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調查報告匯總十篇

時間:2022-07-27 23:21: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水稻調查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水稻調查報告

篇(1)

由于種糧比較效益低等原因,我國南方有的地方有的農田被拋荒,各界對此非常關注。通過田間現場調查并走訪鄉村干部和農戶發現,市并沒有出現大家所擔心的拋荒現象。市有農田104萬畝,其中一季農田10萬畝,常年水稻播種面積200萬畝。近年來全市稻谷年總產量一直穩定在16—16.5億斤之間,單季平均畝產820斤左右。從目前情況看,市的糧食生產形勢比較穩定。在調研過程中,據山區鄉鎮的村組干部介紹,極少數灌溉條件差的零星田塊兩季被改種一季的情況偶有存在,但數量極少,還不到百分之一。盡管如此這種情況仍需引起重視。

兩種人在種田

一是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和婦女在種田,這是當前水稻生產的主力。市與其他中西部縣市一樣,田少人多,土地遠遠容納不了現有勞力,農村青壯年大都外出務工經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小孩和少量中年以上婦女。對大多數農戶來說,務工經商收入是其主要經濟來源,種糧收入只是農家經濟的補充。張巷鎮何家村烏桕組共有32戶農戶,勞力58人,目前常年在外打工經商的有51人,占勞力總數的88%,其中有3戶全家在外,春節都未回家。該組共有水田118.5畝,其中101畝由留守老人、婦女自耕自種,占農田總面積的85.2%。烏桕村的情況在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80%以上的勞力已經離開農田,近90%以上的農田仍為各家各戶散耕散種。

二是種田大戶即規模經營者在種田。按農業部門的統計口徑,種田50畝以上為規模經營。照此標準,市現有規模經營戶650戶。但全市農業人口人均農田只有1畝左右,50畝相當于10個以上家庭的責任田總數,要求農村十分之九的家庭退出農田讓位于規模經營,目前還不大現實。如果把規模經營的標準定為30畝以上,則全市規模經營的農田面積已達10萬畝,約占農田總面積的10%。種田大戶又分兩種情況。一是百畝以上的種田大戶,如秀市鎮一種田大戶種了1700畝,榮塘鎮一種田大戶種了500畝,目前這種大戶的數量還不多。二是百畝以下的種田大戶,多為一對夫婦耕種三五十畝,不另雇工。百畝以下種田大戶主要是一些村組干部、有種糧技術的中年農民和家庭情況特殊外出打工不便的農民。

先看售糧收入和種田成本

1、2007年平均每畝農田的售糧收入:雙季為1394元,單季為810元。其中早稻產量820斤,百斤價80元,計656元;晚稻產量820斤,百斤價90元,計738元,雙季合計1394元。種單季的產量900斤,百斤價90元,售糧收入為810元。另有國家政策性補貼每畝79元,不管轉租與否,此款一般歸責任田承包者領取,承租者無此項收入。

2、2007年平均每畝農田的農資、種子、水費三項支出:雙季為440元,單季為240元。其中早稻化肥100元,晚稻化肥100元,早稻農藥40元,晚稻農藥60元,早稻種子40元,晚稻種子40元,早稻水費20元,晚稻水費40元。

3、2007年平均每畝機耕、機播、機割三項支出:雙季為280元,其中每季機耕費各50元、每季機割費各50元、每季機播(插)費各40元。種單季的一般不()用機械作業。

4、2007年勞動力平均日工價為50元,婦女、老年人可略作下調計算。

篇(2)

如何消除這個阻礙,讓我們每個人在內心真正認同、接受納稅服務文化的價值理念,并自覺地把它應用到日常的服務納稅人的工作以及家庭和社會生活中,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正是我們當前納稅服務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筆者以為,從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通過強化傳統道德教育,來推進納稅服務文化建設實為一個很好的辦法。理由有三:

其一,從方向上看,傳統道德是自然之道,是我們為人處世的大根本;納稅服務文化只有建立在傳統道德文化的基礎上才能找準方向。傳統道德的“道”,指的是自然萬物存在和運行的關系、秩序、規律,“德”是指按照這個規律去做,也叫德行,“德”是“得”的通假字。所以說一個有道德的人也叫得道之人。不能以現在的道德觀念來理解傳統的道德觀念。一個思想、言行能完全合符道的人,就叫圣人,依程度遞減,依次叫賢人、善人;而不合符道的,就叫惡人,更嚴重的就是罪人;而有善有惡的人就是凡人。那么做人的這個道德的標準是什么呢?是性德,或者說本性,就如《三字經》所說“人之初,性本善”,即人的本性本善,它是自然之道,本來就是這樣,不是誰發明的,也不是誰規定的。我們的老祖宗把性德歸納為“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后人加了四個字“仁愛和平”。隨順性德就是善,違背性德就是惡。古人說“百善孝為先,萬惡為首”。我們按照這個標準、這個方向去向善、行善,在家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在單位忠于領導、忠于職守,與納稅人交往講誠信、懂禮節,做事合乎道義,而面對利益、誘惑時能知廉知恥,提高警惕,不為所動,不為所害。如果我們每個干部職工都能自覺地以這個根本的標準來檢驗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做一個合符道的人,我們的納稅服務文化建設就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也就不可能會偏離方向。

其二,從過程上看,傳統道德是和諧之道,是我們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大根本;納稅服務文化只有運用傳統道德的和諧之道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諧團隊、和諧征納關系。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以儒釋道三家為代表,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講人的和諧生存之道。儒家以“仁愛”為核心,側重告訴我們如何與人相處,講倫理道德;道家以“感應”為核心,側重告訴我們如何與自然萬物相處,講天人合一;釋也就是佛家以“慈悲”為核心,側重告訴我們如何與自性相處,講破迷開悟、明心見性。我們生活在今天以“競爭”為生存手段的社會里往往忽略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以“仁愛”為出發點的和諧生存智慧,有的甚至簡單地認為是迷信而不去理會,實在是太可惜了。事實告訴我們,以競爭為出發點,競爭提升就是斗爭,斗爭再提升就是戰爭,最后的結果就是世界末日;而以仁愛為出發點,仁就是想到自已,就想到別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樣每個人都只會去關愛別人,每個人都會有人來關愛,最后就是世界大同。換言之,害人就是害己,利人就是利己。儒家告訴我們人與人的關系不外乎五種,所以也叫“五倫”,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人與人的關系自自然然就應當是這樣,否則就是亂了倫常,不可能和諧相處。儒家還告訴我們,人必須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修身就是要做到“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傳統道德文化里面有太多太多的人生真理值得我們好好去學習實踐。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不被個人欲望所控制,從利益眾生的仁愛之心出發,在家做一個孝子(女)、做一個好父親(母親)、做一個好丈夫(妻子),在社會做一個好領導(下屬)、好榜樣,為社會、為國家盡心盡力,真正做到“聚財為國,執法為民”,何愁我們的征納關系不和諧、事業不發展呢?

其三,從結果上看,傳統道德是幸福之道,是我們人生趨吉避兇、幸福美滿的大根本;在納稅服務文化建設中只有讓我們每個人都自覺地提高自己的德行修養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孔子在《論語》中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學習古圣先賢的教誨,并把它落實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確實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因為我們能真正從中受益。什么是吉祥?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樣對其中的含義并不了解。后來才知道,用通俗的話來說,吉祥就是你按照自然規律去做人做事,得到你應該得到的幸福。相反,一個人如果不遵守道德,得到不該得到的東西,那就不是吉祥,而是兇了。《易經》是古代一部蘊含了許多人生哲理的偉大著作,里面有一句話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載物”還被清華大學作為校訓。“厚德載物”是什么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要累積德行才能承載名譽、地位、財富等福報。相反,有一句古話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說一個人如果他的德行不能與他所處的地位相配,他就一定會有災禍。還有一句話說“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意思是說要按照倫理也就是自然的秩序、規律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萬物的關系,如果違背了,就會有災禍。所有這些,其實都是在告訴一個道理,我們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也就是要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日常的納稅服務工作中,就知道以“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務理念,以尊重、耐心、周到的服務態度,為納稅人提供規范、便捷、高效的辦稅服務和準確、及時、完整的咨詢服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這樣做是我們良好德行的表現,是在為自己積福,這才叫真正的快樂工作。

總而言之,可以說納稅服務文化實際上就是傳統道德文化在稅務行業的具體運用。

篇(3)

(一)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的目的和意義

稅收執法責任制是新時期推行依法治稅工作的主要內容。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有利于促進稅務機關內部稅收征收管理規范化、法制化,有利于保證各項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得以正確貫徹實施。它也是我國稅收管理制度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地稅部門如何服從服務于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和推進地稅收入可持續快速增長,最關鍵的就是要以崗責體系建設為根本抓手,來破解地稅事業科學發展中的難題,并且把加強崗責體系建設作為地稅系統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工作方針,作為促進、保證和檢驗地稅收入可持續快速增長的重大舉措和載體,作為做好稅收各項工作的總綱。

(二)稅收執法責任制涵蓋的基本內容

稅收執法責任制的基本內容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即崗位職責,明白做什么工作規程,明白怎么做評議考核,清楚做得怎么樣過錯追究,解決做得不好怎么辦。其中,考核評議是執法責任制的主要內容,崗位職責是基礎,工作規程是關鍵,過錯追究是保障。這四個部分是相互銜接、相輔相成的統一整體,共同形成了以法律法規賦予稅務機關的職責與權力為依據,以嚴密科學的崗位責任體系為基礎,以量化細致的工作規程為基點,以評議考核為手段,以過錯責任追究為保障,以信息化手段為依托的稅收執法行為監督制約機制。

(三)改革創新深入推進、成效凸顯

**州地稅局始終把創新作為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堅持創新方法,凸顯依法治稅的中心地位,認真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依法促收履責意識進一步增強,初步形成了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基本框架。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和自治區地方稅務局關于深入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工作的實施意見,本著在稅收執法上要中規中矩,在機制創新上要不拘一格的要求,2003年6月,州局制定了《**州地稅系統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及相應的考核辦法,考核內容涉及基層局征收、管理、稽查等各個方面。2006年5月,經過認真調研,根據縣市地稅局稅收執法現狀,確定了州直地稅系統42個執法崗位,簽訂崗位確認書,明確職責和工作規程,并以執法人員崗位公示牌的形式向納稅人公示,真正讓執法人員明白了做什么和怎么做,通過執法檢查和評議考核,清楚了執法人員做得怎么樣,通過嚴格的過錯追究,解決了執法人員做得不好怎么辦的問題。

