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3 14:28: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畫蛇添足的歇后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意思: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無益。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故事:
古時候,楚國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準備將祭祀用的一壺酒,賞給幫忙辦事的人員喝。參加的人很多,這壺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夠的,若是讓一個人喝,那能喝個痛快。這一壺酒到底給誰喝呢?
大家都安靜下來,這時有人建議: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快又畫得好,就把這壺酒歸他喝。大家都認為這個辦法好,都同意這樣做。于是,在地上畫起蛇來。
有個人畫得很快,一轉眼最先畫好了,他就端起酒壺要喝酒。但是他回 頭看看別人,還都沒有畫好呢。心里想:他們畫得真慢。又想顯示自己的本領, 他洋洋得意地說: “你們畫得好慢啊!我再給蛇畫幾只腳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著酒壺,右手拿了一根樹枝,給蛇畫起腳來。
正在他一邊畫著腳,一邊說話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已經畫好了。那個人 馬上把酒壺從他手里奪過去,說:"你見過蛇嗎?蛇是沒有腳的,你為什么要給它添上腳呢?所以第一個畫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個人說罷就仰起頭來,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舉,否則有時還會失去一些東西,得不償失,弄巧成拙。(多此一舉,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謎面;后半部分是解釋、說明,像謎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部分, “歇”去后半部分,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后語。歇后語也叫俏皮話,幽默風趣,耐人尋味。
歇后語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邏輯推理式的歇后語,說明部分是從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結果。例如: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過年,無它也過年(比喻微不足道,增減都不影響大局)。還有一種是諧音式的歇后語,它在前半部分的基礎上加入了諧音的成分。例如: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思考】請你說出歇后語的后半部分。
1.八仙過海——
2.芝麻開花——
3.千里送鵝毛——
4.外甥打燈籠——
5.兔子的尾巴——
6.丈二和尚——
7.搟面杖吹火——
8.三個臭皮匠——
9.曹操吃雞肋——
10.朝著窗外吹喇叭——
11.禿子打傘——
12.韓信點兵——
13.白開水畫畫——
14.畫蛇添足——
15.項莊舞劍——
16.孔明會李逵——
17.西瓜地里散步——
18.從河南到湖南——
19.扇著扇子說話——
20.脫了舊鞋換新鞋——
【參考答案】
1.各顯神通 2.節節高3.禮輕情意重4.照舊(舅) 5.長不了(或自覺高)
大象逮跳蚤——有勁使不上
狗咬刺猬——難下口
風鉆進鼓里——吹牛皮
上嘴皮挨天,下嘴皮貼地——好大的口
機上彈琵琶—— 想(響)得高
水桶當喇叭——大吹
二齒釘耙 ——三下五除二
三手指撿田螺——十拿九穩
四兩棉花一張弓——從何談(彈)起
五臟六腑抹蜜糖——甜透了心
六月里反穿皮襖——里外發火
七斤面粉調了三斤糨糊 —— 解釋——盡辦糊涂事
八字寫了一撇——差一半
九牛一毛——不足一提
十點才到九點六——差點四
老鼠舔貓鼻子——找死
黃牛的尾巴-兩邊擺
老虎尾巴掛掃帚——威風掃地
老虎的肩膀——-騎虎難下
兔子群里一只象—— 龐然大物
龍王爺發脾氣——別(鱉)急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馬尾巴串豆腐——-別提了
老虎拉大車——誰敢(趕) 哪
街上賣笛子——自吹
更多歇后語: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開花——裝蒜
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說不出)
還有一種是諧音的歇后語,他在前面一種烈性的基礎上加入了諧音的要素。例如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火燒旗桿——長炭(嘆,即享受)
糞坑關刀——文(聞)不能,武(舞)也不能。
以下為一些常用的歇后語: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
財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
盲人吃湯丸——心中有數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水仙不開花——裝蒜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禮義廉——無恥
泥水佬開門口——過得自己過得人
偷雞不成——蝕把米,即不僅沒有占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損失
茅坑里扔炸彈——激起民糞(憤)
閻王爺嫁女——鬼要()
以下是一此常見於粵語的歇后語:
牛皮燈籠——點極唔明
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闖禍、出亂子
蛇成語 在我國文化中,有不少成語與龍相關,如“龍蛇飛動”、“蛇欲吞象”、“虎頭蛇尾”、“畫蛇添足”、“一蛇兩頭”、“打草驚蛇”、“龍蛇混雜”、“驚蛇入草”、“龍頭蛇尾”、“佛口蛇心”、“為蛇畫足”、“蛇歇為心”、“龍蛇飛動”等。這些成語通俗易懂,情趣盎然。
蛇諺語 民間流傳著不少與蛇有關的諺語,如“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蛇會脫皮,本性不移”、“蛇入竹筒,曲性難改”、“捉蛇蛇咬人,捉鱉鱉咬手”、“蛇爬無聲,奸計無影”、“有棍子打得蛇,有贓證打得賊”、“打蛇打七寸”、“打蛇不死惹蛇毒”、“人心不足蛇吞象”、“打蛇不死終是害”、“拔草去尋蛇”等。這些諺語雖語言樸實,卻寓意較深,讀來頗有韻味。
1) 竹籃子打水 —— 一場空
2) 丈二的和尚 —— 摸不著頭腦
3) 岳飛背刺字 —— 精忠報國
4) 頭頂生瘡,腳底流膿 —— 壞透了
5) 孫大圣聽了緊箍咒 —— 頭疼
6) 四兩棉花 —— 免談(彈)
7) 生姜 —— 老的辣
8) 門縫里看人 —— 把人看扁了
9) 貓哭耗子 —— 假慈悲
