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2 18:53: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二十四節氣歌諺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春諺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亂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時寒時熱。)
透早東南黑,午前風甲雨。(東南邊有烏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愛忌清明。(須防清明時節會下綿綿雨)
三日風,三日霜,三日以內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無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風,夏天刮北風,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豬,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氣都很冷。)
夏諺: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梅雨季節雨水多。)
云勢若魚鱗,來朝風不輕。(鱗云重疊,翌朝必起大風。)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霧濃必大旱,夏則大雨。)
四一落雨空歡喜,四二落雨有花無結子。(四月農作物忌長雨,收獲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開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漸大。)
五月端午前,風大雨也連。
紅云日出生,勸君莫出行。(日出時,有紅云是臺風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過五月節,天氣尚未穩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無風也雨意。(臺風季節,沒有風也有雨意。)
六月綿被揀人甲。(六月身體虛弱,尚須蓋綿被。)
年驚中秋,月驚十九。
田蠳若結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飛乃雨兆。)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焦土。六月火燒埔。(芒種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諺:
六一,一雷壓九臺。(六月一日鳴雷,該年臺風少。)
七一,一雷九臺來。
五月蝶,討無食。(五月花季已過。)
六月攏無巧,七月頓頓飽。
風臺做了無回南,十日九日濕。(尚有多日下雨。)
云布滿山底,透暝雨亂飛。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攪土。(白露這天,不可擾動土壤,以免損害農作物。)
紅柿若出頭,羅漢腳仔目屎流。(紅柿出,已是秋天,天氣轉涼。)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氣候不順,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個月無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長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宮頂的小七星,天亮時,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風降,臭頭扒佮掐。(九月秋天風乾燥,臭頭會癢,喜抓癢。)
烏云飛上山,棕簑提來披。(滿山烏云,定有雨,出門帶雨具。)
烏云飛落海,棕簑蓋狗屎。(滿天烏云飛向海邊,表示轉晴,不須雨具。)
冬諺: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陰轉晴。午後下雨,就會到半夜。)
霜降,出無齊,牽牛犁。(霜降時,稻穗長不齊,收獲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貧彈查某領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陽下山快。懶女人工作不完。)
晚霧即時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霧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無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烏寒著無藥。(陰冷天氣,雖落霜,如有日照可溫暖,否則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當圓。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風雨。(傍晚,西北天上有烏云,半夜有風雨。)
十二月初三,黑龜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冬節在月頭,卜寒在年兜。(冬節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冬節月中央,無雪也無霜。(冬節在月中,當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冬節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節在月底,冬天不會冷,會冷在次年一二月間。)
【二十四節氣介紹】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由于東亞傳統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歷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也就是說,二十四節氣是純陽歷,而絲毫不是按陰歷制定的。陽歷每回歸年365.2422天,比較規整;而陰歷年平年354天,閏年384天,相差比較懸殊。中國民間實行陰陽歷,再配24節氣,顯得則十分復雜。如果撇開陰陽歷,只看24節氣跟陽歷年的配合,那是一目了然、十分簡單的事情。
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子難保米。
處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
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
