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3 22:42: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歷史職稱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C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簡介:方武,池州師專副教授,主要從事語文教育學和文章學研究。
與過去的初高中語文教學大綱相比,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刪掉了體現基礎知識的“教學內容”;與所有其他課程標準相比,唯獨語文課程標準沒有體現基礎知識的“內容標準”。有人由此斷定新課標主張弱化知識。但筆者認為,從新課標對“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全面強調看,從新課標“可以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的提法看,從新課標對“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探究能力”的整體強調看,新課標對知識不是進行弱化處理而是進行了新的策略性處理:在弱化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強化對知識的理解、運用的原則下,將知識的選擇和建構的自下放給課程的執行者──課本的研制主體和課程的教、學主體,即強調課本的研制者和教師以及學生對知識的主動選擇和建構。由于“知識獲得是個體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建構新經驗的過程”,“知識的獲得又是師生多個視界的經驗融合過程”[1]而“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學習的過程又具有更多的個體經驗性和情感體驗性的課程學習特性,這就使得這種處理策略是正確的:一方面可以抑制過去業已存在的死記硬背知識的情況,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課本研制者、教者、學者因文制宜、因教制宜、因學制宜地主動參與課程知識的建構,為課程知識的建構開拓無限的空間。為促進課程知識的建構,本文擬對課本對課程知識的建構問題略作論析。
課本對課程知識的建構也即是課本研制者對課程知識的建構。課本之于課程教學的意義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學生和教師依據課程標準進行學和教的主要依憑。課本的研制要全面體現“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課程目標,知識的建構就應當是不容忽略的方面。“鑒于在教改的大背景下編寫并正在使用的有些教材,由于編寫者思路的改變,不約而同地將語文基礎知識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上”[2](37),鑒于語文教育界的確存在淡化知識的主張,有必要首先指出這種做法和主張是毫無道理的。有人把過去語文教育效率低下歸咎于“知識中心”,把教學中出現的一切極為可笑的現象(諸如將學生作文中描寫老鼠被撞得“不省鼠事”的“不省鼠事”判錯,“同心協力”絕對不能寫成“齊心協力”,表示“刻畫描摹得非常逼真”的成語一定是“惟妙惟肖”而絕不能是“栩栩如生”等等)當做“知識中心”批。恰恰相反,這不是“知識中心”,而是教師無知識的表現,是教師輕視知識積累而結成的惡果。再者,“知識中心”固然不對,但只是錯在將知識擺在不適當的位置而忽視了不應忽視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諸方面,反對“知識中心”從邏輯上也并不能由此必然推出可以淡化知識的結論。就過去長期使用以及現在仍在使用的主流課本的知識狀況而言,遠未達到過分飽和亦即學生難以消化吸收因而必須淡化的程度:就文藝文體而言,“小說,除了被擰干了的‘人物、情節、環境’這三個概念,事實上已沒有多少知識可教了;詩歌在感知、背誦之外,只有體裁(如絕句四句、律詩八句、幾種詞牌名稱)、押韻等屈指可數而且極為表面的知識;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識又似套話的幾句說法,以不變應萬變;戲劇,除了‘開端、發展、、結局’的套路簡介,再不見有像模像樣的知識。”[3]就常用文體而言,記敘文除了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幾要素以及順敘、倒敘、插敘而外,也就沒有什么知識可言;說明文的知識更是干癟得可憐,干癟得只剩下那幾個諸如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打比喻之類的說明方式;議論文呢,除了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議論文普遍規律的教條,以及“擺事實、講道理”這種極為表象的論證方法之外,也就無所謂什么知識了。就漢語知識而言,修辭知識也就那幾個辭格,唯一講得多一些的是語法,而漢語語法又基本不符合漢語的特征(陳寅恪、王力、張世祿、張志公等都是這樣持論的)。[4]因此從整體而言,語文課本知識是陳舊的、貧乏的,有的是脫離實際的(漢語語法知識)。正因為課本知識這種不如人意的狀況,使得學生在接受知識過程中,“知識所能引起的驚異/好奇/求知欲/挑戰性/征服欲/欣喜/認同等心理反應不足,動機、興趣、焦慮感、滿足感四個基本的學習心理條件,在知識掌握的過程和結果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滿足度,客觀上一般不高,換言之,這一知識群本身(在未被教學加工時)的認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種‘支持’‘滿足’的功能。”[2](7)顯然,這些更不能成為淡化語文知識的理由,相反,倒是應該引起我們認真地重新建構課本知識的緊迫感。因為,“對于知識系統的內在規律的把握,總是能夠使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扔掉基礎知識這根學習的拐杖,僅僅以感覺、感悟的思考判斷來學習語文”“也很難做到為感覺和思考的內容提供基礎,想要做到完全準確的、合理的、到位的感覺就更難了。試想,如果沒有理性的、理念的、概念的東西作為學習能力的支持的話,這樣的感覺理解能走多遠,所謂思辨的、研究的、遷移的學習能力從何而來。”[2](37)因此對于課本知識,回避和淡化都不是辦法,關鍵是既要順應社會的發展,又要滿足學生的需要;既要對現有的課本知識進行審視和完善,又要放出眼光從相關領域的新成果中吸納有用且能被學生理解接受的新知識。總之,課本的研制者應具有寬廣的學術視野和極強的知識敏感性,使課本提供給學生的知識體系雖允許與相關領域的前沿成果有一定的滯后,以便有一個進一步檢驗、挑揀的余地,但整體上應與知識的時展大體同步,這樣才能從知識的維度保證課本不落后于我們這個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的時代,才能負責任地讓學生在學校里能夠學習到盡可能多的適應時代進步的知識,而不是盡學習那些早已過時的陳詞濫調。盡管這樣的知識終究也有過時的一天,盡管終身學習是每個現代人無法回避的必然選擇,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老讓學生學習陳詞濫調的借口。這樣說也并非是要課本知識一年一個樣地變動不居,只是說在目前的課本知識幾乎幾十年一貫而未變的情況下,的確應該作一次大的吐故納新式的重構,而當這種重構完成之后,就可以在保持大的穩定的前提下,根據知識的漸進性發展經常地作一些小步子的調整,以不斷適應知識發展變化的形勢。從語文課程知識的人文性特征看,這樣做是完全可以的,即使吸納的新知識增加了一些難度,只要處理和組織得當,也并不會對學生的理解接受產生多大障礙。“只有新鮮、豐富、有適當難度和有組織的語文知識,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智力和能力發展提供足夠的精神食糧”。[5]
對課本知識進行重新的建構工作是目前根據新課標研制新課本的復雜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本身也是異常復雜的,需要組織相關領域權威學者和課程專家集體攻關。這里僅就漢語知識、常用文體知識、文學知識這幾個主要知識系統中的主要方面談點粗淺的看法聊備參考。
(一)弱化漢語語法知識,引進并強化言語知識。根據廣義知識觀和知識分類理論,知識包括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陳述性知識又可叫語義知識,是以命題和命題網絡表征的主要用來描述事實或陳述觀點的知識;而程序性知識則是運用陳述性知識辦事或解決問題的知識;策略性知識則是如何優化辦事或解決問題的程序的知識。由于策略性知識也體現了辦事和解決問題的程序,因此,“策略性知識是一種程序性知識,基本教學過程遵循程序性知識學習的一般規律。”[6](296)語文知識的學習重在應用,理應強化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的建構。但程序性知識最初也必須以陳述性知識的形式表征,經過多種條件下的練習,再轉化為程序性知識,[6](124-125)故與程序性、策略性知識關聯密切(即經過練習能直接轉化為程序性知識)的陳述性知識也就不應弱化,所弱化的應該只是與形成程序性、策略性知識關系不大的陳述性知識。根據漢語學習的經驗,我們都能體會到漢語語法知識在形成漢語表達能力方面并無實質作用,它并不能有效地指導我們進行句法的組織以適應實際的言語交際的需要,屬于與程序性、策略性知識關系不大的陳述性知識,應在弱化之列。與言語表達能力關系密切的是言語知識,言語知識本質上是運用語言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識,盡管它也必須以陳述性知識的形式表征。言語知識的三要素是言語主體、言語環境、言語作品。言語主體包括言語活動的發出者和接受者,是言語的人員系統;言語環境是指言語活動得以發生并獲得展開的背景因素,是言語的活動條件系統;言語作品包括言語形式和言語內容兩個方面。任何實際的言語行為都必須是以上因素的綜合協調的產物,而不可能是對語法知識運用的產物。據此,有人甚至主張將語文教學直接界定為“言語教學”[7]。如果不考慮篇章表達中的超乎言語層面的謀篇策略、主旨提煉、形象經營等因素,那么這種觀點庶幾可以成立。雖然言語學還是正在建設中的學科,但目前國內關于漢語語用學的研究已有相當的成果可資利用,在建構語文課本知識時可以斟酌吸納,以培養學生根據具體語境和特定的交際對象、交際目的適切地進行言語表達的能力。總之,淡化、弱化靜態描寫且不符合漢語特點的漢語語法知識,引進并強化動態生成的言語知識應當作為建構課本知識的一個戰略性策略。
