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維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10 14:51: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哲學思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哲學思維論文

篇(1)

馬哲認為,矛盾既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源泉,也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動力。這就啟示人們,論文寫作作為一個針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或問題而試圖對其給出科學認識或合理解決問題的活動,無疑須將“及時發現問題、深刻揭示問題和完美解決問題”視為寫作者應該確立的寫作理念。該理念表明,論文寫作既要正視和分析問題,更應探索問題的妥善解決方式,因為任何不能在及時發現和揭示問題的基礎上去完美解決問題的論文寫作,即使它創造性地揭示了問題的本質及規律,但如果此寫作活動只是片面地追求合規律性的科技價值而不追求合目的性的人文價值,該寫作活動就會因背離了“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中促進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這一寫作的真實追求,而難以成為人們普遍認可和欣賞的高質量論文。

(二)提供必要的論文寫作方法

論文寫作方法是為完成論文寫作目標所采用的方式或程序。在論文寫作中,盡管寫作者會采用一些具體的寫作方法譬如分析與綜合、想象等,但由于一些作者受形而上學思維的影響,這些方法在寫作中的運用往往呈現出單一化或固定化的傾向。而馬哲思維強調用整體、聯系、系統和變化發展的視野來對待寫作,可以為寫作者提供必要的寫作方法。

(三)指明具體的論文寫作路徑

首先,馬哲的唯實思維和辯證思維為論文寫作指明了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實事求是,也指明了寫作的根本方法——辯證思維方法。唯實思維提醒人們,論文寫作只有在尊重論文創作基本條件的基礎上,才能得以順利展開。辯證思維則告訴人們,論文寫作只有運用辯證思維,突破單一性,實現多樣性,突破孤立性,實現整體性,才能達到寫作目的。其次,馬哲的實踐思維為人們標識出了一條“在寫作實踐與寫作計劃辯證關系的展開中完成寫作”的路徑。論文寫作是一個“寫作實踐—寫作計劃—寫作實踐”多次反復的過程,人們只有沿著這一寫作路徑,才能逐漸接近寫作目標。

(四)激發積極的論文寫作精神

首先,馬哲的實踐思維和唯實思維,能夠讓論文寫作者在尊重實踐的基礎上擁有求真務實、實事求是的寫作精神,使寫作者避免陷入不切實際的空想和臆想之中。其次,馬哲的矛盾思維能讓論文寫作者在承認、分析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擁有尋根究底、勇對困難的開拓精神,使寫作者能夠把那些人們不大追究的問題作為“問題”進行大膽的懷疑和追問,為設計新的寫作方案找到突破口。最后,馬哲的批判思維和反思思維能讓寫作者擁有對其寫作的前提、基礎、方法、過程或結論等進行批判和反思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寫作者以獨立思考取代人云亦云、以自主建構取代依葫蘆畫瓢所必需的。

(五)促成有獨創的論文寫作成果

馬哲本質上是一種創新哲學,其思維特征與致力于形成獨創性學術理論成果的論文寫作,在尊重實踐、注重批判及反思等方面是一致的,這使得馬哲思維一旦融入論文寫作中,就會讓寫作者在立足實踐的同時,一方面能夠展現自覺進取的意識和追求卓越的價值取向,將自己置于寫作主體的地位,另一方面能夠以實事求是、批判反思的態度去盡力發揮其作為寫作主體的創新能動性,使論文寫作目標由可能變為現實。這對于提升論文寫作者的能動性并促其形成富有獨創性的論文成果,無疑具有現實的積極影響。

大學生論文寫作中的哲學思維缺失狀況分析

為了解大學生在論文寫作中的馬哲思維運用狀況,筆者經過對湖南理工學院365名大學生的論文分析及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在論文寫作中存在“馬哲思維貧困”的現象,馬哲思維的缺失狀況令人擔憂。

(一)大學生論文寫作中馬哲思維的缺失種類較多、缺失程度較大

實踐思維、唯實思維、辯證思維、批判思維和反思思維是五種常見的馬哲思維。為測定大學生在論文寫作中運用這五種思維的程度,筆者將它們被運用的程度設定為四個可參考的項,即“運用很充分”“運用比較充分”“運用不大充分”“運用毫不充分”,并分別記4、3、2、1分。按照這種方法對大學生論文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這五種馬哲思維在論文中運用程度的平均數值分別為2.89、2.90、3.08、1.10、1.00,其均值大多處于1分至3分之間。這說明大學生論文寫作中馬哲思維的缺失種類較多,而且馬哲思維的運用程度都欠充分。

(二)大學生論文寫作中馬哲思維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有效的馬哲思維教育

筆者在問卷調查中給每一個影響馬哲思維教育的因素子項列出了四個可選答的項“很認可”“比較認可”“有點認可”“不認可”,并分別記4、3、2、1分。調查結果顯示,影響馬哲思維有效教育的因素按程度大小排列,依次體現為:(1)教師因素,包括馬哲思維教育內容缺乏,馬哲思維教育方法不當,馬哲思維教育與論文寫作教育脫節等,影響均值為3.54分;(2)學生因素,包括學習馬哲思維無興趣,不用心把握馬哲思維,不主動在論文寫作中運用馬哲思維等,影響均值為3.52分;(3)學校因素,如不重視馬哲思維教育在論文寫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影響均值為3.39分。如果各因素分值在3分以上的為影響大,4分以上的為影響很大,那么可以看出,這三大影響因素的均值都處于影響大和影響很大之間,說明教師、學生、學校都是影響馬哲思維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這就告訴我們,如果馬哲教師只是一味強化其教育的德育功能而疏忽其論文寫作的教育功能,或者大學生學習馬哲思維態度不積極,或者高校不善于處理馬哲思維教育與論文寫作教育之間的關系,那么都將極大削弱馬哲思維教育培養大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的功效。

以提升大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為導向的培養對策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培養大學生的馬哲思維以提升其論文寫作能力,對于高校來說,已迫在眉睫。恩格斯曾經告誡人們:“哲學思維必須加以發展和鍛煉,而為了這種鍛煉,除了學習以往的哲學,直到現在還沒有別的手段。”[2]465問題是,我們在加強馬哲思維教學的同時,切忌泛泛而談,而須在培養內容和培養方法上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

(一)有針對性地安排馬哲思維培養內容

篇(2)

1.2存在的不足雖然生態水利工程學在近五十年來發展迅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經驗,但是該學科仍然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①人類社會是發展的,而人類對環境的要求也在隨之變化。并且,生態環境是人的主觀感受,雖然能將其數字化,但也是模糊的。此外,由于生態工程涉及涵蓋了多個學科,涉及范圍廣。所以,很難對河流及其工程進行客觀、綜合、準確地評估。②由于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氣候、生物種群以及人文環境,所以生態水利工程具有“多樣性”。它的建設不像傳統水利工程一樣,有全國統一的規范。再加上工程經驗的缺乏,所以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理論框架還需進一步完善。③工程目標不明確。河流生態被破壞,應該改善,但是究竟要改善到什么程度,目前尚沒有統一的定論。而這一定論的缺失,正是生態水利工程發展及推廣的最大障礙。

2從哲學角度分析生態水利工程

2.1生態水利工程與“天地人”三才哲學雖然不是工學,但卻是自然科學的前身,其本身也包含了自然科學。因此從哲學的角度出發來看待生態水利工程,雖不能解決實質性的問題,卻能在宏觀上得到重要的指導。生態水利工程與傳統工程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它自身是參與生態系統的循環的,是變化的,并且將會在環境中達到一種動態的穩定,這也就是“易”。《系辭》道:“易之為書,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兩之。”而要想使生態水利工程,也應該兼得“三才”。

首先,“天道”可認為是自然運行的道理,也就是說應解決技術問題。而生態水利工程學是一個綜合性學科,一個工程的建設涵蓋了水利工程學、力學、水文、生物、環境、氣象、人文、自然演變等多方面的知識。因此生態水利工程的發展是建立在這些學科的發展上的。所以說,生態水利工程的評估方法、設計施工以及恢復目標也應該隨這些學科的發展而動態變化。而“地道”則可認為是其所屬的環境,也就是說生態水利工程應與其所在地的氣候、生物、環境相適宜。至于“人道”,則可認為生態水利工程應該符合當下社會對待自然的觀念,而這也是水利工程與生態之間的一個主要矛盾。生態水利工程的發展,取決于一個社會的經濟、文明。經濟是實行生態水利工程的前提和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說,只有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社會才能有足夠的經濟力量來推進生態水利工程的發展,而當生態水利工程發展到一定程度同樣會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至于文明,則是生態水利工程必不可少的生長環境。社會文明程度高了,生態水利工程才會被重視,得以發展。反之,即便有先進、成熟的生態工程也會被逐漸遺棄。

2.2生態水利工程與社會經濟、文明之間的矛盾生態水利工程與社會經濟、文明之間矛盾的焦點則是工程目標,因為工程的目標決定著工程的經濟投入以及建成后對社會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多表現在經濟和文明方面。所以一個合理的,符合當前技術、經濟、文明的目標能直接影響到生態水利工程未來的順利發展,甚至影響到它的存亡。而這也符合著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序言中的哲學命題:“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當前學術界對于目標主要有著以下表述:①完全恢復(fullrestoration,Cairns,1991):“使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完全恢復到干擾前的狀態”。②修復(rehabilitation):“環境質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③創造(creation,NationalResearchCouncil,1992):“開發一個原來不存在的新的河流生態系統,形成新的河流地貌和河流生物群落”。④自然化(naturalization,RhoadsandHerricks,1990):“在承認人類對于水資源利用的必要性的同時,強調要保護自然環境質量,通過河流地貌及生態多樣性的恢復,達到建設一個具有河流地貌多樣性和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動態穩定的、可以自我調節的河流系統。”

