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調查問卷匯總十篇

時間:2022-12-18 11:45: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英語學習調查問卷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一、問卷調查設計及統計分析

筆者為了盡可能得到更多的英語學習方面的反饋信息,設計的問卷涉及20項問題,共分為兩個表,并將內蒙古財經大學的2011級各院系學生作為研究調查的對象,在問卷的形式方面,筆者將其設計為主觀回答和單項選擇類型,學生可以在不受限制影響的前提下,就自己對英語教學的看法與建議進行回答,此即為主觀題,另外,學生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所給答案中的一項,此即為單項選擇題,此次共發放調查問卷1425份,后續收回的有效問卷為1330份,調查對象分布在高校的各個專業及系別,使得此調查具備了代表性、廣泛性,在課程進行到50%時,筆者實施了此次調查,利于學生學習中更深層次問題的反映。

1.對課程的基本態度和認知方面

對于此方面的調查筆者共設置了六個問題,涉及學習信心、興趣及課程考好方式、壓力與負擔等,結合后續的調查統計分析得出的結果如下表。

表1   高校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及認知

結合上表及筆者的分析可得,對于英語的學習,大學生有著較足的信心,同時興趣較為濃厚,但絕大部分學生也存在著一定的壓力,覺得負擔太重,這其中在四級考試環節體現的最明顯。在對學習目的的認識方面,很多的大學生存在明顯的功利性色彩,而這一現狀也影響到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效果,存在思想方面的急功近利,使得對英語的學習成為了當前大學生的一種負擔,學生中認為當前的英語考核體系缺乏科學性的占據了總調查對象的85%,學生普遍有著改革英語考核體系的愿景。在太強的功得性和太重的負擔面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即使再高,也無法真正意義上提高其學習效果,難以發揮其真正效用,這一-調查結果對教師敲響了警鐘,提醒其需要更多地在備課方面下功夫,及時對學生的心理需求進行關注和了解,實現對大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及興趣等優勢方面的合理引導,從而使其能及時擺正心態,并高效地去學習英語,提高其英語學習能力。

2.學生學習英語的行為模式

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看來,學習模式和學習成績間具備了相關性,為了完善教師對大學生英語方面的教學,及時對學生學習的行為模式進行掌握非常重要,所以,在設置調查問卷方面,筆者從課內課外情況及聽、說、讀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具體的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行為調查情況

經筆者調查得出,在對英語學習的投入方面,每天能投入2個小時的僅為2%,有將近50%的大學生每天在英語學習時間得投入方面為半小時,整體看來,完成作業的情況不錯,這一調查得出,在英語學習方面,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較差,有著較為嚴重的被動性,需要在教師督促下才能積極學習。此外,此次調查得出,在學生喜歡的英語活動方面,喜歡英語角和英語講座的僅占9%,基于此不難看出,亟待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計劃性,也需要對當前大學生的中學式學習思維模式進行改變。

二、提高大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對策

1.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要學好一門語言,學習的計劃性極為重要,且需要保障計劃的實施,針對此,當前的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需結合自身狀況去制定學習計劃,對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千萬不能隨便放過,而是要積極需要解決的方法,此外,還需注重對學習效果的評估。作為英語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應培養學生正確選擇學習方式和制定學習計劃等,并需要在后續的實施中及時監督,培養其評估完成情況的習慣,應當向學生講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并引導他們能又如足夠時間去學習,完善平時的閱讀和單詞記憶,確保學習計劃執行的持續性、有效性,使其一步步走向自主學習。

2.改進教學技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具體實施中,應當重視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于課堂內大量加入以學生為主導的英語練習,可借助自編對話、編故事、復述課文及辯論等多種形式去開展教學,有效利用課前時間,提供給學生進行英語表達的機會,使其積極性得到提高。在糾錯方式方面,應當由教師提示,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并使其明白,回答錯誤是正常的,并樹立其練好口語的信心,從而提高其學習能力。

3.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課外活動在大學英語學習中意義重大,教師應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英語活動,使學生多渠道學習英語,擴大其文化視野,在選修課方面,應提供原版英語電影供學生學習,也可邀請外教舉辦西方文化方面的講座,定期舉辦各類英語比賽,如朗誦、演講、戲劇表演等等,提高學生的學習及參與熱情。為了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場所,需要開放更多的語音實驗室等等,鼓勵學生多去聽、說、讀、寫,操練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真正意義上提高其英語學習水平。

4.探索多形式的考核方法

篇(2)

一、引言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與新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要求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培養起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然而,大部分藝術類中職學生認為英語難學,并且英語是在他們學習中最大的攔路虎。眾所周知,學好英語需要長時間的勤學苦練及有效的學習策略,這些正是藝術類中職學生缺乏的東西,他們相對普通中學學生有自己的特殊之處。一則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生注重藝術專業特長的培養而忽視文化課的學習;再則中職學校對文化課的教學要求低,學校的教學要求偏重于藝術專業特長的培養,對文化基礎課都較為忽視。而且藝術類中職學校安排的英語課時少,學校不但沒有安排“晨、晚讀”時間,每周英語課時也往往不超過4節。在這樣的情況下,藝術類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往往難以提高。“有限的策略和方法便能發揮無限的積極作用”,如果能通過教給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就有可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因此筆者展開了一次調查,了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試圖從學生學習習慣入手,尋求制約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探討相應的解決方案。

二、調查目的和方式

本問卷調查的目的在于:

1.調查藝術類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課堂外學習英語的習慣。

2.調查目前藝術類中職學生采用的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策略。

3.調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并且了解他們對當前的英語教學與英語學習環境的看法。

由于對學習策略的研究通常采用問卷調查和采訪的方式,所以筆者在本次問卷中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

三、調查對象

筆者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專門針對我校學生(某藝術類大學附屬中等藝術學校)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初三年級音樂班、舞蹈班兩個班的73名學生。其中男生18人,女生55人。面向學生發放了73份問卷,實際收回73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70份,問卷有效率96%。

四、問卷調查設計

問卷調查由12個問題組成。在問題設計上,我們主要關注的是藝術類中職學生在校的課內學習和課外的自主學習情況以及采用的學習途徑有哪些。題目分為三部分:關于學生對目前學校英語教學滿意度的調查,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習慣及方式的調查,學生在課外學習英語的途徑和學習主動性的調查。

五、理論依據

Rod Ellis(1994)把學習策略定義為“一種在語言習得和使用的總體過程中,由于具體階段相關腦力和行為活動組成的策略”。調查問卷的設計所采用的是Oxford的分類,他把對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社會策略記憶策略和管理策略。那么對于藝術類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的調查研究,筆者設計的調查問卷主要從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三方面展開。

(一)認知策略

(1)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之上。利用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排除相互干擾在安排復習時,要盡量考慮預防前攝抑制、倒攝抑制的影響。另外,要盡量錯開學習兩種容易混淆的內容。學習時,還要充分考慮首位效應和近位效應。整體識記和分段識記對于篇幅短小或者內在聯系密切的材料,適于采用整體識記。對于篇幅較長、或者較難、或者內在聯系不強的材料,適于采用分段識記。

(2)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深層加工策略,它是為了尋求字面意義背后的深層意義,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以增加新信息的意義。如:記憶術位置記憶法、語義聯想、做筆記、提問、生成性學習、利用背景知識、聯系實際生活。

(3)組織策略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二)元認知策略

(1)計劃策略是指根據認知活動的特定目標,在一項認知活動之前計劃各種活動、預計結果、選擇策略、想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預估其有效性。元認知計劃策略包括設置學習目標、瀏覽閱讀材料、產生待回答的問題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學習任務。

(2)監視策略是指在認知活動進行的實際過程中,根據認知目標及時評價、反饋認知活動的結果與不足,正確估計自己達到認知目標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據有效性標準評價各種認知行動、策略的效果。元認知監視策略包括閱讀時對注意加以跟蹤、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考試時監視自己的速度和時間。

(3)元認知調節策略是指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如發現問題,則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根據對認知策略的效果的檢查,及時修正、調整認知策略。

(三)資源管理策略

資源管理策略包括: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境的設置、努力資源的管理、學習工具的使用、人力資源的利用。

六、問卷調查及數據統計

藝術類中職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策略問卷調查

班級 _________ 性別 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

理論依據問 卷 內 容

資源管理策略 一、關于學生對目前學校英語教學滿意度的調查

1. 你覺得自己目前的英語水平在班級里處于何種層次?