10) 盧溝橋上的獅子 —— 數不清
11) 老太婆開了口 —— 一望無涯(牙)
12) 老奶奶吃稀飯 —— 無恥(齒)下流
13) 好泥巴打好灶 —— —好心討不到好報
14) 滾油鍋里撒了一把鹽 —— 炸開了
15) 糞坑里的石頭 —— 又臭又硬
16) 滴水石穿 —— 非一日之功
17) 燈盞油干 —— 火燒芯(心)
18) 打破沙鍋 —— 問到底
19) 朝著窗外吹喇叭 —— 名(鳴)聲在外
20) 八仙過海 —— 各顯神通;能行風的行風,能下雨的下雨
21) 白娘子喝了雄黃酒 —— 現了原形
22) 茶壺里煮餃子 —— 肚里有貨倒不出;肚里有貨
23) 船頭上跑馬 —— 走投無路
24) 打翻了五味瓶 —— 不知啥滋味;酸甜苦辣咸,樣樣都有
25) 電線桿上綁雞毛 —— 膽(撣)子不小;好大的膽(撣)子
26) 打破砂鍋——問到底
27) 芝麻開花——節節高
28) 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29) 窗戶邊吹喇叭——名聲在外
30) 背鼓上門——討打
31) 里弄里扛竹竿——直來直去
32)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33)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34) 竹筍出土——節節高
35) 到火神廟求雨——找錯了門
36) 菜刀切豆腐——兩面光
37) 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38) (馬)尾搓繩——不合股
39) 冰糖煮黃蓮——同甘共苦
40) 聾子耳朵——擺設
41) (兔)子尾巴——長不了。
42) 打開天窗——說亮話
43) 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4)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45) 八級工拜師傅——精益求精
46) 扁擔挑水——一心掛了兩頭
47) 老太太吃湯圓——囫圇吞
48) 貓哭耗子——假慈悲
49) 上鞋不用錐子——針(真)行
50) 歪嘴講故事——斜(邪)說
51)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52) 井底青蛙——目光短淺
53) 老(虎)嘴里拔牙——冒險
54) 大水淹了龍王廟——不認自家人
55) 虎落平陽——被犬欺
56) 借了一角還十分——分文不差
57) 提著燈籠砍柴——明砍
58)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9) 木匠帶枷——自作自受
60) 擔著胡子過河——謙虛過度
61) 推小車上臺階——一步一個坎
62) 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63) 板上訂釘——跑不了
64) 我解纜,你推船——順水人情
65) 兔子尾巴——長不了
66) 頂風頂水劃船——硬撐
67) 竹籃打水——一場空
68)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69) 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70) 螃蟹過街——橫行霸道
71) 釘頭碰釘子——硬碰硬
72)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73) 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74) 大海撈針——沒處尋
75) 關公走麥城——驕必敗
76) 聾子見啞巴——不聞不問
77)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78)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79) 餃子破皮——露了餡
80)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81) (龍)王跳海——回老家
82)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83)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84) 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
85)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86) 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87) 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
88) 苦水里泡黃連——苦上加苦
89)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90) 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91) 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92) 提著馬燈下礦井——步步深入
93) 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
94) 船到橋頭——自會直
95) 蠶豆開花——黑心
96) 老虎拉車——誰敢
97)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98) 新官上任——三把火
活動一:亮出生肖
請寫出你的生肖或你喜歡的一種生肖,并從下面的詩中找出與其對應的詩句,書寫在田字格內。(溫馨提示:后面的活動均圍繞你所寫的生肖展開。)
十二生肖詩
碩鼠飲河河不干,牛女長年相見難。
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眠,畫蛇添足實為累。
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
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東頭。
――胡儼《列朝詩集》
活動二:鏈接生肖
請寫出與你亮出的生肖有關的一個成語、俗語或歇后語。(不得照抄上面詩中的內容)
活動三:妙解生肖
十二生肖在傳統文化中都有一定的寓意,并有相對固定的搭配,這反映了中國人對人生的獨特認識。請選擇你亮出的生肖所在的一組搭配,仿照示例作獨到的闡述。
要求:①句式與示例基本一致;②字數可適當增減;③選“龍和蛇”的,不得照抄示例。
備選組:a.鼠和牛b.虎和兔c.龍和蛇d.馬和羊e.猴和雞f.狗和豬
[示例]龍和蛇:龍代表剛猛,蛇代表柔韌。剛猛和柔韌一定要結合在一起。如果只有剛猛,不柔韌,那就變成了暴戾;而只是柔韌,不剛猛,那就變成了軟弱。
活動四:推介生肖
請寫一段話,借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中的動物形象推介你亮出的這種生肖。
要求:①語言流暢、生動;②35字左右。
(選自2010年陜西省中考語文試卷)
試題解析:
