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0 17:34:21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中學思想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心理學意義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不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彼^基本結構就是指,“基本的、統(tǒng)一的觀點,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薄皩W習結構就是學習事物是怎樣相互關聯的?!睌祵W思想與方法為數學學科的一般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從布魯納的基本結構學說中來看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學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學認為“由于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觀念在包攝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學習的知識,因而新知識與舊知識所構成的這種類屬關系又可稱為下位關系,這種學習便稱為下位學習?!碑攲W生掌握了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再去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就屬于下位學習了。下位學習所學知識“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牢固地固定新學習的意義,”即使新知識能夠較順利地納入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學生學習了數學思想、方法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內容。
2.有利于記憶。布魯納認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進構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則很快就會忘記。”“學習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證記憶的喪失不是全部喪失,而遺留下來的東西將使我們在需要的時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構思起來。高明的理論不僅是現在用以理解現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憶那個現象的工具。”由此可見,數學思想、方法作為數學學科的“一般原理”,在數學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無怪乎有人認為,對于中學生“不管他們將來從事什么業(yè)務工作,唯有深深地銘刻于頭腦中的數學的精神、數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卻隨時隨地發(fā)生作用,使他們受益終生。”
3.學習基本原理有利于“原理和態(tài)度的遷移”。布魯納認為,“這種類型的遷移應該是教育過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觀念來不斷擴大和加深知識?!辈懿藕步淌谝舱J為,“如果學生認知結構中具有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觀念,對于新學習是有利的,”“只有概括的、鞏固的和清晰的知識才能實現遷移?!泵绹睦韺W家賈德通過實驗證明,“學習遷移的發(fā)生應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學生需先掌握原理,形成類比,才能遷移到具體的類似學習中?!睂W生學習數學思想、方法有利于實現學習遷移,特別是原理和態(tài)度的遷移,從而可以較快地提高學習質量和數學能力。
4.強調結構和原理的學習,“能夠縮挾‘高級’知識和‘初級’知識之間的間隙。”一般地講,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的界限還是比較清楚的,特別是中學數學的許多具體內容在高等數學中不再出現了,有些術語如方程、函數等在高等數學中要賦予它們以新的涵義。而在高等數學中幾乎全部保留下來的只有中學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與其關系密切的內容,如集合、對應等。因此,數學思想、方法是聯結中學數學與高等數學的一條紅線。
二、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層次
中學數學教學內容從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稱為表層知識,另一個稱為深層知識。表層知識包括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公理、定理等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深層知識主要指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表層知識是深層知識的基礎,是教學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的,教材中明確給出的,以及具有較強操作性的知識。學生只有通過對教材的學習,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層知識后,才能進一步的學習和領悟相關的深層知識。
深層知識蘊含于表層知識之中,是數學的精髓,它支撐和統(tǒng)帥著表層知識。教師必須在講授表層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滲透相關的深層知識,讓學生在掌握表層知識的同時,領悟到深層知識,才能使學生的表層知識達到一個質的“飛躍”,從而使數學教學超脫“題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氣和創(chuàng)造性。
那種只重視講授表層知識,而不注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是不完備的教學,它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學生的知識水平永遠停留在一個初級階段,難以提高;反之,如果單純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層知識的教學,就會使教學流于形式,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也難以領略到深層知識的真諦。因此,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應與整個表層知識的講授融為一體,使學生逐步掌握有關的深層知識,提高數學能力,形成良好的數學素質。
