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的特征教案匯總十篇

時間:2022-07-01 06:14:1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國建筑的特征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國建筑的特征教案

篇(1)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3-0233-01

因為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對學生培養目標有所區別,所以相同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材處理都不一樣。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實際操作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理論課程就相對少一些,但這些理論知識對于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設計思路非常重要。怎樣利用有限的時間上好理論課,這是高職院校應該好好研究的一個課題。下面以《建筑初步》為例,對高職院校如何上好理論課程進行初步探討。

《建筑初步》是一門史論性課程,相對于設計課程來說,比較枯燥。如果教師一味地講授,往往會吃力不討好,會出現老師講得累死,學生聽得煩死的現象。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我對這門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教材的裁剪與增補

《建筑初步》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和景觀專業的學生必修課程。環藝專業和景觀專業都沒有單獨開設《中國建筑史》、《外國建筑史》、《中外園林史》等課程,所以對建筑史論部分進行了補充加強。環藝專業增加了“中國古典元素在現代室內裝飾中的應用”和“西方古典元素在現代室內裝飾中的應用”兩個章節。景觀專業增加了“中外園林史”一章。而教材中的“建筑繪圖”、“設計方法”、“形態構成”等章節都有專門的課程予以講解,在這里既講不透,又顯重復,所以刪除。

在教案編纂中還應結合今后學生將參加的設計師資格證考試,教案內容要基本覆蓋設計師資格考試相關考點,并盡量用簡潔準確的語言來敘述相關內容。因此本講義不僅適用于教學,也適用于設計師資格考試復習,這一點在雙證(畢業證、職業資格證)學習的高職院校是十分重要的。

整理后的講義的主體結構分為四章。第一章為“建筑概論”,講述建筑要素、建筑空間、建筑環境等。第二章是“外國建筑史”;第三章是“中國建筑史”;第四章是“中外園林史”(本章只對景觀班學生講授)。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堅決擯棄教師滿堂灌,學生滿堂聽的陳舊的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指導自學式、實踐式等新的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充分調動這個主體的積極性,實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利用電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問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討論以尋求問題答案。在課堂上創設民主、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并結合精講多練,努力開啟學生發散思維的空間,達到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改變知識單向傳遞的傳統做法,使學生主動學習。在提問、討論過程中,充分運用鼓勵性原則、民主性原則來調動和激活學生主體,使學生感受到學中有樂,樂在學中。例如在教授哥特式建筑時,先用多媒體展示巴黎圣母院、科隆主教堂、索爾茲伯里主教堂等經典哥特式建筑實例,提出問題:哥特式建筑的風格特征是什么?組織學生討論,然后將學生討論的結果整理補充形成完整的答案。最后將幾種不同風格的建筑物混在一起展示,要求學生從中識別出哥特式建筑。

《建筑初步》是一門史論性課程,這樣的課程與實踐結合有一定的困難,可是不實踐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就不深刻。為解決這一矛盾,要求學生制作兩塊展板,主題自選。參考主題為:古希臘雅典衛城介紹、巴洛克建筑簡介、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中國古佛塔分類集錦、暢游拙政園、徽派建筑等。學生在選主題時必須中外主題各選一個。選好主題后要求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資料來源可以是課本、報刊雜志、互聯網等。隨后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繪制圖片、文字描述、制作展板。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學研究、相互討論借鑒,也可以取得教師的指導。完成展板制作就可進行展示,在展示過程中采取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法評出優秀作品給予表揚。通過以上各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實現教學目標。

三、學法指導

本課程內容多,理論性較強,而學生現有的理論水平有限,如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確立其主體地位,就會流于枯燥、單調和乏味。為此擬采用以下幾種導學方法:

1.分析概括法:如在學習“西方古典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這一章時,引導學生分析西方各種風格古典建筑的特征,從中概括出西方建筑各種不同的古典元素,研究怎么樣把它們融入到現代室內設計中。

2.比較歸納法:如在學習中國古建筑的知識時,引導學生對各種不同的屋頂進行對比。找出比較點,運用所學知識通過比較、歸納得出各種屋頂的異同點,并了解哪種建筑用哪種屋頂,從而加深對其的理解和記憶。

3.理論結合實踐法: 在學習了理論知識后,組織學生制作展板,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四、結束語

上好理論課,對專業課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萬萬不可輕視。然而高職院校學制較短,理論課教學是個薄弱環節,怎樣利用有限的時間上好理論課,這是高職院校應該好好研究的一個課題。我認為要從教材處理、教學方法、指導學法、教學程序等諸方面入手進行改革,以使我們的教學適應時代的要求。事實上改革后的教學學生十分歡迎,他們普遍反映有興趣、學得活、記得牢、學得的理論知識既對專業學習有指導意義又適用于設計師資格證考試。

參考文獻:

篇(2)

教育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對象、教學思想和教學法構成的,因此關于教育和教學的討論多半是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討論。對于大多數學科來說,學科本身的定義是清晰的,如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和歷史學等;但建筑學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和上述學科一樣,建筑學也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但建筑學的研究對象和建筑學的知識主體并不是非常明確,如建筑是藝術、建筑是建造、建筑是凝固的音樂以及建筑是符號象征等,因此建筑學的知識主體既包含了造型藝術的法則又包括了工程技術的知識。從歷史發展來看,建筑學學科最初是在藝術院系里,后來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學院,接著又向綜合性大學發展。建筑學的基礎知識也由于自身概念的拓寬而不斷增加。雖然建筑教育和建筑實踐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然而建筑學的含義不僅僅是建筑本身;由于建筑學的學科概念的含混,對其研究對象的討論一直是建筑理論討論的重點之一,每一次對建筑學的大討論都引發了對建筑教育的重新思考。

我國建筑學發展的歷史并不長,并且是在西方建筑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發展,走出了和西方不一樣的道路。在當今信息交流十分頻繁的年代,建筑教育之間的交流當然也日趨頻繁,作為交流和學習的基礎應當對建筑教育的特點作一次深刻的探討。

一、傳統建筑概念與建筑學

中國歷史悠久,中國的傳統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歷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獨樹一幟。然而,把建筑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筑學和與其相應的建筑教育在中國只有不到80年的歷史,其中緣故值得思考。

如果我們認真讀一下中國歷史和中國建筑史,了解中國傳統“建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位置和發展脈絡,就不難發現中國傳統建筑的概念和現在的概念之間存在著差異。首先,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價值是“功用”。作為器的建筑產生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內部空間,也就是說,建筑僅是建造活動的客體,內部空間才是整個建造活動的目的。因此,建筑的外形僅是一個媒介或載體,通過載體達到“功用”的目的。其次,作為“器具”的建筑有等級之分,而劃定等級的原則取決于“器具”使用者的社會、政治地位。這個等級是建筑形式、類型的基礎,通過建筑的平面、屋頂樣式、建筑用材和用色等方面體現出來。再者,中國傳統建筑以木構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由于建筑形式預先由建筑類型而定,類型直接取決于主人的社會、政治地位,因此,所謂“設計”工作也就是選擇類型和解決建造問題。這樣的“設計”工作與西方傳統概念上的設計工作是不同的。因此,在整個建造過程中,沒有建筑師這個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師傅。工地上的參照物是由大師傅根據建筑的類型和所備的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木構模型;建造過程中如遇問題,現場解決。此外,中國傳統建筑的彩畫畫幅主要取決于結構構件的形狀,表現的和西方建筑室內的繪畫也有著本質的不同。前者的畫面和結構構件合二為一,后者繪畫具有自身的獨立性。

綜上分析,從建筑學的意義上看,中國傳統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質的差異。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藝術三大門類之一,即繪畫、雕塑和建筑;而中國的傳統建筑本質上是“器”不是“藝”,沒有獲得與中國傳統繪畫和書法同等的地位而成為藝術的一個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沒能作為“學問”,“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術和構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為目的的設計,建筑物本身并沒有向西方建筑那樣成為美學討論的對象。幾千年來直至上個世紀初,中國沒有建筑師,因而也就沒有為此而專門設立的學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術的傳承主要依靠師徒式的傳授體系。中國傳統建筑業沒有產生出建筑師這個職業,并不是因為我們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為在中國傳統意識形態上對建筑的定位不足以產生建筑師。20世紀初,隨著國門的打開,許多新事物和新學科也隨之進來,“西學東進”是當時的潮流;體現在許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師的職業和建筑設計的概念。因此,盡管中國建筑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建筑學仍是一個新的學科。

二、回顧建筑教育

眾所周知,中國第一所建筑院系正式誕生于1927年,即現在的東南大學建筑系,其教員和系主任都是由回國的留學生組成[1]。上世紀初,清政府有組織地派送中國留學生出去學習,建筑學也是其中之一。據史料記載,在出國留學生中學建筑的有55人;其中40人去了美國[2]。學成之后他們中的大多數返回祖國,開辦了事務所,成為中國的第一代建筑師,并建立了中國自己的建筑院系。顯然,由于所受建筑啟蒙教育的原因,對建筑學的理解一開始就是以西方傳統建筑學的觀念為基礎,以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方法去理解建筑事物,并且以此解釋中國已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建筑。因此,第一代建筑師對中國傳統建筑以及“民族特征”的解釋和西方建筑師的理解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有“地道”與否的差異。這一觀點無論從他們的作品中或對中國建筑形式的分析上都明顯反映出來[3]。

