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30 00:40:3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產業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㈠中國工業設計行業具有一定的規模
中國工業設計行業已具有一定規模。中國工業設計行業從業人員約30萬人,工業設計年產值約為300億人民幣,占2005年世界創意產業產值的1.27‰,相當于200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19‰。
㈡設計人員從業者年齡結構呈年輕化,從業人員集中分布在發達經濟地區
2005年中國創意設計人員年齡分布圖
根據調查顯示,中國創意設計行業的從業者主要屬于年齡段在20-30歲之間,所占比例達到93%。且創意設計人群集中分布在華北、華東、華南等較發達經濟區域,從業者比例分別是24%、22%和20%,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所占比例分別占總量的8%和8%,而西北地區的從業者最少,占總數的4%。這與我國人口分布與經濟發展水平區域差異相關。
2005年中國創意設計行業人員區域分布
㈢中國工業設計機構呈現多樣化的模式
隨著中國經濟和市場的發展,中國的工業設計機構呈現出多樣化的模式:
(1)自由職業設計顧問公司模式
20世紀80年代末期是中國工業設計的職業化發展的開始時期,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化工業設計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末出現在廣州和深圳。部分設計公司將工業設計與工程設計、模具制造等整個過程聯合起來,其人員規模超過150人。這些公司的特點是善于緊密的將設計與生產制造相結合,以設計的市場實現和銷售狀態為最主要的評價標準,在時間把握上具有優勢。他們所主要客戶對象涉及到家電、信息、通訊、醫療等產業領域。
(2)政府支持的設計機構模式
這類設計機構以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與北京經緯工業設計公司為代表。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是政府實施“工業設計科技促進”專項計劃、推進設計創意產業發展的促進機構,承擔設計產業政策規劃研究、提供企業設計咨詢指導、開展國際設計交流合作、承辦設計論壇展覽會議、舉辦設計技能專業培訓。同時,為企業進行設計實務示范。北京經緯工業設計公司是由政府投資股份方式建立的設計機構。這些機構的客戶對象包括政府機構、信息產業、家具制造業、家電業、醫療業等。
(3)院校工作室模式
在北京和廣州、上海等地,以院校為依托的工業設計工作室或公司在專業素質上具有較大的影響,其主要偏重于企業設計課題與設計教育實踐的結合,注重設計概念的創新。院校模式由于集中了教授、研究生和大學中的不同研究部門和人員,更注重設計的整體解決方案和企業的文化性。其涉及的企業范圍包括信息、家電、通訊、醫療、交通工具制造業等范圍。
(4)企業設計部門模式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摩托車、汽車等交通工具制造業領域,一些企業具有非常專業的工業設計中心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信息產業領域主導企業不僅成立了自己的設計機構,還委托國外的大型設計機構進行合作設計,迅速提升了設計的質量和層次。
二、中國工業設計存在問題
我國的工業設計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其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首先,大量的OEM(代工生產)使企業不斷喪失設計能力。在引進外資中大量OEM生產雖然使我國產品出口總量大幅度上升,GDP迅速增長,但同時也使我國企業在產品設計中形成對國外的依賴。在一些產品中,即便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但核心設計仍然是從國外購買的,這在汽車、機械以及計算機等高新技術產業很普遍。許多大企業對設計缺乏專門的資金投入,更缺乏自己的設計師隊伍。這也是我國制造業一直沒有走出引進—模仿—生產—再引進—再模仿的怪圈的原因。
其次,缺乏相應的資金投入和產業扶持政策。長期以來,工業設計在我國一直沒有專門的政府管理部門,行業協會也基本處于松散狀態,且資金來源嚴重不足。政府缺乏對工業設計的資金投入,既沒有專項撥款,也沒有建立設計基金,在工業設計并沒有被引起廣泛重視,僅僅憑借個別企業的資金推動是不夠的。第一個國家級工業設計園區——2004年興建的無錫國家工業設計園區,也是我國唯一一所國家工業設計園區,起步階段是民營資本。但設計園在二期工程中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遇到了融資難的問題。國家沒有提供相應的培育政策,對設計公司、設計園區缺乏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第三,工業設計產業化程度低,工業設計人才匱乏。一方面是整個設計市場人才匱乏,另一方面是設計專業學生分配難,許多人改行從事其他工作,這反映了人才供求之間的矛盾。從工業設計專業公司來看,我國目前設計公司有數百家,但普遍總體規模小,基本處于散亂經營狀態,且設計產品基本在低端,缺乏具有世界影響的設計公司和設計師。
四、中國工業設計產業的機遇
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發展迅速
高新技術產品凝聚著最大的生產率增長潛力,是中國未來人均收入可持續提高最有力的發動機。值得關注的是,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避免外商只把那些高新技術產品生產中的低技術環節放在中國,從而導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含金量大大降低的問題,中國需要更多自主創新的產品來改善出口產品結構,形成更強大的國際競爭力。2004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首次實現貿易順差,由2003年的逆差90.7億美元轉變為去年實現順差41.1億美元。
㈡國家政策的支持
國家將努力培育國內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形成出口產品的競爭優勢。同時利用產業扶持、優惠政策,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資金密集型機電產業的發展,為出口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產品,以相對較少的出口量創造較多的外貿收益。
發展文化產業需建立與之互補的文化藝術保護方式
新的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將文化藝術分為經營性(以盈利為目標)和非經營性(以非盈利的文化藝術建設為目標)兩大部類,在建立市場性經營性文化產業的同時,還必須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對位性互補的文化藝術的保護方式。二者相輔相成,形成當代文化發展的合理架構。金元浦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認為,我國當前的文化遺產保護必須首先理順下面幾個關系:(1)文化遺產“救亡圖存”與復興光大的關系;(2)大規模經濟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3)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遺產當代利用的關系;(4)文化遺產保護宏觀整體規劃與分檔次、分階段、分地區的具體策略實施的關系。金元浦認為,結合國情,我國文化藝術的保護方式應采取政府保護、法律保護、市場保護與社會支持等多重因素綜合運作的方式。(1)加快政府保護方式的改革。改革和完善政府保護方式是文化藝術保護制度改革的關鍵環節。這種保護首先是逐步建立文化藝術的宏觀調控機制,主要運用政策的傾斜來實施文化保護,并協助立法機關建立和完善文化保護的法律、法令和法規。其次是逐步加大國家文化資金的實際投入與監督實施,保證文化藝術在國家投資預算中的實際增長。其三,政府保護方式還應包含對民族傳統文化和瀕危藝術的特殊支持、對高雅藝術的大力資助,以及重點文化設施的建設、擴充與維修。(2)盡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護方式。當代藝術保護中依靠法律形式進行保護成為各國注意的焦點,法律方式保證了當代藝術保護的法律地位與運作程序,也保證了藝術保護的公眾意識與社會責任。其根本意義是通過減免稅收鼓勵企業和個人捐資,以達到文化藝術總投入的實際增長。(3)迅速建立市場保護體制。文化藝術的市場保護包含兩大方面;其一,為努力發展上規模上檔次的一批大型文化產業,依靠市場方式,通過文化產業自身的擴大與積累來改變我國過去文化保護中單一的輸血模式,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其二,對于那些不能以產業形式發展的文化藝術則必須通過市場尋求企業資助的道路。從企業贊助保護方式來說,要想使其發展起來,必須保證企業投資能獲得相應的回報。(4)爭取廣泛的社會支持與全民保護。當代藝術保護中的社會支持和全民保護具有最廣泛最強大的力量。當代社會通過多種途徑特別是現代傳媒營造保護文化藝術的社會氛圍與社會輿論,培育了一代代懂得藝術的文化大眾,這是保護藝術的最深厚的社會基礎與心理根源。
發展文化產業亟需改革文化體制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抓緊制定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對國有文化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國有文化部門)進行戰略性的改組。因為國有文化部門占有了我國文化資源,包括文化人力資源的絕大部分,是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主導力量。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搞好國有文化部門的改組、改制和改造,實現國有文化存量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文化產品生產機制的轉變,是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步伐的關鍵所在。齊勇鋒研究員(國務院體改辦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指出,國有文化部門在進行戰略性改組過程中應堅持“6個有利于”原則:(1)有利于建立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文化宏觀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保障國家的文化和信息安全;(2)有利于國有文化部門建立新型的投融資體制和國有資本的管理、監督與運營體制,使國有資本在保值增值的同時,布局更加合理,結構進一步優化;(3)有利于國有和國有控股的企、事業文化單位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科學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4)有利于促進國有和國有控股的企、事業文化單位轉換經營機制,調動經營者和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其生機與活力;(5)有利于在國有文化部門改革中,調動各方利益主體的積極性,確保出資人、債權人的權益不受侵害;(6)有利于國有文化部門改組、改制的平穩過渡和社會穩定。
具體到傳媒體制,孟建教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系)通過對美國文化體制的介紹給人以很大啟發。他說,1996年2月8日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1996年電信法》,徹底打通電信業、傳媒業、娛樂業等行業壁壘,大大放寬了媒體經營范圍,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媒體業和其他行業之間石破天驚的變革:并購、聯合、重組。經過近5年的實踐,這種變革的巨大成功已讓全世界為之矚目,在機構重組、產業關聯、資金融合、技術平臺等方面形成了新興的實力巨大的娛樂傳訊業,并很快躍居美國出口榜首。美國的一系列政策大有可借鑒之處,如我國至今還將電視業與電信業割裂開來的做法,就根本無法實現戰略上的大整合。尹鴻教授(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也指出,中國傳媒業的改革,不是建立形式上的集團,而是建立現代的企業制度,因此,中國傳媒改革的根本不是改革規模,而是改革體制,拆除縱向與橫向的行政壟斷的籬笆,分離政府管理職能和企業自主經營權力,將傳媒的行政管理體系轉化為與市場體系相適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體系,逐步建立公平規范、競爭有序、優勝劣汰,充滿活力的市場運作機制。
發展文化產業需實現理論創新
