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5 16:35: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審計法制工作計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01
面對新一輪的國企改革,與以往的相比,此次的改革更加注重于市場化資源的配置,與依法治國,特別是注重于發展混合所有制與現代治理體系的建設,國有企業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與挑戰,對于國企業經濟的深化改革勢在必行,其改革的關鍵就是激發活力,從而促進國企的持續發展。
一、深化企業改革激發職工積極性的重要性
這一輪的深化國企改革,主要針對的是國家和地方經濟重要支柱的大型國有企業,直接關系著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與國計民生、基礎保障的產業,因此,在深化國企經濟改革中,能否激發作為企業生產經營中堅定力量的職工的勞動積極性,成為了此次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效的調動、激發職工的勞動積極性與工作活力,可以發揮好廣大職工的主力軍作用,從而有利于深化國企改革。
二、深化改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遵循經濟發展規律
在深化國企經濟改革中,要同時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與企業的發展規律,并讓國企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并通過簡政放權的方式把市場主體的權力真正落實到位,同時也是激發職工活力的前提條件,與此同時,盡量減少相關部門的行政審批流程,從而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的交易成本。
(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想要激發職工的工作活力,首先要不斷的激發國企的活力,因此,在深化國企業經濟改革中,要加快公司制股份的改革,并不斷完善現代企業的制度,并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能夠有效的促進國有企業機制的創新,從而形成制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有助于企業市場化機制的建立。
(三)加快布局結構調整
由于目前很多的國有企業仍然存在著人員多、力量分散的問題,并且還有嚴重的產能過剩行業與產業鏈低端等,因此,需要在深化國企的改革中通過對布局結構的優化,淘汰一些落后的產能,并加快戰略性重組的步伐,有效促進國企向一些重要領域發展。
三、目前深化國企業改革中面臨著職工問題
在激發職工工作活力有待提高的這個問題上,目前國企所面臨著很多現實的問題。例如,職工往往會把國企的工作當作為“鐵飯碗”,然后還存在著“怎么都不會餓著”的傳統大鍋飯思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國企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或者是國企的工作任務通常都是以組為單位來進行共同完成,這種一起干活、一起分資金的工作方式,由于職工之間缺乏競爭力,而難以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國企中不完善的分配制度、不合理的資金績效考核等因素,直接影響著國企職工的工作活力與積極性。
四、如何在深化國企經濟改革中,激發職工工作活力
(一)健全人才發展,促進職工的共同成長
由于國企中缺乏多層次立體性,并且有利于各類人才發展的通道,從而導致了國有企業人才在成長時會受到局限性,形成了人才事業發展不通暢的現象。為了能夠加快深化國企經濟的改革,需要不斷的完善企業多通道人才的發展機制。例如創新建立崗位晉升的制度,并完善企業的人才選聘管理、基本的薪酬制度、人才績效考核等,從而形成一個完善的動態管理、能上能下的良性運行機制。這樣才有助于國企職工的優化,不斷促進所需人才在企業內部的合理流動,從而實現了人才資源效益配置最大化。
(二)加大對企業職工的培訓,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
通過對企業職工的人才培訓,來不斷提升企業各類人才的工作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在進行企業職工培訓過程中,要緊密的結合企業的中長期發展戰略,具有針對性的對企業職工進行培訓,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訓制度,從而有助于更深層次的整合國企內部的資源;另一方面是加強人才培訓工作的投入,把一定的金額作為企業的人才教育培訓基金,積極開展企業各方面人才的培訓工人作;三是要具有針對性、持續性的對國企高層次人才的培訓,如管理人員、科研人員、技能人員等,根據他們的層次、類別進行培訓。與此同時,通過開展國際化的人才培訓,來有效的引進創新的思想與方法,并從中選聘一些優秀的人才到企業進行輪崗、實習,從而促進企業國際化人才的培訓,以適應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戰略需要。
(三)完善鼓勵機制,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
企業具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分配、鼓勵機制,對于提高企業職工的工作活力與競爭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分配與鼓勵機制,成為了目前國企經濟深化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因此,在對鼓勵、分配機制完善過程中,要根據國企的經營目標與崗位的特點,從而確定考核指標,并建立相應的考評檔案,形成一種優勝劣汰的激勵機制;另外,還要根據勞動分配的原則,把收入合理的拉開檔次,并隨著對國企經濟深化改革的進行,在企業的內部引入市場化機制,實現多元化的薪酬激勵制度,在吸納人才的同時,激發職工工作的活力,促進國有企業經濟的持續發展。
(四)創新成才文化,營造人才成長的生態環境
