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6 18:35: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詩詞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學生選定誦讀篇目、備齊紙筆。
3.學生自帶一本詩詞讀物或一幅抄寫詩詞的書法作品。
二、分組準備,推薦選手
學生自愿組成3-5人活動小組,推薦一名選手上臺參賽(小組成員要輪流當選手,不能連任),另選兩首課外詩詞寫在投影片上(各小組選題重復的不能超過3首)。
老師分發記分牌和投影片,主持人給小組和選手編號,通報各組選題。
三、抽簽背誦,評選能手
第一輪:將已經學過或要求背誦的古詩詞題目及作者寫在紙條上,由選手抽出三首詩,當眾背誦,每首詩滿分為10分。
要求用普通話,聲音洪亮且正確、流利。觀眾席上各小組用記分牌打分、亮分,各組打的分數之和即為選手得分,由老師在黑板上標出。
第二輪:選手依次背誦自選的課外詩詞,主持人投影出示詩詞全文,各小組對照投影給選手打分,要求及做法同上。
此外,選手若能加背一首課外詩詞,另獎2分,但必須正確、流暢,否則倒扣2分,而且加背的詩詞不能超過三首。兩輪競賽得分之和的前三名即為此次活動的背誦能手,全班鼓掌祝賀,這三位同學的名字將寫進班集體的光榮榜。
四、抄錄詩詞,自由誦讀
競賽告一段落,各小組交換課外讀物、摘抄課外詩詞,然后自由誦讀。老師巡視、答疑。主持人收集書法作品,課后組織評委評選,擇優張貼到“學習園地”,供全班同學學習、欣賞。
五、挑戰能手,爭當“擂主”
下課前5分鐘,挑戰者(包括本次活動的主持人)可選用古詩聯句、報字說句、報題背詩、據問背詩等形式讓背誦能手檢驗自己的實力,并選讀或加背1一2首課外詩詞。
二、論如何做好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一)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習積極性
宋代陳頤說:“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意思是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實踐,激發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比如課堂一開始,巧妙地設計導語,以貼近生活、形象的事例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有一個好的開端。《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對萬里長江進行描述的同時,追憶了三國時期功業非凡的英雄俊杰。在教學中可以用“三國人物中,哪位才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作為導語,引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三國時期人物,對比《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對他心中英雄的描寫,再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更能吸引學生學習。
(二)引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多層次朗讀
古詩詞富有節奏、韻律輕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會讀,更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例如,對曹操《將進酒》的教學過程中,曹操以宏偉的氣勢,充沛的感情,抒發其作為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也有對歲月蹉跎、時光短促的感慨。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朗讀競賽,集體朗讀等形式,引導學生體會曹操詩中的意境,以充沛的情感進行朗讀,在競賽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得課堂學習氣氛更加熱烈。
(三)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增加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趣味性
在古詩詞教學中可以結合多種學科、多種教學方法,增加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趣味性。如引入音樂教學,古詩詞在節奏與音調上有獨特的韻律美與節奏美,李煜的《虞美人》,柳永的《雨霖鈴》等都有現代音樂譜曲,教師可以播放相關樂曲,再加以引導,使學生更迅速地進入角色,生動地感受到課文情境。另外還可引入繪畫教學,教師選取一些繪畫作品,點撥學生組織所學古詩詞對畫題詩,給畫配上詩意,更能引導學生思考與領悟。如選取一幅大海漲潮的圖片,教師對大海的氣勢與意境進行引導,學生聯想到《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結合繪畫將有更深的感觸。通過此類教學方法的不斷發掘,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
(四)注重課外延伸,鞏固學習效果
教師不僅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古詩詞教學,更要延伸到課外,注重學生課外知識的拓展,使學生知識掌握更豐富,學習效果更牢固。例如,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前,可布置學生自己尋找資料,通過網絡搜索、翻閱書籍等途徑,了解即將學習的古詩詞創作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創作靈感。以《過零丁洋》為例,文天祥“零丁洋里嘆零丁”時南宋即將滅亡,詩人被押解逼迫招降,抑郁無力報國才發出此國破家亡感慨。學生了解詩人所處時代背景后對后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歷史名句將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引出其他感嘆國家興亡的詩詞,對詩詞中的情感及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對比,不僅能鞏固課堂知識,而且能擴展掌握更多的詩詞,逐步鍛煉學生的鑒賞水平以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
