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7 10:08: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思想品德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有些教師認為,一年級思想品德課,內容簡單,道理淺顯,容易說得清楚,于是,不愿花精力去考慮教學方案、教學手段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結果教學收效甚微。要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明確道理,規范自己的行為,教師就要認真地備課,科學地設計教學流程。如何備課?首先要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生理特點,確定每課的教學目標,然后設計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牋如教《我上學了》一課中的“我將在這可愛的學校里學習、活動”一句,成人看來簡單,但對不到七歲的一年級學生來講,上學是生活的轉折點,是一件大事。他們頭腦中會產生各種想法,有新奇,有高興,有自豪,也有害怕,甚至帶有疑問。
我們要緊緊抓住學生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掛圖、幻燈、課本中的圖片等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回憶開學第一天,校門口“歡迎新同學”的橫標,老師、大哥哥、大姐姐在校門口迎接他們,并把他們領到教室等情景,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溫暖,集體生活的和諧友愛。由此可見,只有認真地鉆研教材、了解學生,教師才能確定準確的教學目標,從而制定出最佳的教學方案,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這是上好課的第一步。
二、寓教于樂,形象地講清觀點
形象生動地講清觀點,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是思想品德教學的重點,而關鍵是如何做到講清觀點、形象生動,千萬不要連篇累牘。要注意從兒童抽象思維不發達的特點出發,并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可以通過活動、游戲、插圖、幻燈、參觀等,把道理寓于游戲活動和感性的認識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淺出。
三、加強行為訓練,促進知行統一
情境激趣法精心創設情境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在教《講謙讓》一課時;結合實際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出示兩個蘋果,一大一小,讓兩個學生到講臺上來拿,兩個同學都不肯拿大的,爭著要小的。由此,教師自然而然地導入課題:這就是“謙讓”。同學們感到很有趣。一位教師在教《不說謊話》一課時,借助錄音,繪聲繪色地配樂講述《狼來了》的故事,把學生引入故事的情境之中,深刻體會說謊話的嚴重后果,饒有興趣地接受了誠實的品質教育。
兒歌激趣法兒歌是小學生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順口等特點。因此,教學中要恰當地運用兒歌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一位教師在講《上課專心聽講》一課時,用兒歌高、概括了課文內容:“眼睛認真看,耳朵注意聽;腦子跟著想,精神要集中;不做小動作,趕跑瞌睡蟲;一心不二用,當個好學生。”學生喜讀樂記,興趣很濃。又如一位教師在教《講謙讓》一課時,恰當地運用了課后練習一的兩首兒歌:“兩只公雞眼瞪大,伸長脖子來打架,為爭一粒小芝麻,斗成一對禿尾巴。”并結合插圖引導學生理解、誦讀,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了不謙讓的危害,增強了教學效果。
對比激趣法教師在教學中關于運用相似、相近或相關、相反的觀點和材料,進行比較、對照,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道德知識理解的有效方法。
一
什么是傳統美德?今天我們應當繼承哪些美德?這是我們在討論此問題時首先應當明確的。中國幾千年的道德文化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可借鑒的東西,就道德內容講,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善為本的人倫思想。與人為善是傳統道德中很重要的內容,至今仍被人們奉為做人之本。其中強調,在與人交往時要溫和、友愛、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在外要“愛人”,如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墨子提出“兼相愛”,要“愛人猶己”,都強調了要善待他人,對人有仁愛之心。另外,在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上,強調要講謙讓,替他人著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教人們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要只顧自己、不想他人。在這種道德倫理思想支配下,形成了我們中華民族良好的社會風尚,如尊老愛幼、助人為樂、講謙讓、懂禮貌等等。這種謙和、善良的人倫思想,正是我們今天待人處世、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所應提倡的。
第二,自謙自責,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為人之道。對己嚴、對人寬一直作為傳統美德流傳至今,它強調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能驕傲自滿。事情沒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諸己”,從自己這里找原因。所謂“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強調了在為人處世上要嚴于解剖自己,對待他人要寬容,不苛求于人。傳統道德觀還強調,當自己強于人時要“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當自己不如人時,不要嫉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這些都是很好的品質。今天,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我們提倡要敢于表現自己參與競爭,這種自謙自責、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思想還需要不需要呢?我認為,不但需要,而且還有它特殊的意義。我們講競爭不是資本主義的相互傾軋,在競爭中更需要學會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寬闊,能與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愛,講情操、重氣節的人格品質。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作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強調為人要正直,面對邪惡要剛直不阿,敢于主持正義,寧愿直死,不可曲生。做人要有骨氣,“在上不驕、在下不諂”、要潔身自好,“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另外強調做人要知榮辱,懂得自尊自愛“痛莫大于不聞過,辱莫大于不知恥”、“人必其自愛也,然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諸”。這種自尊自愛、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質,千百年來一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在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下,加強對學生進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從小培養他們懂得自尊自愛是很重要的。