三、中學數學中的主要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思想是分析、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想法,是對數學規(guī)律的理性認識。由于中學生認知能力和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限制,只能將部分重要的數學思想落實到數學教學過程中,而對有些數學思想不宜要求過高。我們認為,在中學數學中應予以重視的數學思想主要有三個:集合思想、化歸思想和對應思想。其理由是:(1)這三個思想幾乎包攝了全部中學數學內容。(2)符合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及他們的實際生活經驗,易于被他們理解和掌握。(3)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運用這些思想分析、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機會比較多。(4)掌握這些思想可以為進一步學習高等數學打下較好的基礎。
此外,符號化思想、公理化思想以及極限思想等在中學數學中也不同程度地有所體現,應依據具體情況在教學中予以滲透。數學方法是分析、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這些策略與人們的數學知識、經驗以及數學思想掌握情況密切相關。從有利于中學數學教學出發(fā),本著數量不宜過多原則,我們認為目前應予以重視的數學方法有:數學模型法,數形結合法,變換法,函數法和類分法等。一般講,中學數學中分析、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是在數學思想指導下,運用數學方法,通過一系列數學技能操作來完成的。
四、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模式
數學表層知識與深層知識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這就決定了他們在教學中的辯證統(tǒng)一性?;谏鲜稣J識,我們給出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一個教學模式:操作—掌握—領悟。
對此模式作如下說明:(1)數學思想、方法教學要求教師較好地掌握有關的深層知識,以保證在教學過程中有明確的教學目的。(2)“操作”是指表層知識教學,即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安僮鳌笔菙祵W思想、方法教學的基礎。(3)“掌握”是指在表層知識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表層知識的掌握。學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數學表層知識,是學生能夠接受相關深層知識的前提。(4)“領悟”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對掌握的有關表層知識的認識深化,即對蘊于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有所悟,有所體會。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是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的過程,往往是幾種數學思想、方法交織在一起,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具體情況在一段時間內突出滲透與明確一種數學思想或方法,效果可能更好些。
參考文獻:
“數學思想”作為數學課程論的一個重要概念,我們完全有必要對它的內涵與外延形成較為明確的認識。關于這個概念的內涵,我們認為:數學思想是人們對數學科學研究的本質及規(guī)律的理性認識。這種認識的主體是人類歷史上過去、現在以及將來有名與無名的數學家;而認識的客體,則包括數學科學的對象及其特性,研究途徑與方法的特點,研究成就的精神文化價值及對物質世界的實際作用,內部各種成果或結論之間的互相關聯和相互支持的關系等。可見,這些思想是歷代與當代數學家研究成果的結晶,它們蘊涵于數學材料之中,有著豐富的內容。
通常認為數學思想包括方程思想、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轉化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和公理化思想等。這些都是對數學活動經驗通過概括而獲得的認識成果。既然是認識就會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看法。實際上也確實如此,例如,有人認為中學數學教材可以用集合思想作主線來編寫,有人認為以函數思想貫穿中學數學內容更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效果,還有人認為中學數學內容應運用數學結構思想來處理等等。盡管看法各異,但筆者認為,只要是在充分分析、歸納概括數學材料的基礎上來論述數學思想,那么所得的結論總是可能做到并行不悖、互為補充的,總是能在中學數學教材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的。
關于這個概念的外延,從量的方面講有宏觀、中觀和微觀之分。屬于宏觀的,有數學觀(數學的起源與發(fā)展、數學的本能和特征、數學與現實世界的關系),數學在科學中的文化地位,數學方法的認識論、方法論價值等;屬于中觀的,有關于數學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流的原因與結果,各個分支發(fā)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內容上的對立與統(tǒng)一的相克相生的關系等;屬于微觀結構的,則包含著對各個分支及各種體系結構定內容和方法的認識,包括對所創(chuàng)立的新概念、新模型、新方法和新理論的認識。從質的方面說,還可分成表層認識與深層認識、片面認識與完全認識、局部認識與全面認識、孤立認識與整體認識、靜態(tài)認識與動態(tài)認識、唯心認識與唯物認識、謬誤認識和正確認識等。
二、數學思想的特性和作用
(一)數學思想凝聚成數學概念和命題,原則和方法
我們知道,不同層次的思想,凝聚成不同層次的數學模型和數學結構,從而構成數學的知識系統(tǒng)與結構。在這個系統(tǒng)與結構中,數學思想起著統(tǒng)帥的作用。
(二)數學思想深刻而概括,富有哲理性
各種各樣的具體的數學思想,是從眾多的具體的個性中抽取出來且對個性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共性。它比某個具體的數學問題(定理法則等)更具有一般性,其概括程度相對較高?,F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運動和變化、相輔相成、對立統(tǒng)一等“事實”,都可作為數學思想進行哲學概括的材料,這樣的概括能促使人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三、數學思想的教學功能
(一)數學思想是教材體系的靈魂
二、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實現生活化教學