生肖也稱屬相,是中國和東亞地區的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和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種動物。生肖的一輪周期為12年。每一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個動物作為生肖。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是中國民間計算年齡的方法,也是一種古老的紀年法,亦稱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獸歷)廣泛流行于亞洲諸民族及東歐和北非的某些國家之中。陜西省的這組綜合性學習試題,巧借生肖文化考查學生積累運用能力。這組試題開放性很強,學生答題的自主選擇性大,需要注意的是后面的活動均圍繞活動一所亮出的生肖展開。
活動一,此題以“亮出生肖”的形式考查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只要從十二生肖中任選一種即可,答題注意點:1.所寫的詩句要與所選的生肖相對應;2.漢字書寫要工整、美觀、大方;3.要結合后面的活動內容,根據自己熟悉的內容選擇生肖。
翻開生物進化的歷史,蛇在地球上的出現,比人要早得多。距今大約3.4億年,出現了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這就是爬行動物。蛇和蜥蜴的親緣關系最為密切,它們是近親,蛇是從蜥蜴變來的。在蜥蜴的原始種類里面,有一部分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適應了新的環境,四肢逐漸退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變成了蛇。
最早的蛇類化石發現在白堊紀初期的地層里,離現在大約有1.3億年。據推測,在距今1.5億年前的侏羅紀,大概就已經有蛇了。毒蛇的出現要晚得多,它是從無毒蛇進化而成的,出現的時間不會早于2700萬年前。
蛇非常聰明靈活,故《圣經》上有“溫馴如鴿子,智慧如蛇”之說。蛇的捕食本領相當高強,能吞進比自己大許多倍的食物。我國古代就有“巴蛇吞象”的傳說,說巴地有能吞食大象的巨蛇,三年之后才吐出骨頭。
蛇的地位
人們常常把蛇雅稱為“小龍”,以示尊崇。蛇脫下的皮叫蛇蛻,也被稱為“龍衣”;民俗農歷三月三是蛇結束冬眠、出洞活動的日子,也被稱為“龍抬頭”。而事實上,龍也是人們在蛇的基礎上添枝加葉想象附會而成的。
隨著這種蛇圖騰崇拜的形成與發展,原始初民給不少神性形象安上了蛇形或蛇與人相結合的外貌。眾多的蛇神就這樣在神話中出現了。甲骨文中的“蟲”字,是一條昂首屈身的蛇,已經透露出初民認為世上一切動物都是蛇種的信息。華夏民族崇拜龍,而龍正是以蛇為原型想象出來的靈物,此乃中華民族的主要圖騰。
在原始部落中,以蛇作為圖騰的也很普遍。在美洲印第安人里面,就有9個部落以蛇為圖騰,有的甚至以響尾蛇作為圖騰。在澳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也是這樣,特別是華倫姆格人,直到現在還在舉行一種蛇圖騰崇拜的儀式。參加這種儀式的人,用各種顏料涂抹全身,打扮成蛇的樣子,模仿蛇的活動姿態扭動身體,載歌載舞,頌揚蛇的歷史和威力,以祈求蛇神賜福保佑。
蛇的故事
民間傳說中,從開天辟地的到人類始祖女媧、伏羲、軒轅黃帝,均人首蛇身;堯母慶都與赤蛇合婚生堯;夏為龍族,夏后氏人首蛇身……至今民間還保留著一些對蛇的信仰與崇拜的風俗,這些都可證明先民把蛇當作神物來崇拜。
最早見諸文字的蛇的故事,恐怕要算《圣經》中關于亞當、夏娃和蛇的故事了,這是公元前5世紀左右的記載。比這稍晚的是《伊索寓言》中農夫和凍僵的蛇的故事。在我國有關蛇的故事中,流傳最廣的是以白蛇(白娘子)和許仙為主人公的《白蛇傳》,它在宋代已經口頭傳述,到了明代嘉靖年間被用文字記錄下來。此外,比較動人的還有北美印第安人中流傳的戰士變蛇的故事,以及蛇創造島嶼的故事。這一系列故事說明,蛇同人類有著極其悠久的緣份,中華民族將蛇作為十二生肖之一也就不足為怪了。
蛇的文化
【成語篇】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作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撥草尋蛇: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像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的行跡一樣彎曲。
打草驚蛇: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打蛇打七寸:比喻說話做事必須抓住主要環節。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飛鳥驚蛇: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封豕長蛇:封,大;封豕,大豬;長蛇,大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貪婪如大豬,殘暴如大蛇。
佛口蛇心: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頭,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虎頭蛇尾: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后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驚蛇入草:形容書法活潑有力。
【歇后語篇】
踩著麻繩當蛇—大驚小怪(比喻小題大作,把情況看嚴重了,或形容過分慌張)
打蛇不死—后患無窮(比喻消滅敵人必須干凈徹底,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打蛇打七寸—攻其要害
地頭蛇,母老虎—不是好惹的
地頭蛇請客—福禍莫測
冬天的蟒蛇—有氣無力
洞里的蛇—不知長短
毒蛇吐信—出口傷人
花皮蛇遇見蛤蟆—分外眼紅
花眼蛇打噴嚏—滿嘴是毒(比喻說話傷人)
毒蛇的牙齒馬蜂的針—最毒
青蛙鉆蛇洞—自尋死路
蛇吃大象—看他(它)怎么吞下去
蛇吃黃鱔—比長短
蛇過了才打棍—馬后炮(比喻做事失去時機)
蛇和蝎子交朋友—毒上加毒(比喻一個比一個毒辣)
蛇進竹筒—走上絕路了
蛇入曲洞—退路難
蛇入筒中—曲性在(比喻本性難改)
蛇吞大象—好大的胃口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進行思維和傳遞信息的工具,是人類保存認識成果的載體。語言具有穩固性和民族性。所謂熟語是語言中固定的詞組成句子。使用時一般不能任意改變其組織且要以其整體來理解語義。包括成語、諺語、格言、慣用語、歇后語等。
德語和漢語屬于不同語言體系,因此不管是在語法上、還是構詞上都有許多不同,但是人類的思維是相通的,有少部分熟語的表達在漢語和德語中又是一樣的,所以本文把熟語劃分為三類來比較,第一類是兩種語言都相同的
一些表達法;第二類是在對方語言中有相應的表達,但是用其它詞匯表達;第三類是兩種語言各自特有的一些現象。
一、可以直譯的一些熟語
烏鴉嘴(rabenschwarz sehen)、替罪羊(der Sündenbock)、渾水摸魚(im trüben fischen)、對牛彈琴(von etwa soviel verstehen wie die Kuh von Sonntag)、兔死狗烹(viele Hunde sind des Hasen Tod)、愛叫的狗不咬人(Hunde,die bellen,beiβen nicht)、人靠衣裝馬靠鞍(Kleider machen Leute,S?ttel machen Pferde)、披著羊皮的狼(Wolf im Schafspelz)等。
