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31 20:11: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扶貧工作隊工作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岷縣**鎮**村由小寨子、瓦扎、上**、下**四個自然村組成,常住人口286戶1192人。瓦扎自然村至**鎮政府現有通鄉硬化鄉村公路1條15公里,瓦扎至下**自然村3.5公里為沙土道路。**村村址所在地瓦扎村距離鄉政府15公里,有村民小組2個,76戶,342人,有村民代表4人,黨員4人,村干部2人。小寨子村距離鄉政府14公里,有村民小組3個,100戶,408人,有村民代表15人,黨員8人、其中女黨員1人,村干部4人,**年人均收入3942元。上**村距離鄉政府17公里,有村民小組2個,59戶,237人,有村民代表4人,黨員4人、其中女黨員1人,村干部3人。下**村距離鄉政府18.5公里,有村民小組1個,51戶,205人,有村民代表2人,黨員5人、其中女黨員1人。四個自然村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洋芋、燕麥、蠶豆等,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是當歸、黨參、黃芪等中藥材,養殖的牲畜主要是牛、羊、豬、雞等,部分村民還有養蜜蜂的特長。全村參加雨露計劃人數8人,7.22災后重建112戶,維修戶71戶。
二、上半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一)學習培訓。注重精準扶貧相關文件政策學習,準確把握政策導向,為開展精準扶貧打下堅實基礎。今年3月下旬,縣委組織部參加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培訓會議,培訓精準識別、建檔立卡、853掛圖作戰、農戶精準脫貧三本賬等工作相關知識、學習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相關知識;學習雙聯行動助推精準扶貧相關知識。通過系統地培訓學習,逐步掌握精準扶貧政策導向和相關知識,培訓會還就精準扶貧理論知識進行了書面考試考核,為進一步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提供理論支持。
(二)**年駐村幫扶工作隊具體幫扶工作情況。為本村17戶貧困戶訂閱《**農民報》17份,投入資金1632元;**年春節前駐村幫扶工作隊慰問貧困戶中孤寡、留守老人9戶,每戶送去菜籽油20斤、大米40斤、春節對聯一副,每戶價值220元,合計1980元;3月份駐村幫扶工作隊繼續聯系**榮樺藥業有限公司開展規范化藥源基地建設,幫扶**村中藥材種植開發,**榮華藥業公司向166戶**村群眾發放復合肥42噸、地膜4噸、農藥187大袋,貨值18萬余元,目前,該村群眾種植的1163畝當歸等中藥材長勢喜人;經多方努力爭取,給下**村陳羊德、陳尕兄、趙龍生3戶易地搬遷戶爭取縣級特困救助資金15000元。組織培訓技能型勞動力18名。
(三)繼續將**村建設為**榮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由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派出單位岷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牽線,引導**榮樺藥業有限公司在**村建立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經過精準扶貧單位、援助企業和村中藥材種植戶代表反復磋商,以公司+農戶模式扶持本村中藥材生產業發展。**榮樺藥業有限公司已完成對**村種苗基地、當歸種植面積,產地當歸、黃芪原藥材和中植土壤的取樣考察,決定在**村成立中藥材種植基地,榮樺公司負責種植戶每戶100多元生產資料補貼,藥材回收價以高于市場價3%-5%的價格優先收購,促進農民增收公司盈利,形成農戶和公司的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為發展本村中藥材產業發展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四)協助村兩委班子開展日常工作。協助村兩委會和鎮駐村干部完成全村285戶農戶的入戶調查和數據錄入及匯總上報;迎接省市縣三級精準扶貧檢查,完成貧困戶戶上資料,完善村級精準扶貧軟件臺賬,入戶培訓農戶知曉精準扶貧政策,發放宣傳資料131份、政策宣傳圍裙150件;完成國扶平臺信息的錄入和對比;協助鎮村兩級組織完成村兩委會班子換屆工作;協助村級完成**年低保戶定戶準確性的入戶調查摸底,共入戶80多戶,為低保提標工作奠定基礎;按照鎮政府危**改造項目實施工作安排,深入排摸農戶住**情況,共入戶140多戶次,目前確定本村D級危**改造戶10戶,有2戶已動工修建;駐村幫扶工作隊全體成員深入田間地頭查看**村群眾春播情況,宣傳精準扶貧政策;詢問群眾當前存在的困難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解答群眾精準扶貧政策疑難問題2項,指導中藥材種植戶中藥材生長期田間管理68人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籌建三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資料準備和申報,即種植專業合作社、養殖專業合作社、養蜂專業合作社。
