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7 03:13: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消費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媒體特點聲音語言和圖像語言是電視廣告的主要傳播通道,其主要的特點是聲像并茂,這也使得電視廣告成為大眾媒體中獨具優勢的媒體,電視廣告最大的優點在于直接信息與間接信息的雙重輸出。
2.傳播特點電視是我國最龐大的大眾媒體,是一種線性結構,按照時間順序播出。觀眾在收看電視廣告時,中途中斷就不能夠接受到全部的信息。這與傳統紙質媒體以及互聯網媒體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這種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視的收看效果。
3.內容制作特點電視廣告具有視覺沖擊和反復播放的特征,這也決定了電視廣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視廣告的發展。電視廣告播放的時間限制使得在制作中,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電視廣告的商業目的。
二對消費文化的影響
以電視廣告為代表的大眾媒體是消費文化影響因素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在信息化的時代,大眾媒體已經成為引領社會消費的主要力量。一方面,電視廣告對于豐富消費文化的內涵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電視廣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正確消費價值觀念的形成;另一方面,電視廣告的商業特性使得電視廣告的內容可能出現虛假信息,對消費者的正確選擇產生負面的影響。
1.對物質層面的影響電視廣告能夠影響消費者對消費品的選擇。電視廣告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眾多的消費信息,通過精心的制作為消費者傳遞商品信息、企業文化以及品牌等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消費者選擇商品的時間。從積極的意義來講,電視廣告促進了市場信息的快速傳播和信息交流,推動了潛在消費市場的開發和發展,進一個人物符號,以及TiffanyKeys商品符號,揭示出TiffanyKeys的鑰匙符號代表著李娜、李宇春、章子怡開辟新領域、開啟人生新階段的勇氣和一種成功的人生。而廣告中的文字有一個共同特點:它脫離描述產品本身,主要表達一種人生、生活、情感上的感性意義。如六神花露水“我們的本色”,多樂士彩漆“我知道你想要的是我們在一起的家”,脈動“精彩由我”,以及上述TiffanyKeys“開啟無限可能”等都是脫離商品本身的一種感性意義的表達。這種意義的產生依靠上述廣告場景、人物以及產品符號的組合聯結,是精心策劃的。從本質上說這種意義是武斷的,是一種幻象。
脫節從家庭財產保險的產品設計上來講,家財險的產品種類可謂繁多,產品種類從傳統型到綜合型,種類較為齊全。然而,在家財險產品較為豐富的情況下,家財險卻發展較為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是產品種類的設計不能有效的同需求相匹配。一直以來我國保險主要依靠集體銷售的模式,后來依靠銀行按揭式半推半銷模式,而在這些產品的開發中,并沒有考慮消費者的需求。
2.家庭財產保險營銷力度較弱
家庭財產保險較弱的營銷力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保險公司對銷售渠道的依賴。早期的保險公司主要從事單位集體投保的保險業務,后來,隨著銀行保險業務的開展,保險公司開始同銀行開展合作,除此之外,保險公司在其他渠道建設方面一直處于停滯狀態,加之銀行對保險業務的非專業性,不僅使得保險企業因手續費產生了額外的負擔,而且業務拓展進展也較為緩慢。另一方面,由于過低的業務提成率,家財險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激勵性,許多業務員不愿意將有限的精力投資于家財險的推銷中去。
3.公眾對于家庭財產保險的參保意識較為淡薄
由于我國民眾長期受計劃經濟時代思維的影響,加之我國特殊的消費文化觀念,使得人民群眾的風險僥幸心理較為根深蒂固。在災害發生之后,他們往往寄希望于國家和單位的支持與幫助。另一方面,由于家庭財產保險較低的業務提成率,使得許多保險公司不愿意花大力氣去做該產品的營銷推廣工作,致使人民群眾對家庭財產保險缺乏足夠的認識,從而無法刺激他們的需求。
二、有效推動我國家庭財產保險發展的有效策略
1.推動家庭財產保險產品多元化
關注與需求的匹配家庭財產保險在我國實現發展的首要問題是解決需求的匹配問題,也就是明確消費者的核心需要和基本需求以及如何有效的滿足這些需求。現階段,多數家財險主要針對對象多為各種自然災害。然而,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住房條件極大改善,傳統形式下,針對自然災害的家庭財產保險產品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人們的需求,因此,保險公司應當與時俱進,跟上時展的需求,盡快改變家財險保險的范圍。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家財險是將地震排除在外的,而地震恰恰是我國民眾參保關注的重點,因此保險公司不應固守在過去的條條框框里,應當根據時間、地點、地區的特殊性,制定靈活多變的家財險政策,以期同需求相匹配。
2.將家庭財產保險同國家政策
相結合上文講,為了滿足與需求相匹配的要求,保險公司需要根據地區,時間等因素的不同,開發不同的家財險產品品種,如此以來就會不斷放大保險的標的范圍,而使得風險責任不斷放大。特別是將地震加入保險的范圍,更會無限地擴大風險的責任,這會造成企業的巨大負擔,因此,保險公司在風險無法有效承受的情況下,應當同國家的需求和政策相結合起來。一方面,國家為了更好的應對地震風險,應當將地震風險歸類為政策保險,給投保地震的消費者一定的保費支持,同時給保險公司地震險一定的補貼,另外可以通過構建地震險保險基金,為地震災害增加牢固的保險支持。另一方面,有效將家庭財產保險同地震風險家庭財產保險相結合。當國家對地震險銷售給予補助時,保險公司會獲得足量的激勵,會在該領域投入大量的銷售精力,同時,保險公司可以借地震險的激勵,將家庭財產保險結合銷售出去。
3.構建重災保險基金及再保險的債券化組合正因為重災的巨大破壞性
