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學科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4-17 18:42: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美術學科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小學美術學科論文

篇(1)

不僅學校要提高對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視,小學美術教師也要提高對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重視。學校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全面發展為學校發展策略,培養全能型人才,制訂合理科學的課程安排計劃;小學美術教師應轉變傳統觀念,注重小學美術欣賞課堂的教學,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以培養美術藝術人才為教學重任,促進美術欣賞教學效率健康有效地提高。

2.提高小學生對美術欣賞的興趣

小學美術教師應認識到興趣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小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程的興趣與熱情。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將教材與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制訂可以有效地調動小學生學習美術欣賞課堂內容積極性的教學方案。

3.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小學美術教師應將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摒棄,實現教學模式多樣化,提高小學美術欣賞課堂教學的施教水平。同時,小學美術教師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美術,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與美術思維能力。小學美術教師還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美術欣賞教學,如在教學《淅瀝的小雨》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做好相關準備,讓學生關注近段時間下雨的情況,認真觀察下雨的場景,包括雨的大小、雨的方向、有無風、雨落下后去哪里了、雨中人們的神情及動作,著重強調學生細心觀察雨中人物的動態與周圍事物的動態。通過這樣的課前準備工作,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與感受生活的美,提高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學生通過結合實際生活感受可以將想象中的與實際中的雨形象地繪畫出來。

4.運用適當的組織形式教學

我國根據美術欣賞教學自身的特殊性、教學目的與教學任務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組織形式分為現場課、隨堂欣賞課和專題欣賞課。現場課是一種較長時間內到現場和實地察看所進行的欣賞教學,如可帶領學生到美術展覽館或畫廊等地方欣賞美術作品,也可以帶領學生親近大自然,尋找大自然的美;隨堂欣賞課是指在工藝課業與繪畫中進行穿插的欣賞教學,提倡學生自由發揮,挖掘出不同的欣賞角度與觀點;專題欣賞課是通過統一擬定一個專題,并就該專題展開探討。

篇(2)

以往要上好美術欣賞課,需要搜集大量的圖片,搜集有關的幻燈片,錄像帶,在講課時需要大量的口頭講解,不少教師把上好欣賞課視為畏途,學生對乏味的欣賞課持不歡迎的態度。

采用電腦多媒體教學,美術欣賞課的效果則大為改觀。只要教師擁有一臺多媒體電腦,把存有美術欣賞資料數據的光盤裝進光驅(CD---ROM),當你欣賞經典著作時,鼠標一點,某個畫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紹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窺見作品的全貌,還可以放大局部進行觀察。學生身在課堂,卻能打破時間、空間、地域的界限,馳騁中外,跨越古今,在繪畫長廊漫步,在想象空間飛翔,審美教育寓于潛移默化之中。比如:六年級的《郵票設計》這一課中,制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郵票欣賞資料,給學生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并對自己的創作有新的啟發與創作。同時還能使學生了解到郵票的歷史背景,等等。

欣賞建筑藝術時,不但可以用貫常的視覺方式欣賞建筑物在靜止狀態下的形或內部構造,而且可以做動感顯示,讓建筑物旋轉起來,欣賞建筑物的多個側面。也可以按設置路線瀏覽一座建筑物的內部裝飾、陳設。學生有一種現場感、真實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不同空間的建筑風格。

二、美術工藝設計課

小學美術課程強調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欣賞課、工藝課及設計課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藝與設計基礎教育中,教師要做大量的示范,學生要做大量的訓練,由于這類教學內容的圖形,如各種幾何圖形的組合等,非常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因此范畫的制作或作業的完成都非常耗時費力。然而在電腦中進行圖形繪制、著色、編輯和修改,都非常方便、快捷,因為軟件中提供了大量的繪圖工具和編輯命令供用戶使用。

比如說傳統圖案中的單獨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等在電腦中生成圖形都是比較容易的事情。

平面構成中點、線、面等元素的構成,以及重復構成、漸變構成、發射構成、反轉構成等一系列構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電腦中顯示。就以重復構成來說,在電腦中用繪圖工具如(直線工具、曲線工具、圓形工具等)繪出一個基本形后,按設定的骨格排列方式,選擇某些編輯命令,如COPY(復制)--PAST(粘貼),或DUPLICATE(復制)或ARRAY(陣列)等,都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重復構成圖案,避免了人手制作中枯燥的重復勞動。

