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5 11:48: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創業計劃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科技創新驅動產業演進的理論研究進展
產業升級發展是經濟發展的主要表現形式,經濟發展的過程實質上也是產業結構逐步高級化的一個過程。Clark(1940)通過經驗分析揭示出了三次產業逐步演進的內在規律。那么這個規律是如何形成的呢?Clark研究發現這個規律形成的原因除了需求因素之外,不同產業的技術進步效率才是關鍵。Schumpeter(1942)充分認識到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重要貢獻,并認為科技創新不是孤立事件,在時間上也不呈均勻分布,先是一些企業科技成功創新,領先市場,之后是大多數企業爭先跟進、模仿;產業發展的實質就是由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一個不斷破壞舊的、創造新的內部經濟結構的一種創造性破壞過程。20世紀50-60年代,Kuznets在研究產業演化規律時指出單一產業部門的興衰往往是與科技創新緊密聯系的;Rostow(1963)認為主導產業部門是區分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主要指標,而由科技創新所帶來的產業持續增長則是這些產業之所以能夠成為主導產業部門的一個關鍵原因。Porter(2008)認為產品創新、過程創新和專有知識的擴散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產品的創新可以擴大企業的市場范圍,實現產品差異化,進而增加企業利潤;過程創新或者工藝創新能夠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專有知識的分享或擴散則會影響到整個產業或行業的持續競爭優勢。由此可見,科技創新是產業演進發展的根本原因。當前,更多學者對科技創新作用和影響產業演化的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其中,以1978年哈佛大學的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學院的Utterback提出的描述產業技術創新分布形式的A-U創新過程模型最為典型。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創新類型和創新程度取決于產業發展的成長階段,形成了以產品創新為中心的產業技術創新分布規律。A-U模型為我們更好理解技術創新和產業生命周期之間的關系提供了線索,它不僅考慮了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之間的關系,而且指明了在單一產業發展的不同時期應如何對創新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產業變遷。呂明元(2009)運用A-U模型對技術創新推動產業成長的路徑及機制進行了研究,認為不同產業的創新演化規律有其自身特點,應該結合產業的自身屬性以及特定的國家和歷史階段進行具體分析,從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A-U模型。除此之外,眾多學者還探索了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內在作用機理,如,張倩男(2008)、趙玉林(2012)等;實證分析了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如,施建軍(2009)、江可申(2011)、孫冰(2012)等。近年來,個別學者開始從科技創新的需求側,即從需求空間、需求異質性和需求條件、需求約束等視角出發勾連市場需求、科技創新以及產業發展,研究它們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如,孫軍(2008)、孫曉華(2012)等,從而改變了以往過于側重如何改變技術創新的供給,進而推動產業發展的傳統研究范式或路徑。從上述研究文獻可知,學者圍繞科技創新與產業演進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同產業的創新演化規律有其自身的特點,還應該結合產業的屬性以及特定國家和歷史階段進行具體分析。
三、現代科技驅動文化產業發展的理論研究進展
以“文化產業”、“文化與科技”、“文化產業與科技”為關鍵詞進行CNKI檢索,之后再經過篩選,發現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化產業概念的層系研究(段莉、胡惠林,2013);文化產業集群的研究(雷宏振,2012);文化產業發展的競爭力分析(朱智文,2013;馮根堯,2014);文化產業國際比較研究(郭玉軍,2012);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和戰略研究(金元浦,2012),等。僅有部分文獻圍繞文化產業和現代科技的融合問題進行了一般研究,但大多是理論的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見于數字產業、內容產業等新興文化業態的零星論述中。如,胡惠林(2007)就認為科技創新是推動文化產業革命和發展的主導性力量,正是現代科技的不斷更新與突破決定著文化產業的發展進程。解學芳(2007)、張培奇(2010)、祁述裕(2011)等在研究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也充分認識到文化產業與現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解學芳(2010)進一步深入地對現代科技發展與文化產業管理制度的邏輯演進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從長期來看,現代科技發展與文化產業管理制度形成了互動和諧的邏輯關系;但短期內,文化產業管理制度與現代科技進步之間往往存在時滯性,現代科技的反文化特性以及管理主體的利益之間會存在明顯的時間差。顧江(2010)通過構建赫芬達爾指數對我國大多數省域的文化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融合程度進行了測算。張京成(2011)、朱自強(2012)等在研究文化創意產業、數字內容產業等過程中紛紛認為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是這些新興文化產業形成和發展的典型特征。近兩年,個別學者還對文化產業的科技貢獻率進行了實證分析,如鄭世林和葛珺沂(2012)運用DEA-Malmquist方法對我國文化產業的全要素生產率進行了測算,但由于我國文化產業統計工作起步晚,統計口徑不一致,導致數據收集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因此,全要素生產率方面的研究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總體來看,當前國內外有關現代科技與文化產業交叉研究的文獻規模相對而言較少,且比較零散,亟需開展系統化的研究。當前研究更多側重于理論可行性辨析,實證研究還非常薄弱,也有待今后加強。
2文化產業推動工業設計的發展