這樣,建筑的概念由“器”而轉成“藝”,成了學問的對象。建筑是藝術的地位在建筑院系里得到普遍承認,這和西方傳統建筑學是一致的。作為藝術的建筑,其形式(外觀)就變得尤其重要,所以對形式的研習就成了設計訓練中的中心內容,也成了建筑教育的主要內容[4]。由于對建筑概念的理解是西方的,因此學習建筑、認知建筑的手段也是西方的。例如建筑設計初步課,對建筑的理解和學習方法基本上是西方傳統建筑學的方法,從研習古典建筑開始,學習的方法是渲染,目的是通過長時間的描繪領會古典建筑精髓的幾何關系和形式美的原則。西方古典建筑學由于阿爾伯蒂(Arberti)和帕拉蒂奧(Pladio)的貢獻,形成了一整套形式美的生成方法作為設計的原則。然而,有意思的是對中國傳統建筑的研習也使用了相同的辦法,但是中國傳統建筑的產生則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圖紙上看到的中國傳統建筑的立面是木構件搭接中空間關系的平面投形,“立面”本身并不存在。因此,所謂立面的比例、幾何關系等沒有實質意義,這種作為認知的學習方法導致了對中國傳統建筑認知的形式化和表面化;也直接導致了建筑設計中對中國傳統建筑符號化的設計方法。這種以渲染為基礎的形式訓練模式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其間雖然渲染的對象—建筑形式發生了不少變化,但以渲染作為訓練的手段并沒有變,從“古典”建筑一直渲染到“現代”建筑[5]。表面上看,渲染作為訓練工具并沒有影響對新建筑形式的接受,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以這樣的方法去理解“現代”建筑和對中國傳統建筑的認知,都存在著對“形式”的誤解。這種事實道出了在建筑教育中對建筑學的理解和對建筑形式的認識和理解有偏差。以渲染為基礎的形式訓練對中國建筑教育的影響很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已不僅僅是訓練方法,而且直接影響到了對建筑形式認知和對建筑學的理解。教學體系統一化、教學大綱和統編教材等是中國高等教育的特點之一,因此,在中國建筑教育的教學模式普遍大同小異。仔細分析,在建筑教育發展過程中似乎缺少了在建筑學中國化之后對建筑學知識主體的討論,知識體系和教授方式存在問題。

三、建筑學與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應該建立在建筑學學科的基礎之上,建筑教育模式應取決于對建筑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就西方建筑學而言,自維特魯威(Vitruvius)開始試圖回答建筑學的基本問題,阿爾帕蒂開始把建筑設計納入學術領域,最后在巴黎美院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學科理論和體系。事實上西方建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建筑事物的本體論和建筑設計的方法論,幾千年來西方建筑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在回答“為什么這么做”的問題,同時也不斷討論“怎樣做”的方法。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筑學最初延生在法國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學院,首先建筑是被作為藝術門類之一而被學院接受,并要求其有能闡述自身審美原則的理論,即必須有可用于直接教授的理論。巴黎美院是學術型機構,因此,對建筑學也要求要把它納入可以接受的學術規范[6]。在巴黎美院里,建筑教育被分為兩個部分:建筑設計理論和建筑設計訓練。這兩種不同的訓練來自不同的教授群體,學院內的教授和學院外的建筑師。學生們在學院內學習文學、歷史、哲學和美學以及數學,同時要到建筑師工作室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并通過設計競賽獲得設計成績。在學院內,建筑設計理論的美學基礎是建筑藝術的普遍原則,即以阿里斯多德的美學原則為基礎,形式美被提純到美的定律,如對稱、韻律、和諧和比例等。其中占統治地位的優秀建筑的標準是固定的形式美的原則和范例,它建立在意義利文藝復興文學和藝術作品之上。根據阿里斯多德形式美的普遍原則把美術從匠人的活動中分離出來,把建筑師從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哲學家的地位[6]。

巴黎美院的教學模式之所以在19世紀80年代之后直至1939年逐漸成為美國建筑教育的主流,正是由于它具備完整的理論框架和學術體系[7]。當中國大批建筑學留學生前往美國的時候,正是美國建筑教育盛行巴黎美院模式的時期,而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學又是以杰出的巴黎美院模式而著稱。中國在美國的建筑學留學生中,比較集中的去了賓夕法尼亞大學[2]。尤其是賓大建筑系的建筑設計課,有著完整的訓練方法,創造性地運用了巴黎美院的設計原則。當時是帕爾·克瑞主管建筑設計教程,他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學院派建筑設計師和教師。帕爾·克瑞對建筑形式構件分析的態度實際上是堅信古典的、無時間性和延續性,盡量避免認真地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要學生分析古典建筑的形式構件,并不重視形式的歷史意義[7]。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建筑教育模式對中國建筑教育模式的影響較大,嚴格地說,奠定中國建筑教育基礎的是源自美國巴黎美院式的教育模式。

然而,巴黎美院的教學模式通過強調一般的、抽象的理論而不是特殊的、具體的實踐,把建筑設計活動理論化,奠定了建筑學學科的理論基礎,構成了建筑學的知識主體。這一點作為西方學術傳統的一部分始終保留在建筑學的學科之中。建筑理論作為建筑學的知識主體,是建筑設計思想源泉,也主導了建筑設計者的思維方式。但是,作為知識主體的建筑理論始終沒有在中國建筑學的學術框架中占有相應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形式”“、風格”和“手法”。因此,也就造成了建筑形式構件的組合成了建筑設計的主要方法,對形式的敏感和反應成了主要的設計能力。形成了重視建筑設計(形式設計),忽視建筑理論的風氣,甚至認為建筑理論形同空話,或把設計想法和設計手段與建筑理論混同起來。據此,可以這么說“中國的建筑教育源自巴黎美院”的看法有其不完全性,實際上是建筑“形式”的研習手法源自巴黎美院,但巴黎美院設定的關于建筑學的知識主體和學術規范并沒有真正被中國建筑教育所接受。

所不同的是,美國的建筑教育自1939年以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朝著現代建筑的方向發展,原先巴黎美院古典建筑的研習手法被放棄了,但建筑學的基本概念和學術規范依然保留下來。

這種對建筑學知識主體理解的差異是中國建筑學和西方建筑學本質上的差異,雖然這種差異并不一定反映在建筑物的形式上,甚至也不反映在學院中設計課教學的成果上,但卻反映在建筑教育的理論框架上和學術規范上。最終,形成了所謂建筑設計的學習“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一點是中國建筑教育和西方建筑教育最大的不同點,也就是對建筑學認識的不同點。

四、結語

在中國,當建筑學作為一門學問在大學里教授之時,就已經打破了中國傳統上對建筑事物的認識,建筑學不是建筑,建筑學的知識主體也不僅僅是建筑設計。也就是說,建筑學作為一門學科應該和其他學科一樣,有相應的學術規范和理論基礎,這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雖然近十幾年來,中國的建筑教育也已放棄了古典學習方法,但并沒有開始建構規范的建筑學體系;由于最初對建筑學理解的偏差,導致了思維方式和認識論上的偏差。以這樣的視角看西方建筑的發展歷程,就很容易理解成是一部“風格”變換的歷史;用同樣的視角去看歐洲的現代建筑、后現代建筑以及美國的后現代建筑等,就只能感興趣其形式的差異,或從形式的差異去理解名詞的差異,并不能認真地去研究其根源。

因此,當務之急是健全建筑學的知識主體,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論框架和學術體系,為建筑學真正的中國化打下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鄭定邦.國內早期建筑教育的開創.東南大學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44

[2]賴德霖.中國近代建筑史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北京:清華大學建筑系.1992.2,18,19

[3]中國建筑史.南京工學院建筑系.1980年7月版.182~185

[4]最初建筑作為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在教學大綱里還有許多數學、力學和工程技術等不少課目。張鏞森.關于中大建筑系創建的回憶.東南大學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43

篇(3)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evolution of modern Christian churches in Nanjing. Summarizes their architectural features from Architectural style, detail decoration and constructing craft, divided the modern church into four types, and discuss the value of church on histor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Keywords:Nanking City, church building, Architectural style, value

中圖分類號:B97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南京是近代中國基督教傳教活動發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據統計,至光緒三十四年(1909年)南京有三十多處基督教傳教場所,20世紀之后南京的教會與教堂數量迅速增加,從1911年民國成立到1937年抗戰爆發的這段時間是其發展最為活躍的時期。本文通過對南京地區基督教堂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對近代教堂建筑進行分類,并簡要論述其在歷史、技術、文化上的價值。

一 基督教在南京的發展

歷史上基督教曾經三次傳入中國,第一次是在唐代,一般認為是由波斯傳入,稱景教;第二次是由于蒙古軍隊的西征,開辟了東西交流的通道,基督教在元代再次來到中國,稱也可里溫教。雖然唐、元時期基督教都曾盛極一時,但是由于當時的基督教與政治聯系十分緊密,伴隨著朝代的更替基督教在華的傳播也迅速消失。[1]明末清初基督教第三次傳入中國,這一次傳教士從澳門登陸。在之后,基督教第一次在中國開始大規模的傳播。

利瑪竇是最早來到南京傳教的天主教傳教士,從1594年起他曾經三次到達南京,希望在此建立傳教場所,但直到1599年他才得償所愿,通過購買民宅建立了第一所基督教傳教所。從瑪竇、金尼閣兩人合著《利瑪竇中國札記》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最初的基督教傳教所的形式:“劉斗墟 “即劉冠南”,“宅座落在城里最高的地段,不怕河水浸淹,并且位于南京的大街上。此處街道有一投石寬,從瞭望樓四周可以看到皇宮和各處衙門。大廳起居室可供大約10多名傳教士居住。這是一座新蓋的房屋,建筑是準備多年之計的,宅從前后門都可出入。門前的道路通向另一條大道。”。此后南京城內陸續建造了圣母始胎大堂、天使堂等教堂。1616年南京爆發教案,圣母始胎大堂被拆毀。直到1628年,當時逃往揚州、上海等地的傳教士回到南京,才另擇新址在羅寺轉彎復建了圣母堂。清朝中后期對于基督教采取了嚴厲的禁教措施,傳教處于低潮;之后,天主教才逐漸恢復了在南京的活動,1870年由法國傳教士顧培源主持修建了石鼓路天主堂。至1949年南京共有天主教堂八處,其中石鼓路天主堂為南京教區主教座堂。

內地會是最早來到南京傳教的新教教派。1867年童福根牧師來到南京傳教:“他們初到南京,走遍大街小巷,沒有一個人家肯留下他們。”“童福根和他的助手天福感到在南京傳教太艱難,決定離開南京到別處布道去。” [2]在他們離開南京后,美國長老會、貴格會、美國衛理公會、英國來復、基督教中華圣公會相繼來到南京開展活動。20世紀初,新教傳教士開始大量進入南京,新教差會數量從原來5個迅速發展到十幾個,信徒數量逐漸增多。“江蘇省以上海、蘇州、南京三城市及其周圍的信徒數量最多,南京地區每萬人中有信徒十一人左右” [3]這些差會的教堂散布于城市與鄉村之中,至解放前新教共有71處聚會場所,其中教堂52處,外國傳教士七十多人,美國人占了大多數。

