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2 11:18: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精準扶貧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精準扶貧這一概念是在2013年同志到湘西進行調研工作時提出來的,是我們國家現階段重要的扶貧發展戰略,是反貧困理論的巨大創新,實施精準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需求,面對不同地區的貧困環境,需要采用更為有效的方式來對扶貧對象進行精確的識別與幫扶,做好對扶貧工作項目的精確管理,以地方政府為主導,通過市場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來提高扶貧對象的自我生產能力,改善扶貧對象的生活水平,使貧困地區的人民早日走上脫貧致富的發展道路[1]。
二、精準扶貧視角下的武陵山片區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武陵山片區的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具有一定的文化資源優勢。武陵山位于四個省份的交接之處,少數民族人口比較多,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明顯,在武陵山片區中還有許多的特色文化小鎮,少數民族寨子,這些都是特色文化集群產業項目發展的基礎,近幾年來,隨著武陵山片區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很多優秀的文化產業人才也積極投身到了文化產業集群發展項目當中,為武陵山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思路,像是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文化產業集群地區,就吸引了國內外不少的游客前來參觀游玩,調動了其周邊地區文化娛樂休閑一條龍產業發展,在湖南省地區也是全國范圍內比較著名的旅游文化特色景點,為今后的武陵山特色文化產業建設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水平,使村民們的物質文化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2]。
(二)劣勢分析
1.總體發展緩慢。就湖南省武陵山片區的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來看,雖然幾年來取得了一些較為不錯的成績,擁有了一定的文化產業資源,形成了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產業項目,但是從總體來說,目前該地區的特色文化產業規模并不是很大,總體質量還待于進一步提升,和全國的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相比,武陵山片區的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缺乏國際性的競爭實力,缺少高尖端的經營管理人才以及系統的文化集群運營方式,武陵山地區的特色文化集群產業和其他主導型發展產業相比,總體發展進步的速度還是比較緩慢的。2.缺乏有力的精準扶貧政策支持。在對武陵山片區實施精準扶貧政策來提高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水平的過程中發現,受到歷史原因的影響,在真正開展特色文化產業項目時,缺乏有力的精準扶貧政策支持,地區貧困農民的主動生產積極性不高,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較低,文盲、半文盲的人數依舊很多,影響到了整個武陵山片區的脫貧發展速度,在個別文化產業實施過程中,扶貧政策的實施不夠精準,最終導致了扶貧項目資金去向不明,并沒能很好地開展地區特色文化產業項目,真正的貧困農民沒能獲得扶貧政策的任何福利,由于武陵山地區自身的生產基礎比較差,在構建特色文化產業集群項目過程中,生態破壞的比較嚴重,山區自然泥石流、山洪現象時常發生,武陵山片區人民的返貧率非常高,缺乏正確的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在今后的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道路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3]。3.品牌文化實力不強。雖然近幾年來,武陵山片區推出了“武陵山大裂谷”和“武陵山森林公園”等特色旅游文化產業集群項目,但也只是在武陵山地區較有名氣,在全國諸多的特色文化產業集群中,并沒能完全發揮出武陵山地區的特色和優勢,品牌文化的總體競爭實力不強,除了大裂谷和森林公園以外,并沒有相應地開發其他具有武陵山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集群項目,要想使得武陵山片區的特色文化產業有一個長遠性的發展前景,單純依靠這兩個特色產業項目是行不通的,武陵山地區作為湖南省地方政府精準扶貧政策下的重點發展對象,關于文化產業品牌實力不高的問題,必須想辦法加以解決。4.地區文化產業集群機構不完整。武陵山片區的文化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武陵山文化產業園附近,其他地區的文化產業結構并不是十分完善,而是呈現出武陵山文化產業園集群發展的文化產業結構分布,也就是說,所有武陵山地區的文化產業資源都會慢慢向著文化園的發展結構靠攏,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引導的話,在今后的發展中,會導致更多的資源朝向武陵山文化產業園傾斜,使得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進而出現斷裂式的文化產業結構,不能很好地提高武陵山片區的整體特色文化實力,造成武陵山地區間發展的不均衡[4]。
(三)機遇分析
在對武陵山片區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現狀進行SWOT分析時可以了解到,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提出和不斷完善,武陵山片區的文化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地調整和轉變中,為了更好地實施武陵山地區的文化產業振興發展計劃,做好地區間的文化資源整合,實現文化內容的發展創新,改革傳統文化產品的制造工藝,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武陵山優秀文化理念宣揚出去,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下,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得到了改善,為文化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使得文化產品消費進入到了新階段,文化產業的社會需求也不斷增多,大力發展武陵山地區的特色文化產業,可以加快轉變地方經濟的產業結構,有著生產污染小,資源消耗低的優勢特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文化產業項目發展將成為武陵山片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四)威脅分析
1.缺乏科學的融資渠道。就目前武陵山片區的特色文化產業發集群發展的現狀來說,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挑戰,區域間的品牌競爭比較激烈,如果湖南省其他地區的文化聚集區吸引到更多優秀的企業來進行投資,那么對于武陵山文化產業發展來說將是一次嚴重的打擊,雖然政府部門提出了精準扶貧戰略,對武陵山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給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就目前的融資情況來看,武陵山片區的融資渠道還不夠暢通,文化產業的投資主體結構較為單一,民間借貸的安全性較差,而且武陵山片區文化企業的經營結構轉變的也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科學融資渠道,很多經濟效益比較差的文化企業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而宣布了破產倒閉[5]。2.缺乏市場競爭服務意識。而武陵山片區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劣勢主要是指總體的文化產業規模較小,沒有形成一條特色的文化產業鏈,雖然基礎文化產業具有了一定規模,但是相應配套的文化產品生產、銷售和文化服務卻沒能有效實施。武陵山地區文化企業深入到人民的程度比較淺,普遍存在文化感較低的現象,缺乏一個核心企業來領導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而且科學技術較為薄弱,很多文化產品的加工還停留在傳統制造工藝當中,產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還有待于提升,村民普遍缺乏創新意識,這樣所生產出來的文化產品市場銷售情況并不是很好,不能將武陵山片區豐富的歷史文化寶貴資源科學轉變成為特色文化產業優勢,不能做到物盡其材,人盡其用,創新型技術人才較為短缺,后續發展力量不足,尤其是在特色文化產業聚集區當中,人才結構失衡,政策激勵制度做的不到位,最終導致優秀人才的流失,使得武陵山片區的文化產業實力開始逐漸下降[6]。
三、精準扶貧視角下的武陵山片區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SWOT戰略組合分析
(一)優勢—機會(SO)戰略組合
SO戰略組合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發展模式,將內部資源優勢同外界的機會聯系在一起,為了更好地創建精準扶貧視角下的武陵山片區文化產業發展模式,首先需要科學的文化產業發展理念,確定適合武陵山區域發展的文化產業結構模式,樹立人性化的文化經營理念,建立專門的武陵山片區文化產業管理機構,由專業人士來負責地區的文化產業開發項目管理,制定科學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優化地區文化產業結構,加快地區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力度,樹立可集約式的文化產業發展理念,進而提高地區村民的文化產業發展下的憂患意識,建立可持續發展下的綠色文化產業發展目標。
(二)弱勢—機會(WO)戰略組合
WO戰略組合方式,則是充分利用外界的機會來彌補了自身發展劣勢,并將劣勢逐漸發展為優勢,在制定與武陵山片區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精準扶貧政策時,應當進一步加大地方經濟的財政投入力度,使得武陵山片區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投入到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和孵化項目當中,要想提高武陵山社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水平單純依靠政府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加深入性地打開各種融資渠道,促進文化產業審批制度的完善,放寬市場經濟下文化企業的準入門檻,積極出臺一些鼓勵文化產品消費的政策,激發人們潛在的文化消費需求,不僅可以很好地滿足武陵山片區村民的文化需要,同時也能夠打開文化市場,使地區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升級。
(三)優勢—威脅(ST)戰略組合
ST戰略組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自身的優勢去緩解或減輕外界的威脅所引發的負面影響,為了讓全國各地的游客都能夠了解到武陵山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發展品牌,就要進一步加大對的文化產業品牌的宣傳力度,弘揚武陵山地區的特色文化產業理念,構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武陵山文化產業鏈,形成“構建三園,發展多點”的文化發展產業空間布局結構,促進武陵山片區全境范圍內文化產業基地,文化事業單位建設以及文化旅游景點建設項目的積極推進,開展山清水秀“農家樂”形式的旅游文化建設項目,利用武陵山地區特色的山水資源來打造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品牌[7]。
(四)弱勢—威脅(WT)戰略組合
而WT戰略組合的方式,指的是通過減少自身的弱勢,來免去遭受外界環境威脅的一種防御戰略,在建立具有武陵山地區文化產業特色的集群項目時,需要充分體現文化產業中的娛樂休閑價值,還應當體現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美術文化價值,不要將傳統文化的精髓遺失,進而進一步拓寬影視廣播文化產業鏈,利用現代化新媒體技術,向全國人民傳播武陵山文化產業的集群發展特色,提高網絡化和信息化技術的推廣作用,建立文化建設,網絡營銷為一體的特色文化產業結構,積極開發新穎的文化產品,來擴大文化產品的市場占有份額。
作者:陳曉亮 趙立平 陳政 單位:湖南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熊正賢,吳黎圍.進程與展望:武陵山片區旅游發展30年[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6,(03):45-55+142.