例如:五年級《形的重復》這一課,首先設計一個簡單的圖案,按設定的骨格排列方式,把圖案進行方向、大小、顏色的變化,再加以動畫設置,很方便地完成重復構成圖案,這樣一來,學生在視覺上有了直觀的感知能力。電腦美術設計操作靈活多樣,可塑性強,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作業完成后產生成功感、自豪感。對于造型能力、創造能力尚低的小學生來說,運用電腦設計可以彌補手繪基本功的不足,還可以加強創意、想象、欣賞、評論等能力的培養,滲透情感教育,總體上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是很有利的。

三、繪畫教學的新路子

電腦美術的另一個領域是電腦繪畫,這基本上是一種純藝術的表現。在課堂教學上應用電腦繪畫,有著一定的優勢。小學美術教育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側重的是素質教育。以繪畫技能為中心的舊教學模式是不可取的,而讓學生了解各個畫種表現技法與藝術特點,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卻有是必須的。

電腦繪畫中那種近乎游戲的手法,特別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尤其是對繪畫基礎薄弱的學生,會減輕心理壓力,甚至會激發起學習的熱情,把美術學習作為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那么,我們的美術教育豈不真正實現了愉快教育。

綜上所述,在小學實施電腦多媒體教學,有如下積極意義:

1.教學觀念更新,既推動美術教育向高層次、多元化發展,又為社會信息化發展培養人才,創造信息化社會的文化環境。

篇(3)

    小學美術課由于其豐富的教學內容,多樣的教學形式,靈活的教學方法,特獨的個性化教學而受到學生的喜愛。近年來大部分小學美術教師為了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對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也對人類發展的本質進行了很大鉆研,把人的培養放到教學的第一位,讓兒童在美術教學中能夠更多好地發展他們的個性,同時在鍛煉他們的創造能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要上好一節美術課,都會去做一個充分的課前準備,這不光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而用現在的教學要求來衡量一節課的優劣,教師在備課時更注重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注重選用不同的教學媒體和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給他們提供更多的直觀形象的審美對象,幫助兒童更快捷地掌握學習方法,讓他們尋找到正確的學習途徑。備課的方法和形式也從傳統意義上的“備課”中走了出來。它更注意改變備課本身的方式,注意從改革課堂教學的目的出發改變備課的方式。備多媒體課就是結合現代教育技術而進行備課改革的一種。

      所謂備多媒體課,就是教師利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設備,以傳統的備課形式為基點,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特點,將課堂教學中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包括文字、聲音、圖片、動畫等)根據一定的教學過程設計、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體計算機中,以便于利用以計算機為主要設備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種備課方法。

      我們很清楚,多媒體備課并不是在備課時將多種媒體簡單地相加在一起,而是要通過多種媒體的優化組合,集成利用,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優勢把各種教學內容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小學美術課中運用多媒體備課,與傳統的備課相比較,有其自身較明顯的特點:

   (一)、多媒體備課的內容大大拓展,而且更注重多種形式教學資料的集成化。

    多年來,“口耳相傳”,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我們美術教學的每一環節,教師們在備課中較注重向學生說些什么,讓學生思考些什么,回答些什么,做些什么練習等內容,也就是說,我們的備課內容是以語言文字為主。這種方式決定了不少教師的備課是通過手寫為主完成,所我們也備課為“寫教案”,教師們的教學目標制定、教材分析、教學過程設計等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來,教學檢查中我們也較注重文字教案。而備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的課從內容到方式都超越了傳統意義上備課的范圍,它要求教師在備課之前先有基本的教學分析及教學設計,同時根據教學的要求收集各種有助于教學的資料,這些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圖片材料、實物材料、音像材料等;在備課的過程中要根據教學設計的需要把備課前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通過不同的手段把不同的材料“整合”起來,使之能更好地用于教學,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二)、備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課需要多種媒體的配合協調使用。

    我們所準備的教學材料既要符合教學內容的需要,又要符合課堂教學形式的需要,同時還要保證在教學過程中使教師較方便地協同使用,所以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對多種形式的教學材料進行合理地“整合”,使之符合教學的各種需要,這種整合的手段就需要用到多種現代化媒體。比如,巨大的實物無法進入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照片掃描(或直接用數碼相機)成圖片、錄像等形式來轉換,微小的實物可以通過視頻展示臺或攝像機進行放大展示,用計算機處理可以使各種圖片變得更美觀和符合需要,通過剪輯可以把不同時段的內容編輯在同一段錄像內等,從這中我們可能看到,現在更多地把多種教學媒體資料整合在計算機中,制作成“課件”再用于教學。

