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鑒賞教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11 10:21: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美術鑒賞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美術鑒賞教學

篇(1)

美術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畫畫,還需要讓學生具備美術鑒賞能力,這樣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對于學生而言,擁有美術鑒賞能力可以使自身在美術創作中獲得靈感,進而使自身所創作的美術作品具備創新性。與此同時,具備一定的美術鑒賞能力還有助于學生情感的升華。總之,美術鑒賞作用顯著。鑒于此,文章對美術鑒賞教學的價值意義進行探討具有一定的意義。

一、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不單單要使學生具備美術創作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作與審美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是有一定聯系的。學生若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便更易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從而以作品的形式傳達出來。教師要想使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便需要對學生進行訓練。而美術審美能力的提升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學生不但需要專注,還需要持之以恒。美術鑒賞作為美術教學的一項重點課程,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通過美術鑒賞,可了解、體會作者創作的背景、思想感情,進而能夠掌握美術作品傳達的思想。學生通過學習與借鑒,將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知識,能夠使自己的審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總之,提升學生審美能力是美術鑒賞教學的重要目標。美術教師需要充分重視這一點,進而為美術鑒賞教學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二、增長見識,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道德素質

美術具有視覺傳播特征,在文字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古人通過圖像進行信息交流。如今,在廣告傳播中,美術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視覺傳達設計通過圖像、文字和色彩的形式表現出來,其中美術創作設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鑒賞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與此同時,學生可以通過一些美術作品,使自身的文化修養得到有效培養。彩陶文化、青銅文化等均與美術息息相關,如果學生具備對這些文化的鑒賞能力,顯然能夠使自身的文化修養得到提升。美術兼有藝術性和情感性的特點,當學生具備美術鑒賞能力時,能夠使自身的道德素質得到提升。當學生了解到美術作品背后的故事時,便能夠激發自身的愛國情懷,從而使學生的思想覺悟得到有效提升。如,《流民圖》描述了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激發了中國人民抗擊侵略者的熱情和斗志。這樣的作品既能夠讓學生銘記歷史,又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傊?,美術鑒賞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增長見識,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的文化修養和道德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三、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能力

人們普遍認為,一個人如果缺乏個性,其創新能力也難以被激發出來。在美術領域,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個性、實現創新非常重要。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能力。所以,美術鑒賞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個性。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漢姆雷特”,美術鑒賞亦是如此。不同的學生面對相同的一幅美術作品,其鑒賞感受是不同的。這便能夠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進而使學生將鑒賞知識轉化為自身的知識,然后在美術創作中實現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講,美術鑒賞是感受美術作品的美感和深刻內涵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學生容易投入自己的情感,從而體會作品的內涵,進一步刺激自身的感官,影響自身的心理。當學生感知能力、心理接受能力得到增強時,便能夠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使自己創作的美術作品獨樹一幟,在具備個性特點的同時,不缺失美感和內涵。

結語

美術鑒賞教學的價值很高、意義重大,主要體現為其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和道德素質,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能力。因此,各院校應該重視美術鑒賞教學,明確教學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高美術鑒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篇(2)

美術鑒賞作為普通高等學校開設的公共選修課,是大學生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美術鑒賞教學從初始的賞心悅目逐漸深入,拓展到影響學生觀察、認識世界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基本態度,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范疇。國家把美育作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作為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方面,作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美育是心靈的教育,是提升個人和社會基本素質的重要途徑。相關教育者要深刻認識加強高校美育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以更加自覺的行動、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動美育工作明顯改觀。新時代高校美育的重要文化使命就是引導大學生具有高遠的精神追求。這種精神追求使人生更有意義,給人生注入了一種嚴肅性、神圣性。美術鑒賞是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品鑒、賞析和評述,進而逐步形成審美趣味,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活動。美術鑒賞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可開發學生的潛力,提升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美術鑒賞理論性、抽象性較強,對學生而言,這往往是美術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固有的教學方法往往使學生對美術作品僅有粗淺的認識。部分學生美術素養不高,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教師教法不當。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研究美術鑒賞課的教法意義重大。

一、美育范疇的美術鑒賞

美育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基本素質進步的關鍵領域,對于大學生而言意義重大。美術鑒賞包含“術”與“育”:“術”即美術專業范疇內的理論、技能、方法,理論主要涉及美術原理、美術史、美術批評、哲學、美學、心理學等,技能、方法方面主要包括藝術語言、材料、表現技能以及表現技法等;“育”主要指育人,美術具有審美功能,也具有育人功能,具體指學生在美術鑒賞的過程中,通過鑒賞美術作品中富含美的元素,在獲得身心愉悅的同時,體會美術作品中包含的文化屬性。高校美術鑒賞教學承擔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和責任?;诖?,下文從中國畫和油畫的區別入手,圍繞從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到學生人文素養提升這一主線,研究高校美術鑒賞課的教法,以期實現美育的價值與目的。

二、中西方美術鑒賞

中國畫和油畫分別蘊含著中西方美學思想、哲學思考以及藝術價值,在中西方美術鑒賞的對象方面,中國畫和油畫具有一定代表性。藝術家對美的追求是本能,中國畫以山水畫為代表,更講究意境美;油畫以人物畫為主,更突出形式美。油畫非常注重對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分寸的把握,需要藝術家考慮如何把恰當的比例、流暢的線條、和諧的色彩、典雅的情調展現在畫布上,讓欣賞者有美可賞。對造型藝術的認識必須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審美必須有客觀依據,有精確的概念,重視自然的美感。中國畫的審美則明顯不同,其品評講究氣韻生動,即便是重視寫實的工筆畫,也會講究氣韻。因此,油畫與國畫的主要區別之一就在于寫實與寫意的區別。