二 近代南京基督教教堂類型

20世紀之前來南京傳教的差會由于信徒數量很少,不需要建造體量很大的教堂,早期進入南京的差會都是租用民房或者沿用原有的建筑充當教堂。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傳教后,信徒的數量有所增加,于是一些教會開始擴建原有的教堂,再加上民國之后涌入南京的眾多差會也紛紛建立自己的教堂,南京的教堂建筑進入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個時期。雖然在這段時期所建的教堂有部分具有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特征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教堂建筑從數量上來說并不多。相反由于天主教與基督教都提出了“中國化”和“本色化”的策略,傳教士所主持建造的教堂所具有的西式建筑的特征則不那么明顯,更加像雜糅著各種功能的公共建筑,這類教堂在數量上要遠遠多于其他類型的教堂,但是相對而言建筑與藝術的價值則要稍低,保存至今的數量很少。

南京現存的近代建堂大致包括四種形式:

(一)具有羅馬風式建筑特征的教堂

在11世紀到12世紀之間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等地興起了對古羅馬建筑形象與結構的模仿風潮,尤其是對羅馬圓拱結構的的模仿與創興,形成了依靠厚實的墻體和筒形的拱頂承重的羅馬風式建筑;羅馬風式建筑開窗狹小,內部光線幽暗,有利于在室內形成神秘的宗教氛圍,厚實的墻體則給人以莊重樸素之感。

南京現存的具有羅馬風式建筑特征的唯一教堂實例是石鼓路天主堂。1864年12月法籍傳教士雷國籍主教遹俊來到南京,1867年開始建造石鼓路天主堂,同年雷遹俊去世,其接任者法國修士顧培源耗時兩年多完成了教堂的建設。教堂南北向布局,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布局,在南立面下端開有三個連續的半圓形券門,室內的中廳與側廊都采用了連續的十字拱形的天花,雖然不具備結構上的功能,但是外觀上非常逼真,與羅馬風式建筑的十字拱頂非常相似。

采用典型的羅馬風式建筑原因大致有兩個:一個是西式建筑可以吸引本地居民,從而方便傳教士傳播基督教。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當時人們對于教堂的好奇程度得到證實 “在1868年,那所住院是唯一的西式房屋,吸引了不少好奇者前來參觀”。[4]二是在兩次中西方國家都取得了勝利,傳教士在中國的土地上建造西式傳統形式的教堂可以表現出一種勝利者的姿態,象征基督教已經征服了中國。

(二)具有哥特式建筑特征的教堂

哥特式風格興盛于中世紀歐洲,它由羅曼式建筑發展而來,發源于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在我國哥特式風格是比較普遍的教堂式樣,如廣州的石室教堂,上海的徐家匯天主堂,青島的圣彌愛爾天主堂,北京西什庫北堂等都是比較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南京現存的采用哥特式風格的教堂有:莫愁路基督堂、太平南路圣保羅堂、六合前街教堂。這類教堂的平面基本為拉丁十字形,室內空間被分為中廳和左右側廊三個部分,長軸盡端布置祭壇,在主立面一側設有一個鐘樓,在建筑內部及門窗上大量使用了具有哥特式建筑特征的雙心尖券,屋頂則使用了西式的木桁架體系,水泥、機制磚瓦等較新型的建筑材料也被廣泛使用。

除了這類較為傳統的哥特式教堂,一些教堂還呈現出現代主義的設計傾向,例如由李錦沛設計的南京粵語浸信會堂。教堂長21米,寬約11米,高13.5米,建筑面積約325平方米,二層磚木結構。雖然教堂的整體設計仍然具有單尖哥特教堂的特征,但是在材料與細部處理上表現出現代特色,例如禮堂采用了鋼屋架,傳統的雙心尖券窗戶做被矩形窗所替代,室內空間的宗教氛圍也逐漸弱化。

(三)中西合璧式的教堂

20世紀初,基督教為了適應民族化與中國化的潮流,傳教士開始建造一些具有中國傳統建筑特征的教堂。南京的道勝堂就是這類教堂的典型代表。

道勝堂現存5幢建筑,其中道勝樓為原來的傳教場所,長約23米,寬約13米,歇山頂,磚木結構,建筑外墻采用清水磚墻,整體形象簡潔樸素。道勝樓平面成“H”型,左右兩翼稍稍突出,入口居中,立面構圖上采用臺基、墻身、屋頂三段式構圖。但是在一些細部處理上仍然給人一種生硬之感,例如道勝樓由于室內設置有壁爐,伸出屋面的煙囪破壞了屋頂的完整性,體現出了舊形式與新功能之間的矛盾。

從全國范圍來看中西合璧式教堂只占中國教堂的一小部分,但是這類中西合璧式教堂是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基督教所作出的妥協,是中國所獨有的教堂類型,是教堂建筑中一種新的形式,反映出了一種折中主義的設計傾向。

(四)混合式的教堂

這類教堂除了設有傳教場所外,往往還設有醫院、學校,就建筑而言沒有什么特定的風格。教堂建筑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比較注重宗教精神上的體現,這種注重實用與舒適性的教堂建筑顯然不完全符合傳教士的需求,僅僅作為一種傳教工具。在南京這類建筑主要屬于美國的新教教會,典型的實例有衛斯理堂、城中會堂、雙塘路教堂等。以衛斯理堂為例,該堂為一幢3層磚木結構建筑,一層是門房、醫務室,二層為禮拜廳,牧師住宅在西側并與教堂圍合成一個院落,封閉感較強。從設計及藝術價值來看混合式教堂的建筑形式并不能較好的詮釋出教堂所應具有的宗教精神,但是其造價較低,實用性強因而成為南京數量較多的教堂建筑類型。

三 近代南京基督教教堂的價值

南京近代基督教堂建造于中國社會制度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包含了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信息。在時期,南京的傳教士在教堂中收留了許多難民,保護他們免遭殺害,形成了與南京市民之間深厚的情感聯系,成為南京城市記憶中的一部分,因此作為這些歷史信息的載體,南京基督教堂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與社會價值。

此外南京基督教堂是本地區第一批西式建筑,對于南京近代建筑轉型與近代建筑工業體系的建立有著重要意義。當時較為先進的建筑技術與材料首先在教堂和其他教會建筑中的運用,促進了本地工匠對于新技術新材料的掌握,從而推動了南京近代建筑工業體系得以形成。在教堂建筑的設計風格上既有中西合璧式的教堂和較為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也有出現像粵語浸信會堂這樣具有現代主義傾向的教堂,顯示出了當時建筑師的設計思想的轉變過程。對于研究近代建筑思想體系有著重要的價值。

在勸募信徒之外,宣揚西方思想文化與科技知識也是傳教士的另一項工作。傳教士在教堂中開設學校、印刷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給中國人了解西方世界的機會,并且使得一批在中國有影響力的人加入了基督教,例如馮玉祥、等。因此在當時的基督教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社會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化意義。

四 結語

作為一類重要建筑實例,研究其類型和發展變化的過程有利于設計師對建筑的文化內涵和風格變化規律的認識。南京近代基督教堂在各個時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形成原因也是多樣,而歷史背景、建筑技術、設計思潮、宗教文化這些因素對于教堂建筑究竟起著何種程度與何種意義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注釋

[1] 根據《1840年前的中國基督教》P93至P96內容歸納。

[2] 政協江蘇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南京史料選輯38.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 P25

[3] 中華續行委辦會調查特委會.中華歸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P302

[4] 史式徽.江南傳教史(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 P340

參考文獻

[1]鐘鳴旦,孫尚揚. 1840年前的中國基督教[M].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2]史式徽. 江南傳教史[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

[3]鄧慶坦.中國近、現代建筑歷史整合研究論綱[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4]南京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 南京民族宗教志[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5]楊秉德,蔡萌. 中國近代建筑史話[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篇(4)

2河北地區近代天主教堂現存狀況

河北地區近代以來建造的天主教堂,歷經百年教禁、等多次破壞,保留至今的教堂大多為庚子教案后重建的。這些教堂分布在河北的城市和鄉村,規模大小不一,風格各具特色。保留下來的教堂中,多數經過修繕,仍作為宗教場所使用;還有一小部分教堂,由于歷史原因,被閑置或改作他用,保存狀況堪憂。近年來,隨著全社會對建筑文化遺產的重視,這些教堂多被各級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河北地區現存典型近代天主教堂狀況如表1所示。

3河北地區近代天主教堂建筑風格

一般地說,河北地區的近代教堂建筑大多是歐洲教堂的翻版。建造之初多為神父設計,呈現西方教堂的典型形制。然而受近代西方折衷主義發展的影響,以及后國人對洋教的排斥,在許多新建教堂中,各種西式風格被融合,有些則加入了中式建筑元素。按照不同建筑風格,河北地區近代天主教堂可分為:羅曼式、哥特式、羅曼式兼具哥特式以及中西合璧式四種類型。

3.1羅曼式

羅曼式教堂盛行于西歐早期中世紀,由巴西利卡式教堂演變而來,形式上繼承了古羅馬的半圓形拱券結構。羅曼式教堂以厚實的墻體,半圓形拱券的門窗,半圓拱穹頂以及巨大的鐘樓為主要特征,給人以莊重穩定的印象。河北地區近代羅曼式教堂以保定圣伯多祿圣保祿主教座堂(圖1)為典型代表。該堂始建于1905年,由法國傳教士修建。教堂長54.3m,寬17.6m,高20m。主體建于臺基之上,由城磚砌筑而成,采用磚木結構,高坡屋頂。外立面為半圓形拱券門窗,主入口為磚拱透視門,兩側對稱的鐘樓;堂內為三廊式的巴西利卡,一端有突出的祭壇,中廳側廊之間由連拱柱廊銜接,門窗均為半圓形拱頂,均體現了羅曼式的建筑特征。

