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張若虛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15 19:22: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春江花月夜張若虛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這首詩的韻律結構極具特色。“四句一韻”,共九韻,章法忽平忽仄,跌宕起伏,一唱三嘆,給人以余音繞梁之感。前四韻為一大部分,寫春江花月夜之景并即景抒情,由情入理,揭示人生課題。第五韻為過渡,由思考人生課題轉入抒寫離愁別緒。后四韻為第二部分,分寫游子思婦的離愁別緒。這兩大部分又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二韻為一層,扣題寫景,渲染意境。三、四韻為三層,重點探索人生,深化題旨,升華詩意。五韻為過渡。六、七韻為三層,寫思婦的懷人癡想。八、九韻為四層,寫游子的相思與盼歸。通過這樣的編排,全詩的韻律結構井然有序,使人一目了然。

通篇以雄健的筆力、宏偉的畫面,寫出了春江潮漲,明月初生,并重點突出江與月。明月與江潮共生,著一“生”字,就將明月擬人化了,賦予了明月與潮水活潑潑的生命。而“共”字,則向我們說明春江與明月有著脫不開、甩不掉的關系。總而言之,月光、江波相互輝映。有春江之處,必有明月。江水穿流于鋪滿花草的原野,在月光的照耀下,一切都顯得那么寧靜、安詳。詩人妙筆一揮,使之更添一層畫意詩情,夢一樣的景象,詩一般的情意。“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剩皎潔的月光,一切都不存在了。細膩的筆觸,使詩的意境更具朦朧、空靈、恬靜與皎潔。

二、思想藝術上的超脫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吸引著讀者去探索其中美的真諦。

1.多視角寫景

古人云“景乃詩之媒”。這首詩著重描摹了春江花月夜,集中筆力寫了江與月,構成了一幅奇妙的、多視角的春江花月圖。寫江,則用海、潮、波、流、汀、沙、浦、潭、瀟湘、碣石等為陪襯,使春江的流動美更顯俏皮。寫月,則用天、空、霰、霜、云、樓、妝臺、簾、砧、魚、雁、海霧等為映照,描繪了月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變換出的不同色彩與形狀。江與月總是相生相伴,相映相融,不可分割的。讓讀者感受它的寧靜、恬美與超凡脫俗。

2.多層次抒情

“情乃詩之胚”,情越濃厚,詩越醇美。這首詩抒情層次豐富,詩情十分濃郁。這里既有對自然美景的贊賞,亦有人生之思的感悟,還有離愁別緒的傷感。對自然美景的贊嘆,使我們如臨其境。其中有對江水海潮雄壯宏偉的贊嘆,有對芳甸花林如霜如霰浩白優美的激賞,也有對明月處處隨波萬里遼遠闊大的嘆譽。詩人身臨美景之中,不覺悟出人生之思。這里既有人生有限、自然永恒的感嘆,也有人類無窮、自然卻年年相似的欣慰與達觀,盡顯哀而不傷、嘆而不悲,使詩韻裊裊,久久地流淌在讀者的心中。

3.情景理水融

這首先表現在景中含情。“白云一片區悠悠”,可以說純為寫景,但此景象征游子遠征,因而景中明顯蘊含著思婦的念遠之情。其次是染情于景。如,“皎皎空中孤月輪”是寫景,但著一“孤”字,游子思婦離別后的孤寂之感,便明顯地染于一輪孤月之中。再次是移情于景。如,自月生到月懸、月斜、月落的景的流動,不正是抒情主體的情的揚起、高漲以及離情的沉重、跌落等感情起伏變化相契合。又如,詩中月色織成一片柔和、雅潔、清麗、朦朧的藝術氛圍,又正與人的情愫之細膩、凄清、纏綿、惆悵等感情波瀾相諧。

篇(2)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唐代名作《春江花月夜》,一直使無數的讀者為之傾倒。這是一首長篇歌行,采用的是樂府舊題,而作者張若虛更是個連字號都不為人詳,滄海一粟的茫然存在于唐朝燦如繁星的詩人堆里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但是他卻僅僅憑借著這首《春江花月夜》而流芳百世。作者張若虛以全新的視角、全新的結構賦予這首舊樂府詩全新的內容和意蘊。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歷來被無數專家學者所研究賞析,并對其爭論不休。有的學者認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描寫男女之間的纏綿愛情為主題的詩篇,也有的學者認為這首詩全詩蘊含著極其豐富并發人深省的人生哲理,還有的認為《春江花月夜》體現了那個特定時代的士人精神風貌和審美心理,以及時代性文學主題的廣闊文化背景,等等。以上這些觀點是對《春江花月夜》的一種誤讀,而恰恰由于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和解讀,掩蓋了作品背后所蘊含的真實情感和結構意義。其實,《春江花月夜》也和其它的詩作一樣,在表現主觀情感的時候,用的是藝術符號的表現方法。看到了這一點,從藝術符號的角度方面重新對這首詩進行分析,就會產生并發現新的不同于任何一種觀點的全新含義。

詩是用藝術符號的方式表達人的情感,一般的語言符號無法準確、精辟地概括并表達人的情感。藝術符號運用一般的語言符號來創造詩的意象、結構和形式,它只是一種手段或材料。藝術符號是詩人表達情感的象征,主要是指意象和結構。這首《春江花月夜》著力于詩境的融造。全詩以“江”、“月”映照,圍繞著“春、江、花、月、夜”這五字囊括的豐富意象。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樹這紛繁的形與景,和著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樓、月華、月明復雜的光與色,通過與春、江、花、人的巧妙結合,構成了衣服凄美情濃、斑斕迷離的春江夜月圖。

在《春江花月夜》這首詩中,最讓人津津樂道、反復吟唱,同時也是其中最富含哲理與意蘊的是:“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得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兩句詩中,反復出現的是江、月、人這三個意象。“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和年初照人?”詩人面對這一輪江月深深地在思考著,江邊上是什么人最早見到月亮的?江上的明月又是哪一年第一次照耀著人的呢?緊接著詩人發出了這樣的慨嘆,人生一代又一代地綿延繁衍著,無窮無盡;人們年復一年地眺望著江上的月亮,也亙古不變。我們誰也不清楚江上的月亮在等候著什么人,人們只看見了長長的大江不斷地送走流水,奔涌向前。江、月、人三個意象反復出現,將詩人自身的情感體驗投射到這三個意象上,為自己的情感付型,并創造了客觀同構物。隨著空間與時間的不斷變換,江、月、人也在這不斷變換中發生著變化,也許現在看到的江、月、人還是初時所見的那般景象,但是隨著時間、空間的不斷轉換變化已經不再是最初的那般了,真的可以說是月雖似當時,但是物事人皆非啊。這江、月、人就在這世幻中經歷著變與不變的重復當中。