第四,以公為先的人生價值觀。與西方人本主義道德觀相比,中國傳統道德觀更注重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個人與國家利益的關系上,強調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要以“為國為民獻身為榮”,在生死觀上強調要能做到“舍生取義”生要生得正大、死要死得壯烈。“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都表達了以公為先的人生價值觀。特別是在祖國危難關頭,民族英雄們所表現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國家之務為己任”的民族責任感和“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熱愛祖國、忠于祖國之情。盡管在封建社會中,這種以公為先的思想通常與忠君相聯系,帶有封建主義的色彩,與我們今天提倡的先公后私、大公無私的道德境界不能相提并論,但其中的忘我精神、犧牲精神、高度的民族責任感,還是我們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應該發揚光大。
此外,在傳統道德中,還有一些。如:教人們要珍惜時間,勤奮好學,自強自勉,以及勞動人民在長期艱苦的生活和勞動環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勞、克勤克儉,艱苦奮斗的精神和豁達樂觀的性格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二
如何將這些傳統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課中,使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放異彩?我認為首先要處理好繼承傳統美德與體現時代精神的關系。
我們經常強調在思想品德課中要繼承傳統美德,也要體現時代精神。這二者之間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著辯證統一的關系。談繼承,應立足于當今時代,從當今時代的要求出發對傳統道德進行篩選、創新、改造,使之成為新時代道德文明的一部分;談到時代精神也離不開對傳統道德的繼承,因為任何一種新的道德觀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它不僅依賴于當前的社會經濟基礎,也是對原有道德的揚棄,新的道德觀念是在對舊道德的更新改造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因此,小學思想品德課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著重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從時代進步的角度對傳統美德的再認識。
道德是一定時代的產物,每一道德觀都以一定時代為基礎,即使是帶有人類道德共性的傳統美德,人們對它的認識層次也因時代的不同存在差異。
如,艱苦樸素、艱苦奮斗,這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艱苦生活和勞動中形成的美德。這些美德在任何時代都是應當提倡的,但今天講與過去講,哪怕是20年前都是不一樣的。過去講艱苦樸素、艱苦奮斗更注重于物質上的節約,生活上的儉樸和在貧困艱苦條件下的吃苦耐勞精神。這是勞動人民對勞動成果和艱苦的勞動環境所持的一種樸素的情感和態度。今天,生活條件改善了,特別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人們已經開始向小康水平邁進,我們還抱著原來的觀點教育學生顯然不行,那么,我們還要不要講艱苦樸素、艱苦奮斗呢?當然要。艱苦樸素、艱苦奮斗不僅是人對勞動成果、物質條件的態度,同時也是人的一種生活態度、生活追求,在物質生活逐漸豐富的今天,是以奢侈、浪費,以能吃能花為美,還是以節儉為榮;是貪圖安逸、追求享受,還是艱苦奮斗,反映出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今天,我們進行艱苦樸素、艱苦奮斗的教育,應從現實社會出發,著眼于培養學生以簡樸為榮,肯于吃苦,勇于奮斗的良好品質和道德風貌,而不能停留在“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認識水平上。
再如,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有著像中華民族這樣濃厚的愛國情感。然而,在自然經濟狀態下和長期封閉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的愛國情感又具有狹隘性和封閉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比如在認識祖國方面曾經表現出的夜郎自大的傾向,單純強調祖國的繁榮富強,缺少憂患意識的培養;另外,過分強調愛國不離本土,簡單地把是否留在國內作為衡量愛國與否的標準等等,從而造成教育上的片面性。今天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決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要在世界大背景下讓學生認識祖國,既要看到祖國建設的興旺發達,又要看到與先進國家的差距,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為祖國做貢獻的責任感。
另外,如寬厚、謙讓、謙虛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在封建社會里,又與忍讓、與世無爭、隨遇而安、孤高自傲等消極的人生態度相聯系。
所以,在談到繼承傳統美德時,應從時代進步的角度,對傳統美德進行再認識,使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更好地體現時代的要求,反映新時代的風貌。
(二)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道德文化遺產,從時代的要求出發,對道德文化遺產進行更新改造,為現實服務。
傳統的道德文化遺產是古人留下的一筆寶貴財富,它們流傳千百年,至今仍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借鑒價值。對這些傳統道德文化遺產,應本著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原則,進行更新、改造,賦與新的生命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合理的利用。