[2]徐麗媛.中部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競爭力比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3]劉偉.恩施州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4.
[4]徐子龍.湘西武陵山文化產業園發展戰略研究[D].吉首:吉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的一些貧困地區通過大力發展旅游業而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并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同時也產生了諸如“短暫性的輸血式發展”、“旅游收益未能真正流向貧困人口”等問題。因此,國家為解決旅游扶貧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在2014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旅游產業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做出了相應的規定,以規范各地區的旅游扶貧開發工作,本文將以重慶市彭水縣為例進行論證分析,探討是否符合開展旅游精準扶貧工作。
一、重慶彭水縣實施旅游扶貧的可行性分析
(一)旅游區位的優越性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位于重慶市東南部,生物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悠久,早在巴國建立之前,這里就誕育了“鹽丹文明”,奠定了黔中文化的基礎。如今彭水在擁有阿依河、烏江畫廊、蚩尤九黎城、摩圍山、鞍子苗寨、郁山古鎮等精品旅游景區的同時,區域內交通便捷,作為重慶“一圈兩翼”的東南門戶,形成了以公路、鐵路、水運為主的旅游綜合交通樞紐;并且它也是武隆仙女山――黔江小南海――酉陽桃花源精品旅游線路的必經之地,旅游區位十分優越。這便為開展旅游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優越的旅游區位因素。
(二)旅游資源的推動性
彭水縣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旅游資源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旅游資源。一方面,彭水縣地理環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孕育了豐富多樣的自然旅游資源,據完全統計,包括2處4A級風景名勝區,2處3A級旅游景區和多個精品旅游古鎮;另一方面,它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分布著苗族、土家族和回族等30多個少數民族。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方傳統文化,包括鞍子苗寨、蚩尤九黎城、阿依河著名旅游景點,創造了苗族萬人采花山節、土家族哭嫁等文化旅游活動。彭水旅游資源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吸引力強的特點,有利于推動旅游精準扶貧活動的開展。
(三)經濟發展的緊迫性
彭水縣是集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為一體的地區,2016年GDP產值達到1286858萬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上年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10.8%。隨著產業結構的逐步優化和城鎮居民收入的持續增加,相應的帶動了消費支出增加和地區市場繁榮,尤其是生產生活資料、日消費品和旅游服務等出現了快速增長的態勢。但同時彭水作為國家級貧困縣之一,GDP產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遠低于國家平均水平,從側面表明了該區域貧困人口數量較大、貧困程度較深等問題,更凸顯出了旅游精準扶貧的緊迫性。
(四)生態環境的保護性
區域內生態環境脆弱,地勢坡度較陡,耕地中坡度>25度的耕地所占比例較大,且人均耕地少,適合農牧的土地產出低。由于受亞熱帶季風氣候控制,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易導致干旱、洪澇、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災害。長此以往形成了水土流失、土壤貧瘠和人地矛盾尖銳等現象,給本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阻力,這就必然要求本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式要與脆弱的生態環境相契合。
二、彭水h旅游扶貧實施建議
(一)轉變觀念做好扶貧目標識別
旅游精準扶貧關鍵在于精準,這就要求彭水縣政府及工作人員摒棄傳統的扶貧觀念,樹立精準扶貧理念。首先,切實做好扶貧目標的識別,真正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要清晰地認識到旅游精準扶貧是對傳統旅游扶貧的深化和提升,是對以往扶貧經驗的總結和借鑒。其次,政府應做到由以往的“輸血式救濟扶貧”向“造血式可持續扶貧”方式的轉變,增強自身脫貧“造血”能力,切實將旅游與扶貧有效結合起來,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積極引導貧困鄉村農民參與旅游業的發展,促使其從旅游發展中充分獲益,真正實現自身的脫貧與發展。
(二)多元扶貧建立新型管理體系
針對彭水縣旅游扶貧主體單一的情況,應積極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扶貧體系,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旅游扶貧開發,構建社會扶貧系統,形成以政府為主導、部門聯動、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的旅游扶貧新格局。首先,在每年的財政預算中,彭水縣政府可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貧困地區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并實現政府部門聯動的新局面,如旅游部門與住建部門合作,建設一批旅游名鎮等。其次,動員相關企業參與到旅游扶貧中來,通過旅游扶貧規劃引導,鼓勵社會企業參與扶貧開發;最后,通過政策和資金引導等方式,調動貧困人口參與旅游扶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貧困人口在旅游扶貧中的自我幫扶。
(三)因地制宜打造民族特色旅游產品
彭水縣是一個典型的苗鄉縣城,境內居民以苗族為主,因此當地政府在旅游扶貧活動中,可以利用絢麗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通過開展民族村寨旅游,開發民族服飾、工藝品、飲食和歌舞等特色旅游產品的形式,實現當地居民通過開展旅游業而受益,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逐步形成以市場帶動、景區帶動、民族村寨旅游帶動的旅游扶貧新模式。
(四)完善監督堅持實事求的理念
加強對旅游扶貧的監督管理是旅游扶貧取得成功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建立相應的旅游扶貧管理體制。彭水縣政府作為扶貧主體,有權加強對扶貧資金的管理、貧困目標的識別和對貧困人口的傾向性政策等,進行旅游扶貧監督管理,嚴格防止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和開發企業受經濟利益的驅使而忽視實事求是。其次, 建立扶貧動態監督機制,加強對扶貧目標、項目、資源和扶貧效果的實時監督,為旅游精準扶貧政策的制定、實施、修改和調整提供依據。
三、彭水縣開展旅游精準扶貧的意義
(一)立足實際,形成全新模式
實施旅游精準扶貧有利于轉變彭水經濟發展方式,由以往依靠工業、航運業拉動經濟發展向旅游拉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隨著武隆銀盤水電站的興建、區域交通網絡的聯通和交通方式的革新,導致彭水航運業衰落和消亡,從而嚴重影響了彭水經濟的發展。當地政府在立足于本地貧困人口眾多、旅游資源豐富的實際情況基礎上,提出“將旅游業作為全縣第一支柱產業”的發展方式,開展旅游精準扶貧,大力發展旅游業,減少貧困人口數量,從而開拓出了一條“旅游興縣”的新路子。
(二)推動經濟,減少貧困人口
實施旅游精準扶貧戰略,有利于提高彭水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減少地區貧困人口數量,它已然成為當地政府開展扶貧攻堅工作的重要內容。在2016年全年彭水縣第三產業增長8.5%,對經濟貢獻率達到了45.6%,三大產業結構比由上年的19.1: 42.1: 38.8調整為19.6:39.0: 41.4。同時,全年全縣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9元,比上年增長11.6%,貧困人口數量下降16%,可以明顯看出,旅游精準扶貧在地區減貧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三)規避風險,不做旅游飛地