3.2哥特式

哥特式教堂起源于中世紀的法國,在羅曼式教堂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它以輕靈的骨架券拱頂、尖券門窗、飛扶壁和立面上多彩的玫瑰窗為典型特征。外部高聳的尖塔和飛扶壁,營造出哥特式教堂雄偉的外觀;內部修長的束柱和尖肋拱頂,使整個空間極具向上的動勢,周圍大而明亮的長窗鑲嵌彩色玻璃,在教堂內部營造出一種濃厚而神秘的宗教氣氛。河北地區現存典型近代哥特式教堂以大名天主教寵愛之母大堂、宣化天主堂、保定南關天主堂為代表。這些教堂大多建造于清末,受制于當時財力和施工條件,建筑規制普遍較西方哥特教堂小,外部沒有飛扶壁,玫瑰窗也沒有西方教堂那樣大而絢麗,在一些中小教堂中,立面也只設一個尖券門,但這些教堂仍能體現哥特式教堂的典型特征。大名天主教寵愛之母大堂(圖2),始建于1918年,為法國傳教士所建,主體采用磚石結構,堂高18.5m,建筑面積約1440m2,平面為拉丁十字式。堂外鐘樓凸出,高46m,鐘樓兩側建有兩個對稱的陪樓,陪樓上有尖塔,與鐘樓形成“山”字形構圖,呈現典型哥特式教堂的立面特征;堂內磚券尖拱頂,兩排高聳的石制束柱將內部劃分為三個空間,中艙上有高側窗,堂頂用灰磚砌成十字拱,并在拱形的交叉處安裝木刻圓形圖案,堂內窗戶均用彩色玻璃鑲嵌,哥特色彩濃厚。宣化天主堂(圖3)是宣化教區的主教座堂,現教堂為1904年用庚子賠款重建。大堂為磚木青石結構,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式,進深51m,堂高21m,建筑面積約810m2。立面采用哥特式雙鐘塔布局,鐘樓高33m,上有尖塔,大堂正面有一個尖券拱門,上部為一組巨大的尖券玻璃花窗;從大堂正門進入,兩側各8根灰白石柱組成連續尖拱,與一般哥特式教堂不同,宣化天主堂堂頂是由木板拼合而成的尖拱形,平面十字交叉處的穹頂由四個石制尖券構成,仍體現哥特式教堂的特征。始建于1918年的保定南關天主堂(圖4),為一單鐘樓哥特式教堂,現廢棄閑置。堂身長29.8m,寬12.4m,建筑面積約370m2。西立面現已被其他建筑堵住,立面原有三個尖券門,鐘樓凸出,高15m,上有尖塔,頂部的十字架現已被毀;內部為巴西利卡式布局,6組連續尖券的柱廊,體現了哥特式的特征。經對比發現,保定南關天主堂與北京南崗子天主堂在外觀和形制上基本相同,是一處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3.3羅曼式兼具哥特式

隨著19世紀折衷主義在西方盛行,其影響也隨著傳教士的活動傳到了中國。清末民國以來,河北地區建造了許多兼具羅曼式和哥特式特征的教堂,其中現存的典型代表有張家口土爾溝天主堂(圖5),涿州石家務天主堂(圖6)。這兩所教堂的形制雖較為簡單,但仍可看出羅曼式和哥特式教堂的特征。土爾溝天主堂,始建于1923年,立面為單鐘樓,其頂端立有十字架的尖塔(塔尖現已被毀),拉丁十字式的平面,顯示其哥特式教堂特征;外部的半圓拱形門窗,內部的半圓形拱券柱廊,則彰顯其羅曼式教堂特征。建于1922年的石家務天主堂,由青磚砌筑,長18.6m,寬12.5m,建筑面積232.5m2,解放后曾作為糧庫使用,現廢棄閑置。其立面采用典型的哥特教堂式樣,主入口兩側各有一個鐘樓,上有尖塔;而門窗則采用了半圓形拱頂,內部為巴西利卡式布局,兩側連續的圓拱柱廊,體現了羅曼式的特征。原教堂外觀雖已被嚴重破壞,仍能看出其兼具兩種形式的特征。

3.4中西合璧式

河北地區近代天主教堂中,中西合璧式的教堂不在少數,它們是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碰撞的產物。從建筑學的角度而言,中西合璧式教堂平面仍采用西式教堂常用的形式,從而保證了宗教儀式的需要;立面多設在山墻面,當中間開尖券窗或玫瑰窗,入口往往是門斗式,采用了中國傳統建筑式樣。河北地區現存中西合璧式教堂中較為典型的有獻縣云臺山圣若瑟堂和獻縣南單橋圣母圣心堂。云臺山圣若瑟堂(圖7),始建于1881年,教堂仿照中式宮殿建造在臺基之上,主體為硬山屋頂,立面為中式硬山墻面,中間開玫瑰窗,體現中西合璧。內部為傳統抬梁式構造,柱梁刷成紅色,柱礎和磚雕的裝飾均采用中式做法;半圓形拱券門窗,巴西利卡式布局,體現了西式教堂的特征。南單橋圣母圣心堂(圖8),始建于1899年,東西長15m,南北寬8.2m,建筑面積123m2。教堂主體為上覆硬山屋頂的平房,其入口的中式門斗,體現中國傳統建筑特色;其立面頂端的十字架鐘樓以及四角的尖塔,拱形門窗又體現西式教堂的特征,可謂中

4河北地區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特征

河北地區近代天主教堂建筑遺存,其單體往往采用了典型的西方教堂形制,如哥特式、羅曼式,或者兩者兼具的風格;還有一部分教堂體現中西合璧的特征。在各種風格的表征下,從多個角度對其進行整體性分析,總結群體的建筑特征。

4.1選址布局

西方教堂多采用開放式布局,往往建造在城市中心的廣場旁,多為城市的地標,與街道及城市關系密切。雖然中國傳統城市空間中沒有廣場的概念,河北地區的教堂延續了一些西方教堂選址思想,多位于城市中心區域,民眾活動的密集場所,以方便教徒聚會,同時具有一定的標志性。如宣化天主堂,位于宣化古城中心的牌樓西街;大名天主教寵愛之母大堂位于河北大名縣城內東街;保定圣伯多祿圣保祿主教座堂位于保定市中心(圖9),毗鄰直隸總督署。河北地區天主教堂建筑的總體布局多采用中國傳統院落式,由教堂主體和附屬建筑構成。教堂主體按照西方教堂的形制建造,在整體布局中位于中心地位;附屬建筑如主教府,宿舍、食堂、醫院等往往采用中國傳統的合院式布局,并在建筑形式上也多采用中國傳統式樣。

4.2建筑朝向

按照天主教的傳統,西方古典教堂多為坐東朝西,以保證禮拜儀式的需要。就現存的典型實例來看,河北地區天主教堂的朝向并非嚴格遵守西方傳統,多數仍遵循中式傳統坐北朝南。而有些甚至不符合中式傳統,首先滿足特殊的基地環境,與當地的路網和院落布局保持一致,且將主立面朝向街道或主要居民聚集區,方便教徒的朝拜。河北地區天主教堂的朝向主要可分三種:遵循西方傳統的坐東朝西,如獻縣南單橋圣母圣心堂;中式傳統的坐北朝南,如保定天主堂、宣化天主堂;因地制宜朝向街道的,如大名天主教寵愛之母大堂為與路網保持一致而朝向北方。

4.3平面形制

河北地區天主教堂在平面上延續西方教堂傳統,主要采用改良的巴西利卡式和拉丁十字式。此外,河北有些天主教堂由于規模較小,而采用簡潔的矩形平面,大廳內部不設柱子,沒有中廳與側廊之分,只通過座椅的排布劃分中間的走道和兩側的禱告空間,如獻縣南單橋圣母圣心堂。河北地區的中小規模天主教堂多采用改良的巴西利卡作為平面樣式,這種形式結構簡單,平面規整,易與中式傳統的坡屋頂結合,從而創造出滿足宗教活動的空間,例如保定圣伯多祿圣保祿主教座堂、保定關西街教堂、石家務天主堂、云臺山圣若瑟堂等均采用這種平面形式。其表現出的主要特征為:入口往往設有三門,中間為主入口,單鐘塔式教堂平面入口凸出;教堂內部為長方形空間,根據教堂規模設定進深間數,兩排柱廊將內部分隔為中廳和側廊空間;平面盡端為祭壇,祭壇有半圓形、多邊形和矩形等形式,兩側圍繞祭壇對稱布置有儲藏、更衣等輔助空間。典型代表為保定關西街教堂(圖10)。拉丁十字式平面,是在巴西利卡式基礎上,在祭壇前增加一道橫向空間,從而形成一個中廳長、橫廳短的平面形式。由于拉丁十字象征著耶穌受難,并且較為適合宗教儀式的需要,所以一直被天主教會視為最正統的教堂平面形制。河北地區的大名天主教寵愛之母大堂、宣化天主堂、土爾溝天主堂等采用了拉丁十字式平面。其主要特征有:入口一個長方形大廳,兩排柱廊縱向劃分為一條中艙和兩側舷艙,大廳盡端正對半圓形或多邊形的祭壇,凸出于十字平面盡端,祭壇背后放射狀地排列幾個小禮拜堂,小禮拜堂前有半圈環廊,兩頭和大廳的舷艙對接;祭壇前有一道橫廳,兩側的空間作為小的祈禱所。宣化天主堂平面(圖11)形式為拉丁十字式的典型代表。

