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6 23:08: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設計元素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摘 要:并不是只有制造出新奇的東西才算是創造,把熟悉的東西當成未知的領域再度開發也同樣具有創造性。當代設計是如何在我們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獲得靈感,并設計出讓我們驚喜的藝術作品。
關鍵詞:靈感;創新;民族特色
中圖分類號:J525.3文獻標識碼:A
Potential Designing Elements-Process of Old Furniture Re-designing
WANG Jing
我們的時代在不斷向前發展,但并不一定就代表全部文明的進步。我們永遠只是站在過去與未來的夾縫之間。設計同樣如此,設計一件優秀的作品,并不一定要站在時代的前端,而是要能把眼光放的足夠長遠,在很多地方我們都可以發現創造的源泉。
未來展現在我們的前面,但是當我們轉過身來,一樣會看見悠久的歷史為我們積累了雄厚的資源。而只有在這兩者間從容穿行,才能夠真正具有創造力。
當今不少中國設計師喜歡把歐美的現代主義原樣照搬過來,但是在具有濃郁中國文化的土地上往往發育不良。這就讓一些有思想的設計師開始反思,到底什么樣的設計才是“中國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一觀點已經被當代設計師普遍認知,但是如何調和中西文化的矛盾與沖突,在此縫隙中自得自在,在學習西方新觀念的同時,不放棄本身豐富的傳統,如何創造出既蘊涵現代設計思想,又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藝術產品是當今中國設計師需要面對的問題。
上海浦東的金茂大廈是由美國芝加哥著名的SOM設計事務所設計的。設計師以創新的設計思想,巧妙地將世界最新建筑潮流與來自中國傳統塔形建筑風格的靈感結合起來,成功設計出世界級的,跨世紀的經典之作,成為海派建筑的里程碑,并已認可為上海著名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08北京奧運會會徽,福娃,火炬,獎牌等設計也以其鮮明的中國民族特色為亮點。
技術的進步固然能為設計帶來新的天地,但設計師們已經開始注意到另外一點:那就是在我們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也蘊藏著無數的設計可能。并不是只有制造出新奇的東西才算是創造,把熟悉的東西當成未知的領域再度開發也同樣具有創造性。
展眼身邊杰出的設計作品,幾乎每一件都包含著出其不意的智慧。所謂當代設計,就是通過設計師的創造與交流來認識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在設計師的眼中,越是平凡的地方越可能有驚人的發現。杰出的認識與發現會讓人感到喜悅與驕傲。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價值豐富的文化積累。如果能夠把它們看成陌生的東西,加以活用,是比無中生有更了不起的創造。我們的腳下埋藏著巨大的礦脈,我們需要的只是發現的眼睛。
創意并不是要人驚詫于它嶄新的形式和素材,而應該讓人驚詫于它居然來自于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不斷地開發出這些創意才是真正的設計。繼承了現代主義并肩負著新使命的當代設計者們,漸漸地在這一方面有了認識。我們不需要依賴“新”的東西,而應該對面前的情況進行冷靜分析。
為了更好的理解當代設計善于發現潛在的生活元素,以及其各個階段的銜接與契合,我這里以一件具體的觀念家具設計為例來進行分析與討論。
有靈感的設計師善于敏銳地觀察世界,從各種生活細節中獲得印象,而這些印象就象被分解又重組的細胞一樣進入藝術家的無意識中,形成新的實體;但有時候則要沉淀多年才會成為創作過程的一部分。設計師總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與地方發現某種新的關系,賦予它們以新的形式。這種特殊的形式、這種現象從本質上來說就叫“靈感”。
當我們的年輕設計師第一眼看到這件舊家具,在他們的腦海里就有了幾種不同的設想與方案。但是如何運用現代的元素來賦予作品新的概念是這項設計的關鍵。
中國建筑大師貝律銘的“封刀之作”蘇州博物館,則是在傳統的古典園林之間建立一座絕對現代的博物館,這之間靈感的閃現與作品現實呈現的矛盾與沖突往往需要設計師具有常人不具備的洞察力與判斷力。
我們可以把產生靈感之后的實際思考與實施的過程分為這五個階段:界定,創新,分析,制作,反思。
一、界定
先從矮凳的定義來說,凳子顧名思義就要是供人做短暫休息的工具。它不需要象椅子,沙發那樣舒適,但有其自身簡便的功效。我們可以從它的實際作用與價值來決定它的設計思路。對于設計對象的界定可以反復多次,將多種可能性縮減為主要的幾點要求,便于作出符合邏輯的決策。
舊矮凳凳面上的圖案保留的本來就不是很完整(見圖一),從風格上來看這件舊家具只是一只普通的北方農家風格的矮凳,原來可以說沒有任何設計在其中,只是比較粗陋的雙魚造型,約二三十年前的光景。即使作為一件舊家具也沒有很大的保留價值。
圖一
二、創新
在這一階段中,想象力的發揮起著無與倫比的作用。設計師喜歡推薦所謂“頭腦風暴”這一方式,即讓頭腦中充滿各式各樣的想法,無論它們有多怪異。在這一階段,設計師可以不做任何決定與判斷。目的在于盡可能地搜索信息與靈感。用簡單的草圖來幫助各種可能的設想。
圖二
最初繪制的裝飾草圖體現了設計過程中的不同風格角度設想。有幾種大的分支與方向。傳統的,現代的,簡約的,豐富的。海闊天空的創想是最關鍵的,如果一開始就有限制很難開展下面的步驟。有時只是一個閃念,就可以打開一扇門,讓思路自由自在地發展開來。在這一階段當沒有更多的想法時也會很疲憊與困惑,但也很有挑戰性。
三、分析
想象發揮到極致變化幻想,而分析則讓想象放慢腳步,將它帶回符合邏輯的現實世界。這樣的設計有多少實現的可能性,材料與設計圖案是否可行,需要什么樣的工藝技術來配合完成,成品在完成后的平穩性與舒適度又如何?這一階段,對任何存在與可能存在的問題都要仔細斟酌,從絕對可行的角度重新認識,并在設計上做可行性改動。
圖三
大膽的設計理念最終選擇了反差極大的圖案,用來刺激陳舊的視覺模式。選用現代的充滿都市風情的圖式,以傳統手工雕刻的手式來呈現。后期又有了新的改變,在圖案上盡可能體現現代感與中國傳統紋案的結合。油漆的定色決定保留原先的傳統深色。最終的定稿讓人很興奮(見圖二)。似乎已經可以遇見到成品的精彩。
四、制作
在制作作品的過程中,設計師必須要隨機應變,靈活應對所有材料成型過程中意想不到的變化。這種變化不一定是失敗,真正有想法的設計師會認為這或許能導致更有趣的結果。木紋上意外的轉彎與變形,天然材質的密度不均勻造成的變化,燒得顏色奇特的釉彩等等,這任何一種都可能導致設計師最初設計思路的改變。
制作過程前期比較順利,老榆木的質地十分適合雕刻。關鍵是要優秀的雕工把圖案的層次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設計師看著作品一點點呈現出預期的效果,木紋本色讓作品突顯地層次鮮明,樸素又不失品質,決定重新調整接下來的方案。通過打磨來達到表面觸感的調整,重新設定矮凳的色彩,保留榆木的本色,只是罩幾遍清漆來達到保護凳面圖案的效果。新的決定讓人耳目一新。圖案的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見圖三)。但是打磨增加了技術工人的工作難度。
五、反思