旅游飛地是指旅游業發展對其經濟的帶動作用較小,旅游者僅在旅游目的地從事游覽活動,食、住、娛、購等均在外地進行的旅游現象。實施旅游精準扶貧有利于彭水避免成為旅游飛地:首先是因為實施旅游精準扶貧意味著政府和參與企業,會承擔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義務,進行旅游基礎設施和其他輔硬件的完善,包括景區、酒店、交通線路等,為旅游者提供一個舒適的旅游環境和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務等,增加游客游玩興趣;其次,通過實施旅游精準扶貧,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游產品、合理規劃當地旅游線路,可以增加當地旅游資源對旅游者的吸引力,以達到延長旅游者游玩時間或者停留當地的目的,從而避免成為旅游飛地。
(四)促進教育,提高綜合素質
在正確的開發方式和旅游資源豐富的前提下開展旅游精準扶貧,必然會取得成功,進而在帶動彭水經濟的整體發展的同時,也會促進彭水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首先,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意味著當地財政資金的充裕,這就為完善教育基礎設施、改善教學環境和教師待遇提供了條件,以利于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其次,旅游活動在本質上屬于人類的遷移活動,伴隨人類遷移的還有先進的文化理念、知識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質,因此開展旅游活動有利于當地居民接收外來先進文化,提高自身素質;最后,旅游活動的開展必然會影響到當地政府的相關決策和政策推行,其中包括教育政策。近年來彭水縣教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興辦職業教育,指導職業教育內容的整體改革,在保證基本科目學習的前提下,逐漸增加旅游教育等相關內容,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文化教育水平。
(五)提供就業,實現效益統一
首先,旅游業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產業,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貧困人口就業,緩解貧困地區的就業壓力;其次,旅游業是一個具有生態效益的產業,對生態環境污染較小,強調保護性發展,與國家提倡的可持續發展政策相契合。因此,通過發展旅游業,實施旅游精準扶貧戰略,有利于在降低環境壓力的前提下,減少彭水當地的貧困人口數量和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的進步,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歌曲走紅后,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文雄作為歌曲總監制,發表了《讓文藝的芳華永遠為人民綻放》,介紹了歌曲的創作背景和創作過程。該文被眾多網站和個人微信、微博轉載,廣為傳播,引發了人們對歌曲持續熱議。人民網2月10日登載了《歌曲〈不知該怎么稱呼你〉引爆湖南春晚:詞美、曲美、情感美》的長篇報道,并轉載了《讓文藝的芳華永遠為人民綻放》。人民日報客戶端、解放網等登載了《〈不知該怎么稱呼你〉走紅》的報道。湖南日報、湖南衛視、長沙晚報等對歌曲走紅進行了連續報道,重點報道了歌曲走紅后的社會反響情況,并配發了《〈不知該怎么稱呼你〉 為人民綻放的作品芬芳四溢》等時評。歌曲走紅也引發了網民的持續關注,網民在論壇、貼吧、新聞跟帖、QQ空間、微信朋友圈發表和轉發了大量的歌曲評論文章,短的幾句話,長的多達數千字。不少網友點贊說:這是一首接地氣、抒民情的歌,話語樸實,溫暖人心!搜狐、新浪、網易、鳳凰網等主要門戶網站登載了《歌曲〈不知該怎么稱呼你〉引發人們共鳴》《〈不知該怎么稱呼你〉究竟火在哪里?》《〈不知該怎么稱呼你〉走紅背后的民意期待》《〈不知該怎么稱呼你〉讓猴年新春暖暖噠》《〈不知該怎么稱呼你〉:激活創作源頭的時代藍本》等網民熱議文章。紅網、華聲在線、時刻新聞、新湖南精心挑選相關報道、視頻和網民熱議文章,推出了《綻放――歌曲〈不知該怎么稱呼你〉持續走紅》《從〈不知該怎么稱呼你〉看的百姓情緣》等專題,圖文并茂,多角度解讀歌曲《不知該怎么稱呼你》。其中紅網和華聲在線論壇置頂推薦貼文《〈不知該怎么稱呼你〉流淌的民心旋律:總書記與苗族大媽的故事》,閱讀量超過300萬余次,跟評數千條。
濃墨重彩聚焦
從去年5月開始,《十堰日報》就在一版和其他版面刊發報道,濃墨重彩進行聚焦。先后刊發了《鄖西三年扶貧搬遷萬余農民》、《連片開發城鄉統籌文明引領――竹山探路秦巴山片區扶貧開發》、《張灣區實施整村推進抓好產業扶貧》、《讓笑容在農民臉上綻放――鄖縣扶貧攻堅紀實》、《房縣“縣鄉聯建”活動成果豐碩》、《喜看“水都”換新顏――丹江口市脫貧致富奔小康工作紀略》、《鄖西:讓“城”與“鄉”越來越近》等稿件。與此同時,推出了一批專刊,如《村村通,通向山外的幸福路》、《新農村新面貌新生活――竹房城鎮帶房縣片區建設掠影》。這些專刊圖文并茂,表現形式新穎,輿論引導有力。理論版也在相關專欄刊發一批理論文章。
表現手法多樣
《十堰日報》全面運用消息、通訊、圖片、系列報道、組合報道、專題深度報道、理論文章等各種體裁,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及時、全面、深入做好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工作的宣傳報道。同時在新聞包裝上力求出新出彩,用版面渲染手法體現宣傳價值,實現宣傳效果與閱讀的統一,從而使稿件內容與版面表現形式實現完美結合,體現了黨報特色和水平。
一、貴州省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現狀
(一)貴州省農村扶貧開發的法律保障制度
貴州省專門針對扶貧開發出臺的法律法規主要是于2013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貴州省扶貧開發條例》。在制定該《條例》時,由于受自然條件、歷史文化等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我省在全國范圍內仍是農村貧困面最大、貧困人口數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按照當時國家規定的扶貧標準,我省還有貧困人口1149萬,占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總數的9.4%;貧困發生率高達33.4%。在全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中,我省有烏蒙山片區、武陵山片區、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共計70個縣,該區域的貧困人口占全省總數的86.3%、貧困鄉鎮占87.6%、貧困村占84.3%。由此可見,在制定《條例》時,我省的扶貧開發形勢是非常嚴峻的,扶貧攻堅任務仍非常重。為了讓我省扶貧開發工作有法可依,也為了規范各種扶貧開發行為,保障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更好地發展,幫助扶貧對象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減小城鄉和區域發展差距,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并結合國家和我省的有關扶貧開發政策,制定《條例》是非常必要的。
《條例》對扶貧對象、政府及相關部門所承擔的扶貧開發責任、扶貧項目地管理、扶貧資金地管理、扶貧開發的保障措施、法律責任等問題都作出了相應的規定。這使得我省的扶貧開發工作有了法律法規進行保駕護航。
(二)貴州省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取得的成效
貴州省在過去五年,貧困人口數減少656萬人,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數達66萬人,有35個貧困縣、744個貧困鄉鎮摘帽,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4.3%。當然,《條例》也起到一定作用,《條例》的制定標志著我省扶貧開發工作進入了依法推進的新階段,同時確保了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有法可依。該《條例》實施期間全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得到進一步鞏固。
二、 貴州省農村扶貧開發存在的突出問題
雖然,貴州省在過去五年的扶貧開發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貴州省扶貧開發條例》實施以來也起到一定保障扶貧開發工作開展的作用。但是,為了與全國同步實現在2020年達到小康標準,貴州省在接下來的五年里,仍需要面臨每年讓一百余萬貧困人口脫貧的巨大壓力,所以我省農村扶貧開發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我省88個縣區中有70個屬于集中連片扶貧開發縣,全省還有農村貧困人口745萬人,再加上我省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仍然處于非常薄弱的狀態,人民群眾因災、因病致貧,甚至返貧的現象比較嚴重,所以扶貧攻堅任務依然非常艱巨,要依法推進扶貧開發工作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首先,對于扶貧開發的法規、政策認識有待提高,《貴州省扶貧開發條例》適用性不強。部分基層干部、群眾對《條例》以及扶貧開發的相關政策還不夠了解,很多地方對于怎樣穩固扶貧成果、防止返貧的工作不夠重視。我省的扶貧開發條例已經施行三年多,期間國家層面和省級層面都出臺了大量有關扶貧開發的政策,我省的扶貧開況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貴州省扶貧開發條例》作為我省扶貧開發的法律制度保障已經出現了適用性不強的問題。