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
處暑高粱遍地紅。
處暑高粱遍拿鐮。
處暑高粱白露谷。
處暑三日割黃谷。
處暑十日忙割谷。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減產。
黍子返青壓塌場,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馬虎,鳥雀撐破肚。
處暑收黍,白露收谷。
黍子面積小,注意防麻雀。
早黍子,稙高粱,鳥雀啄食要嚴防。
黍子粘,黍子好,籽粒做年糕。
干打谷,濕打黍。
打黍宜摔,綁笤帚還用穗和秸。
七月底,八月邊,家家新米桌上端。
若要玉米大,不準葉打架。
要想苞谷結,不得葉挨葉。
七月秋風涼,棉花白,稻子黃。
處暑見新花。
處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早不摘花,午不收豆。
棉桃碰腿,正淌汗水。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
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雨水節氣諺語
有關雨水節氣的天氣諺語很多,特別是在長江流域和江南廣大地區廣為流傳的諺語有:
雨水日晴,春雨發得早。(贛)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滿。(湘)
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贛)
雨打雨水節,二月落不歇。(贛)
雨水明,夏至晴。(湘)
雨水節氣的寒、暖、風、雷現象對未來天氣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長江流域及江南有關這方面的氣象諺語也有不少,例如:
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桂)
暖雨水,冷驚蟄,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蘇)
雨水節氣南風緊,則回春旱;南風不打緊,會反春。(湘)
雨水節氣時,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預兆出未來不同的天氣,這方面的諺語有:
雨打五更頭,午時有日頭。(浙)
早晨下雨當天晴,晚間下雨到天明。(蘇)
早雨不會大,只怕午后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開門見雨飯前雨,關門見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三、雨水日晴,春雨發得早。
四、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滿。
五、暖雨水,冷驚蟄,暖春分。
六、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立夏芝麻小滿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種綠豆。
地頭巖頭壩窩頭,春種芝麻秋打油。
季節到立夏,先種黍子后種麻。
立夏前后種絡麻。
立夏種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種瓜點豆。
立夏種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滿種芝麻。
四月插秧(早稻)谷滿倉,五月插秧一場光。
先栽淺,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立夏麥齜牙,一月就要拔。
一穗兩穗,一月入囤。
麥秀風搖,稻秀雨澆。
風揚花,飽塌塌;雨揚花,秕瞎瞎。
立夏麥咧嘴,不能缺了水。
麥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幾。
寸麥不怕尺水,尺麥卻怕寸水。
立夏天氣涼,麥子收得強。
立夏前后連陰天,又生蜜蟲(麥蚜)又生疸(銹病)。
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龍往往少不了(火龍指紅蜘蛛)。
風生火龍霧生疸。
麥拔節,蛾子來,麥懷胎,蟲出來(指粘蟲)。
小表開花蟲長大,消滅幼蟲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個杈。
相關文章推薦:
1.關于二十四節氣的諺語:立夏
2.關于二十四節氣歌諺語(立夏)精選
3.關于谷雨的節氣諺語大全
4.關于谷雨的24節氣諺語匯總
河北:“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是農民朋友對小雪節氣時下雪的贊揚,此時的雪水能抗旱防寒。
山東:“小雪收蔥,不收就空。蘿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麥冬灌,保墑防凍。植樹造林,采集樹種。改造澇洼,治水治嶺。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河南:“立冬小雪,抓緊冬耕。結合復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層。壓砂換土,凍死害蟲。”
長江中下游
小雪期間,長江中下游開始進入冬季,部分地區可見初霜。但初雪來得遲,一般在12月中下旬。這一地區在小雪節氣期間開始了小麥、油菜的田間管理,并開始積肥。
江蘇:“立冬下麥遲,小雪搞積肥。”
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風寒,棉糧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麥續播,貯足飼料莫遲延。”
華 南
福建、廣東:小雪期間地里仍有莊稼,有諺語可查。福建當地有:“小雪點青稻”的說法,青稻指的是晚稻。廣東則有:“小雪滿田紅”,大雪滿田空”,這里所謂的紅,不是指紅顏色,而是指農活多,此時開始收獲晚稻,播種小麥。
根據小雪有無雪預測來年年景
從一些有關小雪的諺語中,可以看出,小雪期間如果下雪,年景好,不用長工,莊稼都長得好。如:“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小雪雪漫天,來年必豐產。果園清得凈,來年無病蟲。” “小雪雪滿天,來歲是豐年”等。
根據小雪晴雨預測后期天氣
根據小雪晴雨預測后期天氣,江南各省各有不同的說法。如浙江省的“小雪無云大旱。”湖南省的“小雪晴天,雨至年邊。”湖北省的“小雪見晴天,有雪到年邊。”
更多相關熱門文章推薦:
1.關于小雪節氣的時令諺語【集錦】
2.各地關于二十四節氣歌諺語大全
3.各地關于二十四節氣歌諺語大全(2)
4.小雪節氣關于農事的農諺【匯總】
大白菜要抓緊砍,菠菜小蔥風障遮,
大小冬棚精細管,現蕾開花把果結。
冬季積肥要開展,地壯糧豐囤加茓。
植樹造林繼續搞,果樹抓緊來剪截。
牛驢騾馬喂養好,冬季不能把膘跌。
