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5 20:32: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禮儀教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教育教學是幼兒園的主要教育活動,由此可見,教育教學在禮儀教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們在進行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保教并重、德智相容的原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教學,并將禮儀教學滲透其中。例如,我們要在教學各個環節都注重禮儀教育。在學生上學、上課、進餐、下課等各個環節都注意禮儀教學。例如,在課堂教育中,我們應該對孩子的坐姿、舉手回答問題、站姿、整理桌面等進行教學,并在平常教學中讓孩子保持,逐漸養成講究禮儀的好習慣,從而促進孩子以后全面健康發展[2]。
三、幼兒的禮儀教育要在游戲中進行鍛煉
游戲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還是孩子自主進行的一項重要行為,因此在幼兒游戲中進行禮儀教育十分重要。在游戲中,幼兒的積極性被完全調動起來,因此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孩子能夠自主參與當中,從而有助于孩子在玩中實踐禮儀,從而促進禮儀養成。因此設計幼兒游戲的時候,應該設置趣味性強,并且含有豐富禮儀實踐機會的游戲,這樣有助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斷模仿,從而促進學生對于禮儀的學習及實踐。例如,我們在進行幼兒禮儀教育的時候,可以給幼兒設置“喜洋洋購物吧”的活動,在購物吧中,幼兒將遇到形形的人,面對這些人應該有怎樣的表現呢?這樣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進行禮儀模仿、實踐,對于其中表現良好的小組進行獎勵,這樣就在游戲中促進了學生對于禮儀的學習及鍛煉,有助于學生禮儀的真正養成[3]。
四、幼兒禮儀要在家庭中同步進行
幼兒禮儀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因此在幼兒禮儀教育過程中,需要家庭與學校相配合。家庭中父母親要配合幼兒園教師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禮儀環境,讓幼兒一直處于有益的環境中,這樣有助于促進幼兒禮儀的養成。因此我們在進行幼兒禮儀教育的時候,應該多組織走進家庭、走進班級等活動讓教師與家長多溝通,從而在教育步伐上保持一致,有助于幼兒禮儀教育的順利開展,有助于幼兒良好禮儀習慣的養成。
長春市5所大學的部分學生:吉林大學400名學生、東北師范大學400名學生、長春大學400名學生、吉林建筑大學400名學生、長春師范大學400名學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閱讀有關大學生社交禮儀的相關文獻和資料,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
1.2.2問卷調查法
對長春市5所大學的2000名學生進行隨機問卷調查,發放2000份問卷,收回1800份問卷,作廢200份,問卷有效率合格。
1.2.3數理分析法
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得出相關的結果。
2結果與分析
2.1大學生對社交禮儀的了解程度
根據統計的結果看出,從說不清楚到不知道社交禮儀的人數占調查人數的80%,只有10%的學生能夠說清楚什么是社交禮儀,而10%的學生只能大概地說出一些有關社交禮儀的事例。這就說明,現代大學生對于社交禮儀知識的了解是極其粗淺的。
2.1.1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
高考分數決定前途已成為眾多學生家長們的一個共識,人們在“高分數———好大學———好工作”這樣的怪圈中對學生教育和培養的認識出現了偏差。“教育”的根本在“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了首位。人們在看中高分數的同時忽視了對孩子的品行教育,所以,“修身”變為“修分”,“人將社交禮儀為先”變為“人將分數為先”。改變這種有失偏頗的教育行為將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2.1.2本科教育中缺少社交禮儀教育
在當今的社會的轉型期,大學生作為高學歷人群,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社交禮儀品行必將是他們急待禰補的課程。
2.1.3生活環境的不良影響
在當今社會中,無限制地追求經濟效益使一些人唯利是圖,有了錢就有了一切的觀念嚴重地扭曲了這些人的倫理、道德、品行。社交禮儀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在多方面規范著人們的行為舉止。社交禮儀是人際交往的靈魂,交往的內涵如果缺少了社交禮儀的保障,必然會影響人際交往質量和人際交往的認同性。因此,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未來的職業行為中、在履行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必須要重視自身修養,不斷提升提高自己的高尚品格和良好修養。
2.2大學生對掌握社交禮儀知識必要性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有必要掌握社交禮儀知識的學生占調查學生的40%,而60%的學生對于掌握社交禮儀知識持無所謂的態度。對于這部分高學歷人群有這樣的認識是一種可悲的現象,有必要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社交禮儀教育。
2.2.1掌握社交禮儀知識是現代社會的需要
人生活在社會上就避免不了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往,不參與社會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我們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社會交往的規則和方法,掌握交際技巧和交往藝術,進而達到參與社會交往的目的。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際交往藝術和交往技巧正在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交往理念和交往行為,人們的交往范圍已逐步從狹義的人際交往拓展為廣義的公眾交往。
2.2.2掌握社交禮儀知識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