一、小學語文新課標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是在國家教育改革和時展的要求下實施和頒布的。新課標指出應致力于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小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小學語文是基礎語言工具,是表情達意的基礎工具,是有很強思想性的基礎工具,它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語工具。
小學語文新課標是在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個性教育三大教育理論發展下提出來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充滿活力而又多元化的語文課程。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作為我國的一名公民應了解自己祖國的文化背景知識,小學語文是普及文化的一門基礎課程,學好漢語是每個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掌握了基本的語文文化才能立足于這個社會。小學語文強調引導學生學習中國文化,同時讓學生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二、古詩的特點
古詩一般分為兩大類:敘事詩和抒情詩。敘事詩以描寫具體事件、人物為主的;抒情詩是以抒發作者感情為主的,它又可以分為寫景和寫意兩大類,但不少古詩既寫景又寫意,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用極為有限的詩句表達盡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點可用于一個字來概括“美”:意美、語美、音美、形美。意境美,是故事中所描繪生活畫面與作者思想感情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的美,正如人們常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情。”作者選取最富有特征的具體事物,或最有意義的場景,或最典型感受來言志抒情,以啟發讀者展開豐富的想象,去領會意境與情感,并從中受到熏陶。語言美,是指古詩的語言凝煉、生動形象,常常運用夸張、比喻、象征等多種手法再現大自然的美、社會的美和藝術的美。這些詩句讀來令人感到美不勝收。音樂美,古詩講究押韻和節奏。音韻和諧,節奏鮮明,所以讀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聲聲悅耳,產生了音樂美。形美,是指形式美與形象美。
三、新課標下古詩詞的教學
古詩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以含蓄精煉的語言、深邃優美的意境、豐富誠摯的情感,成為膾炙人口的一種文學體裁。它在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古詩不僅能讓學生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了解到古代社會的狀態及古人的情感,還可以讓學生在古詩中領悟到為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的文學熏陶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⑴創設意境,感知詩意之美
古詩是詩人的感情在特定的環境下即興地抒發,而此種感情往往是借助一些具體的形象而產生的,然后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在古詩教學中,如果將抽象、凝練的語言與具體的物象聯系起來,能提供給孩子們鮮明、準確、豐富的感性認識,把學生較快地帶入“智力發展區”,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力。音樂是開啟人們感情閘門的一把金鑰匙,而詩與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特殊聯系。如果在教學中把意蘊含蓄的情感與悅耳動聽的音樂聯系起來,將古詩中的“情”化為聽覺中的“聲”,有利于學生披文入境,深入感受古詩中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從而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⑵賞詞句,品味語言之美
古詩講求“煉字”,其簡潔精煉的語言含蓄深沉,使人時常回味。只有引導學生弄懂詩句中字、詞的真實含義,揣摩出其精妙之處,他們才會真正理解詩句的意思,也才能真正品味出詩的韻味來。因此,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每首古詩時應當先讓他們找出詩中不理解的字、詞,然后借助工具書進行討論、交流,弄懂詞義,理清詩句的意思。不過,這種方法在實際教學中顯得有些呆板,學生學起來也感到枯燥無味。而電教媒體能克服時空限制,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文字,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詩中含義深刻的詞語,反復琢磨,體會語言文字的精妙。
⑶啟迪想象,感悟表達之美