在中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探究教材內容,合理有效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生搬硬套教材的做法,要靈活運用教材,并聯系和學習內容相關的社會、生活事件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教師要通過教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接觸到更多方面的知識,使他們在探究中對社會、生活素材進行分析和探究,并從中得到深刻的體驗和感受。教師要讓學生對國家大事和時政新聞進行關注,增加他們對社會的了解,通過讓他們對社會現象的分析來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三、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被動、壓抑的學習氛圍中解脫出來,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活躍、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下充分發(fā)揮探究積極性,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對于教學形式的選擇,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來決定,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各行各業(yè)》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各行各業(yè)的人進行采訪,并讓學生針對自己在采訪中的所見所聞和收獲進行分享交流,以提高學生對各個行業(yè)的認識,使他們意識到:無論在什么崗位,只要對社會在做貢獻,就是有用之才。
四、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
在中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在學習和探究中加深對道德行為的理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并反映在實際行動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來抓好對學生的教育契機,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提高行為道德評價能力,促進其道德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長,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實現高質量的中學思想品德教學。首先,通過對比加強學生的體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同一環(huán)境下不同人物的做法來讓學生進行分析,使他們通過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道德觀念來對不同的行為進行分析,獲得對行為的正確評價,加強他們的體驗,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例如,在教學《愛護花草樹木》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兩幅畫:第一幅是兩個小朋友在開滿鮮花的公園中,一個小朋友在給小花澆水,另一個小朋友采下一朵花插到頭上。第二幅是兩個小朋友把快要折斷的小樹用繩子加固,另外兩個小朋友一起搖晃小樹玩。教師要通過讓學生對比圖上小朋友的不同做法,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做才是對花草樹木的愛護,并讓他們在實際行動中養(yǎng)成愛護花草樹木的好習慣。其次,利用換位思考加強學生的體驗。換位思考是讓學生從客觀角度出發(fā),對人所處的環(huán)境和行為進行體驗和思考。在教學中,教師要用換位思考的方式來增加學生的體驗,讓他們通過親身感受提高道德認識,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有效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例如,在教學《同情幫助殘疾人》時,教師可以針對一些人對殘疾人進行嘲笑的現象讓學生進行換位體驗,讓他們思考:如果自己是殘疾人會是怎樣的心情?在換位體驗和思考中,學生認識到對殘疾人的嘲笑是不對的,要主動幫助殘疾人,學會正確對待殘疾人。
函數思想:把某變化過程中的一些相互制約的變量用函數關系表達出來,并研究這些量間的相互制約關系,最后解決問題,這就是函數思想;
應用函數思想解題,確立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是一關鍵步驟,大體可分為下面兩個步驟:(1)根據題意建立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式,把問題轉化為相應的函數問題;(2)根據需要構造函數,利用函數的相關知識解決問題;(3)方程思想:在某變化過程中,往往需要根據一些要求,確定某些變量的值,這時常常列出這些變量的方程或(方程組),通過解方程(或方程組)求出它們,這就是方程思想;
函數與方程是兩個有著密切聯系的數學概念,它們之間相互滲透,很多方程的問題需要用函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很多函數的問題也需要用方程的方法的支援,函數與方程之間的辯證關系,形成了函數方程思想。
二 、數形結合思想
數形結合是中學數學中四種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對于所研究的代數問題,有時可研究其對應幾何的性質使問題得以解決(以形助數);或者對于所研究的幾何問題,可借助于對應圖形的數量關系使問題得以解決(以數助形),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稱之為數形結合。
數形結合與數形轉化的目的是為了發(fā)揮形的生動性和直觀性,發(fā)揮數的思路的規(guī)范性與嚴密性,兩者相輔相成,揚長避短。
恩格斯是這樣來定義數學的:“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量的關系與空間形式的科學”。這就是說:數形結合是數學的本質特征,宇宙間萬事萬物無不是數和形的和諧的統(tǒng)一。因此,數學學習中突出數形結合思想正是充分把握住了數學的精髓和靈魂。
數形結合的本質是:幾何圖形的性質反映了數量關系,數量關系決定了幾何圖形的性質。
華羅庚先生曾指出:“數缺性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裂分家萬事非。”數形結合作為一種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大致分為兩種情形:或借助于數的精確性來闡明形的某些屬性,或者借助于形的幾何直觀性來闡明數之間的某種關系。
把數作為手段的數形結合主要體現在解析幾何中,歷年高考的解答題都有關于這個方面的考查(即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問題)。而以形為手段的數形結合在高考客觀題中體現。
我們要抓住以下幾點數形結合的解題要領:
(1) 對于研究距離、角或面積的問題,可直接從幾何圖形入手進行求解即可;
(2) 對于研究函數、方程或不等式(最值)的問題,可通過函數的圖象求解(函數的零點,頂點是關鍵點),作好知識的遷移與綜合運用;
(3) 對于以下類型的問題需要注意: 可分別通過構造距離函數、斜率函數、截距函數、單位圓x2+y2=1上的點 及余弦定理進行轉化達到解題目的。
三、 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分類討論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當問題的對象不能進行統(tǒng)一研究時,就需要對研究的對象進行分類,然后對每一類分別研究,給出每一類的結果,最終綜合各類結果得到整個問題的解答。 有關分類討論的數學問題需要運用分類討論思想來解決,引起分類討論的原因大致可歸納為如下幾種:
(1)涉及的數學概念是分類討論的;
(2)運用的數學定理、公式、或運算性質、法則是分類給出的;
(3)求解的數學問題的結論有多種情況或多種可能性;
(4)數學問題中含有參變量,這些參變量的不同取值導致不同的結果的;
(5)較復雜或非常規(guī)的數學問題,需要采取分類討論的解題策略來解決的。
