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教學反思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16 20:15:4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開國大典教學反思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開國大典教學反思

篇(1)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32-0253-01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美術課程的改革正在進行之中,美術鑒賞無疑是重頭戲。鑒賞美術作品本身就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那些充滿生命活力、色彩明亮的作品形象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它不僅僅是讓學生對中外美術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從中得到更多的審美體驗和審美觀。那應該怎么樣上好鑒賞課呢?我結合自己的課堂,談談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注重情景設置,設計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學生也就學不好習。如何吸引學生的興趣呢?比如我在教《中西人物造型對比》的時候,讓學生模仿古人李白,身著長袍,對酒當歌,吟詩作樂。同學們如同穿越,對古人的身著打扮,儀態大方又了深刻對的認識,再回頭鑒賞《李白行吟圖》就容易的多了。學生的興趣被點燃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營造寬松寬松、愉悅、和諧的氛圍的課堂氛圍,生成不同的觀點。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學生始終圍繞教師,這種教學氛圍,始終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想法都被扼殺,這樣的課堂是教條的、片面的、無生機的。因此教師應該營造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成為課堂的主導者。這就要求教師融入的學生中去觀察、揣摩學生,鼓勵學生發表內心的真情實感,允許不同觀點看法的存在。如在學習《后印象主義》的時候,梵高的作品,我先讓同學們發表自己的認識,起初同學們不敢發表意見,這時我給同學們說,不要管他是誰的作品,世人對他有怎么樣的評價和認識,你們就談談自己看了這幅畫的內心真實的想法。有同學說,感覺不好看。我鼓勵道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情感很好。這時候同學們就一個接一個的發表自己的觀點。我對他們的觀點給予肯定的同時也穿插上一些官方的認識,他們不僅僅知道一些專業的理論指導,也了解同學們不同的看法。我總結藝術觀點本來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允許不同聲音的表達,大家今天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真實情感,就是一種成功一種收獲。當學生得到教師的肯定時,他們會信心百倍,從而形成頭腦風暴,在以后的課堂中會迸發出新的閃光點。這樣一個輕松、活潑的情境中,學生樂于嘗試,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并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

三、現代手段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現在多媒體的使用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認知和學習途徑,一節課中合理的運用多媒體不僅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提高學生鑒賞美術作品的能力。比如我在講解董希文的《開國大典》時,給同學們展示了當時開國大典時相關影視資料。先讓學生了解當時開國大典的偉大歷史場面,再鑒賞董希文《開國大典》的作品時,發現作品并不是完全真實的再現,但是作品通過巧妙的構思展示出了當時這一熱烈莊重的場面。所以得出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學生不但會鑒賞其作品,而且對其創作意圖、審美情趣認識也達到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

篇(2)

上海建平中學校長程紅兵、市教委德育處副處長鄒、全國中語會會長陳金明在開幕式上先后發言。陳教授回溯百年來語文教學的走向,借用嚴復“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之說反思了語文教學創新和守成的關系。

篇(3)

生態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以文本研究為切入點,運用問題引領,通過對文本的深刻解讀,以高質量的問題與習題作為操作平臺,結合教材沙里淘金提煉整理,在問題設置與習題編排上求突破,直擊教師備課之痛處,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適量的“半成品”(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個性進行使用上的再創造),把日常訓練中拼數量、拼時間、拼體能的“紅海戰術”轉化為超越競爭、自主自由自在的“藍海戰術”;把日常課堂上教師的“臨場發揮”轉化為課前的“運籌帷幄”;把日常教學中問題的呈現由“口頭形式”轉化為“文本形式”;把有價值的核心問題由“氣態的語言”凝結成“固態的文字”,使得課堂簡潔凝練,避免了教師口干舌燥、學生疲于應付的教學狀態。