古人云:既學孔孟之書,必達周公之禮。將知書達理作為評價一個人優劣的標準。當今社會中知書不達禮者大有人在,知識水準與道德水準出現嚴重的偏差。目前,高校依然存在著讓人尷尬的現象:個別學生雖然學生受到了高等教育,但其行為卻連最基本道德水準也不能達到,這是社交禮儀教育的嚴重缺失所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與國際社會接軌的逐漸深入,在開放的社會新秩序中,每個人都在與他人的頻繁交往和溝通中謀求自身的有效發展,爭取事業的成功,因此,具備豐富的交往社交禮儀知識和能力必然成為新秩序中所必備的素質之一。交往成功的關鍵環節就在于社交禮儀,社交禮儀是交往細節,代表著一個人的行為規范度,準確地反映出人們的文明程度。社交禮儀作為人際交往的手段,我們無論從事什么性質的活動都離不開社交禮儀。
2.2.3掌握社交禮儀知識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需要
大學生只有正確處理好和諧的人際關系,才能在人際交往中獲得尊重,也只有在人際交往中真正做到了用真心去尊重他人,才能獲得友誼和友情,進而,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這是大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的需要。社交禮儀教育的宗旨是,要教育、引導全體公民自覺遵循社會的道德規范,提高人們的公德意識,養成文明習慣,形成文明的社會風氣,使全社會高度和諧。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社交禮儀教育是建構和諧社會的需要。大學生掌握了基本社交禮儀規范、交往藝術與技巧,才能快速建立起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諧社會就是有序的社會,有序的社會才稱得上文明的社會,文明的社會才稱得上是進步的社會。
2.3大學生了解社交禮儀知識的途徑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0%大學生對于社交禮儀知識的了解是來自學校的社交禮儀教育,而其他渠道則高達80%,可以看出學校的社交禮儀教育明顯不足。所以,有必要加大學社交禮儀教育的力度,完善社交禮儀教育的課程,增加社交禮儀教育的學時,配備完善的社交禮儀教育訓練場所,建設社交禮儀教育的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參與社交禮儀實踐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
2.3.1把社交禮儀教育引入課堂
在課堂上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社交禮儀教育,通過實踐教學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社交禮儀訓練,把社交禮儀教育和道德修養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是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社交禮儀知識講授和社交禮儀訓練,使大學生塑造了良好的外部形象。目前我國多數高校的社交禮儀教育仍是一片空白,多數思想教育工作者對社交禮儀知識存在嚴重的缺失,對社交禮儀教育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個別教師甚至仍然認為,社交禮儀教育可有可無,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就是優秀的學生。一些學生則認為,那些專業課、基礎課都讓自己感到力不從心了,還哪有心思去學習無關緊要的社交禮儀。所以,加強社交禮儀教育首先必須解決人們對于社交禮儀的深層理解,解決大學生對于社交禮儀重要性的理解,把社交禮儀教育引入課堂就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2.3.2營造良好的校園社交禮儀氛圍
利用多彩的業余生活,開展豐富的校園社交禮儀活動,利用教學樓、宿舍、食堂等張貼具有教育意義的社交禮儀文化宣傳標語,舉辦社交禮儀常識的講座、演講、研討會,營造良好的校園社交禮儀氛圍。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去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社交禮儀活動,使社交禮儀行為成為校園時尚,懂社交禮儀可敬,失社交禮儀可恥。學校相關的管理部門,要不斷總結社交禮儀交往經驗,展示社交禮儀實踐的成就。努力宣傳大學生的各種活動的社交禮儀風范,推動學校的文明建設,把學校建設成社交禮儀之校、文明之校、文化之校,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出有道德、有社交禮儀、有修養、有文化、有才學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大學生對于社交禮儀知識的掌握是極度貧乏的,這種現象可以折射出社交禮儀教育的嚴重缺失,表現在不會說話、不會吃飯、不會走路、不懂交往方法等方面;大學生對于掌握社交禮儀知識的必要性認識不足,認為無所謂、可有可無,甚至有嘲笑具有社交禮儀行為的人的現象,對于交往行為的美丑取向不準確;大學生獲得社交禮儀知識的途徑缺乏規范的教育渠道,多數學校沒有社交禮儀課程的合理設置。
2.如何將中職語文教學與禮儀教學相融合
2.1注重內在素質培養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將知識和能力升華為更高的品格和品質,加強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是當前語文老師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的目標。通過給學生講述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佳話與典故來傳遞中華民族的美好傳統與品質,讓學生了解到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就必須提高自身的內在素養,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例如:中職生比較欣賞有氣質的老師,對于喜愛的老師的衣著打扮、行為舉止都會模仿,對此,老師應起到表率作用,引導學生在知識中培養人文素質,注重日常生活細節,讓他們知道氣質是經過長期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的內在沉淀與樸素的外在統一,只有內外兼顧,才能提升自己的氣質。
2.2語文課堂增設禮儀內容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應根據中職生的特點采取靈活多變的方法,可以通過課文中具有與禮儀有關的內容來進行傳達,如《論語》中孔子的“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的思想,讓學生對為人處事的原則有所了解。以及在對《敬業與樂業》的講授中,可以讓學生懂得走上社會或工作崗位,要懂得敬業,樂于自己的工作。語文教學融入禮儀教育形式多種多樣,老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模擬場景,開展禮儀講座。例如將課堂布置成企業面試場景,老師為面試官,讓學生身臨其境扮演前來面試的畢業生,老師對學生的行為舉止及談吐作出點評,從而讓學生活用禮儀理論知識,豐富其人文素養。此外,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來展現古今中外的禮儀知識,如學習《弟子規》傳統禮儀的精髓,選讀《周禮》禮儀文化經典等,以補足中職生對基本禮儀知識的缺失。
