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7 02:49: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際貿易發展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不同于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用比較優勢理論來解釋貿易的產生,克魯格曼指出:國家之間比較優勢的不同只是國際貿易產生的一個基本原因,而規模報酬遞增則是另一個基本原因。不同于傳統的貿易理論建立在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之上,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以規模報酬遞增和壟斷競爭為前提,能更好的解釋現實中的問題:為什么比較優勢基本相同的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額遠遠超過比較優勢有明顯差別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額。為什么各個國家的工資率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在克魯格曼之前也有很多經濟學家研究過規模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在俄林理論(1933年)中的一個重要分課題就是大規模生產的經濟作用,巴拉薩(1967年)和克拉維斯(1971年)也曾提到規模經濟理論在解釋戰后工業國家間國際貿易不斷增長的現象時所起的關鍵作用。而克魯格曼在前人的分析和研究上,創新的將規模報酬遞增作為貿易產生的一個原因并結合均衡貿易理論和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系統的做出理論分析。
一、克魯格曼論文中主要使用的模型和推導脈絡
在克魯格曼的論文中有諸多的假設并引用了多個模型,它們對理解克魯格曼經典論文、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新理論中的推導和結論很有幫助。在這四篇克魯格曼的經典論文中有許多相似的假設,其分析和推導方式也很有類似之處??唆敻衤谡撐闹?,假設規模經濟是企業內生的,并且假定市場具有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的市場結構。同時,引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并對其作了一些修改。首先,在封閉經濟條件下對這些理論加以變化并進行推導和分析:他將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簡化。只考慮一種生產要素(勞動力),并假定所有居民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數,所有產品以相同成本函數進行生產。其中和分別為勞動投入量和產量。并且假定,產量等于消費量,其中,成本函數表明:每件產品生產中使用的勞動力數量是產量的線性函數,并且隨著產出的增加平均成本遞減,邊際成本則保持不變。很明顯,這是一個規模經濟的成本函數。而后,克魯格曼假定經濟處于充分就業狀態,勞動力全部用于各個產品的生產中,所以有且所有的產品都是對稱的??唆敻衤鶕鲜黾僭O和模型,從效用函數開始,結合效用最大化原理推導出需求函數;根據企業利潤最大化原則求出產品價格;根據企業可以自由進入市場并且均衡利潤為0的假設(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的市場結構)得出生產產品的種類。在分析完封閉經濟之后,克魯格曼在各篇論文中進一步進行了推廣和引申,或是考慮要素流動,或是加入運輸成本,或是考慮要素比例,或是考慮自由貿易的福利效應,使得理論推導更具有現實意義,更能說明現實的問題。
克魯格曼在論文中使用了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A.DixitandJ.Stiglitz)的DS模型來建立分析框架。DS模型是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于1977年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了《壟斷競爭和最優產品多樣化》一文中建立的一個規模經濟和多樣化消費之間的兩難沖突模型。DS模型假設,存在兩個國家,并且在其生產中都存在規模經濟,而消費者偏好多樣化的消費。在這種條件下,即使兩國其他條件完全相同,仍然可以通過專業化生產選擇來獲得比較優勢。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在DS模型中指出:從生產者方面來說,由于產品的生產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因此產品的品種越少越好;而從消費者方面來講,由于多樣化消費的偏好,因此產品的品種越多越好。這就產生了一個兩難沖突:消費者要求產品的品種更多;而生產者偏好生產更少的產品種類。而在規模經濟的作用下,市場競爭能使這種兩難沖突達到一種次優的均衡:即每一個生產者都去生產一種差別性產品——既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和廉價的消費需求,又能使生產者本身獲得一定程度的壟斷利益——從而形成某種壟斷競爭的局面。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最后得出結論:一個統一的規模擴大的市場更能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從而使這一兩難沖突得以解決的可能性增大。
郭芳等:論西方國際貿易發展的里程碑克魯格曼在論文中引入了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的市場結構。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以下列條件作為前提:一是大量的廠商生產具有一定差別的產品,這些產品都是相近的替代品,廠商的進入不受限制;二是同一產品集團內廠商的數量如此之多,以至于每個廠商都預期它自身的行動不為其競爭對手所注意;三是同一產品集團內所有廠商的成本曲線和需求曲線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在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中,每個企業都有一定的壟斷權,同時規模收益是遞增的,企業生產差別化產品(產品可以替代但不完全替代),彼此間互相爭奪市場,而競爭的最終結果就是壟斷利潤消失,各個企業僅獲得正常利潤,即均衡利潤為0。
二、克魯格曼論文分析
在發表于1979年的《報酬遞增、壟斷競爭與國際貿易》一文中:克魯格曼在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研究成果
上,引入張伯倫的壟斷競爭模型建立起一個數學模型,來論證在一個各國間不存在自然差異的世界中,貿易完全可以由報酬遞增而產生。
克魯格曼在這篇論文中建立的是一個單要素模型。在規模報酬遞增的條件下,這意味著勞動分工是由市場的規模來決定的。隨后克魯格曼分析了市場規模擴大的三種途徑,即勞動力增長、貿易及移民。勞動力的增長使得曲線向左移動,在新的均衡點B上,C下降,p/w也下降。由于x=α/(p/w-β),又n=L/(α+βLc))。則有,隨著勞動力的增長每項產品的產量與產品的數量都將上升。在討論貿易的作用時,克魯格曼假定運輸成本為0。由于對稱假設,則兩國的工資率和產品價格必定相等。在此種情況下,勞動力增長對兩國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會使生產規模擴大,可供消費的產品品種增加。這樣,由于實際工資的增加和可供選擇的產品的增加,兩國的福利都將增加??唆敻衤诜治鲋兄赋鲞@時貿易的地理方向是不確定的,能確定的僅僅是貿易量。其后,克魯格曼對要素流動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唆敻衤赋鲈谏鲜銮疤嵯?,若是出現了貿易障礙,則勞動力將向已經有較大勞動力數量的地區移動。假設無法進行貨物貿易但是勞動力可以自有流動。則在這種情況下,人口較多的地區的實際工資及產品的種類都高于人口較少的地區;在均衡條件下,所有的勞動力都將集中在一個地區。而哪個地區是勞動力集中的方向則是由這個地區的最初條件決定的,其關鍵在于是歷史上是否存在規模報酬遞增。在這種情況下,要素流動表現為一個人口集聚的過程。在這篇文章的最后,克魯格曼指出:“貿易并不一定是國家之間技術或要素稟賦差別的必然結果;與之相反,貿易很可能只是擴大的市場及促進規模經濟出現的一種途徑,而且貿易的作用與勞動力增長和地區集聚的作用是相似的?!?/p>
在發表于1980年的《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及貿易模式》中:克魯格曼在前文的模型基礎上加入了運輸成本這一因素,使得模型更具有現實意義。在其他條件與假設不變的情況下,運輸成本的加入使得情況改變了——此時,較大的國家將會具有較高的工資??唆敻衤鼜膫€人行為研究起,將運輸成本看作是一座“冰山”——即任何運輸的產品僅有一小部分能到達,其他部分在運輸途中損耗掉了,并研究了其均衡的確定。經過一系列的推導和分析,克魯格曼得出結論:在較大的國家里工人能獲得較高的工資。這是因為較大國家的國內市場規模也比較大。而其他國家的工人則能從較好的貿易條件中獲益??唆敻衤瑫r推導出,如果兩個國家的生產成本相同,則產品的生產地距離較大市場的國家將更有利。因為這樣就可以盡可能減少運輸成本。而為使兩國的勞動力繼續在本地就業,則這種優勢必須用工資差別來抵消。文中分析與推導對工業化國家對人口眾多的國家的高投資(例如對中國和印度)和國家間實際工資的差距等現實問題提出有益的理論解釋。
在發表于1981年的《產業內分工與從貿易中獲利》中:克魯格曼從國際貿易的三個“悖論”2入手,進一步將規模報酬遞增與比較優勢同時納入一個模型中,指出這兩者都可以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并使用模型分析對這三個“悖論”做出了比較合理的理論解釋??唆敻衤谖闹屑俣ǎ捍嬖趦蓚€產業,且兩個產業相互獨立,并且是對稱的;在同一產業中,生產要素——勞動力是自由流動的。在對要素比例及貿易模式的推導和分析過程中,克魯格曼假定要素稟賦相似的國家之間進行產業內貿易,要素稟賦不同的國家之間則進行赫克歇爾-俄林式貿易。從而得出結論:貿易會導致要素價格相等,但不會改變生產模式。而產業內貿易指數必然等于要素比例相似指數,即。在貿易帶來的利益和損失這一節中,克魯格曼著重分析了在國家之間要素比例相似并主要進行產業內貿易的情況下貿易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唆敻衤赋鲑Q易存在兩種福利效應:一是由于要素價格相等產生的分配效應,此時勞動力的實際工資用自己產業的產品來表示并沒有變化,而以其他產業的產品來表示卻有可能會出現隨要素的豐富或稀缺而升降;二是由于市場擴大使得可獲得的產品種類增多,而這對每個個人都有利??死锔衤ㄟ^模型推倒指出,在自由貿易狀態的情況下,分配效應為負(比之沒有貿易的狀態),將出現分配損失,而工人福利將由于市場擴大而增加。并進一步推導出,在產品的種類很多的情況下,較豐富的要素和稀缺要素都能從貿易中獲利。當資源稟賦相似,兩個要素也都能從貿易中得到好處。
在發表于1983年的《一個相互傾銷的國際貿易模型》中:克魯格曼使用庫爾諾雙寡頭壟斷模型對寡頭壟斷企業在既不存在比較優勢也不存在規模報酬遞增的情況下也會出現的“相互傾銷”的現象進行了分析??唆敻衤谖闹屑俣ǎ河袃蓚€相同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有一個企業生產商品。這兩個國家互相出口產品并存在運輸成本。在模型中,每個國家都是相互割裂的市場,并且每個國家分別選擇利潤最大化的產量政策。每個企業都具有庫爾諾雙寡頭壟斷的特征,即每個企業都假定另一個企業供應給每個國家的產量都是固定的。克魯格曼通過理論推導解釋了相互傾銷出現的原因和過程,指出:在一個不完全競爭的次佳世界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效應,一種是貿易導致的無謂的運輸使得福利減少;一種是國際競爭導致價格下降從而減少了壟斷扭曲。而當壟斷所提高的價格超過在不存在壟斷情況下的運輸成本時,就會出現相互傾銷。在運輸成本很低的情況下,若企業獲利,則貿易的發生會使福利改善;反之,如果運輸成本很高,貿易也許會造成福利損失。
這幾篇文章的分析與推導層層深入,不斷完善了對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模型化解釋,并形成了對產業內貿易比較系統的分析與理論,成為理解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新理論的重要文獻。
三、啟示
克魯格曼在這些文章中顯示出他將現實問題抽象并牢牢把握其中的關鍵的非凡能力。他將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理解用嚴謹的數學模型表示出來,通過模型的推導來說明和分析問題。這種嚴謹的數學推導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除此之外,在這四篇論文中克魯格曼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綜合,并提出了新的看法和新的思想,創新的在國際貿易問題研究中引入了新的研究模式。而這些論文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這其中蘊含的新思想和新思路,它們為國際貿易研究領域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并促進了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新理論的研究與發展。從中我們可以發現,除了數學推導和模型之外,經濟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并在一些經典的論文中起著主導作用。在平時的學習和研究之中,我們也應該多加思考,努力形成自己對經濟問題的看法與觀點。只有這樣模型研究與經濟思想齊頭并進,才能真正達到比較透徹的學習和研究經濟理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PaulR.Krugman.IncreasingReturns,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79,(9):469-479.
