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0 23:10: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文科技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到目前為止,西方先進國家的科技學術期刊的出版一般有下述三種主要的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編輯部與出版社合作的模式,首先由主辦單位的期刊編輯部負責收稿、稿件審理和修改、決定稿件錄用與否等工作。一旦稿件定稿,則以后的排版、版權認定、校對、出版、(網絡)單行本寄送、紙本期刊發行、數據庫收錄發行等工作全部由出版社負責,包括與作者的聯系和互動。一般來說,一個出版社與很多期刊社或編輯部簽訂合作協議,其中網絡投稿軟件的開發通常由出版社統一負責開發,交給期刊社或編輯部使用,因此通常可以看到,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不同期刊有著類似的投稿系統和主頁,它們都在出版社的主頁下有鏈接。
第二種模式是學術團體式的出版形式,有些大的學術團體或研究所,同時主辦好幾份期刊,學術團體同時兼備出版社的資格和功能,專門出版相應的科技期刊,這些期刊通常由學術團體負責審稿和出版的全過程,例如,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美國化學會(ACS)、美國數學會(AMS)、英國皇家學會(RS)和英國皇家化學會(RSC)等都有自己的科技期刊及數據庫。
第三種是期刊社把所有的流程都包攬了,這種模式通常是一些電子版期刊,他們實行網絡化出版和OpenAccess(OA)的模式,讓讀者免費下載瀏覽。
與上述三種模式相對應的數據庫通常是:第一種模式的全文數據庫就在出版社,這個數據庫是出版社的商業盈利資源,如SpringerLink數據庫、ElsevierScienceDirect數據庫;第二種模式的全文數據庫在學術團體如學會,雖然學會是非營利機構,但是數據庫也是盈利資源;第三種模式的全文數據庫就在期刊社,通常主要以交流被引用為目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目前,也有一些出版社旗下的部分期刊實行OA模式,例如,HandawiPublishingCorporation旗下就有不少實行OA的期刊。
至于二次文摘數據庫,通常與學會、信息研究所(公司)、科技情報研究所等研究單位相聯系在一起,如美國數學學會(AMS)的MR、美國化學文摘服務社(CAS)的CA、美國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的EI、美國科學研究所(ISI)的SCI和ISTP、德國數學文摘社的ZBLMATH、英國機電工程師學會(IEE)的INSPEC、俄羅斯全俄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VINITI)的《文摘雜志》AJ。這類數據庫主要提供一次文獻的摘要、評論、索引信息、檢索,旨在為科學研究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專業、實用的數據、知識等信息服務,支持最新的研究。
科技期刊數據庫的發展是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數據庫產品的傳播由紙本、磁帶、軟盤、光盤等發展到今天的網絡數字化傳播,西方發達國家的學術期刊出版和數據庫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嚴格遵循版權保護的基本原則,除了OA期刊,全文數據庫和二次文獻數據庫基本是商業操作的模式。
長期以來,中國的科技學術期刊的出版基本上停留在編輯部負責審稿出版的全過程(各自為政)的階段,當然有些編輯部把排版印刷工作交給一些專業的排版公司和印刷廠,發行方面一般是郵局發行、代辦發行、自辦發行3種形式。目前,已經有一些英文版的中國科技學術期刊與國外的出版社合作,走上述的第一種模式的路子,但是這只占很小的比例,因為中文期刊畢竟占絕對多數。
我國的科技期刊數據庫始于1989年由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其前身為中國科技情報所重慶分所數據庫研究中心)創建的以軟盤形式發行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數據庫,后發展成為網路版的中文期刊數據庫(簡稱維普)。維普與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化期刊合稱為3大中文電子期刊數據庫。其中中國知網是中國知識基礎工程(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1995年立項的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發展而來,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網上期刊信息資源之一。萬方數據化期刊是科技部“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科技期刊網絡服務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由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1990年建成并出版了涵蓋1.6萬家企業的中國第一家商業化商情類數據庫。3家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的主體都是針對科技期刊的全文收錄,其操作模式基本上是由期刊編輯部提供期刊的紙本或電子資源,再制作成數據庫的資源。與國外文獻數據庫載體的發展模式相同,我國的文獻數據庫同樣經歷了從磁帶—光盤—網絡的發展過程,且目前網絡型數據庫已成為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的主要形式。
與國外科技期刊數據庫的發展不同,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的全文數據庫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有明顯的不同。
首先,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與其所收錄的科技期刊之間不存在從屬關系,這是與外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的巨大差別。上面提到的國外科技期刊第一種和第二種出版模式,它們與科技期刊數據庫有明顯的從屬關系和統一的操作模式。但我國的科技期刊數據庫的服務商是由各情報所、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衍生出的公司,數據庫的內容是由各科技期刊社(編輯部)所出版的科技期刊,兩者間不存在從屬關系。公司要以經濟效益為首要目的。而數據庫的建設要借助于各家獨立于這些公司的科技期刊社(編輯部),其協調過程的困難性可想而知。
其次,我國科技期刊數據庫所收錄的期刊具有很大的重復率。無序競爭、政企不分、以權代法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不強,沒有形成尊重知識的社會氛圍,是這種現象產生的社會根源。中文科技數據庫建設初期,由于各數據庫的建設單位多為情報所、研究院所和高等學校等國家事業單位,缺乏市場經濟的體制規范和競爭意識,各個數據庫并沒有在信息資源建設上爭取各家科技期刊社(編輯部)的獨家授權。而各科技期刊社(編輯部)對被哪家數據庫的收錄所產生的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問題并不太在意,任由各大數據庫對期刊文章進行收錄、整理和分類,甚至以進入數據庫的多寡作為期刊的評價指標,似乎進入越多數據庫就越“高檔”和光榮。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了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所自身特有的一個不同于外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的怪現象,這就是數據庫所收錄期刊的高重復率,尤其以三大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最為明顯。
三大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雖然所收錄期刊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相當高的重復率。這一方面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一方面也為使用者帶來巨大的不便。由于各數據庫均為收費數據庫,各圖書館在購買時往往需要購買2到3種,而其中一大部分都是相互重復的。針對這種情況,一些文章試圖從各個數據庫的異同進行比較來對圖書館的購買進行指導。
二、中文科技學術期刊數據庫發展現狀和挑戰
由于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必然走向商業化之性質,數據庫商之間的競爭其實從各自成立的那天起就已經存在。只是數據庫建設之初,由上所述各種原因,表現得不甚明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數據庫產品移市場中所展現的巨大盈利能力和產品開發的逐漸完善,各數據庫商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尤其在數據庫內容的爭奪上表現得尤其明顯。2000年某數據庫公司被多家期刊雜志社因著作權問題,這當然是由各期刊社日益增加的版權意識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但更深層次的是數據庫商之間的競爭結果。
這一時期,各家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服務商為了擴大規模從而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開始了針對科技期刊的“爭奪戰”。這個階段的特點主要有幾方面:
首先,以內容爭奪為主,通過內容爭奪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由于數據庫技術的普遍性和成熟性,數據庫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業趨同化,即通過對所收錄的各種科技期刊整理成數據庫(網絡版和光盤版)來提供文獻檢索和閱讀的服務。因此,數據庫的內容建設變得重要起來,從而形成了數據庫服務商對信息資源——科技期刊的全文信息這一資源的爭奪,而且各數據庫商更加傾向于對科技期刊的獨家收錄。2008年下半年,多家科技期刊社(編輯部)收到了某數據庫商關于獨家收錄的協議(征求意見版),競爭的激烈性由此可見一斑。目前,部分期刊社已實行獨家授權的方式,這無疑會調整現有產業鏈中的關系,且迫使數據庫商和刊社加強合作,從期刊內容的單純數字化和網絡向深層次的網絡出版和信息服務拓展。科技期刊全文信息資源獨家授權的爭奪將是這段時期最顯著的特征。
其次,過程中更重視著作權問題的處理。各個數據庫在建設之初,我國關于數據庫的版權問題尚無相應的法律法規,使得數據庫商在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缺乏法律觀念,忽視甚至侵害著作權人的著作權。為日后科技期刊數據庫的發展帶來了諸多隱患。隨著我國法治化進程的加快,各家科技期刊著作權意識不斷增強,且對科技期刊數據庫重復收錄的利弊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各數據庫服務商也更加重視其所收錄期刊文章的著作權問題。因此,在競爭過程不論是數據庫商還是各種科技期刊都更加重視法律法規,通過運用法律法規來維護自身權益。
再次,數據庫商以合作協商的姿態與各科技期刊社(編輯部)進行溝通。在尊重科技期刊社(編輯部)的意愿上,本著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精神爭取各科技期刊的全文收錄。例如,中國知網將全年的財務收支情況公開發給各科技期刊社(編輯部),并通過提供各種有益信息,提供各種服務(如召開編輯培訓會議)等方式來與各科技期刊社(編輯部)維護相互之間的關系,使各社(編輯部)對其增深了解、增進感情,贏取各社(編輯部)的信任和支持。
這一時期,各數據庫商把主要精力放在數據庫的內容建設上,通過各種方式爭取更多科技期刊的收錄直至獨家收錄。由于科技期刊社(編輯部)與數據庫商的非從屬關系,這個過程將是漫長、曲折的。實際上,早期一些英文版的科技學術期刊曾經被國內的這幾家全文數據庫所收錄,隨著它們投于Springer或Elsevier出版社麾下,它們所屬的論文已經全部撤出中文數據庫。那么,可以想象得到,如果要做到像國外一樣,全部科技期刊獨家收錄,中國的全文數據庫將經歷一場痛苦的重組。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首先,是來自國外科技期刊數據庫的挑戰。雖然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增強和科研人員數量的不斷增多,各科技期刊的稿件資源比較充沛。但由于國外科技期刊影響力大,大部分國內科研人員的優秀稿件都被國外期刊吸引過去,這一現實直接影響了國內科技期刊的質量,進而間接影響了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的質量。
其次,一些先進的出版理念也給科技期刊數據庫甚至整個出版行業帶來挑戰,如OA出版。OA出版理念是一種新的出版理念,并在實踐中被積極探索。OA是OpenAccess的縮寫,國內翻譯為開放存取或開放獲取。其倡導為促進學術交流而進行文獻的免費獲取。OA文獻的出版是通過一些官方機構及非營利組織建立的開放存取網站或其他形式的出版物,出版成本一般由作者、政府及出版機構等提供。目前,已形成一些有較大規模的網絡OA出版項目,如美國學術出版與資源聯盟項目(SPARC)、科學公共圖書館項目(PLoS)等。國內也有一部分高校學報實行免費全文下載,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所建立的科技論文在線網站也已頗具規模。這種新的出版模式無疑將挑戰現有的科技期刊數據庫的利益鏈條。
三、關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發展的思考
數據庫資源的爭奪自始至終無論在國內國外都在進行著,但國外的競爭多是在稿件(上游)資源的爭奪上,而國內則是在期刊(下游)資源收錄的爭奪上。因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的各服務商必須在合理處理與各科技期刊社(編輯部)的關系上多下工夫。尤其重要的是,各數據庫服務商和各科技期刊社(編輯部)要有明確定位。
首先,數據庫服務商定位。
針對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的特點,數據庫服務商要合理定位,結合自身優勢,發掘數據庫自身特色。一定要認識到數據庫向精專細化發展的大趨勢,例如做好某些學科期刊的數據庫,專門收錄某一學科的期刊。另外,要密切聯系各中文科技期刊社(編輯部),爭取收錄更多的優秀刊物;同時,要把握市場規律,積極探索合理的市場化道路。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擴大數據庫在國內外市場的影響力,這不僅能為數據庫商帶來更多的利潤,而且也為中文科技期刊擴大影響力作出貢獻,這將是中文科技期刊社(編輯部)在是否接受被該數據庫獨家收錄時所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必須明確把獨家收錄作為數據庫收錄的原則,不能一味遷就期刊社,必要時必須擯棄違反原則的期刊入庫。實際上,各全文數據庫必須明確意識到,放棄部分期刊,是勢在必行的事情,除非有哪家數據庫全面倒閉,不然你總得有所舍棄,讓所有的數據庫都能生存下去。
其次,中文科技期刊自身定位。
中文科技期刊的自身定位是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發展的另一個關鍵環節。各期刊必須充分了解全文數據庫收錄的原則和版權的重要性,要形成關于數據庫獨家收錄的統一認識。要結合本刊的辦刊宗旨,從提高刊物質量和影響力的角度進行思考。不要盲目服從于被動的收錄,應在認識到數據庫收錄重要性的基礎上與各個數據庫進行積極溝通,從而解決刊物是否要被收錄、需要被具有何種特色的數據庫收錄以及收錄方式等問題。
再次,政府在加強針對數據庫發展的法制建設,規范數據庫的發展,為數據庫發展提供系列、持續的指導意見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有關部門應該積極探討,協調各方利益關系,使我國的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形成科學良性的發展和有序合理的競爭,避免資源的浪費。其中引入市場機制和制定相應法律法規是重要的手段。可喜的是,數據庫發展這種無序競爭、政企不分、以權代法所帶來的不良社會影響,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法規。強調“激勵創造、有效運用、依法保護、科學管理”。引導各數據庫商遵紀守法,有序競爭,自由重組。實際上,據我們上面的分析,數據庫的調整、合并、重組,應該是不可避免的。
一、模擬的類型
1.模擬的基本類型
模擬是以科學技術理論與實踐為基礎,在一定環境與條件下,將研究對象用其它手段進行模仿的一種實驗方法。該方法不直接涉及研究對象固有的現象與過程本身,而是設計一個和該現象與過程相似的模型,并通過該模型間接地呈現出該現象與過程。模擬實驗的目的主要是便于經濟地檢驗、驗證、再現、發現或揭示該現象與過程的特征、演變規律與內在機制。
模擬的基本類型有物理模擬與計算機模擬。
物理模擬是制作和某現象與過程相似的物理模型,并對該模型研究,獲取該現象與過程的特征。
計算機模擬是利用計算機對某現象與過程進行求解、分析、判斷以及圖像顯示等,得出該現象與過程的特征。計算機模擬有模型模擬和統計模擬兩種基本方法。
2.模擬實驗方法的進展特征
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許多航空航天系統有越來越嚴格的性能要求[4-7]。為探索性能的未知特性,實時評估與預測性能退化軌跡,科學技術研究已經從靜態發展到動態、從線性發展到非線性、從確定性參數發展到不確定性參數、從不變性函數發展到多變性函數。面對這些新問題,現有研究所采用的模擬實驗方法取得了許多進展。
以近年來航空航天技術領域的某些中文科技論文為案例,經研究發現,模擬實驗方法的最新進展以依賴問題的屬性信息和現場信息為特征,旨在求解動態、非線性、不確定性與多變性等復雜問題,根據對問題信息的依賴特征,將現有的模擬實驗方法歸納為屬性依賴法與現場依賴法。
二、屬性依賴法
屬性依賴法是基于屬性、目標屬性與層次屬性等3個信息要素的模擬實驗方法。
屬性是問題的抽象刻畫,表示問題的性質與關系。性質表示問題的固有特征,關系表示不同問題之間的性質傳承與影響。
目標屬性是期望得到的對問題屬性的某種解答或認知。
層次屬性是目標屬性的分解,即將目標屬性分解為若干個子屬性。若子屬性彼此獨立,則稱為同層次子屬性;否則稱為非同層次子屬性。層次按從低到高的順序分為多層,目標屬性依賴于最高層子屬性,最高層子屬性依賴于次高層子屬性,依次類推,直到最低層子屬性。
根據目標屬性的不同,屬性依賴法又細分為同步進化法與層次進化法。
1.同步進化法
同步進化法是將問題分解成低一層次的多個彼此獨立的子問題,用基本模擬方法逐個解決各子問題,最后融合出結果。這是一種化整為零、逐個擊破、同步進化的方法。具體做法是,若目標屬性是由多個低一層次的獨立子屬性綜合構成,則可以根據各獨立子屬性的特征,進行子屬性模擬,然后推斷各子屬性的模擬結果,使各子屬性由低層次同步進化至高層次,獲得目標屬性特征。
例如,揭示航空發動機非線性動力學特征是相關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文獻[7]綜合現有方法的優點,提出一種振動耦合動力學模型,計算出系統非線性響應,并在兩個航空發動機轉子模擬裝置上進行模態實驗,發現計算結果與實驗結果有很好的吻合性。
在這個案例中,非線性響應特征問題被分解為2個同層次的子問題,即理論建模計算與模態實驗,2個子問題解答的融合是將計算結果與實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解決這2個子問題的實驗模擬方法分別是物理模擬和計算機模型模擬,經過對2種模擬結果的對比檢驗,最終推斷出航空發動機非線性響應的某些特征,為探索航空發動機非線性動力學特征提供了新思路。
2.層次進化法
層次進化法是將問題按屬性層次由低到高地分解成多個前后有聯系的子問題,用基本模擬方法逐步解決各子問題,最后直接得到結果。該方法的特點是化整為零、逐步擊破、依次進化。具體做法是,若目標屬性可以分解為多個彼此低一層次的關聯子屬性,則可以根據各子屬性的特征,按照設計好的步驟,依次進行子屬性模擬,逐步使屬性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進化,逼近目標屬性特征。
例如,航空發動機的故障診斷技術對發動機性能的可靠性、維護性和保障性有重要影響。但是,現有研究主要關注故障診斷算法的有效性,尚未有效驗證故障檢測率、定位率與虛警率等指標,從而無法定量評價故障診斷系統性能。這里的問題是如何定量評價故障診斷系統性能?