4.4立面形制

河北地區近代天主教堂的立面基本上沿襲了西方教堂立面的基本形制,采用單鐘樓或雙鐘樓布局,立面多為三段式,而在細部上呈現哥特式、羅曼式以及中西合璧等混合樣式特征。具體而言,教堂通常建在臺基之上,立面底部一般設三門,象征天主教“三位一體”;入口一般為半圓形拱券或尖券門,門洞層層出挑;門洞上方為鏤空玫瑰窗或抹白灰的圓洞,也有的為尖券花窗或者窗型壁龕;再往上一般有中文書寫的匾額,頂部一般以三角形山花收束,也有的以鐘塔的高聳塔尖作為頂端,山花和鐘塔的頂部多直接立有十字架。河北地區現存的典型教堂立面,如保定圣伯多祿圣保祿主教座堂(圖1),羅曼式的立面上三個厚重的半圓形拱券門洞逐層挑出,上有圓形花窗,兩側為高大對稱的鐘樓,頂部有三角形山花;大名天主教寵愛之母大堂(圖2),立面哥特式單鐘樓形成的高聳向上的體量,入口的透視門、墻面上的尖拱狀裝飾線腳,鐘塔上部為一尖券型壁龕,內安放圣母懷抱耶穌的雕像;土爾溝天主堂(圖5)的立面的半圓拱券門窗和單鐘塔鐘樓則混合了羅曼式和哥特式的特征;南單橋圣母圣心堂(圖8),西立面為一中式硬山墻面,入口采用中式大門式樣,中間開羅曼式半圓拱門洞,體現了中西合璧的立面特征。

4.5內部空間

河北地區天主教堂內部空間在規模和宗教氛圍渲染上雖遠不及西方天主教堂,但仍有其自身特點,并呈現多樣化的風格。根據大堂空間有無柱列,可以將禮拜大廳分為兩種:有中廳和側廊之分,如宣化天主堂、大名天主教寵愛之母大堂、保定圣伯多祿圣保祿主教座堂等;而一些小型教堂如獻縣南單橋天主教堂,內部沒有柱列,無中廳和側廊之分,空間形式較為簡單。有中廳和側廊的教堂,往往內部空間高大,根據其剖面形式又可分無高側窗(圖12)和有高側窗(圖13)兩種。無高側窗的教堂規模一般不大,這些教堂室內空間結構大都比較簡單,中廳和側廊的高差很小,多呈現羅曼式教堂的空間特點,其中以保定圣伯多祿圣保祿主教座堂、土爾溝天主堂、石家務天主堂、云臺山圣若瑟堂為代表。教堂內部的中廳和側廊之間幾乎沒有高差,側廊略低于中廳的拱頂,室內空間比較簡潔,采用交叉連續拱頂,由側廊長窗采光,窗洞一般較小,在內部營造一種神秘的氣氛;一些中小教堂,拱頂并非磚石拱券結構,而是在木屋架下作拱形吊頂裝飾,故沒有強烈的厚重感;中廳拱頂的拱券和兩側列柱形成的拱廊共同營造出交替向前的趨勢,將人們的視覺引向位于中廳盡端的祭壇空間。河北地區有高側窗的教堂,以宣化天主堂,大名天主教寵愛之母大堂,保定南關天主堂為代表,一般呈現哥特式教堂禮拜大廳的空間。柱廊的側壁依次由尖券拱廊、三拱式拱廊和高側窗構成;整體呈現強烈向上的動勢,鑲嵌彩色玻璃的巨大側窗,消弱了羅曼式建筑的厚重感,從而產生輕盈向上的神秘感。高側窗的出現,一方面出于在教堂內部創造出神圣的空間,另一方面也是哥特教堂結構發展更趨于合理的表現。教堂室內中廳和側廊形成的縱深狹長空間和昏暗的光線也在教堂內營造出了靜謐、幽遠的的宗教氣氛。

5河北地區近代天主教堂與中西建筑文化交融

自天主教傳入河北以來,在西方教堂形制與中國傳統建筑形制交流和碰撞的過程中,中國多扮演被動的角色,尤其以后,所建教堂多直接采用西方教堂形制,體現了入侵的文化特征。隨著后民眾對西方文明的反感和的爆發,后建的教堂多采取了中西合璧的式樣。主觀上,外國傳教士為了迎合中國百姓的心理,在教堂的設計中加入了中國傳統建筑形式;客觀來看,由于教堂建造多出自中國工匠之手,由中國工匠采用當時的建筑技術與材料進行建造,他們會不自覺地將中國傳統建筑的形式融入教堂之中。河北近代天主教堂融合了西方教堂建筑和中國傳統建筑的特征,有的教堂主體采用西方教堂建筑的形制,而在細部構造上采用中國傳統建筑的裝飾手法,如云臺山圣若瑟堂;有的教堂主體采用中國傳統建筑形制,而門窗采用西式教堂樣式,如南單橋圣母圣心堂。這些教堂是中西建筑文化碰撞的產物,對近代河北地區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具有獨特意義。結語教堂建筑在西方建筑史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無論從數量、規模還是建筑技術、建筑藝術上都深遠影響著西方建筑的發展。河北地區近代天主教堂所展現出的獨具特色的教堂文化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對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力。河北近代天主教堂建筑遺存,展現了西方宗教建筑文化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相互接觸、交流碰撞與融合的漫長歷史,是河北近代建筑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李曉丹.康乾期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各級政協.中華文史資料庫第18卷•民族宗教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715-734.

3趙建敏.天主教研究論輯第二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4河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河北省志•宗教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203.

5楊豪中,孫躍杰.宣化古城近代天主教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2006,38(3):390-394.

篇(5)

Pick t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urces and composi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alyzes the causes of deficiency of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Analysis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to th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traini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Source and composition; Teaching ability;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G4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1、前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設施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它既指工程設施也指工程技術活動。土木工程屬于基礎學科。建國初期在許多學校就已開設了土木工程專業,1998年國家教委把建筑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地下工程等合并成為一個大的專業,合稱為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教學體系包括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大塊,兩者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支撐。理論教學以“數學——力學——結構——施工”為課程主線。具體設置為:(1)數學課程系列: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計算方法。(2)力學課程系列: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彈性力學、有限元。(3)結構課程系列:工程制圖、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學、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基礎工程、高層建筑結構、單層工業廠房結構設計、鋼結構設計、特種結構、橋梁工程、道路工程。(4)施工課程系列:施工技術、建筑施工管理、工程概預算與招投標、建設監理。

實踐教學體系,是由實踐教學活動的各個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實踐性教學以“技能訓練一結構設計一工程設計”為課程主線。具體設置為:(1)技能訓練系列:工程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認識實習、房屋建筑學設計(民用建筑、工業建筑) 、生產實習、畢業實習。(2)結構設計系列:整體式肋梁樓蓋結構設計、單層工業廠房結構設計、鋼屋架和鋼平臺設計、基礎工程設計。(3)工程設計系列:施工組織設計、工程概預算設計、畢業設計。

2、我國土木工程高校教師來源及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足的現狀

高等教育擴招以來,有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走進專業教師隊伍,隨著國家提出建設一批國內外知名學府戰略規劃,教師隊伍正形成金字塔式從塔尖到塔底的流向,具有國外留學經歷的人員流向國內專業領先的高校,國內專業排名前列畢業的人員流向專業排名中等的高校,從專業排名中等的高校畢業的人員流向專業排名較后的高校。

國家對重點院校的和一般普通院校的投入比例懸殊巨大,高端教師人才向重點院校聚集度加強。重點院校依托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建立項目申報平臺,設立經濟實體為教師打造從事科學研究、工程實踐、技術創新的實踐平臺,同時借助優良管理模式為教師營造鼓勵創新機制的團隊合作的環境。相比較之下,普通院校的資源欠缺、人才缺乏、辦學經費少,依靠自身力量發展就顯得舉步維艱。

我國土木專業高校教師構成來源大多是從高校到高校,少數是從企業到高校。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隊伍由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經驗、重應試輕創新、重學歷輕資格(注冊資格)的碩士、博士組成。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管理機制落后,重職前教育輕職后教育,重臨時短期培訓輕系統長期培養。這種狀況下,教師的教學難以有較高的水平發揮。在教學過程中表現為教師隊伍的實踐教學能力較弱、實踐教學建設能力不足、實踐教學結構不夠合理、課堂講授的理論知識與在工作場所的實踐知識脫節、科研與教學脫節等等現象。

3、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

土木工程專業具有社會性、綜合性、實踐性、技術經濟和藝術統一性四個基本屬性,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從人文社科基礎課、自然科學基礎課、語言類基礎課、經濟與管理基礎課、計算機基礎課、體育藝術基礎課、專業學科基礎課到專業課及工程實踐訓練環節等方面涵蓋住四個屬性領域的范圍。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每一方面任務的順利實現都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出了嚴格的能力要求。

開展專業的教學,教師應從把握其性質規律的角度出發,掌握必要的專業與非專業知識,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步提高自身教授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創造能力。

教師要提高自身教授能力,應在對土木工程專業本身認識的基礎上,對整個專業培養設置的課程體系做到深入了解,充分理解整個課程體系及單獨一門課程的培養目標。并結合本校的課程特色,切實地講好課程體系中的課程,結合學校實際與自身的發展,應側重地講解好有關聯的1~2門或多門課程。

而要講解好一門課程,首先應能讓教師教學工作積極性的意識得到加強,能熱愛教師職業,熱衷教學工作,一個教師是一個學校的形象,一門課程是一個學校的品牌。同時教師應做到為人師表,“德高為范,技高為師”。長期堅持良好的“教風”,嚴格執行課表,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嚴格考核。課程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一個課程體系是一個系統,最好能夠講授1~2遍最相關的課程,聽遍所有相關課程。教學好比從一桶水中倒出一杯水,這樣站在講臺上才能有底氣、自如。

教師課堂教學是土木專業綜合性的生動體現,教師通過教學實踐將個人智力所需知識技能內化為個體心理特征而形成一種職業素質。教師學習土木專業社會性、藝術性、技術性知識提升自己的教學效能感和元認知能力,并在教學準備、教學實踐和教學評價三環節體現出勝任感與駕馭感。這種感覺由以下七個方面核心能力支持:1)把握課程標準和參考教材的能力,即把握教學進度計劃、教學大綱、重難點的時間分配;2)選擇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能力,即選擇國家規劃教材,專業委員會推薦教材或知名專家、著名出版社組織編寫的教材,選擇對教材起輔助作用的書籍,如提供“四新”介紹或拓展深入研究專業知識;3)教案設計能力,即教案設計滿足教學使用的要求,還要融入多媒體等手段,以高超的藝術形式表現,重點突出,形象生動;4)講授能力,包括語言講授和非語言講授,講課要有正確性、完整性、層次性、技術性、藝術性、節奏感,語言表達要清晰、生動、講邏輯。非語言講授如板書要講究工整、如用計算機要講究形象,突出重點,一目了然;5)實際操作能力,即要掌握課堂教學規律、熟練應用教學手段,管理和組織課堂教學,靈活應對各種教學情況;6)檢查教學效果能力,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統計、整理和分析教學效果,的反饋;7)開展第二課堂的能力,即開展選修課,開展科研工程實踐的能力。