詩的語言具有高度的濃縮性,所以給讀者留下很多的“藝術空白”。而新課標下的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有效地啟發學生去進行豐富的想象,進行藝術的再創造,切身感受詩的意蘊,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時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華。
顯然,作為一個老師,特別是小學教師,盡管小學生在這一階段正是知識的旺盛期,但也不能一味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填塞,以為越多越好。相反,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針對自己學生的特點進行古詩教學,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如此才能事倍功半。
參考文獻:
[1] 徐國芹. 探索各種教學媒體和技術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9(3): 127-128
課堂模擬實際生活是有效的輔助教學的手段,老師可事先把單元詞匯按名詞,動詞,形容詞分類,課堂上一是實物展示發法,通過實物展示,增強學習詞匯的興趣。二是圖片展示法,把對應的意義用圖片展示出來,更生動,更形象。實踐證明,這兩種方法能促進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詞匯的朗讀及說出其意思的能力,能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熱情。
2.把單元詞匯放入句子中背誦。
單純背誦詞匯表不僅枯燥無味,而且單詞放到句子中產生變化時,學生會一頭霧水。于是我經常把單詞和句子揉在一起教,跟學生共同分享漢語意思,當詞不離句時,學生才能準確理解詞義,才能提高他們的翻譯能力和理解能力。這種方法很受學生們歡迎。
3.通過多種形式來輔助詞匯教學。
通過學生們感興趣的英文歌曲,諺語,格言,繞口令,習語,說唱,詩歌,成語,笑話,謎語等形式參與到教學中,給學生以新鮮感,吸引他們上課的注意力。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老師平時多留心,收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而且難易要恰當。比如:新目標英語七年級starterunit3whatcolorisit?本單元學習顏色,由于學生剛從小學上來,對兒歌很感興趣,我就把“一閃一閃亮晶晶”這首兒歌歌詞換成顏色的單詞,使其押韻:colorcolortencolors,redorangeyellowandbrown,greenblueblackandwhite,andpurpleandgray,colorcolortencolors,wemusttrytolearnthembyheart。這些活動既能活躍氣氛,又能寓教于樂,對記單詞是大有好處的。但注意時間上不能過長,否則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4.利用單元材料復述故事。
二、實驗方法
1.數據來源新生入學后,筆者所在的高校根據新生的高考英語成績實行分級教學。高考英語成績在120分以上的進入高級班學習;100分以上的進入中級班學習;100分以下的進入基礎班學習,基礎班的學生人數是600多人。我們對基礎班的學生進行了摸底測試,發現他們在詞匯這一部分得分很低。這意味著詞匯量小、一詞多義的用法不知道。在高中階段,單詞都是一詞一義,這直接影響到他們的閱讀理解、聽力和寫作的水平,直接導致高考的英語成績低。為了讓他們的英語水平盡快趕上來,我們必須要打破常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依托網絡優勢,配合教學特點,大幅度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和加強他們對一詞多義的理解,讓學生的英語水平突飛猛進地提高。2.研究內容在教學中,除了所使用的教材外,我們還使用和教材配套的相應的音頻視頻課件,此外還編撰出適合本教材的語料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第一學期學生學習詞匯的重點是詞義辨析、習慣搭配、慣用法。按照大綱對學生各學期的要求,我們將第一學期的教學重點定義為:(1)一詞多義。大一的學生在高中所接觸的詞匯大多是一詞一義,詞性比較單一,詞的使用范圍也比較小。。但進入大學后,一詞一義逐漸被一詞多義所代替,詞性不再單一,詞的使用范圍也在擴大。所以,我們在教單詞時不僅要教詞的基本意義,還要讓學生掌握它在上下文中的不同意義和不同詞性。在學一個新詞時,我們要列出所學詞匯的同義詞、反義詞、形近詞、同音詞等。還要根據教學大綱給出某些詞的固定搭配和固定句型。利用網絡提供的背景和資料,布置造句練習,通過上下文來記單詞。(2)詞族循環記憶法。第二學期,根據大綱的要求學習單詞的重點是詞義辨析、習慣搭配、慣用法。在完成了第一學期的詞匯教學任務外,第二學期我們強調的是詞族循環記憶法。這種方法就是針對直接英語詞匯教學而研究的一種比較有效的詞匯學習方法。“詞族”主要指運用現代英語詞匯學和認知語義學領域的相關原理對大學英語大綱中所列詞匯進行科學分類組合。“循環”主要指運用詞匯半開放、半閉合性質以及重復記憶原理對按詞族分類的大綱詞匯進行多次重復記憶。再附以網絡課件中對有些重點詞反復的練習,和每個單元提供的套題,讓學生一周做一套以檢驗實際掌握的情況。實踐證明,詞族循環記憶法較好地解決了學生學習中遇到的諸多難題,證實了直接英語詞匯教學的可實施性和相對于傳統教學的優越性。(3)學以致用。到了第三學期,大綱中所規定的要掌握的詞匯重點是在應用中記單詞,掌握單詞實際用法。我們在教學中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調整教學方法,就是針對具體情況突出每個單元的重點詞,配合網絡提供的視頻課件,反復強化這些詞的練習。每個單元的題庫中都有大量的詞匯習題,我們要求任課教師每周給學生布置一套題讓學生課下在網上做,不用老師批卷,學生做完點擊提交,網上會自動顯示學生的分數。這樣堅持做下來,學生都知道要掌握哪些詞,效果好于傳統的詞匯教學方法。
三、研究結果