A.拔尖 (1.0%) B.較好(9.1%) C.中等(32.1%) D.差(57.8%)

2. 你認為目前的英語教師需要對學生加強哪方面能力的養?

A.聽力(9.4%) B.口語(12.5%) C.語法 (42.5%) D.閱讀(35.6%)

二、關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習慣及方式的調查

認知策略(精細加工策略)3. 你會在英語課上記課堂筆記,課后整理筆記嗎?

A.經常(9.5%) B.有時(26.4%) C.很少(32.8%) D.從不(31.3%)

認知策略4. 你用英語寫日記、周記嗎?

A.經常(4.5%) B.有時(15.1%) C.很少(38.5%) D.從不(41.9%)

資源管理策略5.下列學習方式中,哪一種對你的英語學習最為有效?

A.單獨自學(8.4%) B.小組討論(38.4%) C.教師授課(19.1%)

D.情境交際(34.1%)

認知策略(復述策略)6.你平時怎樣背誦英語生詞?

A.根據音標 B.直接背 C.放在句子中背 D.按單詞表逐個記

元認知策略(計劃策略)7.你平時注意課前預習,課后及時復習嗎?

A. 經常 B. 有時 C. 偶爾 D. 從不

三、關于學生在課外學習英語的途徑和學習主動性的調查。

資源管理(人力資源利用)8.你會有意識地注意公共場所的英文標識或商品包裝上的英文嗎?

A.經常(21.3%) B.有時(59.3%) C.偶爾(19.4%)

元認知策略9.你是否有請英語家教或參加課外英語輔導班?

A. 是(31.3%) B. 否(68.7%)

資源管理策略10.你會主動尋找機會學習英語(如收聽、收看英語節目,自覺做課外習題)嗎?A.經常(8.1%) B.有時(31.2%) C.偶爾(40.1%) D.從不(20.6%)

資源管理策略11.你喜歡唱或欣賞英文歌曲嗎?

A.很喜歡(35.2%) B.比較喜歡(26.1%) C.一般(27.3%) D.不喜歡(11.4%)

12.你平時喜歡看英文原聲電影嗎?

A.很喜歡(8.1%) B.比較喜歡(25.1%) C.一般喜歡(39.4%) D.不喜歡(27.4%)

七、調查結果和分析

(一)學生對學校課堂英語教學的態度

從題1和題2的數據中可看出,90.9%認為自己的英語成績處于中下游水平。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外語學習效果不夠理想,普遍認為自己可以在英語學習方面做得和更好,這也說明了目前學校的英語教育還不能很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35.6%和42.5%的學生認為“閱讀”和“語法”是需要加強培養的方面。他們希望老師能在這方面加強重視。

(二)藝術類中職學生課堂英語學習策略與學習習慣

在學生們的課堂學習策略方面,只有9.5%的學生在課堂上會經常記當堂的筆記,課后還會對自己的課堂筆記進行整理。很多學生只是“有時”,或者“很少”做筆記的比例達到59.2%。甚至從來不記任何課堂筆記的學生也超過了經常記筆記的比例。這樣看來,雖然藝術類中職初中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英語學習經歷,但他們的學習方法卻不見得科學有效。

調查中發現,藝術類中職學生并不是通過養成寫英語日記、周記的習慣的方式來提高自己英語水平。從來沒有用英語寫過日記、周記的學生有41.9%;而“很少”寫的占到了38.5%的比例。換而言之,藝術類中職學生還不是很主動地在課外使用英語并且缺乏學以致用的意識。

此外,在調查中我們欣慰地發現,大部分藝術類中職學生們比較重視課堂英語學習。38.4%的學生認為“小組合作”是較為有效的英語學習方式。而“情境交際”僅次于第二位,34.1%的學生更能接受與真實語境相聯系的語言教學。這就是說,目前課堂上的教師授課對學生們來講還是非常有效的。

(三)藝術類中職學生課外英語學習方式與學習興趣

我們還了解了學生在課外學習英語的情況,發現他們還是愿意花一定的課外時間學習英語,他們中的一些人或“經常”(21.3%)或“有時”(59.3%)或“偶爾”(19.4%)地會收聽、收看英語節目。有些學生出于學習興趣,有些是為了提高英語成績。學生們大多通過電腦在網絡上看英語電影、電視劇,但如果沒有字幕,他們就不愿意看英語節目了,只有很少的學生愿意為了聽懂節目中的英語而去查資料。這可以得知,學生們看英語節目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娛樂,而非學習。欣賞、學唱英文歌曲也是藝術類中職學生們喜歡的接觸英語的一種方式。喜歡聽、唱英文歌曲的學生,樂于去了解英語歌詞的意思,從而學習到英語單詞和句子。調查中,“不喜歡”唱或欣賞英文歌曲只占11.4%。和歌曲相比,有27.4%的學生“不喜歡”看原聲電影電影,而表示“很喜歡”的只有8.1%。究其原因,學生們反映電影的語速太快,對白中的生詞過多,他們如果不看中文字幕,就不能理解電影的對白。

學生們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英文又是持怎樣的態度呢?有21.3%的學生會有意識地注意到公共場所的英文標識或商品包裝上的英文,而59.3%的人的回答是“有時會”。另有19.4%的人回答“不會”。這說明,大多數的藝術類中職學生已經形成一定的外語“語言意識”,懂得抓住身邊可能的機會學習生活中的英語。這有利于中學生養成好的外語學習習慣,鞏固、提高外語水平。

八、結論與建議

通過此次調查問卷結果的數據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

1.藝術類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不高;

2.多數學生沒有自己有效學習英語的方法;

3.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更喜歡情景交際,在“視、聽、說”中學習英語知識;

4.大多數學生愿意接觸英語影視節目、歌曲。

從中可以得知,由于藝術類中職學生的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差,相對普通中學的學生,他們學習英語的行為,更需要教師去激發、引導,如果教師能了解藝術類學生分配學習時間的習慣,藝術類學生本身強烈的表現欲望,結合他們的個性,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是有可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都會他們良好的學習策略的。因此,筆者建議,在藝術類中職英語教學中,嘗試任務型教學法,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在教師的啟發下,以學生做為學習的主體,讓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機會,易于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設制適合學生英語水平的任務活動,營造一個有“視、聽、說”的英語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引導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結合起來,幫助培養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掌握良好的學習策略,在較少的學習時間中,提高學習的效率。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完成任務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更主動的學習英語,增加課堂以外學習英語的時間,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 Oxford.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90.