詩的藝術符號不僅是一個一個意象、象征意義的疊加,而且是整體結構形式的象征,詩的意義最終由整體結構來決定。詩的藝術符號歸根結底是在創造一種抽象的形式,而這種抽象的形式是由詩的結構表現出來的。在《春江花月夜》全詩當中,出現的所有意象只是為了形成整體詩的結構形式所創造出來的。它們實際上是一種內在的結構,它們按著某種排列方式構成了這種內在結構,而這內在的整體結構就是詩人人生生命感受的整體造型。《春江花月夜》中反復出現的這“江、月”意象是人體驗到和理解到的人生短暫,每年都在這變化的空間和時間當中不斷成長,消磨。也許還是當時的景物,但是如今看來卻不一定還似當時那樣親切,這就是變與不變的情感糾結所在。人的一生變幻莫測,有些物事人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不似當年,但是那些給我們留下美好回憶的物事人確實不會因為任何外界事物的改變而改變的,因為在我們心里他們還是像最初那般那么值得我們珍惜。

詩的結構形式表現著情感結構的形式抽象,而無須表現造成情感事件的具體內容,《春江花月夜》是符號的,是情感的象征。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創造了一種隱形的內在結構,他用春、江、花、月、夜等種種意象為詩人張若虛的情感付型,創造了許多客觀同構物,并通過這些客觀同構物的排列組合創造了《春江花月夜》幻化于外的整體結構。當我們分析作品的時候,不能只看到作品外部所表達出來的那些顯而易見的東西,這些東西是次要的,而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讓我們忽視的卻是隱含在這些外在東西背后的內在結構形式。這才是最重要、最值得我們認真發現和研究的。《春江花月夜》正是將這種內在的結構形式隱匿于種種背后,用這些意象表達了人生雖短暫,每每卻都在不斷的變與不變的自然法則中成長、磨練,而恰恰是通過這種變與不變的時空轉換才讓人們不斷的追求著人生的夢想和希望。雖然一些東西、一些人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空間的轉換而變得物是人非,但是一切真善美的東西卻永遠地留在了我們的心中,亙古不變。人生的變與不變是一種必然存在,只是要看我們自己如何的來看待。

江、月是《春江花月夜》中被反復拓展并不斷深化的兩個主題意象,詩人沒有局限于一輪江月,而是那一種復雜的人類情感貫穿始終。《春江花月夜》表現了一種人生道路上的變與不變之情,這種變與不變的情感被造型成一種形式,當人們讀到這種形式時,這種情感就被激活了。因此,《春江花月夜》表現的不僅僅是張若虛自己的情感體驗和人生感受,而是人類共同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感模式。

一千多年過去了,在張若虛之后,再也無人能把這一夕江月渲染的這般淋漓盡致,雖然歷盡了人世的滄桑變幻,但是今天我們讀到《春江花月夜》的時候,詩篇不朽而情感依舊,江月依舊。

參考文獻:

[1][美]蘇珊?朗格.藝術問題.南京出版社,2006.1,第一版.

[2]張蕾.淺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和形式.保山師專學報,2008.6.

[3]康懷遠.孤篇橫絕,竟為大家――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文學史價值.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6,(1).

篇(3)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32-0010-01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唐代詩人張若虛僅存的一首被聞一多推崇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名詩,是被王]運稱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的著作。“然而,其迄今1300年接受史,并非“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的蔚為大觀的景象,而是跌宕起伏的坎坷之路。它誕生后近400年都無處尋覓,直到宋代借郭茂倩《樂府詩集》方才重現詩壇,又近500年后在《詩藪》中得到第一次闡釋。胡應麟之后的400年才真正進入接受史的黃金時代。”《春江花月夜》的由最初的被摒棄于詩品之外到成為“抒情詩的最好標本”,這種間到底經歷了一個什么樣的跌宕起伏的接受過程?是什么樣的因素推動了它的經典文本地位的確立?本文試圖從延時修辭接受的角度對《春江花月夜》經典文本地位的確立做接受修辭分析。

對于《春江花月夜》的修辭接受歷史,我們以陳文忠《唐人青春之歌走向頂峰之路〈春江花月夜〉1300年接受史考察》中對其接受史的劃分為依據,分為唐宋金元時期、明清時期、近代三個歷史時期進行考察。

一、延時的修辭接受――經典地位的確立過程

(一)唐宋金元時期的接受

《春江花月夜》創作后的唐宋金元時期是其接受的第一時期,也是其文藝價值被埋沒的黑暗時期。

在唐、五代時期,張若虛的名字僅僅是因為依附于他人傳記(《明皇雜錄》鄭處誨、《舊唐書?賀知章傳》、《新唐書?劉晏傳》)才得以保留。

到了宋代,郭茂倩才在《樂府詩集》中收錄張若虛之《春江花月夜》,并且只是以“清商曲詞、吳聲歌曲”系列作品面貌出現,郭茂倩并沒有對其進行評價,實質上也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修辭審美接受。宋元時期,詩話大盛,可是宋元幾百種詩話中,居然沒有只言片語對《春江花月夜》的論及。唐宋金元時期令人驚嘆不已的詩評家們對《春江花月夜》的集體無視,是一個十分怪異的現象。

(二)明清時期的接受

明清時期的接受過程是《春江花月夜》被經典化的過程,是接受者使得它從“藝術作品”到“審美對象”的審美化過程,也是接受者成為自覺審美主體的延時接受過程。

從明到清,高的《唐詩品匯》第一次對《春江花月夜》做了精選,胡應麟的《詩藪》、賀裳《載酒園詩話》、王]運《論唐詩諸家源流〈答陳完附問〉》分別從風格鑒賞到“盛唐第一家”再到“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最終奠定了《春江花月夜》的經典地位。