企業的文化環境與職工的成長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為了能夠激發職工的工作活力,促進職工的成長,國企在深化改革過程中,要打造出適宜的文化環境。在堅持黨管理人才的原則下,建立完善的人才工作領導機構與工作責任制,并對各個級層的領導進行績效的考核,同時,利用科學信息化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平臺,提高對企業職工的管理,除此之外,為企業職工營造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深厚工作氛圍,從而在企業中形成關心支持職工發展、為職工提供多方位多層次的優質服務。
深化國企業經濟改革還有一段很長路要走,因此,在進行改革過程中,要不斷增強國企經濟改革的緊迫性,把國企改革的深化與措施落實到位,并通過多種方法激發職工的積極性與工作活力,從而更好的發揮好職工的主力軍作用,最終促進國企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近年來,我國審計法制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依法審計,依法行政已成為大多數審計人員的行為規范,但仍有部分審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注重審計專業知識,忽視法律知識。因而,要培養和提高審計人員的法制意識,強化法制基礎建設。一是建立健全專職法制機構,配備專職法制人員,以落實審計法制工作,檢查督促依法審計情況。要求法制人員業務素質高,知識全面,不僅要精通審計知識,而且要具有法律等方面的知識。二是加強審計法制制度建設,推進法制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提高法制工作水平。建立健全法制機構職責、審計復核制度、審計質量崗位責任制、審計質量控制辦法、審計執法追究制、審計執法檢查等法制工作規范,使法制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為促進法制工作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證。
二、提高服務意識,強化審計法制監督
開展審計法制工作要與開展審計業務有機結合起來,樹立審計法制工作服務審計整體,把法制工作的重點放在當前審計業務急需解決的問題上,找準位置,正確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使法制工作深入到每個業務機構,落實到每個審計環節。第一,堅持制約監督。法制機構是審計機關的內部監督機構,是審計質量的重要把關者,因而必須充分發揮監督職能,以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把住審計工作的這一生命線。對不依法審計,不執行審計準則、規范的行為,堅決要求整改,決不姑息遷就。第二,堅持“管、幫、促”,既要嚴格把關,履行職能,又要把監督過程變為再學習再提高的過程,使審計人員能及時認識問題,糾正問題,提高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第三,樹立服務意識。法制人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對審計常用的法律法規及時搜集整理,對新頒布的法律法規要及時學習研究,為審計業務人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使審計人員能隨時找到所需法規,及時了解最新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審計質量。另外,法制人員要認真研究審計規范,并結合實際工作,制定各種審計文書格式,如審計方案、審計通知書、審計工作底稿、審計證據、審計報告、審計決定等,促進審計工作法制化、規范化。
【正文】
成都市郫都區圍繞基層體制機制改革,以優化頂層設計為牽引,以完善體制機制為重點,在鎮(街道)職能轉變、優化完善機構設置、創新編制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著力構建與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相適應的簡約高效的基層機構職能體系。
突出職能轉變,重構鎮(街道)職能體系
一是聚焦主責主業,科學配置鎮(街道)職能。強化鎮(街道)抓統籌社區發展、組織公共服務、實施綜合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維護社區平安“五大職責”,推進鎮(街道)工作重心向為群眾和企業提供精細化的公共服務轉變,全面推動鎮(街道)承擔的產業發展職能向產業功能區轉移,解決鎮(街道)職能錯位越位問題;二是應對治理難點,統籌推進權限下放。著眼理順條塊關系,賦予鎮(街道)對職能部門派駐機構負責人的考核權和任免建議權、對派駐執法力量的統一指揮調度權、對轄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建設驗收的參與權、對區域內事關群眾利益重大決策和重大事項的建議權、對涉及多部門協同解決事項的統籌協調和綜合管理權,解決基層治理“權力有限,責任無限”的難題;三是堅持權責匹配,合理制定“三張清單”。探索建立鎮(街道)職責任務、公共服務、屬地管理三張清單,確保依清單履職、按清單問效、照清單追責。
統籌優化鎮(街道)機構設置,促進基層高效順暢運轉
一、關于試點目標任務問題
答: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更加緊迫而艱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建議》明確提出,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加快破除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對順利啟動實施“十二五”規劃、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意見》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今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明確了各有關部門的工作責任,是推進今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綜合性、指導性文件。
問:《意見》為什么提出要處理好改革創新和依法行政的關系?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系?