篇(3)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大學公共英語課教學的成敗一直以來就是外語界爭論的焦點。很多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英語學習,但卻只是“聾啞”學習者。外語界對于大學英語實踐教學中,英語口語教學受到重視不足的問題已高度重視,正在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改革。但直到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大部分學習者仍無法用英語進行一般的口語交際,現象之嚴重不容忽視。

1、口語學習在外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被譽為四項基本技能,說排在第二位,先聽后說,之后才是閱讀和寫作,可見說的重要性。一般學習英語都是從字母音標開始,之后慢慢由詞到句,由句及篇,先聽老師或磁帶發音,然后跟讀,這其實是最初的口語學習,之后隨著詞匯、語句積累不斷增多,練習不斷加強,我們便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最終形成一種習慣。同時所說的內容固化為文字,加以識讀便是閱讀,書寫成文字便是寫作,由此看來聽、說、讀、寫緊密相連,說繼聽之后更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學習英語的學生來說,練好聽力和口語也可以有效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2、口語能力與聽力能力的關系

縱觀人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一般人開始說話是在一歲半至兩歲之間,而這以前的時間中我們都在主動或被動的“練習”聽力,直到有一天發出了第一個音Ma(媽),由此可見,聽力對于口語的重要性和相關性。口語表達是人類最為主要且有效的交際手段。語言能力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聽和說的能力。

3、口語與書面語

在語言教學史上,書面語的學習倍受關注,口語學習卻被人們忽視。書面語最主要體現在文學和其他以書面語為載體的學識之中,人們對于語言的學習也往往通過書本這樣的書面形式。由于書面語的發展受制于既定的語法規范和字典詞匯,所以我們可以用已知的規范評判其優劣。

二、問卷調查

1、目的

問卷的設計參考了海南師范學院教育技術學專業2000級幾個學生所做的“對于大學一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調查問卷”,并以其為藍本,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口語水平、學習情況以及對口語學習的見解,對于學校開設口語課的看法等。

2、對象、過程及數據分析方法

西安理工大學2006級(當時大二)非英語專業學生,分別選取了人文學院法律061、062 管理學院 管理061、062 印刷包裝學院 印機061班,共計5個自然班,參加問卷調查的共計130人;問卷的發放利用課間10分鐘在教室進行。調查對象接到問卷后當場填寫后收回,問卷共發放133 份,回收130 份,問卷回收率為97.7 %。整個過程嚴肅認真,數據真實可靠;對每一題的各選項的選擇人數間做顯著性差異分析參考了韓寶成編寫的《外語教學科研中的統計方法》外研社 中,第9章 計數數據的分析方法。[1]

3、數據統計及分析

(1)你對學習英語口語有興趣嗎?結果:選A(有)59人,選B(一般)24人,選C(不清楚)0人,選D(沒有)5人。對A、B、D選項的選擇人數做顯著性差異檢驗,假設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程度無顯著性差別,經卡方計算,拒絕原假設,即學生對英語口語的學習興趣度有顯著差異,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興趣。可分析得出該校學生對于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很高,在學生有興趣的基礎上,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多為學生提供口語表達的機會,同時建議學校開設口語課程,組織開展有效的口語教學。

(2)如果老師用英語講課,回答問題也要求用英語,你會?結果: 選A(正常)39人,選B(喜歡有挑戰)24人,選C(無所謂)11人,選D(千萬不要)0人,選E(頭疼)14人。對A、B、C、E選項的選擇人數做顯著性差異檢驗,經卡方計算,拒絕原假設。可得出,學生對“老師用英語講課”看法不一,約72%的學生支持此觀點,約16%的學生不支持,約13%的學生不置可否,選“無所謂”。由于大部分同學還是對用英語講課抱有興趣,建議教師采取英語授課的模式,或在個別班級進行小范圍試點教學。

(3)課下你主動練習口語嗎?結果:選A(很主動)3人,選B(不太主動)36人,選C(被動)31人,選D(根本不練)18人。由此可看出,“很主動”練習口語的人很少占3.4%,“不太主動”的最多,占41%,“被動練習”的人占35.2%,“根本不練”的占20.5%。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只要教師加以正確引導,“被動練習”的可以發展為“不太主動”,甚至“很主動”,由此可見,對于英語口語練習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選擇A項的人數明顯少于后三項,且有顯著差異的置信度為99%。說明很少有人去很主動的練習口語。由此可見,學生在學習導向問題上,主要精力在于口語學習、練習以外的因素上。

(4)你自己是如何練習英語口語的?結果:選A(聽磁帶)40人,選B(培訓班)6人,選C(看電影)49人,選D(找老外)3人,選E(英語角)8人,選F (其他)11人。這是一道多選題,各選項一共被選次數為117次。第一步:對其中選擇人數較多的A、C 兩項做顯著性差異檢驗。第二步:將上一步中選擇人數最多的A、C項的人數合并作為一個整體,再將余下的選項人數合并,作為另外一個整體,對這兩整體做顯著性差異檢驗。得出A、C項的選擇占主導地位,且有顯著差異的置信度為99%。

即可認為相當多的人是通過磁帶和電影或英文歌曲來進行英語口語練習的。我們看到大家的口語練習方法不盡相同。一方面說明“通過磁帶和電影或英文歌曲”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因其簡單易行并被廣大學生接受;另一方面說明大家練習的方式趨于單調,特別是磁帶和電影練習的交互都不強,不利于交際性情景的練習。

三、結論

大多數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抱有濃厚的興趣,同時相當一部分同學有興趣,有待繼續培養。要想提高口語水平,必須多加練習,練習中可選擇有交互性情景的錄音及電影,但練習中應注重日常交際能力的培養。大學英語老師課堂上應加大英語授課力度,同時鼓勵學生課下積極練習。四、幾點建議

1、對于英語口語,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欲,同時也渴望老師更多的在課堂上使用英語授課,并且使用英語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當然筆者注意到,不少學生可以在引導下喜歡上英語氛圍更濃的英語課,并且可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建議老師勇于試驗,培養學生口語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說,課下多用,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口語日常化,交際化。

2、從(3)(4)中,筆者發現這樣一種“怪”現狀,學生想學口語,卻懶得練習,不練習,卻又希望成為口語高手,可謂“白日做夢”,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現有這種想法的學生大有人在,對于老師既要有耐心,又要鼓勵學生,使他們懂得英語學習沒有捷徑,只有“practise practise and practise”才是唯一的出路。

3、語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流,因此一定要給學生灌輸在交際中練習口語的思想,不能閉門造車。教師應該盡可能的鼓勵學生之間多對話,課下師生見面時,鼓勵學生用英語打招呼交談,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參加英語角,多于外國人交流,同時也應該糾正部分學生“只有和老外說英語才能練口語”的偏見,鼓勵學生為自己的口語學習創造環境。

參考文獻:

[1]韓寶成.外語教學科研中的統計方法,外研社.2000

篇(4)

中圖分類號:G623.31

一、調查背景和目的

此問卷調查是為了了解民辦高校大學公共英語教學過程及效果,教學的創新方面。同時作為本人課題《新建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創新模式研究》研究的依據。為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提供一些借鑒。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對象為我院本科國貿和對外漢語專業的144名學生。共發問卷144份,回收144份。符合問卷的要求。問卷分三部分:一、(Q1-6)學生自主學習方面;二、學生對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評價方面;三、(Q19)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建議。

三、問卷結果分析

1、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教師的教學也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從調查問卷的數據結果來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比較薄弱。53%的同學選擇一天大概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在英語學習上。67%的同學都沒有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盡管83%的同學在上課的時候能積極的配合老師,但是在學生沒有預習的情況下,教學效果不佳。