設計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展開與變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與不同的可能性,每一步都決定接下去的幾個步驟,每一個決策都會直接影響此后的其決策。但無論通過那種方式與手段,終有作品完成的一天。這時會對作品有個評價,我們稱為“反思”。有時設計師會認為作品100%實現了他的設計理念,對完成的作品非常滿意。但更多的時候,作品的實際效果并不如意想中的好。
最終的效果還不是最滿意,因為部分小的細節由于時間與技術等問題沒有作到盡善盡美。所幸的是沒有影響到整體的方案。這也是當前設計的現狀,對于傳統元素的運用,需要考慮的內容還應該更全面。
漆藝是以一種呈羽狀復葉的落葉喬木,即漆樹身上分泌出來的一種液體為主要材料,集繪畫藝術、裝飾藝術、工藝技術為一體的藝術手法。髹漆藝術作為我國古代工藝美術中發源早、積淀深、外來影響少的一種工藝,從新時期時代木碗上的朱漆繪涂,到商代漆器上的雕刻花紋、戰國時的車馬人物奩、漢代的彩繪漆篋及彩繪漆棺上的流云、三國時期的犀皮技法、唐代的變涂技法、明清的漆工藝專著《髹飾錄》,漆藝不僅僅停留在工藝器物的階段,而是成為記錄我國古代社會風貌、工藝技術、文化習俗的藝術瑰寶。
1 傳統漆器的功能形態與社會屬性
漆器與漆畫作為漆藝的兩大分支,長期以來漆畫都是作為一種裝飾手段依附于漆器而存在。“漆器”與“漆畫”顧名思義,是以漆作為重要材料的器物或繪畫作品,我們在品讀傳統漆器的藝術價值之前,首先要明白,漆器首先是“器”,即一個有著具體用途、具體形態的功能用具或裝飾品,然后才牽涉到它由“漆”所引出的造型特征、色彩表現、肌理樣式,以及漆(材料)的運用。因此,我們“首先注重的應該是作品的內涵,其次才是作品的外觀形式,以使觀念進入其所要表達的意境為重,而以純粹材質雕飾,工藝的變幻為輔”。[1]器物的漆性和功能形態、社會屬性的完美統一是衡量漆畫好壞的最高標準。如圖1所示,這幅名為《花語》的漆畫,我們在分析鑒賞它所運用的漆畫藝術之前,首先應該感覺得到它所言說的精神內涵:顧云古風的荷花、竹子、古桌、窗欞展現,古樸自然之意。以悠閑古樸的生活情調提醒人們在工作之余也不要忘記適當放松自己,回歸自然。
所謂功能形態,即產品的物質性結構,這種結構因一定的功能而生成,是由材料的相互關系而決定的。[2]簡而言之就是實用功能與材料結構的相互依托所形成的具體樣貌。遠古時代漆器產生最初是作為一種生活工具,如碗、盤、壺、勺、耳杯等飲食用具,奩、案、幾、箱、枕、尺、梳、篦、魁、笥等日常用品。隨著文明的進步與生產水平的提高,漆器除了實用功能也逐漸產生了更多的供享受、奢侈或供祭祀、典禮使用的精美漆器。漆器的社會功能被大大豐富,出現了大至屏、箱、桌、柜,小至碗、罐、盤、盒,制成品或掛、或擺、或居家使用、或觀賞收藏,件件精美,無不雅俗共賞。雅俗共賞的審美態度也就成為中國古代藝術文化的重要屬性。
2 傳統漆器的裝飾元素
明黃大成《髹飾錄》曾提出“巧法自然、質則人身、文象陰陽”的設計原理及美學思想。《考工記》中記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為良。”[3]這里的“工巧”指的便是表現技巧與工藝手段。
2.1 線與面的結合
線條作為基本的構圖元素之一,它既可以作為抽象的存在展示線條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動感、張力、速度、力度、韌性等因素,也可以借助塑造圖案、造型表達情緒。曲線,作為漆器造型中最常見的構成元素,它言說的是由于某種情感、韻律、肌理、造型等的作用所改變軌跡的直線,因此比直線更具有情感上的張力、造型上的可塑性、視覺上的沖擊力,可以構成邊緣更加豐富的面的形態。
不同于繪畫注重點與線的結合,力求塑造三維的立體的視覺空間,漆器由于其材料在描寫自然對象的形態與色彩變化上往往力不從心,因此在進行裝飾性繪畫中多采用“以形換色”的方法,把三維空間中極富變化的色彩關系與不同角度的光的明暗變化轉換為平面空間色塊的強烈對比關系。色塊的運用從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漆料裝飾的表現空間與自由度,更加有利于創作者個人情感與想象的發揮。
2.2 色彩
色彩形態是器物的色彩外觀,是色相和色度的表現。[4]漆器最初產生是以紅色和黑色為主,講究“朱畫其內,墨染其外”,至后來出現了紅、黃、藍、灰、綠、黑、金、銀諸色并用的亮麗絢爛,但無論是漢代的黑紅對比,兩晉以髹朱、黑、醬色為主的簡約,還是明清時色彩絢麗、嫵媚奢華的矯揉造作,兜兜轉轉中黑和紅的主色調卻從未改變。
黑與紅代表著漆最本質的性格特征。天然漆本色為棕紅色,給人以溫暖、親切、質樸之感。漆黑是黑的極致,黑色給人以莊重、沉穩、大氣、浩瀚之感。如圖2所示,漆器大多髹朱紅漆,外壁照黑漆,在局部處理上常用黑底紅漆。紅色的風箏鮮明發散,黑色深沉內斂,紅與黑相互映襯,相得益彰。同時,融合了紅、黃、藍、灰、綠、黑、金、銀諸色的五彩漆器更加絢爛,在黑與紅的襯托下反而更加嬌艷奪目。
與中國傳統繪畫“寫意”手法相類似的是,為了克服入漆的顏料少、色彩張力差的問題,漆器設計中往往采用“主觀色彩”的方法,即完全拋開自然界本來的色彩,用主觀心中漆的色彩予以替換,并充分利用漆本身的光澤感、肌理感與質感,表達主觀上的自然界的感覺。例如圖1中,花瓣的顏色顯然有失真嫌疑,桌面色彩也飽和度過高,卻沒有一絲不自然或刻意。圖2索性以黑與紅為主調,黑天黑地的表達雖然不合客觀事實,卻與心中干凈、大氣、光輝的天空重合在一起,主觀上更符合觀眾審美需求。
2.3 材料與肌理
每個畫種都有自己獨特的肌理,如油畫的立體與寫實感、水墨的暈染朦朧感、工筆的情趣與細膩感。漆器雖然在色彩變換與生動寫實上不盡人意,卻能利用在研磨上的多變、堆塑的厚薄、罩漆的藏露、肌理的神幻、彩繪的細膩、刻漆的明快、變涂的流動、嵌漆的閃爍、堆漆的古樸、潑漆的自然等手法,使單純的視覺感受轉移到觸覺上去,塑造自己獨特的肌理感,形成了漆器與漆畫不同于其他工藝品獨特的個性語言。
例如,利用天然漆半透明特征可以采取罩染的工藝,將半透明本色漆渲染到明度較高的色漆或金屬上,使其呈現隱約的含蓄美;利用其硬度,對畫面進行不同程度的研磨,產生明暗層次的變化感;利用其粘稠度堆塑成浮雕之感,利用凹凸的明暗折射產生立體感;利用其光澤度,產生反射與漫反射的不同質感與觸感等等。利用磨、埋、撒貼等方式,對漆、金銀 、蛋皮、貝殼等不同材料進行加工制作,產生的不同于視覺紋理,構成了漆器表達的重要語言特征。
2.4 裝飾紋飾
漆器的裝飾紋飾是指漆器上各種具象或抽象的裝飾花紋的總稱。根據其表達內容與樣態大致可分為三種:
一類是抽象的幾何紋飾,即用點、線、面組成規則或不規則的幾何狀紋飾。[5]一般有點紋、直線紋、波折紋、X紋、S紋、B紋、圓圈紋、漩渦紋、菱形紋、方形紋、方格紋、回紋和三角形紋等。[6]
一類是以動植物、超自然的神靈等為圖案的紋飾。這類紋飾一類多見于早期原始崇拜,人們對自然界、巫術的信奉;另一類則以動物、圖案寄托人們的某種理想與追求。比方說“如意”代表富貴平安、“同心結”代表百年好合、“龍”代表中華民族等。
第三類,也是最為廣泛的一類,是關于社會生活的紋飾。這類紋飾有用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為內容的裝飾紋樣,如梅、蘭、菊、竹,往往代表著一種生活情趣或理想追求;或是以人物、事件、場景為內容,表現人物的生活狀態、活動場景等,如亭臺樓閣、車馬出行、狩獵活動、游樂玩耍、人物故事和神話題材等畫面內容。
通過裝飾藝術,一方面豐富了漆器的表現手法,增加了漆器的美感與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記錄了時代的社會生活、人情世故、精神狀態,有著豐富的社會價值。有人說:“情是漆畫藝術的激素,形是漆畫藝術的個性,材是漆畫藝術的特性,變是漆畫藝術的靈魂。”[7]現代漆器的發展要對傳統漆器設計元素進行批判式繼承與發展,才能展現時代賦予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 沈福文.中國漆藝美術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89.