答: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深入推進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不斷增強,對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處理好改革創新和依法行政的關系,既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大膽探索,又要有效運用法制手段規范改革程序、深化改革實踐、鞏固改革成果。對符合發展方向、有利于科學發展的改革創新,要選擇有條件的地區進行局部試點,控制風險,穩妥推進。對經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規律的改革措施,要及時通過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對已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法律法規,要按照立法程序及時修訂或廢止。對個別地方出現一些以改革的名義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的行為,要依法堅決予以糾正。
問:在重點任務布置上,《意見》是如何考慮的?
答:《意見》主要從四個方面提出今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一是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改革,二是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三是圍繞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深化改革,四是圍繞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深化改革。此外,對一些近年來已取得階段性進展、需要繼續推進和深化的改革,也提出了工作要求。以上改革任務,既立足應對當前突出問題,又著眼解決長期矛盾,大多是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央會議和文件明確部署的重點改革工作,還有一些是適應當前改革發展形勢需要提出的有關部門和行業的重點改革工作。同時,兼顧工作連續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力爭年內取得突破的改革目標和任務,并根據職能分工,對每一項任務提出了牽頭或負責部門。
問: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今年要推進哪些重點改革?
答: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十二五”時期改革發展的主線。改革不到位、體制不完善,是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經濟發展方式難以有效轉變的根源。為此,《意見》提出今年要重點在資源性產品價格、稅收制度、壟斷行業、金融體制、涉外經濟體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構建有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一是深化成品油、電力、天然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更好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促進作用。二是改革和完善資源稅、增值稅、消費稅、房產稅等稅收制度。三是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穩步開展電力輸配分開試點,推進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四是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深化流通體制改革。五是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六是健全支持境外投資的相關政策和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境外投資風險防控機制。
問:《意見》將食品安全監管和完善境外投資政策列為今年的重點改革任務,是基于什么考慮?
答: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政府和國家的形象。當前,我國食品安全領域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社會關注度很高。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是著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要求。為此,《意見》將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列為今年的重點改革任務,提出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加強監管基礎能力建設和基層執法隊伍建設,加大行政執法和責任追究力度,完善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應機制和程序。
目前,我國對外開放已由過去以出口和吸收外資為主,進入進口和出口、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的新階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是對外開放新階段的一項重大舉措。與境內投資相比,對外投資面臨的經濟政治環境更為復雜、不確定性因素更多。特別是最近有關國家局勢出現動蕩以后,相關問題更加突出。目前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還處于起步階段,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相關政策體系,正確引導和規范企業的對外投資行為,促進對外投資平穩有序健康發展。為此,《意見》將完善境外投資體制機制列為今年的改革重點,提出要加快完善境外投資法律法規制度,健全支持“走出去”的相關政策和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境外投資風險防控機制。
問: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要推進哪些重點改革?
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意見》提出,要處理好發展社會事業和創新社會體制的關系,更加重視從制度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今年的主要任務是:一是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統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在基本醫療保障、基本藥物制度、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二是圍繞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推進教育、科技體制改革。三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四是深化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改革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穩步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五是推進公共服務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制度,推進非基本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
問:圍繞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今年要推進哪些重點改革?