我們就拿“替罪羊(der Sündenbock)”、“渾水摸魚(im trüben fischen)”、“對牛彈琴(von etwa soviel verstehen wie die Kuh von Sonntag)”來舉例:
“替罪羊(der Sündenbock)”在《德語成語典故詞典》中的釋義為:源自古代猶他教祭禮。在每年的贖罪日那天,猶他教大祭司會對兩頭山羊進行抽簽,其中一頭要作為對上帝的祭品被宰殺。在大祭司痛陳以色列人犯下的原罪以后,另一頭山羊就作為替罪羊,被驅入大沙漠中活活餓死。這在《圣經?舊約》的《利未記》(16,20―21)中有詳細記載:亞倫為圣所和會幕并壇,獻完了贖罪祭,就要把那只活著的公山羊奉上。兩手按在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把罪愆都歸在羊的頭上,借著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曠野去。
這一詞條在《漢語慣用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喻指代人受過的人。源自猶太教、基督教《圣經》故事。《圣經?利未記》記載:古代猶太教每年一次由祭司將手按在羊頭上,表示全民族的罪過已由此羊承擔,然后把羊趕進田野,稱為“替罪羊”或“負罪羊”。
“渾水摸魚(im trüben fischen)”在《德語習用語溯源》中的釋義為:水渾的時候魚兒看不見垂釣者。希臘喜劇家阿里斯托芬曾用這一成語比喻蠱惑人心的克里昂:“只有城里亂成一團時你才能取勝。”
這一詞條在《漢大成語大詞典》中釋義為:比喻趁混亂時機撈取不正當的利益。
“對牛彈琴(von etwa soviel verstehen wie die Kuh von Sonntag)”在《新德詞典》中的釋義為:對某事完全不懂。
這一詞條在《常見成語故事》中釋義為:古代,中國有位大音樂家,名叫公明儀,善于彈琴。有一次,他獨自一人看見一頭牛低著頭吃草,他便高興地“為牛彈清角之操”。那頭牛呢?不顧琴聲多么幽雅,還是“伏食如故”。原來并非聽不見琴聲,實在是聽不懂這曲調高雅的音樂。后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蠢人講大道理白費口舌。
通過這一組詞匯的對比我們發現,這里出現的熟語大多是與人們生活相關,而且是在全世界幾乎任何地方都能見到的動物,比如:牛、羊、狗、兔、魚等。人們在生活實踐中逐漸認識并積累了這些詞匯,雖然德語和漢語屬于不同語系,但在這里有了交匯點,那是因為動物的習性不會因為馴養它的主人不同而改變,不同民族的人也是按照動物的本性來作比喻的,比如:羊代表馴服和無辜,狗代表忠誠,兔子代表膽小,牛則代表老實和勤懇。動物
不僅是人類的朋友,它們還豐富了我們的語言。
二、需要意譯的一些熟語
落湯雞(Er ist pudelnaβ)、害群之馬(ein r?udiges Schaf steckt die ganze Herde an)、引狼入室(den Bock zum G?rtner machen)、 畫蛇添足(Eulen nach Athen tragen)、呆若木雞(wie vom Donner gerührt dastehen)、老馬識途(ein alter Hase)、老牛破車(im Schneckentempo)、亡羊補牢(besser zu sp?t als niemals)、小題大做(mit Kanonen nach Spatzen schieβen)、本末倒置(das Pferd am Schwanz aufz?umen)、瞎貓碰到死老鼠(auch ein blindes Huhn findet mal ein Korn)、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wie der Hahn auf dem Miste/Wenn die Katze aus dem Haus ist,tanzen die M?us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gebrannte Kinder fürchten das Feuer)、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den Freund erkennt man in der Not)、塞翁失馬,安知非福(kein Unglück so groβ,es hat sein Glück im Schoβ)等。
我們就拿“落湯雞(Er ist pudelnaβ)”、“引狼入室(den Bock zum G?rtner machen)”、“畫蛇添足(Eulen nach Athen tragen)”來舉例:
“落湯雞(Er ist pudelnaβ)”在《德語習用語溯源》中的釋義為:按照德國語言史學家克魯格的說法,“Pudel”一詞指的是卷毛狗,該詞約于1700年從動詞“Pudeln”(狗爬式游泳)轉換而來。從前,“Pudel”或“Pfudel”在廣泛使用的方言中是“Pfütze”,即“水洼”的意思。早在16世紀,在塔伯納莫坦地區就有“青蛙水坑”之說。照博爾夏特的說法,“pudelnaβ”一詞在1594年曾在菲什阿特所著《加爾干圖阿》一書中(第47頁)以“phudelnaβ”的形式首次出現。
這一詞條在《漢語慣用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湯;熱水。“落湯雞”,形容渾身濕透像掉在熱水鍋里的雞一樣。
“引狼入室(den Bock zum G?rtner machen)”在《德語成語典故詞典》中的釋義為:羊在園子里經常糟蹋花木,或鉆進草叢里吃草,或攀在樹干上啃樹皮。讓羊當園丁,無異是引狼入室。在古希臘神話中,山羊被視為酒神狄奧尼西沃斯(Dionysions)的仇敵,它吃盡其葡萄,最后將其置于死地。因此,在南方,使豐收和日光告終的月份就稱為摩羯星座(Steinbock)。
這一詞條在《漢大成語大詞典》中釋義為:比喻把壞人引入內部。
“畫蛇添足(Eulen nach Athene tragen)”在《德語成語典故詞典》中釋義為:貓頭鷹(Eule)使智慧的象征,是雅典城的保護神雅典娜(Athene)的圣鳥,也是該城的城徽,在錢幣上到處可見。因此,把貓頭鷹運往雅典,確實是多次一舉。在德語中,類似的成語還有Wasser in die Elbe schütten,Bier nach München bringen等。
這一詞條在《常見成語故事》中釋義為:楚國有一個廟宇的主人,給看守廟宇的幾個人一壺酒。這幾個人互相商議之后,說:“如果我們幾個人都喝這壺酒,就不夠喝,如果讓一個人喝,那又讓誰喝呢?現在我們每人都在地上畫一條蛇,看誰先畫成功,誰就占有這一壺酒。”
于是,幾個人就在地上畫起蛇來,其中有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伸手拿起酒壺。可是,他看見其余幾個人還沒有把蛇畫成,就左手端著酒壺,右手又在地上作畫;并且得意洋洋地說:“我還能替蛇畫出腳來。”
當他還沒有把蛇腳畫出來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已經把蛇畫成功了。那人馬上從他手里奪過酒壺,不客氣地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么能夠替它添腳呢?”