為此,文獻[4]將問題分解為混合卡爾曼濾波器組故障診斷理論,發動機故障診斷系統和故障診斷實驗等3個不同層次的子問題。這3個層次的進化關系為:(1)用計算機模型模擬方法構建混合卡爾曼濾波器組,為發動機故障診斷系統奠定理論模型基礎;(2)基于理論模型,針對民用渦扇發動機常見的4種故障,用物理模型模擬方法搭建發動機故障診斷系統,為故障診斷實驗奠定基礎;(3)基于故障診斷系統,用統計模擬法評價出發動機故障診斷系統性能的定量指標值。
在該案例中,依次解決3個子問題的實驗模擬方法分別是計算機模型模擬、物理模型模擬和統計模擬,最終目標是實現故障診斷系統性能的定量評價,為工程實踐提供了重要依據。
三、現場依賴法
現場依賴法是基于時間序列和參數序列的模擬實驗方法,時間序列和參數序列統稱為序列。時間序列是將某現象的某一個指標在不同時間上的各個數值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而形成的序列,序列中的信息與時間密切相關。參數序列是由某現象的某些特征值構成的序列,序列中的信息與時間沒有關系。
現場依賴法是指依賴于問題真實現場信息的一種模擬實驗方法,其特點是,在模擬實驗中有現場的實時信息輸入、輸出與交流,可以及時矯正評估與預測結果。按照現場實時信息特征,現場依賴法可以細分為時間序列依賴法與參數序列依賴法。
1.時間序列依賴法
時間序列依賴法是根據現場實時信息的輸入時間序列來實施輸出序列運行軌跡評估與預測的一種模擬實驗方法。
不確定性的輸入時間序列干擾會導致輸出時間序列運行軌跡發生未知的非線性與多變性演化,通過將外界的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時序干擾輸入模擬實驗系統,獲取輸出時間序列的演化響應機制,及時預測與矯正其運行軌跡,可以為真實航空航天系統的可靠運行奠定基礎。
例如,為揭示大氣阻力導致衛星軌道衰減的機制,文獻[1]構建了模擬實驗系統,將地球扁率與大氣阻力攝動影響作為輸入時間序列,通過模型模擬輸出軌道根數變化,獲取衛星軌道高度衰減結果即輸出時間序列。其中,依賴的現場實時信息是經模擬改進的用某衛星高精度加速度儀測量得到的大氣密度數據。盡管熱層大氣密度數據呈現出明顯的動態、非線性、不確定性與多變性時序特征,模擬軌道序列與衛星實際軌道序列仍然保持一致,發現了衛星運行軌跡演變的新特性,研究成果具有創新性。
2.參數序列依賴法
參數序列依賴法是根據現場實時信息的輸入參數序列來實施輸出序列運行軌跡評估與預測的一種模擬實驗方法。
常見參數有剛度、阻尼、固有頻率、壓力、流量與溫度等,多種參數的組合構成參數序列。模擬實驗系統的參數序列取值應該與真實系統的參數序列保持一致,才能可信賴地實施輸出序列運行軌跡評估與預測。
例如,文獻[8]的衛星在軌微振動環境模擬實驗,用物理模擬方法構建出低頻彈性支撐裝置,揭示出自由邊界條件對衛星動力學特征的影響機制,為提高衛星在軌微振動地面模擬實驗精度奠定了基礎。其中,依賴的現場實時信息是微振動擾振,輸入參數序列為激振力參數,輸出序列為模擬衛星彈性體的模態相應。
四、結 語
基于科學技術問題的屬性信息和現場信息特征,提出模擬實驗的屬性依賴法與現場依賴法,可以解決動態、非線性、不確定性與多變性問題,為模擬實驗方法的發展提供新思路。
模擬實驗方法歸類為科學技術研究方法論,合理運用屬性依賴法與現場依賴法可以有效地驗證或再現研究對象的表現,揭示其演變規律,發現某些未知特性。
燒結電除塵灰浸出液分離制備球形碳酸鈣的研究
軸壓功能梯度材料圓柱殼的彈、塑性屈曲分析
一種基片集成波導濾波器的快速設計方法
單壁碳納米管超聲裂解制備石墨烯納米帶
碳納米管增韌PHBV/TPU復合材料的研究
基于自聚焦BP的圓周SAR運動補償方法
用于CMOS圖像傳感器的AGC放大器設計
Sn薄膜沉積時間對首周鋰離子容量損失的影響
納米膠囊潛熱型熱流體的制備及傳熱性能
PET探測器晶置快速在線辨識算法
紅壤丘陵區土壤滲透性及其受植被影響分析
二苯并噻吩分子印跡聚合物中功能單體的篩選
基于能量算子解調法的軸系扭振的測量
太陽翼驅動機構滾動軸承加速壽命試驗方法
聯苯胺重排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永磁直線同步電機弦截法內模控制系統
計劃行為理論框架下城際出行方式選擇分析
基于陣列電極的電沉積銅層均勻度研究
P507鹽酸體系萃取分離鈰和鐠
高負荷低壓渦輪葉片邊界層損失機理
基于P2P的快速文件并行上載機制
納米結構氧化鋅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渦輪葉片的學科間溫度載荷傳遞方法研究
異構無線網絡節點性能與代價優化部署策略
Nb摻雜銳鈦礦TiO2室溫鐵磁性的載流子調控
盾構隧道的反應位移法與抗震性能指標
一種新的浮選泡沫圖像紋理特征提取方法
石墨烯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
砂基膏體充填材料制備工藝及其物理性能
一種點相關統計特性的目標跟蹤方法
基于網絡編碼的波長沖突解決方法
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組織與性能
杯[4]芳烴冠醚的合成及其萃取Cs的進展
一種綜合的二階段無監督特征選擇方法
盾構隧道壁后注漿性能及效果監測研究
基于膠體晶體模板制備微透鏡陣列
基于多模態信息融合的語音意圖理解方法
柱形銅凸點在熱力耦合場中的原子遷移
灰霾期間氣溶膠化學特性研究進展
線段與三角形網格曲面指定距離點對快速計算
基于實測數據的地鐵基坑施工安全評判方法
裂殖酵母Hsp90多克隆抗體的制備與鑒定
光穩定劑在提高染料光牢度中的應用
反距離權重插值因子對插值誤差影響分析
基于索力變化的斜拉橋主梁損傷識別方法
城市公園中具有優美的環境,它使游人盡情享受大自然的誘人魅力,從而振奮精神、消除疲勞、忘卻煩惱、促進身心健康。園林植物是公園造景的主體,是園林中有生命的主要材料,園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充分展示其本身的觀賞特性,更能創造優美的環境藝術效果。不同形狀的樹木,經過合理的配置,其高低、大小、形狀、色彩的變化會產生韻律感、層次感,對環境的景觀效果起著巨大的作用,還可以陪襯其他造園題材形成生機盎然的畫面,創造出幽邃曠遠的不同意境。科學、合理的植物種植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園景觀的觀賞效果和公園各種功能的發揮,充分認識、科學選擇、藝術配植綠化植物,對提高公園綠化水平,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保持生態平衡,創造公園優美的景觀有重要的意義。
1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的原則
1.1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原則
要以人為本,遵循生態原則,從視覺景觀、生態環境、大眾行為等方面考慮,創造回歸自然,融于自然的意境,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1.2總體藝術布局要協調
一般規則式園林,植物配植多采用對植、行植等規則式布局,而在自然式園林中,則采用不對稱的自然布局,充分體現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態。不同的環境要求采用不同的種植形式,如建筑物周圍,主要道路及大門處,多采用規則式種植,而在自然山水、起伏草坪及不對稱的小型建筑附近,則采用自然式種植,要注意植物空間立體結構的韻律感,以求得總體布局的協調。
1.3植物配置必須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多樹種配植、混植時可以一種或兩種為主,切忌平分。常綠樹四季常青,莊嚴深重,但缺乏變化;落葉樹色彩豐富,比較輕松活潑,但冬季葉落蕭疏。常綠樹與落葉樹互相配置就能彌補各自的缺點而發揮優勢。為了使落葉樹突出鮮明色調,常綠樹要低于或高于落葉樹。灌木群可以利用自然地形起伏,使之形成錯落有致的輪廓線。喬木、灌木組成樹叢時,開朗的空間要有封閉的局部;封閉的空間要開辟透視線,以形成虛實對比。
1.4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變化
植物的配置要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又要注意四季景色的變化。每個區域突出—個季節植物,重點地區應使四季皆有景色。在以一季景觀為主的地段也應點綴其他季節的內容,否則一季過后,就會顯得單調。
1.5充分考慮植物的觀賞特性
植物材料本身有各自的觀賞特點,有觀葉的、觀花的、觀果的、賞姿的、聞香的和聽聲的。充分利用其特點可以增強觀賞性。提高景觀效果,增加趣味性。
1.6植物配置要與建筑物和諧協調
植物配置要按建筑的體型、結構,全面考慮,合理的植物配置不僅可使建筑產生四季的季相變化,還可以襯托和豐富園景。體型較大、立面莊嚴、視野遼闊的建筑物附近,要選主干高粗,樹冠開闊的樹種。高大的喬木要配置在建筑物稍遠的地方。在結構細巧、玲瓏、精美的建筑物四周,要選栽一些葉小、枝條纖細、樹冠稠密的樹種。考慮透視需要,宜栽一些低矮的灌木、花卉,使之不顯得過分單調。池岸水邊大樹配植宜疏,灌木也不宜過密,以免妨礙眺望。
2園林植物配植的形式
2.1喬木的配置形式
主要有孤植、對植、行植、叢植和群植等。
2.2灌木的配植
灌木枝葉繁茂,可以增加樹冠層次。很多灌木有艷麗的花果。配植得宜,可使景色更富變化。在高大喬木下布置適當的灌木,給人層次豐富的感覺。空透的地方,灌木要有一定的高度。路旁栽植灌木,緊靠路邊的,要幽深自然,離路邊遠的,宜平坦開朗。草地邊緣布置大片灌木叢,能增加空間的寧靜感。
2.3花卉的配置
花卉有豐富的色彩,能產生欣欣向榮的氣氛。規則式一般采用花臺、花壇、花鏡、花帶等形式,其特點是能集中地豐富某一局部景色,給人以強烈、鮮明、歡快的感受。自然式多采用疏落的叢植形式,饒有自然風趣。在花臺配置花卉時,必須做到層次分明。色彩協調,開花整齊。花卉的配置多用補色對比組合,這樣能產生強烈的色彩效果。如用紫色的三色堇與橙黃色的金盞菊配合,藍色藿香鱸與黃色波斯菊對比。在草地上栽植大紅美人蕉等紅色系花卉均能收到很好的對比效果。
2.4攀緣植物的配置
攀緣植物生長快,枝繁葉茂,花色艷麗,在墻邊、棚架花廊、屋頂、墻面均可種植。如紫藤、薔薇、爬山虎、葡萄、凌霄和山蕎麥等,能起到遮陰、防塵、隔音、隔熱和裝飾的作用,還可用來裝飾燈柱、門框、豐富園景,是現代園林綠化的一種特殊形式。
3公園園林植物的種植設計
3.1公園綠化樹種的選擇
由于公園面積大,立地條件及生態環境復雜,活動項目多,所以選擇綠化樹種不僅要掌握一般規律,還要結合公園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鄉土樹種為主,以外地珍貴的馴化后生長穩定的樹種為輔;充分利用原有樹木和苗木,以大菌為主,適當密植;以速生樹種為主,速生樹種和長壽樹種相結合。要選擇具有觀賞價值,又有較強抗逆性、病蟲害少的樹種,不得選用有漿果和招引害蟲的樹種,以便于管理。
3.2公園綠化種植布局
