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6 19:29: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網站開發課程設計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引言
“網頁制作”是大部分高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目的是使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掌握使用html+dreamweaver進行網頁設計的基本方法和網站開發的整個流程;養成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善于思考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院校還是采用傳統的知識體系為主,或者知識體系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即便掌握了dreamweaver的使用和網頁制作的基礎知識,也不具備進行網站開發的能力。另一方面,課程的知識點較多,并且內容比較松散,會使學習者對其缺乏系統的認識。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本人進行了一些實踐與探索。課程根據學生的興趣選取真實的教學項目,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中,圍繞該項目展開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2.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思路
2.1 設計理念
打破傳統的按照知識體系教授課程的方式,以學生將要從事的“網頁設計師”、“網站工程師”、“網站編輯員”等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為目標,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設計,既保證職業崗位所需技能、相關知識、職業素質的需要,又保持原有面向應用的網站開發技術知識體系的相對完整性,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養成學生的職業習慣,同時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2 內容組織
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通過對網頁制作課程內容的整合、重組,以“工作過程”為切入點,選取能夠涵蓋高職學生需要掌握的網頁設計與網站開發的實際項目,提煉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特色的教學內容,突出技術實用性。充分考慮高職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對知識點的講解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通過“提出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總結”的過程,體現出互動創新、提倡個性、重在應用、團結協作的教學風格,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
2.3 設計思路
課程按照網站項目開發的全過程和網站開發流程,首先是知識儲備階段,介紹了網站項目開發的相關知識;其次是網站規劃和設計階段,通過網站的分析、規劃和設計培養學生項目分析和設計的能力;最后是網站的創建,主要學習網站開發技術。通過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的學習和開發,讓學生體驗一個完整的網站開發全過程。
2.4 學習單元設計說明
課程學習內容基于工作過程,選取一個能夠涵蓋高職學生需要掌握的網頁設計與網站開發的實際項目進行教學設計。本課程通過“××企業網站”的開發講授html+dreamweaver進行網頁設計的基本方法和網站開發的整個流程。
2.5 教學組織與實施
在課堂教學中,重點放在學生的“學”上面。由學生被動地學,改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局面。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主要工作則是解答學生疑問,協助學生完成任務。
2.6 考核方式
建立過程考評與期末考評相結合的考核體系,過程考評占50分,期末考評占50分。制定科學的評價考核標準,加大過程考核、技能考核和能力考核的比重。在考評過程中體現學生對所完成任務的自我評價,每一學習小組間的學生互評,及學生對課程的評價等,以此來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
3.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授課改革,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綜合應用了基礎知識,提高了專業技能,初步掌握了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軟件開發基本功,較強的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今后更快適應軟件開發崗位的工作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吳代文.網頁設計基礎與實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實訓針對學生之前所學的專業課程知識進行整體概括、應用和提高。能夠加強學生專業知識訓練,提高學生專業水平。傳統的教學都是采用“一學期一課程一結束”的模式,課程缺乏有機的結合,導致學生無法系統掌握和應用專業知識,只是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談不上應用了,而當今的社會對計算機專業需要的是有經驗的專業應用人才,如何培養出具有應用能力的計算機人才是一個很大的難題,而通過Web技術專業實訓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其專業應用能力。
通過本次專業課程設計,學生要初步掌握網站開發的基本流程、每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和典型設計方法;了解Dreamweaver技術、HTML代碼、Fireworks技術和Flash技術。
一、專業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專業實習主要是到實習基地的企業(公司)或基層行政組織進行參觀、考察,聽取該單位中管理人員的專題講座,同時,也要求實習單位適當給學生分配一些具體事務,讓他們身臨其境。培養學生的編程思想,具備初步建立小型網站的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實踐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有以下要求:
1)提供實習基地;
2)多媒體合班教室;
3)實習機房。
二、Web技術專業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
1.網站開發與設計技術
通過制作一個綜合實例,熟悉Dreamweaver開發站點和頁面的技術;了解HTML語言;Fire-works和Flash對網頁圖片和動畫的設計。
網頁是WWW中的基本文檔,它是用HTML或其他語言(如JaveScript、VBScript、ASP、JSP、PHP、XML等)編寫的。
通常所說的網頁或網站就是由一個或多個超級文本組成的,而進入網站時一般首先打開的網站首頁也叫主頁(homepage)。網頁的出色之處在于能夠把超級鏈接嵌入網頁中,然后通過超級鏈接指向其他的文本、圖像、多媒體文件、程序甚至網頁。
網頁按位置可分為主頁和內頁;按表現形式的不同可分為靜態網頁、動態網頁和包含數據庫的動態網頁。
2.JSP應用技術的使用
通過上面制作的實例,掌握JSP的基本語法;熟悉JSP中的文件操作。
JSP技術使用Java編程語言編寫類XML的tags和scriptlets,來封裝產生動態網頁的處理邏輯。網頁還能通過tags和scriptlets訪問存在于服務端的資源的應用邏輯。JSP將網頁邏輯與網頁設計和顯示分離,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組件的設計,使基于Web的應用程序的開發變得迅速和容易。
Web服務器在遇到訪問JSP網頁的請求時,首先執行其中的程序段,然后將執行結果連同JSP文件中的HTML代碼一起返回給客戶。插入的Java程序段可以操作數據庫、重新定向網頁等,以實現建立動態網頁所需要的功能。
JSP與JavaServlet一樣,是在服務器端執行的,通常返回給客戶端的就是一個HTML文本,因此客戶端只要有瀏覽器就能瀏覽。
3.站點技術
使學生了解站點技術并引導學生使用站點技術前面開發的站點。
站點的方式可以采取以下三種:
1)實體主機:自行購買和建設服務器主機,然后向ISP申請連接Internet的專線和網址。
2)主機托管:只需購買服務器主機,不必租用專線,自行創建網站和管理服務器主機。
3)虛擬主機:直接租用ISP供應商的硬盤空間,由ISP負責所有硬件和技術人員的費用及專線月租。
三、項目實踐
通過實訓內容,實戰演練多個項目:
1)行業網站模板制作;
2)企業網站整體制作;
3)校園網策劃與運行;
4)基于會員制的網絡廣告系統。
四、總結
通過本專業課程實踐不僅可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加深對專用網站開發的理解,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實驗動手能力。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對網站開發的流程和使用工具有初步的了解,對站點上傳和維護有一定的調試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字:職業教育 課程建設 工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8(b)-0000-00
課程建設不僅僅是將教學大綱、教學課件、教案首頁、例題等教學資料整理在一起就完成的,而是要根據此課程所對應的職業或行業的需求,通過企業調研、企業專家研討等多種途徑從中獲取,總結出課程的技能解析表,使之成為課程建設目標的依據。課程建設成功與否的標志在于其群體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是否真正得到提高。課程組成員對課程的內容、課程體系及課程的各個環節的認識,這些最終都依賴于在課程教學中起到主導作用的教師,因此教師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是課程建設的核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在課程建設規劃中必須把促進師資隊伍建設擺在首位,并且將隊伍素質、隊伍水平、師資培養及提高都安排出明確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課程建設成為有源之水,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1 課程建設目標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是HTML、XHTML、JavaScript、CSS及網頁設計制作相關軟件應用等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在《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基礎之上后續課程有《動態網站開發》等內容。通過本課程和相關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勝任WEB前端工程師的工作。在課程建設上,我們一直探索如何有效進行教學,逐步形成了以項目驅動、案例教學為主的符合高職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具體計劃如下:
(1)將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運用到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改革中,一方面進行企業調研,根據網站建設的職業技能要求,進一步分析總結本課程的典型工作任務;另一方面,根據項目驅動為主的教學模式,撰寫教學大綱、課程設計方案、項目任務書及項目任務指導書,力爭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的規范化建設。
(2)著力健全本課程的教學資源建設,包括:項目案例集、理論與技能試題庫、網頁設計素材庫、校本講義等教學資源的整理和完善。同時,進一步增強師資隊伍建設和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安排教師積極參加相關專業的培訓及企業實習,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開拓了教師的思路及眼界,更提高了課題組成員的專業水平。
(3)教學實踐,進一步完善已開發的課程資料,并爭取企業人員的意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組織教學實踐,不斷地更新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加快了實訓教學條件與教學資源的建設步伐,逐步形成了講授課、實驗課、學習指導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注重增強教學互動性。
2 課程建設內容
明確《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在網站開發工作流程中的作用和職業技能要求,從而對教學方案、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方面的課程設計做出了根本的改變,力求使教學目標更符合實際的行業標準,即網站開發中前端工程師應具備的應聘條件。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結構、教學方法和手段、課程團隊、課程資源、課程考核、課程管理等幾個方面:
(1)在課程目標建設方面:通過廣泛的專業調研與市場調查,并結合往屆畢業生反饋意見,不斷改進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適時地調整課程目標,明確了課程的職業崗位指向和職業能力要求,明確課程知識目標、技能目標,進一步明確以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課程目標,使之更加貼近不斷發展的職業崗位技能要求。通過市場調研得出的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有以下幾個大的方面:
①擁有過硬專業技術能力;
②善于交際,擁有較好的口才,能與領導同事和客戶進行較好的溝通與交流;
③堅守職業道德,能吃苦耐勞、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
④能及時了解市場行情,思維敏捷,具有創新能力;
⑤不斷地學習進取,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的能力。
(2)在課程內容和課程結構建設方面:《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內容是綜合應用到HTML/XML、DIV+CSS技術、JavaScript/Ajax、圖形圖像處理、動畫制作等編寫代碼能力、信息采集處理能力及網頁制作技術,同時要熟悉相關軟件的操作使用,如: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CorelDraw等,是進行動態網站開發的前端工作。在課程建設中過程,收集和整理課程骨干教師、行業中的技術專家的意見,調整和完善課程教學和課程內容設計,圍繞培養網站開發應用型人才這一中心目標、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調整各教學模塊的課時分配,加大功能模塊和綜合實訓模塊的課時。
(3)教學方法與手段建設方面:為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采用教學案例教學法,通過對完整項目的工作流程,培養學生從設計網站頁面及站點管理到制作整個網站靜態頁面的綜合應用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啟發式教學原則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中能積極思考;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理解平時上網時所應用到功能的實現過程,不再感到枯燥無味。在機房里采用講授、教師示范、學生演示、學生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 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為目的,將課件、教案、習題、測試題等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在機房授課,學生一人一機,多媒體教學,大大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效果,但教學課時有限,課后自主學習,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尤為重要。且計算機的發展日新月異,課程教學的滯后與目前技術的發展,讓學生及時了解與課程相關的技術動態,不要與當前社會需求脫節,開闊眼界,擴寬知識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加大了網上學習功能的建設力度,可以讓學生把課堂上沒有消化吸收的知識點通過精品課程中的教學資源進行自學,通過項目案例加強實踐動手能力訓練,進行課外延伸學習。
(4)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方面: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與北京航空城賓館簽訂了網站開發協議,該網站的主要功能就是企業宣傳,包括前臺展示和后臺管理兩個模塊。
(5)課程研究建設方面:開展課題組集體教研活動,加強課程目標、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撰寫課程設計方案、項目任務書和項目指導書、搜集整理案例集、理論及實踐題庫等教學資料,并于本學期開始實踐教學活動,進一步修訂課程設計方案、項目任務書及指導書,完善教學資料。
(6)課程研究建設方面:開展課題組集體教研活動,加強課程目標、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撰寫課程設計方案、項目任務書和項目指導書、搜集整理案例集、理論及實踐題庫等教學資料,并于本學期開始實踐教學活動,進一步修訂課程設計方案、項目任務書及指導書,完善教學資料。
3 結論
通過《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建設,不僅僅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學資源,更是認知和實踐了一套先進的教學理念。
首先,體現在教師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是課程建設的核心內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創建學習條件,相互聽課,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業務素質,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和業務綜合能力上都有了顯著提高,建成了一只愛崗敬業、教學基本功扎實、學術水平較高且結構較合理的師資隊伍。
其次,體現在教學理念的根本改變。學校曾組織教師參加過“工學結合”的教學思想創新的培訓,教師不斷學習實踐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課程建設的根本所在。在課程建設規劃中,必須明確本門課程在不同階段的教學質量的內涵與目標,以確保課程建設的準確操作,從而達到不斷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目的。
最后,體現在課程體系的建設。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法定性文件,是組織教學的基本依據。而教學資源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重要載體,學生評價是促進教學質量、確保教學實踐有效實施的方法和手段。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4)07-52-04
Abstract: Aiming at some problems in constructing .NET web site development courses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construction of .NET web site development courses based on innovation ability is introduced. The cognitive rul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pointed out. The proportion of basic courses is increased. Occupation technology course structure is optimize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is emphasized. The current popular technique is integrated instead of being copied into teaching proc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ual criticism and teaching is correctly handled.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reasonably arranged.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is effective.