做為不斷創新產品理念的蘋果公司,在2008年就被《財富》雜志評為最受美國歡迎的企業,蘋果公司總能使用硅片和軟件“不斷制造奇跡”,喬布斯深知那時蘋果公司不具備在基礎技術和商業模式上進行顛覆的能力,所以選擇了比較快速的以工業設計為創新點的iMac深受消費者的青睞。蘋果公司的發展史表明,工業設計產業已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性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可以看出工業創新將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多的價值。工業設計創新產業作為集藝術文化為一體的創新性產業,在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通過添加人文元素增添產品的附加值,也可以通過常以產業的發展,挖掘現在工業的發展規律,找出設計導向情感的交叉模式,開拓文化產業發展新的發展空間,推動文化與設計的整體上市。
3文化產業背景下工業設計的未來趨勢
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知識服務于一體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工業發展對解決人類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就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所處的環境,需要中國多種文化元素融合到本質創新中去,不僅僅外顯為中國創造更應該強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民族文化來彌補諸多設計不足,以工業創新歷年來創新表現民族底蘊。如今設計行業已成為集科學性和藝術性為一身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我國在大力發展文化創新產業,推動文化科技創新,以文化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重要引擎,充分發揮文化與科學技術相互促進的關系,以科技文化帶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立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科技平臺,以工業產品設計作為涵蓋科技、文化、設計、多媒體等相關行業的多類平臺。
上海現有的幾百家服務于消費類的工業設計公司中,大都不具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研發新產品的能力,多數僅停留在簡單的仿制和改進階段。原因是這些公司規模小,研發投入經費有限,產品設計單一,缺乏獨立技術支撐的能力,因而始終脫離不了在低價位上掙扎、競爭。現實證明要改變這些狀況,因為一般意義上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已力不從心。產學研合作的高級階段是產學研聯盟,聯盟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合作各方主體在平臺合作的基礎上構建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創造并轉移新知識。新知識轉移既是合作成果的直接體現,也是產學研合作各方主體的主觀要求,其最終目的是實現知識和技術的轉化,提升各自的知識和信息水平,提高產學研聯盟的合作績效,實現合作創新。構建上海創意設計公共服務平臺的目的就是重點依托高新技術創意產業集聚和高校多學科協同創意的技術力量優勢,圍繞“聯合國創意城市•設計之都”的建設,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聯盟的整體優勢,在促進創意設計成果轉化的同時培養創意設計人才。
2工業設計產學研合作聯盟——上海創意設計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方案
上海創意設計公共服務平臺是集人才培養、產學交流、展示評比、項目合作、成果轉化等為一體的新型工業設計產學研合作聯盟,體現出以創意轉化為主導的產學研聯盟特點,是一個面向工業設計(生活消費品等)為主線的以創意轉化為主導的創意設計教學和研發機構。上海創意設計公共服務平臺具體由教學平臺、研發平臺和產業化平臺組成。
2.1教學平臺主要體現在整合高校資源來推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多學科協同創新教學模式是它的主要特色,可以提升創意設計的內涵,實現創意設計的商品化。創意轉化的切入點聚焦在創意產品設計及專利產品的開發和研制上。創意過程中分為二個層次:①發散創意思維,是“量”的體現;②深化創意設計,是“質”的飛躍。在第一層次,以集聚各高校為主參與和搭建各類設計競賽活動。依托上海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海工業博覽會打造上海工業設計領域具有權威、價值、產業形態的國際化設計展示、評比的交流賽事,即設立“上海國際工業設計創意設計大賽”,使其成為國內外工業設計領域學術和設計作品交流的國際舞臺,成為具有影響力的規模化、產業化并在設計界、產業界具有盛譽的賽事活動,成為上海海納百川創意都市的名片。在第二層次,以提升產品的創意設計核心競爭力為主,以取得設計發明專利為目的。集聚高校資源,在畢業設計環節,結合高校多學科優勢,設立多學科協作的畢業設計聯動機制,聯合成立由多校專家和業內專家組成的專家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會可根據市場需求和競賽獲獎作品的二次開發,有針對性的畢業設計選題,各相關學科都可根據本學科涉及到的內容展開課題研究,這種并非虛擬的畢業設計研究課題具有非常高的實用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多學科的互補與碰撞,非常容易產生創意靈感的火花,一些概念性設計也可在多學科協同開發下實現其功能,經過整合就極有可能誕生具有市場價值的創意設計專利產品。
2.2研發平臺主要體現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集成行業資源,開展創意產品的研發,提升創意設計的價值與作用,引領行業的發展潮流。平臺將借鑒發達國家在功能技術產業服務上的建設經驗,協調整合上海科技資源,積極展示和提供包括設計、工藝、產品、材料、市場等方面的功能技術產業服務,將平臺打造成為各具行業特色的工藝技術檢測中心、產品設計論證中心、設計功能體驗中心、創意設計展示中心,使其成為技術研發機構、設計機構、設計師、產業管理者、產品制造企業、技術需求企業、產業園區、創意集聚區以及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平臺,這一平臺既可服務于高校的實踐教學又可服務于廣大的社會生產企業,尤其是改變目前中小企業重模仿、輕研發的現狀,從整體上提升他們的產品質量和經營內涵,形成系統化的產業服務功能,服務于上海、長三角和全國的產業發展。
2.3產業化平臺主要體現在與企業、行業和產業園對接,促使技術轉移和創意產品的直接轉化。通過成果和展示,向地區輻射。根據上海各高校創意設計類專業的定位,先行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東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等在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時尚、服飾、會展、包裝設計方面已經具有一定品牌和優勢的高校為核心,對接一批行業知名度高的企業。先行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擴大。平臺將建立工業設計工藝技術檢測資源數據庫,鼓勵設計機構和制造企業提供設計產品、建立檢測目錄。依托張江科技園區和高校聯合成立創意產業技術應用中心,參與建立工業產品設計技術標準,引領上海各具行業特色的創意產業技術應用中心的建立和發展;依托上海圖書館建立上海工業設計大型數據存儲托管平臺;依托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建立原創設計交易平臺。結合高校文化創意產學發展需求,探索提供網絡數據檢索的服務。擴大與兄弟省市產業集群的戰略合作,集中區域產業資源優勢、高校人才優勢、行業引領優勢、大師工作室品牌優勢,為促進設計產業與制造業的結合、功能技術與設計服務水平的提升、實現產業增值提供一個技術特色明顯、輻射效應顯著的產業服務平臺。