(二)常用文體的結構知識應該強化和完善。常用文體包括普通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它們的結構知識在各自的知識體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屬于常用文體內容層面的知識(諸如記敘文的中心、材料,說明文的說明對象的性質、特點,議論文的論點、論據、論證過程等)其主要作用只是在于提示閱讀分析的關注點,對于寫作則并無什么實質性意義。因為寫作本質上是一種生命活動形式,它產生于寫作者的內在需要。這種內在需要不能憑空產生,而只能在一定的生活積累和感悟的基礎上產生。當這種基于生活積累和感悟的寫作需要推動寫作實踐活動真正發生的時候,原來的生活積累和感悟便會自然地轉化為記敘文的中心、材料或說明文的對象、性質、特點或議論文的論點、論據、論證過程等內容。因此,從寫作發生的觀點看,文章的內容不是從有關文章內容的知識中生發出來的,而是從寫作主體對生活的積累和感悟中生發出來的,有關文章內容的知識不能對文章內容的精加工起到實質性的指導作用。寫過文章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對內容的精加工所依據的是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是對生活中所反映出來的事理邏輯的體認。而作為文章形式知識中的重要部分的結構知識,則對文章形成過程中的構思起到關鍵性的指導作用。結構的方式不是從文章的內容中內在地生發出來的,它具有外在的可選擇性,體現了作者對形式美的追求。同樣的內容,可以有不同的結構方式,而選擇的結構的方式不同,不但體現了文章整體架構形式的差異,而且能對文章內容的表達產生一定影響。例如在議論文中若采用“總論—分論—結論”(“總論”是提出論點,“結論”是在分論基礎上對論點的歸結)的結構方式,則表達了對論點的反復強調。人們一般把敘述、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也看做形式因素,但表達方式的選擇并沒有多大的自由度,對文章的內容具有很大的依存關系,本質上也是內在地生成的,而不是自由選擇的,所以有關表達方式的知識,實際上也只能對文本意義的閱讀分辨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對指導文章寫作意義不大。總之,在有關文章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的許多知識中,唯有結構知識對文章的閱讀和寫作都具有指導意義,在建構課本知識時應該特別關注。
過去的課本對文章結構的知識并沒有解決好。說明文的結構基本沒有說,而記敘文和議論文的結構雖然說了,但存在明顯的缺陷。如講記敘文的結構總是與線索攪在一起,叫做“結構線索”。其實結構歸結構,線索歸線索。結構實際只是一種外框架構,文章的結構就是文章的外框架構,猶如建筑物的外框架構,它著眼的是部分的組合。《現代漢語詞典》釋結構:“各個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語言的~|原子的~”[8]也是這個意思。而線索實際上指文章內在的情意上的前后承續的線性關系,它不是著眼于“部分”的架構,而是著眼于“前后”的關聯。將記敘文的結構和線索攪在一起講,什么也講不清,多數情況是名義上講結構,實際上講線索。對議論文的結構課本一般表述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種表述雖不能說完全錯,但卻存在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它并不能揭示一切議論文的結構規律,具有片面性。具體地說,它只是適合中心論點屬于行為性命題的議論文的規律,而不適合中心論點屬于認識性命題的議論文的規律。“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既可以‘分析’又可以‘解決’的。比如‘學貴謙虛’這樣的問題,就是只可以‘分析’,無所謂‘解決’的。如果硬要說什么‘解決’的話,那么‘分析’的本身便是‘解決’。就是說,只要‘分析’清楚了為什么學習貴在謙虛,那么作為‘解決問題’的‘怎么樣謙虛’的問題,即謙虛的表現形式的問題,也就必然說到了,因為撇開謙虛的表現形式,為什么學貴謙虛的問題無法分析清楚。”[9](234)“學貴謙虛”屬于認識性命題,由此可見,中心論點屬于認識性命題的議論文是無法也無須構建“解決問題”的結構部分的。而以行為性命題(如“反對教條主義”)為中心論點的議論文,則又是既可能構建出“分析問題”的結構部分(分析“為什么要反對教條主義”),又可以構建出“解決問題”的結構部分(解決“如何反對教條主義”)。但由此而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規律推廣為一切議論文的結構規律,顯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第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際反映的是文章各部分的事理關系,作為結構也只能是事理結構。事理結構是內在的由文章內容的事理關系決定的,選定了一定的內容就意味著選定了一定的事理結構,因而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表述議論文的結構,除了有利于閱讀議論文時對各部分事理關系的把握外,對寫作議論文并不具備有利于結構選擇的意義。
學術界和語文教育界對常用文體的結構已經有較深入的研究。吳應天的《文章結構學》將記敘文除倒敘外的本事部分的結構分為“總敘──分敘──結尾”“分敘”幾種類型;將說明文的結構分成“總說──分說──總結”“總說──分說”、“分說──總結”“分說”幾種類型;將議論文的結構分成“總論──分論──總論”“總論──分論”“分論──總論”“分論”幾種類型。[10]應該說,這種從總分關系著眼尋找文章各部分之間的結構規律的方法大體是可取的。不過其明顯的缺點是:只注意到文章主體的“首”“中”“尾”三部分,而未考慮到在文章主體之外,有時還存在類似于“楔子”的端絮和類似于“尾聲”的余絮部分,它們既超出對所記、所說、所議事物的記敘、說明、議論本身,又與對所記、所說、所議事物的記敘、說明、議論有一定聯系。我曾把議論文的端絮部分叫“引論”(區別于“總論”),把議論文的余絮部分叫“余論”。這樣,根據“引論”“總論”“分論”“結論”“余論”的隱現,議論文的結構變化就有14種之多。[9](247)說明文、記敘文的結構變化有哪些,也是不難搞清楚的。
(三)文學作品的“敘事”知識應該豐富和拓深。此前的課本知識中也有一點“敘事”知識,但過于膚淺,僅停留在敘述人稱(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和敘述次序(順敘、倒敘、插敘)等極為表面的層次,體現文學作品的藝術匠心的敘事技巧難以描述,也難以發掘。20世紀80~90年代,西方關于“敘事學”的研究成果傳到國內,使我們認識到敘事技巧的豐富性和復雜性。中學課本中當然不可能全面吸納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在較為淺近的適合中學生理解的層面上吸納其中的某些成果,還是可以的。例如,我們可以吸納一點簡單的“敘事視角”的知識,則可以讓學生懂得,無論是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敘述,都還存在“內視角”和“外視角”的選擇問題。“內視角”的敘述即敘述者從處于事件之中的角度進行敘述,“外視角”的敘述則是從處于事件之外的角度敘述;第一人稱“內視角”的敘述即為“主人公講他自己的故事”(如魯迅的《傷逝》),第一人稱“外視角”的敘述即為“旁觀者講主人公的故事”(如魯迅的《孔乙己》),第二人稱“內視角”的敘述即為“全知”的作者的敘述(如魯迅的《阿Q正傳》),第二人稱“外視角”的敘述即為“作者從外部講故事”式的敘述(如魯迅的《藥》)。[11]可見,吸納了“敘事學”的有關知識,對敘事性文學作品的敘事技巧的分析便可以清晰得多,這對學生提高文學作品的鑒賞水平和創作水平(高中語文新課標在選修課程中鼓勵學生嘗試文學創作)顯然都很有益處,甚至可惠及普通記敘文的讀寫。
以上所談三個方面,只是既重要而又被過去的課本所疏忽,因而是今后的課本知識建構時應當特別關注的幾個主要知識板塊,它們相互關聯構成從語言運用的技能技巧到結構篇章的技能技巧再到選擇敘述策略的技能技巧的較全面的知識覆蓋網絡,對于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智慧技能,尤其是書面的篇章的讀寫的智慧技能和策略,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當然,課本在吸納這些知識時必須經過為適應學生深淺度的“研發”即再創造性的精加工過程,以便以深入淺出逐漸滲浸的恰當方式在課本體系中進行表達。
除了這三個方面的知識外,一些文體常識(包括文學文體常識)在編進課本時還應重新審視,并進行一些細化的分類性的特征描述,以便更貼近文體實際。過去的課本在這方面喜歡作籠統的大而化之的概括,也就難免犯以偏概全的錯誤。比如一說記敘文,便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幾大要素,其實寫景的記敘文就可以沒有事件甚至沒有人物;一說到議論文便是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其實有許多議論文沒有論證,有的雖有論證卻沒有論據(如墨子的《兼愛》,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等);一說到小說便是情節、人物、環境“三要素”,其實有許多小說談不上有什么情節(如魯迅的《傷逝》,都德的《最后一課》等);一說到散文便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實也有散文神不散形也不散(如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等)。如果我們按有無人物和事件、有無論證和論據、有無情節、是否形散等特征對記敘文、議論文、小說、散文進一步細化分類,則對提升學生相應文體的讀寫能力顯然很有意義。當然這只是一種分類方法,完全還可以有其他的分類方法。此外,關于文字、詞匯、修辭知識和一些文學史常識,過去的課本處理得比較好,這里不再贅述。
參考文獻:
[1]潘洪建.當代知識觀及其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03,23(8):9—15.