[2] 尹定綁.設計學概論[M].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7377.
[3] 曹衛健.淺談漆器設計藝術的意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0).
[4] 王世襄.中國古代漆器工藝,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漆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75183.
從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時間,全球手機用戶已達8.8億部,而中國的用戶就達4.2億戶。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和令人振奮,說明了中國手機市場幾乎占了世界的半壁江山,也說明了中國手機產業發展的迅猛。
從工業設計到平面設計等領域,中國元素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這些領域。文化是一種歷史的沉淀,但并非遙不可及,其實城市中的老房子、刺繡、京劇、旗袍它們都代表著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符號。俗話說最民族的也就是最
國際的。
一、中國元素之思考
“什么才是中國元素?”這是個很難一句話能說清的問題。在張藝謀的創作中,京劇的表現方式是中國元素;在吳冠中的畫中,水墨意境就是中國元素;在梁思成的心中,飛檐翹壁就是中國元素……
中國元素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并延續到我們現代生活中來,更起到傳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華民族的獨有的內在和外在的特質,既有形而下的具體物質,也有形而上的意識形態。
比如建筑風格元素,紫禁城、長城、敦煌、等;服飾風格元素,絲綢面料、唐裝、旗袍等;文化風格元素,臉譜、京劇、印章等;自然風格元素,長江、黃河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元素,是中華文化在外國人心中的標志。不僅如上所述,講究對立統一、中庸和諧和一分為三的儒家思想、講究無為而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國文化區別其他文化的地方,當然也屬于中國元素范疇。
二、手機造型設計之思考
手機外形作為傳遞產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手機內在的品牌、功能、配置等內在本質因素上升為外在表現形式,并通過視覺而使人產生一種生理和心理購買欲望。在基本形確立的情況下,在其基礎上進行分割和功能表現及細節刻畫,再通過創意視覺化,用草圖、效果圖、手板及產品實物形式加以表現,達到其再現設計意圖的目的。因此,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手機外觀設計是作為藝術造型設計而存在和被感知的一種“形式賦予”的活動。形的建構是美的建構,手機id設計師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語言進行產品形態設計,并借助產品的特定形態向外界傳達自己的思想與理念。我以為在手機中應著重留意以下幾點:
(一)手機外形——空間形態和造型藝術的結合
外形是手機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手機設計要通過手機的尺寸、外形、比例分割、層次關系及細節表現等對心理的影響,讓用戶產生擁有感、成就感、親切感,同時還應營造必要的環境氛圍使人產生夸張、趣味、愉悅、輕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緒。例如,對稱或矩形能顯示空間嚴謹,有利于營造莊重、寧靜、典雅、明快的氣氛;圓形和橢圓形能顯示包容,有利于營造完滿、活潑的氣氛;用自由曲線創造動態造型,有利于營造熱烈、自由、親切的氣氛。產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態特征,才能成為人們的使用對象和認知對象,發揮自身的功能。
(二)手機色彩——情感與文化的象征
作為視覺審美的核心,色彩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視覺感受和情緒狀態。人類對色彩的感覺最強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手機的色彩來自于色彩對人的視覺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豐富的經驗聯想和生理聯想,從而產生復雜的心理反映。手機設計中的色彩,包括色相明度、純度,以及色彩對人的生理、心理的影響。色彩服從于產品的主題,使產品更具生命力。
(三)手機材質——材料質感和肌理的傳遞
利用良好的材質可以使手機設計以最簡約的方式布滿藝術性。材料的質感肌理是通過表面特征給人以視覺和觸覺感受以及心理聯想及象征意義。在選擇材料時不僅用材料的強度、耐磨性等物理量來做評定,而且考慮材料與人的情感關系遠近作為重要評價標準。不同的質感肌理能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材料質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將直接影響到材料用于所制產品的終極視覺效果。
優良的手機設計,總是通過形、色、質三方面的相互交融而提升到意境層面,以體現并折射出隱藏在物質形態表象后面的產品精神。這種精神通過用戶的聯想與想象而得以傳遞,在人和產品的互動過程中滿足用戶潛意識的存在,實現產品的情感價值。
三、如何將中國元素融入到手機的造型設計中?
所謂的中國語言就是深厚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底蘊,手機文化就是要更好的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藝術傳統。
首先,在手機外形設計中吸納中國傳統中的美好思想,在手機方寸之間的設計上小中見大,不懈地追求技術、文化、形象、成本等多方面的統一和諧,讓小小的手機體現出和諧、平穩、大氣、大方的風格,體現出中國人的情感,引導人們走向和諧、平衡、美好。
其次,在手機外觀色彩設計上要吸取傳統藝術運用色彩的營養,借鑒它的理念,不僅能為創新設計提供靈感,而且還能為手機外觀設計增添奇彩。透過手機富有中國語言特色的色彩,不僅能看到手機的功能用途,而且還能體味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厚重感和豐富底蘊。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如何正確運用傳統文化,形成中國風格是每個手機設計師應該考慮的問題。我們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精華的同時,更要大膽地學習一切可借鑒的創作經驗,讓藝術素養融入自己的血液,形成一種涵養,滲透在每件作品中。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旗袍元素;現代;服裝設計;運用
一、旗袍文化介紹
1.旗袍藝術的淵源
旗袍最早出現在清代,是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在清朝后期的時候,婦女所穿的長袍一般比較寬松,特別長,而且看起來比較平直。那是在衣領上的設計多是“元寶領”,衣領比較高可以站立,因此可以把耳朵遮起來,長袍上多繡各種各樣的花紋,衣領、衣袖這些地方也是采用滾邊。在清朝后期的時候旗袍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婦女都以旗袍加身,旗袍做了良好的改良,旗袍比較普遍。在日后的發展中,旗袍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中國元素,人們經過不斷的改良,使得旗袍越來越婀娜多姿,體現了中國婀娜多姿的女性美,成為世界人眼中最具中國特色的服飾之一。
2.旗袍藝術的特點