其次,基層的扶貧隊伍工作能力較弱,還需加強精準扶貧工作力度。部分基層扶貧開發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對于扶貧開發政策及《條例》的執行并不到位。導致扶貧開發工作出現很多問題,例如扶貧對象識別不精準,一定會影響總體扶貧開發規劃落實、扶貧項目地開展、扶貧資金地發放等很多工作的精準程度。
再次,投入的扶貧資金不足,扶貧資金地使用、管理、監督有待加強。在扶貧資金投入的問題上,盡管各級財政每年都在增加投入,但投入資金總額與扶貧任務需求還是沒法適應。對于資源整合的問題,《條例》中有對于資源整合的規定,但執行效果并不太好,有些部門還是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沒能使不同的扶貧資源結合在一起發揮更大的效用。對于資金使用的問題,財政扶貧資金使用途徑過于單一,使得扶貧資金發揮的作用很有限。對于資金管理的問題,例如存在部分項目資金發放較晚,使得項目實施單位難以開展工作,以致影響到項目實施進度。對于項目資金公示公告制度執行的問題,《條例》也有明確的公示規定,但仍有部分地方出現公示公告內容不完整的問題。還有貧困地區扶貧?苑⒅械姆缸鏤侍猓?廡缸鐨形?婕俺?街叭ń?猩笈?钅孔式稹⑽淳??幾謀浞銎犢?⑾钅亢妥式鷯猛荊?傲臁⑿楸ā⑴燦梅銎犢?⒆式鸕刃形??渲校?勾嬖?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81_1.shtml>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的行為,在《條例》中也規定了責任追究制度,但因為監管不到位導致這些犯罪行為仍然存在。
最后,安排的扶貧項目不切合當地實情,項目實施效果不理想。問題出現在有的項目沒有考慮清楚當地自然條件、經濟條件、人員條件,從而導致項目實施效果并不理想;一些項目規模太小,又很分散,沒法形成一定規模,以至于缺乏市場競爭力;有些項目的后期管理不到位,而且相關部門的監督工作也不及時,直接導致項目失敗;還有針對缺乏基礎設施的貧困地區的相關設施建設項目安排得太少,鄉村道路、水利設施等問題都急需解決。
三、 貴州省農村扶貧開發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建議
(一)加大學習宣傳扶貧開發政策法規的力度
各級各部門必須加強對扶貧開發政策法規的學習以及貫徹落實,加強扶貧工作者對于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緊迫感與責任感,要充分意識到扶貧開發是一個持久的系統工程,脫貧目標需要考慮很多方面情況,每個扶貧工作者都必須全力以赴才能完成好這項工作。扶貧工作者必須熟練運用《條例》和扶貧開發政策開展工作,并且要幫助農民群眾了解《條例》和扶貧開發政策,調動農民群眾對于扶貧開發的積極性。要大力宣傳《條例》和扶貧開發政策,以期在整個社會環境中營造依法開展扶貧開發的良好氛圍。
(二) 加強扶貧開發隊伍的建設
努力提高農村扶貧開發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以適應新階段繁重的農村扶貧開發任務的需要。按照《條例》規定,加快設置貧困鄉鎮的扶貧工作機構,安排各項扶貧工作的專職工作人員。同時,也要提高農村扶貧開發干部隊伍的質量,定期對農村扶貧開發干部進行扶貧工作培訓,并進行相關人才的引進,保障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高質量。通過加強農村扶貧開發隊伍的建設,提高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精準度,全面準確地對致貧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嚴格劃分扶貧對象和救濟對象,制定出切合實際的幫扶計劃,確保各項扶貧開發政策的順利實施。
(三) 增加扶貧資金投入,加強資金項目監管
竭盡全力去爭取中央財政的專項扶貧資金、定點扶貧和對口幫扶等資金支持我省扶貧開發事業。同時,加大地方財政對于扶貧資金地投入,吸引更大范圍的金融資金、社會資本參與到扶貧開發事業中,并建立起扶貧資金地有償使用、多元投入機制。加強對于扶貧資金的監管力度,加快資金撥付和項目實施進度。集各方力量,充分整合利用扶貧資源,提高扶貧資源的整體效用。要保障產業化扶貧的重點項目投入,也要提高扶貧項目的覆蓋面。切實做好貧困地區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扶貧項目立項、審批、實施、驗收、評估等管理制度。認真執行扶貧資金項目公示公告制度,提升人民群眾對項目建設的積極性。按照《條例》規定,財政、扶貧、審計、監察等相關部門須做好監管工作。
(四) 努力提高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效果
讓龍頭企業、合作社更好地發揮帶動作用,組織農民打造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自然條件,并具有地方特色的養殖、種植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提供相關農業科技技術,做好特色品牌建設,以提高市場競爭力。進行產業扶貧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制定項目時要考慮當地實際情況,充分尊重群眾的意見,盡量轉變當前部分群眾配合度不高、項目監管不到位的情況,細分各部門職責,全面調動相關部門和貧困農戶的積極性,全力推進項目開展,提高項目實施效果。
(五) 調整扶貧開發機制
要著眼于增強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積極轉變傳統的扶貧方式、手段,從提高貧困群眾的自我脫貧能力入手,創新扶貧工作思路、形式、方法。在實際工作中,要正確協調好貧困農戶盡快脫貧與長遠生計、典型示范點建設與幫扶全部貧困人口總體推進的關系。堅持產業扶貧與智力扶貧并重,充分發揮基層組織、駐村幫扶干部和農業技術人員的作用,宣傳好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幫助貧困農戶學習掌握實用技術,提高綜合素質。
(六) 加強依法監督工作
1、引言
森林是大自然的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林業產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之一,在調節人與自然和諧中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單是建設生態文明的一個必要方面,在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各部門中有著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地位。長期以來,人類的頻繁活動與伐木使用,給自然生態帶來了很大程度的傷害,我們國家近期來實施的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水土保護、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工程,修復和維護了現有生態系統的平衡,但林業生態建設依然具有非常嚴酷的考驗,因而,我們必須加快實行以追求生態環境最大平衡為目標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令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等多方面保持最佳狀態,從而持續良性運行。
2、甘肅南部山區林業狀況簡述
2.1大致情況
甘肅南部屬長江中上游、黃河中上游和青藏高原區域交匯地帶。區域內,白龍江林區是全國九大重點林區之一。區域內林業生態建設單位,是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重點實施單位,也是長江與黃河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和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綠色屏障,更是甘肅這樣一個地處內陸、干旱少林地區不可或缺的綠色寶貴資源。區域內,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國家一二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瀕危物種零星分布種類較多,是從事科研與保護獲取生物基因的天然寶庫。
2.2林業生態建設存在的問題
2.2.1轄區內有效資源開發建設不完善。特別是江河水系小水電無序開發建設表現最為突出。大小水電站密羅其布,上一個電站的出水口就是下一個電站的進水口,河道要么是蓄水池、要么就是斷流干枯;生態活水,一度成了暗流和人造水池。河水流動的天然凈化功能大大減弱,江河流動生態動能一度被轉換為電能,江河流動生態動能產生的蒸騰作用銳減,森林小氣候環境遭到破壞,對護林防火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水生動植物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甚至遭到了滅頂之災,導致生物多樣性和種群多樣性遭到破壞。2.2.2生態環境依然脆弱。水土流失嚴重與旱澇災害頻繁。山勢陡峭,河川狹窄,地表徑流加快,降水很快通過江河流失,極易集聚形成洪澇災害。舟曲縣2010年“8.08”特大泥石流自然災害,14個社區村落的沿河房屋沖毀倒塌,泥石流阻斷白龍江、形成堰塞湖,造成1000多戶家庭,無論平凡或富裕,無論幸福美滿或矛盾門爭,頃刻間蕩然無存。旱澇災害已成為制約地區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瓶頸。2.2.3發展和保護面臨新的挑戰。區域內絕大多數市縣為國家重點扶貧的貧困縣,林業生態建設區域內的鄉村貧困發生率至今依然高達41%,農林牧交錯,生產、生活與生態建設保護矛盾較為突出。林木盜伐、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的現象時有發生。2016年迭部“2.02”森林大火就是因為偷砍林木人為引起的。加之我國糧食策略和土地策略整改之后,各種以開發建設為名目侵占林地的案例增多,一面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一面是生態建設保護,人民參與林業生態建設的積極性降低,無疑會制約生態建設后勁。