奪過酒壺的人非常高興地喝了酒。替蛇添腳的人只得懊惱地望著他咽口水。
這個故事出于《戰國策?齊策二》。后來人們就用“畫蛇添足”來指做事節外生枝,不但無益,反而害事。
通過對比我們看出,在這一組出現的動物詞匯范圍就要比第一組多一些,比如:雞、馬、狼、蛇、老鼠、老虎等。這里有屬于家養的雞和馬,也有野生的狼、鼠、蛇、虎等。這一組詞在漢語中都有貶義,而相應的德語譯文則沒有貶義;雞是最常見的家禽,并且成為人們喜愛的食物,烹飪前總要去毛,這就需要在熱水中泡一下,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落湯雞”這個慣用語。而相應地,狗在德國是人們最信任、像朋友般對待的動物,人們在構詞時用狗來形容并無貶義。此外我們還能看出漢語詞條大多來自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名人典故,而德語詞條大多源自古希臘和雅典的神話故事。
三、兩種語言獨有的熟語
漢語中有許多關于虎和龍的成語,比如:虎視眈眈(lauernd nach etw.starren)、調虎離山(ein Ablenkungsman?ver durchführen)、與虎謀皮(einen b?seartigen Menschen zur Aufgabe seiner eigenen Interessen bewegen wollen)、虎毒不食子(wie grausam auch der Tiger ist,erfri?t nicht seine Jungen)、坐山觀虎斗(der lachende Dritte sein)、群龍無首(eine Gruppe ohne Leiter)、龍飛鳳舞(schwungwolle und kunstvolle Pinselführung)、畫龍點睛(Wort klar machen)等。而在德語中也有和龍相關的熟語,如:Drachensaat(引起紛爭的根源),卻沒有一個和虎相關的熟語,取而代之的是關于獅子的熟語,如:sich in die H?hle des L?wen begeben(敢入獅穴)。其它德語中的和動物相關的動物熟語還有:das weiβ der Kuckuck!(天曉得),So ein alter Esel!(你真是個笨蛋),Schwein haben(走運),Mein lieber Schwan!(我的天啊!),einen Vogel haben(不正常),einen Affe haben(喝醉了)等。
我們就拿“坐山觀虎斗(der lachende Dritte sein)”、“畫龍點睛(Wort klar machen)”、“Drachensaat(引起紛爭的根源)”和“sich in die H?hle des L?wen begeben(敢入獅穴)”來舉例:
“坐山觀虎斗(der lachende Dritte sein)”在《漢語慣用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在一旁觀看雙方的斗爭,待兩敗俱傷時,再從中取利。它的德語直譯為:笑著的第三人。
“畫龍點睛(Wort klar machen)”在《常見成語故事》中釋義為:南北朝梁時,有個著名的畫家名張僧繇。有一天,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栩栩如生,但是都沒有點上眼睛。人們見了覺得奇怪,問他為什么不點眼睛。他回答說:如果點上眼睛,龍就要飛走了。人們不相信他的話,便請他點上眼睛。于是他就把其中兩條龍點上眼睛。忽然,天空烏云密布,雷電交加,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上天去了。沒有點上眼睛的那兩條龍,卻仍舊留在墻壁上。這當然是一種傳說,借以說明張僧繇的畫形神兼備,生動逼真,傳神入微。
這個故事出于唐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后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構成“畫龍點睛”這個成語,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用一兩句警句點名主旨,使內容顯得精彩有力。
這個詞語翻譯成德語就是:使話語明確,就不是一個熟語了。
Drachensaat(引起紛爭的根源)在《德語習用語溯源》中的釋義為:引起糾紛的根源,大多是傷人的閑話。據希臘《阿耳戈英雄史詩》的記載,伊阿宋采納了梅代阿的建議種下了龍牙。后來,長出了許多武士,當伊阿宋朝他們中間拋擲石塊時,他們便相互廝打起來。“種下不和的種子”(Zwietrachts?en)這一生動傳神的習語也可以從這個解說中得到解釋。
Sich in die H?hle des L?wen begeben(敢入獅穴)在《德語成語典故詞典》中釋義為:源自《伊索寓言》。一頭獅子佯稱自己有病,請狐貍到它的洞穴里來,目的是把它吃掉。狐貍識破了前者的陰謀,回答說,他是很樂意拜訪百獸之王的,但使他感到驚訝的是,只見進洞的腳印,不見出洞的。
在這一組中出現的詞匯是各自語言中獨特的現象,比如:虎、龍、獅子等。虎主要產自亞洲,而中國有東北虎、華南虎,因此也就產生了許多相關的詞匯,就連小孩子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龍在中國更是被尊為神物,封建帝王都稱自己是天子,只有他們能穿龍袍,坐龍椅,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于龍的故事。而在德國,龍只是童話中的動物,并且含有貶義。
在中國,老虎是百獸之王,而在德國百獸之王是獅子,所以漢語中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德語中卻出現了“敢入獅穴”這樣的表達。這一切也都源于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地域文化差異。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對于熟語的喻義都有不同的解釋。只有深入了解這些熟語的深層文化寓意,才能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使對語言的運用更生動、形象,更具表現力。
參考文獻:
[1]新德漢詞典(修訂本).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2]朗氏德漢雙解大詞典.外研社,2000.