3.教育者水平有限。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水平參差不齊,對思想品德教育不夠重視,加之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思想品德教育意識淡薄,在言談和行為中都流露出對品德的輕視,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負面的影響。
4.教育手段的單一,教育內容滯后。我國中學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育來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的說教和灌輸,即使搞活動的話,也僅僅是流于形式。整個思想品德教育過程沒有任何挑戰(zhàn)性,也喚不起中學生對思想品德教育的興趣。另外,教科書的內容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從小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到中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到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大同小異,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往往不能與社會現實相連接,使得受教育者對思想品德教育產生逆反心理。
5.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容易受到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影響。中學時期是青少年的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時期,開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評價和道德判斷能力,但是這一時期,學生的思想道德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和左右,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改變他們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標準。從而來自社會、家庭的各種負面信息都會給他們的思想品德帶來不好的影響。
1.何謂終身教育。終身教育是各類教育培養(yǎng)的綜合,強調給予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連續(xù)教育,屬于教育的子系統(tǒng)。從大體上而言,終身體育是由兩個部分有機組成的,第一部分即從生命開始到結束的過程中,倡導學生不斷參與各種類型的健身和鍛煉活動,提升他們的健康水平,強化體質,讓體育成為他們生命中的重要內容;第二部分就是強調在終身體育思想下,將體育整體化、體系化以及科學化作為最終目標,為各個領域的群眾提供體育實踐過程。
2.終身教育對于學生而言的意義。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也是人一生中接觸時間最長的體育教育階段。在這一階段,根據學生的性別、年齡、身心特點有計劃地開展體育鍛煉,既可以提升學生體質,又可以幫助他們掌握鍛煉方法,為終身體育概念的踐行奠定好堅實的基礎。終身教育是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這屬于一種意識上的問題,只有學生對此有正確的認識,努力將其踐行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出體育這門學科的價值。同時,體育有著極強的操作性,學生只有充分遵循相關的規(guī)律來鍛煉才能夠得到益處,因此,科學的鍛煉方式尤為重要,而終身體育的培養(yǎng)目標不僅是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理念,還要形成科學的鍛煉方式。
二、中學體育中如何落實終身體育教育
1.革新傳統(tǒng)落后理念。體育教學中,教學模式是其中的關鍵性因素,只要教學模式科學,符合學生興趣與發(fā)展需求,必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要將終身體育思想融入到中學體育中,就需要注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個性發(fā)展與個性差異,為此,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講解+示范”的教學模式,多利用宣傳、視頻等方法讓學生知曉終身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進行終身鍛煉可以顯著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和體質,幫助自己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鍛煉習慣和運動能力,從而促進自己的全面發(fā)展。
2.轉變落后教學思想。在傳統(tǒng)模式下,體育教師是體育課上的主導,很多教師也沒有注意到開展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往往為了完成任務敷衍了事,更加沒有深入踐行終身教育的思想觀念,這嚴重影響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在未來,教師需要轉變這一落后的理念,從全局角度來看待體育教學,努力更新知識,把握好體育學科新態(tài)勢、新型教學方法,在自己心目中樹立起終身體育的思想,與學生建立起平等、互信的關系,做學生的引導者,而不是高高在上只會照本宣科的老師,還可以采用課外活動、宣傳欄、體育課、課題專欄的形式為學生灌輸終身體育的思想,讓他們積極踐行這一思想觀念。
3.注意鍛煉綜合技能水平。運動技能可以讓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愉悅感,喚醒學生的運動熱情,讓他們產生長期鍛煉的意識,要想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必須要擁有長期鍛煉的意識。中學體育教學不僅要提升快樂教學,還要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注重理論學習,掌握各類運動的原理和作用,反復訓練,將理論轉化為行動。此外,在體育考核中,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應該改革傳統(tǒng)評價模式,不僅要重視技能和技術的考核,更要重視學生綜合水平的考核。
一、引言
函數思想,是指用函數的概念和性質去分析問題、轉化問題和解決問題。函數是中學數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滲透在數學的各部分內容中,一直是高考的熱點、重點內容。函數的思想,就是用運動變化的觀點,分析和研究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建立函數關系,運用函數的知識,使問題得到解決.這種思想方法在于揭示問題的數量關系的本質特征,重在對問題的變量的動態(tài)研究,從變量的運動變化,聯系和發(fā)展角度拓寬解題思路。函數的思想方法是貫穿于整個高中數學的一條主線.是中學數學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之一,故有“函數乃高中數學之綱”說法。函數的思想方法就是運用運動和變化的觀點, 集合和對應的思想, 去分析問題的數量關系, 通過類比、聯想、轉化合理地構造函數, 運用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使問題獲得解決.