顯然,這四種目標表示著四種不同的對待自然的態度,也代表著不同的歷史背景。一些學者對于“完全恢復”和“創造”提出了質疑:“完全恢復”太過于強調水利工程的缺點,沒有正視這些工程的防洪作用、經濟效益,以及在生態上的一些正面作用;另外,對于大多數河流來說,由于資料的缺乏,要弄清河流擾前的狀態是十分困難的。而“創造”則不符合當前的技術背景以及經濟條件,也就是不得“天時”。至于“修復”和“自然化”,從哲學上來看,是“合乎理性”的,也是當前歐洲和日本在河流恢復實踐上所傾向的。因為這樣的目標規劃,充分利用了生態系統自我設計、自我組織功能,所以只需要一些少量的、必要的人工輔助措施,而這也正好與當前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程度相協調。比如在日本進行多自然河流治理時,最主要的工程理念就是給“生物一個生長環境”,必要時再修建人工浮島,或種植柳樹等植物。

篇(3)

解決上面這些問題,不僅需要回到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的語境中,去了解康德實際說了什么,他意圖說些什么,還需要基于同情的理解,細致探討康德道德價值論述的完整意蘊。

如康德在其知識論,尤其是《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出“先天綜合判斷”,意在解決知識如何能普遍必然為真的問題,在其道德哲學中,康德也著意于如何能普遍必然地為道德的。康德對后一個問題的解決,是分兩個層次的分析來完成的:首先,在日常的道德知識的層次,從常識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行為在不同情境下,因行為者的何種心理狀態才具有道德價值,以確定使行為普遍必然地具有道德價值的內容是什么;其次,在道德形而上學的層次,通過對作為實踐的先天綜合命題的定言命令的分析,說明意志的自律的性狀,即一方面自給法則,一方面服從道德律,使得行為普遍必然地道德。

由于本文重在考察行為的道德價值,故而文章只涉及康德關于此一問題的常識層次。

在這里,首先要問的問題是,在何種意義上說“普遍必然地是道德的”。對此,康德區分了自然哲學和道德哲學中的“普遍必然”的情況。于前者,普遍必然是指“萬物據以發生”的規律所具有的性質,在此意味著其在統計學上對規律涉及的所有個體均必然有效。這是一種對“普遍必然”的常識的理解;于后者,普遍必然是指“萬物應該據以發生”的規律所具有的性質,康德在此指出,“然而,仍要考慮那些使它不能發生的條件”,這即意味著我們在道德哲學中來思考“普遍必然性”的時候,不能從常識的角度來理解,而必須按照康德此處的立場來理解。

從前述內容看,在康德的道德哲學中,“普遍必然”的事情是萬物應該據以發生但卻未必會發生的事情。據此,可以說此處的“普遍必然”不是從統計學意義上說的,而是從邏輯的意義上說的,它意味著只要一個人擁有健全的理性(或理智),哪怕沒有高深的智慧而只有普通的理性,就能理解它,就會承認其有效性。例如,不要許下無法兌現的諾言,就是這樣的例子。在這里,也許人們經常許下無法兌現的諾言,而“大眾的觀點”也許認為“許下無法兌現的諾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只要我們理智健全,并能夠利用它來反思我們的行為,我們就會發現,把“許下無法兌現的諾言”普遍開去將會是自相矛盾的,它將會導致諾言的不可能。康德對此總結說,無需高深的智慧,只需普通人類理性就足以發現這一點。

從而,康德在這里強調了道德視野中“普通理性”與“大眾觀點”的區別。雖然兩者都無需高深的智慧,但其區別也很明顯:普通理性的發現帶有普遍必然的性質,卻未必能得到大眾的接受;大眾的觀點能得到眾人的接受卻未必是普遍必然地有效的。

因此,康德從日常的道德知識出發,發現“行為普遍必然地道德”的含義,不是依據“大眾的觀點”,而是“普通的人類理性”。然而,在康德看來,什么樣的行為是普遍必然地道德的行為呢?質言之,什么樣的行為是無條件善的呢?

在康德看來,普遍必然地道德的行為是這樣的:只要我“這樣去做”,我的行為就一定會具有道德的內涵或意義,而無論這樣做能否帶來符合我預期的后果,或大眾是否贊同。質言之,它是無條件善的行為。然而,這種無條件善的“這樣去做”具體該當如何理解呢?

康德首先指出,它是由“善良意志”規定(determine)的行為。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甚至在這個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之外,不可能設想有其他什么東西是無條件善的。”由它規定或激發的行為,必然是道德的行為。

不過,康德并未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而是轉而討論善良意志之無條件善的根源:這根源不在于它所實現的結果,而只在于它的“意愿”,質言之,即與之相伴隨的“善良的”人格或指導它的是正確的基本原則。因為,即使善良意志由于運氣不佳或遭遇后娘般苛待的自然,而未能實現其意圖,最后僅剩下善良意志本身,這意志也有其價值。因而,善良意志的有用性,或所實現的目的,僅僅提供了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更方便地理解它的背景,或吸引那尚不老練的人們注意它,而不能向行家推薦它或決定它的價值。當然,善良意志的“無條件善”不在于它的有用性或所能實現的意圖,這并不意味著善良意志就不能有任何的意圖,而只是說決定善良意志之所以善的,不是其他的——例如源自愛好的——目的或意圖,而是善良意志自身的目的,或由實踐理性設定的目的或意圖。

然則,由實踐理性所設定的目的或意圖又是什么呢?在此,康德并沒有明確地指出來。不過,他此后接著探討“盡管處于某些主觀的限制和障礙之下、卻包含著善良意志概念”的“義務概念”,我們可以設想,實踐理性設定的目的或意圖就是義務。從而,普遍必然地道德的行為,就是由善良意志規定的行為,就是受實踐理性所設定的目的或意圖規定的行為,質言之,就是由義務規定的行為。

問題是,什么樣的行為可以算作是“義務規定的行為”呢?

康德通過行為與義務、愛好的不同關系,探討了在“什么情形之下行為由義務來規定”的問題。盡管康德在后文中表達了“出于義務就是由義務規定”的態度,但是,對“出于義務”的探討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問題。通過分析行為的違背義務或合乎義務、無直接愛好或有直接愛好的不同情形,康德展示了它們與“道德價值”的關聯。具體而言,這兩大類分四種情況,與道德價值各有不同的關聯:

(1)對于被認為是“違背義務”的情形,康德認為可以把它排除,因為盡管它對這個或那個意圖是有用的,但在其中(由于它本身就與義務相沖突,而)不會發生行為是否“出于義務”的問題。

(2)對于“合乎義務”的行為,康德又根據其與愛好的關系,分為“合乎義務但行為者并無直接愛好的”和“合乎義務且行為者有直接愛好的”兩種。

①對于合乎義務而行為者對之無直接愛好的情形。由于行為者同時受其他的(例如追尋自我利益的)愛好所驅動,因而也很容易看出它并非出于義務來做此事。康德在此以“童叟無欺”的商人為例來說明這一問題:商人誠信買賣是合乎義務的,且他對誠信買賣一事無直接愛好,促使他如此行為的是其他的動機(incentives)——自我利益,因而我們很容易看出他并非出于義務來誠信經商。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行為之合乎義務受制于外在的環境和條件,因此,自我利益的動機導致的行為沒有道德價值。

②對于合乎義務且行為者對之有直接愛好的行為。康德認為,此種情形下,因其同時合乎義務和帶有直接愛好,很難看出行為者是否出于義務而行動。例如,保全自己性命、在能力范圍之內行善、確保自己的幸福以及愛我們的鄰居等行為,盡管它們都是合乎義務的,但是,由于一個人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對之有直接的愛好,我們很難確定他到底是受義務規定還是受愛好規定,因而很難確定這些行為是否是“出于義務的”。質言之,由于這些行為的動機都來自行為者內在的心理的因素,因而,它不像那沒有直接愛好、純粹由外在的“利益”來促動的情形,很難辨別到底是義務,還是愛好規定了行為,亦即,由于這兩個動機都對行為者產生了促動的作用,故而到底誰主誰從、誰是動因誰是一般的動機,很難辨明。

③對于合乎義務且行為者對之曾有直接愛好但卻違背自己的直接愛好的行為。引文有所改動這是顯見的“出于義務”的行為。正是由于辨別合乎義務且有直接愛好的行為是否出于義務的極度困難,康德才過激地在《道德形而上學基礎》中說出下面這些話——“正是在這個時候,再沒有什么愛好來刺激他,他卻自己從這要命的麻木中解脫出來,沒有任何愛好而僅僅只是出于義務采取了這一行動,這時他的行動才首次有了價值”、“不是出于愛好、而是出于義務來增進他的幸福,并且正是這樣,他的行為才首次有了真正的道德價值”,展示出行為出于義務的顯而易見的情形。

康德這種過分強烈的表達,在某種意義上是造成席勒及后來很多人誤解的原因:這些表達似乎給人這樣的印象——必須違背直接的愛好,才是出于義務而行動,它是行為具有道德價值的必要條件,從而只要行為帶有任何一點直接的愛好,它就不是出于義務,而哪怕它合乎義務,它也沒有道德價值。

于是,問題便是:是否只有當人們完全排除掉愛好之后,行為才由義務來規定、才具有道德價值?當一個行為出于義務時,它能否同時出于愛好?質言之,一個同時出于義務和愛好的行為,有無可能?它意味著行為能否同時把義務和愛好作為其“規定根據”(determiningground),而與“合義務行為的多重規定”相區別,后者指的是合義務行為“出于義務動機做出”、“而這時行為者還具有對該行為的非道德關切”的情況。