三、基于美育的美術鑒賞課教學

《莊子知北游》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認為,美育就是美感教育。在《美育與人生》中,他說:“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由于情感推動力的薄弱。要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有待于陶養。陶養的工具,為美的對象;陶養的作用,叫作美育?!彼珜У拿烙?,既在乎人的修養,又強調功用價值。對個人來說,“美育之目的在于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成高尚純潔之人格”;對于社會,他相信倡導美育,能使社會逐漸形成良好的風氣。在新時代,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美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美育對提高全民藝術素質至關重要。因此,高校美術鑒賞教師應當開闊眼界,保持包容的心態,學各家所長,根據中西方審美的不同,從不同角度、方面審視美育的現狀,堅守教育的本質和方向,更好地將前瞻性的理念與先進教學方法融入美術鑒賞課教學。

1.美育視角下的美術鑒賞課教學內容美育既是超越精神的,又具備一定的社會、政治色彩。其蘊含審美的境界,這是美育的內核。美育依托文化沁潤人的心靈,以藝術作品的文化內涵實現對人的影響,而文化具有社會、政治屬性,因此,美育必須與時代、社會、國家的利益相吻合。美育視角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必須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將教學重點放在對文化的傳播與宣講上,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美育視角下,美術鑒賞教學要讓學生通過審美娛情暢心。如,在《畫山水序》中,宗炳認為山水畫的鑒賞如同臥游,且可暢神,這實際就是通過對山水畫意境的賞析實現娛情暢心的目的。如,《鵲華秋色圖》(圖1)系趙孟頫為周密(祖籍山東濟南,但從未到過濟南)創作,畫中描繪了濟南的美景,讓觀畫者(主要是周密)感受了家鄉之美,寄托其思鄉之情。在美育視角下,美術鑒賞教學要讓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賞析獲得警醒和反思。如,《內戰的預感》由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創作,達利根據當時的形勢預感到西班牙內戰即將來臨,因而創作了該畫,并且在畫中用撕裂的人體表現戰爭的殘酷。美術作品是文化的載體,每一幅經典的美術作品都有其相關的文化背景。在美育視角下,美術鑒賞教學還要使學生通過鑒賞美術作品,用審美的眼光審視文化,培養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如,賞析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學生可感受北宋時期的生活氣息,了解宋代建筑結構框架、造船技術等。

篇(3)

美術鑒賞教育是將學生帶入繪畫這一特殊的視覺領域的最基本方法之一,使他們在接受古今中外繪畫作品的基礎上,特別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引發其對視覺藝術語言的領悟能力、豐富的情感體驗能力,進而養成健康的審美趣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高尚的審美理想。

在美術教育中,我認為應將繪畫鑒賞作為其基本內容,僅僅靠學校每周兩節課的課堂教學來訓練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無疑是不自量力的。而培養繪畫鑒賞能力無疑是美育的主旨,也是學校教育可以實施見效的。

那么,如何培養我們學生的鑒賞能力呢?

最重要的是大量接觸藝術作品。教師當然只是引導者,引導學生去“讀畫”,進而理解和接受。教師可以采取問題式的引導方法,如:這幅作品給你什么感受,你覺得它的色彩有何特點?與其它作品有何不同等等。我們這種賞析非簡單觀賞,象在展覽館看畫展,隨意轉一轉,大體看一 下,有賞心悅目之感即可。我們追求的是鑒賞。以往的美術鑒賞,僅僅停留在欣賞模式,即時代背景、主題內容、藝術特色的評析。實際上重點放在前兩項,后一項是總結、尾聲。如欣賞《開國大典》這樣的革命歷史畫,往往把重點放在德育性接受上,就是把繪畫作品當作一種德育媒介和手段來對受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對藝術特點只略作評判,甚至忽略不計。對繪畫這種視覺藝術來說,這樣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現將在教學中總結的培養繪畫鑒賞能力略作論述:

一、根據自己的第一直覺簡單的描述感受,分析其形式

在鑒賞的開始,先是拋開含義、價值判斷、背景等因素,只讓學生指明畫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語言表達直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對變形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對抽象作品,可指出畫面存在哪些形狀、色彩、結構等,使學生注意到應該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這很重要。因為人們在看畫時,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興趣的而忽略其他細節。以法國表現主義畫家夏加爾的《散步》為例,開始學生只注意到畫面里突出的人物及夸張的動作,房屋,地面較特殊的綠色。經提示后,學生會注意到畫面里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畫面中只有綠、紅、紫三色,紅色襯布上的花,酒瓶,酒杯等等。在學生敘述的同時,引導學生進入鑒賞情操:面對作品,它給了你什么直觀感受,教師引導、啟發、點撥學生盡可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以實現審美共享。這階段不可批評學生所講的見解,以免其怕自己還會錯而不再發表見解,應是鼓勵學生直率地描述直觀感受。

我們此時要解決的不再是作品給你什么感受,而是畫家是如何使你產生這樣感受的。這就是需要從藝術語言和作品的形式感來分析,來探討色彩、形狀、線條,肌理、人物描繪的特點,分析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圖和背景的關系等。這是鑒賞中的重點,也是難點。 形式分析是幫助學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規律,體驗和品鑒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淺到深,由點到面。

二、理解作品的意蘊

作品中的意蘊是一切有形事物的無限延伸因素。意蘊解釋是繪畫鑒賞的最深層次,從外在層面到內在層面的探討。對超越畫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問底,當然,我們不能只中循跡而求。

由于有一些作品是缺少意蘊的,有一些作品其意蘊在可喻不可喻之間,有時教師很難將超越作品的意蘊揭示出來。加之學生缺乏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深度體驗,要很好地領悟和體會作品意蘊,這就需要教育來長時間循序漸進的滲透。

以蒙克的《吶喊》為例,畫面通過強烈的、流動的色彩,天空中耀眼的紅色;背景中傾斜的不穩定構圖;道路與人物的強烈扭曲夸張,驚恐男子那夸張變形的猙獰面部表情,整個世界孤寂與無助的情緒,真實的表現了作者的絕望、恐懼、瘋狂、憂郁的內心世界。蒙克的這幅畫到底想說什么?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生活經歷呢?這樣教師適當的引導后,再通過對藝術觀的介紹,學生就能夠理解畫家為什么會畫出這樣的人物動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達方式,進而領會畫家的意圖。