函數思想是一種考慮對應、考慮運動變化、相依關系,以一種狀態(tài)確定地刻畫另一種狀態(tài),由研究狀態(tài)過渡到研究變化過程的思想方法,函數思想的本質在于建立和研究變量之間的對應關系。
用函數的觀點、方法研究問題的方法:
將非函數問題轉化為函數問題,建立函數關系,研究這個函數,得出相應的結論。 實
際上,函數方法就是RMI(關系映射反演則)的一個具體體現,應用函數思想方法解答數學習題的過程可用框圖表示為:
二、中學數學中的函數思想
中學數學主要學習初等函數,由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與常數經過有限次的有理運算(加、減、乘、除、有理數次乘方、有理數次開方)及有限次函數復合所產生、并且在定義域上能用一個解析式表示的函數。一般來說,分段函數不是初等函數,因為在這些分段函數的定義域上不能用一個解析式表示,但y=|x|是初等函數。
高中函數定義:設 , 是非空的數集,如果按照某種確定的關系 ,使對于集合中的任意一個數 ,在集合 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 和它對應,那么就稱為集合到集合 的一個函數 。
函數思想方法,不僅僅是使用函數的方法來研究解決函數的問題。構建函數關系式,使用函數的方法來研究解決非函數的問題應該是函數思想的核心。因此,可以認為函數思想的精髓是構建函數關系,產生使用函數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思路。中學數學中,代數式、方程、數列、不等式等問題都可利用函數思想得以簡解;特別是高中數學教材中,函數思想的內容相當廣泛。
三、函數思想方法在中學數學解題中的應用
函數思想方法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借助有關初等函數的性質,解有關求值、解(證)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討論參數的取值范圍等問題。二是通過建立函數關系式或構造中間函數,把所研究的問題轉化為討論函數的有關性質,達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目的。有些方程問題可以用函數的方法解答,反之,許多函數問題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來解決,而且要常常借助函數的圖象進行轉化。常用有以下一些方法:
(一)、利用函數的定義域,值域思想方法
例1.已知函數 的定義域為R,求實數 的取值范圍。
分析:“函數的定義域是指使函數解析式有意義的自變量取值的最大范圍”,
解:依題設, ,解析式有意義即“對任意x∈R都有 成立”即方程 無實根成立,分類討論,
當 時, 滿足要求;
當 時,則有 ,即 時滿足要求。
綜上:
例2.已知 的定義域為 ,求函數 的定義域。
解:由 的定義域為 可得 的定義域為 ,由 ,解得 或
的定義域為
(二)、利用函數的單調性思想方法
例3.已知函數 在上是增函數,求的取值范圍。
分析:一元二次函數應抓住開口方向以及對稱軸與給定區(qū)間端點的位置關系,特別注意對稱軸與端點重合也是滿足的。
解: 的對稱軸為:
由題意可知:所以
例4. 比較 三者的大小.
解:
由于冪函數 在 上是嚴格單調增函數,所以
(三)、利用函數的奇偶性思想方法
例5. 函數 是偶函數,則函數 的對稱軸是( )
A、 B、C、 D、
解:由 為偶函數可知對稱軸為 ,由轉化為
是將函數圖像向左平移了 個單位, 的對稱軸為
例6. 求證:
分析與證明:設 .因為
,
所以 是偶函數,圖象關于 軸相對稱。因為當 時, ,
所以 ,即 。
(四)、利用函數的周期性思想方法
例7.設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且滿足 ,當 時,,求 .
解: , ,
(五)、利用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的性質思想方法
由于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是關于 的一次函數,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是關于 的二次函數(缺常數項),故可利用函數求 .
例 8.已知 是等差數列, ,求 的值.
解析:由于等差數列的前 項和是關于 的二次函數且缺常數項, 于是可設 ,則有
① -②得: ,即
∋
(六)、利用函數圖象的思想方法
例9.設 ,
若 ,求實數 、 得取值范圍
解:化簡集合A得 , 設,, ,則 ,由 得 且 ,即區(qū)間 應分別被集合 , 對應的區(qū)間所覆蓋,作, 的圖象,有
且 解得 ,
培養(yǎng)、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是我們中學數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應用函數思想方法對培養(yǎng)、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有極大的幫助。從前面各個例題中可以看到,函數思想的精髓是構建函數關系,通過引入函數,將數學問題轉化為一個函數問題,并利用函數知識和方法來處理它。
附錄:【參考文獻】
? 莫里斯?克萊因,《古今數學思想》(第二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葉立軍,《數學方法論》,浙江大學出版社
一、創(chuàng)境動人,穿插生活與德育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有效地運用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夠著眼于“發(fā)展”,激發(fā)學生愉快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自主性,而且能夠有效地將生活教學與德育教學滲透到思品教學中。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實踐經驗與知識文化背景,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使思想品德學習變得豐富多元,精彩紛呈。由此,筆者以為,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該從所帶班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與發(fā)展需求出發(fā),根據教材內容、教學場地與教學設施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內容與形式都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巧妙地將思想品德文化知識融入到情境中,讓學生在熟悉、真實的教學情境中,感悟思想品德知識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在教授蘇教版八年級上冊“承諾的分量”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承諾的含義,讓學生以探索和發(fā)現的眼光挖掘出生活中的承諾,筆者設計了如下教學情境:首先,筆者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了2010年感動中國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的頒獎詞與感人事跡,激發(fā)學生對“誠信、承諾”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快速地進入到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在視頻播放后,筆者引導學生就“什么是承諾,什么是言忠信、行篤敬”開展了深入的探討,并邀請學生上臺發(fā)言,暢談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在討論過后,筆者利用PPT補充了幾則有關誠信的小故事,引導學生從教材和案例過渡到自己的實際生活,談談生活中有哪些承諾?如政府官員對人們的承諾、教師對學生的承諾、醫(yī)生對病人的承諾、建筑工人對房子的承諾,等等。通過材料補充、小組討論與班級交流的形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地加入到討論中,加深學生對承諾的理解,而且還能有效地滲透德育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品質。
