課內,3個是根據信息書寫。

2.試題難易結合,凸顯對學生能力的考查

近四年福建試卷都注重知識與能力的融合。7道選擇題仍以基礎題為主,3道客觀題重在落實“三基”和綜合能力的考查,設問難易編排順序合理,難度控制恰當。2道選考題既體現選修模塊特點,又重在考查學生應用概念、規律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2012年福建高考理綜化學試題考查基礎知識約占50%,確保學生能拿到基本分值。例如,2012年試題選擇題第6、7、8、10題;第23題的(1)(2)小題;第24題的(1)(2)①小題;第25題的(1)小題;第30題的(1)(2)(3)小題;第31題的(1)(2)(3)①②小題。這些題目一般學生均能作答。

試題重視考查學生的能力,包括獲取信息的能力、讀圖能力、推斷能力等,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思維深度,符合高考試題的選拔性要求。例如,選擇題第12題,這題是選擇題中難度最大、要求較高的題目,題給信息量大,考查學生能力全面,尤其是讀圖能力要求較高。其中D項還要注意橫坐標的數量級,要求學生要細心。再如,2012年試題的第23題第(5)小題;第24題的(2)②(3)小題;第25題的(1)小題;第30題的(3)(4)小題;第31題的(3)(4)小題,都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知識應用遷移能力。

3.試題樸素簡練,有利于考生水平正常發揮

試題無過多冗長的文字敘述,沒有花哨的鋪墊,表述明晰、圖示簡潔、答案明確簡練。多處設問直奔題旨,較好地控制了試題的閱讀量。如第23題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識,5個小問各不相干,獨立成題,簡單明了。第24題沒有了復雜的工藝流程,沒有在流程上設置障礙,問題設計平實。平衡常數計算簡單,只要代入即可,沒有復雜的數學變換,降低了難度。這體現了試題的簡約性原則,致力追求自然樸實的風格,將有利于引導中學化學的教學。

二、2013年高考復習的幾點建議

1.加強集體備課力度,提升教研實效性

提升教研實效性,發揮集體智慧的優勢是取得高考成功的重要保證。在集體備課活動中,要強調做好以下幾點。

(1)集備活動要加強綱本學習。

教師們要做到將教材爛熟于心,深入解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在2013年高考考試說明還未出臺的情況下,2012年《考試說明》仍有一定的借鑒作用。教研組、高三年備課組要開展以研讀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為主題的集備活動,反復研討準確把握高考考點的范圍和要求層次,該刪除的一定要刪除,該簡化的一定要簡化,該突出的一定要突出,少做無用功,提高實效。

(2)集備活動內容要明確。

針對高三年復習的特定情況,在集體備課活動中,教師們要重點商討并明確以下內容:復習課的進度、復習的重點如何體現、復習的難點如何突破、復習課應采用的教學方法等,切實提高高三集體備課的實效,不搞形式主義。

(3)集備活動要研究近年來全國各地真題,分析命題趨向。

盡管不同時期、地區高考考查的知識點大致相同,但每年的高考命題人員不同,題目呈現方式不斷在變化。但縱觀近幾年全國各地的化學高考試題,命題手法基本相似,題目不偏不怪,不超綱。特別是涉及知識點、能力考查點幾乎都是相似的。這就提醒我們,要認真學習研究近年各地高考試題的命題特點、綜合變化點和創新點。對于近年的高考試題不僅要做,更重要的是去思考命題專家的思維特色和命題風格,分析高考試題的發展趨勢,這樣才能把握高考試題的特點和難易度,從而使復習更有針對性,提高復習效率。

“教師說題”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項教研活動。在集備活動中,可嘗試通過說題來共同分享研究高考試題的成果,豐富教研活動的內涵。“說題”的基本環節有:選題、做題、說題。其中說題內容包括:①說題目的背景。分析題材背景、知識背景、方法背景等,還有題目的出處、涉及到的知識點以及選擇本題的目的;②說題目的解法。就題論題進行思路分析、解題操作、一題多解;③說題目的教法。簡明扼要地說明題目的教學方法,即說怎樣將題目的思想方法、解題策略和規律有效地教給學生;④說題目的拓展變化。即其他的命題方式,一題多變。通過說題,提高教師選編習題試題的能力,提高試題評價和命制水平,提高習題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2.改革復習課堂模式,在課堂中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近四年的福建理綜化學高考試卷雖然已經有一定的模式,但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在備考過程中,除了夯實基礎,以不變應萬變,提升學生能力更是應對高考最有效的做法。

復習課堂如果只有教師講授和灌輸,學生被動地接受、機械地模仿,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的思維不靈活,知識應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差。所以要探索創新合適的復習課堂模式,在復習過程中不僅要完成知識點的復習,還要關注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升是否有幫助。以下幾種復習模式可以選擇應用。

(1)更多地使用問題和任務作為教學活動的動力來源。更多地用問題和任務去引導和驅動學生的學習過程,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獲取信息、動手、相互間討論的機會。化學課堂觀察研究發現,這樣的課堂將不僅更加高效,而且對學生統攝思維和發散思維、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定勢思維和求異思維等的提升大有裨益。

(2)注意在復習課前后布置學生完成“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這不僅有利于復習知識,而且對知識間的區別與聯系的認識將更加深刻。通過建構“思維導圖”,學生將對各章各節的知識點在整體觀念的基礎上進行重新審視,舉一反三,達到豁然開朗,融會貫通的境界。

(3)在習題講評課上,偶爾嘗試讓學生來“說題”,精選合適的題目讓學生上臺講評。除了調節課堂氣氛,這對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鍛煉思維品質也有一定的作用。學生“說題”過程中所暴露出認識上的缺陷,外化的思維的豐富性、多樣性也為教師提供了教學資源,使教師的復習和講評更有針對性。

(4)習題的講評一定要注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通過一道題的講評,學會一類題的解法。一個教師的水平高低,從他習題的講評就可見一斑。切不可停留在只對對答案,就題論題的膚淺做法。要啟發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問題,尋求多種可行的方案,舉一反三,訓練學生思維的批制性、深刻性、開放性和創造性。

3.三輪復習要明確階段任務,穩扎穩打,循序漸進

明確不同復習階段的任務,注意復習節奏。教師要認識到重要的不是教師講了多少,而是學生掌握了多少。千萬不能盲目地趕進度而不注意復習質量。

第一輪側重于“三基”的夯實。基本按照課本的知識序列,分單元進行全面復習。對所有知識點要進行地毯式的清掃,不留死角。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精選習題,要考慮習題對所復習的知識點是否有針對性。這樣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講評效率。這一階段是對學科基礎知識的復習和整理,單元過關是搞好這輪復習的關鍵。在這輪復習過程中也可先讓學生嘗試做做真題,讓學生對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有個大致印象。

第二輪重在提升綜合能力,克服遺忘。專題訓練、綜合訓練、理綜訓練滾動進行。這輪復習的前階段對于重要的專題內容,要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強化。重要專題如下:a.阿伏加德羅常數;b.氧化還原反應;c.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d.離子的鑒別與離子共存;e.鹽類水解——溶液濃度、離子濃度的比較及計算;f.pH的計算;g.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結構和性質變化規律;h.化學反應速度、化學平衡的運用;i.電化學:原電池、電解池;j.蓋斯定律與熱化學方程式;k.簡單有機物的性質;l.化學計算;m.選考內容等。讓學生對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深刻理解,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系,形成知識網絡,并強化對規律的理解和應用。

這輪復習的后階段要根據高考試題的題型特點按題型對學生進行分類訓練。選擇題應專門做限時訓練,確保準確率。此外,對于化學反應原理題、化工流程題、實驗題、選考題等題型集中突破,分類過關。在訓練過程中注意學生解題速度,答題規范的訓練,提高得分率。這個階段對外來的信息卷要精選、精練、精評,堅決摒棄偏題、怪題、老題,堅決避免只做不講或講解不到位。注意著力于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化學科成績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指導學生做好對試題涉及知識點、解題策略和方法、解題規律和解題失誤的反思。

第三輪為沖刺階段。注意回歸基礎,回歸教材。教材是考生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最原始載體。加深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理解與運用,理清教材各章節基礎知識,縱橫聯系,前后比較,把握主干知識的內在聯系,完善知識網絡體系。

高考是一種融知識、能力、體能、心理等因素的綜合性競爭。這個階段還要注意調節應試心理,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采用多種方式,將學生的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以飽滿的熱情迎戰高考。

4.重視化學用語的規范教學與訓練,培養文字表達能力和規范解題能力

(1)教師要堅持用準確規范的化學用語表達,對于重要的化學用語,要經常在板書上體現,以便于學生模仿掌握。

篇(2)

高中有機化學的教學問題是結構與性質的相互依托關系,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如何把握結構與性質的關系是學好有高中機化學的基礎.因此在復習過程中要牢牢抓住一些官能團的特點,抓住一些常見官能團所具有的化學性質以及能發生的相關反應,構成官能團相互轉化網絡體系,便于復習和理解.