[2]區培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倪文錦.語文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99.
[4]王尚文.語感論[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58-359.
[5]韓雪屏.審視語文課程的基礎知識[J].語文建設,2002,(5):11-18.
[6]皮連生.智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李海林.言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6-207.
[8]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646.
建筑工程施工貫穿于整個建筑過程,從建筑工程的設計到建筑投入使用,其中都要涉及到建筑施工,因此建筑施工的質量影響到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如果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不能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則制度進行施工,那么建筑工程的質量就會受到影響。縱觀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由于其涉及的環節比較多,因此對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難度也就比較大。
1.2影響建筑工程施工的影響因素
比較多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比較長,涉及環節比較多,因此影響建筑施工的因素也比較多,首先,是地形地貌因素的影響,雖然在建筑設計前期階段就充分考慮了建筑工程所處的地形地貌,但是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沒有預想道德水文地質,比如在進行建筑物的地基施工時可能會遇到淺水層地質,影響施工的進度;其次,建筑材料、施工人工以及投資資金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建筑材料的短期、人工數量的不足以及投資資金不到位而無法開展工作而導致施工被迫停止;最后,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比如遇到惡劣天氣、地震的不可抗力因素出現而導致施工受到影響。
1.3施工質量具有很大的波動性
一般來說施工質量管理具有嚴格規劃的流程控制,因此施工質量具有很大的穩定性,但是畢竟施工質量管理不同與其它流水式的管理,其受到各種突發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施工的質量存在很大的波動,比如在施工過程中因為施工材料的輕微變化都會給建筑施工質量構成影響,而且建筑材料輕微的變化在具體的施工管理中又很難發現,因此需要施工管理人員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要嚴格規范施工質量,切實將各種質量變化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
1.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具有隱蔽性
特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每個施工環節都具有聯系性,要想實施下一工序就必須要做好上一工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具有很明顯的隱蔽性,如果沒有及時地發現上一道工序的質量問題,那不可能在下面的工序中發現此問題進而會給建筑施工的質量構成威脅,產生安全隱患。
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重點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過程涉及多個環節的因素,為強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需要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有目的重點控制,從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根據建筑工程施工環節,我們主要從建筑工程施工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著手。
2.1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事前質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質量的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筑工程還沒有進行施工之前的控制措施。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因此準備工作是事前控制的關鍵,準備工作包括:對施工原料的質量控制、對機械設備的質量控制、對施工方案的審查以及對工程技術環節的檢查等。同時也要嚴格規劃設計建筑工程施工圖紙。
2.2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事中質量控制
事中控制主要是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該環節的控制重點是對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該環節的施工控制包括: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中間產品質量控制、分布分項質量控制以及設計圖紙的修改。可以說事中質量控制是整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關鍵,施工過程的質量好壞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建筑工程的質量。
2.3施工過程事后質量控制
事后質量控制主要是對建筑施工完工以后對其進行的質量控制。該環節主要包括:竣工質量檢驗、工程質量評定以及工程質量審查。事后質量控制是對建筑施工質量的總體檢驗,是發現問題并彌補質量缺陷的關鍵環節,也是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總體評價的最后環節,如果事后質量控制不嚴格那么就會導致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沒有辦法得到保障。
3影響建筑施工過程質量的因素
如前所述影響建筑施工質量的因素比較多,具體而言主要包括:
3.1人的因素在建筑施工中,人是重要的因素
人的因素能夠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構成很大的影響,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參與施工的人能夠認真負責,并且具有過硬的技術技能,那么就會促進建筑工程的質量,相反則反之。在建筑施工中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操作人員、管理人員、監理人員以及組織人員等等。
3.2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的因素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施工要求高,涉及較大機械設備的生產過程,機械設備是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機械設備發生故障就會嚴重影響建筑工程的進度。
3.3建筑施工方法的因素
采取什么樣的施工方法對施工質量也會構成很大的影響,比如采取科學的先進的施工方法就會大大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
4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的具體措施
4.1建立健全質量管理責任制
強化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施工人員是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高低直接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因此強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就要建立完善質量責任制:首先,實施項目經理質量責任制。在整個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項目經理發揮其組織與協調的職能,只有項目經理切實履行其職責才能保證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得以保障。因此要建立項目經理質量責任制,明確項目經理的職責,規范他們的職權,從而提高他們履行其職責的積極性;其次,要強化施工人員的質量責任制。施工人員是具體施工者,他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第一線,因此要規范他們的施工流程,保證他們要嚴格按照施工工藝進行操作,在發現問題后要及時向有關人員進行反映,以此將問題及時地解決;最后,加強監理人員的責任制。監理人員要發揮其監理職能首先就是要熟悉與掌握施工設計圖紙,并且在監理過程中要切實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嚴格監督建筑施工過程的質量。
4.2加強機械設備的使用與保養
機械設備是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有效保障,機械設備的好壞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為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因為機械設備發生故障而引發的建筑工程質量問題,應該加強對機械設備使用的維護與保養工作。首先,要加強對機械設備采取的控制。在采購機械設備時一定要選擇質量過硬的生產廠家,并且要經過招投標的方式選擇機械設備生產商,并且要與其簽訂合同,保證采購的機械設備的質量;其次,機械設備的使用一定要符合具體的建筑施工要求。在選擇機械設備時一定要保障機械設備能夠滿足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并且在機械設備進入施工現場前,要對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試運行,分析與掌握機械設備的工作性能;最后,在使用機械設備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機械設備的合理使用,及時地進行維護與保養,以此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4.3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質量管理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質量的生命,任何建筑工程的質量都是建立在質量過硬的建筑材料的基礎上,而且由于建筑材料的應用范圍非常廣,任何環節的材料質量不合格都會對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構成致命的威脅。因此要加強對建筑材料質量的管理:一是嚴格規范材料的進場檢查工作。建筑材料在進入施工現場前一定要對其進行全面的檢查,查驗建筑材料的生產合格證、質量合格證,并且對建筑材料進行抽樣檢查,在確保建筑材料符合建設要求的情況下,才能運行建筑材料進場;二是保護好現場建筑材料。許多建筑材料對存在的環境有著嚴格的要求,比如鋼筋,鋼筋要存儲在干燥的地方,因為一旦鋼筋被雨水淋濕之后就容易生銹,進而就會影響鋼筋的性能;三是提高對建筑材料采購人員的管理。建筑材料采購人員有時為了獲得某些利益,他們會采取以次充好的方式,將一些質量不合格的產品應用到建筑施工中,這樣會給建筑工程的質量帶來直接的安全問題。
