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制改革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12-14 06:29: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化體制改革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文化體制改革論文

篇(1)

一、入世后政府體制改革

作為WTO的正式成員,我國的出口產品和對外投資項目將在WTO多個成員和地區中享受多邊、永久的最惠國待遇。同時,我國作為一個世界經濟大國,將獲得國際經貿規則制定與改革方面的參與權。我國可利用WTO的貿易爭端糾紛的機會,即在發生較大的與他國的貿易糾紛時,通過多邊談判和國際貿易糾紛仲裁程序去協調和解決,從而可避免一些單方面貿易報復所產生的向題。

(一)有利于我國的制度創新

加入WTO后,要求我國遵守相應的制度和規則,給了我國一個制度供給主導性起主要作用的國家產生制度變遷需求的強大壓力,這必將促進我國的制度創新。

WTO規則包括(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和四個附件。附件一包括:附件lA即貨物貿易多邊協議,附件lB即服務貿易總協定;附件即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附件二包括:關于戰爭爭端解決規則及程序的諒解。附件三包括:政策評審機制。附件四包括:民用航空器協議,政府采購協議,國際奶制品協議,國際牛肉協議。這四個附件中,前三個附件對所有成員都具有約束力,第四個附件只對接受成員具有約束力,對未接受的成員不產生任何權利和義務,因此又稱為復邊協議或諸邊協議。

為了與WTO規則和各項協議相適應,我國已對《著作權法》、《商標法》、《對外貿易法》、《保險法》等等進行修改。在貨物貿易方面,需制定《反傾銷法》、《反補貼法》、《電子商務法》。在服務貿易領域,需制定《外匯管理法》、《旅游法》、《投資基金法》等。在全國人代會修改和制定法規的同時國務院也加快了大量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其它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使之與WTO規則、協議的規定相一致和適應。資料顯示:目前國務院及其所屬部門已清理了2300多件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其它規范性文件,一些廢止的法規已經公布,其它的將陸續公布。上述的一切標志著我國的制度創新將進人一個新時代。

(二)有利于我國高祈技術產業的發展

在我國加人WTO后,外資將更多地以風險投資形式擴大在中國的投資。因為經濟的全球化,已經使國際資本把占領經濟制高點、搶占前瞻性領域的范圍擴大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隨著競爭優勢向知識和技術的傾斜,跨時空拓展技術應用正成為公司發展戰略的核心。中國的高技術產業在未來經濟中的作用不可忽略。它不僅會成為中國全盤經濟的制高點及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推動力,而且技術力量和市場前景對世界經濟將會產生重要影響。在中國取得參與資格后,意味著擁有了重要的市場份額,將滿足中國長期發展戰略需要。

國際資本市場利率已出現大幅下降,但由于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巨大的市場潛能,形成了大量的增值機會,延伸了資本運作范圍,國際資本已經將包括中國在內的這些國家和地區列人了全球最具價值的市場之一,正逐漸加大投資份額。從我國人世前WTO的談判可以看出來:外方十分渴望擴大對我國高技術產業的投資,也提出參與我國資本市場的規范和發展、擴大市場份額、以特定的基金形式投人運作等要求。這些外資可以以風險投資形式實現對我國的資本擴張,進而帶動國內民間投資向風險資本的轉化,造就足夠多的市場參與主體,形成高技術企業發展必須的高技術產業投資基金。國際資金本身構成新的投資主體,直接擴充民間資本比重,增加民間資本數額,形成有實際推動力的資本支持。

另外,加人WTO后,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國外留學人才的回國創業和原有科技人員創業。據統計,海外華人有近三千萬散布在世界五大洲。海外華人中具有高、中級職稱的高級技術人才就有十萬。海外華人尤其是留學生數量多、質量高,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否爭取他們回國創業或者為國服務,關系到中國技術產業發展前途。

二、入世后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

中國加人WTO必然牽動中國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其中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內容。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我國二元經濟結構向一元經濟結構的轉換以及服務業的現代化是結構調整中三個相輔相成的方面,這三個方面的任務是否完成,將直接關系我國今后的經濟發展狀態和趨勢。

(一)發展以信息技術產業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

我國目前的進出口結構仍然具有發展中國家的特征。其基本原因是,我國目前的行業內貿易在很大程度上與加工貿易相關。與其它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制造業的技術等級不高,高技術含量產品市場上占較大比重的是進口品。因此,這幾年中國積極推進產業升級的一個重要舉措是替代進口品。這種替代進口不是對進口品設置政策性堡壘,而是利用市場開放型經濟:一是開放市場,允許外國制造業產品進人;二是從國外進口技術和中間品,生產替代進口品;三是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在國內建廠。

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推進工業化時普遍面臨的問題是工業低水平嚴重,在加人WTO的條件下,差距擴大的結果是發展中國家追逐發達國家發展起來的低于其水準的制造業可能被發達國家扼殺。這可以說是我國制造業發展所遇到的經濟全球化的嚴重挑戰。應對的路徑只可能是發揮后發優勢,瞄準現代最新技術和產業,直接發展現代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這種跨越就是要跨越一個技術時代,直接進人現代技術時代。

因此,我國在加人WTO以后面臨的結構轉換任務是,抓住時機根據現代化的目標推進產業升級,其基本要求是國際分工結構由目前的比較利益結構轉向謀求競爭優勢。在發達國家進人新經濟的背景下,中國結構轉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發展以信息技術為先導的高科技產業。由此為計算機、網絡、通信等技術、產品和服務進人中國提供巨大的市場。

(二)二元經濟結構的轉換

中國是農業大國,具有明顯的二元結構特征。中國的農業特別是種植業,20多年雖然相對增長速度較慢、比重呈下降趨勢,但其絕對額仍然在不斷增長。但是,農業生產方式落后和農民收人低下的問題仍然是我國社會經濟的突出問題。在加人WTO后,農業在短期內將是受到沖擊的最大一個部門。以主要農產品國內外價格比較為例,見下表:

上表清楚表明:(l)我國農業產品中的大宗產品,即谷物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均沒有優勢;(2)在我國經濟作物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大豆、花生及其加工產品豆油、花生油也不具備優勢。面對外國農產品進人,中國的對策不一定是以同樣的產品針鋒相對搶奪市場,而是調整產業結構,減少一部分低效益的谷物生產,轉向具有出口潛力的產品(例如園藝產品)。這同時意味著主動讓出一部分市場給國外產品。

(三)服務業的提升和服務業的現代化

中國目前的現狀是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對外開放程度也低于制造業。中國的服務業的落后不僅在于其總體比重低,還在于其結構處于低水準。目前在服務業中占較高比重的是進人堡壘較低的運輸、餐飲、娛樂、房地產等。其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占25%左右。而具有主導性、現代性的金融、保險、通訊等行業發展相對于發達國家則嚴重滯后。

根據有關協議,我國將在2005年允許外商獨資銀行經營銀行零售業的全方位服務業務,并開辦人民幣業務;人世后國外券商和基金公司將進軍國內市場,以合資的方式設立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三年后持股可增加到49%。允許國外保險公司擁有50%的股份。初步分析,加人WTO對我國金融產業安全的影響主要表現為:(1)中資銀行的呆壞賬沒有完全處理,儲戶的流失可能會導致其流動資金短缺,從而引發財務風險;(2)由于大量呆壞賬存在,加上員工素質偏低,在缺乏透明度情況下積累的金融風險在人世后外界力的作用下可能成為威脅金融安全的主要根源;(3)中資銀行優秀人才的流失;(4)在資本市場上,對A股和B股市場影響存在巨大差異性,對游資的監管成為一個要害問題。

三、入世后我國政府的主要任務

加人WTO后面對的是機遇、挑戰和任務,實際上“鎖定”了我國改革的方向,即中國必須朝著開放的市場經濟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同時我們承諾的時間表也鎖定了改革開放的進程,迫使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加快改革的步伐。

(一)加快國有企業改革

1.以產權多元化改造國有企業,建立混合所有制經濟。為此必須做到:一是對國有獨資企業的數量要嚴格控制。除保留少數必要的國有獨資企業外,大多數起支柱作用的大型國有企業都應改造為產權多元化的現代公司。二是大力發展非國有經濟,其中包括民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特別要注意給國內私企充分的“國民待遇”。