三、正確判斷藝術作品的價值所在

藝術是非常復雜的現象,所以教師可以有自己的傾向性意見,但萬不可以一己之見,或極端的、獨斷的評判來概括和指導學生,而應當采取開放式的、多元化的評判、引導,啟發學生自己學會對作品進行評價。對夏加爾的作品,我們著重于他的獨特性、開創性和豐富的想象力。

我在評價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時,除了指出它的優點外,還有意指出它的缺陷,如:人物與背景的處理太唐突,剪貼一般,使得邊緣線的處理過于生硬;色彩較為單調等。這樣做的好處是使學生不迷信權威,敢于思考,敢于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明白對繪畫作品的判斷是多元的,沒有固定的結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作為教師鼓勵學生應盡量發表各種意見,以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

我們作為美術教師首先要認清一點就是學校的美術教育并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家,作為素質教育的繪畫藝術鑒賞教育,也并不是培養專業的鑒賞家。我們的目的是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大眾對美術文化的理解力,學會欣賞周圍生活中的一切視覺形式,進而使審美不單只是“看”,也不只是大腦接受,而是整個身心的接受。

總之,以上談到的三點概括了美術欣賞教學的幾個不同階段,只有遵循鑒賞的規律,積極引導學生從感知走向理解,才是一節有效果的美術欣賞課。

篇(4)

美術鑒賞不同于我們平時所說的美術欣賞,它比美術欣賞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通過對美術鑒賞系統專業的學習,使學生通過教師專業的講解更深層次的欣賞到美術作品內在的精神意義,同時也能使學生運用自己對于美術作品的理解能力,在美術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發現不一樣的美術鑒賞。[1]

一、中國傳統美術的地位不可撼動

中國的文化和藝術,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充滿著無窮的魅力,吸引著無數人為之探尋。從純樸自然的原始社會到絢麗燦爛的盛唐文化,中國的文化每一步都充滿著悠久的歷史氣息和豐富的藝術資源。

中國美術所表現的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朵美麗的花或一位漂亮的女子,它所表達的是更深層次的意義。一朵美麗的花寓意著一種吉祥如意的祝愿,一位漂亮的女子代表著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一幅破敗的建筑物反應了那個年代的特殊背景。所以說,中國傳統美術的功能是多樣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以比較的心態看待美術學和美術鑒賞

怎么樣比較美術學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的運用呢?簡單的意思就是用比較的方法來比較美術學和美術鑒賞教學的不同。關于美術學比較的三種方法分別是:源流考察法、形式比較法以及交叉印證法。如果這三種方法能被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應用到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一定會收獲反響。'[2]

1.源流考究法

所謂源流考究法,就是教師在講解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在遇到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作品時,需要把作品同當時的時代背景結合起來分析。例如非常著名的高更的作品《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里去?》,畫家在惡劣的環境中,以痛苦的熱情和清晰的幻覺來描繪,因此畫面看起來毫無急躁的跡象,反而洋溢著生氣。沒有模特兒,沒有畫技,沒有一般所謂的繪畫規則。畫面色彩單純而富神秘氣息,平面手法使之富有東方的裝飾性與浪漫色彩。在斑駁絢麗、如夢如幻的畫面中,暗寓著畫家哲理性的對生命意義的追問。

2.形式比較法

將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蘊、藝術種類、藝術形式與藝術技藝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如果說源流考究法注重的是美術作品的歷史價值,那么形式比較法注重的是美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意境和文化底蘊。總的來說,不管是形式比較法還是源流考究法,都是注重對美術作品的內在研究和考證。

3.相互考證法

相互考證法是一種對比分析的觀察方法。教師在對作品進行論述評價時,要盡可能的擴展思維,廣泛聯系作品與宗教、哲學、文學、歷史學等各人文科學的內在聯系,并對它們進行交叉印證,促使單一的美術作品以一種立體化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就要求教師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足夠的教學經驗,另外還需要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

三、創造“有滋有味”的美術課堂

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想贏得學生的欽佩和喜愛,你就要懂得去讀懂他們的內心世界,只有讀懂了學生的內心世界,你的教學課堂才會變得活躍有水平。現代的學生都喜歡高科技,我們就可以以他們這種對于高科技的好奇心理來為依據,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吸引他們的興趣。

結合現代化的多媒體投影設備,展現給學生精彩多變的美術世界。教師在教授美術課的同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幫助。例如講到現代著名畫家徐悲鴻,教師在講到他的著名畫作《八駿馬》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投影設備,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萬馬奔騰的盛大場面。教師也可以進行拓展式的教學,從《八駿馬》就可以延伸到2011年由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戰馬》,教師通過放映《戰馬》,更能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美術課程的變化多端,以此增加學生對于美術鑒賞課程的喜愛,也能由此喚起學生對于動物的保護意識。何樂而不為呢?[3]

“我說你講”的教學模式,教師要與學生形成活躍的互動氛圍。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不能一直干巴巴的講,完全不理睬學生的反應。教師應采取和學生互動的方式,聽取學生的建議,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圈。例如在講到荷蘭著名畫家梵高的《向日葵》時,教師就應該聽聽學生們對于這幅畫的理解,認為它漂亮還是不漂亮?認為它漂亮到什么地方?不漂亮到什么地方?等等這些問題。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但從學生的口中一定會得出別出心裁的答案。所以說,互動是了解的前提,互動也是進步的動力。

把故事加入到美術作品中,講給學生聽。以此來引起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興趣和理解。比如講到挪威著名畫家蒙克的《吶喊》時,教師通過簡單的講解蒙克作品的藝術形式之后,可以加入蒙克本人的生平經歷以及作品《吶喊》背后的故事。這樣反而會更大的吸引學生的興趣和對于美術作品的強烈喜愛。例如蒙克的這幅作品《吶喊》,畫面中一個面似骷髏的人,雙手捂著耳朵,聲嘶力竭的大聲尖叫,好像一個人的夢魘,恐怖中充斥著瘋狂。作品中人物蠟黃消瘦的臉頰被畫面背景中無數圍繞的線條所吞沒。畫中顏色和線條的運用無一不透露著作品最本真的意境―瘋狂,空氣中轉換時空的運用所產生的強烈動感讓人如此的感到不安。通過教師講解,相信學生會對這幅作品產生更加本真的認識,也會讓學生驚奇的發現美術不只是一幅作品,更是人類精神的一種寄托和釋放。