二、探究塑人,靈動活動與作業(yè)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中指出,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個性特征施教。因此,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加速階段,學生之間的發(fā)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由此,在如何有效地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促進學生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是廣大思品教師值得思考探索的問題。筆者以為,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與作業(yè)設計中,應該采用問題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要創(chuàng)設探究性的教學實踐活動,把課堂的“指揮大權”適當地交給學生,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提供平臺;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性設計思想品德課后作業(yè),提高作業(yè)的探究性與實踐性,適當地布置一些活動合作型作業(yè),引導學生以小組活動的方式,揚長避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力求共同進步,尋求自身的發(fā)展,并以此滲透德育教學,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與集體榮譽感。在教授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獨特的自我生命”時,筆者考慮到初一學生對于生命這個話題,并不陌生,大多數學生都已經明白生命可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這些道理。但是,由于初一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還不成熟,對于“人的生命是獨特的”這個抽象概念還不甚理解。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探究性活動,首先筆者“由物及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人和動植物有什么不同展開了探究討論(如人具有語言系統(tǒng)、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等等),在學生進行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就學生的觀點加以評價、鼓勵與完善,讓學生們深刻地感受到人類生命的獨特性。隨后,教師再次深入,引導學生以“個體的獨特性”為主題,引導學生再次展開小組探究活動,深入學生對于人類生命個體性的理解。同時,在課堂活動結束后,筆者還設計了一項特別的作業(yè),讓每個學生設計一張“個性名片”,以文字、圖畫配以剪裁、折紙等創(chuàng)造性形式,亮出自己的特點,發(fā)揚自己的個性,并在下節(jié)課中進行展示。總之,推進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改革與發(fā)展,優(yōu)化課堂教學與作業(yè)設計,以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每一位思品教師的責任與愿望。筆者認為,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思品教師,應該站在時代的端口,做學生與社會生活、前沿知識的橋梁,激發(fā)學生對思品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與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思想品德水平的發(fā)展。
作者:邢春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楊港初級中學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志碼:A
Humanistic Ideas and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SUN Haibo
(Mingguang No.2 Middle School, Mingguang, Anhui 239400)
AbstractAs the West's important ideological trend, humanistic educational ide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manistic educational ideas comply with the student-centered ideas, as the main laws of modern education, as educators, who must be thinking of abandoning the doctrine of education, drawing on its rational part, make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s a student self-education process.
Key wordshumanistic ideas; people-oriented; quality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重視人的價值,在對于受教育者地位的界定方面,一直強調受教育者在整個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基于主體地位,對于每一個個人的個性、品質、人性、潛在力能的發(fā)展都給予較大的關注。自20世紀中期一直到現在,人本主義思潮以及其產生的一系列成果,對西方世界的教育理念和觀念、教育目的和宗旨、教育方式方法都產生了深遠而又不可忽視的影響。隨著中國對外交往的大門敞開,人本主義思想也對于古老中國的各個領域都產生的影響,就教育而言,受其影響也是較大的,尤其是對素質教育的提出和開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梳理人本主義的教育思想對于我們今天開展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
1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發(fā)展軌跡
進行追根溯源式的研究,可以發(fā)現西方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萌芽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先賢們的思想,后經文藝復興的影響,從夸美紐斯到盧梭、費希特等人,一直到裴斯泰洛齊,古典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發(fā)展達到了最為繁盛的時期。而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肇起馬斯洛、羅杰斯等人為起源的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的興起和發(fā)展為開端的。
2 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從人本主義心理思想中經改良變化發(fā)展而興起的,經過長時間的發(fā)展和眾多學者的奮力研究和鉆研,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具有科學性的教育思想理論體系,其內容涉及到教育的各個層面,研究的深度也為我們所不可忽視,研究的廣度更是值得借鑒,其主要的思想內容有:
2.1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目的和宗旨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強調教育的宗旨是竭力促進每一個人的個性的張揚和發(fā)展,培養(yǎng)有個性品質的人。由于每個人的家庭背景、社會經歷和個人感悟的都有差異,學生之間是存在有個別差異的。正因為如此,人本主義教育思想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人價值觀的不同,認為教育和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成長和發(fā)展得更像他們自己,使他們自己具有個性,而不是相互類似,一個面孔。
2.2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課程觀
在課程觀上,人本主義教育思想主張課程的重點應該是個人,而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材,在此情景之下,就可以把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以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為目的。就課程的具體安排而言,人本主義教育思想認為課程安排要學習者的興趣、積極性、能力及需要相適合,要與學生的生活經歷、受教育背景和社會實際狀態(tài)密切結合。