生態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把日常過于復雜的學案,轉化為簡約而不簡單的問題引領,把教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可操作的“學習目標”。具體到每一個引導問題的出現,圍繞教學目標,創設問題情景,設置具體問題,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探。一般操作模式為:自主探究的問題合作探究的問題質疑再探的問題拓展創新的問題。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一是創設問題情景。教師在課前和課始把自己的情緒理性地調整到最佳狀態,通過口頭(肢體)語言、音像資料、實驗操作等方法,迅速點燃學生思維火花,盡快形成問題氛圍,使學生“生疑”,同時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是設置具體自探問題。根據學科特點,自探問題可以由教師圍繞學習目標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學生發散性提出,然后師生歸納梳理,如果問題還沒有達到目標的要求,教師再補充提出,最后將自探問題確定下來。教師要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基礎和是否進行過課前預習,適當增加和減緩問題的坡度,讓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三是學生“自探”。自探前,教師一般要適當進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勵和時間的要求。自探中,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到教師對自己的熱切關注和期望(通過巡視的方式關注學困生,通過贊許的目光關注提前完成任務的優等生),其課堂微型板塊如圖:

問題情境導入

學習目標認定(A、B、C)

問題導學A問題導學B問題導學C……

前導——先學——后教——再練

達標檢測

總結升華

例如在第二課時“總結升華”這一環節,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引領:

請你結合課文內容,給閏土編寫一張履歷表。

大道至簡。生態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以問題引領與專題訓練為主要板塊的體例設計,凸顯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凸顯核心知識;以問題的方式呈現知識,便于激發學生思維;簡潔而有規律地呈現問題,為課堂勾勒了一個簡單明了的路線圖,便于教師簡潔明快地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可操作的學習目標,這種設計極大地順應了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

二、興趣引領:未成曲調先有情

在上課伊始,教師可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如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生產實際,講述與課題有關的自然、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通過講一個小故事、出示一張圖片、演示一個小實驗,組織一個小游戲等方法生動地再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圖景。組織引導學生有目的從多角度觀察,發現問題,并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強烈探究欲望求問題的答案。尤其在習作教學中,有趣的興趣引領是習作的催化劑。創設一定的情境,猶如給學生再現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學生就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想象)。

要注意的是,在生態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用趣”要“行其所當行,止其所當止”,見“好”即收,功成“趣”退,決不可濫用,“濫”則“貧”矣。一味地求趣“搞笑”不僅會沖淡教學的主旨,甚至還會產生極壞的負面影響。“趣”是為“旨”服務的,只能以“趣”助“旨”,不能以“趣”害“旨”。“萬綠叢中一點紅”,只要有一點或幾點用得好,就足以“激活”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目標引領:把握要點方向明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要有清晰的、合理的、易于評價反饋學習效果的目標。

1.帶著目標走進課堂。教學目標要落實兩點:一是落實到學生課堂學習行動上,比如“說出”、“闡述”、“寫出”、“做出”,等等。二是落實到具體的知識點或技能上,比如需要思考和回答的問題,要會做的某個類型的習題等。這樣一來,教學目標就轉換成了學生圍繞知識或技能的具體行動目標,可以引領并有效指導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人人知道該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僅教師易于把握,學生自己也一目了然。下面以《開國大典》第一課時為例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找出課文的14個生字和新詞,練習寫一寫。

(2)按照課文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順序分段,列出段落提綱。

(3)仿照課文中場面描寫方法的段落,寫一個學校生活的小場面。

2.針對目標反思課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最終要通過一次次的反思和教學實踐來落實。如果能夠有針對性的就語文課堂中三維目標的達成進行深度的專題思考,其課堂教學效率將大大提高。從自己多年的觀課議課實踐中,發現老師們存在下列共同問題:

篇(4)

學生的已有包括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已有知識,是學習新知的基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學到知識與技能,和培養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因材施教。那如何“因材”呢?