2.建立國資委下屬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和大型集團公司,行使國有資產管理職能,實現政企職能分開,保證國有資產在現代企業制度的框架內增值。

3.建立一個使中國企業家健康成長的新機制。其要點一是企業家職業化,把經營者同公務員分別開來;二是建立企業家市場。企業家的選擇機制主要是市場機制;企業家的勞動力價格應由市場評價,并由企業按照其績效、風險、責任來自主確定,而不應由政府來確定,不應同外資企業的工資待遇有很大的差距。以市場化的選擇、激勵、約束機制,從根本上杜絕企業領導的短期行為和“59歲現象”。

(二)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大力發展非國有經濟,其中包括民營經擠和外資經濟,這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因為目前我國非國有經濟比重小,實力弱,很難承接和填補國有經濟的退出部分,也很難支律起“多元化”的一極。

現實中,我國作為世界上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每年有數百億的境外投資進人,它們都是私人資本。多年來,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廣大私營民營企業表現出了國有企業所無法具有的活力和效率。法規也已制定了保護個人獨資企業的法規,但仍然存在許多避壘,主要表現為:

首先在融資方面的不公正待遇。許多國企和政府工程盡管決策失誤、浪費嚴重,造成資金大量損失,經營長期虧損,無力償還借款,卻仍然可以根據政府部門的指令繼續從銀行獲得信貸,而民營、私營企業卻很難從銀行得到貸款,同時也得不到給予外資企業的優惠政策,如減免稅等。其次,在市場準人方面的歧視。實際經營領域中,準許國有經濟進人的行業有80多個,準許外資進人的行業有印多個,而準許國內私人和民間資本進人的行業只有40多個。

(三)國內市場壁全有待消除

國內經濟在許多地方及行業中依然存在著對國內產品和投資的種種壁壘。形形的地方保護主義依然存在,這些國內的地方和行業壁壘,不僅阻擋著外地產品的自由進人,而且使用行政權利為一些質次價高的產品提供庇護。所有這些現象表明,我國經濟在諸多方面,還面臨不公平、不公開的市場,最終不會培育出具備現代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和企業。因此需要各地各級政府樹立新觀念,轉變舊職能,培育市場功能。

(四)以信息產業化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1.大力發展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以信息產業為先導產業,使中國在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帶動整個工業結構的優化和產業結構的升級。

2.用信息化改造傳統產業。對勞動密集型企業進行信息化改造,使之成為兼有“勞動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雙重特點的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如紡織、輕工等產業。

3.大力扶植高科技中小企業,充實鼓勵風險投資,推動產業升級,給予他們一個全面發揮的機會。

(五)迅速提升我國企業管理水平

1.把握最新的管理理論,樹立現代經營理念。特別是由物本管理轉向人本管理再轉向智本管理;由你死我活的剛性競爭轉向競爭與合作并存的柔性競爭;由重視有形資產轉向更重視無形資產;由傳統的營銷系統轉向網絡營銷;由被動的適應環境轉向主動的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由企業組成的科層化、凝固化轉向企業組織的扁平化、網絡化、柔性化和虛擬化等。總之,我們的企業領導者必須更新觀念、跟上新的管理形勢。

2.以國內外先進企業為樣板,推廣追趕戰略和標桿管理,盡快縮短與發達國家在管理方面的差距。企業應建立進步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標桿管理觀念,不斷完善自己。

篇(2)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技術變化的速度非常快,但是職業教育訓練發展的速度卻較為緩慢,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不能及時地根據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做出合理的調整,培養出的職業技術型人才往往不能滿足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這種反差對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利的,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就是職業教育教學思維、教學方法、教學方式不能及時做出合理的調整,學校培養出的學生不能夠滿足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對職業教育進行深化的改革是非常迫切的,其改革核心就是要根據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養的時候開展一體化教學,培養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都全面發展的專業性人才。

1.2意義

職業院校對于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這一目標,尤其是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完全不能夠滿足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所以職業院校將就業作為導向,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構建一體化教學體系。職業院校通過開展一體化教學,可以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改變,教學由“知識的傳遞”轉變為“知識的處理和轉換”,學生由“被動接受的模仿型”轉變為“主動實踐、手腦并用的創新型”;教師從“單一型”轉變為“行為引導型”等。

2.職業院校烹飪教學的現狀

2.1教學模式不合理

中國烹飪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技術,中國古人用智慧創造出了種類繁多的烹飪方法和食物,是一門集多種學科為一體的具有很強實用性的科學技術,烹飪的理論工藝體系獨特且完整。當前職業院校在烹飪專業教學上,存在著在一些不足之處,普遍都采用“注入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下老師成為了課堂的主體,而使得真正的學習主體——學生的創新意識被抑制,所以必須加快烹飪職業教育的創新步伐,以一體化課程教學為基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核心,加強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結合,創造出全新的高效的烹飪人才培養教學模式。

2.2課程設置不合理

職業院校在對烹飪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的時候,往往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導致課程設置不合理,比如招生規模、實習條件、實習經費、師資素質等,在進行烹飪專業課程設置的時候,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設置不合理,理論課比例占到80%左右,實踐課只能占到20%左右,這就使得學生學習到的理論不能夠在實踐中去驗證,這必然會造成學習效果不佳。這種理論和實踐教學相脫節的現象是當前很多職業院校在培養烹飪人才時候的首要問題,這樣也就導致職業院校很難培養出全面優秀的烹飪人才,所以創新教學路徑,設置合理的課程教學方案,是職業院校非常重要的任務。3.3職業院校教師素質亟待提升當前很多職業院校的烹飪教師的綜合素質都不強,有的是理論知識能力很強,但是實際操作技能卻較低,有的是實際操作技能很強,但是沒有一定的教育教學方法,所以實踐課的教學效果也不是很好。職業院校缺少“雙師型”的烹飪專業教師,這使得職業院校烹飪專業的教學水平很難得到提升。

3.一體化課程改革的烹飪職業教育創新路徑

3.1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加強對實踐能力的培養職業院校在開展烹飪專業課教學的時候,應該先了解烹飪行業需要什么類型的人才,然后根據烹飪行業的需求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實際崗位的需要出發,烹飪崗位需要什么就在教學中教什么,在崗位上如何操作,在實踐教學中就要如何培養學生,這樣才可以使得學生在院校所學能夠在實際崗位中得到運用。在進行實踐教學的時候,要先根據實踐教學要教的內容教授相關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教學中用多少就教授多少理論知識,要將“必須、夠用”作為教學的原則,使學生可以一邊實踐一邊學習理論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操作技能,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3.1.1對課程結構進行優化,確認新的培養目標

職業院校在進行烹飪專業人才培養的時候,應該對課程結構進行優化,確認新的培養目標,應該將培養素質高、文化好、理論強、操作能力高的綜合型技能人才作為目標,還應該注重對學生管理能力的培養,這樣才可以使學生能夠滿足烹飪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烹飪專業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首要的就是可以體現技能型,同時還應該體現理論性和知識性。在對烹飪專業學生進行培養的時候,應該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創新能力作為重中之重,這樣才可以培養出更多全面優秀的學生。

3.1.2運用“一體化”教學模式

職業院校在培養烹飪專業人才的時候,要注重學生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雙重提高,而“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恰恰可以實現這一點。“一體化”教學指的是對各個教學環節進行整理和融會,將培養學生的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一體化”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效果顯著。烹飪專業“一體化”教學應該將培養學生的烹飪技能作為教學主線,加強實踐教學,可以借鑒餐飲企業對員工的培養模式來實現對烹飪專業學生的培養,并借鑒經驗設計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流程,可以選用“菜品主體、任務驅動”、“角色轉化、自主培訓”等“一體化”教學模式,可以按照“菜品開發準備-任務分析-菜品設計-菜品試做-成品質量評價-任務小結-菜品崗位試用-顧客意見反饋-總結改進-市場推廣應用”作為培養學生的核心技能課,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實際的工作流程,還可以感受到職業化的訓練氛圍,這樣對于學生以后步入工作崗位是非常有幫助的。