答:加快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是政府依法行使權力、有效履行職能的基礎和前提。政府預算公開對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意見》將完善政府預算公開機制作為今年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重點,提出要進一步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包括進一步細化公開中央財政總預算和總決算、繼續推進中央部門預決算公開、公開“三公”經費和行政經費支出情況、公開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大力推進地方財政預決算公開等。此外,《意見》還提出了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政府績效管理制度、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開展省直管縣(市)改革試點等其它改革任務。
問:圍繞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今年要推進哪些重點改革?
主要措施
(一)全局人員學法工作常抓不懈,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黨組中心組學習有計劃有步驟。局領導非常重視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到領導帶頭,學法先行,精心部署、嚴格要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指導辦公室制定學習培訓計劃,明確領導及審計人員的學法用法內容,認真參加局每周五的學習會,解讀《國家審計準則》、《市審計條例》和《國家審計準則》,認真參加《國家審計準則》知識測試,并多次在會上就依法審計工作提出要求。二是全局審計干部學法用法堅持不懈。局里為每個審計干部訂閱了《中國審計》、《審計》、《中國審計報》和《中國財經審計法規選編》等各種法規資料;堅持周五學習制度,積極參加審計署視頻培訓和市審計局舉辦的專題講座,采用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審計法律法規與其他行政法規學習相結合、學習與知識測試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增強審計人員法制意識和法律素養,提高審計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切實做到依法審計,實現審計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宗旨。
(二)堅持全方位、多層次的法制宣傳方式,提高法制宣傳效果
一是通過局域網及時法律、法規、規章等學習課件,提高局內信息傳遞效率;開展專題講座、集中培訓、觀看警示教育片、專業法律知識測試、撰寫體會心得等活動,增加宣傳多樣性,并在區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上解讀《市審計條例》;積極參加全國憲法宣傳日主題活動,撰寫《推進審計法治建設,完善審計法制體系》等3篇審計法制論文。二是通過報刊、網站、電視等媒介,進行專題解讀、公告、新聞采集等形式,擴大宣傳范圍,促使社會各界對國家審計的理解、認識、參與和支持;同時,為區紀委機關全體干部和街鎮紀檢干部講解“國家審計基本情況及街鎮審計發現的問題”,為區編辦組織的全區事業單位法人培訓班講解“國家審計基本情況及事業單位審計發現的問題”,為依法審計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三是與宣傳區委區政府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近年來審計工作取得的成效、發揮的作用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審計專報、專題講解、邀請調研等方式,提高宣傳效果,爭取黨委政府對審計工作重視和支持。四是把全區各委辦局財務審計部門、街鎮內審機構作為審計法制宣傳切入口,通過內審人員分組季度例會形式進行審計法律法規規章宣傳,聘用內審人員參與國家審計項目,推動內審人員業務水平提高及對國家審計的認識,今年開展的區綠化市容局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全區30%的內審人員參與了項目。
(三)健全內部規范,強化內部管理
圍繞依法審計,保證和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多年來,我局持續抓緊內部規范建設,隨著新《審計法實施條例》和《國家審計準則》、《市審計條例》的出臺,我局開展多形式相結合的內部管理方式,不斷加強規章制度建設,提高制度執行力。一是制度與規范性格式文本相結合,建立健全內部規范。今年我局建立了《審計文件材料立卷歸檔操作規程》、《依法行政第一責任人制度》、《財務管理規定》、《保密工作暫行規定》等一系列審計業務管理、行政管理制度,并針對現有規章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重新梳理并逐步完善,同時局年度經濟責任審計規范性格式文本匯編、部門預算執行規范性格式文本匯編,著手制定專項審計(調查)規范性格式文本匯編和審計項目工作流程。二是項目質量檢查與優秀項目評選相結合,加強內部監督。組織開展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工作,通過對去年完成的每個審計項目的審計程序、計劃、過程等六方面內容的檢查,及時發現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了落實整改,有力促進了審計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在內部審核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優秀審計項目評選活動,評選結果反映了參評項目在依法審計、規范審計行為、創新審計技術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明顯進步,在市局2012年度優秀審計項目評選活動中,我局報送的區科委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區水務局工程項目實施情況審計調查項目分獲三等獎和優秀獎。