2.3規范日常行為
加強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教師要做到正面引導,通過日常行為規范及守則來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和禮儀教育,讓學生提高思想認識,指導學生將良好的行為規范落到實處,做到語文教學處處有禮儀。同時,在語文教學之外也要加強對禮儀教育的實施,學習必須健全校園規范制度,細化中職生基本禮儀要求,將其納入到校園規范管理中,并進行嚴格監督,對于禮儀規范優秀的學生給予表揚,抵制不道德的行為。注重禮儀氛圍的熏陶,通過宣傳欄、校園廣播、圖片海報來讓學生記住禮儀規范,也可在校園開展一場禮儀競賽,鼓勵學生多參加禮儀活動,讓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加社會實踐,積累經驗,從而促進其在實踐中了解禮儀的重要性,規范禮儀行為。
2.中職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要成人、成才就要學禮、知禮。對職業學校的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有助于提高中職生的自身修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進中職生的身心健康。通過學禮儀、練禮儀,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提升綜合素質,才能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3.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人無禮則不利,國無禮則不寧”。禮儀對和諧社會構建尤為重要。同志指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而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是通過一定的禮儀素養表現出來的。人是和諧社會的主體,離開人際關系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就無從談起。對職業學校的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有利于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總之,加強中職學生行為養成教育和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使學生掌握禮儀常識,養成優雅行為,形成和諧人際關系,初步具備文明、禮貌、優雅的職業素質,為其求職謀業、增強競爭力及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職教特色禮儀教育的內容
職業學校進行具有職教特色的禮儀教育,實質是使中職生全面了解禮儀的準則和規范,提升禮儀素養。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禮儀的認知。從同學們身邊的小事說起,讓同學們感知禮儀的內容及原則、禮儀與修養的關系及學習禮儀的重要性。禮儀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和交往中逐漸形成的尊重他人的行為規范與準則,它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形式固定下來。禮儀的本質是尊重,即在人際交往中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其精髓與核心是真、善、美。
2.儀表禮儀修養。儀表,即人的外表,是一個人精神面貌以及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主要包括儀容、服飾和儀態三個方面。儀表禮儀修養的主要內容是掌握儀表禮儀的要求,學會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能正確地運用手勢、眼神和微笑,穿著得體,舉止有禮,塑造美好的形象,提升自身的魅力,打造全新自我。
3.公共禮儀修養。公共禮儀,是人們置身于公共場合時與他人和睦相處、禮讓包容的行為和應該遵守的禮儀規范,是人們在交際應酬之中所具備的基本素養。公共禮儀修養的主要內容是了解行路、乘車等道路交通禮儀、超市商場等公共場合禮儀。通過這部分禮儀規范的學習,使同學們在不同的公共場合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4.社交禮儀修養。社交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和規范。主要包括見面禮儀、交談禮儀和餐飲禮儀等規范,這部分禮儀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關鍵。要通過學習、掌握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規范和交際技巧,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提升自身的涵養,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溝通。對即將踏入社會的中職生來說,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不但是事業成功的關鍵,也是能否融入社會、順利就業的關鍵。成功靠人脈,人脈靠真誠。良好的人際關系,深厚的人脈資源,依靠的是在社會交往中對交往對象的尊重和真誠相待。因此,這部分內容對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5.職場禮儀修養。職場禮儀是人們在職業場所中應當遵循的一系列禮儀規范。主要包括求職前準備、面試時的基本禮儀、與上級和同事相處之道、職場著裝、公關等應遵循的禮儀規范。了解、掌握并恰當地應用職場禮儀,會幫助中職生將來在謀職時贏得先機,順利進入工作崗位,也會在未來的職場中如魚得水。因此,這部分內容對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是學習的最關鍵部分。
三、職業學校禮儀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樹立學習禮儀的意識,強化禮儀職業教育。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講,必須樹立長久的“習禮意識”,處處留心,時時經意。禮儀要靠平時在校有意無意的模仿,靠周圍環境的影響,靠在交際實踐中不斷地學習、摸索,逐漸總結經驗教訓而習得。學生喜歡與未來職業相關的事物相聯系,每個學生都關心著未來的就業,因此外樹形象、內強素質是新時期對禮儀的一種內在要求,為了在就業時及今后的職業走向中以形象和素質取勝,就一定要在平時牢固樹立學習禮儀的意識,日積月累,從不自覺到自覺,并以此調控自己的言行,最終成為習慣。