3.2對于烹飪實訓基地的建設要不斷強化

烹飪專業教學體系要想能夠發揮出最優的效果,需要良好的實訓條件作保證,完備的實訓條件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職業院校應該對烹飪實訓基地的建設進行強化,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來進行實訓基地的建設,實訓基地不僅可以滿足對烹飪專業人才進行基本功訓練的要求,還應該有熱菜制作實訓、涼菜制作實訓、面點制作實訓等場所,除此之外還應該創建“模擬廚房”,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實訓學習。職業院校還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發展校外實訓基地,可以讓學生去合作酒店通過頂崗實習等方式鍛煉實踐能力,這對于培養綜合素質強的學生是非常有幫助的。運用現代廚房一體化模擬訓練教學,具體分析如下:①基本理念。依據現代餐飲經營的需要,并和廚房管理理念結合,對廚房進行設置、布局以及設備分配,以廚房生產的過程和環節為主導,對原料,加工、烹調、冷菜、點心進行研究,還應該能夠體現出人力資源、衛生和安全管理等方面。②教學方法。可以實行一些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例如“一課多教師法”、“項目活動教學法”和“實際情形模擬”,也就是在教學中通過模擬實際工作環境,建立酒店和廚房的類環境,同時模擬工作項目或情境,探究對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案。③組織教學方面。提供給學生扮演主動角色的機會,例如,模擬學生擔當“餐飲部經理”、“廚師長”、“食品雕刻師”等角色,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合理分工,協同完成。相反的,教師轉變角色,只作組織協調的工作。④教學效果。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還可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鍛煉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方面有重要的影響作用。⑤教學思考。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實際考量現代廚房的情況,并對學生的菜單設計、制作情況報告、菜肴品質等方面進行綜合測評,發現實際效果突出。此外,教學內容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設計,并且在必要時進行合理的分項教學,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學成本。

3.3建設“雙師型”的師資隊伍

職業院校在進行烹飪專業人才培養的時候,綜合素質高的師資隊伍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烹飪專業對于學生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都非常注重,這就需要廣大的職業教育院校自身擁有數量眾多的,具備“雙師”素質的老師。學校方面也要加強對專業授課教師的培訓力度,努力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正是因為有了校企合作的有利條件,職業院校在建設實訓基地的初期,可以根據自身條件,聘請酒店有豐富工作經驗并且烹飪水平較高的廚師上課,同時,派遣校內理論知識較強的教師深入酒店進行實踐學習,在充實理論知識的同時努力提高實踐能力。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策略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走出去”就是讓校內授課教師到酒店企業進行頂崗學習,校內授課教師一般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功底,通過在酒店的實踐學習,充實實踐知識提高實踐水平,成為具備“雙師素質”的教師也指日可待。“引進來”政策,就是指學校聘請酒店精英人才參與到學校的課程教學之中,特別是實踐教學課一定要請酒店企業后廚人才來參與,他們是長期工作在烹飪行業一線的精英人才,精確掌握著烹飪行業需求的動態變化,精英人才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學校的教學結構,將教學內容和市場需求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

篇(3)

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發展水平與高度。在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設好,發展好,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體制環境和社會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文化體制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不相適應,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不相適應,與依法治國、加快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環境不相適應,與高新技術在文化領域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的趨勢不相適應。這些情況說明,文化建設的任務極其繁重艱巨,只有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創新,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我們才能繁榮和發展好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我國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我們,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迫切需要,是實現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歷史條件下,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戰略課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既是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只有充分認識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我們才能切實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大力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努力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及面臨的問題:

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文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是社會進步的顯著標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我們把文化建設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一道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需要我們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改善社會風氣,在全社會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良好社會氛圍和人際關系;需要我們創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所有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注入強大動力,實現文化建設與經濟、政治、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精神支撐和文化條件。

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極大地提高了資源配置的質量和效率,文化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既拓展了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流通和消費的空間,為文化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更加凸顯了原有文化體制與不斷發展變化的經濟基礎和體制環境不相適應的問題。文化領域在許多方面仍然停留在傳統體制的模式上,習慣于用計劃經濟的手段管文化、辦文化,把經營性文化產業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業,政府統包統攬,應該由政府主導的公益性文化事業長期投入不足,應該由市場主導的經營性文化產業長期依賴政府。一些掌握大量國有文化資源的文化單位,游離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外,缺乏活力和競爭力,在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情況下,有些國有文化單位被“邊緣化”,有的甚至難以為繼。黨的十六大提出,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納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的同時,要加快自身體制的改革,使文化體制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有力的體制保障。

三、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推動文化自身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長,呈現出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的特點,為文化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對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人民群眾要求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全社會提供更加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滿足人民群眾不斷變化和增長的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自身的發展也迫切要求沖破傳統體制的束縛,使文化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目前在一些地方,特別是基層存在的公共文化設施嚴重不足、設備陳舊、文化單位缺乏活力,以及外來文化產品大量涌入,侵權盜版屢禁不止,甚至腐朽文化沉渣泛起等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文化生產力還有待進一步解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還不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就要求我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發展面向群眾、面向市場,文化工作者各盡其才、各得其所,優秀文化產品不斷涌現的體制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文化發展的活力,激勵廣大文化工作者創作和生產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促進文化自身繁榮,使文化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以加入世貿組織為標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新階段。一方面,我們可以更好地學習、借鑒人類優秀文化成果,推動我國文化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使我們面臨國際文化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底蘊。但在日趨激烈的國際文化競爭中,我們的文化資源優勢還沒有轉化為文化競爭優勢,文化產品進出口存在嚴重逆差。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的基本結束,國外文化資本、文化企業、文化產品將不斷涌入,我國文化產業面臨的形勢將更加嚴峻,而我們的許多國有文化單位還停留在傳統體制,不具備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市場主體地位和實力。如果我們不加快改革發展,就會面臨既走不出去又守不住的危險。我們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產品競爭力、促進文化“走出去”的體制機制,培育一批有較強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積極參與國際文化市場競爭,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五、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維護國家戰略安全的迫切需要。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哺育和傳承民族生命力的載體,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面對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相互交融,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國際環境,面對敵對勢力加緊對我進行文化滲透的形勢,面對我國文化市場資本和投入日益多元的復雜局面,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鞏固和擴大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陣地,增強國有文化資本的市場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關系到民族精神與文化力量的豐富和增強,關系到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鞏固和完善,關系到國家的戰略安全和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現在,一方面文化市場上非公有資本迅速發展,另一方面公有制文化單位游離于市場之外,造成“主體”缺位。這就要求我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在繼續鼓勵和引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領域的同時,進一步鞏固文化領域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民族文化的主體地位,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和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增強我國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有效抵御外來不良文化沖擊,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文化安全。

如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一、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加大公益性文化事業投入,調整資源配置,逐步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鼓勵捐贈和贊助等各項政策,拓寬渠道,引導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業。加大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逐步解決農村文化產品和服務相對缺乏的問題,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城市社區文化設施,加強文物保護,扶持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繼續支持中西部地區、老少邊窮地區建設和改造文化服務網絡。要改進和完善國家扶持方式,堅持和完善有關文化領域的重點扶持政策和措施。要以項目投入為手段,以激發活力為目標,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始終確保黨和人民喉舌的性質。要優化組織結構,整合內部資源,轉變經營方式。要深化文化事業單位的內部改革,推進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不得相互混崗。

二、深化文化企業改革。轉制企業要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合理確定產權歸屬,做好資產評估和產權登記等工作。確認出資人身份,明確出資人權利,建立資產經營責任制。要確保國有資產安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轉制企業自工商登記之日起,實行企業財政、稅收、社會保障、勞動人事制度,重視職工權益保障,在一定期限內給予財政、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要切實做好勞動人事、社會保障的政策銜接,妥善安排富余人員。要重塑文化市場主體,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快推進國有文化企業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要著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創新對外文化交流體制和機制。實行政府推動和企業市場化運作相結合,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企業,成為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的主體。

三、加快文化領域結構調整。要合理配置文化資源,盤活存量,優化增量,解決國有文化資產結構失衡、效益不高、閑置浪費問題,科學規劃和配置公益性文化事業資源、報刊及廣播電視資源,促進文化資源配置向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傾斜。要大力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培育和建設一批出版、電子音像、影視和動漫制作、演藝、會展、文化產品分銷等產業基地。重點培育發展一批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支持和鼓勵大型國有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實行跨地區、跨行業兼并重組,鼓勵同一地區的媒體下屬經營性公司之間互相參股。支持中小型文化單位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富有活力的優勢產業群。要大力推進文化領域所有制結構調整,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大力推進文化產業升級,用先進科學技術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篇(4)