使得重災賠償工作成為了各國政府關注的重點。隨著重災事件的不斷發生,盡快出臺有效的災害管理辦法刻不容緩。正如前文所講,作者認為可以將地震險作為政策險,將國家,企業,個人家庭的力量集中起來,共同抵御災害帶來的創傷。但僅僅依靠上述方法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構建巨災基金制度,把適當業務進行再保險,并在資本市場發行巨災債券,使風險更好的在國際上分散。因為雖然直接保險與國家撥款每年預計可以集聚的資金很可觀,但我們應該使風險在更大范圍、更徹底的分散。建立巨災保險基金與巨災再保險、產品債券化相結合,這樣不僅可以使風險更好分散,而且不至于把太多的分保費分給再保險公司。充分發揮我國家財險的作用。
2、金融危機對我們的沖擊
曾經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一位中國老太太,含辛茹苦地過了大半輩子,終于在臨終前攢夠了買房子的錢,搬進去只住了一天,就死了。而一位美國老太太,在年輕的時候通過貸款買了一套房子,一輩子住得舒舒服服,在她臨終的前一天,終于把貸款還清了。這個故事在中國剛剛出現商品房的時候,為推動中國的房地產還有金融業的發展確實起到了不少的刺激作用。時至今日,貸款買房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畢竟一次性付款購買商品房對多數中國人來說還難以做到。而隨著金融危機進入中國并在中國蔓延,一些我們不愿意看到的負面報道也在不斷出現:許多企業倒閉,特別是一些外貿企業;企業掀起裁員潮;工作越來越難找,即便對今年大學畢業生乃至研究生來說情況也不容樂觀,據媒體最新報道,截止今年7月日,經多方努力,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68%;在許多行業,加薪開始變得遙不可及;隨著需求減少,商品價格正在不斷下降,從而導致企業生產的熱情也在不斷降低。總理今年1月28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表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也造成較大沖擊,主要表現在:外部需求明顯收縮,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城鎮失業人員增多,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明顯加大。據媒體上報道,僅廣東一個省,在2008年10月份就垮掉了8萬多家企業,大多是加工制造業,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型企業;另一個事件恐怕就是武鋼前期出臺的裁員減薪計劃了。國有企業率先扛起了裁員減薪的大旗,對整個市場的影響恐怕更多的是會造成人們心理上的恐慌。
3、減少與防范金融危機的思考
如果那位“美國老太太”有“中國老太太”一半勤儉持家的態度,貸款消費悠著點,量力而行,美國的金融危機或許就不會爆發了;而如果那位“中國老太太”有“美國老太太”一半提前消費的理念,存一點消費一點,量入而出,生產的東西自己也可以享受一部分,內需也就強起來了,我們抵御金融危機的能力或許就更強了。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危害和影響依然在持續,這也為置身其中的我們帶來許多啟示與思考,為減少金融危機的危害并更好地予以防范與抵御,筆者建議:
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作為國人長期傳承的一種消費文化,我們應該深刻的認識到,消費支出應該與自己的收入相適應,自己的收入既包括當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也就是要考慮收入能力。因為,信貸消費與人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有直接的關系。另一方面,在自己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應該提倡積極、合理的消費而不能抑制消費,否則,一方面,會影響個人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會生產的發展,特別是,當前我們國家已經形成買方市場,應該充分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帶動作用,從而促進生產與消費的良性健康發展。
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盲目從眾是消費中常見的一種消費心理現象,也是對普通消費者影響最大的一種消費心理現象。因為,人們的消費行為始終受到消費心理的影響,如從眾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這些心理往往相互聯系,共同影響人們的消費。所以,在消費中我們要盡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費心理的影響,要注意保持冷靜,避免心血來潮,避免事后發現這種消費選擇并不適合自己的需要而后悔不已,堅持從個人實際需要出發,理性消費。
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就是指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的嚴重短缺,我們國家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所以,應該從自身出發,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堅持綠色消費。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古人云:“先天人之憂而憂,后天人之樂而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些名句,作為中華美德的一部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國人的思想與消費觀。雖然由于改革開放,我們向世界敞開了懷抱,國外的一些思想與消費觀不斷沖擊著國人,并在國人心中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但作為主流思想,代代相傳的美好品質,并不會因時間流失而改變,相反在與各種思潮的較量中展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并在此次的金融危機中凸顯優勢,值得我們繼承并發揚。
【參考文獻】
[1]巴曙松等《金融海嘯中的那些人與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
[2]孫飛趙文鍇《金融風暴啟示錄》新世界出版社2008.12.