2.提高道德品質和文化知識修養,鍛煉履行禮儀的意志。禮儀從廣義上來講是一種道德行為,因此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就應該從日常生活中遵從禮儀規范這一最基礎的層次做起;要時刻關注自己的道德品質修養,自覺地參加學校、社會等具有道德意義的活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把禮儀從人的行為規范上升到人生規范,培養學生的道德人格,使人格道德化。一個人具有淵博的文化知識,才能深刻地理解禮儀的原則和規范。
3.樹立文明禮儀榜樣,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在文明禮儀教育中,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運用榜樣進行教育,生動形象,說服力強,能夠使學生在耳聞目睹的事跡中獲得道德啟迪,在接受榜樣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認同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要求和規范。各班可指導學生組成文明禮儀調查小組,尋找身邊的文明禮儀事跡,發動學生網上查找文明禮儀故事,各班組織文明禮儀故事會,根據所學文明禮儀知識設計制作“我身邊的文明行為調查和采訪”調查表,對學校文明情況進行調查,在認真整理分析的基礎上撰寫調查報告,為創建文明校園建言獻策。同時,學校或班級可評選表彰十位“文明禮儀之星”,利用宣傳角展示他們的風采,樹立文明禮儀榜樣,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和輻射作用。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展示禮儀和宣傳禮儀教育實踐活動,推動文明禮儀宣傳教育系列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幼兒園一日活動給文明禮儀行為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情境,包含著很多進行禮儀文明教育的契機。因此,教師要善于觀察,及時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將對幼兒的禮儀、品德教育滲透至一日活動中。如在入園、進餐、入廁、午睡以及戶外游戲活動等,教師可以給每個環節行為制訂各項規則,并將禮儀教育內容細化到各個環節中,確定禮儀目標及指導策略。要求幼兒衣著整潔得體,要主動與老師、同伴打招呼,要與父母說再見。進餐時要保持桌面干凈、要珍惜每一粒糧食,主動收拾餐具,要養成飯前洗手、飯后漱口的習慣,注意個人衛生。一日活動為幼兒的禮儀行為培養提供了很多契機,幫助幼兒在社會生活中逐步積累經驗,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2.開展文明禮儀主題活動及競賽活動,強化禮儀行為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要在實踐中才能慢慢養成,只有讓他們參與實踐活動,在真實的感受與體驗的基礎上,才能深化對禮儀行為的認識。教師要有意識地開展文明禮儀主題活動,每周有計劃組織開展文明禮儀活動,豐富文明禮儀教育教學模式,如開展“我與文明手拉手”“幼兒交往禮儀”“幼兒生活禮儀“”我愛我家“”我愛老師”“我愛同伴”等主題活動,潛移默化地熏陶幼兒的思想意識,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在實踐中逐漸形成良好的禮儀道德觀念,在愉快的氛圍中使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逐漸規范化,如可以圍繞中國傳統節日設計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在“九九重陽節”探望孤寡老人,不僅使學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還可以讓孩子體驗到關愛長輩的快樂。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文明禮儀競賽活動,重視榜樣效應,如開展“文明小衛士”評比活動,使愛模仿的幼兒有榜樣可以學,在模仿中逐漸規范自身的行為規范,提高道德品質。
一、打好基礎、形成氛圍
每當新的一學期開始,我首先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上好第一次禮儀課,打好基礎、形成氛圍。具體做法:
首先對學生提出要求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使每個學生心中有數。然后重視第一次文明禮儀訓練。
一開始就重視禮儀訓練,打好底子,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既要使學生明白“理”,又要訓練“儀”,學練結合,以練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學生知道怎樣去做。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勢,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例如我讓學生扮演老師站在講臺上,我在講臺下面扮演學生,我行了一個標準的45度鞠躬禮,并大聲說:“老師好!”臺上的小老師就說:“同學好。”此時教室沸騰了,有的要出來當老師,有的要當學生,我借此情境讓學生分角色訓練,對每一組都進行評價,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
還要加強。有的同學沒有站直,手來回動,聲音小,我就走到他身邊鼓勵他再做第二遍,第三遍,我邊指導、邊做示范給這名同學看,直到他站直抬頭,聲音響亮為止。最后進行全班訓練,人人過關。老師認真的示范,加大力度訓練,學生也引起了重視。每個同學都非常認真的練習,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禮儀氛圍。規范的教育訓練在同學們的腦海中打下了一個文明禮儀的烙印。
二、多樣方法 做活工作
學校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學校必須切實加強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引導學生從小掌握校園、家庭和公共場所的禮儀基本知識,逐步養成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引導學生學會做人,使學生成為在校是個好學生,在家是個好孩子,在社會上是個好公民。
1、規范校園教育陣地
(1)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廣播站、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櫥窗等文化宣傳陣地,大力宣傳現代公民教育內容。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內容以“愛國、守法、誠信、知禮”教育為主線,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每周講話內容有明確的主題,內容充實,能真正起到引起師生的共識,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