Key words: .NET web sit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cognitive rules
0 引言
隨著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站開發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網站開發是一種應用型技術,適合于高職院校學生學習,.NET是網站后臺開發中使用的主流技術之一。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2008年確定開設.NET網站開發課程方向,開設課程之前我們到相關企業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將當時企業流行的一些技術和主流開發方法引入到整個課程體系中,采用以構件為主線的基于工作過程[1]的方式進行訓練。經過幾年的摸索,我們發現采用這種模式進行課程群的開發,并依此展開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在能力上并不能達到企業的要求,整個專業.NET方向的就業率不高。
1 基于工作過程訓練方式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1.1 采用一種開發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滿足企業的要求
經過對多家不同的企業進行調研發現,不同.NET方向開發企業采用的開發模式并不相同,即使同一個企業也會根據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模式進行開發。同時,近年來Visual Studio版本更新很快,雖然一種新技術不會在一兩年內就能應用到實際的開發中,但一旦時機成熟,很快就能成為新的主流開發技術。.NET開發企業招聘新員工更為注重的是創新能力,其中尤其看重的是學習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而采用以構件為主線的基于工作過程的方式進行訓練,忽略了創新能力的培養,這種訓練方式實際上是將某個企業的某種工作模式照搬到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所學到的僅僅是某種工作模式下應掌握的知識,而創新能力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
1.2 將工作過程照搬到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不佳
有效的教學必須遵循一定的認知規律,不考慮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將企業流行的開發技術和方法不加修改地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培養出來的學生可能就不能適應市場需求。例如企業為了提高開發效率,往往使用軟件構件快速搭建客戶需求的網站,而在一些課程(如)中,學生根本就沒有能力完成一個完整構件的設計,往往由教師提供一些較為成熟的構件,然后學生完成界面層的設計和一些簡單調用代碼的編寫,結果學生雖然也能開發出一些功能較全的網站,但綜合開發能力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沒有因此得到鍛煉。采用構件為主線進行教學,實際上是一種搭積木的教學方式,強調的是“搭”這一過程的實施,而對于更為重要的“造”積木這一過程,由于學生接受能力有限,采取的教學方式通常是教師提供一種模板,然后學生套用模板形成一個沒有多少創造性的構件,使用這種模式進行教學,很難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最終導致學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2 基于創新能力的.NET開發的課程群設置
2.1 基于工作過程的.NET網站開發課程群弊端
基于工作過程的.NET網站開發課程群,容易將企業正在使用的一些技術都引入整個課程體系中,結果是職業技術類課程比例偏大,而基礎技術類課程比例偏小,并且基礎技術類課程的結構也不太合理。基礎技術能力的薄弱直接影響到了職業技術類課程的學習效果,同時,職業技術類課程門類過多過雜,不同職業技術類課程之間關聯度不夠,學生無法集中精力學技術課程,直接影響到了人才培養的效果。
如表1所示,我院2009級.NET網站開發方向核心課程(不含網站美工系列課程,括號內的數字為課時量),職業技術類課程總課時是570,而基礎技術類課程總課時是372。由于基礎技術課程課時數較少,直接導致大部分學生學不好職業技術類課程。如要學好,必須要有良好的C#語言基礎、網站前臺語言基礎和數據庫基礎,對應的基礎類課程為C#程序設計、網頁設計、數據庫原理及SQL Server,但由于各自的課時有限,許多應該掌握的基礎技能根本就沒有時間學習或者學的不好,最終導致大部分學生學不好。此外,職業技術類課程中有不少課程與核心技術課程關聯度不大,如Crystal Report制作等,這些都是需要調整的。
2.2 基于創新能力的.NET網站開發課程群設置
從事IT行業的創新性人才[2]應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同時還要求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培養創新型人才需要打造良好的專業技術基礎,就課程群而言,應加大與職業技術類課程關系密切的基礎技術類課程的比例,完善基礎技術類課程結構,而在職業技術類課程方面,可以適當削減課程數,優化課程結構,開展分層次教學,教學內容應具有一定前瞻性,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并將與.NET開發相關度不高的課程調整為擴展性課程。
2.2.1 基礎技術類課程設置
.NET基礎技術類課程可分為程序設計基礎、網站前臺基礎和數據庫基礎。
程序設計基礎可細分為程序思維基礎和程序語言基礎。在程序思維基礎方面,我院2009級開設了兩門課程:計算機軟件基礎(主要介紹程序設計方法、軟件工程)和數據結構。這兩門課程對鍛煉學生程序思維能力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對于.NET方向學生而言,傳統的軟件工程和數據結構只需要簡單了解即可,在.NET后臺開發中并沒有多少直接的應用,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雖然學生學習了面向對象程序課程,但對相關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影響了后續課程的學習。基于以上考慮,我們刪除了數據結構課程,將數據結構知識融入到計算機軟件基礎課程中,該課程總課時量仍為26,同時增設UML建模課程,總課時量為36,該課程主要介紹最常用的六種UML圖設計,包括活動圖、用例圖、類圖、包圖、時序圖和組件圖等。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掌握網站開發中需要用到的常用UML圖設計方法,同時還可以加深面向對象相關概念的理解。在程序語言基礎方面,我院2009級開設了兩門課程:C++程序設計和C#程序設計,雖然有了C++基礎,對學生進一步學習C#有幫助,但.NET后臺開發對C#基礎的要求較高,如果只開設一門C#基礎課程,學生學完之后C#編程能力仍然偏弱,進而影響后續課程的學習,而將程序語言基礎課程增加到三門課程,則學習周期過長,會對整個課程體系的合理性造成影響。基于以上考慮,我們刪除了C++程序設計課程,將C#程序設計分為兩門課程:C#語言基礎(64課時)和C#桌面開發技術(72課時)。其中C#語言基礎為入門語言課程,以控制臺程序為主,學習內容包括基礎語法、面向對象、集合、泛型等;C#桌面開發技術為進階課程,考慮到使用WPF的企業越來越多,而且WPF開發模式與后續課程的開發模式極為相似,學習WPF可以為后續課程打下更好的基礎,因此C#桌面開發技術課程重點介紹WPF技術。
在網站前臺基礎方面,我院2009級只開設了一門課程:網頁設計。通過該課程學生只能學會前臺工具(如Dreamweaver、Flash等)的使用及部分Html、CSS知識,由于前臺基礎薄弱,直接影響到后臺課程的學習,另一方面,學好前臺課程不僅可以為后臺課程打下良好基礎,而且從市場需求來看,網站前臺的需求量也很大。基于以上考慮,我們將網站前臺基礎課程增加到三門,包括:網頁設計(64課時)、網站前臺語言(72課時)、網頁布局(44課時),網站前臺語言重點介紹JavaScript,而網頁布局重點介紹DIV/CSS在網頁布局中的應用。過去我們在講授課程時,不得不將大量的時間用于補充學生前臺知識的不足,教學效果不佳,而擴展了前臺基礎課程之后,教師可以專注后臺知識的教學,整體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在數據庫基礎方面,我院2009級只開設了一門課程:數據庫原理及SQL Server。由于該課程在介紹SQL Server的同時還介紹數據庫原理基礎知識,和基本SQL語句的使用。但作為一個網站后臺開發人員,只有這一點數據庫基礎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增設了一門課程SQL Server管理與性能優化(60課時),其內容包括數據庫的管理與配置、性能監控、分析和優化等,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用數據庫的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在開發網站后臺程序時,能夠理解不同SQL語句的執行效率,進而編寫出性能較好的SQL語句,使網站的整體性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2.2.2 職業技術類課程設置