現今人們已經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文化不僅僅是飯后茶余的調料、愉悅人生的奢侈品,它更是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繆其浩研究員(上海圖書館)認為,文化要成為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的主角,必須實現“3個破壁”:(1)文化精神破壁。文化創意是生產力的源泉,是發展的原動力。源于人的創造力的創新才是附加值最高的。因此在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中,文化產業和其它行業中的創意部分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2)文化產業破壁。文化產業不僅自身要做大做強,還要與其他產業形成共棲、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動關系。但是由于我國行政管理上條塊的分隔,以及某些政策的限制,這種良性互動的實際發展還遠遠落后于人們的預期,正在成為一個嚴重阻礙文化產業成長的瓶頸。(3)文化隊伍破壁。目前承擔21世紀文化產業發展重任的文化隊伍出現嚴重的知識偏門和缺失。必須以更寬容的姿態重新定義文化人,在更寬廣的視野里召集文化人,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擁有一支適應新世紀使命的文化隊伍。就文化產業的人力資源開發,陳少鋒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有自己的見解。他指出,管理知識的匱乏以及與管理相關的商業意識、商業倫理、職業化管理、人力資源配置等等,是思考文化產業人力資源所面對的主要問題。目前我國文化產業人力資源的突出問題是,專業藝術類、行政類出身而非管理類出身的人員所占比重過大,整體人群文化知識層次較低,專業化力量有余、經營管理能力不足等等。陳少鋒認為,對其他產業的經理人實施有關文化產業的培訓,或者對現有文化產業領域從業人員進行商業管理的教育,是文化產業人力資源開發中一項重大的工程。李康化博士(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則從發展文化產業的全局出發提出了“5個創新”:(1)理論制度創新。突破在文化產業制度改革上的路徑依賴和政策瓶頸,以放松管制和透明化的政策供給啟動新一輪文化產業發展,以制度創新啟動新一輪文化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防止和克服由于文化產業結構性矛盾和體制而可能導致的政策性衰退。(2)要素市場創新。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投融資政策,放寬民營文化企業和民間金融資本市場準入的尺度,消除在這一領域內的歧視性政策,使民營民間文化產業和資本享有充分的國民待遇。(3)產業鏈條創新。進一步完善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整體配套,特別是加強文化產業的“上游”基礎和“下游”通道。(4)產業結構創新。形成新的信息產業與文化產業聯動發展機制。信息產業與文化產業已經構成現代社會互為依存、以高技術和高文化為共同特征的支柱產業群,信息產業的發展極大改變了文化產業的技術基礎,帶動了其產業結構的提升,但其下一階段的發展必定是以文化產業為前提和發展動力。(5)社會結構創新。構建各類社會中介機構,建立健全文化行業制度,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協同發展的新體制。
文化產業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可持續發展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必由之路。沈殿忠研究員(遼寧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指出,任何一種文化產業的發展都有兩條線索,即橫向線索與縱向線索。橫向線索反映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之間文化產業發展的關系;縱向線索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階段文化產業發展的關系。中國文化產業的橫向發展線索與縱向發展線索都有兩種不同的狀態:一種是公平的狀態;一種是不公平的狀態。講文化資源開發或文化產業發展的公平,主要講規則的公平。中國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完整含義,不單純是實現橫向公平或縱向公平,而是要實現兩種公平的統一。實現橫向公平與縱向公平的統一,關鍵在于把握一種分寸。這個分寸不僅是一個質的規定,同時也有量的規定。在這個規定的范圍內,可以把對不同地區和不同時代人們利益的損害降到可以接受的降低程度,或把利益的滿足提升到可以實現的最高的程度。
如果說可持續發展戰略強調的是一種生態倫理,那么文化發展戰略強調的就是一種全球社會倫理。可持續發展注重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文化發展戰略則更注重人與人之間、身與心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關系。毛少瑩(深圳特區文化研究中心)認為,文化發展戰略應有以下基本特征:(1)重視公平超過重視效率,控制貧富分化,尋求均衡發展。(2)全面注重不同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精神性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物質性的不可再生能源;以“文化資本”替代“經濟資本”;以精神消費填補物質消費無法滿足的精神需求。(3)以慢節奏的“休閑娛樂型(精神消費型)社會”替代快節奏“工作消費型(物質浪費型)社會”。(4)確立更合理的發展指標,將社會文化發展納入社會水平的衡量之中;將人類對幸福、快樂的追求——而非僅是對物質財富的病態擁有——恢復到自然健康的人性基礎上;致力于保護精神健康,以價值理性管理人類社會,走人與自然、身與心的和諧發展之路。
文化產業應走高新技術之路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確定了知識資本、技術資本、人力資本及相關的文化、技術等因素在經濟運行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這使得愈來愈從尖端部門走向日常生活的高新技術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驅動力。黃健教授(浙江大學人文學院)認為,引導高新技術進入文化產業,在提升文化產業的品質、產品的品質方面,在市場融資方面,都將產生重大的效應,獲得較好的效果。同時,人們也將看到文化產業的運作理念與其它產業運作理念的不同。因為隨著科技與文化大發展時代的來臨,人們對產品的技術要求、文化要求、審美要求也將愈來愈高標準。文化產業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新興產業,作為以滿足人類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主要目標而生產、服務的新興產業,其運作理念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生產、服務上,而是必須要實現產業的管理重心由常規的生產管理向技術創新和信息化的知識管理方向轉變,整個產業的經營目標必須實現由以往的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向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方向轉變,以保持整個產業發展的創新性與發展活力。柳士發(文化部文化市場司)指出,以數字化、網絡化和多媒體化為代表的當代信息革命,給社會帶來了嶄新的文化形態——數字文化和網絡文化。這些新興文化的特點在于,利用網絡特性拓展傳播內容,不滿意于簡單復制傳統媒體,而是走上了自主發展的新路。文化產業一旦與信息數字化、現代通訊技術等高科技結合起來,勢必如虎添翼。對于我國來說,雖然在文化上網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不過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巨大的數字文化鴻溝。據統計,在整個互聯網的信息輸入和輸出流量中,我國所占比例不到1%。因此,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的同時,我們要將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作為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中國數字文化工程既要著力于公共文化建設,又要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逐步建立起照顧職能管理、社會公益服務和文化市場運營三位一體協調發展的國家文化信息服務體系。
傳媒產業需實施“走出去”戰略
文化產業發展不僅要有內需的拉動,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動。然而,中國存在著巨大的文化貿易逆差。根據國家版權局2001年的不完全統計,我國版權貿易的輸入輸出比為10:1,在文化電子產品貿易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我國至今尚未擁有自己的核心標準和主打產品。而在一些西方主要國家中,以版權貿易為核心的國際文化貿易,已經成為支柱產業。實現文化產業發展從引進來向走出去的戰略轉變,不僅是推進我國文化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克服貿易逆差的迫切需要。作為文化產業的排頭兵,傳媒產業如何利用本土資源,保持中國傳媒的國內主體地位和提高國際影響力?尹鴻認為,對于目前的中國傳媒介來說,走向國際市場至少具有4個有利條件:(1)從經濟上看,媒介的低成本使中國傳媒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的價格優勢;(2)從文化上看,全球化環境下的東方文化提供了一種參照性的“還鄉”意義而逐漸被西方人關注,中國傳媒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化優勢;(3)從地域和文化的傳統上看,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澳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華語地區,日本、韓國等亞洲其他大中華文化地區,以及世界各國的華人群落等構成了一個具有共同性的接受中國傳媒的文化交流空間,中國傳媒具有市場潛力的優勢;(4)從西方傳媒來看,近年來由于片面地走上數字虛擬化、大制作、單純追求商業價值最大化的道路,傳媒的人文地位和社會公益品質都明顯下降,為其他國家傳媒文化的乘虛而入帶來了契機。面對這些顯在的和潛在的優勢,中國傳媒目前需要作5方面的努力,來開拓中國傳媒的國際空間:(1)組建經過所有制改造的具有國際營銷實力的國際性的傳媒制作發行機構,形成規模適當的符合現代企業發展規律的專業化、流水線化的國際性傳媒企業;(2)積極從國外和國內一流大學以及其他企業吸收一批能夠從事跨國經營的具有專業素質的傳媒經營管理人才;(3)從資金和政策上支持生產一批按照國際市場需要制作的媒介產品,創造“中國制造”的媒介品牌;(4)要求國產的傳媒產品在制作技術和藝術標準上而不是制作規模上與國際傳媒產品接軌;(5)積極推進傳媒的橫向整合,開發多種媒體的媒介產品,實現整合營銷。
中國廣告業增量空間巨大
與會代表不僅從宏觀上對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行把脈,而且對具體行業的發展前景做了預測。黃升民教授(北京廣播學院廣告學系)指出,在新的世紀,中國廣告業有著不同尋常的表現:兩極分化、業務分流、競爭激化、資本參與、創意衰退、政策多歧、媒介滑坡。據國家工商總局的統計數字,2001年全國廣告經營額為794億元,增長率為11.4%。值得注意的是,4大媒體之中,報紙、電視和雜志的廣告增長率都低于平均水平。但對于中國廣告業的前景,專家們還是充滿信心。喻國明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指出,從1981年1.81億元的經營額起步,到2001年達到了794.9億元,年均增速40.2%,經歷了21年增長的內地廣告市場,它的“飽和”時代還遠未到來,它的經營額還有3倍左右的增量空間。他預測,今后8年,中國內地廣告業的發展速度至少不低于12%,到2003年,市場經營額有望突破1000億大關,到2007-2008年,可能超過2000億,到2010年估計達到2609億元,3倍于2001年的水平。在未來的巨大增量空間里,報刊廣告的增勢將超過目前處在強勢的電視廣告。盡管在1983-2001年,電視廣告經營額的增速在同行中最為迅猛,年平均增長率達到51.7%,但近年來,電視廣告經營額的增速明顯放慢,1997-2001年的年平均增長率降至14.8%,低于報紙廣告的15.6%、雜志廣告的17.2%和廣播廣告的16.6%。專家們預測,報刊廣告的年平均增長率在2010年前將保持在13-14%左右。到2010年,報刊廣告經營額總量將從2001年的182.6億元達到587億元,其中報紙廣告經營額約547億元,雜志廣告經營額約40億元。喻國明還指出中國報刊廣告業未來發展的機會點:(1)從時間上看,9月、12月、4月和8月是報刊廣告投放最多的月份;(2)從地區上看,中南、華東以及華北地區是報刊廣告投放量最為密集的地區;(3)從城市看,北京是報刊廣告投放最多的城市,占整個報刊廣告投放總量的1/4,廣州、上海、深圳也是報刊廣告投放量最為集中的城市,上述4個城市的報刊廣告經營額占全國報刊廣告經營額的“半壁江山”(51%)。從增長率上看,深圳、大連、南京、廣州、青島以及哈爾濱是報刊廣告增量幅度最大的“明日之星”城市;(4)從行業上看,房地產、醫藥、計算機廣告是報刊廣告的三大支柱型行業,這3大行業廣告的投放量占報刊廣告總額的36.7%。從未來發展的潛質上看,金融保險、機動車、房地產則具有最大的增量空間。