在我們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中,82%的學生認為網絡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非常有效,3%的學生更喜歡傳統的教學方法,15%的學生贊成網絡的自主學習,完全擺脫課堂授課的約束。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67%的學生表示能很快接受和適應新的教學方法,28%的學生認為對新的教學方法能逐漸適應,還有5%的人有一定困難。而這部分學生大部分來自新疆和地區。可見,實施網絡教學改革,把它應用到構詞模式的教學中基本不存在學生難以適應的問題。傳統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模式都是以“教”為教學過程的中心,教師對學生實行“全程控制”,忽視了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其結果是學生死記硬背的多,領悟理解的少;被動應付學習的多,自主創新學習的少。而網絡教學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時空界限,構建了一個無限開放的教學空間。學生不再受課堂教學時空的束縛,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借助電腦、光盤課件和網絡進行自主學習,遇到語言難點還可反復學習,直到弄懂為止。學習的時間機動,可長可短,由自己靈活掌握;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實際情況從自主練習中選擇不同級別的學習內容,可有所側重地學。學生還可以通過每個單元的測試軟件提供的測驗,了解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內容和進度,如期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
2.敘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敘事教學法是根據認知語言學的研究成果,以敘事理論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方法。敘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人類思維理論。人類學家布魯納把人類思維分為范式思維(即科學思維)和敘事思維。人類自古以來就習慣通過敘述故事的方式來表達對世界的看法,總結生產生活經驗。在敘事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學習內容重新編碼內化為自己容易理解并方便記憶的知識,這符合學生的慣用思維。二是認知心理學理論。認為人類生活是一個故事化的過程,人類習慣通過故事表達思維,只有通過故事的形式才能真實又生活化地傳遞人類文明。敘事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上的應用順應了學生的思維習慣,有利于學生提高掌握單詞的效率。三是認知語言學理論。認為在習得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者首先要掌握敘述的方法。在交流過程中人們更傾向于注意敘述性話語,所以掌握敘事方法更容易在交流中習得語言。四是敘事理論。認為講故事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能力,敘述是人類認知和表達世界的基本方式。五是外語教學理論。認為培養學生靈活使用語言是語言教學的價值,敘事教學法是可以用于任何階段和程度的語言教學中并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運用英語表達思想。由此可見,敘事教學法從人類的思維、心理、語言等多角度出發,建立在嚴密的理論基礎上。
3.敘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的應用
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某一課的若干個單詞組成故事,也可以利用一個敘述故事講述某一個單詞。這個過程不用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可以有針對性地用于詞匯教學的某個環節。使用詞匯教學法進行英語教學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3.1復述
復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簡單復述,另一種是相對復雜的復述。簡單復述是學生將所學的新課文中的某一段用自己的話再敘述一遍。相對復雜的復述是學生將整篇課文用自己的話進行敘述。相對復雜的復述所敘述的故事更復雜,這要求學生思維要更加嚴密。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也會運用復述的方式進行教學,但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教師沒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使用新學的詞匯進行復述,學生反復使用自己已經十分熟悉的詞語進行復述,這種復述活動不能使學生反復操練所學新詞,教學效果自然也就不明顯了。所以教師安排復述活動時一定要要求并引導學生使用新詞匯。教師既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復述活動也可以通過布置家庭作業的形式安排復述活動。目前為止,我國仍然使用班級授課制,班額較大。教師在課堂進行復述活動不能涵蓋全部學生,只有部分學生能得到鍛煉。敘事教學法提倡在課外寫作活動中引導學生使用復述,利用布置作業的方式彌補課堂鍛煉的不足,使每個學生都能利用復述的方式認知、掌握所學新詞匯。熊沐清教授提出觀點:使用敘述方法可以有效地記憶知識。敘述是將我們所要記憶的內容進行認知加工,使這些知識在自己的頭腦中重組轉化為熟悉的知識,從而方便記憶。在初中英語詞匯課堂上,通過參與復述活動,學生所獲得的不僅僅是學習詞匯的意義和用法,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學習詞匯的方法,更加鍛煉了學生的敘事思維。
3.2創建或改編故事