為強化基層局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真正將執法責任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減少執法隨意性、盲目性,州局又制定實施了兼職稅收法制員制度,在縣(市)地稅局具有執法主體資格的基層稅務所(稽查局、分局)均設立一名兼職法制員。對基層執法人員做出的每一項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處罰、核定稅款、減免稅審批、停歇業、延期申報、延期繳納稅款審批等),由兼職法制員進行嚴格的審核把關,一事一審,使執法監督檢查工作關口前移,從源頭抓起,嚴把第一道執法防線。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基層局現已初步建立了以科學的崗責為基礎,以明晰的工作規程為重點,以嚴密的考核評議辦法為手段,以嚴格的過錯追究為保障的覆蓋稅收執法各崗位、貫穿稅收執法工作全過程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形成了執法有依據、操作有規范、權力有制約、過程有監控、責任有追究的執法格局。

(四)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稅收執法責任制的全面推行,保證了每位稅收執法人員對在稅收執法過程中應該做什么、按照什么方式做、以及出現稅收執法過錯應當承擔什么責任都已心中有數,促使了稅收執法人員時時、處處盡心做好每一項執法工作,有效地解決了稅收管理中淡化責任、疏于管理的問題,濫用權力、隨意執法的現象也大為減少。

二、稅收執法責任制工作還需完善和提高

雖然**州直地稅系統在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過這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實地調研活動,仍然發現稅收執法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一)基層局落實稅收執法責任制工作參差不齊

一是對工作規程學習培訓沒有跟上,分解、細化不夠,造成部分執法人員不清楚自己崗位的工作規程,工作上仍然存在按照習慣的、想當然的、不規范的方法去操作。

二是在執法評議考核上,基層局雖然做到了內部考核與外部評議相結合,但在考核的方法上還存在著沒有從每個崗位考核入手的現象。

(二)稅收執法要求與稅收法制環境存在著差距

1、稅收執法中人為因素使執法過錯時有發生。表現在一是少數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稅務機關正常的依法行政活動;二是部門考核機制不合理,稅收收入任務完成與否、征管質量指標考核是否達標、排名是否靠前等因素,導致了稅務機關變通執法。

2、稅收執法要求與稅務人員業務素質存在著差距。

(1)部分稅收執法人員認為依法治稅、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特別是落實稅收執法責任過錯追究、搞評議考核完全是自己人給自己人下套子、上緊箍咒,制定的各項稅收執法規程把基層稅務人員的手腳完全捆死了。

(2)部分稅收執法人員業務素質低和法律意識淡薄,執法過程中存在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情況,稅收執法缺乏剛性。具體表現為該履行的職責不履行,該報批的事項不報批,不按法定程序辦事,重實體輕程序,使用文書不規范,適用法律法規不準確,甚至濫用職權或徇私枉法;或者礙于說情,削弱執法力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原本很嚴肅的執法行為如同兒戲,執法失去應有的威懾力。

(3)在稅收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宣傳上,存在不深不實的問題。

(4)稅收執法責任制考核追究工作由于基層局主要依靠手工進行,考核工作存在著人情、面子問題,追究方法也過于單一和表面化。一方面從歷年的稅務日常管理和稅務稽查工作情況看,納稅人的稅收違法行為普遍存在,這固然與納稅人的法律意識不強有關,但與稅務干部對納稅人的納稅輔導不到位也有很大關系;另一方面從歷年執法檢查情況看稅務執法人員執法不到位、隨意執法現象也普遍存在,特別是對諸如:應收而未收、應處罰而不處罰應移送案件而未移送等違法現象,由于過錯責任的主客觀原因難以徹底追查清楚,因此責任追究難以實施。

(三)責任追究難以到位

1、經濟懲戒標準難統一。

由于基層局工作條件、工作人數、工作任務等均有所不同,考核系數大小也不一樣,稅收執法責任制考核只是整個稅收工作考核中的一個部分,部分統一難,整體統一就更難。

2、執法過錯責任難發現。

當前,地稅稅收執法監督領域的信息化程度較低,尚不能實現對稅收執法的完全監控。同時,內部各執法環節間的工作銜接有時不夠緊密,信息傳遞不及時,導致一些過錯行為不能及時發現。

3、執法考核重追究輕激勵。

執法責任制的考核與目標(績效)管理考核、公務員年終考核等缺乏有機結合,也沒有明確的激勵機制,特別是目前經費相對固定的情況下,更是缺乏獎勵經費的來源。

三、創新和深化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的意見

(一)進一步端正對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的認識

1、繼續提高對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今后稅收執法工作的重心必須是以執法人員為基礎,堅持依法治稅,公平稅負,提高服務,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按照管用、統一、革新的指導思想,結合上級和新形勢下的要求,不斷完善各項制度,特別在橫向稅收執法崗責體系建設上,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并把深入推進機制創新、促進稅收執法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作為長期堅持的稅收執法工作指導方針。

2、增強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的緊迫性和自覺性。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是一項打基礎、建平臺、利長遠的基礎性工作,是解決執法制度缺失、執法責任不落實、消除執法失職違法行為的有效舉措。充分認識到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的緊迫性,進一步增強落實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的自覺性,在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上不甘落后,勇往直前。

(二)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規劃和目標

1、做好稅收執法質量評價體系建設試點和推行工作。州局崗責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確定在霍城局進行試點,按照修改后的《稅收執法質量評價考核體系》開始運行,對所定的崗、所定的職、所定的責、所定的流程、所定的評議、所定的獎懲,從效果上進行檢驗。

2、積極探索州地稅局本級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稅收執法崗責體系建設,難度主要在于綜合執法崗責事務紛雜、不便量化,反反復復在所難免。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自覺融入到探索實踐中去,盡快闖出路子。實現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從基層局向上級局延伸、上級局與下級局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的聯動。

3、統一規范各項考核。結合州黨委效能建設的要求,進一步修訂完善我局《績效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將稅收執法質量評價與績效考核融入一體,減少各種考核名目和考核次數,把集中考核、重復考核、多頭考核向日常化的聯動監督考核轉化,真正為基層減壓減負。

4、實現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的總目標。到2009年底,基本達到崗位設置合理、責任明確清晰、流程運轉順暢、評價標準統一、制度管人管事、監督考核到位、執法質量效率提高、執法工作績效明顯。

(三)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領導,發揮信息化在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中的支撐作用。

一是要加大對執法人員的的信息化培訓力度,提高稅務人員利用信息化手段的執法水平;二是要想方設法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積極籌措資金,及時更新硬件設備,提高辦稅效率;三是要通過軟件設計在工作流程上對執法程序進行約束,減少和避免隨意執法或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發生。

(四)認真做好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保障工作

1、加強領導。要發揮各級黨組在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中的領導和組織作用,進一步加強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的力量,加大對基層局的指導力度。提高抓好當前、注重長遠的能力,在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上做實干家,在持續發展上當好謀略家。

2、統一協調。各基層局在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中,必須按照區局的要求和州局的統一部署,步調一致,積極行動,不能畏縮不前,以各種理由和借口遲滯拖延。

4、不斷鞏固作風整頓成果,把作風整頓與效能建設作為促進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的動力,使地稅執法工作達到嚴謹、科學、規范、高效,保證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完善和落實。

5、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的社會基礎。稅收執法崗責評價體系建設,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根本性的系統工程,需舉全局之力、需全方位舉動、需全員積極參與,因此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導向性、服務性、啟發性作用,引導群眾,發動群眾,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全面落實。

篇(4)

The Soil Cultivation System in Jiangnan of Modern Times

Abstract:

The soil cultivation system is an essential link of the farm crops system, which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crops planter system. This article will aim at the soil cultivation system in Jiangnan of modern times. Firstly, we will carry on the concrete soil cultivation link of each main crops, then discuss the cultivation system in different crops distribution area combining with the crops planter system.

key words: Jiangnan; cultivation farm tools; soil cultivation

土壤耕作制度簡言之就是土地如何耕作的問題,實質在于通過犁、耙等工具的機械作用改變土壤耕層構造和地面狀況,以調節土壤水肥氣熱等因素,為作物播種、出苗、生長與發育提供適宜的土壤環境。其由一系列的技術環節所構成,主要有翻耕、耙地、耖田、起垅、開溝、筑畦、中耕、耘耥等[1]。從歷史上來說,土壤耕作制度是不斷發展的,對此諸多前賢學人已有相關研究[2]。對于江南所在的中國南方水田的土壤耕作制度而言,以郭文韜先生的研究最為突出。他認為古代中國南方水田的耕作系統大體分為三個環節,即水田的耕耙耖、旱作的開垅作溝及套復種的免耕播種。具體來說,又有兩種結合方式,一種是稻麥兩熟田的水耕與旱耕結合,即耕耙耖耘與開垅作溝的結合,另一種是套種田的耕與不耕結合[3]。不過,雖然諸多前賢學人已有開創之作,但由于他們的研究基本都是總體性的,故對于作物種植過程中具體的土壤耕作環節問題卻論述不多。基于此,本文就力圖對這一問題進行較為細致深入的探討,時空范圍則限定在近代的江南東部平原地區[4]。在具體論述過程中,我們將先對近代江南地區的耕作農具進行簡要論述,然后再對各主要作物種植過程中的具體土壤耕作環節進行探討[5],最后再與作物種植制度相結合以探討不同作物分布區內的土壤耕作體系問題。

1、 近代江南地區的耕作農具

土壤耕作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耕作農具,而這些農具又是與一個地區的環境特征及具體的作物種植相適應的,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耕作農具也應該是土壤耕作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近代江南地區的土壤耕作農具有兩個系統:一個是畜力耕作系統,主要農具為犁、耙、耖,由畜力牽引進行;一個是人力耕作系統,主要農具為鐵搭,由人力使用進行[6]。當然,這兩個系統間并不是截然分開的,在某些情況下也可相互結合,如在冬播作物的種植過程中,前期的土壤耕作可憑借畜力或人力進行,但后期的開垅作溝與中耕管理環節卻通常只能由人力進行。