例如甲酸雖然屬于羧酸類,具有羧基,羧酸的一切所有性質,但是從結構上看甲酸除了羧基以外還有醛基,因此甲酸具有醛基和羧基的雙重化學性質,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羧酸.因此我們在掌握該有機物具有的性質的時候,不是看所屬的類別,更重要的是根據該有機物具有什么樣的官能團,然后再去推測其具有的化學性質.我們的學生不要感覺該有機物的結構復雜繁瑣而感到膽怯,其實再復雜的有機物都是由一些我們熟悉的官能團所組成,要透過現象的表面看透該結構中真正所含有的官能團,理清轉化過程中的一系列的變化和區別,而其性質也就變得清晰了很多.

二、理透機理,環比遷移,發散解題新思維.

在有機化學方程式的記憶中,一些學生往往不是靠死記硬背,就是照搬照抄,其實不然,學習的關鍵在于理解,牢牢掌握發生有機化學反應的過程(即反應機理)是最為關鍵.何處斷鍵?何處成鍵?反應條件是什么?官能團如何轉化?反應類型是什么?性質有何改變等等.只有通過真正理解有機反應轉化之機理,然后運用類比遷移模擬等一系列的思維方法來分析解決問題.如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應.酯基的形成在于乙酸和乙醇的如何斷鍵,通過對同位素的標記,其實質就是酸脫羥基醇脫氫的反應.理清究竟哪里實現酯基的構成,以及酯形成的反應條件等等.下次碰到同樣類似問題也就簡單了許多,例如硝酸與甘油形成三硝酸甘油酯的反應,其實也就是如何形成酯的過程.掌握了化學反應規律和轉化的機理,解題能力也會相應提高,復習的效率也就隨之大幅度的上升,在有機化學復習的過程中做到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之效果.

三、養成歸納,理解相互轉化的習慣,沉淀記憶.

有機化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就是物質間的相互轉化,而在高考中常見的題型就是有機推斷與合成.因此我們學生要在充分理解有機物官能團相互轉化關系的基礎上,實現對有機物的有效轉化.譬如我們要想合成一種聚合物,就要以尋找該聚合物單體為目標,依據該單體的結構特點進行分析遞變.一般官能團轉化的路線為烯烴鹵代烴醇醛酸酯,只要我們的學生能真正理解這些官能團相互間的轉化,有機物間的物質轉化也就變得得心應手了.因此,我們在有機化學復習的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就要求學生記憶官能團轉化的一般路線并加以一定的靈活應變,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之目的,也對我們解決有機題大大提供了捷徑.在有機化學學習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再進行歸納與總結,比較與記憶,最后一些重要有機物的性質和常見轉化要不斷沉淀.在此基礎上還可借鑒一些有機巧記法,如:高中有機化學知識“四項基本原則”、四類平面結構、四類取代反應.運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記憶和分析,寓知識記憶于趣味之中,也讓學生感覺到有機化學的學習其實并不辛苦.

四、講練結合,學會前后對照比較的思想.

在有機化學題中合成推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題型,我們學生往往感到較為頭疼或無從下手,從而導致失分較多.其實要解決好這類問題,減少失分的關鍵在于我們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以對照比較為宗旨,仔細觀察兩者有機物在轉化前后中的區別,變的是什么不變的是什么,抓住本質,這個官能團的變化是如何實現的,利用我們的現有的有機基礎知識充分解決內在的關系.由難變易,由繁變簡,充分培養學生的解題應答能力,從而實現課堂的高效率.

五、有效針對訓練,尋找突破,實現自主學習.

理想課堂的主題在于我們教師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將被動學習回歸到自主學習.如果我們的教師一味的追求高分,從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必將導致教學的悲哀.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來自主分配,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項訓練,以練帶講,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尋求學習有機化學教學的捷徑,在課堂上提倡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要勤觀察,勤思考,勤比較,勤記憶,尋求突破口.擺脫以往的“題海戰術”、“填鴨式”,其實也是對我們教學的負責任.既要重視知識深度和體系廣度,又要注重對知識掌握的“全”、“細”程度,更要追求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于訓練試題的選擇性上既有典型性、針對性、層次性,又要具有啟發性、時代性,力求做到答一疑會一類,明一知百,練一題習一法,舉一反三.

例藥物貝諾酯可由乙酰水楊酸和對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得: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貝諾酯分子中有三種含氧官能團

B.可用FeCl3溶液區別乙酰水楊酸和對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楊酸和對乙酰氨基酚均能與NaHCO3 溶液反應

篇(3)

文章編號:1008-0546(2017)07-0059-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7.017

一、一個蘋果中的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是高中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其在浙江省高考中占有很高的分值。考查的落腳點多是官能團的性質與相互轉化關系,有機物結構簡式的推斷,有機物的合成與分離。有機化學結構種類多而復雜,性質各有不同,要想扎實掌握高中有機化學知識,就要將高中有機化學主干知識通過一條主鏈串聯起來,由點及面,最后形成立體而全面的知識網絡。

蘋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水果,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同時蘋果與有機化學的聯系也非常緊密。蘋果果皮的果蠟,就是一種烴類物質。蘋果的果肉中含有豐富的糖類物質,如淀粉纖維素等多糖物質、葡萄糖等單糖物質。成熟蘋果的獨特香氣以酯類和某些醇類物質等揮發性物質為主。切開的蘋果顏色褐變的原因與有酚類物質的氧化有關。未成熟的蘋果的酸味主要由蘋果酸等酸類物質引起。此外蘋果中還含有少量的氨基酸成分。蘋果中的有機物幾乎涵蓋了高中有機化學所有物質種類。

有機化學知識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結合緊密,對高三有機化學教學設計中應注重化學關聯生活,突出生活中的化學素材在化學教學中的理解、融合和勾連作用。挖掘蘋果中的有機化學教學素材,重視與學生生活情境相結合。對各類有機物進行串聯復習,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和探究興趣。化學關聯生活,拓展和深化學生對有機化學的認識,形成有機化合物的轉化與合成的核心素養。素養一旦養成,就會伴隨學生終身。若干年后,學生可能會忘記有機化學的具體知識,但是如果學生看到蘋果,就會聯想曾經學生時代所學的有機化學相關知識,是對核心素養教學最好的褒獎。

二、教學設計

1. 有機化合物結構簡式的推斷――蘋果酸結構簡式的推斷

某有機化合物A廣泛存在于多種水果中,經測定,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34,A僅含碳、氫、氧三種元素,且分子中沒有甲基。A既可以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又可以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且測得A與乙醇完全酯化所得有機產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90。試推斷A的分子式與結構簡式。

設計意圖:未成熟的蘋果中的酸味主要由蘋果酸引起,蘋果酸對蘋果的口味有著重要的影響,由于蘋果酸的存在,使得蘋果具有甜中帶酸的獨特口感。市場中也有各種蘋果醋飲料,因此蘋果酸在生活中較為常見。通過對蘋果酸結構簡式推斷,讓學生感悟官能團性質與相互轉化關系,掌握有機化合物結構推斷的一般方法。

2. 有機化學實驗探究――蘋果褐變的原因探究

切開的蘋果過一段時間后顏色會由白色變成淺黃色,最終變成褐色(食品科學上通常稱為“褐變”現象)。引起蘋果褐變的原因有多種觀點[1]。

觀點1:蘋果中的亞鐵離子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鐵離子而成黃色。

觀點2:蘋果中含有氧化酵素和酚類物質,切開后酚類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在氧化酵素的催化作用下,酚類物質被氧化成黃色的醌類物質,生成的醌類物質被繼續氧化并聚合為褐色物質。本課教學設計主要對觀點2進行實驗驗證。具體實驗設計如下:

(1)將剛剛切開或削皮的蘋果立即放入熱水中(90~95℃)3~5min后取出,觀察現象。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明顯變化。

(2)將剛剛切開或削皮的蘋果表面立即分別滴加少量0.1mol/L的鹽酸和0.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現象。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明顯變化。

(3)將剛剛切開或削皮的蘋果表面立即分別滴加少量的食用白醋(pH=6)與小蘇打溶液(pH=8),觀察現象。很快蘋果發生褐變現象。

(4)將剛剛切開或削皮的蘋果表面立即分別滴加Vc溶液和Na2SO3溶液,觀察現象。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明顯變化。

實驗結論:蘋果褐變的速率受酚氧化酵素的活性及含量、酚類物質的含量、接觸氧氣的濃度等幾個因素的影響。所以使用酵素抑制劑(如檸檬酸、蘋果酸等)、使用防止酚類物質被氧化的強還原劑物質(如Vc溶液、Na2SO3溶液等)、將蘋果切片與空氣隔絕(如浸泡于冷開水、鹽水或用保鮮膜包起來等),都可以防止或延緩蘋果的褐變。

設計意圖:由于《有機化學基礎》主要是陳述性知識,不利學生理解和記憶。在教學設計中應重視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通過蘋果變色原因的交流與討論使學生掌握氧化、還原等基本的有機反應類型。同時應重視探究實驗,引導學生設計實驗,組織實驗和對實驗結論進行科學判斷,提高學生的有機化學核心素養。

3. 有機化學合成――乙酸己酯的合成

蘋果有獨特的香味,未成熟蘋果無香氣,果實的揮發性物質以己醛、2-己烯醛等為主;成熟蘋果有香氣,果實的揮發性物質以酯類和某些醇類物質為主。蘋果中的酯類物質種類繁多,其中富士蘋果主要香氣成分以乙酸己酯為最多[2]。乙酸己酯合成實驗設計如下[3]:

將8.0mL己醇和9.6mL冰醋酸加入到干燥的100mL圓底燒瓶中,搖動下慢慢加入2mL濃硫酸,充分混合均勻,加入沸石,裝上回流冷凝管,在石棉網上小火加熱回流,保持狀態1h。反應完全后,稍冷后拆除回流裝置。 將燒瓶中的反應液倒入分液漏斗,用20mL冷水分幾次淋洗燒瓶內壁,洗滌液并入分液漏斗。充分振蕩,靜置,待分液清晰后,分去下層水溶液。用10mL5%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靜置后分去下層水溶液。再用10mL5%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一次,至水溶液對pH試紙呈堿性為止。然后酯層用7mL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一次,分出水層。酯層轉入錐形瓶中。加入1g無水硫酸鎂干燥。 過濾除去干燥劑,將濾液濾入普通蒸餾裝置,加入沸石后加熱蒸餾,用干燥的量筒收集138~142℃餾分,量取體積,計算產率。

思考:

(1) 酯層用10mL5%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所除去的物質。

(2)酯層用7mL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所除去的物質。

(3)用無水硫酸鎂干燥酯層的原因。

設計意圖:有機合成是有機化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且在浙江省化學選考中占較大分值,考查的知識點主要是有機藥物及有機藥物中間體的合成。乙酸乙酯的合成也是陌生有機物的合成,與有機藥物的合成有相通之處。同時,乙酸己酯合成實驗設計是對課本中乙酸乙酯合成實驗的拓展和深化,結合《實驗化學》的相關知識,使學生了解合成有機酸酯的反應原理,掌握萃取、洗滌、蒸餾及純化液體有機物的實驗技術,可以加深學生對有機合成與實驗化學的相關知識的認識。用實驗有目的地滲透和強化有機合成的意識,確定有機化學最終服務于社會的思想。

三、教學反思

有C化學復習需要兼顧有機化學內在的規律性和系統性,注意把握有機化學的學科特點,建立“有機化合物―官能團―有機化學反應―性質―有機合成―應用”之間的聯系。蘋果是有機化合物復習素材的寶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復習課內容進行拓展和補充,如烴類物質、醇類物質、糖類物質及氨基酸等復習。也可以設計成系列微課,讓學生課后進行自主學習。

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根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蘋果中有機化學復習的資源,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創新,從而使學生感受有機化學的規律性和系統性,提高學生基本的有機化學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篇(4)

表格化、網絡化安排

掌握系統的初中化學基礎知識,是化學學科后續學習的基礎.在進行基礎知識系統復習過程中,應重視基礎知識與實際應用間的靈活結合,以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和信心,不能一味強調復習進度和復習內容多少,也不能一味追求成績而采用機械重復的“題海戰術”等,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對化學學習興趣的減弱,學生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很難達到初中化學應用的啟發、引導教學目的.在進行化學基礎知識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對每章節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歸納總結,注重知識點間的貫穿性和連貫性,使主干知識呈現出新穎化、表格化、網絡化,并合理引導學生對相關基本概念、反應原理、化學術語、化學現象的梳理和理解,以便學生能夠嫻熟掌握和應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相關化學問題.在進行相關基礎知識系統合理復習后,應配備相應的練習題進行實踐應用檢測,查缺補漏,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系統梳理和掌握,逐漸形成完善、清晰、系統的化學基礎知識結構,達到增加化學學習興趣、信心和溫故知新的目的.

二、以情境貫穿知識,有效激發學

生的學習興趣

在化學復習課中合理創設的“情境”,既可以是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也可以是以時事背景來自創的學習情境.通過合理探索情境和解釋化學現象,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同時還可以以“情境”模式增加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記憶能力,從而達到當堂復習當堂訓練當堂牢固掌握的高效復習教學目的.

例如,在復習“金屬材料;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時,教師可以采用學生較為熟悉且時事效應較強的“鳥巢體育館”作為情境,按照下述設計進行相關知識點復習:

知識點引入:可以在幻燈片上以鳥巢整體金屬結構畫面來構筑教學情境.

知識點提問1:鳥巢體育館主要采用何種材料制成?

知識點提問2: 為什么不選用鋼或純鐵?

通過上述情境設置,激發學生對日常生活現象的探討興趣,讓學生對于金屬材料的種類和物理化學性質進行系統梳理.讓學生充分了解合金、金屬、非金屬間的特性,如合金強度和硬度通常要比其純金屬大很多,這樣才能實現大跨距、復雜結構的強度硬度需求.另外,合金其具有較強抗腐蝕性能,能夠抵御金屬結構風吹、日曬、雨淋的破壞作用.

三、改變常規復習灌輸知識理念,

篇(5)

中、后進生要想在最后一年的復習中盡可能彌補過去三年的虧空,是有一定難度的。在下大功夫、大力氣的同時,方式方法的科學是非常重要的。具體如下:

1.方向選準,學會放棄

高考化學涉及兩本必修,一本必選,三本選修。在此不能面面俱到,應與取舍。除必修和必選外,對于選修專攻一本――《有機》即可。其它兩本主動放棄。此外,對于平時習題中的一些偏、怪、難的題目及高考不考的題型不要耗費太多的時間、精力。學會放棄,否則既浪費精力又傷害自信,得不償失。

2.配合教師,謙虛耐心

有些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與任課教師的思路不一致:嫌其快或慢,難或易,不跟教師走,自己看或找人輔導,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1)再弱的教師其對《教材》的理解、對《考綱》的把握是高于學生的。(2)找人補課或輔導僅僅是對知識掌握的一種彌補。正所謂:人靠每日三餐才能維持生命,靠輸營養液只能解一時之急。每次化學課均應認真聽、詳細記、仔細“嚼”,逐漸積累均會有益。

3.加強鍛煉,勞逸結合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的身體是學習的前提。高考復習有效時間也就270多天,要保證經常有好的狀態,就該注重適當鍛煉身體、合理休息、加強營養、勞逸結合。爭取少生病或不生病。

4.注重效率,避免“內耗”

