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2 16:43: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守株待兔教學設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204
1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質量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優劣,有效的閱讀教學將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那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在40分鐘的有限內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呢,在我們研究的“小學生閱讀習慣養成教育實踐研究”課題中,從閱讀教學策略上,我們探索了群文閱讀、單元整組、課文整合等方式,從備課方面首先進行研究,踐行“備課備課,不備一課”的指導思想,對整個教材的體系進行分析,找準內容分布和知識訓練點,實踐點,拓展點,使我們對閱讀教學有全局意識,并根據課標、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作出教學順序的合理整合,補充,延伸,讓我們的閱讀教學在有效的時間內有效落實三維目標,讓學生在閱讀課上真正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2 教材分析
《寓言兩則》選自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西師版)三年級上冊。這兩則寓言是由“水滴石穿”和“守株待兔”兩個成語故事組成,課文短小精辟,寓意深刻,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理解故事的寓意,生動有趣,淺顯明白,是學生積累語言,鍛煉思維的好教材。
通常教師的教學程序是兩個成語故事分別占一個課時,各自在先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寓意,最后將成語與生活聯系加以運用。然而,引起筆者關注的是編者為什么要把這樣的兩個寓言故事編排在一起,兩則寓言有沒有聯系點?如果有,那么教學目標的定位、教學內容取舍、教學過程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等方面,需要有怎樣相應的教學策略。
在反復地解讀教材中,這些疑問逐一豁然開朗。兩則寓言雖然各有各自深刻的道理,但細細一琢磨,在內容上又有一些關聯:“水滴石穿”中的小水滴憑借著持之以恒,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終于獲得了成功,可同樣是定好目標(“希望一只接一只的野兔撞死在這里”),“守株待兔”中持之以恒“天天坐在大樹旁等待”的農夫確是一無所獲,這是為什么?抓住兩則寓言的矛盾處設疑,推動學生自疑,自思,自悟,讓學生個性思維的火花在交流中、對比中、感悟中產生碰撞,進而讀懂寓言。
3 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剛由低段升入中段學習,從知識的銜接來說,學生們在二年級接觸過寓言,同時由于學生們通過媒體電視,書刊等也有閱讀過寓言的經驗,他們很喜歡聽、看、說寓言故事,有的同學已經閱讀過這兩則,因此,對故事內容學生很容易理解,體會到寓言的表層意思,只要聯系重點的語句進一步引導,學生就能明白兩個故事的深意。
4 教學目標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嫌”“只是”“一滴又一滴”“一年又一年”“竟”“天天”等關鍵詞語體會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②運用被字句、把字句的句式概括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
③在讀、疑、議、思、悟的過程中讀懂故事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5 教學重難點
①抓住關鍵詞語,進行語言文字的品、讀訓練。
②聯系兩則寓言的關聯點,結合故事的內容談自己的疑、議、思、悟,在同與不同中深入理解寓意。
6 教學過程
6.1 激趣導入
①成語猜猜猜
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益智游戲“成語猜猜猜”。老師會出示一些詞語,看看哪些同學能根據這些提示詞迅速猜出相應的成語,好嗎?(依次出示“耳朵”“鈴聲”“掩住”“被捉”等詞語,看那些同學在最少的詞語提示下猜出“掩耳盜鈴”這個成語。可以進行三、四個這樣的成語游戲。)
②除了剛才游戲中的成語,你還知道哪些成語呢?(請生相互交流,師相機點撥成語的形成是來自神話傳說還是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等)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導入,一方面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又讓學生展示積累的成語,獲得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成就感,同時在老師的順勢點撥中,擴大學生對成語形成途徑的一個了解。】
6.2 揭示課題
我們積累了這么多成語,很多來自寓言故事,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嗎?(寓言是通過一個短小的故事揭示一個大道理)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3課 寓言兩則(板書課題)
6.3 學習《水滴石穿》
6.3.1 整體感知
①請同學們輕聲自由朗讀第一則故事,邊讀邊思考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被”字句試著來說嗎?誰又能用“把”字句來說說?
②誰還能用更短的四字詞來概括嗎?――“水滴石穿”(也可以是“滴水穿石”)
③瞧!短短的四個字中包含了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水滴、石階,還能看到故事的經過與結果。成語的意思我們一目了然,可它蘊含的深刻道理是什么呢?要揭開這個答案,讓我們再來細細地品讀課文。
【設計意圖:借助概括課文內容,落實語言文字的訓練,掌握“被”字句、“把”字句的運用方法及成語的表層意思,在具體的概括中使學生得意。】
6.3.2 品讀課文,理解寓意
①請同學們把描寫水滴和石階的語言用筆勾畫出來,讀一讀,思考:這究竟是什么樣的石階?什么樣的水滴?(生自讀勾畫)
②交流體會
抽生談看到了什么樣的石階?(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從哪些語句中看到的?(指導讀石階說的兩處語言來談體會。)
你能讀出石階說這話的心態、神態嗎?
你又看到了什么樣的水滴呢?(自信、有目標)
讀水滴說的話,邊讀邊體會水滴的自信。
水滴成功了嗎?她是怎樣成功的?(抓住“一滴又一滴”、“一年又一年”體會水滴的持之以恒。)
分角色朗讀“石階”和“水滴”的話,進一步體會人物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讀文、勾畫、對話、交流等多種方式貫穿于學文中,充分調動學生朗讀的興趣,并在交流體會的過程中,把書上的文字讀出味,讀出境,并有機地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得法得能。】
6.3.3 拓展延伸,小結課文
①有目標,有自信的小水滴憑著自己的努力,持之以恒,終獲成功,由此也引出了一句富有哲理的歇后語: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到這里,你們明白“水滴石穿”真正的意思了嗎?說說吧!