   (三)、備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課更適合兒童的美術興趣。

      小學美術課中需要運用大量直觀的形象進行輔助教學,而由于教學設施尤其是教學資料的嚴重缺乏,使美術課曾不得不象上語文數學那樣以教師講、學生聽,也就是以語言文字為主來進行備課和教學。這種現象曾較大地阻礙了小學美術課的教學改革,因為美術課僅僅以文字表述是大大不夠的,它要求教師“寫好教案”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有些什么樣的教學環節,這些教學環節能給學生提供哪些審美對象,如何更好地進行啟發和引導等。多媒體備課正好滿足了這一需要,小學美術課由于其審美性的特點,要求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各種欣賞與審美資料,教師的演示過程又要讓學生看得清楚明了,有些風景與現場環境還要求能給學生身臨其境的直觀感受,學生的作品能較全面地展示在每個學生的面前,這些要求是傳統的備課方法幾乎無法完成的,而多媒體備課能較好地完成這一項項特殊任務。這些量大、涉及面廣的教學材料能通過計算機技術很好地集成在一起,通過多種視、聽為主的設備讓學生體驗線條、色彩、形體、音樂等外在形式的美,也能讓學生從中體驗情感、體驗創造,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但我們也不能一味地依靠媒體,只有在適當的時候用好媒體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體輔助小學美術教學的備課形式

      備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在媒體的運用上是對傳統美術備課進行改革的一種嘗試,尋求合適的備課方式是提高備課效率,保證備課質量的重要條件,也是上好課的必備條件。在美術課的備課中,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備課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索和嘗試性實踐。下面試從不同的角度把小學美備課作一個簡單歸類。

     (一)、從教案服務對象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純粹的“備課”(亦可稱之為“教案”),這是和傳統的方法相似的一種方法,備課做的是“幕后文章”,這種備課方式更多地注重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師的教學設計只體現在教案之中,不直接運用在課堂教學中。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備課方法,它有助于教師很好地鉆研教材,進行教材分析,設計教學過程,包括學生的學習活動的設計等,這種備課的方法主要是為教師組織教學活動而服務的,換句話說,它更多地為教師服務。另一類是把教師的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甚至把教師的部分或全部教案直接展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教案更多地成為學生的“學案”。這種備課的方法既強調為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服務,更強調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服務。這兩種方式雖然備課的角度和出發點不同,而且可能教學效果也會不一樣,但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當然,從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來看,教師在備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課中多備學生的“學案”,可能會更多更好地促進自己的教學。

    (二)、 根據小學美術課教材的特點,又可以把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備課分成以下幾種形式:

    1、以文字資料為主要內容的備課。

    這種備課的形式較多地繼承了傳統的備課方法,它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較多地研究分析教材,鉆研教材內在的關系,再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在多媒體備課中,以文字為主的備課主要體現為通過計算機處理文字進行備課。小學美術課以需要文字為備課主要內容的教材很多,比如各冊教材中都有許多教學內容直接相關的美術知識與背景知識,這就需要用大量的文字來進行說明。

    在進行以文字為主要內容的多媒體備課時,可以根據需要和教師的備課習慣,在計算機備課中建立一些相關的“超文本鏈接”,這是一種超越傳統文字備課的計算機技術,它有助于教師在備課時準備更多的相關教學資料而又不使備課的篇幅過于冗長,可以幫助教師在備課完成后的一段時間里,尤其是在教學前查閱較多的相關資料,也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給教師提供“非線性”的教學習慣和思維模式,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流程不固定在“一條線(固定的思維模式)”上。比如在有的畫家介紹中需要對畫家的生平進行比較詳細地介紹,我們可以在備課中安排一些畫家的生平小故事,以超文本鏈接的方式來展現。

    另外,在美術課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進行分解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的分析式備課。也可以用列表備課的形式展示,比如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們可以圍繞一個分解目標,橫向地用下列表格來展示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需要達成的目標—— 教師活動安排(時間)——學生活動安排(時間)——學生可能產生的結果與問題——使用教具(學具)及方式說明教學總目標的分解目標——教師具體的教學行為與占用時間——學生活動與占用時間——學生學習的結果與問題——分析媒體與方法。

篇(4)

二、基礎訓練與基本要求

西洋素描比我國傳統技巧更加完備和先進,是具有科學性的,它能如實地反映客觀現實。但是我們學習他們的素描教學千萬不能生搬硬套。無論哪個時代、哪個國家的素描教學法,我們都要遵循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提出的“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未足者增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的原則進行素描訓練。