根據當地自然地理條件、城市特點、市民愛好等進行喬木、灌木、草坪的合理布局,創造優美的景觀。既要做到充分綠化、遮陽、防風,議要滿足游人對日光浴的需要。
(1)選用2~3種樹,形成統一基調。一般來講,北方常綠樹占30%~50%,落葉樹占70%~50%南方常綠樹占70%~90%。在出人口、建筑物四周、兒童活動區以及園中園的綠化應該富于變化。
(2)在娛樂區、兒童活動區,可選用紅、橙、黃等暖色調的植物花卉來營造熱烈的氣氛;在休息區或紀念區,可選用綠、紫、藍等冷色調的植物來保證自然肅穆的氣氛;在游覽休閑區,要形成一年四季季相動態變化,春季觀花,夏季濃蔭,秋季觀葉,冬季有綠色的景觀效果,以吸引游客欣賞。
(3)公園近景環境綠化可選用強烈對比色,以求醒目;遠景綠化可選用簡潔的色彩,以求概括。
3.3公園設施環境的綠化種植設計
(1)公同出人口的綠化種植設計。大門為公園主要出人口,大都面向主干道。綠化時應注意豐富街景并與大門建筑相協調,同時還要突出公園特色。如果大門是規則式建筑,那就應該用對稱式布置綠化;如果大門是不對稱式建筑,則應采用自然式布置綠化。大門前的停車場,四周可用喬、灌木綠化,以便夏季遮陽及隔離四周環境;在大門內部可用花池、花壇、灌木與雕塑或導游圖相配合,也可鋪設草坪,種植花、灌木,但不應有礙視線,且須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
(2)園路的綠化種植設計。主要干道綠化可選用高大、濃蔭的喬木和耐陽的花卉植物在兩旁布置花境,但在配植上要有利于交通,還要根據地形、建筑、風景的需要而起伏、蜿蜒。小路深入到公園的各個角落,其綠化更要豐富多彩,達到步移景異的目的。山水園的園路多依山面水,綠化應點綴風景而不礙視線。平地處的園路可用喬灌木樹叢、綠籬、綠帶來分隔空間,使園路高低起伏,時隱時現;山地則要根據其地形的起伏、環路等綠化需要有疏有密;在有風景可觀的山路外側,宜種植矮小的花灌木及草花,才不影響景觀;在無景可觀的道路兩旁,可以密植、叢植喬灌木,使山路隱在叢林間,形成林間小道。園路交叉口是游人視線的焦點,可用花灌木點綴。
(3)廣場綠化種植設計。廣場綠化既不能影響交通,又要形成景觀。如休息廣場,四周可植喬木、灌木;中間布置草坪、花壇,形成寧靜的氣氛。停車鋪裝廣場,應留有樹穴,種植落葉大喬木,利于夏季遮陽,但冠下分枝高應為4m,以便停車。如果與地形相結合種植花草、灌木、草坪,還可設計成山地、林間、臨水之類的活動草坪廣場。
(4)公園小品建筑周圍的綠化種植設計。公園小品建筑附近可設置花臺、花壇、花境等。建筑物室內可設置耐蔭花木,門前可種植濃陰大冠的落葉大喬木或布置花壇等。沿墻可利用各種花卉境域,成叢布置花灌木。所有樹木花草的布置都要和小品建筑相協調,與周圍環境相呼應,四季色彩變化要豐富,給游人以愉快的感覺。
3.4公園各功能分區的綠化種植設計
(1)公園管理區的綠化種植設計。要根據各項活動的功能不同,因地制宜進行綠化,但要與全園的景觀相協調。為了使公園與喧嘩的城市環境隔離開,保持園內的安靜,可在周圍特別是靠近城市主要干道的一面及冬季主風向的一面布置不透式的防護林帶。
(2)科普及文化娛樂區的綠化種植設計。科普及文化娛樂區地形要求平坦開闊,綠化要求以花壇、花境、草坪為主,便于游人集散。可適當點綴幾株常綠大喬木,不宜多種灌木,以免妨礙游人視線,影響交通。在室外鋪裝場地上應留出樹穴,栽植大喬木。各種參觀游覽的室內,可布置一些耐陰或盆栽的花木。
(3)體育活動區的綠化種植設計。體育活動區綠化宜選擇生長速度快,高大挺拔、冠大而整齊的樹木,以利于夏季遮陽,但不宜用那些落花、落果、有絮狀物等種毛散落的樹種。球類場地四周的綠化要離場地5m~6m,樹種的色調要求單純,以便形成綠色的背景。不要選用樹葉反光發亮的樹種,以免刺激運動員的眼睛。在游泳池附近可設置花廊、花架,種植不帶刺或不落果的花術。
加載負磁導率超常媒質的小型化矩形波導湯奇,孟繁義,吳群,TangQi,MengFanyi,WuQun
基于滑模和PI的多軸轉向系統交叉耦合控制侯宇棲,楊麗曼,HouYuxi,YangLiman
CORDIC算法在DDS中的應用戴尚義,李東新,DaiShangyi,LiDongxin
嵌入式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與通信平臺的構建房晶,吳昊,白松林,FangJing,WuHao,BaiSonglin
溶膠凝膠涂敷光纖耦合器熱光開關的研究郭海潤,龐拂飛,齊博,李金濤,曹雯馨,王廷云,GuoHairun,PangFufei,QiBo,LiJintao,CaoWenxin,WangTingyun
基于由照射目標向光源映射和微帶表面構型的分離變量三維自由曲面非成像光學系統設計韓彥軍,張賢鵬,馮澤心,錢可元,李洪濤,羅毅,李旭亮,黃冠志,祝炳忠,HanYanjun,ZhangXianpeng,FengZexin,QianKeyuan,LiHongtao,LuoYi,LiXuliang,HuangGuanzhi,ZhuBingzhong
六通道同步采樣AD芯片ADS8364在數據采集中的應用黃衛權,吳巖,HuangWeiquan,WuYan
一種新型全集成CMOS低噪聲放大器優化設計方法黃曉華,王先鋒,陳抗生,周金芳,HuangXiaohua,WangXianfeng,ChenKangshen,ZhouJinfang
小型仿人機器人腳底傳感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王曉龍,李祖樞,薛方正,WangXiaolong,LiZushu,XueFangzheng
基于Aurora的MAC層幀結構的設計與實現侯春雷,唐碧華,胡鶴飛,袁東明,HouChunlei,TangBihua,HuHefei,YuanDongming
時域電磁計算統一解決方案研究吳先良,黃志祥,WuXianliang,HuangZhixiang
可見光波段光纖光柵耦合器研究裴麗,李卓軒,高嵩,寧提綱,ReinhardCaspary,PeiLin,LiZhuoxuan,GaoSongn,NingTigang,ReinhardCaspary
可重構系統中基于MMU的軟硬件任務間通信方法的研究鄧慶緒,金曦,李岳霖,DengQingxu,JinXi,LiYuelin
拖曳線列陣聲納分辨探測盲區附近目標左右舷的方法胡明軍,紀金耀,HuMingjun,JiJinyao
雙相不銹鋼表層析出相的位向關系統計孟楊,張文征,MengYang,ZhangWenzheng
Sr對AM80-1.3Ca鎂合金耐熱性能的影響白星,李落星,梁桂平,BaiXing,LiLuoxing,LiangGuiping
Inconel601合金脹形成形的顯微結構及其性能韓利哲,羅震,葛鳳,李洋,劉建,趙楠,HanLizhe,LuoZhen,GeFeng,LiYang,LiuJian,ZhaoNan
不同型殼材料條件下鈦合金顯微組織及界面反應陳玉勇,肖樹龍,徐麗娟,韓杰才,ChenYuyong,XiaoShulong,XuLijuan,HanJiecai
電鍍Fe-Ni合金層不銹鋼高溫氧化行為耿樹江,李言棟,GengShujiang,LiYandong
鈮酸鉀鈉基無鉛壓電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朱孔軍,裘進浩,蘇禮奎,季宏麗,孟兆磊,ZhuKongjun,QiuJinhao,SuLikui,JiHongli,MengZhaolei
ZrB2-ZrO2陶瓷基復合材料的組織結構及相變特性喬英杰,劉愛東,劉瑩瑩,QiaoYingjie,LiuAidong,LiuYingying
柔性OLED制備及性能段煉,張粲,張國輝,DuanLian,ZhangCan,ZhangGuohui
水滴為模板制備蜂窩狀表面的聚己內酯多孔膜及其細胞親和性汪小超,袁偉方,顧曉雯,段亞君,孔德領,王連永,俞耀庭,WangXiaochao,YuanWeifang,GuXiaowen,DuanYajun,KongDeling,WangLianyong,YuYaoting
磷灰石-硅灰石/殼聚糖復合材料的制備與表征曹濱,周大利,肖蕓,張翔,倪建光,劉丹平,CaoBin,ZhouDali,XiaoYun,ZhangXiang,NiJianguang,LiuDanping
有機化蒙脫性瀝青微觀機理研究王華才,薛理輝,WangHuacai,XueLihui
醫用抗菌材料的研究進展王佰亮,朱曄凌,孟金剛,宋晨,楊富春,計劍,WangBailiang,ZhuYeling,MengJingang,SongChen,FangFuchun,Jijian
氧化硅摻雜的全氟磺酸聚合物膜在IPMC中的應用何青松,張昊,于敏,郭東杰,戴振東,HeQingsong,ZhangHao,YuMin,GuoDongjie,DaiZhendong
藍寶石頭罩增透保護膜系的制備馮麗萍,劉正堂,FengLiping,LiuZhengtang
釩氧化物一維納米材料的構筑與電輸運性能高倩,麥立強,徐林,顧彥輝,胡彬,趙云龍,韓久慧,GaoQian,MaiLiqiang,XuLin,GuYanhui,HuBin,ZhaoYunlong,HanJiuhui
藍綠光波段含缺陷Ta2O5/MgF2一維光子晶體的理論分析張曉晶,韓培德,王井偉,李洪飛,夏伶勤,ZhangXiaojing,HanPeide,WangJinwei,LiHongfei,XiaLingqin
Co、Ce共摻雜TiO2納米粉體制備及光催化性能陳娜娜,吳玉程,宋林云,朱紹峰,黃新民,ChenNana,WuYucheng,SongLinyun,ZhuShaofeng,HuangXinmin
理念·實踐·展望——當代大學校園規劃與設計何鏡堂,HeJingtang
時空域雙重離散下的流域并行特性王皓,王光謙,高潔,傅旭東,WangHao,WangGuangqian,GaoJie,FuXudong
當代大學校園在城市層面的聚落環境研究竇建奇,王揚,DouJianqi,WangYang
雨水處理自然流人工濕地面積計算方法熊家晴,高延雄,劉瑞,XiongJiaqing,GaoYanxiong,LiuRui
弦支穹頂結構的多點地震動輸入分析張靜,涂永明,張繼文,ZhangJing,TuYongming,ZhangJiwen
車-橋耦合振動沖擊效應對簡支板的影響米靜,劉永健,劉劍,MiJing,LiuYongjian,LiuJian
武漢輕軌箱型梁車致振動響應研究謝偉平,徐薇,陳波,常亮,XieWeiping,XuWei,ChenBo,ChangLiang
大跨度懸索橋施工過程加勁梁臨時連接的有限元模擬研究李永樂,侯光陽,曹平輝,王濤,LiYongle,HouGuangyang,CaoPinghui,WangTao
剛性懸索加勁鋼桁梁橋施工過程隨機有限元分析劉劍,劉永健,徐暉,LiuJian,LiuYongjian,XuHui
鋼管活性粉末混凝土拱橋計算分析閆志剛,羅華,安明喆,YanZhigang,LuoHua,AnMingzhe
信息動態
電站下游非恒定流清水沖刷水沙運動特性研究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郭志學,黃爾,劉興年,曹叔尤,蘇楊中,GuoZhixue,HuangEr,LiuXingnian,CaoShuyou,SuYangzhongHtTp://
單片網衣周圍流場特性的數值模擬趙云鵬,劉興,董國海,ZhaoYunpeng,LiuXing,DongGuohai