2.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同樣的教材,但是卻有多樣教學方法。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的認可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60%的學生認為大學里英語教學的質量一般。如果學生不喜歡老師的教師方式,學生很難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在學生看來,學生喜歡教學如何去教授呢?根據調查數據,對于以教材為主,主要講解文章中的語法詞匯和語篇理解的教學方式,只有10%的學生喜歡,44%不喜歡,剩下46%的同學是中立態度。52%喜歡以教材為主,講解語言知識和相關文化背景知識。62%的同學喜歡基于教材,注重除語言外的文化背景知識和英語學習策略。69%喜歡基于教材,補充課外學習材料,關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76%喜歡教學內容靈活,著力擴大學生的學習視野并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

3.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的環節,課堂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把以學的知識加以運用、鞏固,而且課堂活動也是教學的劑,使得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由此看來課堂活動的設計是否合理,對教學的效果起重要的作用。活動是否充分,難度是否適中都會影響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根據調查,在活動的難度上,86%的同學認為課堂中師生間的交互活動是難易適中的。也就是說現在我們設置的活動的難度是適合學生的。但是學生喜歡教師在課堂上組織的活動的人數不多,只有56%,40%的學生認為教師組織的活動一般。因此如何創新課堂活動,讓學生既喜歡又能學到東西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四、建議

基于問卷的調查結果并結合了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建議,本課題組在此提出以下大學英語教學的建議。

第一、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調查,大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希望教師能幫助他們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平時接觸英語的方式主要是歌曲電影(72%),報刊雜志(29%)。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喜愛設置一些作業。比如,用所學的詞匯改到熟悉的英文歌曲。收集包含剛剛學習的新單詞的歌曲,電影。

第二、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從數據上看,學生厭倦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大學英語教學要改變教學理念。主要教授語言點的教學方式已不再受學生青睞,在教學中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挖掘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增強知識性、思考性、人文性才是學生所渴望的。在學習知識中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將大大超過原來為學習語言而學習語言的英語。具體來說,教師要向學生傳授有張力的信息,如具有創新思維的信息,具有對比性、啟發性的信息以及新發生的事件性、故事性信息等,通過拓展信息引發學生的興趣。

第三、創新課堂活動。根據調查,64%的學生喜歡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課堂活動。教師可以在開始給一個班授課時就給班級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以后的授課中經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互助能力,但是由于人數過多,容易造成有些同學得不到鍛煉。但要使每位同學都積極地參與活動,鍛煉自己。教師應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認真細致地調查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學習風格等因素,制定適合本班學生特點的課堂活動目標,合理設計課堂活動模式,精心選擇活動主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加英語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課堂活動必須生動,有趣,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

五、結語

根據本次的問卷分析,我們得出:學生的自學能力薄弱。教學方法模式和課堂活動要創新。根據問卷的調查結果,本論文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但是要真正做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教學方法方式,創新課堂活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的摸索,去嘗試,去完善。

參考文獻

[1]鄭麗琦,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調查[J].煤炭高等教育,2010(2)

篇(5)

版)。英語作為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的主修課程之一,是最難教也是最難學的課程。教材是實現教學理論、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載體。建設和合理使用預科英語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二、研究設計

1.研究對象。該研究的對象是南昌工學院民族教育學院15級一年制本科預科B層班級的學生,共450人(有效問卷438份)。調查的問題是關于他們對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少數民族預科教材《英語》(2014年版)的使用及評價情況。

2.研究工具。針對預科英語教材,筆者經過仔細研讀,設計了“關于一年制B層《英語精讀II》課程的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大致可分為三部分:1)個人情況 2)學生對《英語》教材編寫內容的看法 3)學生對英語精讀教學的看法。所有問題均為選擇題,除最后一題外,其余部分每題均設計4個選項。

3.數據收集。筆者根據隨機抽樣的方法,從民族教育學院使用該教材的45個B層班級中,每個班級隨機抽取10個樣本學生。各班英語精讀老師在課后安排一些時間讓樣本學生填寫了調查問卷。調查數據輸入電腦后,運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了統計。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通過問卷調查和收集數據,下面將我校一年制預科B層學生對預科英語下冊教材和教法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1.對《英語》編寫內容的看法及建議。預科英語教學主要圍繞詞匯、課文閱讀、練習和語法四個板塊進行,因此問卷也是針對教材中這四個方面的編寫內容進行調查的。超過60%的學生認為所用教材的內容和語言比較貼近現實生活,整體比較滿意。但有24%的學生認為教材中的閱讀文章難度比較大;29%的學生認為詞匯量比較多;55%的學生認為語法比較系統,但也有37%的學生認為課后練習對鞏固詞匯和語法的幫助一般。

在最后的開放性問題中,部分學生提出了自己對英語教材的看法或建議,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1)有些文章內容較陳舊枯燥,建議更新一些當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文章。(2)課后練習有的題型已過時,建議結合英語四級考試設計練習,比如短文選詞填空、段落翻譯。(3)教材過于重視閱讀,缺乏口語練習。

2.對英語精讀教學的看法及建議。通過問卷調查,筆者了解到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幾點:語法知識或詞匯積累不夠導致閱讀困難、語言表達能力欠佳導致不能較好表達自己的觀點、缺乏閱讀技巧導致難以理解文中長句或把握文章大意。因此,學生希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能夠幫助他們改進這些問題。

75%的學生認為老師應該詳細講解書中單詞及其相近詞匯的用法辨析,并結合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70%的學生認為老師講解課文之前要有相關話題導入,在講解過程中應注重分析文章的發展脈絡、文章大意和結構等。

超過50%的學生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著重講解以下幾方面:語法、詞匯、翻譯、語篇分析、做題技巧。68%的學生對于老師的講課比較注重課堂氣氛,因此77%的學生希望老師采取生動幽默的上課方式,老師能夠多與學生進行互動。

在最后的開放性問題中,學生主要是建議老師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多組織一些課堂或課后活動,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四、結論

總的來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語》(一年制,2014年版)是不錯的,秉承補預結合的原則,將詞匯進行梯級標注,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和能力掌握不同等級的詞匯。為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課文題材多樣,而且練習形式也豐富。為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還增加了補充閱讀和段落寫作部分。但是從預科學生的角度來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教材的趣味性有待提高,包括文章的文體形式、文章題材與內容、課后練習內容與形式等方面。

當然本項調查研究只是代表了我校1所民辦高校部分預科學生對《英語》(2014年版)的看法,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而且調查問卷對相關問題廣度、深度和精確度的設計方面也有待進一步提高。本項研究僅是探索性研究,且受調查者人數少,涉及的問題的廣度和深度都有限,因此結果有待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篇(6)

一、調查的背景、目的

學生分析、需求分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結果不論是對課程設置、教學設計,還是對課堂決策都有著指導性作用。

本次調查的直接目的是旨在了解大學新生的英語學習狀況,包括他們的前期課程學習、英語學習元認知和目前的學習期望及需求。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分析統計結果,提供定量數據,用科學的方法完善公共英語的課程設置、教學設計,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課堂決策。

二、調查數據的收集與分析

(一)調查數據的收集

此次調查對象是08級新生,4個專業:應用電子、數控、計算機應用、韓語,8個班級,共計318人,其中計算機應用是對口單招班。收回問卷318份,全部有效。以下是此項調查的詳細內容和分析報告。

(二)調查數據的分析

根據統計結果,我就有共性并具有探討意義的23個問題,設計成4張匯總表格進行分析:1.高中期間英語學習狀況(表1);2.英語學習動機(表2);3.英語學習信心(表3);4.英語教、學傾向(表4)。