1.了解學生的經驗基礎。小學語文的學習根植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的已有經驗是教學的基礎。如果教學設計能把語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學生就更容易感受、體驗到語文知識的實際意義及其用處,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與興趣,因此因勢利導,貼近學生的現實背景才能實現高效課堂。

比如上《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課時,因我校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連離開本鎮的機會都很少,更何況桂林呢。于是我帶領學生觀察我校前后的山水,門前潺潺流動的溪流讓學生很快就理解了“水靜、清、綠”;屋后緊挨的群山讓學生明白了“山奇。”之所以能這么順利達到目標,還是源于學生的經驗基礎。

2.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結合實際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

(1)課前備課研究學生。現在的語文教材有很多版本如人教版的、蘇教版等等,名目繁多,但沒有一本教材是和一個班級情況完全吻合的,因為教材的編制是面向大眾的。所以在備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了解全班的整體認知情況,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知識缺陷、困惑、疑點。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參透教材,還要根據所在班級的實際情況利用教材。

(2)課中教學觀察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上課并不像把預先量好、裁制好的衣服紙樣擺到布上去。問題的全部實質就在于,我們工作的對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著敏感而嬌脆的心靈和精神的兒童。”在豐富而又千變萬化的課堂教學情境中,常會有許多預料不到的現象產生,如何及時捕捉,讓它成為教育教學的契機,這需要教師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并隨時進行有效的引導。

課堂中,老師應該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捕捉教學的契機,適時點撥,才能成功完成教學目標。

(3)課后反思調查學生。我國古代關于反思的至理名言有許多:如“吾日三省吾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可見反思之于教學非常重要。

在第一次教《匆匆》這篇散文時,效果不理想,課后反思這堂課,才發現學生分層嚴重,而我在一開始的設計中就把學生當成了一個整體,當成了同一知識基礎、同一學習訴求的群體。結果可想而知。

經過反思,我全部推倒重來,在第一課時解題后傾聽體會,反復朗讀。

① 聽讀全文,體會韶華易逝、人生短促。

② 自由朗讀,感受時光飛逝、難以挽留。

③ 小組品讀,理解珍惜時間、有所作為。

學生經過交流碰撞,學生經歷了理解、感悟、激發,對于整篇課文的思考更加深入。

二、讀懂學生的“想有”

不同的學生對學習的需要是不同的,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對學習的需求也可能不同。這就需要教師“把水給口渴的人喝”,即我們要清楚學生需要什么教育,需要什么方式的教育。只有了解了學生的“需要”,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自覺自愿地要求學習。

如開國大典的教學,在朗讀課文,了解大典的程序后,再利用多媒體的聲、色、像等再現大典的盛況,然后讓學生談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爭相舉手,暢所欲言地說出自己的收獲和體會。接著引導學生暢想著將來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建設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明天!

在本課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個優良的寬松的平臺,給學生提供豐富而科學的良性刺激,讓學生自己去歸納、總結、發現、猜想,最終變“師要”為“生要”。

篇(5)

小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好玩好動,如何在短暫的一堂課中讓學生集中精力上好課呢?我的做法是通過播放音樂、視頻或做游戲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講《黃山松》一課中,我制作了一個短片,收集了一些有關黃山的美景圖片,并配上優美的音樂,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真正感受了“黃山歸來不看松”的意境。又如在《陶罐和鐵罐》一課中,我讓學生分別扮演傲慢無禮的陶罐和謙遜有禮貌的鐵罐,學生的興趣高漲,爭著表演,把課堂氣氛推向。再如學習《開國大典》第六自然段時,為了再現當時激動人心的一刻,我給學生播放了當時的影像資料。偉人的話音和形象的再現,讓學生感同身受,于是學生朗讀課文時語調高昂,情緒飽滿。隨后的學生對話交流也一個比一個精彩,一個比一個慷慨激揚。正是因為有了生動的教學情境,才有了這生機無限的語文課堂。

二、運用體態語,保證語文課堂紀律

課堂紀律的好壞,關系著課堂教學能否成功。如果課堂紀律不好,不但學生學不到知識,教師也沒心情去講課。優秀的教師知道如何去維持課堂紀律,而不是簡單地大聲斥責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因為他知道,這樣做不但影響了正常的課堂教學,更會影響其他聽課學生的聽課效果。我們班級有一名同學上課時總是說話,不但自己不學習,還搗亂不讓其他同學學習。有一次,這個同學又在底下偷偷地說話,我沒有訓斥他,而是慢慢走到他身邊,用手輕輕地撫摸了一下他的小腦袋,溫柔地說:老師知道你都聽會了,你很聰明,但是影響其他同學就不是好孩子了。他低下了頭,再也不說話了。