關鍵詞:文化企業 體制改革 資源配置 挑戰 機遇

從1996年到2011年,文化體制改革這一概念已經是第六次出現在中央的文件中,在體制改革的宏觀背景下,作為文化產品生產者之一的民營文化公司的生存問題是我們不可規避的話題。影視產品、文化旅游、動漫產品、音像出版等諸多文化產品都是有民營文化企業制作和出品的。而從其他角度分析不難發現,相對于國有或者國家控股的大型文化公司或者傳媒集團而言,民營文化企業呈現出資金力量弱小和產品產出質量較低的尷尬態勢。于是乎,數量眾多的民營文化企業如何在體制改革的洪流中持久地生存并不間斷地為社會民眾提供優質的文化產品是當下亟待解讀的核心問題之一。

市場資源自由配置導致民營文化企業的生存更加艱難。伴隨著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經濟體制改革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民營文化傳媒企業,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建立的條件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而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民營文化企業正處于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風口浪尖。其挑戰主要來自改組或者重組的國營或者國家控股的股份制文化傳媒綜合性集團,這類大型企業在文化產業鏈條的上、中、下游的絕對資源優勢將實力相對弱小的民營文化企業打壓到市場的邊緣。大型文化集團的不斷出現排擠甚至攫取了民營文化企業并不寬裕的市場生存空間。

民營文化企業的融資系數增大。持續不斷且足夠份額的融資能力可以視為企業在市場博弈中生死存亡的關鍵之舉,對自身帶有資金密集性企業屬性的文化企業來講尤為重要。毋庸諱言,企業融資的終極目的并不是在表層意義上彰顯自身的信用價值和融資能力,而是運用充裕的資金進行文化產品的生產,一個文化企業只有在其產品的市場行銷獲得文化市場的認可的時候,才可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同時構筑良性循環的企業信譽。

產品制作資金短缺。不能高效地配置文化資源是民營文化企業在產品制作層面的主要制約瓶頸。當下文化制作的現狀呈現出畸形的發展態勢:大型文化集團公司占據眾多的文化資源,包括文化創意人員、制作人員、產品的市場包裝和營銷人員,同時具備較為完善的市場運作機制,文化資源在被大型文化公司占有,同時以“驢打滾”的聚合方式無限制膨脹;而一般的文化企業,尤其是綜合實力一般的民營文化企業對優質文化資源的占有量極為有限,處于文化資源配置市場的邊緣位置。我們知道,對于一部影視劇來說,除卻導演、編劇、演員和攝影等主創人員以外,服裝和美術對其視聽語言的整體外化形式和受眾的視聽感染力起著重要作用。導演馮小剛的《夜宴》中也出現了標志權利和欲望的暗紅色與灰黑色,把人物的內心和性格特征進行了符號化的解讀。民營文化企業較少占有文化創作資源的境況的出現與大型文化傳媒集團對文化市場和文化資源的壟斷有密切關系,但就中小規模的民營文化企業自身而言,“一些文化產品生產和服務主體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急功近利、金錢至上”。[1]其視野的狹隘性和投資的盲目性也是造成其文化資源缺失的重要原因。

文化產品產出品質低下。這種境況的出現可以視為民營文化企業不能有效資源配置投入資金和無法高效聚合文化創作資源的結果。民營文化企業若不能采取積極有效地措施應對庸俗、低劣的文化產品的產出問題,將無法實現自身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進而陷入融資斷裂――資源缺失――產品貧乏的惡性循環的怪圈。

在文化改革的非常時期,新的體制和市場環境在為民營文化公司帶來諸多挑戰和生存問題的同時也為他們的長遠多元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而這種機遇對于在文化市場對壘的民營文化企業來說亦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在改革開放以及文化體制改革的有力刺激下社會各界對文化產業開始進行大量投入,社會力量和外資參與中國文化經濟發展新格局已開始形成。”[2]換言之,如果能夠把握好當下有國家宏觀政策所提供的發展機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即可占據有利的位置。論及文化體制改革對民營文化公司的造就的發展機遇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層面來論述:

其一,準入門檻逐步降低。文化生產自古至今都是一個有異于其他生產方式的領域。“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同時發展是我們對文化這一特殊存在形式的全新認識,也是我們文化體制改革所要努力地方向。就當下的文化市場環境而言,國家已經“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培育市場,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促進各市場主體的公平競爭。”[3]民營文化企業可以進入文化創意、文化產品生產和文化產品營銷的等整個產品鏈條的全部領域。

其二,稅收政策對民營文化企業傾斜。國家對民營文化企業的扶持在稅收層面體現的最為明顯。國家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小額貸款的同時對其營業稅進行免收,大學生自己設立的美術工作室、動漫工作室、影視工作室等都在國家稅收照顧的行列,此舉減輕了民營文化企業的競爭壓力,在另一層面上,提升了文化企業的市場生存能力。

其三,市場參與度更為廣泛。準入門檻的降低使得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文化市場中來,稅收改革為民營文化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活動空間,基于以上發展契機,民營文化企業的市場參與度亦有著質的提升。對于市場風險較大的文化工程,民營文化企業可以與大型的文化傳媒集團進行股份制合作,“遵循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律,利用特定的文化功能載體在體制機制創新、文化資源要素集聚等方面的優勢”[4]進行企業間的強強聯合

文化體制改革對于民營文化企業來說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挑戰與機遇并存。民營文化企業只有以積極地姿態應對體制改革過程中所帶來的挑戰,才能夠充分地利用和把握現有的發展機遇,進而獲得長足的發展動力。

注釋:

[1]王合清.當前我國文化改革發展亟待破解的幾個難題[J].理論視野,2011年第3期

篇(5)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4-20

一、當前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現狀

(1)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在我國在高等教育教學體系當中,高職院校一直處于一個比較邊緣的地位,從國家獲得的物質支持和保障也相對不足。這就導致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過程當中基礎設施的建設很不全面。以塑膠跑道的建設為例,當前在我國絕大部分的本科校園當中,塑膠跑道已經是校園體育設施當中的標配了。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當前高職校園當中,有超過1/2的高職校園并不具備塑膠跑道。以塑膠跑道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導致了當前我國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無法順利開展。

(2)缺乏有效規劃。高職教學旨在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技能,是直接為學生畢業之后的就業服務的。因此,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教會學生某一方面的技能是首要的教學目標。但一些高職院校當中體育文化相關的建設就缺乏應有的規劃,院校對這方面的支持力度也稍顯不足。

缺乏有效的規劃還體現在校方對學生學習時間的安排上,為了幫助學生完全掌握某一項技能,同時基于高職院校學生行為相對散漫的特點,高職院校學生的排課非常緊湊,學生缺乏課余時間來完成相應的課外體育活動。

(3)現有文化建設的影響力不大。上文提到,當前高職院校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當中處在邊緣的位置,高職院校現有的體育文化的建設不被上層的領導機關重視,其文化建設的影響力不大,這是影響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現有文化影響力不大,對相關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將會造成打擊,也會讓學校領導對構建校園體育文化的熱情和決心有所削減。

二、針對現狀的改革策略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了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的有關領導應該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加強學校內部體育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具體而言,有關領導應該向上級主管部門陳述構建體育文化的意義和價值,爭取上級部門的財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謀求合作的方式,改善本身體育基礎設施不足的現狀。從地理位置上看,隨著當前各大城市大學城的建立,很多高職院校都與本地的本科院校毗鄰,而這些本科院校通常是擁有比較好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協商的方法,借用這些院校的相關體育基礎設施,并依托這些設施完成對本學校的體育文化的構建。

(2)制訂中長期規劃。體育文化的構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學校制訂中長期規劃。從學校的角度而言,應該認識到在高職院校當中建設體育文化的重要意義和價值,認識到體育文化的建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中長期規劃的制訂上,既應該涵蓋對學生課程細節的設置,同時也應該包括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當中宏觀目標的制訂。要在一個比較完備的理念的指引之下,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不斷推動高職體育文化的建設。