從表1中可以看出,我院大學新生主要畢業于縣城及農村中學;高考英語成績中等偏低,集中在60―79分分數段;大部分學生偶爾在多媒體教室上英語課,很少利用網絡進行英語學習;高中期間大部分學生接受過聽力訓練,但很少口語訓練。問題8表明大部分學生的英語主要依賴英語課堂。

表2充分顯示我院新生英語學習興趣較高、動機明確。問到大學英語學習的具體目標時竟有62%的學生選擇了通過國家四級,24%選擇了通過國家六級。作為大專院校,一般只要求學生通過pretco-A,對于國家四、六級沒有任何要求。可是問卷結果只有3%的學生把通過pretco-A作為自己大學英語學習的目標。

表2反映學生最迫切想提高的還是聽說能力,尤其是說的能力(46%),因為這兩項正是中學英語教學的弱點甚至盲點,而社會又急需能用英語與外界進行面對面直接交流的人才。

從表3的數據看,我院新生整體對英語學習有信心。但有41%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的難點在于語法。一般認為,語法是英語學習中較容易的部分,而且在中學已基本學完,大學里不再專門安排課時學習語法。但數據表明事實并非如此。

隨著時代的發展、民主意識的增強,我們的課堂、師生關系也正悄然發生著變化。表5的統計結果證明,學生希望與教師建立平等的關系(33%),渴望與教師進行教學協商(66%),喜歡互動的課堂教學(51%)。問題20與21的統計結果和前面英語學習動機問卷中的問題12與13的結果不謀而合,再次證明學生十分重視口語能力的培養,45%的學生認為口語教學比書本教學更重要,57%的學生認為應專門安排口語課時。另外,值得關注的是22題的統計結果,73%的學生喜歡多媒體軟件與教師講授相結合的英語學習形式。

三、討論

本次調查統計結果大多驗證了教師的經驗認識,但有些數據對學院現行的課程設置、教學設計提出了挑戰,值得重視。

第一,就目標而言,絕大部分學生選擇了通過國家四、六級,只有3%的學生把通過省級統考作為自己大學英語學習的目標。這意味著我院的公共英語教學要吸引住學生,就應當或者說必須滿足他們參加不同考試的要求。如果我們的教學僅僅是把課文內容上完,然后進行期中、期末考試,那就很可能導致學生失去對英語課的興趣和參與熱情。

第二,就需求而言,問題12、13、20與21的統計結果都證明學生十分重視口語能力的培養。該結果表明將口語訓練納入教學計劃是符合學生需求的。

第三,就學習困難而言,相當的學生認為語法難、沒學好。這意味著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困難,將語法教學適當地穿去。

第四,就課堂教學而言,大多數學生傾向于與教師協商、互動的模式。這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決策時,應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在教學設計前盡量和學生協商,教學后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作出及時的調整。

第五,就學習形式而言,學生普遍反映喜歡多媒體軟件與教師講授相結合的英語學習形式。隨著現代教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網絡極大程度地拓展了英語教學的時間與空間。作為學院公共基礎課程,建設英語教學的網絡平臺對促進學院國家示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投資。

參考文獻:

[1]Fraida Dubin and Elite Olshtain.Course Desig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篇(7)

一、調查背景和目的

此問卷調查是為了了解民辦高校大學公共英語教學過程及效果,教學的創新方面。同時作為本人課題《新建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創新模式研究》研究的依據。此調查無論從定性或定量的分析,都會有利于教材的選擇、課程的設置、課堂的設計及課后的輔導。為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提供一些借鑒。

二、問卷的設置、數據統計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對象是民辦大學英語教師。共發問卷25份,回收25份。符合問卷的要求,問卷分三部分:教材的優化方面(Q1-Q7);課堂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方面(Q8-Q16);課外輔導與與學生交流方面(Q17-Q20)。Q21是開放題:談談你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提出幾點建議或意見。下面是問卷的結果及分析:

從統計的數據可知目前民辦大學實用的教材(84%認為所使用教材合適)基本符合在校學生的水平,這也證實了我們一貫實行的民主自選教材的方式,在老師即將接受該門課程任課之前,由該任課的教師團隊進行教材的推選工作,每學期由圖書館聯系外面高校教材推薦部到學校展示高校教材,再由任課教師去海選,報到教材科,這樣既符合老師又適合學生,所以教材的使用就不會因為太難或者不適合實際而導致學生厭學。

有了合適的教材,接著就是如何適當地運用教材為教學服務,從表中可知所有的教師都不是根據教材按部就班(0%)地進行教學,都是經過一定的教材優化、整合(56%)。這就是我們所實行的團隊備課的結果。開學初,大學英語教研室經過研究討論,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更為了使學生成為復合、高質量人才,我們教研室所有的教師具分工又合作,深入挖掘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適當添加或刪減。首先,所有教研室人員集中研究本學期的教學目標,完成的任務量,接著把任務分配到個人。比如本學期要完成本教材多少單元,哪一個單元作為重點單元完成。教學進度如何?哪段時間是考級輔導工作?這些都有個統一的進度。英語作為大學生來說是一門拓展課程,又是關系到獲取畢業證的條件之一。所以在提高知識技能的同時,也免不了要進行應試的教學。所以60%的教師還是以教材為主,講解語言知識和相關文化背景知識。作為一門外語,要精通其內涵就必須理解其文化,所以大部分教師很注重文化背景知識的轉授(64%)。現在教學領域里一直提倡自主學習,為此很多老師也注意到這一點,在其授課過程中始終注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從數據可以看出目前我們教師的教學方法已經從傳統的語法翻譯轉變為以多種方法并用的教學模式,并且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經常鼓勵學生質疑,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與看法。讓學生有適當的實踐機會,但是對于學生能否很好地發揮創造性這一問題(48%)認為不發揮,這樣我們作為教師,既是一個組織者,又是一個激發者,所以我們得想方設法讓我們的學生發揮其潛力。但是對于大班學生的授課,大部分老師說師生互動(72%),本人認為費時,且兼顧不了大部分學生。所以對于大班的授課,本人還是認為分層教學好些。當然剛開始可能工作量重些。但你只要進行一次正規的測試,把成績作為分班的標準(對于學生不能公開),分為A、B班進行授課。這樣既能兼顧到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又能鍛煉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從分析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公共大學英語的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過級,還有就是擴大其知識面。那么考級是他們重中之重,這關系到他們能否順利畢業。所以我們應該為學生著想,為他們搭一個平臺,使他們能順利通過四級考試,所以從表中看出大部分老師都很重視這一點(48%教師指導考試的方法與技巧,36%老師能在課堂上訓練學生的四級考試)。相信通過老師們對學生英語過級的訓練,成績一定不錯。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方法、方式還是必須講究的,從表中看出老師布置學生進行互考互測方面有些欠缺,經常進行這一方法有4%,偶爾使用這一方法有84%。沒使用占12%。為了使學生們更加深入地去學習英語,本人認為有必要讓你的學生進行互考互測。這既是鍛煉他們的一種學習的自覺性,同時又鍛煉他們學會研究考試的方向。

要使自己的學生在這一領域里獲取最佳的成績,作為教師就必須了解學生,經常與學生溝通,讓其有被關注的幸福。所以老師應該抓住一切能與學生接觸的機會了解學生的情況。從表三數據知道大多數教師(92%)能夠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溝通,進行了解了解。

三、結論

通過此調查了解當前教師在教學上行駛的方向,然后我們再根據學生的成績及對教師教學的評價。那些方法、模式是復合我們民辦大學英語的學生。被認可的東西,我們將一如既往并加于創新發展下去。不被接受的方法,我們將及時改進,爭取找出一套既能發揮同學們的創新精神,又能提升知識技能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篇(8)