有些優秀的傳統篇,如優秀的傳統故事、格言警句,可以直接納入小學思想品德課教材。目前,我們教材中已吸收了一些,如“狼來了”、“鑿壁借光”、“十八缸水”等故事,以及古代的格言、諺語,但隨意性較大。我認為,對優秀的傳統篇應有一總體考慮,對其中代表中國道德的精華、具有流傳價值又符合小學生理解能力的,應有意識、有重點地吸收到教材中,使這些傳世佳作一代一代傳下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品德課教材風格。
有些傳統道德,如孝敬父母,在封建社會中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是封建家庭倫理觀的核心,體現著封建的宗法依附關系。特別是“父為子綱”、“父母在不遠游”之類的說教,是我們今天應屏棄的,但其中贍養父母、尊敬父母等觀念還是要提倡的。對類似這樣的傳統道德,我們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搬古人的說教,而是在更新、改造的基礎上,賦予新的內涵,使其成為反映時代要求的新道德。
另外,古代蒙學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我們也可以考慮借鑒。如《增廣賢文》,將各時代和當時社會廣為流傳的格言、諺語,用依韻歸類的方法編排成文,讀來瑯瑯上口,便于詠誦和記憶;再如《三字經》,將道德要求和道德故事用三字排列方法,編成順口溜。學生在讀誦中記住了這些故事和要求,數年后,一想起“三字經”,就能回憶出故事的內容及所講的道理。兒童期是一個人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在這時給他們一些至理名言,讓他們記憶、背誦,將會使他們終生受益。當然,我們不能照搬古時的方法,它們只是給我們提供一個思路,我們還應根據當今時代的特點編出具有時代風格的新篇。
(三)在克服傳統道德觀中消極因素的基礎上,不斷確立反映時代精神的新道德,以新道德代替舊道德。
當我們談到繼承時,也應看到傳統道德中存在著的不可低估的消極因素。它不僅根深蒂固地積淀于人們的思想意識中,而且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下一代。
2.當教師運用案例分析法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學生會隨著案例的思路一起思考討論,這不僅僅可以培養學生理性分析的能力、邏輯思維的能力、評價剖析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形象描述能力,更重要是的這對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極有好處的。
3.實際教學中,總是會出現學校所學知識與社會脫節的現象,而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正是一種減小教育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案例是社會問題的具體體現,它可以將課堂與現實接軌,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思考,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
4.如果在思想品德課上教師只是單純地傳授理論知識,不僅使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而且很難調動起其學習的積極性。案例教學法就不同了,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5.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自由探索、大膽質疑,及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好奇心。尤其是案例教學法中對問題的分析、解決往往不設標準答案,只要學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與原方案相違背,也應該予以肯定。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教學過程約束得過死,教師成了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教材、參考書及標準答案成了學術權威而不可懷疑;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幾乎不敢也沒有信心和意識對教師的講解和教材中的問題提出質疑,就更談不上什么創新了。有關研究表明,要想真正培養出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創業人才,在教育過程中就必須采用民主、科學的教學方法,而案例教學法完全可以說是一種民主、科學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二、如何在思想品德課堂上運用案例教學法
1.教師在思想品德課上要使用的案例要經過仔細的篩選,這些案例一定是與當堂所學的知識是相對應、相聯系的較為典型的案例,因為這些案例是為了教學目標而選定的。
2.教師在上課時候,要用適當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這些案例,運用正確的方式才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對于事件的關注,這樣所要學的知識才可以融會貫通被學生吸收而達到教學目的。
3.當學生對案例產生興趣后,一定會進行深層次的思索,一旦他們遇到無法理解的問題,其第一反應會是找尋相應的理論知識進行解惑。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有條理的列給學生讓他們進行接受與思考,如果還是無法理解,教師就可以進行進一步講解。這是理論知識最好的導入時機,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會對理論性較強的知識產生抵觸情緒。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起進行分析討論,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與自主學習能力。最后,再將疑問反饋給老師進行解決。
4.在案例教學法的實際運用當中,教師一定要組織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或是預習得到的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這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當討論過程中出現狀況時候教師要以正確及時的方式解決問題,使得討論活動順利進行。
5.在利用案例教學法教學的課堂上,最后教師一定要對所講內容進行總結。教師對討論活動中學生所表現出的優缺點進行分析總結,對學生的疑問進行收集,有針對性地對案例進行剖析,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師要運用廣闊的視角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從而使得知識內化。
2010年秋季開學我主動申請從七年級開始帶課(以前總是八、九年級),開展我的新一輪“實驗”———利用思想品德課增加學生的人文積累。因為在教學中我發現一個事實:我在初中閱讀過的很多中外小說,我所知道的歷史典故現在的孩子竟然大多不知道,于是我有意識地根據教材內容,提前布置學生搜集歷史典故、名人軼事等,然后利用課堂交流,既是學生能力的展示,也是學生人文知識比拼的大舞臺。例如,在粵教版八年級“善待他人”、“相處有方”兩單元教學時,我布置學生提前搜集有關“誠信”、“與人為善”、“理解與寬容”的相關成語典故、歷史人物故事。課堂上,很多同學積極發言,講到“一諾千金”“、退避三舍”、“負荊請罪”等典故。在學生繪聲繪色的講述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潤物無聲的環節中沁入學生的心田。再如七年級“我與父母”教學中,我讓學生搜集“二十四孝”的故事,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故事能夠留傳千古?哪些故事中人物的做事方法在現代社會中需要改變?這些思考讓學生認識到隨著時代的變遷,“孝”的表現也需要與時俱進。
