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4 01:46: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中地理教學案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當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已成為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由此可知,高中地理教學案例的開發主體應當是廣大學生。以下從學生角度出發,就教學案例的開發展開探討。
(一)端正學生對案例開發的態度
作為學生對地理案例教學持有的一種內在心理傾向,學生的學習態度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因素,其一,行為因素。指學生針對教學案例開發存在的行為意向等,比如在上課前將一些素材提供給教師;其二,認知因素。指的是學生對教學案例開發的認識與評價等,比如對案例開發影響自身學習的一些看法;其三,情感因素。指的是學生對教學案例開發內容的一種情緒體驗,比如對于案例討論不夠喜歡。由此可知,教師為順利進行案例的開發工作,就需要及時了解學生有關案例開發的態度,積極解決這些問題,進而端正學生對教學案例開發的態度。
(二)使學生對基礎知識有扎實的理解
分析相關實驗得知,學生后續知識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知識掌握程度的影響,這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中同樣適用。基于此,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知識背景進行全面分析,明確學生已掌握的知識結構,其中有哪些知識會影響教學案例的開發,以及不利因素影響的有效避免方法,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參與案例的開發。
二、對地理教學案例的開發目標有明確認識
(一)以學生特點為依據開發地理教學案例
在對高中地理教學案例進行開發時,教師應對學生的實際個性特點、行為方式、態度等因素進行全面考慮,確保案例開發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及發展相符。例如,教師在利用“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將被迫舉國遷移”這一教學案例時,可根據學生好奇心重這一特點,提出以下問題: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為什么海平面近年來會上升得如此之快?人們可通過哪些措施將海平面不斷上升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在這一案例開發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他們會主動尋找結論,積極學習。
(二)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開發地理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指的是教師以教材內容及單元目標為依據,進而確定課程結束后應產生的效果。除了是教學順利開展的依據與動力,教學目標也是各項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因此,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如果能設置科學恰當的教學目標,并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就可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幫助,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師以學生反饋的信息為依據,實時調整教學進度。
三、對地理教學案例的開發渠道進行熟練掌握
(一)熟練掌握地理教材
隨著新課標的全面實施,出現了含有大量教學案例的各種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給地理教學案例開發提供了充分的素材。例如,在開展有關“工業的區位選擇”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教材中“鞍鋼與寶鋼的區位選擇”這一案例,對工業區位的主要影響因素展開分析,并對其布局的主導影響因素之間的差異展開比較。除了高中地理教材,教師也可從初中等其他學段地理或其他學科的教材中開發并提取有用的教材。
(二)熟練掌握報刊、網絡等信息化資源
當前,報刊、廣播、電視以及網絡等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知識的重要工具與渠道。因此,在開展地理教學案例開發時,教師可利用現代媒體獲取豐富的素材。例如通過互聯網,我們可找出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地震的視頻等,讓學生了解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印尼、斯里蘭卡、印度、馬來西亞、緬甸等國,死亡人數超過16萬,造成極為慘重的大劫難。通過開發此案例,從而將全球火山、地震的成因及分布規律揭示出來。
案例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開展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高中地理課堂上,老師可沿襲案例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激發高中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案例教學能培養學生提出、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個案例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征,學生只有將地理知識點牢牢掌握,才能解決地理問題。
一、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一)培養高中生的創新能力
地理學科具有較強綜合性,在課堂上融入案例教學,能使學生多了解典型案例,掌握最新地理信息與資料。部分高中生閱讀案例后,會產生極強的求知欲、好奇心,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到地理知識探究活動中,培養其創新能力。
(二)加強師生交流
在傳統地理教學中,主要以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為主,師生間交流甚少,無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案例教學設計的應用能增強師生交流,它是一種雙向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參與知識探究活動,教育人員在其中具有指導作用,引導高中生學習地理知識。當學生遇到不懂的知識點,可及時向老師求助,從而加強師生交流與互動,便于老師徹底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三)明確師生各自承擔的作用
案例教學要求教育人員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不能單純由老師機械式講解課本內容。在案例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育人員要明確學生與自己所承擔的作用,老師是教學內容的傳授者,主要組織、引導學生學習,學生是知識的接收者,在學習的同時要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最終將問題解決。老師向學生展示案例后,要引導學生思考,發現案例中值得探討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收集相關資料,從而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
二、案例設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合理選擇案例素材
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中,選擇案例素材至關重要。優秀的教學案例能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質量,盡早實現教育目標,因此,教育人員必須合理選擇案例素材。高中地理老師可成立地理教學網站,老師在網站上注冊賬號,登陸后及時上傳教學素材,與其他教育人員分享資源。例如學習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時,教育人員可將“瑪雅文明的消失”作為案例,使學生了解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為了獲取更多案例資料,教育人員還需參與實踐,以實踐內容作為案例,更具有說服力,例如高中院校可加強與氣象、地質礦產等部門合作,針對平臺上積極提供案例的教育人員,學校領導者要適度給予嘉獎。