奶制品消費文化的出現及形成
蒙古族奶制品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公元1275年,意大利著名的旅游家馬可•波羅就在他的游記中,就對元朝的乳業有所描述。他認為,當時,成吉思汗的軍隊之所以在極其困苦的條件下能征服世界,固然與這支軍隊的平時訓練有素,雄武彪悍,堅忍不拔有關,但這與當時蒙古族士兵作為遠征軍糧而攜帶的輕巧又營養的奶食品也是分不開的。“傳統的奶制品完全為蒙古牧民自用,并不用于買賣。據稱,蒙古人中有種迷信的觀點,認為出賣乳品必致有倒運”。[10](P264-265)但受西方科技文化的侵入及牧民生活方式由游牧到定居的轉變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蒙古族奶食品以其獨具的特色,逐漸走向了市場,變為一種商品,供消費者購買。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技術生產必須符合消費者的需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消費觀念就是一種文化,它同一定的價值觀和人生哲學相聯系支配著人們的消費選擇和消費活動。[11](P256)消費文化是對消費主體的消費實踐活動的反映,包括對消費主體的消費心理、消費價值觀、消費方式的文化反映。[12]奶制品消費文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奶制品作為一種商品,有了一定的消費價值觀。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高營養價值的奶制品的消費觀念也在變化。當較低層次的物質或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后,人們就會去追求較高層次的精神或心理的需要。[13](P39-57)在物質條件不斷提升的情況下,人們對于奶制品的消費觀念從僅限于供老人、小孩及病人食用的“營養食品”、“高級食品”,變為了增強身體的普及消費品。其次,奶制品作為在市場上流通的商品,有其一定的消費方式。由于奶制品作為商品在市場上流通的時間處于改革開放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人們對奶制品積極的消費態度,使奶制品形成了商品性消費方式。
【關鍵詞】休閑經濟;休閑消費;經濟變遷
改革開放以來,休閑消費文化逐漸從一種低層次活動(如打牌消遣),提升到客觀上具有補償功能和解壓功能的活動。休閑需求的滿足方式,也越來越從自發活動轉變為一種消費活動。
1休閑經濟的內涵
所謂休閑經濟是以人的休閑消費、休閑心理、休閑行為、休閑需求為考察對象,以滿足人的個性、多樣性、多元性發展為目的,在“人的存在”與“人的成分”之間充當媒介,研究人類休閑行為和經濟現象之間互動規律的一門人文社會科學。馬克思曾說過:“閑暇時間即為自由時間,整個人類的發展,就其超出對人的自然存在直接的發展來說,無非是對這種自由時間的運用,并且整個人類發展的前提就是把這種自由時間的運用作為必要的基礎。”[1]由此可見,休閑經濟的興起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從宏觀上講,休閑消費可以視為休閑經濟的主要表現形式,在經濟生活中被賦予重要意義。首先,休閑消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生活消費的一種高級形式,它雖基于傳統的消費,但又不同于傳統的消費。“休閑消費,當屬人類消費行為的一種狀態,它的出現正是建筑在普遍的大眾消費文化興起的基礎上”[2]。其次,休閑消費既包括對商品的消費,也注重對新的觀念、知識、體驗、價值觀等的消費。最后,休閑消費有利于發展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等等,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2休閑經濟在經濟變遷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2.1休閑經濟有利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如何擴大內需是人們議論的焦點。其間,已有多位專家指出,如果能從改善企業經營環境,加大第三產業發展、放寬對服務業管制等方面推出一些更長久、惠及面更廣的經濟政策,將會對促進就業和拉動經濟增長起到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3]而包括旅游業、文化娛樂業、體育業、飲食業和商業在內的休閑消費產業群,即是可以發揮積極而持久作用的經濟領域。
2.2休閑經濟可以提供給人們物質生活要求基本滿足之后的精神文化需求。
2.3休閑經濟給人們帶來新的生活態度,新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進一步激發了人們的休閑消費,為休閑經濟增添新的發展動力。現代社會,高效率、快節奏、強競爭的現狀經常導致人們心理負荷過大,心理緊張感和壓抑感增強。此外,由于現代社會科技的高度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存在許多障礙和隔閡,極容易產生交流減少,感情淡化,溝通貧乏,進而產生心理健康疾病。因此,休閑活動就逐漸成為人們緩沖壓力、調節精神狀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所具有的使人輕松、愉悅、自由、互動等特性,必然迎合現代人的心理需要,從而進入現代人的生活,成為引導現代人健康、科學、文明生活的必然選擇。
2.4休閑經濟可以進一步擴大就業,從而減少城鄉剩余勞動力數量。休閑經濟所涉及的范圍屬于勞動密集型領域,需要雇傭大量的員工。它們所需要的人員文化層次也有較大差別,從高到低都有其對應的工作崗位。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存在著大量的失業人員,這已成為阻礙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障礙,而大力發展休閑經濟則可以進一步的緩解這一現狀,從而解決這個問題。