2施工管理的現實意義
房地產項目中的施工管理是房地產企業憑借著自己高效的組織手段,科學的管理模式,在保證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的質量和時間計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投入,減少自己的建設支出,從源頭上增加房地產企業的經濟效益,保證自己的利益。房地產領域的巨大收益,將愈來愈多的企業與社會資本吸引進來,大量的資金涌入固然有利于房地產事業的開發與建設,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行業內部的競爭程度,而通過改善、提高房地產項目中的施工管理水平,可以使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建設者,以最少的資金投入,以最快的開發建設速率,保質保量的完善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對于民眾來說,高效的施工管理能夠大大緩解了房地產市場上的供需矛盾,使得消費者在購買住房時,有了更多的選擇性,同時高品質的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為普通大眾提供了一個改善自身生活環境的機會,人們可以在其中享受到更為優質的生活。對于企業自身來說,通過科學的施工管理,房地產企業增加了自身的利潤回報,在諸多競爭對手之中占有優勢,保證自己高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為了實現科學、高效地施工管理,充分發揮出工程管理對房地產開發項目的積極作用,就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施工管理體系,建立起一個統一、穩定的公司運行體系,各個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溝通順暢,不斷提高彼此之間的默契程度,提升企業自身的容錯率,避免因為一個部門的工作失誤,造成整個開發建設項目的混亂,延緩整個工程建設的速度,增加房地產企業不必要的資金投入,浪費珍貴的人力資源與時間成本。同時我們不能盲目的追求經濟效益,在充分調查、了解建設用地的周邊環境之后,進行全面、科學的規劃,多方面的考量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題,最大限度的降低突發偶然因素對房地產項目的沖擊,保證開發建設項目的穩定與持續性,科學合理的設計,不僅能夠保證房產開發項目的穩定進行,減少資金投入與時間成本浪費,增加房地產企業的經濟收益,更能以高品質的生活環境,舒適的家居生活,使得消費者獲得一個極好的用戶體驗,這在無形之中,提升了房地產企業的形象,打造了企業自身的品牌效益,從而大大加強了自身在同行業之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在實際中,我們應該重視合同的作用,我們需要以科學、明確的合同,規范房地產項目開發的參與者的行為,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為因素對房產項目的破壞與滯緩,通過明確各方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減少彼此之間不必要的矛盾糾紛,在法理上建立起一種穩定共生的合作關系與共存模式,同時將具體責任落實到實處,利用合同的莊嚴性與神圣性,加強各方參與者的責任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房地產建設事業的參與者的態度,明確的法律責任有助于對工程建設的監督管理,杜絕之前存在的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的丑惡現象,有力的保證了房產開發項目的工程質量。培養專業性的管理人才,人作為以后一種主觀能動性較強的因素,對工程管理模式的影響十分巨大,參與工程管理人員的素質、職業技能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管理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因此,作為房地產企業的決策者必須重視工程管理人才的引進與培養,通過專業人才來提升自身的工程管理的素質與能力,利用自身的人才優勢,提升自己企業的整體水平與素養,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保持自己在同行業中的優勢地位。房地產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為了保證自身企業的經濟效益,保證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在競爭的浪潮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就必須要嚴格企業自身的管理機制,建立一套研究高速的團隊運行模式,立足于現實的建設實踐,著眼于時展的最前沿,理性的規劃自身發展的方向與發展路徑,以科學的施工管理,保證房產項目的工程質量,保證自身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從源頭上保證企業自身健康有序的發展,以行之有效的措施,對自己進行規范,保證自身的發展。
3成本控制的作用
近些年來,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巨大的收益讓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到房地產領域,但是由于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的房地產事業起步較晚,在實際管理上缺乏經驗,很多房地產企業根本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本控制,即便是主觀上想要對成本進行控制,但是缺少科學的方法與有效地舉措,這樣的情況就造成了我國房地產項目的實際成本大大超過之前的預期,這既降低了房地產企業的利潤空間,又大大提高了房屋的價格,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購買壓力。開發成本的控制絕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房地產項目初期階段的成本壓縮,更不能單純的理解為對開發建設成本投入的縮水,而是要立足于開發建設的大局,最大限度的調用一切勞動力資源、物質支持、資金力量,從整體上減少房產開發建設項目的投入成本。現階段我國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成本控制的重心一般放在施工建設階段,忽視對土地成本的控制,土地資源是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的基礎,是整個開發建設的最主要的前提,而房地產企業在土地獲取上的支出往往是十分巨大的,通過對土地成本進行有力管控,就能有效地壓縮整個房產開發項目的成本投入,讓更多的資金從土地上解脫出來,被利用在其他更加需要的方面,提升整個房產開發項目的質量、品質,提升房地產企業的企業形象。售房策略也是我們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雖然這一階段產生的成本支出相較于土地成本少之又少,但是仍然對房產項目的成本控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我國房地產十分緊俏,住房需求十分旺盛,這使得我國的房地產企業一直處于十分有利的主動地位,這就造成了大多數房地產企業忽視售房策略,輕視這一環節的成本控制,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我發現只有重視這一環節的成本控制,以更加豐富的銷售策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進行房屋購買,這既能有效地保證自身的收益,又能減少一些中間環節的不必要支出,因為房屋畢竟是一種商品,只有被消費了才能產生價值,只有被消費者購買才能產生企業的利潤,雖然從現階段來看房地產企業在房產交易中處于主動地位,但是由于買房的支出十分巨大,大部分消費者對買房十分謹慎,更多的時候是保持觀望的姿態,而優秀、合理的銷售策略則能夠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保證銷售環節的順利進行,在此基礎上,才能保證房地產企業的利益收入,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投入。我國現階段的成本控制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土地招標的程序不夠科學,房地產企業在進行土地招標之前沒有對風險進行全面的預估與缺少相應的風險管控手段,這就使得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進行土地開發建設過程中需要冒著極大的風險,從而影響了房產開發項目的進行速度與質量,直接影響了自身企業的企業形象,破壞了企業信譽,帶來了不良影響。在施工建設的工程中往往缺乏有效地監管,責任過于模糊,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周期十分漫長,過長的周期使得懈怠心態滋生,極易造成工程質量問題,為了有效地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就需要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加大監管力度,通過周期性的監督,保證工期,提高工程質量,同時明確的責任有助于節約建設材料,降低投入成本,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費用支出。為了保證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樹立進行,我們需要從成本控制入手,增加土地招標階段的風險評估、工程管理的步驟,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企業自身的經濟收益,保持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保障房地產企業的發展速度。
4影響作用