素描的基礎,主要是在培養學生正確地觀察、分析、綜合對象和生動地表現對象的能力。素描與色彩要求結合得完美,首先要抓住素描造型。譬如中國的人物畫,是以線描為主要造型手段,加強白描的基本功訓練,準確掌握人體比例、透視及運動規律,這就要認真分析和認識對象,打好素描基礎。

在素描教學中,必須注意簡練、準確、生動的特點。對于初學者,應從循序漸進入手,先畫石膏和靜物,但死的模型也不必畫得太多。人體造型的難度是大的,隨著人體的運動,當中細微變化更難掌握,因此我們要求對人體結構要有所研究,重視解剖基礎訓練。

素描的練習,起初可用硬筆(鉛筆、碳鉛或鋼筆等)勾畫,時間不用長,畫面不用大,用小幅紙張素描,扼要地把對象的大關系概括出來即可,成為初步形體動態的印象。頭腦中有了這個印象之后,即可進行第二次素描,更能準確地調整好對象的位置、比例、明暗、輕重、動態、傳神等等造型因素,有程序地由淺入深地加以表現。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在第三次素描訓練時,要求同學們在課外時間進行,背離對象用心默記著去畫。記憶素描結束后,還要去對著物體和畫面仔細檢查一番,把默記錯誤的地方和不準確的地方糾正過來。如果覺得不滿意或有多余的時間,最好再默記一幅,或變換角度再畫幾張。這樣的素描教學法,一定會使學生學得活、記得深、收效大。

三、提高素質與鑒賞能力

學生在素描教學中建立了一定的基礎,作業就能層層深入地進行。達到這個階段,教師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整體關系,不忘取舍,削弱次要部分,強化主要部分,在深入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提煉,以適時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這就需要在素描教學中經常開展名作欣賞、習作評比活動,與學生自己的作業相互對照,找出較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并找到不足的原因。最后,教師可集中針對大家普遍存在的問題加以研究,分析解決,并提醒學生在今后的實踐中對客觀事物要作出細致的觀察和認真的剖析,牢記作畫要領。素描習作可以靈活多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快速捕捉有生命形象的造型能力,能將寫生、記憶、默寫、夸張有機地融為一體。

篇(5)

二、激勵學生大膽想象,敢于創新

在小學階段,在選擇教學內容的原則中指出:“小學美術課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有利于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苯處熢诮虒W中應該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和假設,并有意識地啟發學生去思考。在教學《我們的社區》這課時,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社區哪些地方規劃得好可以借鑒,哪些地方你覺得還不完善,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整理規劃,通過組與組的競爭和互相學習,樓房的樣式越來越多,社區的建筑越來越豐富。學生的思維在一定的時間里可能會固定不變,通過組與組的互相觀摩和學習,拓寬了學生的思路變化,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時常讓學生分組合作,由一樣事物而引發各種各樣的創想,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常常使他們的畫面異彩紛呈,別具一格。此外,在欣賞課、手工課上也可以鼓勵學生不以老師的范例為標準,自己大膽地想象創新。在學生創新的同時要不斷地調整學生和教師的思路,及時糾正學生的一些小偏差,在這些時候,我認為小組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可以帶動一些同學向積極方面發展,抵制一些不良的思想變化。通過想象,我發現了學生獨特的審美角度,我和學生共同創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美的世界。

三、正確看待學生的創作,形成正確的審美教育

美育是以真善美去凈化人們的心靈,包括思想感情、性格品質、道德情操、文化修養等。美育可以使學生提高正確判斷人類社會中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能力,使人的品格純潔化、高尚化,進而身心得到美化。在一次自由繪畫課上,一個學生畫了這樣一幅畫:一片湛藍的夜空中閃爍著無數顆小星星,一個孩子坐在月牙上,只能看到畫中孩子的背影。學生在評價作品時眾說紛紜,可是,我感覺雖然畫面簡單,卻給人一種意味深長,充滿無盡想象的空間。尤其是星空,點點星光若隱若現,讓人遐想無限,于是我引導學生打破日常生活中單一地把事物的形式歸于某一類的思考習慣,激勵學生樹立以自己的體驗和理解的情感模式對事物進行審美分類。并讓這名學生給同學們講了他繪畫時的心理想法,并鼓勵學生在創作中加進自己的心情變化或思想意識,美術課程以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力求體現素質教育,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使學生發展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品位。通過審美的方式教育人,感化身心,使之凈化、升華和提高。