(二)理論解讀“拋錨式”教學模式是建構主義理論在教學方法中應用的典型案例,其核心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與體驗,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課程內容進行情境設計,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際工作的過程。1.教學設計原則第一,圍繞“錨”設計項目。營銷策劃實訓圍繞著“錨”設計實訓項目,這個“錨”就是真實的創業孵化項目。依據真實學生創業實戰需要,設計營銷策劃實訓項目,項目力求真實、有效、可操作。第二,仿真“實訓”強根基。以“小老板”優秀創業策劃方案為個案,在參觀、考察學生創業店鋪(網店)的基礎上,開展創業項目仿真實訓,旨在讓學生扎實掌握營銷策劃各項目的實訓工作流程與基礎技能。第三,創業“孵化”自探究。以成功申報學校創業店鋪為目標,以創業營銷策劃項目為主要內容,學生組建策劃團隊,自主開展市場調研、項目考察、營銷策劃、財務分析等實戰。第四,多維“評價”展技能。學習評價開放多元,以凸顯職業能力為目標,采取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小組考核與個人評價相對接。2.教學實施程序“拋錨式”教學包括五個教學環節,即:創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效果評價。第一,創設情境。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企業真實教學情境,讓學生到現實中探究學習。第二,確定問題。選擇校園真實創業策劃項目作為實訓的中心內容,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立即去解決的實際問題。第三,自主學習。在教師示范與指導下,學生自己制訂計劃、整理思路、收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第四,合作學習。組建學生策劃團隊,小組分工合作,讓學生帶著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工作任務,去思考、去討論、去實踐、去探索、去提煉。第五,效果評價。對學生實訓環節進行多元評價,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強化學生實訓的過程性、成果性、規范性評價。
二、模式建構與路徑探究
(一)組建團隊,做好系統“崗前”培訓1.組建策劃團隊,建立團隊行動規范按照“學習成績、知識結構、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同學關系”進行分組,組建學生營銷策劃團隊,獨立開展營銷策劃實訓。每個團隊指定一個團隊負責人(組長),負責整個團隊項目的執行與內部協調工作。各團隊成員按要求確定自己小組的名字、名片、logo,并制定可操作的團隊行動規范,以確保團隊的凝聚力、執行力。2.組織系統培訓,掌握策劃實訓流程在團隊組建的基礎上,開展營銷策劃的“崗前”培訓。通過培訓,讓學生掌握“拋錨式”實訓的核心要素、營銷策劃實訓的基本流程及核心工作任務。在此基礎上,各團隊進行人員分工并制定實訓工作計劃。
(二)對接崗位,提煉建構“實訓”項目以“創業一條街”“經貿三市”“淘寶工作室”等學校創業孵化基地為平臺,以真實創業項目為載體,以成功競選學校創業項目經營權為目標,參照企業營銷策劃崗位工作任務及流程,對接中職營銷策劃核心技能,提煉研發營銷策劃“拋錨式”實訓項目,明確工作任務、核心技能,為學生實訓奠定基礎。根據營銷策劃“拋錨式”實訓要求,我們共提煉出10個實訓項目,26個工作任務,并且對接每一個工作任務,設計出學生需掌握的26個核心技能(如表1所示),為學生創業策劃實訓提供指導和幫助。
2我國在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創新的動力不足、發展不平衡我國在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方面受政策和資金制約,急于應用型研究,缺乏基礎性研究。基礎性研究的不足,導致應用型研究不能完全滿足農業現代化、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需要,往往只能是在某一方面達到較高水平,但不能做到全面發展。2.2投入不足、經費短缺,科研水平不高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許多領域的科研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在農業機械化領域,政府投入少,經費短缺,導致發展不平衡,農業機械科技領域的研究應用與發展滯后,無法滿足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
2.3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力量薄弱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的主體主要是各級農機技術推廣人員,且大多數是基層農機技術推廣人員,這些人員文化水平不高、知識更新慢,工作經費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導致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能力、創新動力、創新水平受到限制。由于多年農機科研部門效益低下,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大中專學校也關閉了農機化專業,也造成了農機科研人才的不足。
2.4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與現代農藝要求存在一定矛盾我國地大、面廣,作物種類多、耕作方法多。因此,農業機械化必須滿足多種作物、多種耕作方法,才能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這樣就對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能夠適應多種農藝要求。因我國的農藝方面的特殊要求,導致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能力與現代農藝要求存在相互制約的矛盾。
3實現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與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措施