畜力耕作系統的最主要工具就是犁。與自然環境與具體的作物種植制度相適應,近代江南地區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犁型,即小犁與大犁,也就是水地犁與旱地犁。水地犁主要用于水稻播種及插秧前的水田耕作,而旱地犁主要是用于耕稻板田,也就是割稻后的土地耕作,另外棉花等旱作也是使用這種犁。水地犁犁頭為尖形,犁耳為魚背狀,這樣在耕作時土就自然會向左右兩側分散。旱地犁的構造略同于水地犁,惟是犁底較短,犁轅較長,犁身稍偏于后,原因在于旱地犁較水地犁耕作時費力,所以犁身較短,這樣耕作時就能減少負土量。同時,旱地犁重量較輕,犁轅較長,則這樣耕作時拖拉才會更加有力[7]。由于自然環境的關系,水地犁在江南地區的應用中占優勢地位。犁外,就是耙與耖。耙的作用在于把大土塊弄碎以利于作物種植的進行。耖則是水稻耕作過程中的特有農具,其作用在于進一步把土塊弄碎,起熟化水田土壤的作用。對此,《王禎農書》云:“耖,疏通田泥器也,耕耙后而用此,泥壤始熟矣。”但其更主要的作用還在于把泥漿蕩起混勻,再使其沉積成平軟的泥層,以利于插秧的進行。正如鄺璠所云:“耙過還要耖一番,田中泥塊要勻攤。攤得勻時好插秧,攤弗勻時插也難。[8]”對于秧田整治而言,又有一種稱為耱的農具。耱又名耢,用于摩平整細田面,通常是一塊平板,摩刮起的泥土運至凹處逐漸填放、刮平。在江南水田地區這項作業通常被稱“落平”[9]。對此,《王楨農書》亦有言:“平板,平摩種秧泥田器也。用滑面木版,長廣相稱,上置兩耳,系繩連軛架車,或人拖之。摩田須平,方可受種。即得放水浸漬勻停,秧出必齊。”

鐵搭是人力土壤耕作的主要農具,其也有多種形制,以適應于不同環境與不同工作環節下的工作。如在浙江平湖縣,每年秋收之后,為種植春花作物,此時須將田土翻轉一次,俗稱翻寒田,工具就向用大鐵搭,亦稱鐵耙(俗稱寒田鐵搭),此種為鐵搭中之最大者,四股之端各有鐵角,翻土最為有力。春花收獲后,在種水稻前,田地亦須翻轉一次,俗稱翻白田,相比之下,翻寒田是深耕,故用大鐵搭,而翻白田較淺,只用中等鐵搭(俗稱尖刺),其股端為尖形。種水稻所用工具則為小號鐵搭(俗稱攤耙),功用在于將田土攤勻。又鑿溝所用之鐵搭,名帶翹,大小略小于寒田鐵搭,股較細,為防止折斷,在盡頭橫套鐵條一枝[10]。嘉善縣,鐵搭則有滿封、套封、平齒、尖齒之分類,滿封、套封用于水田翻耕,而尖齒、平齒大多用于旱地耕作[11]。鐵搭整地后,通常再用相同的工具弄碎泥塊,也有用人力拖拉耙進行的,在耙上放大石條,由人拉動耙田。

曹幸穗先生認為,近代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出現了一種簡單化趨勢,即人力代畜力,從“犁耕文化”倒退到了“鋤耕文化”[12],而其實質就是人力耕作系統對畜力耕作系統的代替。當然,這種趨勢不是從近代才開始的,而是很早就已出現。如據曾雄生的研究,南宋以后,由于人口的遷移、增長及在此基礎上的多熟制的推行,江南地區能夠用于飼養耕牛的土地日益減少,于是耕牛的飼養量也就日漸降低。到了明代,這種現象更加嚴重,以致于人們不得不以鐵搭代替耕牛耕地,所以《沈氏農書》與《補農書》也很少提到養牛的情況[13]。只是到了近代這種趨勢更趨嚴重。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人口壓力所導致的土地零細化。由于人均耕地面積少,因而單靠人力加簡單的鐵搭就足以勝任了,于是在這種情況下耕牛的使用也就變得沒有必要。如在崇德縣:“耕地面積狹小,又無荒山草地,平時耕種,人力足以勝任,故牛之飼養尤少,幾云絕跡。[14]”開弦弓村,也是“農田較小,每戶的土地又是如此分散,以致于不能使用畜力,農民只用一種叫做‘鐵鎝’的工具”[15]。常熟興隆鎮亦存在同樣的情形,“田少勞多,歷史上很少養牛,個別富裕人家偶有飼養”[16]。對于這種情形,德國人瓦格納也說:“南方的稻田常是極小,以致獸力無所施,這上面固然全靠鋤頭(即鐵搭——筆者注),即在較大的田地上,鋤頭的使用也是完全普遍的。[17]”與之相反,在那些相對耕地面積較多而人力較少的地方耕牛的飼養就會增多。如在吳江縣,其東北部地區相比于西部地區,由于人口少而耕地面積多,故全縣的耕牛基本上就都分布于此[18],自然畜力耕作系統也就更為盛行。當然,這種趨勢并非是直線進行下去的,在某一短暫時期內也曾有所反復。如運動后,江南地區的耕牛飼養就一度有增長的跡象[19]。之所以如此,除移民習慣的因素外,背后的關鍵原因可能還在于人口大量死亡所導致的戰后人地關系的相對松弛。

2、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土壤耕作

水稻整地,分秧田與本田兩種。秧田整地,多選擇土質肥沃、灌溉便利的冬閑田或綠肥田為之,細細耕耙。如果是冬閑田的話,一般都要冬翻,預備播種前再行翻墾,灌水后反復耙碎,然后進行掏秧溝的工作(據筆者所見,此項工作通常用腳踏進行)。通常溝深半尺左右,兩溝間即為撒播稻谷的畦面(俗稱秧扇),有時為保證秧溝筆直,先用草繩對面拉直,再沿繩掏出秧溝。秧溝做好后平整田面,并去除稻根等雜物,再用推秧板推平田面,然后便可播種了[20]。為防止過多的稗草混于秧苗間,有時會采取如下措施:“將面泥丕刂去,掃凈去之,然后墾倒,臨時罱泥鋪面,而后以所浸谷下之。[21]”據筆者在江南農村所見,每條秧畦寬約1.5米左右。秧田整地的基本技術要求,姜皋認為要“宜平宜松”[22]。

本田整地,因前作的不同而有多種形式,如《雙林鎮志》所載:“冬日刈稻后即將田墾轉,以深為貴,至來春三月重加翻劚,謂之鈔田,欲其土塊細碎得水易融合也。有冬不及墾,直至插秧時爬轉者,曰筅箒田,以稻本尚留也。又有墾板田,有雖墾而未加鈔者,曰鑊蓋田,以土片大如鑊蓋也。又有并不墾轉,蓄水在田,近夏至徑插青,謂之爛水田,此皆惰農所為,良農不出此。至若得種春花之田,菜麥既收,翻平溝稜而細削之,謂之折麥稜。[23]”不過總體言之,主要分為三種,即冬閑田、綠肥田與冬作田,此外還有一種就是長期漬水的冬水田,只是在江南地區并不占重要地位。但不管哪種形式,具體耕耙耖的三個環節基本不變,只是每一環節進行的次數各不相同,通常耖只在插秧前進行一次,耕與耙則可能需要進行多次[24]。

冬閑田,俗稱白板田,一般先要進行冬耕,但不耙。對于冬耕的基本要求是力求早,正如農諺所言:“正月犁田是塊金,二月犁田是塊銀,三月犁田是塊鐵,四月犁田是個鱉”[25],這樣經過一個冬天的凍融與曝曬,土壤疏松,又可除草漚肥與消滅害蟲,因而對于春種有極大的好處。正如宋應星所言:“稻田刈獲不再種者,土宜本秋耕墾,使宿藁化爛,敵糞力一倍。[26]”而對于冬閑田的具體耕作環節問題,包世臣曾有詳細論述:“刈稻即起板,勿耢。……入春凍解,又耕之,及時,又耕之,乃耢。冬不耕者,老土耗下澤,流土刮上膏,土板不經凍,塊硬稻柔,不能起土,收常減。春不耕者,土性凍澀不和,亦減收。[27]”是為三耕一耙。當然,各地情況并非整齊劃一,如吳興縣第六區,先冬耕或春耕一次,分秧前再耕一次,然后耙平;第九區則是先冬耕,然后臨插秧前再耕一次,然后耙平,則在這兩個地方耕作環節為兩耕一耙[28]。而在桐鄉縣,傳統習慣則是多不從事冬耕:“農民狃于習慣,每年種稻一次后,多不從事冬耕,坐令大好空間,逐年荒廢,殊堪惋惜。[29]”

對于綠肥田,通常為二耕一耙,立夏至小滿時節犁轉土地直接把綠肥翻入土中,或者先把綠肥作物砍成二至三段再翻耕。第一次通常干耕,幾天后灌水以讓綠肥充分腐爛,然后插秧前再淺耕一次,耙耖后便可插秧[30]。對于綠肥田的土壤耕作,松江縣廣大農民的基本經驗之一是“早車(耕)田,慢種秧”,就是說翻耕紅花草和移栽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間隔,以利紅花草充分腐熟[31]。其具體的土壤耕作環節為:小滿前一周左右時,把綠肥翻入土內七八寸深,小滿時節再用水車向田內車水,當田內積水到達一定程度時再用牛牽引進行耕田,耕過之后再用耙進行碎土作業;沒有耕牛的農家則用鐵鎝進行耕翻[32]。

冬作田則通常為兩耕兩耙,冬作物收獲后隨即平整溝稜,先干耕,時間允許的話可以進行一兩天的曬田作業,然后灌水耙田,待插秧前再進行一次耕耙作業,隨后耖平即可插秧。在舊松江府地區,冬作田的具體耕作環節為:耕田開始前先整理田疇,然后犁翻土地,有用牛力,亦有用人力者,耕后耙,是為第一次;耙后灌水入田,四五日后再犁、再耙,是為第二次;也有少數農家為力求精細而進行第三次者[33]。嘉善縣冬作田的傳統大田耕作亦多為兩耕兩耙[34]。

而對于長期漬水的爛水田,一般是一年只種植一季水稻,水稻收獲后通常不耕,只是到來年插秧前再行耕耙耖的工作,一般只進行一次。對于這種田塊,由于常年積水而又只耕耙一次,因而對于作物的生長很是不利,所以曾在中國工作的德國農學家瓦格納說:“耕作僅限于種稻之前幾時,……土壤的耕作這樣少,而土壤的流通空氣也很少,結果便看見這種長在水中的土地完全普遍的發生一種沼鐵,很有害于植物的生長。[35]”

以上我們主要從畜力耕作系統的角度論述了近代江南地區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土壤耕作環節。與之相比,人力耕作系統由于沒有畜力等外力的協助,因而在具體的耕作環節上可能就相對簡單一些。如在開弦弓村,人們先用鐵鎝翻地,“翻地以后,土地粗,地面不平。第二步就是耙細和平地,使用同一工具。一個人翻耙平整一畝地需要四天”。平整土地后灌水入田,每畝田再用一天的時間加以平整,然后就可以插秧了。也就是說,具體的耕作環節只有一耕兩耙,并不進行冬耕。至于鐵搭耕地的具體過程,則如下[36]:

農民只用一種叫做“鐵搭”的工具,它的木把有一人高,鐵耙上有四個齒,形成一個小銳角。農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舉過頭先往后,再往前甩,鐵齒由于甩勁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