另外,應加強科研能力的培養,科研對于搞好教學是不可缺少的。將科研成果補充到教材,可激發、調動教學積極性,并有助于鞏固、加深、教學內容。沒有前沿水平的研究,不可能有前沿水平的教學。教科書上的理論上的東西往往與實踐有距離,只有通過科研實踐才能體會并把它講出來。還要注重知識發展的方法論,知識有的已經過時,有的即將過時,但是產生和發展知識的方法論是永存的,課程教學最重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新知識、創造新知識的能力。

此外,應注意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不同類型的課程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具有實踐性、綜合性、動態性、應用性等特點,因此,需將知識概念和能力整合在一起。在教學中注重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協作學習等現代教育理念,并在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在教學中應樹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觀念,完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課內外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實現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自主研學的有機銜接,強化實踐訓練,改革考核方式,探索強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大學,培養學生始終是第一位的任務。應進一步強化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發揮優秀教師示范引領作用,搭建青年教師教學研討和經驗交流平臺,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育未來教學名師。

4、對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

為改善土木工程專業教師教學能力不足的現狀,必須對教學內容,教學課程,教師培養,教育資源,教學管理進行大膽探索,按照高起點,少走彎路,解決實際的思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優化設置課程結構,加強工程實踐模塊的課程。課程設置的結構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貢獻不成比例,我國現行木工程課程設置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貢獻率為88.89%,其中在知識廣度方面,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課程設置占總課程的40%而貢獻率為8.56%,因此可針對性的適當減少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課程的比例,增加實踐課程,同時增加文社科與自然科學選修課,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高度融合,突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實基礎、寬知識、強能力、快適應”的特色。

(2)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措施

1)教學能力培養:采取導、練、幫、帶的措施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導:每個青年教師配一位副高以上有經驗的教師作為導師,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練:跟班聽課,批改作業,課堂設計、說課、試講,練寫教案。幫:發現問題重點幫助,發現好苗子重點幫教。帶:老教師帶動青年教師,教案批閱、試課講評。

2)教學建設能力培養:在導師指導下,參加教學大綱、指導書、授課計劃等編寫,參加教材和講義、習題集的編寫,參加課件制作。

3)科研能力培養:采取團隊培養和送出去相結合的辦法,一方面在學科帶頭人指導下,中青年教師參加或獨立申報科研課題,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支持中青年教師申報和參與科研教研課題。另一方面,統籌安排中青年教師到重點院校訪學、進修、深造。

4)提高學歷:有計劃提高青年教師的學歷,充分創造條件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5)提高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有計劃安排青年教師參加校內企業相關崗位從事有關技術工作,并通過產學研合作項目有效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6)提高教育理論修養:主要進行上崗前教育理論、師德修養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組織青年教師參加教育廳舉辦的教育理論培訓班學習。

7)建立青年教師培訓制度,積極支持和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為青年教師創造國內進修機會,同時有計劃地選派一些素質好的優秀青年教師出國留學深造,注重青年教師的學歷提高工作。

(3)建立土木工程教師專業化制度,全面落實教師聘任制度和教師資格制度。教師資格是教師從業的基本保證,教師聘任是教師是否達到教學水平的衡量。教師專業化能保證教師隊伍的活力,保證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有利于凝聚優秀教師從事科研,促進科研教學雙向互動的良性循環。

(4)注重注冊工程師教育培訓。實行執業資格注冊考試和持證上崗是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為增強教師的專業教育水平,宜結合注冊師考試制度對教師進行培養,讓教師了解行業的法律規范,使教師能給學生進行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講授,滿足社會與企業、學生就業與發展的需要。

(5)拓展工程實踐途徑,為教師尋找多種渠道到參與實際科研設計。通過學校與設計院、施工單位合作,互派人員;聘請專家帶動項目申報、科學研究;派教師到高校跟進項目;成立產學研中心。按照力學結構和施工兩方向加強教師實踐。為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搭建實踐平臺;培養和發展教師教學興趣和愛好;建立基于科學、技術、工程實踐為核心的教學管理方案;增加教師教學實踐的機會,促進教師綜合知識的增長和教學能力提高。

(6)建立教師五年培養計劃和教師培養指導細則。一名教師從入職擔任專業課到熟練講授需要4—5年的時間,教師要過思想教育關,業務技術關,講授評比關,才能成為合格的教師。明確規定教師五年內參加的教學能力學習活動和完成的成果。

(7)落實青年教師導師制度,建立動態監督管理評價體系,借鑒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大學個人化的培養模式,導師依據五年培養計劃和培養細則,結合青年教師的個人情況,從教師的思想、業務知識技能、教學能力給出培養方案,著重言傳身教和體驗式培養,隨時監督完成情況。

參考文獻

[1]羅福午,土木工程專業概論[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盧正藝,洪松舟,我國教師能力研究三十年歷程之述評[J],教育發展研究,

[3]沈義良,論教師的職業能力及其培養[J],教育與職業

[4]李銳,蔣禮,向會文,試論教師的教學效能感與教師素質[J],現代教育科學

[5]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篇(6)

[作者簡介]李慧勇(1977-),男,山東聊城人,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建筑設計及其理論研究;李軍生(1955-),男,山東蒙陰人,聊城大學副校長,教授,主要從事建筑設計教學與管理工作;程興國(1980-),男,山東聊城人,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城市規劃研究。(山東聊城252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09年度聊城大學校級精品課程“建筑設計初步”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31101)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7-0132-03

一、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業一直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這就需要我國的建筑學教育肩負起前所未有的發展使命和社會責任。但是,我國傳統的建筑學教育在對建筑專業人才的培養上與社會需求存在著較大差距,學生缺乏職業化的素養,適應職業崗位時間較長,一般得有老工程師幫帶1~2年。我們的建筑學教育要符合建筑教育職業化的要求,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具有實踐應用和職業適應能力的創新性、應用型復合人才,就顯得尤為迫切。本文對筆者主持的聊城大學校級精品課程“建筑設計初步”課程的教學體系進行了總結,旨在探討建筑學專業基礎教學中如何把“職業化教育”思想灌輸于建筑學的啟蒙教育之中,使建筑設計初步成為建筑學專業的“專業入門”及“職業入門”的課程,為培養未來的建筑師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建筑設計初步教學體系的反思

建筑設計初步是建筑學本科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教學體系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建筑學專業的認識以及學生能否掌握好基本功,培養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建筑觀和養成科學的工作方法。基于該課程在建筑學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國內各建筑院系歷來都將其作為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貫穿于教學當中。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幾乎所有的建筑院校都對該課程進行了改革,有的全面更新,有的局部調整,各有特色。目前較常用的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

1.以基礎表達技能為主的基礎訓練型教學體系。這一類型的建筑設計初步課程由建筑初步理論課和練習作業兩部分組成。(1)這種教學體系的理論課主要是“填鴨式”的講授。理論課主要包括建筑構成要素、建筑基本屬性、建筑構圖原理、中外著名建筑簡介等。課程涉及面廣,內容十分龐雜,幾乎是整個建筑學專業在校所有理論學習的縮影。然而,和這些龐雜的內容相比,學習課時卻很緊張,學生的學習過程基本只能是感性熏陶。在教學方法上,整個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圍繞著教師展開,以教師講、學生聽為基本特征。教師的教起主導作用,掌握并控制著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學生是觀眾,是“徒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被動地接受知識和技能,缺乏信息反饋和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互動相對單一,缺乏有意識的職業素質要求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的設計。(2)這種教學體系的作業訓練部分主要是基本表現技能的訓練。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繪制線條圖、建筑識圖和制圖、字體練習、渲染技法等。訓練作業的最終目的是為學生提供形式造型的基礎,或是風格、觀念主導的形式主義,或是摹仿、誘導的造型拿來主義。基本采用“以畫養技”的方法,老師定范圖,學生臨摹,以此增進學生感性認識和基本功。這種做法造成學生主動創造很少,過分依賴感性的“悟”而缺少理性的“導”。另外,這種教學體系使作業練習和理論教學聯系松散、嚴重脫節。在一年級內,通過這種教學體系的教育,學生對建筑學專業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從而導致學生很難樹立起初步正確的建筑觀,對建筑設計初步與建筑學之間的關系也不能自覺。這和“專業入門”及“職業入門”要求相差甚遠。

2.以建筑設計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認知型教學體系。這種教學體系的教學組織理論基礎就是認知心理學。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認知就是信息加工。因此,這種教學理論的認知主體是沒有任何建筑學專業知識的大學新生,認知對象是基礎性的建筑學專業內容,信息加工是建筑表達。該種教學體系把“認知”看成組織課程教學的關鍵。該型課程體系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認知過程,使學生比較順利地進入專業領域,并為后續的建筑學專業學習打下全面而扎實的基礎。這種教學體系的教學目的由重點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修養和自我悟性轉向理性培養,由側重手工技巧訓練向側重創造性、建筑思維方面訓練。課程教學體系上以一系列的小建筑設計為主線,附帶理論課和基本訓練課,讓學生更早地進入“專業角色”。學生在學會初步識圖和認識建筑后需完成一系列單項分解的小設計,表現技法和一系列小設計同步訓練,取消了單獨的理論課,理論課主要結合設計教學同步進行。

這種教學體系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一是現在建筑學剛入學的學生美學素養低、空間體驗能力弱和動手能力差尤為突出。一年級就把建筑設計全面引入,造成學生很盲目,帶來一定的難適應性。二是教師在輔導學生時要費力地講解許多復雜的到高年級才會學習到的建筑技術問題,無法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建筑設計。三是計算機的普及、運用和互聯網的發展,引發了建筑學自身、建筑學與社會之間乃至社會生活及社會結構等方面的根本性變革。計算機的精度和效率有著手工所無法比擬的優勢,由此計算機繪圖與數字虛擬空間的應用大量替代了傳統的手工圖紙與模型,造成了建筑表達基本技能的訓練有所削弱。四是由于理論課融入各個設計之中,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內容,因此對各個學生的輔導講解缺乏系統性,標準不一,教學結果不甚理想。