同時,也產生了‘出于愛好的行為缺乏道德價值的根據何在”的問題。對此,芭芭拉·赫爾曼是這樣來回答這一問題的:“它被描述為僅僅是‘幸運地’碰上了某種對的事情;它所觸發的行為準則被說成是缺乏道德內容。”對于后者則有如此解釋:行為者缺乏對其行為的道德正當性的恰當關切。因而,“要一個動機是一個道德的動機,它就必須提供行為者對他行為的道德正當性有一種關切”。但是,這一問題的解決,同樣只是回答了“一個行為要具有道德價值必須具備什么”的問題,尚留下“是什么使得一行為有資格成為有道德價值的行為”的問題。

從表面上看,康德前述過分強烈的言論似乎支持“只有完全排除掉愛好,行為才由義務規定、才具有道德價值”。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透過字面意思,嚴肅地而不是隨意地理解康德所欲表達的真實意涵,就會發現,康德過分強烈的表達,其意圖實際上是為了讓人們能更好地理解“在何種情形下行為出于義務”,為了凸顯“義務”作為道德行為的主觀規定根據的排他性。這種排他性強調的首先是一般所認為的“只有出于義務的行為才具有道德價值”的觀點,這也是康德前述引文的表層意思;其次,這種排他性也意味著行為具有道德價值的決定性因素是義務,而不是也沒有其他的原因。它并不表示出于義務的行動不能伴隨著愛好、不能產生人們期望的結果,而只是認為,愛好、人們期望的結果等,作為有道德價值的行為的“副產品”,盡管可能對行為的產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并不構成行為的規定根據。綜合起來,這種“排他性”意味著“僅僅出于義務,行為具有道德價值”或“一個行動要有道德價值,當它是出于義務動機而做出的”“的觀點,即“出于義務而行動”是行為具有道德價值的充分且必要條件。因而,我們很難說,要使一個行為具有道德價值,就必須完全排除愛好,甚至必須“帶著反感”去做,而是只要一個人在實施一個義務所要求的行為時,他對其行為的道德正當性有著關切,且正是由這種關切才實施了這一行為,該行為就是有道德價值的行為。

為什么說“義務作為道德行為的主觀的規定根據”具有排他性?根據康德道德行為的規定根據,指的是決定一個行為普遍必然地有道德價值的原因,它可以從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加以考察:從客觀上說,只是“道德法則”;主觀方面,則只能是行為者的“自律”。當然,在“普通理性的道德知識”這里,康德并沒有探討道德行為客觀的規定根據;而對于“主觀的規定根據”的探討,則顯得較為復雜。康德提供了可能成為行為的“主觀規定根據”的因素,包括好處或利益、人們期待出現的結果、愛好、對幸福的追求,以及“義務”等。從對人們日常行為的觀察可知,好處、期待的結果、愛好、幸福等可以和“義務”一起,在主觀上促使一個合義務的行動產生。由此產生了“合義務行為的多重規定”的問題。理查德-亨森(RichardHenson)為解決此問題,提出了“戰斗一嘉獎”和“合格報告”兩種模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認為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學基礎》中的道德價值的觀念并不很重要,它只是提供了一些例子,說明道德價值就好像對一個戰勝了巨大困難(比如成功抵制了強有力的偏離義務的欲望的誘惑)的人的贊賞,亦即道德價值僅僅是對戰斗勝利的嘉獎。康德對道德價值觀念的重要論述,出現在《道德形而上學》中。在那里,康德提出了一個“友好的”道德價值觀念:“一個合義務的行動要有道德價值,‘只要對義務的尊重是在場的,并且有這一點就已足夠[產生合義務的行動],即使(如碰巧發生的那樣)其他動機也是在場的,而它們自己也許就已經足以產生合義務的行動’。”赫爾曼指出了亨森的觀點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替代性意見:“當一個行為具有道德價值時,非道德的動機(incentives)可以是在場的,但是它們不可以是行為者在行動時的動因(motives)。如果行為者的行動是出于義務的動因,他的行動就是因為他把這個行為是道德上所要求的這一事實看作是選擇的根據”。不僅如此,赫爾曼還根據康德對行為的分類,強調了“義務所要求的行為”這一限制條件,對一個行為有道德價值的必要性。‘并參考該者洼’赫爾曼對于亨森的修正,強調了非道德的因素如利益、愛好、幸福等,可以作為動機,但不能作為動因,即不能作為道德行為的主觀規定根據,而能成為動因的就只有“義務”或“這個行為是道德上所要求的”這一事實。需要指出的是,赫爾曼并未否定亨森把“義務”的動因當作道德價值的充分條件的觀點,而只是從動機與動因的區分中,突出了“義務”與其他因素相比,在決定一個行動的道德性時的決定性意義,它排斥了諸如利益好處、愛好、期待的結果和幸福等感性因素作為道德行為的主觀規定根據的可能性,而只承認“出于義務動因”作為唯一決定一個(義務所要求的)行為是普遍必然的道德行為的根據。

在此,我們還應該再思考一個問題,即一個行為同時出于義務和出于愛好,它究竟有無道德價值?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要以“一個行為同時出于義務和出于愛好是否可能”為前提。這個問題即是說,一個行為能否同時以義務和愛好為動因。這是否意味著一個出于義務的行為伴隨有愛好,就可以斷言該行為既是出于義務又同時出于愛好?顯然不能這樣認為。因為“出于……而行動”表達的是促使一個行動產生的規定性根據、決定性的原因。也許,大眾的觀點能接受“義務”和“愛好”共同為有道德價值行為的主觀規定根據。但是,在康德看來,“出于義務而行動”、把義務和善良意志當作行為準則,從而敬重法則,把“所有的質料原則都拋開了”。質言之,在康德看來,義務作為行為的“動因”,具有排他性,它排斥了其他任何質料原則作為行動的動因,但卻未排斥諸多質料原則作為行動的動機。甚至可以斷言,任何作為動因的實踐原則都是排他的,但也同時容納其他的原則作為動機。從而,對于康德來說,“一個行為同時出于義務和愛好”是不可能的,而問這樣的行為有無道德價值,本身就提錯了問題。

篇(4)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1889~l951)是“二十世紀六個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他的思想改變了哲學爭論的術語.在當代西方哲學的“語言轉向”中發揮了決定性的影響。維特根斯坦一生以1933年為界(44歲,開始向學生口述《藍色筆記本》,表明他的思想發生了轉變).前后發展了兩種哲學.即所謂“前期維特根斯坦哲學”和“后期維特根斯坦哲學”。前期以《邏輯哲學論》(1922)為代表.討論了弗雷格和羅素提出的一些問題,但同時也追求他自己在邏輯、語言及其哲學意義方面的獨特目標.對邏輯實證主義產生影響了后期以他去世后出版的《哲學研究》(1953)為代表,對日常語言學派產生了影響。同一個維特根斯坦,其前后思想迥然有別.而且義分別對語言哲學的兩個不同流派產生了重大影響,這種情況在哲學史上是罕見的。

除卻其哲學思想。維特根斯坦的個人生活在人們心中也有著許多傳奇色彩——與藝術界的若即若離,性格孤僻和作風怪異.渴望人類本真情感和追求近乎原始生活。筆者研讀了關于他的傳記和著作,試圖走近這位“西方哲學工周的雖后牛仔”。本文是在此基礎上的一些述評.著重闡釋其后期的語言哲學主張,并試圖深入分析言語行為理論與維氏觀點的思想淵源關系。

1后期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觀

維氏后期的語言哲學思想散見于《藍色和棕色筆記本》《哲學語法》《哲學研究》《論確定性》及其他的一些相關論述中,其中,《哲學研究》最為主要,它是后期維氏思想的總匯和代表。其實。維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學思想源于他對自己前期思想的反恩與批判。自20年代起.維特根斯坦就擯棄了《邏輯哲學論》中的觀點.從重視邏輯語言的研究轉向日常語言的分析.逐步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語言哲學觀。

“語言游戲(sprachspie1)觀”是維氏后期語言哲學的基礎。這一觀點的提出是出于對以奧古斯丁為代表的傳統語言觀念的批判。在《哲學研究》的一開篇.奧古斯丁給我們描繪了“人類語言本質的一幅特定的圖畫,即:語言中的語詞是對象的名稱——句子是這樣一些名稱的聯系蚍。這就導致了這樣一種語言觀;“每個詞都有一個含義;含義與語詞一一對應;含義即語詞代表的對象。為了批判奧古斯丁的哲學圖廁,為了批判傳統的語言觀念.維特根斯坦提出了“語言游戲”觀。在《哲學研究》中。維氏像在后期的其他著作中一樣,并沒有給出“語言游戲”的一個明確定義。在他看來,“語言游戲”不可定義,只可描述。“我們會向他描述一些游戲,也許還會加上一句:“這個.以及諸如此類的,就叫‘游戲。”維氏正是這樣向我們描述的:“孩子們學習母語的諸種游戲”。“某種原始語言”.“跳皮筋時的唱詞‘小皮球,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語言和活動所組成的整體”等相類似的事情就是語言游戲。

語言游戲具有復雜性.如同“迷宮蚍。]卸”,如同“老城”;語言游戲又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請求.感謝,問候.唱歌。報道一個事件,把一種語言翻成另一種語言等等。“這種多樣性決不是什么固定的東兩。一旦給定就一成不變i新的語言類型。新的語言游戲.我們可以說.會產生出來,而另一些則會變得陳舊。被人遺忘”。