李口村位于華林山鎮南部,下轄年尾、鄒家、李源、坪上、李口、丁坊6個自然村,共11個村小組,現有農村人口1662人,全村共有黨員47人,村“兩委”班子共5人。該村共有貧困戶20戶,貧困總人口有43人,主要以單身老人、殘疾、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者為主,目前脫貧戶,有10戶23人。全村耕地面積共有4343.12畝,以種植水稻、林木為主。
通過近期工作,根據貧困戶認定識別標準,共入戶識別20戶43人,貧困戶危房改造1戶。
二、工作開展情況
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是確定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基礎,自成立村級扶貧工作隊以來,嚴格按照省市鎮相關文件精神,通過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方式入戶登記,全面獲取了貧困對象的各項信息資料,并按照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規定要求,建立村級紙質檔案以及電子檔案,為下步精準扶貧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強化保障,夯實基礎,健全脫貧攻堅支撐體系
為確保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組織保障,嚴格責任落實,規范工作程序,營造良好氛圍,調動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脫貧攻堅戰。
一是建立組織機構保障。成立由丁小明任組長,駐村第一書記周衛華任副組長,扶貧工作隊隊員彭煜荃、胡雙良,村委干部童建平、黃蘭香、陳小林、丁松林為成員的村級脫貧責任組,明確每位成員的工作職責和具體分工,切實做到人人肩上有擔子、人人身上有壓力,同時建立健全以村支部為主陣地、村小組為主戰場、貧困戶為主攻點的工作網絡。
二是建立運作程序保障。脫貧責任組全體成員吃住在村,深入基層,深入困難群眾,建立完善《李口村貧困戶結對幫扶情況一覽表》、制定了《李口村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攻堅工作計劃》等各類工作計劃、臺賬,確保扶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三是建立動員宣傳保障。村級脫貧責任組成立以來,多次組織全體成員召開學指示精神會議,切實提高對脫貧攻堅工作重要性、緊迫性、艱巨性的認識,進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和工作辦法,先后召開李口村脫貧攻堅動員會、脫貧堅推進會、明確責任落實會、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會、第一書記及村干部碰頭會共計5次,充分調動黨員干部扶貧工作積極性,書寫固定標語5條,營造全社會關注扶貧、支持扶貧、參與扶貧的濃厚氛圍。
(二)堅持標準,強化落實,精準識別貧困人口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成敗在于精準,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以精準扶貧為突破口,堅持因地制宜、因戶而異、因人而異,在精準識別上下功夫,在精準分析上動腦筋,在精準幫扶上求實效,真正做到一戶一本臺賬、一戶一套幫扶措施,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是精準識別貧困對象。嚴格按照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的要求,緊扣“兩不愁、三保障”識貧標準,確保精準識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扎實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對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嚴格按程序清退,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重新識別納入,確保底數清、對象真、信息實。全面完成全鎮貧困村貧困戶的精準識別和信息采集工作,并建立完善動態管理體系,非貧困村貧困戶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截止目前共建檔立卡20戶、43人。做到 “一
戶一檔”底子清、“一人一策” “一戶多策”措施清、村支部書記心里清、幫扶責任清和脫貧軌跡清。
二是精準分析貧困原因。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詳細統計貧困對象基本情況,收入構成,對政府的訴求等情況,分門別類的歸納梳理因病致貧、因殘致貧、缺勞力致貧、缺技術致貧等四類致因,強化數據支撐。