(二)展示案例,強化教學指導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部分老師認為,只需于課堂內融入案例,便能使學生徹底了解教育內容,不用給予額外指導,單純通過期末考核成績,評估學生成績。這種教學方式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若學習地理知識只為應付考試,那該課程的開展與學習變得毫無意義。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起到指導作用,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有效指導,及時解答疑問,便于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在考核機制中,將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真實反映學生對地理知識掌握情況。例如學習《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時,老師可將本市交通運輸布局情況作為案例,利用地圖向學生展示交通路線走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提問:交通運輸布局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當學生提問后,教育人員可引導學生思考,從宏觀角度分析交通運輸布局與城市經濟發展、地理環境等因素間的關系,最終指導學生解決問題。
(三)從案例設計中拓展教學思路
地理課程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它是一門交叉性較強的學科,案例具有形象、直接、典型等特征,表現形式多樣,例如數據、圖形、圖像、文字等。在高中地理課堂內,地理人員必須正確應用案例,結合案例特點,拓展教學思路。教學案例展示方法有多種,例如情景模擬、閱讀教材、多媒體展示、口頭描述等。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時,老師首先以圖片或視頻形式,向學生展示自己家鄉農業園區的具體畫面,以該農業園區作為案例,明確農業園區的形成規律。展示案例時,首先只展示部分內容,待學生學習積極性被調動后,才將全部案例設計展示出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結束語:高中地理知識學習比較枯燥,為了豐富教育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育人員需融入新的教學形式。案例教學具有貼近實際生活、說服力強、直觀性強等特點,將這種教學形式融入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不僅能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育質量,而且有利于培養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金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難點突破方法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必修1教材為例[J].地理教學,2012,18:8-10.
[2]羅慶蓮.高中地理教材分析方法探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空間變化》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4,07:170-171.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2-0156-02
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們把現代教育思想劃分為人文教育思想、科學教育思想、實踐教育思想、主體教育思想以及創新教育思想等,現代教育思想。這一教育思想所形成的主要觀點已經被人們達成共識,教育資源極其豐富,教育形式多種多樣,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廣泛。所以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求知、學會思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地里教學中,案例教學模式是探究式教學模式之一。其可以促進學習者全面發展。
1促進學生更充分發展
1.1案例的開發使抽象的地理知識具體化,有利于學生準確理解地理原理: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人文地理基礎知識與自然地理知識有非常強的結構聯系,因此,其相同結構的內容非常少。但是,高中學生理解最為困難的還是許多地理原理、地理規律以及地理過程之間的聯系有區別,地理原理與地理規律比較抽象,給學生的理解帶來諸多困難。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為使這些抽象的地理原理、地理過程和地理規律直觀化、具體化和形象化。從客觀上引入實際教學案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
1.2案例的開發使靜態的地理知識過程化,發展學生的能力: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為使學生擁有廣泛的自由度、增加展示自己的機會,可通過相互之間進行討論,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相對于地理教學案例而言,一般提供了詳細的地理理事實情景和基本材料,學生需要制定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舉一反三、遷移模擬、引申擴展、類比評價等,努力培養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提出獨特見解,學生可展現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案以及具體措施,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可通過進行分析、總結、抽象、概括教學案例中所包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想,并從紛繁復雜的地理要素中抓住核心內容,探索本質特征,進而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1.3案例的開發使外部的地理知識內在化,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案例教學是“做”中學,學生學到的地理知識,是內化了的地理知識,是使人懂得、能掌握的知識,是有著知識的具體性,而不再是讓人難懂的,用語言過度凝練化的難懂文字,它能很快的被運用到實際中去,去解決處理適用于與它相適應的問題。經過很多次實踐后,學生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的方法,使“學會學習”成為現實而不是所謂的空想主義,因此它有利于學生的人生發展的。
1.4案例開發使雷同的地理知識模式化,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科學觀念:在高中必須學習的地理中,區域開發和國土整治屬于區域地理知識體系。大小一樣的區域地理在其構造上有很多的類似點。假如將這些區域地理知識一條一條的按照一定的條件講解,那么必定使很多知識出現冗長復雜,就會使這些知識在學生的思想中產生混淆,超過一定的度,就使得學生對地理產生厭煩感,從而降低了學習的主動性。從上面提到的形勢中,可以看出,將與地理有關的知識儲備歸納總結,也是必不可少的了。
1.5案例開發使枯燥的地理知識實用化,提高學生學習有用的地理的興趣:各個地方地理實效性與人們的社會活動是息息相關的,學生當下的活動與將來的發展都與地理案例分不開的。地理案例可以一些抽象,生辟難懂的知識具體化,平易化,讓學生很易于接受 ,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學生能用理性的思維方式理解和關注身邊的生活和社會,把書本上的東西運用到實際中去達到經世致用的原則 ,這就是這個案例的功效。
2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2.1參與地理教學案例的開發有利于地理教師專業精神的發展:地理教師的專業精神可以理解為地理教師對地理教育、教學工作的投入強度和深度。具體來說,指的是從事地理教授的人在工作崗位上中表現出的勤懇敬業、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熱情開朗,積極進取等的精神。從下表可以看出,教師參與案例開發的過程中,從“不愿合作、不愿意參與”到“私下合作、小范圍參與”再到“主動積極的投入”,專業精神得到極大的發展。
2.2地理教學案例的開發促使教師專業知識的完善:教師的知識儲備體系被有些學者分為一下三個方面: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這三方面知識協調均衡增長,是地理案例開發能力提高的必要條件。教師的本體性知識是前提和基礎,教師只有感知到某些因素與指定的案例教學相關,才會將有關的信息作為案例素材收集起來。從“選擇素材”、“編寫案例”再到“調整案例”的分析過程所需要的理論支撐就是教師的條件性知識。