平湖縣的人力翻墾工作,也只是在春花作物收獲之后、將種水稻之前,用鐵搭將田翻轉一次,然后用攤耙將田土攤勻,即行插秧[37]。吳興第一區,本田整地也是只靠人工進行,雖亦為冬閑田,但冬季多不耕地,通常只是于預備插秧時用鐵鎝翻土一次,再耬平即可[38]。在此更是只有一耕一耙。至于具體的耕作法及效率問題,光緒《松江府志》則有此記載:“一土大一鋤,以舊稻幹根為準,以鋤去根二,三鋤去根六,所謂三鐵搭六稻幹。如此來而往復,一人日可鋤一畝。”

對于翻墾稻田的技術要求,沈氏認為一是要深,二是要趁好天氣,他說:“古稱‘深耕易耨’,以知田地全要墾深。切不可貪陰雨閑工,須要老晴天氣,二、三層起深。[39]”此外的另一項技術措施就是要力求做得平整,這樣才能夠使整個稻田都能夠均勻的得到水的維護[40]。田整好后插秧,當秧苗長到一定程度時便進行耘耥的工作,以清除田間雜草與疏松土壤。 3、其他作物種植過程中的土壤耕作

棉花,對于前作而言亦有好幾種情形,即冬閑田、草子田與冬作田。冬閑田,一般也要進行冬耕,把表土翻到下層,把底土翻到上面,然后來春播種時再整理一遍。“隔寒將地岔起,以冀害蟲凍死,曰岔地。清明后耙松,曰倒地,以牛犁之,曰翻。若土塊過粗,再駛一過,曰劃。[41]”不論冬季還是春季的整地,“宜多次”,如此才能使“泥土細熟”[42]。當然,在具體的整地環節上可能各地情況不一,如在嘉定,冬閑田就先于冬間翻耕一次,然后到播種前再仔細整地一次[43]。太倉縣則不冬耕,通常是于清明前后耕起整地[44]。綠肥田,則到谷雨左右再行耕田,連同綠肥作物翻入田中以做基肥,在川沙就有此種方式施行:“掩入苜蓿頭以作基肥,總以土壤勻細、經畫井然為合宜。[45]”冬作田,又具體分為兩種情況。如果是元麥、蠶豆等冬播作物的話,則到立夏左右收獲之后再行耕耙土地。如在嘉定就是如此,春花收獲后直接用犁耕地,然后用鐵耙(又稱為劃耙)弄碎土塊,并平整土地[46]。太倉縣具體環節亦同[47]。如果是小麥、油菜等冬作地,由于小麥與油菜的收獲期要到小滿左右才開始,而這通常已錯過了棉花播種的最佳時機。正如農諺所云:“谷雨早,小滿遲,立夏種花正當時”、“立夏花,大把抓;小滿花,不回家。[48]”為把握農時,人們便采取了免耕播種的方法,即在冬小麥收獲前一二十天把棉籽播于麥田內,待小麥收獲后再行發育。對此,包世臣曾說:“溝塍種小麥者,及小滿可于麥根點種。刈麥,棉長數寸,鋤密補空,每窩三莖,深鋤細敲,無減專種。[49]”在川沙這種方式被稱謂“攢花”,只是小麥通常要條播方可。但由于可將“花子及時播入”,因而也就“毋庸翻墾”[50]。

與水稻整地相比,棉花整地過程中沒有耖的工序,耕耙次數也沒有那么多,相對較為簡便一些。但棉花種植過程中需要做畦開溝,這項工作要在耕耙之后進行。在南匯,做畦的工作俗稱分畹,“令土凸起成行,畦背之闊無過六尺,高七寸,此行與彼行交錯如犬牙,俾一泄水”,但通常是“闊以三尺為度”,且“尤須中高邊低,取其泄水”。做好畦播種后開溝。溝分兩種,即直溝與橫溝,直溝是與畦相平行的溝,橫溝又稱腰溝,與畦相垂直。“每塍周圍務開極深水溝一條(深一尺五寸闊一尺),其在田心每隔三四畹開溝一條(較周圍之溝略淺狹),每畹頭開小水溝一條(長約五六尺),尤須開浚極深腰溝一條,不然多雨時恒恐水積傷苗。[51]”與南匯相比,嘉定的畦寬在1.5米至3米之間,通常在2米左右,也是中間稍高、兩邊稍低以便于泄水,畦與畦之間為排水溝,溝深在10到20厘米之間,每隔二三畦的溝開得稍微深一些,畦的兩頭也分別開溝一條,類似于腰溝的開浚。棉花播種于畦的中間,臨近排水溝的兩側則種植大豆[52]。畦做好后播種,在棉花的生長過程中再進行多次的中耕鋤草工作。

麥類作物,水稻收獲前幾天先排水干田,收獲后隨即耕翻土地,很多情況下根本就不進行耙的作業[53]。即使耙的話,由于時間緊促,一般也只能是一耕一耙,然后作畦開溝,畦寬通常與上述棉花畦相類似。溝也分兩種,即橫溝與腰溝。正如《王禎農書》所言:“起土侖為疄,兩疄之間,自成一畛。一段耕畢,以鋤橫截其疄,泄利其水,謂之腰溝。”對于麥田整理的技術要求,《農政全書》有言:“玄扈先生曰:耕種麥地,俱須晴天,若雨中耕種,令土堅土各,麥不易長,明年秋種亦不易長。南方種大小麥最忌水濕,每人一日只令鋤六分,要極細,作垅如龜背。”沈氏則認為:“墾麥棱,惟干田最好。如爛田,須墾過幾日,待棱背干燥,方可沈種。”張履祥亦說:“種麥又有幾善,墾溝揪溝,便于早:早則脫水而埨燥,力暇而溝深,溝益深則土益厚;早則經霜雪而土疏,麥根深而勝壅,根益深則苗益肥,收成必倍。[54]”畦做好后播種,在作物的生長過程中要注意適時清溝理墑,對此徐光啟曾言:“冬月,宜清理麥溝,令深直瀉水,即春雨易瀉,不浸麥根。[55]”在此過程中有時還同時進行敲菜麥溝的工作,就是用鐵鍬拍打麥的畦棱以使之緊實,一方面起壅土的作用,一方面也有利于行水。

其他一些冬播作物,如油菜、蠶豆等,與小麥的整地技術基本相同,在此不贅述。只是就油菜來說,在某些地方畦可能要作的比麥窄一些,如筆者在湖州所見的油菜畦,大約只有50——60厘米寬,高約30厘米左右,畦面很窄,寬約十幾厘米左右,極為類似于北方的紅薯溝。草子,一般都是采取免耕播種的方式進行播種。“于稻將成熟時之時,寒露前后,田水未放,將草籽(紅花草)撒于稻肋內,到斫稻時,草子已青,冬生春長,三月而花,蔓延滿田,墾田時翻壓于土下,不日即爛,肥不可言。[56]”

桑樹[57],作為一種多年生植物,對于已成型之桑園自然翻耕無法用牛力進行,只能由人力用鐵搭進行。按照沈氏的記述,一年之中,桑園的翻土要進行兩次。第一次是在秋后、冬季前進行,稱為墾,“墾地須在冬至以前,取其冬月嚴寒——風日凍曬。必照墾田法,二三層起深”。第二次是在春季進行,稱為倒,也就是按與第一次相反的方向進行,“若倒地,則春天雨水正多,地面又要犁平(即扒平——陳恒力注),使不滯水,背后腳跡,盡數揉平”。對于墾地與倒地,要在晴朗天氣時進行,“非天色極晴不可。若倒下不曬一日,即便逢雨,不如不倒為愈”。此外,桑園還要隨時鋤草,稱為丕刂,亦是“尤要天晴,尤要草未生而先丕刂”[58]。包世臣也認為:“凡桑田皆宜春秋兩耕,隔間三尺。[59]”當然,每一個地方不一定都是完全按照包氏、沈氏等所說的方法進行,如在吳興,翻耕就只在冬季進行一次[60]。

4、余論

土壤耕作制度是與一個地區的作物種植制度緊密相連的,有什么樣的作物種植制度就有什么樣的土壤耕作制度與之相配套,以達到用地與養地的有機結合。由于自然環境的差異性,江南地區可大體分為三個作物分布區,即桑稻區、稻區及棉稻區[61]。棉稻區,作物種植夏作以棉稻為主,輪作方式以一年棉一年稻與兩年棉一年稻占主要地位。同時,由于地勢較高,受水害的程度輕,因此本區冬季作物的種植就相對比較普遍,但由于冬播作物的種植主要是在輪種水稻時才種植,棉花播種后則通常是休閑或播種綠肥,而棉花又是本區最主要的作物,所以總體的作物種植制度以兩年三熟或三年四熟為主。稻區,則由于地勢過于低洼很大程度上并不利于冬季作物的種植,因此本區大部分地區是以一年一熟為主,只種一季水稻,冬季或休閑或種綠肥作物。但由于本區自然環境的差異性及開垅作溝與良好的水利設施等保障措施的實行,水稻——麥油等一年兩熟的種植制度在本區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桑稻區,則一方面由于地勢低洼,另一方面也受蠶桑高收益的影響,冬季作物的種植也并不普遍,在種植制度上則以一年一熟制占優勢地位,絕大多數地方一年只種一季水稻,冬季或休閑或種綠肥作物[62]。

由于作物種植制度的不同,則各區間土壤耕作體系也必然就有所不同。棉區,棉稻輪作,則土壤耕作體系結合了水田的耕耙耖、旱作的耕耙與開垅作溝及棉麥套種與草子撒播過程中的免耕播種環節。具體耕作環節為:一年棉一年稻,則結合方式為:耕耙(或免耕播種)、開垅作溝——免耕播種(若種綠肥)——耕耙耖——耕耙、開垅作溝;兩年棉一年稻則為:耕耙(或免耕播種)、開垅作溝——免耕播種(若種綠肥)——耕耙、開垅作溝——免耕播種(若種綠肥)——耕耙耖——耕耙、開垅作溝。稻區,一年一作的話,則為耕耙耖——免耕播種(若種綠肥);一年兩作,則為耕耙耖——耕耙、開垅作溝。桑區,由于桑的情形比較特殊,只有人力墾倒這一環節,而對于糧食作物而言,由于一年一作占優勢地位,則土壤耕作制度主要為耕耙耖——免耕播種(若種綠肥)。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由棉區至桑區,土壤耕作制度呈現逐漸簡化的趨勢。棉區由于冬季作物種植廣泛,且夏作物采取水旱輪作的方式,因而土壤耕作制度也就最為復雜;桑區,田以一年一熟為主,地也只是以人力墾倒,因而也就最為簡單;稻區,即有大量的一年一熟制,也有相當程度的一年兩熟制,因此土壤耕作體系處于兩者之間。