三是精準制定脫貧措施。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針對貧困原因,充分結合實際,因戶、因人制定幫扶計劃與幫扶措施。截止目前已制定完成20戶43人的脫貧幫扶計劃。
(三)多措并舉,全力促進,千方百計為貧困戶辦實事
一是著力解決政策落實問題,扶貧工作隊著眼于“十大”扶貧政策,針對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逐項對照政策抓好政策落實。如幫助謝菊根、諶回春落實危房改造政策,幫助幸茂德、胡小榮、甘志強等落實醫療救助政策。確保了貧困戶能夠享受到的政策全部落實到位。
二是著力解決剩余勞動力問題,深入開展就業援助,充分安揮建筑陶瓷基地幫扶優勢,主動聯系轄區企業篩選出適合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工作崗位,幫助符合崗位條件并有意愿到企業就業的貧困家庭勞動力與企業取得聯系,促其上崗就業。幫助貧困對象不離鄉土、在本區企業就近實現就業。
三是著力強化產業扶貧。扶貧工作隊把引導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積極推進油茶、茶葉合作社產業扶貧工作的落實,目前已促成光伏產業公司與29戶貧困戶簽訂了光伏產業固定分紅協議,為18戶貧困戶獲得了每年2000元的固定分紅收入。
下一步工作方向
根據扶貧工作要求,在完成前期精準識別、信息采集和檔案資料完善工作后。下一步李口村扶貧工作隊將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幫扶措施的落實上。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駐村扶貧工作的工作要求,我積極主動深入掛鉤村開展包村聯戶工作,努力為玉龍縣九河鄉河源村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現將今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河源村委會位于玉龍縣西南部,隸屬玉龍縣九河鄉,距縣城80公里,東與劍川金華鎮相鄰,南連金華鎮雙河村,西與石頭鄉蘭香村委會相鄰,北鄰金普村委會。全村總體地貌呈高原山地,耕地面積7100畝,林地面積1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0%,最高海拔4200米,最低海拔2500米,平均海拔為2700米,屬山區村。全村四季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9.6℃,平均降雨量830毫米,降雨充沛,每年的四至十月為雨季,日照充足,無霜期120天,水熱條件好,土壤肥沃,干濕分明。
下轄14個村民小組,分別為白巖組、松坪組、磨石河組、大麥地、喬地坪、河源、峰坪、牛住山、大栗坪、單嶺、新房、石紅上下村、老屋基。有白族、納西族、普米族、傈僳族、漢族等5個民族。截止2015年末全村總戶數617戶,人口2145人,其中勞動力人口1300人。
貧困原因分析:1、低文化素質致貧。從村里處在貧困線以下的農戶的勞動力文化結構來看,文盲和半文盲占43%,小學文化占25%,初中文化占22%,高中以上文化僅占10%。文化貧困導致人們思想安貧守舊,觀念落后,一些貧困戶生活標準低,有的聽天由命,消極悲觀,缺乏脫貧信心和勇氣,有的兩眼朝上,依靠國家救濟,“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觀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術,甘愿受窮。2、自然因素致貧。該村地處大山深處,農民居住較為分散,交通不便,部分村組不通水泥路,僅有一條土路與外界聯通,晴通雨阻。旱地多,山地多,陽光不充足,很多“望天田”收成靠天。信息閉塞,人們尋找脫貧致富信息難,加上文化素質較差,不能適時調整產業結構,從種養業中獲得的收入自然少。這是該村貧困的主要客觀原因,
也是貧困的普遍原因。3、年老多病致貧。個別家庭成員年老體弱,或患大病,或患慢性病,或喪失勞動力,而親戚兒女不能資助和贍養而導致貧窮。雖然通過農村合作醫療和民政救助緩解了部分經濟壓力,但高額的醫療費用如同無底洞,依然是此類家庭沉重的負擔。4、勞力缺乏致貧。一方面現在年輕的壯勞力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38 61 99部隊”(指婦女、兒童、老年人),而外出打工有的卻因種種原因,并不能給家里寄多少錢,又耽誤了家里的生計,一方面是由于家庭本身缺乏勞動力,家庭單靠傳統的種植業為生,產出的農產品又無法外銷,家庭經濟十分困難。5、其他原因致貧。如由于自身素質較低,致富本領不強,靠種幾畝薄田、打小工養家糊口;天災人禍使本來富裕的家庭被掏空家底而陷入困境等。
自駐村以來,我嚴格遵守市、縣駐村扶貧工作隊管理辦法,真心扶貧,自覺維護黨委、政府和自身形象,積極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一)科學制定扶貧規劃、幫戶計劃