(四)逐步深化經濟責任審計“五聯合”機制
根據兩辦“規定”和我區《區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暫行辦法》要求,今年區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辦公室就聯合進點、聯合公示、聯合力量、聯合過程和聯合反饋“五聯合”工作機制作了進一步深化,明確了聯合反饋的操作流程和具體細則,探討經濟責任審計信息共享及整改檢查等事項,確定了經濟責任審計報告送達部門、聯合反饋帶隊領導、聯合反饋的時間、操作流程、通知方式及被審計單位參會人員范圍等事項。(四)加大審計公開力度,提高審計執法透明度一是審計公開常態化。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審計工作報告、審計工作報告整改情況報告均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主動向社會公開,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二是逐步深化審計公開。今年我局確定適時公開部分審計項目結果報告,2012年6月25日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主動向社會公開“關于本區2009-2010年度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審計調查結果公告”,同時根據公開效果來確定下一步審計公開力度。(五)加強職業道德檢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結合市審計機關第26次職業道德檢查月活動,由局紀檢、監察和機關黨支部共同組成檢查組,通過發函、走訪等形式檢查審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檢查結果未發現一例違反職業道德行為。今年我局在開展廉政教育和落實檢查工作的同時,由局長與科室長簽訂了《科室廉政責任書》,明確科長為科室的廉政第一責任人,再由科長和科員簽訂《廉政承諾書》,明確科員對科長負責,實現廉政責任層層落實。
存在的問題
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繼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指導思想,牢固樹立“審計為發展服務”的科學理念,切實履行監督職責,發揮審計工作推進教育發展、推進依法行政、推進制度創新的作用。
二、工作重點
(一)繼續深化經濟責任審計。認真執行《縣級以下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做到凡“離”必審。同時加強任期內經濟責任審計,使審計關口前移,變審計發現型為預防型。進一步規范經濟責任審計行為,嘗試實行經濟責任審計預告制、工作聯系制、情況報告制、跟蹤落實制、結果公告制等。
(二)繼續深入開展財務收支審計。以自主創新為動力,在經濟責任審計的基礎上實施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的審計,努力深化審計內容,不斷改進審計方法。積極開展食堂、房屋出租等情況的審計,逐步規范核算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進一步完善相關的內部審計制度和操作規程,搞好內審人員后續教育工作。
(四)認真抓好跟蹤審計。以審計意見、建議的落實和審計成果的運用為重點,實行跟蹤審計回訪制度。督促檢查單位自覺執行審計意見和建議,促進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主要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以法治審的原則。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努力學習《審計法》、《會計法》、《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等法律、法規和審計業務知識,繼續發揚“依法、求真、嚴謹、奮進、奉獻”的審計精神。
2.貫徹“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針,做到認識到位;強化管理、夯實基礎、質量到位;突出重點、落實責任,成果到位。開展文明審計樹立公開、公正、文明、廉潔的審計形象。
3.堅持求真務實,講求實效的要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以科學發展觀來正確對待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的和諧統一。
審計學會雖是社會性團體組織,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審計作用的日益增強,審計學會作為審計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應在“創新”和“服務”上積極尋求學會工作的新出路,發揮其應有的特殊作用:第一是發揮組織協調的作用。審計學會聯系全區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各條戰線的廣大審計工作者,擁有一支學識淵博、造詣深厚的專家、學者隊伍,有著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大的社會影響,在審計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科研成果推廣等方面應發揮重要的作用,使之成為我區審計改革和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二是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審計學會是政府審計系統聯系各級審計部門和廣大審計工作者的重要渠道之一,會員大多為從事審計實踐、教學、理論研究工作的同志,通過各方面的交流,不僅可以增強學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進會員之間的了解和協作,還有利于及時溝通信息,相互促進,提高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通過學會,加強政府審計與部門審計、企業審計的聯系以及審計理論界和實際工作部門的聯系,凝聚社會各方面的審計力量。