②在我們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中,也有許多具有水滴精神的人!(舉例)結合他們的故事,你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了嗎?(學生可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感受)
【設計意圖:擴展了解關于水滴石穿的歇后語,一是知識的延伸,二是豐富學生詞句的積累;交流感受,既是對整個故事寓意的理解,也是對學生讀文有感的訓練,培養學生敢于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能力,學生通過延伸積累,積淀語言、語感,并將之內化為,做到脫口而出的表達,這一過程實現學生得言。】
6.4 學習《守株待兔》
可也有這樣一個人,他也有目標,也持之以恒,最終卻一無所獲,這又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齊讀課文《守株待兔》。(板書)
①文中有一句話可以解釋“守株待兔”,你能找到并勾出來嗎?(從此以后,他再也不種田了,天天坐在那棵大樹樁旁等待……)
“他”指的是誰?(農夫)他守在哪兒?(樹樁旁――“株”)為什么守?(希望野兔撞死在這里)為了這個目標,農夫是怎樣做的?(天天守在這里)
這天天守不容易呀:烈日下,農夫頭頂著驕陽的炙烤等待著;大雨中,農夫在雨水的浸泡中等待著;別的農夫插秧種田時,他等待在樹樁旁,別的農夫施肥除草時,他還坐在樹樁旁等待,別的農夫喜獲豐收時,可憐的農夫卻一無所獲。
②農夫究竟錯在哪里呢?聯系以下內容評一評:
*可以聯系文中的語句談談
*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
*可以聯系農夫的本職工作談談
――學生根據提示交流自己的認識,相互啟發。在聯系文中語句談時抓住“竟”體會兔子的死是意外,農夫的心理活動“一點力氣沒花”體會農夫的“不勞而獲”心態,從而認識到農夫的心態錯了。
――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天上不會掉餡餅,坐享其成的想法錯了。
――聯系農夫的本職工作,應該立足本職工作,干好農活,但他卻丟下鋤頭,尋思等野兔,目標定位錯了,目標錯了,哪怕再花功夫,也只能與目標越來越遠。
……
【設計意圖:通過評價,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從多個角度學會思考,尊重學生的多元解讀與獨特感受,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從而理解寓意。】
6.5 總結全文,感悟升華
兩個故事學完了,“水滴石穿”的故事成為激勵人們奮發進取的千古佳話,而只想“守株待兔”不勞而獲的農夫成為了千古笑談,你想對文中的主人公說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結合感悟,表達自己的看法,升華思想認識,使學生明理更深刻,行為取向具有生活意義。】
聰明的你們,會學習誰呢?
7 板書設計
[ 23寓言兩則
水滴石穿 守株待兔
持之以恒 不勞而獲
一是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重視結果而輕視過程,教師在課堂上重視的是教學內容,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
二是重視結論輕視過程,由于在考試解題中我們用到的基本是結論,而不是過程,所以教師包括學生認為知道結論,更多的時間是用來練習鞏固。
三是學校計劃安排不合理,現在幾乎所有的高中都是兩年學完三年的所有知識,導致教師大都注重解題方法與解題技巧。
四是教師工作量的制約,現在教師經常是聽課、評課,教案的反復抄寫,教師工作量大并沒有多余的時間思考教學過程。
二、高中數學概念教學
1.數據概念概念和結構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知識體系,它的基礎就是數學概念。數學概念主要揭示的是數量關系和空間表現形式的本質,基本特征是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前者指的是概念的本質屬性的總和,后者指概念反映的事物的總和。
2.數學原則
(1)多角度揭示概念內涵,在概念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的本質屬性。
(2)幫助學生形成概念體系,每個數學概念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某些數學概念之間必定存在一些特定關系。
(3)加強應用,概念的應用分為不同的層次,一個是知覺水平的應用,一個是思維水平的應用。知覺水平應用主要是對概念本身的結構和內涵的理解,而思維水平的應用是要用所學的概念來解決實際問題。
三、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研究的意義
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研究的主要是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由原來的研究如何教轉變為研究如何學,這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學生由原來的追求學會了轉變為會學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同時這也是數學教學的發展要求。
四、高中數學概念教學設計
1.數學概念的學習內容及形式
(1)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主要包括概念的名稱、概念的定義、概念的例子和概念的屬性。
(2)學習形式
①概念形成
數學概念的形成從現實背景出發,對同一類事物加以比較分析,進而概括出這類事物的本質屬性,然后再通過實例加以驗證和修改,最后得出概念。
②概念同化
概念同化是學習者可以利用自己已經知道的概念去學習新的概念,要求新的概念要有邏輯意義和學生具備同化新概念基礎知識。只有教師了解學了生基礎概念的掌握情況,原概念理解越透徹,新概念的同化也就更容易。
2. 概念形成教學過程設計
(1)提供概念例證。可以用日常的經驗或事物或典型事例為學生提供熟悉的例證,引導學生分析每個概念的屬性。例如,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時,可以先提供太陽東升西落、守株待兔、擲骰子等具體事例。
(2)抽象本質,初步形成概念。通過對每個例子的分析、比較,進而概括出本質屬性,初步形成數學概念。例如,分析上述例子學生可以得出,太陽東升西落這是一定會發生的,守株待兔這件事有可能發生。
(3)概念深化。步形成概念后還要對概念進行深化認識。可以通過正反例,來分析概念中的關鍵詞的含義來深化概念。
(4)概念應用。概念的應用要注意幫助學生完成知覺水平和思維水平上的應用。設計練習題要注意循序漸進。
(5)形成概念體系。概念運用后,要引導學生把概念加入對應的概念體系中。概念體系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種:a.由相鄰概念形成;b.由相反概念形成;c.并列概念形成;d.由從屬概念形成。
3.概念同化教學過程設計
概念同化教學過程主要有五個步驟:1)提供定義。首先給出概念的名稱、定義以及數學符號,揭示概念的本質屬性;2)解釋定義。對概念中的詞語、符號、式子做出解釋,突出概念的本質屬性,使學生準確理解;3)辨別例證。促進遷移。給出實例讓學生辨認正例和反例,確認本質屬性,使新舊概念分化;4)概念運用。概念的運用是概念學習過程中必經的一步,通過練習達到概念的運用;5)形成概念體系。將新概念和舊概念建立聯系,納入相應的概念體系中。
4.在APOS理論指導下的教學過程設計
APOS理論由美國教育家杜?e斯基等人提出。APOS也就是action(操作)、process(過程)、object(對象)、schema(圖式,教學過程可以分為思維的操作、過程、對象階段,形成概念圖式的過程這四個階段。
(1)操作階段設計
這個階段要讓學生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形成對概念的初步認識。學生通過選擇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為教學材料,材通過對不同教學模型的使用、對圖形進行觀察、利用圖標計算、實際動手操作等多種操作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過程階段設計
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之后,就要對操作的對象進行分析,獲得共同屬性,再通過比較、歸納等方式形成數學概念。一般可分為三個步驟:1)反思操作活動,反思操作經歷的體會、反思自己的收獲、反思和他人交流的內容;2)組織屬性語言,將反思的結果用自然語言表述出來,對自然語言提煉加工轉變為數學語言;3)獲得數學概念,將所組織的數學語言進一步提煉加工,形成數學概念。
(3)對象階段設計
這個階段就是要將獲得的概念進一步鞏固,把它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來理解。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辨析比較,通過正例、反例對概念進行辨析,加深理解;2)模仿訓練,教師同時示范,然后讓學生模仿來掌握概念;3)變式訓練,找一下同類型的問題加以訓練,從而完成對概念的鞏固。
(4)圖式階段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狐、假、虎”等3個會寫的字和“獸、違、抗、撒”四個會認的字。
2.正確、流利讀文,演讀課文。
3.認識寓言這種文體,知道它是通過短小精練的故事來說明生活中的一個道理,啟迪智慧。
4.讀懂寓言,明白“狐假虎威”的含義,懂得有的人仗勢欺人,我們要看清他們的本質。
重點難點:
懂得百獸不是因為狐貍而是因為老虎嚇跑的,明白本文的寓意。
課前準備:
狐貍和老虎的圖片、頭飾、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寓言
1.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守株待兔》、《坐井觀天》、《亡羊補牢》……
2.引導學生說故事后問: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
3.生答后師小結:寓言是通過短小精煉的故事,來說明生活中的一個道理,也能啟迪人的智慧。
4.今天來學習一則寓言《狐假虎威》。
5.板書課題,認識課題中的四個生字,注意比較“狐”和“虎”的讀音。
[評析:課前引導學生說寓言故事,然后歸納寓言故事的特點,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歸納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下文的學習作準備。]
二、激趣讀文,自學生字
1. 展示老虎和狐貍的圖片:說說是什么動物。他們各有什么特點?