結語:

綜上所述,美術學與美術鑒賞都有很高的教學價值和研究價值,將美術學完美的融入到美術鑒賞教學中,這對于我們的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一種教育知識上的挑戰和學習。這不僅能豐富學生日常課程設置的多元化,還能為我國的教育事業添加一抹亮色。

參考文獻:

篇(5)

美術鑒賞課和美術理論課是有區別的,美術鑒賞課是指結合自己所學到的美術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通過自己的視覺和觸覺去觀察、欣賞、分析美術作品,了解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和實質。美術鑒賞課可以幫助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挖掘學生的藝術潛能,開發學生的智力,以此讓學生具備更好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一、目前小學美術鑒賞課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新課改要求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提倡學生應該自主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小學美術鑒賞課堂中,即使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師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展現自己,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教師不能以成人的角度來看小學生的答案是否標準,而要尊重每個小學生的想法,對每種奇思妙想都給予一定的鼓勵,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和鑒賞的興趣。

例如,在小學美術鑒賞課堂中,由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幾幅不同的卡通畫,循序漸進地問學生一些問題,如讓學生找出每幅畫的不同點和相同點。這樣能讓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小學生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學習,進而說出自己的想法,鍛煉自己的思維邏輯。

(二)不注重小組合作

在小學美術鑒賞課堂中,許多教師只注重以學生個體為單位,忽略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作為個體去鑒賞美術作品,只會束縛學生的思想,且學生之間缺乏交流與溝通,只會使課堂氣氛顯得十分壓抑。因此,在小學美術鑒賞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老師所布置的鑒賞任務。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后再選出一個代表來進行最后的總結發言。小組討論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鑒賞的教學中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小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學生自己實踐過的知識會得到記憶深刻的觀點。因此,在小學美術鑒賞課中,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只需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即可,只需為學生提供一些鑒賞資料,對學生的鑒賞方法予以一定的指導。例如,在學習“中國景色”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中國名勝古跡的繪畫讓學生賞析,如長城、蘇州園林等。課堂上,教師先讓學生自己感知一下畫,然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分組討論,最后由一名學生代表表達本組的觀點。當學生欣賞了中國景色的繪畫之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外國景色,讓學生進行對比鑒賞,欣賞每種繪畫的不同風格和特色,引導學生了解繪畫的意圖和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鑒賞能力。

(二)將鑒賞與生活結合起來

在小學美術鑒賞課中,教師在選取教學內容時,可以挑一些與小學生身邊生活緊密鑒賞內容。例如,小學生都特別喜歡卡通片,教師就可以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前收集一些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讓學生根據所看到的圖畫,說說每個卡通人物所代表的形象以及所具備的特點,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卡通人物,學生可以各抒己見,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鑒賞了繪畫。再如,現在的小學生都喜歡各種特色美食,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與美食有關的繪畫,當學生看見這些美食繪畫時,就會有一種親切感,然后教師讓學生談一談繪畫中的美食與自己見過的美食是不是一樣的,有哪些不同。這種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讓學生學會了鑒賞。

(三)教師適度的點評

美術鑒賞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此,教師在聽取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觀點,并要仔細聽每個學生的分析過程,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于表現出色的學生,教師要予以一定的表揚;對于表現得不是很好的學生,教師也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評,而要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指出不足的同時并幫助其進行改正,這樣學生就更有信心和興趣學習美術鑒賞課。

篇(6)

《美術課程標準》最值得肯定也最有意義的,就是確定了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是它的人文性,它將使我們改變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美術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學習和訓練,從而幫助學生通過美術的學習更好地汲取不同時代美術作品中所蘊涵的豐富人文精神。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通過美術的方法和媒材表達自己對人文精神的理解。通過美術教育,我們可以有效地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意識。

所謂的人文性包括人存在的意義、人的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涵義。

美術作為人:艾學科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人之為人的精神,是人類對真、善、美永恒追求的展現。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內蘊于不同歷史、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作的美術作品中。因此,人文性質應該是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人文性和自然科學的純技術性相比較:它具有道德和價值取向。通過美術教育,應該對以往過于重視科學(技術)教育而忽略人文精神從而造成的比如極端的實用功利主義、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等不良現象起到積極的糾正作用。我們要認識到學生在美術課程甲所學習的任何東西,都應視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幾個小島,通過這些小島,他們接觸的應該是人文精神的海洋。所以,在美術鑒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努力營造這種“人文”情境。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有以下看法:

第一:提高教師自身人文意識,豐富人文素養

要求作為教育工作者的美術教師,除了本身要有精良的專業知識以外,還要努力通過各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如果美術教師不具備人文意識和人文素養,就不可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而除了‘興趣以外,尊重也是吸引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動因。一個教師的人格力量(學識及人品)是學生對他尊重的程度的界尺,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通過教師的人格力量使學生對學科產生尊重的態度,從而產生學習的愿望,應該是我們實施教育手段的一個策略,當然,教師的素質至關重要。

課程標準要求表現形式:“理解美術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將美術與自然、社會及其他它學科聯系地思考。將美術課程定性_為人文課程,實際上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從美術本體來理解美術,重要的是應該通過美術理解更為廣闊的世界,理解美術作品中蘊涵的豐富人文精神。這樣學生就能獲得人文精神的浸染,逐漸提高人文素養。