四、回歸自然和社會,感受美的熏陶

篇(6)

 

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推動人類進入信息化的時代,信息社會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毫無疑問也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新課程理念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實際是師生平等對話互動的過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迅速、高效、生動地傳播信息,實現個性化互動的交流方式,是擺在我們中小學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現就如何把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合理利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利用信息技術為數學課程提供資源

應用信息技術的一個最大優點,就是能創設出聲情并茂的

場景,使學生手中有物,目中有景,口中有所言,心中有所想。我們在教學中,應把學生生活中能夠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數學現象和數學問題融入課堂,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小學數學論文,這樣學生的手、眼、口、腦等多種感官在創設的場景中盡情地發揮作用,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而這些教學資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現象和問題的呈現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完成。

例如,教學小學數學一年級“統計”內容時,我設計課件引入色彩鮮艷的畫面、生動活潑的卡通人物給孩子們以美的享受,在比較真實的展現教學過程的同時,使他們體會到記錄的重要、方法的多樣,進而認識統計圖和統計表。以《九的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一課為例,就可以在資源庫中找到用手指指法記憶九的乘法口訣的圖片和一段關于乘法口訣的動畫視頻,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上點擊預覽,需要的話直接下載到指定的地點就可以使用了。如果還有需要的話,還可以通過百度、 google、雅虎等搜索引擎進一步搜集資料龍源期刊。多媒體憑借其特有的方式,為孩子們營造了身臨其境的掌握數學知識平臺,在這個過程中也增長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使數學貼近生活實際。

為什么許多的孩子對數學缺少興趣呢?華羅庚曾經說過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實際。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要貼進生活”、“數學問題生活化”,如果把數學知識放在一個主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利用計算機教學可展示優美的圖象、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計算機的動畫、漸變、疊加等效果和計算機的聲像功能能將知識難點和某些過程直觀化,以多種媒體刺激學生的感官、深化認識程度,并通過揭示內在的規律和現象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多媒體可以變靜為動,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強化算理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小學數學論文,培養學生求異思維。

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重點,我先在電腦上畫好一個圓,接著把這個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后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并最后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么?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么有關?從而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比較容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解決了課堂教學內容的許多矛盾,增強了教學效果,使聲、形、色并茂,給小學生鮮明的表象,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的知識更多更廣。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放開一些,真正把學生看作課堂的主人,從他們最近的發展區出發,給其更多的思維空間和時間,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體嘗成功的愉悅。例如,在應用電腦課件教學“圓的認識”時,可以用優美的圖案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再現學校派來了三輛汽車來接同學們去旅游的畫面,伴隨教師的提問:同學們猜一猜看,你們最喜歡坐哪一輛車?為什么?接讓學生觀看三輛車行進的效果圖:第一輛車,車輪是方的,車子在行駛時顛簸不已;第二輛車,車輪雖是圓的,但它的軸心沒有裝在中間小學數學論文,車子在行駛時也會顛簸;只有第三輛車,車輪是圓的,車軸裝在中向,車子行駛起來,又快又穩;為什么第三輛車開起來又快又穩呢?認識了圓以后,就能圓滿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被生動的畫面完全調動起來了,他們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活動中去了。在這一主體活動中,學生呈現出極高的熱情,很快理解了題意,進行了解答。這樣的教學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主動參與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發揮了主體作用,在思考發現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四、利用信息技術因材施教的進行練習

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并發展為智力的活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既鞏固了新知識,又發展了思維,還反饋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并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有利于學生的發展龍源期刊。

例如,在《百分數的意義》的練習環節中,學生可以任意點擊課件動畫圖中的任意景物,問題和答案是不惟一的。利用多媒體課件就可以允許學生自由發揮,這樣,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發散思維,有效地進行因材施教,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均得到訓練,這一點光靠教師是很難做到的。

在練習中,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調節學生大腦興奮小學數學論文,減少疲勞,煥發精神,讓他們利用自己的無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識。信息技術的反饋再次激發他們的學習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學習心態,達到了擴展思維,提高練習效率的目的。利用信息技術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和不同量的訓練,而且可以讓學生自我控制練習進度,做到每類同學都達到各自的教學目標。學生在不知不覺的練習與計算機的表揚和鼓勵中不斷進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因材施教,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得到發揮,讓各類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鍛煉機會。

篇(7)