2.5休閑經濟已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促進了我國城市化進程。目前,我國城市化水平為37%,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2010年我國的城市化率將達45%,2020年將達到59%,21世紀末達到90%。羅歇•蘇認為“娛樂的需要隨著城市化的擴大而不斷提高,城市是娛樂發展的一個基地,大城市為人類提供了休閑活動的廣泛選擇。”[5]人類發展的歷史已表明,人的休閑生活與城市的發展成正比,休閑活動的多樣化與豐富內容將一定程度上促進消費,同時也促使整個城市做出一系列調整,使城市管理與服務更加人性化,從而推動城市休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休閑經濟在經濟變遷過程中的路向選擇
3.1加強休閑教育與引導,實施休閑經濟策略,大力發展城市經濟。休閑經濟策略指的是政府通過行政手段縮短勞動人口的工作時間及增加法定假日,其目的是讓工人有更多時間去享受休閑活動。普及性地開展休閑教育,尤其是加強休閑與消費、休閑與經濟、休閑與產業、休閑與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迅速形成科學、合理、健康的休閑觀念,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廣泛地接受并體驗休閑活動,營造起一種全社會發展休閑經濟的良好氛圍。
3.2拓寬休閑產業的瓶頸,使之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所謂休閑產業,是指與人的休閑生活、休閑行為、休閑需求密切相關的產業領域。休閑產業作為一種集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和勞動密集等特性于一體的新興產業,對于刺激消費、擴大就業、拉動經濟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大力發展休閑產業對城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城市繁榮具有重大意義,這不僅在于發展休閑業可以增加有效供給的范圍,最大限度地促進消費、啟動消費市場,而且在于休閑產業大多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發展休閑產業又是增加就業崗位的有效途徑。此外,休閑產業還具有重要的社會和人文意義,健康文明的休閑產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產業為人們提供豐富的消遣、娛樂產品、設施和服務,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人們在工生活中的緊張情緒,對其它情緒的釋放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排解作用。
3.3加速休閑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改善與進一步繁榮休閑消費市場,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目前,在我國大中城市,居民在休閑消費過程中一般會感到休閑產品的更新速度較低,有時不能及時滿足他們的需要。因此,相關公共管理組織機構就有必要制定并實施一些政策來組織與引導休閑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著力開發一些如: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閑食品,體現藝術品味的服務產品、文化裝飾、藝術修飾、日常用品、建筑產品、公共設施用品、生態環境保護用品、文化專用品、文化修飾消費產品等帶有地方特色與社會文化的休閑產品。這些產品的研發與生產,不僅有利于城市經濟多元化、精細化的全面發展,而且對改善城市居民的休閑消費觀念和繁榮休閑消費市場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馬惠娣.走向人文關懷的休閑經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一)“賢妻良母”式的革命母親。當今社會是大眾消費文化塑造下的“草根”時代,以中國傳統倫理精神推崇的道德英雄來對抗轉型期娛樂到死、消費至上觀念的蔓延所帶來的集體失憶,在廣大市民階層中得到了情感上的認同。“家國一體”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普世母親的“原型”客體共同塑造了熒屏中的革命母親形象。高明的大眾媒介把傳統文化中的倫理、人性美德和革命事業中的激情進行了巧妙的糅合,賦予了消費文化一種美好的道德載體,在觀眾觀看改編的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的同時,還能領會到中國社會傳統美德。隨著時生了變換,優良的民族文化傳統換上了嶄新的外衣,在新的社會語境下,大眾傳媒為我們的行為制造了新的標尺和價值體系,掌握大眾話語權的媒體依然把母親看成一種原型化的職業,一廂情愿地把她們固定在“賢妻良母”的文化角色上,其本身缺席了女人作為主體的概念,成為男性的“屈從體”,自身的主體性缺失得過于明顯。20世紀90年代以來影視劇對于妻子和母親的呈現仍是傳統意義上的東方女性,賢妻良母所承載的中國傳統美德也是當下主流意識所宣揚的奉獻精神等倫理道德的體現。
(二)主旋律和商業化的糅合體。以大眾文化為核心的消費文化具有商業和娛樂的雙重屬性,主流文化恰恰找準了它的死穴加以吸收利用,這使得影視文化之中主旋律影視和商業影視作品的界限愈發模糊,通過商業美學改造的主旋律影視內化了主流意識形態,而商業影視則采用主旋律化的包裝更好地實現了商業目的,從而主流意識形態的影視劇又迎來了第二個春天。這種嶄新的影視文化形態需要一個嶄新的藝術載體,由此商業主旋律的女英雄誕生了。女權主義理論認為:“看”是一種權力,那么這種窺視情景的建立是受男權中心意識所支配的。新時期,大眾媒體刻意恢復了革命女英雄的女人屬性,深入挖掘女性的附屬價值。革命女英雄呈現出巨大的商業價值,女性的性別特征被毫無顧忌地展示和暴露在觀者面前,女人的全部都成為了消費語境下的消費品,成為了“被觀者”。近年來,諜戰題材的電視劇層出不窮,《潛伏》可謂是它們當中的佼佼者。太行山區游擊隊長出身的翠平,本身是個徹頭徹尾的革命者,可是她慢慢地適應了自身的環境和身份,成為了資產階級闊太太,她已經“入戲”了,女人也就是這樣“被形成”的。這種“革命+愛情”的商業化重寫將她的女性特質充分地呈現給了觀眾。通過翠平的改造,主旋律和商業化的女性藝術形態被推向了廣大的窺視團體,以男性意識形態為代表的觀眾共同處于一個“觀者”的位置,女性再次淪為被窺視和“被觀者”的欲望客體。