-------------------------------------------------------------------------

[1] 劉巽潔等:《中國耕作制度》,農業出版社,1993年05月第1版,第195頁。

[2] 如郭文韜:《中國古代的農作制與耕作法》,農業出版社,1981年12月;(日)天野元之助:《中國傳統耕作方法考》,載華南農學院主編:《農史研究》第3輯,農業出版社,1983年4月。

[3] 郭文韜:《略論中國古代南方水田的耕作體系》,《中國農史》1989年第3期。

[4]大體相當于原蘇、松、嘉三府、太倉直隸州全部及湖州府大部。

[5] 對于大豆,由于一般是間作于其他作物行間,土壤耕作方式也就與其間作的作物相同,因此不予以專門論述。

[6]受資料所限,在論述過程中將主要圍繞畜力農具耕作系統展開進行,對人力農具耕作系統只能簡單論及。雖然就實際情形而言,由于近代江南地區存在著一個人力代畜力的趨勢,因此人力耕地在近代江南地區或許居于更為重要的地位,但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實在有限,因此只能簡單提及。

[7] 《浙江農佃制度之調查》,《中外經濟周刊》第207號,1927年4月9日,見章有義:《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二輯),三聯書店,1957年,第392頁。

[8] (明)鄺璠:《便民圖纂》卷1《耖田》。

[9]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江蘇省志》第18卷《農機具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3月,第50頁。當然,耱并非完全由畜力來牽引,在缺少耕畜的地方亦有用人力拖拉的。同樣,耙也有用人力拖拉進行的。

[10] 據《浙江農佃制度之調查》《中外經濟周刊》第207號,1927年4月9日,見章有義:《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二輯),三聯書店,1957年,第394頁;劉大鈞:《我國佃農經濟狀況》,上海太平洋書店,1929年9月,第156——158頁。

[11] 嘉善縣志編纂委員會:《嘉善縣志》,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4月,第224頁。

[12] 曹幸穗:《舊中國蘇南農家經濟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1月,第103—106頁。

[13] 曾雄生:《跛足農業的形成——從牛的放牧方式看中國農區畜牧業的萎縮》,《中國農史》1999年第4期。

[14]趙文彪:《崇德、德清獸疫防治之經過及畜產調查》,《浙江省建設月刊》第8卷第9期,1935年3月,第14頁。

[15]:《江村農民生活及其變遷》,敦煌文藝出版社,1997年8月,第125頁。

[16] 常熟市興隆鎮志編纂委員會:《興隆鎮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8月,第181頁。

[17] (德)瓦格納:《中國農書》,王建新譯,商務印書館,1934年9月,第232頁。

[18]吳江縣地方志編篡委員會:《吳江縣志》,江蘇科技出版社,1994年7月,第191頁。

[19] 如《烏青鎮志》卷7《農桑》所載:“清咸豐庚申、同治甲子吾鄉兩次兵燹以后,村落為墟,田地荒蕪,豫、楚、皖及本省寧、紹、臺之客民咸來墾荒,其耕耘多用牛功,……既省費,亦省功,鄉民亦有用牛力耕田者。”

[20]姜彬主編:《稻作文化與江南民俗》,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第132—133頁。

[21] 民國《烏青鎮志》卷7《農桑》。

[22] 姜皋:《浦泖農咨》。

[23] 《雙林鎮志》卷13《農事》。

[24]當然,各工作環節在每次操作時可能并非只進行一遍。

[25]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編:《上海農諺》,中華書局,1961年,第197、198頁。

[26]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上《乃粒》,見謝國楨:《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頁。

[27] (清)包世臣:《齊民四術》卷1上《農一》上《任土》。

[28]何慶云、熊同龢:《吳興的稻麥事業》,《浙江省建設月刊》第8卷第6期,1934年12月。

[29] 《擬請督導各鄉農民,從事冬耕期增副產而除螟患案》,1946年7月28日。桐鄉市檔案館,檔案號:M8—12—65。

[30] 鄒超亞主編:《南方耕作制度》,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第48頁。

[31] 《上海市松江縣城東人民公社單季晚稻豐產經驗調查研究報告》(初稿),1959年12月25日,上海松江區檔案館,檔案號:6—11—20。

[32]滿鐵:《江蘇省松江縣農村實態調查報告書》,1940年,第82頁。

[33] 《松江米市調查》,1936年7月1日,第41頁。要指的一點是,由里面的論述可知此處的松江指的是原松江府,而非單純指松江縣。

[34]嘉善縣志編纂委員會:《嘉善縣志》,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第233頁。

[35] 瓦格納:《中國農書》,王建新譯,商務印書館,1934年,第238頁。

[36]:《江村農民生活及其變遷》,敦煌文藝出版社,1997年,第125—126頁。

[37]張宗弼:《浙江平湖農業調查報告》,《統計月報》第1卷第3期,1929年5月。

[38]何慶云、熊同龢:《吳興的稻麥事業》,《浙江省建設月刊》第8卷第6期,1934年12月。

[39] 陳恒力:《補農書校釋》,農業出版社,1983年,第25頁。

[40] F. H. King:Farms of Forty Centuries。

[41] 民國《嘉定縣續志》卷5《物產》。

[42]民國《南匯縣續志》卷19《風俗志二·物產上》。

[43]滿鐵:《上海特別市嘉定區農村實態調查報告書》,1939年11月,第66頁。

[44]滿鐵:《江蘇省太倉縣農村實態調查報告書》,1939年11月,第68頁。

[45] 民國《川沙縣志》卷5《實業志·農業》。

[46]滿鐵:《上海特別市嘉定區農村實態調查報告書》,1939年11月,第66頁。

[47]滿鐵:《江蘇省太倉縣農村實態調查報告書》,1939年11月,第68頁。

[48]農業出版社編輯部:《中國農諺》(上),農業出版社,1980年5月,第507頁。

[49](清)包世臣:《齊民四術》卷1上《農一》上《作力》。

[50]民國《川沙縣志》卷5《實業志·農業》。

[51] 民國《南匯縣續志》卷19《風俗志二·物產上》。

[52] 滿鐵:《上海特別市嘉定區農村實態調查報告書》,1939年11月,第63頁。

[53]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東大農科1924年所作的《江蘇省農業調查錄》(滬海道屬、蘇常道屬及金陵道屬)里很明顯的看出來。就所有的春花作物來說,這一點似乎很普遍。

[54]陳恒力:《補農書校釋》,農業出版社,1983年7月,第39、106頁。

[55]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26《樹藝·谷部下》。

[56] (清)姜皋:《浦泖農咨》,見《續修四庫全書》第97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7]嚴格來說,桑并不能算做大田作物,不過考慮到桑樹在近代江南地區的重要性及大面積種植,因此在此把其作為一種大田作物對待。

[58]陳恒力:《補農書校釋》,農業出版社,1983年,第42——43頁。

[59] (清)包世臣:《齊民四術》卷1上《農一》上《任土》。

篇(5)

2009年8月17日,農業部批準了兩種水稻、一種玉米的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雖然頒布安全證書并不等于商業化,但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植卻實質上在湖北等地已經悄悄進行并形成一定規模。

轉基因技術在農業中應用以來,一直存在著生態安全、食品安全、人類健康等諸多爭論。而在這場爭論中,作為主角的農業生產者和食物消費者,卻一直沒有發言的機會。

如果我們陷在轉基因水稻是否安全的爭議里,爭論就永遠沒有完結。在這個糾結中真正重要的是,以水稻為主糧的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是否得到了尊重。

6年前就有人種植轉基因水稻了

3月下旬的武漢,正是春種的好時候。要下秧的農民們都急著買稻種。江夏區土地堂鎮建樓董村的村民董克江站在老水牛拉的犁耙上,在剛剛翻過的土地上打碎大的土坷垃。董克江在琢磨著,自己是去買抗蟲的轉基因稻種呢,還是去買普通稻種?

董克江猶豫的原因,是因為目前的轉基因抗蟲水稻并不合法。但董克江和他的鄰居們,對這種“能抗蟲的種子”或“不用打藥的種子”,卻一點也不陌生。

“村里種了好幾年了,總有人能買到這種種子。”董克江說。五里界鎮唐涂村村頭的胡姓村民也說:“2004年,五里界就開始種植(這種不用打藥的種子)了。”

今年3月2日,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在就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答記者問時表示,發放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并不等同于允許商業化生產。“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和《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首先要進行嚴格的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達到標準的才可獲得品種審定證書;之后,相關種子企業還要通過嚴格審核才可獲得轉基因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方可進行種子生產經營。”也就是說,目前在市場上任何出售、種植轉基因大米和種子的行為,并不合法。

曾流到珠三角多個城市

2005年前后,一種可以不用打藥又高產的轉基因稻種在湖北江夏、孝感、咸寧等地區出現,讓當地的農民很興奮。董克江說:“開始他們并不知道那就是轉基因的水稻種子。”

“種子公司的人說這種子可以抗蟲、增產,很多人就拿來試種了一下。”董克江說。這種Bt轉基因水稻,是在水稻中引入一種特殊基因后,會產生Bt蛋白,這種蛋白會讓食用了這種水稻的螟蟲引起腸麻痹而死亡。正是這樣特殊的抗蟲功能,可以使水稻的農藥使用量減少,進而達到增產的目的。

“開始是幾家種,后來逐漸擴散,大家開始搶著種。”董克江所在的土地堂鎮很多村民都種上了這種抗蟲水稻。

種了轉基因大米的農民,對吃這種大米都抱有很謹慎的態度。唐涂村的胡姓農民告訴記者,當時他家種的3畝稻谷,全部賣給了私人米廠,或賣給糧所,鄰居家的這種大米賣剩下的,都拿來喂雞了。而胡姓農民自己吃的,都是自家種的兩畝早稻,是自己留種的傳統大米。

“綠色和平”的調查報告顯示,“湖北省的孝感、咸寧、江夏等地區都有大規模轉基因水稻種植,湖北2004年最少有950~1200噸轉基因大米已經流入市場。這些轉基因稻米已流到廣州、中山、順德、珠海等城市。”2004、2005年湖北種植轉基因水稻的種子流出源頭,證據都指向了華中農業大學。江夏區五里界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的魏武就向記者證實:“剛開始種子是華農發的,今年華農沒貨,我們就沒貨。”

轉基因稻種涉及多家種業公司

2004年,綠色和平組織曾在湖北展開了對轉基因水稻種植的四次調查,并于2005年4月13日了調查報告。湖北省農業廳隨即對已種植的上萬畝轉基因水稻進行鏟除。

但是,一直以來,因為抗蟲的轉基因水稻種子具有省事(少打農藥)、增產等功能,私底下一直在售賣并進行種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轉基因專家還告訴筆者:“不只是湖北,在福建和江西都有轉基因水稻的規模種植。”