房地產的開發建設項目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包含了諸多風險。房地產項目資金投入十分巨大,產生經濟效益的周期過長以及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技術性難題,使得房地產建設項目隨時都面臨著停滯不前的可能性,這種風險的存在影響房地產企業的實際經濟收益,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破產。而施工管理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減少房地產企業面臨的風險,保證房地產企業的經濟收益,科學、有效地施工管理能夠減少房地產企業在開發建設項目中的前期和中期投入,整個資金鏈供應的穩定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有了強大的資金作為后盾,才能夠保證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穩定的進行下去。房地產開發項目成功的關鍵在于建設項目的工程質量與房產價格,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是每一個房地產開發者最大的追求,成本控制是房產開發項目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貫穿與整個開發建設的工程中,要保證房地產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就需要科學的、理性的控制項目成本,提高自身工程建設的管控能力。施工管理與成本控制作為兩種有效手段,能夠極大的影響房產開發項目的工程質量與經濟收益,他們貫穿與房產開發建設項目的始終,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房地產企業的經濟收益與生存狀態,工程管理的科學與否、成本控制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房產項目的狀態,科學的工程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保證房地產建設開發項目的工程質量,保證工程建設的有序進行,加快工程建設的建設速度,減少開發周期,從而建設出高質量的住房,提升了房地產企業的自身形象,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有助于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節縮小了房地產企業的資金支出,節約了建設成本,保證了資金鏈的穩定性,保證了房地產項目的穩定進行。成本控制則通過有效的手段降低房地產企業的額外的支出,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縮小企業的資金投入,控制開發成本,從而使房地產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收益,同時又能在保證房地產企業正當利潤收入的前提下,降低房價,減少購房者的經濟壓力,達到一種雙贏的狀態。從施工管理與成本控制兩個方面入手能夠有效地保證房地產企業健康發展,改善生存環境。
2總監負責制要落實到位
總監負責制是指由總監全面負責建設工程監理的實施工作,這是法律法規賦予總監的權力和職責。總監一方面代表監理單位全面履行監理合同,依法行使合同賦予的監理權力,實現合同規定的工程建設目標;另一方面主持監理機構的工作,管好監理機構的人員,帶領全體監理人員做好施工現場的“三控、兩管、一協調、一履職”的監理工作。因此,落實總監負責制非常重要。監理企業在管理制度上必須體現總監的權力和應負的責任,要充分賦予總監應有的權力,包括人事調配權、內部管理權、財務權、分配權等,通過具體、充分的授權,使總監在監理機構管理上底氣十足,更易打造以總監為核心的和諧監理團隊。同時,監理企業要建立定期對總監和監理機構考核及總監對監理人員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考評機制,考核結果與總監年薪掛鉤。通過考核及時掌握總監、監理機構監理目標的控制和職責落實情況,掌握各監理人員工作表現和工作動態,使監理項目處于受控狀態。總監的管理要到位,要清楚自己的責任,明確自己的定位,帶好自己的隊伍,要盡心盡責去管理、做事、履職,要狠抓工程質量和安全,充分調動全體監理人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確保工程目標的實現。
3總監必須有過硬的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
總監能力的高低是工程項目監理工作成敗的關鍵,更是建立項目團隊、發揮整體實力的基礎保證。作為監理機構的領導核心,總監不但要熟悉業務規范和掌握管理技術,還要為參建單位在管理規范方面出謀劃策,在施工中配合業主處理建設的“疑難雜癥”,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有力應對繁重的監理任務。“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工程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的今天,總監自身能力和素質必須得到提升,平時應注意培養和提高自身的領導藝術。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技術文件和其他文件、報表需要總監批復,同時由于工程的復雜性,常常會遇到一些技術難題和突發事件,需要總監親自出面解決處理,因此保持冷靜的頭腦,謹慎、果斷地處理問題是總監必備的能力之一。監理行業是一個高智能服務的行業,監理工作是向建設單位提供技術咨詢服務的工作,因此總監應充分發揮監理組織的技術優勢,協同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共同解決工程中的技術難題,以獲得建設方的信任、認同,逐步樹立起監理的威信。工作中總監要適當把握處理問題的度,既要嚴格把關,又要掌握好分寸,剛柔結合;要協助建設單位利用競爭和激勵的機制,促進施工單位自身的質量管理。總監要善于利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監理機構成員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內部監理工作的質量,強化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作為總監還要努力做到“四勤”,即:勤學、勤看、勤問、勤查。勤學就是勤奮學習,“勤”能補拙,勤學習以不斷擴充知識面,努力使自己從單純技術型人才發展成復合型人才。勤看就是將承包合同、設計文件及相關規范、標準勤看,做到對整個項目的概況及關鍵要點心中有數。勤問就是對外要勤詢問業主對進度、質量、投資、安全及其各方面的要求,了解施工單位總體情況、計劃安排和施工過程中的阻礙、困難;對內勤問各監理人員在“三控、兩管、一履職”工作中的情況,做到決策有據、調整有方。勤查就是要勤查崗位職責,強制性規范,資料管理,監理日志等執行情況;通過動態巡查、平行檢驗、跟班旁站等方式檢查工程實體質量和安全狀況,勤查會議紀要、監理通知單、備忘錄,施工組織設計及合同落實情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監理項目少出問題。總監要當好監理機構的火車頭,就要靠自己敬業、謙虛、勤奮來增強團隊凝聚力,提高團隊的戰斗力。
作為工程項目的設計者、組織者和操作者,人在工程質量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人員的工作能力、責任心等素質直接影響著工程質量。德國的一項調査研究數據表明,75%~90%的質量事故是人為因素造成的[1]。可見,管理好人員是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做好人員的組織分配工作,并依據各自的責任目標進行分級管理及崗位教育,提高人員的安全意識及質量責任意識,從而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市政工程項目施工是一個系統工程,項目管理人員首先要將項目目標進行分解,明確個體的分工,確實做到“責任到人”,并對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其業務能力及綜合素質。而管理人員自己在具備專業知識的同時還必須具備較高的協調能力,這樣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提高工作效率。
1.2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得以順利進行的物質基礎和條件,沒有材料,工程就無法進行,而沒有好的材料,工程的質量就得不到保障。通常情況下,市政工程建設所用材料品種少,數量大,因而材料對于市政工程的整體性能來說影響尤為明顯。但是現實中,由于原材料在施工成本中占到60%左右,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增加效益,就會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產生質量問題[2]。為了保證工程質量,相關人員在材料的采購、驗收、保管、使用方面都應把好關。相關人員應該根據工程用量及施工條件估摸工程進度,從而確定材料采購時間以及采購量,既要保證施工所需,又要盡可能避免材料過度存貨;在所購材料的驗收環節,一定要把好數量關和質量關,做好記錄;登記之后按照各種材料的性能進行分類保管,避免損壞;施工中既要杜絕偷工減料,也要避免鋪張浪費,要在確保工程質量與進度的前提下,獲取經濟效益。
1.3設備因素
設備作為市政工程的施工工具,直接影響著工程的質量和效率。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工程的機械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對施工人員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工程開工前,相關技術人員應該依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包括施工條件、施工員文化程度、資金等,選用先進機械設備,在確保工程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工程效率,節約人力成本,提升經濟效益。使用機械設備前,一定要對操作員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同時,還要普及設備的日常保養及維修常識,并分配專人進行管理,以滿足工程建設需求。
1.4方法因素
市政工程建設“方法”指的是整個施工周期中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施工工藝流程,工程檢測手段和組織措施等。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先進的施工工藝、恰當有效的施工組織都是好質量、高效率工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制定施工方案時,必須依據工程實際條件及施工目標,結合技術、管理、工藝、經濟等因素予以綜合分析,力求做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3]。先進工藝及科學技術則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如攪拌瀝青。傳統施工中多采用熱拌瀝青,超高溫狀態下,既污染環境又傷害身體,如果采用溫拌技術,節能的同時還有效減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排放。
1.5環境因素
制約市政工程施工的環境因素眾多,包括自然環境、技術環境、體制環境、政治環境等。市政工程施工受天氣狀況影響較大,冷凍、暴曬、雨雪等都會影響工程施工,如在混凝土道路路面工程施工中,就必須做好防雨、防凍、防曬等工作,當氣溫達到0℃甚至0℃以下時,必須對路面采取必要的保溫保護措施,而當氣溫過高時,則必須采取遮擋和適時養護手段。工程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新科技的應用程度都直接影響著工程的質量以及經濟效益。而施工單位的管理方式以及體制結構等關系到施工質量的結果和效率,不合理的體制結構勢必會阻礙工程順利施工,而體制障礙的消除必然會推進工程的管理水平。此外,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政府行為等外政治環境也對工程的順利施工及技術投資等有著一定的影響。
2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施工方重視程度不夠
有些施工單位自身資質不足還是認為工程比較小,把從其他地方找來的施工組織設計稍作修改就算完成任務,不根據圖紙及實際情況編制,照搬照抄,針對性較差[4]。有些工程甚至存在違法分包和轉包現象,給工程安全帶來很多隱患。有的承包方在施工過程中人員、技術等投入不夠,嚴重影響著工程進度。有的施工方著眼于眼前利益和個人利益,施工設備投入不足,原料上偷工減料,并疏于對技術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不僅降低了工程效率,而且隱藏著許多安全隱患。
2.2監理方質量監督不到位