從國際上看,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化與發展日益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人們普遍認識到,經濟的發展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而脫離人或文化背景的發展是一種沒有靈魂的發展。文化作為發展的手段盡管很重要,但它最終不能降到只作為經濟發展的手段或促進者這樣一個次要的地位。發展與經濟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的組成部分,發展可以最終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而文化政策則是發展政策的基本組成部分,未來世紀的文化政策必須面向和更加適應新的飛速發展的需要。
其次,當代文化創意產業的崛起,有著歷史的必然性,它代表著當代先進的社會生產力,代表著生產力未來發展的方向。
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總是在先進文化的開啟和引導下向前發展的,在特定歷史時期,先進的文化對于社會生產力的解放甚至具有某種決定性的作用。人類歷史上,每一種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都是在吸納先進文化(先進的社會觀念和先進科學技術)的優秀成果之后蓬勃興起的。從本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人類開始迎接第三代生產力。這就是電子時代的智能生產力。作為當代世界的先進生產力,第三代生產力建立了文化與經濟、政治,文化與科學技術交融一體的嶄新關系。它強調我們在進入小康社會后,經濟中的文化的、知識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將越來越具有重要的、主導的、甚至某種決定性的作用。
環保產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近幾年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層出不窮,各種技術和產品基本覆蓋了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各個領域,在環保設備(產品)中,達到國際20世紀80年代水平的占20%,少數產品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在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方面,我國已具備自行設計、制造關鍵設備及成套設備的能力;基本具備了自行設計大型火電場煙氣脫硫的能力;工業一般廢水的治理技術、工業消煙除塵技術和工業廢渣的綜合利用技術等已達到當代國際先進水平。
環保產業的發展為環境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物質基礎。2000年,全國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1995年減少了10~15%,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工業污染源于2000年年底基本實現了達標排放。
“九五”時期全國環境污染惡化的趨勢得到了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九五”確定的環境保護目標基本實現。以上成績的取得與環保產業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以上分析說明,目前我國環保產業已經具備了加入WTO的基礎條件。加入WTO無疑將對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環保產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加入WTO對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為環保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推動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中國加入WTO后,由于減少了國際資本進入障礙,國外環保企業將憑借資金、管理、技術、人才等優勢,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和方法對我國環保產業進行合資、獨資以及兼并或重組,“逼迫”我國環保產業提高競爭力,這將推動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有利于制止環保產業的盲目發展和重復建設。
促進環保產業市場的法制建設。加入WTO要求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法制體系,修訂與國際慣例相沖突的政策法規,增強政策的穩定性和透明度。在這種形勢下,地方保護主義、保護落后環保產品的情況會得以改善;行業壟斷、偽劣產品、各類企業不能在平等條件下競爭等一系列問題將被克服。
加速我國環保產業的技術進步。加入WTO后,我國與各締約國之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和貿易活動將為技術改造、調整技術結構提供更多的途徑。利用國外環保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后的技術優勢發展中國環保產業,會加速產業技術進步。而WTO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必然加快我國環保工業從仿制為主走向自主開發的道路,為今后進一步拓寬海外市場打下基礎。
有利于我國環境服務業的發展。2000年我國環境服務業產值為100億元,與國外相比差距甚大。國外也正是看準了中國環保技術服務業市場的特點,急于進入中國。如日本就已經搶先在重慶建立了獨資的環保信息咨詢中介公司,并以重慶為基地,面向中國市場,提供污染治理、環保工程設計以及技術咨詢等多項服務。加入WTO必將為我國環保技術服務業的發展帶來契機。
加快環保產業投資事業的發展。加入WTO一方面可極大改善我國環保產業的投資環境,令國外投資者信心倍增,從而確保外資的注入,環保產業的資本瓶頸將被打破。另一方面,我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條件亦日趨成熟,讓更多較成熟而有實力的企業投資國外,以爭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有利于提高產品標準化程度。加入WTO有利于我國企業推廣實施ISO14000環境系列標準,建立新的環境管理體制。從而極大促進各國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出口創匯能力,為進一步擴大產品出口提供大好機會。
環保產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加入WTO將對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挑戰。特別是當前我國環保產業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可能使我國環保產業在加入WTO后短時期內處于不利的地位。
管理體制不暢,缺乏有效的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由于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尚未充分顯示出來,我國環保產業還沒有引導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缺乏統一的管理部門,來統一負責環保產業的政策、計劃、產業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環保產業管理及綜合協調。由于產業政策不到位,缺乏吸引人才、技術、資本資源投入的市場氛圍,導致環保產業發展具有很大的自發性和盲目性。
環保產業技術水平偏低。我國環保產業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絕大多數環保企業的科研、設計力量薄弱,技術開發力量主要分布在大專院校、研究院所,尚未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開發和創新體系。能自己解決投資、自己完成技術開發并占領市場者,僅有20%.技術含量低、開發周期長、科技成果轉化難、工藝落后、自動化程度低、運行可靠性差等問題,是影響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社會化、專業化程度低,全方位的服務體系沒有建立起來,造成許多環境治理設施運轉效率較低;信息咨詢服務的規模和技術手段與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較大差距,咨詢公司和各種中介機構服務網絡建設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沒有專門的為環保產業服務的信息部門,只有少數單位在提供部分的、重復的信息。由于信息缺乏,產業存在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和盲目發展的現象。
資金投入不足及投資渠道窄。“七五”、“八五”期間的環保投入雖有明顯增加,但一直沒達到環境治理和規劃的要求。資金缺乏直接限制了環保產業的發展。目前,我國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幾乎全部依靠財政投資進行建設和運行維護,致使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發展滯后,城市污水二級處理率不足15%,一部分污染處理設施難以運行下去。據估計,就環境投入方面的歷史欠賬而言,目前已達5000億元左右。
缺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一是地方保護主義擾亂了環保產業市場管理秩序,造成了環保產業市場的不公平競爭。盡管國家環保部門推行了環境工程設計資質認可制度、環保產品認定制度,個別省市制定的環保產業政策中,明確提出承擔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單位必須持有《當地環境污染治理工程資格證書》。有的地方片面強調當地環境保護建設項目所需的設備和產品要在當地生產,造成了新一輪低水平重復建設。
競爭實力弱,出口創匯能力低。加入WTO后,市場準入擴大,關稅削減和非關稅措施取消,國內環保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國內生產成本高、技術和管理水平落后的企業將處于困境。另外,目前我國環保產品出口規模小,產品品種單一,出口渠道尚未建立,出口地區范圍較小,加入WTO后,環保產品出口創匯能力將面臨更加嚴峻挑戰。
觀念體制有待轉變和完善。我國在觀念和體制上存在許多與WTO規則不相適應的地方,特別是環保產業現行的有關法規政策及制度標準與慣例相去甚遠,短時期內很難完善。加入WTO后可能會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發生沖突,不利于環保產業在國際環境下發展。
環保產業加入WTO的戰略選擇
加入WTO,我國環保產業必將進一步調整總體對策和行業對策。達到壓力轉化為動力、機遇帶動起飛的目的。制定切合實際的經濟政策,培育環保市場需求。
“九五”期間,我國政府陸續制定了“三河”、“三湖”防治規劃,“兩控區”(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區)規劃,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和“一控雙達標”計劃等環境保護重點計劃,有力地促進了環保產業潛在市場轉化為現實市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明確超標是違法行為,并提出依法建立總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實行零起點收費。這將有助于改變污染物排放收費標準相對于污染治理成本偏低、難以調動企業治理污染的積極性的局面。如新建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排放不能達標的,必須配套建設煙氣脫硫裝置,推動了煙氣脫硫產業的發展。
確立產業發展戰略,制定和完善產業政策。我國環保產業領域發展失衡,主要集中在環保產品生產和三廢綜合利用領域;環保產品結構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水、氣污染治理方面,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不多,環保監測儀器更少;另外,環保技術服務十分薄弱,自然生態保護的市場還沒有形成,社會化服務程度低。癥結在于缺乏必要的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中國加入WTO應重新確立和審視環保產業發展戰略和政策。政府行為是環保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在解決環境問題、發展環保產業時也要利用市場機制,如征收環境稅等。國家應在企業重組、技術進步方面予以導向,在產業政策、稅收政策、資金投入等方面對環保產業予以支持。