學一小時要有一小時的作用。當學不下去或不想學、無狀態時,可以適時停止,看看其他科目,想睡就干脆休息,避免一種“耗”、“熬”的境地。

5.協調發展,統籌把握

高考化學,從《考綱》出發,各章節從基礎化學方程式、概念、公式、原理出發,先死記硬背后逐漸應用,最后達到理解掌握。應把上述四本教材當做一個整體來學,避免厚此薄彼。

二、心態

心態決定成敗。要保證一年復習成效顯著,心態至關重要。

1.自信

對于中、后進生要在不到一年的高考復習中使化學成績有所突破,難度是有的。但千萬不能頭頂一個“難”字度過一年,要克服“愁”的心理、克服恐懼的狀態。別人能學好,我為什么不行?無怪乎四本書,400多頁漢字寫的東西嘛。決心下大了,背也能背會,更何況該死記硬背的累加起來也不過八開紙單面四頁罷了。

2.上進心

沒有投入不可能有回報,不要想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對于中、后進生,我們已經落后別人了,要在一年復習中有收獲、有成效,就必須要敢于付出更多,要下大決心做好打硬仗的準備。言行一致,把想法、口號付諸實施,強迫自己去干!(1)勤。勤是一種態度。要完成這項重任,它是前提。(2)動。動手,不能光看看、聽聽就行了。拿起筆去推導、演算、寫出來、畫一下,直至得出最后的結論。這是方式。(3)思。總結、反思。要有質量、有效率的進步,就要有“腦子”。反思就是一種長“腦子”的有效途徑。(4)鞏。鞏固。雖有四本教材,但每隔三周左右應把前面復習過再鞏固一下,避免時間長了形成夾生飯或全生飯現象。

對于上進心,必須且必要。好好投入還要看效果怎樣,沒有投入根本不可能有回報。這項是整個策略的核心,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一定要付諸實施,確保言行一致。

3.自欺欺人

在精力夠用,身心還行的情況下當學習遇到難度、不想學、不想做的時候,就要有點“自欺欺人”的感覺。自己哄自己:聽聽老師講的課,做做討厭的習題。再不行,還要硬著頭皮頂下去,逼著自己去行動。

上述是從“軟件”上提的一些策略。“硬件”方面應該具備的具體行動如下:

三、一輪墊底

高考化學一輪復約180多天,是整個高考化學復習備考的基礎,決定整個備考的成敗。在復習中應注意:

1.扎實基礎,確保入門

將四本教材中的基本化學方程式、概念、公式、原理自己動手摘抄、整理,強化記憶。對這部分內容,別無他法,必須記,必須會。可適當參考教師意見,把握重點。

2.細過課本,系統整理

對于中、后進生,四本教材可能量大。要善于從中汲取,整理體系。教材雖然看的細,但其框架、核心、精髓有限。教師也可適當引導學生整理,忌東拉西扯。

3.配套練習,應用鞏固

掌握的如何,理解與否,練一下就知道了。練習不單是檢驗知識掌握的一種手段,也是提高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此關鍵是:(1)保證練到位,動手參與。(2)習題選好。量不在多而在精,題不在難而在恰。有的放矢,講啥練啥。其題型、問法也爭取與高考一致。

四、二輪提升

1.自己歸納,由厚到薄

在一輪的基礎上,若各項落實到位,中、后進生是會有很大進步的。為進一步提升能力和他們的自主創新精神,提倡中、后進生自己從教材中歸納,將主干知識梳理出來,由厚到薄。

2.模擬演練,真題強化

整個二輪復習,也就60天左右,與高考愈來愈近。其習題也應貼近高考,注重精選,舉一反三。在練的同時,注意時間、正確率、得分率,逐漸與高考貼近。對于一些好的真題,部分中、后進生可能不完全理解。對于這部分學生,不能在題目的數量上有所要求,爭取講一道會一道。在此,也是分層次教學的一種提法。我們的愿望是好的,但學生也有個體差異性,不可能整齊劃一。一輪時,可以統一要求。但到二輪,特別是二輪的習題,應該分層次要求:該突分的突分、該上線的上線,只要保證有效,不磨洋工即可。

篇(6)

對實驗操作的復習,必須結合具體的實驗,有些實驗操作的方法會因實驗儀器裝置等的不同而存在差異,教師就必須抓住實驗操作原理、結合具體實驗來確定正確的操作方法。例如:裝置氣密性檢驗,氣密性檢驗的原理為:一是使被檢驗裝置和水構成密封體系,二是依據改變體系壓強時產生的現象來判斷儀器裝置是否密封。但由于不同實驗儀器裝置的差異,檢驗所采用的操作與方法也有所區別:一是“常規法―微熱法”,操作:利用熱源對儀器裝置微熱―觀察是否有氣泡―移開熱源―觀察是否形成水柱。復習時,對此類存在差異的同一操作也要進行對比分析,總結歸納。

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高考化學要求考生正確把握實驗的目的和原理,依據具體的實驗情景,靈活地運用實驗基本技能,正確安排實驗步驟、控制實驗條件并處理好實驗安全問題。例如:取化學式為MZ的黃色粉末狀化合物進行如下實驗。將MZ和足量的碳粉充分混合物,平鋪在反應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

按圖連接儀器。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氮氣,過一段時間后,加熱反應管a,觀察到管內發生劇烈反應,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時,b瓶的溶液出現白色渾濁。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通氮氣,直至反應管冷卻,此時,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銀白色金屬。根據以上敘述回答:(1)元素Z是什么?(2)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和b的連接處?為什么?(3)反應管a中發生的所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什么?(4)本實驗的尾氣是否需處理?如需處理,請回答如何處理?如不需處理,請說明理由。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金屬熱還原反應的理解,考查學生能否靈活地運用實驗基本操作處理實驗中具體問題。確定不了MZ是什么物質,不會影響解答其中的大部分題目。中學化學中遇到的黃色化合物不是很多,常見的有過氧化鈉、溴化銀、二硫化亞鐵、硫化鋁、二硫化亞鐵銅等。氧化亞鉛(PbO)也是黃色的,但不屬于常見物質。從題目中看,題設MO是黃色物質,該物質的化學式是MZ,而且這種物質的氧化性很強,從題設情景看,絕不是過氧化鈉,它不可能用C通過熱還原得到。高中階段未學習其他黃色氧化物,因此不能確定M是什么元素,題目也不要求回答,只能寫為MO。我們也可以用MZ來表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如果學生只會根據平時訓練的經驗,先推斷出具體物質才能解答,就陷入死胡同。學生的應變能力并不單純是靠解題訓練能得到的。MZ與過量的碳反應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我們可以知道該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也就是說Z元素應該是氧。因為一直通入氮氣直至反應管冷卻,因此,停止加熱時,不會因為溫度降低,反應管內氣壓減小而引起液體倒吸,所以不需要將a和b之間的連接處斷開。根據過量的碳與MZ反應來看,該反應過程中除了生成二氧化碳之外,還會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應該進行尾氣處理,處理的方法可以將其在導管口點燃,或者用氣球收集,或接一個加熱的裝有CuO的玻璃管。學生在推斷出MZ是氧化物,明白題設實驗是通過熱還原法用碳還原MO制得金屬單質M之后,還要回答如何防止裝置內氣壓降低產生液體回流,如何防止含有有害氣體的尾氣污染空氣、危害健康等問題。這些問題是使用氣體反應物經常需要考慮的,需要學生依據題設情景,作考慮、判斷。

三、強化化學實驗原理

篇(7)

衛生部于2011年7月的《衛生部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方案》[1]中明確提出優化布局和結構、統籌區域內康復醫療資源,逐步構建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并于同年9月份在全國選取14個省份開展為期2年的試點工作。

本文希望借助移動通信技術,構建區域康復服務體系,實現國務院所提出的醫療信息服務。

2 系統概述

無線通信技術作為有線通信的補充與延伸,可以大大加強基于有線網絡的醫療信息系統的移動性和便利性。區域康復服務信息系統將借此擺脫臺式終端的物理位置束縛,在區域內實現移動和漫游的康復醫療信息的快速介入,借以提高醫療的時效性。本系統通過移動網絡運營技術與有線網絡通信技術結合,構建廣覆蓋、功能齊全、暢通安全的網絡系統,服務于區域康復服務體系。其主要包括康復診療管理平臺、遠程醫療服務平臺、雙向轉診服務平臺、云數據管理平臺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可實現康復機構的病區查房、醫技溝通、決策支持、雙向轉診、醫療咨詢、預約診療等應用。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3 實施方案