監理本來是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控制的,事實上,有些監理單位在監理過程中存在著嚴重失誤,他們有的監理員自身專業素養不高,并沒有相應的工作能力;有的監理員貪一己之利,出于小恩小惠,對質量監督力度不夠;有的監理員長期和施工方打交道,礙于面子,對工程質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種種行為使得監理工作很多時候只是流于形式。
2.3業主管理不到位
業主身份、背景相差很大,有的業主自身綜合素質較高,但是片面追求工期,造成工程質量低下。他們認為由于市政工程投資多為財政撥款,政府承擔著工程施工中的風險,同時還有相關監理單位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理,自己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障礙清除協調動作遲緩,并忽視了對工程質量的管理。還有的業主本身就缺乏行業管理資質,專業能力與管理協調能力低下,盲目指揮,造成工程進度遲緩甚至不必要的返工。
3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對策建議
3.1整頓規范市場秩序
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是多個環節共同牽制、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想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質量及速度,就必須整頓規范相應的市場秩序。首先政府要加強對所有工程從業人員的安全宣傳與教育工作。由于工程涉及人員眾多,并且有不少臨時工,他們文化程度不高而且日常干活較為松散,要想由政府部門集中起來對其進行培訓較為困難,因此對工程安全意識的灌輸以及施工技術的培訓,要分層一級一級進行培訓,這個培訓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經過多次反復教育。其次,要完善招標制度。在招標過程中,要確實做到過程公開化、公平化、專業化,必要時可以由業主對施工方、監理方、材料采購源進行分開招標,而不是一切交由承包方負責。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實行政企分開制,法人全權負責制。有關部門對申報單位以及工程都要進行嚴格審查,看其是否具備相關資質以及開工條件。質監部門對工程要進行全程監督和不定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果造成工程事故的,要對事故原因進行嚴查,并依據事故程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懲治。
3.2強化責任意識
市政工程施工要切實做到保質保量、高效節能,就需要各方參與者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共同努力。從工程招標、原料采購、保管和使用、施工到驗收,明確責任,切實做到責任到人。在工程招標階段,相關部門要嚴格審查投標單位施工資質、以往工程狀況以及圖紙設計,從源頭把好工程質量關。施工單位在中標之后要由專人進行原料市場的調查,查驗所選供貨商的經營證件,有條件的可以抽取所需材料送交工程監理部門與質監部門進行檢測,確認合格后簽訂供貨合同。在采購過程中,承包商應派專人按照所簽合同進行材料品名、數量、規格、質量的驗收與登記,施工中所領取材料均需要工程負責人進行簽名登記,如果出現數量、規格方面的差錯,將作為第一責任人接受調查。施工中也要實行領導負責制,可以是分段負責,也可以是分類負責,而在后期的工程驗收中,要嚴格審核施工單位提供的質量檢驗報告等,認真評估工程質量狀況并建檔管理。
3.3優化施工組織設計
優化施工組織就是要依據工程特征和目標,從現有條件出發,整合各種資源等生產要素,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設計過程中,施工單位要動員項目部員工積極參與,集思廣益,因為項目部員工長期在施工現場,對于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體會更深。施工單位要以扎實的專業理論與豐富的管理經驗為依據,結合員工的施工實踐,優化資源配置。通過對施工條件、工期、資金、人員等因素的分析,制定出最優方案。
我校是機電類中職學校,開設有數控、機制、電子、模具、機械等專業,在各專業中開設中職物理這門基礎課,目的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和掌握運動學、力學、幾何光學、熱學、電磁學及原子能等相關知識,為專業學習打下基礎。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使之有效地服務于機電各專業成為課程改革的的關鍵,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立足崗位,面向專業,優化課程結構
物理是機電類專業的基礎課程,必須立足于機電類崗位,服務于機電類專業課程。機電類中職培養機電技術及應用方面的操作維護使用及管理技能型人才,面向制造業各崗位。制造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國防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先進的手段和裝配,其技術裝備是數控機床(CNC)、柔性制造單元(FMC)和柔性生產線,這些裝備的操作使用、維護管理要求高,需求復合型人才,并且隨著科技和生產的發展,機電產品生產工藝及裝備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對機電設備操作使用維護要求也提高,制造類各崗位如機械制造、數控加工編程、汽車維修、模具加工與修理、電子產品裝配、機電維修、機電產品質量檢驗、機電設備營銷等等都需要多門課程知識的綜合,需要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強調基礎及對崗位的適應能力和以后的擴展能力。中職生在短短三年間掌握機電類某一崗位群所需的全部知識和技能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掌握該崗位群所需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只有夯實基礎,拓寬基礎,才能提高社會的適應能力。專業基礎課是為專業崗位服務的,而物理課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機電類專業基礎課程打基礎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物理是機電類專業基礎的基礎,其內容與結構必須滿足專業與崗位的需求。
考慮到機電類各專業后繼課的特點,將物理分為I、II兩類:I類包括知識模塊有:直線運動,牛頓運動定律,沖量與動量,功與能,曲線運動、萬有引力定律,機械振動與機械波,分子運動論、理想氣體,熱量與功,靜電場,恒定電流,磁場,電磁感應,電磁振蕩和電磁波,幾何光學,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II類是將I類中的靜電場,恒定電流,磁場,電磁感應,電磁振蕩和電磁波內容合并到電工基礎中。II類是面向電子、計算機等專業,對物理、電工、電子等課程的要求相對較高。在第一學期開設《物理》,而第二學期起就依次開設《電工基礎》、《模擬電子》和《數字電子》三門課程。I類是面向機械、機械制造、模具等專業。另外,增加選修模塊,如自制物理實驗、創新制作內容。各個不同專業學時數亦不相同。
二、做學合一,培養創新能力
物理課教學中的學主要是指理論知識學習;做是做實驗、做習題和課外活動,主要是實踐過程,無論是學還是做,都是為了理解基本概念與定律,分析物理現象與自然規律,掌握物理科學方法與知識。由于各種原因,中職生入學的實際情況是基礎差、底子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但其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并不低。按照職業教育觀點[1],他們只是智力類型的不同,而非智力水平的高低。中職生的培養目標是技能型人才,注重實際應用與操作。鑒于上述情況,中職物理教學首先要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發揮其主體能動作用,發掘其能力與潛力;其次加強技能培養。為此采取如下措施:(1)在學的方面,降低理論知識的難度,強調實用性和實踐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淡化理論推導,突出物理概念的理解,注重計算能力的培養,并將部分概念與定律內容實驗化,轉化為可以做的內容,加大課堂演示內容及份量;同時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充分運用投影、幻燈、錄象、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CAI)等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注重形的視覺作用,加深對物理概念與定律的理解。對于每個章節,明確目標任務,以任務為驅動,教師指導學生主動思考,學生帶著思考的頭腦進入課堂。理論聯系實際,聯系生產生活實際,聯系專業實際,聯系學生實際,循序漸進,由淺入深。(2)做的方面,充分利用習題、實驗與課外活動。這樣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做學合一,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掌握科學方法,提高科學素養。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深化教育體制和結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點,創新教育要求學生學習的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而不僅僅是知識的本身。在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1)在理論課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設計提問,激發學生問題意識,引入課題;指導學生發現,啟發學生思考、交流、探究;引導學生獨立學習,啟發學生大膽質疑;注重挖掘物理教材中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在習題教學中培養中學生創新能力,一題多解,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一題多變,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3)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在規定學生完成一定的實驗計劃和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鼓勵、引導學生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做法,進行一些創新改進,或自己另外設計不同的方案或者自己提出實驗研究課題,設計開放性實驗,設計實驗方案,獨立或與同學合作進行實驗。(4)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舉辦“異想天開”發明創造“金點子”方案競賽;舉辦發明創造講座、科普知識講座、發明創造作品展覽;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科學小論文”等競賽,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創造能力。
三、對教師的要求