完善有關法律法規體系,加強監督和監察工作。要抓緊做好有關環境公約的國內配套立法工作,要加快環境標志產品和環境管理體系有關標準的制定,以適應加入WTO后解決國際貿易和國際環境問題的需要。我國涉及外商投資的環境法律有30多部,但規定的內容卻非常籠統、分散,各法之間也缺乏必要的協調。例如,關于外商進入環保服務業政策尚未出臺。另外,我國產業市場要逐步建立起環保產品、環保工程、環保設施運營、環保咨詢服務等監督管理制度。同時要加強執法監督和監察工作,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果。積極營造環保產業走向國際市場的良好環境。
積極引進外資,拓寬發展空間。要抓住加入WTO的機遇,積極引導國外各種資金進入環保領域,尤其是要大力吸引對環保產業和污染治理市場進行直接投資。實際上,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和環保產業的迅速發展,國外創業投資已經開始大量進入我國環保產業市場。要充分利用環保產業獲得國際資金援助的機遇,加快與國外企業的合資合作,盡可能尋求和利用外資。可以預見,中國加入WTO以后,將更加積極開放環保市場及其相關產業市場,大幅度降低環保技術及設備關稅,吸引跨國公司進入環保與能源領域,這將會掀起新一輪的外資投資。
鼓勵多種所有制企業進入環保產業領域。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必須運用經濟規律,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環保產業自我發育、自我生長、自我發展壯大的內在機制,使市場成為引導環保產業發展的主導因素。政府部門應通過政策調控手段,引導社會公眾參與環境質量建設,特別是要運用政策和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鼓勵、引導多種所有制的企業進入到環保產業領域中來,進行環境保護的投資和經營活動。不要光靠政府辦企業,要發動社會力量,靠社會辦企業,吸引各方面力量發展環保產業,這樣才能為環保產業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社會基礎。
推進環保產業技術進步,提高技術裝備水平。要支持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技術和產品,在以企業為中心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中,把環保技術作為重點領域予以支持;要進一步集中人力、物力和資金,在環保產業急需突破的關鍵技術領域,進行產學研聯合攻關和開發,集重點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價值規律、技術優勢,實現技術創新,加快環保產業技術經濟一體化步伐;要緊緊跟蹤國際環保技術和裝備的發展,加強環保設備的成套化、系列化、標準化和國產化工作,盡快縮短我國環保技術裝備水平與世界的差距,全面實現環保設備國內配套生產,改變關鍵設備依賴進口的局面;要加快先進、成熟技術的推廣應用,建立健全環保技術和產品的推廣和技術轉讓網絡,迅速、準確、有效地技術信息和供需信息。
2004年4月20日,國家廣電總局向全國印發《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從體制管理、市場經營和創作研究三個方面切入,基本勾勒出國產動畫業的全新版圖。
2004年10月初,文化部成立“支持動漫和電子游戲產業發展專項工作小組”,決定實施“民族動漫和游戲精品工程”。
2004年7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國產電視動畫片題材規劃制度。
2004年12月26日,上海電視臺衛星動畫頻道于開播,這是繼湖南金鷹卡通以及北京電視臺衛星動畫后,當年第三家獲得國家廣電總局批準的卡通頻道。
2005年1月1日起,實行優秀國產動畫片推薦播出辦法。
2005年1月20日起,實行國產電視動畫片發行許可制度。
隨著國家對動漫產業支持的力度逐漸加大,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介入動畫業,尤其是大量的房地產企業進入這一市場,在浙江,如中南、廣廈等企業先后宣布進入動漫產業。同時,中國動畫教育也開始朝著多元化、應用型、高層次方向發展,為動畫產業提供和貯備了專業的制作人才。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05年1月,全國開辦動畫專業的大專院校近200所,在校生約兩萬人。此外,日本和美國把大量動畫業務外包給中國,為中國的動畫產業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如《獅子王》、《花木蘭》的制作過程都包含了中國人的勞動成果。
這些都反映了人們普遍看好動漫產業在中國的發展,然而情況正在起變化。
日本吉卜力工作室《游戲王》和《口袋怪獸》的成功,造成了這一產業盈利的神話,但實際上每100部動畫片中,只有10部能夠真正賺錢。即便運作成功的企業,如推出《攻殼機動隊》的I.G.公司,在為電影《殺死比爾1》制作動畫部分的5200萬美元收入中,只有460萬美元的利潤。而皮克斯2.735億美元的銷售額中就有1.417億美元的凈收入。由于勞動條件和收入遲遲得不到改善,以及業務國際外包的擴大,日本動漫產業出現了人才大量流失和“空心化”的新趨勢。愿意從事繪制工作的日本人越來越少,不少優秀的人才跳到游戲產業。據統計,日本動畫行業的離職率在80%左右。如東京KBC證券的一名分析師所說:“對于大多數動漫企業而言,成功稍縱即逝,而盈利的機會時有時無。”
因米老鼠和唐老鴨而享譽全球的迪斯尼公司,在2001年4月裁員4000人,第三季度股價下跌40%,主題公園收入持續下降。由于在動畫片領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挑戰,而不得不向動畫領域之外擴張,分別在2001年和2003年推出了《珍珠港》和《加勒比海盜》。在影片《珍珠港》中,許多可以用電腦特技合成的鏡頭卻采用了實景拍攝,結果其成本由500萬美元抬高到1.35億美元,由此不難看出迪斯尼試圖“轉型”的決心
“韓流”席卷了亞洲,但韓國動畫給中國人的印象遠不如網絡游戲深刻。由此可見,動漫產業在世界經濟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其發展仍然有一定起伏,如2005年10月美國視頻游戲零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4%;且產業內部發展也不均衡,游戲產業比動畫產業發展勢頭更猛,但我國對動畫產業的支持力度卻明顯大于游戲產業。游戲產業內部發展也不均衡,據NPDGroup統計,美國2004年游戲總銷售金額為99億美元。其中游戲軟件銷售的具體數字是,視頻游戲軟件的銷售額達52億美元,PC游戲軟件銷售額達11億美元,掌機游戲銷售額達10億美元。因此,如果對動漫產業內部狀況不加以細分,籠統的提出一個動漫產業政策顯然是不合適的。
筆者認為,要促進我國動漫產業的健康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在我國游戲長期以來不能被主流社會所認可,新聞媒體也經常報道由于網絡游戲而導致的家庭悲劇,仿佛游戲就是一切罪惡的根源。筆者以為,這種看法無異于因為車禍的發生而要摧毀汽車工業一樣。動漫產業在中國必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重點發展游戲產業,尤其是視頻游戲產業,比平行推進的政策更合理,因為現代電腦游戲的動畫制作技藝越來越精湛,而且很多電腦游戲的資料片本身就是很成功的動畫片,如《最終幻想》,重點發展游戲產業可以帶動動畫產業的發展。從美國2004年游戲軟件銷售的具體數字來看,視頻游戲軟件遠遠高于其他游戲軟件,而我國近年來的家電生產能力已經嚴重過剩,如果在產業政策上給予一定扶持,在研發上加以投入,在技術上加以改造,我國的家電企業完全可以在利用原生產能力的基礎上轉型為視頻游戲生產企業。這樣既節省了新建游戲企業的投資,又解決了夕陽產業的轉移問題。
第二,隨著知識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加大,各國間的貿易糾紛中的知識產權糾紛也不斷增多。任何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妥善解決盜版問題就不可能把本國的動漫產業做大做強。盡管我國政府不斷加大打擊盜版的力度,但由于盜版手段日益隱蔽,再加上政府部門多頭管理、職能交叉,使得盜版難以遏制。
表12002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電影票房數據
片名上映周數票房累計(單位:萬港幣)票房冠軍周數
《我左眼見到鬼》(銀河映像)520001
《絕世寶貝》(一百年)418522
《天脈傳奇》(浩瀚)411031
《這個夏天有異性》(寰亞)4946
《慳錢家族》(寰宇)5842
《幽靈人間2:鬼味人間》(寰亞)3528
《枕邊兇靈》2258
《香港有個好萊塢》337
《心慌方》(安樂)316
注釋:
①表1、表2、表3、表4數據均來自(漢電影網站),4表均由筆者編選制作。
表22001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電影票房數據
片名上映周數票房累計(單位:萬港幣)票房冠軍周數
《少林足球》(星輝海外有限公司)1060443
《瘦身男女》(一百年)74033
《全職殺手》(天幕)425501
《同居密友》(電影動力)41819
《蜀山》(中國星)31162
《愿望樹》(東方)2740
《吧啦吧啦櫻花》(嘉禾)3675
《買兇拍人》(嘉禾)3171
《七號差館》(東方)1150
就表1、表2來看,雖然同樣的暑期檔(7月1日—9月1日),兩個年度進入每周十大賣座排行榜內的港片數量基本一致,但票房成績卻相差很遠。如此大幅度的票房滑落是史無前例的。2002年之前,好萊塢電影在許多國家囊括了50%到90%比例不等的市場份額,但獨獨在香港頗受冷遇,票房占有率不及香港本土電影的1/3。據統計,1970年至2001年31年間的香港電影市場,好萊塢電影的平均票房收入從未壓倒過港片,占有量少于總票房的三成。在每一年的票房“十大”或“二十大”影片中,港產片也都是占盡優勢。1981年斯皮爾伯格的《奪寶奇兵》(RaidersoftheLostArk)打不過香港影片《人嚇人》、《投奔怒海》,票房排名第16位;1989年真人與動畫結合的美國影片《誰陷害了兔子羅杰》(WhoFramedRogerRabbit?),香港票房不及王晶《賭神》的1/3。即使在1993年以后政治因素一定程度影響香港電影產量的情況下,雖然好萊塢在港境遇略有改善,但票房占有率也絕對達不到50%。
為什么2002年暑期會走到有史以來的最低谷呢?或許2001年暑期市場的火爆,是因為沒有相應的外國勁敵所致?為廓清這層疑義,我們可以考量以下數據:
表32002年7月1日—9月1日,外國影片在港票房數據(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數票房累計(單位:萬港幣)
《蜘蛛俠》(Spider-Man)72900
《未來報告》(MinorityReport)52253
《黑衣人》(MenInBlack2)42052
《精靈鼠小弟2》(StuartLittle2)3925
《星際寶貝》(Lilo&Stitch)5859
表42001年7月1日—9月1日,外國影片在港票房數據(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數票房累計(單位:萬港幣)
《珍珠港》(PearlHarbor)62421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41841
《盜墓者羅拉》(TombRaider)41625
《尖峰時刻2》(RushHour2)41329
《侏羅紀公園3》(JurassicPark3)21007
兩個年度登香港暑期市場的好萊塢電影,基本水準、國際聲譽、市場競爭力都旗鼓相當,這從大都在3000萬港幣內上下浮動的票房數據中可清晰得到印證。但為何本土市場會落得如此迥然不同的境遇呢?
二、香港電影產業:多重危機
這種滑坡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下半期。港片一直以應接不暇的姿態展現于東南亞、韓日及歐美市場,不僅票房一路飆升,而且還成功構建出全球華語電影的市場網絡。但高速增長的票房背后,卻根基不穩。從1993年以來,香港電影市場開始出現較大跌幅,直至1999年。其間不僅每年跌幅依次為7.58%、15.06%、19.34%、12.65%、21.4%、22.34%、22.34%,[1](P8)而且1999年票房與1992年相比跌了近一半。其后以《少林足球》為代表略有回升,但2002年卻又跌到最冰點。這種連續多年跌落又瞬間回光返照的市場狀況,隱藏著莫大的危機:
(1)資本危機金融風暴以后,東南亞電影市場嚴重萎縮,以往源源不斷流入香港影壇的臺灣、馬來西亞等資金銳減八成。以往平均每部港片制作費有1500萬港幣,年產200部,所需資金為30億港幣,而現在年產120部資金總共才8億港幣,平均每部暴跌至700萬。制片人只能采取大幅度降低成本、粗制濫造的生產方式,繼而又帶來惡性循環。
(2)行業危機觀眾的欣賞口味不斷現代化,喜劇片、動作片等類型已受一定程度的唾棄。大規模工廠流水線式粗制濫造的劣質影片也趟渾了整個香港電影產業,港片在不知不覺中被打入水準低下、市場萎縮、觀眾不買賬,進而無法再生產的惡性圈套中。從業人員從高峰期的五萬多人銳減到2002年的數千人。另外,全行業沒有一套完整的會計制度控制電影成本,龐大超支為正常現象,一旦市場出現滑落,便很難適應。整個電影行業呈現出嚴峻的生存危機。
(3)賣埠危機沒有完整的賣埠市場網絡,這是香港電影的致命弱點。除了像嘉禾集團這樣規模巨大、又不斷有電影發行、并有足夠資源發掘外埠市場的少數大公司之外,絕大多數香港電影投資者都局限于東南亞市場。當這些市場萎縮,多數小公司開拍新片就沒有可能,即使能開拍,也只能以低成本制作的方式,降低質量。同時港產電影越是不景氣,人才越是外流,臺前幕后的優秀人才紛紛到海外,再回來幫助外國電影分占港片市場,令本土電影賣埠市場雪上加霜。