根據區域康復服務體系建設的實際需求,筆者引入云計算概念,將應用系統的軟硬件整合起來,打破數據庫、服務器、網絡應用中物理設備之間的劃分,實現計算資源分配與管理的動態化。該系統采取數據分布式應用結構,以移動4G TD-LTE網絡為紐帶,開發多個系統版本及App應用。在個人層面,患者可通過手機傳感器采集個人健康信息,系統自動建立個人健康檔案;亦可通過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實現醫療咨詢、健康管理、預約診療等服務。在醫療機構層面,系統采用數據接口控制器結合有線與無線網絡通信技術,既可滿足本地康復診療需求,又可通過移動4G TD-LTE網絡實時將各級康復醫療機構的本地數據上傳至云端。在需要發生雙向轉診事件時,轉診前醫療機構只需通過雙向轉診平臺將患者的個人病歷信息權限開放至轉診后的醫療機構即可,患者就診信息將自動由云端傳輸至轉診后的醫療機構。

在信息安全方面,本系統自動獲取各級醫療機構的本地信息,任何中間環節都沒有權限修改數據,可確保原始數據真實可信;并采取網絡多層次多區域設計原則,建立安全邊界及防火墻,確保病人信息等醫療數據的安全性,促進雙向轉診的及時性、可靠性。區域康復服務信息網絡拓撲具體見圖2。

4 系統功能

4.1 云數據管理平臺

建立區級的云數據庫,存儲區域內海量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部署和運行區域康復服務信息系統,建立康復服務信息云數據管理平臺,以移動TD-LTE網絡為傳輸通道,建立各級康復醫療機構間數據庫的數據交換體系。在云數據管理平臺中采用分布式計算技術,為系統中的其他子系統提供可靠、高效及可擴展的云數據庫、云搜索引擎、云存儲及分布式并行計算服務。

(1)基礎數據庫

建立區域內就診人群基本檔案數據庫,實行“一個患者一個標識碼,具備區域內的唯一性”,建立覆蓋區域內各級康復醫療機構的康復人群數據庫,為每一名患者建立唯一的個人健康檔案,形成“綜合三級醫院-綜合二級醫院-社區康復中心”縱向一體化的康復診療的基礎數據庫。包括患者個人信息、健康狀況(慢性病情況)、失能分類及等級、失能原因、康復需求等。

(2)患者診療信息庫

保存患者在不同醫院的結構化的病歷信息、康復診療方案、康復治療信息(包括康復設備治療部位、治療強度、治療時間、治療周期等參數)、康復前/中/末期評估及分析、后期隨訪等數據。這些數據實時上傳至云端中該患者的個人健康檔案中,確保數據準確、有據可查。

(3)數據挖掘系統

云數據管理平臺通過云搜索引擎提供了分布式的索引系統,通過和云數據庫相結合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快速檢索和訪問實現數據挖掘功能。該子系統通過使用Map Reduce技術,可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分布式并行處理及分析,支持臨床科研工作,可實時調整決策支持管理模塊模式庫,使決策支持更趨精準。它亦可挖掘區域內康復需求、康復疾病類別等數據信息,為政府部門的政策調控提供數據支持。其原理見圖3:

圖3 云數據管理平臺數據挖掘系統

4.2 康復診療管理平臺

(1)康復臨床管理門戶

康復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在應用決策支援技術上,開發了醫師工作模塊、治療師工作模塊,針對康復科的整體管理而研發,以使臨床康復診療更加規范、科學和人性化。該平臺主要服務于各級康復醫學科,通過康復診療過程的決策監控,提升基層醫院的康復診療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基層醫院的人才匱乏、資源薄弱、患者不愿就醫等現實問題。

醫師工作模塊主要服務于康復醫師的臨床工作,實現結構化的電子病歷書寫,智能初步診斷病人疾病,提供快速有效的康復評估和規范、有效的康復治療套餐,并即時通知治療室該病人的新治療醫囑項目。在醫師工作模塊中,決策支援功能根植于醫師臨床診療的各流程,按照康復診療規范設計運行模式,輔助醫師分析臨床資料,預測、推理診斷及治療方案。

治療師工作模塊主要服務于康復治療師的臨床工作,康復治療師根據醫師的患者基本情況接診患者,查閱病人康復治療醫囑項目,并對患者本治療室的康復進行詳細評定,核對康復治療醫囑項目;若發現不合適之處,可向醫師提出質疑。在治療師工作模塊中,決策支援技術可輔助治療師制定合適的治療參數,并提供禁忌癥的系統默認取消功能。

(2)康復決策支援系統

決策支援管理模塊構架主要由模式管理單元、資料庫管理單元這兩部分組成,因其后臺服務于康復信息管理服務平臺,自動輔助其他模塊臨床診療過程。其中模式管理單元[2]是決策支援系統能否正確實施的關鍵,針對不同的輸入、輸出級運算,整合各類臨床資料,通過模式來提供預測、推理、分析、創造可行方案。而資料管理單元是決策支援的基礎[3],通過將臨床病歷資料(主訴、病史、查體、檢驗檢查結果)等內容條目化,完成主觀性的病歷資料數字化、標準化。決策支援管理模塊主要包括康復診斷、康復評定、康復治療方案、康復治療參數的臨床決策,規范康復診療流程,提升基層醫院的康復診療水平。

4.3 雙向轉診管理平臺

(1)康復轉診信息管理門戶

康復診療管理平臺建立統一的康復診療信息管理門戶,利用云數據庫集成各級醫療康復機構管理信息系統、數據資源和信息資源,面向醫療衛生系統內部服務。各級康復醫療機構可根據患者轉診情況及病情,通過此門戶實時調取患者區域內個人信息及就診信息,保障患者區域內就診的延續性和規范性。

(2)雙向轉診應用門戶

主要服務于“康復服務體系”中各級醫療機構間的雙向轉診,并建立區域協同醫療數據管理系統,實現區域內三級康復醫療機構間的醫療資源共享,避免重復醫療,實現患者從發病到回歸家庭的完善康復診療流程,同時建立區域協同醫療共享服務監督及評價系統。在疾病的恢復過程中,系統會對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康復評定自動進行綜合評分,對患者進行臨床分型(即急性期、亞急性期、恢復期、平臺期),制定明確、規范的雙向轉診標準,輔助醫師進行病人的雙向轉診,建立完整的現代康復供應鏈體系,實現對服務對象的長期、聯系追蹤管理。

5 系統功能架構

康復服務信息系統采取“區域建設,三級應用”的方式,即在海珠區內建設運行環境,物理部署于全區內各級康復醫療機構,建立患者康復服務基礎數據庫。整個系統包括三級應用系統,分為三級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二級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醫院、社區康復中心(見圖4)。不同級系統之間功能設計上考慮不同的需求重點,越到上級的系統數據管理和數據分析功能越強,對科學管理和宏觀決策的支持能力越大;越到社區康復中心的系統業務管理功能越強,對日常管理工作的支撐能力越大。

6 系統設計原則

區域康復服務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是建立一個規模龐大、信息量大、安全性高的綜合信息系統。在進行系統設計、建設和實施的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標準化和規范化

系統建設采用的軟件平臺、數據標準、開發技術應符合公認的工業標準,以確保系統集成的可行性、良好的可擴充性。

(2)科學性和先進性

系統設計與開發采用先進成熟的思想、概念、方法、技術和平臺,在理解用戶的各項需求后,進行科學的建模、功能結構設計及數據庫設計以指導系統開發建設;同時在系統建設上適應未來技術、業務發展的需要,保證系統在技術、應用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3)易維護性和擴展性

采用開放的系統設計,保證系統具有較強的易維護性和擴展性,能方便地進行功能的調整以適應系統需求的變化,如專題應用、數據更新等方面引起的變化。同時系統的升級要充分考慮與現有各應用系統的版本兼容問題,盡可能保證系統有更長的生命周期。

(4)安全性和保密性

為了保證網絡環境下數據的安全,系統應具有防止病毒入侵、非法用戶訪問、惡意更改破壞數據的功能,并采取完備的數據保護和備份機制,防止非授權用戶的非法入侵和授權用戶的越權使用。系統應可以進行各種權限級別的控制,并具備審核功能,自動記錄用戶訪問的情況和操作過程,以備日后查詢。

(5)高性能和穩定性

在系統設計、開發和應用時,應從系統結構、技術措施、軟硬件平臺、技術服務和維護響應能力等方面綜合考慮,確保系統較高的性能。

(6)方便實用性原則

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康復醫療的實際需要,貼近用戶的需求與習慣做法,做到功能強大、操作簡單、方便實用。

7 結束語

區域性康復服務體系作為區域衛生信息化的一部分,具備區域衛生信息化的特征,即以康復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以康復醫療資源合理分配和信息共享為目標,使有限的康復衛生資源利用最大化。區域康復服務信息系統利用移動TD-LTE無線通信技術,使各級醫療機構的康復診療流程都在嚴密的網絡管理中進行,并接受質量抽查和階段性考核,確保信息及時反饋,醫療、康復經驗可以互用,能夠加快康復專業化建設。

參考文獻:

[1] 何成奇. 解讀《衛生部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方案》的基本思路[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2,27(6): 494-496.