作為唯一一家獲得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的單位,華中農業大學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也被認為是轉基因水稻種子流出的源頭。但是據筆者進一步調查,市場上有更多不同品種名稱和包裝的轉基因水稻種子在銷售,而且涉及多家種業公司,顯示可能有更多的公司參與到轉基因水稻種子的生產和銷售之中。

轉基因稻種其實并不難買到。今年3月中旬,筆者在江夏區的紙坊鎮古驛道種子一條街的種子店,就買到了46元一包的、被店主稱做“抗蟲汕優63”的稻種。檢測結果表明,這種稻種是Bt轉基因品種。

轉基因糧食背后的巨大利益

轉基因水稻在湖北等地的規模種植,誘因是多方面的。其中,240多億的轉基因研究專項資金和巨大的轉基因種子市場價值,無疑攪動了各方的利益神經。

“200多億的資金,擱在哪個部門,就至少解決了未來十年的吃飯問題。而且轉基因是‘金種子’,一旦市場化落地生根,對生物公司來說,簡直就是滾滾財源。”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首席研究員薛達元直言。

“中國搞轉基因是匆忙上馬的,現在與轉基因沾點邊的就能拿到項目,連市一級的農科所和種子公司都能拿到項目,全國的專家都被刺激起來搞轉基因。”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說。

據資料顯示,中國目前有100多種轉基因稻種在各大實驗室待命,等待批準。

數據顯示,中國的種子市場價值已經從2001年200億元增長到目前的500億元左右,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種業市場。作為全球第一大水稻生產和消費國、第二大玉米消費國,中國轉基因作物市場猶如一座等待開掘的金礦,各個研究機構和公司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跑馬圈地”。

轉基因的審批過程不明不白

2009年11月27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方立峰發現了一份清單。這份清單表明,農業部批準了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

無數的中國消費者一夜之間突然發現,自己每天吃的主糧將要被改變。

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彭于發也是當前這屆安委會成員之一,他對媒體公開表示,從1997年開始,轉基因作物的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的認定,一直遵循行政審批慣例,但確實從未對外公開。“我們承認在這類事情上,精英的知識和能力比公眾要強,但我們第一,沒把握他們是否足夠強,強到肯定能做出正確的決策;第二,不清楚他們在多大程度上在為公眾謀利益,多大程度上在為自己謀利益。”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周立如此表示,公眾必須對轉基因水稻享有充分的知情權與選擇權。起決定作用的“安委會”成員是怎樣產生的,我們也不知道

篇(6)

中圖分類號:TP79 文獻標識碼:A

1 監測系統的意義

應用資源衛星數據,許多國家開展了農業資源調查、農作物長勢監測、面積監測和產量預報等。農情信息是指導農業生產、制定糧食政策與對外貿易政策的重要信息。早在20世紀70年代西方多國就合作開展了大面積農作物長勢監測、遙感估產計,充分利用了農業、氣象、數學、計算機、GPS地面調查及遙感技術。近20a來,一些西方國家利用資源衛星進行小麥、大豆、水稻、玉米和馬鈴薯等農作物的估產,以增加或減少某種農作物的種植或確定糧食政策。

遙感技術在我國農業上的應用,從20世紀70年代末起步,經過20a的艱苦努力,目前已發展到實用化水平。我國農作物遙感估產研究取得了很大發展,從冬小麥單一作物發展到小麥、水稻、玉米等多種作物,從小區域發展到大區域,從單一信息源發展到多種遙感信息源的綜合應用,監測精度不斷提高。

農作物遙感估產包括長勢與趨勢監測和產量早期預報等兩個方面。在充分利用多年來遙感估產成果的基礎上,建成了NOAA AVHRR數據實時預處理系統,并利用AVHRR最大NDVI圖像與上年同期數據對比實現農作物長勢遙感監測;在高精度耕地數據庫的支持下,解決和研發了作物長勢遙感監測綜合方法、區域作物生長過程遙感提取方法。從實時作物長勢監測、作物生長過程監測、農業氣象分析、物候和土地利用等輔助信息的運用等角度,構建了綜合分析作物長勢的技術。利用遙感技術對農作物進行監測具有效率高、費用低、靈活性強、簡單易用和多用途的特點,精度基本可達95%以上。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進入21世紀后,建立現代化高標準的農業生產基地,對決策的科學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運用原有的信息渠道很難保證所需信息的可靠性、精確性與時效性。建立“東北地區玉米、水稻、大豆遙感監測系統”可實現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時、定量和定位,將使農業的科學決策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促進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加快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步伐,實現農業與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世紀70年代以來,歐美等先進國家應用遙感技術在農業生產上取得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國是農業大國,特別是東北地區耕地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比較發達,本項目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它的實施也將在農業生產、農業資源保護開發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2 監測系統的目標

監測玉米、水稻種植面積增減變化及原因;背景數據庫的建設;地面樣方布局設立;玉米、水稻單產估算模型設計;玉米、水稻長勢監測。

3 技術路線

3.1 信息獲得

通過SPOT、TM、CBCS圖像獲取農作物種類、面積和分布狀況;通過MODIS圖像進行農作物長勢及洪澇、干旱災害的監測;利用GPS技術進行地面監測并對遙感圖像進行校正和補充;利用GPS技術設立固定監測點,結合遙感圖像監測對區域內的土地沙地、堿化及洪澇進行監測;通過調查獲取有關圖件、數據及其他自然與社會經濟資料。

3.2 建立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

用GIS對獲取的各類信息進行格式化與規范化處理、儲存。

3.3 信息分析

運用GIS監測空間分析功能和有關專業模型,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解譯、分析、摸擬、監測。

3.4 決策支持

在信息分析的基礎上,通過信息與技術集成形成決策支持系統,提供咨詢服務,并可具體回答以下幾個方面問題:各作物的面積、產量、長勢、環境現狀、存在問題、農業環境發展趨勢、資源利用形狀、沙化、堿化、洪澇的范圍、程度、分布等。

技術流程圖見圖1。

圖1 技術流程圖

4 監測系統的內容

4.1 劃分不同的區域

根據東北地區不同的生態特征和地域分異規律,確定玉米、水稻生態區區劃指標,劃分出若干個玉米、水稻生態適宜區。在生態適宜區的基礎上劃分遙感監測區,然后進行監測樣點的配置。每個生態適宜區作為一個估產單元。

4.2 收集玉米、水稻生育期數據資料,建立東北地區玉米、水稻生育期基礎資料數據庫

按玉米生長的苗期、拔節期、抽穗期、籽粒灌漿(臘熟)期和水稻生長的拔節期、花期、灌漿期收集日照、溫度(≥10℃積溫)、水分(降水量、蒸發量)、養分、旱災、風災數據資料;收集各個不同生態適宜區的種植制度、農業措施、播種方法的資料;把所收集的數據全部錄入到數據庫中。

4.3 選擇最佳衛星監測時相

玉米面積提取:穗期階段至花粉期階段(7月下旬至8月中旬)。

玉米產量預測:以高空間分辨率衛星數據為基礎,利用EOS衛星的MODIS資料數據,對玉米拔節期、抽雄期、成熟期的NDVI進行監測,通過長勢監測對比,計算出玉米單產。

水稻面積提取:利用資源衛星TM或CBCS選擇水稻的花期影像,提取水稻面積。

水稻產量預測:以高空間分辨率衛星數據為基礎,利用EOS衛星的MODIS資料數據,對水稻各個生育期進行NDVI監測。通過長勢監測對比,結合其他資料,計算出水稻單產。

4.4 監測樣方的地面資料調查與獲取

以劃定的生態適宜區為基礎,平均每個生態適宜區布設5個樣方,要根據自然地理特征及玉米、水稻主產區的不同,有側重的布設樣方,地面樣方的尺寸應為500m×500m或1000m×1000m大小。

地面樣方調查方法是首先在每個生態適宜區內確定1個代表本區最基本的土、肥、水、氣等因素的樣方,進行實地調查。然后統一調查項目,統一調查標準、統一調查時間,在各樣方上展開工作。地面樣方調查分為兩部分。一是小地類調查,每種作物完成一次即可。二是地面抽樣樣方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樣方內的各種地類面積(GIS管理),每種作物完成一次;長勢和旱情(含其他可調查的重大自然災害類型、程度等);單產調查;訪問農民。

調查所獲取的各種圖件資料、數據資料、樣方調查報告由項目組人員分別數字化錄入、建檔并存入數據庫中。

4.5 面積監測中的小地類系數獲取

以玉米水稻生態適宜區為基礎,從每個生態適宜區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實地測量,計算出小地類系數,每種作物抽樣應不少于10個樣方,樣方尺寸不小于1000m×1000m×1000m。

4.6 種植面積圖解譯、編制與成果匯算

采用RS軟件對玉米、水稻面積進行解譯、面積量算、匯總。采用GIS應用軟件對解譯面積進行編制繪圖。

篇(7)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30-207-01

初中地理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科學。它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雙層性質,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基本技能。“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下稱《標準》)的教學理念之一。我們要利用地理課給學生提供與其生活環境及周圍世界相關的地理知識,幫助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和技能,讓他們科學地認識周圍世界,增強他們的生存能力,讓他們認識生活、適應生活、欣賞生活并創造生活,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

一、研讀教材,結合生活常識和經驗,解讀地理概念、原理,理解掌握地理知識

初中地理教材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明顯體現出幫助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教學理念。作為地理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生活常識來解讀地理知識,讓他們掌握有用生活的地理知識,使之對地理學習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地理學習的興趣。比如,教材使用“多變的天氣”為課題,并提供了有關天氣現象的資料卡,幫助學生明白天氣的概念,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天氣與生活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在教學“多變的天氣”時,我就要求學生從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幾個時間段來分別描述今天、昨天的天氣情況,并預測明天的天氣,比如:早上涼、現在暖和或早上氣溫低、現在氣溫高;早上沒有風、中午刮風、現在風更大了,昨天下雨、今天晴天等等,這時候,我及時幫助學生歸納梳理相關知識,讓他們認識到:天氣是時刻變化的,是一個短時間的狀況,天氣現象則包括陰晴、冷熱、風雨、雷電、雪霜等。然后,我設計了相關問題,繼續引導學生討論回答:①分析說出當地(蘇北)一年四季的天氣特點。②秋天我們出門時,要注意那些天氣現象?③討論當地季節性的氣象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活動有什么關系,那些有利、那些有害?當時,學生積極參與,激烈討論甚至是爭論,每一小組都得出相應的答案。這時候,我進一步引導他們討論說出:④哪些天氣現象會給人們生活帶來災害?⑤對于破壞性天氣我們應該采取那些有效預防措施?這樣以來,學生通過利用已有生活常識,他們交流、合作、思考、討論、歸納、總結,有效地培養了他們的問題意識,課堂教學效果明顯。