(3)推進高職校園文化“走出去”戰略。為了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文化的影響力,應該鼓勵學生體育社團多參與全國各地舉辦的、與校園文化相關的活動,逐步擴大高職院校的校園體育文化在全國高校當中的影響力,激發學生搞好校園體育文化的興趣和熱情,并以此來引起上級部門的注意。高職校園文化的“走出去”應該與“引進來”相結合。一方面要將自己學校里已有的校園文化推廣到更大的平臺上,另一方面也要引導學生社團不斷地學習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

構建高職校園體育文化能夠幫助高職院校學生提高自身的素質。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和高職院校的相關領導應該將建設校園體育文化擺在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想方設法推動當前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篇(6)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34-7927-02

2003年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成立[1],這標志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進入破冰期;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部署文化體制改革,經過10年的發展,我國的文化體制改革已從破冰期進入深水區,文化體制改革的力度在逐步加大,政府職能發生了很大轉變,由辦文化轉變為管文化,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改革也在進行,但由于科技期刊具有專業性強、規模小、編制上隸屬于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等特點,科技期刊的改革不如公共文化體制改進進展迅速,但改革已然開始,作為科技期刊的一名編輯,我們要拿出改革的勇氣去開展工作,讓科技期刊的運營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的特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沒有隸屬單位庇護的前提下,能更好地生存。

如何在市場經濟中更好生存,不被淘汰,轉制改革后的科技期刊有很多工作要做。科技期刊跟公共文化期刊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學術性,把學術性發展好,是科技期刊建設的關鍵所在。學術論壇是大學生尤其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途徑[2],而研究生是科技期刊作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是未來科技期刊作者的主力軍,因此,如能將學術論壇與科技期刊聯系起來,將對科技期刊的建設產生重要影響。

1 科技期刊的特點

《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對科技期刊的定義為: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順序編號,印刷成冊、以報道科學技術為主要內容的連續出版物[3]。

1.1 科技期刊的固有特點

1) 技術性和專業性。科技期刊是為某一學科或某一專業服務的技術性、專業性刊物,這種特征與科研人員的專業性閱讀需求相適應,比較容易吸引相關專業的讀者和作者。

2) 開放性。大部分科技期刊的投稿和閱讀對所有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均開放,而非只對某一個單位內部或部分科研人員開放。例如,《工礦自動化》是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主管、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常州自動化研究院主辦的國內唯一一份集中報道我國煤礦電氣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等領域國內外新技術、新成果、新工藝及新動向的專業性技術期刊,屬于開放性的科技期刊,超過80%的稿件來源于各科研院所、科技創新企業和全國高校。

3) 讀者群具有專業性和穩定性。科技期刊的讀者多為相關專業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相關企業的研發人員和相關專業的高校教授、研究生,這些讀者具有濃厚的專業背景,一旦對期刊認可,將會表現出興趣的持久性和閱讀的穩定性。

1.2 科技期刊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特點

1) 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市場經濟在本質上是一種競爭型的經濟[4]。競爭就會存在優勝劣汰,就需要優先考慮經濟效益,沒有效益就無法生存。但科技期刊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個重要陣地,是展現我國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舞臺,擔負的社會責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科技期刊的建設既要注重經濟效益,也要注重社會效益。

2) 提高質量是期刊優先發展方向。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期刊必須逐漸提高期刊質量才能保證生存。科技期刊必須具有足夠的專業性、更高層次的技術性和廣泛的讀者群,才能在市場經濟中良好經營。

3) 經營模式發生重大改變。傳統的科技期刊多是掛靠在事業單位或科研院所,隨著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的改制,科技期刊編輯部的管理和經營也發生了重大改變,編輯部擁有了更多的自主經營權。在經營模式上,編輯部已不能單單依靠掛靠單位的支助,更多需要自主創收,而創收的前提是期刊要有鮮明的特點和廣泛的認可度。

4) 編輯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已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Office工具及各種企業通訊管理系統已被辦公室員工所熟知。科技期刊的編輯自動化還不僅限于辦公自動化,更多的網絡投稿系統、專家審稿系統、編輯辦公系統在科技期刊中被應用。以《工礦自動化》 網絡編輯系統為例,網絡采編系統自動登記稿件信息, 無需編輯再人工登記稿件、填寫作者信息、分配稿件編號等,減輕了編輯的工作量。初審稿件可通過網絡直接傳給專家或主編進行進一步處理,終審結果也可直接通知作者,且稿件的審稿情況可自動記錄,一目了然, 便于日后查詢。責任編輯可對錄用稿件進行在線編輯加工,且該過程中可與作者進行互動交流。另外,系統還與知網版不端文獻檢測系統進行了功能整合,提供不端文獻在線檢測功能,點擊相關按鈕可直接查看稿件的不端文獻檢測情況。采用該系統后,只要能夠上網,編輯即可隨時隨地辦公,突破了辦公時間和場所的限制[5]。

2 學術論壇在學生培養中的作用

當前在高校有多種多樣的研究生學術論壇,這些論壇在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被師生廣泛接受。學術論壇為在校學生提供了一個碰撞思想火花、啟迪科研靈感、開拓研究視野、探討技術問題的交流平臺,也為科研專家和研究機構展現技術實力、推廣學術思想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學術論壇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促進知識交流。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每個人的知識水平都是有限的,只有通過學習和交流,才能使知識不斷擴展。知識的擴展不僅僅是量的增加,更注重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加強交流是加深對知識理解的有效途徑。當兩種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并產生新的思考時,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的才能更深一步。

2) 啟迪創新思維。創新是一個研究型人才必須具備的品質,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培養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創新需要思考、試驗與實踐,同樣需要學術討論與爭論,學術論壇就是學術討論的一個重要平臺。學術論壇中,所有參與者都可以暢談自己的觀點,相互交流、辯論,碰撞思想火花,啟迪創新思維。

由此可見,學術論壇在學生培養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科技期刊能定期組織相關專業的學術論壇,不僅會受到高校師生的積極響應,同時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期刊在相關專業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中的知名度。

3 科技期刊舉辦學術論壇的舉措

3.1 選定參加人員和地點

1) 科技期刊的報道內容和服務范圍決定了學術論壇的參加人員應是期刊所報道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和高科技企業的研發人員,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雖然專業相近,但站的角度不一樣,對同一技術成果的觀點則不盡相同,組織這些人員在一起討論交流,對他們各自的技術發展都有益處,必然得到參加者的積極響應。以《工礦自動化》期刊為例,該刊集中報道我國煤礦電氣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等領域國內外新技術、新成果、新工藝及新動向,就可以組織相關專業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參加學術論壇,高校主要有煤礦類專業院校、信息工程類相關院校、自動化類相關院校,研究院所主要有中科院的相關研究所、煤科院的相關研究所和相關專業的地方研究所,企業主要是指在煤礦信息化、自動化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市場認可度較高的高新技術企業。

2) 學術論壇地址的選擇同樣重要,好的地點可以更好烘托學術氛圍、增加參加者興趣、提高學術論壇效果。本著重點針對在校學生的原則,學術論壇地點優先選擇高校,既有利于師生參加,也可以借助高校的各個平臺宣傳科技期刊,如高校圖書館、學校社團等。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學術論壇的地點也可以選在科技期刊編輯部所在地,這更有利于論壇的組織,同時可以邀請參加者參觀編輯部的工作環境,讓參加者更好地了解期刊的發展歷史,讓編輯與作者更好地交流科技論文的寫作心得,促進編輯與作者、讀者的關系和諧發展,提高科技期刊的市場認可度。

3.2 學術論壇內容的選擇

學術論壇內容的選擇需要注意以下兩個要點。

1) 主題切合本期刊報道的范圍。

學術論壇的主題必須切合本期刊報道的范圍,這是一個基本點,否則,對本期刊的建設沒有作用。主題可大可小,大的主題可以是一個行業或者一項技術的總體發展趨勢,可以請相關專家進行講解,小的主題可以是一個小的技術突破,可以請相關技術尖端人才進行講解。科技期刊舉辦學術論壇最根本的目的是促進期刊的建設,讓更多的相關專業的專家、人才、學生了解本期刊,擴大期刊的知名度,舉辦學術論壇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這個根本目的展開。

2) 選定本期刊發表過的高水平論文。

高水平論文是最能代表一個科技期刊整體水平的,如果一個科技期刊沒有幾篇可以代表本行業最高水平的論文,那科技期刊是沒有含金量的。邀請高水平論文的作者作為學術論壇的特邀嘉賓,既可以提高學術論壇的質量,也可以擴大科技期刊的影響力。高水平論文在討論的過程中會逐漸得到參加者的認可,同時也是對期刊質量的認可,隨著論壇的持續開展,要讓參加者逐步養成閱讀期刊、向期刊投稿、引用期刊論文的習慣。學術論壇對于科技期刊建設的作用是需要時間積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堅持的時間越長,效果會越好。

4 結束語

在當前文化體制深入改革的環境下,該文深入分析了科技期刊的固有特點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特殊性,借鑒學術論壇在學生培養中的作用,闡述了通過舉辦學術論壇促進科技期刊建設的具體舉措。學術論壇是高校和學術界經常舉行的活動,涉及面廣,影響深刻,將其引入科技期刊建設,必將極大推動科技期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霍步剛,傅才武.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理論分期與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策略問題[J].中國軟科學,2007(8):23-34.