2.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說出老虎是兇猛的,是百獸之王,狐貍則很狡猾。
3.當狡猾的狐貍碰到兇猛又饑餓的老虎時會發生什么故事呢?同桌兩人一組一起讀課文,把不會讀的詞語和不理解的地方劃出來,先和同桌互相討論討論。
4. 生合作自由讀文,老師巡視指導。
5. 小黑板出示下列詞語卡片。(齊認生字)
茂密狐貍尋找百獸違抗撲打害怕爭吵
猴子野豬納悶竄過骨碌碌半信半疑
6.分段指名讀課文,集體評議,正音糾錯。
[評析:“興趣是學習的關鍵” ,先用動物圖片引發他們讀文的欲望,在課文中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特長。認讀生字時采用學生教學生的方式,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欲望,提高自信心。]
三、理解故事,演讀課文
1.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指名反饋,老師可多叫幾名學生講。
(主要講了一只狐貍被一只老虎逮住了,狐貍為了逃生,對老虎撒謊說自己是老天爺派來管理百獸的,并且叫老虎跟在它后面到百獸面前走一趟,結果嚇跑了百獸,騙倒了老虎。)
3.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狐貍在什么情況下遇到老虎的。
⑴生默讀課文后反饋。
⑵你是怎樣理解"竄過"這個詞的?能表演一下嗎?
⑶通過老虎“一撲”“一下逮住”這兩個動詞,你想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明白狐貍和老虎之間的力量懸殊,以及狐貍的危險處境。)
⑷即將葬身虎口了,狐貍是怎樣擺脫危險的呢?自由讀文,把狐貍的話用筆畫出來,想想該怎樣讀,然后讀給同桌聽,讓同桌評評。
⑸指名讀狐貍的話。
句1:“你敢吃我!”
①狐貍是怎樣說這句話的?(扯著嗓子)
②狐貍為什么要扯著嗓子說這句話?
(引導體會狐貍內心的害怕,但又想反客為主,先聲奪人把老虎嚇住。)
③誰能把狐貍又害怕,又想嚇住老虎的心理讀出來?(指名讀)
句2:“我是老天爺派來管你們百獸的。你要是吃了我,就是違抗老天爺的命令。你的膽子真大呀!”
①狐貍這次共說了幾句話?每句話各是什么意思?
②討論:狐貍當時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為什么?
③比一比,看誰讀得最神氣?(指名讀課文)
句3:“不信,你就跟著我到百獸面前走一趟,看他們怕不怕我。”
分角色朗讀2-5自然段。圖文結合,理解“神氣活現、搖頭擺尾” ,體會狐貍的得意狂妄、裝腔作勢,理解“半信半疑” ,體會老虎的納悶無知,上當受騙。
[評析:中低年級形象思維占大部分,圖文結合能更好地理解詞語意思。
本節中教師引導學生以讀促解、讀中理解、讀中體悟,并通過表演加深理解,激發興趣。]
四、引發議論,理解寓意
1.老虎以為大家逃跑是因為害怕狐貍呢,此時你最想對老虎說什么?(百獸不是害怕狐貍,而是害怕老虎你呀!)
2.你是怎樣理解“狐假虎威”這個詞的?
(假就是借的意思,狐貍借老虎的威風嚇跑了百獸。)
3.討論:你怎樣看待故事中的老虎和狐貍的?從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4.生自由發言后師總結,現實中也有像狐貍一樣仗勢欺人的人,當我們碰到這種人時,不要被嚇倒、也不要上當受騙,要看清他們的本質,勇敢面對他們。
[評析: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就很容易地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了,本文的重點也就突破了,通過引導學生評價老虎和狐貍,自然而然引發對寓意的探究,這也正是本文的難點。]
五、課外延伸,個性發揮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化,進行“課堂動態生成教學”已形成了教師的共識,但隨著探索與實踐的不斷深入,發現伴隨而來的是這樣的一些常見問題:學生動起來了,自主參與學習的機會多了,教師如何對課堂教學進程進行合理調控?學生在探索中偏離了教學預案,教師該如何引領?動態生成了雜亂無章,教師該如何有效捕捉、篩選、利用這些生成資源?