1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難易程度

學生對今年應屆畢業生找工作難易程度的看法見表14所示;其畢業后的打算情況見表15所示。

2對“先就業后擇業”和“專業對口”觀點的看法

對“先就業后擇業”觀點,畢業生們的基本看法見表16所示。

對“選擇工作時是否考慮專業對口”,畢業生的看法見表17所示。

3對自己就業前景的基本態度

畢業生對自己就業前景的基本態度見表18所示。

4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的認識

畢業生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的認識見表19所示。

5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問及“目前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時,回答選項是:

1) 高校擴招,應屆高校畢業生過多;

2) 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

3) 應屆畢業生心態不現實;

4) 應屆畢業生還不具備完成工作的能力;

5) 就業渠道不通暢;

6) 用人單位對應屆畢業生有偏見。

學生對此問題的回答情況(可多選)見表20和圖6所示。

6影響就業的主要社會因素

問及“影響自己就業的主要社會因素”時,回答選項是:

1) 所學專業不對口;

2) 學校就業指導不夠;

3) 學校名氣;

4) 用人單位選拔不公正;

5) 缺乏家庭背景或社會關系;

6) 社會需求信息不足;

7) 性別歧視。

學生對此問題的回答情況(至多選兩項)見表21和圖7所示。

7影響就業的主要自身因素

問及“影響自己就業的主要自身因素”時,回答選項是:

1) 學習成績; 2) 專業技能;

3) 外語能力; 4) 個人交往能力

5) 環境適應能力; 6) 個人品行;

7) 發展潛力; 8) 工作經驗或社會經歷。

學生對此問題的回答情況(至多選兩項)見表22和圖8所示。

8求職過程中優先考慮的因素

問及“求職過程中優先考慮的因素”時,回答選項是:

1) 地域; 2) 對事業發展有利;

3) 薪酬與福利; 4) 對國家貢獻大;

5) 有出國機會; 6) 有培訓機會;

7) 個人發展機會; 8) 單位性質;

9) 家庭期望; 10) 其他。

對此,基本回答情況 (至多選兩項) 見表23和圖9所示。

9理想的單位性質

問及“自己理想的單位性質”時,回答選項是:

1) 政府機關或公務員; 2) 科研設計機構;

3) 醫療衛生; 4) 初、中等教育;

5) 高等教育; 6) 國有企業;

7) 三資企業; 8) 私營企業;

9) 艱苦行業; 10) 基層單位;

11) 自主創業。

學生對此問題的回答情況(至多選兩項)見表24和圖10所示。

(四) 對母校的綜合評價

1對學校工作和教育質量的綜合評價

學生對學校工作的綜合評價見表25和圖11所示。

學生對學校教育質量的總體評價見表26和圖12所示。

2對學校培養的總體感覺

學生對學校的培養總體感覺情況見表27和圖13所示。

3在大學的主要收獲

問及學生“在大學里的主要收獲”時,回答選項是:

1) 就業的技能; 2) 終身學習的能力;

3) 文憑; 4) 良好的個人素質;

5)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6) 愛情;

7) 一無所有; 8) 其他。

學生對此問題的回答情況(可多選)見表28所示。

4在大學學習中的最大問題

問及學生“在大學學習中感到的最大問題”時,回答選項是:

1) 不喜歡所學專業;

2) 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習效率低;

3) 學習負擔太重;

4) 所學內容比較枯燥,陳舊;

5) 只掌握了理論,缺乏實踐。

學生對此問題的回答情況見表29所示。

5校園內對自己學習影響最大的人

學生對“校園內對自己學習影響最大的人”的看法見表30和圖14所示。

6畢業生是否達到既定培養目標

對于“本專業畢業生是否達到了既定的培養目標要求”,學生看法見表31和圖15所示。

(五) 分析與思考

將上述各部分數據與前兩年相關統計數據進行對照,可以看出,采集自本屆畢業生的各項數據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積極可喜的進步,較好地反映出該獨立學院的教育教學改革成果。根據問卷調查的數據,我們有以下簡單分析。

1重要的素質和能力培養

對于“在學校期間哪些素質和能力培養最重要”,這一屆畢業生的看法與前兩屆在多個方面有明顯差別,如表32和圖16所示。

可以看出:2003級畢業生更看重對“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2004級畢業生更看重對“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而2005級畢業生則重視對多方面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且三屆畢業生都看重對“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相比較,“一般人際交往”是對當前學生“影響最大的社會活動”,學生對“擔任學生干部”的興趣有增無減。

2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綜合知識水平均有提高

2005級畢業生對“參加社會實踐”(41.8%)和“專業實習”(61.2%)給予了更多的重視,認為這些活動是“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的有效途徑”,很多人認為“參加技能訓練”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社會活動”(33.0%)。但還是很少人(12.2%)認為“業務知識水平”是“最重要的素質和能力培養”;2005級畢業生自評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與創新能力”較前兩屆有所提高;2005級畢業生“綜合知識水平的自我評價”的各項指標均比前兩屆學生有所提高。

3對所學專業有所了解,期待課程設置更趨合理

與往屆相比,本屆畢業生對自己所學專業均表示“了解”(43.9%)和“有點了解”(56.1%),沒有人選擇“不了解”和“不知道”。這組數據,既反映了學院專業教育的進步,也表現了還需努力的成長空間。

調查中,學生對“所學專業課程設置”的認同度有明顯提高,而質疑“不太合理”的學生數在去年明顯下降的基礎上,今年較之去年又下降了50%。三年來,質疑本專業課程設置“不太合理”和“很不合理”的人數比例由前年的67.8%下降為去年的44.7% ,又進一步下降為今年的20.4%,讓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學院教學改革的明顯進步,畢業生們對學校開展的教學改革表示出贊同和欣喜,認為學院教育形勢“明天會更好”。

對于“在學校期間,哪些教學環節對自己的影響最大”,本屆畢業生中,41.8%認為是“專業知識”,64.3%認為是“教學實驗與實踐”,21.4%認為是“畢業設計或論文”,有15.3%的人則看好“職業資格認證”(此數據為三年來最高)。

有48.0%的學生表示,如果可以重來,最需要改善的是“專業知識學習”,希望學校“加強專業知識培養”(31.6%)、“加強專業技能培養”(31.6%)和“加強創新能力培養”(34.7%);多數學生認為“影響自己就業的主要自身因素”是“專業技能”(60.2%)和“經驗或經歷”(70.4%,此數字較前兩年有大幅增長)。

4課余時間安排要加強引導

與往屆相比,課余時間玩電腦游戲的比例持續上升 (已達33.7%)。31.6%(上年是25.5%)的學生選擇了課余時間“學習課程知識”。實踐表明,“堵”的成效不大,而“讓學生課余時間忙起來”是積極引導的好辦法。

5職業志向與“先就業后擇業”

據報道,受世界金融危機和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增長影響,2009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而調查中,36.8%的應屆畢業生對就業前景表示“樂觀”,19.4%表示不樂觀(較上年增加)。對于“畢業后的打算”,92.9%的學生選擇了“直接就業”或“自主創業”(上年為84.0%)。41.8%的畢業生對未來職業發展方向“比較模糊”、“很模糊”和“不清楚”(此數字逐年明顯下降)。