3.1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業機械化社會服務體系國家應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各級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應定位為公益服務類,由各級政府保證必要的人員經費和工作經費,并要調整和錄用農機專業技術人員從事農機化技術推廣、安全監理工作,做到人員和經費雙障。引導農民、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緊密協作,成立以村級為主的農機服務組織。各級農機部門要為農機企業和農機服務組織牽線搭橋,形成政府、農機企業和農機服務組織同臺共舞、共同促進農機化發展的新局面。
3.2建立和完善農業機械化科技保障體系根據國家有關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方面的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國家公益性農機服務機構的經費保障機制,確保各級農機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無后顧之憂,能夠全身心投入農機化服務工作之中。建立和完善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既要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又要充分調動社會和個人資金投入,既要做好農業機械化應用領域研發,又要著力加強基礎性研發。加大農業機械化技術培訓經費投入,著力做好對農民,特別是農機大戶和農機服務組織的培訓工作,本著普及農業機械化技術、注重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的原則,全面加快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全面做好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研發、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使農業機械化的科技創新能力盡快轉化為農業生產力。
二、文化創意產業與品牌設計傳播研究
文化創意作為一種“以人為本”的創造性活動,不僅能作為載體成為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的戰略與途徑,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特征。設計的本質既是創新又包含傳承,其設計文化的創意內涵顯現出時代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雙重精髓。設計不只是維系顧客的方式,也是傳播品牌形象的媒介。文化創意產業通過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開啟品牌設計與文化創意的對話,使品牌傳播更能獨具特色、引起共鳴。這個愿景能將品牌與創意建立橋梁,同時也告訴大眾品牌設計的精神,如何把更好的文化創意落實與具體之上。品牌設計如同音樂,好的音樂能使受眾心靈和意識充滿歡欣,對一些國家而言,品牌設計甚至代表一種全新的文化表達——關于人文的創新和傳播。通過對品牌的文化、精神、形象等多方面全方位研究,對品牌的建立及其發展進行分析,提煉出品牌在文化創意的背景下特有的特征。由此可見,文化創意產業在整體經濟格局中的作用就變得越來越重,甚至在某些依托創意產業而生的國家中,創意產業成為其靈魂。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商業競爭越加激烈,國家將更加重視品牌文化的發展。如何運用文化創意來增加品牌設計的價值,使其意蘊深厚呢?深厚的文化積淀、特定的顧客訴求、廣泛的品牌認知等這些要素,塑造了品牌設計,促進品牌化經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創意產業為品牌設計傳播提供了養料,提到那些運用文化創意傳遞信息,強調內涵的成功案例當屬中國銀行的標志設計。中國銀行是中國本土文化的代表,文化創意需要體現中國特色,因此設計者采用了中國古錢與“中”字為符號基本形來強調傳統文化,給消費者增加信任感。古錢圖形是圓形的框線設計,中間方孔,上下加垂直線,演繹成“中”字符號,寓意天方地圓,經濟為本,給人的感覺是簡潔、穩重、易識別。由此可見,中國銀行贏得了大眾的歡迎與認可,不僅是其品牌設計具有藝術形式美感,還因為它文化內涵意義深刻,可以有效精確的傳達信息,達成一個民族與時代的共識。品牌設計的創造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飽含文化含義、傳遞信息的藝術過程,這充分考驗了設計師的個人素養和審美情趣。優秀的品牌設計不僅是創意符號形式的提煉,更是企業風格的確立與文化信息的傳播。在文化創意產業的大背景下,應以品牌建設為中心,把基礎建設、文化建設及形象設計都納入品牌文化傳播的軌道。對品牌設計傳播進行科學的規劃,運用文化創意方式,以創意驅動經濟發展。
就世界經濟發展來看,創意產業成為其趨勢,而其中工業設計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楊振寧認為:“工業設計是21世紀的核心,如果一個國家對工業設計忽視,必將成為落伍者。”何人可指出:“經濟效益將圍繞工業設計進行”,工業設計在振興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重視該財富極為必要。工業設計在振興國家經濟和提升企業國內外市場競爭力方面的拉動作用超乎人們的想象。工業設計對經濟增長方式具有轉變功能,在建設國家創新和節約以及友好環境方面將發揮巨大的作用,是任何因素不可替代的,為此,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工業設計,都在政策與資金方面給予優惠。創意產業屬于新興事物,其明確提出是在上個世紀末,其歷史經歷為二十年,而300年為工業設計歷史。是在工業化進程中誕生的工業設計,而工業化進程歷史階段不同,其發展特性也具有差異。在當今世界蓬勃發展創意產業的背景下,“創意”與“價值”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旋律,那么工業設計將被賦予哪些新特性?如何定位工業設計與創意產業的關系?在蓬勃發展創意產業下,工業設計的發展之路又將在哪里?而我國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又具有特殊性,如何結合實際發展工業設計?需要我們深深的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我國發展工業設計的重要性
29年前,美國海斯就曾預言:“價格是當今企業競爭的手段,質量將是明天企業競爭的手段,設計是未來企業競爭的手段。”今天,無數企業的發展事實已經驗證了這個預言的正確性。在新世紀新階段,把我國建設成為具備創新特征的國家,是歷史的必然選擇。當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完全依賴于工業設計這個戰略工具,因此世界各國政府越來越高度重視其發展。分析目前我國設計創意產業狀況,工業設計屬于最具發展潛力的,而工業設計的發展也最迫切。在我國制造規模巨大的面前,自主創新的重要途徑就應該選擇工業設計發展。就國家創造力組成來看,設計力處于重要地位,工業設計發揮戰略工具功能,在技術創新水平的彰顯,企業競爭力的提高上其作用不可替代。在現代社會中,如果產品具備了競爭力,則該產品的設計必然是優良的。設計創意產業屬于創新型產業,集成了科學和技術,以及藝術和文化等為一身,這是令人毋庸置疑的,在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進程的推進中,其作用不可忽視。而我國在工業設計發展上,挑戰與機遇并存,因為以設計水平的提升為手段,使產品的高附加值增加,該項事業的前途及其遠大與美好。同時,我國企業現階段重視發展設計,將是打破中國制造局面,轉型為中國創造的重中之重環節。創意產業與工業設計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不斷發展的密切相關因素,而人們認識工業設計的過程也是與社會前進同步,而不斷提升的。當今社會創意產業為主流,重新界定“工業設計”概念極具必要性。在2001年,漢城工業設計家重新定義了工業設計:“工業設計將突破對物質幸福創造的約束。工業設計概念應具備開放性,能夠對現在和未來的需求達到靈活地適應。”據此,工業設計脫離工業產品就是必然趨勢,逐步蔓延到創意產業其他行業,將不斷擴大工業設計外延,而且外延越來越模糊,甚至會不受創意產業約束,形成與創意產業同等地位局面。