[3]賈慧蝶.德語成語典故詞典.同濟大學出版社.
[4]簡明德漢慣用語詞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5]趣味德語.黎美.外文出版社,2002.
[6]中德熟語中動物象征意義的比較.德國研究,2004.4.
成語結構形式固定、表義生動豐富,是語言在長期頻繁使用過程中,以某些典型性為代表約定俗成的產物。中日兩國同屬亞洲漢字文化圈,語言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在成語的概念、來源、文化特色等方面都存在著共性和差異。
一、漢日成語的概念
(一)漢語成語的概念
《現代漢語詞典》中將“成語”解釋為“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句。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有些成語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如‘小題大做’、‘后來居上’等。有些成語必須知道來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辭海 語言文字分冊》中給“成語”定義為:“熟語的一種。習用的定型的詞組或短語。在漢語中多數由四個字組成。組織多樣,來源不一。有些可從字面理解,如‘萬紫千紅’、‘乘風破浪’;有些要知道來源才懂,如‘青出于藍’出于《荀子?勸學》,‘守株待兔’出于《韓非子?五蠹》。”
劉叔新指出,成語的獨特之處是在表意方面――表意的雙層性。一個固定語,如果有一層字面上(表面上)的意義,同時透過它又有一層隱而不露的意義,而且這隱含著的才是真實的意義,那么就會被大家看做成語。[1]
綜合上述定義,可以看出漢語成語具有結構的凝固性,在形態結構上較為固定,其構成語素不能隨意換位,也不能用其他同義語素替換,并且大多為四字結構;在語義上具有整體性和引申性,即成語的意思不是其構成語素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呈現一個整體的意思,并且成語的真實意義往往隱藏在字面意思背后,是一種比喻義、引申義;另外,對成語的準確理解需要具備相應的漢語“百科知識”,[2]即扎根于中華民族社會文化傳統、習俗、歷史,來源于漢語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經驗的知識。
(二)日語成語的概念
《學研國大辭典》中提到“成”時,解釋如下:“①昔の人によって作られ、きまった形をとって言いわされてきた言。②熟。”(①古人創作的,有固定形式的習慣的語言。②熟語)
《國大辭典》將“成”解釋為:“①古人が作り、しばしば用いられてきた句。成句。②熟、合、合成など、二以上がまとまってできたことば。”(①古人創作的,至今常用的短語。②熟語、復合詞、合成詞等由兩個以上語素構成的詞語)
《新明解國辭典》對日語的“成”解釋為:“①故事に基づいて出來たり有名な古人が言い出したりした熟で、のきいた(含みの有る)表として何かというと引用されるもの。②「用句の稱。”(①來源于典故或是出自有名的古人口中的熟語,表達一定的意義且常被引用。②“慣用語”的別稱)
綜合上述辭典的解釋,可以看出日語成語的概念比較寬泛,認定標準比較模糊,無論是構成字數,表達意思,還是來源出處,都沒有嚴格的限定。如:以心心(心領神會)、我田引水(自私自利)、家の犬(喪家之犬)、三の禮(三顧茅廬)、蛇足を加える(畫蛇添足)、草を打って、蛇をかす(打草驚蛇)等,日語中的成語既可以由四個漢字構成,也可以由漢字與假名構成,一些詞組、句子也可以被認定為成語,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日語辭典中“成”一詞還有“熟(熟語)、用句(慣用語)”的意思了。
(三)漢日成語概念內涵與形式結構的對比
綜合上述定義,日語中的“成”可以理解為漢語的熟語,即漢語中固定的詞組或句子,使用時一般不能任意改變結構形式,包括成語、慣用語、諺語、格言、歇后語等。漢語中的“成語”絕大多數是四字成語,漢語中的“成語”大體上相當于日語“熟”中的“四字熟”。因此,日語“成”超出了漢語“成語”的范圍,包含的內容更多,更廣泛。
漢語的成語、慣用語的結構大都是短語形式,而諺語、格言和歇后語大都是句子形式。日語的成語相當于熟語,包含了諺語、慣用語、四字熟語等。其結構包括了短語形式,如:夫の利(漁人之利)、因果(因果報應)、大器成(大器晚成);句子形式,如:志千里に在り(志在千里)、の目を真珠の中に混ぜる(魚目混珠)、弓の音にも怯える(驚弓之鳥);兩字詞組形式,如:守株(守株待兔)、杞(杞人憂天)、完璧(完璧歸趙)。
漢民族傳統文化喜歡偶數,講究格式上的對仗和音律上的押韻,所以漢語成語的基本結構是四字短語。而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日語成語雖然也講究對仗工整,但結構形式上的要求卻沒有漢語嚴格。這是由于漢日兩種語言分屬不同的語系,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漢語歸屬于漢藏語系,是孤立語,沒有詞尾變化,漢字是象形文字,作為音形義的結合體,每個漢字有獨立的表義功能,字與字的結合相對容易;而日語歸屬于阿爾泰語系,是黏著語,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助動詞本身存在詞尾變化,同時需要相應的助詞粘結不同的成分,添加語義或者發揮某些語法功能。因此,日語在語言的構成上不及漢語方便,很多成語不能像漢語成語那樣組成嚴格工整的四字對仗形式。漢語的成語多為四字,格式工整,而日語成語形式多樣,造詞方式更加靈活。但是,日語成語定型的結構形式一般不能任意改變,這一點與漢語相同,即無論是漢語成語還是日語成語,結構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構成語素相對穩定,不能隨意替換,構成成語的各個語素形成一個整體,成語的語義不是各個語素語義的簡單相加,而往往是隱寓在成語中的比喻義或引伸義。