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2)狠抓養成教育。堅持舉行校周會,總結各班開展活動情況,表彰在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人物,用榜樣的力量鼓舞和激勵孩子們。利用周會課、品德與生活課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教育,結合《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有層次有針對性對學生實施思想道德指導和文明養成教育,以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入手,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逐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為習慣。
(3)抓好校園建設。學校圍繞文明禮儀教育主題,實行全員育人,做到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文化育人,風氣育人。通過名人名言,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通過學習校風和校訓,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審美,教育學生應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通過美化、凈化、綠化校園,讓學生置身于整潔、清新、優美又有文化氛圍的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從而達到凈化心靈的目的。
2、普及文明禮儀知識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必備的文明禮儀知識是人們形成良好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基礎。人的知書達禮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過后天的教育和實踐獲得的。目前,學生對該知識的認識較薄弱,要改變這種現象,要從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入手。時過境遷,物換星移,禮儀規范也隨著不斷發生變化。歸納起來,無外乎有這樣幾個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現為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里團結;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謙恭禮讓、諒解寬容、與人為善,特別是在對外交往中,重形象、講禮儀;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遵守規則、維護公德,同情弱者、扶貧濟困,愛護環境、善待自然。
此外,還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說聲“對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禮儀用語之一,它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使人與人之間緊張的矛盾關系松弛下來,有助于我們與他人相處融洽,能讓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讓自己親近別人。
3、 教師樹立學習榜樣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強調教師以身作則的必要性,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終嚴以律己。縱觀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無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樹立起豐碑,成為“萬世師表”。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教師是學生直接仿效的對象,也是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教師的言行舉止很大程度影響學生,因此,教師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至關重要。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師要樹立良好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學生見到老師問好時,老師也應該點頭或招手向學生問好;當老師做錯了,也敢于向學生道歉。這樣的小節,體現出尊重學生,令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4、整合德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1)家校互動,形成合力。通過家訪、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切實加強教師家訪工作組織管理,教師要與家長多交流、多溝通,特別要重視與后進生家長聯系,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從而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學校教育的積極性,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學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學生。
(2)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校適時與村委聯系,爭取他們的關心和支持,挖掘校外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如:組織學生開展敬老扶幼、綠色環保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農村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同學們既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鍛煉。