2.詩意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人文品格
人文思想是支撐人文知識的基本理念以及內在邏輯,同科學思想相比,人文思想具有很強的民族色彩、個性色彩和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征,其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思想品德課的實質是一門道德教育的課程,如何使道德教育摒棄假、大、空,而增強其實效性呢?在教學中,我重視創設情感豐沛的教學情境,以情感人,以情導行。如在“意義人生”一課時,我引用了陸游和的詩詞,讓學生在配樂朗誦中欣賞、思考:陸游和筆下的梅花在思想感情表達上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我歸納總結:兩首詞都表達了梅花不畏嚴寒、高潔的品格,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喜愛。不同的是陸游的梅寂寞凄涼,飽受挫折,一種悲涼之情甚至自怨自艾的情緒;筆下的梅傲寒俏立、積極樂觀,“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一種敢于斗爭對勝利充滿信心之情躍然紙上。于是,學生們對后一種“梅”的品性更為欣賞。
3.優化的作業設計培養學生的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蘊涵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與科學方法強調精確性和普遍適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強調體驗。“德育回歸生活”是新課改中德育課程的主旨。在作業設計中,我將生活事件、生活情景、生活現象、生活經歷等植入作業中,將靜態的文本和動態的生活世界結合起來,拓展和豐富課程資源,立足于服務學生,完成學生成“人”的教學價值追求。
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優化教育教學過程。只有充分認識各種教育和各科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其 優化才能收到預期效果。思想品德課是小學的一門學科,和語文、數學甚至和音、體、美等學科比較,它課時 少,每周每班只有一節課,而且幾乎沒有書面作業,也很少筆試,但它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決不亞于任何 一門學科,甚至還有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思想品德課的特殊作用,首先是由它的系統性決定的。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標志 ,就是要讓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因此各科教學都承擔著既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又要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 教育的任務。然而其它學科都是根據各科教學大綱關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各科自身 的教學特點,有機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思想品德課才是向學生比較系統地進行思想品德教 育,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以指導他們行為的專門課程。各科教學 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經常的途徑。而思想品德課的系統性就決定了它是各科教學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 教育中的主渠道。
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思想品德課的特殊作用又表現在它的情感性。素質教育是要讓學生主動地得到發展, 因此就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成年人和青年人的學習動力主要來源于信念和需要,而小學生的學習動力 則主要來源于情感和興趣。所以在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在某種程度上講,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感教育。斯霞 的母愛教育和李吉林的情感教育之所以獲得成功,其奧妙也就在于有情。各科教學都要有激情,但只有思想品 德課是把著力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列為首要任務的。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要貫穿于每一節思想品德課的始終。 如果思想品德課這一教學要求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則強烈的道德情感能為學生的主動發展提供強大的學習動力 ,進而促使素質教育的實施。
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思想品德課的特殊作用也表現在它的輻射性。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加大學校德育工作力 度。各科教學是學校德育最經常的途徑。校級、班級教育和少先隊教育也是學校德育的實施途徑。然而各科教 學和各種班隊教育在實施德育時,除考慮自身的特點外,還要注意德育的層次性。比如,愛國主義教育這是一 個永恒的主題。各科教學和各種教育都要結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但高年級和低年級應該有層次上的區別,思 想品德課的課程標準就是這種區別的重要依據之一,這也就體現了思想品德課對各科教學和班隊教育的輻射功 能。臨川市小學德育1、2、3一體的整體實驗,就是認真上好每一節思想品德課, 然后結合一課或一個單元的 思想品德課的訓練要求,組織開展一次班會或少先隊中隊活動。經有關專家認定,該實驗是有效的。之所以有 效,原因之一,就是充分地利用思想品德課對班隊活動的輻射作用。
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思想品德課的特殊作用,還表現在它的突破性。在應試教育泛濫時,思想品德課不被 重視,不少的學校思想品德課很少有專職老師,更談不上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有的學校把思想品德課上成語 文課或數學課,連課本都不給學生訂。有的學校,雖然開了思想品德課,但由于只是搭頭課,老師把課上得枯 燥無味。因此,選擇思想品德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其突破的力度將會更大。我們萍師附小,在全面 實施愉快教育的改革中,選擇德育為突破口,要求把思想品德課上成學校的拳頭產品課,因而有力地推動了愉 快教學改革實驗的深入。