2.3地理教學案例的開發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
(1)規劃與設計能力:“地理案例開發結構模式圖”可以看出,案例素材來源渠道廣,教師并不是隨意地確定主題和課題,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學校特色、社區優勢來選擇。另外,教師確定主題和課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動機、已有的生活經驗、能力結構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等因素。
(2)組織與協調能力:地理案例開發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涉及到多種要素。通過很多實踐證明,組織與協調能力的高低對一個來說是很重要的。主要是指校內外的人際關系,校內教師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
(3)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有時候給學生講授的知識是很深奧與復雜的,所以在講授之前,作為教師,必須得有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收集與處理二者是統一的,必不可少的。收集是處理的基礎與條件,處理是收集的結果與量變。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要有收集信息的能力,具體是:調查、搜查,考察、文獻檢索等方法。處理信息的方法是:類比、歸納,總結,綜合,統計、整理、分析資料等的方法。:
地理案例教學是經過教師的精心選擇和加工,依據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目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設計和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引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揭示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解決地理問題,從而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地理問題能力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
1創造教學情境
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中,教師應該多選擇與學生身邊生活所熟悉或所感興趣的事例來精心設計地理教學案例,創設了地理教學情境,就能迅速吸引學生的興趣,進入案例角色中觀察內容、思考問題,為后面學習順利開展做好準備。.依據情境學習理論,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創設地理教學情境,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地理學習的平臺,這符合情境學習理論中的“學什么和如何學,如何用的結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發揮學習主動性,獲得有意義的地理知識。好的教學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創造好的教學情境。
2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地理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新穎和經驗中聯系得上的事物最感興趣。學習興趣也叫認識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或積極趨近的傾向。這種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聯系著的。在地理案例教學中,教學案例多是選擇與學生身邊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件,或者是社會的熱點問題等,經過精心編寫,在課堂中呈現出來,能讓學生感到親切、迅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教學中創設一種使學生面臨“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問題情境,最能誘發好奇心,激起求知、探究學習愿望,從而激化了學習的興趣。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以計算機及網絡為代表的現代信自、技術,逐漸被引入教育教學過程,成為現代教育的技術基礎。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及應用改變了地理教學知識的呈現方式,并為課堂新模式的構建提供了前提和保證,“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也成為國家教育部的重要課題之一。
(1)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為教學案例設計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和展現平臺依據現代信息技術平臺,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迅速搜集相關的教學素材、事例、資料、圖片等大大節省時間和精力。依據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可創設逼真、清晰、動態的網絡教學情境,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完成教學任務,顯示了現代信息技術對地理案例教學強大的支撐作用。
(2)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優化案例教學方式。依據現代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案例教學,也可以在教學網站上教學資源,如教學課件、教學試題、教學信息等,促使地理案例教學方式可以多樣化,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培養地理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優化學生地理學習方式。地理案例教學中,借助課堂多媒體教學形式,學生可以觀察到更為豐富、直觀的地理學習資源,迅速投入到的地理活動探究中去,培養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其次學生可以借助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網上交流、查閱資源等,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主動探究學習,優化地理學習方式。
4設計合理的教學案件
高質量的教學案例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平臺。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中,好的教學案例,能讓學生感到親切,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入角色中,觀察和思考案例的相關內容,為地理教學提供重要平臺,有利于推進課堂教學。案例教學中合理設計問題,應符合地理學習發展規律。在案例教學中,通過合理設計,讓學生保持注意力,思考和解決問題,符合高中學生認知水平和思維發展規律,有利于促進地理教學任務高效完成。地理教學案例設計的好壞,是進行案例教學的重要前提,直接影響著案例教學效果,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教學案例的設計。首選要做到案例有針對性,某一教學內容可以設計很多的地理教學案例,所以教師在選取教學案例必順要有明確的重點,有清晰的目的,才有教學的針對性。應該因材設案,因人設案,因地設案,因時設案。教學案例的設計要緊密聯系新課程教材的內容、教學的目標,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體現本學科的特點,結合實際素材。其次要做好案例的來源,案例的來源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獲取,通俗易懂,真實可信,而且運用起來富有趣味,便于學生理解地理課堂上的深奧理論。從新聞時事、社會熱點中選取,拓寬學生視野,將“小課堂”延伸到了“大社會”,使得案例更加貼近實際。
5結束語
高中地理教學中,要做好案例教學,還需要做好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必須結合教學實際,如教學資源,學生基礎等各方面的情況,設計出符合該階段的地理教學案例。只有經過教師的精心選擇和加工,足夠重視,刻苦鉆研,才能設計出優秀的教學作品。
參考文獻:
[1]許定龍.地理教學案例的選擇原則和應用舉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2 (4).