一、精心預設,預約學生的精彩
有一則公益廣告,畫面是一個小女孩在放風箏。廣告詞是“控制是為了飛得更高。”這則廣告形象而有一定意蘊。如果我們把課堂教學中的預設比喻成線,而把生成理解為風箏的話,可以這樣說:生成離不開預設,預設是為了更好的生成。科學的“預設”應當也包含了對課堂生成前景的估計。只有充分的預設,才能臨危不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教師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必須進行充分的教學預設。但這個教學預設不是單維的、嚴密的、封閉的、主觀的線性教學設計,而應該是多維的、靈活的、開放的、動態的板塊式設計。教學設計時,我們在每個重要的教學環節旁邊另外開辟一欄──可能出現的問題與應對策略,根據自己對學生的知識水平、思維特征等的預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預想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每一個問題,然后將解決每個問題的應對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設計了幾個不同的板塊,這幾個活動的板塊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隨時穿插、變化。即使出現在這些預設之外的情況,也能夠很快想出應對的策略,及時化解。這樣,在不同的環境,面對不同的學生,盡管產生的問題可能多種多樣,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預設,所以教師不會手足無措。
[案例]:在《科學》八年級下第二章第一節 《空氣》這一節的教學中,有一個活動:“探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及含量”。教材中是用大針筒把空氣壓入石灰水中,觀察石灰水是否變渾濁及變渾濁的快慢。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分小組進行探究。結果各小組匯報探究情況時,均回答石灰水和未通入時一樣沒有什么變化。學生們議論紛紛,教室里頓時顯得有些亂。幸好我在教學設計時已經考慮到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局面,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本來就很低,而用針筒通入的空氣很少,效果確實不明顯。我不慌不忙地走上講臺,說:“請安靜下來,現在我們來探究一下,澄清石灰水為什么沒有變渾濁?”先讓學生思考、討論并提出猜想。學生提出了“廣口瓶中盛的可能不是澄清石灰水?”“可能空氣中沒有二氧化碳?”“可能我們通入的空氣太少?”等三種猜測。前兩種猜測,學生很快就用事實和實驗了。對第三種猜測,我先提出問題“有什么辦法可以多通入空氣呢?”有學生提出用打氣筒,于是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打氣筒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實驗。不一會兒,澄清石灰水就變渾濁了,水到渠成地達到了教學目的。
生成性教學資源的產生可遇而不可求,教師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守株待兔,而應該以期待性的運作,促進教學資源的生成。教師只有全方位地進行預設,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臨陣不亂。
二、捕捉有益信息,促進動態生成
盡管預設是那么的“無微不至”,但是總有那么一些狀況,是課前預設不到的。那么,在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應對呢?作為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師,此時應學會觀察,學會傾聽,隨時捕捉新信息,選擇有效的信息及時轉化為教學資源,調整預設的教學環節,進行生成性教學。
1.捕捉亮點,讓“花絮”在課堂中綻放
[案例]:在《人的性狀差異》一課中,在組織“觀察人的指紋”活動時,老師發現忘了通知學生帶印泥,無法用印泥去取指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問學生能否用身邊的器材將自己的指紋取下來,沒想到學生憑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借助身邊的文具,有的甚至用講臺上的粉筆、地上的灰塵紛紛成功地取下了自己的指紋……這原本是一次課堂危機,然而沒想到的是,這卻成為了課堂的一大亮點。雖然指印的效果不如印泥來得漂亮、清晰,但是在這樣的問題解決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意識和感覺到了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覺、極度亢奮中鍛煉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可見,課堂中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回答往往會不經意地出現一些亮點,教師必須用心傾聽、及時捕捉和充分肯定,讓智慧閃耀光芒!
2.讓預設與生成和諧共處
“預設”體現著教師的教學行為,“生成”體現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在課堂上要讓學生感受怎樣獲得知識,而這正是“動態生成”的過程,就是教師在明確課前預設下,通過合理的課堂組織形式,有效地指導學生動態地體驗知識,提高能力。當然教師要把握“動態生成”在實際應用時的“度”,善于繼承傳統教學中的精髓,以現代教學設計理論為依據,研究教學設計的整合性、動態性、生成性,使課堂教學從單一走向整合,從“呆板”走向“靈活”,從“接受”走向“建構”,使課堂成為師生共同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共同成長的地方,實現預設與生成的統一。
三、巧用動態生成的有效資源,創造精彩生成
“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這是葉讕教授對動態生成課堂的精妙闡釋。課堂教學是人的教學,人是活潑的、開放的、差異的,因此,在我們根據預設教案進行課堂教學時經常會發生“意外”。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綜合學科,因此在科學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實驗效果欠佳甚至失敗而出現的意外是最常見的。這些“意外”會對我們的教學造成怎樣的影響,關鍵要看教師如何應對。如果處理得當 ,則會彌補或推進教學,“麻煩”不再麻煩,反而成為有價值的教學資源,使課堂教學更精彩。
[案例]:在演示用稀鹽酸和石灰石抽取CO2并檢驗CO2的特性實驗時,由于準備傖促,拿了一瓶濃度較高的鹽酸。結果產生了與預期不同的現象:“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學生們議論紛紛,甚至有個別學生怪笑著準備看老師的笑話。我沒有采用欺騙、搪塞等手段強行按預設施教,而是順水推舟,先告訴學生所用鹽酸濃度較高,而濃鹽酸具有揮發性,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分析石灰水不變渾濁的原因以及從中有何感想。
通過對“意外”事件的轉化,不但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對藥品(稀鹽酸)的選擇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而且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性有了親身體驗。實際上,課堂上哪怕你預設再充分,由于學生的不同,教學環境的變化以及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也會發生意外的情況。只要教師樹立生成意識,有足夠的教學機智,完全可能將這個意外變成新的教學資源,把原先可能成為病點的問題轉化成教學的亮點。
總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要重新確立教學資源觀:教學資源無處不在,瞬時即逝的教學資源尤其寶貴。教學中不是缺乏教學資源,而是缺乏善于發現和有效利用教學資源的眼睛,在初中科學的探究性教學中表現得更是明顯。從某種意義上說,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比預設更有意義和價值。因為,精彩往往源自生成!在生成的過程中,師生雙方超越了傳統的教與學的理念,課堂中充滿了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滿足,煥發了師生的生命活力。因此,我們教師應在繼承傳統的預設教案的基礎上,逐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使自己真正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使精心預設與動態生成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讓初中科學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健康前進。
參考文獻:
[1] 孫宏安.初中科學新課程教學計.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2] 朱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