[2] Maris G Martinsons, Robert M Daviso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and support systems Comparing American, Japanese and Chinese management[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7(43): 284-300.

篇(8)

【關鍵詞】衛生信息 信息化建設 監理服務

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自2006年起啟動上海市級醫院臨床信息共享項目(簡稱“上海市醫聯工程”)。經過多年的建設,現已形成覆蓋全市38家市級醫院,實現了患者診療檔案的信息共享,同時為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醫療服務質量奠定了基礎。

1 上海市醫聯工程信息化建設現狀

在信息系統監理服務的保駕護航下,上海市醫聯工程項目建成了國內接入醫院最大的臨床醫療信息共享平臺,同時建立了患者電子診療檔案數據庫實現了患者就診信息的跨院共享。推出了電話及網上預約、跨院一站式付費、檢驗檢查報告網上查詢等便民利民的服務。在服務的同時還不斷的提升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質量,通過不斷完善醫院的HIS、LIS、PACS等系統,并相繼建設醫院的病案數據采集系統、臨床路徑系統、電子病歷系統等輔助系統。

2 上海市醫聯工程信息化建設下區域性臨床路徑應用服務系統的建設

2.1 簡述臨床路徑的概念

臨床路徑是一種綜合整合醫療的工作模式,是由醫生、護士對特定的診斷或手術采取最佳的治療、用藥及時間規劃并編制一條對應的治療方案,使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按照此路徑接受治療,以此可以減少病患的康復時間和緩解資源浪費的情況。此舉既保證了醫療質量,又降低了醫療成本,治療流程的透明化使患者感覺到更人性化的服務,醫院方面又規范了醫療流程。臨床路徑的廣泛實施已成為醫療規范化管理中的一種有效的應用。

臨床路徑的定義有很多,但卻有著共同的內涵:多專業的協作、有時間順序的控制,改善醫療品質,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規劃,這些都是臨床路徑設計的關鍵所在。

臨床路徑在實際使用中,通過對疾病指南深入研究、遵循醫學的進展調整路徑的實施規則,繼而給患者提供了最新的治療方法和最優的治療方案。

2.2 區域性臨床路徑服務系統的建設目標及特點

區域性臨床路徑服務系統的統一建設,加強了臨床路徑信息采集和數據交互共享,加強對市級醫院的臨床路徑執行過程的監管,促進了各醫院臨床診療行為的規范,加強了醫院間的協同診療,推進了醫院的臨床信息化建設,提高了醫療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并合理控制了醫療費用,繼而整體提高了醫療水平。

區域性臨床路徑服務系統可以規避在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區、不同醫院,不同的治療組或者不同醫師個人間出現不同的治療治療方案的情況。避免了因其他外界因素而導致的隨意診療,費用提高等可能產生醫患糾紛的情況。

區域性臨床路徑服務系統架構特性如下:

開放性:系統設計以開放性為原則,通過定義公共接口,實現公司內部產品和外部軟件系統間的集成,并支持產品客戶定制功能的開發。

靈活性:系統具有靈活性,能支持不同的軟硬件環境。產品組件可以靈活裝配,對于不同的需求能夠裝配出合適版本的產品。

低耦合度:系統設計保證模塊間的低耦合度和獨立性,某一模塊的調整不影響其它的模塊。

可靠性:系統將是7×24小時服務,系統設計包含產品可靠性方面的考慮。

安全性:保證系統數據以及在網絡上傳輸數據的保密性、正確性和完整性;同時,只有相應權限才能處理訪問系統的請求。

易用性:用戶界面符合用戶系統的操作方式以及符合實際環境的使用流程。

3 信息系統監理在區域性臨床路徑服務系統項目中的應用

3.1 信息系統監理的服務范圍

信息系統監理服務對區域性臨床路徑服務系統項目在設計開發、實施、試運行、驗收、質保等階段提供全過程的質量、進度、費用、安全等全方位的監督。

在區域性臨床路徑服務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監理單位為建設方提供必要的專業咨詢服務和建議,協助建設方完善系統功能、優化系統設計。

在區域性臨床路徑服務系統項目完成驗收后,監理方最后整理一套完整的過程性監理文檔提交給建設單位。項目交付物列表如表1:

3.2 信息系統監理的工作目標及流程

根據區域性臨床路徑服務系統項目的現狀,監理工作流程分為如下幾個階段:項目設計階段工作流程、項目準備階段工作程序、項目實施階段工作程序、項目驗收階段工作程序、項目質保階段工作程序。如圖1所示:

3.3 軟件項目監理服務規范定義的監理的每個階段工作

3.3.1 軟件工程招標階段的監理

需求認定階段:通過了解業主單位的業務目標和系統需求,確定監理目標,編制監理規劃。

招標準備階段:促使招標書與工程的需求、目標和范圍相符合。

招標階段:協助業主單位選定合適的承建單位。

合同準備、簽訂:促使承建合同在技術、經濟上合理有效。

3.3.2 軟件工程設計階段的監理

工程準備階段:確定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各方所需要共同遵守的原則框架。

工程計劃階段:按照承建合同及招標文件規定的建設內容、工期要求、技術要求、質量要求等條款的約定條件下,編制工程的實施計劃。

系統需求調研階段。

需求分析階段。

3.3.3 工程實施階段

軟件需求分析階段:經監理機構簽認的“軟件需求分析說明書”,由業主單位組織進行確認。

軟件結構設計階段:“軟件需求分析說明書”編寫完畢并且經業主單位簽發確認。“軟件概要設計說明書”編寫完畢,并且評價通過。

軟件詳細設計階段:監理機構監督承建單位解決軟件詳細設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不合格項,并提出監理意見。

軟件編碼和測試:承建單位提交“軟件編碼和單元測試過程的實施詳細計劃”,監理單位按計劃督促承建單位開展軟件結構設計活動。

軟件集成階段:監理單位按計劃督促承建單位開展軟件集成活動。

3.3.4 項目驗收階段

初步驗收階段:承建單位提供初驗申請,由業主和監理審批并同意初驗。

試運行階段:承建單位對用戶進行培訓,監理方做好試運行問題記錄和跟蹤。

最終驗收階段:在試運行期間,督促承建單位完成用戶反饋的問題整改;完成用戶提出的新的合理需求增加。

4 結束語

區域性臨床路徑服務系統通過中心端和醫院端的共同建設,帶動了上海市臨床路徑體系的整體發展,為上海市醫聯工程的數據共享、交換、應用提供了有效的資源。同時在信息系統監理服務的有效監督管理下,該項目的的建設與應用工作,最終通過軟件測評、安全測評,達到項目建設要求。

當今,醫院對信息化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信息系統監理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監理的監督保障下,醫聯平臺深化應用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繼而為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提高診療質量、控制醫療費用及便民利民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李子明.臨床路徑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

[2]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Z].信息工程項目監理,2011.