3、林業生態建設對策
3.1用全新理念指導林業生態建設
3.1.1生態示范區(生態移民)、生態旅游、原料林基地、生態公益林和經濟林致富工程、山區綜合開發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機結合建立短、長期協同的發展大方向。3.1.2在生態合理性的基礎上對涉及到林業方面的各類問題、重大策略以及大型項目必須認真調查和實地考察。以祁連山生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遭受掠奪式開發嚴重破壞問題引以為戒,對區域內開發建設進行重新評估審定。3.1.3在資源和環境可接受和可維護的范圍之內進行原有資源的維護與合理使用,在增加經濟總量的同時,不能單一依靠不斷投入來實現經濟增長,不能發生資源枯竭、生態系統遭破壞等現象。必須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必須維護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幾方面協同前進。靠山肯定是要吃山的,但是怎么吃,決定了能否吃得下去,能否吃得長久。
3.2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依法保護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充分發揮森林公、檢、法專業執法隊伍優勢和森林消防專業隊伍作用,強化與地方政府各部門間的強強聯合,開展林區治安綜合治理,切實做好保護與開發、經濟與生態、人文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3.3依托科學方法、齊頭并進,提升林業生態建設效率。3.3.1大力宣傳和人才培養相結合,滿足森林生態環境監測、科技推廣、信息服務體系;多方面展開節約能源,減低消耗,,加強碳匯工作力度,有效實施碳匯補償機制。3.3.2資金籌措、政策扶持與小流域綜合治理結合。強化政府職能,重點實施“四荒”(荒山、荒溝、荒丘、荒地)、“三灘”(江灘、河灘、湖灘)、“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地旁)、“兩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綠化。3.3.3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為目的的森林資源管理新模式。林業生態建設著重以提高林木保有量和森林碳匯總量為目標,徹底改變重造輕管、只造不管的現象。
作者:劉東漢 單位:甘肅省白龍江林業管理局
參考文獻
[1]張國慶.論和諧發展與生態建設[J].安徽農業,2003(1):17~18.
【關鍵詞】 民族地區;農業銀行;金融服務;精準扶貧
中國農業銀行的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農業銀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發展階段。2009 年1月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農業銀行是中國主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之一,提供多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同時還有金融市場業務及資產管理業務,投資銀行、金融租賃、基金管理、人壽保險等也屬于其業務范圍。至2015年底,農業銀行總資產為177913.93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89099.18億元,吸收存款135383.60億元,資本充足率為13.40%,全年實現凈利潤1807.74億元(數據來源:中國農業銀行官網)。
民族地區農業銀行指開設在民族地區,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農業銀行分行、支行以及基層營業機構。本文所指的民族地區,具備以下特征:特定的一個或幾個少數民族世代生活的地方,并且少數民族人口較為集中,同時擁有和保留著較為濃郁的民族習慣和文化,能夠體現出民族特色,并且國家一般會賦予這些地區一定的與當地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相適應的特殊優惠政策。民族地區的農業銀行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發展,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對方便偏遠落后地區百姓生活產生了積極作用。但整體看來,民族地區農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深入解決。本文就民族地區農業銀行的生存發展狀況做簡要分析。
一、取得的成績與進展
1、經營業績取得顯著進展
近年來,民族地區農業銀行的經營業績逐步向好,在存貸款額、績效、聲譽方面均有了較大提高。
中國農業銀行準格爾旗支行至2013年底,各項存款余額455551萬元,比年初增加43396萬元。其中對公存款余額240104萬元,比年初增加14228萬元:儲蓄存款余額215447萬元,比年初增加29168萬元。貸款余額達到390465萬元,較年初增加82305萬元,新增實體貸款及或有資產不良率均為零。新增貸款100%。2013年實F利潤16804萬元,同比增加1636萬元。當年全行中間業務收入實現3107萬元,同比增加388萬元,完成計劃任務的107%。(《準格爾年鑒(2014)》)
隨著經營業績的提升,民族地區的農業銀行也獲得了許多榮譽,比如準格爾旗支行榮獲2013年度分行“五?一”勞動獎,榮獲2013年度鄂爾多斯市分行綜合績效考核第一名。2013年6月,在中國銀行業協會2012年度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工作表彰大會上,措勤縣江讓營業所和福建寧德長興支行榮獲“年度最佳社會責任特殊貢獻網點獎”,等等。
2、服務當地經濟社會能力進一步提高
(1)對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分行是自治區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近年來圍繞青稞、藏藥材、優質絨山羊、牦牛肉、藏系綿羊、藏豬等高原特色產品發展方向,重點支持了一批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的龍頭企業。先后扶持的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龍頭企業達到20余家,扶持的市(縣)級龍頭企業40余家。在“十一五”期間完成了28.36億元的特色產業貸款發放工作,貸款余額10.09億元。扶持了1117戶農牧特色產業經濟實體,實現了691395人的就業。同時,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了扶貧貼息貸款,每年為產業龍頭企業等相關企業節約融資成本約439萬元(數據來源:中國農業銀行官網)。
分行出臺的《關于做好2012年金融服務“三農”工作的意見》成為了推動產業發展,尤其是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其中提出了推動產業發展的2項要務:一是積極支持特色農畜產品、高原特色食品、高原特色藏藥等產業的發展,走特色強區之路,推進特色農牧業“七區七帶”戰略格局;二是通過不斷完善信貸資金的利益聯動機制,走“公司+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加大對“十大產業”的推進力度,把企業發展與農牧民增收有機結合,實現農牧業發展、農牧民增收和農行增效的多贏效果。
另外,新疆分行以“金融戍邊、穩疆興疆”為使命,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為契機和引導,在產業發展中提供多領域的金融支持。該行圍繞著2014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就能源資源開發、紡織服裝、特色農業等產業出臺了具體的實施意見。持續加大了對優勢行業、支柱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的支持力度。重點在打造千億產業集群、五大千億產業園區上下功夫,加大對道路交通、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至2015年6月,該行對核心客戶累計投放信貸45億元,授信額度近300億元(數據來源:中國農業銀行官網)。
(2)對民族地區農牧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很多民族地區以農牧業為主,農業銀行在支持當地農牧業發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內蒙古分行以“面向三農、商業運作”為自身定位,以多種方式發揮好“三農金融服務主渠道”作用。首先,抓住三農龍頭企業和重點農戶,以此為突破點。其次,以“公司+基地+農戶”為重點扶持方式,圍繞肉、絨、乳、糧、薯、草六大農牧主導產品開展扶持工作,重在推進農牧新興經營主體的涌現。至2015年8月底,內蒙古分行共與區內343家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實現了綜合金融服務覆蓋面過80%的目標。針對區級以上龍頭企業累計綜合授信176億元,貸款余額達103億元,突出支持了蒙牛、伊利、魯花葵花油、金鑼、科爾沁牛業等龍頭企業的持續發展(數據來源:中國農業銀行官網)。