發生這樣的情況,我總是反思:是不是自己講得沒有意思,還是學生已經學會了,或者其它什么原因。找到原因后,立即調整教學內容,以便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三、留足時間,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學生上課的時候,教師要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堂練習,不要滿堂灌。根據遺忘先快后慢的規律,在學生剛學習新知識的時候,趁熱打鐵,對知識點進行鞏固練習。一方面,可以檢驗學生是否學會了這堂課的內容;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檢測自己的教學水平,學生是否聽懂了所講內容。教師通過巡視,發現學生不懂的,要及時講解,并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如在作文教學中,每當學到新的好詞佳句時,我都會讓學生用這幾個詞寫一段話。學生思考之后,編出來的話都很生動,這樣當堂學的知識就吸收一大半了,再配合課后家庭作業,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識字教學中,我只講解十分鐘左右,剩下的時間讓學生討論組詞、造句,以及怎樣寫好這些字,然后練習字的書寫,最后展示評價。

四、發揚民主精神,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只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搞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揚民主精神,融洽師生關系,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信任留給學生,把溫暖送給學生,形成平等寬容,相互理解尊重的師生關系,創設活潑、輕松、有趣、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保持最佳的學習心態,主動參與學習。如在教學每篇課文時,我都會讓學生盡可能地多提出問題,想到什么說什么,板書歸納成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去尋找答案,培養學生獨立的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

篇(6)

閱讀能力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生體驗感悟出來的。通常意義下的體驗是指在實踐中通過親身經歷或親身感受來認識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它可以分為認知體驗和情感體驗、積極體驗和消極體驗、真實體驗和虛擬體驗等。感悟則指學習個體通過對語文及其語境的直覺感知,從中獲得某種感受、印象或意義的心理過程。感悟的本質是意會,它不遵循邏輯程序思考,是帶有濃厚主觀色彩的直接感受。它只能由學生潛心讀書、推敲品味,在體驗中達成。感悟要學生自求得之,別人是無法教會的。它有時還難以表述清楚,或“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一會意的過程也是體驗感悟的過程。

體驗與感悟一個顯著的特點則在于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和在過程中獲得。

一、在情境表演的體驗中感悟

對于那些故事性較強的文章,可以引導學生在熟悉課文內容之后,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通過演,調動起已有的生活經驗,并在反復的修改劇本、反復的表演中逐漸產生自己獨特的感悟,達到對課文閱讀的再創造。如在《皇帝的新裝》的教學中,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后,便引導學生把它改編成課本劇。讓他們選好導演、編劇,再確定演員。之后他們便開始了緊張的搜集查閱資料和排演。在課堂上他們演完后,再讓其分別談談各自表演后的感受和對課文的理解。通過寫劇本,他們理清了文章的層次;通過表演,他們感悟到了皇帝和大臣的虛偽愚蠢;通過導演,他們感悟到了文章的寫作手法等等,這些感悟都是發自內心的。它徹底改變了由老師分析講解對人物性格進行“貼標簽”的現象。

二、在反復誦讀的體驗中感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加強誦讀教學,讓書面的無聲語言變成有聲的語言藝術,讓形象由誦讀樹起,讓意境以誦讀創設,讓誦讀串起語文課堂教學。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不對文言文的文章作過于繁瑣的分析,一般把課文的層意和整篇文章的大意及作者的情感、寫法等設計成幾道討論、思考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誦讀,在誦讀中去感悟、品味,再適當點撥,達到理解性記憶,加快積累速度。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教學為例,可設計這樣二道思考題引導學生誦讀:1.用“……為……所……”句式逐節概括內容;2.文章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當快要熟讀成誦時,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從吟誦中參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情感、態度。