(三)文化創意與工業設計的關系
工業設計的不斷擴張首先是在創意產業范圍內進行,但其強大的生命力,發展勢態的迅猛將突破創意產業范圍,力圖對創意產業的束縛進行擺脫,但由于其本身特性的存在,使其與創意產業存在復雜的“扯不斷,理還亂”關系是不可改變的。二者由于具有不同的行業特性,導致形成的矛盾也不同,尤其是迅速發展的工業設計威脅到了創意產業的地位,而且兩者的互相親近,使了解的欲望被增加,對方的每次進步都對自身發展產生振動。引發其思考,成為共同發展尋求的促進因素,這是從總體上所描述的二者關系。以下為具體論述:
1.工業設計的發展對創意產業的發展具有存進功能
就當今全球知識產業來看,在密集型和服務型產業中設計發展得最快。工業設計綜合了科學性與藝術性,在對資源和環境經濟等問題的解決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成為人類生產與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創意產業包括工業設計,因此說工業設計的發展也可視為發展創意產業了,同時發展工業設計對其他相關產業也可發揮促進發展功能,最終促進發展整個創意產業,因此說發展工業設計實質就是對創意產業進行發展。工業設計對于創意產業來說,發揮的支撐作用極為重要,也就是說,今天創意產業所形成的影響力是建立在工業設計基礎上的。在全球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工業設計被視為重要利器,國家和企業對其所產生的高附加值的關注程度也呈現上升趨勢。大賀典雄為索尼公司董事長,他認為:“在市場上分開產品的唯一標準就是設計。”從很多國家和企業的案例中已經充分的證明了工業設計推動創意產業的作用,例如保守和落后以及貧窮曾是韓國的特征,在亞洲危機中曾萎靡不振。1998年,“設計韓國”戰略被韓國政府提出后,工業設計成為政府大力推動與支持的對象,得到高速發展,工業設計使韓國走出金融危機泥潭,而且像三星等一大批世界著名品牌得以誕生。工業設計成為韓國向世界邁進的推動力量,是制造國家成功轉型為創意設計國家的有力武器,工業設計對創意產業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這從韓國巨大的工業設計成功中得到充分的證實。
2.創意產業的發展促進工業設計的發展
各地的創意產業組織對創意產業博覽會等各種活動的經常舉辦,能夠把很好的學習機會提供給工業設計者,他們可以吸取服裝和繪畫等方面的營養,為靈感的尋找帶來便利。并把更多的展示工業設計的機會創造出來,從而能夠使更多的人對其給予了解和認可,為國家給予重視和扶持創造條件。總之,工業設計的發展對于創意產業的發展來說,勢必成為促進因素,創意產業投資力度的加大勢必對工業設計的長足發展發揮促進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共同發展。基于創意產業格局,我國出臺的工業設計發展策略就應該充分的考慮其政治文化和經濟發展歷程的特殊性,因此我國在發展工業設計中,盲目照搬國外對策是堅決行不通的。我們在結合我國國情,充分的分析我國工業設計發展狀況,研究創意產業的運行模式后,把工業設計的發展對策確定為文化創意和產業化,而且還需要充分的結合二者。目前,我國必須把良好的創業環境創造出來,構建高效的政策支持機制和高技術的基礎設施,使產業鏈條具備相互接駁特征,構建的交易平臺具備高度市場化,這是我國創意產業實現大力發展需要的條件與背景,并把工業產品設計產業體系確定為基礎和核心,把平面和環境藝術設計等相關行業涵蓋在橫向聯系范圍內;產品的宣傳和營銷等環節為縱向聯結擴大的范圍。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而言,工業設計發揮增進強大競爭力功能,在我國獲得全球市場競爭優勢,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打造充滿活力的國際形象中,其作用的重要性將是不言而喻的。我國政府在綜合國力增強過程中,如果想走以高新技術產品附加值提高之路,重視工業設計就是必要之舉,需要把政府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專門設立起來,并且在資金上大力扶持。此外,需要加大重視設計教育力度,就工業設計而言,其質量和競爭實力直接決定于設計人才。我國目前的設計師具有世界影響的幾乎沒有,而且在補給新鮮血液方面也能力有限。多元化應是設計人才應具備的特點,而且其背景也需要擁有跨行業和國際化等特征。因此創意產業集群也極有必要形成,致使文化生態具備多元化特征,形成創意服務產業鏈。以城市創意產業集聚效應為依托為產生和轉化創新,打造載體和發展空間。同時需要強調的是,發展工業設計需要跨區域,實現國際化互動,不能局限在個人和單個企業或單個城市上,應具有地理性集聚特征。工業設計創意產業把創意設計向產品進行轉化依靠技術支持平臺來實現,設施的研發和對創意人才的轉讓與吸引等為主要的社會和生活環境內容。另外,企業和政府還要從外部條件方面不斷進行完善,為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商品價值的發揮打下堅實基礎。如培訓教育具備專業化特點,人才市場要具備靈活性,市場需求實現多樣化,相關產業要給予支撐,信息流和人才流以國際化為基礎,同時,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也要極力做到寬松。
二、集團重組后企業文化融合與創新面臨的問題
2003年以來,裝備制造集團經歷了五次大的重組。為了解和掌握各成員單位的企業文化發展現狀,集團采取綜合性調查與分散性調查相結合、政工人員與管理人員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等形式,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先后走訪了100多個分廠(車間),召開座談會50多場次。開展問卷調查3次,發放問卷3350張。通過調研分析,準確地掌握了集團企業文化融合面臨的幾個問題。文化認同問題。企業文化的融合不是簡單的文化兼并和滲透。重組整合首先要解決的也是文化認同問題,即共生、共創、共榮。比如,從愿景目標和發展戰略來講,既要體現全集團的集體意志,又要靠大家擰成一股繩,共同去實踐。但原有的單位各有各的“高招”,已有的理念在員工心中根深蒂固,一時無法改變。文化認同得不到真正解決,企業就隱藏著各種隱患,一旦碰到合適的環境,這種隱患就會爆發出來。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形成新的價值理念。文化繼承問題。從內涵上講,企業文化重組分為強強聯合和強弱聯合,強強聯合是融合,強弱聯合是淘汰。集團文化重組,就屬于文化強強聯合,針對彼此的企業精神、企業理念、行為習慣等必須充分尊重,逐步認同各自的歷史文化,,去劣存優,進而達到推陳出新,建設更適合集團發展文化的目的。比如,力神泵業潛油電泵售后服務“四項標準”,射孔彈廠危險品“五雙”管理制度,油專的市場開發“1+α”營銷法,這些都是各單位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優秀文化,值得各單位相互學習和借鑒,應該傳承下去。文化沖突問題。企業制度文化是指企業的規章制度和行為準則。整合初期,集團對個別規章制度、行為規范進行了重新修訂。由于打破了部分基層單位的行為習慣,個別員工難以適應這個轉變,以致對新的制度文化在意識和行為上,有意無意地產生抵觸情緒與消極行為。如“標準化成本”推行初期,各單位在制定費用指標時,都在抬高標準,造成產品成本制定不準確,無論怎么算,收入都包不住成本。文化差異問題。重組整合前,各單位都有獨立的企業文化體系。其中,原裝備形成了“質量就是生命,服務就是市場”的產品制造文化,力神泵業公司構建了以“市場給了我們的一切,我們的一切為了市場”的挑戰進取文化,射孔彈廠塑造了“人人都是經營者”的精細管理文化,很有特色,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集團整合并提出新的文化理念后,員工不容易在短期內接受新的文化理念,有的還會產生排斥,無法適應,從而阻礙企業理念和行為習慣的統一。