在這些多種多樣的語言游戲之間并沒有什么共同的本質,“你睜著眼睛看.看不到所有這些活動有什么共同之處.但你會看到相似之處、親緣關系,看到一整系列這樣的東西。這種相似是“盤根錯節的復雜網絡——粗略精微的各種相似陽。維特根斯坦用“家族相似”來表達這些相似形的特征.因為家族成員之間的各式各樣的相似形就是這樣盤根錯節的;身材、面貌、眼睛的顏色、步態、脾性。等等.等等”.因此“各種‘游戲’構成了一個家族”。

在語言游戲觀的基礎上,維特根斯坦對于意義問題進行了重新理解。提出了“意義即用法”的口號。維特根斯坦問:“符號自身似乎都是死的。是什么給了它生命?”答日“它在使用中有了生命。”維特根斯坦呼吁:“請把句子視作上具,把句子的意義視作其使用!”一個詞的含義是它在語言中的用法”,字詞的用法相同,它們的意義也相同.用法相同的句子就是意義相同的句子。在此需要提醒的是.“維特根斯坦并不是給‘意義’一詞下定義。也不是要提出任何關于意義的理論“盡管后人常把他的觀點稱為是意義的用法理論”。在維特根斯坦看來.他僅僅描述了“意義”。

意義即用法的觀點實際上是反對人們討論字詞、語句時抽象地討論它們的意義問題,要求人們深入生活,從豐富的日常生活中探討它們的具體意義。例如,“這是紅的”這句話.要了解其意義.只有將其放到使用這個句子的語言游戲中。這句話用于不同的語言游戲.就有不同的意義.它可以是一句臺詞、教師講課時的例句、一句澤文、某種特殊的“黑話”或口令……在每一種用法中都有不同的意義。正如游戲沒有統一的本質。只有一種家族相似一樣,語言也不存在一種共同的本質(如語言的邏輯形式),也沒有統一性意義.而只有意義的家族。總之.意義存在于語育游戲之中.由在語言游戲中的用法(使用、功能)決定。按照這種理解.語言有意義就是語言具有能在游戲中使用這種功能或性質.因此語言的意義不再是某種實體。也就避免了對應實體是否存在與意義之間的那些無法解決的困難。“無論是否具有承擔者,只要它仍能在交際中使用.就應該說是有意義的,而不必再去追問其意義是什么實體。

語言游戲說與“意義即用法”的理解離不開一個關鍵的概念。生活形式。生活形式的概念在《語言哲學》中先后僅僅出現過5次,但卻有著特別的意義。它是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觀的基礎。從廣義上來說.人類的生活形式是“人類對待自己生存環境的特殊方式.“語言行為是人作為生物有機體的存在物對于環境的反應的自然延伸。維氏說:“命令、詢問、講述、聊天.這螳都和吃喝、走路、玩鬧一樣,屬于我們的自然歷史。”狹義的生活形式是指“一定的民族一定的社會群體等的生活形式釘”,在這樣意義上的生活形式是多樣的。“想象一種語言就叫做想象一種生活形式。語言游戲是生活形式的一個組成部分:“用語言來說話是某種行為舉止的一部分.或某種生活形式的一部分。”由于語言游戲與生活形式的聯系.語言的意義也與生活形式緊密相連。因此理解意義。就要深人理解生活。用維特根斯坦的話說.如果一頭獅子會說話.我們也不能理解它。這是因為它的生活形式(不管是廣義還是狹義的)對于我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即使它所說的是我們的話語,我們也無法理解它。

最后.我們還要注意到.作為游戲的語言活動具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沒有規則就沒有語言游戲.語言符號就失去了意義。語言游戲的規則具有實踐性,正如我們不是在岸邊學會了游泳規則再下水.而是在下水后才懂得如何遵守游戲的規則一樣,我們是從語言游戲活動中感受規則的存在,并在語言游戲中體現對規則的遵守的。語盲游戲的規則具有多樣性,不同的規則帶來不同的語言游戲。也會使語言符號具有不同的意義。語言游戲的規則也是易變的.在我們玩游戲時.“我們不是也有‘邊玩邊制訂規則’這樣的情況嗎?而且也有我們邊玩邊修改規則的情況。借助于語言與游戲的類比,維氏說明了語言使用規則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給語言制訂新的規則實際上就是使語言在新的情況下具有新的用法,而新的用法則意味著字詞具有新的意義。

有規則,就有遵守的問題。人們如何遵守規則呢?維特根斯坦在此提出了一個悖論在他看來.人們往往“盲目的遵從規則:因為語言游戲是在我們不了解規則的情況下進行的.但我們又只能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才能從事語言游戲遵守規則成了一個進退維谷的問題悖論如何消除呢?我們還需訴諸于上面提及的實踐。“遵守規則’是一種實踐”在生活形式的實踐中,在每個具體的語言游戲的活動中來顯示遵守或違反規則的情況。“規則悖論”只是脫離語言游戲,抽象的靜觀規則而產生的問題。總之.在其后期.維特根斯坦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語言哲學觀:語言游戲觀.否定了奧古斯丁關于語言與實在一一對應的精致的語言圖畫.擯棄了追問語占本質的企圖,而且在意義、規則等問題上提出了嶄新的觀點。與前期語哲觀相比,他從理想語言觀轉為后期的lt-常語言觀,從追求意義轉換為觀察用法.不求本質,但求相似.擯卉了《邏輯哲學論》中嚴格的埋輯形式而轉向流動的生活形式。

2后期維氏語言觀對言語行為理論的影響

言語行為理論由奧斯丁首創,他指出.“說話就是做事”,人們借助于語言表達式可以完成各種各樣的行為。其學生塞爾繼承了他的言語行為理論,并在分類等一系列問題上作了重大補充與修改,使理論進一步系統化、嚴褂化仔細分析這一理論,不免發現其與后期維氏語言哲學觀之問的相似之處。筆者擬在下文深入分析言語行為理論對后期維氏哲學的繼承與發展。

(1)日常語言分析。奧斯丁與塞爾屬于鼎盛一時的日常語言學派,他們的言語行為理論是關于日常語言的理論。奧斯丁說:“我們所擁有的日常詞匯體現了多少代人所發現的各種值得注意的區別與聯系。”。因此.他認為語言哲學的目的不是七制造“理想語言”。而應該從人們慣常使用的日常語言出發,研究現實語青現象.研究日常語言的功能。塞爾繼承了奧斯丁的日常語言分析法。

他們所持的這一日常語言觀是與后期維特根斯坦的語青觀一脈相承的。維特根斯坦說:“我們踏上了光滑的冰面,沒有摩擦,因此往某種意義上條件是理想的.但我們也兇此無法前進。我們要前行;所以我們需要摩擦。回到粗糙的地呵上來吧!”從這里我們町以看出。后期的維特根斯坦茜定了“光滑”“沒有摩擦”的理想沿青.要求回到日常生活語言。他呼吁:“我們把語詞從形而上學的川法重新帶回到日常用法。”“他展示了對符合常識的日常語言的充分信任,認為日常語言不僅是合適的研究對象.而且是有效的表達手段:“我要對語言(詞、句等等)有所說.我就必須說日常語言。”維特根斯坦還認為,日常語言并非如羅素、邏輯經驗主義者、甚至他前期所言的那樣,全是混亂與迷障.阻礙了人們對世界對生活的正確認識#而是相反.由于它嵌進了我們各種各樣的“生活形式”中,因此更加接近,更加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生活。維氏的日常語言觀顛覆了索緒爾等人確立的“語言”的統治地位.將抽象的語言還原為各種不同形式的、具體的“言語”活動。奧斯丁與塞爾等人繼承了這些觀點.認為日常語言本身是完美的、正確的。奧斯丁相信:“對一種自然語言.比方說英語的某些表達式的日常使用方式進行艱苦的研究具有肯定的價值”正是在這種日常語言的分析上,奧斯丁才首創了后來卓有影響的言語行為理論。

不過.需要注意.維特根斯坦與奧斯丁、塞爾等人對日常語言分析在研究動機上是不同的。維特根斯坦“沒有而且也不希望對日常語言作出語言學或邏輯上的技術分析,他的日的只俏送ü吻寤蠣枋鋈粘s镅緣鬧谷酚梅ǎ瘟拼?a class=content_a href=lunwentianxia.com/class_free/21_1.shtml>哲學的語言疾病’,而言語行為理論則是描述某些語詞所能完成的各種不同的功能以及完成這些功能的條件。維氏也曾洞察到.日常語言學派的成員“與其說是哲學家,不如說是語言學家”。

(2)行為角度。言語行為理論的核心在于“說話就是做事”。“一段育語的發出正是一個動作的實施”。這一點從奧斯丁的著作名“howtodothingswithwords”即可見一斑。后人對這一“說話即做事”的角度評價極高。當代德國哲學家施太格纓勒在《當代哲學主流》一書中曾寫過:“說起來這正是荒唐。而且對于過去2500年問所有那些以任何一種方式研究語言的人來說這也是一件令他們感到麓恥的荒唐事,即他們竟然沒有遠在j.l.奧斯丁之前就作出這樣一種其本質可以用一句很簡單的話來表示的發現:我們借助與語言表達可以完成各種各樣的行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到有一位哲學家發現存在象言語行為這樣的東西時,已經是現代哲學中‘語言轉向’幾十年后的事了”。施太格繆勒充分肯定了奧斯丁在創立言語行為理論方面的功績,但對奧斯丁之前的哲學家和語言學家所做的批評卻不免偏頗其實。在后期維特根斯坦的語言觀中就有與之相近且比較明確的“行為”論述。維特根斯坦說:“語言游戲’這個用語在這里是要強調.用語言來說話是某種行為舉止的一部分。“詞語就是行動”。他把語言與活動緊密相連.