[2]PaulR.Krugman.ScaleEconomies,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thePatternofTrade[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0,(5):950-959.
[3]PaulR.Krugman.IntraindustrySpecializationandtheGainsfromTrade[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1,(5):959-973.
[4]JamesA.Brander,BarbaraJ.Spencer.ExportsubsidiesandInternationalMarketShareRivalry[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3,(18):227-242.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區域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進,互為補充乃至階段性的交替發展,凸顯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及當代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的本質性特征。
一方面,在貿易自由化、生產國際化和經濟一體化不斷突破國家和地域限制,各國及各地區之間經濟聯系日益增強的條件下,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和運作,協調和規范了國際貿易發展的秩序,推動經濟全球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另一方面,由于多邊貿易體制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雙邊和區域層次上的貿易自由化的努力仍然十分活躍,由此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90年代末期以來,世界上再次興起區域貿易集團化的熱潮,自由貿易協定(FTA)及優惠貿易安排大量涌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約有240個區域貿易協定,135個自由貿易區,涉及世貿組織97%的成員,其中雙邊的FTA約占90%左右。FTA的蓬勃興起,表明通過區域經濟合作來推進一國或一地區的經濟貿易增長,已成為當今國際經貿發展的重要趨勢。這一趨勢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由于多邊貿易體系自烏拉圭回合結束以來無所作為,特別是WTO欲啟動新一輪貿易談判受挫后,期待從多邊貿易自由化中進一步獲得經濟及貿易利益的理想變得渺茫,WTO成員便紛紛轉向雙邊或區域經濟合作。
其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近年來WTO成員急劇增加,受各成員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及不同利益要求的制約,多邊貿易體制在進一步推進多邊層次的合作上不斷遇到障礙。如協調及談判范圍已從過去的關稅措施、市場開放準入等,逐漸轉向各種非關稅措施如各種技術標準、環境要求等。由于多邊貿易體系不易協調,難以達成共識,因此WTO成員便希冀從區域或次區域的經濟合作中尋求獲益的機會。加之,區域內若干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聯系相對較為緊密,易于形成較為合理的協作體系,貿易自由化范圍相對較小并易于推進,遂使區域經濟合作呈現迅速發展的勢頭。
再次,在現代科技發展推動下,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及利益的驅動,特別是受現有區域貿易集團內既得利益的局限性,一些集團開始進行新的調整,如吸收新成員,或與其他集團聯合成更大規模的貿易集團,或是集團內成員再與集團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新的組合,以拓展發展空間,獲取更大的利益。
隨著FTA的迅速發展,目前世界已出現三大區域性集團。歐盟逐漸從西歐六國擴大到目前的十五國,擬于2010年以前與北非及中亞的一些國家進行經濟組合;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顯示了以美國為核心的美洲國家由北向南形成的經濟整合;亞洲地區一些國家及地區所組建的亞太經合組織,推進了發達成員及發展成員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發展。目前10+1已達成協議,擬在10年內成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0+3(東盟及中、日、韓)及中國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協商及談判的啟動,無不顯示亞洲地區經濟整合的發展潛力。
從實際情況來看,FTA的建立和發展的確對區域乃至全球的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
1.FTA促進了區內經濟和貿易增長。
自由貿易區內部貿易壁壘的逐步消除,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資源的配置和利用也更趨合理,規模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據測算,歐盟在實現了商品、服務、資本和人才自由流動后,可從取消壁壘過程中獲益300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增長5%、公共費用減少20%、工業成本下降7%、增加200-300萬個就業機會。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運行也使三國受益:墨西哥貿易出口最高年增長率達20%,加拿大為10%,美國是5%.
2.影響世界商品、資金、技術和人才的流向。
在以發達國家為主建立的FTA中,由于科學技術的發明國及主要使用者都集中在發達國家,其對科學技術的吸納能力也是巨大的,這樣就勢必造成了資金和技術首先流向發達國家,之后才是區內的發展中國家,真正流向區外發展中國家的就更少了。近年來,為了分享FTA的利益,FTA以外的國家都在積極尋求與其開展合作,這樣就出現了FTA之間相互投資,特別是為了繞過FTA的貿易壁壘,區外國家的直接投資便成為最普遍的進入方式。
3.FTA所固有的排他性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不利影響。
由于FTA是內部開放市場,相互提供優惠,而區外的國家及地區享受不到此種優惠,從而導致外來產品競爭力下降,形成“貿易轉移效應”。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運行,使墨西哥產品對美國輸出大幅增加,亞洲地區的電子產品和紡織品對美國出口遭受巨大沖擊?,F墨西哥已取代中國成為紡織品對美國出口的第一大國。
二、FDl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加速器
近年來,跨國公司的投資活動對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國政府競相采取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大幅削減貿易和投資壁壘,使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擴張經營獲得了有利的環境空間。
據《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統計,目前世界上約有5萬多家跨國公司,其海外分支機構達30余萬家,累計跨國直接投資總計約4萬億美元,其中30%是由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控制,由這些投資所創造的商品銷售額,比世界出口總額還要多。2000年跨國公司海內外分支機構的銷售額達6.5萬億美元(其中30%是公司內部交易),數字表明跨國公司投資帶動了國際經濟貿易的快速增長??鐕敬笠幠O蚋鞯貐^滲透,進行跨國生產、經營和銷售,不僅增加了東道國的對外貿易量,而且其開創的以公司內部分工為特征的國際生產一體化體系,使母公司分支機構間的內部貿易量急劇增長,成為當今國際貿易增長中的重要構成。由于公司內部貿易可以大大減少“交易成本”,所以,跨國公司生產、銷售越來越多地在內部進行。據統計,20世紀70年代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占世界貿易的20%,80-90年代這一比重上升至40%,目前世界貿易總量中有70-80%與跨國公司有關。需要指出的是,WTO《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要求各成員通報其與此相關的法規中存在的限制情況,并要求各成員根據確定的時間表在最長7年時間內取消這些規定??梢?,國際貿易發展使跨國公司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地位不斷加強,同時也為跨國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制度保證。
三、電子商務引發了交易手段的革命
隨著國際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適應國際貿易規模迅速擴張的需要,九十年代后半期產生的電子商務一經問世,就以不可逆轉的勢頭為世界貿易搭建起了快速運行的平臺。特別是在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的大力推動下,電子商務已成為本世紀最具發展前途的領域之一。
眾所周知,90年代以前的全球電子市場交易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到1997年就迅速達到約300億美元,2000年增至2500億美元。專家估計,在二十一世紀的前10年里電子商務市場完成的交易額將以每兩年翻一番的速度發展。到2010年,交易規模約在10萬億美元左右,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將占1/3的比重。屆時,歐盟的網上出易將可能達到4萬億美元,美國可能在2萬億,日本在1萬億,亞太地區約1.5萬億美元。
在進行電子交易的同時,各國或地區已將傳統國際貿易領域內正在進行的全球制度化建設實踐,同步應用到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上。當然,由于電子商務平臺自身運行的高技術特點,其規則的制定并非一瞰而就,但人們努力的成效還是比較明顯的。如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通過《電子商務示范法以WTO部長級會議上通過的《關于全球電子商務宣言以OECD召開的電子商務部長級會議以及電子商務全球對話形成的《巴黎倡議》,都是國際范圍內進行電子商務規則建設的可喜成果。
另外,美國的《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歐盟的《歐洲電子商務倡議書以英國的《電子商務——英國稅收政策指南》、亞洲國家新加坡的《電子商務比較框架》等,都是從本國能力和利益出發完成的單項立法,雖然還不系統,但對解決目前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突出障礙還是有積極作用的。
上述兩個方面的概述雖然還不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全貌,但是已清楚地說明,電子商務提供的交易平臺對國際貿易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首先,電子商務以其快捷的運行和履約方式沖擊現有的交易方式,使交易商可以在傳統的談判室與因特網之間做出選擇。
其次,相當數量和比例的新生業務從初始到終結均在網絡中運行,基本與傳統的市場沒有關系。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區域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進,互為補充乃至階段性的交替發展,凸顯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及當代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的本質性特征。
一方面,在貿易自由化、生產國際化和經濟一體化不斷突破國家和地域限制,各國及各地區之間經濟聯系日益增強的條件下,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和運作,協調和規范了國際貿易發展的秩序,推動經濟全球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另一方面,由于多邊貿易體制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雙邊和區域層次上的貿易自由化的努力仍然十分活躍,由此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90年代末期以來,世界上再次興起區域貿易集團化的熱潮,自由貿易協定(FTA)及優惠貿易安排大量涌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約有240個區域貿易協定,135個自由貿易區,涉及世貿組織97%的成員,其中雙邊的FTA約占90%左右。FTA的蓬勃興起,表明通過區域經濟合作來推進一國或一地區的經濟貿易增長,已成為當今國際經貿發展的重要趨勢。這一趨勢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由于多邊貿易體系自烏拉圭回合結束以來無所作為,特別是WTO欲啟動新一輪貿易談判受挫后,期待從多邊貿易自由化中進一步獲得經濟及貿易利益的理想變得渺茫,WTO成員便紛紛轉向雙邊或區域經濟合作。
其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近年來WTO成員急劇增加,受各成員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及不同利益要求的制約,多邊貿易體制在進一步推進多邊層次的合作上不斷遇到障礙。如協調及談判范圍已從過去的關稅措施、市場開放準入等,逐漸轉向各種非關稅措施如各種技術標準、環境要求等。由于多邊貿易體系不易協調,難以達成共識,因此WTO成員便希冀從區域或次區域的經濟合作中尋求獲益的機會。加之,區域內若干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聯系相對較為緊密,易于形成較為合理的協作體系,貿易自由化范圍相對較小并易于推進,遂使區域經濟合作呈現迅速發展的勢頭。
再次,在現代科技發展推動下,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及利益的驅動,特別是受現有區域貿易集團內既得利益的局限性,一些集團開始進行新的調整,如吸收新成員,或與其他集團聯合成更大規模的貿易集團,或是集團內成員再與集團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新的組合,以拓展發展空間,獲取更大的利益。
隨著FTA的迅速發展,目前世界已出現三大區域性集團。歐盟逐漸從西歐六國擴大到目前的十五國,擬于2010年以前與北非及中亞的一些國家進行經濟組合;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顯示了以美國為核心的美洲國家由北向南形成的經濟整合;亞洲地區一些國家及地區所組建的亞太經合組織,推進了發達成員及發展成員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發展。目前10+1已達成協議,擬在10年內成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0+3(東盟及中、日、韓)及中國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協商及談判的啟動,無不顯示亞洲地區經濟整合的發展潛力。
從實際情況來看,FTA的建立和發展的確對區域乃至全球的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
1.FTA促進了區內經濟和貿易增長。
自由貿易區內部貿易壁壘的逐步消除,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資源的配置和利用也更趨合理,規模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據測算,歐盟在實現了商品、服務、資本和人才自由流動后,可從取消壁壘過程中獲益300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增長5%、公共費用減少20%、工業成本下降7%、增加200-300萬個就業機會。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運行也使三國受益:墨西哥貿易出口最高年增長率達20%,加拿大為10%,美國是5%.