水利工程中的生物膜研究進展尚倩倩,方紅衛,何國建,ShangQianqian,FangHongwei,HeGuojian
強地震動作用下復合堆積體邊坡動力響應及穩定性研究謝紅強,何江達,符文熹,XieHongqiang,HeJiangda,FuWenxi
乙醇胺溶液吸收CO2動力學實驗研究李偉斌,陳健,LiWeibin,ChenJian
硅化鈷的化學氣相沉積制備及其萘加氫催化性能趙安琪,張小菲,管婧超,陳霄,梁長海,ZhaoAnqi,ZhangXiaofei,GuanJingchao,ChenXiao,LiangChanghai
可控蝕刻熒光二氧化硅納米顆粒及其載藥性質的研究張凌宇,蘇忠民,王春剛,ZhangLingyu,SuZhongmin,WangChungang
高嶺土對鈣離子的吸附特性研究宋玲玲,馮莉,茍遠誠,阮繼政,SongLingling,Fengli,GouYuancheng,RuanJizheng
煙氣凈化徑向移動床空腔臨界空速行為的工程計算高繼賢,王鐵峰,舒慶,王金福,GaoJixian,WangTiefeng,ShuQing,WangJinfu
多孔聚偏氟乙烯中空纖維支撐液膜中Cu(Ⅱ)的傳輸過程任鐘旗,王厚林,楊彥強,劉君騰,張衛東,RenZhongqi,WangHoulin,YangYanqiang,LiuJunteng,ZhangWeidong
PtxSny/C催化劑對DEFCs中乙醇電氧化活性的研究劉金超,何超雄,歐陽紅群,宋樹芹,LiuJinchao,HeChaoxiong,OuyangHongqun,SongShuqin
硫化礦長效起泡劑的合成及應用燕傳勇,馮莉,茍遠誠,趙龍梅,YanChuanyong,FengLi,GouYuancheng,ZhaoLongmei
三聚氰胺改性瀝青基球形活性炭的實驗研究劉小軍,詹亮,梁曉懌,喬文明,凌立成,LiuXiaojun,ZhanLiang,LiangXiaoyi,QiaoWenming,LingLicheng
密度泛函理論研究高價離子在納米孔內的結構彭勃,于養信,PengBo,YuYangxin
納米技術與納米中草藥呂思寧,周玲,何強,LuSining,ZhouLing,HeQiang
La0.8Ba0.2Ni0.6M0.4O3系列鈣鈦礦型復合氧化物的制備與三效催化性能郭錫坤,史作輝,陳耀文,GuoXikun,ShiZuohui,ChenYaowen
水溶性可見光激發銪熒光生物標記物的制備與應用蔣麗娜,葉志強,王桂蘭,袁景利,JiangLina,YeZhiqiang,WangGuilan,YuanJingli
血紅素在水-有機溶劑兩相體系中對過氧化氫的催化研究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陳進,孫凱,劉繼偉,ChenJin,SunKai,LiuJiwei
層合界面單元在混凝土細觀數值分析中的應用李建波,陳健云,林皋,高悅,LiJianbo,ChenJianyun,LinGao,GaoYue
鋼管混凝土軸壓短柱非線性有限元分析丁發興,周林超,余志武,歐進萍,DingFaxing,ZhouLinchao,YuZhiwu,OuJinping
Q345橋梁鋼超長壽命疲勞性能研究方冬慧,劉永杰,陳宜言,姜瑞娟,王清遠,FANGDonghui,LIUYongjie,CHENYiyan,JIANGRuijuan,WANGQingyuan
城市地下工程建設的安全風險控制技術張頂立,ZhangDingli
巖土工程中的分形理論及其應用陶高梁,張季如,TaoGaoliang,ZhangJiru
基于瑞雷阻尼算法的高層結構風振控制優化分析汪大洋,周云,WangDayang,ZhouYun
大慶季節凍土區冬季鐵路列車行駛振動反應現場監測研究王立娜,凌賢長,張峰,陳世軍,WangLina,LingXianzhang,ZhangFeng,ChenShijun
青藏線多年凍土區斜坡路基地震穩定分析及抗滑措施研究姚洪錫,蘇謙,陳瀟,YaoHongxi,SuQian,ChenXiao
膨脹加強帶對某超長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溫度效應的影響羅敏,周甲佳,潘金龍,LuoMin,ZhouJiajia,PanJinlong
兩種液體吸濕劑的除濕性能比較易曉勤,劉曉華,YiXiaoqin,LiuXiaohua
淺析多功能會議室聲學設計王紅衛,WangHongwei
框支轉換梁受力特征研究術向東,徐革,李英民,劉建偉,周自強,龔國琴,周海鷹,ShuXiangdong,XuGe,LiYingmin,LiuJianwei,ZhouZiqiang,GongGuoqin,ZhouHaiying
粘貼鋼板加固計算模式不確定性分析任偉,閆磊,RenWei,YanLei
鐵磁體/共振隧穿二極管復合器件中的自旋注入研究包瑾,萬方,汪宇,姜勇,BAOJin,WANGFang,WANGYu,JIANGYong
納米晶CuAl2O4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駱凡,吳季懷,林建明,胡東紅,楊媛媛,張云霞,LUOFan,WUJihuai,LINJianming,HUDonghong,YANGYuanyuan,ZHANGYunxia
深熔激光焊接熔池溫度場的數值模擬張瑞華,陳磊,樊丁,片山聖二,ZHANGRuihua,CHENLei,FANDing,SEUIKatayama
ITO薄膜的微結構及其分形表征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孫兆奇,呂建國,蔡琪,曹春斌,江錫順,宋學萍,SUNZhaoqi,LUJianguo,CAIQi,CAOChunbin,JIANGXishun,SONGXueping
La0.9Sr0.1Ga0.8Mg0.2O3-δ的甘氨酸-硝酸鹽燃燒法制備和表征鄭穎平,查燕,高文君,孫岳明,ZHENGYingping,ZHAYan,GAOWenjun,SUNYueming
采用納米纖維富集與測定水樣中的環境雌激素戚東進,康學軍,張逸昀,劉揚威,顧忠澤,QIDongjin,KANGXuejun,ZHANGYiyun,LIUYangwei,GUZhongze
幾種蒙脫石層電荷密度的測試方法原理及對比劉玉芹,呂憲俊,邱俊,LIUYuqin,LVXianjun,QIUJun
1.2代工式的品種選育種業企業汕頭金韓種業用代工的運作模式,通過投資民間育種家和專業育種團隊研究2~3種蔬菜作物,育種團隊不從事經營,育成品種所得按比例分成。金韓的南瓜和苦瓜就是1個南瓜育種團隊和苦瓜育種團隊完成的,金韓主要負責后期營銷,金韓通過代工式育種模式獲得快速發展,這實質上也是一種育種型種子企業。
1.3境外品牌種業企業這類企業在我國形成時間也有10年以上,他們主要是通過境外公司的品種進行銷售,如廣東良種引進服務公司、青島黃瀧種子有限公司、上海惠和種子有限公司、廈門中廈種子有限公司等,主要以經營國(境)外種子為主,特別是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等地的主要蔬菜種子公司研究的品種,在中國境內進行銷售,其中日本公司的品種以日本包裝為主,而韓國和我國臺灣的蔬菜品種還可以通過采購散種子后自己包裝進行銷售。
1.4經營型種業企業國內的6500多家種子企業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這種類型,有些企業如種都種業、三千種業等通過正規途徑,向科研院所購買品種生產或經營權獲得新品種,這些是相對較大也比較正規的種企;但我國的大多數種子企業主要以個體、夫妻店形式的小微種企為主,雖然也自己包裝銷售(除常規蔬菜品種外),但也有很多是通過不正當手段,如偷取親本、套取別人生產的種子等等,不勞而獲地生產或經營別人的新品種,坐享其成。
2國內蔬菜種業企業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2.1蔬菜品種知識產權保護作為農業科技重要載體的蔬菜品種,近年來卻廣泛地被復制、濫用和假冒,極大地損害了育種者的合法權益,挫傷種企和育種者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蔬菜產業的正常發展秩序。雖然農業部于2009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越來越多的蔬菜研發企業也開始申請植物品種權保護,但由于農產品的鑒定和檢測周期較長,往往在品種保護審定的3~4年的周期內都不得銷售該品種。而不法商販此時卻已經采取“盜用、竊取”種子的手段獲得該品種的親本材料或雜交種子并銷售,待品種真正的所屬單位或個人在拿到“品種權保護證書”后,往往因市場變化,并不能用“權力”得到應該享有的“利益”。此外,我國目前還有很多作物品種尚不能進行品種權保護,基因圖譜鑒定也得不到相關法律部門的認可。因此,國家相關管理與監督單位應加強對植物新品種權的實際保護力度,規范市場運行機制,同時也能敦促從業者重視產權,通過加強研發獲得新品種保護權來為企業獲取利益。建立蔬菜新品種保護制度,可極大地鼓勵蔬菜種企加大研發投入,促進育種者多出品種、快出品種、出好品種。
2.2蔬菜種業企業規劃作為全球最大的蔬菜生產國和消費國,目前我國蔬菜的產量和產值均排在種植業的第1位,也是種植業中出口量最大的作物。但是,在國家產業規劃中,卻缺少對蔬菜種業的合理規劃和引導。我國不同地區栽培的地方特色蔬菜品種,應引導在特定的合適區域從事品種選育和篩選,才能保護地方特色;對我國一些種業基地條件較好、種業人員集聚、品種資源豐富的地區,如北京、天津、廣東、安徽等地,應加強種業支持;而對于種業需求大省,如山東、河北、廣東、海南等省,應加強對市場的引導及規范。同時,國家種業規劃也應支持我國民營種企走出國門,讓國內企業加入國際蔬菜種業市場的競爭。安徽江淮園藝通過走出去戰略,先后與17個國家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近年來,引進了大量的國外資源,同時也把中國的甜瓜和西瓜推廣到東盟、南亞及南美市場,成為我國蔬菜種業對外合作的一朵奇葩。
2.3蔬菜制種基地規劃與保護制種基地的無序競爭和不規范,是種子市場混亂、親本流失的重要源頭。對于蔬菜種子生產大省,如甘肅、新疆、內蒙古等地,國家應出臺相應的基地保護政策,保障生產制種用地,提高制種基地的抗自然災害能力,加強制種企業的信用評級,確保制種基地健康有序的發展。另一方面,制種費用迅速增加,應出臺相關政策給予制種企業、制種所在地農戶等相關人員一定的補貼。
2.4蔬菜育種體制和機制國內農業科研院所數量多,據統計,地級以上蔬菜育種機構有179個,他們設置的分支機構部分還高度重復,主要集中在十字花科、茄果類、西瓜甜瓜、豆類等作物上。國家的育種資源和科研經費長期由農業科研院所壟斷,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單位體制固化,機制不活,育種資源得不到有效開發和利用,研究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不強。農業科研院所創辦的種業公司,大多數沒有真正的市場化,無法真正形成大規模的商業化育種。而民營蔬菜種業,幾乎得不到科研項目支持,資源匱乏,高層次人才不愿進入民營企業,加之蔬菜作物品種分散,單一作物特別是具體到品種的種子量更少,并且由于市場保護不力,很少有單位愿意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進行蔬菜作物的品種研發。因此,國家應創新蔬菜育種體制和機制,將政策傾斜于能夠實現自主創新的民營蔬菜育種企業,引導其做大做強,創造更多成果促進我國蔬菜種業發展。同時積極鼓勵科研院所與民營育種企業間人才和資源的有效流動,共同促進成果轉化與創新。