危機的產生,源于最本質的香港電影產業制度。
具體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大公司主宰的垂直統合模式
電影生產投資大、賺錢快。但單部電影公映壽命較短,不僅賺的是小錢,而且還有發行放映部門的利益分成。所以為保證票房收益,必須選擇合適的檔期在多條院線同時上映,這就需要建立電影流通的暢銷渠道。目前香港電影產業已形成由大公司垂直統合的運作模式,也即:從制作、發行到放映,甚至后期電影產品的開發等所有環節,均由大公司一手包辦。大公司以實力投資拍攝,豐富創作;自行建立影院,掌握發行;并且收購一系列影院形成強大的獨立院線系統,保證影片暢銷無阻。
這種大公司主宰的產業經營模式,不是現代市場體制自覺選擇的結果,但的確具有一定的穩固性。最典型的就是“邵氏”公司,從20世紀50年代與“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兩雄對峙,發展為60年代國語片主導力量,再到70年代開創國、粵語電影并行的集團式局面,一直鶴立雞群;直到“嘉禾電影公司”成立并啟用李小龍和許冠文主演一系列的真功夫片和市民喜劇片,才遇到相應的對手。80年代,以高賣座紀錄起步的“新藝城電影公司”,和接手邵氏電影院線的“德寶電影公司”,與以《殺手壕》《炮彈飛車》等影片推向國際國內發展的嘉禾公司并列成為香港制片界鼎足三勢力。90年代,向華強兄弟“永盛電影公司”因《賭神》《逃學威龍》《鹿鼎記》等高票房電影而最具影響力。另有在港經營“東方院線”、在臺經營“國片院線”的“東方電影公司”,以及原有“長城”“鳳凰”“新聯”和新成立的“中原影業公司”合并成的中資機構“銀都機構有限公司”。香港電影史上諸如李小龍《精武門》、成龍《警察故事》等絕大多數有較高藝術水準和獨特創意構思的大制作,開創時代潮流的影片和導演,基本都出自大公司,它們的成就基本上顯現了香港電影的成就。
這種垂直統合的產業經營模式,決定了香港電影采用院線制排片,不可避免壟斷的出現。首先,院線制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票房。全港擁有三條以上的電影院線,每條院線基本上都超過20家影院,并滲透到每一個有黃金賣點的商業角落。這樣在推向市場時,就能形成排山倒海的集團式效應,最大程度地保證觀影人次和商業票房。其次,院線制排片有優先權。擁有院線所有權的大公司電影可獲得優先排映權,并一般占據著整年的黃金檔期,剩下的淡期才會讓給被認為能賺錢的獨立制片公司的影片。再次,院線制排片有嚴格的檔期觀念。一般農歷新年、圣誕、暑期等黃金檔都會讓給成龍、周星馳等巨星作品或者老少皆宜的合家歡喜劇片,其他稍微不重要的檔期也都排映明星主打的動作、喜劇、槍戰等類型片,最差檔期安排的也必須是有一定票房號召力、至少保證回收成本的影片。
院線制也決定了嚴格的票房機制。上世紀60年代,香港西片院線商就開始建立行內互通票房機制,每天以手寫或英文打字印刷成單張,供各戲院、行家參考。70年代初,《娛樂影訊》的出現,使得電影票房開始有了完整的數據紀錄,兼有外語片、港產片數字,稍后又出現十大票房排行,比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同類數據更為完整,為香港電影建立了良好的票房制度。90年代初,香港電影開始以電腦聯網系統售票和出版票房,走向了精確化。每條院線都有極強的自覺性,不會產生諸如國內影院偷漏瞞報票房的事情,因為發行公司有一整套嚴格的查核程序,而且多條院線競爭也很激烈。
(二)海外市場的強烈依存性
香港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從1923年黎民偉制作第一部香港本土的劇情長片《胭脂》開始就已經確立了海外市場為本位的觀念。只有依賴海外電影市場才能保有生存空間,是香港電影獨一無二的產業特征。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香港電影雖然制作技術和質量都比不過當時華語電影中心上海,但憑借粵語方言的優勢在南洋大受歡迎。此后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一直是香港電影的生存命脈。五六十年代,邵氏和電懋兩家公司在東南亞有完善的發行網和院線,令香港達到全盛,年產300多部。當時流行的“賣片花”制度,即預先出售電影制成后的版權或上映權以籌集資金拍戲,也極大地推動香港電影以工廠流水線方式粗劣生產。70年代,李小龍真功夫電影帶動了歐洲、美洲及非洲等市場,海外市場由原先的20多個國家迅即增長到80多個國家。同時海外市場的消費刺激也促使嘉禾公司采取重質不重量的制片策略,又資助獨立公司拍片來滿足不同院線需求,這種做法直接推動了獨立制片人制度的興起,更成為日后香港電影生產的主要模式。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電影生存依賴的主要還是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亞洲市場,并所占出口比重越來越大,特別是臺灣市場幾乎與本地市場占有同等地位,因為臺灣政府出于政治考慮一律給予港片國產片待遇。海外市場的紅火也帶動了本地市場,港產片在本地收入不斷超越外國影片。90年代,金融危機等眾多因素導致東南亞、韓日等市場的萎縮,著實給香港電影帶來了危機。于是電影生產更多地受制于海外市場,特別是臺灣市場,因為臺灣賣埠足以支撐港產片創作。
從有完整票房紀錄的1971年開始至今,外埠市場都占港產片總收入的2/3以上,外埠市場決定了香港電影的走向和起跌。海外市場的依存性太強,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明星制的建立、題材類型的創作等特點,以及港產影片海外銷售的“華人網絡”,同時也產生了負面效應,直接形成了不重視劇作、只重數量不重質量這兩個致命的產業經營弱點。
(三)隨意性較強的導演中心制生產模式
海外市場需求的龐大和口味的雜陳,促使香港電影產業很大程度上淪落為商業利益驅動下的一條影像機械工業流水線,很大程度決定了香港電影生產的隨意性,也決定了香港電影不科學不規范的產業化軌跡。它不可能像好萊塢電影那樣采取嚴格的“制片人中心”制度,由既懂電影又懂市場的制片人依據扎實的劇本來選擇合適的創作班子,而是采用了隨意性較強的導演中心制生產模式。
在香港電影的整個創作過程非常簡單隨意,導演成為創作的核心元素。一個拍片計劃通常始于導演的一個意念,幾個人隨意一聊劇本就差不多了,然后再由專業編劇形成完整的文學劇本。甚至在還沒有成型劇本的情況下,導演就開始尋找投資,一般稍有名氣的導演只要有創意、故事、明星,很多時候當天就可以拍板確切的資金投入。再遇上徐克、王晶、成龍、洪金寶這樣有票房影響力的導演或監制,資金就更不成問題。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拍攝,劇本是否完整嚴謹已經不重要了,導演可以隨意地操刀,反正只要拍出來,海外賣埠就萬事大吉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在短平快的生產節奏中,許多知名導演難免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因此這種隨意性較強的導演中心制生產模式很多情況下也粗制濫造出低劣影片,最后積少成多地形成港產電影創作的惡性循環。
應該說,在產業化軌道上,導演中心制生產模式是畸形產物。香港電影需要有既懂市場,又能判斷劇本好壞、導演能力、市場路線和投資額度的優秀制片人。著名導演吳思遠說,導演中心制下的電影業成功是偶然的,而制片人中心制下的電影業成功才是必然的。
三、香港電影產業:發展策略
產業制度先天存在的種種劣勢,早就彰顯出香港電影產業亟待拯救的必然趨勢。但發展策略究竟如何定位?我們不妨考察以下三部影片的運作實況。
2000年李安執導的影片《臥虎藏龍》,嘗試集合了來自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北京華億亞聯影視文化有限責任公司和英國聯華影視公司等國內外巨額資金,“國際資金聯盟”的投資方式使它順利進入多個國家的主流商業電影發行渠道,而奧斯卡則進一步為其國際市場的暢通無阻提供了催化劑。
2002年暑期,楊紫瓊、鮑德熹主創的《天脈傳奇》繼續國際融資道路,高達2000萬美元的巨額投資得到應有的回報。上映四星期,香港票房攀升至1100萬港幣,新加坡、馬來西亞也有千萬元票房進賬,特別在國內形勢大好,公映首場票房超過30萬,五天票房達1000萬,超過前三地票房的總和,之后接著一路飆升,9月初逼近2500萬。
還有近期公映的創亞洲電影先河的大制作、高水準三段式鬼片《三更》,集結了香港才氣導演陳可辛、以《茅躉王》成名的韓國精英導演金如云(KimJee-Woon)和以《鬼妻》、《晚娘》等影片聞名全球的泰國王牌導演朗斯尼美畢達(NonzeeNimibutr),不僅以高票房成功攻克三地本土市場,而且還以“亞洲集團式”的態勢勝利進軍西方主流商業電影渠道。
如此顯著驕人的成績,著實可以為目前的香港電影產業發展提供一些啟示:
(一)以爭取國際融資和發展“多國資金聯盟”作為產業調整的首要發展策略
目前香港電影業一蹶不振,主要是缺乏投資者。誠如著名導演陳可辛倡議的那樣,香港可以聯合多個國家共同制作影片,大家共組攝制隊伍,分攤制作費用,獨享本地發行的收益。這種方式既將單個公司投資電影的風險降低,而且充足的制作經費也能保證作品的質量,這樣在票房方面就不會像以往那樣風險太大。同時攝制組的“多國部隊化”,也能更加促進各國電影業的交流,提高電影制作水平,甚至能發現更多更新的產業商機。另外,國際融資和“多國資金聯盟”的運作模式,往往能保證影片的大投入和大制作,進而保證影片藝術質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時大制作占市場比例高,往往可以左右市場,這對于香港電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據記載,在整個香港電影發展史的各階段,每每有大制作出現,大制作多,往往就代表興盛期。從1970年至今的近30部最賣座電影的票房收入,大制作的影片數超過50%。而近幾年來,投資超千萬的香港電影輕易不敢開拍,也印證著香港電影市場的萎縮。因此爭取國際合作的大制作影片,可以說是解決資本危機的最上上之選。
香港影業協會已計劃將“香港電影融資論壇”建成永久組織,定期邀請全球近20個國家的電影公司和投資電影的基金公司的專業人士參加,希望協助香港電影界了解融資渠道和尋求國際資金。
(二)注重影片質量,從本質上解決行業危機
在最輝煌的20世紀80年代,亞洲各國尤其是東南亞都爭相購買港產片,用港產片來作為支撐本國票房收入的主要支柱;但如今,港產片已經變成了“票房毒藥”。兩者間天壤之別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港產片整體粗制濫造和質量低劣,這種大批量生產的“七日鮮”、“十日鮮”媚俗影片,在爭取海外市場的同時也在不自覺地受到市場的排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積累成海外市場化整為零、港片無人光顧的惡性現象。
為從根本上解決香港電影行業危機,香港電影產業發展必須做到兩點,即:堅決反對和屏棄粗制濫造、重量不重質的生產狀況,首先從劇作開始注重、并大幅度地提高影片質量,要培養優秀制片人中心制度,以多部優質影片的個案信譽為契機來慢慢奪回港產片原有的海外市場。同時也要加強行業自身本土性文化觀念和民族化身份認同意識,各大集團公司要自覺地規劃產業化進程,積極整合有效的國際化運行策略,促使整體行業素質上升。
(三)建立起現代完整的、產業規劃下的海內外市場買埠網絡
市場是電影產業的生命。不像美國、印度、日本等世界主要電影制作中心都有很龐大的本土市場作為后盾,香港先天不足,人口不過日本的1/20,本土市場固然重要,但單靠本土市場實在是不足以支撐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
因此香港電影產業必須改變沒有完整市場網絡的致命劣勢,在影片質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積極發展銀幕營銷、電視營銷、家庭影院、網絡營銷和相關商品開發等“五位一體”的科學營銷構架,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現代完整的、產業規劃下的海內外市場買埠網絡,保證本港電影的暢銷無阻,從而更好地推動香港電影產業向正規化、市場化、全球化發展。
為確保所選產業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應性,在替代過程中,必須遵循一定的選擇方法、步驟和模式。
1替代產業選擇的方法
選擇替代產業有兩類方法:一是定性方法,即替代產業選擇考慮的背景條件和范圍的具體化;二是定量方法,即替代產業選擇考慮的性質、特征的具體化。
1.1定性方法一般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政府的產業政策。政府的產業政策是政府針對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產業組織、產業布局和替代產業發展等所制定的各項政策,雖然不能對這些政策組合所形成的政策環境做定量的分析,但卻是選擇替代產業所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2)區域經濟所處的階段。區域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是替代產業階段性的經濟基礎,一個區域當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下一階段替代產業選擇的基本方向和范圍。
(3)區域需求結構變動趨勢。在選擇替代產業的過程中,必須認真考察區域需求結構的現實狀況及其變動趨勢,在此基礎上作出準確的分析與判斷。
(4)區域要素稟賦狀況。區域要素稟賦狀況是指區域要素的豐裕程度及其分布狀況和開發利用狀況。它是替代產業選擇時必須考慮的主要因素。因為要素稟賦是替代產業形成與發展的供給方面的條件和基礎,決定著替代產業的發展空間。