在學生教學中,重視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和教師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學生提問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
1.初中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幫助學生做一名合格的社會公民。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涵蓋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及國情教育四個模塊,“課程的任務是引領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基本的善惡、是非觀,學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①但是,受教材容量的限制、課程編排方式及教師的教學觀等因素的影響,教材的編寫以及教學內容基本以初中生面臨的“共性”問題而展開,很難兼顧所有學生的“個性”問題,即學生自身身心發展的內部矛盾問題、學生基本道德價值觀與社會現實的沖突問題、學生對國情及法律認識不清的問題。這意味著如果學生僅僅滿足于教學中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能力以及傳遞的情感價值觀,缺少“個性”問題的思考,以及思考后積極通過提問或其他途徑尋求問題的解決,那么在學生思想品德的架構上就會存在缺失,也阻礙了學生向合格公民前進的步伐。因此,應當重視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個性”問題的解決中獲得成長。另外,“個性”問題又因個體的差異性而呈現出多樣性,這為思想品德課培養學生提問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2.初中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一門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課程。而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社會,社會的復雜性正不斷加深。這些都對思想品德課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在“求變”中應付學生的“萬變”。但受自身的教學觀、學生觀、知識經驗水平等影響,在認知上教師難免存在盲點。這就需要有外在力量的驅動去打破教師認知上的盲點。筆者認為,學生因素應是促使教師更新認知觀,破解盲點的關鍵因素之一。而要發揮學生因素在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中的作用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這是因為在學生的提問中能充分展示學生所關注或者疑惑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除了學生自己的探索外,最重要的渠道就是通過教師的點撥。在學生向老師求解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獲知自身“盲點”在哪里。教師必須通過同伴協助、專家指導以及自我鉆研等方式攻克盲點,獲得專業素養上的發展,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答疑釋惑,在幫助學生發展的同時也使自己得到發展。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學生提問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思想品德課中仍存在學生不敢問、不會問、不愿問的現象,究其原因如下:
1.專制型教師的教學風格及管理方法是造成學生不敢問的重要原因。
專制型教師較民主型教師而言,更強調教師個人的權威性,在教學中易出現用“成人化”的思想品德價值觀去要求學生,組織教學也易采用嚴厲的管理方式。師生缺少平等的交流溝通,學生對教師更多的是一種服從關系。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受到打擊,難以針對教師教學提出自己的問題。另外,內向型的學生也不易在課堂中提出問題,與老師的交流互動偏少。
2.缺乏教師專業指導培養是造成學生不會問的關鍵原因。
第一,部分思想品德教師本身就缺乏提問能力,在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滿堂灌”或提問指向不明的現象,造成學生失去思想品德課學習的興趣,對學生提問能力進行培養更是無法實現;第二,部分教師雖然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并未對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有效的反思與總結,形成自己有效而寶貴的提問經驗,而更多的是以自己的知識經驗取代學生的探索求知,以“師知”填“生不知”。這無形中也抑制了學生提問能力的發展;第三,在現行的中考評價體系中,思想品德是一門等級科,學生及其家長更偏向于重視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而弱化對思想品德學科的關注。這導致部分思想品德教師在潛意識中把思想品德學科邊緣化,對本學科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愿花時間、精力對本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系統研究,相應的也不愿主動對學生學習方法進行指導,更談不上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綜上所述,教師未教給學生提問的技能是學生不會問的原因之一。
3.學生缺乏提問的興趣和動機是學生不愿問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從學習內容上分析,思想品德課七八年級學生所學內容與同時期學習的其他科目相比較,學習內容易掌握且考試難度系數較小。因此,在部分學生的觀念中認為思想品德課是一門“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考得很好成績的科目,不需要太多花時間去學習,只要上課聽教師講課,做好筆記就可以,沒必要去做過多的思考甚至提出自己的疑惑。而九年級的學習內容又高于學生的認知水平。缺乏現實體驗,使部分學生學習呈現被動狀態,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難以提出問題。另一方面,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師生互動多是以“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為主,學生習慣處于被提問的狀態,這使得學生的提問動機被弱化;生生互動則多以簡短討論的方式呈現,且討論的目的很多是為教師所提問題的解決而展開。這種生生互動的缺點是時間較短,學生之間無法展開細致討論,并在思考中產生疑惑,進而使得提問動機未被激發。
三、初中思想品德課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目標應該是讓學生敢問、會問、樂問,養成提問的良好習慣;重點是結合思想品德課中學生提問面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
1.師資隊伍的建設。