復述要求學生根據所學內容,將已學內容加工改造變成自己的知識。在復述過程中由于已經有一定的模板,這限制了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從這個角度來說存在一定的弊端。為了更加完善敘事教學法,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思維,敘事教學法進一步提出了創建或改編故事的方法。這個方法的內涵是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根據所學單詞自由地創建故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發散思維和自由想象,學生將所學單詞運用到故事中創造自己喜歡的故事。學生自由選擇故事的題材和體裁。宗旨是通過創建故事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并靈活運用新單詞。與此同時,鍛煉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認知成長。
3.3創設情境,角色參與
我們知道單詞通過反復使用最容易被記憶。敘事教學法倡導教師在課堂詞匯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交際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靈活運用所學單詞。這樣不僅達到了記憶的目的,更使學生知道單詞如何使用。這種交際情境可以設置學生喜愛的形式,例如話劇、采訪或小品等形式。沒有參與角色扮演的同學要對表演者進行點評。教師在設計角色扮演活動中要注意情景的真實性和趣味性,不要流于形式。
2減少漢語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豐富詞匯量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占據了大量課堂時間,學生的詞匯掌握仍然不牢固。教師要幫助學生度過詞匯難關,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學中把英語發音規則與漢語發音規則進行對比,減少漢語對發音的影響。例如,濁輔音、尾輔音、雙輔音、弱讀音節等問題要隨時強調,避免漢語影響造成拼寫錯誤。正確區分詞類和近義詞,將詞義相近,但詞類不同的詞放在一起比較,區別詞形和用法,例如,careful、careless、carelessness和carefully,教師幫助學生分清楚這些詞的不同詞類,掌握這些詞在句子中的成分。辨析搭配方法相似或意義相似的近義詞,避免近義詞混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語言環境,教師的講解盡量使用英語,講清楚英漢之間不同點,讓學生理解詞匯,避免生搬硬套,造成選詞錯誤。鼓勵學生大量的背誦英語詞匯,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增強語感,克服母語對英語寫作的負面影響,提高正確使用詞匯的能力。在詞匯學習中,要求學生記住單詞的意義和拼寫的同時,記住同義、近義、反義詞,掌握詞形相似的詞,了解詞形變化,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記憶詞匯,教師要善于抓住機會,穿插詞匯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英語句子中詞組搭配位置相對固定,記憶一些特殊的語法規則,以免發生混亂。副詞與形容詞的詞性變化是教學難點,要加強記憶。把詞匯的讀音和拼寫結合起來,幫助學生記憶單詞,依據讀音和拼寫之間的規律,結合讀音規則,加強單詞的記憶。改變機械的記憶辦法,多途徑立體式的記憶,把課堂學習引申到課外,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英語讀物,了解英語國家文化,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關于英語信息,豐富詞匯量,提高閱讀質量。
3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猜詞能力
古詩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是我國悠久歷史里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它就像一杯陳年醇香的佳釀,滋養著炎黃子孫的血脈;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著民族的魂魄。常吟古詩,可以陶;臺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養他們的詩學素養。小學語文教材中就選編了數十首古詩,由此可見,古詩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更應充分重視古詩教學,并力求探索出教學古詩的新思路。
任何一首古詩,都有及其豐富的“背景”資源:詩人的生活經歷與創作歷程;與古詩密切相關的創作故事;古詩涉及的相關典故、傳說;詩人的相關詩作;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詩人的創作風格等等。如果聯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詩人。教師應引導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了古詩的“背景”,體驗古詩的內容、情感、思想。學生才能夠真正地走進古詩中去,去領略古詩所表達的奇妙意境。如《江雪》一詩,詩人柳宗元通過自己的所見,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靜、凄涼的寒江上獨釣的情景。詩人為什么寫一個老翁在這樣的季節、這樣的地方垂釣呢?其中的感情,學生很難一下子領悟出來。這時就應該讓學生去搜集、查詢作者的有關資料,讓學生搞清楚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達自己被貶后的那種失意寂寞的情懷和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1 情感引領,架起文學橋梁,教師是關鍵