旗袍的樣式有很多,且各具特色,比如開襟有如意襟、斜襟、雙襟等,衣領有高領、立領無領等,袖子有長袖、短袖、無袖等,開叉有高開叉、低開叉等,樣式非常繁多,但是卻又各具特點,其主要是變化是袖子和開襟的變化。不同的開襟適合不同身材的女性穿著,比如直襟旗袍就比較適合身材豐滿的女性穿,這樣可以使豐滿的女性拉長身形,使其看起來比較修長;而方襟旗袍可以適合不同臉型的女性穿著。因此旗袍的樣式很多,且各具特色,愛好旗袍者可根據自己身形和臉型進行挑選。
二、現代旗袍藝術的提煉
我國歷史悠久,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淀出了許多符合我國特色的文化底蘊,其中旗袍是世界人眼中最具中國特色的元素之一,富含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深厚的涵養。
1.旗袍造型元素的提煉
旗袍在設計過程中最主要的是對款式進行設計,再者就是對顏色及材料的選取,在這三個環節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設計師對款式的設計了,款式是旗袍的精神所在,是一件旗袍的基礎,因為旗袍的款式可以體現東方女性的典雅之美以及對曲線的要求會比較高,最能體現東方魅力。在設計師的眼中,旗袍不僅僅只是一件衣服,它體現的是一種東方的精神,是具有形態和曲線美的,因此在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中婀娜多姿的曲線美是對旗袍設計的基礎要求,這也是旗袍的一個標志性元素。
2.旗袍色彩元素的提煉
旗袍對顏色的搭配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件普通的衣服都對顏色有要求,何況是蘊含著豐富文化底蘊的旗袍呢。我們每天一睜開眼睛就能看到不同的顏色,它豐富著我們的世界,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美妙之所在,因此色彩搭配在旗袍的設計中是相當重要的,它體現了旗袍的文化底蘊以及藝術氛圍,同時也體現了現代特色和旗袍的地域差異,在過去的旗袍設計中,旗袍的顏色主要是以藍、黑為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穿白、紅、紫色等,黃色是皇家的獨尊之色,而傳統的大紅旗袍,則采用了極具中國特色的中國紅,色彩款式都比較獨特,體現了我國豐厚的文化底蘊。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旗袍在設計過程中,對色彩的搭配出現了新的元素,出現了較多的冷暖對比、層次劃分和圖案穿插等手法,但是也是繼續采用了傳統的搭配方式,只不過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出現了新的元素,比如不會像以前的旗袍那樣復雜,旗袍的樣式變的更為簡潔,顏色也是比較簡潔明快,女性在穿上旗袍時可以以圍巾、絲巾、披肩等作為搭配,更顯得東方女性的優雅莊重,風姿卓越,韻味無窮。
3.旗袍材質及圖案元素的提煉
面料上的圖案設計是繼顏色搭配后的另一個旗袍設計中的基礎素材,不同的款式設計要有不同的顏色搭配以及不同的面料圖案,面料圖案的設計體現的是一款旗袍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蘊,體現的是設計師的設計情感。早期的旗袍多是以寫生的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而在現代旗袍在面料圖案上依舊沿用了傳統的旗袍圖案的題材,但是同時融入了比較現代化的審美元素,常見的旗袍的面料圖案大多都是以中國的水墨畫的手法描繪的花卉圖案,極具中國古典特色,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以及對中國文化元素的運用。
三、旗袍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1.現代服裝設計的概念
現代服裝設計更主要的是對人體著裝狀態的一種設計,它結合了服裝的美觀性、藝術性、流行性、經濟性、適應性等因素。體現了人體藝術和美感,是穿著的一種表達形式,主要是針對款式設計。顏色搭配、面料圖案的設計,在服裝的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將各種因素相互搭配,取得最和諧的狀態進行設計,需要把所選擇的元素、素材之間進行相互協調,現代服裝設計的過程,是一個實現藝術的過程,它打破了傳統的服裝設計的固有思維,以實用性和美觀性來表達藝術的實現。
2.旗袍造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在現代的服裝設計中,人們不光追求服裝的實用性和經濟性,流行性以及美觀性也是設計師以及廣大消費者考慮的因素,在現代服裝的設計過程中,體現了很多旗袍元素的介入,所運用的設計創意方式越來越豐富,在現代服裝的創新藝術中,旗袍的造型元素被加入其中,比如在現代服裝的衣領上很多都運用了旗袍中的立領效果,立領的運用是講中國旗袍服飾元素應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的一種創新;其次是衣襟部的造型,在現代改良旗袍中,衣襟的變化更加豐富多樣化;再者就是開叉在現代服裝中的運用,旗袍為了女性行動的方便以及美觀性,設計了開叉的元素,在現代服裝中,女性身穿高開叉的利群,走路時隱約露出,顯得十分艷麗,風姿綽約,穿低開叉的裙子時,又顯出一種婉約含蓄的美,榆次同時開叉還可以與下擺進行巧妙的結合,是現代服裝更具特色和流行元素。旗袍的領口造型和衣襟設計以及開叉方式,歷經歲月的洗禮和發展演變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使人們一旦看見就能夠想到中國的國粹旗袍,它蘊含了極其豐富的內涵和視覺唯一性。
3.旗袍色彩元素在現代服裝中的運用
色彩不僅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被應用,它體現在現代產品的方方面面,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具備不一樣的專屬性,比如中國紅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積淀,是中國文化的專屬色,黃色是古代皇族的專屬色,是權力的象征。我們可以通過對旗袍顏色的研究,將其所富含的文化底蘊融入到現代服裝設計中,以體現對中國文化的傳承,更能體現其價值,
4.旗袍圖案元素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
旗袍的面料圖案作為旗袍設計中的一個基礎元素,它是旗袍形成的特殊存在,現代旗袍圖案多以水墨畫的中國花卉作為其面料圖案,其表達的方式比色彩的搭配更為直接,旗袍上的花紋圖案多種多樣,不同的圖案表達著不同的文化內涵,體現著設計者的創作情感,多表達吉祥、福氣等寓意。在現代的服裝設計中,在服裝的圖案方面設計者可以將次點進行無限放大來作為其主要的視覺交點,引起人們對中國文化的共鳴,使傳統的旗袍圖案完美的運用到現代的服裝設計中。
四、結語
民族的就是國際的,旗袍藝術作為中國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世界人眼中最具中國文化特色的元素之一,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旗袍元素在這么多年的發展中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體現在現代藝術的方方面面,旗袍藝術創意藝術的再設計成為現代傳統文化再研究的一個領域,進而影響著我們隊藝術的回顧和對現代再設計的反思。
作者:姬益波 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海報平面設計最主要的功能是介紹推廣和宣傳,在宣傳美化傳遞設計信息的同時提升人們的審美情趣。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精神需求不斷提升的同時對海報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夠從眾多的設計產品之中脫穎而出,在第一時間抓住人們眼球,在相同篇幅的宣傳海報中透露最多的信息,海報設計的元素選取是關鍵的第一步。本土元素的選取能夠有助于海報運用藝術表現手法突出設計的信息和價值功能,為人們帶來美好的感覺。一份出色的海報設計除了解決設計中的基本功能外,還應當站在人們審美的角度,使其在眾多同類商品出別具一格。海報通過不同的視覺表現,能夠達到相當程度的表現效果,體現不同的風土人情、地域文化或者風土人情,在平面設計過程中,通過海報展示空間主題是有效的變現手段。這類海報在視覺形象上最富有完整性,既能表達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歷史性,同時又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2.本土元素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