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精心的專業指導。因此,培養一支善于并樂于指導學生提問的教師隊伍是學生提問能力有效培養的前提。對于思想品德課教師而言,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需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和正確的學科觀。具體體現為教師能更新教育觀念,審視思想品德學科在德育領域的重要價值,懷一顆“愛生”之心深入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或調查等方式提出疑惑,并在答疑、釋惑中更新思想品德認知水平。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能自覺自愿地提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在提問中實現思想品德課學習為學生“本體性”目標及“社會性”目標服務的目的。教師的工作不再僅僅是為了完成學校所分配的教學任務。
其次,要學會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以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為目的教學反思,其反思內容應包括:是否營造平等的教學氛圍;教學設置是否具有彈性以利于學生提問;是否對學生的提問進行客觀性或鼓勵性的評價;是否觀察學生的提問狀態及答疑狀態;是否在學生不會問的情況下進行啟發式引導;是否存在“滿堂灌”或教師自身問題“滿天飛”的情況等等。反思的方式包括編寫課后反思和撰寫教學論文。反思的目的是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提問能力。
再次,要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學習、積累、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經驗。(1)同伴間交流鉆研學習。教師個體的經驗是有限的,需要同伴之間的交流溝通,互通有無,總結各自失敗的教訓,并有針對性地加以改正。(2)專家的引領。一線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缺少理論知識的支撐。因此,教育主管部門應針對教師所需有針對性地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邀請高校教師或思想品德課專家型教師進入普通中學,給一線教師傳授普適性的理論觀點及最新的教育理論動態。(3)教師通過網絡或閱讀書籍的方式來獲得關于“提問能力”的相關知識。在教育信息網絡化的環境中,這種方式應該是一種較為便捷的方式,但需要老師有“求學之心”,否則再便捷也無法成為教師成長的途徑。
2.提問能力培養的具體方法。
要讓學生針對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需要讓學生掌握提問的技巧,因此對學生方法上的指導至關重要。筆者認為以下方法對思想品德課培養學生提問能力有借鑒意義:
第一,示范法。即教師通過課堂教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不同類型問題的提問方式、提問依據,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問題意識。
首先,教師要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幫助學生理清思想品德課中常見的問題類型及其表現形式。“布盧姆等人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第一分冊:認知領域》中把認知領域的目標分為六個亞領域,即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②據此,筆者把問題類型分為知識型問題、理解型問題、運用型問題、分析型問題、綜合型問題和評價型問題。在思想品德課中,知識型問題主要指向學生需要識記的身心發展常識、道德規范、法律規定及國情現狀;理解型問題指向學生對某一概念、觀點的理解和領會或對社會行為、社會現象的趨同性認識;運用型問題是指學生關于道德觀及道德技能能否運用到某一問題的解決中的討論;分析型問題主要指向學生運用自身經驗及所學知識分析自我成長中紛繁復雜的問題以及人們所關注的存在爭議的熱點問題;綜合型問題即一個問題中涉及被提問者多種能力及情感價值觀的考察;評價型問題主要指對某一或某類行為的正向或反向評價。教師應考慮到初中生知識經驗及認知水平,切忌把理論講得過深、過硬,以免引起學生的反感。
其次,教師要通過常規教學向學生示范如何尋找質疑點,即什么是可問要問的。對于思想品德課而言,質疑點的找尋應立足于生活實際。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針對情境中事件的發生發展狀況,并從多種角度設置問題,且讓學生一起分析各個問題的設問目的。通過教師示范、師生共同分析的方式讓學生“問”應有“源”,而不是漫無目地隨口亂問(即無價值的問題);也不是毫無半點觀察力和思考性地“隨波逐流”(即不會問問題)。
最后,教師提示學生留意課堂練習及課外練習中常用的提問出發點。教師示范作用的發揮不能只在一時,應隨著初中生社會經驗和知識閱歷的遞升,不斷展示更復雜的情景及涉及更深層次的問題。在示范的過程中,教師要留意學生的反映,及時改進、更新示范的策略。
第二,實踐法。示范法是讓學生對問題有直觀的認知,而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提問的技巧需要不斷實踐,并在實踐中加以檢驗。因此,筆者認為實踐法的實施應該與示范法同步進行。實踐法是指教師創設質疑情境引導學生運用簡練、準確的語言從不同角度進行提問,從而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實踐法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合理設置質疑情境。思想品德課中質疑情境的設置應立足于學生生活,這樣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導向性,不能為了讓學生提高提問能力而致思想品德課課程設置宗旨于不顧,要服務于初中生思想品德體系的建構;要指向教學內容,在思想品德課課程安排的框架下,有目的地完成課程所設置的三維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其次,合理安排實踐時間。實踐時間安排的基本原則是遵循教師一節課中教學內容的安排。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可采用定時與不定時兩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定時實踐落實在每節課課前時政播報中。在由“時政播報員”播報完時政內容后,可要求“聽眾”根據播報內容進行自由提問。針對時政播報內容提問既可以體現思想品德課的與時俱進性,又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動態及社會變化,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人。這里需注意,針對時政內容的提問前提是建立在學生課前對時政內容的精心搜集整理,與學生知識經驗、認識水平相脫節的時政內容既會讓學生乏味,也無法調動學生的提問興趣。另外,在學生提問過程中,教師要啟動自己的教學機智,對學生問題進行科學引導。不定時的實踐,要服從教學的需要,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不把教學問題設計得過細或過密,否則會擠壓學生提問的時間,不利于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
圖畫型課文課堂結構
(附圖{圖})
實施要領:
1、導入:圖畫型課文的課堂導入一般應開宗明義,即要首先闡釋課題,因為此類課文以低年級多見,學生很難“望圖生義”。教師還可采用新奇的教具、提問式的談話等手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讀圖: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一般是從局部到整體,讓學生細細“讀”圖,使學生知道圖上畫了些什么,特別要知道圖上有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等,使學生充分感知畫面,獲得對圖畫的整體印象。
3、導圖:運用情景,比如放大的課文插圖和圖畫、燈片等,引導學生在想象中自覺地進入畫面,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道德是非判斷和道德行為導向。
4、析圖:教師要善于運用啟發式,對圖畫中人物的道德行為進行分析、評價,挖掘課文的深刻內蘊,使畫面充實起來,讓學生多弄懂幾個“為什么”。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觀點對課文中人物的道德行為展開評價。
5、議圖:是對課堂知識的實際運用,一般不要就圖論圖,而要力求走出畫面,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深化道德認識。
6、演圖:在圖畫教材中,有正面教材,也有反面教材,演圖一般以正面的教材為宜,以防學生模仿不良的榜樣行為。這種表演能使畫面更加生動活潑,即使演得不好也不會影響教學效果,所以無須課前預演。
7、總結:教師總結課文觀點,按照課文提出的道德要求,指導學生道德行為。
故事型課文課堂結構
(附圖{圖})
實施要領:
1、導入新課:一般不要直接接觸課題,可用故事導入,輔以音樂渲染氣氛,效果更好。
2、展示形象:可以通過閱讀課文展示形象,也可以通過教師的語言展示形象,還可通過表演展示形象,有條件的最好采用電化手段,將形象搬上屏幕,能獲得更為直觀的效果,增強藝術感染力。
3、分析形象:①抓故事的主線,復述基本情節。②閱讀課文中的有關句段,初步理解故事的中心思想。③分析人物的心理和言行,思考他們有什么思想品質,并要注意設計好板書。
4、傳知明理:揭示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接觸課題,使學生按照課題的要求明理。
5、延伸擴展: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用學生身邊的故事教育學生,更親切,更有說服力。
6、練習鞏固:布置幾道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檢測教學效果。
7、反饋矯正:檢查練習情況,幫助學生訂正不正確的地方,說明改正的理由。
8、總結導行:總結強化課文觀點,指導道德行為,防止學生“買櫝還珠。”
事例型課文課堂結構
(附圖{圖})
實施要領:
1、導入新課:多以揭題導入,采取先入為主的辦法,使學生對課題了然于心,便于下一步“擺事實,講道理”。
2、列舉事例:是說明道理的主要依據,應充分加以利用,還要從其它地方搜集有關資料。當然列舉事例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選擇典型,最好有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如附以圖片、數據等,則更能收直觀教學之效。有些也可以用故事啟發。
3、揭示道理:把事實告訴學生,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再讓學生反復閱讀有關句段,牢記這個結論。
4、延伸擴展:針對實際,列舉學生熟知的事例加強說服力。
5、練習鞏固:除常規練習之外,可讓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讓大家說說自己知道的一些“事例”,以活躍課堂氣氛。
6、反饋矯正:檢查練習或討論情況,收集反饋信息,糾錯補漏。
7、總結觀點:總結全文,強調觀點,指導行為。
論說型課文課堂結構
(附圖{圖})
實施要領:
1、導入激趣:論說型課文最忌生硬說教,在導入新課時,要十分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采取的手段有:①問題導入式;②插圖導入式;③故事導入式等。
2、提出論點(問題):此類課文多見于高年級教材,有的開篇提出論點,有的則提出問題。整個課堂教學都應圍繞這個核心。
3、進行論證:是培養學生道德思維能力的過程,要求以理服人。教師應分析教材,運用教材中的材料作論據,通過推理判斷等,使論點成立。其中很多課文仍然是以故事或事例為主的,要注意思維過程的前后呼應和連貫,而不能僅僅只對材料作些表面的簡單的分析,注意發揮榜樣激勵、名言啟迪、典型示范等作用,使教學既具有邏輯的嚴密性,又做到生動活潑,情理交融。
4、得出結論:通過上述論證,引導學生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懂得怎樣做和為什么要這樣做,使學生對課題的理解深刻而明朗。
5、練習鞏固:對課后的練習題組織討論或要求學生自己思考,對道德觀點起強化和鞏固的作用;或是先要求學生讀閱讀材料,再提出有關問題,對教學起延伸作用。
小學思想品德課具有鮮明的方向性和時代特征,其教學內容既有優秀傳統的繼承,也有時代精神的體現。 思想品德課教學是“編、教、學”的理念的綜合體現,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樹立“編、教、學三位一體”的 學科教學觀,在掌握課程論、教學論、學習論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深刻領會《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及教材 的特點和要求,準確把握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規律,真實了解學生學習本學科的意愿,并以此為依據來設計課堂 教學。首先,要理解教學內容的連貫性與漸進性、思想品德教育的時代性與針對性、規范方式的實效性與可操 作性等,這是教師優化使用教材的基本要求和前提。第二,在傳統教學中,思想品德課一直固守“明理——激 情——導行”三環節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固然有它的明顯優勢,但過于單一的模式必然會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 銳減。80年代以來,我國教學模式研究發展迅速,僅1993年馮克誠主編的《實用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全書 》就收集了近六百種教學模式,其中有不少對思想品德課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第三,受社會發展大環境 的影響,小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愈來愈呈現出紛繁復雜的心態,因人施教的難度也愈來愈大,真實了解學 生學習的共性和個性,已經成為教師課前準備的重要內容。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教學觀念還未得到 根本轉變,以偏概全,以抽象代具體,以經驗代現實,不重視課程理論和學習理論的現象依然存在。課程論、 教學論、學習論等基本理論缺乏和“編、教、學三位一體”教學意識淡薄,直接導致了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的 狹隘性、教學過程的單一性和課堂教學價值的短效性。