古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要想使學生具有激情,教師首先要做到有熱情,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法多樣化,力戒刻板。在進行每課古詩教學時,都應批準激情點,以此做契機。如《贈汪倫》是摯友篇;《靜夜思》是思鄉的主題曲;《登鸛雀樓》則既抒發志向又蘊涵哲理,每首詩作都飽含詩人的深情。教師只有以情激情、找準情感基點,才能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中學習語言,才能使學生從中獲取情感與人文精神的養料,從而豐富學生的感情世界,開啟藝術想象力,從中汲取文學營養。
2 解意,讀懂詩文內涵
解意,主要是解釋字意,掃除文字障礙,理解詩句的大意。古詩語言含蓄凝煉,思想雋永,情感細膩,只有正確理解,才能領略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情感美、內涵美。首先,是理解字義。除了要準確理解基本的字詞含義外,尤其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古詩殊的語法現象,讓學生懂得古今漢語的一些變化,避免望文生義。①注意一詞多義,如“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兒童急走追黃蝶”中的“走”,“可憐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憐”;②注意單音節詞,有些單音節詞現在已經發展成雙音節詞,如“飛入黃花無處尋”的“尋”,理解字義的時候需要注意;③注意雙音節詞,有些雙音節詞現在仍然使用但意思有了變化,如“卻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妻子”,現在就是指一個人――妻,但在古語中妻是妻,子是子;④注意通假字,如“死去元知萬事空”中的“元”,“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教”。五是注意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春夜喜雨》運用了擬人手法,將春雨比擬得惟妙惟肖,煞是喜人。然后,是理解句意。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譯法,一種是意譯法。到底使用何種方法,也要靈活運用,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翻譯,比較一下哪種方法好,哪種方法合適,就選用哪種方法來理解全詩,以便更準確地理解和領悟。
3 悟境,領略詩意境界
古詩的意境,是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動的客觀事物相契合所創造出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古詩講究的是用精煉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創造意境。小學教材中收錄的古詩凝練優美,往往表現了深刻的意蘊和動人的境界,但是由于小學生生活經歷不多,情感體驗相對較少,古詩中的語境是教學的難點所在。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可從補充材料、反復誦讀、情景再現、聯想對比、借助多媒體課件等多個方面入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入詩文,領會意境,通過多讀、多想、多聽、多看,還原描繪的形象,從而由表及里,品味特有的意境,領會蘊含道理,促進審美意識的形成與升華。
4 拓展閱讀,培養詩趣,課外延伸,積淀文化底蘊
我們不能就詩教詩,教師要勇于把語文課堂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天地,也就是學生的生活和大自然。古詩詞距離學生遙遠,有很多詩詞都有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這就要靠學生具有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學習前要閱讀、收集大量與本詩有關的資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這一次次的積累中,學生的語文功底,領悟理解力才能漸漸地厚重起來。另外,在學完一首古詩后,可以由此及彼地進行相關鏈接。當學生有了一定數量的積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進行組詩的教學,學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讓他們感受到在古典文學中,自己所知僅是滄海一粟,從而激起他們更強烈的學習欲望。那么為了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古詩課堂,當學生已水到渠成之時,我們要啟示學生自己去創作詩文,開絕句佳詞賞析會、結詩社,寫讀書筆記、點評詩文,進行研究性學習,為自己出詩集、辦詩文報等,學生從背詩、賞詩到作詩,經歷了一種生命的快樂。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走進詩詞歌賦的王國,享受美感體驗和揮灑才思的愉悅與幸福,是師生共同生成的大課堂,這是最令人歡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詩教學。
總之,古典詩詞是我們偉大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一個沒有傳統的民族是可憐的,一個擁有傳統卻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優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美的詩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引導學生去發現它的美,欣賞它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以此來豐厚孩子們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觀察到,不少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現得瞻前顧后、猶豫不決,詢問起原因,他們紛紛表示“怕寫不好,老師看了會生氣”“其他同學也會嘲笑自己”。長期處在思想負擔較大的壓力下,學生自然對寫作持有一種抵觸甚至是排斥的消極心理。