對于“自己理想的單位性質”,多達51.5%的人選擇了“政府機關/公務員”(上年為44.7%)。考慮“自主創業”的人數比例下降。見圖17所示。

為解決大學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問題,在一些學校采取的多項措施中,有一條近來被用做了重點宣傳口號:“先就業,再擇業。”對此,有12.2%的畢業生“完全認同”,71.4%“比較認同”,16.3%的畢業生“不太認同”和“完全不認同”;只有3.1%的畢業生認為選擇工作時專業對口“很重要”,58.2%的畢業生認為“比較重要”,有38.8%的人認為“不太重要”。三屆畢業生的看法對比如圖18和圖19所示。

在2005級畢業生中,有25.5%認為自己“所學專業不對口”,有14.3%的畢業生表示“不喜歡所學專業”。這些數據較往年有所下降,但仍值得我們在開展專業教育和就業教育中繼續努力。

6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不夠

對自己所學習專業的教師的教學水平,44.9%的人認為“很滿意”和“較滿意”;54.1%的人認為“一般”、“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三年來,畢業生對專業教師教學水平的滿意度逐年有顯著提高。

多數學生認為,對自己學習影響最大的人是自己的同學(62.2%),而任課教師只收獲了26.5%,輔導員/班主任收獲了8.2%。

獨立學院的師資隊伍相對比較年輕,無論在資歷和學術水平等方面對學生的影響和號召力都有待繼續努力。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相信這也是學校學風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7實現學習目標的自我評價逐年正向發展

有55.1%的應屆畢業生認為自己“基本達到”了既定目標,44.9%的學生認為“沒有達到”或“不清楚”。這組數據逐年有著正向的良好發展,如圖20所示。

本屆畢業生中,88.7%對學校工作的綜合評價是:“比較滿意”和“基本滿意”,只有11.2%的人認為“不太滿意”和“不滿意”(圖21);83.7%的學生對學校教育質量的總體評價是:“比較滿意”和“基本滿意”,只有16.3%的人認為“不太滿意”和“不滿意”(圖22);對學校給予自己的培養,有90.8%的學生認為“很滿意”、“比較滿意”和“基本滿意”,只有9.2%的人認為“不太滿意”和“不滿意”(圖23)。

(六) 后記

選擇一所典型的應用型、教學型本科高等院校,針對同一組應屆畢業生對象,我們堅持三年連續進行問卷跟蹤調查,得到的結果令人十分滿意[1][2]。從對所調查數據的分析中,我們真切地看到了1999年大規模擴大招生以來,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前進和發展的步伐已經加快,我們看到了學校和教師辛苦努力的成果,我們看到了前途的一片光輝燦爛。

盡管這只是針對一所學校某個專業學生的調查數據,但我認為,這也是我們國家普通高等教育發展進程中帶有普遍意義的一個縮影。相信不同的人可以從上述調查問卷的數據中產生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得到不同的收獲。我覺得,調查數據的字里行間,也激勵著我們以更快的前進步伐去推動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我國優質的大眾化高等教育,推進我國的本科教育質量工程。

篇(9)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9-0020-02

1 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漸被應用到數學教學中,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初中數學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結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投影和圖形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為了了解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對投影和圖形的應用現狀,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發現其中的問題,總結經驗,從而為改進以后的數學課堂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2 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問卷主要對象為某省初中數學教師和學生,調查問卷自主設計。共發放200份調查問卷,有效回收195份,回收率97.5%。下面就針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圖形和投影應用水平的地域性差異明顯 通過調查問卷分析顯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圖形和投影的應用存在明顯的地域性差異。該省的14個市中,省會城市的應用率最高,高達90%以上;經濟相對差的地區應用率相對較低。區域經濟的發展對投影和圖形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影響。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投影和圖形的應用相對比較頻繁,應用的水平較高;經濟相對貧乏的地區,投影和圖形的應用水平相對較低。有些地區對投影和圖形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明顯不重視,因此,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投影和圖形的應用程度也反映出一個地區對數學教學的重視程度,以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的程度。各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對投影和圖形的應用存在嚴重的不均衡現象。這種情況說明經濟原因會對投影和圖形的應用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會造成地區差異。

投影和圖形的應用會隨著年級的增長而應用越少 通過對該省初中數學各個年級學生和教師的調查顯示,隨著年級的增長,投影和圖形的應用頻率逐漸降低。初中一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投影和圖形的形式進行教學相對比較廣泛,應用的頻率也比較高;但是到了初中三年級,數學教師應用投影和圖形的方式進行講課的越來越少。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初中數學教學中是將投影和圖形的教學方式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到教學中,是對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彰顯。在低年級,學生的升學壓力較小,學校和教師均關注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對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創新,并體現現代手段教學的先進性;但是隨著年級的增長,初三年級的學生面臨升入高中的壓力,投影和圖形的教學手段應用得越來越少,這也說明了數學教師未能將投影和圖形的教學方式真正地與數學課堂教學相融合,沒有真正地起到對數學教學手段的徹底創新和改革,教師還不能真正地應用投影和圖形的方式改善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

投影和圖形的教學設計不足 通過對該省數學教師教學設計過程的調查以及學生學習效果的調查結果顯示,有50%以上的教師認為投影和圖形的教學形式存在不合理的設計,并隨著年級的增長,教師的設計水平在不斷下降;80%以上的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沒有形成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效果的意識,利用投影設備僅僅注重表面上的應用能力,沒有對投影的功能進入深入的挖掘;并且有69%以上的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利用投影將數學圖形展示出來,僅僅利用黑板+圖形的方式給學生展示,課堂教學效率受到影響,教師在講課時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在了畫圖形上面。大部分的數學教師雖然會使用圖形和投影的教學方式,但對圖形的設計不合理、不科學,從而在教學中大大降低了圖形和投影的應用水平,阻礙了學生理解能力的發展。

教師被動應用圖形和投影教學方式的情況仍普遍 在調查中還發現,有65%以上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被動使用圖形和投影的教學方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設計活動牽強附會。在課堂中,數學教師在講解一些數學案例時為了要體現現代教學手段,故意設定一些帶有圖形的教學案例展示給學生,本來可以不利用圖形就能夠讓數學知識變得淺顯易懂,應用了圖形和投影之后,學生的理解能力反而大大下降,教學效果不佳,教學內容牽強附會,從而對教學效果造成不利的影響。

2)在教學設計中仍舊使用傳統的黑板演示形式。有55%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仍舊偏愛使用黑板進行圖形的展示,僅僅將投影現代設備當作教學的一種表演方式,在被動使用圖形和投影的過程中,還穿插著黑板展示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中注意力不能有效地集中到一起。縱觀整個數學課堂教學,有的數學教師仍舊把黑板當作唯一的教學形式,在講解圖形時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畫圖形上,且有的教師圖形畫得不準確,給學生思維向錯誤的方向進行引導,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教的效率,影響了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3)投影被當作展示PPT的新舞臺。據調查,有些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全部使用投影展示來代替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將制作的課件通過投影的形式播放給學生,并按照課件上的內容進行講解,忽視了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性。將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投影的放映上,師生之間缺少交流和溝通,學生之間缺少溝通和互動,課堂氛圍低沉,學生容易厭倦投影上的內容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影響教學的效果。

4)數學教師應用投影和圖形的水平參差不齊。數學教師應用教學設備的水平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基礎的層次,該層次的數學教師表明會將投影和圖形代替黑板的作用,可以利用教學設備進行基礎的展示。

第二層次表明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設備的通用功能進行教學設計,能夠熟練地運用投影和圖形進行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教學中對教學設備的應用比較靈活。