一、高中地理教學應用案例教學的目標宗旨
1.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全面揭示了教育教學的根本宗旨,即在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知識如果得不到轉化利用就是去了其本身應有的價值,案例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應用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地理知識存在某些知識點很抽象,與實際生活聯系并不大,這種狀況增加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難度。案例教學則應用學生比較熟悉的案例素材與地理課堂教學知識相聯系,不僅降低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理解的難度,而且更容易讓學生掌握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進而能將所學的地理知識活學活用,提升了學生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豐富化的教學案例也有利于寬闊學生的眼界,開拓學生思維的思路,進而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鍛煉發展的機會。
2.營建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案例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案例教學為學生的合作討論創造了條件,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主參與性獲得了充分的發展。課堂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小組討論,促進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有利于構建平等和諧,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的探索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學生在自我探索下獲得的知識經驗往往記憶更加深刻持久,如此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就會顯著提升。
二、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的積極作用
1.案例教學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立足于教材知識與具體案例相結合,有利于創設貼切恰當的教學情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2.案例教學增強了課堂教學活力,相對寬松化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大膽發言,順應學生自我個性的發展。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尊重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提高。
3.案例教學對于教師能力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案例教學使得教師的教學思路更加開放,有利于建設民主化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受這樣的氛圍耳濡目染,也會在思想意識上樹立合作平等等觀念。
三、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精心選擇案例,優化課堂教學程序。案例選擇要與高中地理教材內容相吻合,這是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應用中的關鍵。對于案例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發展水平,要立足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將趣味化與知識化相融合。對于案例的選擇要進行精心篩選,案例要選擇的恰當,選擇范圍可以開闊化,無論是從教材提取還是從生活中提取或是相關的文獻材料中都可以,案例的選擇要把握住客觀真實、科學合理的原則。對于案例的應用要對實行的效果做好預測評估,要以學生能力發展為立足點,要保障選擇的案例能夠切實吸引學生,能夠有效激發學生進行研討的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活力。如果應用的案例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這時候教師要有充分的補救性策略,例如可以換一個案例,繼續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要結合學生現有的能力發展水平選擇案例,對于應用的案例可能性帶來的教學效果,教師也要提前做好預測評估。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我發揮的空間,適時進行引導點撥,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一、研究背景
地理核心素養,是在地理素養的前提下,找出其中主要的、對今后發展產生決定性影響的地理學科素養。在課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教學理念,轉變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基于核心素養下,我們做好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工作,加快培養綜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綜合能力水平。不過,目前學校教育中依然以應試教育為主,學校為了提升學生考試成績水平,地理課堂教學中依然以傳統教學理念。而在實際教學中,基于地理核心素養下的案例教學發展中存在諸多不足。因此,全面做好核心素養下地理課堂的案例教學工作,對于我們做好地理教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存在問題
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在案例教學開展中,不同教師也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方面持有積極態度。不過,在實際過程中,推動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工作,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案例教學中,地理核心素養尚未得到充分體現
在傳統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認知普遍不足,片面的認為地理學習中僅僅通過死記硬背便能夠過關。整體上看,學校管理中,對于地理教育內容及其價值普遍缺乏明確的認知,特別是在地理核心素養培養方面,認知程度更是非常有限。所以,從教師層面,由于尚未對地理教育的認知特別是對于地理教育核心素養的認知沒有提升到一定的層次。因此,地理課堂案例教學中,教師很容易會忽略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
(二)教師案例素材選擇渠道單一,尚未形成系統化案例素材庫