將無主體的語言分析引向有語言主體的言語行為分析。把維氏與奧斯丁的思想對比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兩者莊主張方面的共同點.這充分說明了言語行為理論中的“維氏烙印”。當然,不可否認,奧斯丁、塞爾等人對言語行為的研究要比維特根斯坦在這方面的論述深入、全面和系統得多。.

(3)初步分類:述謂句與施事句。奧斯丁早期將日常語言的基本功能分為述謂式和施事式兩種。相應的,就有述渭句與施事句。述謂句的功用在于描述情況和報道事實.施事句則在交際過程中直接利來施行某種行為.例如:許諾、命令、命名、感謝等等。維特根斯坦雖來做明確的分類.其論述卻是與奧斯丁異曲同工。他要求與傳統觀念徹底決裂:“別認為語言始終以單一的方式起作用.始終服務于同樣的目的傳達思想。”這一決裂實際上是區分了語言的描述功能和其他功能。“我們稱之為‘符號’、‘語詞’、‘句子’的.所有這些都有無數種不同的用法”,略舉一些,各種各樣的語言游戲包括:下達命令以及服從命令、演戲、唱歌、講笑話、把一種語言翻澤成另一種誑言、請求、感謝、謾罵、問候、祈禱等等,這又是何其相似的論述。與奧斯丁不同的是。維特根斯坦以“多樣性”來指這各式各樣的功能,而“多樣性”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對“語句描述事實”這個傳統觀念的沖擊不太明顯,而奧斯丁則明確提出了“施事”的概念,矛頭直指傳統。在此之后,他還作了更系統的分類:評判行為、施權行為、承諾行為、論理行為、表態行為;塞爾進一步修改,分為:指令行為、承諾行為、斷言行為、表情行為、宣告行為。言語行為由此得到廣泛關注與研究。

(4)言語行為三分法。奧斯丁在其言語行為理論后期提出了著名的言語行為三分法.分別為“說話行為”(1ocutionaryact),。施事行為”(illoeutionaryact)和“取效行為”(perlocu-tionaryact)(也有學者把它們相應的譯為“言之行”、“言之的”、言之果”)。通俗的說,說話行為是指說出合乎語言習慣的、有意義的話語;施事行為指在特定的語境中賦:有意義的話語一種。言語行為力量”(illocutionaryforce)}墩效行為則指說話行為或施事行為在聽話者身上所產生的某種效果。例如:a說話行為——他對我說:“你不能做這件事。”;b施事行為一他抗議我做這件事;c墩效行為——他使我清醒過來,不讓我任性下去或他使我煩惱等等。如果我們把上述三分法與維特根斯坦在《哲學研究》中對“板石!”的分析對比一下.便不難看出奧斯丁的三分法與后期維特根斯坦對具體交際中語言意義的分析的相通之處。維特根斯坦假設一個在建筑工地上建筑師和其助手的對話過程。a——建筑師對助手喊出;。板石!”“在喊‘板石!’時.我(建筑師)所要的卻是他(助手)拿給我(建筑師)一塊板石。阻助手把板石遞過來(“一方喊出語詞.另一方依照這些語詞來行動”可以說,相通之處。顯而易見。不過.維特根斯坦如此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提出語言游戲說.以反駁奧古斯丁為代表的傳統語言觀,也因此并未沿著行為這條線深入下去,而奧斯丁則志在從行為角度對日常語言的分析,三分法的提出,使其言語行為理論進一步趨于系統化和精確化。

篇(5)

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源 

3.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拯救與宗教批判  

4.對新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類引用及其注釋的討論 

5.伊壁鳩魯哲學的現實指向與馬克思自由觀的奠基——重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6.論馬克思博士論文對黑格爾哲學的繼承與超越 

7.哲學“軟著陸”的初體驗: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革命邏輯與創新精神 

8.國內學者研究馬克思“博士論文”成果綜述 

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本體論問題

10.“自我意識”的意義論內蘊: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視野 

11.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獨特理論貢獻——對黑格爾的超越及自我意識哲學的新突破 

1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正義思想探析

13.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綜述

14.人的“自我意識”具有最高的神性——馬克思博士論文述評

15.自我意識旗幟背后的辯證法光輝——重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6.原子與自由——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學解讀

17.從“自由的反面”到“自由這個對立面”——從馬克思博士論文兩個版本的翻譯差異看對偏斜概念的理解差異

18.市民社會: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本體論詮釋

1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文本解讀方法論探析 

2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倫理向度——兼論其與近代契約論的關聯

21.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立場論析 

22.主體性“自我意識”邏輯的初步建構——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思想導讀

23.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24.馬克思《博士論文》與恩格斯《謝林和啟示》之比較

2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自我意識的政治訴求

26.論“自我意識”的政治學況味——馬克思《博士論文》續探

2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政治哲學思想探析 

28.自我意識:從封閉走向開放——論馬克思博士論文對黑格爾思維方式的批判 

29.黑格爾辯證法在馬克思博士論文理論建構中的地位和作用論析 

30.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哲學立場及其與鮑威爾的潛在差異——兼與羅燕明同志商榷

31.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本體論思想初探

32.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三重向度——兼論馬克思與青年黑格爾派的基本差異

33.讀馬克思博士論文所得 

34.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人的解放維度 

3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啟蒙意識初探

3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實踐哲學理念 

37.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綜述  

38.馬克思博士論文寫作背景研究  

39.談當前學科博士培養的幾個問題  

40.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伊壁鳩魯哲學

41.馬克思博士論文之革命民主主義思想旨趣 

42.淺論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哲學立場 

43.自我意識是一個倫理原則——馬克思博士論文倫理思想探析

44.自由的追尋與自我意識哲學的局限——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展開邏輯與思想史定位

45.自由的張力——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理論訴求

4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時間性視域 

47.自我意識是一個倫理原則——馬克思博士論文倫理思想探析 

48.馬克思《博士論文》自由思想探微 

49.馬克思早期政治哲學中的主體性維度——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思考

50.是地道的唯心主義哲學還是唯物史觀的秘密誕生地——馬克思《博士論文》與唯物史觀的創立  

51.自我意識哲學的界限與哲學的出路——簡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動因及體系原則

52.馬克思對哲學信念與共同體的反思——對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53.試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觀  

54.從理想性到現實性——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向度 

5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我意識觀初探 

56.自我意識自由向現實自由的轉變——馬克思博士論文自由思想的解讀 

57.試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倫理思想

58.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原子論批判思想 

5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人學思想解讀

6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現實實踐性探析

61.青年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德國浪漫主義思想 

62.馬克思實踐哲學的批判邏輯演進——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到《德意志意識形態》

63.普羅米修斯意象與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實踐吁求

64.被異化的“自我意識”與被照亮的思想未來——馬克思《博士論文》辯證思想解讀

65.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旨趣 

66.隱蔽的謝林批判——馬克思《博士論文》旨趣新探 

6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我意識觀初探

68.理想與現實的雙重變奏——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 

69.馬克思《博士論文》的自我意識哲學觀探析 

70.馬克思早期正義思想的萌芽與發展——從《博士論文》到《萊茵報》

71.對馬克思青年時期著作意義和價值的再思考——以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為例

7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關于伊壁鳩魯的原子偏離運動學說

73.原子世界的哲學原則和結構——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74.青年馬克思政治思想分析——以博士論文和《萊茵報》論文為例 

75.從馬克思博士論文窺新聞契約思想 

7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觀探析  

77.走出浪漫主義的端倪:重新解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78.哲學的出路——讀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筆記 

79.馬克思對自由概念的本體論證明——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一得 

80.關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關系問題──馬克思博士論文和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的比較

81.現代自然科學與馬克思的博士論文——論偶然性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與作用

8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

83.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黑格爾哲學立場論析 

84.哲學作為一種救贖方式——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哲學思想解讀

8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觀探析 

86.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意蘊探析

8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新唯物主義”萌芽

88.青年馬克思對黑格爾的繼承與超越——以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為例

89.“Idealismus不是幻想,而是真理”——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9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哲學思想初探

91.青年馬克思的物質觀——以“博士論文”、《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例

92.作為實踐的哲學與世界的哲學化——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哲學思想研究 

93.學生時代馬克思人學思想溯源——對《中學作文》和《博士論文》的探究

94.馬克思《博士論文》關于哲學與現實的關系問題的論述

95.主體性、客體性與唯物主義的兩個派別——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

96.試論馬克思對黑格爾邏輯學的創造性轉化——以馬克思《博士論文》為例 

97.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構境論歷史思維研究  

98.感性是時間的家——從馬克思《博士論文》談起 

99.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契約思想研究 

100.馬克思《博士論文》中關于哲學本質的思想  

101.馬克思人權思想的起點——《博士論文》所蘊含的人權思想研究

102.《博士論文》:馬克思空間思考的重要起點

103.從感性遮蔽理性到理性解構感性——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啟迪

104.基本原理專業博士學位論文選題定量分析

105.為新時代覓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馬克思《博士論文》探微

106.馬克思《博士論文》原子概念的辯證法解讀 

107.《博士論文》時期馬克思的實踐觀

108.馬克思《博士論文》中歷史主體理論的創造性研究

109.理論學科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運用的實證分析

110.自我意識哲學探源——關于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點思考

111.馬克思《博士論文》辯證法思想初探 

112.馬克思作為革命民主主義者眼中的市民與市民社會——從《博士論文》至《萊茵報》時期

113.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看他的異化觀 

114.青年馬克思的人學思考之變遷——從《博士論文》到《德法年鑒》時期的文本解讀

115.馬克思的自由宣言──《博士論文》解讀

116.一部充滿辯證法理論光輝的杰作——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17.哲學在與現實相互作用中深化發展——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18.自我意識的能動原則──關于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點思考