2.5品種審定形式國內蔬菜品種存在品種審定、認定和登記3種形式。在一個省通過審定的品種,到另一個省推廣,還得重新審定;有的省份品種審定的周期很長,蔬菜品種的市場變化節奏快,等品種審定下來,已經錯過推廣的最佳時期,而多數品種的審定,只是以審定名義行地方保護之實,阻礙新品種的推廣。因此,國家針對品種審定,應出臺更符合品種推廣且更便于實際操作的品種審定制度,促進優質品種得到更大面積推廣,惠及更多農民。
江西省自2008年秋季開始實施新課程,今年是第二年。隨著新課程實施的深入,廣大一線中學教師發現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也引發了我們深深的思考。
一、問題
(一)新課程目標在實施中遇到的問題
新課程針對傳統課堂教學過于關注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提出了新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的是使教師在關注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與學習方法或策略;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熏陶;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素養。以實現“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但實際的情形是教師們要么習慣性地回到一維目標,追求的是知識的容量、課堂的秩序、訓練的到位、最終的考分;要么是把后二維目標流于形式,質量不高。人們這樣評說:不僅把傳統的優勢丟失了,而且新的體系也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
(二)新課程倡導的教學方式在實施中遇到的問題
新課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這就要求改變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作用和角色,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改變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
實際中以“形式代替實質”的現象較常見。由原來的“滿堂灌”發展為“滿堂問”,“滿堂問”發展為“滿堂跑”,提問了多少學生是互動的評價指標,跑了多少回是合作的重要體現,課堂并沒有達到新課程的預期。另一種現象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師仍然是教材的忠實的執行者,課堂仍然是教學的主陣地,學生仍然是教師教的對象,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是機械式的訓練,反復地強化(無論是“少講多練,還是“精講精練”),仍然把學生視為知識的“容器”,應付考試的“機器”。
新課程倡導探究式學習,加入了不少研究性、探討性課題,這些課題是學生形成探究方法,體驗過程,走近生活的好素材。但對教師而言,這些活動過程把握難度大,結果可預測性差,投入的課時多,產出少(指的是考試基本不考),再加上客觀條件、課時總量的限制,教師對這類課題也只是嘴上說說,舍不得花課時去落實。
(三)新課程評價在實施中遇到的問題
新課程在評價上強調更新觀念,關注過程性評價,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展,通過評價還應促進教師教學水平提高以及教學實踐的改進。但在實踐中發現,現實中的各種評價幾乎成為制約新課程理念真正落實的一個瓶頸。
1.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教師仍然抱著精英主義教育價值觀。對學生的教育、教學都圍繞著“把學習成績搞上去”這一中心,以分數論英雄。“素質教育”成為一句口號。
2.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以所任班級的平均分、排名為標準,甚至出現末位淘汰制,還說成是科學管理。這都充分反映出對教師評價中以獎懲為目的的鑒定選擇功能發揮到了極致。由于人本身的特殊性,決定著中學生的發展必然有著許多的分化。而不能像工廠流水線一樣,在有些時候,會出現教師投人很多,效果并不明顯等現象。這種評價使得教師在教學中保守退縮,循規蹈矩,尤其是一些年青教師,本來他們剛剛走出校門,有著較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創新意識,敢于嘗試,但這種評價方法束縛住他們的手腳,迫使他們追隨老教師的足跡,學的是如何把握教材,把握課堂,提高教學成績,早日成為一個“熟練工”而已。
3.家長對學校的評價:家長在孩子升學選擇學校的時候,關注的就是這所學校名氣,學校每年高考中一本上線多少,二本上線多少,上線率如何?是否有北大、清華。一旦家長把孩子送入學校,就像跟學校簽了合同,學校如果不把自己的孩子送進理想的大學就是“違約”,其他都不是家長關注的。如果你對家長說學校注重學生成長過程、情感體驗、能力培養、價值觀的形成,家長會覺得太玄,脫離高考現實。
4.各級政府對學校的評價:在我國,絕大部分中學是各級政府出資的公立學校,學校教育的狀況直接影響著政府的形象,高考成績既是學校關注的,更是政府關注的。學校高考成績下滑,出不了北大、清華,其校長被免職的事例并不鮮見。校長要對政府“負責”,就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教師頭上。同時,沒有升學率的學校,政府投人必然較少,學校沒有資金只能勉強度日,更不要談學校的發展壯大。
二、思考
面對新課程實施中的問題,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何把握未來高考?是我們必須思考的。新課程理念的先進性,也意味它的超前性,所以人們理解、消化、掌握它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實施新課程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必須反思我們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是否符合教育改革的形勢,能否把握未來高考。否則,從學生的發展和前途來講,我們就成了千古的罪人。
新課程改革必然帶來新課程高考的改革,從2009年的新課程首次高考,我們可以傾聽到新課程推進的腳步聲,這一風向標為我們的教學明確了指導思想,也增強了我們解決新課程實施出現問題的決心與信心。
(一)新課程理念具有先進性
首先,它將教育視為生命的訴求。它的定位是:高中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的、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高中教育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并不是面對少數人的“精英教育”,更不是為了順利通過高考的“應試教育”。把教育視為生命存在的形式,把教育視為生命的一種內在品質,把教育視為生命自身的需要,學習不是一個暫態,而是一個常態。
其次,它以多元智力理論為依據,承認人的發展的差異性,人的發展的不均衡性,不用一個尺度來要求所有學生,做到因材施教,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性,尊重學生的同時促進其適度成長。
再次,它是以建構主義為認知核心的理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對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他通過自己主動而積極的選擇、加工與建構的結果,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別人呈現給他們的東西。新知識經驗正是在舊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生長出來的。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反應者,更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他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
(二)2009年高考新亮點
2009年很多省市迎接了新課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縱觀2009年全國各地的新課程高考試卷,凸顯基礎工程,關注課改新聲,是這些試卷共同特征。我們欣喜地看到,有些試題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改革、彰顯了新課程理念,成為09年高考的亮點。
如2009年北京理綜卷第20題,本題要求考生判斷他人觀點的合理性,這需要考生具備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具有一定的質疑能力,具有判斷有關信息是否科學可靠的意識。這正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對考生的考查。重視科學探究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學探究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幾個要素。科學探究既是物理課程的重要內容,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既是學生學習的學習目標,又是學習的重要方法。本題就是一個科學問題,如同提出了4種假設,讓考生來分析與論證,評估其合理性。所以說本題旨在考查考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它給我們中學教學的啟示是: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踐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培養學生,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才能真正為學生終身發展、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挑戰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才有可能使學生贏得高考的勝利。