進而推動全區審計工作的進步。第三是發揮審計科研的先導作用。在新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審計事業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審計工作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審計環境,承擔著更為繁重的新任務,面對著更多需要研究和探索的新課題。審計學會具有專業人才多、學術氣氛濃厚的優勢,只有利用和發揮這一優勢,才能推出一批新成果,指導審計工作實踐,促進審計改革與發展。第四是發揮審計學會審計理論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作用。審計學會聯系著各行各業,是宣傳審計工作、擴大審計影響的一個重要陣地和窗口。依靠審計學會普及審計知識,宣傳審計法規,開展審計質量控制研究,讓全社會更多地認識審計,理解審計。支持審計。
二、積極開展審計學會活動,不斷增強工作活力
審計學會應確立“開展學會活動,不斷“創新”工作活力,發揮學會橋梁紐帶作用的工作思路”實現“自養、自立、自強”的工作目標。一是要組織會員單位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組織會員赴審計現場。組織會員單位進行審計方法,調研分析、網絡建設等方面的交流。組織會員到有代表性的審計現場學習,深入現場進行實地察看,發現問題。既了解第一線的審計環境,又了解一線的審計程序進展情況。二是組織會員單位到外地學習考察。要經常組織會員單位或參加市審計學會組織的培訓及外出學習考察活動,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三是請有關專家為審計學會會員講座,提高審計研究水平。作為審計工作者不僅要掌握現代審計與審計準則的知識,還有必要了解審計的發展方向,研究探討效益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還要關注社會保障審計、符合國情的環境審計、國家金融審計、內部審計和計算機聯網審計等研究課題。四是開展審計法制宣傳教育。學會在宣傳審計法方面應采取三種形式:第一是動員團體會員單位積極參加審計法規學習;第二是在學會的季度例會上宣傳學習審計法律法規知識;第三是在審計培訓、審計咨詢的過程把宣傳審計法規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協助政府審計部門宣傳審計法。五是建立審計學會工作現代化、網絡化。加強會員服務離不開服務載體建設,目前的服務載體遠遠不能滿足服務的需要。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做好網上服務載體建設。利用網絡技術服務會員;要逐步建立面向廣大會員和單位的教育、培訓、學術交流、咨詢的機構,使這些服務工作長期化、固定化,形成制度。
三、以學術研究和交流作為審計學會工作的主線狠抓落實
審計學會應是具有審計研究、交流職能的學術性團體,只有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和審計事業的大局,圍繞經濟和審計工作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面向實際工作部門,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體現其價值,煥發其生命力。
一是緊緊圍繞審計改革與發展開展審計科研。審計學會要注重發揮科技人才眾多,聯系廣泛的優勢,注意引進先進的、通用的調查方法和IT技術,改進傳統的審計工作方式,以審計在實踐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為重點,聯系各方力量,立項開展學術研究,充分發揮審計科研立項在審計科研中的指導作用,保證審計改革得以積極穩妥地進行。要求全體會員密切關注全局性工作布置及審計調查、審計普查,及時研究、分析和總結,使審計理論研究和審計實踐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對事關審計改革全局性、基礎性問題加強研究,如管理體制、法制建設、審計方法、人才培養、審計技術等,探索審計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動審計改革邁上新臺階發揮重要作用。
二是緊緊圍繞地區經濟發展,開展審計實踐研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領導決策和企業經營越來越依賴審計信息,特別是數據準確、論據充分的審計分析。因此要求審計學會注意組織力量,對經濟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提出對策建議,為領導決策服務。學會在學術研究方面每年都應堅持做到:1、制發審計科研論文的參考提綱。提綱的確定非常重要,重點是把上級審計學會下發的和本局制定的參考題目與當前企事業單位及區經濟發展的熱點問題相結合、充分體現審計分析內容的及時性和前瞻性。2、征集文章,組織審計學術評定小組或有關專家進行評審,評出各個等次,并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3、進行學術交流,學會定期召開學術交流會議,請獲獎作者在會上交流分析和論文。4、每年開展審計征文活動并編印《優秀審計分析論文集》,把年內優秀的分析和論文編印成冊,在會員間互相交流學習。