2.影響世界商品、資金、技術和人才的流向。
在以發達國家為主建立的FTA中,由于科學技術的發明國及主要使用者都集中在發達國家,其對科學技術的吸納能力也是巨大的,這樣就勢必造成了資金和技術首先流向發達國家,之后才是區內的發展中國家,真正流向區外發展中國家的就更少了。近年來,為了分享FTA的利益,FTA以外的國家都在積極尋求與其開展合作,這樣就出現了FTA之間相互投資,特別是為了繞過FTA的貿易壁壘,區外國家的直接投資便成為最普遍的進入方式。
3.FTA所固有的排他性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不利影響。
由于FTA是內部開放市場,相互提供優惠,而區外的國家及地區享受不到此種優惠,從而導致外來產品競爭力下降,形成“貿易轉移效應”。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運行,使墨西哥產品對美國輸出大幅增加,亞洲地區的電子產品和紡織品對美國出口遭受巨大沖擊?,F墨西哥已取代中國成為紡織品對美國出口的第一大國。
二、FDl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加速器
近年來,跨國公司的投資活動對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國政府競相采取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大幅削減貿易和投資壁壘,使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擴張經營獲得了有利的環境空間。
據《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統計,目前世界上約有5萬多家跨國公司,其海外分支機構達30余萬家,累計跨國直接投資總計約4萬億美元,其中30%是由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控制,由這些投資所創造的商品銷售額,比世界出口總額還要多。2000年跨國公司海內外分支機構的銷售額達6.5萬億美元(其中30%是公司內部交易),數字表明跨國公司投資帶動了國際經濟貿易的快速增長??鐕敬笠幠O蚋鞯貐^滲透,進行跨國生產、經營和銷售,不僅增加了東道國的對外貿易量,而且其開創的以公司內部分工為特征的國際生產一體化體系,使母公司分支機構間的內部貿易量急劇增長,成為當今國際貿易增長中的重要構成。由于公司內部貿易可以大大減少“交易成本”,所以,跨國公司生產、銷售越來越多地在內部進行。據統計,20世紀70年代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占世界貿易的20%,80-90年代這一比重上升至40%,目前世界貿易總量中有70-80%與跨國公司有關。需要指出的是,WTO《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要求各成員通報其與此相關的法規中存在的限制情況,并要求各成員根據確定的時間表在最長7年時間內取消這些規定??梢?,國際貿易發展使跨國公司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地位不斷加強,同時也為跨國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制度保證。
三、電子商務引發了交易手段的革命
隨著國際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適應國際貿易規模迅速擴張的需要,九十年代后半期產生的電子商務一經問世,就以不可逆轉的勢頭為世界貿易搭建起了快速運行的平臺。特別是在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的大力推動下,電子商務已成為本世紀最具發展前途的領域之一。
眾所周知,90年代以前的全球電子市場交易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到1997年就迅速達到約300億美元,2000年增至2500億美元。專家估計,在二十一世紀的前10年里電子商務市場完成的交易額將以每兩年翻一番的速度發展。到2010年,交易規模約在10萬億美元左右,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將占1/3的比重。屆時,歐盟的網上出易將可能達到4萬億美元,美國可能在2萬億,日本在1萬億,亞太地區約1.5萬億美元。
在進行電子交易的同時,各國或地區已將傳統國際貿易領域內正在進行的全球制度化建設實踐,同步應用到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上。當然,由于電子商務平臺自身運行的高技術特點,其規則的制定并非一瞰而就,但人們努力的成效還是比較明顯的。如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通過《電子商務示范法以WTO部長級會議上通過的《關于全球電子商務宣言以OECD召開的電子商務部長級會議以及電子商務全球對話形成的《巴黎倡議》,都是國際范圍內進行電子商務規則建設的可喜成果。
另外,美國的《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歐盟的《歐洲電子商務倡議書以英國的《電子商務——英國稅收政策指南》、亞洲國家新加坡的《電子商務比較框架》等,都是從本國能力和利益出發完成的單項立法,雖然還不系統,但對解決目前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突出障礙還是有積極作用的。
上述兩個方面的概述雖然還不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全貌,但是已清楚地說明,電子商務提供的交易平臺對國際貿易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首先,電子商務以其快捷的運行和履約方式沖擊現有的交易方式,使交易商可以在傳統的談判室與因特網之間做出選擇。
其次,相當數量和比例的新生業務從初始到終結均在網絡中運行,基本與傳統的市場沒有關系。
二、開展國際市場營銷策略研究的重要意義
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的逐步增長,世界各國已經開始認識到進行對對外貿易策略研究的重要意義,并充分的研究了進行國際貿易的必需手段。市場是國際貿易中獲得經濟效益的出發點。在國際貿易實務中,要充分的結合對外貿易市場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對外貿易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對相應的對外貿易策略的研究工作,采用合理有效的對外貿易策略進行對對外貿易的研究和分析工作,進而推動對外貿易的發展與進步,為對外貿易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國際貿易實務中國際市場營銷的策略
3.1時刻掌握國際貿易市場的最新動向了解與掌握國際貿易市場的最新動態,有利于國家對國際貿易實務的管理與營銷,在國際貿易的進行過程之中,為了有效的提升對外貿易的經濟水平,就需要有效的把握住國際貿易的命脈就必須時刻了解國際貿易市場的動態實況,了解國際貿易的環境與情況,充分的結合自身的實際貿易情況,有針對性的促進對外貿易效率的發展,從最大限度上提升我國國際貿易實務。掌握國際貿易市場的信息與新聞更有利于出口企業對自身出口產品結構與質量的優化,更全面地完善我國國際貿易實務的結構。對于掌握了解國際貿易市場動態信息的手段,通過國際市場動態信息調查,能夠對國際貿易實務的市場營銷策略與營銷策略進行認真的分析評估,并選擇出有效的改進手段。
3.2對不同的目標市場實行不同營銷策略的細分在我國的國際貿易實務中,市場營銷策略是應對市場變化與市場需求,進行國際貿易實務結構優化的手段與措施,而且市場營銷策略能夠影響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在當今的國際貿易實務的市場營銷策略中,主要策略的核心就是“stp營銷策略”,即重視國際貿易實務中對國際市場的正確定位與劃分,“stp營銷策略”通過對不同目標市場的精確劃分,決定實行相應的營銷策略,并且根據“stp營銷策略”,對不同目標市場的產品需求也要做到充分地了解,所以對于出口國家的內部市場的微觀細分應該做到更好的地步,出口貿易企業應該對目標市場進行科學的細分,找出目標客源市場中客戶的需求特點,抓住客戶的消費心理來進行銷售。因此在國際貿易實務中應該做到對世界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進行有效的分析總結,在進行對不同區域的經濟貿易的交流過程之中,充分的注重選擇的對外貿易策略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與此同時,對于不同區域有著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則是要求相應的管理企業能夠有效的找尋出相應的管理手段,盡可能的做到可持續發展,保證在后續的對外貿易進程之中,可以充分的保證對外貿易事務的正常運行。
當今世界服務貿易迅速發展,全球經濟的重點正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貿易在一國的經濟活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已日益成為一國產業結構調整和支柱產業戰略替代的工具。需要我們正確把握世界服務貿易發展特征與趨勢。作為第一大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如何把握當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發展特征和趨勢顯得尤為重要。
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的主要特征及其比較
1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的規模差異。由于當代世界各國經濟和服務貿業發展水平的嚴重不平衡,各國的對外服務貿易水平及在國際服務市場上的競爭實力十分懸殊,與國際商品貿易領域相比較,全球各地區和各國服務貿易發展的不對稱性更加突出。國際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和東亞三大地區。2005年,僅歐盟25國就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額44.3%。發達國家在世界服務貿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90年其服務貿易出口額為6686.05億美元,占到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70.1%;2005年為18350.2億美元,占到世界服務貿易總額的73.6%,到2006年,發達國家服務貿易出口額達到19876.0億美元,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72.7%。而1990年、2005年和2006年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出口額分別為1543.5億美元、5934.3億美元和6697.5億美元,分別占到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18.6%、23.8%和24.5%??梢钥闯霭l展中國家所占的份額還是相當小的。
世界服務貿易一直是以發達國家為中心而發展的。2005年在世界服務貿易中位居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是發達國家,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日本在2004年和2005年穩居服務貿易進出口前五名。2005年五國的服務貿易出口總額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額的38%。服務貿易出口前十位國家和地區只有中國和中國香港歸入發展中國家行列。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結構差異。本文列舉了五個發達國家和五個發展中國家,在美國的服務貿易結構中,2005年的運輸、旅游和其他服務貿易的比例分別為:17.8%、28.8%和53.3%;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代表國中國2005年三類服務貿易所占的比重分別為:20.9%、39.6%和39.5%,列舉的其他國家也會有同樣的貿易結構。由此可知,發達國家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主要集中在以通訊、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保險、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贊為代表的其他服務類型。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總體結構上存在明顯的劣勢。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勢主要體現在旅游,旅游服務貿易額在其服務貿易總額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3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的收支差異。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體現在總量上處于比較劣勢,而且還體現在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的貿易收支存在大量的逆差,而發達國家存在著大量的順差。1980~2006年。發達國家一直保持順差狀態,且順差增加,由1980年的161.52億美元到2006年的179.108億美元。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收支逆差狀態嚴重,由1980年的逆差611.27億美元到2006年的489.45億美元。
具體到國別(或地區)而言,服務貿易順差國前五名的國家(或地區)除了中國香港地區,其他四個分別依次是美國、英國、西班牙和瑞士,均為發達國家,順差分別為646億美元、287億美元、259億美元和199億美元。
二、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將進一步發展。地位將趨于提升
雖然發達國家在世界服務貿易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進入20世紀90年代,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貿易出口明顯加快,在世界服務貿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增加。本文將從服務貿易出口增長速度、服務貿易結構、服務貿易收支狀況和服務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四個角度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比較分析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
1服務貿易出口增長速度——發展中國家增速迅猛。發達國家2006年的服務貿易出口額為19876億美元,是1990年6686億美元的Z97倍,發展中國家在2006年服務貿易出口額是1990年的4.3倍,遠遠高于發達國家增長速度。從增長速度來看,進入20世紀9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出口明顯加快,發展中國家在2004~2006年,服務貿易出口增長速度分別是23.11%、16.75%和12.86%,均高于同期發達國家的增長速度。