(三)近代“宮體自贖”時期的接受

聞一多在他的《宮體詩的自贖》中對《春江花月夜》進行了高度的評價,這引起了80年代對聞一多“宮體自贖”說持對立觀點的程千帆、周振甫和李澤厚、吳小如兩派爭論。通過聞一多的評價和這兩派的論爭,接受者更加深入地對《春江花月夜》進行了自覺地審美審讀,《春江花月夜》的經典地位也更加牢固。

二、延時的修辭接受――經典地位確立的修辭分析

(一)文內和文外接受語境對《春江花月夜》延時接受的修辭制約

首先,是詩歌本身的文內語境。

我們知道《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宮體詩。這種文內語境是決定了《春江花月夜》在以后各個時代沉浮不同境遇的文本自身決定因素。

其次,是詩歌本身存在的不同時代文學思潮的文外語境。

在唐代,當時初唐四杰歌行深受齊梁余習影響,當在文學方面針對初唐的浮艷詩風,力主恢復漢魏風骨,反對齊、梁以來的形式主義文風的陳子昂為人認識后,四杰地位便陡然下降。遠在吳越遠離政治文化中心的張若虛,更難以進入主流審美視野。在初唐詩風轉變的時期,可以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生不逢時,它宮體詩,歌行體的文內語境對它在唐宋金元時期重視詩律漢魏風骨的文外語境下長期不被接受埋下了伏筆。

到明代,特別是明代中葉以后的社會風氣更為開放,浪漫思潮更為盛行。融合詩歌母題“春、江、花、月、夜”的《春江花月夜》自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何景明在《明月篇序》中從詩學“性情”論出發,對四杰做了“重新評價”。他對否定四杰的言論作了徹底顛覆,甚至認為四杰歌行還在杜甫之上,并把愛情題材和愛情主題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個大膽的見解顯然是時代的產物。正因為有了這樣的適合的文外語境以及它自身的優美婉轉的文內語境的制約,《春江花月夜》的重現光輝也就不足為奇了。

到了近代,學者們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石上,不再局限于對《春江花月夜》的詩歌體式、詩歌主旨、用韻規律、構建方式、藝術特色等方面的鑒賞。學者們在文學接受史的層面對《春江花月夜》的接受意義進行了深入的論爭。這些文外語境中的論爭從另外一個方面反向地鞏固了它的經典地位,深化了接受者對它的認識。

《春江花月夜》的文內語境和文外語境的相互關系:或統一、或迥異,在一開始的被排斥到最終成為經典接受的歷程中,無疑具有相當的作用。

(二)語境遷移對《春江花月夜》延時接受的修辭制約

“修辭接受往往是與接受語境的遷移聯系在一起的活動”,每一次語境的歷時遷移,都會對接受產生影響。

縱觀《春江花月夜》的延時接受過程,它的每一次被接受和不被接受無一不是與語境遷移密切相關的。在唐宋金元時期,當時的主流詩學語境是格律詩的興起,而《春江花月夜》作為一首有這濃厚齊、梁形式主義文風的宮體詩,顯得與當時的主流詩學風潮格格不入,這種語境的負遷移很明是《春江花月夜》長期被忽視甚至是漠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明代,對“四杰”地位的重新認識以及“春、江、花、月、夜”詩學母題的重新崛起的詩學新風尚與《春江花月夜》的語境首次重合,語境的正遷移在這個時候對《春江花月夜》經典地位的確立無疑是具有這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近代,詩學研究氛圍更加開放,各種懷疑和肯定的風潮盛行,而這種肯定與懷疑的爭鳴在某種意義上正好正向遷移到了《春江花月夜》的地位確立過程中。

總之,當當下語境(唐宋金元時期)和文本的修辭接受的信道受阻時,它自然就被那個時代的接受者集體盲視;當當下語境(明清時期到現代)和文本的修辭接受的信道接通時,它的經典地位便一步一步被確立了。

(三)接受者不斷地自我調整對《春江花月夜》延時接受的修辭制約

接受修辭學認為“在更廣闊的視野上,修辭接受活動的每一次現實化,都意味著接受的可能性延伸。”

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接受者”不是一個具體的概念,而是一個集體的認證,是不同時代接受者和同一時代不同接受者的統稱。從唐宋金元的不被接受,到明清的經典地位確立,這是《春江花月夜》本身的魅力所在,也是接受者不斷自我調整,對它的不斷深化認識過程。后時代的接受者站在前人的接受基礎上對它進行著不斷深入的審美接受,每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審美接受都是對它的經典地位的進一步價值論證。

總之,《春江花月夜》的經典化過程也是一部其延時修辭接受的審美接受過程,這個延時修辭接受過程有起始點卻沒有終點,隨著這個過程的無限制延伸,接受者對《春江花月夜》的認識也將繼續深化著。

參考文獻:

[1]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鄭臨川.聞一多論古典文學[M].重慶出版社,1984.

[3]譚學純、唐躍、朱玲.接受修辭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譚學純、唐躍.小說語言美學[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篇(4)

在這五個意象中,又以“月”為全篇之焦點,正如王堯衢所言,“月字十五見”。《春江花月夜》全篇,以月統領所有景物,問月而感悟宇宙的永恒,并由月引發游子與思婦之間的相思。由此可見“月”之關鍵。故而,分析“月”這一意象,對于理解《春江花月夜》至關重要。

一、流光如夢:“月”的意象分析

上文論及“春”“江”“花”“月”“夜”,五者“環轉交錯,各自生趣”,依照這一思路我們可以得出《春江花月夜》之“月”的主要特征:春月、江月、花月和夜月。“春”“花”“夜”陪襯之“月”,其主基調是陰柔之美。“陰”如月,如夜,是情緒的負面,指向哀傷和惆悵;“柔”如春,如花,歲月的伊始,生命的華年,指向年輕的生命和嬌弱敏感的心靈。李澤厚先生說:“《春江花月夜》是一種少年時代的憧憬和悲傷,一種‘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憧憬和悲傷。所以,盡管悲傷,仍感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它顯示的是,少年時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種輕煙般的莫名惆悵和哀愁。”[2]“春江花月夜”是整首詩呈現的美景,如夢境般淡淡的哀傷之美是整首詩的情感基調。那么,“月”是如何與“春”“江”“花”“夜”婉轉相合,從而呈現出流光如夢的美景和美感的呢?