在職業技術類課程方面,我院2009級大部分課程為服務器端編程技術課程,但在網站后臺開發中,客戶端技術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將職業技術類課程分為服務器端編程技術課程、客戶端技術課程、項目開發課程和擴展課程。
服務器端編程技術課程方面只保留了兩門課,C#網站開發技術(72課時)和C#數據訪問技術(72課時)。其中C#網站開發技術主要學習服務器端編程技術、橫跨服務器端與客戶端的瀏覽器應用技術,該課程主要內容為傳統的+AJAX技術,如果將來市場發生變化,不排除以其他技術為主;C#數據訪問技術主要學習服務器端的數據訪問技術及數據服務,包括、Entity Framework、WCF、數據服務、基于WEB API的服務等。在課程順序方面,C#網站開發技術是C#數據訪問技術的先修課。
客戶端技術課程方面,增設兩門課程:HTML5+CSS3(64課時)、jQuery(64課時)。近幾年網站開發不僅要考慮臺式機、筆記本電腦,還要考慮移動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更要考慮良好的交互性和快的響應速度,因此使用HTML5+CSS3的企業越來越多;再有,微軟基于HTML5+CSS3的新技術也越來越多,開設HTML5+CSS3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jQuery目前已經成為Web開發的重要部分,C#網站開發技術、數據訪問技術都用到了不少jQuery方面的知識,學習jQuery對于學習相關課程及進一步學習微軟新技術會有不少幫助。
項目開發開設兩門課程:網站前端項目開發(18課時)和C#網站項目開發(18課時),這兩門課程合成一門課程組織教學,要求學生綜合利用運用所學知識自主開發一個功能較完善的網站,教師根據網站前端功能和后端功能分別評定2門課程的成績,即將1個設計分為2門課程進行考核,學生可根據2個不同的成績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確定自己就業努力的方向。
擴展課程方面開設兩門課程:PHP+MYSQL編程(72課時)、Oracle(60課時)。其中PHP簡單易學,相比.NET后臺開發,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再加上PHP人才需求量持續上升,開設該課程很有必要。目前,有不少.NET開發企業用Oracle作為后臺數據庫,因此了解一些Oracle知識也是有必要的。
2.2.3 基于創新能力課程群結構
經過以上調整,基于創新能力課程群結構如表2所示。和2009級相比較,總課時數仍為942,但基礎技術類總課時數達到了502,職業技術類分為擴展課程和核心課程,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學好核心課程。擴展課程、項目開發課程、C#數據訪問技術在第5學期開設,其他核心課程和SQL Server管理與性能優化在第4學期開設,基礎技術類課程在第2、3學期開設。課程設置由單一到綜合,課程內容由基礎到復雜,循序漸進,再加上配套的其他專業課程,如計算機網絡與操作系統、網站美工等,形成完善的.NET網站開發課程群。除C#數據訪問技術和項目開發課程外,所有基礎技術類課程和核心課程都在第4學期之前完成,學生經過四個學期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基本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5學期部分學生可以到專業對接的企業頂崗實習,掌握和加固所學知識,而在校生通過C#數據訪問技術的學習和項目開發實踐,進一步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少部分對.NET開發缺乏興趣的學生,可以在學好網站前端課程和客戶端技術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PHP或自學其他服務器端技術,或者結合開設的網站美工系列課程從事網站前臺開發工作,而僅對數據庫有興趣的學生通過擴展學習Oracle及自學相關課程同樣可以在IT業中立足。
3 基于創新能力的.NET網站開發教學模式研究
在計算機專業傳統的教學體系中,不同課程之間教學環節相互獨立,教學內容相關度不高,創新性教學內容不足,教學題型設計單一,前后設計缺乏連貫性,實驗環節多是模仿教師授課內容[3],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針對.NET網站開發課程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1 正確處理課程之間關系,合理安排課程教學內容
.NET網站開發人員需要掌握的技術歸納起來包括服務器端編程技術、客戶端編程技術、數據庫訪問技術,對應的課程可分為三大模塊:C#技術模塊、SQL Server技術模塊和網站標準語言模塊。C#技術模塊按開課順序依次為C#語言基礎、C#桌面開發技術、C#網站開發技術、C#數據訪問技術;SQL Server技術模塊按開課順序依次為數據庫原理及SQL Server、SQL Server管理與性能優化;網站標準語言模塊按開課順序依次為網頁設計、網站前臺語言、網頁布局、jQuery、HTML5和CSS3。由于本專業課程之間聯系非常緊密,甚至有部分內容交叉,因此如何規劃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使整個課程群的教學更符合認知規律非常重要。例如在C#技術模塊中,多門課程不同程度地涉及數據訪問技術,如果沒有規劃好課程之間關系,則可能出現每門課程都重復學習傳統而沒能深入學習的情況,傳統涉及到的對象很多,盡管是重復學習,但讓學生理解還是不容易,這很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進而失去學習的興趣。近幾年來,出現了Entity Framework(簡稱EF)數據訪問技術,不少企業同時使用傳統和EF,比較而言EF更容易理解,因此,我們在C#桌面開發技術課程中學習EF基礎,在C#網站開發技術課程中學習EF的進階功能,最后在C#數據訪問技術中學習EF的高級功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傳統,經過這樣的順序調整,使整體學習效果有了比較大的提高。為了更好地規劃不同課程的教學內容,對于所有課程我們都制訂了課程標準,并且每年都對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進行討論修訂,保證課程標準符合最新市場需求同時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教師依照課程標準組織教學。
3.2 適度借鑒企業開發技術,但不盲目照搬
軟件行業采取的開發技術一般都是可重用性設計技術,適度借鑒企業流行的開發技術,將項目開發過程融入教學過程中,有助于學生熟悉軟件企業工作流程[4],然而如果不結合課程特點和認知規律,不加修改地照搬企業開發技術,結果可能就是教師提供一種模板,讓學生套用模板展開學習,這種模式很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對于企業常用的開發技術,應該根據不同課程、不同教學階段的特點,進行差異化處理,對于靈活性要求不高的課程(如網頁布局),可以全程使用企業開發技術展開教學,而對于靈活性要求很高的課程(如C#網站開發技術)可以在總結階段(如課程設計階段)再適度結合企業開發技術展開教學。使用企業流行開發技術展開教學時,應側重培養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例如構件化教學,不應過分強調“搭”積木這一過程,而更為重要的是“造”積木這一過程的教學。另外,不管是否使用企業開發技術開展教學,教學過程中都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例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加入教師沒有講過的內容,學生通過查閱幫助、調試程序,自主獲取實驗結果。
3.3 合理有效引導學生考證,促進專業能力培養