新疆分行則緊扣“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主線,專項設置“三農”信貸計劃,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確保針對“三農”的貸款增量不低于上一年,增長速度不低于全行平均水平。具體落實了“20萬農戶致富工程協議”,對精品農戶、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農村新型經營主體進行重點支持,開展了“惠農通”工程建設,進一步擴大了農村基礎金融服務的覆蓋面。
3、針對個人的金融服務產品收到較好效果
“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是一款針對個人的金融服務產品,指的是對民族地區家庭內單個成員發放的,用以滿足其從事規模化生產經營資金需求的大額貸款。此類貸款的貸款方式靈活,可采用保證、抵押、農戶聯保、質押等多種方式申請貸款。用款方式也較為靈活,可以分為“自助可循環方式”和“一般方式”。自助可循環方式指在核定的最高額度和期限內,借款人可隨借隨還,通過自助借款方式提款、還款;一般方式指的是對借款人實行一次性放款,一次或分次收回。如果在采用自助可循環方式,那么個人生產經營貸款按照貸款的實際使用天數計息,可最大程度的減少借款人的利息支出。
另外,在一些偏遠的民族地區,農牧民有著較為強烈的個人信貸需求,而又無法實現“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為了滿足這種需求,推動農牧民改變“等、靠、要”思想,一些農業銀行開辟了新的服務產品,比如保證信貸,針對當地少數民族群眾,以書面保證、鄉或村級政府提供證明的方式發放貸款,而且利率極低。以“雙聯戶”聯保的方式開展的貸款活動也在增加。這就大大方便了農牧民,有效滿足了他們生活和經營用款需求。
“農戶小額貸款”在一些民族地區也得到了較好開展。這一業務指的是農業銀行按照普惠制、廣覆蓋、商業化的要求,對農戶家庭內單個成員發放的小額自然人貸款。每戶農戶只能由一名家庭成員申請農戶小額貸款。這種方式和“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有相似之處,但額度要小,不再局限于生產經營方面。也存在著貸款方式靈活、用款方式靈活等特點,同時可以節省農戶利息支出。
4、金融服務方式拓展和人員培訓較好地實行
在民族地區,由于獨特的地理、風俗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影響,金融服務方式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結合當地實際適當拓展金融服務方式對民族地區農業銀行生存發展非常重要。比如內蒙古分行按照“一行一策、分類指導”的原則,結合縣級區域內的每一家支行業務開展情況、地域特點、民風民俗特點等綜合因素,制定了《內蒙古分行縣域支行“一行一策”發展規劃》,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業務目標、金融服務方式、客戶發展目標以及風險控制舉措等。
整體而言,民族地區農業銀行的金融服務人員綜合素質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業務能力有了提高,敬業精神有了加強。而針對民族地區的重要發展任眨農業銀行也加強了專門的培訓。比如內蒙古分行于2016年10月11日舉辦了精準扶貧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培訓班,參加培訓的共148名客戶經理,其中二級分行有14人,全區134家支行有134人(數據來源:中國農業銀行官網),幾乎涵蓋自治區全部旗縣支行。通過培訓,提升了工作人員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崗位能力,為進一步做好精準扶貧統計工作和資金調撥、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小微企業產品嚴重缺失
隨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小微企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成為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一些民族地區的高原環境、人口密度等諸多因素限制,當地農業銀行更關注對當地較大企業的支持,或者僅僅滿足于當地居民的存貸款業務,對越來越多的當地經濟合作組織等小微企業重視不足,缺乏主動作為,小企業簡式快速信貸業務開展有限。
“小企業簡式快速信貸業務”是依據小微企業所提供的有效抵(質)押物價值或保證人的擔保能力,直接為客戶辦理各類貸款、貿易融資、票據承兌、貼現、保函、信用證等表內外融資業務的融資產品。這種業務具備多個優點,如融資額度靈活,最高可達3000萬元;擔保方式多樣,可采用國有土地使用權、房地產、存單、國債、銀行票據全額抵(質)押或保證擔保方式;業務流程便捷。
2、“科創貸”運用不足
“科創貸”是農業銀行向納入各級政府風險補償基金支持范圍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的各類本外幣信用的總稱,包括貸款、貿易融資、票據承兌、貼現、保理、承諾、信用證、保函等表內外融資業務。“科創貸”主要滿足的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技術轉化和產業化過程中的融資需求,最高可貸款8000萬元,并且企業可享受優惠融資利率,可以采用政府增信、保證保險等多種擔保方式。
但在民族地區,農業銀行的“科創貸”運用并不到位,這與民族地區快速發展的中小創新企業發展需求之間還有錯位。以拉薩市文成公主實景劇演藝區內的小微企業而言,我們調查中發現,有多家具備科技創新元素的小公司,他們有的進行自主文化產品創意設計進而在演藝區內展銷,有的與有關文化產品企業聯合進行創意開發,但他們面臨的一個困境就是資金問題。實際上,農業銀行完全可以用科創貸進行滿足。
3、工作團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方面,由于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程度等方面的影響,民族地區,尤其偏遠民族地區農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并不穩定,有較大的流動性,一旦有新的機遇,或條件、待遇更好的選擇,員工一般會選擇離開。另一方面,一些民族地區農業銀行工作人員的待遇較低、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工作人員不滿現狀,有抱怨和消極應對的態度,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第三方面,在一些民族地區的農業銀行中,較高素質的工作人員缺失,尤其在高海拔的農牧區,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低,業務能力有待提高。
三、相關政策建議
1、結合所在民族地區特點,因地制宜開展業務
民族地區農業銀行的生存發展以及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既具有一些共同性,也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必須結合所在民族地區地理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以及金融需求進行具體設計,因地制宜開展業務,采取多種手段推進自身生存發展,并有效推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2、提高生活條件艱苦地區農業銀行工作人員的待遇
提高所處自然條件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地區農業銀行工作人員的待遇,切實解決他們工作中、生活中的困難,情感上關心他們,工作上鼓勵他們,生活上照顧他們,從而達到穩定工作團隊的目的。同時要加大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并適當引進高層次人才,推動銀行全面可持續發展。
3、加大自身的金融創新
進一步利用“互聯網+”推進互聯網金融“數據信貸”業務發展,對符合農牧業產業鏈發展要求的民族地區,實行“互聯網+金融機構+核心龍頭企業+產業鏈下游經銷商客戶”的金融服務模式。利用“數據信貸”業務破解民族地區中小企業傳統貸款準入難、審批難、擔保難等困境,實現普惠金融服務模式:“重信用、輕擔保、無抵押”。利用“互聯網+”簡化手續,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信貸業務優勢,實現業務流程全部互聯網線上操作,縮短業務辦理流程,提高貸款業務辦理速度。
4、全力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
科技創新型企業在民族地區越來越多,而且有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機遇,因此農業銀行要加大支持力度,促M農業科技發展,使其更好地發揮富農、強農的作用。一方面,農業銀行應為農業科技型企業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解決其融資難題,降低其融資成本;另一方面,要關注科技創新企業與當地農牧民增收之間的關系,利用資金鏈條作用推進“科技公司+農戶”的信貸綜合經營模式,促進農牧民增收。
5、積極主動地融入到精準扶貧之中
農業銀行與國務院扶貧辦于2014年簽署了“金融扶貧合作協議”,在產業扶貧與小額信貸扶貧兩大方面開展合作。隨后,農業銀行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扶貧工作的意見》等多份推進扶貧工作的文件。民族地區扶貧、脫貧任務更為繁重,當地農業銀行更要積極主動地融入到精準扶貧之中。要設計適應民族地區需求的金融產品,推出“特色貸”。要創新金融扶貧、脫貧模式,在精準上下功夫,比如開展的以農戶信用評價為基礎的小額信用貸款業務,在內蒙古開展的內蒙古金融扶貧富民工程貸款業務等。
【參考文獻】
[1] 閆冰.農行吉林省分行農村金融市場發展戰略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2.