三、在辯論中體驗感悟

有些文章蘊涵著深刻的道理,這些道理往往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口頭上常說的,但從不會真正用心去領會。如教學《傷仲永》時,設置辯題:“學習能力是先天獲得的,還是受后天影響?”讓學生進行辯論。學生激烈爭論,各抒己見時,教師就可以順勢把他們分成兩組,讓各組充分討論,并聯系課內外知識及生活中的例子,準備好辯論材料,然后進行辯論。各組辯論后,先讓學生自己進行評議,教師再進行小結:“正方、反方各證明了問題的一半,我認為應辯證地看待學習能力,它既受先天影響,也跟后天因素有關,但后天影響是關鍵的,像方仲永的例子就是一個證明。”通過辯論,學生不僅豐富了知識,還加深了對課文思想的理解。學生旁引作證,并廣泛地聯系生活實際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在唇槍舌劍辯論的過程中,他們各自都得到了體驗和感悟,對這一道理的認識就再也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了。

篇(7)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120-01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家長對學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更是壓在每個教師肩上的一副重擔,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略談幾點體會。

第一,改變教師觀念,不斷努力學習,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

歷史教學不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言語技能的教學。過去,由于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歷史教師過分強調歷史知識的教學,不注重分析。要“以本為本”向“以用為本”轉變。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教就是為了不教。相比于傳統教育注重知識的傳授,新的教育理念認為教師應更注重學法指導,其實學法比教法更重要,因為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真正主體,學法才是知識轉變為能力的橋梁和紐帶。

教師的功底決定了教學的深度和力度,教師的視野和知識面的廣度也影響著學生視野和知識面開闊。因而,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在充實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應廣泛涉獵其它學科的知識,拓展自己的視野。

要從實踐出發,主動走出課堂,面向社會,了解社會實際,積極尋找和發現社會上可供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資源。只有自己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廣博的知識面,才能在課堂上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傳授知識。

第二,創設情境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動,學生靜。是一種傳授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學生總是站在歷史發展的旁觀者的角度看問題,即使再感人的的歷史事原上草 教學論文實也無法激起他們的內心波瀾。如何改變這一狀況,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歷史情境的方式,讓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歷史人物的內心,使其如身臨其境,體驗人物的心靈, 思考歷史的時限性和復雜性。如講隋煬帝的功過時,我們可以采取模擬當時情景的原上草教學論文方式,先讓學生閱讀相關資料,然后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意見不同的人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雙方可以辯論,這樣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三,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有位哲人曾這樣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存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對關注、認同理解歷史知識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因此,教師必須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歷史課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的導入語言需要簡潔、有效、貼近學生生活,最好是學生已知而且感興趣的問題,有效的歷史課應該有個精彩的開端。

新穎高效的導入教學,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先聲奪人,能抓住學生求知的欲望,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就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歷史教學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這些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產生感情的共鳴。易中天、紀連海的講解為什么引起得到大家的關注?因為他們的講解生動,語言睿智,善于設問,充分調起了聽眾的胃口!同樣的道理,老師的情緒會感染我們的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

第四,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在開發歷史課程資源的過程中,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其“信息量大,簡潔靈活,形象直觀”等特原上草 教學論文點被廣大教師所采用,其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處理好歷史教學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有利于歷史教學中的情景再現。由于歷史是一個包羅原上 草教學論文萬象的學科,它涵蓋了人類生活的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等方面的內容,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很輕松地聚集起盡可能多的資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的加以利用。如講《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課時,我利用《開國大典》的視頻原 上草教學論文來導入。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那讓人熱血沸騰的天安門廣場,同學們被當時的情景所感染,他們興高采烈,群情激昂。

篇(8)

我國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已經有好幾年了,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看,美術課程是一門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課程。新的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導向性和選擇性,能有效地傳承文化,盡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并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陶冶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當然,教師也要努力開闊自己的視野,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積極地思考并探索如何切實發揮好基礎美術教育的審美教育功效,讓學生受到美術文化的熏陶,培養審美情操、審美意識和藝術能力等。

一、樹立正確的美術教育觀念

美術欣賞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課業形式,它和繪畫及工藝教學組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從美術教學總的目標和任務出發,欣賞教學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還應重視思想素質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把他們引向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發展的道路。新課程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構建各學科教學的知識目標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在促進學生美術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要讓學生逐步養成科學合理的美術學習方法,以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道德價值取向。為此,我們應自覺樹立起人文主義教育觀、綜合的教育觀和課程建設者的教育觀。

1.在美術教學中凸顯人文性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美術也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