.NET網站開發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時,一般看重的是求職者的實際工作能力,對于證書沒有特別的要求,在IT行業中證書作為“敲門磚”其作用并不明顯。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引導學生通過與專業相關的技能考證,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5]。當今國內流行IT考試認證,主要包括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軟件水平考試、計算機高新技術考試和行業認證等,其中微軟MCSD:Web Applications認證內容與專業相符,是本專業認證的重點,學生在學完HTML5和CSS3課程之后,如果能夠通過微軟Programming in HTML5 with JavaScript and CSS3課程考試,可以獲取微軟專員證書,該認證的另外兩門對應的專業課程是C#網站開發技術和C#數據訪問技術,但這兩門課程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并不以考證為目的,而考慮更多的是市場的需求。其中,C#網站開發技術,考證要求的技術是 MVC,但使用該技術的企業不多,因此在教學上以傳統的內容為主,MVC為輔;C#數據訪問技術,考證中傳統的考核點較少,但使用傳統的企業仍然不少,因此這部分內容仍然是主要內容之一,這兩門課程只引導部分有興趣的學生考證。除了MCSD:Web Applications認證之外,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參加其他的微軟認證,另外由于微軟認證難度較大,我們建議學生先通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Web程序設計考試,再參加微軟認證。從實際的效果來看,通過引導學生參加與專業方向相關的考證,能夠促進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但專業課程的教學不應以考證為目的,而應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4 結束語
本文結合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NET網站開發方向課程體系改革,提出基于創建能力的.NET網站開發課程群建設方案。指出培養創新性人才,需要打造扎實的專業基礎,注重以自學能力為主的創新能力培養,在課程群設置中加大基礎技術課程的比例,優化職業技術類課程結構,理順課程之間關系,在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和企業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課程教學內容,將企業開發技術適當地融入到教學體系中,結合專業方向引導學生考證,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從改革的結果來看,效果明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整個專業.NET方向就業率大幅度提高。由于.NET技術日新月異,市場對.NET方向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中,因此.NET方向課程群建設仍需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王世安.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開發研究[J].職教通訊,2010.7:60-63
[2] 劉云,陳克正,曾憲武等.IT創新型人才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的研究[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2.34(3):26-28,33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1)27-6705-02
自2010以來,我們先后對廣州鴻城科技有限公司、南昌瑞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十幾家企業的“網站設計與開發”崗位進行問卷調查,經過調查發現:很多畢業生對工作環境適應能力不強,對勝任崗位的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常常工作不到三個月就不辭而別,而企業又招不到理想的人才。身為職業教育工作者,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必須進行深刻思考,深入研究高職教學規律,積極探索高職教學改革。
隨著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高職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需求,要培養出深受企業歡迎的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充分調研市場對“網站設計與制作”這一崗位任職的要求后,《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采用了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理實一體教學”將理論和實踐高度統一;使教學更加形象、更加直觀、更加易學;使學生既掌握夠用的理論知識,又具備嫻熟的實踐操作技能,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能。但如何選取、優化《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內容對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的成功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理實一體教學模式下教學內容選取
1.1 教學內容選取的指導思想
依據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網站建設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從計算機專業群未來就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出發,統籌考慮選取課程教學內容。以網站設計與開發技術的崗位任職要求,參照網站設計與開發職業的資格標準,不斷改革與創新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中按照以“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課程核心”,“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進行課程設計,以實際工作任務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不斷創新與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2 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適用性
1)深入職業崗位調研,掌握一手資料
要確保理實一體教學達到預期效果,科學選取與優化教學內容使其具有針對性、適應性顯得尤為重要。為此,課程組要廣泛深入區域內典型的企業、校外合作實訓基地,對與課程相關的職業崗位進行充分調研,從企業領導者、中層管理者、技術骨干及生產一線人員獲取第一手資料。分析了解網站建設與開發從業人員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要求,根據掌握的一手資料,選取與優化課程教學內容,使課程教學內容真正貼近企業、緊跟行業發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以勝任崗位為目標,有效確保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適用性
通過調研,明確了學生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能夠熟練掌握網頁制作工具(Dreameweaver或FrontPage),掌握網頁設計語言(Html、或JavaScrip或VBscript),在網頁中設置特效,設置網頁顏色、文本格式和列表,熟練掌握網頁中顏色值的配置和背景圖案的設置方法,熟練掌握字符、超鏈接顏色的設置方法;掌握在網頁中添加CSS、插入動畫、聲音、多媒體信息的技術;熟練掌握表格的使用,能熟練通過對表格設計來布局網頁;熟練掌握Div標簽與CSS樣式結合,進行頁面布局;(增加)掌握框架制作網頁的方法,能使用框架設計網頁;掌握表單的制作方法,通過表單制作交互式頁面;掌握Javascript語言的語法;能看懂Javascript特效網頁源代碼,并掌握在HTML語言代碼中插入網頁特效代碼;掌握網站管理、網站測試與維護等知識。從而科學選取與優化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需要的針對性、適用性。
3)教學內容選取流程
依據對相關職業崗位的調查分析,并充分考慮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選擇和構建教學內容體系。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課程組有著嚴謹的教學內容選取流程以保證教學內容的適應性和針對性(如圖1所示)。
2 教學內容組織與優化
2.1 組織原則
以“網站開發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模塊化為主線”的原則組織教學內容,按照理論以必須夠用為度,注重技能培養的原則設計課程內容體系。