作為河源駐村扶貧工作隊的一員,自進駐以來,反復深入農戶座談,真實了解村民意愿,多次召開村民議事會,聯系村情、立足村情,結合建卡貧困戶的現狀。一是制定了建卡貧困戶分年度脫貧規劃,河源村2015年脫貧8戶31人,2016年計劃脫貧89戶358人,2017-2019年計劃脫貧13戶58人。二是制定了河源村2015年至2020年五年發展規劃和2016年度發展規劃。三是分戶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全村1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戶全部建檔立卡。
(二)認真落實幫扶活動
協助掛鉤單位職工進一步明確了各自的幫扶責任,簽定單位及個人責任書。根據市委政府“掛包幫”工作要求,幫扶干部成員先后深入掛鉤村走訪慰問,結合實際家庭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配合掛鉤單位結合自身工作職能和幫扶村實際需要,采取物資、農作物技能培訓、產業發展等多種途徑進行幫扶。
截至2016年12月,玉龍縣農業局扎實開展“轉走訪”工作,為民服務、干群關系密切,落實幫扶物品如下:1、香油158桶,共計金額11060元。2、大米98袋,合計金額11152元。3、復合地膜14包、地膜28卷,合計5040元。4、玉米種子560公斤,合計16800元。5、復合肥560袋、地膜560卷,合計91840元。6、復合肥6.95噸,地膜630公斤,玉米種子630公斤,合計39185元。7、村集體經濟壯大資金50000元。8、農產業補助資金50000元。9、附子種苗補助22400元。9、工作經費20000元。合計金額317377元。
截至2016年12月,市紅會扎實開展“轉走訪”工作,廣泛收集村情民意,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落實幫扶物資如下:1、一次性給予河源村貧困戶到戶產業發展資金15萬元。2、協調市民宗局給與河源村少數民族產業扶持專項資金15萬元,扶持河源村發展產業,助力他們“造血”脫貧。3、給予河源村委會扶貧工作經費4萬元。4、向困難群眾發放衣物200件,棉被12床,毛毯20床,合計23376元。5、為河源村脫貧攻堅作戰室購置價值5000元的電腦和打印機一臺。6、為河源村6戶不能收看電視節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價值7080元的電視機6臺。7、向九河鄉河源村22名困難學生累計發放了28000元的助學金,向河源完小捐贈總價值2798元的全自動洗衣機2臺和價值1214元的毛毯10床。8、向老黨員、貧困黨員發放羽絨服102件,切實幫助農村貧困黨員御寒過冬。9、向九河鄉“9.20”山洪洪澇災害中受災的群眾發放100床救災棉被及100件夾克衫。10、利用麗江市紅十字會“10•17”扶貧日捐款4100元,為掛鉤的9戶貧困戶購買中國人民保險麗江市分公司的“麗江市建檔立卡貧困戶財產人身組合保險”。合計金額426098元。
(三)積極協助村三委換屆工作
自村“三委”換屆選舉以來,嚴格按照縣委的要求和部署,積極協助鄉黨委政府,依法規范操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從4月3
日召開村“三委”換屆動員會到6月6日,村“三委”換屆選舉取得圓滿成功。全村“三委”班子總體上趨于穩定,文化程度均有大幅上升。各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及村民小組長平均年齡比上屆下降,人均文化程度上升,而且大多都是回鄉創業青年。符合縣、鄉選舉指導工作的總體要求,同時層層簽訂競職承諾書,激發了當選人員干事激情,通過參加換屆選舉,加深了對村情的認識,也交了不少農民朋友。
(四)積極協助駐村工作隊及河源“村三委”大力實施扶貧項目。
一是全面完成2015-2016年的整村推進工作目標。2015年我村安排整村推進項目資金100萬元,在我村的峰坪、大栗坪、單嶺、新房、松坪等村民小組進行村道硬化建設。根據項目規劃,按質按量完成峰坪村道硬化342米、新房組村道硬化300米、單嶺組村道硬化400米、松坪組村道硬化1270米,平均路面寬度2.5米。新建單嶺組人飲水池15立方米的一個、人行便橋一座及開挖單嶺組村道1000米。并根據規劃設計購買單嶺組水管2000米、新房2000米、大栗坪4000米,有效的解決了以上村道的基礎設施困難的局面。同時對近300戶的中藥材種植農戶扶持了戶均一畝約750元的種苗款。
2016年整村推進項目資金100萬元。扶持建檔立卡戶產業發展資金110戶,每戶3500元。在峰坪組、老屋基組實施村道硬化4.1千米,在磨石河組、蕎地坪組建設便民橋4座。
二是全面建設完成玉龍縣發改局支持建設的河源公路至單嶺組約4.5千米的彈石路建設,投入資金85萬元。全面實施建設完成玉龍縣環保局扶持的老君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減貧示范項目,在我村的大麥地、磨石河等組建設塑料大棚和垃圾池等,同時在石紅、老屋基等村組安裝太陽能熱水器70余套,并相應的扶持了部分衛生間建設項目。