概言之,月是對所有景色的統領。

對于一首寫景抒情詩而言,《春江花月夜》呈現出少見的、完整而圓美如月的結構。一般的詩歌寫景多是局部的或選擇的,而《春江花月夜》則描繪了從月出到月落的完整過程,并且在月之升與落的過程中一一“照亮”其他景物。月出而春、江、花、夜等情感活動的舞臺布景被逐漸照亮,月落而所有的人物、景色被一一收起。

春江潮水連海平,

一切處于黑暗和靜默的狀態。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月亮的升起點亮了黑夜中的所有景色!潮水變得波光粼粼;春江如鏡,江面上浮動著一層明亮而晃眼的月光。帶著月光顏色的江水又如一條銀白色的火龍一般點燃了黑暗的芳甸。月光如束,打在了夜間的花林上,花光和月光混雜在一起,如雨和雪交雜而下。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月光進一步向整個黑暗的世界彌漫,將詩人的四周點染為一個澄澈明亮的世界。詩人的世界好像被包裹在一整團的月光之中,四周空氣里流動的冰霜在月光的包裹中靜止了。月光像是透明的膠體,將空中的流霜固定住,像是琥珀。“空里流霜不覺飛”這一句是詩人對月光凝固著流霜的觀察,一種微距的觀察。在進行這微距的觀察時,世界顯得極靜極幻,流霜不飛,月光不動,仿佛時間也在這一瞬間靜止了。

白沙在夜間本該很顯眼,但這不是一般的夜晚。在這個月色明亮的晚上,月光將整個世界都照亮了,故而顯眼的白沙也完全融入了月光的世界。

詩歌意脈流轉到此處,詩人當時身處之景已經被全部點亮,所有的景物都浸泡在月光之中,并且因為月光的照亮而得到了詩人的注視。一個澄凈明亮的背景世界已經搭建完成,詩人的思緒和情感即將飛舞。

以上是隨著月出,萬物在黑夜中被一一照亮和喚醒的過程,下面是詩歌的最后三聯,春、江、花、夜等景物再次隨著月的變化而收攏,漸漸淡出讀者的視界。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明月西斜,沉入暗色的海霧,沒有月光照亮的江水流向遠方的海水,也同歸于黑暗之中。這個春天即將到達盡頭,這個流光如夢的夜晚也迎來了天明。同樣消散的還有詩人的想象和情感,詩人的問語“不知乘月幾人歸”也沒有得到回答,世界回歸于寧謐。如此花月良夜就此收場,重新回到詩歌開始時的黑暗和靜默,回到一個輪廓隱約的暗色背景中。

將“月”作為詩篇所有景物得以呈現的光源,或者說,以月光所著之物的描寫來觀察“月”、突出“月”,這樣的寫法是張若虛此詩的一個重要特征。恰好是這種用“月”來統領景色的描法最終營造了《春江花月夜》迷蒙清幽而又純凈明亮的夢境氛圍。

篇(5)

不同的歷史時期,會產生不同的音樂,如歐洲音樂的發展就可以分為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民族樂派時期等等。不同時期的音樂風格各異,這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著很大的聯系。筆者在教學中注意把歷史知識貫穿到音樂欣賞教學中,讓學生既復習了歷史知識,又掌握了音樂知識。如講“美國音樂”這節課,筆者講了美國的歷史: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是一個移民國家,而且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賣到美洲,被賣去的黑奴,也把黑人音樂帶到了美洲,美國于1776年獨立后,黑人音樂就成了美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來自歐洲、非洲等不同國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國音樂形成了豐富多彩、風格各異的特點。美國音樂在黑人音樂、歐洲音樂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發展,到20世紀才具備了獨特的風格,并取得了與西方音樂文化同樣重要的地位。

二、音樂與文學的整合

文學與音樂是姐妹藝術。在音樂教學中適當加入一些文學知識,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音樂作品。在欣賞《春江花月夜》時,筆者布置學生在課前找到唐朝詩人張若虛的同名詩歌《春江花月夜》進行學習,再找到民族管弦樂《春江花月夜》的音響資料進行課前欣賞,并指導學生在預習時做到:一邊朗讀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邊欣賞民族管弦樂《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課時,筆者制作了包含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歌的投影片,一邊講一邊讓學生欣賞音樂,還一邊讓學生觀賞那些景色優美的投影片。學生在欣賞過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對《春江花月夜》所描寫的藝術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聞一多先生高度評價的“詩中的詩,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對音樂欣賞相襯托,學生就做到了既較好地理解了音樂作品的意境,又對唐詩《春江花月夜》有了音樂上的理解。課后,筆者布置學生根據《春江花月夜》優美的音樂意境寫一首詩或散文。從學生交上來的作業看,有不少文章、詩歌寫得相當不錯,既有詩歌的優美,也有音樂的韻味。

三、音樂與美術的整合

音樂與美術也是姐妹藝術。人們常常把音樂稱作“凝固的畫面”,把美術稱為“流動的音樂”。在音樂欣賞課中,加入一些美術作品,對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幫助的。在欣賞《伏爾加船夫曲》時,筆者把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展示出來,讓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這幅世界著名的油畫。學生通過聽音樂、看油畫,就能更深地理解音樂作品的意義了。

篇(6)

在音樂欣賞課中,需要創造一種濃郁的藝術氛圍,這種氛圍首先來自于教師的語言。在欣賞之前,用抒情的語調、優美的語言描述樂曲的意境,為學生營造聯想的空間,當樂曲結束后,又可以讓學生自由談論欣賞的感受,這時學生的表述會比較貼切、生動,也有的比較直觀化。在學生表述的同時,教師除了要注意與學生進行交流外,還要注意在這些表述里搜索素材,當學生表述接近尾聲時,便把這些素材進行組織做一個簡要的總結,這樣上欣賞課才不會使課堂沉悶,把教師與學生對樂曲的感受和理解融合在一起,加深學生對樂曲美感的體驗和感悟。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時,首先我向學生介紹這好似黃河兩岸窮苦的勞動大眾的血淚控訴,然后再聽一下激動人心的樂曲前的朗誦詞(課本中的《黃水謠》配有朗誦詞):“我們是黃河的兒女,我們艱苦奮斗,一天天地接近勝利。但是,敵人一天不消滅,我們便一天不能安身,不信,你聽聽,河東民眾痛苦的”,學生聽完之后不但情緒被感染,更會仔細地去聽音樂的歌詞,切身感悟音樂,然后再引導學生觀看一些抗日影片片段,通過音、像結合,讓學生想象體會當時的黃河兩岸的人們所遭受的一切災難,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情感,同時在他們的心靈深處也會引起更強烈的共鳴。