(5)相關輔助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相關輔助產業為替代產業提前、產中、產后配套服務的產業,在替代產業的選擇過程中應考慮這些相關輔助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這些方法雖然難以通過數量指標來加以量化,但在替代產業選擇時,最好采用用特爾菲等方法,讓專家根據經濟標準和社會標準對備選替代產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打分,將其轉化為與定量指標相統一的多指標體系,借助于多指標綜合評價的方法,在眾多的產業中逐步篩選出替代產業的備選產業。
1.2定量方法包括
(1)就業彈性基準。提高就業率是政府發展經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個地區的產業結構中,勞動密集型產業比重越大,就業彈性水平越高;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利于提高就業彈性水平。
(2)生產率上升率基準。生產率上升率取決技術進步,按該基準選擇替代產業,就要求選擇技術進步快、技術要素密集的產業。
(3)需求收入彈性基準。需求收入彈性高的產業有較快增長的市場需求,產業發展的速度往往超過收入的增長速度。
(4)產業關聯度基準。產業關聯度是指某一產業投入產出關系的變動對其他產業投入產出水平的影響和波及程度。在選擇替代產業時,應盡可能選擇產業關聯度大的產業,以帶動和推動當地經濟的增長。
(5)生態環境基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保護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這一基準要求所選替代產業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要符合環保標準要求。
根據不同選擇傾向,產業理論工作者在上述選擇基準的基礎上,又補充制定了幾項基準。如:日本學者提出的“防治過度密集基準”、“豐富工作內容基準”等;中國學者提出的“增長后勁基準”、“短期替代彈性基準”、“瓶頸效應基準”,力求彌補原來各項基準的不足。
從選擇基準的計算辦法看,由于多采用相對量進行比較,這就對各項指標數據的統計口徑以及準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上述基準進行產業選擇時,必須注意它的不足:作為一種靜態分析,這些基準不能動態識別區域替代產業和產業在周期循環運動的某一時點上的優勢,以及這一優勢的未來發展趨勢。同時,這些指標受一定時點的價格、宏觀經濟政策等因素影響較大,難以有效把握。
2選擇的步驟
在資源型地區,選擇替代產業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驅動輪,整個經濟和其他產業部門只有在他的帶動下才能高速增長。同時,新的替代產業也是形成合理和有效的產業結構的契機,正因為如此,在一定選擇方法下,通過科學合理的程序選擇符合區域實際的替代產業就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選擇替代產業是一件復雜的事情,但還是有一定程序可循,這一步驟依次包括:估量機會、確定目標產業、確定前提條件、擬定可供選擇的方案、評價各種被選方案、選擇方案、擬定派生方案、編制預算。
(1)估量機會。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和預示的機會進行初步分析,形成判斷;根據自身的長處和短處搞清自己所處的地位;了解自己利用機會的能力;列舉主要的不肯定因素,分析其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目的是在反復調研的基礎上,定下決心,揚長避短。
(2)確定目標。在估量機會的基礎上,要說明替代產業選擇的基本方針和要達到的目標,說明制定替代產業的戰略、政策、規劃和預算的任務,指出產業發展的重點。
(3)確定前提條件。替代產業選擇的前提條件就是假設條件,即實施時的預期環境,要搞清楚哪些條件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
(4)擬定和評價可供選擇的替代方案。按照前提和目標來權衡各種因素,比較各個方案的利弊,對方案進行評價
(5)在選擇方案時,盡量避免走入誤區,這些誤區表現為:
①不考慮本地資源優勢,盲從其他地區。具體表現為不考慮當地的資源狀況、技術水平、勞動力素質以及生產能力,照搬其他地區的產業結構。要走出這個誤區,首先要認識到當地資源優勢與大區域資源優勢的不同,其次要認識到當地資源優勢的發揮必須是在產業政策允許的范圍內。
②把區域內資源優勢當作市場優勢。這種認識誤區表現為只考慮當地的資源優勢,不考慮毗鄰地區的產業結構,往往造成區域之間產業結構趨同,局部地區產品市場競爭加劇,使替代產業缺乏高速增長的市場空間。
③引進資源時不考慮本地的經濟基礎,貪大求全。這樣做往往造成巨大的浪費,一方面先進技術、設備被束之高閣;另一方面造成當地資源浪費,最終往往導致技術換代和產業結構升級工作中途擱淺。
④人為影響過多,變換頻繁。有的地方有不少優勢產品,但大多由于地方干部交流、調動比較頻繁,造成“一個方丈一本經,一個將軍一道令”的短期行為。突出表現為替代產業因人而異,變換過快。
⑤替代產業太多,重點不突出。一方面是部門利益的干擾,另一方面是在替代產業選擇中,客觀上存在著較大的難度,這些致使替代產業過多,真正的優勢產業、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得不到重點培植。
3替代產業選擇的模式
替代模式決定了區域未來發展方向和接替產業的發展。
資源型城市(地區)必須著眼于自身特點,立足比較優勢,選擇適宜的產業替代模式,以再造競爭優勢。
3.1產業鏈延伸模式
產業鏈延伸是產業的分化與重組過程,也是現有產業與新興產業的結合過程。這種結合突破了傳統產業的界限,通過延長產業價值鏈,延長了原有產業的生命周期,這種模式適應于還未絕對衰退的產業。
這種模式的特點是:
第一,能夠有效利用現有產業的資產和資源。由于資源型地區長期致力于資源型產業的發展,對該產業的投入(物質資產、無形資產)是巨大的,這些資產一般存在產業特定性,即它們的效用發揮程度是依賴于其形成的產業,如果完全退出該產業,這些資產的效用可能太太降低甚至無法利用,而通過產業鏈延伸,在替代的初期至少能夠發揮本地的資源和資產優勢,即在現有資源性產業的基礎上,發展下游產業,建立起資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產業鏈,由于上下游產業在生產、管理和技術方面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實施替代的難度較小、成本較低。
第二,能夠降低產業替代的風險,減少產業替代的成本。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進行替代,一方面,投入少見效快;另一方面現有產業仍可為新興產業提供現金支持,創造環境。通過產業延伸可以不斷發現新需求、新商機,為產業替代提供新思路。
資源型產業的特點是前向關聯效應大,而后向關聯效應小,產業鏈延伸模式利用這一特點向前延伸產業鏈,隨著下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聚集效應的增加,其競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將逐漸增強,將來即使本地資源逐漸枯竭,也可以從外部輸入資源進行加工,維持該城市或地區的持久繁榮。
3.2產業更新模式
產業更新模式是一種創造全新產業的模式,這種模式基本不依賴原有資源,而是通過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或需求變化的前瞻式思考,為社會提供全新產品或服務的替代模式。該模式難以吸納大量的轉型就業人口,往往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增加了轉型的難度。
這種模式下的產業替代過程可以分為:
第一,構想未來產業。構想未來產業的關鍵是培養產業洞察力,產業洞察力是建立在對產業演進認識和判斷的基礎上的。在構想未來產業時,要順應技術發展路徑和未來需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第二,創建產業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通向未來市場的大門,也是獲取產業創新成功的關鍵。
在以資源型產業為主導的城市(地區),如何發展有競爭力的替代產業是該模式面臨的最大挑戰,這是因為企業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會逐漸形成一定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當新產業要求的經營模式與原有的主導邏輯發生沖突時,容易導致活動的失敗。吸引外來投資,包括國外投資和國內投資是建立有競爭力的替代產業的有效途徑,外來投資的進入不僅僅帶來資金,還伴隨著先進的技術、管理和觀念,這對資源型城市(地區)的產業更替和導入尤為重要。
3.3復合模式
復合模式不是單一的模式,而是以上兩種模式的復合。通常是在轉型的初期表現為產業鏈延伸模式,城市主導產業逐步由采掘業轉變為加工業,隨著加工業的發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城市逐步演化為綜合性城市。
不同時期,不同現實條件下,資源型城市(地區)產業替代有不同的側重點,因此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采用選擇產業替代的方法和模式。
參考文獻
[1]楊治著.產業經濟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1、原有物質功能的逐漸喪失
產業建筑遺存曾經在城市特別是大工業城市的城市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很多城市的空間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一方面,第三產業的興起和高新技術的引進與開發使傳統工業的發展陷入困境,很多老的工廠企業面臨“關、停、并、轉”的局面;另一方面,城市的擴張使老的產業建筑夾雜在新建成的區段中,顯得格格不入,城市規劃也有意識地將老的工業區向新興工業區或郊外轉移。這樣,許多產業建筑就喪失了其物質功能,并因為長時間地被空置、遺棄而日漸破敗,成為城市環境建設的負擔。
2、仍然承載著重要的精神功能
產業建筑遺存曾是我國某一時期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的代表,是城市發展脈絡的重要一環,是城市完整形象和歷史沿革的見證。20世紀上半葉,我國完成了工業化積累的重要階段,在積極地向世界科技先進國家學習的過程中,產業建筑的設計更多地受到西方新建筑的影響,較多地采用了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代表了當時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以上海為例:原怡和紗廠的廢紡車間在當時率先采用了鋼筋混凝土的鋸齒形屋頂;楊樹浦煤氣廠的炭化爐房采用了鉚接工字鋼構架結構;啤酒廠及密豐絨線廠倉庫使用了無梁樓蓋。從這些老建筑可以看出當時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同時產業建筑亦承載了勞動者和建設者對于特定歷史年代的記憶——從這個意義上講,產業建筑遺存是城市歷史的記憶載體,記載著我國近代產業發展歷程的文化景觀。隨著時間的流逝,產業建筑遺存作為近代工業文明的產物必將日益顯示出其歷史文化價值與精神審美意義。
近20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亦轟轟烈烈進行,產業建筑遺存由于既非古建筑又不是文物,往往被“大刀闊斧”地推倒、拆平,迅速地退出城市生活的空間舞臺。在這一形勢下,如何對大量的近代產業建筑、產業遺產進行保護與再開發、再利用,不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而且也是舊城更新改造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二、產業建筑遺存保護利用的一種可能——轉型住屋
1、動態保護
產業建筑遺存的保護和利用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又富于創造性的工作。對于產業建筑遺存的保護不能僅僅流于靜止的、消極的、“博物館凍結式”[1]的保護方法,對舊建筑原封不動的保存,只能使其變成一具“木乃伊”。對其注入新的活力,賦予其新的生命,讓它成為舊城區新的興奮點,從而帶動其周圍環境的復蘇,這種改造性保護是一種積極的保護,我們不妨稱之為“動態保護”。
在歐美和日本,有許多將廢棄的產業建筑改建成小型博物館、展廳、市民活動中心的優秀實例。在國內的大城市,也有許多年輕藝術家租用倉庫、廠房,將其改造成自己的工作室,前衛而新潮。本文著重介紹產業建筑遺存動態保護的另外一種可能性——轉型住屋。
2、轉型住屋及其社會可接受度分析
基于一定社會調查的理性分析,筆者認為,轉型住屋作為產業建筑遺存改造的一種可能形式,在我國有著比較大的社會需求,以下就其種類逐一分析:
(1)安置房、廉租房的需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有企業面臨著轉軌改制的艱難選擇,作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企轉制的副產品,每年我國都要產生將近千萬的下崗職工;同時,200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呼吁社會要關注弱勢群體的利益,其住房問題已經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除了經濟適用房外,社會還需要建設大量的安置房和廉租房。產業建筑遺存改造成廉租房的方式不僅可以收到很好的社會效益,同時也大大地節約了社會人力和物力資源?