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通過教育訓練,持之以恒,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
出現反復,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復、反復抓、扎扎實實,堅持不懈。每當學生放學時,我都提醒他們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如果老師從你身邊走過,就很自然的向老師問好。現在我班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禮
儀習慣,不論是在樓道里、上學的路上,還是在校園之外,他們見到老師都能主動問好,提高了講文明、懂禮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自班上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以來,學生越帶越順,即使到了期末階段,學生的行為都很穩定。逐步形成了集合排隊進出、課間文明休息。
文明禮貌的養成教育是讓學生在認識和實踐的循環往復中由被動變為主動,最終內化為自己的一種素質。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會養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氛圍的好習慣。
通過禮儀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樹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及提高學習主動性、自覺性等都產生積極的影響,形成了良性循環。通過禮儀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同時也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班主任之友》(20__年第三期)
中班幼兒已經具有一年的幼兒園學習經歷,通過一年的幼兒園學習,他們已經大體學會了幼兒園的集體學習活動,在這個時期對他們進行禮儀起步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這個階段實施正確有效的禮儀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質,而且可以為他們一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以環境建設為依托———營造禮儀教育的氛圍
眾所周知,環境對于兒童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進行中班幼兒禮儀教育時,首先要優化幼兒園的教育環境,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這樣,才能深度推進幼兒禮儀教育。1.1整體規劃———優化園所禮儀教育“大環境”在幼兒園大門口、過道墻面、戶外活動操場等地方進行精心布置,將各種禮儀教育融入其中,對禮儀教育的環境進行整體規劃,這樣,就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午睡室、圖書閱覽區等場合張貼洗手、安靜、排隊等相關的禮儀知識,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可以每天給幼兒播放很多禮儀教育的故事,從而學習一些禮儀知識。1.2幼兒參與———布置班級禮儀教育“小環境”班級積極創設禮儀教育氛圍,讓孩子們在溫馨、快樂的班級中成長。所以教師要善于引導幼兒參與到班級禮儀教育環境的布置過程中,這樣,幼兒的主動性就能夠得到有效發揮,如在圖書角增添一些淺顯易懂的禮儀書供幼兒隨意翻閱,還可以讓幼兒把自己平時生活或者學習中的一些有關學習禮儀的照片在班級中進行張貼,形成一面“禮儀照片墻”,這樣,就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2以活動滲透為路徑———提高禮儀教育的實效
幼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讓幼兒形成終生受益的品質、態度、情感、能力。因此,教師要將禮儀教育融入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中,將禮儀教育融入到主題教育中,讓幼兒時時刻刻受到禮儀教育的熏陶,促進幼兒良好文明禮儀的形成。2.1在一日活動中滲透禮儀教育幼兒良好禮儀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且,光靠教師的“說教”是達不成教育效果的,在這個過程中,讓幼兒進行禮儀行為的實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善于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滲透禮儀教育。例如,可以每天讓一位小朋友在班級門口做“禮儀之星”,迎接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并且要求“禮儀之星”在這個過程中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和大家打招呼。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班里的每一位小朋友都會做好幾次“禮儀之星”,這對于他們良好禮儀行為的形成是十分有好處的。2.2在游戲活動中滲透禮儀教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教師將禮儀教育融入到幼兒喜聞樂見的游戲中,不僅大大提高了幼兒對禮儀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讓幼兒更加深刻的學習到正確的禮儀知識。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開心地扮演角色從而促進良好的個性和品質的形成。例如,在玩“娃娃家”游戲時。可以讓幼兒扮演主人與客人的角色,并使用禮貌用語。如,主人見到客人時要說“請進,請坐”等禮貌用語;在招待客人時要說“請喝茶、請吃水果”等禮貌用語;在送客人走的時候要說“請慢走、觀迎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這樣,幼兒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就能夠學會常用的文明禮貌用語。2.3在節日活動中滲透禮儀教育在教學中,可以圍繞節日主題,設計集教育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禮儀活動,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提高禮儀教育的效度。例如在“三八”婦女節之際,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媽媽您辛苦了”、“我和媽媽的故事”、“媽媽的節日”等活動讓幼兒充分了解媽媽,真正從內心感受媽媽對自己的關愛。節日當天,“說一句甜甜的話,給一個大大的擁抱,送一份自制的禮物,做一件暖心的事。”孩子們用多種形式表達著對媽媽濃濃的愛。