篇(7)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初中時的大課間,會放周杰倫《青花瓷》的伴奏帶,我喜歡踩著節奏背《春江花月夜》,順著人群慢慢走回教室去,像是魚群洄游。彼時,《春江花月夜》于我只是一串朗朗上口的音節,不過抑揚頓挫與《青花瓷》神似,且此詩不甚傷感,故而時常念誦。雖讀不太懂,但它給了我一片開闊又晴朗的深藍,月華如雪,藍的是月下江水,白色則是閃耀的沙洲。春江花月,確實挺美。

后來去往川藏腹地的九寨希一路車行顛簸,至山頂推門而出,入目寒山如簇,飽滿的顏色化成瀑布傾瀉于我年輕的雙目間,而凝凍的碧波在腳下結成一泓。斷裂的古木橫臥于水底,這靛青的湖泊便是時間的琥珀,而那再未移動的巨大枝干仿佛時間的斷片,在我到來之前,在我離去之后,時間流動,木色卻永永遠遠封印在湖底。我忽然便想起了《春江花月夜》中的一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是否千年前的扁舟子也曾這樣?他會看到什么?是不是同樣流動的江水,映出一輪不變的月亮。他會想起什么?是不是和我一樣追思故人,千年前夫子太息“逝者如斯夫”,還是暢想千年后的我吟詩到溪頭?曾將銀輝披滿詩人的月亮,也曾將清光斟滿太白酒觴。人生代代無窮已,但那個春江花月的夜晚,千百年來僅此一個夜晚,孤篇便蓋了全唐。而那晚唯一的月亮,跨越千年照在我手中的紙上,又從我口中吟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千余年后再也沒有那晚的月亮,張若虛的生平蹤跡也早已模糊,再不可追了。但那晚的詩歌卻渡過了流動的時間,蟄伏在我腦海,等待一瞬的頓悟與整個余生的感動。它勢必會流傳下去,等待在某個有月亮的晚上被人想起。因為人生代代無窮無已,江月年年望來相似。

明白了這一句的我回到學校里,這時已是高中了。我做著古詩詞賞鑒的高考真題,忽然又遇到這一句詩。便笑笑,想起的不是答題術語,而是初中時踩著《青花瓷》回教室的日子,或是九寨的水中斷木以及我自己的倒影。還有往后不斷的閱讀里,異國他鄉蒙塵的旅榻,人去竹猶翠的瀟湘館,泰山之巔為風雨刮平的無字碑,我都能看到這一種變與不變,這份開闊的充實與荒涼。人生代代間有流動的時間與江水,也有望來相似的古木和月亮,而這么多有幸敘述這份感悟的作品,如《春江花月夜》般能跨越時間,與我們相見。

于是我答:此句從久遠不斷的時間來看同一輪月亮,歌頌時間改變而自然萬物之美永恒。

篇(8)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3-0330-01

音樂課堂教學應進一步增強學生參與音樂的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感受、體驗和鑒賞音樂美的能力,使他以往,音樂欣賞課一般是這樣進行的:(1)簡介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2)初聽作品,感受形象。(3)分段欣賞作品,分析作品的音樂要素及表現作用。(4)完整聽賞作品,熟記音樂主題。這種教學模式以“老師講,學生聽”為核心。教師一講到底,學生被動聽講、簡單聽賞,沒能真正參與音樂欣賞活動,因此,他們也沒能真正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不能有效地走進音樂,深入體驗音樂。有鑒于此,本人根據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文化知識結構,結合音樂課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提出了“聽、唱、看、想、動、議”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試圖通過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音樂欣賞全過程,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1 音樂與歷史、地理學科的綜合

不同的歷史時期,會產生不同的音樂,如歐洲音樂的發展就可以分為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民族樂派時期等等。不同時期的音樂風格各異,這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著很大的聯系。我在教學中注意把歷史知識貫穿到音樂欣賞教學中,讓學生既復習了歷史知識,又掌握了音樂知識。如講“美國音樂”這節課,我講了美國的歷史: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是一個移民國家,而且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賣到美洲,大量黑奴被賣到美洲,也把黑人音樂帶到了美洲,美國于1776年獨立后,所以黑人音樂就成了美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來自歐洲、非洲等不同國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國音樂形成了豐富多彩、風格各異的特點。美國音樂在黑人音樂、歐洲音樂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發展,到20世紀才具備了獨特的風格,并取得了與西方音樂文化同樣重要的地位。 又如,我在講“中國民歌”時,講了各地民歌的不同特點,也結合各地的地理特點來講,比如:南方地區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觀秀麗,音樂風格便也委婉秀麗;西北地區石山崢嶸,藍天下一望無垠的黃色土地,氣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調也高亢、嘹亮,質樸中帶著嚴峻和深沉。

2 音樂與文學的綜合

文學與音樂是姐妹藝術。在音樂教學中適當加入一些文學知識,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音樂作品。在欣賞《春江花月夜》時,我布置學生在課前找到唐朝詩人張若虛的同名詩歌《春江花月夜》進行學習,再找到民族管弦樂《春江花月夜》的音響資料進行課前欣賞,并指導學生在預習時做到:一邊朗讀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邊欣賞民族管弦樂《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課時,我制作了包含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歌的投影片,一邊講解樂曲所描寫的意境,一邊讓學生欣賞音樂,還一邊讓學生觀賞那些景色優美的投影片。學生在欣賞過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對《春江花月夜》所描寫的藝術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聞一多先生高度評價的“詩中的詩,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對音樂欣賞相襯托,學生就做到了既較好地理解了音樂作品的意境,又對唐詩《春江花月夜》有了音樂上的理解。課后,我布置學生根據《春江花月夜》優美的音樂意境寫一首詩或散文。從學生交上來的作業看,有不少文章、詩歌寫得相當不錯,既有詩歌的優美,也有音樂的韻味。