在講課的過程中旁征博引,特別是人文學科之間的聯系,一來體現出教師的深厚的業務水平及人文素養,更重要的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如在講民間美術時,我首先將指出民間美術屬于文化的范疇。接著明確概念,什么是“文化”,學生很多都會說,科學、知識等等。我又提出,科學知識等是否可以等同文化?接下來問到:你們有沒有文化?學生們愣了,面面相覷,不敢舉起手表示自己有文化,個別舉起后,見別人沒舉,又趕緊放下了。我笑了,然后舉了個例子:在大街上,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擤鼻涕時,是把鼻涕擦在自己的鞋幫上;而一個學富:五車的高級白領卻隨便吐痰。誰更有文化呢?這時學生會毫不猶疑地回答是農民。這時,我是進行了思想道德的教育。我跟:著拋了個書袋:子夏日,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日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進一步說明學問與做人的道理。然后我以《辭海》的解釋為參考,提到文化的含義之三一一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總稱,讓學生聯系政治常識來思考,“文治教化”屬于國家的什么?在學生思考的同時,為了激發他們的興趣,我問他們知不知道“殺雞焉用牛刀”的出處,學生都很想知道。我又舉了《論語》;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日: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日: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日:“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奔茸寣W生復習了一遍經典的文言文,又讓學生終于明白,“弦歌”,是為了“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即通過“文化,’來影響人,最終達到治理國家的目的,所以這個“文治教化”就是國家的統治職能的一種表現。有學生說我的課像語文課,且頗有啟發。有啟發就好,是語文課還是美術課有什么問題呢?這些知識看似和美術無關,但我看重的是一種文化的、人文的氛圍的熏陶,這和美術有著本質上的一致。加強美術和人文學科的聯系,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任何學習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既可以激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同時也有溫故知新的作用。

很多時候,學生對這種跨學科的講授表現出來的專注程度往往要高于對單純的美術知識講授。

第二:注重學科本位,提高學生審美表達

《課程標準》指出“學習內容應適應高中學生學習的實際能力,不宜過高、過難,過于專業化”,同時也指出:“懂得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恰當使用美術術語(如形狀、色彩、空間、材質等)……”,所以,所以在對具體作品的欣賞過程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擺脫只是注意作品較為明顯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圖識字”階段,逐漸由對作品片面描述及經常使用通俗語言而非“美術語言”至[學會從不同角度仔細觀察作品,對作品不同層次的信息意義進行解讀,對形式語言進行識別、概括、整合,從而完整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精神。在作品的描述時,鼓勵、啟發、促使學生進行自由準確地交流和表達,并不斷引導促使學生使用美術術語,使其鑒賞、評述能力規范,日漸提高。一切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視覺讀寫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讀”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如果美術學習一點專業性都沒有,只能導致水平停滯,從而失去學習的意義。

《課程標準》認為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是“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是在對作品不同層次的信息意義進行解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視覺讀寫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讀”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描述也好,分析、解釋和評價也好,總是建立在表述的基礎上。多年的高中美術教學經歷,我發現學生普遍表達力偏低(不僅指審美表達),詞匯貧乏,或者極不規范,不入門道。所以,在教學中,在把握美術的學科本位同時我致力于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大到文章的起承轉合,小到遣詞造句,我一直跟他們強調,要自由、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比如:學生評價一些作品的風格的時候,總會用“簡單”一詞,我讓他們和“簡練”、“簡約”比較后再定,他們很快就領悟了;講雕塑的時候,我先告訴他們,雕、刻、塑、鑄、焊是雕塑的基本技法,然后讓他們從漢字的形、聲去感受“雕”和“塑”的異同;講到四格漫畫的時候,除了畫本身的專業知識以外,我還會讓學生觀察作品(事件)敘述的技巧,特別是敘述的節奏,并且讓他們聯

系影視作品的敘述技巧去思考。這樣,學生就可以了解到,作為一個美術家他不僅僅會畫幾筆畫,而且對社會是有深刻感受和理解的,至少和文學家一樣擁有高超的表達的能力,即文字和圖象都具有同樣的表達能力。

第三: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動,不僅僅是手與腳的活動,動腦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鬧哄哄后,沒有任何的收獲。我寧愿看到學生鴉雀無聲凝神苦思,也不愿意他們在老師安排好的活動里邊快樂的玩完,然后沒有任何的進步。快樂學習法實在不適合高中學生,甚至連小學生也應該慎重實施。前面提到的《課程標準》指出“學習內容應適應高中學生學習的實際能力,不宜過高、過難,過于專業化”,同時也指出;“懂得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恰當使用美術術語(如形狀、色彩、空間、材質等)……”,“不宜過高”不等于不要專業。然而,不少教師為了應付公開課、聽課,就是將工夫花在然后搞活動這些花俏的方面上去了。難道傳統的教學就一無是處?這值得我們一線的教師,以及區、市教研員乃至專家深思。須知活動易搞,實學難明,大家應該把精力放到實處。課堂需要“師生互動”,需要“參與”,重要的是“腦”動,是“腦”的參與。如果在“師生互動”的“愉悅”之后沒有任何收獲,我們要它干什么?何況,很多的這些活動其實已經和美術沒有任何聯系了,導致不少其他學科的老師認為,美術課最容易上了,誰都可以去上,最終恐怕是會由我們美術教師自己淘汰了美術教師這職業。相信不少老師會發現,很多學生的水平實際上就是停留在小學甚至是幼兒園的那種無意識的自發的:uK平,而且沾沾自喜。我應該讓他們明白學習本身就是一件花力氣的事,所有學科:部如此,沒有不勞而獲。關鍵是既然花了力氣,就要思考如何學出樂趣,學有所成。

所以關于活動方式,本人認為,高中生學習能力較初中生大為提高,應趁勢培養他們形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具備這獨立思考的能力,合作自然不成問題。所以應該以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學習為主,小組討論合作為輔(小組討論可作為必要的交流:互動,不宜成為學習的主要形式)。這涉及到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激發學生思考,深入思考的問題了。