農家副業要大搞,就地取材用不竭,
油房粉房豆腐房,賺錢養豬莊稼邪(長),
葦蒲綿槐搞條編,技術簡單容易學。
魚塘藕塘看管好,江河打魚分季節,
春打黃昏冬五更,渾水白天清水夜。
河北:“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是農民朋友對小雪節氣時下雪的贊揚,此時的雪水能抗旱防寒。
山東:“小雪收蔥,不收就空。蘿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麥冬灌,保墑防凍。植樹造林,采集樹種。改造澇洼,治水治嶺。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河南:“立冬小雪,抓緊冬耕。結合復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層。壓砂換土,凍死害蟲。”
長江中下游
小雪期間,長江中下游開始進入冬季,部分地區可見初霜。但初雪來得遲,一般在12月中下旬。這一地區在小雪節氣期間開始了小麥、油菜的田間管理,并開始積肥。
江蘇:“立冬下麥遲,小雪搞積肥。”
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風寒,棉糧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麥續播,貯足飼料莫遲延。”
華 南
福建、廣東:小雪期間地里仍有莊稼,有諺語可查。福建當地有:“小雪點青稻”的說法,青稻指的是晚稻。廣東則有:“小雪滿田紅”,大雪滿田空”,這里所謂的紅,不是指紅顏色,而是指農活多,此時開始收獲晚稻,播種小麥。
更多相關熱門文章推薦:
1.2015小雪節氣的民間諺語
2.2015關于小雪的諺語最新
3.關于春天六個節氣的諺語匯總
4.各地關于小雪的諺語錦集
5.各地關于二十四節氣歌諺語大全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關于二十四節氣的最早記載
戰國后期,《呂氏春秋》一書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了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
到了后來的《淮南子》,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這是中國歷史上關于二十四節氣的最早記載。從考古中發現的出土文物考證,中國西漢時期就已經采取節氣注歷了。漢代著作《周髀算經》一書,就有八節二十四節氣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每月2個,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最多差1~2天。
為了便于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2015年2月的兩個節氣是立春和雨水。
立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稱“打春”。“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意思是“四立”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其農業意義為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立春的民諺
春天是一年當中的第一個季節,在立春以后,人們就開始忙著種莊稼了。從很早以前,民間就流傳了許多關于立春的諺語,如反映氣候變化的: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 打春凍人不凍水。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預測天氣變化的: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 最好立春晴一日,風調雨順好種田。立春東風回暖早,立春西風回暖遲。與農業有關的: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春打六九頭,七九、八九就使牛。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立春的習俗
咬春
立春這天,山東、北京、天津、山西、江蘇、河北、福建等省市許多地方都有“咬春”的習俗。
據漢代崔《四民月令》記載,我國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的飲食習俗,而到了明清以后,所謂的“咬春”主要是指在立春日吃蘿卜,如明代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名曰‘咬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亦載:“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吃春盤
自唐朝起,民間還流傳吃春盤的食俗。如南宋后期陳元靚所撰的《歲時廣記》引唐代《四時寶鏡》記載:“立春日,都人做春餅、生菜,號‘春盤’。”春盤一詞也屢見于唐代的詩詞作品中,如詩人岑參在《送楊千趁歲赴汝南郡覲省便成婚》一詩中寫道:“汝南遙倚望,早去及春盤。”南宋大詩人陸游在其《[感皇恩]伯禮立春日生日》和《[木蘭花]立春日作》兩詞中亦分別有“正好春盤細生菜”、“春盤春酒年年好”的詩句。
據考證,春盤實際上是由魏晉時期的五辛盤發展演變而來。所謂五辛即五種辛味蔬菜,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雜合食之,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杜甫詩所謂‘春日春盤細生菜’是矣。”其實,古時人們吃五辛盤不僅僅是為了“取迎新之義”,同時也是了為了散發五臟之氣、健身防疫。
按照現代科學的觀點,春節之際,寒盡春來,正是易患感冒的時候,用五辛來疏通臟氣,發散表汗,對于預防時疫流感,無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到了唐宋時期,人們對五辛盤作了改進,增加了一些時令蔬菜,使其從單調的辛辣變為色香味俱佳的翠縷紅絲,并名之曰“春盤”。
吃春餅
立春這天,民間還有吃春餅的習俗。如晉代潘岳所撰的《關中記》記載:“(唐人)于立春日做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舊時,立春日吃春餅這一習俗不僅流行于民間,在皇宮中,春餅也經常作為節慶食品頒賜給近臣。
最初的春餅是用面粉烙制或蒸制而成的一種薄餅,食用時,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黃、粉線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餅包菜食用。