標志就是做平面設計時最為關注的設計形象點,標志的確定往往代表了設計的確立。豐富的主題內容可以通過抽象的標志進行延伸表達,通過標志的抽象性給人帶來更多的詳細空間,與大量繁亂的圖案和繁瑣的文字說明,抽象的標志更加簡潔明了,而簡單的標志背后又能反映出更加深刻的內容,簡約而不簡單,因此運用得體的抽象標志設計,能夠增添主題設計的時尚感,如中國古典設計中的中國結、祥云元素等。而歐式的室內設計就會用到拱門、羅馬柱、漩渦花紋等。在平面設計中同樣可以利用這些形態符號來突出主題,使空間的表達統一于一種環境形態中。利用裝飾性圖案符號進行營造,體現平面設計的風格和思想,利用景觀小品符號使人們在對平面主題的設計加強了審美。
3.本土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包裝設計主要通過其色彩、圖形和文字進行體現。因此本土元素的體現也可以從這三個方面進行應用。色彩能夠從機能上、心理上給人以特殊的感覺。就機能感覺而言,顏色能使人根據顏色的物理性能,形成直覺的反應,色彩風格化創作出的設計作品,更能強人們的記憶。因此,在平面設計中,運用本土化元素色彩,特別是文化聯想機制,如采用中國紅、山水墨等色彩色彩文化選擇色彩來烘托設計,誘發人們情感。圖形設計也應當受人們心理的影響,圍繞著“以人為本”的核心來設計的體現本土元素。
頭版
頭版可以說是一張報紙的“黃金地段”,在每一期報紙中,它扮演的角色是要展示報紙的一貫風格和當期的主要內容。許多報紙在規劃它的頭版時,往往把重點放在頭條新聞內容的選擇上。當然,頭條新聞的重要性是不用說的,但是事實上,還有一些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導讀、照片的運用、標題的字號和位置等,使受眾可以快速便捷地通過頭版上的導讀找到內頁中他們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許多報紙都開始大量地在頭版上運用大照片策略來使得它們的頭版變得更“視覺化”,以吸引受眾的眼球,并且把這一策略擴展到了報紙的其他版面。
無論是讀者在選擇報紙或者要進行閱讀的時候,頭版上都有一些要素是被他們所關注的。而版面編輯總是假設讀者在拿到報紙后的閱讀順序是:開始于版面的左上方,然后以圓形的軌跡讀完報紙。事實上讀者是絕對不會有一種事先決定了的讀報順序,他們總會對報紙全版進行“掃描”,這時,他們的目光焦點總是先落在某一些內容上。
假設在整個報紙的版面上,只有一張照片,無論這張照片有多小,無論它處在版面的什么位置,讀者總會第一個注意到它,這樣,我們就可以稱這張照片為版面的視覺中心。視覺中心并不一定是一張照片,只要是讀者在第一時間內發現并集中注意它上面的那些元素,都可以稱其為視覺中心。視覺中心可以是下面這些元素中的任意一種:照片,照片是最常見的也是最有效果形成視覺中心的元素。標題,在沒有照片的版面上,一個粗黑的大標題如果放在合適的位置,也能成為一個視覺中心。另外,如果一個標題擬得出色,可以引起讀者閱讀文章的興趣,這樣的標題也能成為視覺中心。圖文框,就是把一些相互聯系的文章或者照片都放在一起,用封閉的或者半封閉的線框圍起來。當一個版面上沒有其他視覺中心的時候,圖文框能很好地起到引起讀者注意的作用。
在一個版面上,最容易引起注意的元素是照片,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報紙采取大照片策略。同時,處于照片附近的標題也是很容易被注意的。所以,如果當天頭版頭條新聞是非常重要的新聞,即需要大照片的渲染,又要用大標題的話,最好使兩者的位置比較靠近,讓它們形成一個統一的視覺中心。這樣就能讓讀者知道頭版上內容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并以一定的順序來閱讀,而不是一下子被搞得眼花繚亂。
利用視覺中心來吸引讀者的眼球只是頭版策略的第一步,如何吸引住讀者的眼球,是編輯所要繼續考慮的問題。如果頭版上只有大照片大標題,的確能引起讀者的注意,但是,這些很容易被注意并理解的信息往往只能吸引讀者幾十秒鐘的注意。而且我們應當注意到,頭版的視覺中心不論有多強的視覺沖擊力,它也只能吸引一部分讀者的注意。因為所有的讀者對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是不可能同時出現在頭版的,這個是由于版面大小的限制――尤其是頭版,它還被報頭占去了很多位置。
所以這個時候的導讀尤為重要。在現在報紙的版面策略中,導讀不再是告訴讀者可以在哪個版面找到什么,而是告訴讀者他們應該到某個版面找到他們所需要的。一個讀者在報攤上購買報紙的原因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被內頁的某個報道所吸引,而這個報道的內容提要出現在了導讀上。
在一些西方的報紙上,導讀的位置常常處于報頭之上,因為報紙放在報攤上出售,報頭是一定會被關注的,導讀處于這個位置,恰恰能被很好地閱讀。大部分報紙’的導讀都配有照片,可以讓讀者更快地對信息作出反應。國內的報紙也越來越重視導讀的作用,開始學用西方報紙的那些方法。大多數報紙的導讀也都位于報頭附近,并配上了照片。也有一些報紙擴大了導讀的應用,把導讀擴大到整個頭版的新聞安排上。除了報頭附近的導讀欄以外,頭版上的文章也并不是采取全文刊登的方法,而是用大標題+導語+照片,并且說明詳細見哪一版的報道,使內頁有更多的被編輯認為有必讀性和可讀性的報道在頭版上“嶄露頭角”,使得頭版引導性的功能更為突出。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樣的策略只是用來吸引臨時性的讀者的,對忠實讀者沒有什么用。但是,這樣的頭版安排策略事實上也符合現代讀者閱讀的習慣,可以很好地為“易讀性”服務,這也是應該固定忠實讀者的很好的方法。
照片
在報紙上,照片總是最能吸引讀者的。無論這樣的照片是大是小,是黑白或是彩色,只要它出現在版面上,總是最先引起讀者注意的。早在1927年,記者Fred R.Bamard就說:“一張照片可以抵得上一千個字。”一段文字,不管它的描寫有多么具體生動,都不及一張照片來得有說服力。
但是,目前很多編輯傾向于一種做法,就是在版面上安排一張大照片,覺得這樣有很大的視覺沖擊力。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照片本身已經不是報紙的賣點了。“報紙的版面設計師并不是要去設計某種‘造型’的時尚設計師。媒介工作者主要是要使得這個世界上的信息更容易被讀者獲得”。所以無論形式怎么樣,最重要的還是傳播信息本身。在選擇一張照片時。最重要的判斷標準是看照片是否在視覺上加強了所配稿件的傳播效果。雖然照片記錄的只是新聞事件的一個片段,但它所提供的細節信息應該比文字更生動具體。而且照片的內容應該是容易被理解的,也就是說讀者可以迅速地從照片上了解到發生了什么事。
同一版面上的照片應該有大有小,盡量避免使用同樣大小尺寸的照片,尤其是這些照片之間沒有特別的聯系。這樣往往會使讀者誤解究竟哪條新聞是最重要的。并非一張大照片一定就好,或許多幅小照片的組合更生動。新聞照片作為大眾傳播信息出現在報紙的版面上,美化版面只是一小部分的作用,更多的還是用來傳播新聞信息的。它也應該具有新聞性、真實性、知識性、價值性、愉悅性等特性。現代的傳播學者提出信息圖像化正是信息污染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在給受眾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加深了他們的惰性,使讀者習慣于接受這些一目了然的信息而不愿意多思考。
有時候,一張照片上會出現很多的人物和細節,而這些人物和細節正是讀者所關心的內容,或者正是這些人物和細節能
很生動地反映新聞事實,這樣的照片當然應該放大了。反過來說,如果一張只占三欄的照片也能讓讀者看清楚上面的細枝末節,那就不應該把它放大到五欄,余下的空間不如再放一張照片。因為視覺信息總是容易被接受和理解,而讀者也希望看到更多一點的照片。
如果新聞事件涉及很多的當事人,或者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很復雜,這時候如果只用一張照片,是不能說明問題的。當然,在運用多張照片的策略的時候,也應該有一張主導性的照片來構建視覺中心。