物理理論與實驗教學設計與實施,需要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情景設計、學生情況分析、創新能力培養都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相關專業知識與嫻熟的實踐技能,而且要具有靈活的教(下轉第149頁)(上接第145頁)學方法、較強教學情景設計能力和現場調控能力和創新教學能力。為此,教師必須經常收集資料、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了解最新科技動態,及時掌握科技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及崗位所需技能;鉆研教學藝術,深入學生調查研究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如教學過程設計中每個章節找出恰當的切入點,“萬有引力定律”以“人造衛星、黑洞例子”切入;“機械波”以“地震、超聲波和次聲波”切入;“能量守恒”以“長江三峽”切入;“電場中的導體”以“靜電的防止和利用”切入;“電阻定律”以“超導”切入;“磁場”以“磁懸浮列車”切入;“原子核”以“核武器”切入等。引入這些例子,不僅可以引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增強學生對科學的崇尚。
治理理論認為,治理的前提和基礎是確定一致的目標。“治理是由共同目標所支持的”。治理的各參與主體都有自身的目標追求,這些目標的指向是多元的。治理就是要在多參與主體間通過協商、互動,構建起各參與主體都認同和支持的一致目標。因為,“目標的一致性,可以減少成員之間沖突的數量和強度,進而改善組織的總體協同”[2]。作為成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參與主體包括成人教育班主任、成人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生、成人教育任課教師、學校成人教育關聯部門等。這些參與主體有各自的目標和利益追求,但在增強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的活力和工作能力,提升成人教育質量這一目標上是一致的。這種目標的一致性,構成了成人教育各參與主體共同建設班主任隊伍的前提條件和基礎。
(二)過程的互動性
過程的互動性是治理的基本特征。“治理不是一種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續的互動”。治理過程,不是權力的單向運動,治理是一個上下互動的管理過程,它主要通過各參與主體之間的協商、合作、認同和達成共同目標等方式來實施組織既定的目標。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必然要求各參與主體保持持續的互動。這種互動體現在:班主任隊伍內部成員之間的互動,進行管理經驗分享、工作體驗分享等;成人教育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互動,學生把學習體驗反饋給學生,班主任把管理心得傳遞給學生;成人教育學院與班主任之間的互動,學院把成人教育政策法規、規章制度傳遞給班主任,班主任把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反饋給學院;成人教育任課教師和班主任之間的互動,任課教師把課堂情況反饋給班主任,班主任把學生的具體情況傳遞給任課教師;學校成人教育關聯部門和成人教育學院之間的互動等。這種成人教育管理過程不斷的互動,是推動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基本條件。
(三)方式的協調性
方式的協調性是治理的必要條件。治理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參與治理的各主體樹立協調的觀念,保持有效的溝通,根據治理進程,進行不斷的協調,從而為治理的實施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促使治理目標的實現。協調能促使治理各參與主體在治理進程中步調一致、思想統一、目標明確。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同樣需要采用協調的方式進行。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的構成非常復雜,以退休返聘為主,學歷不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成人教育關聯部門、成人教育學院要多和班主任溝通協調,以讓班主任真正理解和支持成人教育的管理制度、既定目標。同時,在成人教育進程中,各方參與主體要加強溝通協調,通過協調,統一想法,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達到成人教育的目標。
二、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需要治理理論的原因分析
(一)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多參與主體性需要治理理論
班主任隊伍成員、成人教育學院、學校成人教育關聯部門、任課教師、成人教育學生等參與主體在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但他們要彼此幫助、互相依賴、互為依托,呈現出明顯的多主體性特征。成人教育班主任是隊伍建設的主體和對象,在班主任隊伍建設中,需要每一名成人教育班主任主動適應成人教育現代化的趨勢,認真學習現代成人教育理論,注重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質和工作能力。成人教育學院是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指導者和管理者,承擔了明確隊伍建設方向、規范隊伍建設內容等工作。學校成人教育關聯部門、任課教師、成人教育學生是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外部參與者,是成人教育班主任建設的重要因素。
(二)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多領域性需要治理理論
1.隊伍內部建設需要治理理論
隊伍內部建設包括班主任素質建設、班主任設置建設等。在隊伍內部建設過程中,既需要班主任隊伍上級部門的指導,也需要班主任成員之間通過持續不斷的交流、分析、互動,達成隊伍建設的一致目標。
2.隊伍外部建設需要治理理論
隊伍外部建設包括密切聯系成人教育學生、任課教師、學校成人教育關聯部門等。在隊伍外部建設中,需要班主任和相關主體保持密切聯系,通過溝通協調,為培養優秀的成人教育學生貢獻力量。
3.隊伍文化建設需要治理理論
在隊伍文化建設中,需要隊伍內外密切合作,把為學生服務、實現國家成人教育目標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價值取向。
(三)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構成的復雜性需要治理理論
從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的現狀看,隊伍老齡化嚴重、管理觀念陳舊,隊伍整體學歷不高,專業知識欠缺,服務意識不強;考核與激勵措施不足,沒有規范的管理制度等。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構成復雜性特征,要求以治理的思維和視角考慮問題,通過持續的溝通協調,不斷吸納班主任的想法,通過搭建交流平臺,激發班主任的工作熱情,讓班主任在隊伍建設活動中獲得自我成長。
三、治理理論視角下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思路
(一)培育各參與主體的治理觀念
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核心目標是增強隊伍凝聚力,培育出優秀班主任。這一目標既是班主任自我發展的需要,也是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根本價值所在。如果各參與主體沒有對這一目標達成共識,治理理論視角下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就無法實施,可以說,目標一致觀念是治理觀念的首要因素。要達成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的目標,互動協調是關鍵。具體包括:一是建立互動機制,在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具體問題上,各參與主體保持持續互動,為達成一致目標奠定基礎;二是建立協調機制,對班主任隊伍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各參與主體要積極協商,通過不斷溝通、協商,修正錯誤觀念,達成一致目標。這種互動協調觀念是建立在目標一致觀念基礎之上的,是治理理念指導下的互動協調,這與以往獨立推進的互動協調有根本的區別。
(二)構建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治理機制
治理理論視角下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關鍵是治理機制建設。“機制是指社會有機體各部分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機制的作用機理是通過一定的運作方式,使組織發揮更大的整體性作用。
1.要構建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的活力機制
一個優質的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活力機制,應該是隊伍富有活力和極強的工作能力;上級管理部門的指導富有前瞻性;其他參與主體的意見富有啟發性。
2.要構建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的育人機制
成人教育班主任隊伍育人模式發揮作用不能單獨依靠班主任自身,在班主任隊伍建設中,要發揮成人教育學院、學校成人教育關聯部門、任課教師、成人教育學生等參與主體的作用,構建一套以成人教育班主任為主、借助其他參與主體共同發揮作用的育人機制。
城市建設工程管理的模式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現有的管理模式太過老套,沒有針對性,又缺乏變通,負責監理的人員缺乏責任心,監理人員對城建工程管理的技術不夠了解,沒有足夠高的專業水平,所測出的數據不夠準確,缺少可信度。另外,由于負責監理的部門缺乏紀律性,職員的出勤率偏低,而且監理人員沒有保證工程質量的意識,導致監管部門對城建工程的施工現場進行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使監理部門形同虛設。
1.2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
監督管理部門要具有較強的執行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監督管理的工作,而目前的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沒有對城市建設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管理的意識,對城市建設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不重視,其工作態度也很消極。
2施工過程控制在城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對施工過程控制,能夠提高城市建設工程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城市建設工程管理能夠在城建工程的發展中更好的發揮作用,也為城市建設工程的管理策略和管理制度的制定,提供更多有用的數據信息,并提升策略和制度的正確性。
3施工過程控制在城建工程管理中的措施
3.1全方位控制管理工程造價