現在的春餅在制作方法上沿用了古代的烙制或蒸制,大小可視個人的喜好而定。在食用時,有些人喜歡抹甜面醬、卷羊角蔥,有的地方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里吃。
立春節氣如何養生
春天是由冬寒向夏熱過渡的季節,冷暖氣團交替活動頻繁,人體對春季多變的氣候適應性較差。立春之季,晝夜溫差較大,早晨氣溫較低,易于發生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也處于多發期,所以,立春時節要注意保暖防病。
立春開始后,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發之氣而舒展。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飲食的調養要注意升發陽氣,可選擇辛溫發散的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雨水: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雨水在每年的2月19日前后,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名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后,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的民諺
雨水的民諺多在長江流域和江南廣大地區廣為流傳,如:雨水日晴,春雨發得早(贛)。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滿(湘)。雨打五更頭,午時有日頭(浙)。雨水節氣的寒、暖、風、雷現象對未來天氣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如: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雨水前雷,雨雪霏霏。雨水節氣時,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預兆出未來不同的天氣,如:雨打五更頭,午時有日頭。早晨下雨當天晴,晚間下雨到天明。早雨不會大,只怕午后下。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
雨水的習俗
回娘家
這是流行于川西一帶的漢族習俗。到了雨水節氣,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制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以盡快懷孕。
1、春分前后,大麥豌豆。
2、春分節到不能讓,地瓜母子快上炕。
3、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后插秧。
4、麥到春分晝夜長。
5、驚蟄蛾子春分蠶。
6、春分日,植樹木。
7、填平坑灣,先種黍穇。
8、半年的鍋頭當年的炕,熏透的煙囪發苗壯。
9、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
10、春分大風夏至雨。
11、曬棉種,很重要:發芽勢,明顯好;發芽率,能提高。
12、種子買得賤,空地一大片。
13、春分種芍藥,到老不開花。
14、春分南風,先雨后旱。
15、麥過春分晝夜忙。
16、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17、春分有雨是豐年。
18、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19、春分栽不妥,再栽難成活。
20、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21、春分西風多陰雨。
22、春分麥,芒種糜,小滿種谷正合適。
23、龍生龍,鳳生鳳,好種才有好收成。
24、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
25、種不正,苗不正,結個葫蘆歪歪腚。
2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種豆。
27、春分天暖花漸開,馬驢牛羊要懷胎。
28、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29、春分不冷清明冷。
30、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見春霜麥苗傷。
31、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32、好種出好苗,好苗多結桃。
33、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34、春分春分,晝夜平分。
35、春分刮大風,刮到四月中。
36、春分時節,果樹嫁接。
37、春分無雨劃耕田。
38、紡好線,用好棉,好種壯苗長滿田。
39、春分至,把樹接;園樹佬,沒空歇。
40、春分分芍藥,到老不開花。
41、春分早、谷雨遲,清明種薯正當時。
42、春分無雨莫耕田,秋分無雨莫種園。
43、若要莊稼壯,一年一換炕。
44、春分天暖花漸開,牲畜配種莫懈怠。
45、春分不種麥,別怨收成壞。
46、春分豆苗粒粒伸。
47、要想莊稼長得兇,一家一個漚糞坑。
48、麥怕春旱,谷怕急雨。
49、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50、春分無雨到清明。
51、新土填得多,大長胡蘿卜。
52、春分春分,百草返青。
53、春分降雪春播寒。
54、春分到清明,棉花干播種。
55、春分,日螟封分。
56、春分刮大風,夏至雨。
57、春季雨豐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58、春分分芍藥,到老花不開;秋分分芍藥,花兒開不敗。
59、追肥澆水跟松耪,三舉配套麥苗壯。
60、好種出好苗,早發早結桃。
61、春分利大風,利到四月中。
62、花開九不盡,果價要跑人。
63、春分有雨家家忙。
64、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65、買種省了錢,減產后悔晚。
春分諺語
1、春分大風夏至雨。
2、春分前后,大麥豌豆。
3、春分利大風,利到四月中。
4、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
5、春分種芍藥,到老不開花。
6、春分春分,晝夜平分。
7、春分有雨是豐年。
8、春分不冷清明冷。
9、曬棉種,很重要:發芽勢,明顯好;發芽率,能提高。
10、春分天暖花漸開,馬驢牛羊要懷胎。
11、春分栽不妥,再栽難成活。
12、春分,日螟封分。
13、驚蟄蛾子春分蠶。
14、春分刮大風,刮到四月中。
15、春分降雪春播寒。
16、花開九不盡,果價要跑人。
17、春分刮大風,夏至雨。
18、春分早、谷雨遲,清明種薯正當時。