(三)“悲哀”的知識女性。當今的現實社會是一個“英雄集體消隱”的時代,大眾傳媒體現出其驚人的創造力,將英雄進行了徹底的改造。以“李云龍”為代表的世俗化英雄讓我們感到更真實、更可愛,同時女性形象在英雄的身旁得以以一種新的意象展示,“美女愛英雄”的經典倫理模式被大眾媒體原封不動地置換成觀眾理念中不可動搖的程式,在這種紅色經典影視劇的故事邏輯中,婚姻成為了女性避難的港灣,知識女性再次淪為家庭的守護者,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又一個“悲哀的知識女性”的經典故事。在《亮劍》、《父母愛情》等熱播的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中,對于革命愛情的敘述,采取了“美女愛英雄”這一套路。英雄們的配偶選擇多為出身不好但又年青貌美的知識分子女性,她們從一個相對獨立的知識女性,懷著對英雄的愛慕和敬仰,渴望婚姻的美滿幸福,需求英雄的呵護,然而婚后的生活完全地失去浪漫的偽裝,失去了自我,她們痛苦過、掙扎過、反抗過,但是最后還是在男權陰影下屈服,“享受”著男人的爭奪、庇護。然而大眾媒體的重復灌輸式的宣揚將這種狀態描繪成幸福生活之真諦,從而完成了一個“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秩序分配。
2.對物質層面的影響
電視廣告能夠影響消費者對消費品的選擇。電視廣告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眾多的消費信息,通過精心的制作為消費者傳遞商品信息、企業文化以及品牌等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消費者選擇商品的時間。從積極的意義來講,電視廣告促進了市場信息的快速傳播和信息交流,推動了潛在消費市場的開發和發展,進一步促進了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另外,電視廣告可能會給消費者傳遞誤導信息,為消費文化注入各種不健康以及不理性的信息,這就會對正確的消費價值觀和消費行為的養成產生負面的影響。電視廣告在為消費者提供商品信息、企業文化和品牌信息的同時,也傳遞了科技、就業等關系到民生發展的各種信息。消費者通過各種電視廣告信息選擇對個人最為合適的商品和品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電視廣告對消費文化中物質層面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這種導向作用是正效的,能夠提高消費者選擇商品的理性認知,養成正確的消費價值觀,提高消費者的文化品位。
經濟活動的
(一)資源配置。資源配置活動是因為資源的稀缺性這一現實,地球只有一個,可供人類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但是人的欲望卻是無窮的,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就是怎樣配置資源。資源配置的效率就是要求把有限的資源分配給從一定資源的消費中能夠得到最大產出的消費主體(個人或企業)。因為現實中不同的資源消費主體企業文化論文,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他們對同一資源利用的效率是不同的(這種效率的差別主要來自他們掌握的技術不同,包括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為了實現對資源的充分利用,就要求把資源分配給能從中得到最大產出的主體。資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有兩種:市場配置和計劃配置論文開題報告。市場對資源的配置是利用價格機制,是通過競爭來實現的。當某一資源需要出售時,現在的所有者就會把這一資源拿到市場上拍賣,想獲得這一資源的企業或個人就會通過報價來競爭這一資源,最后,現在的所有者就會把資源買給報價最高的人或企業。理論和實踐都證明這樣的方法
(二)資源消費。地球上的資源除了有稀缺性這個特點,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幾乎所有的資源都不可以直接被消費給人類帶來效用企業文化論文,即不可直接消費性。要滿足人的需要就必須通過一些活動來改變資源的性質或形狀,就是說人類必須進行生產活動。在這里我使用資源消費這個詞來代替生產,這樣做不是要表明什么新的含義(仍然是指生產活動),而是要和資源配置形成明確的對比,強調資源配置活動并不是經濟活動的一切,資源消費也是人類經濟活動的重要內容。其實,
上面的分析指明人類的經濟活動包括兩個方面:資源配置和資源消費。很多人也許認為這樣的分析沒有必要,因為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事實,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也許所有的人都認同這種分析指明的事實,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有意識的去應用這種事實來指導問題的分析。德姆塞茨在他的《所有權、控制與企業》一文中有這樣的提問:“完全分權化模型充分的展示出,從非人格化市場中產生的價格機制能夠精確的配置資源論文開題報告。既然如此,企業作為一種制度企業文化論文,為什么還會產生并發展起來呢?”我相信德姆
企業的主要功能是
科斯在《企業的性質》中講到:企業明顯的特征就是對價格機制的替代(“It can , I think, be assumed that the distinguishing mark of thefirm is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price mechanism.”)。很明顯,這種說法是認為企業主要的功能是代替價格機制執行資源配置的功能,因為科斯認為在企業內部通過指揮配置資源可以節約用價格機制配置資源時產生的交易成本。事實上,企業的主要活動是資源消費,而不是資源配置。首先,因為大多數資源在進入企業時是有定向性的,就是企業是針對企業內某一特定的消費主體來采購大多數資源的,企業在采購大多數資源的時候都有一個預定的消費主體。你可能會說,企業內有很多人往往是在消費同一資源,但是因為他們具有相同的消費效率,所以我們把他們看作一個共同的消費主體。再者,大多數資源是有特定的效用的企業文化論文,不能在不同的主體間任意配置,因為不同的消費主體掌握的技術不同,他們需要消費的資源是不同的。會計部門缺少會計時,大多數情況是從市場上再招聘一個會計,而不是從另外一個部門借用人手,像科斯說的同一個人在不同部門之間調換的情況相對來說是很少的。最后,總的來說,企業內資源基本是飽和的,因為那種多個人或部門同時爭奪同一資源的情況應該是少數。我想說明一點,市場意義上的資源配置是同一資源在具有不同生產效率的生產主體之間選擇,但是在企業內,具有同一功能的生產主體有著同樣的生產效率企業文化論文,因為在同一企業內技術和知識是流動和擴散的。既然具有同一