案例教學中,教師選取的素材來源主要以網絡、課本、日常生活等不同方面。不過,在各種各樣的素材來源下,如何選擇與教材能力要求相符的典型案例,則需要教師花費一定的時間去篩選。在案例選擇中,部分教師僅僅注重案例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案例的知識性。因此,案例選擇的針對性不強,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同時,地理教師在案例教學中,并沒有建立系統化、專業性的素材庫,教師具體應用教學案例時,每次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篩選。
(三)案例教學中沒有尊重學生主體意識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地理案例教學中,教師沒有發揮主導作用,對于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缺乏一定的引導。相應的,在案例討論中,教師也缺乏對于學生案例討論的指導,甚至存在著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相違背的情況。同時,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時,大多以小組討論并由代表發言匯報方式為主,而在討論中很容易出現部分學生討論不積極、不主動的情況,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水平。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提升建議
(一)提升地理核心素養在案例教學中的認知
提升核心素養在案例教學中的認識水平,在案例教學中,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掌握相關地理知識,提升合作及互動性水平。同時,教師也應該重點發揮案例教學的優勢,推動地理核心素養目標的實現。首先,在日常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確定將地理核心素養培養應用到地理案例教學中來,在能夠明確課堂教學方向的基礎上,推動學生更好的提升地理核心素養水平。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在不同的地理案例中來找出并分析問題,通過不斷探索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來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能力。
(二)確定案例篩選原則,建立案例素材庫
一、地理教學案例的選擇編寫
地理教學案例的選編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選編恰當的案例,能大大增強教學效果,那么案例如何選編,有哪些獲取途徑呢?
1.選擇與教學內容吻合的案例
案例功能之一是用來論證和檢驗地理知識和地理規律的。作為地理知識的一種載體,它必須包含重要的地理信息,體現地理原理和規律;作為地理知識的一種呈現方式,它必須切合教學實際的需要,受各種教學原則約束,促進教學過程的和諧發展。因而用于地理教學的案例,必須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體現教學互補、師生互動的原則,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的目的。因此在選編案例時,應注意避免與教學內容脫節。如在學習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時,可選擇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模式作為案例進行探究和拓展。
2.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創設案例情境
案例是一種情境化的學習材料。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經常收集、引用一些鮮活的、真實的事例,并把它加工成有一定背景,一定過程的情境呈現給學生。但要注意案例的情節,所給材料和和敘述的方法要能夠激起學生興趣,使學生覺得新奇,有探索欲望。如:學習人口遷移時,能充分利用“春運”的新聞、圖片、數據并在課堂上以案例呈現,通過課堂環節的分析討論,有關人口遷移的知識就可很好地掌握了。
3.教材“活動課”可改編為案例
課文末尾的“活動課”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很好地圍繞教學目標提供學生探究的空間。基中有些內容很好很新,具有典型性,地理教師可試著將其改編為教學案例引入教學過程之中。如“交通條件改變對攀枝花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這個活動課本身就是很好的一個案例。
4.高考題等試題資料中尋找教學案例
地理教師完全靠自己去創造和選編案例,工作量太大,往往不特別現實,而每位教師手上都有這樣那樣的各類試題資料,不妨嘗試從各類高考題、高考模擬題中選擇一些緊扣教材內容,又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材料,稍加處理,就可以形成一個優秀案例了。
二、案例教學中探究問題的設計
針對教學目的,結合案例材料,如何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是進行案例教學的保證。如何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提問呢?
1.針對教學目的的設計提問,切忌隨意性
課堂上只設計或拋出案例,而不注意預設問題或即興提問,往往會偏離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全面分析該堂課的目標,要完成什么任務,要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從而對案例設計相關的提問。
2.設計的問題要符合思維的遞進性
注重地理分析過程是地理案例教學目標的關鍵。因此案例教學中問題設計應注重遞進式探究,通過設計具有一定深度和遞進性的問題,形成串串相扣的問題鏈,啟發學生發現問題、交流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探究活動中得以充分展示。盡量避開大而空的提問,否則學生會無所適從,找不到切入點,也就無興趣探究了。例給出京九鐵路的有關圖文資料后,直接問:“京九鐵路的建設說明了什么?”這個問題就太大太空了,不如把它分解為:①京九鐵路穿越哪些省市?②沿線有哪些重要的糧、棉、油產區?有哪些礦產資源和旅游資源?③京九鐵路跨越發哪些大江大河,丘陵山區?④影響京九鐵路建設的區位因素是什么?⑤京九鐵路建設有何意義?這樣分解后,學生很容易順著一個個問題的解決思路完成探索過程。
3.問題設計,語言表述要準確
表達清楚的提問能夠提高學生正確回答的可能性,否則易引起思維混亂,無從判斷。提問的語言力求做到準確簡潔、清晰,避免不規范,冗長或模棱兩可的提問。尤其是某些常見的“開放式”提問,往往造成學生理解上的困難。
三、案例教學的課堂過程
案例教學是為了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教師和學生以案例為媒介,在課堂上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對所含原理進行提升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都要發生很大變化,因此案例教學在課堂上的教與學的行為往往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實現。課堂上進行案例教學應如何進行呢?