將網站從業人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分成4個模塊進行教學,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對每一個教學單元設計了若干個具體工作任務或項目(行動化的學習項目),在任務完成過程中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同時項目主線中沒有牽涉的內容,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補充講解。所有內容的安排都圍繞學習任務的完成來展開。把教、學、做三者有機的相結合,使工作流程模塊化、模塊內容案例化,課程考核過程化,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2.2 以四個模塊為主線組織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現代企業建設網站項目的設計流程、網站建設流程,按照項目驅動組織教學內容。根據課程目標能力的要求,教學模塊順序從教學目標的角度出發,整合教材內容,使教學內容體系具有系統性、科學性、連貫性、啟發性、實用性。在具體的教學內容組織和形式上,課程組堅持以網頁制作技術需求層次為教學單元,將教學內容分成四個知識模塊:網站開發基礎模塊、網頁制作模塊、網頁編程模塊、網站管理模塊,以四個模塊為主線,以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展開教學。如表1所示。
3 結束語
在理實一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思考,不斷地總結,不斷豐富理實一體教學的內涵。《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在實施理實一體教學過程中,不斷深入市場調研分析,了解網站建設與開發從業人員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要求,根據掌握的一手資料,選取與優化課程教學內容,使課程教學內容真正貼近企業、緊跟行業發展,使學生既掌握夠用的理論知識,又具備嫻熟的實踐操作技能,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能。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工作環境和勝任崗位,成為社會所需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2教學內容設計
我院本課程以學生熟悉的典型動態網站項目為載體,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做中學”為實現途徑。課程內容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理論知識的選取緊緊圍繞項目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進行。這門課程總體分三個實施階段,“網上書店管理系統網站”貫穿知識點和技能點的初步培養階段,“實訓”注重綜合能力的訓練,“拓展實現”部分留給學生自我實現,進一步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項目實施采用遞進式方式,逐級培養學生動態網站開發的技能,如圖1所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課堂教學搬進實訓室,使理論教學實踐化,實踐教學崗位化,通過任務驅動、項目導向來訓練學生應用實踐的能力。以老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和組織學生由淺入深,直到能夠獨立完成較復雜實用的動態網站建設。從而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3教學模式與方法
根據動態網站開發的實際工作過程流程,選取貼近企業應用實際的網站項目,把教學和工作過程結合在一起,設計“教、學、做”三位一體的教學情景。各教學項目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教學。按照動態網站開發的流程劃分成工作任務學習單元,用項目任務驅動法引入每個學習單元的教學,引導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通過學習相關知識解決動態網站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針對案例項目,將項目分解為一系列設計任務并分配給學生不同的角色。學生在各自的“任務”下,進行學習、分析與實踐。“任務驅動”教學的具體做法是:教師向學生陳述任務,講解知識點,示范案例,指導學生練習,然后總結提高。任務驅動教學將學生置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學習。任務驅動教學實現了課堂與實訓室一體化,知識講授與技能訓練相結合,“做中教,做中學”[3]。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抓住教學的四個環節,如表1所示:明確任務、教師演示、學生實踐、展示評價。在這個四個環節中,要把握好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和任務,從而順利完成教學要求和對學生的訓練目標。
1)明確任務:教師先演示案例,使學生明確本教學單元的學習任務和要掌握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在案例演示的基礎上,確定所要完成任務的設計方法和所需掌握的應用技術,以及實現的流程和思路;
2)教師演示:教師首先演示案例,然后按照上面分析的思路和流程,演示操作具體的設計和開發過程,完成后,教師再對學生提出具體的模仿設計開發要求;3)學生實踐:學生根據教師的演示案例和學習任務要求,由小組內部進行討論、確定任務分配、實現設計任務,并提交作品;4)展示評價:小組進行演示,并開展師生評價,由其他小組的同學和教師共同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小結歸納。
4課程考核改革
動態網站建設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面很寬,知識之間的比較分散,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傳統的閉卷筆試考核方式,只能考查的是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而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之間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而且實際項目中還牽涉到代碼的調試和優化,所以傳統紙質考核模式不能客觀反映不同層次學生的真實能力水平。所以我們對本課程的考核調整為以做動態網站項目為主,理論紙質考核為輔的考核模式,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課程考核圍繞以能力為中心。我們采用復合式考核方式,即通過課堂教學過程考核、單元測試考核、實訓項目考核、期末理論+項目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其中課堂教學數:=IF(MOD(MID(A2,17,1),2)=1,"男","女")回車后即得到A2單元格身份證號的性別。選中該單元格,單左下角出現黑色十字形的填充柄時,雙擊左鍵,將公式填充到該列最后一個非空單元格。公式解釋:MID(A2,17,1),函數表示從A2單元格第17位為字符開始,提取字符長度為1的那個字符。MOD(MID(A2,17,1),2),對mid函數提取出的那個字符,用mod函數將其除以2,看余數為0還是1,MOD函數是返回兩數相除的余數,此為mid函數的返回數除以2,余數分別為0或者1,也就是整除或者不整除,數學中,偶數除2余數為0,奇數除2余數為1,mod和mid函數相配合,即可得知A2單元格的第17位是偶數還是奇數。如果是奇數則在單元格內填寫“男”,若為偶數則為“女”。
[2]孟利民.淺析慕課(MOOC)發展對中國高等教育影響[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4): 5-9.
[3]徐嵐.大學的教學創新:MOOCs 給我們的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4(2):72-81.
[4]Helen Crompton, Diane Burke, Kristen H. Gregory et al. The Use of Mobile Learning in Science: 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16(25):149C160.
[5]Xiao Min Hu, Jun Zhang, Henry Shu-Hung Chung, et al. An intelligent testing system embedded with an ant-colony-optimization-based test composition method[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C: Applications and Reviews, 2009,39(6):659-669.
[6]覽.國內外圖書館APP移動服務比較分析及啟示[J].情報資料工作,2013(6): 85-88.
[7]郭華峰,梅成才.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課移動學習平臺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 82-84.