第四:評價啟發、授之以漁

評價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墒窃u價如果不能促進學習(思考),就不是有效的評價,還不如不評價。而啟發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評價方式。啟發作為教師的教學智慧,需要教師有豐富的文化底蘊?!白釉唬翰粦嵅粏ⅲ汇话l,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贊揚、鼓勵和批評、否定都是“憤”,對于高中學生,我會否定多于表揚,當然這否定絕對不能實簡單的評價“錯”,而是為了引導他們發散地往更廣的面去思考,以解決更多的問題。我會直白的告訴他們,他們已經有一定的思辯能力,不再是幼兒園的學童,只接受哄。因為贊揚,輕易地肯定,只會令他們思維懶惰,而懷疑、否定、批評,才能引導他們往更深層面思考,這就是“不悱不發”了。也只有懷疑、否定、批評(自己、同學包括教師),才更容易引發對話,師生才能達到真正的平等互動。讓學生.不斷的去想辦法批評、懷疑、否定的同時,他們就是已經在積極的思考了。美術的思維方式是想象的、形象的、靈感的、直覺的,充滿隨機應變,允許將錯就錯,是一種藝術性、創造性的思維。美術學科的這種自由性,非常適合培養學生的自由發散的思維習慣。若在其它學科及今后工作和生活的其他領域中也適當的使用這樣的思維:療式,應該能創造出無限的新意和發展空間。學生都知道美術是視覺藝術,所以在面對作品的時候往往只會看圖識字般地辨別作品畫的是什么物體,感受及表達都是非常的淺層單薄。首先,教師應當啟發他們不要將注意停留在視覺上,而要善于從多方位調動自己的經驗去感受表達,如聽覺、觸覺、味覺等,就象文章的敘述一樣,不會永遠都是平鋪直敘,而是要充分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去表現,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多方位的感受。只有這樣,學生對作品(事物)的感受和表達才會更準確、豐滿。

同時,在教學中,我一直注重學習方法和思維拓展的培養。特別是強調兩種能力:一是抽象與概括;二是對比與聯系(即關系的把握)。如在講抽象藝術時,我針對學生誤用抽象一詞(他們將凡是非寫實的繪畫作品認為是抽象畫,或者“看不懂的作品都是抽象畫”——學生原話),我首先從概念上解決這個問題(參閱《辭?!贰俺橄蟆瘲l目),再讓他們比較聯系視覺上的抽象與具象的形態。然后因勢指出抽象與概括是形成概念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借助于詞語來實現。這是學習做學問應該掌握的基本能力,它會讓我們由“器”,上升到“道”的層面,即透過具體的個別事物,形成關于這類事物的普遍概念及規律??茖W的概念、范疇和一般原理都是通過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這是高中學生應該慢慢要掌握的,我致力地去引導。

對比就不用多說了,至于聯系,舉個例子。在講設計時,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甲設計師的風格是輕松的,而為什么乙的風格是嚴肅的。很多學生就苦苦的把這當成兩個問題去思考,其實這就是一個問題而已,解決了一個,另一個也就迎刃而解了。學習思維方法上,其實所有學科的基本相通的,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第五:注重課程拓展,形成校本課程。

和很多美術老師交談時,都有這樣的體會,中學普通美術教育一直存在著一個尷尬之處,就是教學內容容量大和教學時間短少的矛盾。美術課本的一課時看樣子就那么一兩頁紙,但大家都知道要吃透它顯然不是一兩節課的問題。傳統的灌輸式的講授尚不能讓學生對它有全面的認識,再加上師生互動啊、評價啊等等活動,那一節課是根本沒什么時間可以講的,只能是表面上看起來熱鬧非凡的“師生互動”,實際上是“蜻蜒點水”甚至空洞無物。新教材和舊教材相比較顯然要科學,內容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知識連貫性強,通過學習,對美術鑒賞會有較為整體的理解。但20課的內容與18課時一學分之間也難免存在這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要有整體的把握,并適當作出必要的處理:一是要抓住重點,形成亮點;二是綜合調整,優化組合;三是根據需要,延伸拓展,并且注意整理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課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肯定會對教材(欣賞的作品)作出補充,或者制訂校本課程,這要求教師本身眼光要高、廣、遠,作品(課題)的選擇應該具有一定的高度,能體現出作品所包含的美學規律。“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不僅適用在每個人自己學習的本身,也適合于師生知識的授受。

以上每個要點之間互為關聯甚至互為條件,在教學中同時體現。這是以教師為主體,側重于教師的專業認識及人文素養所作的一些思考及主張。

本文寫作時間倉促,觀點粗淺,但,是本人在教學中一直思考的問題,存在的錯漏之處,懇請各位同行不吝賜教。

篇(7)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1—0060—01

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并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其作為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幫助學生在欣賞、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增強藝術素養,還可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陶冶學生的情操,使他們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美術鑒賞”成為了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的學習模塊之一,這既為美術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對廣大高中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勢下,教師該如何更好地開展美術鑒賞教學呢?筆者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提高自身藝術素養和業務水平

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要想順利開展鑒賞教學,應不斷地提高自身藝術素養和業務水平??赏ㄟ^閱讀美術史、美學等方面的理論著作或學術論文,提高對美術學科的認識,并經常參觀美術館、書畫院舉辦的美術作品展覽,以從多種渠道獲得美術信息;關注當代美術的發展動向,了解當代美術的特點,學會鑒賞,學會評論,并積極思考,應在與他人思維火花的碰撞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加深對美術的理解。此外,還可通過上網查閱各類美術信息,以開闊自己的藝術視野。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要多運用講解、討論、比較等方式來開展教學;鼓勵學生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種形式表達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與理解;指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收集、篩選、分析、整理視覺圖像和相關背景資料;利用當地的美術館、博物館、藝術作坊等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參觀、調查、考察等活動;引導學生運用合作式與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這樣做,不僅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落到實處,而且也使教學模式從 “以教為主”變為“以學為主”。

三、開展美術鑒賞教學的基本原則

篇(8)