1前言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拓寬為多媒體教學形式。多媒體技術以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表現形式輔助小學語文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大大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感受。多媒體教學還有很多潛能等待我們發掘,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多媒體教學也有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只有通過揚長避短,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先進作用。

2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2.1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學生無暇記筆記且缺少足夠的思考時間。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但是它也有弊端。很多學生從小就養成了語文課記筆記的習慣,而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課件進行教學常常追求大容量、高速度。教學信息量大,上課時容易出現進度過快,學生沒有時間做必要的筆記,結果是學生上課時聽懂了知識,但下課后又一片茫然。畫面得切換太快,學生無法細看和思考,也影響了教學效果。2.2缺乏傳統教學的某些優勢,缺少師生直接交流。在語文多媒體課堂中,常常熒屏演示不斷。學生一直處于這樣被動的接受狀態,忽視了教學中師生間直接的溝通以及情感的交流。選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為了更有效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而不是為某種特定的教學形式。過分突出教師的演示,使學生缺少必要的讀書、思考與討論的時間,缺少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便被不自覺地剝奪了,也就缺少了應有的思維與語感訓練,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2.3過分依賴多媒體手段,忽視了教師自身的引導作用。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過于青睞多媒體教學手段,頻繁演示。過分依賴多媒體手段的語文課堂,缺少生機,學生被動地接受固定的知識,談不上去思考,去開拓視野,或者啟發想象等等。語言文字表面上顯得單調,但實質上是有聲有色、有情有味的,它所蘊含的魅力是無窮的,是多媒體難以形容和傳達的。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對學生認知方法的培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在語文實踐教學中,應著重引導學生通過發現、探究的途徑獲取知識。

3小學語文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現狀中存在不足的解決方案

盡管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可以將文章和知識點更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理解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等,但如果對多媒體手段利用不當等因素存在,反而會不利于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這里提出幾點提高方案,以求幫助我們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而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3.1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地位及作用。多媒體憑借其強大的功能,大大優化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然而,它并不是語文的全部,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語文教學的方法與手段。教師可以選擇適合用多媒體手段表現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以教學目標為根本,這樣教學重點就明確表現出來了,而不要為了實現“多媒體化”而教學。3.2重視多媒體教學小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引導作用。素質教育倡導幫助學生增強和發展其主體性。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技術,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要注重學生的參與,注重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探索性學習,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鍛煉與提高。多媒體語文課堂教學,還要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是一門語言,需要語文教師引導學生用心去讀,潛心去體會,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閱讀能力。語文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長,如善于朗讀或善于寫作,善于激情抒發或善于理性分析,并與多媒體緊密結合,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學生。3.3多媒體課件要注意語文學科的特殊性。課件制作是多媒體技術應用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部分,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對課件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學是通過語言來培養學生掌握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它的復雜性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語文教學主要是通過語言文字的描繪、論述,激發學生與作者、作者筆下的主人公的情感產生共鳴,領悟作品內涵,這種情感體驗的過程和數學的認知訓練過程完全是不同的。因此,小學語文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要很好地體現這些特征,決不能以視聽代替朗讀或講解。

4總結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有助于突破重點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多媒體技術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當然,在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也存在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地位及作用;重視多媒體教學小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引導作用;注重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制作,注重語文學科的特殊性;靈活選用多媒體輔助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這些提高方案,便于學生更輕松地掌握知識,優化小學語文教學過程,進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作者:王文娟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韓橋鄉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篇(8)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擴大教學容量

傳統德育教學中,教學工具是粉筆加黑板,教師經常要花費很多時間寫板書、畫圖表等,課堂容量小,無法向學生展現大量的感性材料,缺乏說服力。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可以綜合運用文字、圖像、聲音等功能顯示知識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時空限制,再現典型場景,把社會萬象引入課堂,使學生縱覽歷史,橫觀多種學科,獲得大量感性認識,增大課堂信息容量。如在講述“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我先組織學生觀看建國60年來的偉大成就,再看各地發展不均衡,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狀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分析,這樣他們就更容易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課堂教學成功與否,與每個教學環節密切相關,其中重點是否突出,難點能否攻破最為關鍵。德育教材中有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不足和認識能力有限,往往成了教學的難點。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幫助我們變難為易、刪繁為簡,突出重點,化解疑點和難點,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實現教學目標。如在講到“科學地認識事物”時,學生很容易背熟章節理論,卻不易理解。若利用動畫技術,通過二維動畫、三維動畫模擬事物發展過程及其內在聯系,就可以表現這種主觀與客觀的對立統一,使其動態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他們理解。