(2)多元時代的個性化需求多元的社會文化帶來商品房市場的個性化需求,由產業建筑改造成的單身公寓、Loft①、集合住宅亦很有市場前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一些大城市.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居民不滿足于現在相對單一、標準化的住宅形式,轉而追求別具一格的新型住宅空間,他們對于居住空間的要求日益趨于個性化。如北京和上海的一些青年藝術家租用舊的產業建筑,將之改造成自己工作和生活的Loft,這進而演化成為一種時尚的居住與生活方式。同時,單身公寓也是房地產市場中的新興產品,它吸引著大量資金有限又希望購買到面積緊湊、功能相對齊全的住房的年輕人。
3、產業建筑改造為轉型住屋的可行性分析
20世紀初期與中期,我國的產業建筑在設計上較多地采用了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加上其本身非常注重經濟性和技術性的相互約束、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相互權衡,所以產業建筑大都是具有結構美、材料美,功能與形式相和諧的現代建筑。產業建筑的這些特點與轉型住屋在結構和形式上的要求不謀而合:
(1)從建筑平面上看,廠房、倉庫等產業建筑多為大跨度、大開間,具備二次分隔空間的可能性。在原有主體結構不動的情況下,可用輕質隔墻靈活分隔出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廳、臥、廚、衛、儲等空間。大跨度、大開間的平面尺度還具備良好的可操作性,不僅可以保證分割后住屋的基本使用功能,較大的跨度還有利于設計改造出更為舒適、合理的住屋。
(2)從建筑剖面上看,產業建筑的層高一般較高,可以根據需要把高大的空間劃分為高度適宜的若干空間,可以改造成為復式、有高廳和夾層、空間變化豐富的新型住宅,彌補了原來統一層高的住宅建筑的不足。此外,大多數產業建筑的檐口高度為4~15M,這對于改建成多層住宅來說是適合的。
(3)從建筑立面上看,產業建筑的立面一般比較簡潔大氣,著重于表現建筑的形體和結構本身的美感,具有現代建筑的特征,有返樸歸真的魅力,稍加改造便可以創造出富有時代氣息、符合市場新需求的新型住宅。
(4)從結構荷載角度看,大部分廠房為排架結構,柱距6~9M,荷載包括吊車、機床等重型機械帶來的動荷載和靜荷載,經過換算,大部分廠房建筑的主要結構可以承載多層住宅的荷載。
(5)此外,很多產業建筑是尺寸標準、跨度統一、結構形式一致的標準化產品,在改造方案的設計上有著很強的普適性,因此對于產業建筑遺存改造的研究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
三、轉型住屋的實證案例
1、從廠房到Loft
Loft最顯著的特征是高大而開敞的空間,在這空曠沉寂的空間中,居住者可以任由自己的想象力縱橫馳騁,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喜好,任意分隔空間。在我國的一些大城市,很多藝術家和文化青年也相中了城市舊工廠區的產業建筑,將其改造成為自己的工作室、居室或展廳,比較著名的有北京的“藏酷”酒吧②。上海蘇州河兩岸的“藝術家倉庫”群落。③徐家匯路的“建境工園”[2]、昆明的“上河創庫”藝術家主體社區④等。
這種改造在國外有很多成功的實例,如英國倫敦奧利弗碼頭的茶葉倉庫改造。該項改造設計由喬奈坦·麥克道維爾(JonathanMcdowell)等設計師完成。建筑師將位于奧利弗碼頭的一棟始建于19世紀70年代的茶葉倉庫改造成為大空間的河景公寓,在利用原有的結構體系的同時,建筑師在很多地方進行了有效的加固和修補,新增添的部分采用了簡潔精細的天然材料,與原來粗獷的質感和風格形成了對比。設計師保留了老倉庫原來的立面,從而使得奧利弗碼頭沿河一帶的城市意象得以延續,并且通過改造性再利用賦予了舊的產業建筑新的生命,這種尊重城市文脈的延續性,主張再循環、再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圖1)。
2、從廠房建筑到復式單身公寓
單身公寓是近年來大城市中涌現出的一種新的住宅形式,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城市中單身的年輕人。它的主要特點是面積較小,一般為30m²~80m²,平面布局緊湊,功能齊全,設施完備。這種小面積的公寓一經投放市場,就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而復式(即躍層式)的單身公寓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復式單身公寓的主要特點是層高在4.5~6m之間,一般為單開間,可以設夾層。復式單身公寓對層高和開間的要求和廠房等舊產業建筑的特點不謀而合,舊產業建筑簡潔大方的立面風格又容易為年輕人所接受,使得改造顯得合理可行。筆者曾做過一個產業建筑改造成為復式單身公寓的方案,改造對象是位于城鄉結合部的一座廢舊的倉庫,四層、框架結構,柱網為8m×8m,開間六跨、進深三跨,層高為54m,整座倉庫主體結構完好。
經過改造設計,廢舊的產業建筑可以改造成為88套功能相對完善、空間相當精致的復式單身公寓。每層沿中走廊對稱布置22套單元戶型,端頭的樓梯解決了垂直公共交通問題。每個單元利用原來的5.4m的層高設計出精巧的夾層空間,夾層部分充分利用走廊部分空間,大大提高了空間利用率,能在小小的4m×10.8m的空間內設計出兩室兩廳一廚一衛,而且使臥室區和公共區分離,保證了空間的私密性(圖2)。
3、從廠房建筑到城市廉租房
我國新近出臺的房改方案中提出了“廉租房”這一概念,指的是只租不售,出租給城鎮居民中最低收人者的住房。目前廉租房的來源主要是騰退的舊公房,由于房源少,廉租房數量大大的不足。把城市中的產業建筑遺存改造為城市廉租房,不但延續了城市的歷史記憶,而且節約了政府的財政開支,有效地再利用了原有的建筑資源,減少了拆除和重建帶來的環境污染和人力消耗。
寧波市區鄞奉路北段的“震豐社區外來人口公寓”是由廠房改建而成的廉租房性質的公寓樓。該樓共有211套住宅,全是一室戶和二室戶的小套型,在配置有線電視與電子探頭等物業設施的情況下,最低檔的一室戶月租金僅220元。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市的一座三層高的舊羊毛倉庫(圖3),由澳大利亞的WoodsBagot設計事務所負責改造設計成城市低收人群體的廉租房。WoodsBagot事務所在保持外立面不變的情況下,對其內部的結構和功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在原來舊羊毛倉庫的內部增加了鋼結構體系,并分割出155戶廉租公寓。在保證每戶都至少有兩室的前提下,還設計了一部分躍層式公寓,提供給人口較多的家庭。此外,WoodsBagot事務所還特別設計了一層的景觀街道、通高的景觀中庭,大大改善了居住環境,也給住戶們提供了交流的空間。這座廉租公寓已經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廉租公寓(圖3)。
四、產業建筑遺存轉型的現實意義
“文化是歷史的積淀,存留于建筑間。融匯在生活里。”[3]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經歷了興盛和衰敗的風風雨雨,而建筑卻往往能夠跨越時空留存下來,它們承載了城市的歷史記憶,是前人創造的具有寶貴價值的文化遺產。但在我國,作為20世紀數量最大的建筑遺產——產業建筑遺存卻因為既非古建又非文保對象,而且往往由于形象太“寒磣”,與飛快“長大、長高”的城市建筑顯得格格不入,從而成了舊城改造的重點對象——往往是用推土機推平了事,這種處理方法和態度無疑是簡單而粗暴的,畢竟,城市的發展不應以割斷歷史為代價。
產業建筑在市民的眼中完全不是表面上的那種“眼中釘、肉中剌”,經過調查,我們了解到部分市民對于本街區內的產業建筑遺存有著強烈而特殊的情感,這既因產業建筑遺存能勾起他們作為建設者對于時展的感懷,又因產業建筑作為他們生活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給他們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事實上,產業建筑遺存已經對城市的營造和市民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我國的許多重工業城市,人們的這種情感尤為強烈:從國際上看,大多數的發達國家正積極地循環利用已開發的建筑資源,而結合目前我國住宅嚴重緊缺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將產業建筑遺存改造成為“轉型住屋”的動態保護策略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賦予產業建筑遺存新的生命,使其在社會生活中發揮新的作用,從而將其傳續給后代,這種動態的保護策略不但節約了政府的財政開支,而且有效地再利用了原有的建筑資源,減少了拆除和重建帶來的環境污染和人力消耗,因而具有深遠的物質價值、環境價值和精神價值。
注釋
1、Loft出自美語,原意指工廠或倉庫的樓層,現指沒有內墻隔斷的開敞式平面布置住宅,也稱為studio或studioapartment。Loft發源于20世紀60~70年代的美國紐約,隨著歐美的個性化浪潮,逐漸演化成為一種時尚的居住與生活方式。
調查對象包括:信息設備制造廠商(27家,占0.5%)、業界新聞媒體(20家,占19.6%)、網絡及軟件公司(17家,占16.7%)、電信管理部門(12家,占11.8%)、研究機構(11家,占10.8%)和業外單位(15家,占14.7%)。填寫問卷者的職務為:局長、處長、總編、副總編、研究員、教授、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等,占90%以上。
被調查者普遍認為,隨著WTO的臨近,外資將以各種方式加快進入中國信息產業。為迎接這一挑戰,中國政府應加強相關法制建設,發展和完善資本市場,建立網上支付的安全保障體系;中國的企業應在服務、管理、價格等方面與國際接軌,有效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一、中國加入WTO后,外資進入信息產業的勢頭將相當迅猛
48%的被調查者認為,中國加入WTO后,外資進入中國信息產業的勢頭將會「非常迅猛,52%認為這一勢頭將會「有所加快。其中網絡及軟件公司中超過七成的被調查者認為這一勢頭將「非常迅猛。這意味著網絡和軟件開發領域可能成為外資進入的重點;業外及研究機構的被調查者則相對冷靜,認為「非常迅猛的比重分別為26.7%和36.4%。
二、外資進入對中國信息產業的長遠和近期發展均為有利
77.4%的被調查者認為外資進入對我國信息產業的長期發展利大於弊,只有9.8%的被調查者認為弊大於利。從短期來看,也有49.4%的被調查者認為外資進入對中國信息產業的近期發展利大於弊,22.8%認為影響不大,只有14.9%認為弊大於利。具體來看,網絡及軟件公司、業界新聞媒體對外資進入持更樂觀的態度,管理部門對外資進入的顧慮相對顯得多一些,研究機構則在長期和短期效果的判斷上表現出明顯差異。但從總體來看,無論是短期效果還是長期效果,被調查者對外資進入中國信息產業都持積極和樂觀的態度。
三、外國風險投資被認為是最有利的外資進入形式
有38.4%的被調查者認為外國風險投資的進入對我國信息產業發展最為有利。另外分別有27.9%、20.9%和10.5%的被調查者認為外商在華直接進行投資、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和中國企業在海外債券融資對我國信息產業發展最為有利。
從不同類型的被調查者來看,研究機構、業界新聞媒體和網絡及軟件公司相對注重外國風險投資的進入,電信管理部門更加看重外商在華直接投資,設備制造廠商則比較看中在海外上市。
四、發展國內資本市場對中國信息產業十分重要
70%的被調查者認為,國內資本市場的成熟與否對信息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要,24%認為「比較重要,只有6%認為「一般和「不太重要。
五、面對外資加快進入中國信息產業,政府應采取積極措施
分別有高達78.4%和74.5%的被調查者希望政府致力於加強相關法制建設和發展、完善風險資本市場,以迎接外資進入對我國信息產業的挑戰。此外,也有半數左右的被調查者認為政府應加大對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54.9%),增加R&D投入(48%),只有23.5%的被調查者認為應加大政府直接投資的力度。
從不同類型的被調查者來看,電信管理部門尤其注重加強相關法制建設,而且重視政府的直接投資。網絡及軟件公司對政府加大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及增加R&D投入的選擇比例明顯偏低,似乎說明這類企業對自我開發技術和培訓人才更為自信。
六、加入WTO后,中國的信息產業企業應采取的對策
面對外資加快進入,分別有76.5%和66.7%的被調查者認為我國信息產業企業應特別重視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提高企業的國際化經營程度,也有半數左右的被調查者將增加企業技術創新投入和加強與外資聯合放在重要位置。只有14.7%的被調查者認為降低企業產品和服務價格是迎接外來挑戰的主要應對措施。特別是設備制造廠商和電信管理部門,對此更持否定態度。
對新千年的到來,中國經濟增長會怎樣呢?