119.具體的自我意識與定在的自由——論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對青年黑格爾派的超越

120.文藝學:經典、當代與中國化——兼評何志鈞博士等著《文藝學:從經典到當代》

121.哲學當代性問題的反思——鑒傳今博士訪談錄 

122.馬克思哲學思維方式變革的邏輯進程——從《博士論文》到《德意志意識形態》

123.卡爾·馬克思:自由之子——大衛·利奧波德博士訪談(之一) 

124.自由何以可能——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125.如何定位赫森科學史的方向——兼與唐文佩博士商榷

126.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對自由的訴求 

127.人學思想的初步形成——從博士論文到《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篇(6)

“兩課.教學如何走出困境,真正發揮“兩課”的作用,使它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背景下既有地位又有作為,無疑是每個從事“兩課,教學的教師乃至高校黨委領導必須高度重視且認真對待的間題.本文試對哲學課教學改革進行一些思考。

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哲學是整個課程體系的理論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增強哲學教學的實效性對于整個理論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提高哲學教學的有效性從根本上說是個認識和實踐的問題。就認識而言。主要有兩方面:

首先是哲學教學的定位問題。哲學學科的性質是教學定位的內在根據。從哲學的本性看,它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以人類思維的最高形式來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古希臘一些哲人就把哲學定義為“智慧之學’。是使人聰明的學問.中國的先哲說,作為“愛智,的哲學就是“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因此哲學不同于一般的知識陳述,而是要啟發人的思維。對于一個民族而言,哲學思維代表民族發展成熟的程度和水平,正如恩格斯所說,一個沒有辯證思維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對于個人而言,哲學水平體現著人的素質,境界和思維能力,大凡有成就,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史學家,科學家,無不具有很高的哲學思維水平。愛因斯坦曾對人說:“與其說我是物理學家,側不如說我是哲學家’.既然哲學是一種智慧,能夠塑造人的整體思維素質.因此哲學教育應當成為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起著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從哲學的功能看.主要表現為教育和應用.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人是哲學教育功能最本質的特征.只有在正確的哲學理念指導下,人們才有可能從本質而不是現象上形成對自然、社會、人生等諸多復雜問題的正確認識,進而樹立起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理想,并內化為信念.當它最終凝聚成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時,哲學教育也就達到了最高的境界。以科學的方法論指導實踐是哲學應用功能的顯著特征.真正的哲學既不是教條式的理論說教,也不提供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而是一種教給人們如何面對現實世界去思索、批判和創新的方法。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并不要求信仰它的結論,而只要栓臉疑團.如果我們的哲學教學能在這樣的層面上展開與學生的對話、交流,讓他們經受哲學思維的訓練,無疑既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又能增長其悟性和創新意識。

在哲學教學定位的問題上還有一個必須解決的重要的認識問題就是哲學與政治的關系。二者作為不同的學科各有其特定的性質和功能。哲學在人的整體思維素質的訓練中,注重人的創新精神的培養,而創新正是拼證法的批判和革命精神的體現.新世紀社會需要的首先是一種具有很強創新能力的人才,只有擁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大t高素質人力資源的國家才有強大的競爭力,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有26次提到創新,教育部在《21世紀教育行動目標》中明確地把提高人的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作為教育行動目標.就此而言,哲學的教育功能起到了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哲學的目標指向不同,政治是出于維護階級利益、階級關系而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組織形式,顯然二者分屬于不同的層次。因此簡單地把哲學與政治、哲學課與政怡課等同起來,必然會影響哲學教學的效果,甚至在某種特殊的社會背景下會嚴重破壞哲學的聲譽.當然消除把哲學課與政課簡單等同起來的認識和傲法,并不是要完全否認二者的有機聯系.事實上在哲學為政治理論思想形成和實施政治行為提供指導作用的同時,政治也會以自身的方式影響著哲學.

哲學的本質和功能表明,在哲學教學中我們需要讓學生掌握的,應該是作為智憊的哲學,而不是一些抽象的關于哲學的名詞和術語的堆砌;需要培養學生的,應該是哲學的思維能力,一種批判的、富有創造力的創新精神,而不是僅僅作為政治的淦釋或教條化的說教。這就是對哲學教學的定位,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探索哲學教學的手段、方法和途徑才可能是有成效的.

其次是哲學課教師對自身的地位與作為的正確認識。哲學課教師擔負著與其他教師同等重要甚至更艱巨的教育任務,理應得到社會的承認和重視.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事實上存在著對‘兩課’的不重視和‘兩課’教師地位不高的狀況.究其原因既有客觀的又有主觀的。從客觀上說,一是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使得人們更加關注直接的經濟效益,偏重實務應用而輕視作為“形而上.的哲學.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社會科學的經濟學,其地位與哲學形成的鮮明反差;二是傳統的哲學理論本身的問題,由于它與現實社會發展的某些不相適應,因而有時還不能為實踐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導:三是受政治因素的影響,使它在一定程度、范圍上成為政治讓釋的工具.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哲學的聲譽,也必然影響到哲學教學的地位。從主觀上說,一是教學本身缺乏針對性,由于理論失去現實的支撐變成空洞乏力的說教.事實上只有不斷的追蹤社會發展的軌跡,才能使教學內容具有時代的氣息,具有生命力;二是教育者本身缺乏信心.外部環境的影響使越來越多的教師“轉軌.,選擇更有“前途.的職業以改變自己的地位.師資隊伍的不穩定對哲學教學無疑是雪上加霜.

筆者認為“地位’與“作為.是不可分割的聯系在一起的。提高“地位”關鍵在內因,在于教師主體性的覺醒,在于對自己所選擇事業的追求與執著.如果沒有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哲學教師就無法擺脫‘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有所作為才能東得自己的地位。因而我們需要在兩塊陣地上充分發揮作用:一是教學陣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努力體現哲學的本質特征和功能,使它具有特色,特點,從而增強哲學課的吸引力;二是學術陣地,通過學術研究將成果引人教學之中,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最需要重視和最需要化功夫的.只要我們對自己從事的事業充滿自信心,堅持改革與探索,堅持對現實社會諸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思考,通過自己的作為改變哲學教學的現狀,我們的努力首先會得到學生的承認,進而得到社會的承認,這時也就獲得了自己應有的地位.由此可見,對于哲學教師本身而言,·作為’是“地位’的前提條件,“地位’是“作為’的必然結果.當然,從外部環境看,‘兩課’教師同樣需要得到學術乃至全社會、學術界的支持和關心,這種關心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頭、形式上,而應名實相符.

提高哲學課的有效性更是一個實踐問題.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如何使哲學教學植根于世界經濟一體化和中國社會主義改革與建設的現實之中,如何引導學生用辯證的思維反思置身于其中的世界和人生,如何訓練學生的哲學思辨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一個重大實踐性課題,需要在哲學教學改革中深人探索。

首先是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和探索.一是注重哲學教材的改革和教師知識結構的更新.從現狀看,哲學教材相對滯后.改革開放2f?多年來,哲學界的研究成果是豐碩的,但這些成果主要是以專著和論文的形式存在,而將它們引人哲學教科書和哲學教學的程度和層次則非常有限,再加上教師個體之間的學術水準和教學能力差異,又有所不同.這些情況必然制約哲學教學.重視哲學教科書及教學內容的更新,重視教師知識結構調整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是摘好哲學教學的重要基礎.

二是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系.理論的魅力就在于它植根于實踐,來源于實踐.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縱觀哲學發展史,任何哲學理論的發展都得益于社會實踐的變革,哲學也同樣如此.因此我們教給學生的不應該僅僅是一些原理,而應該是方法;還要回到現實社會,用唯物辯證方法對現實社會問翅進行分析,用理性來思考和探究事件的本質,在批判中建立新的認識.這樣。理論就不會是抽象的教條,而具有實際的內容;對實際間翅的認識也不是就攀論事,而可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教學中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可以采取專尼化亦即‘問理化翔的形式教學,這些間翅包括學生的思想實際和杜會主義建設中的現實間翅.這種教學可以改變傳統的按章。節、目服本宜科式的教學方法。克服教學中普遭存在的“脫節’現象。增強現實感和針對性.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內容是很多的:,如聯系經濟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城市職工分流下崗的間瓜以及社會貧富差距問胭等;聯系精神文明建設,妙及經濟倫理道裕、精神生產力可持續發展間翅等;聯系政治體韶改革,涉及一些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臉教訓,還有中國當前.突出的社會矛盾—法制不健全帶來的各種“設租’。‘尋租”現象,不受制約的權力導致腐敗,特權導致的兩極分化等:聯系哲學的發展,涉及如何對待中國傳統哲學和現代西方哲學思潮,如何進一步實現哲學本土化、中國化等.對上述學生感興趣的熱點間翅分析得透徹,且有理有據,必然會產生很大的教育作用.

三是合理安排教學的總學時.對哲學授課學時的安排。既要突出哲學理論的科學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又要體現其與現實結合的時代性.我們嘗試著用總學時的70%作為哲學墓本原理的理論教學,30%的學時用于專皿化教學.在進行理論教學時。既要避免與中學政治課教學的重復性,又要適應大學生以后多加研究生人學考試的搖要,對現行的教材進行恰當處理。在進行專瓜化教學時,注憊從歷史和現實的視角。讓學生認識在中國發展的歷史軌跡;讓學生將哲學智慧運用于生活的各個領域,以理性認識人生的目的和憊義,以理性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讓學生認識全球化的世界。中國改革與發雇的本質以及自身的地位與貴任等.