在2003年以前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增長速度都快于發展中國家,但是從2004年起,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增長率開始大大提高,且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的增長率。當然這里面有發展中國家的原來的基數比較低的原因,但仍然可以看出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發展的強勁勢頭。2服務貿易結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貿易結構均得到優化,但發展中國家轉移速度慢于發達國家。由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整體數據的獲取存在一定的難度,本文將以服務貿易出口額為標準,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出口額進行排名,截取發達國家前五名的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前五名為研究對象,對服務貿易結構進行比較分析。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服務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保持旅游、運輸等傳統服務貿易部門穩定增長的同時,逐漸向新興服務貿易部門傾斜。首先,1990年至2005年。代表發達國家的五個國家,除了法國的旅游服務貿易占比有所增加外,其他四個國家在運輸和旅游兩項服務貿易方面均呈下降趨勢,其中發達國家代表之一美國,其在運輸服務貿易的占比分別由28.1%(1990)下降到17.8%(2005),旅游服務貿易的占比由37.9%(1990)下降到28.8%(2005)。而以通訊、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保險等為代表的其他服務類型的占比呈現上升趨勢,同樣以美國為例,美國在其他服務貿易類型的占比由34.0%(1990)上升到53.3%(2005);在代表發展中國家的五個國家中,除了韓國和中國分別在運輸和旅游服務上占比有所上升外,其各類服務占比的變化總體趨勢是由傳統的服務貿易部門向新興服務貿易部門轉移。這都與世界服務貿易由自然資源或勞動密集型為基礎的傳統的服務貿易轉向以知識技術密集型為基礎的現代服務貿易發展趨勢相吻
合。其次,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做一個比較,發達國家轉移的速度快于發展中國家,例如,在其他服務占比項下,發達國家增加的幅度都保持在10~20百分點,而發展中國家的增幅僅為2~10百分點。
80年代以來,以澳大利亞華人經濟學家楊小凱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用非線性規劃(即所謂的超邊際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數學規劃方法將被新古典經濟學遺棄的古典經濟學中關于分工和專業化的高深經濟思想形式化,發展出新興古典經濟學,使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由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轉向技術與經濟組織的互動關系及其演進過程的研究。新興古典經濟學在分析工具上比新古典經濟學更新,而在思想淵源上則比新古典經濟學更古。其中,斯密用分工來解釋國際貿易的論述被楊小凱等人以個人專業化水平的決策以及均衡分工水平的演進為基礎發展成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又稱內生貿易理論。本文旨在將新興古典貿易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進行比較,并作出一些簡單的評價。
二、與傳統貿易理論的比較及其發展
可以說,楊小凱是第一個脫離新古典經濟學框架,用分工和專業化來解釋貿易現象及其本質的經濟學家。他的理論能夠解釋一些傳統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同時澄清了傳統貿易理論帶給我們的一些錯誤觀念。新興古典貿易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的不同點就在于其所依托的經濟學框架存在很大的不同,具體來說體現在如下幾點:
1.理論的思想淵源不同
以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華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1)市場競爭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能使社會福利最大化;(2)勞動分工能使生產率提高并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
應該說,新古典經濟學成功地描述了古典經濟學的第一個思想,卻與第二個思想相沖突。新古典經濟學在將市場競爭的作用形式化時,最初采用了無規模報酬的生產函數這種最簡單的數學工具,它使古典經濟學的分工思想變成了與市場競爭不相容的東西。因為按照斯密的分工理論,分工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基于專業化能夠提高生產率的原理,而這一原理與遞增規模報酬有關。新古典貿易理論也采用無規模報酬的假設,從而先天不足,以致于企業的組織結構、規模大小、市場競爭地位及其相應的市場結構都對貿易的模式、成因、結構、得益等沒有影響。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就在于新古典的生產函數只表明一種投入產出的純技術關系,不允許遞增報酬的存在,并且忽視了社會經濟組織的演進與生產率的互動關系。
事實上,古典經濟學家的研究重點是專業化、勞動分工和交換的關系。在斯密和馬克思看來,勞動分工是經濟生活的核心現象,社會經濟組織結構是經濟學研究的中心,馬克思更將其歸結為生產關系的研究。楊格(AllynYoung,1928)的經典論文指出:“在全部經濟學文獻中,最富有啟發、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則就是斯密定理(勞動分工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注:YoungA.(1928),IncreasingReturnaandEconomicProgress,TheEconomicJournal,38:P527—42。)然而,由于后來德布魯把新古典經濟學變成公理化體系,用斯密的分工思想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理論逐漸地為人們所拋棄。70年代以來,依托于新古典框架的新貿易理論逐步產生和發展,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不足,但始終難逃“舊瓶裝新酒”之嫌。楊小凱用現代數學分析工具將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華充分發揮并加以形式化,創立了以古典經濟學的分工思想為基礎的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堪稱是貿易理論領域的一次革命。
2.前提假設、分析方法不同
就前提假設和分析方法來看,新古典經濟學存在三個致命缺陷:第一是采用消費者——生產者的兩分法。消費者不生產,必須從廠商處購買所有消費品,因此國內貿易必然存在,消費者不能選擇自給自足,也不能選擇專業化的水平和方向;而廠商的存在是給定的,所以導致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重點是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這種兩分法使得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經濟組織如何從自給自足變得越來越專業化,也無法解釋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等現象。第二,新古典經濟學用規模經濟概念替代專業化經濟概念,而規模經濟概念只能表明投入產出間的純技術關系,卻不能反映專業化水平、經濟組織結構的演進對生產率的影響。第三,新古典經濟學采用馬歇爾開創的邊際分析方法。邊際分析主要用于處理內點解問題,而現實生活中的經濟決策往往是角點解問題。(注:角點解意味著某些決策變量的最優值是零。一般講,買汽車的人不會自己生產汽車,即其購買量為正數,而其生產量為零;在自給自足的情況下,產品的生產量為正數,而其購買量則為零。相反,內點解則意味著決策變量的最優值不是零。)
新興古典經濟學克服了上述缺陷。首先,在該體系中每個決策者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這意味著每個決策者可以選擇專業化方向和水平。廠商的出現也不是外生給定的,而是從模型中內生而來。其次,用專業化經濟來替代規模經濟那種純技術概念,并且引入交易費用的概念,從而產生專業化經濟與交易費用的兩難沖突,即專業化一方面提高生產率,使決策者擁有更高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多樣化消費的偏好,專業化必然意味著要從其他專業的決策者手中購買更多的商品,這就需要支付更大的交易費用。最后,新興古典經濟學采用超邊際分析方法(Inframarginalanalysis),即對每一角點進行邊際分析,然后在角點之間用總效益費用分析,這是處理最優決策的角點解所必須的。
3.對貿易基礎的認識不同
當代貿易理論公認的一個事實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是對斯密的絕對優勢的一個發展。當然,如果靜態地看,情況確實如此。但是,如果允許比較優勢在模型中內生,并且隨著分工的發展而不斷演進,那么斯密基于分工和專業化的絕對優勢概念比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更為寬泛和重要。許多經濟學家曾指出,個人之間生產各種物品的生產率的先天性差異遠不如個人之間由于分工和專業化而產生的生產率差異來得重要。正如斯密所說:“人們天賦才能的差異,實際上并不象我們所感覺的那么大。人們壯年時在不同職業上表現出來的極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數場合,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注:亞當·斯密著,郭大力、王亞南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1997年上卷,第15頁。)。如果我們接受先天的生產率差異(即外生比較優勢)作為分工的條件,那么就會導致貿易產品、方向和格局的靜態化,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為分工的結果出現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則預示著一國貿易動態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可能性。
基于分工造成生產率差異的內生比較優勢能夠隨著分工的逐步發展而不斷演進,而且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是加速知識積累和生產率內生進展的動力并且楊格定理告訴我們,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機制,因此基于分工和專業化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就成為一國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持續不斷的源泉。而外生比較優勢不能內生地演進,對于分工、生產率進步和加速知識積累沒有什么影響,因而一國的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就只能歸功于新古典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外生技術進步。這是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很多現象的根本原因。
根據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如果事前相同的個人選擇不同的專業化水平生產不同的產品,只要專業化報酬遞增,就可能存在比較優勢。這就是說,按照斯密的定義,比較優勢可能存在于所有個人事前相同的場合。而根據李嘉圖的定義,在這種場合比較利益不可能存在。換句話說,這種比較優勢的存在與否,取決于人們對于專業化程度的決策。我們將這種由于選擇不同專業方向的決策造成的事后生產率差別稱做內生比較優勢,而將以外生給定的個人之間的技術和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外生比較優勢。
新貿易理論也對此作出了相似的研究。格羅斯曼和赫爾普曼(1989)把以規模報酬遞增為基礎的比較優勢稱為后天獲得的比較優勢,而把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先天自然的比較優勢。
4.對貿易利益的主張不同
按照新古典貿易理論,如果國與國之間存在外生比較優勢,則在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必定會產生,而且實行自由貿易能夠提高一國的福利水平。新貿易理論中的規模報酬遞增的貿易模型預言,國際貿易總是優于自給自足,因為世界市場上一個經濟聯合體的規??偙纫粋€國家的經濟規模要大得多。因此,沒有政府干預時不可能出現自給自足。那么,國際貿易的存在一定會帶來貿易利益嗎?它一定優于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狀態下的福利水平嗎?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通過引入交易效率的概念,能夠解釋國際貿易之所以從國內貿易中產生是因為一國的交易效率的改進。交易效率與交易費用負相關,各種交易費用(內生或外生)越高則交易效率越低。如果交易效率極低,則自給自足是均衡,因而無需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改進,則國內貿易將因一國之內的分工水平提高而產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改進的幅度不是很大,則在沒有形成全國統一市場時,貿易可能在各個地方性市場內進行。隨著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改進,全國性市場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產生。如果交易效率繼續提高的話,則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會要求更大的市場規模與其相適應,此時局限于一國市場之內的貿易和產品交換無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經濟,因此國際貿易便會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總之,國際貿易給一國帶來貿易利益的先決條件是該國的交易效率應當足夠高,以便適應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分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規模的市場與之相適應,由此國際貿易才成為必要。
三、評價與借鑒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對貿易理論的研究作了突出的貢獻,其影響是巨大的。它使我們重新思考傳統貿易理論中一些已有定論的命題,同時也提供給我們許多新的視角和觀點。我們認為,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可能正代表未來貿易理論發展的主流方向。以下簡要地對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作幾點評價。
1.重新闡釋了絕對優勢、比較優勢等貿易理論中的核心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將貿易理論整合到統一框架下。