目前一種意見認為,2000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好於1999年。其原因主要是:
四大因素看好今年
(1)國際環境趨好。根據世界各主要預測機構預測,2000年世界經濟增長總的來說將好於1999年,歐盟處於經濟回升期,日本經濟也將有所好轉,亞洲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國家、地區的經濟恢復明顯,美國經濟仍處在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長期內。盡管近年來許多人士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時間一直存有疑慮,近期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又發出了美國經濟行將衰退的警告,但一些專家認為,美國經濟增長主要是創新推動的,因此可持續性較強。同時美國股市繁榮,許多人士警告其泡沫成分太大,但實際上股市上的大多數資金是其國內的,因此受外部沖擊不會太大。另外從目前情況看,美國的宏觀調控馀地還比較大,因此從短期看來,美國是不大可能出現衰退的,這對世界經濟增長將產生實質的利好影響。世界經濟的回升,將為我國出口創造條件,并為我國經濟增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1999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當的貨幣政策將對2000年的經濟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比如1999年增發的600億元建設國債,特別是其中的150億元技改貼息資金,由於時間關系,建設項目1999年不可能全部開工,很大一部分將結轉到2000年,從而對2000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產生直接的影響。居民收入政策、利息稅的徵收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居民的收入預期和消費行為,為消費的增長增添動力。
(3)國債發行馀地還比較大,從目前我國發債規模及相關指標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表明我國發行國債仍有一定的空間,2000年仍可以采用發行建設國債的辦法支持經濟增長。
(4)宏觀調控經驗更加豐富。面對幾年通貨緊縮的局面,宏觀調控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將有利於宏觀調控政策的發揮和協調。
超過去年困難較大
另一種意見認為:2000年我國經濟增長若能達到平穩增長就已不錯,經濟增幅超過1999年的困難比較大。理由主要有如下幾條:
(1)國際環境盡管變好,但國際環境的變好并不一定意味著對我國經濟就有實質的利好,對我國的出口增長究竟能產生多大影響也需仔細分析。比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增長放慢,但我國的出口仍保持了較高的增幅,主要原因就是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較重的國家地區生產能力沒有得到恢復,
客觀上搶占了市場,但1999年他們已有所恢復,在幣值貶值效應充分發揮后,2000年對我們的挑戰仍很大。同時,歐盟區域一體化特別是歐元問世之后,其內部市場發展較快,對外部需求相對減少,對我國的出口影響也不會太大。因此,國際市場的好轉并不能就認為一定會帶動我國的出口增長。
(2)從國內消費方面看,目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正處於升級換代期,有錢的人缺乏消費目標,有消費需求的居民又能力不夠,盡管本次收入分配政策對公務員和低收入者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由於居民支出預期仍然沒有改觀,這些措施對遠期的影響比對近期影響要大一些,2000年消費需求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
(3)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好并不一定意味著經濟增長就會同步提高,因為從目前情況看,經濟增長不是取決於生產能力,而是取決於市場狀況,就市場狀況而言,2000年供過於求的市場格局不會發生逆轉。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投資的增長就很難帶動民間投資,從而也使2000年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提高面臨一定的困難。
(4)對目前的經濟形勢不可盲目樂觀,盡管從工業統計快報上看,產銷率不斷上升,產成品資金占用增幅下降,表明工業企業庫存有所下降,這一方面表明企業行為更加市場化,另一方面從經濟理論上講也為未來的經濟增長創造了條件。但是我們也應注意到,目前的商業企業(流通業)中有70%-80%是代銷或是賒銷的,從1-8月份商業企業庫存情況看,增長了5.2%,也就是說工業企業庫存一定程度上部分轉移到了商業企業,因此對工業企業庫存下降的情況尚不可盲目樂觀。同時,目前國家投資的大幅增加,解決的主要還是中間需求問題,而對最終需求不足的問題解決不力,作用也不會太大。
(5)對舊的體制改革是必須進行的,但在短期內會產生一定的緊縮效應,比如對銀行壞帳的處理,對金融風險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就會產生緊縮效果。
平穩增長約7.5%
我們認為,目前:
(1)經濟發展階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進入9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經濟增長總量的簡單數量型擴張已在量上達到了相當的程度,即出現了大家所說的低水平層次上的過剩現象,買方市場取代賣方市場成為市場主流,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換,經濟發展階段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即經濟增長不僅要求「量,而且更要求「質,因此在整個經濟增長階段發生重大變化,結構、總量矛盾相互交織的情況下,以往那種從總量突破的方式就難以奏效,經濟增長速度也就不可能一放就快。
旅游產業是朝陽產業,是縣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創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首先要堅定做強旅游產業的信心,培育旅游亮點,提升旅游競爭力。我們將依托光霧山獨特的生態旅游資源,緊扣創建AAAA級旅游景區這個中心,培育精品景點,健全接待功能,豐富旅游內涵,不斷強化旅游產業支撐。
(一)精心培育精品景區。圍繞AAAA級景區景點建設方案和光霧山景區總體規劃,結合資源實際,集中力量打造桃園奇峰幽谷景區、大壩原生態景觀區,逐步開發十八月潭、小巫峽、神門石林景區,精心包裝旅游精品線路,積極開發山水畫廊觀光游、水上運動游、攀巖探險游、特色購物游、休閑健身游、民俗風情體驗游等游人參與性項目,完善香爐山、黑熊溝等精品景點,配套觀光休閑設施,著力把桃園景區建成觀光休閑度假區,把大壩景區建成養生休閑度假區,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來,依靠景觀知名度增強旅游競爭力。
(二)著力提升接待能力。按照“科學規劃、突出特色、積極建設、規范管理”的要求,集中力量建設桃園月琴壩、大壩、鐵爐壩三大旅游接待區,提升游客承載水平和綜合接待能力。全面改造升級景區及縣城賓館飯店。從規范管理、優質服務、爭星升位入手,提高接待檔次。積極建設民俗文化村落,包裝打造購物中心,開發特色旅游商品,精心規劃建設休閑娛樂設施,滿足游客購物娛樂需求。深度挖掘旅游文化,開發包裝民俗文化、歷史文化、文化等個性文化,賦予旅游文化內涵,提升旅游接待品位,依靠優質服務、熱情接待留住客源、吸引人氣,增強旅游競爭力。
(三)切實加強宣傳促銷。充分發揮旅游企業在旅游宣傳促銷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廣泛運用宣傳促銷手段,積極拓展旅游客源市場。對旅游品牌、旅游形象、旅游產品、旅游線路進行統一策劃、統一定位、統籌管理、打捆推介,提升促銷實力。堅持效益分析論證原則,結合客源流向,鎖定主要旅游客源地、新興客源地、潛在客源地,集中宣傳、重點促銷。拓展促銷渠道,全力辦好中國?四川光霧山紅葉節,積極參加國內旅游節會,建好旅游信息網站,積極發展客源地旅游商,不斷擴大光霧山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努力把光霧山建成國內旅游目的地,為壯大旅游產業奠定堅實的客源基礎和市場基礎。
二、圍繞兩大主題,搭建發展平臺
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是創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必備的硬件條件和基礎工程。我們將緊緊抓住災后重建的歷史機遇,科學規劃、有序推進城市建設管理,著力打造“山水相依、貼水成街、枕河而眠”的山水生態旅游城市,搭建旅游產業加快發展的平臺。
一是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以災后恢復重建為契機,科學編制縣城建設規劃,以朝陽新區開發建設為龍頭,以崔家溝小區建設為亮點,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緊緊圍繞建設山水生態旅游城市目標,按照適度開發老城、縱深推進新區的要求,年內完成沙溪壩廊橋建設,全面開工簡家壩廊橋、梓桐宮大橋、南門口大橋、中咀大橋等城鎮橋梁和縣城堤防恢復重建。加緊實施古街、古物、古俗“三古”商業街、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巴山游擊隊紀念館等朝陽新區二期工程,積極建設體育館、公山中學、光霧山中學項目,加快實施S101線繞城公路建設,全面拉大城市框架,培育城市亮點。配套完善水、電、路、氣和市政公共公益設施,增強城市功能,努力把南江縣城打造成集旅游觀光、商貿、物流、文化、教育為一身的特色縣城。
二是致力改善城市環境。堅持以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為抓手,縱身推進縣城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改善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游縣城。堅持建管并重、依法治城的原則,重點抓好兩區(新、老城區)、兩道(光霧山大道、米倉山大道)、兩路(濱河路、城北路)、一街(上下河街)整治,清除衛生死角,堅持規范經營、規范停放,營造潔凈有序的環境,加快建成省級衛生縣城。大力實施引綠入城,綠化大街小巷,綠化城周山頭,綠化沿河沿岸,建設園林縣城。大力實施亮化美化工程,對縣城干道河道、橋梁山頭整體亮化裝飾,提升夜景美感。全面開展污染防治,逗硬落實新上項目“三同時”環保制度,加快縣城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截斷污染源頭,留住一江清水、守住一方凈土、撐起一片藍天,筑牢旅游城市的環境基礎。
三、突出三個強化,集聚發展合力。