第三個層次屬于最高層次,該層次的數學教師能夠將教學設備的應用融入教學中,利用教學設備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充分利用教學設備的各種功能,并能深度挖掘教學設備更深層次的功能,真正地在教學中進行改革和創新,發揮學生在數學教學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經過對該省初中數學教師的調查顯示,有51%的數學教師處于第一個層次階段,能夠應用教學設備的基本功能;有40%的數學教師處于第二個層次階段,能夠比較熟練地應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教學設計也比較合理,教學效果顯著;僅有9%的教師處于第三個層次階段,能夠有效地對教學進行創新和改革,教學質量和水平明顯地高于其他階段層次的數學教師。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多數的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時代和學生的發展需要,努力進入更高層次的教學設備應用階段,為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教師的感受和建議 通過對數學教師感受的調查顯示,有超過78%的數學教師認為利用教學設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改善教學效果。有20%的數學教師認為使用教學設備可以更加直觀地進行教學,節省教學時間。可見,在教學中,數學教師對教學設備的應用是普遍認可的。

在調查中,多數數學教師提出合理的意見:

1)要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和教學現狀,增強教學設備的使用功能;

2)教學設備的生產商要根據教師的需要,在教學設備的設計上要體現方便、快捷的特點;

3)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展示使用教學設備教學的成功案例,讓教師吸取優秀的教學經驗;

4)要對學校的教學設備進行定期的檢修,為教師的教學過程減少阻礙,確保教學設備的靈敏度。

3 結語

通過對該省師生的調查,在分析數據的基礎上透視其中的教學現狀和問題,提出合理性的建議,為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篇(10)

1、調查對象

本研究根據南寧學院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理念,對該校貧困生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對象為該校在校大學生及參與資助工作的教師。其中,專科生85人、本科生43人、教師13人。部分調查對象為

2、問卷設計

2.1貧困生認定調查:貧困生認定調查設置了貧困生認定合理性;貧困生認定公平性;貧困生認定方法;貧苦生階段調查;貧困生信息保密性;貧困生信息造假等問題。設計理由主要是調查貧困生認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2資助方式調查:資助方式調查設置了獲得資助的方式;資助過程研究;資助的覆蓋面是否全面;貧困生未獲資助原因。資助方式設計理由是為了調查貧困生獲得資助的方式,無償式資助與有償式資助的比例以及資助力度。

2.3貧困生心理邊緣化與資助后長效機制調查:貧困生心理邊緣化調查設置了貧困生信息泄露與貧困生心理發展關系;貧苦生為獲資助而產生的行為研究。貧困生心理邊緣化調查十分重要,發生校園極端行為的部分原因都與貧困在校生存在一定聯系,為保證貧困生不為上不起學或自卑心理而自暴自棄,并且對于長效機制建立也十分有必要。

2.4應用技術大學創新創業資助調查:貧困生自主創業資助方式調查;有償式資助方式方法調查等。現有的有償式資助主要是助學貸款和勤工助學,然而勤工助學崗位十分有限,目前政府和資助者更多的傾向于無償性資助。創新創業的資助是新型資助方式,也是建立有償式資助方式的主要模式之一,其與無償式資助相比,更能鍛煉貧困生社會適應能力和自主脫貧能力,通過勞動獲得回報的有償的資助,是今后大學貧困生資助的主要發展方向,也是應用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

3、調查結果

3.1貧困生認定合理性調查結果:其中72人認為合理,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51%;認為較合理德41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29%;認為不合理地28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19.8%。說明在受調查人員當中,普遍認可現行貧困生認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但由于制度不能滿足不同情況下各高校的具體要求,因此認為有必要將政策進一步進行具體化和規范化研究。

3.2資助方式調查結果:其中認為現階段資助方式主要以無償式資助為主的91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64.5%;認為現階段資助方式主要以有償式資助為主的39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27.65%;以其他資助方式獲得資助的11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7.8%。從調查結果顯示,現階段的資助方式還是主要以無償式資助為主,有償式資助的方式較少較單一,應更多的向有償式資助方式發展和改革。

3.3貧困生心理邊緣化調查結果:其中認為存在心理邊緣化的38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26.95%;其中認為不存在心理邊緣化的117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82.97%;認為不清楚或不愿意說明的14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9.92%。調查結果現實,有一部分學生存在心理邊緣化現象,而這部分數據也只是初步調查,并未做專項心理普測,因此,可能還有更多比例存在心理邊緣化現象的貧困生,由于貧困生人群本身易自卑較敏感等特性,因此需要研究人員及教育工作者引起足夠重視。

3.4應用技術創新創業資助調查結果:其中認為現階段大學資助方式與應用技術創新創業緊密結合的16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11.35%;其中認為現階段大學資助方式沒有與應用技術創新創業緊密結合的56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檔39.72%;認為認為現階段大學資助方式與應用技術創新創業結合不足的69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48.94%。從調查結果看出,現階段應用技術創新創業資助方式仍然十分匱乏,處于剛剛建立和起步階段,這與現階段主要以無償式資助方式關系十分密切。當有償式資助方式發展完善之后,應用技術創新創業將與有償式資助方式緊密聯系,并且形成長效機制。[1]

3.5貧困生資助后長效機制調查結果:其中認為現有資助體制已建立完善長效資助機制的61 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43.26%;認為現有資助體制尚未建立完善長效資助機制的56 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39.72%;認為現有資助體制已建立長效資助機制,但制度存在缺陷需要完善的24人,占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生總人數的17.02%。這部分調查包括資助后對貧困生的心理關注、感恩教育以及貧困生檔案建立和長效跟蹤調查直至其脫貧等。

4、改進方法與可行性建議

應與“應用技術”相結合的獎助機制。[2]“應用技術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重在實踐育人”,南寧學院的培養目標是“就業能稱職、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后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我國目前尚未出臺針對應用技術在校大學生的相關資助政策,我校的資助政策目前主要以“校長獎學金”為主,而校長獎學金的資助方式比較直接簡單,按照學生本學年的專業年級排名的百分比來認定資助方式。“應用技術”的概念是近幾年新興的高校辦學模式,在摸索階段,其相應的配套管理辦法也應該進一步健全,包括對高校在校生應用技術人才的激勵和資助辦法也一樣。這樣才能有效地刺激學生自發地向技術實踐、技術創造的方向發展。

另一方面,資助應由無償性資助向有嘗試資助方式過度。讓受助者樹立自主創業脫貧的觀念和信心。有嘗試資助方式最基本的是助學貸款、勤工儉學,除此之外,還應擴展其他資助方式,例如大學生創新創業資助。增加勤工儉學崗位,減少獎助學金直接無償式資助方式。再者,可以讓受助者脫貧之后再一幫一,幫扶下一個平困生。在樹立自主自強意識的同時,也增加社會責任感。

如果把無償性資助比喻為政府或資助者的施舍的話,那么創新創業有償式資助則更多地傾向于鼓勵或獎勵,這種良性激勵模式的資助方式將應成為今后資助模式的主流。我們只有不斷改革資助政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應用技術高校教育的要求,建立長效的貧困生資助機制,由無償式資助向有償式資助轉化,并且與應用技術創新創業緊密結合,關注資助后貧困生心理和后續脫貧狀況,才能真正落實并完善資助工作方法。

本文為南寧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科研項目“應用技術大學學生資助政策落實問題研究--以南寧學院學生資助工作為切入點”[項目合同編號2014XJSZ03]的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周虹伶(1985~),女,傳播學碩士,南寧學院會計與審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傳播學。

上一篇: 修理工年終總結 下一篇: 微格教學教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一区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日本免费一区视频大片 |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亚洲影院中文字幕 | 天天看片亚洲欧美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