照片的說明文字是常常被編輯所忽略的。照片說明事實上是一個很短的新聞稿,它也應當包括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雖然由于版面的限制,我們不可能在一則照片說明里包括所有的新聞要素,但是也應該盡可能多地提供給讀者信息。照片的說明除了描述照片的內容以外。還有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把讀者的注意力從照片上轉移到照片所配的文章上去。
新聞照片還有它的特殊性,它反映了現場而且沒有太多的加工,而過多的加工和擺拍是新聞照片最不可取的,有時候照片上的內容過于“豐富”,為了幫助讀者更快地找到主要的信息,把照片上的視覺形象和新聞文本中描寫的形象聯系起來。照片說明中應該盡量避免重復整個新聞事件,也不要把照片說明寫成新聞標題或者導讀。因為新聞照片往往是從一個稍微不同于文字稿的角度來反映新聞事件的,那么照片說明也應當如此。
說明照片中的人物是很重要的。因為在事件性的新聞中,讀者往往關心的是事件的當事人。這并不是要求在照片說明里列舉照片內人物的姓名,最起碼是要說明那些人的身份和在一個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我們沒有必要把所有人物一個一個地列舉出來,但是我們要告訴讀者,哪些是主要人物。照片作為最先被注意到的元素,就應該及時地提供給讀者想要的信息,這樣才能吸引讀者進一步去閱讀新聞。擺拍和過分的擺拍往往是不真實的、不生動的、雷同的,不被讀者所歡迎的。
抓拍,往往是十分生動的一瞬間。而背景信息同樣很重要,尤其當一張照片展現的是一個很不尋常的場景的時候,編輯應該提供足夠的背景信息,使得讀者不會感到迷惑。
解釋一些細節。雖然一張好的照片有它最能吸引人的視覺中心,但是照片上的其他內容也可能賦予主題特殊意義,對于這些內容也應該有所說明。比如一張照片展示的是風箏節上一位參賽者把風箏放上天空,我們關注的是風箏的形態和參賽者的動作,但是在一邊,參賽者的兒子正忙著幫助整理風箏線團,在照片說明里也應該把他點出來。
但是,有些東西是不適合寫在照片說明里的。不要隨便地描寫照片上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表情,編輯要有識別好照片的能力,清楚地知道它好在哪里,并把它放在版面的最佳位置,讓照片本身去“說話”,讓讀者自己去體味。
色彩
2.中國民族元素與國際化融合
2.1文字圖形與色彩搭配
2.1.1傳統文字圖形與色彩的搭配。香港著名的設計師在設計《文字的感情》時,就以中國的書法文化以及文房四寶為題材,將“云”字與墨結合,體現出閑逸的風格,將“水”字與紙相結合,體現如魚得水。整幅作品的風格簡潔,顏色清秀雅致,運用了中國的水墨畫技法,且還融入了當代設計技法的肌理效果,既能夠體現出中國的傳統文化美感,又能夠體現出當代設計的靈活性。將詩情畫意的圖形與簡潔的文字融合在一起,反映了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且還流露了對于傳統藝術的崇敬之情。
2.1.2現代文字圖形與色彩的搭配。中國漢字歷史悠久,蘊藏著豐富的內涵,近年來,漢字也隨著國際文化的交流出現了新的變化。例如蒙恬科技與恒美廣告共同設計的作品“馬“”全“”恨”,將中英文漢字的變化結合在一起,有效的體現了產品的特點,只需要用筆尖在字上掃一掃,便能夠實現實時翻譯[3]。對于以宣傳產品為主要目的作品來說,除了可運用直接的設計語言進行表達外,還能夠運用含蓄的形式來吸引消費者。例如保潔公司曾應經以花型為視覺焦點,花型圓滿且色彩鮮明,沒有文字描述就能夠體現出洗滌產品保持衣物顏色的深層含義。花朵是大眾化語言,能夠表述出真實的思想,還能夠給人們預留想想的空間,這就是創意的絕妙之處。在現代的藝術設計作品中,廣大中國設計師已經開始將中國民族元素與國際化風格相結合,不僅體現出了時尚感,還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使世界更加貼近中國,了解中國。
2.2題材選擇與創新表現
對于藝術設計作品來說,創意是最為重要的,也是決定作品優劣的關鍵。可以說,藝術設計就是創意,創意的前提則是題材的選擇,在現有的題材中選擇范圍,突出創意的表現,才能夠發揮最好的水平。創意實際上來源對題材的靈感,即便是在現有的圖片素材中進行設計,只要有好的創意,就能夠獲得意外的效果。平面設計題材的選擇與創意本身就是藝術性的探索,主要選對主題,并對主題產生深刻的理解,就能夠發揮想象,最終擁有獨特的創意。在當代藝術設計中,設計師不僅要將國際化的元素以中國式的手法融入作品中,還應當傳承中國傳統民族文化,探索國際化與民族元素相結合的新的道路,為平面藝術設計的發展做出貢獻。
2.3溝圖表現與效果處理
在平面藝術設計中,除了要搭配釋放的文字與顏色以及全新的創意外,構圖也是影響作品優劣的關鍵。當代設計中,攝影技術與平面軟件結合使用,作品的最終效果往往與構圖的表現有密切的關系。畫面處理得當不僅為作品增添美感,還能夠實現理想的效果,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作品同樣需要通過構圖與效果處理來達到國際化的欣賞標準。例如珠江冰啤就在畫面的構圖上運用了大量的留白,最先進入人們視線的是一個人被大量棉被包裹的形象,這幅作品的創意為“喝冰啤,需要多穿衣服來保持體溫”,表達了冰啤涼爽的感覺,構圖雖然簡單,但卻生動有趣,還能夠體現出產品的優勢,無需用文字做過多的描述,畫面就是最好的表達。
1、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的更新與面積的增大,以及消費文化品位的提升,對家具的形式與內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具的功能和設計文化也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在選購家具時往往更加青睞于適合自己獨特審美品位的家具。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市場和日益挑剔的消費者,關注消費者的心理因素的設計已成為時代的主題。具體到家具設計中就包括:不同的社會背景的消費者的心理特征;不同消費者對形態、色彩和材質的不同偏好;以及消費者在決策、購買過程中各種心理元素等,在充分了解消費者的相關心理元素的基礎上。只有準確的把握消費者心理活動的規律和消費市場動向,根據消費者不同的特征細分市場,這樣來進行家具設計,設計出來的家具才更加人性化,符合市場需求,適銷對路,使企業也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家具設計戰略層的心理元素
設計戰略是指導家具設計全面展開的計劃與策略,具有決定全局的作用。在這個時代,賣方市場已轉化為買方市場,消費者已成為市場的主導者,他們愈加重視情感價值,因此在家具的人性化設計中,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設計戰略已成為決定企業命運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很多企業仍然處于“以銷定產”的模式中,使市場競爭處于“價格戰”的惡性循環狀態。主要原因是這些企業還沒有把“消費者為中心”的目標作為企業定位和產品開發的一部分。事實上在設計戰略層應該以消費者心理元素為依據,制定以人為本的設計流程,展開對消費者的需求、購買動機、價值觀念、生活習慣、審美因素等方面的市場調查,對消費者進行細致定位,根據消費者不同的需求設計出各種不同款式、不同功能、不同品味的產品,從而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這才使企業和設計者都能獲得很好的效益。
3、家具設計中的心理元素
如今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日益提高,家具整體設計以及人居環境的營造日益成為消費者的主要購買因素,因而從消費者心理活動規律出發進行家具的人性化設計處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一款成功的設計能給企業帶來質的飛躍。
心理學上說,人們感知客觀事物是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視覺五種感官功能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視覺大約占60%,是感知事物最重要的器官,人們最容易通過視覺感知到產品造型的色彩、形態和材質工藝三個因素,這三個因素也最容易喚起人們的心理感受和審美體驗。優秀的家具設計,應該通過這三個因素的完美融合使家具折射出隱藏在物質形態后面的產品精神價值,消費者通過聯想與想象獲得這種精神價值,與其內心的渴望達成共識,從而實現產品的情感價值。
3.1家具色彩設計中的心理元素