3 音樂與美術的綜合

音樂與美術也是姐妹藝術。人們常常把音樂稱作“凝固的畫面”,把美術稱為“流動的音樂”。在音樂欣賞課中,加入一些美術作品,對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幫助的。在欣賞《伏爾加船夫曲》時,我把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展示出來,讓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這幅世界著名的油畫。學生通過聽音樂、看油畫,就能更深地理解音樂作品的意義了。

篇(9)

音樂欣賞教學中,音樂作品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猶如繁花與綠葉的關系。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注意把音樂與有關的學科綜合起來,對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結合我的教學體會,談談高中音樂欣賞與學科綜合的做法。

一、音樂與歷史、地理學科的綜合

不同的歷史時期,會產生不同的音樂,如歐洲音樂的發展就可以分為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民族樂派時期等等。不同時期的音樂風格各異,這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著很大的聯系。我在教學中注意把歷史知識貫穿到音樂欣賞教學中,讓學生既復習了歷史知識,又掌握了音樂知識。如講貝多芬的《愛格蒙特》所寫的十段配樂中的序曲,這部戲劇的主人公愛格蒙特是十六世紀荷蘭人,他領導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統治和爭取獨立斗爭,是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如果不了解這段歷史那么也就很難體驗到這部序曲中戲劇性的感情變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壯的頌歌和勝利的狂歡。

二、音樂與文學的綜合

文學與音樂是姐妹藝術。在音樂教學中適當加入一些文學知識,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音樂作品。在欣賞《春江花月夜》時,我布置學生在課前找到唐朝詩人張若虛的同名詩歌《春江花月夜》進行學習,再找到民族管弦樂《春江花月夜》的音響資料進行課前欣賞,并指導學生在預習時做到:一邊朗讀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邊欣賞民族管弦樂《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課時,我制作了包含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歌的投影片,一邊講講解樂曲所描寫的意境,一邊讓學生欣賞音樂,還一邊讓學生觀賞那些景色優美的投影片。學生在欣賞過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對《春江花月夜》所描寫的藝術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聞一多先生高度評價的“詩中的詩,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對音樂欣賞相襯托,學生就做到了既較好地理解了音樂作品的意境,又對唐詩《春江花月夜》有了音樂上的理解。課后,我布置學生根據《春江花月夜》優美的音樂意境寫一首詩或散文。從學生交上來的作業看,有不少文章、詩歌寫得相當不錯,既有詩歌的優美,也有音樂的韻味。

如,我在上欣賞課《十面埋伏》時,為了把這場戰爭講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項羽在這場戰斗中面臨失敗的焦慮及兒女情長很好地表現出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樂曲最后兩段“項王敗陣”與“烏江自刎”中所表現的蒼涼、悲哀與明朗歡快交替的情緒,我把李清照的《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抄寫在黑板上,學生就容易理解這兩個樂段中“明朗歡快”的情緒是為了表現楚王項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對楚王項羽的較高評價。這節欣賞課引用了兩首古詩,增進了學生對樂曲的理解。

三、音樂與美術的綜合

音樂與美術也是姐妹藝術。人們常常把音樂稱作“凝固的畫面”,把美術稱為“流動的音樂”。在音樂欣賞課中,加入一些美術作品,對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幫助的。在欣賞《伏爾加船夫曲》時,我把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展示出來,讓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這幅世界著名的油畫。學生通過聽音樂、看油畫,就能更深地理解音樂作品的意義了。

四、音樂與政治的綜合

音樂作為一種文藝手段,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義勇軍進行曲》鼓舞了億萬人民起來保家衛國,《延安頌》號召了多少年輕人投身到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解放全國人民的偉大斗爭中。但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我們的音樂作品也為當時的政治服務,也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如著名的鋼琴協奏曲《黃河》是一部經典作品,樂曲以為歷史背景,以黃河象征中華民族,歌頌中華民族的雄偉氣概和中國人民的英勇斗爭精神。由于這部作品創作于1969年,不免打上了“”的政治烙印,在第四樂章《保衛黃河》中加上了《東方紅》的曲調。雖然加上了《東方紅》的曲調,但并不影響這部鋼琴協奏曲的價值。在欣賞鋼琴協奏曲《黃河》時,我向同學介紹了鋼琴家殷承宗在回憶改編、創作《黃河》時的一些文章,使同學們更好地了解了當時的政治背景。

篇(10)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097(2012)12-0083-04

作者簡介:陳靜薇(1984―),女,四川成都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中文系講師。研究方向:外國文學、比較文學。

中國是一個盛產詩歌的國度,從《詩經》到現代的新詩,我們有數不清的名篇佳作,而唐詩更是中國詩歌史上最輝煌的一座高峰。其中,中宗時的張若虛,一生僅在《全唐詩》中留下了兩首詩,但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卻千百年來廣為傳頌,張若虛也因此“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二十世紀的英國,英美文壇出現“新批評”理論(The New Criticism)。“新批評”之名,源于蘭色姆(J.C.Ransom)的著作《新批評》。新批評主要的著眼點在于詩。他們認為,文學批評應關注詩本身,而不是游離于作品之外,要求詩應該既重視內涵,又看重外延;同時,新批評倡導“細讀法(close reading)”,在今天的歐美教學中,它依然是最重要的教學方法。而這,也同樣適用于中國的詩歌,適用于這首《春江花月夜》。

一、永恒的月

基于“細讀”這個基本原則,新批評的代表之一燕卜蓀提出了詞義分析批評(verbal analysis criticism)。他主張通過仔細的閱讀,找出其中的關鍵詞,從作品的語言來全面分析詩所傳達的意義。

《春江花月夜》本是樂府《清商曲?吳聲歌》曲名,相傳是南朝陳后主叔寶所作的艷曲之一。原詞今早已失傳,“吳中四士”之一的張若虛沿用此曲,創作出了一首別具韻味而又意味深長的佳作。其詩曰: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1] (P P.18-19 )