[8]李丹妍,曹杰穎.我國教育領域微信應用可視化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3):39-43,74.
[9]趙慧玲.移動互聯網的現狀與發展方向探索[J].移動通信,2009(1):58-61.
[10]陸靈明.M-learning 時代網絡課程設計新范式――響應式課程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0):65-69,71.
[11]方愷,呂軍,馬現超,馬寧生,倪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微課程移動學習系統的實現與研究[J].物理與工程,2016(2):7-9.
[12]張育才,劉光然,杜書珍.移動學習支持平臺的設計與開發――以《多媒體教育軟件》課程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8):7-9.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以往的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只是盲目地照搬普通高校的計算機課程設置,在普通高校的學科體系的基礎上稍加調整,增加實踐教學課時量,把一些理論課時改在計算機機房來上,以為這就是和中職教育區別和改進的所在,符合高職教育的培養模式和特點。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思想是得過且過、不負責任的,和國家提倡的高職教育思想相悖,背離了教育部開展高職教育的初衷。如今各個高職院校深刻認識到其弊端,紛紛開展教學改革,圍繞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對教學計劃作相應調整, 改進人才培養方案,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進而實現教學思路、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的深刻變革。
1課程改革過程及依據
1.1開展企業調研,確定職業目標
高職教育的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應認真地開展市場調研,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和就業狀況以及本校的實際、高職專業的特點來確定教學目的和任務,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作相應調整。
明確調研目的:了解單位或部門是否重視電子商務(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的開展;掌握單位或部門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學歷層次要和能力要求;明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崗位定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和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建設開發提供依據等。
調研手段方式:可采用發放人才需求調查問卷的方式展開調研,問卷的設計要目的明確、有針對性,以便確定職業目標。問卷的統計應科學合理,剔除無效的問卷,從多角度、全方面利用統計學的原理進行分析。問卷的統計工作做的再完善,也是比較表面化,最好再有準備地和企事業的專家、管理層、技術等各個層面做現場的論證。
1.2職業工作過程分析、職業能力剖析,完成學習領域轉換
在完成企業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專業人才需求調查報告,明確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改革思路,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
由行業專家進行職業工作過程分析、職業能力剖析(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與方法能力),工作任務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務(完整的、代表性的職業行為)相同范疇的典型工作任務歸納為行動領域(如表1所示)。
由行業專家和專業教師做專業課程設計分析,包括課程設置、指導性教學安排、教學條件及實訓裝備等,形成框架教學計劃,完成學習領域的轉換。
2課程改革的設計
2.1學習情境設計
傳統的計算機授課方式是知識點、章節貫穿整個課程體系,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延續了從小學到中學一貫的學習方式,似乎合情合理,但實際工作中,沒有哪一個崗位的工作是書本中的一個知識點、一個章節,而是多門課程或知識體系的綜合應用。“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完成某個獨立的工作任務為目的,是符合工作流程和崗位需要的。
以“Web網站開發”課程為例,以往的載體是“知識點”,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學會了理解了也不知道如何運用。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思想,把載體改成“項目”,每個學習情境都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在每個學習情境中可能多次涉及某些知識點,通過不斷的對知識點重復能夠強化認知。項目選擇的要點是:實用性、典型性、綜合性、趣味性、可行性。
在“Web網站開發”課程的設計中,選擇了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網站項目作為學習情境,如表2所示,可以發現在三個學習情境中有部分任務單元是重復的,如三個項目中任務單元1是知識點的重復,學習情境2是學習情境1的知識點的遞進和包含,學習情境3又是學習情境1和2的知識點的遞進和包含,每個學習情境又都是獨立、并行的。
2.2課程的教案設計
學習情境:購物類網站開發。
任務單元:購物車管理。
知識目標:(1)用戶網站需求的調研方法,一般購物類的業務過程;(2)數據庫知識:表、視圖、存儲過程的設計;(3)常用內部對象、構架設計、代碼設計及調試的知識。
能力目標:(1)能分析網站的購物車功能主要業務環節,形成系統功能模塊圖;(2)能編寫任務書;(3)能完成相應的數據庫的設計;(4)能進行購物車相關前臺頁面設計和實現;(5)能設計與實現購物車后臺管理系統;(6)能實施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及完成報告;(7)任務總結。
教學內容與過程:
(1) 資訊:了解電子商務網站購物流程。
(2) 引導內容:①購物車相當于現實中超市的購物車,不同的是一個是實體車,一個是虛擬車而已。重在體現專業能力,采用引導文教學法;②讓學生真實體驗網絡購物的感覺:如用戶可以在購物網站的不同頁面之間跳轉,以選購自己喜愛的商品,點擊購買時,該商品就自動保存到你的購物車中,重復選購后,最后將選中的所有商品放在購物車中統一到付款臺結賬。重在體現方法能力,采用角色扮演教學法。
(3) 決策:分組討論分析網絡購物車功能原理,明析并制定網絡購物流程。重在體現社會能力。
(4) 計劃:老師帶領學生畫各個功能模塊圖;制定該任務單元工作計劃文檔。采用項目教學法。
(5) 實施:小組進行詳細設計。
(6) 檢查與評估。①學生自評:組間相互進行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給出評價;組內各成員互評。②教師評價:根據學生的學習工作態度、協作精神、職業道德以及完成任務的功能完整性、軟件健壯性對小組進行評估。
以上是針對其中一個學習情境中的一個任務單元的設計,每個任務單元也是一個小項目,教學過程中突出能力目標,通過任務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實施教學:每個工作任務按照“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六步法來組織教學,在老師指導下制定方案、實施方案、最終評估;學生通過實踐,體驗實際網站建設工作過程;教學過程和能力考核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進行適當講解、并進行引導、監督、評估。
3結語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快速推進,新理論不斷涌現。課程的教學設計是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教師要銳意改革,勇于探索,以項目為載體,以實訓為手段,按照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設計出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
參考文獻:
[1] 賽奎春. JSP信息系統開發實例精選[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7-11.
[2] 聶建武. 半工半讀是培養高技能人才有效的職教模式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J]. 2006(15):36-38.
[3] 黃陳容,袁宗福,楊晨宜,等.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計算機教育,2005(6):28-30.