小結 > 功能的生產主體有同樣的生產效率,那么經理在不同的生產主體之間分配生產資源,只能算是生產任務的分配,絕對不是市場意義上的資源配置。企業在縱向上的一體化確實在客觀上部分的替代了價格企業文化論文,但是這并不能說企業的產生或垂直一體化的主要原因或主要目的就是替代價格。企業家在不同的部門或個人之間分配工作內容,這不是資源的配置,而是對人力資源的消費,是生產活動本身的一部分。因為企業內的個人一般都具有一種與其他的人不同的才能,一般情況下他只能做一種工作,不能做其他方面的工作,所以企業家不能給他分配他不擅長的任務。在企業內的活動為什么要靠指揮而不是價格機制,這不是因為指揮比價格機制的成本底,而是因為指揮是集體活動得以協調進行的必然要求。集體進行的資源消費活動的規律在于其技術性,包括科學技術和組織技術。這種技術具有客觀性,只有通過學習和研究才能掌握,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有論文開題報告。所以企業文化論文,資源消費活動的規律只能是懂得這種技術的人指揮不懂這種技術的人。工程師指揮工人是因為他知道工人不知道的技術,所以他要指揮工人。工程師與工人之間的關系只能通過指揮實現,價格機制沒有這種功能。同樣企業家指揮其他的人是因為他懂得組織的技術,他比其他人更懂得事物之間的邏輯和統籌的規律,所以他能夠指揮其他人。企業的主要功能是資源消費,不是資源配置。
資源消費
塞茨不是不知道現實中有資源消費這樣的經濟活動,但是這樣的問法無意中似乎在說資源配置就是經濟活動的一切,任何經濟事物的出現就是為了能夠有效率配置資源。難道在價格機制已經有效地解決了資源配置這一問題后企業就不能因為它能夠有效解決其他問題而產生并發展起來嗎?我相信德姆塞茨這樣提問也不是認為資源配置就是經濟活動的一切,但很明顯他在這里似乎忘記了:資源配置和資源消費是兩種不同的經濟活動,它們有各自內在的規律,對能夠解決它們的有效方法的要求是不同的。
資源消費才是經濟活動最本質的內容,因為即使資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企業文化論文,這種效率在進行資源消費活動之前仍然是停留在潛在的水平,之后某個人或企業把這一資源消費了,即進行了生產活動,這一資源才能夠轉變成人類可以消費的產品,資源配置的效率才能最終實現。很明顯,資源消費只能通過生產勞動來實現,價格機制沒有這方面的功能,價格機制在配置資源的過程中只是使資源在不同的消費主體即生產主體之間轉移,它并不能夠改變資源本身的性質或形狀。
能夠把資源配置到能夠從這一資源的消費中得到最大產出的個人或企業手中,因為只有能夠得到最大產出的個人或企業才有能力報出最高的價格,否則這個人或企業就會得不嘗失,有理性的人或企業當然不會這么做論文開題報告。為什么只有依靠價格機制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呢?這是因為企業文化論文,在利己心的存在下,每個人或企業都想以更低的價格取得一定的資源,他們會隱瞞對這一資源的消費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實際效用。在競爭存在的情況下,要想獲得這一資源就必須報出比別人更高的價格。在理性的條件下,最后當然只有對這一資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個人或企業才能報出最高的價格。價格機制之所以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是因為它能夠迫使不同的資源消費主體說出他們能夠從一定的資源消費中獲得的實際效用。計劃或指揮之所以在很多情況下不能有效率地配置資源,是因為計劃者或指揮者無法使得不同的資源消費主體說出他們能夠從一定資源的消費中獲得的實際效用。
內容
參考文獻:
[1]哈羅德·德姆塞茨,《所有權、控制與企業》,北京:中譯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2]Ronald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1937, (4) 386-405
阿多諾甚至認為流行音樂的形式是預先消化的,他們對消費者進行了深入分析,這就是產品生產的消費者的可預測性。他們也會對消費者進行不注意的傾聽,這樣的結果是一個可預測的核心的一系列不可預測的變化。因此,阿多諾認為聽眾被嬰兒化,即品位降低到兒童的水平。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嚴肅的音樂幾乎沒有機會。這種觀點認為,音樂不僅完全商品化,而且還成為社會控制、舒緩和安撫普通聽眾的人。所有這些都表明生產能夠控制消費,品位的模式將由音樂事業決定。但是,數據也表明青少年流行市場非常不穩定,遠遠超過了命中率。這表明,流行音樂的制作與消費之間存在相當大的距離,而音樂商品化卻使得廣泛定義的音樂消費類型的發展不可能將消費完全整合到首選的生產設計中。
二、文化生產:從過濾到文化中介
近幾年,“百家講壇”捧紅了易中天、劉心武、于丹等一批登壇演講的作家,他們的作品一躍成為暢銷書,形成了“易中天現象”、“于丹現象”。電視劇《永不瞑目》、《牽手》的熱播涌現出海巖、王海等“編劇作家”。影視熱播帶動文學作品暢銷似乎已成市場慣例,影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響著人們的文化消費與娛樂,這是否再次印證了電子媒體將取代印刷媒體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傳媒?早在1927年,法國電影導演阿培爾?岡斯就熱情滿懷地說:“莎士比亞、倫勃朗、貝多芬將拍成電影……所有的傳說、所有的神話和志怪故事、所有創立宗教的人和各種宗教本身……都期待著在水銀燈下的復活,而主人公們在墓門前你推我搡。”①
一、影視化:文本的終結?