例如,我們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就是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藝術技巧來撥動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奮發,與之共鳴,從而產生強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賞董希文的油畫《開國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過構思、構圖和色彩所表現的中華民族永遠起來了的信心和氣魄。

2.在美術教學中體現自主性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不只體現在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上,還體現在對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上,需要重新認識和反思我們的教學活動,也需要重新調整我們的知識結構,建構新的知識體系。教師時刻應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不斷探索與自省,全方位地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教師還要轉變觀念,由知識的占有人轉變為引導學生學習的人,教師的知識和經驗成為學生可利用的資源之一,教師的任務由過去單純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啟發誘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與信息的優化選擇為主。美術欣賞課更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有利于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雖然美術是作為一種視覺的造型藝術形式,但一些非視覺的表現形式如游戲、文學、音樂等也能增強視覺藝術的表現,加強橫向的學科知識或表現形式,豐富美術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大膽創新,務實開展美術課改實踐

基于課改倡導的種種理念,教師運用綜合美術文化教育的觀念,創造性地開發課程教材資源,結合學校的自然環境、學生的學習生活經驗、周圍社區環境等因素,我們整合并拓展教學內容,讓素描、水粉、剪紙、漫畫、書畫、電腦設計等門類構成的系列教學實踐和教學展示進入課堂。既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還要對教學形式、表現方式進行多樣化設計。

我們還多方位地嘗試了以美術文化為主題,注重學生合作、探究、實踐、開拓創新的意識和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開展美術綜合化實踐教學研究。在大主題活動下,分成多個子活動,學生自主選擇子活動,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形式參與,在中心主題下,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學生在活動中都有了表現機會,展示藝術個性,獲得了成功體驗,收獲了自信心,審美能力、審美情操和藝術素養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各盡其能,共同參與,盡情享受著美術學習帶來的極大樂趣,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當然,我們在關注世界范圍民族文化的同時,不能忽略對本土美術文化的發掘。揚州漆器、玉雕在全國范圍都是有名的,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消化這些寶貴的考古資源,使學生了解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是我們對地方課程教學實踐的思考。根據地域特點,學校資源開展的模塊式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彌補每周一節美術課容易給學生帶來的知識遺忘,避免較長時間學習的疲憊,還可以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學校美術文化教育。

因此,我要做一名聰明的教師,與時俱進,樹立新的美術教學策略意識,在教學研究實踐中與學生一起分享交流,及時反思,達到共識、共享、共進。這也是我教師職業的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

參考文獻:

篇(9)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16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109

現在科技越來越進步了,各種優美的課件隨時都可以制作得出來,但我們的語文教材卻還存在著很多呆板落后的課文插圖。編者之所以保留大量的課文插圖,肯定有其的良苦用心,筆者以為,除了點綴美化課本之外,它還有著更關鍵的,我們的語言文字本身都無法取代的作用,即審美和啟發學生智力的雙重教育功能。課本上的插圖往往都是與課文的主要內容相吻合的,它常常起到點睛的作用。在這里,筆者姑且就怎樣用好插圖的問題,與讀者一起共同探討。

一、教師指點學生“看”圖,讓學生感受美

“看”者,準確來說,是“讀”也,實際是“讀”圖。教師讓學生認真細致地讀圖:圖中有什么?他(它)們是怎樣的?他們為什么是這樣?編者有什么意圖?細細地瞧,靜靜地揣摩。教師一定要喚醒學生對插圖的直接感知,學生才能根據插圖感知課文的內容,才會充分體味到插圖寓于課文中的意義。

如《頤和園》《長城》《開國大典》這類課文,可先讓學生直觀感受一下課本中的圖畫,再以“讀”圖促讀課文,增加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形象感知認識事物,將圖畫中的建筑物構造及方位、觀覽景物的空間布局、場面特寫等,老師進一步釋疑解難,學生也就不難悟出其中的道理了。若老師純粹地以語言解說去讓學生體驗、想象,對于缺少歷史知識和生活經驗的他們來說,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若是純粹以課件的形式讓學生直接觀閱,語文的“味”又相應少了一些。所以,老師以簡短的指引,再有課件的展現,最后讓學生美美地 “讀”圖,美美地聯想圖中所發生的事情,筆者相信,學生就會開始感受到文章的魅力!