上述情形表明學生在寫作學習中缺乏一種穩定的安全感。而要想更好地開展教學,我們小學語文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滿足學生寫作的安全需求。為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1.選擇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寫作話題
對于貼合自身生活實際的寫作話題,學生往往會感覺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這樣一來他們內心關于“寫不好”的顧慮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真正寫起來也更有熱情與積極性。
2.改變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方式
教師應當改變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方式,不僅要注意到學生寫作中的缺點與不足,更要留心挖掘其閃光點,積極肯定學生寫作方面的點滴進步,這種以鼓勵為主的評價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學生內心害怕被指責、被批評的心理,促使他們敢于并樂于在寫作中放飛自我思維。
3.創設師生平等的寫作氛圍
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始終堅持與學生平等相處,以溫和的語言、巧妙的指導成為學生寫作過程中的指導者、扶持者與幫助者,而不是學生寫作的催促者與簡單、粗暴的分數裁定者。這樣一來,教師不再處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學生也不再唯唯諾諾,寫作教學的氛圍變得平等而融洽,在這種氛圍中,學生自然敢說、敢寫、敢表達。
二、滿足學生寫作的社交需求
社會交往是每個社會個體的基本需求之一,這一點反映在年齡較小的孩子身上格外明顯。他們愿意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并享受美好的集體時光。由此出發,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活動中應當盡力滿足學生對社交的需求。可嘗試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共同交流寫作話題
有時,學生不愿意寫作文,并不是因為他們不積極、不主動,而是由于他們對寫作話題缺少相關背景知識的了解,無法構建起完整的寫作框架體系。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結合成學習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分享各自關于該寫作話題的信息積累,這樣一來,學生在集體溝通中就實現了寫作信息的互通有無,既滿足了他們對社交的基本需求,同時也使得他??得以豐富學識與見識,更有利于他們寫出高質量的好文章。
2.互相評價
以往的作文評價大都是由教師一人牢牢把控,學生作為寫作的主體反倒很難融入這一過程中,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由此出發,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適當放手,將評價的權利交還到學生手中,即讓學生互相交換作文,在集體交往中實現互相評價。如此這般,學生的社交需求得到了滿足,同時他們在互相評價作文的過程中也能發現他人寫作中的長處與閃光點,這對于他們而言也是產生寫作驅動力的一大誘發因素。
三、滿足學生寫作自我實現的需求
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收錄了多篇古典詩詞。這些古詩詞多數是中國古代杰出詩人的代表作,在經過時間長河的洗禮后,依然熠熠生輝。學生通過學習古詩詞可以充分感受中國古典文化,欣賞古人的悠然自得,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從意象入手挖掘詩歌意境
無論是現代詩歌還是古典詩詞,最講究的無疑是意境。所謂意境是將詩人的個人感受蘊含在詩歌意象之中,從把握詩歌中的意象感受詩歌的內涵,歷來是鑒賞詩歌的有效方法。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首先帶領學生找出詩歌中的意象,通過對詩中描寫的意象具體的分析,就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內容。為學生進一步感悟詩歌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杜甫的《登岳陽樓》時,此詩是杜甫在歷經漂泊,身患重疾的情況下,登上岳陽樓所作,詩中抒發了作者遙望故鄉,觸景傷懷之情。全詩通過“洞庭水”、“岳陽樓”、“吳楚”、“乾坤”、“孤舟”這幾個意象的描寫,隱含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自己孤單漂泊的凄涼。而在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鶯”、“燕”、“暖樹”、“春泥”都體現了早春來臨的景象,而“亂花”、“淺草”則描繪出來早春的大自然中花草的特點,全詩通過早春時獨特的意象展示了西湖初春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以及對現實政治的不滿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