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結構,還要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聯系,并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和變化的規律。《標準》要求“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

二、聯系實際,關注新形勢新發現,激發學生探究熱情,掌握地理規律和知識

地理學具有地域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它既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又研究各種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結構及其空間差異和聯系。我們要積極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這也是《標準》所倡導的理念之一。學生要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識,就要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我們要構建一個學校、社會和家庭資源共享的開放性地理課程,利用那些歷史的、現實的、自然的或人文的鄉土文化,幫助學生認識地域差異,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同時,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以滿足他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比如,學習《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的差異》,對于氣候干濕差異及其對人們飲食、居住環境的影響,我就要求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調查活動。比如,①我國南、北方的居民主食及其主要成因分別是什么②為什么有的地方房頂是平的,而有的地方房頂尖尖的?③廣東、山東地區為什么生產瓷磚而且質量好,其他地區卻不可以?④火鍋是人們冬季的鐘愛,為什么四川火鍋、重慶火鍋更受青睞?為了調查完成任務,學生在調研這些問題和形成調查報告的過程中,肯定要付出許多勞動,更會獲取很多的人文知識和地理知識。課堂上,他們要通過調查報告,解決相關問題,歸納得出一些規律,完成各自任務。進而拓展引導,得出結論:以上幾個問題主要是由于這些地區的降水量不同(干濕差異)以及氣候差異等條件形成的。這樣,學生就自然懂得一個地區降水量的多寡以及氣候的干濕程度,不僅影響這個地方人們的飲食起居,還影響著這個地域的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質量及相關產業機構,比如,蘇杭的蠶絲和絲綢產業、北方的棉花和棉紡業、西北的牧業、東北的糧食等等。

另外,我們還要引導學生關注國內外的科技動態,特別是地理學方面的新形勢、新變化、新發現、新發展等,從而,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比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發的高產水稻,是生物學方面的重大突破。但是,雜交稻使我國水稻的種植區域擴大,其面積占有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50%以上,畝產提高了20%,大大解決了我國糧食問題,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積極效益。航空航天技術看上去太高端,好像與平常百姓沒有關系。其實,航空航天技術與地理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系極為密切,載人飛行能夠全面探測、尋找和確定礦藏與地下水資源等,能夠進行森林、草原等大面積植被的治理工作,能夠探測高原地帶冰雪變化情況。我們不但要讓學生了解這些知識,更要以此引發他們的探究熱情,讓他們關注高科技、新局勢,了解新發展、新成果,逐漸萌生探索新知的興趣。

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活動關系密切,我們要利用生活常識、生活現象、生活經驗、生活體驗等為地理教學服務,利用他們幫助學生理解地理概念、解釋地理現象、歸納地理規律,從而,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和培養地理基本技能,促進他們可持續發展。

篇(8)

1.2010年工作匯報

1.1糧食作物生產技術指導

一是根據農時季節開展培訓;二是通過縣電視臺舉辦技術講座、印發技術資料、組織農民推廣員等多渠道培訓;三是設立農業技術服務熱線、田間進行技術指導、集中村、組群眾召開技術培訓會等多種形式培訓。下鄉進行生產技術調查18次,開展技術培訓18000人次,發技術資料5萬份,舉辦縣電視臺專題技術講座12期,向市縣業務主管部門上報小麥、水稻等作物生產技術意見,調查報告和技術總結等20多份。根據農時季節,下鄉進行生產調查,研究技術方案,撰寫調查報告,提出生產技術意見,做好超前技術服務。開展主體技術培訓方面。

組織2名高級農藝師,科技下鄉包村技術服務。站長帶領下。7名農藝師,經常出車做好巡回指導,鄉、村與包村干部、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戶建立聯系,進行麥田管理和中后期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指導。縣電視臺做了跟蹤報道。通過巡回指導麥田春季及中后期管理,使今年小麥在遇到冬春季寒潮頻繁,低溫寡照,造成小麥成熟期推遲10天左右;生育中期寒潮低溫使穗粒數減少;后期多陰雨造成赤霉病等病蟲害后發作等特殊氣候條件下,減產幅度很小。據調查,小麥平均單產273.8公斤,較2009年減產20.8公斤,減7.06%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保證了小麥生長穩健。據在重陽鎮半川村調查,偃展4110配方施肥麥田千粒重平均43.2g而習慣施肥麥田千粒重平均為37.3g最低只有33.3g玉米、水稻等主要秋糧作物上,全面落實了配方施肥、中耕、化學除草、病蟲防治、適時收獲等關鍵技術措施,使我縣秋糧在今年生育期間陰雨寡照低溫的不利天氣條件下,沒有發生大面積倒伏等災害,壓低了災害損失。水稻生育中期病蟲危害較多,水稻田間管理的各個環節,深入稻區田間調查,針對生產中存在問題,村、組召開培訓會,指導稻農科學防治,合理用藥,使田間管理的關鍵技術措施達到家喻戶曉,落實到田間地頭。

1.2試驗示范推廣及技術創新情況

進行試種觀察,1.2.1食用菌試驗研究:對袋料香菇9608進行提純復壯選優工作。對我站保存的9608系列、8079399015栽培種。已經取得了第一手資料。今年繼續進行“三明139黑木耳300袋品種及栽培觀察試驗,品種特性及袋式地栽試驗;從魯山縣引進段木香菇進行分離制種試驗。

1.2.2示范:

丹水、田關、回車等鄉鎮建設萬畝高產高效示范區,糧食生產上。全面落實規范化生產技術措施,主攻單產,提高品質,節本增效。示范方內實行統一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統一選用優良品種,統一取土化驗,統一供配方肥,統一播期播量,統一病蟲草害防治。小麥示范方每個鄉鎮示范面積30005000畝,平均畝產320kg較2009年產量基礎平均每畝增30kg農技站結合小麥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范區,回車鎮建立示范區3880畝,其中吳崗村1350畝,王營村1300畝,大塊地村1230畝。據收獲前調查,平均畝穗數30.2萬,穗粒數31.8粒,千粒重39.2g平均畝產320kg比未開發區平均畝穗數29.5萬,穗粒數30.6粒,千粒重38.2g平均畝產293.1kg增產26.9kg增幅9.2%丹水、田關示范區平均畝穗數29.8萬,穗粒數32.2粒,千粒重39.5g平均畝產322.2kg比未開發區平均畝穗數29.3萬,穗粒數30.9粒,千粒重38.5g平均畝產296.3kg增產25.9kg增幅8.7%回車、五里橋等鄉鎮建立玉米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范區,2個千畝示范片,今年災害天氣條件下,示范區明顯減輕了雨澇災害,較未示范區增產2成以上。五里橋鎮北堂村和五里橋村建立水稻萬畝示范區,經收獲前測產,平均畝成穗19.2萬,穗粒數125.8粒,千粒重27.5g平均畝產564.6kg取得了好的效果。

丹水、五里橋獼猴桃基地開展萬畝獼猴桃無公害栽培技術示范,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特色農業上。無公害防治病蟲害,果實套袋等技術措施,提高了果實產量和品質,增加了果農效益;農藝師王百強在丁河鎮豐山村科技下鄉,指導獼猴桃園套種小辣椒,取得了好的效果;桑坪、西坪等15個村香菇高產示范150萬袋,推廣免割袋栽本資.料來源于貴-州-學-習-網培花菇100萬袋,開展技術培訓15期,300余人次。推廣規范化栽培技術,使污染袋減少5萬袋,成品率提高15%,出菇率提高10%,增效達25%。

1.2.3新品種新技術推廣

其中新麥19播種4萬畝,豫麥70-36播種3萬畝,兩個品種占麥播面積的42.7%,平均畝產337kg,小麥:以新麥19和豫麥70為主導品種。總產2360萬kg濮麥9號、10號播種3萬畝,占麥播面積的18.3%,平均畝產320kg總產960萬kg洛麥21播種2萬畝,占麥播面積的12.2%,平均畝產326kg總產650萬kg5品種較全縣平均畝產273.8.0kg增684萬kg配方施肥技術推廣15.0萬畝,按10%增幅,約增產小麥411萬kg兩項總增小麥1095萬kg增值1971萬元。

推廣鄭粳9707豫粳6號、新豐2號等優質粳稻品種,水稻:2.0萬畝。結合配方施肥、盤育拋秧、合理用藥,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畝產達512.6kg約增產稻谷260萬kg增加產值620萬元。

以正大12安玉12農大221長城218等優良品種為主,玉米:15萬畝。今年受到暴風雨漬澇災害天氣影響下,約增產玉米290萬kg增值520余萬元。

推廣種植寧R97-52萬畝,豫薯7號:1萬畝。平均畝產鮮薯2500.0kg,紅薯3.6萬畝。總產鮮薯7500萬kg較徐薯18增產28%兩品種共增產鮮薯1640萬kg增值980萬元。

1.3農技推廣方式方法創新

1.3.1新形勢下的農技推廣工作:

一是通過下鄉開展生產調查、技術培訓指導和新技術示范推廣,做好跟蹤服務;二是以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為紐帶,建立農技推廣網絡,為做好新形勢下農技推廣服務工作。扎實開展科技入戶工作,聯系農民技術推廣員和科技示范戶300余名,做好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如田關鄉的推廣員曹正濤,矢志鉆研作物育種,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已培育出了幾個小麥新品種,有1個品種已參加了省級區試,還進行玉米雜交育種,已測試出了3個苗頭品種;田關鄉的李榮普、王彥麗,回車鎮的任子敏,五里橋鄉的杜順哲、謝運華,丁河鎮北峪村的龐天成,重陽鎮半川村的陳光成、云臺村的查振興,軍馬河鄉毛坪村的路仁敏等,承擔我站的小麥、玉米、水稻、紅薯、食用菌等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有效地解決了農村技術棚架。三是通過實施項目推廣新技術。

技物結合,進行食用菌試驗、示范、推廣和技術指導,服務農民增收。每年推廣優質食用菌種30萬斤左右,提高農民種植效益,增加社會效益,站也收到較好的經濟效益。食用菌技術推廣:站為服務好縣香菇為主的食用菌這一特色農業,組建了食用菌技術推廣中心。以提供優質菌種服務為主導。

測土化驗,配肥中心工作:進行小麥、水稻、花生、獼猴桃、山茱萸等作物施肥調研。研制各作物專用肥配方,配制專用配方肥,采用項目加基地,典型示范引導等多種形式,技物結合進行配方施肥推廣服務。專用配方肥在獼猴桃和山茱萸等產業上施用已成習慣,但由于受價格等多種因素制約,糧食作物上推廣面積仍偏小。