1.注意營造一個開放式的教學空間
案例教學的一大特色是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其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和教學過程都是一個開放體系。課堂上教師注意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精神,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自主交流、自主學習,并進行總結或提煉。
2.課堂上案例教學的實施環節
基本環節是閱讀案例D分析案例D內容擴展。分析案例的過程一般老師都調控組織得較好,充分發揮師生互動,挖掘案例所反映的原理。但一定要注意在分析的基礎上,有概括、總結、提升和擴展,從而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遷移,突破案例自身的限制,以實現“授人以漁”的教學目的。如以長江為例分析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的成因,讓學生掌握從地形、氣候、水系特征、水文特征、人文因素等角度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可以給出海河、恒河的有關信息,讓學生分析海河,恒河的洪澇問題,治理措施等。
在教學中,案例的使用經常會被泛化,只要是用于教學的實例,如教案、教學體會、教學實錄等,都可能被稱為"案例"。為了區別教師經常使用的各種例子,本文將"案例"界定為用于學生探索學習用的專門實例,是一種獨特的文體,它具備如下特征:
1.1 情境化
地理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引用一些鮮活、真實的實例,但這些實例往往不具備情境性,如在講"人口遷移"問題時,可以使用從我國溫州地區到法國巴黎打工居住的人越來越多,在巴黎逐漸形成了一個"溫州城"的事例。一般教師會把這個實例作為"舉例"講述給學生,而且不可能講述得比較詳細。如果把"溫州城"事例加工成案例,使其成為一個有遷移背景、具體時間、地點及移民生存狀況等的描述,就具有了"情境"。情境化是案例的突出特征。
1.2 典型性和針對性地理案例是根據教學目標整合過的一類教學資源
專門為教學開發的案例都有明確的重點,有清晰的目的。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難以獲得充足的教學案例,自己開發教學案例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即使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使用的也大多是一些未經加工的素材,如新聞報道。盡管這些素材也源于現實生活但它并不是專門為地理教學準備的。如果教師使用這些素材作案例,需要在選擇時充分考慮素材的典型性和針對性,或者稍做加工,使學生通過分析案例可以達到教學目標規定的要求。
1.3 內容豐富、相對完整地理教學案例
從一開始背景的交代到問題情境的描述是相對完整的,有比較豐富的信息使學生對一個點、一個具體區域、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有一個完整的認識,能設身處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決策。一個出色的案例提供的是一個真實的問題、矛盾和困境,存在著從各個側面分析解釋的可能性,內容的豐富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間。
1.4 可讀性強優秀的教學案例常能吸引學生閱讀
案例的情節、所給的材料和敘述的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案例的可讀性是案例教學成功的前提,既然案例的使用者是學生,如果學生對閱讀案例失去興趣,案例就會失去意義,所以案例應有既能令人愉悅又能增加學生學習經驗的價值。
2.案例教學的特征和形式
2.1 案例教學的特征
案例教學是為了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教師和學生以案例為媒介,在課堂上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對案例所含地理原理進行提升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的"學"的方式都要發生很大的變化。與其它教學法不同,案例教學是以案例為研究對象,以問題為導向,以探究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所具有的特征有助于學生增加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2.2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兩種形式
高中地理教學仍然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做基礎,但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比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要明顯提高。根據高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課程標準建議教師在教學中注意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而案例教學是培養高中學生地理思維和地理決策能力的途徑之一。案例的使用有不同方法,這里討論兩種,一種是分析型,一種是決策型。
分析型案例教學的基本環節是:閱讀案例一案例分析一內容擴展。下面是環境教育的一個案例:在北京市郊區的楊鎮的有一片面積近3000畝的濕地。一家開發商看中該地區,準備在此開發建設"京東大蘆蕩休閑旅游度假村"。該消息傳出后,當地村民十分高興,并紛紛積極配合開發商的征地工作,并希望將來能到度假村工作。但是,環保志愿者得知該消息后,卻紛紛為這片濕地的命運擔憂。當環保志愿者多次赴現場進行考察,四處奔走,先后在多家媒體發表文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動保護這片濕地。最終,當地政府對該事件進行了全面的調查,采納了環保志愿者的建議。
呈現案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這一事件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觀點各不相同,所采取的行動亦各不相同。那么,他們為什么要持那樣的觀點,采取那樣的行動,又為什么會產生矛盾沖突呢?然后安排學生對環境事件中色的身份、行為、觀點及行為后果進行行為價值分析,了解人的環境價值取向起著什么作用。最后安排學生分析其他社會現象中人的環境行為及價值觀取向。
3.案例教學推進地理學習評價方式的改革
[關鍵詞]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法;創新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既能夠幫助學生突破難點,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且不同的教學案例可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實現課堂的延伸。在地理課堂上,教師需要明確選擇案例的原則,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的能力。
一、案例的選擇要適當
選擇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基礎。案例是提示地理原理與規則、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載體,只有正確認識案例的作用與地位,充分鉆研教材,掌握學生的學習基礎,關注社會實踐,才能夠選擇出最恰當的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想要選編有效的案例,教師應當先熟悉地理案例的編寫技巧,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高中地理教材的特點。例如在講解荒漠化防治的問題時,教師就可選擇我國西部地區一些生態較為脆弱的省份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等案例。此外,教師選擇的案例還應當注意具備啟發性。案例教學中,多數教學活動都是由學生來完成,因此教師選擇的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過于簡單的案例無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且不利于學生吸收與內化地理知識。