The Educational Reform Tentative Pla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N You
1.1教學內容選取的指導思想
依據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網站建設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從計算機專業群未來就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出發,統籌考慮選取課程教學內容。以網站設計與開發技術的崗位任職要求,參照網站設計與開發職業的資格標準,不斷改革與創新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中按照以“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課程核心”,“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進行課程設計,以實際工作任務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不斷創新與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2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適用性
1)深入職業崗位調研,掌握一手資料
要確保理實一體教學達到預期效果,科學選取與優化教學內容使其具有針對性、適應性顯得尤為重要。為此,課程組要廣泛深入區域內典型的企業、校外合作實訓基地,對與課程相關的職業崗位進行充分調研,從企業領導者、中層管理者、技術骨干及生產一線人員獲取第一手資料。分析了解網站建設與開發從業人員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要求,根據掌握的一手資料,選取與優化課程教學內容,使課程教學內容真正貼近企業、緊跟行業發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以勝任崗位為目標,有效確保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適用性
通過調研,明確了學生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能夠熟練掌握網頁制作工具(Dreameweaver或FrontPage),掌握網頁設計語言(Html、或JavaScrip或VBscript),在網頁中設置特效,設置網頁顏色、文本格式和列表,熟練掌握網頁中顏色值的配置和背景圖案的設置方法,熟練掌握字符、超鏈接顏色的設置方法;掌握在網頁中添加CSS、插入動畫、聲音、多媒體信息的技術;熟練掌握表格的使用,能熟練通過對表格設計來布局網頁;熟練掌握Div標簽與CSS樣式結合,進行頁面布局;(增加)掌握框架制作網頁的方法,能使用框架設計網頁;掌握表單的制作方法,通過表單制作交互式頁面;掌握Javascript語言的語法;能看懂Javascript特效網頁源代碼,并掌握在HTML語言代碼中插入網頁特效代碼;掌握網站管理、網站測試與維護等知識。從而科學選取與優化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需要的針對性、適用性。
3)教學內容選取流程
依據對相關職業崗位的調查分析,并充分考慮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選擇和構建教學內容體系。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課程組有著嚴謹的教學內容選取流程以保證教學內容的適應性和針對性(如圖1所示)。
2教學內容組織與優化
2.1組織原則
以“網站開發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模塊化為主線”的原則組織教學內容,按照理論以必須夠用為度,注重技能培養的原則設計課程內容體系。將網站從業人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分成4個模塊進行教學,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對每一個教學單元設計了若干個具體工作任務或項目(行動化的學習項目),在任務完成過程中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同時項目主線中沒有牽涉的內容,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補充講解。所有內容的安排都圍繞學習任務的完成來展開。把教、學、做三者有機的相結合,使工作流程模塊化、模塊內容案例化,課程考核過程化,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2.2以四個模塊為主線組織教學內容
“網頁設計與制作”是我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網站規劃、網站效果圖的設計與制作、網頁設計、網頁動畫設計、網站后期編輯、網站測試及等技能,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非常強的課程。如何將高職生培養成合格的網頁設計師,使學生上崗后的能力能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這是本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也是課程設計的方向。
一、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分析
通過對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網頁設計與制作相關工作崗位的需求調研、畢業生問卷調查、網上企業招聘信息查詢統計、校企合作辦學等多種形式,在充分了解行業、企業具有的適合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的前提下,由企事業專家和專、兼職教師組成的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指導委員,通過反復論證,確定本課程相關的職業崗位、崗位能力及崗位所需的綜合
素質。
二、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1.課程設計的理念
本課程根據高職教育的特征,將“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和
“行動導向教學”作為課程開發與設計的基本理念。將教學內容設計為5個學習情境,打破傳統網頁教學的條塊界限,將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實際過程作為課程教學主線,這樣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實際順序即是本課程的教學順序。
2.課程設計的思路
本課程的開發設計充分體現了職業崗位要求――職業性(網站策劃崗位、網頁設計崗位、網站建設崗位、網站管理崗位)、豐富多樣的實踐環節――實踐性(課內項目、課外拓展項目、網頁技能展示、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和教學內容的靈活可選性、可拓展性――開放性(網頁設計競賽、網上教學資源、校外專家講座)。
三、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實施
1.教學內容選取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根據網站開發職業崗位要求和相關職業資格標準,適時調整更新教學內容。
(2)以項目能力作為課程培養的主要目標,以真實項目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注重培養項目實施能力。
2.以網站項目為載體,重構和序化教學內容
課程組通過對市場調研、聽取畢業生的反饋信息,與校內外行業專家充分研討分析,確定了課程的職業崗位指向是“網站策劃員”“網頁設計與制作員”“網站管理員”“網頁美工員”“網頁編輯員”和“網站運營員”等,并對這些典型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進行了分析,選取了“武威職業學院校園十佳歌手評選活動宣傳網站建設”“放飛夢想個人網站建設”“武威職業學院信息技術公司網站建設”“武威旅游網站建設”和“佳佳商城網用戶及留言管理系統建設”等5個學習情境作為課程的教學內容,并為每個情境設計了6~10個教學任務,重構和序化教學內容,將真實項目精心分解成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任務,將技能點、知識點合理地融入各個教學任務中,打破了傳統的“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組織方式。
在網站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根據項目來學習,具有很強的學習目的性、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每個項目的教學過程都要遵循:“項目任務內容項目”這樣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根據項目需求可以對前面學習的內容進行分析、總結、歸納、提高、整合。
3.教學內容的選取與教學實施
依據所確定的職業崗位選取教學內容,在確定網站教學項目時,遵循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將網頁設計基礎知識、網站欣賞、網站規劃與設計、網頁效果圖設計等16個教學模塊進行了重構與序化,以5個網站項目為載體,綜合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為一體。
5個學習情境之間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在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能的同時,對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反復強化。通過5個網站項目的學習,學生不但能夠掌握網頁制作與網站設計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能夠全面培養其團隊協作、溝通表達、拓展創新、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求真務實的職業道德與規范等綜合
素質。
4.課程考核
本課程的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項目評價)和期末考評(課程考核)相結合的方法。最終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占20%)、項目考評(占30%)、期末考評(占50%)三個部分組成。具體考核要求見下表。
四、教學效果
學生對該課程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反映良好,對教學中引入企業項目案例設計,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探索感到滿意。良好的實習、實訓條件也使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實現了工學的無縫結合。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和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普遍認為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老師們的授課重點突出,難易適度,在教學中引入前沿知識和實際項目擴展視野,使學生在專業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時,職業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為將來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該課程改革已得到校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我院學生連續多次在甘肅省大學生創新杯計算機應用能力競賽網頁設計項目中獲得各種榮譽,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