作者簡介

篇(9)

【中圖分類號】H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1-0003-03

一 引言

隨著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話語不再以單模態的文本形式體現表意,更多的是以圖像、顏色、聲音和動作等多種模態出現來生成意義等。這種多模態話語使得人們之間的交際趨于多模態化和多媒體化的特點,并改變著人際交流方式和意義表達方式。而傳統的只分析語言和以語言分析為核心的單模態分析方法,因其難以全面系統地解釋意義的產生與交際,局限性日漸突顯。因此,在人類進入社會符號學多模態化的新世紀,多模態話語分析的出現,為話語分析提供了新的視角,極大地豐富了話語分析的研究手段。

近20多年來,語言學者以Halliday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為基礎,把對語言社會符號性的研究重心轉移到圖像、聲音、動作等多模態的交際手段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Kress& van Leeuwen所構建的視覺圖像分析的語法框架。

多模態話語分析的意義在于它可以將語言和其他相關的意義資源整合起來,不僅可以看到語言系統在意義交換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而且可以看到諸如圖像、音樂、顏色等其他符號系統在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效果。本文將以視覺圖像分析語法框架為理論基礎,對2013年新啟用的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徽這一集圖像、文字和顏色于一體的多模態話語文本進行社會符號學分析,嘗試性地研究圖像和語言等多種符號模態的社會功能和意義,各符號模態如何共同作用構成意義的手段,從而說明多模態解讀對正確理解多模態話語含義和意義構建方面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 多模態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

1.多模態話語

多模態話語是一種融合了多種交流模態(如聲音、文字、形象等)來傳遞信息的語篇。李戰子認為,多模態指的是除文本以外,還帶有圖像、圖表等的復合話語,或者說任何由一種以上的符號編碼實現意義的文本。胡壯麟指出,多模態話語就是由表達意義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模態所構成的話

語。朱永生還提到了識別多模態話語的兩個標準:一是看涉及的模態種類的多少,即視、聽、嗅、觸、味“五個模態”;二是看涉及符號系統的多少。

Kress&van Leeuwen認為,語篇的多模態性是當今世界交際中使用的各種語篇的一個重要特征。在當今數字化的時代,各種交際模態在信息意義表征上日漸一致,因此,具有多技能的人應可同時進行和完成不同的交際形式,即具有良好的多模態識讀能力。

2.多模態話語分析

多模態話語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是上世紀90年展并活躍于西方的一種新的話語分析方式。它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為基礎,是一種為融合多種交際模態(如聲音、文字、圖像等)的語篇組織傳遞信息,實現語篇元功能等多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其主要的分析方法是Halliday功能語言學的視覺圖像分析的語法框架,嘗試把系統功能語言學對于語言研究的方法應用到其他的一些符號資源(如面部表情、手勢、圖像、音樂等)的研究上,以克服傳統上只注重語言系統和語義結構本身及其與社會文化和心理認知之間關系的局限性。多模態話語分析為語篇分析提供了多種模式和方法,也為語篇中各種意義資源的整合和其各項社會功能的構建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際指導意義。

3.多模態話語的社會符號學分析理論

語言是社會符號,包括語言在內的各種符號是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符號資源,因此,在分析語言特征的同時,還應注重聲音、顏色、圖像和動作等視覺、聽覺和行為方面的符號模態在話語中的作用。系統功能語言學除了對各種語言語篇的分析外,還被應用到如視覺圖像、聲音、建筑設計、電子媒體和電影等語言以外的符號資源和多模態交際手段的研究。

以系統功能語法中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為參照,把圖像也當成社會符號的前提下,Kress & van Leeuwen構建了由再現、互動和構成三大意義為核心內容的視覺圖像分析的語法框架。其中再現功能對應于概念功能,包括敘事的再現和概念的再現,其中敘事的再現包括行為過程、反應過程以及言語和心理過程三類,概念的再現則相當于功能語法中所描述的關系過程和存在過程;互動功能對應于人際功能,涉及距離、接觸、視點三要素和情態,三要素能夠共同作用,創造出觀看者和再現內容之間的復雜、微妙的關系,而情態在圖像中的資源十分豐富,也是實現互動意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功能則對應于語篇功能,從信息值、取景和顯著性三項資源進行分析,信息值是通過元素在構圖中的放置實現的,取景指的是有無取景手段,顯著性指的是元素吸引觀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總之,Kress&van Leeuwen認為和語言一樣,所謂的模態(視覺的、姿態的、動作的)是在社會使用過程中形成社會資源的模態,所以符號資源都具有社會意義。

三 湖南中醫藥大學新校徽多模態話語的社會符號學分析

多模態話語分析認為所有語篇總是多模態的,因此多模態話語分析方法是一套多目的的工具,包括新的思維方式和分析方法。2013年新啟用的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徽集圖像、文字和顏色于一體,是一個多模態文本,可進行社會符號學分析。

1.校徽釋義

校徽外環為圓形圖案,融入全球化概念,校徽上部自左而右環繞標準中英文校名全稱,意在將中醫藥事業發展至全世界,外環上嵌入120個齒輪,既象征學校輝煌的歷史進程和傳承,也代表中國120急救電話,內環圖案以湖南中醫藥大學標志性校門為設計主體,與書籍式底托相互銜接,簡易通俗的表明教書育人的中醫行業和學校屬性,書本中間為一“中”字,由銀針和書法陰陽組成,體現中醫藥大學的專業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學術積淀,學校名稱標準字體采用書法,更加體現學校的湖南特色和中醫藥領域的權威。校徽整體采用標準紫檀色,既傳承中醫中藥基因,也代表中醫藥的發展、永恒,象征著湖南中醫藥大學熱情洋溢的精神和活潑盎然的生機。

2.校徽的社會符號學分析

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徽圖像由意象和文字組成。因此,可嘗試從Kress & van Leeuwen提出的圖像再現意義、圖像互動意義和圖像構成意義三個角度對該圖像進行社會符號學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看該多模態圖像語篇中的文字、圖像以及顏色等各種符號模態如何結合并構建再現、互動和構成意義的。

第一,圖像的再現意義。圖像作為一種符號模態,能再現自身符號系統以外的實體和這些實體之間的關系,這就是Kress&van Leeuwen對應于功能語法的概念意義提出的多模態話語的再現意義。他們在解釋圖像的再現意義時把圖像區分為敘事的和概念兩大類。其中敘事的再現包括行動過程、反應過程及言語和心理過程三類,表達的是展開的動作,事件、變化的過程和瞬間的空間安排。概念的再現是圖像的類別、結構和意義,表達一種概括的、穩定的和沒有時間限制的精華,可分為分類過程、分析過程和象征過程。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徽實際上是一種概念圖像,下面看它是如何體現各種概念過程的。

李戰子認為,概念性圖像的再現意義的分類過程通過分類關系將參與者聯系起來,至少有一組參與者將對另一參與者扮演“從屬”的角色,其中一個關鍵的視覺特點就是從屬者之間的等同在視覺上是通過對稱的構圖實現的。在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徽圖像的意象中,標準中英文校名全稱左右對稱,中間校門、書本和“中”字字符兩相對等,而整個校徽是由三個外粗內細的標準圓環構成,這些參與者聯系起來共同體現了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徽的整體面貌。

在分析過程中參與者具有部分—整體的結構,參與者之一是承載者,即總體,參與者之二是任何數量的所擁有的特征,即部分。在圖像中,部分和整體并不總是配以同樣的凸顯度。在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徽中,承載者即湖南中醫藥大學,是總體,中英文校名全稱擺在凸顯位置,是觀看者關注的焦點;而參與者之二,部分,即校門建筑、書籍式底托、“中”字字符等,同時這些部分由大學中英文名稱環繞,最又由三圓環包圍,這樣就突出了中醫藥大學的組成結構和整體框架,更清晰地展示了中醫藥大學的學術氛圍。

象征過程是關于參與者是什么或意味著什么。可以有兩個參與者——其中一個的意味或身份在關系中已經確認,即承載者;另一個參與者表示意義或身份,即象征性屬性。也可以只有一個參與者,即承載者。前一種叫做象征屬性,后一種叫做象征暗示。在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徽中,標志性校門、“中”字字符、書籍式底托以及三圓環的外觀結構都形成了一種象征:校門和書本外觀結合,隱含行動過程的動作者,象征著中醫藥大學教書育人的中醫行業和學校屬性;“中”字字符由銀針和書法陰陽組成,是一個象征過程中的承載者,象征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專業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學術積淀,外環的齒輪象征著中醫藥大學輝煌的歷史進程與學術傳承。