1.3.2農技站內部管理工作:

把全站工作分為業務、配肥、食用菌技術推廣中心和高豐裕農資服務公司四個小組。領導班子合理分工,農技站內部管理上。各負其責,通過月、季、半年工作督察,年終總結,保障各項工作順利完成。一是建立科學、嚴格的規章制度,年終考核,獎懲兌現。二是強化培訓,提高素質。根據縣域特色農業把“果、藥、菌”作為支柱產業的特點,每周二下午組織政治及業務學習,建立學習簽到和考核制度,請專家授課,不斷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效率。三是明確工作重點,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通過以上管理使全站職工踏實工作,爭創佳績,順利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1.4重大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情況

1.4.1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其中包括100個個性化服務土樣,填寫農戶施肥調查表600份,為100個農戶開展了個性化測土服務。完成2009年2005個土樣的檢測分析任務,主要測試土壤樣品全氮、有效磷、速效鉀、緩效鉀、有效硫、有機質、PH值7項常規項目,并將化驗結果錄入數據庫。土樣采集與化驗分析:按照《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方案》,完成土樣采集任務600個。

其中小麥60個,植株測試:2009年120個植株粉碎樣的分析任務。玉米60個,測試小麥和玉米的籽粒和莖稈全氮、全磷、全鉀、水分。

豐缺指標試驗4個,田間試驗:完成小麥氮肥用量試驗4個。三區示范試驗10個;玉米氮肥用量試驗4個,豐缺指標試驗4個,三區示范試驗10個,安排20102011年度小麥氮肥用量試驗4個,豐缺指標試驗3個,肥料利用率試驗1個,三區示范試驗10個。

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40期;對縣鄉農技人員、肥料生產經銷企業有關人員、村組農民技術人員和示范農戶的培訓,技術指導服務和技術入戶:結合高產創建。發放技術資料50000份,施肥建議卡50000份;利用廣播電視宣傳20次、報刊宣傳12次、墻體廣告、網絡宣傳、科技趕集等形式,廣泛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按照養分豐缺指標、作物需肥規律和畝產標準,提出小麥肥料配方3個:N26P10K9N23P10K7N24P10K6夏玉米肥料配方2個:N28P9K8N26P8K6水稻肥料配方1個:N26P8K11,測土配方施肥物化指導:根據農戶田塊土樣化驗結果。獼猴桃肥料配方1個:N23P10K12農戶可根據自己田塊土壤養分含量,選擇不同的氮磷鉀含量復合肥、配方肥施用。如小麥,高肥地可選用45%26-10-9復合肥,缺氮素的可選擇如40%24-10-6高氮復合肥,氮磷鉀都低的可選擇40%23-10-7復合肥,缺磷鉀田塊可選用硝酸磷+氯化鉀或尿素+二銨+氯化鉀。按照配方,生產供應不同區域配方肥,送肥到村,農戶

覆蓋了全縣288個行政村、涉及8萬農戶。其中小麥15萬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全年共推廣測土配方肥施肥面積40萬畝。畝增產小麥30.3公斤,增產率10.2%畝均減少合理用肥節肥(折純)4.5kg畝均增收節支22.5元,總增效節支337.5萬元。玉米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0.0萬畝,畝均增產56.7kg增產率16.1%畝均節肥(折純)1kg畝均增收1.6元,實現增效節支616萬元。水稻2萬畝,獼猴桃2萬畝。配方肥施用面積完成15萬畝,推廣配方肥6300噸。全年共實現增收糧食1113.1萬kg增收節支3239.94萬元。

丹水、田關、回車、五里橋等鄉鎮建立了小麥、玉米、水稻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范區和千畝示范片,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建設:結合高產創建活動。百畝示范方。

農民科學施肥水平得到提高,通過項目的實施。施肥習慣由過去的只注重氮、磷施用改為氮、磷、鉀、微搭配施用,盲目施肥變為測土配方施肥,過去靠多施肥求高產轉變為計算產出投入比例,施肥水平明顯提高,有效地解決了施肥不合理問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土壤中氮、磷、鉀和微量元素趨向平衡,減少了養分流失,初步達到土壤養分的均衡協調;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防止了化肥殘留土壤、流失水域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抑制了盲目施肥對土壤的人為破壞,改善了項目區土壤環境質量,有利于生態平衡,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其中丹水鎮1個村6000畝回車鎮2個村8000畝,五里橋鎮3個村8000畝,重陽鎮4個村8000畝;涉及農戶7000多戶,1.4.2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試點工作:今年我繼續在4個鄉鎮開展3萬畝施用商品有機肥提升土壤有機質。共發放商品有機肥3000噸。項目區的回車、五里橋2個鄉鎮3個村建立了5個調查點,已經對8個點取土化驗,開展土壤有機質補貼項目效果監測點5個與試驗點3個,定點監測實施效果。

2存在問題及2011年工作計劃

2.1存在問題

農技推廣業務活動及公益性調查研究、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難以開展;二是專業技術人員存在缺位斷層現象,一是農技推廣經費缺乏。實施專業技術性強、工作量大的科技項目時,工作進度跟不上上級要求,材料整理不夠及時。專業技術人員緊缺,工作忙不過來。

2.22010年工作計劃

做好生產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一是服務全縣糧食生產。全年完成大型生產調查14次以上,提出作物生產技術意見,指導群眾抗災減災,增產增收。

二是繼續完成測土配方施肥國家補貼項目的工作目標任務。

篇(9)

在__鎮尊三村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勞弱戶、外出戶不再為種田而擔心,鄰里間也不會出現為土地爭執引起的糾紛,農民不但能學到科學種田的本領,還能獲得一筆可觀的勞務收入。村民劉保元喜滋滋地告訴記者,他一年能拿到土地流轉費和國家糧補5000多元,還能從合作社獲取勞工費8000元,“參加合作社比自己種田成算多了,不要擔風險,還能照顧家庭,搞第三產業。”

尊三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建在該村31組。該組地處馬豐公路西側,有52戶農戶,345畝耕地。土地集中且肥沃,歷史上就是糧棉豐產方基地。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出現了有田無人種甚至拋荒的現象。有些農戶因為缺技術,嚴重影響了種植效益。去年,村黨支部征得村民同意,決定成立尊三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

篇(10)

    (二)加工管理方面《協大農報》還注重農業生產中涉及的貯藏加工、土壤改良、生產管理等方面前后期工作的文章:第2卷第1期朱雄的《柑桔采收貯藏包裝的幾種方法》認為,柑橘的腐爛,大部分是由果皮表面的傷痕,逐漸衍進,所以要減少這種腐爛,應當在果實的采收貯藏包裝盒運輸上特別注意。文章對這些環節都詳細的分步驟注明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并配以示意圖,使得讀者更加直觀。[12]而在第3卷第1期的《柑桔類之加工與利用》一文中,陳肖柏認為福建市國內是出產柑橘的重要地區,以往只重生產,不重加工利用,導致供求不能相應,盈虧未得調劑,暴斂天物。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對柑橘類的加工利用進行改進。文章從柑橘汁的制備、保鮮;金桔的罐藏;糖金桔的調制方法;柑橘類果皮的利用等方面對福建省所產各類柑橘的加工利用方法進行了詳細論述和推廣。[13]第3卷第2期宋瞻驥的《米谷倉庫之設計》則對戰時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米谷倉庫的設計進行詳細的論述。從設計前的準備、基地的選擇、設計的要求、倉庫構造、建筑材料、附屬建筑、建筑設備及經營的費用預算等方面按操作步驟一一寫明,并舉例詳細演算,使讀者一目了然各不同存量的米谷倉庫設計的方式方法,具有可操作性。[14]第7卷第1期張天福的《九一八揉茶機之構造與用法》一文,作者認為,我國茶葉欲謀復興,需要從產制運銷各方面同時著手。就茶葉制造方面,尤其以揉捻的工藝不衛生與不合理,一直為國外人士所詬病。文章詳細介紹了作者設計的簡便手搖揉茶機———“九一八揉茶機”的構造和用法。該機經濟耐用,簡單便利,不但可以改變用腳揉捻的不衛生狀況,又可以使茶葉卷緊,既美觀又不至于流失茶汁,提高了茶葉品質,增加了銷售價格,同時還能節省人力。[15]另外還有第4卷第1期宋瞻驥的《米谷倉庫之構造及貯藏方法》、第8卷第1-2期合刊陳維和黃維垣的《酸度與稻谷貯藏品質之關系》、第4卷第4期林振驥的《施用石灰與土壤改良》、第5卷第2期林振驥和黃恬靜的《肥料鹽與水稻土壤之初步研究》、第11卷第1-2期合刊和第12卷第1-2期合刊河為廉的《改良福建土壤幾種豆科作物的初步研究(I)(II)(III)》、第2卷第1期陳時中《李鹵咸制造法》、第2卷第4期沈孝容《枇杷裝罐試驗》、第3卷第3期陳振鐸的《福安社口茶園土壤之機械與化學分析(附:傾斜地茶園設計法與土壤管理法)》、第8卷第3-4期合刊翁紹耳的《代替法在農場管理上之應用》等等。

    (三)森林畜牧方面《協大農報》登稿還包括了森林畜牧等農副業方面:第2卷第2期楊賜福的《簡易造林涉及須知》強調了植樹并非造林。整個造林工作涉及林地風土、樹種選擇、造林方法、林苗定植、后期管理等方面。文章從福建省造林須注意的樹種、植樹時期、造林地點、保護撫育、獲益時間這幾個問題詳加論述。[16]第6卷第3-4期合刊林世澤的《植物蛋白質比率對于菜鴨生長之影響》一文認為飼料對于鴨有維持身體各部需要、促進生長、供給蛋的生產、長肥四個功用。文章通過對邵武當地就地取材且價格低廉的飼料進行試驗,得到了對飼養鴨子有效又經濟的飼料組合和成分(從經濟和生長速率考慮15%蛋白質比率最優,),以方便農戶選擇。并用試驗數據說明剝殼的小鴨比自然脫殼的小鴨死亡率高得多的事實勸誡農戶。[17]還有第11卷第3-4期合刊李來榮等的《福建幾種重要林木之天然繁殖》、第2卷第1期詹英賢的《邵武木本植物初步調查》、第9卷第1-2期合刊李來榮等的《山松天然繁殖之觀察》、第3卷第1期詹英賢的《武夷山林木種類之觀察》、第1卷第1期林青的《邵武畜牧概況及其改進建議》、第3卷第1期江福堂的《邵武牛會之調查》等文章也是對此方面的論述。

上一篇: 創業計劃論文 下一篇: 愛情心理學結課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永久免费AV无语国产电影 |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 婷婷中文色字幕 | 日本色婷婷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