美術鑒賞是鑒賞者通過運用視覺觀察感知,或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藝術作品進行分析、體驗、判斷的欣賞過程,能夠使鑒賞者從中獲得審美享受,提高審美能力。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師生通過共同的美術鑒賞活動,能夠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提升。新課標提出學生要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衡量學生的素質、修養,離不開對學生美育的培養。作為審美藝術的美術鑒賞教學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影響學生,起到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的作用。然而,現階段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不僅教學思想陳舊,而且缺乏對藝術作品的鑒賞教學,使得學生無法理解藝術作品表現的精神和生命力,從而得不到審美能力的培養。因此,高中階段需要實施美術鑒賞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美的感受。

一、關于美術鑒賞

高中階段的美術課堂,主要以鑒賞為主。美術鑒賞課不僅要求學生對于美術作品有一般的欣賞,還要培養學生有能力對美術作品做出判斷,包括作品的藝術成就、美學價值、內在涵義等。要做到這些,需要多方面的修養和知識,美術課不能與其他學科分裂開來,需要很多學科的知識養料才能真正的理解美術作品,比如文學知識、歷史知識、地理常識等。要有對藝術以及美學的見解,還要熟悉社會背景、人文風俗等。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考

(一)教師主導型

我認為在美術鑒賞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型的教學方法應該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但是要考慮到學生的審美心理和能力,要結合現代的多媒體技術,提供更多的圖片、影音和實物,加強學生在聽覺和視覺的結合等。這樣才能突破教師的“一言堂”式的美術鑒賞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以新古典主義派畫家大衛的作品《荷拉斯兄弟的宣誓》為例。

我們要運用到多媒體,上課前要準備好包括文字的、圖片的和相關影音的資料,做好課件。首先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展示這幅作品,用語言講述作品的背景。

這幅作品創作于法國大革命的前夕,大衛選取了一件震撼人心的古羅馬的傳說作為創作主體。羅馬城選了荷拉斯三兄弟,對方選了居里亞斯三兄弟,但這兩組兄弟中卻有婚姻關系。畫面中婦女的哭泣與三個勇士的激昂氣概,形成鮮明的對照。為了祖國,必須犧牲個人和家庭的幸福。

此處以教師的語言講授為主,在講解完作品的背景后,我就請學生自己談一下對于英雄主義情結的理解,學生們被作品背景深深吸引,也對畫面中人物的命運唏噓不止,學生的對于這種戰爭更多的注入了人文主義情結。這樣開頭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求知興趣。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該畫面的特征。

作者以樸實無華的寫實風格、精確嚴謹的構圖和英雄式雄渾的筆調進行描繪,所以這幅畫后來成為繪畫藝術的典范。這樣便能夠使學生對于新古典主義繪畫具備了基本的認識。

深入分析作品:作者用明暗及其所形成的漸變關系來處理點、線、面以塑造形體,使之在空間中形成具有厚度和重量的體量感。明暗的漸變使形體產生了向畫面深處延伸的立體感。再次觀看作品,同時播放激昂、凝重的角斗士背景音樂。

此作品的鑒賞,運用了多媒體圖片和音樂的穿插教學,給學生帶來真切的感受,使學生認識到美術作品來源于生活的真諦和真實的情感。此鑒賞以教師為主導,加入了互動環節,也很好的引導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師生互動型

互動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實現角色轉變,真正有勇氣把美術鑒賞活動看成是自己參與的主動性活動而非對老師觀點和技術模仿的被動性活動。進而真正達到教與學的統一。此方法應該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美術鑒賞基礎知識并具備一定的洞察力、判斷能力的條件下方可運用。

同樣以新古典主義流派的代表大衛的作品《馬拉之死》為例,事先準備好此畫的高清圖片,設置幾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和學生共同討論。比如:馬拉是誰?作品表現了什么?個人怎么理解這幅作品?怎樣去鑒賞這幅作品?等等。我們通過這么多問題開展教學,讓每個學生參與進來。通過一個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鑒賞,傳遞知識。

(三)學生自主型

現代教育學告訴我們:學生是具有主體個性的人,教育教學影響只是在得到學生主體意識選擇、支持后,才能對其知識、個性品質、身體等各方面的發展起作用。學生的主體性主要表現在學習的獨立性、對教育影響的選擇性和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等方面。包括游戲法、探索法、觀察法和糾錯法等。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明確,“重要的不是學生外表的活躍,而是學習強度和效率的提高,是學生獨立、能動、富有創造性地解決”美術鑒賞課題。

篇(9)

2.利用多媒體技術有效營造美術鑒賞的課堂情境氛圍與視覺環境

課堂教學情境創設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同樣重要。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集成優勢,能極為容易地引起學生對相關美術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因素的共鳴,并兼具良好的德育效果。如學習《戰爭與和平》一課時,以多幅戰爭主題圖片及相關視頻或新聞截圖呈現,在給學生帶來戰爭殘酷性認識的同時,也會帶給學生更多的“和平可貴”的反思。在這樣的情感共鳴作鋪墊與心理氛圍下,再引領學生鑒賞相關作品,理解其深刻內涵就容易多了。利用多媒體技術對美術作品的全圖展示或者局部放大等功能,可為美術鑒賞課堂營造理想的視覺環境,如囿于教材印刷質量等多因素影響,張萱《搗練圖》中小女孩鉆到絹下向上翻看的頑皮情態這一細節就很難看清楚并為學生感受到,而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局部放大,就會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3.利用多媒體技術以音樂輔助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以音樂輔助提升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是有幫助的。與認知相關,有些學生對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畫派的一些美術作品頗不以為然,以故弄玄虛、不知所以然為其當然評價,自然也就不愿對其進行過多的學習與研究。事實上,仔細研究抽象派一些著名畫家的作品,還是有很多借鑒意義的。例如,在學習第一單元的《圖像與眼睛》一課時,我先以多媒體技術展示了彼埃•蒙德里安的代表性油畫作品《百老匯的爵士樂》。由于學生初次接觸該類作品并由于作品視覺形象的含糊性與主題內容的隱晦性,學生自然會產生不知所云、無法理解與心理抗拒之情。在這種可預見的情況下,根據教學預案,我隨即插播、引導學生欣賞了兩段爵士音樂,并簡要介紹了爵士音樂的歷史來源與節奏特點——切分節奏;進而再介紹畫家創作該畫時的時代背景與創作意圖,以此音樂通感輔助學生理解畫作中的水平與垂直線條交錯、點面結合與色彩對比所表達的意象,就會相對容易。