二、教師帶領學生“入”圖,讓學生體會美

有些課文還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入”圖,讓學生體會美。有些課文插圖,就是情感教育的直觀手段。

如教學《林海》就可借畫創設三個問題情境:1、老舍先生在描繪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時用“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的句子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好處是什么?2、為什么說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3、“我不曉得當初為什么管它叫做興安嶺,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興國安邦”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隨著三個問題情境的逐層展開,學生觀圖入境,入圖出圖,體味查情,以美啟真,文道相諧。

三、教師引導學生“賞”圖,讓學生鑒賞美

教育大師葉圣陶先生曾把語文教學對課文的鑒賞,比作采礦,這是很有道理。對課文插圖的鑒賞,我們同樣也可借鑒。

課文中的插圖,有一些是側重“賞”,對一些名人佳作,應從欣賞的角度,教給學生欣賞的方法,使學生望表而知里。如《鳥的天堂》、《桂林山水》等,師生同賞文圖和諧,感受畫面的完美、景象的壯觀、線條的流暢。也有一些課文,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鑒賞勞動人民的勞動美、生活美,如《農村的變化真大》、《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次成功的實驗》等。有一些課文可以鑒賞人物的心靈美,如《小攝影師》、《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觸摸春天》等。也有一些課文體現眾多的偉大模范人物的肖像,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的伽利略,《晏子使楚》中的晏子,《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的魯迅等人物,通過人物的外貌、表情、姿態,特別是人格特征、性格創造作風等,進行豐富的聯想,賞圖和賞人同步,學文與悟道兼融。

四、教師啟發學生去“評”圖,讓學生評判美

這是審美階段較高的層次,它要求學生不僅能感受美、體會美、鑒賞美,更重要的是能夠自身融入課文插圖中,就課文插圖的表現形式與表達意義玩味品評一番,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課文插圖與課文內容上相同在哪,不同在哪?插圖藝術處理得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真實?插圖中人物的美丑、善惡等是不是臉譜化?怎樣從人物的外貌讀懂他的心理?等。比如教W《窮人》,筆者是這樣處理的:第一步:讓學生就課文插圖仔細品味圖中主次人物。如漁夫黧黑的臉、光著的腳丫,說明了什么呢?桑娜慈祥的眼神說明了什么呢?孩子們緊緊地蜷縮在一起又說明了什么呢?引導學生去深入地思考。第二步:讓學生聯系人物在課文中的動作語言描寫,當場作口頭作文表達。第三步:在學生口頭表達的同時,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深一層地思考:造成西蒙一家、桑娜一家悲慘命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導學生通過對自然環境的反思,再反思到社會環境中,反思沙皇的黑暗統治和殘酷剝削,但也從中看到勞動人民善良的品格。筆者認為,通過看圖對人物社會行為的是非善惡評判,無疑反映和影響著學生內在的人格品質。

五、教師點化學生“悟”圖,讓學生享受美

學生在看圖中,出于對美的渴望和向往,心情會很輕松愉悅。如《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在學生收獲美的愉悅時,教師可以適時再給一些提示,讓學生從心頭說出一個“好”字,一個“美”字。

筆者認為,“悟”圖審判的途徑可有以下幾種:

1.悟圖設計提綱。如《桂林山水》,可要求學生對照插圖,依圖的特點、畫面的主次順序設計課文的提綱。

2.“悟”圖學文,作文。利用課文插圖寫作文,是小學低年段課文首選的看圖學文的教學方式,它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弄清插圖反映的內容。

3.“悟”圖學做人。蕓蕓眾生相,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做人直觀標準,教師應寓教于圖,使正面人物傳播出正能量,化身成為學生做人的楷模,其他人物也成為學生廣泛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窗口,讓他們知道人間不但有真善美的存在,也有假丑惡的存在。“悟”圖是高于審美的物質功用之上的精神功利價值。

總之,語文教師不要輕視課文插圖的作用,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課文插圖中發現美,體味美,鑒賞美,評判美,從而達到享受美、創造美的境界,使課文插圖真正在語文教學中發揮作用。