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自2007年開始招收建筑學本科,辦學伊始,學院就明確了建筑學專業的發展思路與人才培養目標,即“廣泛吸收國內外重點建筑院校建筑教育的有益經驗,并著力加強與地方傳統建筑院校在教學上的交流與合作;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注重專業教育的整體結構和學生綜合素質、創新能力與職業技能的培養,注重多學科的滲透以及建筑理論的發展前沿,強化以建筑學為核心的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教育,增強學生的適應性和發展潛力”。教學團隊針對以上兩種教學體系進行反思,在教學體系上進行了新的探索。我們認為,課程設置應和最終的職業素質要求結合起來,階段要求應和最終要求一致,應從職業能力培養角度上探討建筑設計初步的課程體系改革。我們明確提出建筑設計初步的教學核心目標是:創造建筑師職業語境,使學生初步認識建筑、建筑設計。

三、職業化導向下的建筑設計初步課程教學體系

針對我們的核心教學目標,結合以上兩種教學體系的優缺點,將其有機融合、取長補短,教學團隊制定了建筑設計初步的教學體系:通過建筑形態設計基礎訓練,加強學生的空間認知能力,并結合建筑方案設計的基本步驟、內容和方法,初步學會分析和解決功能與形式、空間與形態的基本問題,培養學生初步掌握小型建筑方案設計的創造能力;結合注冊制度對職業建筑師的要求,適當增加建筑制圖的標準化要求,并在建筑表達技能方面得到基本的訓練,為后續的專業設計課學習奠定基礎。該教學體系以強化“職業化教育”的教學理念為導向,將建筑設計初步課程歸結為三大教學內容體系和五大知識模塊結構(詳見134頁圖)。具體教學方法和教案設置如下:

1.理論、表達與實踐一體化。建筑教育以培養職業建筑師為目的,而作為一名合格的建筑師,應該具備完善、合理的知識結構體系。(1)以設計原理的基礎理論為專業知識主線。從建筑設計初步的第一節課“建筑認識”至最后一個課程設計訓練環節“建筑設計入門”,以設計原理的理論教學貫穿于整個建筑設計初步課程始終。建筑設計初步課程結合課程設計訓練的講課,系統講解相關設計原理,包括形態構成的概念,建筑形式的基本要點(點、線、面的變化)、形式與空間,空間的組合關系,流線與空間序列,空間構成規律。教學中強調對適用、經濟、技術、美觀諸因素及其相互關系組織的理解;將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貫穿到學生各個課程設計訓練中去,并隨著課程設計對象綜合性的不斷加強,而不斷加深學生對設計原理的深入理解。(2)以設計的過程與方法訓練為專業知識主干。通過貫串第一學年的“形態構成基礎”課程訓練系列教學,了解建筑設計的步驟與基本方法,是設計基礎教學的重點。通過涵蓋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及空間等形態設計訓練作業,借助于模型等偏重操作訓練的作業以及建筑方案設計訓練的作業,強調展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創造能力、藝術追求和思維靈感,從而幫助學生把富有靈感的想象集中于對建筑本體的認識,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建筑形態與先進理念。(3)以建筑表達手段的訓練為專業知識支撐。通過對平面與立體空間構成的表達、概念設計模型和構成模型的制作,鋼筆、水彩等建筑表現畫的練習以及建筑抄測繪制等方面的操作,培養學生掌握對中小型建筑設計對象的表達能力,直接支撐和幫助學生在基礎訓練中,對設計對象在頭腦中的圖像思考和對設計對象的形象表達。

建筑設計初步課程教學計劃的組織,根據建筑學專業教學大綱規定,建筑設計原理講授、設計與形態設計基本能力的訓練,以及建筑表達這三大部分內容相輔相成,平行進行,統一組織在第一學年的兩個學期之中,這樣的教學計劃和組織方式有利于理論理解和形象設計結合,促進腦與手相連,逐步支撐起學生全面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建立全面的建筑設計觀,培養與此相一致的綜合設計能力、研究能力和創造性。

2.突出職業素質的實踐教學。建筑設計初步課程的實踐教學占有一定比例,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驗證,也是實現課程教學思想的保證。建筑設計初步是一門非常注重實踐性的基礎訓練課,教學過程應該始終圍繞漸進式的設計作業組織,提倡基本理論、方法的講授和教學討論密切結合的專業教學思想,通過實際作業在理論意義上的討論和對設計對象的不斷修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實踐教學內容。在突出教學實踐過程的設計性特點的同時,根據各個階段不同設計作業教學要求的側重點的不同,設計漸進的、有針對性教學目的的、具有有效的表達方法與手段的實踐教學訓練。從單項到綜合作業,以創造型實驗設計完成教學目標。為此,在三大教學內容體系和五大知識模塊結構的基礎上,整個課程體系按先后順序又分為線條構圖練習、平面構成練習、立方體構成練習、建筑測繪與表達等7個實踐訓練子項。這7個實踐訓練子項結合課程體系的綜合性特點,注重模塊系列的時序性、模塊單元的完整性、模塊時段的可塑性、模塊內部子項的多樣性,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體系。(2)實踐教學中協作精神的培養。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提倡學生進行協作性實踐,部分設計訓練分組合作,可年級內跨專業、跨班級合作,許多單項課程訓練也采用與校外聯合教學的方式,從而調動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積極性。(3)實踐教學方式。全面的建筑設計觀的培養建立,必須要在因素多變的設計訓練中進行才能深入有效,使得綜合能力的培養成為建筑設計初步課程實踐教學的主干,理論與實踐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成為關鍵。實踐教學采取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教師課堂指導為輔的組織形式。我們采取的教師指導方式,包括:互動式指導——“因人施教,培育個性”,針對每個學生在作業與訓練中出現的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式教學指導手段,鼓勵學生提問和對問題進行討論,在作業過程中,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相互交流;開放式講評——注重引導學生相互評圖,培養學生積極思維和分析與判斷能力,打破師生的一對一交流,加強評圖手段,進行小組評圖、年級公開講評,實現開放式交流。

通過幾年來實踐教學環節的訓練,基本達到研究性、創造性、綜合性的教學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研究性、探索性、學習積極性,加深了對藝術的感知力、對事物的洞察力以及社會文化的敏銳感;在同一目標下,學生的學習可以有多種選擇性,課堂形式及教學方式豐富多彩;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學生之間交流廣泛,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結構。

四、結語

面對建筑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建筑學基礎教育改革也應該與時俱進,以職業化素質為導向,準確定位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即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具有實踐應用和職業適應能力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專業人才,使建筑設計初步課程真正成為建筑教育的“專業入門”以及未來建筑師的“職業入門”。

[參考文獻]

[1]劉甦,趙繼龍,仝暉,等.面向區域創新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09(7).

篇(7)

中圖分類號:TU37;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5)04005905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作為土木工程專業中重要的專業必修基礎課程,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掌握鋼筋及混凝土兩種材料所組成結構構件的基本力學性能,具備混凝土結構構件設計能力,理解其與先修課程(如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和平行課程(如鋼結構)的關聯性,要求學生掌握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組成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在承受軸向力、彎矩、剪力、扭矩以及共同作用時的截面設計和承載能力評估,掌握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在軸心拉力和彎矩作用下的承載能力計算和評估,掌握混凝土構件裂縫寬度和撓度確定的基本原理和驗算方法。為學習后續課程混凝土結構設計和畢業設計打好基礎。圖1為與該課程相關的先期、平行和后期課程。

圖1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的先期課程、平行課程及后續課程示意圖

我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與北美國家課程設置有所不同。筆者在美國田納西大學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跟班學習混凝土結構課程,兩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在該門課程上的學時為每周3小時,共36學時,學習內容包括基本原理和結構[1],課程緊密結合設計規范,授課教師更加注重實際應用。而我國的教學將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和結構

設計分為兩門課程,在兩個學期完成,原理部分64學時,設計部分36學時,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結構的基本原理。

筆者以90分鐘課堂教學為例,結合同濟大學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實踐,闡述了多樣性教學的意義,揭示了教學計劃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中國高校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特色。

一、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教學特色

積極發揮課堂特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舉措。筆者所在高校(同濟大學)以顧祥林教授為首的“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教學團隊在長期教學實踐活動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這些特色包括立體化教材、國際化辦學、開放性以及自選式試驗等。立體化教材是指采用教學團隊編制的中文教材[2]、試驗指導書和英文教材(即將出版),并集紙質教材、多媒體電子教案、教學錄像、試驗錄像、試件陳列室等多種表現形式于一體。土木工程專業國際化辦學指通過研究國際化模式并初步實踐,加強雙語教學和英文教材建設。開放性、自選性試驗指專門配置了混凝土結構教學實驗平臺[3],開放性、自選式教學試驗貫穿整個理論教學過程。試驗錄像在課程網站上,可隨時觀看學習。課堂是發揮和展示這些特色教學形式的平臺,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科學合理安排好課堂時間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根本保證。同濟大學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課程先后被國家、上海市、學校評為精品課程。這些課堂特色的形成凝結了幾代人的不斷努力和探索實踐,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具體表現[4]。

二、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多樣性的課堂教學方法分別在學習模式、雙語教學、考評方式、教研結合中充分體現。

引導學生采用先進的學習模式。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是先進的學習模式,課堂教學中通過回答開放性問題(包括概念型、知識型和資源型等三種類型),讓學生自己在思考和查閱資料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根據個人興趣和專業需要安排學生選擇教學實驗,接觸工程實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掌握正確的思考和研究方法。

雙語教學和全英文教學。本課程開出完全用英語講課的平行班,供學生自由選課,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隨著學生英文水平的提高和國際化要求,目前全英文教學取代了雙語教學。2014―2015年度選修人數占學生總數的10%。