2.文化創意產業對研發支出核算和成本管理的沖擊研發支出通常包括在研究與開發的過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對使用的資產進行折舊、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以及福利費、企業生產經營開發過程中產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費用等,而研發支出核算就是對這些費用進行核算。但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發支出大多為人力資源支出和智力資源這些無形資源的支出,這些資本用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很難進行準確的估值。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根據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制定的,所以成本管理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管理水平。我國傳統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重點放在如原材料、煤水電等那些表面上容易被抓住和容易看得見的成本費用上,而很少去關注產品生產前的開發、設計等這些隱沒的成本。但對于文化創意產業而言,創意、研發的支出占比是巨大的,如果不對這些隱沒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在日積月累下對企業帶來的影響絕對是致命的。
3.企業對會計重視程度不夠文化創意產業的起步比較晚,而且受產業特點的影響,文化創意產業很少有特別大的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除了一些上市公司或者準備上市的大型企業之外,中小企業大多對會計的作用認識不足,導致會計在企業中的管理作用很難顯現出來,這一方面是因為企業對會計的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是會計人員的能力和素質不夠,容易受會計專業與日常業務之間的賬本形式約束。在文化創意產業中,對會計人員的復合型要求也越來越高。
二、文化創意產業會計改進的建議
1.擴大資產的計量范疇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會計核算中,應該擴大資產的計量范疇。雖然資產概念中有提到無形資產,但范圍卻很窄,一般只包括幾項內容,但是文化創意產業中涉及到的無形資產卻很多,比如公司的品牌、專利技術、融資關系、客戶和伙伴、企業中的復合性人才、企業的管理方法等等,這些無形資產的種類很多而且都有巨大的價值。所以,為了滿足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就要不斷的擴大資產的統計范圍,就要更客觀更準確的對這些無形資產進行估值。
2.完善會計核算方法文化創新產業中研發支出在成本構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在進行成本核算時,要把研發支出加入成本管理中,并把研發成本作為成本管理的重點工作,在進行成本核算時,要加入產品生產前的開發、設計等成本,直接參與開發的核心技術人員的人力成本和智力成本等。智力資產的耗費也是文化創新產業成本構成中重要的一項,對于智力資產的耗費,企業也應把它加入成本管理中,并且應該把按智分配加入到企業利潤的分配中。
3.企業加強對會計的重視程度首先,企業應該正確認識會計的作用,會計包括會計核算和實施會計監督兩個方面,它能夠對企業的資金流向進行全面、連續、系統、綜合的核算和監督,它能夠對企業提供會計信息、資金流向等信息,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重要作用,所以企業必須加強對會計的重視程度。企業可以招聘一些高素質的會計管理人員,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使其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和產業的特點,把文化、創新的理念滲透到會計人員的思想中,使其能夠打破會計專業與日常業務之間賬本的形式隔膜,能夠運用文化創新企業管理人員能夠讀懂并會使用的報表,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為企業服務。會計人員自身也要重點關注社會的發展和文化創新這個行業的發展,并根據社會和企業的要求來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技能,從而做好會計工作,促進企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從而不斷提高我國文化產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現代社會,要實現傳媒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必須依靠經營的產業化,必須大搞機制的改革即創新。那么,事實上已經走向市場的廣播,應如何實現它的產業化經營和機制創新呢?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些探討。
一、廣播的困惑
傳媒是產業,這在國際上早已成為共識。
1833年,美國《太陽報》誕生并公開宣稱:它不僅向公眾提供新聞同時提供廣告。從此,作為大眾傳媒的報紙、廣播開始走向市場,走向產業化。當然,它們的產業化是通過廣告為主的經營來實現的。
1889年,世界上第一個報業集團——美國斯克里普斯-麥克雷報團問世;1926年,世界上第一個廣播集團——美國NBC呱呱落地。在中國,1993年,中國湖南廣電廳提出“大廣播、大電視、大宣傳、大產業”的思路;1999年,湖南“電廣實業”上市,湖南廣電資產由1993年的4億元擴增到1999年的20億元;2001年,上海文廣新聞集團宣告成立……
在世紀之交的今天,傳媒業已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
廣播是傳媒,廣播當然也是產業。是產業,就必須進入市場,就勢必進入“商品化”的序列。
然而,二十多年來,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讓我們為之憤慨,為之驚詫,為之尷尬,為之困惑。
上個世紀70年代末,當我國產業化發展的客觀發生和存在的事實“強迫”我們的廣播從計劃經濟的襁褓中爬出來時,廣播的蒼白和贏弱是顯而易見的。