[3] 宋秋前 . 有效教學的理念與實施策略 [M] .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未知教學法是指在語文學科教學中,以現代化多媒體設備與技術為載體,以教學內容的未知為基本特征,通過創設未知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優化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語文素養,培養學生探究意識與創新精神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種教學法的產生總有它特定的時代背景,體現著某種教學改革的傾向,或反映出調整某些教學行為的需求。未知教學法同樣如此,它的“三變”策略反映了改變當前教育中某些現象或行為的迫切愿望,是實施未知教學的基本方略。
1.變“索然無味”為“興趣盎然”
如何使課堂充滿吸引力,使學生對學習持有濃厚的興趣?未知教學法作了有效的嘗試,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提出用教學內容的未知性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內在學習動機,再輔以激勵和引導,遷移與鞏固,逐漸培養起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并使之長久保持。
美國心理學家斯奇卡列說:“好奇是兒童的原始本性,感知會使兒童心靈升華,為其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未知課堂創設的一個又一個未知情境,正迎合了兒童好奇心強的“原始本性”,牢牢地把他們吸引住,為進一步引導探究性學習“藏下本源”。而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的愉悅和探究成功后獲得的喜悅,又會激發其在新一輪未知學習中產生更強烈的興趣。如此良性循環,使得學生整堂課都會興趣盎然,情緒高漲,學習效果自不用說。
未知課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即使平時對課堂再沒興趣的學生一時也被調動起來,然后教師再巧設教學環節,給他們創造若干參與課堂的機會,讓他們品嘗到參與帶來的喜悅,產生課堂好感,從而期待著新的未知課堂的到來。如此,一次一次獲得好感,并不斷增強,要不了多久,學生對課堂的認識與態度就會有所改變,“索然無味”就會變得“興趣盎然”。
2.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究獲取知識”
在小學課本里,不論是語文、數學,還是品德、科學,教學內容幾乎都是已知的,結局、結論、方法、道理、規律、公式、法則等幾乎都是現成地擺在教材上。學生似乎只有接受知識的份,卻無探究知識的必要。教師上課往往是將書中的知識分解開來,嚼爛了再喂給學生,或為了鞏固知識,反復強調,反復練習,直至學生對所學知識爛熟于心。豈不知,越是這樣,學生越是形成被動接受知識的定勢,探究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越是難以養成。
而未知教學法變教學內容的已知為未知,使其本身充滿吸引力,所以能真正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知識創造有利條件。其實,未知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借助未知情境引導學生不斷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它打破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把獲得知識的過程,視為知識發生、發展過程的一種回歸,變成求知者不斷嘗試探索的體驗歷程。
未知教學還體現了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思想。未知性使學生靠“守株待兔式”學習獲取知識已不可能,相反,它會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之主動積極地探究,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學會自主地學習。在未知課堂里,學習已不只是個體的行為,學生會共同關注有待探究的內容,合作討論,彼此交流,在智慧碰撞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出結論。
3.變“過于注重知識體系的學習”為“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他認為,求知和思辨本是人的天性,而人又是能動的高級生命體,教育者只要去關注這種天性,順其每個個體的特點和需求去啟發、鼓勵和加以方法上的開導,使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和思辨力充分釋放,還有什么本領學不來呢?因此,在教學中,寧可讓學生多花些時間于探究,少得些知識,也不要以犧牲探究精神為代價,換來一套又一套的現成知識。
未知教學法就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提出改變“過于注重知識體系的學習”的現狀,強調教育發揮“激勵、喚醒和鼓舞”的功能,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敢于嘗試,大膽探索,在一個又一個探究活動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開放不等于粗放,不等于不講究,更不等于做“甩手掌柜”,我們應該在有所堅守中進行有效地開放,平衡“守”與“放”,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守得準,才放得深
開放性的閱讀教學,絕不是不要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我們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推進教學進程的方向。沒有教學目標或教學目標不清晰、不具操作性,課堂就失去了堅守的陣地,也就無法有效地、自然地向深度教學推進,這樣的課堂是難言有效的。比如,在詩歌閱讀教學中,有教師教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如此表述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和品味,理解愛情詩中豐富的意象內涵。
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3.培養鑒賞詩歌的濃厚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筆者覺得這樣的教學目標有待商榷:
其第一條,第一,誦讀是品味語言的一種手段,將誦讀和品味放在一起,表述不當;第二,愛情詩的種類很多,試圖通過一首詩實現對這一類詩歌意象內涵的理解是無法達成的。如果改成“通過誦讀,品位、理解本詩中意象的豐富內涵”可能更準確。
其第二條,這首《無題》,重在表達對愛情的一種渺茫的希望,而非談愛情觀。“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這樣的教學目標,明顯是游離于詩歌內容之外。退一步說,談愛情,這樣抓未必不對,但如果將本詩的其他解讀忽視,那這樣的課堂太保守了。
結合這首詩的特點,我們可以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初步感知李商隱詩歌“朦朧”的美學特點。這首《無題》依據其中的意象,還可以解讀出作者所抒發的實現人生理想途中的挫折感以及對前途信心不足的苦悶之情,引導學生做多主題的探究,不僅可以進一步實現目標一中讓學生“感受意象豐富內涵”的教學目標,還可以將課堂往深處推進,讓學生了解到李商隱詩歌“朦朧”的美學特點。
其第三條,這是我們進行詩歌教學的終極目標,這樣的目標,可以說在一堂課的教學中是根本不可能完成,這種目標的表述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
二、閱讀教學內容的確定要用“開放性”的眼光,與時俱進,堅守“以生為本”的原則
開放性教學,除了指在教學手段上要開放,更重要的還體現在以“開放”的眼光和“以生為本”的原則確定教學內容,去除那些“繁、難、偏、舊”和脫離學生實際的不合時宜的教學內容。傳統的課堂過于保守,更多地體現在教學內容的選擇陳舊和脫離學生實際,不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一言以蔽之,傳統的課堂不尊重學生。現代有效教學理論認為,評價課堂有效的立足點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如果學生沒有收獲、進步或發展,都是無效的教學。
《諫太宗十思疏》是教材中的經典名篇。部分教師有這樣一種看法:在經典名篇上實施開放性教學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這些篇目的主旨幾乎是鐵板釘釘的,如果為了“開放”而開放,結果就會弄巧成拙。比如,在開放教學的口號下,有的教師選擇“正確看待魏征的忠君思想”作為開放性教學的點。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探究點,在魏征那樣的時代、處境,加之他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這就決定了他必須忠君,沒有“不”的余地。第二,《諫太宗十思疏》的重心在于“十思”的建議,建議君王戒驕、戒奢、戒、戒逸。于普通學生來說,哪怕絕大多數人來說,根本沒有那個機會像君王那樣“驕”“奢”“”“逸”,這樣的開放性教學內容的確定是不合實際的。對這樣的經典篇目,如何進行開放性教學呢?