考試方法改革。采取靈活的成績評定方式:理論考查占90%,實驗報告占10%。采取激勵機制,將研究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的考評作為附加成績。

教學團隊的教師承擔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以及實踐應用課題,課題中大多為混凝土結構課題的試驗研究項目。充分利用這種優勢,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題研究,積極在各類課題科研試驗項目中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強化感性認識,加深課本理論的理解,認清學科發展前沿。同時積極把國家標準、規范和規程的研究成果反映到課程教學中。由于《既有建筑物結構檢測與評定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等標準、規程為本課程組教師參與編寫,授課教師根據編寫體會進行深層次的講解,使學生及時掌握學科發展前沿和動態。此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土木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計劃(SITP)項目。

三、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課堂教學

混凝土課程具有內容多,公式符號多,構造規定多,工程實踐強等特點。該課程可分為承載能力和使用性能兩大部分。承載能力涵蓋正截面承載能力和斜截面承載能力。正截面承載力包括軸向力、彎矩,以及彎矩與軸力共同作用時的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截面承載力,斜截面承載力包括混凝土結構構件承受剪力和扭矩時截面上的承載能力。使用性能作為課程的一個部分,簡單介紹混凝土結構構件的變形,包括裂縫寬度、受彎構件撓度的計算方法。承載能力分析和使用性能課時比例為14∶1。結合試驗研究,從加載到破壞全過程,提煉混凝土開裂、鋼筋屈服、混凝土壓碎等代表性的狀態,以力的不同類型作用下的承載能力分析方法分析其破壞機理。

縝密、細致、科學的課堂教學計劃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以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課程中“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教學環節為例,根據教學大綱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并對每一步教學分配合理的教學時間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教學計劃中應突出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系統性、新穎性和趣味性。

(一) “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性能與計算”章節教學內容及要求

該章節教學內容包括:(1)無腹筋梁的受剪性能;(2)有腹筋梁的受剪承載力計算;(3)保證斜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的構造要求。

該章節教學的基本要求:(1)熟悉無腹筋梁斜裂縫出現前后的應力狀態;(2)掌握剪跨比的概念,無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的三種破壞形態以及腹筋對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的影響;(3)熟練掌握矩形、T形和工字形等截面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模型、計算方法及限制條件;(4)掌握受彎構件鋼筋的布置、梁內縱筋的彎起、截斷及錨固等構造要求。

(二)90分鐘課程教學計劃與實施

教學環節根據教學內容的第(2)點和教學要求的第(3)條展開,在90分鐘的教學環節中,考慮特定時間內圍繞教學目的劃分若干步驟完成知識點、重點及難點的復習、解釋和討論,在此過程中合理安排教師與學生互動時間(表1)。

步驟教學目的教學知識點重點及難點教生扮演角色時間分配

1鞏固平截面假定在受剪承載力分析中的不適,以及鞏固斜截面的基本假定正應力與剪應力的共同作用決定構件的裂縫位置及走向斜裂縫的出現 學生討論為主5分鐘

2復習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實驗研究復習剪跨比的概念,剪跨比對抗剪破壞模式的影響剪跨比作用的原因學生討論為主10分鐘

3復習無腹筋梁受剪承載力無腹筋梁承載力計算公式推導忽略不確定因素,

簡化計算模型 學生討論為主5分鐘

4有腹筋受剪承載力計算平面桁架模型基于有腹筋梁平面桁架模型的承載力計算公式推導桁架模型中的裂縫間混凝土簡化為桁架模型中的壓桿教師講解為主25分鐘

5有腹筋梁受剪承載力的半理論半經驗公式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的組成及應用上限和下限值的確定教師解釋為主25分鐘

6受剪承載力公式及應用小結及作業布置剪跨比計算、臨界截面確定、箍筋面積計算和間距確定、最小配箍率和截面限制條件的驗算等教師講解為主20分鐘

表1中的步驟1―3用于鞏固與復習,加深學生對剪跨比概念的理解,為后續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性能和計算作鋪墊。這3個步驟以學生討論為中心,共分配20分鐘時間。步驟4―6用于講解新的知識點,通過前3個步驟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教學之后,教師確認大部分學生掌握了構件斜截面抗剪的基本特征和關鍵參數時,以教師為主進行步驟4―6的教學,根據內容需分配70分鐘時間。

步驟1實施時,結合先期課程(材料力學)和該課程第二章的材料性能中的相關內容,復習公式(1)中的正應力和剪應力產生的內力,正應力源于彎矩,而剪應力源于剪力。

σtp,cp=σ2±σ24+τ2 (1)

裂縫的發展方向與τ/σ比值有關,與水平方向夾角為1/2arctan(2τ/σ);τ/σ越大,裂縫發展方向越陡。

步驟2實施時,必然涉及剪跨比的概念,這時可引導學生深化剪跨比的概念,為什么剪跨比能夠決定構件抗剪破壞的模式,可從裂縫發展與構件長度方向的夾角大小判斷,裂縫發展方向與構件長度方向的夾角越小,構件的抗剪承載能力越低。而決定夾角大小的是τ/σ,剪應力τ取決于剪力V的大小,而σ可由彎距M推算出來。這樣,σ/τ可以用彎距M與剪力V和截面有效高度h0乘積的比值,可以表示為

MVh0= VaVh0=ah0(2)

ah0稱為剪跨比λ。

如此,σ/τ∝MVh0,τ/σ與λ成反比。τ/σ越大,λ越小,受剪承載力越大。進而,可以用剪跨比λ說明構件抗剪破壞模式。

步驟3實施時,復習在剪壓破壞模式下,沿斜裂縫取隔離體,忽略斜裂縫截面上難以確定的縱向鋼筋的銷栓力和裂縫間的摩擦力,得出無腹筋梁的受剪承載力為

Vc=0.24-0.06σsρsfc0.5+0.24λfcσsρsfcbh0=αc'fcbh0=αcftbh0

(3)

步驟4實施時,重點說明桁架模型,箍筋作為桁架的拉桿,上下弦縱向鋼筋作為桁架的拉桿和壓桿,裂縫間混凝土作為桁架的斜壓桿。在桁架模型中學生往往對斜壓桿難以理解。構件抗剪破壞時,斜裂縫間的混凝土受到上下縱向鋼筋的約束分析,斜裂縫間混凝土受壓,可以理解為斜壓桿。然后,講解縱向鋼筋的受力,再說明水平鋼筋的受力,最終得出有腹筋梁的受剪承載力為

Vu=nvhcorcotα=fyvAsvshcorcotα(4)

由公式(3)和(4)疊加,得出受剪承載力計算理論公式。

講解步驟(3)和(4)之后,學生基本上可以接受這樣一種思路:雖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性能與計算不符合平截面假定,但它仍然利用“實驗―基本假定―計算模型―基本公式―適用條件―公式應用”的線索,從中體現課程的系統性。

實施步驟5過程中,在講解為什么不用最大配箍率作為承載能力的上限時,利用實驗研究結果(圖2)解釋。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配箍率的增大,即橫坐值的增加,縱坐標將不再變化,這表明受剪承載力Vu 與構件截面有效面積bh0的比值保持不變,因此受剪承載力受截面面積的控制或限制,解釋了受剪承載力上限值的確定方法。

圖2 受剪承載力/抗拉承載力比值與配箍率關系圖

為開拓學生解決問題思路,可從解析角度解釋。試驗研究中表明,當配箍率超過一定值后,則在箍筋屈服前,斜壓桿混凝土已壓壞,故取斜壓破壞作為受剪承載力的上限。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5]是通過控制受剪截面的剪力設計值不大于斜壓破壞時的受剪承載力來防止由于配箍率過高而產生的斜壓破壞。學生對這一點往往難以理解,對從配箍率控制轉化為截面面積控制感到困惑。

其實,在疊加公式(3)和(4),得到受剪承載力計算理論公式(5)后,

Vu=0.7ftbh0+1.25fyvAsvsh0(5)

不妨定義最大配箍率ρsv=1.2ftfyv,并將該配箍率帶入公式(5),簡單變化后可得

Vu=0.25βcfcbh0(6)

如此變化,即可得到規范設置的依據。

在第6個步驟中,為了增強學生的工程概念,在公式應用時,啟發學生思考作用在梁上的集中荷載的工程意義。通常情況下,學生根據實驗課獲取的經驗認為集中荷載是分配梁產生的或者是千斤頂給予的。通過啟發學生的思考,引導他們從實際結構的主次梁考慮,解釋集中荷載的位置其實就是另一方向梁的支座位置,集中荷載大小即為另一方向梁的支座反力。往往在這個時刻,學生會恍然大悟,記憶深刻,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接著,討論在集中荷載部位實際上應如何布置箍筋,是配在次梁支座的兩側還是放在支座的中間,只要從受剪承載力的基本原理出發,學生能得出應放在支座兩側的正確答案,因為支座處的實際計算截面積遠大于bh0。如此,不僅增強了學生對工程概念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習興趣,體現了課程的新穎性和趣味性。

公式多、教材繁、考試難是多樣化教學方法實施前學生對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課程的普遍反映。多樣化教學的實施加強了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課堂教學的新穎性、趣味性、系統性,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2014年,同濟大學通過網上評議調查,93%的學生反映課程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深度思考;97%的學生反映課程內容豐富新穎,具有挑戰性;93%的學生反映多樣化教學效果很好。從2014―2015年度學生期終考試中構件受剪承載力考題的抽查結果來看,90%以上的學生能掌握配箍率限界的概念,并能合理判斷受剪控制截面和熟練應用計算公式進行抗剪配筋設計。

四、結語

同濟大學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課堂教學實踐證明,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發揮90分鐘內不同時段的教學效能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因此,只有堅持這些鮮明的教學特色,才能更好地保證和提高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課堂教學質量。參考文獻:

[1] Edward G Nawy. Reinforced concrete(fifth edition)[M].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3.

[2] 顧祥林.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M].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

上一篇: 慶典活動方案 下一篇: 科學方法論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美特级 | 日韩欧美动漫国产另类中文字幕 | 五月天天天综合久久网 | 伊人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 亚洲电影小视频三 | 一本色道综合久久加勒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