篇(7)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41.科研論文,就發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論文、學術著作和會議論文3種基本類型。對

42.利用書目文獻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對課題相關知識點、事實和文獻進行檢索,屬于論文引文檢索法。 錯

43.本專業的經典文獻包括教材、專著、學位論文、期刊文章、說明書等。對

44.課題申報的基本要求,可概括為“仔細填寫,初稿討論,意見綜合,修改報送”。對

45.學術懲罰既是一種管理手段也是最重目的。錯

46.理論性科研論文的鎮南關點在于實驗的設計方案以及對實驗結果進行的觀察和分析。錯

47.科學認識工具可分為科研儀器和科研方法兩種類型。對

48.學術期刊在出版論文前,一般都要作者填寫論文版權轉讓書,以保護出版社和作者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對

49.實驗性論文的特點是的特點是提出新觀點、新概念或新模型,側重理論證明和模擬分析。錯

50.科學認識是人們對事物規律性的高度抽象,是對事物普遍的、規律性的認識和把握,屬于高級認識層面。 錯

41.科研中,模擬方法可以作為最初的實驗研究之用,也可以代替真是的實驗。錯

42.科學認識工具可分為科研儀器和科研方法兩種類型。

提出假說設計是課題研究的基礎。

44.本專業的經典文獻包括教材、專著、學位論文、期刊文章、說明書等。

45.進行任何理論思維活動,都必須運用一定的思維方式,都要使用思維規定和邏輯范疇,而各種思維方式都是一定的方法論的體現,同事也促進了科研方法的發展。對

46.學術懲罰既是一種管理手段也是最重目的。

47.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研究物質內在規律的科學,數學則是研究自然科學最有力的工具。對

48.哲學方法是加工科學研究材料、論證科學問題等普遍適用于各門學科的具體思維工具。對

49.科學研究最大的特點在于創新,科研過程絕不拘泥于固定不變的步驟。

50.科研論文起著傳播科研信息、進行學術交流、指導課題研究的作用。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41.科研課題的基本類型有理論性研究課題、實驗性研究課題和綜合性研究課題三大類。

42.物化的科技成果,主要評價指標之一為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可以直接進行社會評價。

43.學術報告是學術會議交往的重要形式,是研究者公開發表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徑。

44.成果創新查新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重復研究,確定研究成果的創新程度。 對

45.期刊是指一些記錄的知識比較系統、成熟的文獻。

46.科研方向是科研規劃的中層,是指規模較大、時間較長的科研計劃。 錯

47.根據實驗結果性質的不同,科學實驗可分為探索實驗、驗證實驗、模型實驗等。

48.論文撰寫是科研工作者必備的一種基本技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過程。 對

49.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統計可分為描述分析和統計推論兩種基本類型,他們均屬于定量分析的范疇。

50.張貼報告與口頭報告具有同等的地位,二者相應的論文均被收錄到會議論文集中。

41.科研抽象側重事物的統一性而往往忽略其差異,若使用不當則很容易以偏概全,得出錯誤的結論。

42.實驗型課題設計書的題目和摘要要求必須只能只用中文填寫。

4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于1974年12月正式成為聯合國組織系統的一個專門機構。 對

44.科學實驗方法可以簡化和純化研究對象,起到加速或延緩研究對象變化的作用。

45.哲學方法是加工科學研究材料、論證科學問題等普遍適用于各門學科的具體思維工具。

46.科研方法與科學方法意義相同,所以科研方法等同于科學方法。

47.科研論文起著傳播科研信息、進行學術交流、指導課題研究的作用。 對

48.利用書目文獻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對課題相關知識點、事實和文獻進行檢索,屬于論文引文檢索法。

49.目前,知識經濟在全球范圍內處于成熟期。體系比較完善。

50.期刊是指一些記錄的知識比較系統、成熟的文獻。

41.科研方向是科研規劃的中層,是指規模較大、時間較長的科研計劃。 錯

42.哲學方法是加工科學研究材料、論證科學問題等普遍適用于各門學科的具體思維工具。

43.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但哲學并不等于科學。

44.實驗性論文的特點是的特點是提出新觀點、新概念或新模型,側重理論證明和模擬分析。

45.科研課題是科學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特點。

46.撰寫高質量的科研論文,是盡快將科研成果公諸于世并得到學術界及社會承認的一個有效途徑。

47.科研論文中闡述的內容,通常是某個專業領域中在理論或實驗方面具有創新意義和學術價值的知識。因此,科研論文具有很強的專業性。

48.研究型課題設計書要求必須使用中文,還應注明本課題的項目來源和編號。 錯

49.研究工作無新意,科研成果創新能力不強,不能成為學術期刊退稿的原因。 錯

50.成果創新查新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重復研究,確定研究成果的創新程度。 對

三、判斷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41.進行任何理論思維活動,都必須運用一定的思維方式,都要使用思維規定和邏輯范疇,而各種思維方式都是一定的方法論的體現,同事也促進了科研方法的發展。

42.學習并實踐創新思維方式,是訓練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

43.撰寫高質量的科研論文,是盡快將科研成果公諸于世并得到學術界及社會承認的一個有效途徑。

44.在科學發展的歷程中,不同的歷史階段有著相同的科研方法。

45.論文一旦定稿投出,投稿期刊一般不允許變更作者人數和順序。

46.科學論文的學術性是指科研論文所具有的學術價值。

47.科研選題的程序是:提出問題形成假說查閱文獻構建方案確立課題。 錯

48.科學研究是人類的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活動,方法問題是科研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事關科研工作的成效。

49.科研活動能夠提供認識社會和改變社會的“物質手段”和“思想方法”。 對

50.科學認識工具可分為科研儀器和科研方法兩種類型。

41.參會者在會議上的口頭報告或張貼報告不論是否通過大會論文評審組的評審,都會由大會統一印刷成論文集并公開出版。錯

42.課題方案設計中,應用性研究多屬于研究型方案設計。

43.科學認識工具可分為科研儀器和科研方法兩種類型。

44.科研選題的程序是:提出問題形成假說查閱文獻構建方案確立課題。錯

45.科研論文,就發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論文、學術著作和會議論文3種基本類型。對

46.研究型課題設計書要求必須使用中文,還應注明本課題的項目來源和編號。錯

47.學術會議對學術成果具有承認作用。

篇(8)

一、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認識社會現象的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是哲學的持點和要求,也是哲學理論教學的一個根本方法。但怎樣聯系實際,聯系什么實際.二者的有機結合離不開科學的思維方式。把實際生活中的具體例子與科學的邏輯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去說明抽象的理論,既思路清晰,又通俗易懂,學生易于接受。如在學習中,學生對‘'矛盾的共性與個性相互關系”感到難以理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首先運用現實生活中最通俗的“人"為例,指出教師面對全班學生憑借自己的視覺感官和記憶能分辨出每個同學,正是由于每個同學具體形態模樣不同,有其自己的個性。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具備人的特征,都是人。人這個概念正是拋開了形形人的個性特征而抽象出來的,是對人的共同屬性的反映,它離不開具體人而存在,即矛盾的共性存在于個性之中;反過來,我們每一個之所以是人,也就在于我們都具有人的共同屬性,即矛盾的個性也離不開共性s可見,“矛盾的共性與個性相互聯結”的原理,正是隊諸如“張三是人”廣梨是水果電視機是商品”等具體事物中概括出來的,反映了所有事物的矛盾關系。在學生掌握原理的基礎上,我又進一步向學生分析說明,從認識具體的人上升到抽象的人,不僅揭示了人們認識事物由個別到一般,又由一般到個別的科學思維方法,而且還給我們指明了"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工作方法。為了加深學生對原理的理解,我要求學生用這一原理分析說明“建設具有中國持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性=總之,在講理論時,并不只是講原理本身是什么,而是講這些結論是用什么思維方法從實踐中概括出來的,教給學生求得真理的科學思維方法。聯系實際,不僅僅是用例子去說明原理或去解釋例子.而應詼是教會學生運用原理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去觀察、分析、認識問題,寓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于解決問題之中。

二、增強教學內容的時代感和針對性,

培養學生探索新問理、新理論的興趣和能力多次調查表明,學生對政治理論教學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數學生認為“學了沒用”或"用處不大'不能解決他們關心的實際問題,不能適應他們思考人生,思考在多元化社會中生存的現實需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在系統的理論講解中,聯系學生的實際褊要?介紹一些新的理論動態、社會發展趨勢、特點及對人才的需求狀況》例如,在介紹事物聯系系統性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對自主擇業的心理需求,介紹了信息的特點、掌握信息的方法。圍繞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介紹了前蘇聯及東歐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一些情況等,引起了學生們的極大興趣。在討論中,他們聯系自己的親身感受,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如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現狀、發展方向、農民素質等。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僅涉及面廣,有些思考還較為深刻。面對學生個性與群體的思想實際,面對我國與世界形勢迅速變化的實際,切實增強社會現實因素的含量,并寓立場、觀點和方法于各神社會現象的剖析過程中,能使學生感到哲學蓬勃的生命力,有利于確立其廣闊的時空視野,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朝著開拓型方向發展。

blob.png

三、勤寫多練.注意培養學生總結概括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即便是學生對哲學理論背得滾瓜爛熟,但若讓他們用語言或文字形式概括說明問題時,卻往往是語無倫次,答案簡單,內容空洞.缺乏內在聯系,普遍感到力不從心=針對這種情況,對學生的作業,采取了由淺人深的兩步練習法。