二、漢日成語的來源
成語作為語言中詞匯的一部分,是人們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語,是一種特殊的詞匯單位。詞匯相對于語法,是比較容易發生變化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以及人們實踐領域的不斷擴展,新詞匯不斷產生,舊詞匯不斷消亡,詞的語義也會有所擴大、縮小、轉移。然而,成語卻相對更加穩定。成語可以反映出一種語言的特點,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社會生活特征。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文化相互交融,彼此影響,而在兩國文化交流的早期歷史中,中國對日本的影響遠遠大于日本對中國的影響。公元3、4世紀漢字傳入日本,日本開始以漢字記錄本國語言,并在隨后的歷史中以漢字為基礎創造了假名文字,伴隨著漢字傳入日本,很多漢語成語也大量涌入日語,今天日語中可以看到很多來源于中國故事典故的成語,它們或者直接照搬漢語成語,或者與漢語成語有著共同的來源,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造,即漢日同源成語。[3]但是,我們也會發現許多“日本式”成語,即日本民族自己在語言歷史發展中創造的成語,體現日本社會文化特色的漢日不同源成語。
(一)漢日同源成語
中國成語大多可以在古籍中找到出處,其中包括了古代寓言、歷史上的真實故事,以及截取古文文句構成四字短語等。如:“狐假虎威”出自《戰國策?楚策》,“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察今》;“完璧歸趙”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草木皆兵”源于《晉書?苻堅載記》;“奴顏婢膝”取自晉代葛洪《抱樸子?交際》。
日語成語很大一部分也來自漢語古籍。黃靖對《日本諺語成語辭典》中的成語作了統計,分析指出與漢語同源的日語成語諺語共約549條,其中約50%來自中國的古籍。如“三(韋編三絕)”來源于《史記?孔子世家》;“の爭い(鷸蚌相爭)”源自《戰國策?燕策二》;“上花を添える(錦上添花)”源于王安石的詩“麗唱仍添錦上花”所提煉的“錦上添花”。[4]
另外,漢語和日語中都有一些成語來自西方經典以及佛經,如“火中の栗を拾う”來自伊索寓言的“火中取栗”,“因果”、“一托生”、“性成佛”等均出自佛教典籍。
(二)漢日不同源成語
不同源成語是指日本民族自己創造的成語,能夠反映本民族獨特的社會文化特征和認知理解方式。與漢語不同源的日語成語中,有的來自民間流傳的生活習語,如:をむ(打馬虎眼)、腐って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出自童話故事的,如:けて悔しき玉手箱(后悔莫及)、恐れ入り谷の鬼子母神(不勝惶恐);源于歷史故事的,如:小田原判定(議而不決)、洞が(見風使舵);來源于詩歌的,如:酒屋へ三里豆腐屋へ二里(窮鄉僻壤)、孝行のしたい分にはなし(子欲孝而親不待)。
三、漢日成語體現的不同社會文化特色
漢日同源成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古代社會文化特色,日語中存在大量的與漢語同源的成語體現出日本對中國文化的認同與向往。而漢日不同源成語存在形式上差異的同時,在內涵上所呈現的不同則更加豐富,包括了地理環境、風俗習慣、宗教文化、心理認知等的不同。漢語成語體現出中國的大陸農耕文化特色,漢民族發源于內陸中原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注重根據規律的季節變化生息勞作,固守傳統、穩定,重視理性和抽象思維。如:安土重遷、開疆拓土、落葉歸根、五谷豐登、歸馬放牛、瓜熟蒂落等。
日語成語體現出日本的海洋漁獵文化特色,日本是一個島國,日本民族最早以漁獵、采集為生,面對海洋的洶涌多變,日本民族性格具有開放性、冒險性,重視實際利益,有危機意識,善于吸收改造他民族的文化,同時海洋性氣候濕潤多雨,自然富于變化,植物茂盛,種類繁多,日本人對天氣、季節、動植物等的感覺敏感細膩,日本人親近自然、關心自然的特點在成語中也有所體現。如:のも信心から(精誠所至)、柳に(逆來順受)、夏の小袖(不合時宜)、六日の菖蒲(明日黃花)、猿も木から落ち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等。
參考文獻:
[1]劉叔新.漢語描寫詞匯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39.