篇(10)

在中學美術鑒賞教學中,不少教師發現欣賞教學較美術實踐教學更難,欣賞現代作品比古代作品更難。特別是抽象藝術欣賞,“因為不可見的東西正是抽象繪畫描繪的對象”,欣賞藝術時的主觀性給中學生帶來了很大困惑。從心理發展來看,中學生的認知雖然已經從形象思維為主轉化為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仍不成熟。再加上中學生的人生經驗少,對這種取其本質、去其原形的藝術品難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據中學生的特點進行抽象藝術欣賞教學,以增加他們的審美體驗,加深對生活的熱愛,提升美術欣賞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一、教師授課方式多樣性

1.教師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對教材有充分認識

為了增加欣賞內容的趣味性,充實課堂內容,教師不光要備好課,寫好教案,還要積極搜集美術欣賞作品。因為每件美術作品最突出的美點都不同,所以備課、授課的側重應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的美點分析側重于時代背景和歷史故事;有的側重于藝術家奇特而巧妙的構思;有的側重于形象的空間組合和畫面構圖;有的側重于造型材質的表現力;有的側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聯想;有的側重于對整體空間和自然環境的關照;有的側重于某種造型形式因素的運用。按理說,教材中每件作品教師都應引導學生進行欣賞,但授課畢竟是老師的個體勞動,對教材作品哪些做重點分析欣賞,哪些點到為止,哪些干脆讓學生讀文欣賞或課后自查資料欣賞等,靈活處理、具體安排。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逐漸培養藝術修養和創造性審美能力。

2.欣賞與繪畫工藝結合,從中領悟作品內涵

美術欣賞課不應一味欣賞,有的時候可讓學生臨摹作品,從中體味作品的內涵,打破欣賞課紙上談兵、光說不練的局面,更有助于學生理解作品。俗話說:“眼高才能手高?!敝挥凶寣W生了解作品中的優點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指導自己的美術學習活動,從中獲得美的體驗。例如:教學民間繪畫和工藝品欣賞時,學生往往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很想動手做一做,這時可讓學生照著作品風格、形象臨摹一下。在欣賞民間泥塑一節時,首先展示許多學生的優秀泥塑作品,則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這些小玩意吸引住了。這時緊接著播放一段泥塑錄像,講解泥塑的故事和泥塑知識,最后觀看泥人的制作過程。我讓他們學著掛圖上的樣子做一做,最后對自己的作品和圖上的作品進行評價,了解泥塑作品美的地方。使學生認識到自身作品的優點與不足,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完成練習的基礎上展示發展方向,鼓舞學生繼續探求美的愿望,為下一課學習做好鋪墊。

3.情境創設,從中品味藝術魅力

優秀的藝術作品在總體形式結構背后都蘊含豐富的感情,或思想,或理念,或某種意味等精神內涵,即意蘊美。音樂和美術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音樂是一切藝術門類中最為抽象的藝術,音樂同樣是人類表達情感、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手段。假如在美術欣賞課中有機地把音樂和美術結合起來,將能達到圖音并茂、聲色俱全地表現深刻主題的教學目的,并充分培養學生的審美理解力、創造力。如欣賞《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時,讓學生仔細觀察纖夫們勞動時的各種不同表情、姿態,放上一曲《黃河號子》……這時學生開始自覺地“設身處地”,進入某種情景,從而自覺體驗畫面中纖夫們勞動的艱辛,產生審美同情。這時的欣賞主體(學生)受到欣賞對象(纖夫)潛移默化的影響,接受其審美思想的啟示,展開想象,使自身情感融入畫面。這時學生積極參與欣賞活動而推向深化,從而獲得藝術作品內層意蘊的領悟和隨之而來的審美愉悅、審美想象。

二、加強學生對美的認識,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希臘人對人體十分崇尚,認為只有健全的身體才能有健全的精神,他們把關心集體利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心緒寧靜、善于克制自己的公民道德作為完善心靈寄寓在強健的體魄中,從而創造出身心統一的人體藝術形象。希臘人非常重視體育鍛煉,自公元前776年起,每四年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他們重視運動鍛煉的表現。在最早的運動會上,運動員全是的,并且用特制的名冊記錄勝利者的姓名,還為他們塑造紀念像,安置在神殿里。這樣競技成了希臘美術的主要題材,而且希臘美術成為古代最典型、最輝煌的現實主義藝術的直接動力。由于講述了希臘人對體育的熱愛及對人體美的崇尚,大大激發了學生對希臘藝術的興趣,不但沒有初看人體雕塑的羞澀,而且要求老師多講解、多帶些作品欣賞。

三、鑒賞課要和多媒體相結合

多媒體白板技術作為一種新的輔助教學手段,為美術教學帶來了“教”與“學”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它集圖像、聲音、文字、動畫等各種功能于一體,把教學素材逼真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使課堂上充滿情趣,學生情感和心理得到滿足,審美能力得到升華,而且使課堂教學效率大為提高,就像為美術課堂、美術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更優越的作用必將得到淋漓盡致地展現。教師要多方面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在動中學、在學中樂,有效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作激情。欣賞課基本以視覺為主,所以用大量精美的圖片制作多媒體課件加以呈現是非常重要的。僅靠教材上的圖片進行講解,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失去興趣。所以,我在上美術欣賞課的時候會找大量相關圖片,然后運用多媒體,結合文字、色彩、動漫、音樂制作成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則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視覺、聽覺……都被調動起來,那么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大半。

上一篇: 學生檔案自我總結 下一篇: 安全知識發言稿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精品一线久久 |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 尤物92午夜福利视频 |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