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德育知識生活化

一般情況下,德育課的內容枯燥、乏味,教師講起來感覺語言無力,缺乏可信性,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可以將與德育內容相關的生活事例生動地展現出來,把當前國際國內大事、熱點重點問題、典型案例,包括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及時補充到課堂教學中,進而豐富德育教學內容,使教學生活化。例如,在教學“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源讓學生瀏覽網上人才市場,了解最新人才招聘信息,既讓學生看到技術人才的緊缺,增強就業信心,又讓學生領悟到自主擇業及多職化的挑戰,進而引導他們將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五、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德育情境,增強德育效果

傳統的德育教學內容單靠教師的語言來描述和講解,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學生產生共鳴。多媒體技術具有集聲、像、圖、文于一體的特點,其聲像效果感染力強,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通過內心體驗,引起情感共鳴,達到內化道德情感、培養良好情操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講“人生觀、價值觀”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大量引用名言警句,讓學生觀看有關名人勤學、創業、高尚情操等方面的事跡,鼓勵學生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雖然占用的時間不長,卻能使學生在富有形象性和可信性的榜樣示范中領略他們的思想,效仿他們的行為舉止,學習榜樣的內在美,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在德育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有諸多優勢,但并非只要使用就能保證教學的成功,而教師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反復推敲、認真實踐。首先,必須緊扣為教學服務的目的,既要利于教師的教,也要利于學生的學,要明確利用課件要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的,突出哪個重點和解決哪個難點。其次,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在使用時,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有深入研究,根據內容需要合理選擇,避免其喧賓奪主。另外,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要把重點放在讓學生掌握、理解知識上,而不能只講形式,忽視本質。

篇(9)

1.自主的空間,個性的保證

這個“空間”哪里來呢?這個空間要以學生主體性的保證為基礎,一方面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主活動;另一方面,作業設計的內容要“寬”、要求要“活”。作業內容要相對寬泛一些,不要布置一些過于狹窄的創作主題,主題要能夠讓學生有個性化理解的空間,讓“一千個學生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

如湘版美術教材中《星空》的創作,如果教師布置“用染紙法創作一幅星空的圖片,其中要包括月亮、流星、衛星,以藍色為主色調……”這樣的作業就限制了學生個性化創作的空間。如果我們在探討星空的故事、分析星空的美麗、對深邃的星空進行無比的遐想以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彩筆、撒鹽、吹色、油色吸附、染紙、電腦作畫等多種方法,表達自己對星空的理解、情感與想象等”,這樣的作業就有了較大的自由度,學生的作業就能夠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智慧與情感出來。

2.自由的思維,個性的提升

有了自主的空間以后,教師不能夠讓這個空間成為學生“隨意性”的自留地,沒有教師的激發與引導的空間是盲目的、低效的。所以,教師要善于通過多媒體、室外觀察等多種手段,通過激發討論、鼓勵發言、講述故事等形式,激發學生思維活動,讓思維與情感交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深化學生對作業主題的理解。

思維的引導要尊重學生思維的規律,初中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生活經驗不多但體驗深刻,他們的思維不深刻但是大膽而叛逆,教師的引導要順應學生思維特點,既要防止學生思維“跑調”,也要防止思維“堵塞”。在思維引導的過程中,教師對作業的講解與示范必須是有限度的。在課堂布置作業之前,我們會圍繞作業的主題進行一定的講解與示范,這個過程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盡量與學生一起討論、激發學生的思考、引發學生的情感,不要讓教師的聲音成為學生思維的桎梏。同時,教師的示范必須保持“低調”,防止成為學生模仿的唯一“指標”。教師要善于順著學生的思維去示范,善于鼓勵學生互相示范,善于肯定學生的大膽設想與做法。這樣,學生創作過程才能夠成為個性的激發過程。

二、經驗與情感,個性化作業的靈魂

學生的個性化最核心的部分是不同的成長經驗與不同的情感體驗,這個過程的激發是個性化作業的靈魂,是美術作品的靈魂,是學生靈魂的表達。所以,初中美術個性化作業的生成要誕生在學生不同的經驗與感情之中,這樣的作業才是真正的個性化。