三是加快進度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河源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經過多次摸底調查,目前確定計劃搬遷111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3戶,非建檔立卡戶8戶,五保戶3戶。2016年計劃搬遷5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9戶,現已全部開工建設,鄉政府將根據進度及時撥付進度款。2017年計劃實施58戶,其中建檔立卡戶54戶,非建檔立卡戶4戶。2018年計劃搬遷3戶,全部為非建檔立卡戶。
危房改造方面,河源村今2015年的危房改造指標為40戶,其中包括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已全部驗收合格,資金兌現完畢。
(五)積極開展產業扶持
為了實現河源貧困人口的全面脫貧與可持續發展,上級黨委政府從各方調節資金,為河源110戶建檔立卡戶籌集了戶均15900元的產業扶持資金。為了保證產業扶持資金安全、高效使用,駐村工作隊于2016年9月7日召開河源村第四季度脫貧攻堅工作沖刺會議,主要討論產業扶持資金的使用方案。會議達成如下內容:為了實現產業扶持資金的整合和便于督促產業有序可持續發展,由楊志云書記、李麗平主任牽頭,將建檔立卡戶按片劃分到云耀種養植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楊志云)、玉龍縣九河河源君山高原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李麗平)。合作社按照建檔立卡戶的產業發展需求為他們購買物資,同時為農戶簽訂部分訂單農業。并于10月25日完成產業扶持物資的發放,共為建檔立卡戶發放羊497只、牛136頭、豬140頭、雞苗30只、滇重樓1138公斤、羊肚菌種1272公斤、豬苓種46.5公斤、白芨種2520公斤、黃精種1830公斤、大蒜種750公斤、黑麥草20包,合計兌現金額1698680元,資金兌現97%以上。在整個九河鄉產業扶持上走到前列,起到了帶頭示范作用。
2、保障飲用水工作
針對該村戶貧困戶吃水飲水難的問題,2017年以來聯系村委會及鎮水利部門為27戶困難戶出資打水井12口,徹底解決了困難戶以往吃水的難題,保障了村民的飲用水安全。
3、產業扶貧工作
多次與淅河鎮政府、幸福村村委會領導商議扶貧事宜,并帶領扶貧工作隊到貧困戶家中,與困難戶面對面交談,實地了解家庭困難狀況,根據每戶困難情況逐一考慮脫貧辦法,對有勞動能力的采取了提供豬仔、雞苗、種子、化肥等物資幫助貧困戶自主脫貧。
對孤寡病殘等無勞動力的給予辦理“低保”、“五保”和“大病救助”等政策上的幫扶。
認真開展了“精準扶貧一對一”活動,為22戶貧困戶(其中19戶為貸款投資分紅戶、3戶為貸款戶)實施了小額貸款活動,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生產資金短缺的難題。
(一)組織領導
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數據資源管理局強化責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實。一是形成黨組書記負總責、分管領導抓具體的強有力組織保障;二是按照人社、組織部門的意見,及時選出扶貧一線的合適人員替換退休老同志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確保駐村幫扶工作不耽擱、駐村職責很明確、攻堅一線有戰士,為單位包村幫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三是組建扶貧專班攻堅克難,繼續由扶貧分管領導擔任班長組建扶貧專班,在國家驗收“縣摘帽”的關鍵節點扎根基層,攻堅在一線,排查最疑難問題,及時整改落實確保順利通過驗收,并在“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大排查期間逐戶摸排,為本年度持續干旱缺水危險提供了線索,為后期安全飲水工程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四是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幫扶計劃,結合實地調研和下鄉座談,及時掌握信息實施精準幫扶。
(二)領導調研
本年度,數據資源管理局黨組書記率班子成員到求知村開展實地調研6次。從農特產業發展、惠農政策落實、黨員活動建設、公共基礎建設和集體經濟發展等方面入手,通過實地查看、入戶調查、與群眾促膝交談以及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座談等方式,多渠道了解情況。根據需要投入幫扶資金,結合實際落實產業扶貧項目,力所能及地幫助村與項目牽頭部門溝通加快資金撥付,推動集體經濟發展,為結對幫扶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堅實基礎。
(三)推進落實
1.根據年初計劃完成情況:
(1)選派原扶貧專班同志擔任駐村扶貧隊長、繼續由分管扶貧領導擔任班長組建扶貧專班,落實駐村工作基本保障;(2)通過今年精準落實幫扶措施,加大幫扶力度,2019年擬脫貧戶18戶44人,尚有5戶14人計劃2020年脫貧;(3)取消了產業全覆蓋,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通過逐戶摸排調研,幫助120戶申報產業扶貧,減少成本投入,提高家庭收入;(4)按照要求,對結對幫扶戶做好小額信貸到期戶的告知和催還工作,目前我局結對幫扶戶小額信貸到期4戶均全部還款,貸款利息均由政府幫助承擔;(5)按照每季度調研、每兩月走訪的方式,對照年初的幫扶計劃對結對幫扶29戶實行精準幫扶,為其中一戶特別困難的家庭介紹護林員崗位增加務工收入;(6)同農業農村局溝通爭取國家助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專項資金50萬,用于村發展種植175畝白茶項目,預計增加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加快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
2.在資金投入方面:我局投入資金共4.16萬元,其中3萬元用于村建設痘元路,1萬元用于“暖冬行動”,對2018年后23戶未脫貧送溫暖體現節日問候,1600元用于對結對幫扶的兩個有重病人員的家庭送救濟金。在實施項目方面:我局幫助申報修建、且均已完成施工,路正在實施,175畝白茶項目開始土地平整階段,各項雙基建設有序完成。
3.結對幫扶政策落實方面:按照年初制定的“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數據資源管理局各幫扶人嚴格對照計劃表,按照項目實施的政策要求,逐一落實。全村實施產業扶貧120戶,危房改造4戶,教育扶貧58人,光伏扶貧45戶,項目落實更精準,幫扶成效再凸顯。
4.促進基層黨建方面:本年度,數據資源管理局結合主題教育在村上黨課2次,充分利用黨課理論宣講,提高黨員群眾的帶貧減貧、發展家鄉集體經濟以及爭當志愿者的服務意識;駐村工作隊召開扶貧夜校超12次,利用扶貧夜校,將扶貧政策深入人心,通過宣傳扶貧領域重要講話精神和身邊典型,調動群眾想脫貧、要脫貧、能脫貧的積極性,提高群眾知曉度、滿意度和幸福指數。
二、存在問題
(一)工作部署
按“千名干部下基層,精準扶貧解難題”要求,商務駐村專班2018年9月開始駐村開展幫扶工作。2019年以來相繼認真開展春季、夏季、秋季攻勢,制訂方案并及時總結;召開局班子、駐村工作隊、村兩委聯席會議4次,政策宣傳會1次,扶貧夜校8次,扶貧推進會、調度會6次一系列舉措深入推進了商務系統脫貧攻堅工作,廣大干部職工增強了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了參與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領導調研
為統籌推進幫扶各項工作,確保村各項工作全面過硬、全面達標,除嚴格按要求住村外,局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赴村開展調研活動8次和11次,調研活動圍繞2019年幫扶工作、種養業發展、“四帶一自”產業帶動作用、電子商務、“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大排查、巡察巡視問題整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支部結對共建、扶貧驛站建設等。
(三)推進落實
對照年度幫扶計劃,一是加強聯合支部共建工作,以黨建為引領,促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和鄉村振興。二是瞄準未脫貧戶、收入相對較低和住房有待改善戶,動員各方面力量特別是幫扶責任人給予精準扶貧。三是著眼于擴大務工就業,發揮“四帶一自”企業在脫貧攻堅中的帶動作用,提升貧困群眾和幫扶村“造血”功能,給予等四家企業幫扶引導資金4.2萬元。四是圍繞產業發展多次到扶貧驛站建設現場調研,并就農產品展示廳和農產品上行提出指導性意見。五是給予村幫扶資金12萬元,鞏固村脫貧成效。六是壓實幫扶人幫扶責任,全系統38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66戶貧困戶,年度集中開展4次走訪幫扶活動,幫扶干部還常態化開展個性幫扶活動,“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公司主要負責人爭取民盟省市中學支部按品學兼優條件每年給予幫扶戶葛賢結孫女上學提供幫助;廣大幫扶干部與幫扶戶同歡樂共傷悲,幫扶戶逢喬遷、結婚、生小孩等喜事真情祝賀,遭生病住院、親人去世等不幸真心慰問。七是開展電子商務和家政月嫂職業培訓,提升脫貧致富奔小康技能。2019年梅城鎮高集村參加電商培訓4人、家政月嫂職業培訓9人,鎮村參加電商培訓9人、家政月嫂職業培訓3人。八是在脫貧摘帽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貧困縣退出國家抽查等重要時間節點,駐村專班會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共同做好服務和保障工作。
二、存在問題
1、個人幫扶方面:部分幫扶責任人幫扶存在慰問式和接濟式現象。
2、貧困群眾方面:部分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有待加強。
3、村集體經濟發展方面:幫助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鞏固脫貧成果方面有待加強。
三、下一步工作