黃厚江老師執教這一課時這樣來處理文本內涵的,他做了這樣的引導:有朋友送給他一幅字畫,他很喜歡,其中的內容就是從這十思中提取的,“謙沖自牧”。他說自己有時取得一點成就容易驕傲,他把這幅字作為對自己的警醒。同學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一些不足,從中提煉出整齊的句子,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這樣的引導就使得學生閱讀的出發點變成為其自身服務,主動性就會大大增加。他們提煉、整合,自我剖析,既實現了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分析,也實現了對學生自己價值觀、人生觀的提升,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這一開放性教學點的智慧選取對我們確定開放性的教學內容極具啟發性,正是源自對“以生為本”原則的堅守,才使得開放教學取得了最大的成效。
三、教學知識的生成應建立在堅守文本的基礎上
閱讀教學必然會教授學生一些寫作學、文章學的知識,這類知識大多抽象,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并學會運用是閱讀教學中的難點。在閱讀教學遇到這類知識點時,我們常看到教師大多以講授、告知為主,學生被動記憶,缺少感悟,沒有真正理解并掌握,在日后的閱讀測試中就會暴露出“講過的還不會”這樣的現象。格式塔學習理論的六個基本觀點之一:“通過頓悟獲得的理解,不僅有助于遷移,而且不容易遺忘。”我們應當用文本去引導學生真正地習得知識和方法,讓教學內容的生成建立在學生可以感知的文本上,才能實現“水到渠成”、“大徹大悟”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產生一種“頓悟”的效果。
比如教授小標題的作用,我們可以很簡單地把作用的幾個點告知學生,舉幾個例子,然后讓學生讀讀背背,但這樣教授的效果不好。黃厚江老師在教學《我們家的男子漢》時很好地將這個教學重點做了層次的分解:一是學生先說說小標題的一般作用,二是歸納本文的小標題作用,三是引導學生用人物語言改換小標題,四是比較兩種小標題的不同效果。清晰有效的分層推進建立在牢牢堅守文本的基礎上,使教學重點的解決非常到位。
四、設計開放性的教學活動應立足于文本
教學活動是教學目標實現的憑借,是讓學生“舉一反三”的紐帶,是讓學生由對知識的陌生到熟悉的橋梁。教學活動的設計要以開放的觀念來進行,摒棄傳統過于注重講授的做法。開放性的教學活動指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動”起來,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但開放是手段,讓學生動起來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閱讀教學的抓手是文本,設計開放性的教學活動不能脫離文本,另搞一套。有學者批判這樣的開放課堂:講《胡同文化》,就是用大量的胡同圖片和新聞鏈接,讓學生在“幻燈片”上進行《胡同文化》的學習,文本變成了教學的累贅。這個例子具有代表性,閱讀教學脫離文本是可怕的,在此不再贅述。
在如今的教學活動中,高效的課堂教學已然成為必然的追求。小組合作教學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語文的自信心,使他們的個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在相互合作學習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進而取得更高效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但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1.設計與組織指導不夠專業
小組合作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僅指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學習,還包括家長對學生的輔導,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還有就是學生自身進行的獨立思考與學習。那么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一定的疏漏。雖然已經制定好了學習目標,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完不成或有些學生不參與小組學習的情況。除此之外,還存在教師的推進以及檢測不及時的現象。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設計與組織指導還不夠專業。
2.小組合作教學中信任的缺失
大部分小學的家長和教師都會普遍認為很多事情讓小學生自己去完成會存在很多困難,抑或小學生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這樣的一種主觀認識顯然是比較片面的。小學生雖然小,但他們對事物都會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和家長們對學生太缺乏信心的同時也缺少對學生合作學習的及時引導與幫助。
3.評價不夠全面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非常直接的影響。小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這樣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對待學習。但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學生在完成表演或者任務后,部分教師卻沒能及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點評和總結,進而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實施策略
1.明確要求及目標,完善設計與組織指導
要求和目標的明確是開展教學的基礎,為開展小組合作教學也提供了必要的依據。因此,教師一定要明確要求及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并從W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出完整的設計,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展開積極的組織與指導,讓學生按照既定的形式去完成明確的內容與任務。比如,在學習《寓言兩則》時,要求學生能夠流利地朗讀《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兩篇短文,使學生能夠理解故事的寓意,在此基礎上組織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列舉生活中類似的事例,最后教師根據全班學生的表現進行全面總結。
2.相信學生,挖掘他們的潛能
小學生對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有著很豐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師和家長要相信學生,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他們提供可以合作交流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自己學好語文樹立自信,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他們敢于表達自我認知和見解的能力,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的同時幫助他們逐漸形成屬于他們自己的個性化思考。例如,在學習《“年”的來歷》一文時,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收集關于“年”的資料,在課前進行分享與交流。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了解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精誠團結的精神,而且還可以在學習中學習到他人的長處,使自身的不足得到完善。
3.正確引導,全面評價
教師要想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教師一定要堅持對學生進行不斷訓練,在反復訓練學習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正確及時的指導與幫助,讓學生適應不同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互幫互助的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在每一次小組合作學習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對整個學習的過程及結果進行細致、全面、客觀的評價。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和時間賽跑》時,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朗讀背誦古詩的比賽,讓學生對文章最后“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一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應合理利用各種有效教學資源,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讓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也使小組合作教學法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一)新型的師生關系
心理教育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在于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它要求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首先是和諧的。這是指師生間的情感聯系,“愛”是其核心,有了“愛”,師生原先的“我”“你”關系將會置換成“我們”,從而使師生心靈溝通,共享成功之喜悅,共擔挫折之煩惱。其次是合作的。這意味著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師的作用在于,“你不會學習,我來指導你學習;你不愿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
再次是互動的。教學過程是一種師生交互作用的過程,師生互動的性質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活動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師生互動構成了教學活動中的正反饋機制。
(二)先進的教學觀念
首先是主體性的學生觀。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動發展的機制,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主體發展機制,促進其成長。
其次是發展性的教學目標觀。現代教學著眼人的終身發展,即要教給學生終身受用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一定的教育技能
實施課堂心理教育,教師還須具備一定的教育技能。大致有:了解學生的技能──通過觀察、作業分析、談話等形式,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興趣特長、內心世界等;教學設計技能──運用現代教學思想,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設計教學,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學應變能力──教學過程中,對偶發事件特別是學生提出的問題作出積極反應,有靈活處置的能力。
二、掌握滲透的操作要領