影視化指將文本的情理與敘事性借助影視手段加以表現強化,即通過影視技術將語言文字轉化成影視語言,制成聲音和畫面兼備的屏幕作品。在視覺文化沖擊下,文本類作品的發揚光大在很大程度上要仰仗影視的巨大魅力,傳統文學從意識形態話語到大眾審美文化的中心地位和權威身份被顛覆。文學作品的魅力在于“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影視化的結果可能是“一千個觀眾一個哈姆雷特”,讀者數量擴大的同時也犧牲了質量,作品雖日益普及但經典卻“千呼萬喚出不來”。
從文字到影視,改編者以個人“一己之見”替代無數受眾對文字文本“千差萬別”的解讀,造成文字信息的第一次流失;同時還存在從一種表達方式(文字)到另一種表達方式(圖像)所必然面臨的“圖不達意”,造成文字信息的第二次流失。兩次流失中,想象空間的限定和簡化是致命的,有時還會將原作的意境固定。影視的逼真性、假定性、故事性和大眾化,造成文本的想象空間被擠壓,掏空了文學的詩性和美感,不能充分體現一些復雜的人物關系和社會狀況以及經典的文本精神,無法與文字持續地鋪陳、描寫、刻畫而帶來的審美體驗等同起來。莫言認為原作和影視“畢竟是有獨立品格的兩回事,……改編是一種固定化,每個人在讀小說時都在想像和創造,比如林黛玉是高是矮,長臉圓臉,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但一旦改成影視作品,就明確了,固定了,也就限定了,林黛玉就是某某演員那樣瘦的長臉。所以影視其實是用對作品的一種解讀代替抹殺千萬種不同的解讀。從這種意義上講,文學是活的,影視卻是死的”。②
正如嚴歌苓所說,“文學借電視劇來傳播自己,它本身的價值和美感就下降了,變成了電視劇的工具,比如越來越注重情節,語言越來越粗糙。”更令人擔心的是寫作者產生功利心態和文學精神性的商品化,作者放棄寫作的崇高性在媒介的漩渦里隨波逐流。王安憶表示:“電影給我們造成了最淺薄的印象。很多名著被拍成了電影,使我們對這些名著的印象被電影留下來的印象所替代,而電影告訴我們的通常是一個最通俗的,最平庸的故事。……電影特別善于把名著平庸化,大眾化,變成一種可使大家廣泛接受的東西。”③也正是這些特點,使得影視更適合當代快餐式的文化消費主張。
二、媒介技術與傳播特征
傳統社會人們對世界的理解靠文本,現在則讓給了視聽。影視憑借聲音和圖像訴諸大眾的視聽感覺,將語言描述轉化為可視的屏幕形象,其直觀性、自由性使觀眾獲得更為強烈的審美觀感。它還能解除文字符號對大眾的限制,不論受教育程度高低,任何人都可與文化接觸。影視是動態的,畫面和形象直接進入觀眾腦海,不由受眾掌控,快速連續的特點要求直觀、直白,這種拒絕深刻的特點是影視化成為主要娛樂手段的關鍵原因。
影視是一種對人的視聽沒有過高要求的“平白語言”,雖然它削弱了理性話語,但情感力量不容忽視。它展示的主題雖多,卻不需要觀眾動腦筋,故事或觀點會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現。影視把娛樂變成了表現一切經歷的形式,關鍵不在于展示娛樂性的內容,而在于所有內容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影視追求直截了當的敘述、撲面而來的視覺沖擊、跳躍不羈的懸念,因此,對受眾的直接感官刺激加大、加快了,但是那種迂回曲折的精神掙扎、似斷實連的心理邏輯、入木三分的性格刻畫、峰回路轉的情感歷程、欲說還休的生命況味消失了”。④
文字是作用于讀者頭腦的想像藝術,能表述抽象概念、心理流程和細致入微的思想感情,其魅力在于似乎沒有對象又似乎任何人都是對象。文字是靜態的,閱讀速度由受眾掌控,可時快時慢或停下來揣摩,受眾的主動性大。閱讀文字需要讀者具有分類、推理和判斷能力,對不同的觀點進行對比,并且能舉一反三。印刷媒介把語言凝固下來,使思想接受持續而嚴格的審察,具有較強的推論性,鉛字有序排列、具有邏輯命題的特點,能夠培養 “對于知識的分析管理能力”。⑤
實驗證明,觀看是人類獲取外部信息最佳和最主要的方式,視聽是最具直觀性和同步性的信息呈示方式,它與客觀真實性的天然聯系使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使人對視像幾乎不假思索地接受,需要受眾參與和思考的程度較低。因此,視像在爭取受眾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它甚至可使觀看者超越語言障礙與畫面進行直接交流,而文本閱讀對于主體接受能力的要求高得多。
電視是最能說明視像文化在今天具有統治地位的媒介,它的出現全面地改變了人類的文化生存狀態,使人類真正由主動審美進入被動觀看的時代。如今,電視已成為大眾文化消費的日用品,每天只要打開電視,人們就不得不接受紛至沓來的視覺轟炸。人類創造了影像技術,也就創造了被影像所包圍的生活,影視甚至通過控制人們的時間、注意力和認知習慣獲得了教育的權力。因此,文學作品通過影視化降低受眾的參與門檻,從而獲得更多受眾和更廣泛的傳播。