1、聚焦“一達線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組織幫扶干部因人因戶施策,預防返貧鞏固脫貧成果,實現脫貧穩定可持續;以發展的思路采取相應幫扶措施幫助貧困家庭提高脫貧意愿和自身發展能力,真正變“輸血”為“造血”,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扶貧先扶精氣神,要幫助貧困群眾驅除心中“攔路虎”,增強脫貧信心。
根據安排,區審計局脫貧攻堅結對包保鄉社區,該社區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已死亡2戶),2014年脫貧4戶,2015年脫貧5戶,2016年脫貧34戶,2017年計劃脫貧6戶,計劃脫貧人口18人,區審計局安排6名干部分別包保該6戶。2017年8月底,根據省扶貧辦要求,調整村級脫貧攻堅幫扶責任人,區審計局安排7名干部共包保20戶,其中:鄉社區19戶,獨秀社區1戶。
區審計局從建立機制入手,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一是建立包保制度。成立局脫貧攻堅指導組,黨組書記、局長為第一責任人,其他黨組成員、科級干部、科員共同參與,形成全局包保機制。局所有幫扶責任人按照“一對一”結對幫扶原則,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幫扶村進行走訪調研,與鄉村干部、扶貧聯絡員共商扶貧對策,實行現場辦公、現場解決問題,到包干貧困戶家中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二是建立扶貧聯絡制度。安排1名干部為扶貧工作聯絡員,負責與區扶貧辦、區有關單位和結對幫扶村溝通聯絡,確保扶貧信息暢通,形成互動發力的工作機制;三是建立扶貧工作反饋制度。要求幫扶聯絡員、幫扶責任人定期匯報工作開展情況、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的初步建議以及下一階段工作計劃。幾年來,我局圍繞產業扶貧項目、社區集體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貧困戶醫療保障和子女就學等多次召開扶貧工作協調會,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二、因人因戶精準施策。
一是精準識別扶貧對象。局幫扶責任人深入、獨秀社區,調查走訪貧困戶,通過戶口本、身份證、扶貧手冊等資料核實貧困戶家庭成員基礎信息,察看扶貧對象居住環境、家庭財務,通過交心談心,全面了解貧困戶生產、生活、收入和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狀況,對貧困戶住房、收入來源、支出情況、飲水安全、交通出行、享受惠農政策等情況進行了詳實調查登記,同時拍攝照片,確保情況清、底子明、數據準;二是精準找出致貧原因。通過走訪交流了解到,貧困戶因身體或智力殘疾、重病、慢性病、身體衰老及失去勞動能力等因素致貧。只有找準貧困原因,精準把脈,才能找到治貧之策,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脫貧辦法;三是精準制定幫扶措施。摸清底數,區分類型、找出問題,分類施策,因地因戶制宜,尊重民意,一戶一策,增強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根據每戶的實際情況,與貧困戶共同商議制定個性化年度扶貧計劃,采取幫扶措施。
三、發揮部門資源優勢多元化扶貧。
區審計局利用部門資源優勢,堅持把引進社會力量幫扶作為提高結對共建實效的有效途徑,推動結對共建向縱深發展。協調區財政局,幫助社區爭取“一事一議”項目資金,支持村級道路建設;協調區殘聯,為視力障礙貧困戶爭取盲杖;協調區衛計委、醫保局、退伍軍人事務局,為因病貧困戶爭取醫療費用報銷;協調區教體局,為貧困戶家庭學生申請助學金;協調區農業農村局,幫助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協調區人社局,幫助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等。
2、產業幫扶帶動就業。通過我區實施的產業幫扶項目帶動貧困人口實現就近就地就業,截止目前利用在縣的38個產業幫扶項目幫助74名貧困人口實現就近就地就業。
3、崗前培訓提升就業素質。根據縣當地的產業特點,結合人社系統開展的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培訓,組織工程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師(博士)前往縣,為當地的服裝制衣企業的負責人和新錄用員工授課,通過培訓提高新錄用人員的技能水平,提升企業整體的成衣制作水平。
4、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能力。為了創新扶貧工作,提升扶貧的實效,將創新創業工作與電子商務結合引入扶貧工作,從北京邀請國家級電子商務師前往縣開展創業培訓和電子商務培訓,將新的創業理念和電子商務發展運營中的新思路、新做法帶給縣電商及其他創業者,給當地農村電商發展注入新活力。
5、教育幫扶助力扶貧。通過兩地教育部門協助,聯合技師學院等院校赴縣開展扶貧招生工作,宣講就業脫貧政策和技師學院招生相關政策,吸納籍學生來蕪就讀,并落實結對幫扶就學生活補貼政策(2000元/年)。截止2019年底,實際在蕪就讀籍學生548人,共計發放補貼109.6萬元。