如果以事前和事后的生產率差別來區分不同的比較優勢,那么不同貿易模型中的比較優勢就可以劃分為內生比較優勢和外生比較優勢。其中,李嘉圖模型的比較優勢稱為外生的技術比較優勢,H—O模型的比較優勢稱為外生的資源比較優勢,新貿易理論中的比較優勢稱為內生的規模經濟比較優勢,而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中的比較優勢稱為內生的專業化經濟比較優勢。
從勞動分工的角度來看,國際貿易賴以產生的分工基礎有兩種:一種是基于技術和資源不同的外生比較利益的勞動分工,一種是基于規模經濟和專業化經濟的內生比較利益的勞動分工。也就是說,從貿易產生的原因看,傳統貿易理論的核心是比較利益,而新貿易理論和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核心則是遞增規模報酬。當然,實際經濟是兩者的混合體,既有比較利益,又有遞增規模報酬。如果能夠將傳統貿易理論與新興古典貿易理論進行有機的整合,則存在著將現有貿易理論納入到統一框架之下的可能性。很顯然,傳統貿易理論不可能包含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因為按照新古典理論,普遍的遞增規模報酬會使一般均衡不存在或不是帕累托最優。相反,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卻能夠包含傳統貿易理論。楊小凱(1997)將外生比較利益因素引入基于遞增規模報酬的新興古典貿易模型,從而將傳統貿易理論的基本思想納入到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框架之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將現有的貿易理論整合到統一框架下。
2.糾正了新貿易理論的錯誤結論,為其完善和發展指出了一條可行之路。
新貿易理論假定存在規模經濟與多樣化消費的兩難沖突,也就是說,規模經濟的充分利用要求與更大規模的市場相適應。如果一國的人口或經濟規模很大,則能夠更充分地利用規模經濟的好處,因此人口的增加會帶來生產率的上升。這與日本、香港的經驗是一致的,但是卻與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國的經驗相悖,因為對于后者而言,人口增長率高對經濟增長并無積極作用。按照新興古典貿易理論,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是交易效率,人口增長率對于一國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影響是中性的。在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國,由于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各種紛繁復雜的行業進入壁壘、國內市場諸侯割據、法律法規不健全等等因素,導致交易效率低下,均衡的分工水平很低,因此出現高人口增長率與低生產率并存的現象。而在香港等地,由于高效率的政府、健全的法制等因素保證了高交易效率,所以高人口增長率與高經濟增長率并存。
其次,新貿易理論的最大弱點在于根本不存在一個為經濟學界廣泛認可的不完全競爭模型,所以必須按照不同的市場結構、不同的產品差異性來構造相應的貿易模型,導致新貿易理論的各種模型紛繁復雜,難于統一,無法形成對傳統貿易理論的替代。
然而,正如我們下面將要指出的,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中,以專業化為基礎的遞增規模報酬與競爭性市場是相容的。因此,如果新貿易理論能夠正確地解釋其遞增規模報酬的微觀基礎,不再基于規模經濟而是基于分工和專業化來建立相應的新貿易理論模型,那么就完全可以避開對于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的處理問題,從而為其蓬勃發展提供一種新的發展思路。
3.采用每個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的框架,能夠說明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中產生,從而將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原理統一起來。
按照現有的貿易理論,如果沒有政府干預,則當國與國之間存在外生比較優勢或內生的規模經濟比較優勢時,國際貿易一定會產生。但是,它卻無法解釋同樣在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為什么古時候只有國內貿易就足夠了,而現在卻需要國際貿易,而且國際貿易量越來越大。這是由于現有的貿易理論假定純消費者——純生產者的絕對分離,所以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原理不同。國內貿易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消費者不貿易便不能生存,所以即使沒有比較利益和規模經濟,國內貿易也會存在;而沒有這兩個條件,國際貿易便不會產生。
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中,存在著專業化經濟與交易費用的兩難沖突。由于這個沖突,當交易效率低下時,分工的好處被交易費用造成的福利損失所抵消,人們選擇低分工水平即自給自足,不需要國內和國際貿易。當交易效率的提高使得分工的好處大于交易費用所造成的福利損失時,貿易開始在很多地方性市場中出現,但國內統一市場是不需要的。隨著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國內統一市場出現。如果交易效率再進一步提高,則國內市場規模限制了分工的發展,所以國際貿易成為必要??梢?,新興古典貿易理論是第一個能解釋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發展而來,并將國內貿易與國際貿易的原理統一起來的理論。
4.解決了遞增規模報酬與競爭市場的相容性問題,存在競爭均衡和帕累托最優的一致性。
新古典貿易理論中,多樣化消費偏好意味著,一種產品的消費者數目必定很大;規模報酬遞增則使得在均衡狀態時,該種產品的生產者數目必定很小。一種產品的消費者從而生產者寡,即消費者與生產者地位上的不對稱,使得廠商有能力根據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操縱價格,而消費者卻無法影響價格。當規模經濟普遍存在時,由此所產生的遞增規模報酬與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即競爭性市場)難以相容。
一、我國縣市級國際貿易發展的作用
在當前在我國縣市級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國際貿易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下筆者將通過促進商品流通、擴大就業、提高區域城鎮化發展水平和加強縣市級經濟發展的聯系四個方面對國際貿易的作用進行分析。
1.促進商品流通
縣市級特別是縣域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農業品的流通買賣,同時縣市級經濟發展中的產品只有通過流通買賣才能實現其價值,因此,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商品的流通,通過發展國際貿易流通業,保證農副產品及其他工業產品的流通買賣,可以增加人們的收益,從而促進縣市級經濟的發展。
2.擴大就業緩解社會矛盾
在縣市級經濟發展中,隨著我國農村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我國的農村存在著大t的剩余勞動力.同時很多縣市又沒有足夠的工業來提供就業機會,因而解決縣域中剩余勞動力就業的問題就只能寄希望千以國際貿易為主的第三產業。我國縣市級經濟發展中要鼓勵個人或集體通過發展開店鋪、搞運輸等投資成本少、風險低的國際貿易發展模式,這不僅可以加快商品流通,繁榮社會經濟,同時也可以很好地解決就業問題,這樣就可以緩解大量失業人口帶來的社會不穩定和諧等負面現象的存在。
3.提高區域城鎮化發展水平
相對于北京和上海等大型城市的城鎮化發扎,縣市級的城鎮化發展道路有自己的特點。大城市的發展是由大規模的工業投資和城市建設擴張來進行的,而縣市級小城鎮的發展不可能依靠大規模的投資建設。目前我國小城鎮最主要的兩種形式就是工貿型小城鎮和商貿型小城鎮,其中又以商貿型的小城鎮為主,我國商貿型的小城鎮正是依托縣市級的國際貿易的發展來發展商貿流通業,從而使使人口聚集形成以商貿業為主的小城鎮。
4.加強縣市級經濟與外界的聯系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專業化社會分工不斷加強,這就使得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h域內的農副產品必須通過貿易銷往大中城市,同時大中城市的成本較低的工業制成品也要銷往縣域地區,以實現優勢互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通過發展縣市級的國際貿易,可以加強縣市級經濟與外界的聯系,從而通過與外界經濟的優勢互補的進一步發展。
二、我國縣市級國際貿易的發展建議
要實現顯示及國際貿易的新發展,就要把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長期穩健性和短期靈活特性相結合,加大市場主體反應的靈活性,從而實現國際貿易的新發展。為了實現縣市級國際貿易的新發展,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樹立新的市場觀念
雖然我國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30多年,社會經濟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國的經濟體制仍不完善,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貫性依然存在,企業模式也并沒有完全的專為現代企業制度,同時政府的職能也并沒有實現完全的服務型轉變,在這種情況下,面對買方市場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現象,縣市級經濟的發展要搞活流通.擴大消費,政府要引導人們樹立新的市場觀念。首先是要更新人們的消費觀念,使人們從即期消費迅速的走向超前消費的轉變,實現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同時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再就是要強化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政府要引導資金高起點、高水平投放從而實現自己投資的高效益回報,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2.促進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進步
我國縣市級經濟與農業發展密切相關,要想促進縣市級國際貿易的發展,就要提高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實現農業促進工業,工業反哺農業,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這是我國現實及經濟的基本發展模式。在縣市級經濟的發展中,通過發展生產,提高人們的收入水平,實現分享型的經濟發展政策,增加人們的收入,從而促進人們的消費。消費水平提高了,商品流通才能真正的實現,國際貿易才能實現正真的發展。政府要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充分的就業,同時促進小規模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企業和個體經濟、獨立服務者、社區服務自我就業等多種形式的經濟實體的發展。同時要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從而擴大農業經營規模,拓寬農業增收空間進而推動縣市級經濟中農業發展水平的提高,農業生產是立國之本,要充分重視農業的生產。通過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縣市級國際貿易的發展。
3.不斷的規范市場活動
三、電子商務可幫助中小企業全天候業務運作,提高客戶滿意度。由于世界各地存在時差,進行國際商務的談判就相當不便,對企業來講,在傳統條件下,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客戶服務往往感到力不從心。而利用電子商務可以做到7×24的全天候服務,任何客戶都可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從網上得到相關企業的各種商務信息。如果得不到理想的答案,還可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進行詢問,只要企業及時回復,即可使訪問者得到滿意的答復。電子商務全天候、不間斷運作可使全球范圍內的客戶隨時得到所需的信息,為出口企業帶來更多的訂單,并且可大大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四、電子商務可幫助中小企業降低國際貿易成本。與國內貿易相比,國際貿易的單證數量繁多,處理費用高昂。如1996年全球跨國貿易中以紙面單據為主的各種雜項開支達3500億美元,占當年世貿總值的7%。通過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既可節省大約90%左右的文件處理費用,又可縮短交單結匯的時間,加快資金周轉,還可節省利息開支,成本優勢十分明顯。另外,由于減少了大量的中間環節,買賣雙方可以通過網絡直接進行商務活動,交易費用顯著下降。在傳統的國際貿易業務中,因為大量的中間商的參與,國外進口商的買價往往是國內生產企業交貨價的5-10倍?,F在有不少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平臺直接把中國生產企業和國外進口商的供求信息整合在網上,讓他們在網上直接交易,由于減少了中間環節,雙方都得到了實惠。
五、電子商務可幫助中小企業提高交易效率。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買賣雙方可采用標準化、電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單、保險憑證、發票和匯票、信用證等,使各種相關單證在網上即可實現瞬間傳遞,大大節省了單證的傳輸時間,而且還能有效地減少因紙面單證中數據重復錄入導致的各種錯誤,對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十分明顯。在傳統的國際貿易中,每一程序包括簽約、洽談、報關、租船訂倉保險以及支付結算等都必須由人工參與,交易效率低,錯誤發生率高,受時間的局限性大。而通過網上辦理相關業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參與,并且不受時間限制,提高了業務處理的靈活性,為客戶帶來更多的便利。
六、電子商務可幫助中小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外貿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相關站點主動供求信息,及時與客戶進行雙向溝通與交流,借助網絡宣傳自己的企業形象,擴大企業知名度,逐漸利用電子商務這一先進的工具為增強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服務。
4結束語
據統計,截止到2008年底,我國有1000多萬家企業成為或正在成為電子商務的用戶,中小企業網絡接入率已接近90%。我國中小企業應該充分利用電子商務這個有效工具,主動出擊國際市場,尋找更多的貿易機會,謀求更大的生存空間,順利渡過金融危機這個“寒冷的冬天”。
參考文獻:
[1]中投顧問.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進出口分析.中國評論新聞網,2009年4月21日.
[2]新浪.阿里巴巴高管披露:09年重拳出擊投資.麥易網,2009年3月24日.
[3]高功步,焦春風.中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國際化發展戰略[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5,(02).