根據目前建筑工程的造價控制的情況,建立全面管理機制,對全部的的工作人員以及施工過程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對城建工程的造價的控制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所涉及的范圍偏廣,與其有牽連的人員也較多,所以,需要對工作進行更加詳細的劃分。另外,工程的造價控制會影響到施工組的綜合成本,同時也涉及到施工組內每個職員的利益,因此,對工程中的造價成本的控制,需要隊伍中的每個成員互相協助才能夠完成。從這兩點可以發現,工程造價控制的工作需要全部的工作人員相互協作才能完成。因此,工程造價的控制工作的負責人要根據工程的實施過程的不同階段,及工作人員的不同職位,再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制定工程的造價控制指標,再將指標進行劃分,由個人來負責或協助完成各自的指標。同時,還要依據具體的情況,綜合考慮工作人員的實際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只有如此,“獎”對員工的激勵才更有效果,使員工有工作的動力;“罰”才能對員工有威懾力,使員工更加努力地維護集體的利益。此外,將指標劃分至個人,可以使工作人員產生集體意識,以增強團隊的凝聚力,使全體職員樹立控制工程的成本的意識。
3.2對城建工程的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
城建工程在開工之前,與其相關的工作人員應對該項目做出全方位的規劃。其中有項目施工時需要的材料的選購,項目的施工圖紙和實際施工的狀況的核實和檢查,施工中所需的人力,以及施工的人員和各項工作的分配等,這些工作都需要進行詳細、具體的規劃,對于城市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管,需要專門設立技術小組,還要為小組配備水平高、專業性強的工作人員。在工程進行施工時,應安排專業的人員對其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協助施工的人員解決問題,對所需的物資及時進行補充,避免施工工人因陋就簡。工程進行到尾端時,監督管理人員應對工程仔細進行檢測,保證工程質量,并排除工程項目中的安全隱患,既要控制項目的成本,又要確保工程的質量。在施工的過程當中如果出現困難,應當給予專業指導,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部位,要特別對其進行技術培訓,以提升施工工人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意識。
3.3保證工程質量
在建筑工程項目中,對施工安全進行管理的重點不是發生事故之后的處理,而是利用有效的措施、手段,加強對過程的控制和事前預控,將施工中的各種安全隱患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在工程施工的事前預防和過程控制中,必須嚴格執行由國家及各級建筑的主管部門頒布的安全規程。施工單位要在項目的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和承包單位的共同配合下制定并安全管理制度及各崗位的責任制度,并將其完善。此外,建筑工程在施工時,還要提高施工人員施工時的安全意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是進行項目工程的過程控制的基礎。施工人員要按照安全管理細則進行施工,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在工程施工時形成良好的事前預控和過程控制的氛圍,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穩定的內、外部環境。
2成本控制與管理的作用
企業的發展、生存的關鍵在與成本控制與管理,市政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由生產人員、管理人員的共同參與共同圍繞成本控制的工作。所以成本管理的實施可以有效的加強企業各部門管理的協調性與配合性。通過計算機管理的應用,改變以往傳統的數據傳遞方式,提高信息傳遞速度,信息反饋快。可以有效的促進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提升,促進企業及時發現問題。市政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對工程成本的節算有很大作用。
3市政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原則
3.1節約成本控制原則
企業成本控制就是項目施工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節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則。節約沒有反面的監督和節制,而是要積極創造條件,要注重前期預算、工程階段控制,在實施過程中對于項目進行檢測和改進,使施工方案更新穎實用。以科學手段提高管理成本控制。使企業利益得到提升。
3.2全員控制與全過程控制原則
全員控制和全過程控制是全面控制原則的兩個方面。①全員控制原則是項目成本控制組織中包括項目部門、班組、員工的共同工作和全體利益相關,不單純是醒目結算與項目財務的事情。因為和每個工作自身利益相貼切,所以要求我們共同努力遵循成本控制的原則,做到全員成本控制。②全過程控制原則是項目開始籌備階段至項目竣工結束的整個周期進行的成本控制。在施工過程中,每個階段對于項目成本的預算,材料計時工人員的開銷,施工階段中設計方案的調整與規劃都是對項目的負責表現,只有做到全過程規劃才能確保項目質量,進而使最大節省成本。
4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4.1施工方案進行合理設計與規劃
項目施工過程中都要求一套合理的合理的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對項目階段施工方法,選擇施工器械等方面,方案中要充分體現技術人員的主觀性,對每個環節作出技巧分析。做到保證施工質量與施工人員的協調性。又能將項目工程科學合理達到施工要求。減少成本控制。
4.2對施工原料進行成本控制
施工過程中,對施工前期原料的采集與挑選應做出合理的規劃和安排,對于施工過程中不同階段,不同環節及項目備用作出具體、科學的原料數據分析。明確施工過程材料的材質,規格、型號,性能等標準。在選材上進行成本控制,是材料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應該做到不同階段進行不同選材的準備。
4.3市政工程中加大施工成本核算
市政工程施工項目財務中成本核算在工作中是重要任務之一,市政工程項目中施工在不同階段都需要我們做好成本清單的總結,做好項目并在資金使用情況中做到比對與分析,市政工程項目成本控制中做到加強管理。在成本管理中包含施工隊的工人,施工材料及施工機械等所需要購置的設備所支出的費用。這樣我們需要在市政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期間把這些指標全部包含到成本核算中。如達到成本控制標準要求的時候會進行一定的獎勵。成本控制如要超出時讓項目部內部解決及調整。在市政工程開展施工成本控制的過程中,做好如下幾點方面:人才成本的控制是首要的任務,這樣可以導致人才流失及壞賬等問題的出現,人才流失的工作是最為重要的。剩下的就是在專業設備控制中做到標準化及如何加大。
4.4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關鍵是施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全方面的提高施工負責人的工作內容,如:積極監理、監察業主等的責任督察意識,督察在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如果發現錯誤一定要及時做到相應的措施,杜絕在施工中變更返修帶來巨大損失,加強對施工企業負責人的安全教育與質量教育,在安全與質量的意識,在維護施工安全與質量的基礎上做到加強及開展施工,這樣才可以在施工中才能確保高效開展同時達到成本控制中的目的。
4.5施工后期的成本控制應用
后期的工程施工中,在各種竣工的資料收集工作中一定要及時做好,在收集工程技術資料及安全文明施工中也要及時做好工作。設計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及時做好收集和調整監理工程師等施工措施和方案的變更資料,以及一些自然災害或者相關的竣工決算憑據等工作。收集好這些材料后,工程決算才能夠得到實際的進行,不缺項、不漏項這些堅決避免。決算之后工程資金的周轉才可以通過竣工驗收,按照相關規定的合同條款,在收回工程款工作中要快,以免有建設單位拖欠工程款,如果發生會給企業的資金周轉和經濟效益起到很大的影響。
5市政工程工程造價的控制策略
5.1做好工程造價預算相關的編制工作
整個的建筑工程造價中建筑工程的預算編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直接影響整個工程建設的好壞。所以,工程造價預算編制的相關工作一定要做好,工作重點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幾點:①工作人員在預算編制中的每一項的工作都要做好,在收集和準備相關資料的方面上一定要認真對待,保證這些材料做到全面、細致,并且符合實際的情況,不能有半點虛假。在此之外,在進行編制的預算工作與建筑工程做到實際的狀況相結合,建筑資金得到合理的運用,在建筑工程的認真考慮每一項影響因素;②工程相關預算與分配中編制預算過程是最重要的,施工中在進行工程計量時應提前對計算原理和編制體系作出合理的安排,并要求工作人員作出具體了解,利用計算原理及編制體系作出科學的計算。在計算過程中如遇到問題應做具體研究分析,最后根據結果做出工程的預算和編制來進行成本控制。
5.2市政工程中項目財務工作進行管理和控制
針對財務工作作出以下幾點要求。①對采取要求工作中前期資金的預算,在預算范圍內的成本進行限額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工作成本核算,加強資金的控制。并對財務工作進行監督與檢測,確保資金的合理利用及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②要求財務在施工過程中對選材的了解,也要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尤其在市政工程施工項目中。針對以往工作中對項目選材不了解,造成工程成本核算高估算,選材報價高低不同的問題,導致后期成本虧損或浪費。為減低問題的出現,要求采取人員對項目選材全面了解,針對不同施工階段選取不同材料作出相應成本核算,對材料價格選取質優價廉的材料,從而對市政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也產生很大的利益。
5.3市政工程在竣工結算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
市政工程項目竣工階段,前期財務成本核算及各類資料進行整理與歸檔。整理階段項目經理組織安排各個部門進行資料整理與工作報告總結。在審核過程中對項目數量,單位,單價等方面做具體報告。各部門進行相互監督與檢查。這樣能夠保證資料的正確與真實性。對市政工程竣工階段的成本核算作出更好的具體措施,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雜志現開設:政策研究、政工理論、經濟縱橫、公共管理、城鄉規劃、企業管理、經濟與法、財會探析、科技論壇、建筑工程、機械與電子、教育改革與實踐、環保與節能、建筑與經濟、問題探討等欄目,具體征稿事宜說明如下:
一、征文形式與要求
(1) 論文要求論點新穎,論證充分;設想可行,結論可靠;條理分明,書寫清楚,用字規范,上交電子文件(word格式)。
(2) 論文格式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地址及郵政編碼、內容提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附個人簡介及聯系方式)
二、投稿及聯系方式
1、地址:北京市100055信箱10分箱《城市建設理論研究》編輯部
郵編:100055,
2、投稿郵箱:csjsllyjlw@126.省略
3、聯系電話:010-52882442;52882428;60309377
4、責任編輯:婁宇麗,編輯QQ:824383956, 526848888
5、http://省略 (官網)
新聞出版總署:gapp.省略/
萬方數據-中國數字化期刊網:省略/
龍源國際期刊網: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