6、關注包保項目完善資料收集。及時跟蹤了解結對包保項目進展情況,實地查看包保項目完成情況,同時對接承擔包保項目的區直部門和鎮街,掌握項目實施過程中吸納的當地人員就業信息,特別是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的信息。
7、牽頭組織整合培訓資源。作為結對幫扶培訓工作牽頭單位,通過摸底統計區直各相關部門和鎮街針對扶貧工作開展的各類培訓,將其中涉及業務交叉、對象重疊、師資共享等培訓整合,使得培訓工作開展更有實效性、目的性,確保效率和質量。
二、存在的問題
1、縣求職者傾向于北、上、廣、深及江浙一帶經濟發達地區,相比下我區企業的吸引力不大,轉移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到我區就業的任務完成難度大。
2、聯合市技師學院開展職業教育招生,由于縣當地和安慶市都有相當數量的職業教育機構,縣教育主管部門為了滿足當地的招生需求,對于我區的跨區域招生工作不是很配合,帶有很強的地方保護主義。
3、由于縣產業類型較為單一,以種植業、低端的服裝制造業為主,企業對于崗前、提升培訓的需求不大,崗位與我市人社系統相關技能培訓專業匹配度不高,導致此項培訓開展受限。
【正文】
為實現扶貧對象精準管理,扣好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顆紐扣”,我縣緊扣精準為“第一要義”,不斷深化工作、強化安排,保證工作落實到位,現將相關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全面梳理和排查貧困人口,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識別進行“回頭看”,做細做實貧困人口動態管理。一是由駐村干部和幫扶干部對所有貧困戶進行過篩式排查,采取大數據比對,綜合考慮收入、住房、教育、醫療等因素,篩查出不符合貧困標準的貧困戶,并予以刪除,堅決防止和杜絕“顛覆性”錯誤的發生;加強“檔外人士”的排查識別,對遺漏識別和返貧的重新納入,特別是低保對象和殘疾人,對符合貧困標準的,嚴格按照整戶識別原則和識別程序,納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范圍,做到應扶盡扶。
二、推進“連心”工程常態化、長效化。“三送”工作隊(常駐“連心”小分隊)按照省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行“四進四聯”活動打造“連心”工程品牌的工作方案》的要求,迅速組建了流動“連心”小分隊,隊長為我局黨委書記楊銳,成員由18名機關干部組成。流動“連心”小分隊于7月28-29日開展駐村活動,常駐及流動“連心”小分隊圍繞“五年決戰同步全面小康”目標,幫助所在村打好民生改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工程“三個攻堅戰”,做好宣傳政策、民情家訪、服務群眾、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等有關工作。
三、加強全覆蓋走訪,加大為民辦實事力度。7月3日組織全覆蓋干部集中走訪聯系群眾,充分利用農閑時間(中午、晚上群眾在家時間)走訪,利用手機短信等方式,確保與聯系對象見上面、說上話,讓群眾熟悉“三送”干部,了解“三送”工作。以振興發展三周年為契機,通過宣傳欄、村村通廣播、宣傳單等方式,大力宣傳今年以來工作隊辦實事情況以及我市振興發展的情況。走訪過程中認真聽取并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三送”工作隊和“三送”干部開展了一次承諾事項“回頭看”,認真自查工作隊年初“十項承諾”和“三送”干部精準扶貧幫扶承諾事項完成情況,對于未完成承諾,制定了計劃和進度安排,確保兌現承諾,取信于民。
四、完善了96333手機平臺工作信息。根據《XX市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和XX市精準扶貧信息管理系統有關要求,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在7月10日前完成了扶貧對象基本信息、發展意愿、幫扶規劃、年度幫扶計劃等內容的錄入工作,并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向全社會公開為幫扶對象制定的精準幫扶措施,接受社會監督,保證精準扶貧公平、公正、透明。手機平臺“三送”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名單與“干群管理系統”中干部結對聯系群眾名單保持一致,同時,常態化做好了手機平臺工作信息的上傳、更新工作。
五、做好服務農業生產工作。“三送”工作隊積極幫助恢復災后農業生產,協助駐點村抓好煙葉、臍橙、白蓮、生豬、油茶等農業產業培植,幫助農戶做好煙葉采收烘烤、生豬防暑防病、油茶夏季撫育等工作,并協調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鄉村開展相關技術指導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