一、引言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的現代港口物流業獲得快速發展空間,國際分工體系的深化要求資源和生產要素的全球化優化配置。作為全球化物流網絡系統的重要樞紐,港口物流業有力支撐了我國實體經濟的國際化發展。截至2011年底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為50.1%,較高的外貿依存度標示著國際貿易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起著重要決定作用。
為此,我國應大力發展港口物流經濟,努力提高物流增加值,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港口物流的吞吐量,以促進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李正,2013)。通過創新港口物流產業發展戰略,可以優化外向型企業的全球市場布局結構,增強其滿足全球客戶持續改進需求的能力。港口物流企業可以通過改變傳統單一的海洋貨物運輸業務模式,通過發展終端配送和流通加工等新港口物流業務的方式來拓展物流服務內容和物流服務模式,進而提高港口物流服務效率,為客戶企業打造立體化物流增值服務和一站式物流增值服務。再者,作為先進產業組織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口物流業有力促進了我國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當前對外貿易中的低附加價值型產品仍在我國出口產品結構中占據較高比例。我國低端產業若要實現向高端產業的轉型升級,必須對支持其供應鏈系統的物流系統進行改造升級,以滿足高端產品對提升物流服務品質的新要求。通過實施現代港口物流產業戰略,將有助于實體產業企業獲得專業化港口物流服務并降低國際物流環節的運作成本,從而為其面向全球市場的產業轉型和升級戰略的落實提供國際化物流支持。作為鏈接海陸運輸的關鍵性物流節點,港口物流起到了支撐全球供應鏈運作的樞紐性作用,成為支持國際貿易發展的關鍵性生產要素。深度解析并重新定格港口物流企業的發展戰略,將有助于提升我國外向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實力。
二、服務國際貿易的港口物流企業發展戰略的問題
(一)服務國際貿易的港口物流企業產業鏈戰略問題
其一,港口物流企業基于產業鏈整合的系統化綜合物流服務功能尚不健全,缺乏為客戶企業提供支持其國際貿易業務的一站式物流服務的能力。在開展國際貿易業務的過程中,客戶企業的國際物流需求要求港口物流企業將其社會物流與企業內部物流整合為一體,并為其提供包括原材料采購物流、生產物流及銷售物流在內的一站式物流服務。但是,由于港口物流企業難以深度介入客戶企業的產業鏈系統中,并且其收集并整理客戶企業產業鏈中的關鍵信息以用于制定個性化物流服務方案的行為受到客戶企業的猜忌而難以落實,從而制約港口物流企業為客戶企業提供其所需的一站式物流服務。導致上述困境的根源在于港口物流企業與客戶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影響了二者的利益一致性,從而制約了雙方在港口物流領域合作共贏目標的達成。
其二,制約港口物流企業落實其產業鏈戰略的關鍵在于港口物流產業鏈管理機制的不健全性。在合作機制構建方面,港口物流企業與外向型客戶企業之間的互選機制缺位使得港口物流企業難以有效控制其產業鏈戰略中的合作伙伴風險;港口物流企業與外向型客戶企業之間的互評機制缺位則使得港口物流企業無法甄別其產業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從而難以及時防控產業鏈合作風險。在運作機制建設方面,港口物流企業與客戶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性問題使得合作雙方難以排除因信任匱乏而引起的隔閡風險。在分配機制建設方面,港口物流企業難以評估其所提供的綜合性物流服務總成本及其衍生價值,故難以有效確認雙方合作收益分配方案。
(二)服務國際貿易的港口物流企業的聯盟戰略問題
其一,港口物流企業缺乏選擇港口物流聯盟合作伙伴企業的有效手段。受市場競爭壓力約束,港口物流企業為謀求短期經營績效而盲目選擇合作伙伴,從而削弱其在參與物流聯盟的過程中對合作伙伴選擇的自主權。在作出物流聯盟決策的過程中,港口物流企業的被動式行為策略使其更多重視擴張聯盟規模以取得短期市場優勢地位,忽視對物流聯盟的運作效率及聯盟成員結合度的考量。這使得港口物流聯盟僅具有規模優勢而無質量優勢,從而為港口物流聯盟的破產埋下伏筆。
其二,信息不對稱性制約港口物流企業控制港口物流聯盟運營風險的能力。港口物流聯盟成員企業間存在以實現本企業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的隱匿信息行為。這使得聯盟成員因對合作伙伴企業的關鍵信息缺乏有效認知而做出錯誤決策,進而影響整個聯盟難以達成有效的合作契約。凝聚聯盟力量的基礎性契約的問題導致聯盟運營機制缺陷暴露,進而增加聯盟成員采取利己主義的可能性,從而誘使聯盟解體。
(三)基于國際貿易的港口物流企業信息化戰略問題
其一,港口物流企業與外部信息系統數據交互功能不健全。作為獨立法人主體的港口物流企業之間既存在合作訴求,亦存在競爭欲望。這使得各港口物流企業在做出建立信息交互關系決策的過程中持猶豫態度,從而嚴重制約港口物流企業的國際物流信息共享水平,進而妨礙國際貿易業務的順利開展。究其根本,在于港口物流企業的業務運作所涉及的當事人眾多,由此決定了港口物流需求的多元化特征。多元化的港口物流需求要求港口物流企業為其提供差異化的信息技術服務,由此導致港口物流產業的信息化戰略受阻。且由于國際貿易各參與方的既有資金實力和技術實力存在顯著差異,且各方均試圖主導并獨立建構海洋物流服務平臺,由此導致海洋物流信息服務平臺重復性建設問題嚴重,導致有限資金被浪費在低技術水平的重復建設。
其二,港口物流信息孤島效應導致港口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交互被封閉。當代國際貿易中的港口物流具有港區分工細化和物流網絡復雜等特點。港口物流系統內各企業形成獨立物流信息系統,但各環節信息溝通不暢,各層面數據交換與共享存在諸多問題(楊麗香等,2013)。在較高港口物流強度和較多物流貨物品種的運作環境下,缺乏有效互聯互通的多個港口物流信息系統的并行制約系統間協同運作效能,進而妨礙港口物流企業的運營效率的提升。雖然我國主要的港口物流企業在港口物流信息化領域投資巨大,但我國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與國際物流迅猛增長的現實要求相矛盾,至今仍存在信息化服務水平低于國際化物流客戶企業的業務需求問題。
三、服務國際貿易的港口物流企業發展戰略
(一)服務國際貿易的港口物流企業的產業鏈戰略
其一,港口物流企業可延伸物流產業鏈以提高國際物流客戶企業對港口物流服務的體驗水平。港口物流企業以港口為基地,并通過港口物流路網和港口周邊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著力開拓供應鏈物流服務,將港口物流服務延展到客戶企業產業鏈的各環節中。具體而言,港口物流企業可將客戶企業所需的倉儲、運輸、流通加工及配送等物流功能集成為一體化,使得港口物流業務從客戶企業所需物流服務的重要一環升級為滿足客戶企業全方位物流需求的一站式物流服務,從而達到港口物流企業與客戶企業的雙贏局面。
其二,港口物流企業應當強化區港聯動層次,提升港口物流通港效率。港口物流企業應緊密依托港口周邊物流園區,在物流園區傳統的物資集疏功能基礎上積極開發區域經濟范圍內的物流配送功能和流通加工功能,以增進物資在港口物流園區內的價值增值。港口物流企業通過推動港區聯動業務的方式從時間和空間層面提高其服務外向型企業的能力。
其三,港口物流企業應積極參與港口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通過完善港口物流企業的內部管理規范化和標準化水平,使其為外向型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功能及其物流運作效率達到國際化水平。這要求港口物流企業加快建設數字化港口物流系統,打通港口物流從簽約接單到貨物通關等諸環節業務內容,并據此為客戶企業提供港口貨物的報關與報檢、金融保險或代收貨款等綜合性港口物流增值服務,以有效提高客戶企業對港口物流服務的滿意度。
(二)服務國際貿易的港口物流企業的企業聯盟戰略
其一,港口物流企業可以加強與承運人企業的聯系,推動港貨聯盟戰略的有效落實。從港口物流企業角度分析,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劇港口物流領域的競爭烈度,使得港口物流企業在傳統物流服務領域的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港口物流企業可在提供基礎性物流服務的前提下為客戶企業提供物流增值服務,通過深度介入客戶的供應鏈業務運作來有效掌控并整合客戶的供應鏈資源,進而將客戶企業的生產、物流及銷售環節整合為一體。
其二,港口物流企業可以加強與港口物流客戶企業的聯系,推動港航聯盟戰略的有效落實。世界貿易的規?;沟闷髽I對港口物流外包的需求日增。港口物流企業通過接受企業物流外包業務的方式來促使客戶企業將其資源集中于核心業務,進而降低企業在港口物流領域的成本支出,提高物流業務的專業化運作水平。具體而言,港口物流企業可以采取股權置換的方式實現港口物流企業與承運人企業的交叉持股,為實現港航聯盟內部的資源共享和利益共沾提供所有權保障。借助交叉持股模式,港口物流企業可以及時、準確的掌握承運人企業的最新決策動向,有效規避信息不對稱性所導致的聯盟內部控制權與激勵機制失靈問題,降低聯盟內部的交易成本并提升聯盟運作效率。
其三,港口物流企業可以加強與物流園區間的業務聯系,推動港區聯盟戰略的有效落實。作為外貿貨物的重要集疏中心的臨港工業園區及臨港物流園區是開展國際貿易業務的重要基地,也是港口物流企業的主要客戶源。港口物流企業應當加強與港口物流園區的業務關聯性,通過系統安排在臨港工業園區和臨港物流園區的網點布置來優化港口物流企業的物流網絡布局結構,形成以臨港工業園為基地的港口產業集群。港口物流企業亦可借助臨港工業園區和臨港物流園區的成熟配套物流設施來提升其物流服務水平,增進外向型客戶企業的物流服務體驗度。地方政府可采取給予稅費優惠和提供資金和市場開發支持的方式來有效扶持其發展,通過激活港口產業集群的協同效應和輻射效應的方式來促進產業集群鏈條向國際化市場的延伸(梁子婧,2012)。
國際貿易純理論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有三個方面,即,國際貿易的原因,國際貿易的結構和國際貿易的結果。國際貿易的原因要說明,一國為什麼要參與國際貿易,它的動力是什麼?國際貿易的結構所要回答的是,國際貿易的生產結構或分工結構是什麼?從而要回答一國在國際貿易中所出口或進口的商品結構是什麼。國際貿易的結果所要回答問題的是,國際貿易能否給參加國帶來經濟利益。要回答這三個基本問題還有待于國際貿易理論前提的確立。一定的經濟學理論前提所得出國際貿易理論是不同的。
我們認為國際貿易理論經歷了三個基本的發展階段。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古典貿易理論。這一理論的基本前提是:企業是完全競爭的企業;在當生產要素從一個部門轉向另一個部門,或其它部門是,增加某種商品生產的機會成本不變;一國的生產資料在本國范圍內得到充分利用;生產要素在各國之間不流動。各國對商品貿易不加干預。古典貿易理論的核心內容是比較利益理論。這一理論從不同的方面出發,有兩種表述。一是技術差異論。技術差異論認為,各國之間開展貿易的基礎在于,它們生產同一產品或同質商品的價格差;這種價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國生產該商品時勞動生產率的差別;在生產中只投入一種生產要素—勞動力—的假定條件下,這種勞動生產率的差別表現為各國勞動力熟練程度上的差別,從而是單位產品的成本差別。在這里比較利益實質上是比較各國在生產同一產品時勞動生產率,從而是勞動力熟練程度在各國的差異。在生產兩種產品的條件下。各國在同一商品生產上的勞動生產率的差別又進一步表現為,各國在生產同一產品是相對勞動生產率,即表現為生產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的差別。在假定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的情況下,當一國在兩種產品生產上的勞動生產率都高于另一國家時,從相對意義看,該國專門生產其中一種勞動生產率較高的商品時,可以發揮本國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即將本國的生產要素都投入到生產其機會成本比較低的商品。進而通過貿易交換到本國放棄生產的那種產品。相應地,盡管另外一國生產兩種產品的勞動生產率都低于另一國,但是它仍然可以專門生產自己(相對于外國)機會成本較低的產品。進而通過交換,獲得本國放棄生產的商品。在這里技術差異—勞動生產率的差異成為各國進行國際貿易和分工的原因和決定各國專門生產某種商品結構的基礎。這種貿易和分工使參加國際貿易的雙方都都獲得了利益。因此在這一理論的提出者—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等看來,勞動生產率的差別或技術差別是各國生產同一產品時存在價格差別的基本原因,這種價格差及其生產者對較高價格的追求是國際貿易的原因或動力;每個國家專門生產自己有優勢的產品并根據自己對產品的需要進行交換是國際分工的結構;各國經過國際貿易都能夠獲得實際收入水平的提高則是國際貿易的結果?;讷@得和維持這一結果的因素,國際貿易得以維持和發展。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另一種觀點是生產要素稟賦論。在其提出者赫克歇爾和伯蒂爾•奧林看來,現實生產中投入的生產要素不只是一種—勞動力,而是多種,而投入兩種生產要素則是生產過程中的基本條件。