19、買種省了錢,減產后悔晚。
20、紡好線,用好棉,好種壯苗長滿田。
21、春分到清明,棉花干播種。
22、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23、春分豆苗粒粒伸。
24、半年的鍋頭當年的炕,熏透的煙囪發苗壯。
25、春分春分,百草返青。
26、若要莊稼壯,一年一換炕。
27、春分早報西南風,臺風蟲害有一宗。
28、龍生龍,鳳生鳳,好種才有好收成。
29、追肥澆水跟松耪,三舉配套麥苗壯。
30、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31、麥過春分晝夜忙。
32、春分西風多陰雨。
33、填平坑灣,先種黍穇。
34、春季雨豐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35、春分分芍藥,到老不開花。
36、春分節到不能讓,地瓜母子快上炕。
37、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38、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39、要想莊稼長得兇,一家一個漚糞坑。
40、春分有雨家家忙。
41、春分天暖花漸開,牲畜配種莫懈怠。
42、春分麥,芒種糜,小滿種谷正合適。
43、有錢買種,無錢買苗。
44、春分不暖,秋分不涼。
45、花開九不盡,果子沒人問。
46、春分時節,果樹嫁接。
47、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見春霜麥苗傷。
48、好種出好苗,好苗多結桃。
49、麥到春分晝夜長。
50、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種豆。
51、好種出好苗,早發早結桃。
52、種不正,苗不正,結個葫蘆歪歪腚。
53、麥怕春旱,谷怕急雨。
54、新土填得多,大長胡蘿卜。
55、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56、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
57、兩頭去,中間留,玉米苗子黑油油。
58、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后插秧。
59、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
60、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61、春分日,植樹木。
62、春分南風,先雨后旱。
相關文章:
1.關于春天節氣的諺語
2.有關春天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關于節氣的演講題目1大家好!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知道怎樣背誦那對我來說如同天書一般的二十四節氣歌。不管它有什么意義,只要老師讓我背誦,我都會用心背誦。那時,我對自然的變化一無所知。我只知道春天來了,大家都會脫下厚厚的棉衣,穿上輕便的衣服。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節氣有了更深的了解,逐漸了解了民間諺語之中蘊含的深刻的自然規律。
當昆蟲開始飛舞的時候,幾乎一切植物都開始發芽,微風拂面,不再寒冷。陽光明媚,潮濕的空氣之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帶著這種感覺,我仰望天空。藍天白云,長風輕柔。鳥兒似乎更加活潑,它們輕盈的身影穿梭在樹梢的屋前,嘹亮的歌聲仿佛向人們展示了春天的腳步聲。柳樹輕拂,婀娜的姿態改變了過去的笨拙,顯得更加柔美起來,樹枝隨風舞動,給原本冬日固有的寧靜帶來了許多活力。仔細看山上,大地不再堅硬、冰凍,似乎有些松軟的感覺。張開雙臂,呼吸潮濕的空氣。你的胸口會感到放松和快樂。
它不僅喚醒了沉睡的大自然,也喚醒了懶惰的農民的心。他們會更加仔細地考慮今年的計劃,限度地擴展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標。春天播下的希望之光,夏雨澆灌的希望之光,秋風吹拂的希望之光,將會紅紅火火,充滿成功的喜悅。
冬眠的季節過去了,春天明媚,萬物煥然一新。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刻,在這個充滿奮斗的時刻,我們畫出一幅美麗的心靈畫卷,拾起年輕的心靈,保持高昂的精神狀態,邁著人生的道路,走向理想的彼岸,心中的樂園。當我們醒來,我們將遵循自然規律的節奏。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將帶著悸動的心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好嗎?驚蟄帶給人們的是希望和活力。
謝謝大家!
關于節氣的演講題目2大家好!
“驚蟄”,是“立春”以后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期,此時過冬的蟲卵也將開始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然而真正使冬眠動物蘇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聲,而是氣溫回升到一定程度時地中的溫度。有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驚蟄谷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這是說驚蟄日或驚蟄日后聽到雷聲是正常的,風調雨順,是個好年景。
“驚蟄”節氣后,南方暖濕氣團開始活躍,氣溫明顯回升。常年節氣平均氣溫淮北地區為6~7℃,淮河以南地區為7~8℃,比"驚蟄"節氣升高3℃或以上。該節氣內黃淮地區的氣溫自南向北先后穩定升至5℃以上,而氣溫穩定升至5℃,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氣象界限溫度,它預示著樹木開始發芽、春長,春播作物開始播種。常年節氣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區為15~20毫米,淮河以南地區為20~40毫米。
驚蟄雷動,百蟲“驚而出走”,從泥土、洞穴中出來,于是蟲蟻開始活動,逐漸遍及田園、家中,或殃害莊稼,或滋擾生活。因此驚蟄期間,各地民間均有不同的除蟲儀式。
客家民間則以“炒蟲”方式,達到驅蟲的功利目的。驚蟄這一天,一些地區要吃炒豆。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的瑤族在驚蟄時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后,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義。
謝謝大家!