通過課堂提問或書面作業的形式,荽求學生把原理變成自己的話表述出來。在學生理解掌握原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哲學原理和實踐意義之間的雙向思維練習。如學習了“世界統一于物質原理后,使學生明白既然世界統一干物質,物質具有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性,那么在實踐中就要求我們做一切工作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反過來,義使學生懂得**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包含著“世界統一于物質”的深刻哲理。通過教師的示范講解和學生反復的作業練習,學生清晰表述自己見解的能力有了明顯提高_也逐步增強了答題的邏輯性和

寫作技巧, 其次,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化,及時把習題作業轉變為“大作業”,引導學生練習寫作“哲學小論文'寫論文難度比較大,是對學生慨括能力的綜合訓練,它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分析現實社會問題.得出自己的結論。為了使學生對論文寫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克服學生對論文寫作的畏難心理,我首先用一些真人事例,反復向學生講明論文寫作在將來自己擇業和工作實踐中的重要性,并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哲學小論文,給學生進行論文寫作的入門教學,然后讓學生自己練習寫作。在每次寫作之前,都出了具體要求,題目由老師規定或學生自定,規定字數.限期完成,每次成績按一定比例計入期末考試的總成績中^實踐證明,這種作法給學生的論文寫作注入了較大的內驅力,使學生的慨括何題的能力得到了綜合鍛煉^

四、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學法進行能力培養

首先,采取民主教學法,建立一種教育吉與受教育者平等的雙向交流的教育模式。現在的學生是以抽象思維為主,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越來越強,無論對誰都不愿輕信盲隊.在選擇、決斷時總喜歡運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得出結論=在教學過程中,允許并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不同觀點,提出質疑,對學生一時想不通的問題,給以充分的時間,使他們有一個內部消化過程,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鑒別分析問題的能力。

篇(9)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11)026(C)-0222-01

馬克思在其博士論文題目為《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這篇論文比較了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一些差別。肯定了伊壁鳩魯對原子偏斜運動和人的主觀自由的論述。

馬克思在論文中反駁了認為伊壁鳩魯與德謨克利特相同的觀點。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原子是否做偏斜運動。結論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兩者對所研究的客觀對象所采取的態度不同。德謨克利特認為人對自然現象的判斷是不可靠的,而伊壁鳩魯則認為感性世界是可靠的。正如馬克思在文中所說,“當德謨克利特把感性世界變成主觀假象時,伊壁鳩魯卻把它變成客觀現象”[1]。這種對自然哲學的態度還可以從伊壁鳩魯遺存下來的基本要道中看出:

“如果天空中的怪異景象不會使我們驚恐,死亡不令我們煩惱,而且我們能夠認識到痛苦和欲望是有界限的,我們就根本不需要自然科學了。

如果不清楚地認識整個自然,一個人就不能在最關鍵的事情上消除恐懼,就會生活在神話造成的恐懼中。所以,如果沒有自然科學的話,就不會獲得純凈的快樂。”[2]

德謨克利特試圖獲得對客觀自然現象的認識,而伊壁鳩魯的研究更多地服從其倫理學目的,使人克服對未知的恐懼,進而使人得到內心的平靜。不僅其自然哲學的觀點,他的反宗教的思想也是基于這種目的。伊壁鳩魯認為人要取得幸福應該更多地借助自身的力量,人需要的外部的東西并不多,只要人克服了恐懼、欺騙、就能實現自由。

這種靠人的觀意志達到自由幸福得到了馬克思的認同。與斯多葛倫理學更多強調宿命不同,這種伊壁鳩魯的觀點更多地強調人的自我意識在實現自由方面的作用。但是,馬克思不斷探索很快放棄了用倫理學方法去探討人的自由。發現了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論,作出了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的結論。號召工人階級聯合起來,剝削階級,建立工人階級執政的政府。從而從根本上保障更廣大人民的自由。而只有這種階級性質的國家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民主。在剝削階級社會,自由所賴以存在的外在條件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馬克思所在的早期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往往受到資本家的殘酷剝削。要爭取自由首先應該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現狀,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只有無產階級掌握了生產資料,自由的實現才有可能。

經濟社會在不斷變化,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社會主義的本質有了新的認識。為實現每個人自由的客觀條件相較以前已有了重要的改觀。一方面我們需要進一步改善民生,使實現自由的客觀條件更加有利。另一方面,也許是當今社會更需要解決的是人的主觀自由的問題。自由從來不是被人賜予的,而是一種被人的主觀意識感受到的。這樣就回到了伊壁鳩魯與馬克思所思考過的命題,在唯物主義條件下人的自我意識自由的問題。如果沒有了神佛我們該如何克服似乎與生俱來的恐懼、不安與。

終極關懷是古往今來許多人探討的主題。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人的存在在于人的感覺和思維能力。外部的身體感覺似乎總給人帶來痛苦,這樣人只有借助于自己的思維能力來獲得存在的愉悅。于是亞里士多德把幸福定義為一種理性的沉思活動。認為人應該過一種與獲取知識相關的活動。也即是與人的思維相關的科學、藝術等的創造。更多的人過這樣的一種生活的社會,才能是一個文明發達的社會,才是每個人自由自足的社會。

當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在這樣的社會體制下,實現每個人的客觀自由的條件在迅速改變。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我們更應該思考人的主觀自由的問題。也正如其在博士論文的出版序言中所說的,“他們是自我意識的哲學家。這篇論文至少將表明,迄今為止這項任務解決得多么不夠”[3]。

通過以上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分析,我們可以作出以下結論:1、馬克思的博士論文是馬克思探討人的自由的開始,并從伊壁鳩魯的哲學開始思考在唯物主義條件下人的主觀自由的問題。2、可以把馬克思早期對自由的探討稱為自我意識自由的探討。把后期借助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論思考自由稱為外在自由的探討。3、當實現自由的客觀條件逐漸實現的時,我們應該更多地尋找實現人的主觀自由的條件。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實現文化的發展繁榮,并讓更多的人享有文化發展繁榮的成果。

作者單位:汕頭大學法學院

作者簡介:郭隨磊,汕頭大學法學院2009級行政管理專業。

參考文獻:

篇(10)

―Introduction and Criticism to Aesthetic Existence

ZHONG Cheng-xiang

傅守祥博士的新著《審美化生存――消費時代大眾文化的審美想象與哲學批判》(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出版了,這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審美文化研究領域很有實力的一項創新性成果。

這部專著起始于他的博士論文《歡樂詩學》,是他師從浙江大學T岱先生攻讀文藝美學博士學位,凝聚四年心血鑄就的,論文在盲審以及答辯時頗受好評;之后,他又進入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博士后流動站,把形而上的學理思辯與形而下的現實審美文化思潮的演進緊密結合,潛心深鉆細研,再費兩載功夫,于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進而完成了題為《審美文化與審美范式研究》的博士后工作報告。守祥博士也因這項連續性研究而獲得了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一等資助金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的立項資助,出版時定名為《審美化生存》。

我作為他的博士后合作導師,有幸先睹為快,不僅深受啟發,而且感慨萬端。在物欲橫流、世風浮躁,學術規范也受到猛烈沖擊的當下,能如守祥者一方面以學子之孜孜求學態度,排除干擾,甘于清貧,坐冷板凳,做真學問,另一方面又懷赤子之滿腔熱忱,憂患天下,關注人類圣潔的精神家園的堅守,真是難能可貴,令吾輩肅然起敬。我衷心地祝愿他終生堅守住黨和人民培養的知識分子的這種神圣職責、人格良知和學術操守,再接再厲,奮進不止,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添磚加瓦、貢獻微力。

守祥的這篇學理性、現實性極強的研究著作,我最稱道的是有思想、有見解,其思維的銳敏和見地的獨到,構成它基本的學術品格。面對世紀之交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的強勢,尤其是現代化電子技術普及引發的信息革命,人類社會生產力迅猛發展的同時,人文生態環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多少專家學者和志士仁人都對此密切關注甚至憂慮重重。守祥作為知識分子的后起之秀,直面這種嚴峻現實,以深邃的理論眼光旗幟鮮明地指出這種受制于市場邏輯的大眾審美文化“加劇了急功近利的價值取向,延留了主客二分的精神困惑,消解了人文價值與審美意識的傳統影響”。他主張進行一場“審美觀念的探險”,目標是建設“新的美學范式與審美理念”――

研究資本與技術對大眾文化發展的深層影響,透析“藝術終結”與“哲學終結”的內在背景,確認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轉型意義與普遍價值尤其是對當代文化生態平衡的長遠影響,調整視角從傳統的形而上學范式轉入新型的社會行為學范式、從哲學縱向超越的思維轉入重視橫向超越的想象、從封閉的本質論詩學走向開放的體驗論詩學,剖析大眾文化審美理念的文化美學、身體美學表現及其歡樂詩學構造,辨析審美泛化的形而下之輕與審美現代性的人性解放之重,以天人相通的感性想象和灌注價值理性的審美批判制衡技術理性與市場邏輯引導的輕薄與狂囂。

這段話,概念疊加,內蘊厚重,可以看作是守祥從事“大眾文化審美研究與哲學批判”的宗旨。其間的思想鋒芒和學理色彩,令我想起了前輩著名學者張岱年先生生前與熊十力先生對話的一句名言,十力先生深沉嘆曰:“我想今后人們都不會思想了。”此語力透萬鈞,啟人深思,在某種程度上已為今之現實證實,不幸而言中。但,有守祥們在,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和憂患之思便能代代相傳,足可告慰前輩哲人的在天之靈!

上一篇: 幼兒園老師個人論文 下一篇: 社保業務檔案工作計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一级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 亚洲i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 日本中文字幕一二区视频 | 五月天激情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