再如2009年高考江蘇物理卷第5題和第12B(3)題,這兩道題的特色可用“源于課本、貼近生活、彰顯理念、體現教改”來概括。第5題考查的閃光燈電路,雖然學生不很熟悉,但在實際生活中經常用到;第12B(3)題是以萬眾矚目的北京奧運會水立方為題材,同樣來源于生活。這兩題都與生活聯系,但都高于生活,不僅要會分析題中的現象,第5題還要了解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會分析該過程中的電量問題;第12B(3)題還要將運動員的長度與照片中的半徑進行換算,會用全反射理論來探求水池的深度等。這使“注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加強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及科技發展的聯系”的新課程教育理念得以在高考中彰顯。這兩道試題雖然都出自于課本、來源于生活,但命題專家做了精心的設計,使本來十分常見的電容器問題和一道經典的光學習題不僅賦予了時代氣息,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同時也能夠多方面考查學生能力,具有相當的考試價值,這對今后高中物理的教學將取到很好的導向作用。新課改十分注重課堂的科學探究活動,第12B(3)題的原型為課本中有關全反射的一個經典例題,如果教師將其設計成一個小型的課堂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猜想、討論、實驗、論證、交流等過程展開課堂教學,那么同樣一個例題,學生留下的印象就要深刻得多,并且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探究精神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2009年新課程高考中象以上反映新課程理念的試題在各科中均有,在此不一一舉例。它們猶如改革的春風,吹拂著我們一線教師的心田,猶如時代的戰鼓,催促我們加強新課程改革的步伐。
高考是全國矚目的,新課程高考更是吸引眼球。在大綱新程向新課程過渡時期,命題專家考慮最多的是平穩過渡,所以今年的新課程高考既保持以往高考的連續性,又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于是,我們有理由相信,明年高考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試題將增加,……直到高考與新課程完全相適應。
三、教師的角色要轉變
面對新課程改革,面對新課程高考,每位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教育價值觀、突破自身的素質局限,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大膽改革傳統的教育方式,逐步構建起新型的師生關系,最終在新環境下塑造自身新角色。
(一)知識的傳播者向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轉變
教師角色不僅是信息的傳播者、講授者和良好的知識體系的呈現者,其主要職能已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師作為課本與學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平、人生經驗、審美水平要高于學生,從而起到指導作用,但不能替代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科中豐富的科學與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積極影響、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節、自我學習,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真正成為學生科學與人文素養的培養者。(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促進者
在新課程理念下,傳統意義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在這一互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師不再是權威的代表,而是學生的向導和顧問。老師和學生一樣,有時是靜態者(傾聽、接受),有時是動態者(發言、活動)。角色也在不斷變化,有時是導演,有時是觀眾,有時是裁判,有時是主持,有時也是演員。但無論何種角色,無論何種變化,教師都應是學生學習的“參謀”、“助手”、“服務者”和“促進者”,都必須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進行轉換,構建一種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自由的、合作的師生關系,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使自己貼近學生,融人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真正起到教師的引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注重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
傳統教學,教師教給學生的是知識的結果,把大量的結論性的內容要求學生記憶下來,然后反復訓練,達到熟練掌握。現代教學注重過程與方法,交給學生一把金鑰匙,因為“會學”比“學會”更重要。把傳統課程和現代課程歸納比較如下:
傳統課程(應試教育):知識結果—授之以魚—給學生真理(知識)—量—記憶—結果—學會現代課程(素質教育):過程與方法—授之以漁(網)—給學生鑰匙(方法)—質—思維—過程—會學
(四)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
傳統的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活動為主體,在方法上以教師的“填鴨式”灌輸為主,不少教師片面強調“講透”、“聽懂”,結果卻形成了“滿堂灌”、“填鴨式”,獨霸了講臺。學生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只能被動的接受。過去有一種比喻:“教師要裝滿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從某種意義上說,把學生比作一個容器,教師的教就是往這個容器里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得不到充分關注。而現代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中心地位,課堂主要以教師創設問題情景,由學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產生教、學協同與共振,形成真正的高效課堂,從而切實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的發展。正如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近年來大聲疾呼:“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四、落實新課程理念的策略
作為一線的教師,在思想上要重視課改,注重對新課標、新教材的學習與研究,把握新課改的精髓,用新課程理念指導平時的教學。對于新課程實施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是否符合課改的精神,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否“高效”,及時地調整教學策略,使新課程理念得到落實。要關注新課程高考,并且敏感地由今年的新課程高考,推得自己這一屆學生高考將是怎樣。
(一)經常用新課程三維目標審視、反思教學
新課程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在構建課堂教學結構時,應以教學目標為指向,以科學方法為指導,創設情景,提出問題,開展有控互動的教學程序,強化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伴隨這一過程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著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如: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要突出定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從中感悟到科學的研究方法。力和運動的關系這一簡單的問題,歷史上從亞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經歷了近兩千年的時間才有本質的突破。這期間科學家堅持不懈的探究毅力,伽利略敢于向所謂的“真理”提出質疑的勇氣,在理想實驗基礎上充分發揮思維想象的研究方法,都是滲透科學觀教學的好素材。用好這些素材能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和科學素養。
(二)要重視教法研究,積極探索“高效互動”的教學策略
新課程教學理念之一是教學過程多樣化,在實施新課程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探索有利于學生終生發展的教學方法。不同的內容特點,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學生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但無論采取哪種方式,教師都要清醒的認識兩點:一是教學的本質是“學”而不是“教”;二是在教學設計“求新”的同時,還要注意教學效果的“務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探索實踐“高效互動”的教學策略,即通過有效的互動達到教學的高效,讓學生在有目的的認識活動中通過師生共同參與,使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和能力體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些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三)要用繼承和發展的態度對待課改