3以家園共育為平臺———拓展禮儀教育的空間
家是幼兒學習的第一個場所。要讓幼兒接受良好的禮儀教育,不僅需要幼兒園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的教育,甚至是家園合作教育。3.1借助“親子活動”,拓展禮儀教育的空間由于家庭、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每個幼兒的成長環境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幼兒禮儀教育中,幼兒園如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理念也尤為重要。因此,要借助“親子活動”來拓展禮儀教育的空間。例如,我們班在上學期成立了禮儀家委會,讓家長們共同商議禮儀教育計劃,參與課程設置,并且,在每個月都組織“親子活動”,讓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學習禮儀,一起體會學習禮儀的快樂。筆者還幫助家長開設“親子課堂”,為家長提供可以在家中與孩子互動的小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增進親子關系,幫助幼兒學習或鞏固禮儀知識。3.2借助“評比活動”,拓展禮儀教育的空間因為時代的特殊性,現代家庭都以獨生子女居多,過分溺愛、嬌慣孩子的現象十分普遍。因此,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園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家長轉變錯誤的觀念。幼兒園可以讓家長參與到一些禮儀活動中,讓家長明白該怎樣教育和引導幼兒,并且樹立起家長的權威性。例如,可以舉行“弟子規親子共讀活動”,讓幼兒和家長一同讀《弟子規》,在幼兒和家長共讀《弟子規》的過程中,借助一張“共讀評價表”對幼兒的閱讀情況進行評價,在這一張評價表中,設置家長對幼兒的閱讀評價項,同時設置幼兒對家長的閱讀評價項。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拓展禮儀教育的空間。
總之,良好的個人禮儀行為并非與生俱來,它是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漸形成的。因此,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家庭,都應該參與到幼兒禮儀教育中來。通過正確把握幼兒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從教育的深度、長度、寬度著手,拓展幼兒禮儀教育的“效度空間”,從而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二、高職院校普及禮儀教育是提高學生自律能力的需要
禮儀是道德的載體,是人生道德的具體化。在西方,人們把禮儀、道德、法律并稱為三大守護神,禮儀位居其首。拿破侖•希爾認為,世界上最廉價的、而且可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項特質,就是禮儀。禮儀具有自律性的特征。自律即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對照、自我反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若是沒有對自己的首先要求,人前人后不一樣,只求諸人、不求諸己,禮儀就無從談起。禮儀的這一特點,要求人們在實施禮儀的過程中,應樹立起一種內在的道德信念和行為準則,不斷提高自我約束、自我克制的能力,在人際交往中自覺地遵守禮儀規范。我國曾有一家擁有近6000名職工的國有企業,當時瀕臨破產的危機。為改善狀況,幾經努力,終于找到了一家資金雄厚,具有國際聲望的日本企業做合作伙伴。經過雙方長時間艱苦的談判,終于可以草簽合約了,全廠上下為之雀躍。可就在簽約儀式要正式舉行的第二天,公司領導因故到達簽字地點的時間比雙方正式的約定晚了10分鐘。當他們走進簽字大廳時,只見日方人員早已衣冠楚楚地排成一行,正在恭候他們的到來。中方領導請日本人坐上簽字臺,沒想到日方的全體人員整整齊齊、規規矩矩地向他們鞠了一個大躬,隨后便集體離開了簽字廳,搞得中方領導莫名其妙,因為遲到10分鐘對他們來講實在不算什么。事后,中方收到日方的一份正式信函,其中寫到:“我們絕對不會為自己尋找一個沒有任何時間觀念的生意伙伴。不遵守約定的人,永遠都不值得信賴。”“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我們的陋習豈止一個“遲到”了得,普及禮儀教育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自我超越。
三、高職院校普及禮儀教育是增強學生誠信品質的需要
誠信者,誠實而守信也。誠信,作為中國古代的道德規范,歷來為人們所推崇和提倡。儒家以“誠”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最高道德范疇,認為“誠者,天地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孔子認為“信”是朋友之間交往的重要準則,把“信”作為“仁”的重要表現之一,認為“人無信不立”,要求“敬事而信”,“謹而信”。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誠信始終作為一種“善德”為社會各階層所推崇;誠信之光始終普照著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08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無不證實著我禮儀之邦的誠信與自信!據《中國青年報》報道,08年10月7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奧運保障總結表彰大會宣布,供奧食品安全合格率全部達到100%。也就是說,在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北京奧運食品安全,做到了萬無一失,實現了食品供應“零中斷”、餐飲運行“零投訴”和食品安全“零事故”。創造了奧運史上“無縫監管”的奇跡。當我們企盼誠信的回歸時,廣大企業界也深刻地認識到“誠信立足、誠信立人、誠信為本”的力量。認識到誠信是企業的核心成本,誠信是企業的腿,是企業走進社會、走出國門、走向未來的先決條件。企業在日常經營中如果做不到誠信,就永遠跑不起來、飛不起來。誠信就是財產,有誠信就有一切。無論企業還是個人,事業受挫還可以爬起來,還有復興的機會,而一旦名譽掃地、喪失信用,就永遠也不得翻身。《禮樂記》云:“著誠去偽,禮之經也。”“禮所以觀忠、信、仁、義也……信所以守也”(《國語•周語上》)。當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建造信用體系”時,普及禮儀教育無疑成為尚方寶劍。
四、高職院校普及禮儀教育是增進學生氣質的需要