其二,教學主體的失落。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實質上是通過教育因素的有效影響,促進小學生將思想品德規范逐步內化為自覺 性的過程。這一內化過程的核心是主體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激發和發展。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樹 立主體教育思想,深入研究主體性水平發展策略,并以此為突破口,帶動課堂改革向縱深發展。思想品德課教 學應有三個主體,即教師、學生、班級集體,這三個主體分別居于課堂教學的不同層面,共同構成以實現教學 目標為中心的立體結構。教師主體在最高層面,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學生主體在基礎層面,在整 個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動作用;班級集體在中間層面,發揮主力作用。構建教師、學生、班級集體三主體相互作 用、彼此互動的協調運行機制,將教師主導作用、學生主動作用、班級集體主力作用有機融合,必將形成思想 品德課教學強大的內驅力,充分激發思想品德教學的生命活力。然而,在教學行為中,有的思想品德課教師主 體意識相對淡薄。重視教師主體,卻有意無意夸大教師主體作用,在教學行為上,把學生生動的理解變為呆板 的灌輸,把師生雙向互動變為教師單向傳遞,把課堂變為“一言堂”,把教學簡化為教的實施而忽略學的引導 ;在教學評價上,不是關注學生學得怎么樣,而是關注教師教得怎么樣。口頭上重視學生主體、實踐上則把學 生變成抽象的主體,視教學中學生活動為點綴,把激發學生主體作為“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手段。漠視 班級集體對學生個體的凝聚力、驅動力和同化力,忽視對班級集體良好主體精神的培育,把“面向主體、面向 發展”變成一句空洞的口號。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真實主體的失落,必將導致課堂教學價值的失落。
統觀思想品德教材,實踐性強是它的一大特點。不少課文內容都是取自現實社會,距離學生身邊很近的實 例,因而在教學中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或帶領學生走向社會課堂,進行現場教學;或組織學生擬定實踐 主題,引導身心參與。例如《要節約水電》一課,課文中主要介紹節約水電的事例,屬于榜樣教學。為了挖掘 課文的深層思想內涵,增強教育效果,我們結合本地實際,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學校附近的自來水廠和電站 參觀、訪問,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目睹自來水生產和發電的全過程,親身感受工人叔叔生產勞動的艱辛,再 回頭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易于增強教學效果。而在《做集體的小主人》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則參照課文的內容 ,引導學生以“慶五一,頌祖國”為主題,自行組織安排一次班級文娛活動,然后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對這一 活動進行總結,讓大家在實踐中體會怎樣做好“集體小主人”。這種教學方式,我們把它總結歸納為“開放式 ”。
二、“表演式”——增添興趣,直觀形象
思品課的內容,雖說都通俗易懂、具體、明了,但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喜好直觀的心理特點,若能按照 教材不同內容特征,輔以表演之類的形式,使教學更生動,形式更多樣,課堂氣氛更活潑,學生興趣更高,教 學自然也就更易見成效。例如:有一位二年級的思品教師在講授《集體力量大》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 “集體力量大”的內涵,她精心設計了一個小品:讓四個小學生搬一張桌子,先是四人朝四個方向用力,結果 搬不動。后來讓四人朝一個方向齊心協力,很快將桌子移動了。小品形式雖然簡單,但學生投入專注,興趣很 高。經過小品的直觀表現,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集體力量大,不等于人多力量大,發揮集體力量必須以團結 為前提。
三、“摸擬式”——生動活潑,加深理解
有些課文內容,靠單純講解說教,學生反應不很積極。教學效果就難免要打折扣。于是,我們在教學中又 嘗試了另一種教法——“模擬式”。用得好,既能變呆板為活潑,化枯燥為生動,同時也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 的理解。例如:我們在進行五年級《希望工程獻愛心》一課的教學時,剛好本縣有一個農村小學生因為得了白 血病需要巨額醫療費用,既面臨失學,更面臨著生命危險。于是,我們在授課時,以時事為背景,在課堂上模 擬了一次“獻愛心”活動,學生們配合默契,投入真誠,既體味了“獻愛心”的欣慰,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和 思想內涵的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特點采用“答記者問”、“新聞會”等模擬形式來活躍 課堂教學,也能收到較佳的教學效果。
四、“演講式”——鍛煉表達、提高覺悟
思品課的很多內容,不但需要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解,而且很需要學生的感情投入。只有真正牽動學生的心 靈,激發他們的真摯感情,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學才能事半功倍,效果立增。基于此,我們在具體的教學 中,引入了另一種新形式——“演講式”。例如:我們在四年級《英勇不屈的好黨員》、《在烈士紀念碑前》 、《抗日英雄吉鴻昌》等課的教學時,進行了一次小型演講會。即課前讓學生(最初是挑選,后來是輪流)引 用課文(適當結合一些課外)的典型事例,寫成短小精悍的演講稿,每節課用25分鐘時間讓學生上臺演講,然 后教師歸納、總結、勉勵。這種方式,很受學生歡迎。他們不但準備認真,而且感情投入,控訴敵人的暴行時 ,聲淚俱下;頌揚革命先輩的氣節和風范時,肅然起敬。這種演講式教學,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進一 步提高了他們的思想覺悟,達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
上述“四式”教學形式實際上是本地區目前正在實驗過程中的“活動式”教學法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系列 應用。所謂“活動式”教學法,是指“在課堂上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及課本的內容由教師有目的、有計劃 、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形式,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性、自主性、趣味性、創造性為重要特征的方法” ,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活動”,又不同于“活動課程”,是區別于兩者之外的一種課堂教學方法。其理論依據 ,一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自主參與理論”;二是“主體教育觀”;三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論。
“活動式”教學法的主要操作步驟有:1.尋找活動要素。2.設計活動形式(目前常見的形式有上面提到的 開放式、表演式、模擬式、演講式。其他諸如沙龍式、制作式、圖示音像式等,鑒于小學生年齡與心理特征, 不大常用,這里介紹從略)。3.擬定活動過程。
教學實踐證明:“活動式”教學法是一套能適應不同教學環境和教學對象的常規手段。它在整個中小學德 育教學體系中具有其它方法無法取代的作用和效果。單從它在思品課堂教學的應用來說,具有如下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