消費者在選購家具時,往往色彩的誘視性甚至大于形態,如果家具色彩處理得好還可以協調和彌補造型中的某些不足揚長避短很容易博得消費者青睞,因此現在很多的家具企業甚至專門設立配色設計師這么一個職位,在不改變家具形態的情況下,通過色彩的配置,豐富家具產品的類別,可見色彩在家具設計中的重要性。
合理的家具配色不僅具有審美性和裝飾性,而且還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色彩能夠影響視覺感受和情緒狀態,能夠寄托消費者的理想,使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具有重要的心理功能。另外不同色彩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還受時代、文化、 地域、習俗等方面的影響,因此,設計者在家具設計中,合理的選用及搭配色彩,使色彩能夠充分的體現家具的設計特色,才能獲得消費者的情感認知。
3.2家具形態設計中的心理元素
家具造型形態可以直接反映家具的功能以及使用方式,同時也是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它能夠激起消費者心理上的購買欲望。隨著消費者對家具的使用功能追求上升為心理功能的追求,更多的消費者更加注重家具所表現的個人審美情趣、社會地位、文化水準以及體現個人的生活方式等。這就需要設計者在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認知、記憶等心理因素的基礎上,在形態設計中針對不同消費者賦予產品不同的尺寸、比例分割、層次關系等,都可以使消費者對不同形態的家具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同時如果我們從消費群體來看,兒童的家具設計追求的是簡潔、稚嫩的造型,?整個造型體現出一種俏皮、可愛的卡通特征。中老年人的家具設計在造型上注重沉穩、端正,整個家具造型盡可能地呈現出一種安祥、靜謐的環境特征。 青年人的家具設計在造型上崇尚的是前衛的、時尚的、張揚的、個性化的。
3.3家具材質工藝設計中的心理元素
如果說家具的形態設計刺激了消費者的視覺,那么家具材質設計則刺激了消費者的視覺和觸覺,給消費者更加豐富和全方位的體驗。在家具的人性化設計中合理的選用材質可以用最簡約的方式產生更好的效果。面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在選用材質時不僅要考慮材料的質感、加工工藝、耐磨性、強度等因素外,還需充分考慮材料與消費者的情感關系及情感聯想。同樣形態的家具采用不同的材質,會使消費者產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這就要求設計者根據消費者不同的心理需求,在對不同材質工藝的性能特征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合理地加以選用,從而設計出具有不同情感價值的家具。
4、結語
家具設計以各種形式出現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填補著人們的精神和物質的需求,在未來的家具設計中,個性化、時尚化、身份化將成為家具設計的主題,以消費者心理元素為基礎來展開家具設計的每個細節,來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以消費者為中心”,從而獲得消費者的心理共鳴。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圖形元素;招貼設計;創意表達;視覺表現
一、圖形的來源及發展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在洞穴中、巖壁上刻畫生活場景、勞作、狩獵的畫面,在龜背、獸殼上刻畫祈求神祇保佑、占卜吉兇的文字圖案,在陶器上描繪人類長壽、豐收、納吉祈福的形象,在青銅器上雕刻辟邪的獸面紋飾……這些圖案,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因為這些簡單的符號和圖畫是人們記錄思想、意識等活動的有效手段,不追求寫實,只是記事符號,其形態更多地體現了人們記錄和傳遞信息的功能。圖形在中國傳統的概念中解釋為“圖樣”之意,指由繪、寫、刻、印等手段產生的圖畫記號,是區別于文字、語言的視覺形式。圖形設計具有強烈的藝術審美作用,又可滿足信息傳播、技術、生活等的需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現代圖形設計風格不斷更新,已然成為平面設計中的核心內容。表現形式也已從平面走向立體,包含靜態畫面、動態影像并已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文主要探究招貼設計中圖形元素在創意表達和視覺表現兩個方面的應用情況。
二、圖形元素在招貼設計中的應用
招貼設計是戶外媒體廣告的主要形式,戶外廣告媒介的主要特點是在公共場合,時間相對較長,尺寸大幅,畫面大,信息內容多樣,藝術表現力豐富。在傳播過程中戶外廣告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受關注的時間相對短暫,只有幾秒的停留時間,為了讓來去匆匆的人們能夠在萬千世界中發現這個廣告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招貼設計在創意表現和視覺表達方面就應該獨特、精美、細致、醒目,突出圖形的藝術魅力。
(一)創意表現
每幅招貼設計作品都有明確的主題和內容,因此圖形設計必須體現內容傳達的主旨。招貼設計中的創意表現形式直接決定了其藝術品味,好的創意設計能夠明確地表現招貼的主題思想,傳達特定的觀念和信息,又能體現出獨創性的意念和新的構想。在多媒體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招貼設計作為傳統廣告媒介的主體地位也稍顯弱勢,對招貼設計的圖形信息元素提出了新的要求,應具備信息容量大,信息傳達準確、有效,視覺形式單純、簡化并容易記憶等特點。招貼設計在西方社會發展較早,分商業招貼、工藝招貼、政治招貼、文化招貼等,不同的分類所要追求的效果雖有不同,但是無論哪一類設計都是為了向大眾傳播信息,樹立社會形象。波蘭的招貼設計在國際上有重要的影響力,波蘭海報往往具有藝術家強烈的個人風格,設計理念更加大膽和開放,創意表現風格多樣,色彩對比直觀強烈。《卡薩布蘭卡》三款波蘭版系列海報設計中,最左邊的電影海報設計具有濃厚的波普藝術風格,塊面分割直觀,運用平面化處理風格,顏色運用大膽夸張,主打的是亨弗萊•鮑嘉對英格麗•褒曼說的那句經典臺詞“Here'slookingatyou,kid”。中間海報設計簡約,主體元素黑手槍凸顯影片風格與主題內容,背景紅、白、藍三色則呼應影片的時代背景——法國抵抗運動時期。最右邊的海報和卓別林電影海報風格一樣,風格也統一,以紅色做底,選取了亨弗萊•鮑嘉標志性的禮帽加香煙元素,詼諧幽默。
(二)視覺表達
色彩是無聲的語言,語言簡單、明了,能直接表達情感,是設計作品視覺表現最有影響力的因素。色彩在招貼設計中不僅能刺激人們的視覺,還能輔助圖形文字傳達準確的信息。在招貼設計中,色彩設計必須能達到吸引行人的目的,畫面色調處理簡潔、響亮,合理地運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等對比關系,在引起人們視覺注意的同時強化招貼主題思想。日本著名招貼設計大師福田繁雄的代表作品《勝利》是招貼設計中圖形設計最成功的代表,這幅作品在國際招貼展上屢獲大獎。對角線設計的黑色炮膛中飛出一顆子彈,但子彈的方向是轉向炮膛的,圖形呈對角線設計,大膽、醒目,背景設置成黃色起到警示作用,寓意挑起戰爭的人們最終將自食惡果,整幅畫面的文字“VICTORY”起到了均衡畫面的作用,將我們的視線引到圖形上,點明了創意,突出了主題,傳達了信息,簡約而不簡單。德國著名招貼設計大師岡特•蘭堡善于運用純色來表達主題,他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豆系列招貼設計作品,均以土豆作為主要表現元素,他將土豆削皮、纏繞、切塊、上色、堆砌……常用紅、黃、藍三原色的高純度色調將圖形分成若干個部分,強烈的對比色將土豆的內部分裂更加完善。立邦漆的招貼設計作品——“處處放光彩”,用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純潔、可愛的兒童肢體為元素,展現立邦漆明艷純粹的色彩,鮮活生動對比強烈,很好地體現了其產品特色,吸引人的視線,傳達了主題。這種設計作品給人輕松、愉悅的心理體驗與感受,作為戶外招貼設計廣告,一目了然、記憶度高、識別力強、傳播力廣。
結語