氣質是一個人的真正魅力之所在,它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人的心理,支配著人的各種行為,甚至影響著一個人的容貌。與容貌相比,人的氣質就如同是一棵蒼勁的松樹,它給人的美是不受容貌和年齡制約的。氣質的美會在一個人的言談話語、舉手投足、待人接物中表現出來。這種美是自然而然地流露,而不是刻意生硬地模仿。氣質具有恒常性和穩定性的特點。一旦擁有氣質,就像陳年的酒越久越香。良好的氣質是以一個人的文化素質、文明程度和思想品質為基礎的,同時還取決于他對待生活的態度。良好的氣質能夠深深地吸引他人、征服他人。沒有良好的氣質,禮儀也就無從談起。普及禮儀教育可以切實增進學生氣質培養,提高學生應聘的自信心和競爭力,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二、日記反思促提高
我一直要求學生寫日記,通過寫日記磨煉學生人格,同時也讓學生在語文練筆的過程中獲得自我教育。有很多學生在開始寫日記時覺得無話可寫,我就引導他們從日常生活入手,比如可以就班上發生的某件事進行點評,也可以就自己的表現進行反思,其實日記就是記錄下自己的心路歷程,而且我每次會及時地對學生的日記進行點評,當學生有進步時為他喝彩,當學生沮喪時給他鼓勵,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真心為學生送去必要的幫助。
長時間下來,學生喜歡上寫日記,在日記中都能暢所欲言,而每周的班會課我也會從學生日記中選取一些典型事例讓學生進行分析,比如有次曹×同學在日記中寫到班上經常有學生給別人起綽號,而他自己因為胖就收獲了“胖豬”這一綽號,每次聽到別人喊自己胖豬,他心里都很生氣,甚至想要動手去打喊他綽號的同學。
班會課上,我在黑板上羅列了一些名詞,比如“胖豬”“拐子”“蛤蟆”……學生起初看到這些詞語還肆無忌憚地笑,然后我讓笑的學生站起來說說他為什么笑,他說是覺得好玩才笑,我又喊了曹×讓他說說他的感受,曹宇本來心里就有氣,說他特別不喜歡別人喊他的綽號,因為他覺得喊別人綽號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這時我再結合以前所帶過的班曾有學生因為綽號而引發打架并有學生受傷的事例進行分析,讓學生意識到喊綽號也許只是無心之過,但是卻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學生保證以后再也不隨便給人起綽號了。
三、情境中營造教育氛圍
一定的情境能夠引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認知活動起到積極的帶動和促進作用,也為在課堂教育中滲透文明素養提供了很好的契機。中職語文教學提倡從學生熟悉的身邊事物入手,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參與、體驗和感悟。在教授《我的母親》《多年父子成兄弟》這兩篇課文時,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父母親,由對父母的感激之情過渡到對老師、社會的感激,為學生熱愛祖國、奉獻社會打下感情的基礎,與此同時衍生出的感恩教育也讓學生在與他人相處過程中心存感恩。
我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進行高職院校的學生比高中比較自由,但高職院校生源不足,大多數為“問題學生”。禮儀與道德密切相關,禮儀作為有效調節人際關系的工具,原因是禮儀的核心是以道德規范為基礎的。禮儀作為道德規范的外在表現形式,思想道德則是禮儀的靈魂,兩者有機的統一在人的言談舉止中,因此禮儀教育離不開道德修養。青少年時期沒有學習相應的禮儀而出現諸多問題,尤其是考慮到這些學生即將邁入社會,成為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重要力量,想想他們即將服務的人群,高職院校強化禮儀教學顯得非常重要。
(二)禮儀教育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開展禮儀教學可以提升高校學生的思想覺悟、文化修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職業院校學生交流應酬的能力,讓他們在職場上成為有風度、有吸引力、受人尊敬和歡迎的人。開展禮儀教育可以又能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個人的身心發展,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高鐵職業院校禮儀需要培養的內容
禮儀是邁入現代社會的通行證,職業院校的學生必須重視培養自身的禮儀,才能保障達到社會的職業道德要求。隨著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促使社會各界更加關注這一獨特環境下的特殊禮儀,高鐵禮儀使用范圍較小,具有專業性的特征。
(一)學習高鐵專業的相關知識
高鐵是目前鐵路系統中的高新力量,已經成為全世界最為關注的話題,高鐵的快速發展讓社會各界更加重視高鐵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對其職業禮儀提供更高的要求。因城市軌道交通相關高校的學生就業與鐵路的發展密切先關,針對這種情況,職業院校必須強化在校學生的禮儀教育,幫助學生學生基本的社會禮儀,讓他們樹立良好的形象,并讓學生掌握高鐵相關的專業禮儀知識,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高鐵源自1964年的日本,至今已有50多年的發展史。目前,全世界刮起修建高速鐵路的浪潮,高速化成為世界鐵路發展的必然趨勢。此時,學習了解高鐵的專業知識成為掌握高鐵禮儀的基礎。
(二)學習基本禮儀
實際人際交往中,禮儀成為衡量一個人文明程度和綜合素養的重要標準。高職院校的學生處在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擁有正確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習慣為他們日后的成長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高鐵作為新興的事物,其專業性注定其服務禮儀要求更為嚴格,搭乘高鐵的人員大多為社會中上階層人士,這些乘客對于鐵路公司提供的服務有著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除具備基本禮儀之外,還要有優良的個人素養。對客人服務時必須保持微笑,不管遇到的客人是彬彬有禮或蠻不講理都必須有耐心,迎送客人要落落大方。目前,高鐵的乘務員不論形象氣質、服務態度都可與空姐想媲美,作為職業院校的學生更應該提升這一素質。
(三)學習相關的醫護知識
火車上免不了出現緊急情況,作為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相應的醫護知識,必須熟記常見的急救知識,關鍵時刻才能挽救客人的生命,這是專業素養的重要體現。
(四)掌握國際禮儀
隨著我國對外開發的逐步擴大,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工作、旅游、考察,高鐵成為高素質、高收入人群最佳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會接待很多外國的游客。為展現我國禮儀之邦的文明,職業院校的學生應該更多的學習其他國家的風俗習慣、飲食禁忌和特點,也必須掌握最基本的外交語言,讓外國友人感受到中國不單單在經濟上突破自我,在國民綜合素質上也是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