【關鍵詞】貧困農戶;風險態度;前景理論;心理賬戶
【Keywords】 poor farmers; risk attitude; prospect theory; mental accounting
【中圖分類號】F32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5-0045-02
1 引言
近年來國家從政策和制度層面加大對河南省農戶的扶貧力度,減少農戶風險,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為更有效開展扶貧開發,更應重視研究貧困農戶面對風險時本身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因此,論文擬采用行為經濟學的前景理論與“心理賬戶”理論剖析他們的冒險行為,以此提升精準扶貧的有效性。
2 農戶風險概述
廣義上說,風險主要是指由未來的不確定性而可能導致損失發生[1]。對于貧困農戶而言,風險是從事農業生產或生活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市場行情變化、政府政策調整、生活風險等諸多風險因素。
貧困農戶由于自身財力物力、教育水平、見識的限制性以及不確定性,常常面臨著生產生活中各種各樣風險的沖擊,從而產生貧困問題、環境人口問題等嚴重問題。目前國內外學者針對農戶風險應對策略的研究中,主要立足于降低農戶風險的政策,但對農戶的冒險心理缺乏足夠的研究。對此論文引入行為經濟學的前景理論、心理賬戶等經濟學理論分析農戶的行為特征,對貧困農戶的風險應實施更加有效的應對策略分析。
3 河南省貧困農戶風險調查分析
通過開展調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對開封市蘭考縣、駐馬店市新蔡縣、信陽市固始縣三縣共100戶農民進行調查。調查主要以貧困農戶面臨的風險以及他們所采取的應對措施為主。調查結果如下:
3.1 貧困農戶面臨的風險
調查中發現,70%的農戶面臨著建造房屋、婚嫁以及孩子上學等方面的經濟風險,47%的貧困農戶面臨著家庭成員大病救治而帶來的風險,還有42%的貧困農戶會面臨自然災害風險,例如干旱洪水帶來的風險,如圖1所示。
3.2 貧困農戶風險應對措施
從以上農戶面臨的諸多風險中,河南省貧困農戶中僅約10%的貧困農戶會為應對風險而進行儲蓄,70%以上的貧困農戶更傾向于通過向親戚朋友借錢以及外出打工的方式去應對風險,如圖2所示。
3.2.1 向親戚朋友借錢
由于貧困農戶的收入和支出不均衡,貧困農戶在存錢和向別人借錢之間更傾向于向別人借錢或采取其他措施來應對風險。
卡尼曼的前景理論認為:人的決策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信息的收集與整理,u估與決策。從心理賬戶的角度看,貧困農戶把借款和存款放在不同的賬戶中。不同的心理賬戶有不同的記賬方式和心理運算規則[2],由于自己掙的錢和別人掙的錢在面臨同樣的損失時,他們的敏感程度帶來是效用是不同的,因此影響個體決策。對貧困農戶來說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十分珍貴,支出時會感覺心疼;但從他人借來的錢來得相對容易,雖然知道以后要還,但以后的意義是抽象的。這就和現代社會中有一部分人很喜歡通過信貸的方式進行提前消費是一樣的道理。
3.2.2 外出打工
貧困農戶基于生活現狀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改善生活狀況,最直接選擇就是外出務工以獲得更多收入。據國家統計局的《2015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外出務工農民月均收入3359元,比上年增長251元,增長8.1%[2]。農民外出務工是為規避進行農作物生產時所面臨各種風險以獲得更多的收入改善生活情況。基于行為經濟學,“農民也是理性經濟人”,即處于相對貧窮狀態的農民對自己的每一個選擇的行為都會精打細算。根據前景理論,民工在對相關信息心理認知的基礎上,經過編輯、評價兩個階段,建立起自己的“心理決策框架”[3]。通過該框架建立,貧困農戶對于外出務工和在家種地會有不同預期,當農民發現朋友親戚外出打工掙的錢遠超于自己在家務農時,就會傾向于外出打工。
4 農戶應對風險的具體建議
農戶作為農業生產中的微觀主體,受家庭收入、社會地位、知識水平等諸多條件限制,他們應對風險時往往是自發性的。要改善貧困農戶的生活狀態,須具以下幾方面提高貧困農戶的抗風險能力。
4.1 從國家層面來說
要設計和出臺更多政策去保障貧困農戶的基本生產生活。加大對貧困農戶的醫療改革,讓貧困農戶有病可醫;加大基礎教育均衡改革,讓出身貧農的孩子有學可上。改革不僅僅是政策出臺,更重要的是要具體落實步驟與制度保障,讓貧困農戶確實看到生活的希望。
4.2 從基層組織來說
應建立幫扶制度,多途徑籌措貧困戶幫扶資金;安排專門人員去幫助貧困農戶解決問題。對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定期組織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對貧困農戶集中培訓、上門指導,提高貧困戶的致富技能;為貧困農戶家庭中的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扶持;為他們提供信息服務,引導他們選準致富產品,確保增產增收,加快脫貧步伐。
4.3 從農戶自身來看
農戶自身應當增強脫貧的意識和信念,不應該自暴自棄。有困難一定要及時向村里或者政府反映。同時應當積極開展生產生活,學習先進的生產知識和技術,擴寬市場與信息渠道,努力提升自身抗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程開甲
空投、平洞、豎井;朔風、野地、黃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無聲處起驚雷。一片赤誠,一生奉獻,一切都和祖國緊緊相連。黃沙百戰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鱗開。
鐘揚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達植物生長的最高極限。跋涉十六年,把論文寫滿高原。倒下的時候,雙肩包里藏著,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熱愛的藏波羅花,不求雕梁畫棟,只綻放在高山礫石之間。
劉傳建
儀表失靈,你越發清醒。乘客的心懸得越高,你肩上的責任越重。在萬米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個傳奇背后,都隱藏著堅守和執著。
杜富國
你退后,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著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贊。
王繼才、王仕花
浪的執著,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三十二年駐守,三代人無言付出,兩百面旗幟,收藏了太多風雨,濤拍孤島岸,風頌赤子心,《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王繼才、王仕花。孤云心浩然!