篇(10)

我們都知道,由于中國近現代史的特殊原因,自建國以來,在我國的教育體系和人們的觀念當中“重理輕文”一直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重理輕文”的現象更為普遍,政治學科總擺脫不了“二流學科”的尷尬境遇,由此造成一些人所謂的“政治無用論”、“政治大而空”等說法。應該承認,這是中華民族的悲哀,也增加了政治教育者的難度。我覺得讓政治課堂變得有趣起來,應該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特意總結了以下幾條。

1.創設情境,增強學生主體地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觀點、確立信念、付諸行動的轉化過程。這種由知到行的轉化,要借助情感、意志等中介來“催化”。列寧說:“沒有人類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而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調動和激發出來的,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喚起學生為追求真理而掌握知識的強烈欲望。

2.引入時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中《思想政治課》是帶有時事性的綜合教材,但因社會發展迅速,仍出現教材的一些內容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狀況。利用一些時政新聞材料,可以優化教材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對政治理論課學習的興趣,填補教材內容落后于形勢的缺陷。利用報刊、電視、廣播上報道的國內外重大時事結合教材相關章節,有選擇地納入課堂教學,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這樣學生的興趣會立即被調動起來,開始認真閱讀課本。這些新聞時政材料為教材注入了“新鮮血液”,能刺激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強化教學的效度。

3.引導質疑,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熱情。引導學生質疑是調動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有疑才能激發學生認識上的矛盾,使學生處于“心憤憤,口悱悱”的狀態,從而造成強烈的求知欲望,點燃思維的火花,激發探索問題的熱情,這樣,課堂就會迅速活躍起來。在課堂上,當我認為這個學生質疑很有價值,就引導大家展開討論,石擊浪起,學生興趣濃厚,討論熱烈,各抒己見,相互爭辯得面紅耳赤。但問題越辯越明,最后看法統一了。通過這樣的討論,大家對這一內容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二、散論:升華與提高

借助投影儀、電影、多媒體、互聯網等現代化手段來闡明事物的特征、發展過程及其相互聯系,向學生傳授知識,進行思想教育,能夠豐富教學內容,縮短教學時間,增強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如在講到“國家的標志――國旗、國歌、國徽、首都”時,我讓學生看中央電視一臺節目預告前“國旗、國徽、國歌”的錄像和《開國大典》中親手升起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的錄像,學生在融“形、光、聲、色”為一體的國歌聲和升旗儀式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

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成績是學生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也是政治教學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總結歷次考試的得失,我發現應用其語文課的有關內容來分析試題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政治考試中的材料題和語文考試的閱讀題有許多的相通之處,可以彼此借鑒。只要稍加點撥,學生在思考對比之后,往往就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此外,聯系一些學生熟悉的俗語、詩詞等都能收到活躍課堂功效,讓政治課堂變得有趣起來。總之,就是要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和功底來引導其學習政治,而不使其覺得政治課單單是老師所講的瑣碎知識的集合。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教師除了利用課堂教學這種途徑外,還可以利用豐富多彩、形式活潑的課外活動,使學生躍出課本,走出課堂,融入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多方實踐來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并用所學知識去認識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但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而且能使學生深深體會到思想政治課有用、有價值,從而真正愛學、要學這門學科。

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采取成立興趣小組和開展社會小調查。在興趣小組里,我組織學生學習有關報刊,讓大家了解、熟悉國內外大事、社會熱點,并開展時事知識競賽、新聞背景分析等活動。另外,也適時地開展社會小調查,如在講到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時,我要求學生調查父母所在單位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內容,并在課堂上發言交流。通過這些活動,很多同學已養成了讀書看報、關心國內外大事、積極思考的好習慣。這樣就把學生對學科的興趣發展為更為廣泛的興趣愛好,從而更加穩定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總之,只要教師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不斷地鞏固和發展這種興趣,思想政治課教學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歐陽超.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上一篇: 扁桃體手術 下一篇: 質量管理心得體會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尤物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国产蜜 |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亚洲精品8MAV在线观看 | 中文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波多野结衣绝顶高潮抖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