2.3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師生觀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該如何定位,二者又如何以及沿著何種軌跡發(fā)展,是師生觀的主要內容,師生觀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須具有的重要內容,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具有全新內涵的師生關系觀。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學生觀認為,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是處于教育的中心位置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其個性,具有自己獨特的實際狀況和個性品質。在教育過程中,將每一個學生都當做發(fā)展變化著的人看待,而不是將學生看作是被授予某些理論和只是的物體。教師的角色定位也有別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只是教授知識的教師,在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看來,教師并不掌握所謂的“正確答案”,也不是知曉一切的“圣人”,他只不過是愿意幫助學生探索如何找尋可能正確答案的人,是引路人。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同羅杰斯所描述的一樣,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任務不是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訓練”或“教導”,而應是學生學習知識、增長能力的促進者、鼓勵者和幫助者。
3 我國思想教育現狀分析及建議
我國的思想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流于形式,成效甚微。政治學科是負擔思想教育的主陣地,為什么倍受國家重視卻收效甚微?根本還出在人的問題上。一方面,教學大綱成了教師授課的指揮棒和法寶,各種要求過多且有的不切實際。另一方面,因受應試教育操縱,學校教育陷入怪圈。越是呼吁重視的學科越是不受重視,學校內重理輕文的現象愈演愈烈,政史學科皆難脫冷宮。從教育者來看,名目繁多的要求已將教師的手腳束縛起來,動彈不得。從受教育者來看,并不在于他們不明是非,而在于他們總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久而久之,主觀能動性喪失。高中學生大多是未成年人,其辨別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是比較低的,如此情況卻要面對大千世界的各種誘惑,困難和問題,對他們來說真是比較艱難的事情。如果教育者仍然運用那種脫離實際的空洞性說教的落后的教育方法,是不可能解決當代中學生存在的思想和心理問題的。因此思想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主旨,必須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當前,素質教育思想已確立為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素質教育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而人本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主體工程,素質教育及思想教育只有依托于人本主義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我們把人本主義教育與素質教育比較一下,就不難發(fā)現,二者有著許多共通之處,首先它們都強調開發(fā)個體的潛能,其次它們都重視培養(yǎng)個體完整的人格,再次它們都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人本主義教育堅持以“人”為核心,尊重人,肯定人的創(chuàng)造力,體現為人服務的原則。而思想教育也是以人為中心的情感教育,因此實施人本教育必須立足于思想教育,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因地制宜地制定可行決策方案。人是生產力、生產關系最積極活躍的因素,有效實施思想教育必須調動人的積極性,這是人本主義教育的內在要求。而調動人的積極性應該是兩方面的:一是教師;二是學生。其關鍵在于調整與當前教育改革不相適應的部分,這包括教育管理體系內部的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而核心問題就在于如何賦予教育以人本主義精神。為此要做到:
(1)轉變教育者的思想觀念,努力提高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質。時代在變,社會在變,教育環(huán)境在變,學生的情況在變,學生的要求在變,我們所面臨的一切都在變,學生和社會在不斷地改變我們,我們也就必須得變、得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就是不斷地否定自我、戰(zhàn)勝自我,必須對原來的經驗進行辨證地否定,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理論、新方法、新經驗,才能不斷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用健康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熏陶學生。環(huán)境可以教育人、感化人、陶冶人、改變人。校園文化是學校最好的育人環(huán)境,名人名言、黑板報、報欄、文化墻、校風校訓、各種展覽、網上論壇等人文精神載體和竹木園林、益蟲花草、藝術設施等都是很好的校園文化。學生在這種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氛圍中學習生活,心靈能夠得到凈化,智慧能夠得到啟迪,情操能夠得到陶冶,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能受到文化熏陶,精神上得到享受,體力上得到調劑,道德上得到升華。這種具有漸進性滲透性特點的教育,會使學生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性熏陶。
(3)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促使教師與學生,思想教育與人本教育的有機結合。要變教師中心為學生中心,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和諧的,民主的。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應把握好尺度。人本主義教育倡導的“以人為核心,尊重人,服務人?!辈⒉皇菬o原則地遷就學生,所以教師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為此教育者要扮演好“教師、家長、朋友、學生”四種角色,首先是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其實是家長,要關愛、關心學生;再次是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最后是學生,要向學生學習,促使教學相長。
(4)以人為本,讓學校成為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每個學生都是鮮活的、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它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教育者要尊重它們追求進步與發(fā)展的權利,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它們。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價值,并盡可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其在主動參與中體驗自身價值實現的快樂。
在我國,人本主義教育理論還沒有成為廣大教師的普遍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實踐中還是比較零散的,以人為本的思想教育方法模式尚未形成??傊枷虢逃ぷ魇且豁椣到y(tǒng)工程,它不僅要靠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還要依靠全社會的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推動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汪潮.人本心理學的教育思想述評.上海師范大學學報.