關于節氣的演講題目3大家好!
“驚蟄至,雷聲起。”走進驚蟄,最打動人心弦的便是驚蟄的那一聲春雷,這雷聲帶著充滿詩意的鼓點,欣欣然拉開了春天的帷幕。似乎在漫不經心的瞬間,霹靂一聲,天邊,有隆隆的雷聲傳來,仿佛融入了骨髓和靈魂深處。拋棄所有的喜怒哀樂,在怦然心動的顫栗中支起耳朵,仔細的聆聽來自天天籟的絕妙音符。
雨是避免不掉的,那種沁人心脾的涼意似乎就是為了迫使大地打個寒顫,讓一切從惺忪中蘇醒。而春雨,仿佛是云中的精靈,翩然隨風潛入夜的懷抱,她來自哪里?窗外嘀噠的雨聲和著心靈的顫音,在開窗的剎那,擁我入懷。是杜甫筆下那知時節的好雨嗎?天籟之音,時急時緩地敲打窗欞,望不到她輕盈的身影,夜雨迷醉了心緒。憑窗而立慵懶地讀一本古詩,雨打窗欞,傾聽她唐詩宋詞般平平仄仄的優美旋律。
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三月在一場暖風中眩暈了,它輕盈的腳步濺起一片陽光,春天,隨著來自天外的那一聲召喚,頃刻間忙的死去活來:蟄伏了一冬的蟲兒,樹兒,草兒不甘寂寞,從嚴寒桎梏中重新蘇醒,會爭先恐后地擁進春天。一片春色,在驚雷之聲后,淋漓出盎然生機。孩子們過完年,也開始了新的學期。不怪乎有人說:“到了驚蟄,春天才算住穩了江山。”
驚蟄過后,春分便一步步的近了,風開始變得溫柔,空氣一夜之間清新溫馨了許多;小草們爭相破土而出,流露出青澀的羞赧草芽兒,春天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濃了!透發出勃勃生機,驚蟄帶給人們的,是一春的驚喜,明媚的春日里,隨著一天天的忙碌,也將重新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驚蟄來去匆匆,以特有的民俗和方式,釋放它節氣的韻味,不曾為誰做出過片刻的停留,靜靜傾聽大地耳語,回味季節交替,我們又開始新一輪的播種與憧憬……
謝謝大家!
關于節氣的演講題目4大家好!
朋友們!你知道什么叫驚蟄嗎?驚蟄是指鉆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動物被雷震蘇醒出來活動。二十四節氣之一。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蟄是藏的意思。那你們知道驚蟄的特點嗎?驚蟄的特點就是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春雷開始震響......
可是,今年3月6日的驚蟄與以往卻大不相同。這天,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天氣特別寒冷,我和媽媽一起到西城廣場去買書,只見路上的行人都穿著大衣、戴著手套、撐著雨傘、吃力地行走。一位阿姨的雨傘被大風吹得“翻了個身”;一輛摩托車竟然被大風“砰”的一聲刮倒了。
風大雨更大,瓢潑大雨落到地上,嘩嘩作響。杭州市氣象臺說,整個杭州地區的面雨量竟達48.6毫米,創了歷史記錄了。我從報紙上看到:杭州連續降雨,運河、東苕溪超出警戒水位,錢塘江已經逼近警戒水位。災情最厲害的是余杭瓶窯,那里成了“威尼斯水城”積水已經深達兩米多,馬路成了水路,車夫成了船夫。水淹沒了路,居民無法出門,只能坐船進出······哎!我望著窗外綿綿不斷的大雨,真為那里的人們感到擔心。
俗話說“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可今年的驚蟄遇上冷空氣,加上連續陰雨,對農作物生長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西湖龍井村的農民伯伯提早用薄膜覆蓋已萌芽的茶葉,怕把茶葉給“凍壞了”!
謝謝大家!
關于節氣的演講題目5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于它的由來,有許多動人的傳說。下面就挑一個來講講:“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到了國外。他們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系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烤熟了遞給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終于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惟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非常過意不去,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誰知道介子推早就帶著老母親躲到綿山里去了,重耳帶人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有人提議放火燒山,重耳采納了這個建議,結果適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重耳非常后悔,把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煙火,他命令全國百姓每個的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領群臣去綿山祭奠,發現柳樹復活了,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禁火,在“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了全國性的大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