誠然,無論在何種制度下,廣播都是政府(政黨)宣傳輿論的陣地,是政府管理和控制社會、民眾的工具和手段。由于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制度的規定性,廣播當然就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人民奮進的號角——廣播的這一屬性,無論在何種條件下,都是不可改變的。即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媒介被推向市場,廣播的這一屬性也沒有,同時也不允許有什么本質的改變。
然而,廣播畢竟脫離了計劃經濟的襁褓,它一“出世”,就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挑戰。事實是:過去,政府曾為廣播的發展投入了很大的財力,廣播也盡其所能,將大量的新聞、文藝、教育等信息投報社會,并有數以萬計的廣播人為之工作。可由于計劃經濟條件下的限定性,由于廣播的開放性和大眾性,它的這些服務,這上萬廣播人為社會大眾所提供的信息卻全部是無償的。
另一個事實是:自1987年國家科委首次將廣播等媒介納入“信息商品化產業”序列以來,即政府在市場經濟建立之后對媒介的經濟“哺乳”已逐漸減少,最后“斷奶”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方面,媒介所從事的信息生產與傳播,必須服從媒介作為‘社會公器’的社會規定性,一方面又必須從中獲取自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經濟資源,這是媒介的尷尬,更是我國媒介產業化的尷尬”①。
憤慨、驚詫也好,尷尬、困惑也罷,廣播畢竟是廣播,它很快從國家經濟的轉型中清醒過來,開始蹣跚學步,盡快地組建起自己的廣告與產業,開始了對自身的開發與建設。
二、粗放與集約
三十年前,當我還在贛南插隊的時候,曾目睹過這樣一件事:分別由H省和Z省來的數量幾乎相等的民工,肩負著為新建鐵路伐取枕木的任務,同時開進了我們村。頭一個月,H省的人便集全隊之力,手執斧頭、鋼鋸,披著墊肩,硬是鉆進蓬蒿,蹈著荊棘,在山的深處踩出了一條小道,用肩膀將一根根枕木扛下了山。這一個月里,Z省的民工卻將人馬分成了三隊:或伐木、或修路、或在家里制作一種帶膠輪和“剎車”的木車。這一個月里Z省民工沒從山上采下一根木頭。
第二個月開始了。H省的民工仍如前辛苦勞作,幾乎每個人肩上和腳底的血泡都成了老繭。Z省民工除伐木者外,其余的也都推著木車上了山。當他們將已快晾干的木頭沿著新修的車道推下山時,迎來的是H省民工被汗水遮擋的迷茫的眼光。
……Z省民工終于完成任務撤走了,可H省民工還嗨喲嗨喲在山上忙乎了一個多月。
當年發生的這件小事,在我腦子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來我才知道,這就是農業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經營方式:一是以勞動的密集來求得經濟的增長,一是依靠技術的密集。經濟學家們將這兩種不同的經營方式概括為“粗放”與“集約”。后來,粗放與集約又被推廣到一般經濟運行的方式。簡言之,粗放化經營即以投入增加為主求得產出的擴大,而集約化經營則與之相對,是以效率的提高為主求得產出的擴大,表現為當產出擴大時,投入或減少或不變。在經濟運行中,“不同的投入要素密集,會使投入量和效率有不同的變化,如勞動密集多是粗放化,技術密集多是集約化”②等等。
廣播的產業化經營,必須走集約化之路。
三、打破機制的桎梏
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作為世界最老傳媒之一的廣播,又要開始學走路了。
經濟的轉型,促使廣播必須走向市場,必須加快改革。而此時,廣播面臨的世界已經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廣播的聲音是傳媒發出的惟一聲響。可今天,這個世界已成為信息的海洋:電視這一“神童”幾乎剛一誕生就在開始迅跑,而今已是獨冠天下;曾幾何時,報紙也在神州大地發展得鋪天蓋地,幾乎擠進了經濟生活的每一個領域;網絡的建設就更加神奇,短短數年間就大有逐鹿江湖,問鼎天下之勢……而廣播由于沒有文字,沒有圖像,它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聲音的稍縱即逝更使它可能的廣告客戶望而卻步。就是說,廣播剛一進入市場,面對的就是既比它年青,又比它強大的對手。
然而,廣播的難主要還不在這里。廣播的桎梏主要在于自身。
“進入新的世紀,我們的廣播事業還將存在種種困難,面臨許多挑戰。我們的困難既有廣播本身的弱勢帶來的,也有因為我國的廣播分散經營沒有形成合力導致的,但是更主要的是由于我們的運行機制陳舊造成的”。
廣播是分散經營還是集中經營,廣播的經營是否要走集約化之路?這個問題難了我們廣播人十多年。
“集中”論者說:集中經營,有利于發揮整體優勢,杜絕內耗,形成合力。
“分散”論者說:大家都來做蛋糕,難道不比你一家做好嗎?大家都來挑擔,難道不比你一個人挑強嗎?
“集中”論者說:集中經營、統一管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經營秩序,有利于維護電臺的良好形象,有利于逐步實現隊伍的專業化和管理的科學化。
“分散”論者說:一家經營,萬一有個閃失,誰來負這個責!
“集中”論者說:大家做蛋糕,大家也在吃蛋糕。結果是窮了電臺,富了部門。
“分散”論者說:千條江河歸大海,沒有小家哪有大家?部門富了,電臺不也富了嗎?
“集中”論者說:經營創收中的內部競爭,是人才的浪費,時間的浪費,金錢的浪費——亦即資源的浪費。
“分散”論者說:外部要競爭,內部也要競爭。沒有競爭,哪有發展!還要搞大鍋飯嗎?沒門!權力還是分散一點好,否則……
……于是,分散、集中;集中、分散;分散+集中,集中+分散——電臺的經營創收,就這樣分分合合,曲線行進。
因此,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一個臺可以有幾套廣告價格,一個客戶,可以有一堆廣播人背靠背獻計獻策。于是,任務到部,任務到每一個編輯、記者。宣傳可以務虛,創收務必落實。屁股永遠管腦袋,每個節目都要搶黃金時間,每個頻率都“自覺”將“皮”、“毛”倒置。
于是:資源共存、資源共享,時間嘛,你可以賣我也可以“吃”。你廣告部雖然有“照”也不可以管我:你是運動員,我也是運動員,運動員哪有做裁判的資格!
于是,一個臺經營了多年還是在原地打圈,一個頻率風雨數載還是“兩袖清風”、一身債務,頗具“特色”!
“廣播的運行機制陳舊”——以上可見一斑。
江西人民廣播電臺臺長楊玲玲在一次會上說:“廣播作為產業,要想搞好,除了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恰當的定位之外,還有關鍵的三點:資本、人才和機制。在這三個要素中,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機制……經營運行機制主要取決于管理體制和制度安排,有什么樣的體制制度,就會有什么樣的經營運行機制;有什么樣的經營運行機制就必然會有什么樣的經營效果,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是不以任何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經濟學中的制度學派認為,率先的制度創新,就像率先采用先進機器設備一樣,會得到遠遠超過平均利潤的社會回報。我們廣播人過去在如何辦好廣播上也動了不少腦筋,但我們大多是在體制內做文章,自然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超出這個體制和機制,會是什么樣子,沒有人敢想,也沒有人敢做,結果搞來搞去,沒有根本性突破”。
“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先秦《卜居》)——陳舊的觀念、陳舊的機制,就是阻礙事業發展、阻礙人才脫穎而出、阻礙廣播實現集約化經營的“瓦釜”,應該是打破它的時候了!