我們認為,有效的心理教育應該結合學科教學進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找準學科個性任務與學生需養成的心理品質間的結合點,使心理教育技術與教學技術互補。語文教學中的心理教育,必須構筑在發展學生語言的基礎上。語文課堂教學滲0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領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整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體系決定著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質量規格和水平。傳統的教學目標多偏重知識的授受,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如今,素質教育已啟示并要求我們對教學目標進行整合。教學目標是一個多元的體系,涵蓋認知、智能、情意三個領域,這為心理教育的學科滲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教學第十冊《豐碑》一課時,除了應明確認知、智能目標外,教師還應從滲透心理教育的角度著手,引導學生感受軍需處長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學生情感的升華,獲得求知的動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二)創設參與情境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任何知識、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經過主體內化才能養成,這就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杜威說過,興趣是學生成長中才能的信號與象征,顯示著最初的能力。因而,創設情境,引導興趣,無疑是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策略。教學《守株待兔》時,為了讓學生明曉“不能把偶然當成必然,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的道理,課末教師設計了一個讓學生“勸農夫重新拿起鋤頭”的情境,學生在想象、表演中受到了教育。
(三)進行行為實踐
知、情、意、行是一個整體的不同側面,其中,行為實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體驗中強化對事物的認識,深化對事理的理解。比如,結合教學革命歷史題材的課文,就可以組織學生瞻仰烈士陵園,誦讀烈士詩文,講述烈士故事,還可以考察本地哪些地方是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所有這些實踐活動,都會給學生以震撼,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激起為中華騰飛讀書的志向。
三、把握滲透的主要內容
語文教學歷來崇尚“文道統一”,心理教育其實仍可歸之于“道”之列,這也就為它在語文課中的滲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土壤。我認為,語文學科滲透心理教育必須緊緊抓住以下主要內容。
(一)鍛煉堅定的意志意志
是人們為了達到有意識提出的目標而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所做的持續努力,對個體的學習、工作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質,進行心理教育滲透。例如,講述童第周不甘落后發憤讀書的《一定要爭氣》一課,描寫牛頓不顧嘲笑刻苦鉆研精神的《做風車的故事》一文,都是教師引導學生感受人物堅定意志,獲取潛在力量的好教材。
(二)培養活躍的思維
學習過程是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思維是學習心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憑借教材中具體人物的思維實例啟迪學生,比如《小馬過河》中的辯證思維,《田忌賽馬》中的求異思維。另一方面,還應該指導學生抓住課文語言深悟文字所蘊內涵,在具體的智力活動中漸漸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陶冶積極的情感
情感是構成人格穩定而獨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學生的情感正處于急劇變化時期,其情緒狀態帶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賦予的人物的積極情感因素,引導學生體驗、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我愛故鄉的楊梅》中的鄉情,《曼谷的小象》中的友情,《春蠶》中的母子情,《圓明園的毀滅》中的愛國情,都是極好的范例。
(一)新型的師生關系
心理教育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在于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它要求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首先是和諧的。這是指師生間的情感聯系,“愛”是其核心,有了“愛”,師生原先的“我”“你”關系將會置換成“我們”,從而使師生心靈溝通,共享成功之喜悅,共擔挫折之煩惱。其次是合作的。這意味著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師的作用在于,“你不會學習,我來指導你學習;你不愿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
再次是互動的。教學過程是一種師生交互作用的過程,師生互動的性質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活動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先進的教學觀念
首先是主體性的學生觀。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動發展的機制,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主體發展機制,促進其成長。
其次是發展性的教學目標觀。現代教學著眼人的終身發展,即要教給學生終身受用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一定的教育技能
實施課堂心理教育,教師還須具備一定的教育技能。大致有:了解學生的技能──通過觀察、作業分析、談話等形式,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興趣特長、內心世界等;教學設計技能──運用現代教學思想,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設計教學,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學應變能力──教學過程中,對偶發事件特別是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積極反應,有靈活處置的能力。
二、掌握滲透的操作要領
我們認為,有效的心理教育應該結合學科教學進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找準學科個性任務與學生需養成的心理品質間的結合點,使心理教育技術與教學技術互補。語文教學中的心理教育,必須構筑在發展學生語言的基礎上。語文課堂教學滲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領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整合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體系決定著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質量規格和水平。傳統的教學目標多偏重知識的授受,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如今,素質教育已啟示并要求我們對教學目標進行整合。教學目標是一個多元的體系,涵蓋認知、智能、情意三個領域,這為心理教育的學科滲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教學第十冊《豐碑》一課時,除了應明確認知、智能目標外,教師還應從滲透心理教育的角度著手,引導學生感受軍需處長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學生情感的升華,獲得求知的動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二)創設參與情境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任何知識、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經過主體內化才能養成,這就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杜威說過,興趣是學生成長中才能的信號與象征,顯示著最初的能力。因而,創設情境,引導興趣,無疑是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策略。教學《守株待兔》時,為了讓學生明曉“不能把偶然當成必然,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的道理,課末教師設計了一個讓學生“勸農夫重新拿起鋤頭”的情境,學生在想象、表演中受到了教育。
(三)進行行為實踐
知、情、意、行是一個整體的不同側面,其中,行為實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體驗中強化對事物的認識,深化對事理的理解。比如,結合教學革命歷史題材的課文,就可以組織學生瞻仰烈士陵園,誦讀烈士詩文,講述烈士故事,還可以考察本地哪些地方是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所有這些實踐活動,都會給學生以震撼,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激起為中華騰飛讀書的志向。
三、把握滲透的主要內容
語文教學歷來崇尚“文道統一”,心理教育其實仍可歸之于“道”之列,這也就為它在語文課中的滲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土壤。我認為,語文學科滲透心理教育必須緊緊抓住以下主要內容。
(一)鍛煉堅定的意志意志
是人們為了達到有意識提出的目標而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所做的持續努力,對個體的學習、工作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質,進行心理教育滲透。例如,講述童第周不甘落后發憤讀書的《一定要爭氣》一課,描寫牛頓不顧嘲笑刻苦鉆研精神的《做風車的故事》一文,都是教師引導學生感受人物堅定意志,獲取潛在力量的好教材。
(二)培養活躍的思維
學習過程是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思維是學習心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憑借教材中具體人物的思維實例啟迪學生,比如《小馬過河》中的辯證思維,《田忌賽馬》中的求異思維。另一方面,還應該指導學生抓住課文語言深悟文字所蘊內涵,在具體的智力活動中漸漸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陶冶積極的情感
情感是構成人格穩定而獨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學生的情感正處于急劇變化時期,其情緒狀態帶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賦予的人物的積極情感因素,引導學生體驗、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我愛故鄉的楊梅》中的鄉情,《曼谷的小象》中的友情,《春蠶》中的母子情,《圓明園的毀滅》中的愛國情,都是極好的范例。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動發展、個性發展,因此就十分關注教學過程中的動態生成。部分教師認為:只有教學過程中動態生成的東西,才是精彩的東西。如果教師課前的主觀預設多了,那么課中動態生成就會很少,學生的主動發展就難以落到實處。還有不少教師簡單機械地解讀“生成”,從而將“預設”完全擯棄,在“開放式”的課堂里偏離教學目標,偏離文本,一味地追求“生成”,導致旁逸斜出,無謂爭辯。這些漫無邊際的“生成”,表面上看起來課堂上熱鬧非凡,但掩蓋不了教學實質的蒼白。顯然,這種認識和做法是帶有片面性的。他們似乎忽視了一個課堂教學的基本常識:課堂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對未來發生的教學行為有所準備和設計,否則課堂活動就成為無的之矢、無源之水。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把預設通通斥之為過時的東西顯然是有失偏頗的,甚至可以說是犯了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錯誤。