第二,圖像的互動意義。在多模態話語中,與功能語法的人際意義相對應的是互動意義。韓禮德認為“互動意義是關于圖像的制作者、圖像所表征的事物(包括人)和圖像的觀看者之間的關系,同時提示觀看者對表征事物應持的態度。”在實現圖像互動意義時,有四個要素:接觸、社會距離、態度和情態,本文重點分析圖像的情態要素。

情態要素是互動意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某種圖面表達手段(色彩、再現的細節、深度、色調等)使用的程度,指我們關注的世界所做出的陳述的真實度和可信度。圖像的情態以感官的編碼傾向為出發點,可以分為高中低三類。Kress&van Leeuwen從色彩飽和度、色彩區分度、語境化、再現、深度、照明和亮度等八個視覺標記探討了圖像中情態的現實意義量值的高低。情態中的每一個方面都可以看作是一個尺度,把這尺度和“感官編碼傾向”相互聯系,強調的是感官的愉悅(或不愉悅)。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徽采用標準的紫檀色,其屬于高飽和度色彩,代表著穩重、踏實、可依賴和永恒,有利于體現中醫中藥基因的傳承,也代表中醫藥發展的穩重、踏實和永恒,給觀看者一種安定、可靠的情感含義,產生對大學專業建設、教書育人、學科發展和職業前景的好感及安全感,具有高感官情態。

第三,圖像的構成意義。多模態話語的構圖意義即對應于功能語法的語篇意義。構圖意義包含信息值、取景和顯著性三種資源。信息值是通過元素在構圖中的放置實現的。任何特定的元素因其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信息值,或“理想的”,或“真實的”。“理想的”指它是信息的理想化的或概括性的實質,因此它是信息的最顯著的部分。“真實的”指更特定的信息,如細節等,或者說更實際的信息。湖南中醫藥大學的校徽中英文名稱分別在圖像空間的上下位置,說明了中文名稱是概括性的實質,是信息的最顯著的部分,是“理想的”,而英文名稱是更特定或更實際的信息,是“真實的”,意味著在湖南中醫藥大學就讀能實現學子人生的理想,繼而實際地將中醫藥發展推向全世界,給全球人類帶來希望。然而中醫藥大學的中英文名稱相對于圖像中間的其他元素又是邊緣的,這也反映了邊緣的概括性名稱包括了中間的細節(校門、書本、“中”字字符),如此布局也體現了中醫藥大學各事物之間和諧融合的意境。顯著性指的是元素吸引觀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可通過被放置在前景或背景、相對尺寸、色調值的對比(或色彩)、鮮明度的不同等來實現,同時還受文化因素的影響。在中醫藥大學校徽中,“湖南中醫藥大學”七個字是采用標準字體書法,字體是繁寫體粗體,一方面彰顯學校的湖南特色和中醫藥領域的權威,另一方面是突出體現中醫藥這一中華瑰寶的傳統性與獨到性,同時英文名字全部由大寫字母拼寫,字體采用Times粗體,代表著湖南中醫藥大學對于校名使用的規范性。粗體齒輪外環和常規細線雙圓環形成環環相扣的整體構圖,增強了校徽的層次感,蘊含著中醫特色的書本托起大學的標志性校門也表現出充分的立體感,吸引著觀看者的注意力。總而言之,校徽內聚性、外拓性、向下放射性凝聚了湖南中醫藥大學提倡的“文明、求實、繼承、創新”的校訓精神和治學理念。

四 結束語

本文以視覺圖像分析語法框架為理論依據,從社會符號學角度對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徽的再現、互動和構成意義進行了嘗試性的分析,進而探討了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對于分析圖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 Hasan,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Geelong,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2]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A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Arnold,1978

[3]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Arnold,l994:256

[4]Kress,G.&van Leewen,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183;2006:59、117、148、149

[5]Kress,G.& 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2、59

[6]O’Toole,M. 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M].London: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4

[7]Martinee,R. Cohesion in Action[J].Semiotica,1998(1/2):161~180

[8]胡壯麟、董佳.意義的多模態構建——對一次PPT演示競賽的語篇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6(3):3~12

篇(10)

(一)保持穩定

1.化學試題結構是7+3+1模式。選擇題7道,42分;第II卷必做題3道,43分;選做題為三選一,各15分。化學滿分100分。

在內容上分為必答和選答兩部分。必答部分涵蓋化學必修1、必修2和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選答部分涵蓋選修2——化學與技術;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

2.仍然以能力立意為主、知識立意為輔,不考慮知識覆蓋面。

3.仍然是學科內綜合,無學科間綜合。

以上三點均與前幾年完全相同。

(二)注重基礎

試題注重反映《課標》的整體要求,突出新課改后的基礎性、綜合性、選擇性、時代性特征。試卷涉及的內容在課程標準、教材基礎知識范疇內,考查的均為主干知識,主要考點有常見的物質性質及檢驗、阿伏伽德羅常數、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元素周期表與周期律、反應原理中化學平衡圖像及實驗探究等,考點均為平時訓練的重點和熱點,很多題型都是平時見到的一些常規題型。無偏題、特難題、怪題,試題以中等難度為主。

(三)突出能力

考查能力是高考永恒的主題,本套試卷注重知識與能力的融合,過程與方法的結合。例如第26題需要學生能理解離子交換就是將氯離子置換成氫氧根,用已知濃度的鹽酸來滴定氫氧根,從而可以計算出樣品中氯離子的物質的量。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和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有一定難度,對考生能力要求較高。第27題考查實驗室制備氯氣的方程式、蓋斯定律和熱量計算,且計算量較大。同時考查平衡常數計算、比較反應速率大小、判斷平衡移動等。通過濃度—時間圖像給出大量信息,考查考生提取圖像信息的能力。上述問題的解決都需要考生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具有較強的知識遷移能力及接受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聯系實際

試題注重與生產、生活實際密切相連,第8題考查了醫用酒精的濃度、單質硅用途等;第26題考查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第27題考查的是在塑料、制革、制藥等工業中有許多用途的光氣;第28題考查的溴苯是一種化工原料;第36題考查黃銅礦煉制精銅的工藝流程;第37題考查的是在研究和生產中有許多重要用途的VIA族元素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質;第38題考查的是可用作防腐劑、對酵母和霉菌有很強抑制作用的對羥基苯甲酸丁酯。這些題目既考查了考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又考查了考生對化學的認識和情感,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

(五)強化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對化學實驗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點考查內容。選擇題第7題考查了常見藥品的保存和物質的檢驗,必考題第26題考查了實驗室制取FeCl2和FeCl3所需藥品,第27題考查了實驗室中制取氯氣的化學方程式,第28題是一道以有機物溴苯為背景的實驗題。考查內容包括除雜、干燥、尾氣處理以及物質分離方法、儀器的選擇等。與去年相比實驗試題偏易,學生易于得分,學生應拿高分。

(六)有機考查力度加大

與有機化學相關的試題有選擇題第8題、第9題、第10題、第12題,非選擇實驗題第28題也是以有機物溴苯的制取為背景,選做題第38題有機基礎考查的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有機化學所占的分值與往年相比明顯增加,加大了對有機化學的考查力度。

(七)計算量偏大

化學試題計算量偏大,且略顯繁雜。需要計算的選擇題有第9題、第11題、第12題。非選擇題中:第26題第一問的計算繁雜,算出X還是約為3,第二問也需要列方程計算,下面的幾個方程式還需要配平計算。第27題第二問中熱量的計算、平衡常數的計算比較麻煩,特別是第37題最后一問關于密度計算和離子之間距離的計算,得出數來比較困難。考生在時間緊張的理綜考場上做好這些題目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總之,2012年新課標理科綜合化學試題遵循《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立足基礎,能力立意,加大對計算和有機的考查,聯系實際,體現課改精神,是一套考查考生化學綜合能力和化學科學素養的好題。

二、對今后高三復習教學的建議

(一)先復習元素化合物。高三復習時一般都是先復習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它們要涉及許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元素化合物是學生在高一上學期學習的,遺忘較多,學生復習起來會比較困難,所以復習元素化合物后再復習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

(二)抓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抓重點和熱點,注重能力,注重與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系。

上一篇: 社區護理學論文 下一篇: 月餅實訓總結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在线大伊人 | 亚洲夜夜精品一区二区在 | 亚洲综合情人伊人久久 | 图片专区欧美日韩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