[2] 李昌新,李雪芹,盧玲,劉國瑜. 學術論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J].高等農業教育,2012(2):75-77.

篇(7)

中圖分類號:G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1)10-0104-02

科技期刊出版是我國出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在國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政策推動下,新聞出版領域的體制改革正在由點到面地持續推進。如報刊體制的改革走過了推進內部制度創新、創建多種經營格局的過程,正朝著以資本運營為助推劑迅速實現媒介規模擴張的方向發展。隨著改革的繼續推進,未來五年將是新聞出版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和產業格局調整與升級的關鍵時期。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柳斌杰用“改革、發展、創新”六個字概括了“十二五”期間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任務和要求。面對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形勢,科技期刊發展正面臨嚴峻的挑戰和機遇。

一、新聞出版領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

近幾年來,在國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政策推動下,新聞出版領域的體制改革正在由點到面地持續推進。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在接受新聞媒體采訪時評價“十一五”期間我國新聞出版領域是發生了大改革、大發展、實現了大變化、大跨越。

截至2010年底,全國3000多家國有新華書店全部轉制變成企業,走上了市場競爭之路,100多家新聞出版企業集團組建,45家新聞出版企業上市,出版社完成轉企改制,包括地方出版社、高校出版社、中央各部門出版社在內的經營性出版社基本轉制成企業,1251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制或登記為企業法人[1]。相比之下,科技期刊的改革步伐則明顯滯后。

二、我國科技期刊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科技期刊是科學評價、學術交流、科學傳承的主要載體,是國家科技創新成果積累和科技競爭力的標志之一。高水準、有影響的科技期刊是反映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國內外學術交流的一個重要園地,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它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某一學科的學術領導權,改革開放以來通過高水平學術論文的優先發表,領導相關學科的國際新潮流。雖然從數量上我們是僅次于美國的科技期刊大國,但還遠不是期刊強國,總體實力偏弱,科技期刊發展仍面臨許多難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機制落后,競爭力不強

目前,我國擁有期刊總量9000多種,其中科技期刊將近5000種,占了半壁江山。長期以來,我國大部分科技期刊都是以編輯部形式存在,是為主辦單位科研發展服務的一個學術交流平臺,在發展結構上表現出散、亂、小的局面。編輯部作為主辦單位的一個小部門甚至一個小組,人員多則七八人,少則三五人,所出版的期刊一般都是單打一。雖然我國科技期刊的種類較多,但由于這些期刊大都分布在不同行業的不同單位,而且沒有嚴格的定位,所以重復辦刊的現象嚴重,不同的刊名,但是其內容與形式上卻大同小異。

(二)發行量小,市場認知度不高

目前我國的科技期刊種類在5000種左右,種類與數量雖然不少,與其他科技期刊強國相比,總體水平較差,市場發行量較小,整個科技期刊市場呈下滑趨勢[2]。

由于科技期刊專業性強,發行受眾范圍較小,所以發行量普遍不大。據有關統計(見表1),我國大多數科技期刊的發行量在1000~3000冊/期,約占總數的41.6%;發行量在萬冊以上的科技期刊僅占總數的4.5%。

(三)學術質量不高,影響力不大

英國《自然》雜志2004年的被引頻次36萬次,影響因子32;而我國的科技期刊被引頻次最高的也只有5000次,其中多數還是自引,影響因子最高的僅達到2。[4]我國科技論文年發表量有幾十萬篇之多,雖然近年來被SCI和EI收錄的數量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約80%的國際論文分布在低引用區和零引用區,也就是說,發表的論文并沒有引起同行的關注。科技期刊在國際科學界的影響力仍普遍偏小,由此導致大量高學術水平的稿件流向國外。

三、對我國科技期刊體制改革的思考

(一)分類推進體制市場化

科技期刊出版體制的市場化是指在開放的科技期刊出版市場中,以需求為導向、以競爭為手段,實現科技期刊出版資源的充分、合理、高效配置的一種機制。從目前我國的科技期刊的情況看有三種情況,一是已經成為市場經營主體的科技期刊出版單位,他們已經在市場化運作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在國家文化出版體制改革的形勢下,他們將如魚得水,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二是那些已經在市場中拼搏多年,只是沒有取得市場經營主體資格的科技期刊,通過體制改革,確立這些出版單位的市場主體地位,將使其具備參與市場競爭的完全行為能力,改革的形勢將為其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三是由各類事業機構或直接由政府支持運作的科技期刊,這些期刊目前占大多數,并且多為學術期刊,生存基礎薄弱,直接轉企改制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因此必須充分認識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也就是說即使將科技期刊出版定性為經營性活動,多數已也不具備條件,因此筆者認為應分步推進,對這些期刊可由各行業集團組織出版實體,也可由學會組織出版實體,而不搞一刀切,不劃時間節點。因為條件成熟的、具備實力的必定會借改革的大好形勢主動實現市場化運作的目標。

(二)大力推進經營集約化

所謂經營集約化是指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通過經營要素的重組來實現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回報的經營方式,包括質量經營、規模經營和人力資源經營等[5]。大力量推進經營集約化就是要通過建立資源共享的集團,通過調整、重組,把出版資源更加合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起來,形成優勢互補,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6]從我國目前科技期刊的現狀出發,對非法人單位的科技期刊,一方面可以通過行業集團組建自己的傳媒實體,主管單位將屬下的期刊資源進行整合,合理定位,搭建組稿、發行、廣告等資源平臺,打造行業的科技期刊品牌和出版實力。如卓眾出版公司就是一個典型實例。2003年他們成為新聞出版總屬的改革試點單位,將分散的期刊和報紙資源整合,成立了雜志社,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已經打造出目前國內多種品牌期刊,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科技期刊也可根據期刊自身的內容和專業優勢,按照自愿組合、互惠互利原則,聯合行業內有市場發展潛力,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期刊進行集約化的組合和多媒體的整合,向科技期刊集團化方向發展,樹立期刊的品牌形象。如中華醫學會作為中國的期刊航母群,屬下有100多種期刊。

(三)重點打造國際化期刊

科技期刊作為科學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載體和平臺,對于一個國家科學研究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指導和促進作用。隨著國際間學術交流需求的不斷加強和我國加入WTO帶來的國際范圍內學術期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科技期刊的國際化引起了科研工作者、期刊編輯和期刊管理者廣泛的關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曾經感言,一個國家能辦出有國際影響的學術期刊,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它的影響可能比一個重點實驗室的影響還要重要得多,還要大得多。如果我們國家有很好的實驗室,有很好的科學研究,卻沒有相應有影響的期刊,是不全面的,也是令人遺憾的。在當今激烈的國際科學技術競爭中,我們國家要把科學技術搞上去有一定難度,相比之下,要把學術期刊辦好難度就更大。目前看來,用五年或十年時間在我國建成幾個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實驗室是可能的。但是,要辦好一份自然科學學術期刊,使之在國際上產生影響,也許還遠遠不夠。

影響國際化對大多數期刊來說是遙遠的、甚至是不現實的。一方面很多科技期刊目前的生存問題都難解決,高品質的稿源匱乏;另一方面處于保密問題,很多科技期刊只是在國內發行,稿件的保密審查非常嚴格。因此打造具有國際化影響的科技期刊應有重點、有目標,不能盲目國際化。比如作為國防科技工業的許國期刊一般應立足國內,而對基礎科學來講,特別是主流學科期刊必須國際化,要面對國際作者和讀者群體,這些期刊從發行、編委組成、作者、衡量標準等都應國際化。

目前,我國下出版體制改革已進入一個全面推進的階段,盡管改革的大方向已經確定,路線圖和時間表也已明確,但是面對科技期刊的復雜性,改革還面臨許多問題。我們必須加強對國家出版體制改革精神的學習和理解,加強思想觀念轉變,把握期刊定位,打造品牌期刊,并在此基礎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身風格,靈活轉變內部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在有效的機制運行下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建臣.科技期刊的改革與發展探析[J].傳媒,2006(7).