傳統意義上的接受式學習與新課程倡導的探究式學習各有所長。有過程感受和體驗上,探究式學習優于接受式學習;在對探究能力的培養上,探究式學習優于接受式學習;在對知識結構的理解上,接受式學習優于探究式學習;在課堂獲得知識的效率上,接受式學習優于探究式學習。多年的教學實踐體會到,好的接受式學習對知識的獲得和理解是有效的和經濟的,但從長遠來說,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對待事實證據的科學態度、探究所需要的多種智能,接受式學習顯得力不從心,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加強探究式學習的原因。但這并不是要否定接受式學習,因為探究式學習需要較多的時間和較多的空間,間接獲得知識仍然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各種學習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功能。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們應當認識到探究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應該針對具體的情況靈活選擇學習方式,將探究的方式和其他的方式結合起來,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探究教學不能搞形式主義
探究式學習的功能是其他教學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探究過程中的猜想假設、設計實驗、分析歸納等過程,都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環節。要使探究學習不流于形式,在設計探究教學時,就要衡量探究的意義和價值,看是否能把學生學習的本質特征體現出來。在利用實驗進行探究教學時,不要讓實驗變成形式,要出于學習的內在動機,要注重理性實驗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選好讓學生探究的內容,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適時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營造探究學習的氛圍,使學生在經歷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和感悟科學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學探究能力。
(五)新課程教學的評價機制要跟進
2不等高梁與柱的剛性連接
不等高梁與柱剛性連接時,如圖2所示,當兩端梁的高差不大于150mm,根據《多、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節點構造詳圖》規定,截面高度度較小一側的鋼梁,其與柱的連接牛腿應按1:3進行放坡,并在轉折處設置加勁板。當兩端梁的高差大于150mm時,如圖3所示,對應于每個梁翼緣的位置,均應設置水平加勁板。截面高度較小一側的梁還應在牛腿腹板下方設置豎直加勁板。
3梁上起柱
根據結構需要,鋼桁架的部分鋼柱需在主梁上生根,也就是所謂的梁上起柱。這種節點在深化設計之前應先建立三維模型或進行桁架放樣,以便確立鋼柱的準確定位。鋼柱的柱腳應做靴梁,將柱腳應力均勻擴散至鋼梁上翼緣。鋼梁上對應鋼柱靴梁的位置處也應設置加勁板,使力的傳遞均勻擴散。
4三維建模在深化設計階段的應用
本工程由于建筑造型復雜,其結構桿件大多高低起伏,各連接節點均為三個方向連接構件且角度不一。因此,在鋼結構部分深化設計的同時,應根據施工圖首先建立三維模型。模型中,應將各構件及連接節點按照1:1的比例輸入模型。待模型建立完畢后,整個工程的結構桿件便全部呈現于模型當中。三維模型除了能直觀的反映各構件之間的連接關系外,還能校核深化設計的準確性。若節點設計出現問題,能立刻從模型中反映出來,避免了傳統的二維放樣出現錯誤只能在構件現場安裝時才發現的失誤,從而大大提高了深化設計的準確性。
R097 光學與光電技術
C037 光子學報
H272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G027 廣東藥學院學報
G026 廣東醫學
A042 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A535 廣西科學
A062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028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G816 廣西醫學
F028 廣西植物
G030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V572 規劃師
T004 硅酸鹽通報
T005 硅酸鹽學報
M048 貴金屬
G031 貴陽醫學院學報
A077 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275 貴州農業科學
A527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808 貴州醫藥
M033 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A040 國防科技大學學報
G495 國際病毒學雜志
G350 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
V529 國際城市規劃
G936 國際兒科學雜志
G436 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G659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
G498 國際骨科學雜志
G938 國際呼吸雜志
G967 國際護理學雜志
G929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G997 國際口腔醫學雜志
G930 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
G975 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
G349 國際泌尿系統雜志
G983 國際免疫學雜志
G939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G415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
G889 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
G426 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
G928 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
S157 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
B525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志
G954 國際外科學雜志
G660 國際消化病雜志
G940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Q911 國際眼科雜志
G933 國際藥學研究雜志
G661 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
G499 國際醫學寄生蟲病雜志
G984 國際遺傳學雜志
G934 國際中醫中藥雜志
G937 國際腫瘤學雜志
E578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E591 國土資源遙感
R683 國外電子測量技術
T016 高校化學工程學報
B003 高校應用數學學報
R037 高壓電器
C056 高壓物理學報
E005 高原氣象
V021 給水排水
N105 工程爆破
E360 工程地質學報
S712 工程管理學報
N049 工程機械
V030 工程勘察
V033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C002 工程力學
C073 工程熱物理學報
N590 工程設計學報
B031 工程數學學報
T003 工程塑料應用
N064 工具技術
K018 工礦自動化
T563 工業催化
J057 工業工程
N110 工業工程與管理
P009 工業加熱
V010 工業建筑
P005 工業爐
Z013 工業水處理
F030 工業微生物
G025 工業衛生與職業病
N037 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
Z032 工業用水與廢水
G207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X579 公路
X022 公路工程
X047 公路交通技術
N039 功能材料
M502 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
D503 功能高分子學報
E601 古地理學報
E304 古脊椎動物學報
E022 古生物學報
G478 骨科
R047 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
Y013 固體火箭技術
C103 固體力學學報
W007 管理工程學報
W018 管理科學
W008 管理科學學報
W025 管理評論
W016 管理學報
H226 灌溉排水學報
R026 光電工程
R061 光電子•激光
R082 光電子技術
C091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C097 光散射學報
R031 光通信技術
N015 光學技術
N033 光學精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