詩的題目名為《春江花月夜》,而詩人也的確在詩中描述了春、江、花、月和夜。但通過對全詩的仔細閱讀,能夠發現全詩共有36句,在這36句中,“江”字共出現了12次,“月”字一共出現了15次,其頻率之高,很顯然是全詩的關鍵所在。在這兩個字中,“江”為“月”的輔佐,月出江上,以江襯月,可以見出,“月”是全詩最為關鍵的字眼。

張若虛面對皎潔的月亮,心有所感。只是,他不像屈原那樣充滿懷疑,也不像其他詩人那樣探求主客體的關系,而是把月亮當作自己的一個說話對象來平等對話。站在江邊,望著天上散發著清輝的明月,再看看腳畔奔流的江水,作者不禁對月發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什么人最早見到了你,美麗的月亮?而你又是什么時候將你的清輝灑向江邊,照到了江邊的人?人不停地輪回,代代更替,而月亮卻亙古不變,依舊高懸天際,照耀大地。不知道奔流的江水和明亮的月亮是否也有期待,不停地滾滾東流。明媚的春夜江邊,詩人在月下感嘆著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暫,探索著生命的本源。

月亮,自詩歌誕生以來就代表著哀愁與相思。在《春江花月夜》中,月亮依然承載著相思。“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扁舟子”指代游子,“明月樓”用以指代思婦。今夜,在這江月下,舟中的游子在思念著遠方的家人,而明月照到的高樓上,深閨的也在思念遠游的丈夫。兩句詩,兩處情,無限愁思。“可憐”八句,更是形象地表現了相思之情。“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游子在舟中思念自己的妻子,看見這月光,不禁想到它照到妻子梳妝臺的樣子。曹子建《七哀》詩中有言:“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張若虛在這里化用了曹子建的詩句,從游子著筆,更寫出了游子極深的思念。后面兩句,可以說是思婦的寫照,也可以說是游子的想象。“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月光照入室內,思婦想趕走它,可窗簾可卷,月光卻卷不去;映在搗衣砧上的光,用手拂去了,卻又復現。思念也如這趕不走的月光,延延不停。“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此時此刻,游子和思婦各自在對月思懷,卻苦于不能聽見彼此的傾訴,但愿我能隨著這流動的月華(即月光),照到你的身上。“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古人有魚雁傳書的典故,作者在這里反用之。即使是飛得再快的鴻雁,也不能乘著這月光來到你身旁;擅長游泳的魚,也只能在這水中激起層層漣漪,更不能替我傳書了。一時間,惆悵溢滿詩面。

“昨夜”以下,到全詩結束,依舊是游子的哀嘆。詩人把以上的詩句,都歸結為昨夜的哀思。“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游子思家,在夢里也在想念,可是卻只見落花不見家。時間已經到了“春半”,春天已經過去一半了,游子依然在外遠游。春將去,月將落,何時是歸期?“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月亮西沉,漸漸隱藏于茫茫海霧之后,可游子和思婦之間的距離,依然像碣石到瀟湘一樣遙遠。在這里,“碣石”指代北方,而“瀟湘”則指代南方,游子思婦南北相隔,如何不叫人思念。在這春天的夜晚,有幾個游子能乘著這月光,回家和思婦們團聚?無人可以回答。只有那落月的余暉,帶著攪動人心的惆悵,灑滿江面,以及江邊的樹木。至此,全詩結束,留給人們無限愁思,無限遐想。

二、格律韻腳細讀

若把詩歌和散文放在一起,詩歌總是能讓我們一眼就看出二者的不同。因為,詩是聲音的綜合體,有兩個相應的特征:格律和樂句。詩歌中的語音短句并不比散文中的更特別,但在散文中,它們完全看不見,也根本不成其為樂句。[2] (P.182 )

《春江花月夜》本是古樂府,對詩歌韻律的要求不如之后的律詩那樣嚴格。它并不要求詩句一定要對仗平仄工整,也不要求一韻到底。詩人可以自己選擇韻腳,可以換韻,也可以像律詩那樣一韻到底。全詩幾次變換韻腳,押“en”“an”“ai”“ou”“u”等韻,在變換韻腳之時,也變換著詩句所傳達的意思。

詩從開篇到“皎皎空中孤月輪”,除了中間有兩句押了“an”韻外,看起來就沒有其他的韻了,也可以說,中間那兩句是不小心對上了。但在詩歌中,“en(eng)”和“un”“in(ing)”屬于寬韻范疇,在“庚”韻部里。這樣,詩人是四句一換韻。詩人并未將他想傳遞的愁思在一開篇就展露出來,而是先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江夜景圖。春夜的江畔,潮水陣陣,海天一色,而明月在漸高的潮水中升起,流光奕奕,照在花林上,花林如雪片閃光,照在淺沙上,水月花光交映,只見白茫茫一片。月色如霜,孤月皎潔,這是何等美妙的夜景。文字在讀者面前轉化為畫面,引起我們內心的印象,同時“惹起了一種激動,這種激動愈向深處進行,我們總必須緊緊跟著” [3] (P.14),因而,緊追不舍地往下文看去。

“江畔何人初見月”到“但見長江送流水”,從現代文法上,詩人依然沒有押韻,但我們閱讀起來,卻仍然瑯瑯上口。詩人以對話聊天的口吻,看似不經意地寫下了這幾句詩,卻蘊涵著豐富的內涵。上文已經提到了,詩人在追尋著生命的本源。在看到那么美妙的夜景后,詩人面對這明月,由詢問月亮,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暫,愁思頓生。

“白云”四句,詩人押“ou”韻,一個愁,一個樓,兩個字均是平聲,讀來順暢,自然而然地接續下文。同時,也將詩意從對月的發問,引向了游子和思婦彼此的思念。“可憐”四句,押“ai”韻,“徊”“臺”“來”三字,亦是平聲。這四句寫思婦的思念,承接前文而來,不突兀而又形象,思婦思念游子的形象躍然紙上。“此時”四句,從現代讀音上來說,是沒有押韻的。但前文已經提到,在古詩韻律中,“en”與“un”屬于寬韻范疇,押韻成立。“昨夜”以下四句,再度換韻,押“a”韻。“a”韻為開口呼,讀時須張開雙唇,更使惆悵長久。最后四句,換為“u”韻,且由平聲換為仄聲,收尾深沉,更使意味深長。