課堂教學既要有預設又要有生成,沒有生成,課堂就是封閉僵死的操練;沒有預設,課堂就是胡亂無序的盲動。于是,如何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辯證關系,就成為新課程中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本文從三個角度來闡述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
一、重構教學預設
傳統的語文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教師有充分的預設,即精心備課,然后通過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課堂駕馭能力來引導學生進入自己的預設,從而達到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細致地分析這些精致的教學預設,會發現其實質是以認識的邏輯與思維的邏輯來取代審美的規律,以歸納和演繹取代直覺與情感體驗。為了盡可能排除不確定因素,教師不僅力圖用邏輯的力量來征服學生,而且用邏輯的方法來操縱文本。即使完美無憾的“至文”,也可以用思維的手術刀“以無厚入有間”進行邏輯切割。教師可以當堂演示,也可以指導學生操作。隨后便可以讓學生感受一堆堆材料,然后分析綜合成一些結論(即教學目標)。這樣的預設由于過于精細和強韌,成為學生思維與想象的桎梏,使他們在課堂上既役于人(教師)又役于物(教材)。在新課改中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的充分預設,因為這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障,但這種預設與傳統意義上的精心備課有很大不同,從預設的出發點到預設的內容都應作重新建構。
根據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的基本要求,課改的語文教學預設應是基于“生成”的預設,它應凸顯出以下三點。
(一)將落實課程的新理念,如何達到本學科的培養目標,如何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統一的目標具體落實到教學環節中去,進行整體布局和設計。
(二)具體而周密地設計如何形成新的師生關系,怎樣促使學習方式的改變,怎么使學生的學習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性質,何以使學生主動、積極、充分地發展,從而實現課堂的“生成”。
(三)教師如何改變教學方式,形成新的教學行為,充分顯示自身教學的優勢、個性和創造性。
因此,新課程中語文教學設計應是有彈性、有空白的預設,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它是一種包含著豐富生成性的預設,是一種寬容偶然性和突發性、促成多樣性和創造性的預設,這是一種能夠促進教師和學生共享教學的愉快,不僅有高水平的思維和智力加工,而且有積極的情緒體驗和情感高峰的預設。這樣的預設,包含著教學生成和教學創造。
二、催化課堂生成
盡管生成是“無法預約的美麗”,是無法事先設定或無法預料的,但我們在生成面前并不是無能為力的,坐待其從天而降,那種守株待兔式的期待既顯得過于消極,又不符合新課程的課程實施精神。幸運只青睞有準備的大腦,“生成只青睞有準備的課堂”。那么除了必要的預設外,教師在這“無法預約的美麗”到來之前會有哪些作為呢?
(一)弄清楚課堂上哪些時候哪些地方是“生成”的生長點。
知道了這些,我們就有可能避免在生長點出現時因毫無準備束手無策而白白浪費極好的教育資源。在課堂這一特定的時空生成的生長點主要有這三個方面。
1.學習困難。學生在學習中出現一些錯誤,或提出一些他們沒弄懂的問題;對錯誤的糾正和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是對教師教學藝術的挑戰,又是碰撞生成火花的良機。
2.環境異常。教學中由于教學現場可能出現一些變化,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作相應的調整;另外,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收回注意力。
3.靈感閃現。在教學中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靈感,這時候應結合教學實際大膽發揮。
有經驗的教師雖然不能預知課堂教學的何時、教學內容的何處會有生成,但他們能在生長點出現時,敏銳地把生長點催生為生成。
(二)努力創造有利于生成的外部環境。外部環境主要指互動對話的氛圍和動態開放的時空。
1.營造互動對話的氛圍。現代教學理論將教學活動描述為“一種師、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一種思想、觀念不斷碰撞,精神、情感不斷交流,理想、信念不斷生成的過程”。的確,互動對話是課堂生成的生態條件。相對于傳統教學,對話是師生交往的互動的、合作的的教學,充滿著生成的可能性,洋溢著生命的活力和人格魅力。而營造互動對話的氛圍,離不開師生間民主平等的關系。沒有民主與平等,師生之間是無法對話的。
2.創設動態開放的時空。課堂教學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程式而固定不變。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和始料未及的體驗,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過程的開放也許會影響某些課時的教學進度或教學任務,但是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這個問題:首先,課堂教學改革,這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是一個從有序到無序再到有序的過程;其次,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的完成與否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這是學生發展也是教學發展的根本后勁。相反,如果每次學生有了創造的火花,有了有價值的生成,而教師給他的都是失望和不能滿足的信息,學生的主動、積極思維的熱情就會受到打擊,課堂生成就將成為一句空話。所以,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教師要采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則要留到課余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能簡單地布置學生下課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學生由于受到學識、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再進行進一步研究,老師課后不參與,一次生成的機會就會消失。而在課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則必須敏感地捕捉和利用起來。因此,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在課堂上能深入研究的還是不能深入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老師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智慧潛能會火山爆發般噴涌出來。這時不讓學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我們追求的也許正是這一點。
最后,構建生成的內部環境――發展教師的實踐性智慧。生成是教學對話情境下師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的超越性獲得或發展,這種獲得和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是教師的智慧,它仿佛是足球場上的臨門一腳。而這種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按現象學教育學大師馬克思?范梅南的說法叫“教學機智”,就是教師應對和處理突發狀況,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地捕捉和發掘教育契機的能力與素質。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不論教育者怎樣地研究教育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的確,“教學就是即席創作”,教師必須具備教學機智這種能力素質,否則即使有高超的專業學識,豐富的教學經歷,也難實現課堂生成。
三、尋求動態平衡
預設與生成不是水火不容互相排斥的,相反,處理好了,應該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而要處理好這個問題,實現預設與生成的動態平衡,關鍵有兩點。
(一)在預設中給生成留足空間。
教學預設是必要的,因為教學首先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與安排,但同時這種預設是有彈性、有留白的預設。因為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建構的過程,是由學生的原有經驗、知識結構、個性等多方面的復雜性與差異性決定的,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
(二)及時調整預設,給生成騰出空間。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課堂上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情況,老師可以調整預設,給生成騰出空間。這樣做也許使原先預設的思路或環節被破壞了,但我們應看到過于追求教學思路的邏輯性、確定性與連續性,為的只是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防止教學過程“節外生枝”或出現斷裂。其背后的動機是“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多的知識”。然而這恰恰使語文學科失去了獨特的魅力。語文有確定的一面,也有不確定的一面,邏輯思維的確定性和連續性并不能遮蓋“形象思維”的偶然與斷裂。其實,只要正視這一點,斷裂之處也可以開放出思維與想象的花朵。因此,當生長點出現時,教師就應調整預設,促成生成。這里的調整預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局部性調整,一種是整體性調整。局部性調整指騰出較短時段處理好預料之外的情況,實現生成,然后迅速回到預設上去,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總之,沒有課前精心的預設,就沒有生成的美麗。我們要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更多地為學生的“學”而預設。既要強調預設,又要不受預設的束縛,在“預設”中體現教師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現師生智慧互動的火花,“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而應在“預設”與“生成”之中找到新的平衡,使“生成”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葉瀾.重建課堂教學的價值觀.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雜志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