引言
在英漢互譯過程中,我們應明白這樣的事實,由生活經驗、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而引發的英漢兩種語言成分在意義上不完全對應的情形,也就是有時彼此不能在對方的語言里找到相應的對等詞,即所謂的詞匯空缺現象。通俗地說,就是一種語言能用單個詞語明確標記的東西,另一種語言卻可能要兜個圈子才能表達。如果譯者不了解詞匯空缺,就會給交際和翻譯帶來困難和障礙。因此,研究詞匯空缺產生的原因是尋求詞匯空缺問題解決策略的前提。
一、英漢互譯中詞匯空缺產生的原因
1.因生存環境差異而引起的詞匯空缺。人們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里,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語言。漢語的諺語、典故、成語都是以本民族的歷史、經濟、文化、傳統、習慣等作為基礎形成的,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遠的歷史淵源。如:“隔墻有耳”、“四面楚歌”、“東山再起”、“名落孫山”、“胸有成竹”等,若直譯只會令英美讀者費解。在我國,吃飯問題長期以來都是人們特別關心的問題,因而成了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人們見面時總愛說:“吃過了嗎?”在一般情況下,說話人并不是十分關心聽話人是不是吃了飯,只是打個招呼罷了。但如果向英國人問起:“吃飯了嗎?”則他的第一反應是“怎么,沒吃過飯你會請我吃?”有的還會對問話人產生反感。
2.因差異而引起的詞匯空缺。如paint the lily,從《圣經》天使報春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百合花在基督教藝術中被當做貞潔、清白、純正的象征,顯得格外高貴和美麗。因此為百合花飾粉抹彩是徒勞無益的事。如果僅譯成“多此一舉”、“徒勞無益”等漢語習語,則文化差異喪失殆盡。漢語習語“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含有褒義,而原意略帶貶義,二者修辭色彩不一致。“畫蛇添足”又令人聯想起中國文化中有關蛇的傳說故事,與原文文化背景不符。又如把中國的玉皇大帝譯為Jade emperor,或把佛教里的“觀音”、“四大金剛”之類的詞直譯過來,都會令西方人困惑。
3.因風俗習慣差異而引起的詞匯空缺。如漢語里用“張三”、“李四”、“王麻子”來指普通人,而英語則用Tom,Jack,Mary表達同一個意思。我們常見的“油漆未干”說成英語也變成了“濕油漆”(wet paint)。女生宿舍門口常見的“男士止步”警示語,多被誤譯做Don’t come in boys!或No admission for gentlemen!這是最為典型的直譯。國外習慣性的稱法為Girls only.我們考慮的是別人的立場,總是客氣地說:“您先請!”而一般在國外卻常說自己怎樣,一句After you也傳達了不少思維過程的差異。
4.同一人或事在兩種語言中各有所指。如即翻譯專有名詞時要遵循兩個基本原則:“名從主人”和“約定俗成”。否則會造成混亂。如你把“張曼玉”譯成Zhang Manyu,英語讀者多會不知所云,但是你若說Maggie Cheung他們就會嘖嘖稱贊,因為他們在影片中所熟悉的美女是Maggie Cheung而不是Zhang Manyu。
5.英漢兩種語言里,有不少修辭格利用了各自語言的特點,要把它們譯成另一種語言相當困難,有的甚至是不可譯的,因為它們的語法、語音語言形式或文化背景不為譯文讀者所了解和熟悉。如:
人曾為僧,人弗能成佛(拆字)
外甥打燈籠——照舅(歇后語)
民國萬稅,天下太貧(雙關)
女卑為蜱,女又可為奴(拆字)
上述方面是英漢互譯中產生詞匯空缺的幾個方面的主要原因。需要明確的是,語言之間存在詞匯空缺,完全屬于正常現象,我們應當客觀地看待。
二、英漢互譯時詞匯空缺現象的處理
在英漢互譯中,針對詞匯空缺現象,在詞匯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三種對策:音譯、直譯、意譯。
1.音譯
音譯對策主要適用于人名、地名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語里又找不到對應詞來表示的情況,如漢譯英的例子有:磕頭(kowtow)、荔枝(litchi);英譯漢的例子有:engine(引擎)、motor(馬達)、sofa(沙發)、logic(邏輯)。
2.直譯
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素質不同,兩種語言的一對成語即使詞義相近或相似,因潛在的背景因素引起的心理聯想不同,二者的確切詞義與情感色彩也不會完全等值。直譯加注至少有三個好處:一是不會歪曲中文形象,二是有益于文化交流,三是可以開闊讀者的視野。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這就是說,群眾有偉大的創造力。(《選集》第956頁)
The old saying,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simply means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3.意譯
填補語言中的詞匯、語義空缺,采用“并行對策”即意譯對策非常有效。如果某一語言現象,在譯文語言中只用意義相同的不同語言形式即“并行”的詞匯來翻譯,那么譯文語言的形式中存在一個“空缺。有些漢語在字面上就內含中國古代的人名、地名,有的出自寓言或歷史典故。對這部分詞匯不能按字面意思直譯,加上解釋性的文字又失去了成語精粹的特點。這時最好避開其文化背景,譯出其內含意義即可。如將“毛遂自薦”譯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塞翁失馬,安知非福”說成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不管三七二十一”譯為regardless consequences,粗枝大葉僅說成careless或crude 均較妥帖。
4.套譯成英語習語
有些漢語慣用語所具有的民族性、民俗性和地方色彩很濃厚,直接把它們的字面意思譯成英語,無法使英美讀者接受,我們可用對等的英語習語進行套譯。一方面可使譯文讀上去更通順,另一方面能給英美讀者帶來一種親切感。如“說曹操,曹操到”可譯成Talk about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惺惺惜惺惺”套譯為Like attracts lik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
結語
我們只有深入研究詞匯空缺現象產生的原因,了解其蘊含的文化內涵,才能更好地解決它給交流和翻譯造成的障礙。英漢翻譯中的詞匯空缺現象繁雜,只有把握好源語言的真正含義,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譯效果。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許多原本難以翻譯的詞匯已經被直接借用,這給翻譯工作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但新的詞匯空缺仍會不斷出現。深入學習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翻譯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必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宏薇.漢譯英教學之我見[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
[2]范仲英.使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3]楊佳.翻譯處處皆學問[J].英語學習,1999.
[4]馮慶華.辭格與翻譯[J].英語自學,1992.
[5]邱懋如.翻譯縱橫談[J].英語自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