1.經驗是個性的起點

學生的創作過程是建立在其成長經驗的基礎之上的,生活與學習的經驗是學生創作的源泉。所以,個性化的作業設計要能夠充分發掘學生個性的經驗,引導他們對經驗進行進一步發掘、體驗、升華,激發出創作的智慧,賦予作品生活的靈感。那么,這個經驗如何在作業中被發掘、體驗與升華呢?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回顧、表達自己的經驗,交流各自的經驗,來一次課堂“生活經驗的頭腦風暴”。例如:湖南版七年級美術教材中的《綠洲》,學生對于綠色、沙漠等有著極其豐富的知識與經驗,而且有著較強的好奇心與表達欲望,可以讓學生談談對“綠”的理解,綠色與沙漠的故事,抒發自己的情感與經歷等,這樣的過程既是語言表達的過程,也是經驗積累的過程,更是向美術表達過度的過程。

其次,要善于帶來學生體驗生活。可以通過室外參觀、校外寫生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校外生活進行體驗,在體驗中激發創作的靈感與基礎素材。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實物展示、教師示范講解等途徑,把生活知識與經驗間接地傳遞給學生,同樣可以起到激發學生創作靈感的效果。

2.情感是個性的本質

篇(10)

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般采用語言表達的手段,但往往達不到教師所期待的教學效果,即使課本上有圖片輔助,教師在講授時也有一定的難度,同時這種課堂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也悄然失去了興趣,學生積極性也會比較低。而多媒體教學卻打破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不必過多地依賴語言去陳述一些過程性的問題,只要動一下手中的鼠標就可以使問題一目了然,把過程生動形象清晰地示范出來,再不讓抽象性的過程變成數學中的難點。

二、化抽象為具體、形象

數學不像其它學科那樣,有精彩的情節讓學生的心靈得到陶醉,它是一門比較抽象、枯燥的學科。因此,長期以來,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現在小學數學課本上的教學內容,盡管畫面形象具體,也符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但它畢竟是靜止的,無法再現事物的客觀規律,無法盡可能地展示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感到吃力,從而產生厭學的心理。從孩子生理、心理發育的規律來看,小學生的思維還是具象思維占主體地位,抽象思維還沒有發展完全,他們對一些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而多媒體就巧妙地給出了這種直觀性。例如,在學習《比較分數的大小》這一課時,可以向學生講《豬八戒分西瓜》的故事,配合課件中的情節,讓學生自然地產生疑問:“八戒要數字(分母)最大的一份,為什么分到的西瓜反而是最小的?”很直觀地看到數字最大的那一份西瓜其實是最小的。

三、培養空間思維能力

由于小學生階段思維的具象性,小學生缺乏對多維空間的想象能力和對抽象問題的邏輯性分析。而利用視頻、動畫(多媒體)進行教學,分析題的結構,示范題的解析,能夠把比較抽象、邏輯性強的分析過程直接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又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一課,這是教學難點,也是小學生學習理解的薄弱環節。傳統教學中,只是教師在黑板上徒手畫出圓柱、園錐的立體圖,其實,并不是很規范,很多學生還是很難理解。

運用計算機三維動畫,不用直尺、三角板、圓規等作圖工具就能輕松地展示出漂亮的圖形,不是更形象、更直觀、更逼真嗎?從不同角度展示圖形,從而獲得很強的視覺刺激,這樣不但掌握了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多維性,打破了思維定式的影響。

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不但可以提供美麗的畫面,而且加入了動畫,更符合孩子的心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有了興趣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較難、不易理解的題時,則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以動畫呈現題意,讓學生看動畫,隨之思考,理清題意進行探究,化難為易,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課時,教師在課件里出示兩個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先讓學生辨認分別是什么圖形,再讓同學們閉上眼睛,老師把兩個圖形都順時針旋轉90度,再讓學生睜開眼睛看。這時,兩個圖形一個有了變化,一個沒有變化。讓同學們猜猜哪個圖形旋轉了,有的學生說:“長方形旋轉了,正方形沒有轉?!庇械膶W生說:“長方形旋轉了,正方形也旋轉了?!薄暗降渍l猜得對呢?”這時,教師恢復圖形原來的排列,再重新旋轉一遍,學生們恍然大悟。親眼目睹,讓學生們心服口服,在此基礎上更加激起了辨析錯在何處的欲望。這時,教師適時地提出問題:“為什么正方形也旋轉了,可是我們卻看不出來呢?”這就加深了學生對正方形特征的認識,以及對正方形與長方形特征的本質區別的認識。

上一篇: 英語個性化教學 下一篇: 水利人才工作計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久久9999国产精品 | 夜夜久久国产精品亚州AV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 午夜福利波多野结衣黑人网站 | 午夜色性爱福利视频 | 一级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