因此案例的各組成要素(圖表等)應通俗易懂,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順利地掌握地理規律,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些開放性的案例更容易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要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際上屬于一種集體探究活動,是教師按照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來選擇具體的地理事實作為案例,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與討論,從中發現地理原理,掌握學習方法,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最終實現教學目標。可見,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中,案例是完成教學目標的載體,案例自身并不一定是教學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以點帶面,不能太過死板。例如在講解“流域綜合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以長江流域為例”時,在教材中,對于美國田納西河的綜合開發利用進行了研究,假如在課堂上,教師以此為案例,針對上述內容進行講解,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具體分析長江流域,教給學生案例分析的方法,將田納西河作為補充材料,以學案的形式,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完成對不同問題的探究與分析。此種處理形式不僅可以解決課時緊張的問題,還能夠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今后遇到河流開發類的問題時能做到胸有成竹。
三、案例聯系當地實際,提高學生科學實踐能力
時代感與現實性強,是地理教學案例的主要特點,這些案例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同時還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地理的教育價值與社會功能,從而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地理課堂上,通過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案例,就能夠避免直白無趣的陳述,同時能夠促使學生認真思考、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可有效實現開放式教學。例如教師可結合當地的情況,針對城市中河流污染較為嚴重且具有繼續惡化趨勢,對于當地居民的生活與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的問題,結合地理教材中“可持續發展”的內容,設計“家鄉河流的變化”這一案例,在上課前一星期,可先圍繞案例提出幾個問題:(1)觀察家鄉河流的污染情況,主要有哪些污染物。(2)詢問家長,20年前、10年前河流是怎樣的情況。(3)觀察與思考導致河流變化的原因。(4)針對現在的狀況,你認為應當怎樣解決問題?你會怎么做?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的時間進行觀察與訪問,收集詳細的資料。在課堂上,學生因為都準備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都積極發言,相互交流與補充,此時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指導,最后加以歸納,就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通過此種教學形式,學生的學科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都可得到有效的加強。
綜上所述,在地理課堂上,使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作者:呂從兵 單位:江蘇連云港市塔山中學
[參考文獻]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項新穎的教學方式,針對高中地理課程而言,便于教學問題的直觀展現,加強對地理知識內容的分析,實現高效地理課堂的建構。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高中地理教師應該意識到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必要性,將地理知識與相關案例要點相互融合,強化地理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內在本質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在學習任務優化設計、問題思考創設過程中,高中地理教師還可應用案例教學法,強化與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故此,文章將立足核心素養培養,對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踐方法展開分析,以期為高中地理教師提供重要的教學建議。
一、利用案例教學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案例教學法可應用不同的形式展開,所發揮的教學作用也不盡相同。核心素養培養下,高中地理知識難度逐漸加深,特別針對較為抽象的知識內容,地理教師可應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展開,便于學生理解,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地理難題,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1]。與此同時,高中地理教師在更新與轉變傳統教學思想的同時,不斷嘗試新穎的教學方式,利用案例教學方法,融入新穎的教學元素,便于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收獲,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的教育目標。將地理知識形成有關的教學案例,就是一次教學創新的偉大嘗試,高中地理教師在案例教學實踐中引用多個知識內容,通過分析案例,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直觀的了解,便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相比單一的知識分析,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效果更加明顯,有利于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強化高中地理教學的整體效果。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促使高中地理知識更加形象生動,能夠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為此,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師圍繞教學內容,合理利用案例教學法,構建高效地理課程,將抽象的地理知識轉變成契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內容,幫助學生消除認知上的障礙。通過利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此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達到增強實效的教學作用。以人教版《人口的數量變化》為例,由于我國人口逐漸由西部向東部沿海區域發生轉移,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此節課知識內容,地理教師可利用案例教學方法,引用孔雀南飛的實例,為學生構建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通過掌握實際生活中空缺的生活習慣,聯想人們遷移的規律特點,有利于激活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人們往東部沿海區域遷移的內在意義。