圖形作為招貼設計的主要元素之一,在信息社會的交流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當下我們正處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多元化發展的時代,我們應積極拓展招貼設計的表現空間。從簡潔、概括、視覺沖擊力等方面多多思考,以一種設計的理性思維去表達設計的行為與過程,既要規范又要適應時展的需求,將圖形藝術表現出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信息傳達方面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J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26-0085-01
造型的名詞解釋為塑造物體特有的形象,也指創造出的物體形象。中國傳統藝術的造型精神主張“立象以盡意”,在中國畫中,傳統人物畫強調“以形寫神”的造型觀,而直接作用于造型的主要手段便是中國畫特有的線條,可以說人物畫是以線造型而達傳神之目的。同樣,對于工業產品所涉及到的造型設計,其主要手段來自三維空間中,體、面、線等元素,高度重視三者之間的互相結合所產生的影響。
一、產品造型
產品造型設計,是運用點、線、面、體塊、色彩以及質感等各種元素,結合美學原理,將產品形態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不僅要求其具有的功能達到人們工作的要求,幫助人們工作,而且還要求其本身形象表現的形態、風格和具備的氣氛感受可以給人美的感覺,并帶來獨特的藝術享受,起到美化生產、生活環境、滿足人們審美要求的作用,即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也要滿足人們精神上的享受。因此,造型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針對產品的造型設計主要有三個顯著特征:實用性、科學性和藝術性。
(一)實用性
造型形態針對產品必須體現其使用功能,具有現代科學技術的功能美,充分應用人機工程學原理提高產品的實用性,使產品服務人的功能達到最佳狀態。
(二)科學性
在造型加工方面,應該體現加工技藝的工藝美,反應工業產品自動化生產及科學性的嚴格精確,并結合力學、材料學、結構學讓產品發揮作用。
(三)藝術性
靈活運用美學法則,創造具有形態美、色彩美、質感美和符合時代審美觀念的新穎產品形態,直接體現人與產品、環境的和諧美。
對于以上三個特征,我認為藝術性在造型方面占有較重的比例,這就涉及到美學,美學法則一般是指形式美的規律,造型元素依照整齊、對稱、均衡、比例、和諧、多樣統一等構成形式美的規律。
產品造型即是產品的形象問題,完美的產品形象必須具有造型形式的統一性,也就是產品的行、色、質的統一,秩序、比例等的和諧協調。當產品整體達到形態p色調的統一,才能讓使用者感到整體、簡潔、單純、寧靜的感覺,但是在造型上面,過分的統一同時也會產生呆板、單調、乏味和枯燥的感覺。因為,我們就必須分得清其中的主次關系。
二、產品中造型元素的主次之分
在我們對造型進行練習時,實際上是結合二維造型和三維造型,去創造形狀,同時要高度重視對比,了解到對比形狀的特性,學會用眼睛去評估一個設計元素的體量,而不是憑借測量。在整個造型物體中,必須通過選擇主導形體、次要形體和附屬形體,建立各體塊之間的關系。主導形體是元素總的主要部分,是最有趣的、最生動的,它在各組成部分中占主導位置。
次要形體在特征方面起到對主導形體進行補充說明的作用。主導形體與次要形體之間有很重要的聯系,他們進行互相補充,起著互利的作用。
第三部分的附屬形體,在現代各式各樣的產品設計中應該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我們在造型的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好主導形體、次要形體和附屬形體之間的關系,掌握它們之間的比例,合理分配,對我們造型有很重要的影響。例如在綠色設計中,強調將產品造型簡化到極致,“小就是美”、“少就是多”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這樣就要求我們學會把握主導次要和附屬這三類形體的結合以及比例關系等,在造型的同時考慮到主體因素,力求在實現相同功能的同時,盡量使用最少的零部件和最簡單的結構。
三、產品造型中的意象元素
任何產品,無論其功能簡單還是復雜,都要通過造型,使其功能由抽象的層次轉變到具體的層次,通過產品造型,使得設計由理念形成應用實踐。歸納起來,在進行實際產品造型設計時,設計師要考慮下列因素,即:心理意識、結構、功能、操作、使用環境及狀態、維修保養等,當人們在觀察一件物品時,會經過由經驗與感受產生主觀的判斷,然后對此物品產生聯想,因此,產品的外觀造型對于消費者判斷產品的滿意度有一定的影響力。
當然,產品給人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外觀。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外觀對于產品的選擇會產生一部分的影響。產品給人最直接的感受即是外觀所傳達出來的,這就是人初次接觸產品所產生的直接影響,而外觀造型的不同特性會導致不同的風貌,所呈現與的和傳達的意象感受信息也有所差異,如知性的造型,結合結構美學所呈現出來的是冷靜、理智、單調、呆板的感受;而感性的造型多半以創作為主,因此整個造型呈現出生動、變化多端、曖昧和活潑的感受。
產品造型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表現,首先,舊知識的吸引力,如果設計的產品是現有產品的改良設計,那么保留先前視覺特征意象便相當重要,或者該產品是系列產品之一或屬于某一公司品牌的意象,這個產品的外形必然明確吸引潛在消費者;然后是使用功能上的吸引力,當消費者對某一項產品不具備舊有知識時,產品的外形必須能夠啟發消費者,可以提供一些原來他們所熟悉的操作性能,這對于那些性能價值很重要的產品來說,產品的外觀造型設計能使它看起來具有優良的功能性,這一點和實際的使用和操作性能是不同的;再次是象征性的吸引力,消費者購買產品的信心會受到該產品反映消費者本身形象的影響,因此設計師可以在產品外觀造型設計上應用一些象征手法將一些抽象的造型具象化;最后是先天上的視覺吸引力,不管哪一種產品,它的視覺外觀造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它是否具有美感,它的外形是否給人優雅或者美麗的感覺,這個抽象的概念是我們視覺感知、社會和文化等決定產品造型風格的綜合體。
四、產品造型中的美感
如果大部分人都能同意某件物品具有美感,那么一定可以總結出哪些造型上的特性迎合了所有人,給予我們美的享受,對于這些造型特性可以歸納為爭議性、秩序性、視覺平衡、韻律感和尺寸比例等,其中,具有整體性的產品造型可以將其零碎的架構和細部組件結合起來,秩序性可以將復雜的產品組合加以簡化,視覺平衡包括對稱平衡與不對稱平衡兩種形式,韻律感可以運用數量、配置、尺寸、形狀與色彩等變化的組合加以創造,而黃金比例則是最具有美感的比例。
這種普遍意義上的造型美感特征反應到工業產品上,可以表現為:以規整、精確和具有幾何美的要素來表現,并且體現出系列化、通用化、標準化的合乎規律的數理邏輯關系,以及韻律與節奏的美。在產品設計中,想要使得造型準確,首先必須先了解各個設計因素潛在的感官語義,然后結合造型美感特征,使之造型外觀吸引力發揮出來,可以吸引眾人,以達到我們產品造型的目的。
五、總結
美的造型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陶冶人們的情操,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不僅在視覺上,在精神上也可以給人一種全新的感受。而造型對于產品來說無疑是一個催化劑,將產品功能展現出來的同時還給人視覺上的沖擊,使人們對相應的產品產生興趣,吸引眾人眼球,在針對產品的造型中所涉及到的各種造型元素都起到了缺一不可的作用,可以讓人細細品味,更深層次的分析各個元素對造型所造成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朱松青.造型原理[J].Art Education,廣州美術學院,2011.
[2]黃載文.意象造型中的節律與審美智識――再讀民間美術(民俗藝術)的造型原理[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0.
[3]陳書琴.論產品意象造型設計中的意境創造法[J].大眾文藝,2010.
[4]王清麗.基礎造型語言之整合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