四、大力加強審計調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審計科研成果是廣大審計科研工作者的心血結晶,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是推進審計改革與發展的動力。因此審計學會在重視調研工作的同時,必須重視調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第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調研的目的在于應用。只有通過應用,調研成果才能達到學術交流,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因此學會必須注意將調研工作全過程從選題、立項延伸到推廣應用,將調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工作任務,納入工作計劃?并要求學會各會員單位深刻認識調研成果推廣工作的重要性,結合工作需要,確定推廣應用項目。使調研成果在實際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審計部門為了提高財政預算監督效果,也需要借助人大最高層次、最具權威的強制性和約束力的支持 ,以促進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以及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從現實情況來看,由于審計機關歸屬于政府序列,既要對同級政府負責,又要審計監督同級政府的財政收支行為,審計報告先要通過政府“過濾”后才向人大報告,因此,它無法擺脫業務工作的局限性,因而不能不影響和削弱審計的獨立性、權威性和客觀性。從某種意義上說,束縛了基本的監督制約關系,這一點在地方表現尤為突出,預算執行審計很大程度是在走程序。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把兩者有機地整合起來,才能使人大及其常委會對財政的監督工作和審計機關對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更富成效、更具權威。
一是完善審計制度體系建設。該局從審計計劃、審前調查、審計實施、審計日記、審計組復核等制度抓起,把在審計實踐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審計方法, 以規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從而形成了較為規范的制度體系,為減少審計工作中的隨意性,防范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而促進了審計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
二是嚴格執行審計業務會制度。為了提高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使審計處理處罰更加客觀公正、實事求是,該局進一步細化了審計業務會制度,明確了須經審計業務會集體審定的審計事項。通過與會人員對審計報告初稿的討論,審核適用法律條款和處罰意見,為最終決策提供參考依據,集體會審后,做出處罰決定,以確保審計處理處罰決定更公正、審計決定更符合實際。
三是建立健全審計執法責任制。在執行審計任務的過程中,嚴格按照審計署頒發的《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試行)》的要求,明確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的審計執法責任。通過審計執法責任的確定,界定出審計組長、審計組成員、審計組所在業務部門、復核人員和審計機關領導在審計執行過程中的責任,明確質量責任追究的處理方式,完善審計項目的質量責任評估和責任追究制度。促使審計人員切實履行職責,認真貫徹審計法規、審計準則和質量控制辦法,從而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規范審計行為。
四是實行審計監督巡查制度。該局法制股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各個審計組,通過走訪調查、重點抽查等多種形式,對審計組的審計質量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并對審計組和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八不準”工作紀律以及依法行政、工作效率、政務公開、廉潔自律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反映出的薄弱環節和不足,及時向有關股室反饋,并制定整改措施,認真加以改正。從而進一步嚴格了審計程序,嚴肅了審計紀律,真正做到了依法審計。
鎮安縣審計局實行月度工作情況交流匯報制度
為了更好地把握全面情況、熟悉了解工作動態,實現全局審計信息資源共享,鎮安縣審計局確定自今年年初開始實行局領導和各股室負責人月度工作情況交流匯報制度。
制度規定,從2008年3月開始,每月月末最后一天由各股室負責人匯報交流本月全面工作進展情況,突出各自工作的亮點、特點和成效,同時查擺不足分析原因,銜接下月工作計劃安排;各分管領導對所分管股室的工作做出客觀評價:局主要領導對全局工作進行階段性部署。此項制度的實行,有助于增強審計事項的透明度,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達到資源共享,在局機關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局面。
(郭 娟)
陜西聘用社會中介機構人員參與投資項目審計
今年陜西省審計廳先后在五個項目中聘用社會審計機構及專業人員參與了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初步核減工程造價近2億元,協助查出超概算、擠占建設成本等違紀違規問題3億多元。較好地解決了審計任務重而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擴大了審計覆蓋面,審計成果顯著。主要做法是: 一是公開招標招聘規模較大、實力較強、業績突出、信譽良好的中介機構參與投資項目審計工作。
二是加大對參與國家審計的社會審計機構人員的培訓力度。主要進行國家審計準則、審計程序,相關審計業務和廉政紀律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