二、利用案例教學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案例教學法的作用優勢十分多元,不但能夠強化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效率,還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所感悟,強化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意識。地理現象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開闊學生地理學習視野的主要路徑。案例教學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地理現象作為教學載體,引導學生總結分析,讓學生了解這一類型的地理規律,將地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突出地理學科學習的實效性。高中地理學科知識相對復雜多變,但是由于教材篇幅有限,知識內容只能淺層次介紹,針對值得探究分析的地理問題,無法深入探究[2]。為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與擴展,引用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內容,激活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積極投身于課堂學習中,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案例教學方法,融入與教學有關的內容,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的同時,還能擴寬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與掌握地理知識,體會到地理學習的魅力。案例教學方法是有利于強化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高中地理教師在應用案例教學法時,應將教學內容與教學實例相互連接,發揮案例教學法的導向作用,為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奠定良好開端。高中地理教師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需要擴展延伸不同的內容,并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興趣愛好、接受能力,為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內容起到輔助效果。高中地理教師可通過有目的性、有組織性的選取案例內容,將案例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地理教學的實效性,提高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效果,使學生收獲更多,實現地理教學的預期目標。以人教版《世界的居民和國家》為例,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閱歷十分有限,難以切身體會全球各地的國家文化與居民特點。此時地理教師利用案例教學方法,通過在課下借助互聯網為學生搜索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將其引用到案例教學之中,將枯燥單一的知識內容,轉變成形象真實的視頻動畫,便于加深學生的記憶印象,使學生通過領略世界各地的國家文化、居民特點,開闊自身的學習視野,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實現地理教學預期目標。
三、利用案例教學法,實現開放式教學
案例內容的選編是展開案例教學的前提條件,選取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案例內容是強化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案例內容的選取要想突出其案例的思辨性特征,才能讓學生在地理知識學習中,擁有充足的學習空間,進行知識的總結與歸納,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3]。為此,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師在案例教學前精心編選案例內容,具體方法如以下幾點:第一,注重地理教材中已經擁有的案例內容,通過案例間的相互融合,實現開放式課堂的構建。基于核心素養培養下,高中地理教材更加多元化,對于一個知識內容的講解,常常可應用不同的案例。另外,高中地理教材中都是十分典型的案例,這些案例和教學內容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學生只需要分析案例內容,即可了解地理知識,強化學生的地理知識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教材案例的應用。第二,視選取學生熟知的案例內容,相比于地理教材中已經擁有的案例,大多數學生對于實際生活中案例的熟知度更高,也了解其有關的背景內容。為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案例教學應用中,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基礎、接受能力等方面出發,為學生選取耳濡目染的案例內容,加強教學案例和知識原理的相互融合,使學生快速投入到角色之中,讓學生全面把握地理知識內在本質,感受到地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強化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發展,實現地理教學的預期目標。以人教版《產業轉移》為例,教材中引用的案例主要以“東南亞地區”為例,大多數學生并不了解東南亞地區的實際情況,加大了學生理解分析的難度。為此,在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利用案例教學法,引用學生較為熟知的長江三角洲等區域紡織工業逐漸向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案例,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
四、利用案例教學法,強化問題的解決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部分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只是片面地“講案例”,通過細致整合與耐心講解案例內容,不僅與案例教學的目的相悖,還深陷“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誤區,此種教學方式和過去的填鴨式教學并無本質上的區別。基于此,高中化學教師在日常授課中,應該重視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達到“用案例教”的效果。其中,“用案例教”主要針對以案例作為學習導向,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教學目標[4]。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案例只是教學媒介,并非教學的側重點,也不需要讓學生多加留意和具體掌握,只需要利用案例教學方法,使學生理解地理知識的內在本質,學會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案例作為導向,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突出地理教學的實踐性、趣味性、有效性的作用特點,為學生構建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地理課堂之中,激活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地理課堂上的主人,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水平。由此可見,案例教學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并非案例內容的具體掌控,而是在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遷移、鍛煉與提升學生的地理知識應用能力,啟迪學生的地理學習思維,強化學生的地理知識應用能力與分析能力,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地理學習基礎,實現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五、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高中地理教學對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與強化加以重視。為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意識到案例教學方法的必要性,更新與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認知思想,有效運用案例教學方法,為學生耐心講解地理知識,選取與教學內容相符合、滿足學生認知規律的案例內容,讓學生在案例分析中感受到地理學習的樂趣所在,強化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學生的綜合素養不斷提升,實現預期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水平.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高中地理探究性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35):296.
[2]張勇.基于新課標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法實踐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