【中圖分類號】G633.9
體育教育思想是體育教學行為反映在頭腦中,經過思維形成的理念。教學思想對教學行為起導向作用,教學行為體現教學思想。所有的教學活動、教學改革都發(fā)端于教學思想。教學發(fā)展取決于教學思想,教學效果和質量取決于教學思想的正確性研究,體育教學思想對改革中學體育教學、優(yōu)化教學行為具有先決作用。
1 體育教學思想的形成過程
學校體育教學思想,是指在體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中,直接或間接形成的對學校體育教學的認識或觀點,并對其教學活動起方向指導作用。教學思想即呈現五彩繽紛,卻又受體育教學內在規(guī)律的引導和約束。反觀其體育教學特點的多元性,似乎引領著不同教學思想之間看似矛盾和沖突,但在人才培養(yǎng)的層次上,它們內在之間又是統(tǒng)一的。一方面說明了各種教學思想均非單一的在教學中起作用,任何單一教學思想都只能給我們以啟示,卻不可能完全把握住教學的本質;另方面也似乎規(guī)定了體育教學可以享有多種教學思想,在互補中使不同地區(qū)不同層次的學校體育教學在設計教學和操作教材方面,以得到小范圍的滿足和統(tǒng)一。
2 體育教學思想的形成與完善
2.1體育教學思想的形成過程體育教學思想形成的過程是認識過程、積累過程、篩選過程,具體為對已有教學思想的繼承;總結教學經驗,研究領域創(chuàng)新;通過教學信息流通學習借鑒;在實踐中檢驗。
2.2體育教學思想的確立原則適應社會發(fā)展,服從于教育和體育任務、目標;有效地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符合體育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原則;切合教學實際,適應教學條件;切合教學實際,適應教學條件;社會、家長、教師、學生認同。
2.3防止體育教學思想偏頗體育教學中往往出現教學思想超前、滯后、不當、偏激等現象。偏頗的教學思想往往脫離實際,影響教學實效。要防止中學體育教學思想偏頗通常要作到:善于學習,對教學新情況要深入了解,對新思想、新理念、新主張積極探討,防止觀念陳舊、墨守成規(guī)。
3.體育教學思想應遵循的思路
體育教學實踐微觀思想的很多內容融貫于教學實踐有關的活動之中,必須分辨、認清、加以領會、健康引導,發(fā)展科學教學,遵循教育原理、教學規(guī)律、運動規(guī)律、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評估各方面嚴格區(qū)別學教性質,在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和鍛煉意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運動、自會運動的習慣,避免影響健康和引起傷害的現象出現和發(fā)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習慣和能力,要使學生有專長運動項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考核辦法和要求要適合青少年學生大眾健身化,以改變競技運動方法和規(guī)則要求的辦法,淡化競技運動,使競技體育教材化;教學和教學各環(huán)節(jié)既要有繼承發(fā)揚,也要注意學習接納,更要重視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條件既要追求現代化,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基于創(chuàng)新性的就地開發(fā);從結果和過程全面綜合評價教學。對學生學習考評,既要有終結技評達標評定,更要有過程發(fā)展評價,逐步加大發(fā)展評價幅度和比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雙主作用。施教過程中盡快轉化主導為主體,最終成為主體自主學習行為;從中學教育的特點出發(fā),開展特色體育。
4.中學體育教學改革
4.1教學內容改革
體育教學內容是體育教學所用的理論知識和運動實踐材料。教學內容的科學水平、合理程度直接關系教學成效,教學內容的選擇和運用與教學思想有關,由教學思想決定。篩選教學內容是一項極其慎重而重要的工作。選擇教學內容的指導思想應堅持教材內容原則;根據貫徹健康第一思想和提高體育文化素養(yǎng)的要求,適宜擴大健康知識內容;本著有利于全體學生同動和促進全身活動特性精神,選擇運動實踐內容。我國學生體質心肺功能較差,對于有助于發(fā)展心肺功能的耐力跑等項目,盡管枯燥,但必須加強,不可縮減,盡可能改變其運動表現形式,使教學主體在得到鍛煉的同時體驗運動的樂趣;競技運動的人文性和其自身魅力及其項目的寬廣性,是體育教學必須堅持所在,但應在運動方式、規(guī)則要求等方面加以改造,使競技運動教材化,使體育教學達到良好效果。
4.2教學方法改革
教學思想無論于誰為主“似乎都有各自的困惑”。這一困惑;一方面源自學校體育教學本身亦是一種文化現象,體育教學方法是實施體育教學的途徑、方式和手段。教學方法關系教學效果, 反映教學思想。體育教學方法極多,有普通的教學方法,也有體育特有的教學方法。法無定法,重在得法。為卓有成效地施教,必須根據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切合學生和教學條件實際,有利調動師生積極主動性等原則,優(yōu)選教學方法。既要用好傳統(tǒng)方法,也要吸收他人經驗,更要注重研究創(chuàng)新。要重視啟發(fā)和激勵,在提高學生認知水平上下功夫,使學生明白運動行為的社會價值和個體身心發(fā)展價值,激發(fā)動機和興趣,萌生自發(fā)積極性。
4.3教學法探索
教學法即教學方法模式,是教學活動程式。教學法關系教學效果和質量,反映教學思想。應根據教學目標任務,圍繞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和教學條件等實際選擇運用。既要對傳統(tǒng)模式的繼承,也要注意對先進新理念的學習,更要重視教學模式的研究創(chuàng)新。
總之,我們必須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積極推動陽光體育運動,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體育教學,使中學體育教學更加體現體育育人的價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