三、影視化:大眾文化消費
隨著大眾日漸強化的社會參與意識和文化分享意識及現代傳播技術的發展,過去只能為少數人享受的文化藝術作品如今迅速走進千家萬戶。我們從“讀圖文化”到“電影文化”再到電子媒介廣泛應用的歷史可以看出,影視文化正是大眾文化的典型代表,它脫胎于傳統的民間說唱藝術,代表了大多數社會成員的趣味。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影視不但成為民間說唱藝術的主要傳媒,而且憑借特有的聲光效應,發展出一套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影象語言,實現了從精英文字話語到大眾文化消費的轉變。人類延續了數千年的文學生產與消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文學消費活動日益從過去的那種以文字閱讀為中心轉向現在的以影像接受為中心。
就像復雜的談話節目不適合電視一樣,媒介的表現形式不可能和媒介本身的傾向相對抗。影視最關鍵的是能看,人們想看的是動感斑斕的畫面,給觀眾留下形象是影視所長。電子媒介的性質決定它必須舍棄思想,迎合人們對視覺的需求以適應娛樂業的發展,正如印刷術曾經控制政治、宗教、商業、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會事務的運行方式一樣,如今影視在大眾文化的消費中脫穎而出。
尼爾?波茲曼認為,“媒介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內容,從而能最終控制文化”,文化交流媒介對于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質重心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由最便利、最普及的媒介提供的文化消費必然占據文化活動的中心。因此,作為當今最便捷、最直接、最普及同時也最具即時消費性的媒介,影視取代文本成為社會文化消費的寵兒顯然有歷史的必然性。從繪畫到象形符號,從字母到電視,每一種媒介都會對文化進行再創造,每一種媒介都為思考、表達思想和抒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從而創造出獨特的話語符號,這就是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信息”。因此,文學作品借影視暢銷的多限于言情、武俠、青春偶像等故事情節強的“淺閱讀”類通俗文學作品,如二月河、海巖等的小說、“百家講壇”書籍等,而文學經典、心理小說、感覺小說、意識流小說和抒情詩、政論文是很難成功改編的。
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大眾傳播時代,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人類的生活方式、文化消費方式必然會發生改變。暢銷小說家海巖指出:“我們現在處于視覺的時代,而不是閱讀的時代,看影視的人遠遠多于閱讀的人,看影視的人再去閱讀,其要求的閱讀方式、閱讀心理會被改造,對結構對人物對畫面感會有要求,在影像時代,從事文本創作時應該考慮到讀者的需求、欣賞、接受的習慣變化,所以作家在描寫方式上很自然會改變,這是由人物和事件結合在一起的時代生活節奏和心理節奏決定的。”⑥多元化的媒介環境下,人們既需要閱讀經典文學,也需要娛樂化的淺層次作品。影視作為“嚴肅文學的通俗讀本”,對文學作品的改編不過將其大眾化,實際上無法取代它的精英本體,還可以使之在更大范圍傳播。
現代社會是為大眾消費文化所覆蓋的社會,影視化的出現為大眾文化的消費提供了一個最基本的途徑,同時也是新時代文化消費景觀的表征和必然結果之一,它使我們的文化生存模式與運作模式發生了根本改變。影視傳媒的圖像敘事和多媒體性及娛樂、消費特征,使語言文本的審美性讓位于圖像文本的娛樂性。隨著新傳媒不斷產生,不同傳媒力量此消彼長和技術的突飛猛進,紙媒的生存空間會受到空前擠壓,語言更多地讓位于影視,后者將成為大眾主要的文化或文藝消費形式。可以預期,傳媒的超文本、非線性傳播特征必將取代文學作品被動單一的線性文本走向互動的多媒體綜合藝術。■
參考文獻
①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浙江攝影出版社,1993年,第8頁
②陳潔,《作家的影視新感覺》,《中華讀書報》,1999年6月1日
③王安憶:《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11頁
④黃有發:《準個體時代的寫作》,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