根據生產要素稟賦理論,在各國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兩國生產同一產品的價格差來自于產品的成本差別,這種成本差別來自于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價格差別,這種生產要素的價格差別則決定于該國各種生產要素的相對豐裕程度。由于各種產品生產所要求的兩種生產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國在生產密集使用本國比較豐裕的生產要素的產品時,成本就較低,而生產密集使用別國比較豐裕的生產要素的產品時,成本就比較高,從而形成各國生產和交換產品的價格優勢。進而形成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此時本國專門生產自己有成本優勢的產品,而換得外國有成本優勢的產品。在國際貿易理論中,這種理論觀點也被稱為狹義的生產要素稟賦論。廣義的生產要素稟賦論指出,當國際貿易使參加貿易的國家在商品的市場價格、生產商品的生產要素的價格相等的情況下,以及在生產要素價格均等的前提下,兩國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水平相等(或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密集度相同)的情況下,國際貿易決定于各國生產要素的稟賦,各國的生產結構表現為,每個國家專門生產密集使用本國比較豐裕生產要素的商品。生產要素稟賦論假定,生產要素在各部門轉移時,增加生產的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保持不變。生產要素稟賦論是瑞典的兩位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伯蒂爾•奧林提出的,奧林在他的老師赫克歇爾提出觀點的基礎上,系統地論述了生產要素稟賦理論。這一理論突破了單純從技術差異的角度解釋國際貿易的原因、結構和結果的局限,而是從比較接近現實的要素稟賦來說明國際貿易的原因、結構和結果。1技術差異論和生產要素稟賦論的共同點在于,它們都是以各國生產同一產品的價格或成本差別作為國際貿易的原因和動力的。因此盡管兩種理論在產生的時間上相距約150年的時間,但是其理論淵源沒有根本性的變化。我們衡量這種變化的基本尺度是:它們借以立論的經濟學基礎是否有根本性的變化;它們的理論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動力機制上,即是否改變了價格差作為貿易原因或動力的基本觀點。在我們看來這兩個方面都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2因此我們將技術差異論和生產要素稟賦論統稱為比較利益理論,從而構成古典貿易理論的內容。
我們知道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假定:只有兩個國家;生產中使用的生產要素是一種,或兩種;兩國都能生產兩種商品;在各國范圍內,生產要素在部門間轉移時,增加生產某種產品生產的機會成本不變;生產要素在本國的各部門間自由流動,而在各國之間不能自由流動。這些假定條件在理論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距離解釋現實還有一定的距離。
二
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是放松了古典貿易理論各個次要假定前提后所形成的國際貿易理論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對這些假定都作了放松,從而得出了某種新的觀點。首先,古典貿易理論提出者,兩個國家、生產兩種產品?,F實中的國際貿易不只是生產兩種產品。這些學者將兩個國家與生產多種產品生產聯系起來,提出,在多種產品生產的條件下,每個國家總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較成本優勢的商品,而進口另外一部分本國有比較劣勢的產品。這一分析沒有改變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基本原理,但是卻推進了古典貿易理論的使用范圍,即無論是兩種產品還是多種產品,國際貿易都能夠用比較利益理論加以解釋。其次,古典貿易理論假定,各國只使用一種或兩種生產要素生產產品,現實生產中,人們使用的生產要素不只兩種。亞羅斯拉夫•萬尼克在其著名的論文《要素稟賦論—多種要素的情況》中指出,在多種生產要素下,同樣可以依據兩種生產要素的分析方法將多種要素下生產的多種產品按照產品的相對價格比進行排列,得出要素稟賦在產品價格上比較優勢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爾和奧林的基本結論。第三,古典貿易理論假定,當各國為了實現專業化分工,生產要素從一個部門轉向另一個部門時,其機會成本不會發生變化。正是基于這一假定,各國的貿易結構表現為完全專業化的國際分工。因為在本國有優勢產品國際比價高于封閉下的國內比價的情況下,該國廠商將增加其產品的生產量。當機會成本或邊際成本保持不變時,該國的資源將逐步集中到自己有優勢的部門。由于該國生產者無論怎樣增加其產量,邊際成本仍保持不變,結果是該國的全部資源或生產要素就集中到專門生產自己有優勢的產品生產上,形成各國完全專業化的國際分工。但是在現實中,當生產要素從一種產品的生產向另外一種產品的生產轉移時,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其機會成本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機會成本遞增。機會成本遞增意味著,當本國有比較優勢的商品產量增加時,本國總會在該優勢行業尚未實現完全專業化生產水平以前邊際成本就上升到等于邊際收益的水平,從而本國的生產不能達到完全專業化。由此可以看出,當放松了機會成本不變的假定條件時,古典貿易理論關于完全專業化生產和貿易的假定,或貿易結構會有某種程度的調整。因而其結論更接近于解釋國際貿易結構的某種現實情況。即在現實的貿易中很少存在一國專門一種產品的情形。第四,古典貿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靜態分析分析的基礎上的,實際上無論在生產要素的總量上,還是技術水平上,一國的技術優勢或要素優勢將發生變化。從動態的角度看,一國各種生產要素總量會發生變化。從勞動力的總量看由于經濟發展各階段勞動力的自然增長呈現出“∩”型,即隨著一國經濟的發展,其勞動力表現出開始增長較曼,然后增長加快,到經濟發達階段勞動力增長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隨著一國經濟的發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費的比例將減少,而用于儲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國的資本存量將隨著該國經濟的發展而直線增加。資本的直線增長與勞動力的“∩”型增長相結合,使該國的要素豐裕度發生變化,從而按照赫克歇爾—奧林模型的結論,該國的貿易結構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都會發生變化。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主張的比較優勢理論中,各國技術的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重要基礎,它是以要素技術建立在各國之間不存在技術傳播為前提的。然而在現實中,各國間存在著技術的相互傳播,這種傳播有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不僅指出了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動力,跨國公司對外投資客觀上帶來了技術的擴散,從而是技術發明國喪失了在某種產品生產上擁有的技術優勢,并將這種優勢轉向其它國家。某種產品技術優勢的轉移帶來了貿易結構的變化,即從該產品的出口國變成進口國,而某些過去的進口國,由于技術的引進變成了出口國。從國家的角度看,這種技術轉移帶來了技術進口國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跨國公司的理論告訴我們,這里存在跨國公司與東道國某種利益集團的利益分享。技術擴散和技術轉移理論對古典貿易理論產生了新的影響。即建立在各國技術差異基礎上的國際貿易優勢不是一個長期不變的量,相反從動態的角度看,建立在技術差異基礎上的國際貿易優勢是一個不斷傳播的過程。而技術的擴散則表明,如果技術發明國不能不斷發明新的技術,它的技術優勢,從而是貿易優勢將會消失,更深層的意義是,技術擴散將使建立在技術差異基礎上的貿易逐步減少,進而出現各國對對外貿易的依賴“遞減”。古典貿易理論還假定,生產要素在各國之間是不流動的。然而在現實中,如果生產要素的流動能夠給有關企業帶來較多的收益,資本的流動是可能發生的。1957年羅伯特•蒙德爾發表了具有重要意義的論文《商品流動與資本流動的關系》。在論文中,蒙德爾從要素價格均等化的角度說明了,商品流動與資本流動對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這意味著,當商品的自由流動遇到障礙時,資本流動將代替商品流動實現各生產要素價格的均等化。從另一個角度,美國經濟學家王凱峪(1963年)提出了商品流動與生產要素流動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補充關系,即在考慮生產要素可以在各國間自由流動的條件下,國際貿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進要素價格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產要素不能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的假定之后,廣義上的要素價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補充,即生產要素的價格均等化不僅可以通過自由貿易加以實現,也可以通過生產要素的跨國界流動實現,或者商品流動和生產要素的流動可以同時起作用,實現生產要素價格的均等化。然而無論這種假定條件的放松對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作了那些重要的修正,都不能改變古典貿易理論的兩個基本方面。一是,國際貿易的基本原因是建立在比較成本差別基礎上的商品價格差異;二是,國際貿易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之下的。因此古典國際貿易理論是自由競爭市場結構下的理論。三
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新貿易理論發展的階段。前面我們已經注意到,生產某種產品時的機會成本不是不變,而是變化的。這種變化的第一種形式是機會成本遞增。而另一種形式是機會成本遞減。實際上,機會成本遞減的另一面就是由規模經濟所引致的報酬遞增。所謂規模經濟是指,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其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效果。它可以表示為TC/Q=FC/Q+VC/Q。式中,Q表示該商品的生產量,TC表示Q量商品的生產總成本,FC表示生產商品的固定成本,該成本將隨著其產量的增加平均到每個單位產品上的固定成本會下降。VC表示生產該商品的可變成本,該成本不會隨著產品產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是保持不變。規模經濟效果意味著,企業可以通過擴大其生產規模、降低商品的單位成本占居競爭的優勢地位。同時企業對規模經濟效果的追求,將帶來產品一個行業或產業內排他性的增強,先進入的企業可以通過逐步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形成單位產品的成本優勢,從而是價格優勢。這是一種憑借規模經濟效果所取得的市場勢力或市場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瓊•羅賓遜認為,盡管理論上我們假定市場是完全競爭的,但在現實中,大多數的市場是不完全競爭的。其原因是,任何企業都希望通過某種優勢,獲得對市場價格的操縱權,或控制權。獲得壟斷或控制權的便利途徑是生產差異產品。從消費者的角度看,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不僅要追求某種消費品消費數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費的福利水平,還可以通過在多種同類產品的供應中,選擇最適合本人愿意消費的產品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因此從一國封閉經濟的條件下,市場從兩個方面表現出不完全競爭的特點,一是規模經濟排除了企業自由進入某些部門的可能性,二是差異產品意味著企業追求控制產品價格的可能性。這兩個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競爭的市場結構。然而在一國市場范圍內,追求規模經濟效果和追求差異產品是矛盾的。因為規模經濟效果要求生產大批量、同質產品,從而帶來市場價格的下降。但是對差異產品的追求要求生產小批量、異質產品。要解決這一矛盾的最佳途徑是開展國際貿易。因為國際貿易可以使批量生產的產品分布在不同國家的市場上,從而在每個國家都成為小批量產品,且成為差異產品。這一基本觀點由保羅•克魯格曼在其國際貿易新理論的經典性論文《報酬遞增、差異產品和國際貿易》作出了完整準確的論述。在那里,保羅•克魯格曼非常系統地闡述上述觀點。