[2] 趙恒.論科技期刊運營發展改革思路[N].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2010.

[3] 孫明.武夷山.國內科技期刊業應用競爭情報現狀調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9(3).

篇(8)

隨著社會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西方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先后提出了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的理念,并且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管理機制。然而相比于西方,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中國公共文化建設與發展都是相對落后的,更令人擔憂的是由于理論指導的缺失,在管理與服務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與困擾。因此,進一步深化改革,轉變發展思路,探討公共文化建設與發展的有效路徑是有必要的。

一、當前公共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相比西方發達的公共文化建設體系,中國公共文化建設才剛剛起步,正是因為發展時間短,因此公共文化不僅在理論研究上明顯滯后,而且在具體的管理運行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與不足。

(一)公共文化資源的閑置與浪費。在中國,公共文化建設一直沒有擺脫改革開放前計劃體制的影響,政府辦文化的角色形象時時顯現在政府的文化管理中。正是由于公共文化建設以政府為主體,因此在公共文化設施、產品以及服務上經常出現供給與需求的矛盾。不言而喻,宏觀層面上的政府供給,是難以滿足微觀層面上的大眾需求的,這樣一來,公共文化資源的閑置與浪費也就不可避免了。相關數據顯示,當前近20%的農家書屋、文化大院以及一些休閑娛樂場所處于閑置甚至挪作他用;還有一些圖書館、博物館以及群藝館常年處于冷清甚至關門狀態。

(二)文化工作者積極性不高。在過去的計劃體制中,公共文化單位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文化產品、服務的唯一供給方,并且在藝術作品的選擇、演出計劃的安排以及演出人員的薪金、任用上都是由上級決定的。我們知道,在特定時期內計劃體制在公共文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是從長遠來看,計劃體制一方面嚴重扼殺了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積極性、創造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文藝作品脫離生活,滿足不了人民群眾日益強烈的文化需求。如今,隨著演藝團體改制的不斷推進,要求演藝機構以獨立主體的身份進入市場,可是由于過去體制的影響,一直以來,演藝機構自身實力小,競爭力不足,創造性不高等等,于是當前便處于進退兩難的境遇,一方面難以融入市場,另一方面失去了過去生存的溫室。

(三)公共文化產品、服務脫離群眾生活。在公共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政府角色不斷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可是由于政府角色轉變的不徹底,也就造成了宏觀層面上的文化供給與微觀層面上的群眾需求之間出現了矛盾。例如公共文化產品、服務在意識形態上過于明顯與人們群眾心理的渴求度截然相反;文化產品在內涵上過度追求高雅、神圣化與人們實際生活偏差過大;文化作品內容低俗、無病,難以滿足群眾對健康、積極情操的追求;文化作品在形式上本著民族虛無主義,崇洋,脫離了群眾對本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熱愛;文化作品恪守傳統,形式老套,不能滿足當前群眾對藝術多樣化的喜愛等等。

二、公共文化建設發展路徑探析

(一)公共文化發展提供法制保障。為了給公共文化建設與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為了應對上述公共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政府首先也是唯一應該做的便是制定并完善公共文化發展領域的相關法律,例如現存的《版權法》《知識產權法》《商標法》等等,還有國家有必要制定一部公共文化發展大法,只有以穩定、持久而又富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效力來規范文化市場中的主體,才會更好的約束利益相關者的行為,進而為社會提供優秀、貼心的公共文化產品。相關法律的制定一方面約束了公共文化建設中的所有參與者(政府、企業、團體以及個人等等)的行為,促進了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更好的激發了文藝創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進而為公共文化產品的質量提供了保障。

(二)依托市場,提供公共文化產品或服務。為了應對資源浪費問題,公共文化建設應該吸收社會力量的參與,實現參與主體的多元化,在市場競爭的背景中,依托市場,通過市場的自身調節以及政府必要的宏觀調控,進而實現公共文化產品或服務的供給。以市場為依托,一方面保障了文化市場的有序運轉,最大可能的避免了文化資源的閑置與浪費;另一方面也使得群眾的文化需求有了多元化的基礎,盡最大可能的滿足了群眾需求,保障了群眾的文化權益,真正實現了公共文化建設自上而下硬性推進往公共文化建設自下往上軟性拉近的轉變,進而使公共文化建設普惠于民。

(三)立足群眾,貼近群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全體人民為服務對象,這也就決定了公共文化建設的一切出發點和立足點都應該是群眾。可是在過去公共文化建設中受官本位思想的束縛,公民文化權利一直是忽視的。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產品或服務并不是群眾真正想要的,而群眾真正想要的政府、文藝工作者無從知道,這樣一來,也就造成了供給與需求的矛盾,公共文化資源利用率不高也就成為必然。為了更好的保障群眾的文化權益,政府要深入調查,客觀、真實的了解群眾們的文化需求,文藝工作者要堅持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在生活中汲取創作素材,在生活中升華藝術。

參考文獻

[1] 傅才武,陳庚.三十年來的中國文化體制改革進程:一個宏觀分析框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2).

篇(9)

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繁榮昌盛。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文化既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目標;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民生幸福的關鍵內容;既直接貢獻于經濟增長,又對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必須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

一、文化大發展與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關系

1、當代中國的文化自覺奠定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基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二十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文化建設的戰略構想,體現了當代中國的文化自覺。文化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發展是硬道理,文化繁榮發展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直管來看當代中國的文化自覺奠定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基礎。

2、文化體制改革釋放文化凝聚力和生產力

文化體制改革深化將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并進一步成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成人教育應該自覺成為文化傳播的載體。應該從自身做起,加強自身思想理論學習和文化學習,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和領悟,提升自身的修養和文化鑒別能力,弘揚先進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3、人才競爭是綜合國力競爭的保證

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需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當今世界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不僅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等方面的競爭,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競爭。

二、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內容

只有永遠保持創新的精神,才能譜寫新時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賦予其新的內涵和活力,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當然,在文化傳承創新方面我們也面臨許多問題與挑戰。

1、圍繞核心價值體系實踐有所創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的指導思想。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三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四是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在指導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動力、行為規范方面形成了相互聯系、有機配合的系統

2、著眼于提高民族素質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進文化改革發展。

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明確提出,文化建設要著眼于提高民族素質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進文化改革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建設主流價值文化。近年來許多模范人物的事跡確實感動中國,可歌可泣。但是主流價值邊緣化,道德底線下滑,社會公信力下降,也令人觸目驚心、痛心疾首。值得好好反思。在談到中國模式時,大家都注意到腐敗與分配不公是嚴峻的挑戰,其實對中國發展模式構成挑戰的還有價值觀的混亂和公信力的下降,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覺,決不能掉以輕心。

3、科技、教育和文化的融合機制

科技和文化的融合機制還有待理順。文化創意離不開科技創新。北京地區集中了300多家科研院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資源優勢突出,但有多少科研成果轉化成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品呢?