四、與時俱進,實現廣播的集約化經營
古人云:“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屈原《九章·抽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自身的)美德無法向他人索取,(遠播的)美名不可能是虛假造作。
去年10月,我們在與上海文廣新聞集團廣告中心主任沈明昌座談時,談到廣告創收,他開宗名義第一句話就是:“創收是要靠數字說話的,而創收的數字是不允許也不可能弄虛作假的”。
這幾年來,全國省級電臺廣播經營創收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僅以2001年為例。
2001年,全國省級電臺創收超過4000萬的有12家,超過5000萬的有7家,其中北京、上海、廣東電臺的創收都已過億,北京電臺創收已達1.85億元。
在這些數字的后面,不知包含了多少廣播人的辛酸、摸索與智慧。這些臺的廣告經營,大多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年創收幾萬,幾十萬開始起步的,他們的經營方式,都經歷了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由粗放到集約的艱難歷程,他們的“美名”是在十多年間,靠這些數字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
誠然,我們江西臺的廣播創收,這十幾年來也經歷了一段艱辛的歷程。
這里,我不想贅述我們臺及其他兄弟臺十幾年來在廣播經營方面的種種探索與辛酸,我只想說,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一個好的經濟運行方式也是生產力。在廣播經營活動中無數成功的例子都已證明:廣播經營要有長足的發展,必須走集約化之路。雖然在這許許多多成功的例子中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甚至還可能有個別乍看似為失敗的例子,但它只能說明我們的集約化管理還不夠健全,不夠嚴密,只能說明我們還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廣播事業發展的要求,適時地通過改革與創新,來完善我們的管理,以求獲得更大的成功與發展。
要實現廣播的集約化經營,我們首先必須重組我們的資源、實現規模化經營。廣播面對目前調整發展,激烈競爭的各類媒體環境,已經不允許它再有更多的內耗了。上海文廣集團副總裁朱詠雷在介紹上海廣電從1987年改革以來走過的路時,特別強調是競爭機制的形成促進了上海廣電事業的發展,但競爭必須是有序的競爭,必須集中全力對外。過去常有人將系統內部無謂的內耗美名曰“內部競爭”,其實質卻是對資源、市場和節目的內部掠奪。這樣的“內部競爭”決不允許它再存在下去了。
要實現廣播的集約化經營,我們還必須更新我們的人才機制,讓有志于和有能力從事廣播經營的人才脫穎而出。這樣的話,我們說了幾十年,這些年來,我們各級部門似乎也都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但事實上,對許多領導者來說,當你看到一個毫不起眼的人被破格提拔,當你看到你的下屬一轉眼就與你平起平坐,甚至成為你的領導,當你看到一個在此崗位默默無聞,在彼崗位卻突然大顯身手并獲得較多榮譽的同事像新星顯現,當你看到一個比你晚參加工作的人卻比你先富了起來,當你看到一個人在疾行中突然摔了一跤,當你有權決定是否選拔一個雖然有能力,卻曾與你有過齟齬或雖然能力平平,卻對你言聽計從的人時,當你面對一件新生事物,需要為后果承擔責任時,當你……時,是否都會不憤怒,不嫉妒,不幸災樂禍,不推諉,是否都會堅持原則,是否敢于承擔責任,表現出坦蕩的胸懷呢?
要更新我們的人才機制,首先要消除我們自覺或不自覺受舊體制和舊的傳統意識的影響而淤積于我們心中的塊壘,要破我們的“心中之敵”。
要實現廣播的集約化經營,要各方面人才的薈集,而人才并非等于全才,這就要求我們的領導者具有“識人”的能力,特別要具有開發人的潛質的能力。我們的舊的體制和用人機制對人的能力的束縛是非常嚴重的。屢見不鮮的是:一個人在某單位工作了幾十年業績平平,可下崗之后卻做出了輝煌的成績。十多年前一位外國學者在中國訪問,不少人自豪地對他說,“我在某企業工作了一輩子”,“一百多年了,我們一家幾代人都生活在這座城市里”。對此,這位學者百思不得其解。他難以相信,一個終身不“動”的人,怎么可以發現自己?怎么可以有所進取?一個企業集中了一批這樣的人,怎么可能發展?如此體制,怎么可能呈現活力?
當然,要充分實現人才的流動,還要假以時日,但要讓人才在本單位流動,應該不是很難的事情。從人的物質屬性來講,每個人都是有能力的,只不過各人在各個方面的能力有所不同而已。讓一個人一生去從事他并不適應也不喜愛的工作,這是對人性的,是對人的能力的扼殺,也是舊的用人機制制造的悲劇。
要實現廣播的集約化經營,還要求我們勇于學習、善于學習。我一直以為,要學習別人的東西,其實是需要勇氣的。“夜郎自大”、“坐井觀天”的笑話其實至今還在我們思想的深處演繹。不就有人對“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我們都要積極繼承和發揚”(“七·一”講話)這樣的話都感到困惑嗎?千百年來,我們習慣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習慣了我們是“泱泱大國”,習慣了與別人縱向比較,習慣了陶醉于昔日的輝煌。可今天,“入世”的鐘聲已經敲響,經濟全球化的腳步正向我們咚咚踏來,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這駕列車,如不與國際“接軌”,是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的。
善于學習,首先就要敢于解剖自身,敢于摒棄一切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摒棄“對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打破“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就要“勇于和善于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要善于學習,就要“堅持科學態度,大膽進行探索,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展的要求”(“七·一”講話)。就要不恥下問,要尊重別人,要誠實謙虛,虛懷若谷,不可自以為是,淺嘗輒止。
廣播事業要發展,關鍵是要實現廣播的集約化經營;要實現廣播的集約化經營,關鍵是要創新我們的機制。惟如此,我們才能真正迎來廣播事業的繁榮,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古人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的確,萬事開頭是容易的。要堅持到底,那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要創新我們的機制,真正實現廣播的產業化,我們還要走很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