規模經濟和差異產品貿易理論強調,在規模經濟發生作用的條件下,生產者和消費者對差異產品的追求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對規模經濟效果的追求,從而是對獲得超額利潤的追求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動力。這一理論觀點還意味著,國際貿易的結構是不確定的,因為建立在規模經濟效果基礎上的國際貿易暗含著這樣兩個重要的假定條件,一是各國之間不存在技術水平的差異;二是各國生產要素稟賦不一定是有差異的,甚至可以說,在參加貿易國家的生產要素稟賦相同的條件下,國際貿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時的貿易結構與以往國際貿易結構的根本差異在于,古典貿易理論所揭示的國際貿易是產業間或部門間的貿易,而建立在規模經濟和差異產品基礎上的國際貿易是產業內貿易。產業內貿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競爭廠商獲得的市場勢力與規模經濟利益的總和。進口方利益則是從消費差異產品中獲得消費上的滿足,進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按照保羅•克魯格曼的觀點,既然要素稟賦相同的國家可以通過開展產業內貿易獲得經濟利益,那麼各國之間建立在要素稟賦相近或相同基礎上的貿易沖突將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國企業在產業內生產和出口差異產品。新貿易理論的第二個重要的理論是相互傾銷理論。詹母斯•布蘭德和保羅•克魯格曼在其著名的論文《國際貿易的相互傾銷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頭壟斷廠商為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將增加的產品產量以低于本國市場價格的價格銷往國外市場。盡管從表面上看,在國外市場上產品的銷售價格降低了,但是從銷售全部產品所獲利潤最大化的角度,如果這種銷售不影響在本國銷售的其它產品的價格,那麼廠商所獲得的總利潤水平提高了。同樣道理,其他國家的廠商也會采取同樣的戰略將增加的產品銷售量銷往對方國家市場,這種相互傾銷行為所形成的貿易不是由于兩家分屬不同國家的廠商生產了差異產品,而是因為各自對自己最大限度利潤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傾銷貿易理論這里,各國開展對外貿易的原因只在于壟斷或寡頭壟斷企業的市場銷售戰略。進而國際貿易的結構既不受產品成本差別,進而是要素稟賦差別的限制,也不受生產者和消費者對差異產品追求的限制。同時,相互傾銷基礎上國際貿易的利益來自于各國企業通過“傾銷”所獲得的壟斷利潤和在本國市場上銷售價格保持不變情況下所獲得的壟斷利潤總和。為說明這一點,我們假定,A國的壟斷廠商甲生產和銷售汽車100萬量,單價為20,000萬美元,如果其增加了生產量1000量,并在國內市場銷售,則為使市場吸納增加的供應量,企業必須將產品的市場價格降低。(因為寡頭壟斷企業面臨的是一條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例如降價200美元。即每量車售價19800美元。在此情況下,該企業因增加生產和銷售1000量汽車額外獲得1980萬美元。但是,當企業降低其商品售價時,不僅要降低新增產品的價格還要將原有的100萬量汽車的價格降低到與新增產品價格相同的水平,即從2萬美元降至19800美元,100萬輛汽車因降價減少收入2000萬。結果是企業增加生產后,其總收入還減少了20萬美元。顯然是有背企業增加生產和銷售的初衷的。對此,企業的決策是將產品以低于本國市場價格的價格“傾銷”到國外。此時即使該汽車在國外市場上的賣價相對較低,也不致引起企業整體銷售收入和利潤的大幅度下降。如果說規模經濟和差異產品貿易理論開創了新貿易理論的新階段,那麼相互傾銷貿易理論將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基礎上的國際貿易理論推向了更高的層次:即使各國生產的商品之間不存在任何差異,壟斷或寡頭壟斷企業仍然可以出于對最大限度利潤的追求,開展各國之間的貿易。不完全競爭企業的市場戰略,使國際貿易的結構更加不確定。在那里,既然國際貿易產生于企業為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而確定的市場戰略,貿易的結構只服從于壟斷企業的市場戰略或獲取最大限度利潤的標準。所以,相互傾銷貿易理論指出了,現代國際貿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競爭企業的市場戰略,這種市場戰略下,貿易的結構僅僅是由于各國企業對最大限度利潤的追求。新貿易理論的第三個重要方面是外部規模經濟基礎上的國際貿易。所謂外部規模經濟是指由于企業外部經營規模的優勢給企業帶來的額外報酬或外在優勢。根據外部規模經濟貿易理論,企業有貿易優勢或沒有貿易優勢的一個原因不在于各國之間絕對的要素優勢的差異,而在于有關部門在某個時點上的發展規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國在某個行業上發展的規模較大,相應地會形成一個行業的規模優勢。這種優勢表現為,該行業有一個可供共同使用的勞動力隊伍,它可以調劑各企業間的余缺;同時行業規模較大,有助于技術的進步和技術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傊欢ǖ男袠I規模有利于資源或生產要素的共享,從而能夠在自身企業規模不變條件下的經濟利益。相反如果在一國范圍內,行業的規模較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要求一家企業必須“小而全”,否則難以維持正常的生產,在生產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小而全”將導致產品單位成本較高,從而是該行業在國際市場上不具備競爭能力。在以往的貿易理論中,我們所謂一國在某種產品的生產上有優勢,是將企業優勢與行業優勢等同起來。在新貿易理論中,企業的優勢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企業的內部規模經濟,二是企業的外部規模經濟。企業的內部規模經濟可以使企業自身產生競爭優勢,而企業的外部規模經濟是借助行業優勢產生的企業優勢。這兩種優勢都會導致國際貿易的產生。在外部規模經濟貿易論那里,某些具有要素優勢的國家所以不能在某個行業處于劣勢地位,可能產生于該國的這個行業還沒有發展起來,因而行業規模有限,難有外部規模經濟的優勢,“干中學”是該國發展此行業的途徑。由此可以看出,發展中國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預下,獲得某種規模經濟優勢或行業規模優勢。上述三個方面所闡述的新貿易理論是從生產的角度分析國際貿易的原因、結構和結果。在這些理論中,國際貿易的基本前提已經發生變化。由于現代企業追求對市場的操縱,并且從操縱市場中獲得額外利潤,因此這種市場結構已經不同于典型的完全自由競爭,代替它的是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這里的關鍵在于,現代經濟學,從而是國際貿易理論已經承認了這樣一個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的事實,并將這一事實納入國際貿易理論的思考之中。這種貿易理論基本前提的變化,標志著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即使國際貿易理論進入了新貿易理論發展階段。在此基礎上,國際貿易理論才有了建立在規模經濟和差異產品基礎上的國際貿易論,才有了相互傾銷貿易理論以及外部規模經濟貿易理論。這些理論的核心是,具有某種不完全競爭優勢的企業或行業憑借自身的優勢獲得國際貿易中競爭優勢,它們擴展了國際貿易的原因、結構和結果的理論觀點。使現代貿易中的許多新現象得到了更切合實際的解釋。
新貿易理論不僅從供給的角度解釋國際貿易的原因、結構和結果,還從需求的角度對現代國際貿易加以解釋。林德認為,每個國家都存在一個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國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這種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費品是各國消費品產業發展的主導。因為企業生產的產品只有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需要,其生產才容易達到規模經濟,從而有助于企業獲得較高的利潤率。另一方面任何一個國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異,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異。因此一國專門生產某一個代表性需求層次上的商品,就意味著它不能滿足其它收入水平消費者對同類產品的消費。國際貿易可以解決各國生產者在某個層次產品的生產上達到規模經濟和滿足不同收入消費者消費需要的矛盾。即各國可以專門生產本國代表性需求產品,并出口這種產品,同時分別從不同的國家進口其他國家生產的這些國家代表性需求的產品,滿足本國其他收入層次消費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貿易理論表明,在消費品的生產上,規模經濟容易在各國代表性需求的產品生產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較接近的國家,它們的貿易較多,因為它們代表性需求的接近,為相互之間滿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的需要創造了條件;由此可以推論,兩國間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們相互貿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礎上的國際貿易是同一產品內部不同檔次產品的貿易。這是產業內貿易的一種表現形式。
新貿易理論的中心問題是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出現的產業內貿易。根據這一理論,產業內貿易是第二產業內部各種制成品之間的貿易。這種貿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競爭或機器大生產的基礎上的。因此它趨向于排除競爭,形成大規模企業控制某個行業產品生產和市場的程度;這種生產上的規模經濟在國際貿易上產生三個方面的結論。一是由于企業追求差異產品形成的不完全競爭導致的國際貿易;二是由于不完全競爭企業的市場戰略所導致的相互傾銷(貿易);三是由外部經濟效果所產生的行業優勢,從而是不完全競爭企業所進行的貿易(出口),以及由此引申的后發展的國家為獲得某種行業,從而是企業優勢所需要的“干中學”。另一方面,由需求引起的產業內貿易則是由于代表性需求與需求的多層次性給各國企業向大規?;l展創造了條件。從而產生了建立在差異需求條件下的國際貿易。此外新貿易理論也試圖解釋跨國公司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在那里,赫爾普曼不是從對外直接投資引起貿易,而是真正從企業選擇的角度推論出國際貿易的產生和結構。然而依筆者看來,到目前為止,新的貿易理論主要是上述四個方面的內容。
由上述的基本分析可以看出,國際貿易理論從基本前提劃分,可以分成古典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從貿易理論漸進的發展看,國際貿易理論分成古典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三個發展階段。此后,保羅.薩謬爾森、愛德華特.利馬都進一步論述了要素價格均等化的理論。在薩謬爾森那里概括出了“斯拖爾帕.薩謬爾森定理。即對任何本國密集使用稀缺生產要素產品的關稅保護都有助于稀缺生產要素收入水平的提高。這是生產要素稟賦論的一個逆定理。
一些學者認為,將新貿易理論出現以前的所有貿易理論通稱為傳統貿易理論似乎更符合人們的一般看法,但是科學的任務之一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其發展過程細分成不同的發展階段。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保羅•克魯格曼莫里斯•奧博斯特費爾德編著《國際經濟學》
AvinashK.DixitandVictorNorman:”ProductDifferenceandIntraindustryTrade”fromTheTheoryofInternationalTrad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0.
ElhananHelpmanandPaulKrugman:TradePolicyandMarketStructureM.I.TPress1989.
Imperfect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editedbyGeneMGrossman.M.I.TPress1992
BranderJ.A.andP.Krugman“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2,pp313-321.
Harry.PBowen,EdwardE.Leamer,andLeoSveikauskas:”Multicountry,MultifactorTestsoftheFactorAbundanceTheory”AmericanEconomicReviewDecember1987pp79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