馬旭
少小離家,鄉音無改,曾經勇冠巾幗,如今再讓世人驚嘆。以點滴積蓄匯成大河,灌溉一世的鄉愁。你畢生節儉,只為一次奢侈。耐得清貧,守得心靈的高貴。
呂保民
身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曾經軍旅,豈容兇殘鬧市橫行。于人群中挺立,喝斷暴徒的路,聚攏起民間的正義,俠隱于世,見義而勇。勇不在于強悍,而在于無所畏懼。
其美多吉
三十忠誠風與雪,萬里郵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漢子不能倒下。雀兒山上流動的綠,生命禁區前行的旗,蜿蜒的郵路是雪山的旋律。堅強的多吉,你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
張玉滾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
基金項目:水庫移民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開放基金課題:“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建議”(編號:2016KF12)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F06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4月20日
隨著我國水利水電移民工程規模和數量的不斷壯大和發展,國家陸續制定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扶政策來支持水庫移民。為確保移民后扶政策認真兌現落實,各地相關部門必須加強移民后扶資金管理。為此,如何強化移民后扶資金在支付、使用、監督等環節上的管理是當前移民工作中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水庫移民后扶資金概述
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歷來是水庫移民工程實施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由于水庫移民后扶資金數額大、使用層次多,故管理監控難度大。后期扶持是解決水庫移民問題的重要方式,扶持成效關鍵取決于后期扶持資金分配和利用的合理性,其管理好壞直接關系到移民后扶工作的成敗。
根據國家移民后扶政策的有關要求,有兩種支持移民安置的主要支付方式。一是直接支付給個人的現金補貼即現金直補方式,主要用于生產生活補貼,保障移民的基本生活條件,發揮輸血的作用;二是項目扶持方式,即通過移民基礎設施的改善和生產的發展,提高移民收入,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從而促進移民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發揮造血的作用。目前,國家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對后期扶持現金直接補貼并結合項目扶持為主的后扶資金發放方式較為常見,因為二者結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平衡移民和原住居民關系,帶動移民地區區域經濟發展。
二、水庫移民后扶資金運行現狀
自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以來,移民后扶資金逐步顯現出功效,主要表現在移民后期扶持項目取得了顯著的效益,移民生產和生活條件已經有了較大的提高,有效地改善了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增加移民收入,提高移民生產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促進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經濟發展。
但調研發現,移民后扶資金使用績效在不同地區仍然存在著一些差距。安置地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配套基礎設施越完善,移民的發展機會相對貧困地區就更多,投入的移民后扶資金就能發揮更大的效益。移民后扶方式的選擇和移民后扶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也會影響移民后扶資金的扶持效果。此外,移民個體素質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后扶資金的使用效率。素質較高且有能力的移民會用這部分資金來參加培訓或發展成本低、收效快的經濟活動等,提高后扶資金的使用效益。而對于一些整體素質較差的移民,則不合理的資金使用方式則降低了移民后扶資金使用效益。
雖然各地后期扶持的移民工作近年來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在落實后扶政策過程中,由于政府、水庫業主和移民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移民后扶資金管理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資金籌集渠道狹窄,資金缺口大;直補資金普遍到賬延遲;新老庫區資金需求差距大,生活補貼標準偏低;票據使用不規范,鄉鎮、村級賬務有待進一步規范、健全和完善;項目投資前缺規劃,投資后少監管;投資結構不合理;缺乏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等。同時在資金的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客觀條件的復雜性、資金管理方式不一致等原因,使得有的地方資金使用績效高,移民群眾受益廣,社會效應良好,而有的地方后期移民資金投入不平衡、扶持項目無產出、資金使用績效低,群眾反映后扶工作開展得不盡如人意,移民受益有限。
另外,調研發現部分縣(市、區)還是我行我素,移民直補資金發放不及時,增長人口項目實施進度滯后,“兩區”項目至今沒有啟動。個別縣(市、區)幾個年度的移民項目資金還滯留在賬面,致使大量移民資金結存,無法發揮效益,嚴重影響移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三、加強水庫移民后扶資金管理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移民后扶Y金使用與監督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加強移民后扶資金使用中的過程監督。對于移民后期扶持直補資金,縣財政局、移民局應及時核實本地區移民信息,通過財政惠民補貼一本通系統撥付到移民個人賬戶。對于移民后扶項目資金,縣財政局、移民局應按照項目基建程序組織項目建設,掌控項目施工進度,對已經竣工的項目,及時組織驗收,并按規定程序報賬,避免拖欠工程款;另一方面要加強社會監督的執行力度。對于水庫移民直補資金,定期在移民鄉鎮、村公示欄,對直補資金發放時間、發放標準、發放移民信息進行公示,接受移民群眾的監督。對于移民后扶項目管理實行工程審計,對申報資金的建設內容、施工進度、建設質量進行審核,符合設計標準和批復要求方能辦理付款手續,以確保了庫區移民資金專款專用,保障移民后扶資金運行的安全和實效。
(二)構建移民后扶資金管理信息系統。要實現科學系統化的管理水利水電工程的移民后扶資金,就需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構建以軟件作為平臺的項目資金管理信息系統,有效、規范、統一的管理數據,進而實現整體上使用與規劃移民后扶資金,使得資金發揮出最大化的作用。系統借助相關的地理信息、計劃規劃、基本資料、資金管理、查詢統計、移民等功能的模塊,實現網上對移民的信息進行傳遞、管理以及實現電子收發、上報和審批計劃、撥付以及監管資金的功能,使得各個級別的移民管理部門能夠實現協同性的辦公。系統借助管理資金的模塊,對每一筆資金是怎么來的、主要的構成成份、使用的情況、撥付審核的情況加以管理,強化管理分配使用移民后扶資金,實現管理和監督;系統將快速地查詢移民的信息、資金的使用、項目的計劃與實施,并且能夠對相關的信息進行統計,構成準確、統一而標準的數據,使得管理、統計、查詢以及匯總更加方便,為相關部門制定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三)建立各部門分工與協作機制。相關部門之間的協作與聯系是落實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關鍵,各方通力協作、密切配合是實施移民資金管理的基礎。紀檢、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和協調,在移民工作和移民資金管理中各司其職、分工負責。在明確各自監管責任的同時,建立起了運轉高效的協商協調機制。通過進行資源整合,加強部門協作,發揮集群優勢,既加強了移民后扶資金管理,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從而提升了政策執行中整體效益。
(四)選擇合理的移民后扶資金分配方式。針對水庫移民安置模式和后期生產扶持模式的特點,水庫移民后扶資金可以采用不同的資金分配方式,這有利于充分發揮移民后扶資金的最大化效用。與后期生產扶持模式匹配的資金分配方式一般有直補到人平均分配模式、項目扶持模式、直補到人和項目扶持相結合模式三種。直補到人為主的分配模式,能讓移民直接受益,且中間操作環節少,但必須能準確地界定移民身份,同時還需兼顧協調其他各方利益,一些特殊的移民群體如分散插組安置、投親靠友安置、自謀職業和無土安置移民通常可選擇采用直補到人為主模式;改善移民基礎設施和發展生產可選擇采用項目扶持為主模式;水庫移民后扶資金直接發放給移民個人和實行項目扶持相結合的模式,則要能夠合理確定直補到人和項目扶持的比例,即農業綜合開發采用兩結合分配模式。每種模式各有利弊,如何科學合理地分配移民后扶資金,確保庫區移民資金專款專用、安全并有效使用,必須規范移民后扶資金的計劃、撥付使用流程,以提高扶持效果,同r針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才能充分發揮移民后扶資金的最大化效用。
(五)整合移民后扶資金實施農村移民精準扶貧。精準扶貧是移民工作的重點方向。為便于整合移民后扶資金開展精準扶貧項目,各地移民部門要加強制定更多的避險解困、產業扶貧、創業培訓等精準扶持脫貧方案。既要整合移民后扶資金,又要確保專項資金整合不違規。同時,要加大貧困移民產業發展扶持力度。自主創業、發展產業的貧困移民和村集體以及與貧困移民建立利益連接機制的企業、基地、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經縣(市、區)移民、財政部門進行資格審核后,可享受貧困移民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扶持。產業發展扶持項目可采取直接補貼、貸款貼息、先建后補、以獎代補、保險保費補貼等方式予以扶持。水庫移民工作必須從單純安置補償做法中解脫出來,改消極賠償為積極創業,變救濟生活為扶持生產,把移民的安置與庫區的經濟建結合起來,走開發性移民的路子,使移民脫貧致富。
(六)扎實推進移民后扶資金績效評價工作。為了提高移民后扶資金效率,提升項目綜合效益,各地移民部門必須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與評價,在移民后扶資金的使用上,由過去只重項目實施向重效益發揮轉變。對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的績效評價需綜合評價資金所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及環境效益。一是嚴把項目審查。認真審核項目的申報資料、實施方案、綜合效益,嚴格項目前期工作;二是細化項目節點。對照項目實施方案,細化各個節點,量化績效指標,明確評價標準;三是任務目標對標。對申報資料不全、不符合績效評價要求或績效目標審核未通過的,不納入年度項目計劃安排。通過后期扶持資金績效評價目標管理,逐步建立起計劃編制有目標、計劃執行有監控、計劃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移民后扶資金績效管理機制,確保了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項目安全和資金安全。同時,還要通過建章立制,完善移民后扶資金績效評價長效機制,推動移民后扶資金績效評價工作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