全詩共有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以平聲庚韻起首,中間依次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后以仄聲遇韻結束。詩人把陽轍韻與陰轍韻交互交錯,高低音相間,順次為洪亮級(庚、霰、真)――細微極(紙)――柔和級(尤、灰)――洪亮級(文、麻)――細微級(遇)。全詩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后應,既回環反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諧美。

《春江花月夜》的文字并不復雜,幾乎可以說明白如話。但他畢竟不是話語,依然有不符合語法習慣的地方。

“昨夜閑潭夢落花”其實是“昨夜夢閑潭落花”的倒文,本來,“夢閑潭落花”也沒什么不對的地方,作者在這里將“閑潭”提到了動詞前面,使其符合七言“四――三”的讀法,同時,也讓整個句子讀起來更順暢。句子的意思是說,昨晚在江邊賞月,思念著遠方的家人,晚上在夢中,卻只看見了江潭里點點落花。游子思念家鄉,不能回去,只能期盼在夢中能看一回家,可是,就是這小小的期盼也沒法實現。因為在夢中只見落花不見家。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閑潭”本來就是“夢”字的狀語。游子漂泊不定,晚上就在舟中小憩。在一個幽靜的江潭里,希望能夢見家鄉,夢見家人,但夢中只有點點落花。這就是“復義”,同一個詞,同一句話,有著不同的解釋。一時間,深深的愁思感染著每一個人,而作者,也就達到了他的目的。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也是值得反復吟誦的兩句詩。前面已經分析過,這兩句詩利用窗簾和搗衣砧,形象地描寫了那“卷不去”“拂還來”的月光。永恒的月亮,俯視著人間,灑下同樣永恒的月光,無論用什么辦法,都無法讓它從眼前消失。就如同那思念,也是那般的悠長,無論怎樣也不能消去。詩句表面上是寫月光,實際上,是在寫相思。“卷”和“拂”兩個癡情的動作生動地傳達出思婦內心相思的執著、純潔以及由此而生的難以入眠的愁懷。

蘭色姆說:“格律與意義的動態互動過程就是詩歌的全部有機活動。它包含了詩歌所有的重要特征。” [2] (PP .201-202 )的確,在這首《春江花月夜》中,通過韻腳的變幻,詩人的感情也在不停地變幻,把讀者從春江夜景圖,帶入對人生的真諦思考,再到游子思婦的愁思,最后在一片惆悵中結束。

三、詩的情感細讀

燕卜蓀指出:“偉大的詩歌在描寫具體的事物時,總是表達出一種普通的情感,總是吸引人們探索人類經驗深處的奧妙,這種奧妙越是不可名狀,其存在便越不可否認。” [4] (P.62 )《春江花月夜》便是如此。詩人為我們描述的,僅僅是最最常見的事物:春、江、花、月、夜,但其中所探討的人生問題,所透露出的深深離愁相思苦,卻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讀者。

春夜的江畔,皎皎明月,春花爛漫,詩人獨立江邊,抬首望月,思緒便如流水一般滾滾而來了。望月,問月的永恒,嘆人生的短暫。自古明月最相思,越看這明月,思念就越濃,再也化不開。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襯出離愁之苦,而離愁又將美景染上了感彩。那徘徊在明月樓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體。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樓上鏡臺前的思婦,月光中飛去的鴻雁,江流里躍水的魚龍,是景還是情,竟叫讀者難以區分,只能沉醉于其中了。全詩成功地融情于景,攝情入詩,相偕相融,構成了完美的藝術境界。

整首詩的每一句話,可以說都是一個細節描寫,正是這一個個的細節,喚起了讀者的情感,使得讀者和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共鳴。而占全詩大部分篇幅的,是相思之情。游子和思婦的兩地相思在作者的筆下緩緩鋪呈開來,濃濃的相思情令讀者不自覺身陷其中。那“卷不去”“拂還來”的相思,那“光不度”“水成文”的惆悵,那“夢落花”“春半不還家”的哀傷,一點點滲入讀者的心。而結句的“搖情”,更讓那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和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方才提到,“江畔”四句,詩人在感嘆人生短暫的同時,體會到了人類的綿延久長,而之后的相思愁,也是同樣的久長。一個人的相思,當他團聚或是逝去之后,就不會再存在了,但,人類的相思,卻可以永久不散,如同月光一般。只要有人類存在,就會有游子思婦,那么,相思離愁就會一直流傳下去。

整首詩運用多角度寫景,從月生、月照、月徘徊、月華、月斜,一直寫到月落,再以江潮、江流、江天、江畔、江浦、江潭、江樹等特定場景為襯托,構成了一幅完整的藝術畫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游子思婦的離愁。詩人緊扣“月”這個意象來謀篇布局,做到了情景交融,景隨情移,從而使詩的意境既見層次又渾然一體,具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整首詩仿佛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細讀整首詩,我們完全沉醉于詩人為我們營造的氛圍中,體會到了詩人的感觸。春夜江畔的景是美麗的,也是永恒的,年復一年,都有春夜美景。而月亮,更是永恒的,俯視著大地,照耀著人類。我們人的一生,和月亮比起來,是何等的短暫,不過滄海一粟而已,但人類綿延不絕,代代相傳,便也和月亮一般永恒。一代一代的游子思婦,在月夜思念著彼此,那思念,也如這月光一般,永恒久遠。人生短暫的哀嘆,被人類代代繁衍的永恒所替代,思念恒長,代代均是如此,詩人用清新的語言,給了讀者完全不同于唐初宮體詩的體驗。渾然天成的詩句,使得《春江花月夜》最終成為了“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參考文獻:

[1]竇英才,王景霓,金永德,許龍九.唐代文學作品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2]蘭色姆.王臘寶,張哲 譯.新批評[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3]徐葆耕,瑞恰慈.科學與詩[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4]李衛華.價值批判與文本細讀[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5]方珊.形式主義文論[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6]鄧楠.文學批評新視野下的文本解讀[M] .佛山:南海出版社,2005.

[7]吳小如,王運熙.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Z]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上一篇: 現金管理制度 下一篇: 郵儲銀行辭職信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五码 | 亚洲欧美一二区日韩高清在线 | 亚洲国产性色在线 | 中文字幕亚州欧美日韩 | 亚洲国产精品线路久久人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