4、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

國家發展更注重科學、全面和均衡發展,更注重以人為本,文化走出國門的愿望變得強烈,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走向多元,文化權利意識、文化共享意識不斷增強,這為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文化體制改革注入新的內容。

三、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舉措

1、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是改革創新的重要條件

文化建設既指向思想、價值等精神層面,也指作為社會事業和市場產業的繁榮發展。確立人在文化中的主體地位,釋放人的文化創造力,由此帶來人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極大豐富,這為世界發達國家經驗和我國改革發展實踐所證明。

2、理順文化與教育發展的關系

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繁榮昌盛。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文化既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目標;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民生幸福的關鍵內容;既直接貢獻于經濟增長,又對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

3、人才培養結構的改革創新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記憶和精神家園,體現了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傳統,就如同浮萍,沒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靈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園。從文化創新發展的角度來看,

人才結構、人才知識結構都應該有明顯突破,要注重人才的綜合素質,其中尤其重要的職業道德、人文知識、藝術修養應該全面提升。

文化建設、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價值等精神層面,即指作為社會事業和市場產業的繁榮發展,要確立人在文化、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釋放人的智慧和創造力,由此帶來人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極大豐富,這為世界發達國家經驗和我國改革發展實踐所證明。

篇(10)

一、引言

研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和大繁榮,是文化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通過凝聚文化共識、發揚民族精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達到逐步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目標。文藝院團要想轉變窒息的文化內在傳統舊機制體制,必須在適應時展的要求下,改變落后的管理方式,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壯大文化產業,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文化體制改革和產業發展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創造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二、吉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吉林省大膽破解文藝改革難題,在遵循文化藝術發展規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環境下,對企業效益進行經濟轉移,財政部門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資金扶持,鼓勵實力雄厚的企業贊助文化的建設,以此,既可以彌補部分財政撥款不足問題,又能促進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使社會資產的資金流向合理規范化,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的雙重保障。但因財政問題的一些不合理管理給吉林省文藝院團帶來以下這些問題:

(一)維持院團生存的主要來源是政府政策性補貼和較少的經營性演出所得的收入。政府的政策性財政補貼成為了各個藝術院團的主要收入來源,投入和產出呈反比。院團除了各項高額的支出外經費所剩無幾。

(二)一些不固定的社會資助費用,不管是資助次數還是金額都非常的少。所得經費只能用于投入較少的藝術創作和簡單的文化生產,職工的福利待遇或其他補貼只能通過其他途徑獲得來進行發放。僅能維持職工的基本生活,各院團做了很大的努力,勉強維持,仍舊改變不了慘淡經營、積貧積弱的現狀。

(三)人才流失嚴重。由于財政制度和管理上的不配套,導致演出一線人員面臨著的工資低、生活待遇差、工作環境簡陋等問題,人才流失情況較為嚴重。

(四)演出排練設備落后。現今藝術是視覺和聽覺的享受,先進設置設備是滿足觀眾藝術享受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因財政資金投入不足先進的設備無法引進,藝術院團自籌資金引進的部分設備存在著引進總量偏少,配置水平較低的現狀,不能達到劇目生產的需要,降低了藝術作品的質量,演出設備更新緩慢,使文藝事業和文化市場發展脫節

三、文藝院團財務管理在市場中的重要性

財務管理主要是對國有改制院團企業化資金的管理,要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認識到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實施財務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企業更好地發展,同時是企業完成戰略目標的根本保證。因此文藝院團必須對自身的財務管理狀況進行分析與探討,確定財務管理在應用與實施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對財務管理的加強是轉企院團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財務管理在現代企業中處于核心領導地位,對企業資金的管理關系著企業在運營運作體系中的各個環節,財務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使企業的價值能夠最大化,文藝院團面臨資金短缺,資金使用不合理的狀況,就是因為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在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影響,只有加強財務的管理狀況,才能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使財產的運行機制能夠正常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保證現代企業化的文藝院團平穩健康的發展。

(二)融資過程能夠有效的降低成本

文藝院團的生存與發展只在資金的支持下進行的,在融資的過程中,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一大問題,所以制定融資決策的關鍵就是匹配與其相關的經營風險,增加本企業的財務彈性,考慮資金的成本和資信的等級,收益與風險并存,根據相關財務管理知識,審核資金所屬類型,把握融資的最佳時機,盡量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

(三)財務管理的正確運用能夠幫助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有效的財務管理方法,能夠保證文藝院團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能夠擴大藝術生產規模,從而將院團做大做強。在協調各部門日常工作的前提下,能夠全面系統的反映每一項管理工作的過程和結果,并根據院團的發展目標,擬定相關的財務管理計劃,使各項資源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

四、文藝院團改制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筆者通過調研認為,文藝院團發展需要實行統一化的管理和適合自身發展的財務管理體制政策。以實現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行體制創新、機制轉換、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為重點,創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文藝產業經營體制和經營組織,使文化產業良性發展、健康發展的道路永保暢通。

(一)打破地域級別的限制。吉林省應該大膽打破地域和級別的限制,將省級的文藝團體和地方的各個演藝團體結合吉林文藝集團有限公司,將人員重新進行整合,大大提升市場的競爭力,體制機制靈活多變,品牌效應得以充分的發展,促進了吉林省文藝事業的蓬勃發展。

(二)優化文化資源配置和重組存量資產。改制后院團應與有實力集團建立協作關系,在其人員身份、隸屬關系、經費渠道等不變的情況下,人員和設備等資源緊密合作,雙方達到互利共贏。集團公司在確保增值國有資產的同時,組建全新的文藝院團專業人員進行產業運營,逐漸的改善文化集團的綜合發展狀況。

(三)推行全面的社會保障制度。吉林省文藝團面向全社會招聘,保證員工的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則,實行員工合同制度,全面實行企業化的經營管理,達到投資多元化、經營市場化、管理設備現代化、和藝術品牌化,形成以市場經濟和諧發展的經營管理機制為主的社會保障。

(四)加強藝術創新人才的培養。向國家爭取專項資金,增加對藝術院團的支持力度和人才的特殊培養,才能更好地為人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激發藝術創新活力,調動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激情和創造力。

(五)促進品牌的發展。吉林省通過政府采購、演出補貼、社會各界藝術題材創作等方式,鼓勵和支持藝術作品的創作,培育高質精品項目,大力扶持公益演出,爭取走出一條品牌化、市場化、精品化的新路子。

(六)加大藝術表演院團的創作和演出機會。設立精神文明工程項目,政府擴大資金的投入,更新老化的舊設備,重點解決劇目創新和經費補貼的投資問題,提高演出補貼場次,發揮藝術院團的品牌優勢,使其有一個創作、排練、演出的良性循環。

(七)改變投入方式,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將過去的財政撥款變為劇種(曲種)項目撥款和演出后的資金補貼及獎勵,實行多演多補、少演少補、不演不補的良好態勢,實現財政資金由養人向養項目的轉變。擴大藝術生產,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政府要認可市場經濟下的文化發展規律,從自身政治體制出發,管文化轉變為辦文化,宏觀調控代替微觀調控,具體指導轉變為政策的積極引導。政府利用其自身的優勢,給予一些必要的優惠政策和便利條件,

五、文藝院團改制后的幾點啟示

文化是軟實力,是社會政治、經濟的綜合實力。對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和諧進步、人類文化的傳承、人的自身素質的提升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政府要為文化建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基本保障,需要協調文藝院團發展建設中方方面面的問題,營造支持文化建設的氛圍,推進文化建設發展,保障文藝工作人員的基本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從而保證文化單位正常運轉。

(一)加快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抓住中心和重點企業,壯大文化建設的實力。遵循非均衡發展規律,立足工作部署條件,通過優先發展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產業,帶動其他小型院團的產業發展,提高文藝院團整體的實力。

(二)培育壯大文藝院團特色支柱產業的發展。打破舊的機制體制,遵循市場經濟體制結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諧并存。

(三)文藝院團必須堅持積極穩妥的發展原則。既要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又要保證細致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省內各個文藝院團、公司之間加強合作,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四)政府要加大對改革的投入支持。相關部門在相互協調后出臺文化體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建立文化發展創新的專項資金。創造良好的文藝院團發展環境。

六、結語

實施研究改制后的文藝院團的財務管理措施,是文藝院團和文化主管部門急需解決的關鍵性課題,文藝院團改制后,保證了原有的財政收支不變,同時享受稅收繳納優惠和政策優惠,通過文藝院團自身的改革創新,轉變文化企業經營慘淡的局面和發展模式,真正實現從“事業”向“企業”轉變的質的飛躍,建立促進文藝事業的內部發展的財務管理政策,使文藝院團自身價值最大化,發揮藝術文化產業的巨大魅力,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吉林省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鐵錚.改制后文藝院團財務管理思考[J].長三角,2010(2)

上一篇: 財務演講稿 下一篇: 公路施工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播放国产一区播放 | 在线日本v二区不卡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 | 日本乱码伦视频中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